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作业

2024-10-19

社会学作业(共8篇)

1.社会学作业 篇一

关于贫困山区孩子成长生活问题调查报告

2009610130 郭笑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的城市人口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然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存的,更多的是农民,是山区的人民。要看一个国家的人民是不是过的好,首先要看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过着怎样的生活,作为最底层人民的希望,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更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关注的问题。

现在媒体对于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报道基本上是以深入他们生活,与他们近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条件的方式。我觉得这种方式对于受众的感染力是非常强大的,能够给人十分震撼的感受,但是媒体引起的关注多数在普通民众当中,而且这种关注是具有时效性的,而解决大量的贫困山区孩子生活成长问题仅仅依靠普通民众的捐助只是杯水车薪,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要依靠政府,虽然近些年政府的拨款已经不断增加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所以我觉得除了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坚持资助以外媒体方面也应该多加关注加大宣传力度。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认为媒体在进行深入调查的时候应该是以一种关怀的态度,而不仅仅是为了工作而揭露别人的不堪生活,在政府方面,除了大量的拨款也应该给予心灵上的温暖让他们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贫困山区孩子成长生活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贫困山区孩子成长生活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他们,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社会学作业 篇二

一、遵循儿童特征,突显作业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且注意力多与兴趣、情感有关。苏霍母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对课堂作业的设计也要摆脱重复的、枯燥乏味的毫无意义的抄写。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从而拓宽学生的认知面,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长知识、长德性、长智慧,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1. 比一比

学生好胜心强,潜意识里总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比赛中,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明确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如学了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我长大了》后,我布置了“我长大了,我自己的事情会自己做,不会的事情我会学着做的”的家庭生活实践作业,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开展“我会做,我能行”的小竞赛,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反馈。先让学生四人小组竞赛,或比赛穿衣,或比赛系鞋带,或比赛系红领巾……在此基础上,再以大组为单位,进行穿校服比赛,每组派一位代表。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增强了动手能力,而且通过这次作业,学生还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道理。

2. 演一演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想象丰富,好模仿,表演欲望非常强烈。我们在设计课外作业时,不妨让学生来排演课本剧或者生活情境剧,让学生在表演中提高道德修养,培养道德品质。

如教学《家里来了客人》时,让学生说说招待客人的一些基本礼节后,再安排小组表演小品,创设以下情境:假日里,老师来家访,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你应该怎样接待?每一小组先进行自由准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表演,然后请学生上台示范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明白招待客人的礼节,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加深生活体验,增强作业的实践性

体验作为一种感性经历,是一种自觉自主的活动。体验性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观念,提高道德认知能力。

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的疼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抱有感激之情,是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幸福地成长,习惯了家长对他们的呵护和关心,觉得家长养育自己是应该的,体会不到做父母的辛劳,只知被爱,不知爱他人。这样的倾向不仅会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其性格的发展,成为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感的人。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尤其要重视家庭生活的实践。在实践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从而感受亲情的可贵,懂得珍惜亲情。

如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爱》一课后,我布置了课后延伸作业——今天我当家。让学生们选择了双休日的一天,做一回家长,当一次家。从早上的买早点、买菜,到中午及傍晚的饭菜准备,从室内的打扫卫生到生活用品的采购等。当了一天的家,许多学生都体会到了“当家”的不容易,其中有一位学生写下了这样的体验日记:“一天下来,我才体会到当家是多么的不容易,仅仅一天的时间,买、淘、烧,再加上打扫卫生,就累得我腰酸背疼,而爸爸、妈妈天天如此,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务,一天下来,该有多辛苦啊!”学生们写了那天当家的感受,对爱父母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从心中滋生蔓延,从而拉近了亲人之间的距离,净化了心灵,此次体验性作业,实现了学校与家庭的良性互动。

三、关注现实生活,体现作业的社会性

社会是个大舞台,是个大课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只限于校园,而应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教师要善于把思想品德的观点融入社会实践的内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如在教学《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这一单元后,为了让孩子关注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作业:

第一步,小组合作调查访问学校旁的河沟水质前几年和最近几年的变化,并进行归纳和整理。通过调查同学们了解到:几年前这里的水质还是比较好的,河沟里的水比较清澈,也能时常看到小鱼在水里游动。现在的河沟却成了一条臭水沟,河沟里的水非常黑,而且河面上总是泛着一层油污。只要一走出校门,就可以闻到一股臭气。行人到了桥上都会加快脚步。

第二步: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调查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分析河沟受污染的原因。有的学生观察到在河沟边吃完烧烤的人,随意把纸张小棒丢到河里,还有的看到,居住在河沟两边的居民也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有的同学还了解到河沟两岸的餐馆也是直接把污水排入河中。

第三步:交流调查结果,对河沟的环境进行宣传保护。同学们印了倡议书,纷发给河沟附近的居民,河沟的两旁挂上“河沟是我家,美丽靠大家”、“河沟清清,鱼儿灵灵”等宣传标语。家长委员会也向有关上级部门反映,在河沟两旁设置了垃圾桶,听说餐馆的排污系统也即将升级。

这样的社会实践作业,不仅让学生们亲眼目睹了破坏环境的害处,提高了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而且引发了大家保护水资源的行为,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与形成。

四、发挥学生特长,突出作业的多样性

在完成活动作业时,学生的准备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作业时,注重从学习的速度、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目标四个方面出发,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作业。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能力范畴、兴趣范围内选择自己真正想做、能做的作业。

以二年级下册的《出行守规则》一课为例,我在设计活动作业时考虑到学生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知识面广,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想象力丰富等,我设计了一项弹性活动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作业1:调查不文明的出行方式。这是学生生活中容易观察搜集到的,学生人人都能积极参与。

作业2:搜集并认识常用交通标志。有一定学习能力和家中有电脑、相关书籍的学生对此更感兴趣。

作业3:创编出行安全儿歌。这激励了有一定书面表达能力的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作业4:创作交通警示图。让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同学通过想象创作图片,提醒大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

作业5:我当一天的小交警。在我们学校的门口,每天都有两名同学,身穿小交警的服装,和交通警察一起维持上下学的交通秩序。这样的作业更是让孩子不仅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还懂得提醒他人也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优化活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作业就是课堂的延伸,学生在自主选择作业的过程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3.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作业设计 篇三

【关键词】差异型 实践型 开拓型 探究型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46-02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作业的目的

历史与社会作业是学生的实践,是知识能力生成和思想道德价值形成的过程和结果。《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已近7年了,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许多同仁往往比较重视教学设计、双边活动、启发提问、合作探究等教学过程相关环节的创新与研究,而忽视了课后作业的改革和创新这一重要环节,使得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形成了一种课堂热闹,课后冷清的现状;同时,长期以来历史与社会作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着作业量偏大、内容封闭、形式单一与评价的终结性等相对滞后的严重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历史与社会作业的设计思路,使作业量由要数量向要质量转变、作业的形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作业内容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由机械训练式和独立完成向主体探究式和向协同合作转变以及作业的目的由服务教师教学为主向服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转变。

二、设计差异型作业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1]所以,《历史与社会》作业,既要有统一目的、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作”。“一些教师认为,他所要做的就是自己好好教书,学生们自然就会好好学习,而忽略了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一事实。”[2]由于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可能完全等同,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也不能等同地对待。本教时的最低要求是什么?理想要求是什么?学生达到什么程度?这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套餐”型,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如刚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于新的学习环境感到陌生,在学习感到力不从心,出现了学习不主动,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谈了自己的感受,并对症下药,建立学习的信心,真正使他们成为了学习的管理者。

三、设计实践型作业

“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1]《历史与社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思想品德实践,不宜刻意追求思想品德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要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实践型作业,一改传统作业单一的纸笔功夫,强调作业在生活中、实践中完成。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生活领域,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注重实践探究,强调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具体可包括动手操作、调查访问、观察积累、生活体验、资料查阅等基本类型。

