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创新实践

2024-11-13

科技创新与创新实践(共8篇)

1.科技创新与创新实践 篇一

2015《创新理论与实践--企业创新理论与实践》在线考试

第 1 题 收藏

宝洁公司拥有多个品牌的洗发水,且在市场上均获得了成功,表明该公司有很强的()(10分)

A.生产能力

B.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C.品牌推广能力

D.质量管理能力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分 收藏

()是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的企业。(10分)

A.联想

B.IBM  

C.苹果

D.微软 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收藏

()是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的企业。(10分)

A.联想   B.IBM  C.苹果

 D.微软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4 题 收藏

企业创新必须对市场环境做出迅速反应,这说明企业创新具有() A.时效性

 B.多维性

 C.战略性

10分)( D.层次性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5 题 收藏

企业通过垂直整合策略,来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属于()

A.收入模式创新

B.企业模式创新

C.产业模式创新

D.技术模式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10分)(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6 题 收藏

国际化创业是指公司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创造性地探索和开发国外市场机会的过程。(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7 题 收藏

宝洁公司能有效地推广多个品牌产品,这说明其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10分)

A.是  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8 题 收藏

改变企业的用户价值定义和相应的利润方程,属于商业模式中的产业模式创新。(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9 题 收藏

分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采用技术领先战略可以为企业在行业标准制定中掌握话语权。(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10 题 收藏

企业创新必须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增加,这说明企业创新必须遵循效益性原则。(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2.科技创新与创新实践 篇二

审视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注入式”和“满堂灌”的现象, 教师致力于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 学生埋头于知识记忆, 做大量的习题, 我们许多老师的教学观念还是“传道、授业、解惑”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这种传统的记忆观念下的传授式教学方式有它的长处, 但是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它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 甚至扼杀学生的创造灵感, 它的结果是短效的。要树立数学教学要有长效性的观念, 必须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学生逐步养成创新的习惯、开展创新教育, 开发人的创造力, 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是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初中数学大纲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 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学会”,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会学”, 也就是变“教”为“导”。培养创新精神的具体做法有很多, 在这里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想创新、乐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 这里的教学环境指学生的状态和教学情景。开放式教学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一种宽松、愉悦、主动参与的课堂气氛,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萌发出创新意识——想创新、乐创新。

1.1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指出:“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 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另外, 教师不要以长者自居, 而应与学生平等地商讨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不管水平高低, 有无道理, 都应尊重和鼓励, 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教师是他们亲密的朋友, 很尊重他们, 很喜欢他们提出问题, 在这种毫无心理压力的情况下灵感才容易被诱发, 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实践表明: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使学生思维活跃, 敢想、敢说、敢问, 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是创新的基础。

1.2 创设宽松、愉悦、主动参与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都动起来, 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 主动到去探索新知。如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巧创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亚里斯多德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 “思维从惊讶开始,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 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创造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 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如, 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两块, 如图1所示, 如果要到玻璃店去照样配一块, 要不要把两块都带去?

这一问题来自生活实际, 立即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带一块去, 有的说两块都带去。教师说:其实只需带一块去就行了, 那么是带 (Ⅰ) , 还是带 (Ⅱ) 呢?还是随便带哪一块去都行呢?

这个问题再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的思维进入活跃状态。

老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带 (Ⅰ) 去行不行?带 (Ⅱ) 去行不行? (投影片显示) 显然根据 (Ⅰ) 不能恢复到三角形玻璃的原样, 而 (Ⅱ) 能, 所以只需带 (Ⅱ) 就行了。

老师:为什么带 (Ⅱ) 去行, 带 (Ⅰ) 去不行呢?

这已经涉及到问题的本质了, 显示一般不知其中的内在原因, 进入一种“欲求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 教师:一个三角形有六个元素, 三条边和三个内角, 若带 (Ⅰ) 去, 则可以带去原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 (Ⅱ) 去, 可以带去原三角形的几个元素?

这时, 显示的思路就被打开了, 逐步揭开了问题的实质,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促进思维的发展, 使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另外, 教师还应该巧妙到运用激励性语言, 撩拨学生的创新的欲望。提倡质疑, 鼓励奇想, 对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学生予以恰当的赞赏。

在这样宽松、愉悦、主动参与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就会乐于学习、乐于创新, 这是萌发创新的基本条件。

1.3 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比较、思考、讨论、交流、练习等均可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而这些活动所占时间的比例要尽可能大, 才能使教学观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探索的活动观察。到底多少时间为宜, 不可一概而论,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调整。

除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外, 还要给学生提供可能大的思维空间。创新思维总是来源于问题和质疑。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助于增强主体意识, 发挥主体作用, 是教育学生学习实际措施, 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手段。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的充足实际和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2 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会创新、能创新

教学内容开放, 是指教师要创新地处理教材, 要精心地设计开放性练习题, 使学生在新知识的探求和发现中, 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 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学会创新。

2.1 创新地处理教材

创新地处理教材要遵循的原则是: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 并且在多向参与过程中寻求规律, 掌握知识, 有所创新。

数学教学中通过“变式”练习, 让学生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中开阔思路、提高能力。通过解一题带一片, 引导学生概括出问题的本质规律, 从而实现一道题向一类题、多类题的迁移。如:

(1) 当m为何值时, 抛物线y=2x2+3x+m-1与 x 轴无交点?

(2) 当m为何值时, 一元二次方程3x2+5x+2m-1=0 无实根?

(3) 当m为何值时, 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5x2+7x+m-3 的值恒为正?

(4) 当m为何值时, 多项式2x2+3x+5m-1 在实数范围内不可分解?

通过这一形异实同的变式题组的训练, 仅用“△<0”这一本质属性就共同了“四个二次”之间的联系, 实现了各类知识间的正向迁移,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认真钻研, 锐意进取, 努力创新等优良品质。

2.2 让学生做知识的发现者或创造者

荷兰学者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所有的知识都可以用再发现、再创造的方法获得, 而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由学生自己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关系、性质和方法, 去获取知识。让学生做数学知识的“发现者”或“创造者”, 在“发现”或“创造”中体验数学, 学会思维和创新。如下面的三个提问:

(1) 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两部分大小关系怎样?

(2) 怎样画一条直线把矩形分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

(3) 用一条直线把矩形分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有多少种画法?

问题 (1) 停留在识记水平上, 缺乏思维训练价值。

问题 (2) 具有初步的探索水平, 但学生往往沿着一条习惯的思路, 寻求出一个答案便浅尝辄止。

问题 (3) 则通过了探索的开放性, 使学生受到了发散与聚合、直觉与分析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教师巧设提问, 恰当引导, 才会酿造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学习的局面。

学生在解答问题 (3) 时, 可以反映出不同水平的四个思维层次。

第一层次, 是将矩形横向或纵向对折, 两部分重合, 因而沿折线画线;

第二层次, 是沿对角线折迭, 虽不能直接重合, 但可论证全等, 因而沿对角线画线;

第三层次, 不仅能按对称轴与对角线画线, 而且能突破习惯思路, 另辟蹊径, 从而发现把矩形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直线何止一二?天下出“发散以求异”的思维水平;

第四层次, 通过观察以上所画直线都相交于一点这一重要特征, 而感悟这个问题的本质——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 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而抓住对称中心这个关键点, 就发现了通过这个中心对称点所画的一切直线都能将矩形分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的共同点, 达到了“发现以求同”的思维水平。

这时, 乘势而进, 引导学生将无限多画法分成有限多类型 (按矩形被分成两部分的图形分类) , 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由单一而多向, 由多向而归类的过程, 训练就更提高精心设计一个层次。在日常教学中, 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获得真理, 把学生思维引入求新、求异的天地, 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创造欲望。

