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

2024-08-15

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精选11篇)

1.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 篇一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也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就业情况,分析了机电一体化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发展对策。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 发展现状 对策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就业情况、发展方向,并就如何提高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水平提出对策,解决部分人对机电一体化发展前景模糊的问题。正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出路很宽,正是因为太多的选择在我们面前,导致很多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迷茫,甚至工作后发展仍然迷茫。学机械的饿不死,也吃不饱!这个社会上很多有着相当机械天赋的人整天做着低层次没有创造力的工作,也有很多资质一般,但因为把握住某些机会生活的很滋润的人。因此,正确把握机电专业的发展方向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让我们少走弯路,直奔光明前途。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又名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各领域机电一体化设备及生产自动化过程。主要研究对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执行机构、控制器、检测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此专业以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检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微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制造、应用中的检测、诊断、控制和仿真等问题。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的相关知识,掌握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机电系统集成技术,日后多从事机电系统研究、开发、应用及教学工作。

机电一体化的现状: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随着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床电气制造业等重点发展行业的工业总产值逐年增长。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已显示机电行业,特别是电气行业处于平稳和较快的发展态势之中,机电行业的经济运行持续高速增长,并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机电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从大体上来看,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十分抢手。信息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对个领域的渗透,电子技术对机械制造领域的渗透,以及新兴技术的综合应用,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成为急需。大量的更为先进的机电设备投入生产,对操作和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量将更大。随着我国和各地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与电子技术已变得密不可分。总体上,从业人员数量没有明显的上升,反而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机电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是越来越高,对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技能型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同时,技术的革新,带来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使机电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而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是, 总体来说, 目前机电行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 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

就业情况:

机械电子工程是工科专业,应用面非常广泛,就业也相对容易。毕业生可进入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机电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控制、工程设计与开发、控制系统设计等方向的理论研究、试验测试、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具体到地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山东、湖北、江苏等机械发达地区。具体一点来说,出路一:机械设计工程师;出路二:设备工程师;出路三:机械工艺工程师;出路四:机械加工等等。研究方向:

有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机械系统动态测试与故障诊断、现代传感器与测控技术、机电产品设计与控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食品、钢铁、航天、航空、海洋勘探及煤炭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使得这些行业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比如航天、航空领域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航天、航空机械从有人化向无人化方向发展,从而能够进行许多由于人体本身局限而不能进行的科学探索。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是一个必然结果。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独特性和综合性,使其发展更加具有自身特点。同时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技术,也使得它能够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如果它向着智能化、模块化、微型化3个方向发展,就使得机电一体化产品有了更高的集成性,从而实现了产品的模块化,这样就可以实现在一个平台可以集成多个功能。而不用制造单一的专用工具,只要更换不同的工作模块就可以完成各项工作,这样就可以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除了以上的 3 个发展方向之外,也可以向着数字化、网络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使机电产品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而且也可随着人的想法进行控制,使得工作更加人性化,网络化则实现了多个机电产品的联合工作,从而能够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也使得人的劳动强度与风险有了很大的降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使得产品具有了更广的应用和使用空间,也使得机电产品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机电产品一机多用的能力,减少了重复制造、重复研发,使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减少了消耗,实现了机电产品的绿色发展。

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发展对策:

1:加强基础研究机电一体化涉及的学科领域广,要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机电一体化水平,就必须加强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利用新原理、新理论带动机电一体化的突破。2:注重人才培养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向发达国家流动是当今一个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何培养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机电一体化涉及的技术很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应按照“机为主,电为次,控制、计算机和信息为辅”的原则。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理论、方法,掌握电子、控制的基本原理,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管理,会选用电器元件和传感器,并具有初步的软件编写和开发能力。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技师、操作维修人员等各神不同层次人才从事和适应不同工作。3: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

机电一体化要注重产品的创新,当今的市场是用户的市场,用户至上是企业的宗旨。只有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要求,开发出新产品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产品的造型、功能、结构、材料、传感检测、控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集中体现在其产品上,换句话说,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先进性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特别是一个国家的加工制造、材料、传感检测、控制等方面的水平。企业的生存基础是产品,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和兴旺发达。因此,一个国家和企业要抓住现在、着眼未来,用一只眼看着目前的市场,一只手握住现有的产品;用另一只眼盯着未来,用心去钻研未来的市场,去想将来的需求,同时用另一只手去组织研究开发满足未来需求的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结束语: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各种科学技术之间相互交叉、整合的结果也是科技研究人员辛苦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对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相信,随着科技人员研究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技术相互交叉、整合,进而出现更为先进、便利、有效的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它们将带动社会生产力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而我们人民生活水平也将提高得更快。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定会有一番作为!

