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6-22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8篇)

1.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一

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郫县拆院并院、邛崃土地整理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情况,其成效是令人比较满意的,至少是启动比较正常。这两个地方的试点工作,也得到了国土资源部有关领导的赞同。这说明,有了大家积极性的调动,肯定会创造出许多新的经验和新的典型。另外,今天中午我们看了邛崃市的老城改造保护,也很不错,调动了民间资金,政府花钱不多,档次却不低,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现在五城区的许多商店还在把卷帘门当铺面门,每天一开张,把卷帘门一拉,然后把商品放在店外,设摊占道。省上领导多次指示,这类卷帘门要改进,但总是进展不大。希望五城区比一比,看哪个区率先做出成效。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刚才一些部门和区(市)县作了发言,邓川同志作了全面部署。待会,春城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切切实实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提出“五句话”、“二十个字”,前两句话八个字主要涉及农村生产力,后三句话十二个字涉及到生产关系,两个都要抓。现在的大政方针定了,关键是看我们各个地方怎么去抓,怎么去做,怎么去落实,“二十个字”是目标,就看谁能尽快去达到。最近大家一直在讲“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我感觉有八个抓工业的理念可以借鉴,以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集约发展的理念。大家都知道,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工业走的是粗放型发展道路,后来中央提出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近几年又具体上升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农村发展也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从生产力理论来认识,从劳动力、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方面来推动。现在农村生产方式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所以劳动生产率不高、效益不好。生产方式一定要转变。我们坚持抓的“三个集中”就体现了集约发展的理念。记得我在全市第一次推进城乡一体化现场会上就谈到了“三个集中”至少有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工业的集聚发展,提高产品和产业的相互衔接,降低工业配套成本;有利于小城镇的形成和规模的扩大,促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发挥土地资源的规模效应,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率;有利于集中搞好基础设施配套,节约投资成本;有利于政府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有利于转移农民和帮助农民增收。这些道理是明白的,集约型发展肯定比粗放型发展好。现在,我们抓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坚持通过“三个集中”尽快扭转当前农村粗放型生产方式的局面。只有集约发展,才能实现发展现代农业所要求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坚持推进“三个集中”就是贯彻集约发展的理念,以取得更好的聚集效应和确保可持续发展,这个不能动摇。

第二,减员增效的理念。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人越多级别越高,整个工厂没什么效益概念,一个岗位让两个人来做,甚至让三个人来做,糟蹋了效率效益,后来搞了减员增效。冗员到哪里去?有两条途径:一是设立劳动力蓄水池,进行上岗培训,集中培训教育一段时间再让上岗,员工们不仅端正了劳动态度,也学会了其他劳动技能。二是发展第三产业,包括商贸服务。把人转出去,精干的就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以管理。现在的农村也一样,是富余劳动力太多。解决“人往哪里去”,就是用抓工业“减员增效”的思路来办。各个区(市)县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评估当前你那个区域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情况和就业形势,并积极寻找对策。“人往哪里去”要心中有数,不能定性地、笼统地说到外面打工,究竟做什么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这样可以便于把握转移节奏。“减员增效”适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要怕搞规模生产,只有那样,才能提高农业产品竞争力,农民才能增收。

第三,社会化保障的理念。工业改革一度很难搞,主要是企业办社会,没有建立起好的社会化保障体系。所以后来就下决心进行社会化保障制度改革,特别是变所谓的“企业人为社会人”。社会化保障制度没有建立的地方,劳动力就流动不起来,就业渠道就拓宽不了。一个70岁的退休工人和一个70岁的农民相比,究竟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前者有退休工资,看病有医保,后者这两项基本没有,还要靠子女。虽然我市农村建立了合作医疗,但标准也是比较低的,农民仍有后顾之忧。这种差距太大,不仅是量的差距而且是质的差距。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社会化保障体系建立起来,哪怕开始建立的时候标准低一点,也仅是量的区别,不要让它有质的区别。大家一定要把失地农民的社会化保障问题作为大事认真研究解决。不一定只给失地的农民建立社会化保障金,在土地整理过程中,也可以探索对没失地的农民多渠道地划出一部分钱,建立起新型的农村社保体系。农村原有社保方法的金额太少,起不了大的作用。总之,我们一定要尽快建立农村社保体系,把社会化保障体系延伸到农村,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尽可能扩大它的覆盖面。现在农村教育有保证,农民新型合作医疗也有了,建设一个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农村社会化保障体系势在必行,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

第四,百年大计的理念。搞工业项目首先要做项目建议书、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和施工。农民集中居住区的住房建设涉及农民最关注的基本问题,规划和设计一定要从百年大计角度进行考虑,千万不要马虎从事,只管一二十年。在农民集中居住区、中心村建设,乃至重点镇和优先镇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规划,谋划长远,如果现在条件没有达到,也要把接口先留出来。比如,今天参观的邛崃农民集中居住区虽然天然气没通,但他们先预埋了管子,通到户外,为以后进行碰管创造了条件,这就很好。所以,我们要搞的是百年大计,不是权宜之计。选点、选址、建设的标准、设施配套等方面大家要特别加以注意。

第五,级差地租的理念。我市东郊工业的结构调整搬迁就是运用了级差地租理念,实现了“退二进三”,使企业能搬得出、搬得好。这次土地整理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利用了级差地租的理念,充分利用了国家制定的土地占补平衡政策,获得了资金来源。此外,各区(市)县要充分用好集体建设用地政策和拆院并院政策,要支持县城和重点镇的建设,支持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使用,包括借鉴蛟龙工业港的模式,以充分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总之,要积极运用级差地租这个理念,挖掘现有政策潜力来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六,现化企业制度的理念。现代企业制度曾有十六个字的说法,即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这些同样适用于现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土地流转后的对外合作、合资公司,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运作。工业企业原来搞过厂长经理负责制,后来建了董事会,现在又有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主要目的是防止少数内部人的控制来侵害股东利益。农村集体经济也可以聘请外部顾问或者独立董事,帮助农民监督经营者。流转后的土地收益是农民基本的生活来源,需要有规范的集体经济组织来保护,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才不至于经营一小段时间就出问题,以保证出现了问题有人管。要帮助农民签好土地流转的合同;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地租变化,甚至价格因素对租金货币价值的影响也应当要有应对的考虑。

另外,政企和政农要分开,政府不要卷进企业经济和农民股权之中去,搞“拉郎配”。集体经济的经营肯定会有风险,有的甚至会亏损破产,所以,政府不能包干,政府只能起引导的作用,否则最后让你全部“埋单”,这就是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强调政企分开的原因所在。