2.3 精心设计开放题

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 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充分, 或没有确定的结论。也正是如此, 开放题的解题策略往往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开放题有其特定的功能。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出现的机会, 使学生不断得到开放性思维的训练, 把开放性习题引进课堂, 这是培养学生出现能力的有效措施。

(1) 条件开放型:即问题的条件完备或满足结论的条件不唯一。如:

已知梯形ABCD中, AB//CD, 现在我们添加一个条件。例如“BC=AD”, 就可以判定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请问除了上述条件之外, 还可以添加一个什么条件, 使ABCD是等腰梯形? (允许添辅助线)

(2) 结论开放型:

即在给定的条件下, 结论不唯一。如: 已知二次函数y=x2+px+q 的图象通过 (2, 0) 与 (6, 8) 两 点, 我们可以求得这个二次函数为y=x2-6x+8。

a、现在我们去掉部分已知条件, 设二次函数y=x2+px+q 的图象过点 (2, 0) , 请你再添一个条件使得所得的二次函数仍为y=x2-6x+8。

b、如果去掉所有的已知条件, 请你设计几个求二次函数y=x2+px+q表达式的题目, 使得所得的二次函数y=x2-6x+8。

(3) 策略开放型:即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唯一。如:

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 其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取四个1至13之间的自然数, 将 四个数 (每个数用且只用一次) 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使其结果等于24。例如对1、2、3、4, 可作运算: (1+2+3) ×4=24, (注意上述运算与4× (1+2+3) =24应视为相同方法的运算) 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

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三种不同运算式, 使其结果等于24。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策略开放题。请依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a、给出上题的一个答案;

b、上题标准答案为三个, 但实际上经电脑编程检验, 全部答案有四个, 你能写出全部答案吗?在过程中你认为可遵循哪些规律去寻求答案?

c、由于- (-6) =6, 所有上题中给出的四个有理数和3、4、6、10没有本质区别。你能用3、4、6、10这四个数通过加、减、乘、除、开平方和乘方运算, 以及括号, 写出结果为不大于24的所有自然数的算式吗?

(4) 实践型:

即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划、设计、规划等。如:学习了“打折扣”的知识, 让学生到商场去了解各种打折的情况, 学习了“利率”的有关知识后, 让学生帮助家长算一算如何存款利息更高等。

在教学中适当引人开放题教学, 有助于克服现在课本、资料上传统封闭对学生带来的定势, 激励学生深入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开放式教学,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 要把创新教育不失时机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持之以恒, 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龚春燕, 何云山.重庆市启动“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J].人民教育, 2000 (3) .

[2]夏国良.关于数学创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数学月刊, 1999 (10) .

3.创新实践基地创新教育研究与实施 篇三

【摘 要】为培养具有良好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学院建立了创新实践基地。在探索基地建设和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组建“一个团队”、依托“两个平台”、实施“四段式”培训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字】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创新实验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277-01

1 引言

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培养能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工程院校研究与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我国较多高校中还普遍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不足,缺乏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

如何培养大批具有良好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各大高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革[1]。为了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各大高校在相关的教学建设和改革、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2,3]。一种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相应的实践创新基地[4,5],给学生提供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和场所,引导尽可能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我院在2007年开始探索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以老带新的形式,逐渐行了高、中、低年级学生交叉融合的创新活动团队,建立了浓厚的创新实践氛围。经过5年的创新教育实践,逐步形成了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已把我院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成为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示范基地。

2 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2.1 基地建设基本历程

我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2007年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制作研究室”;后期购置实验设备,扩大研究室的功能,增设了“机器人研究室”、“建模仿真研究室”和“网页开发研究室”。经过3年的建设和资源整合,2010年挂牌成立了“自动化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运行过程中,不断丰富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优化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改进激励政策,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2012年被遴选为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示范基地。

2.2 基地活动场地设置

基地现有专用研究室面积15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学生人数70人,配有专、兼职指导教师13人。实践基地全年(含节假日)面向全院学生开放,每天开放16小时,如实验需要等特殊情况可申请24小时开放,可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研究室配有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所需的计算机、实验设备和相关工具,保证了大学生常态化的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需求。

2.3 基地运行管理机制

基地采用院长负责制,实施导师聘任制和学生选拔制。在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场地资源及人力资源基础上,逐步优化和完善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同时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老带新的形式,建立浓厚的创新实践氛围。

2.4 基地鼓励政策

为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工作,学院制定了《创新实践基地导师管理、考核和奖励办法》,并对教师取得的创新实践成果进行奖励。学生方面也出台了相关的选拔、考核和奖励办法,保证了学生参与学生科技活动积极性。如在智能车和电子竞赛等知名赛事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的学生,在本专业保送研究生推免中,对于符合推免条件的学生,可优先录用。

3 创新实践教育方案实施

创新实践基地以导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实践情况,开展针对性的专题培训,使学生快速掌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开展嵌入式微机、电子制作等科技实践活动,以各级电子设计竞赛和智能车竞赛等主要赛事为载体,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在创新实践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了创新实践教育培养模式。

3.1 创新实践教育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探索,我院已经形成了组建“一个团队”,依托“两个平台”,实施“四段式”培训的创新实践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个团队”是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组建成高、中、低年级学生交叉融合的创新活动团队,以高年级学生为主,低年级学生为辅,保证了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两个平台”指实践平台和检验平台,学生通过完成创新实践基地设计和开发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和申报院、校、省各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方式来搭建实践平台;选拔能力突出的学生,把参与将国内外知名赛事作为检测自身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检验平台。“四段式”培训是指为了保证基地成员在大学四年中都能到对应的培训和锻炼,基地把学生划分为“入门阶段”、“实践阶段”、“检验阶段”、“提升阶段”四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

3.2 针对性技能培训

为了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外科技实践能力,基地对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提供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以保证学生在基地的创新实践教育不断线。“入门阶段”针对学院大一大二的学生,开展电子电路的基础培训,使学生具备参加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技能,同时为后续的“实践阶段”选拔具有一定能力和素质的学生。“实践阶段”的学生正式进入学院实践中心,通过导师、学生双向选择方式,确定指导关系,开展相关的电路设计、调试和单片机程序设计等环节的知识培训,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后,以院、校、省三级的“三性”实验项目申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检验阶段”针对实践阶段选拔出的优秀学生,以省、国家级大学生电子竞赛的知名赛事来对学生能力进行检验。“提升阶段”主要为基地骨干成员提供一个科技活动总结能力的训练,如科技论文写作等形式,同时通过学生大讲堂的形式,为基地骨干学生提供一个向全院学生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从而进一步烘托和营造学生科技活动的良好氛围。

3.3 固定的科技实践活动

基地除了为各阶段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外,还定期组织相关的科技实践活动。依照学校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部署,争取“一院一赛”的目标,结合我院自动化和测控两个专业特色,每年承办校级智能车竞赛和电子设计与仿真大赛;协办校级电子设计竞赛和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组织基地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国内外知名赛事,年终进行一次学院年度学生科技活动考核即表彰大会。

4 结论

我院创新实践基地自挂牌成立以来,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建立了良好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了课外创新实践教育培养模式。2012年,基地被遴选为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示范基地,近三年接纳和培训的学生人数达300多人次,形成了高、中、低年级学生交叉融合的创新活动团队。学生团队申请的院、校、省级课外科技创新实践项目5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知名赛事中,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50余项,公开发表论30余篇。

参考文献

[1]安连锁,米增强,孙萍茹等.创新教育与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2,(Z1):29-30.

[2]李泽,王巨丰,韦东梅等.电气工程类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2010,(31):108-109.

[3]杨灿,杨效杰.实验能力与创新性思维关系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7):15-18.

[4]罗天洪,吴不得,李红.基于硬件在环的创新设计开放实验基地实现模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9):116-121.