参考文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成文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王宣银。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及发展方向。2000,6(6)戴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1月第七卷第四期。孟庆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第 22卷第1期。袁帆。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苏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黄宋义.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18):33.刘庆民.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胡家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1)。仝永康.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科技风,2009,(10).刘占朝.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华章,2011,(20).孙虹丹。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发展及应用[J].2011,(24).陈鹰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范畴与内涵 1998(z3)朱志成 试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1997(02)张永红 任重而道远--自动化仪表行业机电一体化的回顾与展望1997(02)张建民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发展概况 1996(05)李天庆 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和HomeNet[期刊论文]-机械与电1999(03)荣烈润 面向21世纪的高科技--纳米技术[期刊论文]-机电一体化 2001(2)姚小群.陈统坚 展望新世纪的制造技术[期刊论文]-东莞理工学院2002(2)20、21、22、邱士安,胥宏.机电一体化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张杨林.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J].机械制造,2005,6(43):22-24.田永利 机电产品中广义执行机构方案自动生成原理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2.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 篇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 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 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 产品机构, 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进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1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 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 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 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 在多功能, 高质量, 高可靠性, 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 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 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一个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 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 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与状况

2.1“机电一体化”这个词是日本安川电

机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末作商业注册时最先创用的。时及20世纪70年代, 人们一直把机电一体化看作是机械与电子的结合。国内早期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机械电子学”并用, 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更流行使用。

2.2 20世纪80年代,

信息技术崭露头角。微处理的性能提高, 为更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采用,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等。微机作为关键技术引入了飞行器系统后, 使机械电子系统在高度控制、排气控制、振动控制和保险气袋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驱使机械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数据库, 连洗衣机和其他消费品也用上了数据库驱动系统。这样, 对机电一体化的系数设计方法的探索、成型和系统集成以及并行工程设计和控制的实施日显重要。此外, 光和系统集成以及并行工程设计和控制的实施日显重要。此外, 光学也进入了机电一体化, 产生了“光机电一体化”的新领域。

2.3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通信技术进入了机电一体化, 机器可像机器人系统那样遥控和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技术紧密联系的计算机控制的网络化机电一体化日益普及。有的机电一体化机械可两用, 有的在性能上更是多用途的, 尤其是微传感器和执和执行器技术的发展, 和半导体技术以及光刻为基础的方法和传统机电一体化微型化方法的结合, 开创了以精密工程和系统集成为特点的机电一体化新分支“微机电一体化”。虽然微加工方法尚未成熟, 但将逐渐成为集成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之后, 机电一体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发展, 稳步进入了21世纪。

3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 它的发展和进步领带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下面就两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谈谈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

3.1 光机电一体化

一般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 (动力) 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 引进光学技术, 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特点, 就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例如:嫦娥卫星一号就是尖端的机电一体化的产物。

3.2 柔性化

未来机电一体化产品, 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 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 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这系统中, 各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 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 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做出不同反应, 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 在总的前提下, 具有“行动”是可以改变的, 这样, 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能力, 又不因某一个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例如, 爬墙机器人。

3.3 智能化方向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 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这主要得益于模糊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 机器人与数据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 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 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 模拟人类智能, 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想、自主决策等能力, 以求得更高的控制目标, 诚然, 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 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必要的, 但是, 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 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例如, 数控机床, 化工设备等。