第七,对外开放的理念。我国整个工业的竞争力提升很快,其中很大程度与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有关。对外开放不仅引进了资本,而且引进了技术和管理。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农业工作。所以,农业部门要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力度。最近我们五城区和远郊区(市)县结对子,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我认为这种互相开放的模式就很好,肯定会双赢。

第八,科技创新的理念。80年代在企业里面排位第一的一般是生产厂长,其次是销售厂长,再次是财务厂长,而现在的重心偏向技术厂长。因为大家都知道,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科技含量很关键,产品没有竞争力,企业就不可能生存,科技创新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重心就是这样慢慢从生产到销售到财务再到技术方向转变,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技术厂长地位常常不突出,因为企业主要是按计划生产。现在新农村的建设,也要高度重视科技含量的提高,要加强农业的科技体系建设。提到加强,不是走老套路,再成立一个机构,扩大一些编制,壮大一点人员,争取一些经费,然后组织申报、立项和拨经费。这条路效果不会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是企业,作为科技进步的主体,我们要特别着力支持企业与科技界的科研合作,加快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开发,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新产品的创新能力。

总之,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家一定要注意学习好典型,借鉴好理念。

2.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二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会议, 是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参观学习庆阳市华池县沼气建设的典型经验, 安排部署今年全省的沼气建设工作。

今天上午, 大家现场观摩了华池县二中生态校园工程建设、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示范户建设、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建设等方面的示范点。下午的大会上, 天水市、华池县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各自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的经验和做法, 特点显明, 典型示范性强, 很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刚才, 武文斌同志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情况, 并对今年的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重点突出, 措施具体, 我完全同意, 希望各地结合实际, 抓好落实。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 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沼气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发展农村沼气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 是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从我省实际出发, 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改善民生, 推进生态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连续四年都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为民办的实事之一。要办好这件实事, 实现已确定的目标任务, 就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搞好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 农村沼气建设是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 在农村发展户用沼气, 不仅有效节约了农村生产生活能源, 降低了生产成本, 还能够带动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快速发展, 项目虽小, 效益巨大, 是新时期实现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国家把农村沼气作为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的重要举措来抓, 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据测算, 发展户用沼气可解决农户70%以上的生活燃料。同时, 通过沼气可把种植、养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延长了生物食物链条, 实现农业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利用, 大大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推动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第二, 农村沼气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沼气, 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改变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据了解, 建一座8立方~10立方的沼气池需1500元~2000元, 使用期在15年以上, 每年可节省做饭用煤、照明用电开支近350元;使用沼液、沼渣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 每年节省化肥、农药开支150元;沼液养畜增效可达200元;种植业增效在200元左右。细算下来, 一座沼气池每年直接效益在900元以上。在当前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的情况下,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增收途径。

第三, 农村沼气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 全省各地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 通过配套“三改” (改圈、改厕、改厨) 建设, 有效地治理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脏、乱、差等问题, 实现了村容整洁, 提高了农村卫生水平和农民健康水平。农村沼气建设, 改变了农民传统生活能源结构, 使种植与养殖优势互补, 生产与生活相互依存, 实现了农业生产内部的良性循环。我们看到的华池县农村沼气建设示范点, 不仅实现了环境美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 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提高了广大农户的生活质量, 而且群众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四, 农村沼气建设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发展农村沼气, 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必需的生活燃料问题, 有利于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据测算, 每口沼气池每年产沼气相当于约3.5亩薪炭林或2亩林地或150亩干旱草地的年生长量。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可以有效减轻群众生活燃料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有利于保护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总之,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沼气在搞好新农村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特殊重要性, 进一步统一思想, 明确认识,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更快更好地推进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二、明确任务, 切实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

近年来, 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通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村建设项目、“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全省43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县农村能源建设项目、2003年~2007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以及藏区太阳能温暖工程项目等一大批项目, 截至2008年底, 全省已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45.4万户, 示范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5处, 近180万人受益;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灶炕约385.5万户, 推广太阳灶75.7万台, 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6处, 供气约1000户, 推广小型风力发电机1902台、装机534.9千瓦。这些项目的建设形成了年节约、开发农村生活用能230万吨标煤的能力, 全省农村能源工作, 特别是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项目区群众的生活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年初, 省政府明确提出年内要完成30万户的建设任务, 并把这项工作已列入今年为民办的12件实事之一。近期国家还将下达我省2009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任务, 今年全省沼气建设任务将会增加到40万户, 接近前几年的总和。在当前扩大内需, 努力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新形势下,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握时机, 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加快建设进度, 抓好建设质量, 确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 科学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加快沼气建设, 必须统筹安排, 切实搞好规划, 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各地要结合实际, 科学编制沼气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时, 要合理确定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 将农村沼气建设与农村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开发统筹考虑, 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按照先易后难、抓重点带一般的思路, 全面协调推进发展。要坚持集中联片, 以“沼气村、卫生村、文明村、生态村、富裕村”为建设目标, 合理选择技术模式, 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四位一体”、“猪—沼—果”等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科学指导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二是强化项目监管, 提高农村沼气建设水平。农村沼气建设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 各地要切实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农户、下移到沼气池建设现场,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天水市把农村沼气建设确定为“一把手工程”, 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实行建设进度周报制度, 制定农村沼气建设监管措施, 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各市州要借鉴天水市的做法, 严格计划管理, 规范建设内容、建设标准, 加快建设进度。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质量, 落实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要加强监督检查, 加大对资金落实、建设质量、技术服务的督查, 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提升沼气建设水平。

三是注重后续管理, 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的同时, 重点要在强化管理服务上下功夫。华池县在近几年的探索中, 立足实际, 依托有积极性的项目农户开展管理服务, 为沼气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天水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狠抓后续管理, 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和物业化管理”的路子。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 结合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 进一步健全乡、村沼气服务管理网络体系。要研究探索解决后续服务管理人员报酬的办法, 逐步实现政府扶持与农民自我服务的有机结合, 推动后续服务工作有效开展。要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互助小组自主开展后续管理服务, 推进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是注重综合利用, 提升产业水平。注重综合利用, 发挥综合效益, 是农村沼气建设的基本要求。要把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作为农村沼气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积极开展沼液利用试点示范。既要探索农村沼气建设和“三沼”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途径、新模式, 又要重视总结推广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提高沼气的综合效益, 延长循环农业产业链, 带动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方向发展。