四、设计搜集积累型作业

时代在不断前进,信息在不断增多。“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1]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就要重视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可布置一些“收集信息”类的作业,让学生看看电视,听听新闻,并定期进行反馈、交流,如写一些新闻报道之类内容的体会。可以让学生采用看、听、问、写等形式来完成自己的作业。这里的“看”指的是看看新闻丰富学生的知识容量。这里的“听”指的是听听大人的言谈这类作业主要是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而“问”指的是针对看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课文中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后可布置学生向家长、邻居等多方面询问的作业,补充课本上所接触不到的知识,在不经意的询问中增长知识,以满足儿童不断发展的知识需求。而最后的“写”指的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所问到的内容写下来。从而达到“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1]

五、设计开拓型作业

“开拓性作业设计法教师通过设计开拓学生思维的作业来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3]“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1]这类型作业设计可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4]这主要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加强阅读积累。结合各册中课文要求布置阅读性作业。第二,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想象力。可以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再展开想象,构建新的想象,编故事或写一段话,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又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学生学得有乐趣,爱学。这种作业可以让学生采用看、想、说、写等形式来完成这里的“看”指的是学生需要多看看,没有一定的材料是很难想象的,只有大量的材料在头脑中,才能更好地想象。

六、设计自主探究型作业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1]这样的作业需要动用学生全部的智慧,它的完成有时可能是一种直觉,但在多数情况下,是冥思后的结晶。结论常因个体的不同而表现出多元化。这类作业我们可以采用做、议、评、选等形式来完成。首先让学生自己“做”,亲身体验一下。比如有些单元学完后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动手做做,编编一些小报,由学生自己亲任主编。这样不但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而且能加深对课文的感受,更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议”,因为个人的知识水平、心理状况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同,这就需要通过议论,让大家在相互讨论中不断增长知识。评与选可以同时进行在评中选出优胜者给予张榜公布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主要的有以上这些类型设计,但还有其它的类型设计。如:问题型作业设计,问题型作业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自己尚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又如:想象型作业设计,想象型作业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激励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力。

总之,历史与社会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最终要体现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思想品德形成综合能力,丰富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不能满足和停留于传统的作业布置,而应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融入新的理念,尝试新的类型,为生机盎然的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改革尽善其美。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张厚粲译 美国Roberj.wendyM.Williams著《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 第174页

[3]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第27页

[4]《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第17页

4.社会学概论作业题目整理 篇四

1、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文化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认知文化)和规范文化。

3、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也称为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互动。

4、心理上的断乳

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

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1、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家长制

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

3、过度城市化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城市难以吸收,流入城市的人口超出城市发展需求的现象称为过度城市化,或超城市化。

4、社会分层

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这就叫做社会分层。

1、制度化优先

是指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型的社会规范占有优先地位,这种现象称为制度化优先。

2、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

属而形成的责任感,它是个人为了维护群体荣誉、保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标自己应该做怎样的考虑。

3、社会问题

是指人文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或人与环境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4、就业

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动的活动。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指帮助社会生活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2、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

3、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4、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自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农民革命战争不断兴起,中国的上中层人物、知识分子中,为了救亡图存也先后出现了洋务派和维新派,其中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首先介绍和讲解群学或社会学,可称为中国社会学的启蒙思想家。从此可知中国社会学产生于中国的国家、民族、政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空前动荡不安,产生于中国近代的内忧外

患。中国社会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

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

(1)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

(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3、简述符号相互作用论。

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以解释其规律的理论。(1)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是符号。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的、表示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

(2)语言是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的交往主要借助语言进行。

(3)社会学家卢默总结了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们是根据他们

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其所采取的行动的。第二,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一种内部的解释,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4、简述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

(1)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

(2)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此意。

1、简述家庭的功能。

(1)经济功能。主要包括家庭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

(2)生物功能。包括性生活的满足和生殖两个方面。

(3)抚育和赡养功能。抚育事对子女生活上的供养和通过社会化对他们的教育;赡养事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

(4)休息和娱乐功能。家庭是个人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包括劳动能力的恢复和再生产、精神需要的满足。

2、简述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1)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组织只有承担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才能正常运转。(2)目标是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任何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特定目标,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3)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各个社会组织根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任务,形成工作关系。(4)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组织成员的力量。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标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