3.4 仿生物系统化方向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 并且往往在结构上处于“静态”时不稳定, 但在动态 (工作) 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 当控制系统 (大脑) 停止工作时, 生物便“死亡”, 而当控制系统 (大脑) 工作时, 生物就很有活力, 就目前情况看, 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仿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但还有一段很漫长的道路要走, 微型化方向, 目前, 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 在实验室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 就没有必要再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部分了。那时, 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 执行结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 体积很小, 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 这种微型化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是孤立的, 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当然, 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篇三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子科技;智能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O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123-01

一、机电一体化初步认识

日本在1971年提出一个新的英文集成词“Mechatronics"词语首位Mech来自于Mechanics,词语尾部tronics来自于Elactronics。在我国我们把它译为机电一体化。在1981年德国工程师协会,德国的工程师专家提出“有关大学精密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议书”中,把精密工程技术定义为光—机—电一体化的大综合。包括机械,电工和电子几光学等技术及其它们的组合。在我们国家认为机械发展新阶段是机电一体化阶段。

二、机电一体化国内发展情况

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我们国家CIMS高科技经过很多年的技术与理论准备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200多家各不相同的企业通过实施CIMS应用示范工程并取得了相当大的经济效益。

2.工业机器人。

1986年起,我国将机器人研发列入国家科技计划。2000年,医用机器人成功为51位患者做了极其具有危险性的开颅手术,该医用机器人是由我国海军总医院和北京航天航空研究所联合开发研制出来的。以上所有表明我国的机器人研制及其应用目前已经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

三、机电一体化国外发展情况

1.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领域都或多或少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存在。

2.从机电一体化单机向整个制造业的集成化过渡。

3.机电一体化领域中加入了激光技术。

4.微細加工技术与设备方面备高速发展。

四、机电一体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

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发展方向即智能化。在机电一体化建设者的研究和开发中,他们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化领域。他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化会给世界带来更大的改变。

2.绿色化。

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的发展方向是立志于能够提供一种智能化的产品,这种产品因应具有较高的原料利用率、优良性能、对环境较低污染、环境较为舒适、相当低的能源消耗和可回收利用的特点。

3.网络化。

21世纪网络的普及范围之广泛,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4.微型化。

近年来,微机电系统受到重视,原因在于它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技术的新尖端分支。它包括了微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微机械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将较大尺寸机械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这始终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难点。微电机一体化系统可以进入一种空间,原因在于它的体积较小能源消耗较少,并且这种空间是我们所知道的一般机械无法进入的,而且易于进行较为精细操作,因而在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工农业、航天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着重要发展的微机电一体化系统有:微型机器人、专用集成微型仪器、纳米卫星等。

5.模块化。

在如今的市场上,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很多,生产此类产品的商家也很多,这就或多或少会造成产品不统一的问题,因而将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单元化显得尤为重要,此举动将会避免许多问题的发生并且会给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带来方便,使其可以更快更好地发展。

6.多样化。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机电一体化装置将会越来越注重与强化其与生命体的相似性,它将会高度的依赖于信息,而且具有十分高的智能性,有灵活适应环境的能力,它可以根据需要和具体的条件进行决策指挥并完成某项任务。总而言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必将向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7.系统化。

将来的机电一体化必将会更加得注重一种关系,它就是我们人类与生产出得产品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包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与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参考文献:

[1]王剑彬.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中南工学院科技通讯,1995,11(2):4-7.

[2]冯正进.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J]. 工业工程,2000,3(1):1~4.

[3]李菲文. 新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J].机械与金属,2001,(3):40-43.

4.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及应用 篇四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走向整体化、交叉化和数字化以及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跨学科技术,其发展趋势是光机电一体化、柔性化、智能化、仿生物系统化、微型化。其产品功能是通过其内部各组成部分功能的协调和综合来共同实现的。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产品功能;协调和综合

摘 要 ——————————————————————————01

绪 论 ——————————————————————————03

绪 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也是工程领域不同种类技术的综合及集合,它是建立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

第1章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1.1 基本概念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也是工程领域不同种类技术的综合及集合,它是建立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

1.2 机电产品的优越性

与传统的机电产品相比,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下述优越性:

1.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监视、报警、自动诊断、自动保护等功能。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过载、过压、过流、短路等电力故障时,能自动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和减少人身和设备事故,显著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2.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