三、加强领导, 确保农村沼气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沼气建设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力推进, 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农村沼气建设新局面。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项目领导机构, 提高工作水平。华池县采取了常委分工督促、乡镇主抓落实、部门负责技术的工作机制, 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 及时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确保了农村沼气建设的快速推进, 使全县农村沼气普及率迅速达到50%左右, 居全省第一。各地要学习华池县的经验, 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 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层层建立责任制, 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大组织力度、监督力度、考核力度和奖罚力度, 逐项细化、量化分解任务, 严格靠实责任, 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奖罚到位。要加强项目建设的指导, 切实解决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帮助基层克服困难。

二要加强部门协作。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合力推进。各地要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协调配合, 突破行业界限, 将农村沼气建设与其他农村发展项目相衔接、相配套, 努力形成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共促农村全面发展的工作局面。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加强资金管理工作, 确保资金安全和建设质量。各级发改、财政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做好年度建设计划下达, 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 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各级科技部门要组织开展农村沼气建设重点技术攻关, 提高我省农村沼气建设的科技水平。各级卫生部门要将农村改厕与沼气技术推广有机结合, 积极加以推进。

三要加强宣传培训。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宣传、培训贯穿到沼气建设工作的始终,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途径, 搞好宣传工作, 使沼气建设工作家喻户晓, 人人明白。要强化技术培训, 实施“技术入户工程”,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技术干部、管护员和项目户的技能培训, 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的农民技工, 真正做到建池有指导, 使用有培训, 维护有行家, 持久发挥效益。要搞好技术创新, 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推广, 积极探索联户集中供气、大中型沼气工程、秸秆原料型沼气的方式方法, 努力构建以户用沼气为重点、以集中供气、大型沼气发电为补充的农村能源发展新格局。

四要加强安全管理。沼气安全管理, 责任重于泰山, 思想上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工作上绝不能有任何疏忽。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沼气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 加强农村沼气安全宣传,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各级农业、安监、消防等部门要加强沟通、通力配合, 切实做好农村沼气, 特别是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安全的监督检查, 消除安全隐患, 提高运行水平。

同志们, 大力普及农村沼气, 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 真正把农村沼气建设当作一件大事、一件实事办实办好, 扎实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为实现全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下面,结合现场参观和交流的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部署,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有序、有效地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文明风尚向农村拓展。经过几年来全省上下以及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省新农村建设呈现了令人欣喜的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坚持把生产发展摆在首位,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最近几年,我们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粮食、畜牧业、园艺特产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坚持走以工促农的发展路子,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大批专业村屯,促进了村级主导产业基地化、规模化、园区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组织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产联销联合,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强化、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市场利益分配中的话语权显著增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村产业的不断壮大,使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逐步坚实。

第二,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不断改善农村民生,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抓“增收”工作中,各地坚持内部挖潜保增收、外部拓展促增收,广辟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民收入连续登上4000元、5000元、6000元台阶,开创历史最好时期,广大农民自我发展、自我投入的能力显著增强。着眼统筹城乡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等问题。农村公路、饮水、电网、沼气、危房改造、泥草房改造等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试点,农村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全省五年累计建设完成农村公路4.7万公里,解决了428.74万农村人口及1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电网4081公里,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58.9万户,全面免除了23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占在乡农业人口总数的99.07%,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达到74万,实现了应保尽保,56.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第三,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度改造村容镇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09年,全省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治理“六乱”(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脏水乱泼、厕所乱建、畜禽乱跑)的要求,通过增加投入、动员农民出工出劳等多种有效措施,广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促进村屯绿化、美化,“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六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高标准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工业集中区和畜禽养殖小区,积极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完善农村功能分区建设和管理。全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7152个,大型秸秆气化站32个,户用秸秆气化炉2001个,户用沼气池8.36万户,73%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积极推行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建设村级垃圾收集场点3.3萬个。

第四,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帮扶共建,积极促进各类资源和要素向农村流动,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2009年现场会之后,我们全面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1000家企业重点帮扶1000个示范村。省军区和驻吉部队发挥自身优势,长期坚持不懈地支持新农村建设,既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又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前不久,省委又组织开展了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明确省直机关1000名处级干部定点接力帮扶1000个薄弱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形成了领导带建、部门帮建、村企合建、军民共建、社会捐建和干部回乡援建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流动,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规模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时间全省新农村建设投入达到23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25亿元,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亿元,各级帮扶部门单位投入15亿元,发动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和企业捐助投入4亿元,乡村集体投入52亿元,农民自主投入94亿元。