力工作的力量。

(5)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其活动成效的高低。

3、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存在的首要条件。

(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这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是人们进行共同生活的依据。包括土地及地域中所能提供的资源和设施。

(3)共同的社会生活。这是社区的本质特征。人们在一地理空间所进行的共同的社会生活是多种多样的。

(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会风俗和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社区其文化不同。

(5)社会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居民的这种共同的社区意识,使社区居民在心灵上相通,从而成为互相依赖、协调共生的群体。

以上要素是各种社区的共同点,但在不同社区具备这些要素的程度又有不同。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是社会分裂为不同阶级的一个重要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就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由于以上

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1、简述社会制度的含义。

第一种,是指社会形态或体系意义上的制度,是对制度大尺度的宏观观察,常用来区别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 第二种,是一个社会中的具体制度,它以具体的组织机构、制度设施作为自己的实体,常用来分析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在研究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里的问题时使用,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第三种,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群体中的规章制度,用来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

2、简述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1)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由于文化类型不同,它对人们行为的是非判断标准也不同,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越轨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则被认为正常。

(2)同一社会中对不同群体的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在一个群体被认为是越轨之举,在另一群体则可能被容许。

(3)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评价。

因此,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就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情境下行为者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3、简述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1)控制人口数量。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鼓励少生优生,限制早育多生;建立和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的后顾之忧,改变其生育观念,降低生育率;提高基层对计划生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农民,强化对农民计划生育状况的监督和管理。(2)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提高文化素质。一靠立法,二靠教育改革。(3)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资资料再生产之间的矛盾,扩大就业,缓解过剩人口的压力。

4、简述失业的功能。负功能:

(1)失业实际上是对劳动力资源的闲置,而劳动力资源的可再生性则决定了这种闲置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造成可创造财富的减少和社会服务机会的减少。

(2)失业剥夺了一些人的就业机会,把他们抛向不甘情愿的无所事事的状态。这些人以此产生不满心理,会冲击社会的正常秩序。

(3)失业的直接受害者是失业者本身,失业使失业者丧失正常的劳动收入,给其及家庭带来威胁,同时也给失业者失去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为发展带来障碍。正功能:

(1)失业与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就业相联系,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必要的显性失业可以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

(3)失业给当事人以压力,使其树立发展自己、适应社会选择的信念,将压力变成动力,促进自我发展

1、简述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在本质上使相同的。其任务和目的都是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那些因失业、疾病、生理缺陷、年老、灾害、事故而陷入困难者,以保障他们能正常生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但二者又有差异:(1)社会保障表现为一套制度,社会工作则是具体的服务活动。

(2)社会保障是为了社会稳定、社会安全而帮助有困难的人,中心偏于社会;社会工作则直接为有困难的人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是上述服务的衍生效果。(3)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范围也不安全重合。

2、简述社会流动及类型。

社会流动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涵义。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社会流动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有多种形式:

(1)按照流动的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社会群体流动;

(2)按照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垂直流动,其中垂直流动又有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区分;

(3)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有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3、简述五德终始说。

“五德终始说”是由我国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邹衍(yan)提出的。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着“五行(xing)相胜”的循环顺序进行的,由土德开始,最后又回到土德,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五行中某一种势力占统治的地位。

“五德终始说”看到了历史是变化的,而且有必然的趋势,这是理论正确的部分。但邹衍把历史的变化理解为一种往复循环的过程,这就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从而陷入历史循环的命定论。

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容。(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2)政治现代化。

(3)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4)城乡社区现代化。(5)群体组织现代化。(6)人的现代化。

三、论述题

1、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是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第一,人的需要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第二,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

(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①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②较低级的需要得到部分的合理的满足之后,较高级需要才会

成为追求的需要,而成为有推动力的激励因素。③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④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需要。⑤并不是所有的人的需要都按这个顺序发展,有时可以颠倒和超越。⑥马斯洛把需要的满足看成是重要的。(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好解释了人的需要的变化规律及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具体原因。在微观分析上,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1、分析科层制及其功能。

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

(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3)组织成员都是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