5.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及趋势 篇五

2.2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于1965年,经过30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包括设计、制造、包装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

2.3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应用于工业:上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汽车制造业开发一种Modular Digital Controller(MODICON)取代继电控制盘。

MODICON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商业生产的PLC.70年代是PLC崛起,并首先在汽车工业获得大量应用。80年代是它走向成熟,全面采用微电子及微处理器技术。90年代又开始了PLC的.第三个发展时期。90年代后期进入了第四阶段。

其特征是:在保留PLC功能的前提下,采用面向现场总线网络的体系结构,采用开放的通信接口,如以太网、高速串口;采用各种相关的国际工业标准和一系列的事实上的标准;从而使PLC和DCS这些原来处于不同硬件平台的系统,正随着计算技术、通信技术和编程技术的发展,趋向于建立同一硬件平台,运用同一个操作系统、同一个编程系统,执行不同的DCS和PLC功能。

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EIC三电一体化。

2.4 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以激光技术为首的光电子技术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它集中了固体物理、波导光学、材料科学、微细加工和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科研成就,成为电子技术与光子技术自然结合与扩展、具有强烈应用背景的新兴交叉学科,对于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防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 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迈进

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角,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未来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有:

3.1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3.2 网络化: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3.3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立方厘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3.4 绿色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

4结束语

当然,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

[1] 李华。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机电一体化企业发展状况调研 篇六

在这半天的时间我参观了主营工频轴流风机、工频离心风机、永磁低速同步电机及齿轮减速电机的苏州银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亲身感受了现代企业清洁环保生产的实际现状与严格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当今机电发展的规模、速度、现状以及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调研的同时我询问了相关企业的主管行政人员,就就机械企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量、各岗位需求情况和材料工程技术机电工程专业工作岗位群的组成结构,各工作岗位的主要任务及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进行了交流,现总结归纳如下:

1、通过本次调研

在当今的形式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岗位实际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企业需求、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

2通过本次调研

中国机电通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更是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从原来的普通的单作标机床发展到现在的多坐标,智能,带刀库,的复合机床。同时生产机械的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并且有了很大突破,使设备工作过程真正能符合和满足工艺发展需要。

3通过本次调研,知道了它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四个化”: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即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使其与环境协调的柔性,使生产推向市场的时间最短且使得企业生产制造灵活多变的灵捷化,还有使制造过程物耗,人耗大大降低,高自动化生产,追求人的智能于机器只能高度结合的智能化以及主要使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的信息化。

4。通过本次调研,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应当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掌握的能力与企业需求差距。

7.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篇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研究进展,发展现状,趋势展望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简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 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 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 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目前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 又称初级阶段, 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 这一时期人们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并使之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 但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深入、广泛地发展, 已经开发的产品也不太适合大量推广;第二阶段, 又称快速发展阶段,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均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一时期, 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 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 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了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 各国均开始大力关注和支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同时, 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光纤技术等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 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机电一体化产品得以快速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机电一体化产品遍及几乎整个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领域。

在发达工业国家, 数控机床占机床总数的30%~40%。正向智能化和智能系统方向发展的工业机器人, 数量在未来十年将以25%~30%的速度增长。更为完善的智能机器人将逐步进入办公、管理、家庭等各个领域。我国目前在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方面也发展迅速。

2. 机电一体化从单机状态向整个制造业的集成化过渡。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已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 它打破了原有部门间的界线, 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 从而实现从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CIMS的实现是全局动态的最优综合, 我国的CIMS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已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3. 先进的激光技术进入机电一体化领域。

集激光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于一体的光机电一体化, 不仅大大扩展了机电一体化的应用领域, 而且带动了一些行业的重大技术变革, 是现代信息业与制造业的最佳结合点。

4. 迅猛发展的微细加工技术与设备。

微电子技术及其产业的高速发展, 带动了大量高新技术的兴起, 微细加工技术和装备不仅支持了电子产业的发展, 而且对微机械及微机电系统的诞生和发展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展望机电一体化未来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 它的发展与进步反过来也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纵览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向, 可以预见机电一体化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智能化。