回顾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历程,广大干部群众深切感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实施“三动”战略,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战略部署和各项务实举措;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真抓实干、社会各界的倾情支持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市(州)、各县(市)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不断强化推动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使新农村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省军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帮扶8个边境县(市),结合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出真招,拿实策,求实效,有力促进了边境地区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各帮扶部门和大专院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自身优势,履职尽责助“三农”、真心实意促发展;各帮扶企业和社会各界切实强化社会责任感,以助农兴农为己任,慷慨捐资,真情奉献,互惠发展,体现了回报社会的美德和先富带后富的义举,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奋战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不辞辛劳,不畏艰苦,扎实苦干,冲锋在前,为改变当地面貌、富裕农民群众履职尽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在新农村建设中付出辛劳、做出贡献的各个方面、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有许多矛盾需要破解,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发展层面看,尽管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富裕农民群众、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重任仍然十分艰巨,顺应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从工作层面看,尽管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但无论在工作进度还是在推进力度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一些地方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积极等问题。有的是畏难情绪严重、忽冷忽热,有的是办法不多、缺乏有效的抓手。同时,一些地方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好,“等靠要”思想比较突出,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认识、来谋划、来推进。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贯彻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是全面启动内需、拉动社会消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思想上进一步坚定,在摆位上进一步突出,在行动上进一步自觉,在措施上进一步强化,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好政策、好环境、好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的大背景,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为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更强的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级财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支持“三农”的氛围日益浓厚,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新阶段的条件更加成熟。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统筹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继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突出示范村功能建设,科学谋划村镇布局,构筑城乡联动的新型村镇布局体系;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构筑结构合理的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突出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推进村屯环境整治,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生态建设体系;突出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和党的建设,构筑和谐稳定的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上述要求,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不断增强新农村自主投入、自我发展的能力,新农村建设才能不断迸发活力、保持持久动力。在继续深入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实施百亿斤肉工程、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百户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和人参、鹿业、林蛙、木耳、中药材等新兴战略产业工程及林业产业工程,依托我省丰富的粮、牧、林、特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村工业园区和种养小区建设,不断扩大专业村屯规模,实现产业园区化、土地集约化、经营合作化。要把科技兴农作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强化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提高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更好地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多途径开辟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当前,我省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一旦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农民收入增长就会出现反弹,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广辟增收渠道,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资金落到基层、惠及到各家各户。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合理調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稳定农民内部增收来源。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施好新增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建筑和服务业领域。要积极促进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强化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支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收费,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有针对性、有效的就业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开展好“阳光工程”和“春风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提升农民的增收致富本领。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农民收入增长就快,农村面貌改变就快,城乡差距缩小就快。要把壮大县域经济、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作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增长点,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化集中区建设,以此为纽带,加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内在联系,拓展农民外部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继续加强农村路、水、电、气、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要新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新解决4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74万户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行政村宽带互联网通达率达到100%,农村生产用电不足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要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加大水利设施投入的机遇,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在完成现有1000个示范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尽快再启动两批1000个示范村建设。在具体改造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村屯布局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有基础,以建设农村社区为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基础和公用设施。村屯建设要突出区域和民俗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建设,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东部重点是抓好空心村庄治理,20户以下的村庄要按照《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安排,积极引导迁村并屯。中部重点是建设中心村,抓好旧村庄改造。西部重点是抓好泥草房和危房改造,有条件的也可集中建设新村。城郊重点是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行统建农民新村。要结合村屯改造,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强化道路硬化、排水设施、清洁能源、垃圾处理、院落整治、绿化美化亮化、集中饲养小区、村屯周边小流域治理等方面建设,努力创建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新农村。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尽快改变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和经费保障力度,全力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政策,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网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制度,加强乡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工作,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切实抓好农村扶贫开发,稳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切实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乡村文化阵地,丰富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要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第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紧紧围绕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积极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体系,增强服务民生的实效性。要加大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要把切实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全面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畅通农民诉求渠道,健全有效化解矛盾的体制机制,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进一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吉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事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全省上下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大事、要事抓紧抓好,在原有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第一,强化组织推动、帮扶共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突破口,作为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精心谋划,统筹安排,从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各方面,切实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省、市、县三级领导要经常深入村屯,帮助解决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的实际问题。要组织开展好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创造工作条件,加强激励约束,使之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要强化“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帮扶包保工作责任落实,对帮扶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调度,切实解决好农村最急需、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效。要注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

第二,加强实践探索、政策创新,构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持久动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不断完善农村财税政策、资金整合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户籍管理政策、平等就业制度等政策措施,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特别要注重整合城市各方面资源要素,通过落实帮扶责任和自愿捐助共建等措施,推动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更好地发挥市带县、城帮乡作用。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追究相应责任,做到以奖促建、以罚促动。

第三,强化资金整合、捆绑投入,集聚新农村建设合力。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农村环境整治。要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优先为示范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简化程序,增加贷款品种和贷款规模。省、市、县有关部门,要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作的总体要求,根据职责分工和建设任务,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在资金安排上实行打捆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

第四,坚持真抓实干、转变作风,全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严把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的质量关、标准关,坚持杜绝出现烂尾工程和“豆腐渣”工程,防止劳民伤财。要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原则,不得强迫命令,真正把建设的决策权、主导权放在农民群众手中。要把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办好民生实事有机结合起来,今年省委、省政府承诺为农民办的关于新修农村水泥(瀝青)路2000公里、建设1700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万个、新增绿化美化村屯2096个等13件实事,要逐项研究、逐项落实,确保件件着实、件件办得圆满,让群众满意、农民高兴。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四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4月20日)

徐 德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刚才,赵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就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2006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刘市长也做了强调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二十字”要求,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新时期新阶段“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句话20个字的总要求,努力在工作实践中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依靠群众、整体推进与培养典型、硬件 建设与软件建设“三个关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依靠群众的关系。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崭新的课题,意味着中央财政投资的重点将历史性地从城市转向农村,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这必将对加快农村发展、破解“三农”难题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建设新农村,不是农民自己的事,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不是仅仅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而是要把公共财政投资作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政府主导,就是政府要在建设投资上发挥主导作用,在资源配置上发挥主导作用,在制定政策上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流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给予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支持。但也必须看到,农民是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我们必须重实绩、求实效,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搞强迫命令。如果一味地追求形式、追求表面,搞政绩工程、搞形象工程,群众是不会答应的,必然会挫伤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因此,只有把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推动力量。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整体推进与培养典型的关系。“十一五”时期是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 关键时期。我市农村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地建设新农村是不可能的,也是很不现实的。我们必须坚持搞好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既做到全面启动、整体推进,又注重培养典型、以点带面。乡镇(街道)领导要包点包村,给试点村工作以强有力的指导。要通过典型引路的方法,为指导面上的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建设新农村,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既有看得见的硬指标要求,又有看不见的软指标要求。如果说建设新农村与以往抓“三农”工作有所不同的话,就是新农村建设既涵盖了“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又包含了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既有硬件建设的要求,又有软件建设的目标。过去,我们往往是重视了硬件建设,忽视了软件建设,结果是硬的没有真正硬起来,软的却越来越软。因此说,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软硬兼施,两手都要硬。要在继续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建设,特别是要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短板”拉长。要选准突破口,找准落脚点,使加强软件建设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中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句话的总要求。这五句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含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全面落实这个总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要按照“生产发展”的要求,重点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为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始终把发展生产放在首要位置,着力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上求突破。要在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按照于幼军省长来汾调研时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优质“汾州”核桃基地建设。要加大对以核桃和小米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等级在千万元、5000万元和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逐步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大力实施项目引进战略,积极引导大项目向农村转移,带动农村二、三产业 发展;不断加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建立农副产品的“绿色通道”,真正把“生产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要按照“生活富裕”的要求,重点抓好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增收。生活富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实现生活富裕,要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助农政策,严厉打击各种乱收费、乱摊派行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支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优质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值增收。要鼓励支持农民以土地换股份、以土地换就业,大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稳步增加来自农业外部的收入。要进一步加快以“一城四星”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切实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步伐,切实做到以新农村建设带动城镇化建设,通过城镇化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要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重点抓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建 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当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已影响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到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要紧紧抓住这一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培养新型农民上下功夫。要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培训,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扩大“普九”教育成果,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确保农村适龄儿童100%享受义务教育。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确保农村每个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或就业技能。要积极开展新型医疗合作试点,不断扩大覆盖面,确保三年内普及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加强农村卫生院、所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医药价格监管,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做好 “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类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各种移风易俗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水平。