4.学习实践与创新 篇四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运行培训体系的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质量要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是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所以,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中永恒的课题。一所学校的发展与兴旺在于它具有一支高素质、善学习、勇创新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数百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也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如何把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如何在新的条件下拓宽学习的途径,如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我们对学校目前的现状作了调查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部分教师课程改革意识薄弱,忽视或缺乏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研究,直接制约了教者不能站在教学动态的最前沿,从而导致教学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通识培训并未达到给全部教师洗脑的目的,新的课程理念并未完全入脑入心。需要新的适应教师发展需求的培训模式。2.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方面亟待提高。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南。具体表现为三少一慢:教师经常主动阅读教学教研材料的少;教师自愿撰写论文、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日常积累的少;教师主动进行研究、学习的少。缺乏理论支撑的教师,必然缺乏发现问题的敏锐能力,缺乏具有深度和实效的教学反思,必然导致教师的成长缓慢。以往教研并未注意为每位教师营造研究的氛围,而教师自身又缺乏钻研的自觉性。

3、以往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依靠大面积的在职培训,然而这种培训的内容往往外在于教师的个人需求,与教师当前的、现实的工作、生

活情境与需要没有直接关联,缺少教师自身心理体验的融入和个人需求的渗透。

正是出于对远程教育的深刻认识及对学校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相关理论的学习,学校申报承担了教师远程培训试点工作,借助远程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学习、研究、借鉴的平台,目的是使教师教育教学更加成熟、稳定,张显活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和综合素质。学校参与远程培训,提出这样的学习宗旨:“提高教师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基本定位与思考是:以新理念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修主体。将学校作为研究中心,学年组、教研组和相关学科构成的综合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教师作为研究者,充分利用本校的各种资源,以问题为中心,以课题为牵动,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及行为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使教师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探讨,我们有了一定的收获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利用远程教育这类现代通信技术,将有效突破了原有的“三尺讲台+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利用网络、电脑等通信工具,将最先进、最丰富的教学资源,再加上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等辅助资源,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良师资、现代化的电子设施等先进教学资源,有效的注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区域均衡发展。

4.校本行动策略

各中小学校是开展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培训的主阵地,“深化校本,发展远程”一直是我市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往的校本研修往往在很大的程度上局限在一个学校的内部开展,这样的校本研修存在着几个明显的不足:一是缺乏专家的指导;二是可利用的资源过于贫乏;三是教师们研修交流的范围过于狭窄。现代远程培训能有效地克服以上不足。网络上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开辟的专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平台为教师们开展校本研修和教育教学科研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实践证明,有了现代远程教育支持的校本培训将会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事半而功倍的作用。以校为本,远程引领,“远程+校本”是我们在远程培训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混合培训新模式。以校为本,学校整建制加入,既突出了学校的主体地位,丰富了校本培训的课程资源,同时也实现了对教师的远程专业引领。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自我校配置了远程教育系统以来,对全校教师多次进行了远程教育系统操作培训,切实做好教学的学习活动,我校大部份是青年教师,大家都有极强的求知欲,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大家都希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感悟最新的教学理念,感触最前沿的教学动态。青年教师们结合当前的教学改革,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技巧等角度,从远程教育资源中的示范课上,领会课中蕴含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新思想,从而提高了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以前都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应改为:“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的确,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单靠自身以前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还要求教师注入新的知识。才能让学生佩服你,业务水平才能提高。今年,我常常在备课之后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纲要信号”和“课后拓展”两方面,这里面的资料让人爱不释手。

三、现代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的阶段成果

远程培训的实践,使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来审视和比较与以往传统的面授集中培训之间的差异。现代远程培训打破了时空阻隔,使教师拥有更多的学习自由、自主空间,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问题。与此同时,也使广大教师平等地享用优质的课程资源,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了教师、学校的教育生活。

1.远程培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正在形成。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培训与学习的热情,促进了教师能动作用的发挥。教师参加网络远程培训,任何地方,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就可以随时参与学习;同时教师可以自己根据业务和工作需要,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教师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得到彰显,网络教师培训,实质上就是教师的自主研修。

二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和拓展。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

成长,改变了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对称性,扩大了教师学习范围,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继教网目前基本完成了容量大、功能全的先进资源平台,开发了10个门类800多门网上课程及专题讲座,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教育教改信息资源,涵盖了教师专业成长所需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方法等教育性知识,极大地满足了教师的学习需求,广大农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培训平等地享用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身在农村与身在城市的教师在远程教师学习的平台面前是没有差别的,这“使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教师远程培训中成为可能。

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成为在远程培训中教师专业化能力增长的亮点。

2.远程培训加速了学习型学校建设的进程

2002年,我市印发了《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学习型团队建设的内涵、特征、途径,提出了“团队-学校-联片-区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培训的交互性在教师学习中不断延伸。在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场”中,个人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学习、团队学习、校际学习共同体、城乡教师之间学习、专家引领式学习等形式应运而生,虚拟学习空间不断扩大。

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学习不再是个人的事情。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合作的互助网络,利用图像、声音、文本等多种方式,丰富了知识、信息交流的内容,加快了传递的速度,也提高了交流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汇集众人的智慧,弥补个人的不足的过程中,运用集体的智慧不断提高着整体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3.加强了区域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建设

由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驱动,我市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机构均实现了实质性整合,正按照“培训牵头、部门配合、任务驱动、资源整合”的思路,肩负起教师远程培训的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收效,也反映出了教师培训机构体制上的协调与和谐。

5.创新源于探索与实践 篇五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言时说:“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源于创新。企业的发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冯必乐说,“我们公司是以创新立业的,创新是我们成功的秘诀,今天创新依然是我们最锐利的武器,我们的目标是永创世界一流水平”。海尔集团提出了创新的三个原则。说到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败兴衰,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它们的创新能力决定的。

回顾中华历史,中华民族在2000多年前就建立起了封建社会制度,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针,一千一百多年前发明了火药,东汉蔡伦改进和发明了造纸术,北宋时期的毕升发明了印刷术„„我们的祖先凭着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的民族优点创造了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四大发明”。

创新源于探索与实践,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凝聚了无数敢于探索、善于实践者的智慧与汗水。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凭着锲而不舍、大胆实践的精神发现了X射线,实践中拍摄的伦琴夫人手的照片也成了世界上第一张人体X光照片;正是由于伦琴的发现,才促使了1972年美国物理学家科尔麦克和英国电子工程师洪斯费尔德共同发明了诊断疾病的医学CT机。

1903年12月17日,修理自行车的两位美国青年莱特兄弟凭着过人的勇气,谦虚好学的精神,超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发明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飞机,虽然第一次飞行才几十秒钟,飞行才3米高,200米远,但人类从此真正飞起来了。

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在充分学习吸收前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试验,反复调整设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迅的装置,并在英国成功进行了12公理的通信试验,那年马可尼才22岁。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原理,建立了阿基米德定律;1609年,伽俐略发明了望远镜;1753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1768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876年2月贝尔发明电话;1831法拉第发现了划时代的电磁感应现象;1946冯·诺伊曼发明了电子计算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

人类正是凭着不断探索、实践的勇气和智慧推动着我们的社会文明不断走向辉煌。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说:“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精神、锻炼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国情、熟悉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形式。”

现在,我们有些同学和教师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学生中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知”与“行”的分离,害怕深入实际;害怕真问题;缺少应对困难、挫折和复杂形势的训练和准备。

实践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实现方式;实践教育使学生不仅从课堂、而且从丰富的社会中获得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社会及人生意义;实践教育通过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最终转化为人的能力、智慧和创新的精神与气质。

现代学习理论已经揭示,人类学习的最佳状态不是静态、被动的获得知识,而是全身心经历的探究世界与人生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今天我们要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离不开实践教育的熏陶与磨练。

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意“普遍性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要注意“层次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要注意“差异性原则”,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实践能力的发展。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基础性原则”,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意“活动性原则”,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意“激励性原则”,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实践的过程比结论更可贵;“在黑暗中摸索”比“等待火炬引路”更可贵;亲身体验比道听途说更可贵;锐意开拓比坐享其成更可贵;说自己亲眼所见比鹦鹉学舌更可贵。目前学生缺的正是主动探索的精神,缺的是直接体验,缺的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缺的是动手去操作。

实践对创新的影响非常巨大。因为学生在创新实践中,方知自己知识的有限。为了进一步创新,更需要继承全人类的文化精神财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前进永不衰竭的动力,是一个人实现自我发展的唯一途径。同学们要不断地挣脱传统观念、思维定势和人之惰性对人的创造性潜能的束缚,学会思考,不要因循守旧、人云亦云。更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盲目自大,无视他人与集体的存在。

创新源于探索与实践。各位同学,当今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各位从小学大志,立大志,求大志,在求学、成长的道路上扬起理想的风帆,放飞童年与青春的梦想,在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中,从失败走向成功,从一个成功不断地走向另一个成功!