智能化是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包括知识表示、知识利用和知识获取3个基本问题的知识处理系统, 其最终目标是模拟人的思维进行问题求解、推理、学习。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中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之一。

2. 绿色化。

绿色产品是指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整个过程中, 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 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 资源利用率极高。随着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 设计使用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3. 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以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 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 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 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 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的一种产品。

4. 微型化。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 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机器的微型化和使用领域的微观化发展的趋势。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 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微机械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与纳米技术。

5. 模块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可分为机械、电子和软件3大部分。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 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模块化技术可以减少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成本, 提高不同产品间的零部件通用化程度, 提高产品的可装配性、可维修性和可扩展性等。

6. 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这样系统可以灵活组态, 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 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以机械技术、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主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

8.浅谈国内机电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 篇八

一、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系。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调节与控制等。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予很大的关注和支持。(3)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之一。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及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2.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和环境接口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等。有了这些標准单元就可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还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于各部件、单元的匹配。

3.网络化

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利用家庭网络(home net)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CIAS),能使人们呆在家里就可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

4.微型化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9.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九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面向应用的跨学科的技术,它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的结果。今天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飞速,机电一体化产品更新日新月异。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机电一体化”这个词是日本安川电机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末作商业注册时最先创用的。直到70年代,人们一直把机电一体化看做是机械与电子的结合。

80年代,信息技术崭露头角。微处理机的性能提高,为更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采用,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等。微机作为关键技术引入了飞行器系统后,使机械一电子系统在高度控制、排气控制、振动控制和保险气袋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进入90年代,通信技术进入了机电一体化,机器可像机器人系统那样避控和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技术紧密联系的计算机控制的网络化机电一体化日益普及。有些机电一体化机械可两用,有的在性能上更是多用途的,尤其是微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的发展,和半导体技术以光刻为基础的方法以及和传统机电一体化微型化方法的纬合,开创了以精密工程和系统集成为特点的机电一体化新分支“微机电一体化”虽然微加工方法尚未成熟,但将逐渐成为集成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之后,机电一体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发展,稳步进入了21世纪。

二,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趋势

(一)数控机床。目前我国是全世界机床拥有量最多的国家(近320万台),但数控机床只占约5%且大多数是普通数控(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占10%)。近些年来数控机床为适应加工技术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技术领域都有巨大进步。

1.高速化。由于高速加工技术普及,机床普遍提高了各方面的速度。车床主轴转速有3 000~4 000r/min提高到8 000~10 000r/min快速移动速度由过去的10~20m/min提高到48m/min,60m/min,80m/rain,120m/min:在提高速度的同时要求提高运动部件起动的加速度,由过去一般机床的0.5G(重力加速度)提高到1.5G~2G,最高可达15G:直线电机在机床上开始使用,主轴上大量采用内装式主轴电机。

2.高精度化。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已由一般的0.01~0.02mm提高到0.008左右;亚微米级机床达到0.0005mm左右:纳米级机床达到0.005~O.Olum最小分辨率为1nm(O.000001mm)的数控系统和机床已问世。

3.复合加工,新结构机床大量出现。如5轴5面体复合加工机床,5轴5联动加工各类异形零件。同时派生出各种新颖的机床结构,包括6轴虚拟机床,串并联绞链机床等,采用特殊机械结构,数控的特殊运算方式,特殊编程要求。

4.使用各种高效特殊功能的刀具使数控机床“如虎天翼”。如内冷转头由于使高压冷却液直接冷却转头切削刃和排除切屑,在转深孔时大大提高效率。加工刚件切削速度能达1 000m/min,加工铝件能达5 000m/min。

因此,计算机集成制造、网络制造、异地诊断、虚拟制造、并行工程等等各和新技术都在数控机床基础上发展起来,这必然成为21世纪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

(二)自动机与自动生产线。在国民经济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各种自动机械、自动生产线及各种自动化设备,是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又一具体体现。如:各种高速香烟生产线;易拉罐自动生产线:FEBOPP型三层共挤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等等,这些自动机或生产线中广泛应用了现代电子技术与传感技术。使用这些自动机和生产线的企业越来越多,对维护和管理这些设备的相关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而引发的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技术革命,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专家预测,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光机电一体化方向。一般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引进光学技术,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特点,就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