(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

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即它可以实现组织运转的高效率。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但是,科层制是不现实的,是纯粹理想型的。它没有考虑到组织环境变化对组织运行的影响,也没有考虑组织成员的多种需求,实际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

1、用社会失范论和手段——目标论分析社会现象,并举例说明。

(1)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它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的。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处于整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社会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互相适应,正常生活。然而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当文化价值、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时,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处于无所遵循的迷茫状态,从而作出各种类型的越轨行为。举例说明

(2)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段——目标论”。他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于社会为人们提出的目标(文化目标)与达成目的的合法手段(制度化手段)不配套、不统一造成的。默顿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达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即社会结构的特征并一定能成为每一个成员都提供条件以达成目标。这样,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创新、形式主义、逃避、反叛都对社会的要求发

生了一定的偏离,属越轨行为。举例说明

1、评述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发展不起来之原因理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社会学家普雷毕什提出的核心与边陲国家不平等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即由西方发达国家和非西方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关系,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者不发达。本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弗兰克引申了“核心—边陲”的概念,认为“核心”也可称为“宗主”,“边陲”也可称为“卫星”,宗主与卫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而且还存在于卫星国之内的不同地域,后者是前者的翻版。结论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能拜托不发达的境地。

评价:(1)这一理论看到了不发达国家落后的重要原因,对要摆脱传统社会到达现代社会只有走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对不发达国家如何走正确的发展道路,显然是一个新的分析观点。但它将其原因完全归于外因是不全面的。

5.社会学作业 篇五

体育社会学的定义纵说纷纭,大家公认的是1研究的对象是体育社会现象;2其研究的内容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已于运动的内部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他与其他社会组成部分的关系;3其科学目的在意促进体育运动和整个社会的健康正常发展;4其科学性质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具有综合研究的性质。

2.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科学,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它包含着众多的科学,如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等,体育社会学也是其中的一门。“社会体育学”,也称“群众体育学”,是关于职工 农民 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与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领域上明显不同。

3.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6.社会学概率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篇六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康有为 2.文化是指()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3.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C.优势需要

4.“老年保险”属于哪种需要()C.安全的需要

5.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D.米德

6.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A.同事一起春游

7.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8.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称作()A.继续社会化

9.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C.核心家庭

10.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A.角色丛 多选题:(共5道试题,每题3分)

1.马克思认为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经历()阶段。A.生存 B.享受 C.发展

2.集体行为的特征()A.非组织性 C.突发性 D.反常性

3.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分为(B.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血缘关系

4.人际关系影响因素()A.双方距离的远近 B.态度的类似 C.交往的频率 D.双方需求的互补

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A.传授生活技能 B.教导社会规范 C.指点生活目标 D.提供角色人选)判断题:(共5道试题,每题3分)

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

错误

2.马斯洛认为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同时并存。()

正确

3.时尚是集体行为。()正确

4.继续社会化是由特定机构对越轨者进行世界观改造。()

错误

5.岗位培训属于再社会化。()

错误

第二次作业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首先提出初级社会群体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是()A.库利

2.可以称为社会群体的是()D.学校

3.兄弟姐妹分别结婚后仍在一起生活组成的家庭是()B.联合家庭

4.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D.交换关系

5.从人性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的是(B.麦格雷戈)6.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C.城市化

7.提出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A.芝加哥学派

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C.韦伯

9.以下制度中不属于派生的社会制度有()A.经济制度

10.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B.制度化逃避

多选题:(共5道试题,每题3分)1.库利认为最重要的初级群体是()A.邻里

C.儿童游戏群体 D.家庭

2.以下哪些是正式组织()A.学校 D.工厂

3.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社会组织的特征有()B.明确的行动目标 D.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 4.派生的社会制度包括()B.宗教制度 C.教育制度 D.政治制度

5.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A.概念系统 B.规则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备系统

判断题:(共5道试题,每题3分)1.规模小的都是初级社会群体。错误

2.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业缘关系。

正确

3.家长制属于古典管理理论。

错误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基本采用了就业保障制度。

正确

5.阶级是社会阶级内部的分层化和阶级外部的游离化。

错误

第三次作业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不基于契约,基于人们的共同意识和认同感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是()A.非正式控制