6.科技创新与创新实践 篇六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深刻理解创新,努力实践创新,是人类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当前,以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向以科技、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创新竞争的特点,因此创新也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召唤。

创新涉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各个领域。其中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发展的前景与未来的命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社会和谐,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任重道远。在全力推进交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认真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建立健全交通科技创新体系,走科技引领的发展之路,不仅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构建和谐交通的重大战略选择。

本文在探讨我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内涵与现状的基础上,以政府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结合企业、院所和中介机构功能的发挥,对近年主要做一回顾,对下一步做一思考。

一、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现状

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调控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教学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结合交通实际,我们认为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建设和运输企业、院校和科技中介组织等共同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实施宏观管理和监督、协调、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交通各类企业通过紧跟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以获得生命力和竞争力,其科技活动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创新体系运行的进度和质量,在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科研、教学院所为创新供应技术、提供技术源,在体系中发挥着主力的作用;交通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创新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发挥着技术传播和扩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经过多年积累,我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政府的监管与服务系统开始形成,企业、院所、中介诸要素的定位日益明确,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在此基础上,科技不断得到强化。“十五”以来省厅共安排科技专项经费3450万元,至去年底共完成研究项目252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4项、“国内领先水平”95项、“国内先进水平”39项,获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2次;组织实施了软土地基处治成套技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治理、隧道施工监控与优化及连拱公路隧道综合修建、EpS轻质路堤在高速公路的应用、内河航道护岸结构优化、码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特大桥梁建造等一批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经济可行性研究组织开展交通软科学研究,提高了行业主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路水路交通主要领域已拥有一批专业技术骨干。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整个体系中要素功能缺失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还不高。“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以增强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政府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全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取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基本适应交通发展形势、符合交通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构架,推动交通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和谐交通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政府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政府层面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以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行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

我们认为,在这一过程中省厅的至关重要。具体地说,省厅应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战略研究、规划计划制定、政策制度建设和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加强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协调,提高宏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实施资金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和厅管厅属各单位应按照厅的部署,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优化各自的创新布局和创新环境,实现全省的上下互动、横向衔接、科学有序、多层次推进。

上述头绪众多。经研究分析,实际操作中我们归纳为制订发展规划、完善计划管理、营造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培养科技人才、建设科技平台和强化管理力量七个方面。这些有的目前已作了些探索,但更多的还有待下一步开展。

1、制定发展规划。

交通科技发展规划是明确未来一个时期交通科技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举措的重要载体。省厅的规划体现了厅对未来一个时期交通科技的战略预期和重大部署,是对全省交通科技资源进

行科学配置的重要依据。规划的编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分析和把握未来交通事业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交通中心,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切入点,凝练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必须尊重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尊重交通事业发展规律,体现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实现科技事业对发展的支撑和引领。

我厅对科技规划的制订是比较重视的。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早在2004年秋天厅领导就专门安排了一次全省性的调研,组织完成了相应的调研报告,并同时开展“十一五”交通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在调研报告和战略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去年5月形成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初稿。此后提交各市交通局(委)和厅管厅属各单位讨论,征求厅机关有关处室意见。经多次修改,规划内容不断完善,的思路也不断地清晰。特别是系统整理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30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如低路堤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拓宽、交通工程砼构件防腐、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整治及监测预警、交通建设中土地的集约利用、路面材料再生和路面结构耐久性、路面桥梁隧道病害预防和快速检测及相关数据库建设、交通现代化指标体系、交通工程合理造价、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数据分析及挖掘等,并列为“十一五”研发重点,明确了将“研发重点”逐年列入未来五年的科技计划、重点以外的项目不得编入的思路,保证了下一步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避免了课题立项的重复,同时还可有效促使未来五年中每个重点下面有若干个子课题作系列研究,为今后集成打下基础。

各市、各单位按照省厅的部署,也积极开展了科技规划或发展思路的制订。但不平衡,情况难以乐观。我们认为,交通系统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行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依据省厅规划,对未来五年的目标、原则、战略重点进行全面研究和布置,理清思路,从而形成全省性的上下衔接的交通科技规划体系。同时省厅和各市、各单位要就科研项目的确定、研究进程的管理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制订和完善配套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2、强化计划管理。

强化计划管理是落实规划思路、实现宏观统筹的有效抓手,是执行科技决策、配置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活动的重要保证。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目标,形成规划、计划、政策协调互动机制,将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各项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我厅传统的科技计划以研究计划为主,结合生产实践,围绕交通中心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历年来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交通建设、管理、运输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但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学术、重成果、重研发而轻转化、轻效益现象的出现。所以近年来着重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对计划体系作了补充,新设立了两项计划。一是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经过调研、布置、联系,初步确定了60个成果推广项目的推广内容、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大致时间安排,作为2006年的计划项目以厅文印发。该项计划以后准备逐年编制。二是浙江交通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编制这一计划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利于成果推广。当前影响成果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技术与现有国标、部颁标准不一致,使用者使用新技术缺乏依据、存在风险,而制订地方标准不仅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可以将新技术吸收进标准、强制推广;二是在法规出台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可以为行业管理提供有效手段;三是经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研发重点”中,有部分重点将会列多个子课题开展系列研究,此举可以推动各重点的集成。在省技监局的支持下,争取每年能编制若干个浙江交通地方标准,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形成我省的交通地方标准、规范体系。

当然,要完善计划管理体系,以上还远远不够。当前一方面是计划实施的相关措施没有完全配套,特别成果推广应用计划的配套措施要尽快出台。鉴于交通科技成果特别是工程类成果推广投入很大,如果实施补助在经费上有困难,我们设想用以奖代补形式,由项目组在项目完成后自行申报,其上级部门组织初审、厅组织专家评审后实施奖励,不安排补助;另一方面还要改进计划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市、各单位在管理中的作用。

3、营造政策、制度环境。

政府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系统性的政策、制度环境建设。政策、制度是在实际中反复地运行着的,这种运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发展的进程。因此政策、制度的制订和出台不仅要有数量的要求,更要有质量的要求。

为加强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的管理,我厅较早制订并实施了《浙江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管理办法》。去年针对变化了的实际对办法作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职责,完善了课题申报与实施、科技资金拨付、科技成果管理等内容。此外今年还制订了《浙江省交通工程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重大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招投标。以上两个文件的修订和制订,在努力建立项目管理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按竞争和鼓励创新的原则开展重大项目科研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比较好的。

与此同时,近年来还对制度建设作了尝试。如设立了项目投资额确定和资金补助标准、实行限额申报、设置课题承担人条件以限制一人多题现象、减少项目数量和相对集中研究目标、对“283”人选实行倾斜等,这些制度、规定的运用效果也比较明显。

当前的缺失主要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力量增强、管理手段完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下一步应就此作调研并制定相应政策,为改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提供依据。

4、加大资金投入。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对科技给予直接的经济资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对此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提出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引导全社会的研发投入,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据省发改委的统计,2005年我省研究开发经费投入14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8;地方财政科技投入44.7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53。