(四)要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市大多数农村存在环境“脏乱差”、建设“小乱散”的问题,亟需加以解决。要坚持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做好村庄民宅建设规划,着力在整治村庄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上求突破。要继续抓好以村村通油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和人畜饮水解困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农村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突出问题。要大力开展治理脏乱差活动,清除土堆、粪堆、柴堆,禁止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电线乱拉、厕所乱建、畜禽乱跑,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旱作节水农业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继续搞好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重点抓好村务公开和组织制度建设。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要深入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找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找准存在问题,扎实搞好整改,特别要抓好两个“三项制度”的落实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结合乡镇(街道)党委换届和村 委会换届选举,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和农村党支部“五星”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从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的需要出发,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干部特别是“两委”主干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发展经济、民主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加大对农村优秀干部的提拔使用力度,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使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管理新农村的主人。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全局性的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吕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狠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把建设新农村摆到重要位置,按照“五句话”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首先要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挂帅,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要建立包扶工作责任制。要按照以乡为 主、市乡结合、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市乡领导、市直部门、帮扶企业、驻村干部“四位—体”的包扶责任制,明确包扶的重点、目标、责任、措施和时限,一定3-5年不变,直至完成包抓包联任务。包扶领导要深入包扶村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加强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切实担负起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包扶部门要选派干部驻村工作。驻村干部要沉得下身子,甘于吃苦受累,干出几件群众看得见的实事、好事来。包扶企业要在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和帮助。第三要强化督促检查。市乡两级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机构都要组成专门的督促检查力量,对包扶部门和驻村干部的工作状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要予以曝光。从今年开始,市委将把新农村建设列入各乡镇(街道)、各部门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广泛宣传,全民动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宣传栏、宣传车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原则要求和主要任务,宣传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要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三是健全机制,加大投入。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长效投资建设机制。要认真落实财政支农资金“三个高于”的政策,从今年起,每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预算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要加大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尽可能地把相关的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要建立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一企一村”结对建设新农村活动,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今后,市委、市政府将每年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表彰大会,评选一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四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注重实效、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措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基层组织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组织发动群众、引导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上出思路、定方案;涉农部门要在调整农业结构、指导农民生产、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素质上下 功夫、求实效;交通、林业、国土、建设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在村镇规划、道路建设、住宅建设、村庄绿化、国土整治、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积极帮扶;组织人事、科教文卫、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在农村干部素质提高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狠下功夫;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活动。其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包扶活动,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5.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五

这次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工作会议,是县委决定召开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对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进行部署。刚才青部长宣读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方案》,下面我就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近几年来,我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投入力度,农村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群众的精神风貌和党群干群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跟城镇相比,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建设新农村,正是从这个实际出发,以中央精神指导农村工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不懈地服务好这项惠及60多万农民的德政工程。

1、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一项重大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县份,农村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小康。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

2、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是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大胆探索与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在缩小城乡差别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农村的发展还是比较滞后的。农村、社区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布局凌乱,管理滞后等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房子结构设计不科学,土地浪费严重;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相协调,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陈规陋习十分常见等等。新农村建设活动从解决农民最普通、最平常问题入手,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建设新农村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找准了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矛盾,抓住了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

3、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力抓手。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提高以及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整体推进,是适应各级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举措,也是锤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的有效形式。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农村面貌的改变,赢得农村群众的拥护,而且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真抓实学,位置前移,全面诠释和宣讲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含。“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这20字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首先是指农业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鼓励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必须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立合作医疗、农村养老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乡风文明”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客观要求。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等方面,就是要大力开展移风移俗,加快建设农村文化工程,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容整洁”是改善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标准。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容整洁,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改善人居环境。“管理民主”是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要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新农村建设20字的深刻内含。作为宣传工作者,我们要首先领悟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实质,结合党的“三农”政策和工作实际,深入农村,与农民面对面,手拉手,进行宣讲,使广大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真正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和目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三)、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正确导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氛围。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央1号文件和《定远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整合全县宣传资源,注重加强与上级各大媒体的联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精心策划,聚焦一线,通过新农村建设宣传月、典型宣传、明星人物和明星乡镇的评选、记者采风等多种宣传形式,电台、电视台开辟专题专栏、领导访谈等特色栏目,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尤其是浓墨重彩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和新典型,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充分的智力支持。一是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农民增收做好宣传。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条件。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我们服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瞄准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破解清障,引导宣传,促进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着眼于我县的特色和现有基础,围绕农业产业化,立足国家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加工的优惠政策,对我县的凯源米业、金恒油脂和润林木业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在城镇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的引领作用,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做好宣传。围绕构建产业基地,立足“4532”工程(50万亩优质稻、50万亩双低油菜、50万亩专用小麦和50万亩饲料粮等粮油基地;优化整合20万亩花生、20万亩蔬菜和20万亩速生用材林),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做好宣传。围绕特色农业,立足调优种植业,调大养殖业,调长加工链,调高科技贡献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创建绿色优质品牌农业产品,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宣传。围绕全民创业,立足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落户我县和全县招商引资的良好商机,加大“阳光工程”,培育新型农民,创办第三产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立足我县农村出现的“养猪协会”、“水稻协会”等农产品协会,在信息技术交流、维权、服务和开拓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农民按自愿互利的原则,兴办各种“产业链”、“利益链”式合作经济组织,增加农民收入,为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做好宣传。二是着力建设文明生态村,推进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宣传。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是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载体,在实施过程中,既要营造整体推进的浓厚氛围,又要引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围绕农村创建,立足借鉴江西贛州经验,实行拿来主义,实施“1344”工程(一建即:建沼气池;三改即:改厕、改灶、改圈;四清即:清理垃圾、清理杂草、清理路障、清理淤泥;四化即:人畜饮水净化、农村道路硬化、农民住宅城镇化、村庄庭院绿化),不断改善乡村环境和卫生设施;立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农村开展“八耻八辱”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以及“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宣传月”、“志愿者”、“手拉手”、“阳光工程”、“扶贫助困”、“送温暖”、“献爱心”、“三下乡、三反对、一提倡”等系列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立足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政治民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三级联创”和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村民自治,政务、村务公开等。为我县确定的“两镇十二村”示范点工程,争取省、市示范点工程项目,带动其他村庄的发展,推进文明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保驾护航,鸣锣开道。三是着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做好宣传。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于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为目的的“村村通”工程,以村镇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为突破口,精心编制乡镇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围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立足于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扩大“两免一补”实施范围,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的投入,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改变我县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状况,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四是着力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做好宣传。去年以来,我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稍有松懈,就有可能滑到谷底。为此,我们必须高度认识,增强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找准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和难点的切入口,立足于查找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着力整改,做到真改、实改、细改,切实改到位,要紧依省、市的计生考评标准,落实《计划生育信息通报程序和责任追究的规定》、《关于非医学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责任追究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定,分析形势,摸清实情,采取得力措施,抓好抓实。尤其是对计划外生育和非医学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终止妊娠要严查严处,绝不姑息懈怠。要做好计生工作各项政策的宣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强化源头治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原创文章,尽在网络网络.com网。