2.把越轨行为的归结为社会上的某些人或群体对某一行为下定义的结果,这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B.标签论

3.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C.创新

4.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D.迪尔凯姆

5.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C.德国

6.二十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社会均衡论

7.社会系统的某一方面的变化,整个社会系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其结果最后是社会趋于平衡。这种观点是()A.社会均衡论

8.一个人一生中职业或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A.代内流动

9.“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的状态”是哪种理论的观点()A.依附理论

10.社会保险是()C.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多选题:(共5道试题,每题3分)1.社会控制以控制所用规则形态不同可分为()B.正式控制 D.非正式控制

2.解释贫穷问题的几种理论有()B.贫穷文化论 C.社会环境剥夺论 D.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3.社会保险包括()B.老年保险 C.医疗保险 D.伤残保险

4.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是()B.晏阳初 C.梁漱溟

5.社会变迁的原始因素()A.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B.文化交流与传播 C.人口变动

D.自然环境的变化

判断题:(共5道试题,每题3分)1.社会中的所有问题都是社会问题。

错误

2.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缓解社会问题。正确

3.越轨就是犯罪。

错误

4.失业有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两种形式。

正确

5.个人在一生中职业或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代际流动。

错误

第四次作业

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

1.《群学肄言》一书是严复翻译了()的社会学著作。D.斯宾塞

2.孔德在()著作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个新名词。C.《实证哲学教程》

3.人们通常把围绕某一特定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C.角色丛

4.以下属于社会交往的活动有()A.朋友谈心

5.当某人处在某种社会地位时,人们期望他按照与该地位相一致的行为模式行事。

A.理想角色

6. 首先提出初级社会群体一词的是美国社会学家()A.库利

7.从人性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的是()B.麦格雷戈

8.提出“经济人”假设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是()A.泰罗

9.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城市难以吸收,流入城市的人口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的现象称为()D.过度城市化

10.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型的社会规范占有优先地位,这种现象称为()C.制度化优先

11.以下制度中不属于派生的社会制度有()A.经济制度

12.所谓“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就是指的制度的()D.规则系统

13.“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B.形式主义

14.“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用新的文化目标和手段代替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此为()D.反叛

15. 某种越轨行为理论认为,一个人第一次做出越轨行为,这种行为被公开判为越轨,此人会被视为有越轨倾向的危险人物,容易再次越轨。这种理论是()C.标签论

16.认为社会系统的某一方面发生变化,整个社会系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其结果是社会趋于平衡。这种观点是()A.社会均衡论

17.父母社会地位与子女的社会地位的比较是()C.代际流动

18.最早提出社会趋同论的是()B.丁伯根

19.可以称为社会群体的是()D.学校

20.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B.制度化逃避

2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康有为

22.文化是指()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23.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C.优势需要

24.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25.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C.核心家庭

26.把越轨行为的归结为社会上的某些人或群体对某一行为下定义的结果,这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B.标签论

27.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C.德国

28.二十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社会均衡论

29.一个人一生中职业或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A.代内流动

30.社会保险是()C.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多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分为()B.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血缘关系

2.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A.双方距离的远近 B.态度的类似性 C.交往的频率 D.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3.角色扮演中通常出现的问题有()B.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4.以下哪些是非正式组织()B.同乡 C.朋友圈子

5.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和正在经历()发展几个阶段。A.对立 B.分化 C.融合 D.差别

6.解释贫穷问题的理论有()B.贫穷文化论 C.社会环境剥夺论 D.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7.社会保险包括()B.老年保险 C.医疗保险 D.伤残保险

8.集体行为的特征()A.非组织性 C.突发性 D.反常性

9.人际关系影响因素()A.双方距离的远近 B.态度的类似 C.交往的频率 D.双方需求的互补

10.解释贫穷问题的几种理论有(B.贫穷文化论 C.社会环境剥夺论)D.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判断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正确