我厅的科技专项经费于1990年正式设立,第一年40万。此后不断增长,2006年为1000万,平均年增幅为22。部分厅管厅属单位、部分市交通局近年也有一些科技投入。尽管厅经费的涨幅较大,但全省性的投入还要大力加强。除省级投入需要加大外,要解决好市、县两级交通科技经费来源问题。

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必须健全经费监管制度和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益。今年厅科教处、财务处曾对个别厅属单位科技资金使用情况作了专项检查,今后要扩大检查面,强化监督。此外还要加强经费的合理配置,逐步建立绩效评价、评估机制;建立政府和工程业主、交通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研经费筹措机制、投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投入体系,保证交通科技可持续发展。

5、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步伐。

培养、引进具有创新素质和潜能的优秀人才是政府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近年来我厅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交通系统和省内各行业中率先制订了完整的人才规划,并制订、落实实施规划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去年底,全省交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达23960人,占职工总数的23.5。其中高级、中级职称9135人,初级职称12795人。

在人才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创新型人才团队的建设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说创新是行业发展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才则是创新的灵魂。要以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为载体,推动高科技人才资源整体开发,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要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现象,改进和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283人才评选制度,抓紧培养造就中青年高级人才;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选送有潜质的科技人员到舟山连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两龙”指挥部等工地乃至国外去学习、实践和提高;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此外,还必须加强科技交流和智力引进。科技创新不是封闭式创新,也不是排斥技术、智力引进。要进一步鼓励企业、院所全面提升对外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积极主动利用省内外科技人才资源,形成开放式的交通科技研发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6、建设科技基础平台。

科技基础平台是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设施和仪器装备、科技数据与信息库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在当代,科技活动已不是中世纪的家庭实验室内的个人科研活动,越来越需要有强大的、先进的物质设施支持和信息支持。这些耗资巨大的、先进的实验设施和信息支持系统构成了科技生产体系的前提和物质条件。

在这一方面我省情况不理想。一是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交通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尚未形成;二是设施和仪器装备虽经多年积蓄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缺乏统一规划,零散、层次不高;三是政府支持、企业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明年的技改资金预算中虽然安排了一个厅属单位的试验中心建设,拟引导企业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但是力度很小。近年来,我们抓的重点是数据与信息库建设。2004年,厅交通科技信息网正式开通,经两年的努力,已将厅科技成果、交通部部分成果、报刊上发表的成果信息逐条输入科技信息网,通过关键

词查询,使用者可方便地了解成果信息,从而有效促进数据与成果信息的共享。但从总体看需要较多资金投入的物质条件建设还很不够。

科技产品是科技大脑和实验手段的组合,在其生产过程中强大和先进的物质支持是必需的。为此建议:第一,给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创造人才引进、课题立项、设施配置等条件,形成研发团队和相应的环境,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建成若干个研究、实验基地;第二,按“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对现有设施装备作统筹协调,避免重复购置,提高共享水平;第三,完善科技信息平台,一方面向交通部建议尽快建设全国性的成果信息网站,另一方面加大我厅网站的信息容量。

7、加强管理力量建设。

抓好管理力量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和人员配备,不仅是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近年来厅管厅属单位和各市交通科技管理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市交通局(委)专门设置了科技(科教)处,不断向基层、向项目延伸。但当前大部分市力量薄弱,厅的布置难以落实。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3月厅发文要求各市各单位就科技创新作一次专题研究、一个月后上报。虽经催促,20多个单位中上报材料的至今只有4个。

重视管理力量是重视科技的体现,“科教兴交”必须有组织保障。今年厅对各市的综合考核中已经恢复了科技考核,为推进管理力量建设,建议将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列入明年考核内容,同时由厅组织好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发使用管理软件,通过管理队伍的加强和管理方式的改进,弥补整个创新体系的欠缺。

三、企业、院所、中介组织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取决于体系中政府、企业、院所、中介各要素是否完备、其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及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为实现创新体系的优质运行,必须实现各要素的健全、内部结构的优化及相互衔接的顺畅,使各要素功能尽可能地得到刺激和放大,以系统的有效运行促进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1、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企业成了创新主体,行业创新才会获得真正的动力源。根据现阶段交通发展特点,我们认为交通行业创新企业群应包括各类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建设企业、工程建设单位、工程项目业主等。

以企业为主体,意味着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多年来,在交通科技中交通企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企业承担的厅科研计划项目,其成果有的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有的多次获奖。据统计,“十五”期间共有22个各类交通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14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的科技奖。但总的来说交通系统的企业离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投入不足,重点工程投资的1作为科技专项费用的政策长期难以落实;二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创新所得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无关,导致动力缺乏;三是创新的人才条件、物质条件仍然不足。此外,随厅科研计划立项数量减少,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课题立项的难度加大。

为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主管部门必须给予全力以赴、科学有效的支持。我们认为首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二要改善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研究开发任务;三要创造环境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四要通过交通投资体制改革,增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2、发挥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的主力作用。

各级各类交通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具有人才密集、信息资料齐备、实验手段先进的优势,是交通科技创新的主力。多年来,我省交通系统与浙江大学及交通部原部属院校、部属科研单位等省内外教学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合作,成效显著;省市交通设计院、浙江交院在完成设计和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多项研究和成果推广,并多方引进、培养人才,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推动了行业科技的进步。近年我厅所获科技奖中,省交通设计院等院所的获奖数量较多,奖级也比较高。浙江交院去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已达300多篇。

但不能否认的是,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目前状态,还远不能满足创新型行业建设的需求。在对外合作上,还需解决好外来院所的理论研究与我省实际的进一步结合、引进智力的同时带动交通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智力引进的近亲繁殖等问题;在交通系统内部,还需解决好科研资源短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研与市场结合等问题,形成真正的智力源和技术源。

为充分发挥作用,交通各院所要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与企业融为一体,共同打造交通科技创新链。要在吸收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的同时,带动自身科技力量的增长;要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发展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和科研条件建设,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要建立开放合作机制,促进与企业和大学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和科技资源共享;要针对中的难点、热点开展研究,注重科研与市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引进、使用新技术,每年完成一批成果的吸收和推广。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建立对院所的科技投入渠道,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支持实施重大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由于存在客观原因,省交通科研所近年来并没有随行业的发展而壮大,没有扮演好应该扮演的角色,建议突破现有管理体制,下大决心、化大力气加以改造。

3、发挥科技中介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也是培养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整体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交通科技的健康发展,必须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科技中介机构。

我省长期以来缺乏高效率的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才。目前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中介服务已成了创新体系中最弱小的一环,成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的约束环节。

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开始我们与湖州市交通局一起作了一项专门试点。考虑到交通行业各个专业学会、协会聚集了较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依托湖州交通学会建立市级科技服务与推广中心,以中介组织形式开展技术服务与成果推广。在湖州交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去年5月“湖州市交通科技服务与成果推广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成立后,组织专题讲座、先后对全市交通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试、编辑印发《湖州市交通科技推广信息》,同时重点开展10项科技成果推广。在交通建设与管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迫切需要有专门机构提供技术指导的形势下,“中心”的受到了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要尽早完成试点的,在此基础上建议下发厅文,由各市自愿组建“中心”,逐步建立起市级网络,并以此为突破口,培育交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交通科技的市场运作机制,探索交通科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途径。

除此之外,各级工程设计、咨询机构也部分承担着中介的职能,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作用明显。要创造条件强化其功能,与“中心”一起形成我省的交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交通科技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分析(第2页)。7c8

行科学配置的重要依据。规划的编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分析和把握未来交通事业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交通中心,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切入点,凝练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必须尊重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尊重交通事业发展规律,体现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实现科技事业对发展的支撑和引领。