(四)、因地制宜,鼓动造势,大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声势环境。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困难多,从我县现有财力来看,在短期内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大量投入既不现实又不可能。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形成“政府推动、社会联动、农民主动,全社会合力推进”的同谋划共参与局面。因此,舆论要先行。我们要按照县委要求的宣传工作要有声、有势、有色,充分发挥宣传引导的职能作用,在座的每位宣传工作者要做好“五大员”:即做好宣传员,做好战斗员,做好调研员,做好联络员,做好服务员。电台、电视台在办好办精特色栏目的同时,要做好新农村建设方面滚动字幕的宣传,宣传口和县直有关单位要做好定城的造势,树好标语牌,拉好标语横幅,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善假于物,有过路标牌的做过路标牌,没有的可以利用显眼位置的墙体,做好宣传,用环境影响人,用标语口号教育人,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处的阶段,正视差距,积极参与,共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之,我们近期要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集中一段时间和精力,突出抓好抓实舆论宣传工作。既要造出声势,又要见到成效,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推进我县全民创业、招商引资和新农村建设,为加快定远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6.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六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众所周知,中央、省委、*市委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年初以来,相继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2月14日,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做了重要讲话,中央七个部委的领导分别做了重要发言;*月

*日,省委举办了由全省市(县)委书记、市(县)长及中省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为期*天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都说明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省委书记××*同志在省委培训班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抓好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务求实效,而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春耕生产胜利完成。按照省委、*市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经过全市上下特别是各镇村、各涉农部门的同志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市春耕生产已全面告捷,为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良好基础。可以说,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和春耕生产工作在*市地区乃至全省也是开展得比较好的,这一点得到了省农委领导及*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刚才,××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前段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对下步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科学、严密的部署,我完全同意。会后,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好本次会议精神,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根据目前我市的现状,结合工作实际,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为谁建设新农村、靠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远的利民工程。现在,我市的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对这项全党的重要工作的理解程度还不够,认识还很模糊。前段时间,副省长××*同志来我市视察工作,我和有关同志陪同一起深入到我市部分村屯,走访了一些农户,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还是相当认可的,精神也比较振奋,并且说:“我们已经做好了迎接社会主义新农村到来的准备。”似乎新农村建设用不着农民,农民坐享其成就可以了,完全把问题弄颠倒了。过去,我们历次搞福利性、公益性事业,农民都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思想观念?我想,一方面,这与长期以来,在农民群众心中形成的固有的懒惰观念是有直接关系的;另一方面,前些年我们搞建设,市镇村三级都有一些相应的投资,久而久之,就把农民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在过去我们搞示范区、典型引路的时候,上级检查力度比较大,再加上镇村有提留,一些路边农民就乘机“敲诈”,自己不整地,专门等着镇村拿钱再翻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类似过去整地的“好时光”已经一走不复返了。明确地讲,等别人建设好了新农村,你自己再搬进去,这条路是行不通的。近几年,市里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由分管农业的领导亲自下乡督导,不准负债搞活动、搞专项工作,不准集体投资为完成生产任务让少数人占便宜,情况有了根本改观。应该说,目前大部分农民群众的认识都有了明显提高。去年我到过××镇的几个村,农民对整地的积极性就非常高,主动雇用农场机械整地。这次开展新农村建设,从中央到我市的政策都十分明确,不搞一刀切,也不搞样板工程,完全尊重农民意愿,政府进行引导,谁有积极性就扶持谁。而省里的帮扶单位主要是帮扶试点村,只是停留在帮扶、帮助的层面上。要知道,世上根本就没有救世主,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广大农民群众谋福利的事情,自然依靠的也应该是我们农民自己。就我市来讲,如果仅仅靠城区里*万多名机关工作人员的力量,要想在××*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新农村,我想,即使再有200年时间也是建不成的。当然,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性的倾斜,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投入。但是,我们国家有13亿多人口,其中有近9亿人是农民。如果全部依靠国家进行投资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央的有关文件提出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这是对全国而言的。大家知道,我市的工业还没有形成那么大的规模,农业总产值依然占据社会生产总值的第一位。虽然我市工业经过几年来的突围,逐渐苏醒过来,但还很脆弱,要想靠工业拿出资金、物资支持农业,这对沿海发达地区是有可能的,但对于我们二产不发达的农业大市来说,工业还没有能力反哺农业。而且不仅我市没有这个能力,*市及至全省也没有这种能力。只有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几倍的时候,才有能力反哺农业。所以,市里的态度很明确,谁有积极性就优先支持谁。所以,大家要在确保宣传到位的同时,进行分类指导,因地实施,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哪方面有积极性,就在哪方面支持,没有积极性就不支持。有些事情是可以循序渐进的,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比如,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海南的一个村,就是先从改善村屯环境入手,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目前该村已经发展成了花园式的村庄;我市

正在开展的生态文明村活动,就是不用政府投入资金,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现在看,村容村貌已经有了相应的改观,所以农民自己可以办到的就应该依靠自己;杭州、苏州等地的郊区虽然耕地很少,但是当地农民却很勤奋,经过多年艰辛努力,形成了原始积累后,把部分资金用在了改善环境上,现在郊区的环境要比他们城里的好得多。而我市的部分农民一