(二)柔性化方向。未来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育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这系统中,各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做出不同反应。

(三)智能化方向。今后的机电一体化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得益于模糊技术与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

四、仿生物系统化方向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就目前情况看,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仿生物系统化七方向发展的趋势,但还有―段很漫长的道路要走。

五、微型化方向

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再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部分了。那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结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化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10.当今社会发展之魂-机电一体化 篇十

当今社会发展之魂-机电一体化

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生产方式、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技术结构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工业的生产模式由“机械电气化”迈进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作 者:翟凤华 霍志勇 作者单位:河南神火发电有限公司,河南商丘,476600刊 名:科学与财富英文刊名:SCIENCES & WEALTH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发展现况 发展趋势

11.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发展

1.机电一体化现状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放大了人的力量与范围,更是代替了人的感官和头脑,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机电一体化的根据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初级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一阶段,机电一体化的研制和发开还处于自发状态,人们简单的使用电子技术改造机械产品的性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大大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战后军用技术转为民用。但是受当时的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所限,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和渗透都处于比较低级水平。

蓬勃发展阶段为20世纪70~80年代。这一阶段,机电一体化在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各国也更加关注和支持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深入发展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向智能化方向迈进,光学、通信技术、微细加工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被深入的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科学技术和研究,为机电一体化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3]。

我国对机电一体化的研究和应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被列为“863计划”,国务院也成立相关的小组。我国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影响纳入九五规划和发展纲要中,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国家企业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当前阶段的机电一体化发展有利的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2.1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

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一个主要发展趋向就是智能化。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区别于传统机械技术最根本的特征。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不是要求完全达到人类的智能标准,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可以使产品拥有部分低级智能,使其可以在某些技术方面得以应用。外形庞大、生产过程连续性高以及生产速度快等是当前工业产品的主要特点,以往的机械技术对于这些特点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智能化的出现很好的适应了这些方面。

2.2模块化方面的发展

模块化设计就是将多个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子系统。多个子系统最后又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生成一个新的系统,产生不同的功能。机电一体化如果能够实现模块化设计,必然大大减少设备之间的不兼容概率。如今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生产厂家很多,对产品的规格也无法统一,产品的多样性造成了标准电气、机械接口研制和开发的困难。但是对产品规格又很难做出严格的把控,由于利益关系,对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很难出台。模块化的发展可以使各部件都使用标准单元,从而为制订统一的标准打下基础。产品的生产者在标准化产品上进行革新从而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1]。

2.3网络化方面发展

世界通过网络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人们的生活水平因网络而提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网络而密切。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对各个领域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加快了我国全球化的步伐,全球的经济生产通过网络变得紧密,同时企业竞争也变得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因为世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新的发展动态,新的成品都会通过网络渠道畅销全球,网络的普及带来了产品营销方面的革命。

2.4微型化方面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之一就是微型化。微型化起步比较晚,但其在机电一体化领域也算是小有成就。机械设备向微型化发展,甚至是向微电子系统发展是微型化的方向。微机电一体化的目前存在机电技术的瓶颈,因为机电设备构造复杂,使得机电技术还不能达到与微电子技术同步,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机电技术也会随之进步。从而使机电一体化整体的微型化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微型化的产品现在已经广泛运用于军事及医疗方面。其体积小、操作性强、耗能少的优点使得微型化产品拥有广阔的前景。

2.5绿色化方面的发展

工业的发达带来人们生活上的巨大变化。物质极大丰富,生活更加舒适;但由于人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重视环境和能源问题,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面临枯竭。低碳环保是当代社会的理念,现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全社会都在呼吁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回归自然。因此绿色产业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绿色化产品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绿色产品消耗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造成最小的环境污染,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注重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健康,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很小,对资源利用率极高,所以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此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2]。

3.小结

机电一体化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多种技术发展的结合的产物。伴随着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蒋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6).

[2]张冬琴,张自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13(7).

上一篇:能力机遇更重要辩论赛下一篇:职业素养的提升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