我厅对科技规划的制订是比较重视的。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早在2004年秋天厅领导就专门安排了一次全省性的调研,组织完成了相应的调研报告,并同时开展“十一五”交通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在调研报告和战略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去年5月形成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初稿。此后提交各市交通局(委)和厅管厅属各单位讨论,征求厅机关有关处室意见。经多次修改,规划内容不断完善,的思路也不断地清晰。特别是系统整理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30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如低路堤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拓宽、交通工程砼构件防腐、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整治及监测预警、交通建设中土地的集约利用、路面材料再生和路面结构耐久性、路面桥梁隧道病害预防和快速检测及相关数据库建设、交通现代化指标体系、交通工程合理造价、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数据分析及挖掘等,并列为“十一五”研发重点,明确了将“研发重点”逐年列入未来五年的科技计划、重点以外的项目不得编入的思路,保证了下一步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避免了课题立项的重复,同时还可有效促使未来五年中每个重点下面有若干个子课题作系列研究,为今后集成打下基础。

各市、各单位按照省厅的部署,也积极开展了科技规划或发展思路的制订。但不平衡,情况难以乐观。我们认为,交通系统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行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依据省厅规划,对未来五年的目标、原则、战略重点进行全面研究和布置,理清思路,从而形成全省性的上下衔接的交通科技规划体系。同时省厅和各市、各单位要就科研项目的确定、研究进程的管理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制订和完善配套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2、强化计划管理。

强化计划管理是落实规划思路、实现宏观统筹的有效抓手,是执行科技决策、配置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活动的重要保证。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目标,形成规划、计划、政策协调互动机制,将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各项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我厅传统的科技计划以研究计划为主,结合生产实践,围绕交通中心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历年来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交通建设、管理、运输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但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学术、重成果、重研发而轻转化、轻效益现象的出现。所以近年来着重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对计划体系作了补充,新设立了两项计划。一是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经过调研、布置、联系,初步确定了60个成果推广项目的推广内容、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大致时间安排,作为2006年的计划项目以厅文印发。该项计划以后准备逐年编制。二是浙江交通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编制这一计划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利于成果推广。当前影响成果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技术与现有国标、部颁标准不一致,使用者使用新技术缺乏依据、存在风险,而制订地方标准不仅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可以将新技术吸收进标准、强制推广;二是在法规出台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可以为行业管理提供有效手段;三是经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研发重点”中,有部分重点将会列多个子课题开展系列研究,此举可以推动各重点的集成。在省技监局的支持下,争取每年能编制若干个浙江交通地方标准,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形成我省的交通地方标准、规范体系。

当然,要完善计划管理体系,以上还远远不够。当前一方面是计划实施的相关措施没有完全配套,特别成果推广应用计划的配套措施要尽快出台。鉴于交通科技成果特别是工程类成果推广投入很大,如果实施补助在经费上有困难,我们设想用以奖代补形式,由项目组在项目完成后自行申报,其上级部门组织初审、厅组织专家评审后实施奖励,不安排补助;另一方面还要改进计划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市、各单位在管理中的作用。

3、营造政策、制度环境。

政府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系统性的政策、制度环境建设。政策、制度是在实际中反复地运行着的,这种运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发展的进程。因此政策、制度的制订和出台不仅要有数量的要求,更要有质量的要求。

为加强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的管理,我厅较早制订并实施了《浙江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与成果管理办法》。去年针对变化了的实际对办法作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职责,完善了课题申报与实施、科技资金拨付、科技成果管理等内容。此外今年还制订了《浙江省交通工程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重大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招投标。以上两个文件的修订和制订,在努力建立项目管理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按竞争和鼓励创新的原则开展重大项目科研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比较好的。

与此同时,近年来还对制度建设作了尝试。如设立了项目投资额确定和资金补助标准、实行限额申报、设置课题承担人条件以限制一人多题现象、减少项目数量和相对集中研究目标、对“283”人选实行倾斜等,这些制度、规定的运用效果也比较明显。

当前的缺失主要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力量增强、管理手段完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下一步应就此作调研并制定相应政策,为改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提供依据。

4、加大资金投入。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对科技给予直接的经济资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对此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提出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引导全社会的研发投入,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据省发改委的统计,2005年我省研究开发经费投入14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8;地方财政科技投入44.7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53。

我厅的科技专项经费于1990年正式设立,第一年40万。此后不断增长,2006年为1000万,平均年增幅为22。部分厅管厅属单位、部分市交通局近年也有一些科技投入。尽管厅经费的涨幅较大,但全省性的投入还要大力加强。除省级投入需要加大外,要解决好市、县两级交通科技经费来源问题。

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必须健全经费监管制度和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益。今年厅科教处、财务处

曾对个别厅属单位科技资金使用情况作了专项检查,今后要扩大检查面,强化监督。此外还要加强经费的合理配置,逐步建立绩效评价、评估机制;建立政府和工程业主、交通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研经费筹措机制、投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投入体系,保证交通科技可持续发展。

5、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步伐。

培养、引进具有创新素质和潜能的优秀人才是政府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近年来我厅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交通系统和省内各行业中率先制订了完整的人才规划,并制订、落实实施规划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去年底,全省交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达23960人,占职工总数的23.5。其中高级、中级职称9135人,初级职称12795人。

在人才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创新型人才团队的建设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说创新是行业发展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才则是创新的灵魂。要以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为载体,推动高科技人才资源整体开发,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要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现象,改进和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283人才评选制度,抓紧培养造就中青年高级人才;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选送有潜质的科技人员到舟山连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两龙”指挥部等工地乃至国外去学习、实践和提高;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此外,还必须加强科技交流和智力引进。科技创新不是封闭式创新,也不是排斥技术、智力引进。要进一步鼓励企业、院所全面提升对外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积极主动利用省内外科技人才资源,形成开放式的交通科技研发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6、建设科技基础平台。

科技基础平台是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设施和仪器装备、科技数据与信息库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在当代,科技活动已不是中世纪的家庭实验室内的个人科研活动,越来越需要有强大的、先进的物质设施支持和信息支持。这些耗资巨大的、先进的实验设施和信息支持系统构成了科技生产体系的前提和物质条件。

在这一方面我省情况不理想。一是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交通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尚未形成;二是设施和仪器装备虽经多年积蓄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缺乏统一规划,零散、层次不高;三是政府支持、企业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明年的技改资金预算中虽然安排了一个厅属单位的试验中心建设,拟引导企业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但是力度很小。近年来,我们抓的重点是数据与信息库建设。2004年,厅交通科技信息网正式开通,经两年的努力,已将厅科技成果、交通部部分成果、报刊上发表的成果信息逐条输入科技信息网,通过关键词查询,使用者可方便地了解成果信息,从而有效促进数据与成果信息的共享。但从总体看需要较多资金投入的物质条件建设还很不够。

科技产品是科技大脑和实验手段的组合,在其生产过程中强大和先进的物质支持是必需的。为此建议:第一,给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创造人才引进、课题立项、设施配置等条件,形成研发团队和相应的环境,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建成若干个研究、实验基地;第二,按“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对现有设施装备作统筹协调,避免重复购置,提高共享水平;第三,完善科技信息平台,一方面向交通部建议尽快建设全国性的成果信息网站,另一方面加大我厅网站的信息容量。

7、加强管理力量建设。

抓好管理力量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和人员配备,不仅是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近年来厅管厅属单位和各市交通科技管理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市交通局(委)专门设置了科技(科教)处,不断向基层、向项目延伸。但当前大部分市力量薄弱,厅的布置难以落实。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3月厅发文要求各市各单位就科技创新作一次专题研究、一个月后上报。虽经催促,20多个单位中上报材料的至今只有4个。

重视管理力量是重视科技的体现,“科教兴交”必须有组织保障。今年厅对各市的综合考核中已经恢复了科技考核,为推进管理力量建设,建议将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列入明年考核内容,同时由厅组织好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发使用管理软件,通过管理队伍的加强和管理方式的改进,弥补整个创新体系的欠缺。