年之中忙完两个月的农活就什么也不做了,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村屯的农民依然在喝地上水,住着人畜混居的房子。新农村建设就是为农民谋福利、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民心工程。所以,各镇村、各帮扶单位都要从思想观念入手,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道理讲清楚,彻底清除“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切实解决好“为谁建设新农村、靠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解决好谁是主体的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任务、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究其根本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虽然今年春耕生产打了一场胜仗,但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市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已达到了*%,这并不能说明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多快、有多好,而恰恰反映出当前我市农村二产、三产发展的弱势,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还不够到位。所以,要继续加大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一是要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近几年来,各镇、各涉农部门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今年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非常大,新增水稻面积*万亩,甜菜、烤烟、白瓜、西瓜等经济作物也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是大豆的种植比例依然很大,还需要进一步调整。目前,很多农民的种地方式仍然是广种薄收,实际上种得多也不见得就收入高。比如,前段时间我下乡走访的1户农户,虽然只有3垧耕地,但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年底却能增收到3万多元,比种植黄豆高出近10倍。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我市的经济作物发展形势非常好,有很多单产成倍增长,效益都非常可观。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二是要调整好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关系。近两年来,通过示范引路、大户牵动,目前,我市奶业已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我想,再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大家就更能清楚地看到种地增收的局限性。大家知道,种植业受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收入具有不稳定性,而且受耕地的承载量所限,种植业增收幅度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提高。但养殖业作为中轴产业,可以带动多方面发展。所以,最终就是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三是要调整好一产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主要强调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问题。全国任何一个富裕的农村都离不开二、三产业的发展。如果我们还仅靠一产,二、三产业发展不起来,那么农民永远也富不了。去年我市各镇按照抓项目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目前已初见成效,有的已经形成了税收,增加了财政收入。所以,今年,还要继续按照去年抓项目的思想不动摇,调整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市里也将逐步加大在这方面的倾斜政策,如果哪个镇能搞好新项目,今年反税比重会更大;哪个村的项目形成了税收,就全部返还给哪个村。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前提是和谐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就不能发展,不发展一切问题就无从解决,新农村也就无法建设。所以,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把握好和谐发展的问题。应该说,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有了较快的发展,这得益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稳定,得益于全市社会的稳定。总体说,无论镇村还是市里大的局势都是一步步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的,正因为稳定我们发展的脚步才得到了加快。去年,全市工商税收突破亿元大关,在全省县域经济里工商税收达到超亿元的也是不多的,可以说我市已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商强市迈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确实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尽管大多数的隐患市委、市政府都已经妥善处理了,但在一定范围内还很明显。我市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的市情与全国一样,既是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突显期,所以各方面矛盾也随之而来,这些矛盾也考验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同时也证明*绝大多数干部、群众是好的,是通情达理的。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这样稳定的局面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班子。政策的落实关键在于有好班子的领导。实践证明,凡是新农村建设启动早、进展快的镇村基层干部都是干实事的。我们也有一些村干部的好典型,象××镇××村的××、××村的××,他们切实发挥了党员的牵头作用,这与我们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分不开。但是在我们行政村选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受农民素质不高、农村的一些家族势力等因素影响,使选举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有的被选举上的村干部许诺抢地、分地,煽动老百姓与党和政府对立,忽视了法律法规,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农村工作最直接的体现就在基层。所以,既然群众把你选上来了,就应该真正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要造福一方。特别要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把新农村建设好。

7.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七

(2009年2月24日)

2008年, 我区建设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 在各级党组织的努力下, 取得了明显成绩。一是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检查, 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得到了建设部党组的肯定, 在全国建设系统建设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会议上介绍了经验。二是行政审批改革取得新进展, 对建设系统转变作风, 提高行政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纠风工作获得自治区二等奖, 得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区纪委的表彰。四是信访维稳工作做了很大的努力, 得到自治区的肯定, 信访工作被评为先进单位。此外, 厅机关的团队精神建

设, 增强了机关的凝聚力、战斗力, 使机关出现了空前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同时, 还认真抓了廉政教育, 做到警钟长鸣, 开展廉政文化进单位进机关等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也卓有成效, 在地震、冰雪天气救灾、清洁工程、污水垃圾处理等重大工作任务中都表现了我区建设系统的干部职工不愧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虽然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建设系统的反腐倡廉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对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强化行业整治

一是加强对中央和自治区宏观调控特别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确保政令畅通。二是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管, 特别是对保障性住房、建筑节能和污水垃圾处理、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项目和资金监管,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配合自治区纠风办、监察厅等部门, 继续开展住房公积金专项治理工作, 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认真治理规划、工程建设、房地产领域的突出问题, 加强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开发建设等环节的监督检查。要围绕建立健全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建筑节能和降污减排力度、改善城乡居民人居环境、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关注民生等重大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 严肃查处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以及房地产规划、开发建设、销售中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问题。保证各项调控政策有效实施。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 要严肃追究,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二、 深化源头治腐, 着力抓好“四项专项治理”工作

(一) 继续深入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

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 以城乡规划效能监察为着力点, 重点检查住房建设规划制定的落实, 以及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用地规划的落实情况;促进科学规划和阳光规划;监督落实对国有土地出让转让的规划管理, 发挥城乡规划对土地使用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完善城乡规划管理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 对易引发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擅自改变规划、调整容积率指标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查处擅自变更容积率、牟取私利的问题。

(二) 加强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要继续加强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是抓好对住房保障工作的落实。重点是对廉租房、经济实用房建设和管理的监督检查。二是继续开展房地产秩序专项整治。要在前期集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 继续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重点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依法开发建设和销售情况、房地产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涉及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做好市场监督检查和开发项目普查, 严肃查处在规划审批、预售许可等环节和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中存在的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行为,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监督检查, 落实拆迁许可、公示、听证、承诺、资金监管、行政裁决和强制拆迁、责任追究等制度, 规范房屋拆迁程序和行为。

(三) 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 规范工程建设项目交易行为

继续开展以房地产市场和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为重点, 以治理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目标的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巩固自查自纠成果, 更加注重抓典型、抓案例、抓制度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强化有形建筑市场建设的监督管理, 继续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和手段, 要全面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投诉处理机制, 推行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 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招标投标的监管, 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 严厉查处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 有效防止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四) 加强对住房公积金专项整治的督查

按照建设部和自治区纪委的工作部署, 继续开展对住房公积金专项整治, 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和管理的整改力度, 完善住房公积金信息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住房公积金流向, 坚决纠正服务不规范、办理时间长、提取手续不规范等问题, 严肃处理贪污、挪用、骗提、骗贷公积金等行为, 推动各级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廉政建设, 确保住房公积金安全运作。

三、 认清形势, 抓住机遇, 努力开创我区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一) 领导要到位, 责任要落实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

明确指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关系到党的兴衰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是全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抓好廉政建设工作是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规范城乡行政权力运行的必然途径。我们要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来促进行风政风和干部作风的转变, 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切实用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和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同时, 抓好廉政建设工作也是确保我区建设系统干部职工健康成长、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党委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作为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 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对反腐倡廉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担负起全面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一个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搞得好不好, 风气正不正, 关键在于领导班子, 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对反腐倡廉重视不重视, 抓得紧不紧。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层层落实责任, 严格责任考核, 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强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主管部门的监管。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考评制度, 厅机关和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要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考评制度, 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 要大力表彰;对工作不力, 发生严重问题的, 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纪检监察干部, 要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斗争, 做到忠于职守。