三、企业、院所、中介组织层面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取决于体系中政府、企业、院所、中介各要素是否完备、其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及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为实现创新体系的优质运行,必须实现各要素的健全、内部结构的优化及相互衔接的顺畅,使各要素功能尽可能地得到刺激和放大,以系统的有效运行促进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1、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企业成了创新主体,行业创新才会获得真正的动力源。根据现阶段交通发展特点,我们认为交通行业创新企业群应包括各类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建设企业、工程建设单位、工程项目业主等。

以企业为主体,意味着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多年来,在交通科技中交通企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企业承担的厅科研计划项目,其成果有的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有的多次获奖。据统计,“十五”期间共有22个各类交通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14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的科技奖。但总的来说交通系统的企业离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投入不足,重点工程投资的1作为科技专项费用的政策长期难以落实;二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创新所得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无关,导致动力缺乏;三是创新的人才条件、物质条件仍然不足。此外,随厅科研计划立项数量减少,企业和工程项目单位课题立项的难度加大。

为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主管部门必须给予全力以赴、科学有效的支持。我们认为首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二要改善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研究开发任务;三要创造环境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四要通过交通投资体制改革,增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2、发挥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的主力作用。

各级各类交通教学、科研、设计院所及咨询机构具有人才密集、信息资料齐备、实验手段先进的优势,是交通科技创新的主力。多年来,我省交通系统与浙江大学及交通部原部属院校、部属科研单位等省内外教学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合作,成效显著;省市交通设计院、浙江交院在完成设计和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多项研究和成果推广,并多方引进、培养人才,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推动了行业科技的进步。近年我厅所获科技奖中,省交通设计院等院所的获奖数量较多,奖级也比较高。浙江交院去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已达300多篇。

但不能否认的是,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目前状态,还远不能满足创新型行业建设的需求。在对外合作上,还需解决好外来院所的理论研究与我省实际的进一步结合、引进智力的同时带动交通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智力引进的近亲繁殖等问题;在交通系统内部,还需解决好科研资源短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研与市场结合等问题,形成真正的智力源和技术源。

为充分发挥作用,交通各院所要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与企业融为一体,共同打造交通科技创新链。要在吸收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的同时,带动自身科技力量的增长;要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发展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和科研条件建设,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要建立开放合作机制,促进与企业和大学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和科技资源共享;要针对中的难点、热点开展研究,注重科研与市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引进、使用新技术,每年完成一批成果的吸收和推广。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建立对院所的科技投入渠道,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支持实施重大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由于存在客观原因,省交通科研所近年来并没有随行业的发展而壮大,没有扮演好应该扮演的角色,建议突破现有管理体制,下大决心、化大力气加以改造。

3、发挥科技中介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也是培养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整体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交通科技的健康发展,必须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科技中介机构。

我省长期以来缺乏高效率的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才。目前交通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中介服务已成了创新体系中最弱小的一环,成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的约束环节。

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开始我们与湖州市交通局一起作了一项专门试点。考虑到交通行业各个专业学会、协会聚集了较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依托湖州交通学会建立市级科技服务与推广中心,以中介组织形式开展技术服务与成果推广。在湖州交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去年5月“湖州市交通科技服务与成果推广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成立后,组织专题讲座、先后对全市交通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试、编辑印发《湖州市交通科技推广信息》,同时重点开展10项科技成果推广。在交通建设与管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迫切需要有专门机构提供技术指导的形势下,“中心”的受到了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要尽早完成试点的,在此基础上建议下发厅文,由各市自愿组建“中心”,逐步建立起市级网络,并以此为突破口,培育交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交通科技的市场运作机制,探索交通科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途径。

除此之外,各级工程设计、咨询机构也部分承担着中介的职能,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作用明显。要创造条件强化其功能,与“中心”一起形成我省的交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交通科技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7.江苏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实践与创新 篇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指导产业发展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我省也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列入了全省“十二五”规划“八项工程”之一,并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出了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的要求,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

作为科技的载体———科技型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支持产业升级,核心就在于实实在在地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更好、更全面、更专业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优质的科技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江苏银行自2007年1月合并重组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市民”的定位,加强资源整合,推动经营转型,提升管理能力,实现了业务的稳健持续发展。今年以来,面对依然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行紧扣“特色发展,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方针,以创新突破推动战略转型,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提高业务发展质效,实现了全行快速稳健发展。

作为江苏省内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我行始终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政策精神,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指导思想下,紧抓“科技金融”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科技型企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成长性”的经营特点,和面临的资金缺乏、融资困难问题,以机构建设为支撑,以创新科技金融业务产品为突破,主动与科技主管部门对接,推动政府资源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成长,推动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经过积极探索实践,江苏银行在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和服务企业功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推广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强化内部机制保障和支撑

面对日益扩大的科技金融市场需求,我行坚持推进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改革建设,扩大科技金融业务的覆盖面,推动全行科技金融业务大力发展。

自2010年开始,我行便在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无锡、镇江、徐州、苏州、南京、宿迁等地设立了科技支行。今年,根据全行的科技金融业务推动指导意见,我行已实现省内13市均至少设立一家科技专营支行 (或科技金融服务中心),通过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形成全行业务转型的有力支持。

科技专营支行将围绕“专业团队、专属产品、专业流程、专项风控和专门考核”五专的运营模式,采用“1+N”模式(即以该支行为中心、区域内其他所有经营机构联动营销的模式),不断提升科技金融业务办理的专业性,努力实现地区科技金融业务全面覆盖。

同时,我行还鼓励省内其他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形成科技特色服务性支行,加大对科技金融业务的投入,提高地区科技金融业务影响力,打造专属于江苏银行的科技金融品牌。

2围绕科技企业、科技园区特点,建设推广“4+1”的科技金融业务模式

各类科技园区是科技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撑。为了更好地批量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我行围绕“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产品”、“科技创新项目”、“科技人才”四个方面和“科技园区”自身,通过整合特色业务产品,创新了“4+1金融服务方案”,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各级科技园区和企业。

3与政府主管部门共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科技金融业务的开展,是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更有效结合的过程。科技金融业务的开展,离不开科技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3.1“江苏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线上共建、园区线下对接

自2011年起,我行即参与了“江苏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共建合作。一方面,我行发挥自身信贷技术优势,积极参与该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我行通过该系统信息,联系科技部门从“线上走到线下”,有计划地深入各个地区的孵化器、科技园区开展对接活动,并围绕孵化器内科技企业在技术、人才、产品等各方面的优势和需求,制定了“园区之星”服务方案,批量提供金融服务。

我行先后已与南工大科技产业园、无锡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等数十个园区开展业务合作,根据不同的园区经营和管理特点,设计个性化、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为各级科技园区、孵化器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3.2积极参与“江苏省科技创业大赛”

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江苏省科技创业大赛”活动中,江苏银行作为特别支持单位全程参与比赛。一方面积极协助各级科技部门进行赛事活动的组织、宣传,并委派人员参与初赛、复赛、决赛的评选工作;另一方面,动员全行积极对接参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截至12月末,我行对进入大赛200户参赛企业的进行全面对接,并给予授信超过10亿元。

3.3“江苏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项目合作

受省科技厅的委托,我行在9月末完成了对首批申请“江苏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项目支持的81家天使投资机构、161个投资项目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财务审查。同时,我行也已全面开展对被投资企业的对接工作,通过“投贷联动”的方式,加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首投、首贷”的金融服务。后续,我行还将履行对天使引导资金的管理责任,以及对获得立项支持的天使投资机构、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

3.4承接“江苏省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金融服务项目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强化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我行主动承接省委组织部牵头开展的“江苏省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项目,具体落实对有关企业家及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为此,我行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江苏省科技企业家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对名单内科技企业家逐户联系,主动对接。

3.5“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基金”项目合作

为突出对省内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企业的支持,我行与江苏省经信委开展“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基金”项目合作,通过发挥“发展基金”的杠杆作用,缓解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的融资困难。

4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形成较为完整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

围绕科技型企业经营和融资需求特点,我行以原有的业务产品为基础,不断扩大与外部机构合作,开发创新业务产品,在同质化竞争中求新求变,努力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

4.1“科技之星”贷款业务1

2009年,在各家银行机构认为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贷款业务“没有先例、金额小、风险高、收益低”而不愿与省有关部门合作的情况下,江苏银行以振兴地方经济为己任,勇挑重担,独家承办了该项业务,并主动提出“利率基准、风险共担”的政策措施。

作为我行与省科技部门合作首创,并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十佳特优金融产品”称号的业务,“科技之星”贷款如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年多来不断地探索与完善,凝聚了江苏银行和省科技厅共同的心血。其中,已培育出了润和软件、扬杰电子、昂内斯电力科技、三维医疗、石诺科技等一批上市或在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

目前,我行正在与省科技部门商谈扩大该项业务覆盖面、提升资金放大倍数、简化业务申报流程等事项,进一步打造“科技之星”服务品牌。

4.2科技型企业信用履约保险贷款业务

为打破科技型小企业寻求担保难的困境,我行还积极尝试,与保险公司创新开展了“科技型企业信用履约保险贷款”业务,即由保险公司为科技型小企业提供信用履约保险,我行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4.3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宝贷款业务

针对具有先进技术、获得有关专项基金拨款立项的科技型企业,我行开发了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宝贷款业务,为企业发放信用贷款,通过商业信贷的方式帮助企业提前获得资金,加快企业研发和生产周转。

4.4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

针对企业拥有的科技附加值较高、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专利权,我行研发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帮助企业“化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拓宽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4.5科技人才贷业务

针对被列入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各市级科技人才项目计划的科技精英,我行开发了“科技人才贷”业务,满足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除此之外,通过将我行“小快灵”系列特色产品,包括快易贷、转期贷、政府采购贷等创新产品和传统产品的组合使用,形成了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流程、全方位”金融服务的产品体系。

为指导全行更好地开展科技金融业务,我行专门制定了《江苏银行科技金融服务方案》,与省科技厅及其下属科技主管机构进行全面对接。各分行也与地方各级科技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共同在体制优化、机制建设、业务合作平台等方面进行探索,建立“特色化”、“差异化”的科技企业服务模式。通过加强与其他各政府职能部门、创投机构、科技型担保公司、科技小贷公司等机构的密切合作,我行进一步拓宽合作模式,扩大企业服务面,为科技型企业客户提供结算、理财、融资、顾问等全面金融服务,以金融资本助推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行将在省内获得成功的科技金融业务模式向省外地区推广,如北京分行与北京市科委开展了“风险补偿基金贷款业务”,深圳分行与深圳南山区共同举办“科技创业大赛”活动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8.科技创新与创新实践 篇八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157—02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变革的焦点。中国高等教育虽然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迫切性,但在具体实施中,却无论从观念层上还是制度层上都存在一定缺憾,致使收效甚微。

一、具有创新意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突出对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知性的学习,拓宽其知识面,打下宽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要正确处理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和培养目标的关系,以培养目标为准绳,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具有创新意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应包涵至少两点,一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既有职业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又有职业所必需的非技术能力和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既能即时满足企业和生产第一线的需求,又能自我提升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储备;二是具有创新精神。应用型本科人才既要能对口对岗,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潜力和能力,又能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专业知识面,将所具备的知识进行合理运用并将技术推广,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革新和创造。

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措施与方法

(一)夯实基础,教研相辅

1要抓好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引进,抓好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积极为学生教师外出培训提供条件,从而不断形成了一支充满生机和稳定的师资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模式,比如,将教师送到各大企业锻炼培养,利用假期组织教师赴国内外学习考察等,使教师拓展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感知,有效地提升教师队伍内涵。

2以学生发展为本,改进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上应该体现“两个加强”:一是加强理论课程的学习。高职专科的基础理论学习是“必需、够用”为度,应用本科的专业理论基础则应该比较厚实。据了解,美国大学本科工程技术专业都开设大量的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的理论课程。二是加强实践环节。应用本科学生面对的技术和工艺更加复杂,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因而应用本科应当充分利用四年的时间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抓好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按照“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支持基础课程改革,打造宽厚的学科基础。通过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得以有效实施。此外,还要注意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建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

(二)校企合作,凸显创新

1校企联合,搭建实践平台,锻炼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能为企业服务,企业也能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2校企联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促进和提高办学效率与质量。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旨在培养毕业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结果直接反映出教学质量的好与不好,实践证明。校企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养符合企业与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技能,“改造”专职教师。要结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特点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现场考察,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以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比例,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应用本科人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因此要突出技能培训这一重点,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在确定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个层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顶岗实习。同时也进行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

(四)突出专业技术教育特点,遵循创新性思维的内在规律,注重学生的“四性”教学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主要表现在思维敏捷,变通能力、应用能力强,善于从新观念、新角度去认识和分析事物。在专业教育中我们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灵敏性、渗透性、综合性、独特性等四方面训练。

1灵敏性。充分利用各门学科的教学特点。对其基原理的应用能力、连动能力以及结合行业特点的分析能力进行反复的多种手段的结合实际的锻炼。例如,利用竞赛、参观、现场指导,典型结构的观察力培养等多种形式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2渗透性。尽力做到平时信息和即时信息的密切结合,要鼓励同学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结合起来,要擅于把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新的信息经常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同时既要防止生搬硬套又要十分注意照顾到年轻人的兴趣广泛,易接受新事物的性格特点。

3综合性。教学上特别注意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密切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和训练。更多角度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要积极结合生产实际综合选题,要结合实习考试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要结合多门学科知识进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使学生的知识有机结合和整体化。

4独特性。为锻炼学生随机应变、思维流畅的能力应进行多方面的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独特能力训练。例如,利用智力

竞赛、速度竞赛、专题辩论、课题分析、综合作业竞赛等活动来发掘学生的开拓和创新能力。

(五)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创造欲源于创造的需要。这是一种不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及物体的质量、功用,而总想在原有基础上搞点创新发明,推陈出新的强烈欲望,表现为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对创造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大脑里经常有“能否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简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周旋。具有创造性的人不安于书本上的答案,而要去尝试一下,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比智力更重要。

当今改革开放的环境对学生创造欲的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创造欲,对约定俗成的已为既成事实的东西,要经过自己的再思索,或加深理解,或赋予新意,力图重新发现或使其有所发展,培养自己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进行的良好心态。

(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提出问题是取得知识的先导,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从而认识才能前进。把提出的问题作为观察事物的引导,进而有意识地注意某个认识对象。即以存疑的头脑来观察事物,以便较敏锐快捷地抓住事物发展的某些新趋势。

要让质疑在学生创新过程中正确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应注意两点:一是善疑,二是敢疑。所谓善疑就是要提倡理智的怀疑,而不是盲目的怀疑。经过深思熟虑的、审慎、积极的怀疑,是科学发现的诞生与技术发明的产生的先导。而不假思索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是创新发明的大敌。所谓敢疑就是不迷信权威。传统的观念不见得全是真理,权威人物也会犯错误。盲目地迷信权威和名人,把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当做金科玉律,永恒真理,就会窒息自己的创造力,在前人的水平上停止不前。处于探索和创造过程中的学生,尤其是当自己还是无名小辈时,一定要以锐不可挡的开拓精神,树立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既要尊重名人和权威,虚心学习他们的丰富知识经验,又要敢于超过他们,在他们已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创造。

小结

上一篇: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主持词下一篇:关于成立开发区巾帼志愿者队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