各单位“一把手”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 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 要经常过问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提出具体要求, 对重要环节和重大问题要亲自抓。要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责, 维护纪检监察部门的权威, 做他们的坚强后盾。

(二)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思想道德防线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建设行业工作中有不少行政许可事项涉及被许可人的直接经济利益。如果思想防线不牢, 在诱惑和考验面前, 很容易犯错误。一方面,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 要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水准, 解决好为谁服务、为谁用权的问题, 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自省律己, 自重为公。另一方面, 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 同时要利用发生的案件进行警示教育, 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要紧紧围绕建设系统中心工作, 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 充分发挥以中心组为龙头的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表率作用, 用中心组的学习带动干部职工的学习。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抓好干部职工的自学、自我教育和利用“三会一课”对党员进行集中教育等制度的落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要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和形式, 继续推进以窗口行业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提高全系统工作和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创建文明机关, 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大力宣传我们建设系统的典型, 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处室、文明单位”和“八桂先锋行”活动, 要在全系统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诚信型、廉洁型“五型”机关和争当学习好、服务好、绩效好、形象好“四好”干部活动, 促进干部工作作风不断改进, 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形成机关和干部队伍加强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建设事业的全局中来谋划, 保障我区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 健康发展。党风廉政建设还要与干部工作相结合, 做到奖罚分明, 做到“三奖三罚”, 即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奖廉罚贪, 促使干部把精力用到正道上, 用到党和人民事业上, 用到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上, 形成人心思进、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要把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作为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 推动转变干部作风, 锻炼队伍,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提高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四、认清形势, 统一思想, 以优良的作风确保建设系统工作任务的完成

8.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八

2009年,是“三农”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奋力拼搏,共克时艰,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仍獲较好收成,总产达到530亿斤;农村各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50元,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业重点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量达到550亿斤,力争突破历史最好水平;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力争达到10%;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我们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

(一)加快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2009年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已完成投资46.3亿元,重点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工程效益初步显现。2010年工程建设进入高峰期,计划完成投资80亿元,十大工程29个项目要全面启动建设。

(二)稳定种粮面积,着力提高粮食单位水平2010年全省粮食作物面积要稳定在6850万亩以上,其中高产作物达到5700万亩。要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抓好200个万亩高产示范田建设,辐射带动3000万亩,促进良种良法相配套,政、技、物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田带动区域均衡增产的作用。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推广重大农业增产技术,面积要达到6388万亩。扩大全程农机化试点范围,新增面积300万亩,全面完成国家机械深松整地试点任务。建立增施有机肥补贴制度,完成增施有机肥补贴100万亩。

(三)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挖掘耕地资源潜力要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率先把粮食主产县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粮田。2010年,要加快西部土地整理工程,到年底累计开工建设面积达到200万亩。镇赉项目区一期工程片实现通水灌溉,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大安项目区一期工程片基本完成水田开发。松原项目区前郭片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深入实施黑土地治理和保护工程,完成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平方公里。

(四)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水平落实好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强转基因育种研究和监管。加大对种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加快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进程。积极引入中储粮总公司,与省内种子科研单位、农业大专院校通过股份合作形式,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集团。

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一)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农民政策增收今年中央明确提出“三个扩大”,即扩大良种补贴品种、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我省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把中央惠农新政策落到实处。要结合省情实际,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规范工作程序,坚持公开透明,切实做到各项补贴资金及时下拨,足额到户,充分发挥惠农政策的强大效应。

(二)不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挖掘产业增收潜力一是加快畜牧业发展。要围绕实施百亿斤肉工程,扎实推进三年攻坚。继续支持牧业产业园区和小区建设,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落实好中央对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政策和生猪、奶牛、蛋鸡补贴政策。安排资金支持畜禽原种场、扩繁场建设,优化畜禽品种结构,确保农民牧业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二是打造以棚膜经济和参茸、林蛙、食用菌为重点的新兴战略产业。今年全省要新建棚膜面积7万亩,实现增收20亿元,到2012年达到百万亩发展目标,就地安排200万人转移就业。三是拓展林业增收空间。启动实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林业百强企业和百强项目培育创建活动。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培育创建100个产值超亿元的林业企业,经济规模占全省林业经济总量的40%以上。

(三)加强经营管理,实现节本减损增收一是加强避灾农业建设。通过推进农业设施化,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规避自然灾害影响的目的。二是努力实现节本降耗。改变生产投入方式,推动高投入、高消耗向低消耗、高效能方向转变。三是加强经营管理,注重在细节上减损增收。2010年农户安全储粮仓要争取推广10万套以上。

(四)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实现创业增收继续安排资金支持“阳光工程”、“春风工程”,增强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力争三年,新增转移农民100万人。

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一)深入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政策和规定,把该放的权力放到县,把更多的财力和发展空间留给县。为培养和增强县(市)自我造血功能,向县(市)下放省共享收入的政策,继续延长执行。

(二)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支持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规模较大的工业集中区,达到省级开发区标准的,经考核认定,可享受省级开发区的有关政策。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继续安排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对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行贷款贴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和基地建设。继续在税费、信贷、供水、供电、土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担保体系建设。

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9年,我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经全面铺开,进入攻坚阶段,2010年要全面完成,实现“两权到户”,即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建立以家庭承包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经营管理体制。

(二)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要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拓展农业政策性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政策,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确权2010年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今年要按照严格审批、局部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继续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适当时机启动面上工作。同时,积极稳妥地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和交易市场。促进土地平稳有序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户口类型。放开农民进城落户限制。要统筹解决好进城落户农民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加快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推動家庭经营向农户联合与合作,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继续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计划,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

五、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深入实施 “百镇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严谨地搞好规划编制,一以贯之地抓好规划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地深入展开。要强化产业支撑,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兴村、旅游富村、商贸活村。要把示范村服务功能建设作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桥梁,规划好生产、生活、商贸、文化、休闲等功能区,加快相关设施建设。要以改造和清理环境、绿化和美化村屯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建立有效的帮扶和投入机制,省、市、县三级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实行一对一、一帮三年不变,对1000个示范村实行重点帮扶,合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注重发挥各级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继续开展万名村干部培训,2010年培训2000名,增强基层干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实践能力。

上一篇:关爱老人 从我做起下一篇:集团内部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