2.马斯洛认为人可以同时部分地满足几种需要,在一定时期总有某一种等级的需要发挥主要作用。

正确

3.人的社会化也是发展形成每个人个性的过程。

正确

4.所有家庭都具有生产的功能

错误

5.科层制属于古典管理理论。

正确

6.韦伯的阶层论从多维度对社会分层进行了研究。

正确

7.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

正确

8.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才是越轨。

错误

9.社会保障主要是经济上的保障。

正确

10.越轨就是犯罪。

7.社会学作业 篇七

(一)作业设计的根本目的: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教师设计作业时始终应关注如何让学生更广、更深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而不只是观察社会生活,要让学生完成作业后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怎样去做能有个明确的认识。如在教学《我们的母亲河》后设计作业:“保护母亲河我们能做什么?”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社会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也能建立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抓准课堂目标,集中训练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每篇课文中涉及的内容都较广泛,但是课文内容又始终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编排的。实践中,教师、学生都易随着课文内容将学习范围扩大,导致一堂课的重点训练目标不明确或被淡化。为更好地达成课堂目标,除课堂上紧紧围绕重点目标展开教学外,课外作业的设计也须围绕重点目标来设计,以达到强化认识的目的。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课,学生在课外搜集宝岛台湾的资料时,往往更关注台湾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风土人情等,容易忽视“寻找台湾与祖国根脉相连”这一主题。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查找资料了解台湾,想想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台湾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这样,学生每查阅一方面资料,都会自觉地将它与祖国联系起来,扣准了主题。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业的设计原则

现行教材里涉及的部分课外作业,大都是“以本为本”的一些常规化练习。根据地域、学生、发展需要的不同,教师依据课程内容设计合适的作业,能更好地达成作业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上的目标。结合新课程“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在作业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包办的、封闭的作业强调的是教师的要求,极易忽视学生学习的独特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建议教师们可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布置多种作业供学生选择,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作业。本人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制小学,学生中有留守儿童、有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孩子、有走读生、有寄宿生,有的家庭条件优越,但也有的学生家里连电脑都没有,学生家庭情况可谓五花八门。在学习《我们的母亲河》一课时,我就布置了以下作业供学生选择:①上网查询有关母亲河的资料、故事,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音乐、绘画等。②我们所在的社区有什么保护母亲河的具体措施?③你看到哪些对待母亲河的错误行为?④保护母亲河我能做什么?……学生可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要么选择上网查询,要么走入社区调查,要么结合日常生活收集例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在班级展示时,各人展示自己不同的作业成果,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不断成功的快乐。将作业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是保证学生对作业持久兴趣的重要保障之一。

说起开放性,教师还特别要关注学生作业的生成性。《品德与社会》的学科知识带有明显的不可预见性。当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根据自己观察发现的某一事或某一点而重新设计自己的作业,并通过有效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对此教师应予以支持鼓励。如在《我们的母亲河》中,学生提出“植树造林与植草皮哪种方法能更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只要他认为这个问题有研究价值并乐意去完成,教师就应大力保护学生积极性,至于研究能达成何种结果是次要的。

(二)探究性原则

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行为履行式的作业是必要的。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适应的角色,通过角色体验获得道德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品德与社会》科作业的重要任务。但教师不能将作业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新课程倡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品德与社会》作业也必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社区资源,大胆在体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乃至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架构起自己新的认识,真正获得人生成长。如在《社会呼唤诚信》一课,学生在调查社会上不诚信行为时,发现有的人因为不讲诚信却获得了大的利益。进而产生困惑,教师此时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困惑再作更深的调查与思考,更多渠道地去查找资料,分析信息,从而认识到不讲诚信而获利终究是短期现象,要获得长期利益并在社会中立足,靠的还必须是诚信。

(三)合作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社会学科知识的生成性、建构性及内容涉及面广的特性,都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另外,受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许多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强化学生的合作努力。如上面提到的同学发现“不讲诚信反而获得大的利益”这个问题,接下去需要作更多的社会调查,要找到更多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要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要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就需要多个学生一起合作,分工调查,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业的形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作业的形式、完成的途径、采用的手段、成果的展示等无不可体现学生创造的智慧。教师应设法激起学生的创造热情,将每次作业都当作一次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激励学生趣味盎然地主动练习。实践中,以下几种练习形式倍受学生喜爱:

(一)分析型作业——强化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分析式的作业是一种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业形式。媒体的发达促使当下学生能更多的了解社会信息,对社会问题也有了更多的思考。适时组织些分析活动,能开拓学生视野,扩充信息,增长知识,深化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式作业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观察社会、发现社会,还要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看法。因此分析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将分析材料与相应的教材理论紧密结合,既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又能深刻领会课本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深入分析社会现象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如上文提到的学完《社会呼唤诚信》一课之后,布置作业“社会上有许多人因为不讲诚信而获得了利益,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完成这道作业,学生要走进社会调查收集不讲诚信获利的例子,也要收集讲诚信获利的例子,还要对各种情况作全面分析。对事例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探究性学习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既达成了课本目标,也综合提高了学生理论素养。

(二)评价式作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的动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因为不要纳入考试,学生容易对作业敷衍塞责,满足于在浅层次徘徊。实践中,我给学生制定了一份“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表”,让学生每次完成作业后都作个自我评价,同时让家长参与其中。课堂反馈时,还加入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通过评价,学生、家长、教师都能客观全面地关注和了解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及存在不足,激发学习的热情,调整学习的方向、态度。当然,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对学生作业评价表进行统计,奖励作业完成情况,从而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完成作业。

(三)展览式作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必然会促使学生参与更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在社会中观察、收集的信息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但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收获,而学生辛辛苦苦获取的资料如未得以展示,会产生挫败感,逐渐失去探索的热情。为此,我在班上建立了一项“优秀资料推荐制度”,由小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每人收集的资料进行评价,共同推荐出有价值的资料,在教室里的学习角展览,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这样既丰富了全体同学的信息量,也保护了同学的成就感。

(四)口述式作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受小学生书写能力的限制,作业中适当安排些口头作业很受学生欢迎。口述作业不仅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潜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让学生产生一种口头作业比书面作业更轻松的错觉而更乐意去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多让学生动嘴是个良好的途径。重视学生说的能力,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密切,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不诚信行为正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伤害。①请你选择一条诚信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②为建设一个诚信社会乐园你准备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题,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并在倾听中丰富自己的认识,一举多得。

8.社会学作业 篇八

【关键词】社会学科 作业评价方式 个性化

课外作业不仅是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把尺,也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它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领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课外作业不必务多,而应务精。这对老师评改作业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着社会作业评价方式的个性化,觉得挺有收获。

一、社会学科作业评价方式的现状

众所周知,作业是学生对教学目标掌握程度的晴雨表。社会学科是开卷考,在中考中只占80分,被重视程度远远不及语数外,因而在课时的安排上,往往是一名教师要上多个班级,这样的结果就是老师批改作业量大,导致 “求速度,不求质量;求结果,不求过程”的现象。这在很大程上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作业简单粗糙、马虎潦草,漏题、欠交等现象就会逐渐出现。这样作业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的激励和触动,渐渐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这种做法忽视了新课改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学生的成长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整作业评价方式。

二、社会学科作业个性化评价方式的尝试

学生对第一次作业都比较重视,他们非常渴求把全新的形象留给别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尊重学生的作业成果,认真、负责地批阅,借助一些语言文字、符号等评语方式,给学生以正面、积极、肯定性的评价。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尊重,这样他们找到了学习的感觉,体会着被赏识的快乐,找到了进步的支点,作业就会极其认真。当你再次批阅这些同学的作业时,能明显感受到他们成长的积极态势,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1、面批,促进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

面批作业即教师当面向学生指出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合理的辅导。它虽然比一般的批改作业时间耗费4倍以上,但这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的需要。不但体现出教育的人性化,而且对提高学生成绩有着明显的功效。具体操作见下表:

作业类型教师面批内容影响

态度认真,答题很完整①你真棒③我很欣赏你,再接再厉…②建议你去看…方面的书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态度认真,效果不佳①你很努力,老师欣赏你,这种题目应该…②你的勤奋老师看在眼里…提高学生答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完成任务型你很聪明,如果在…再努力点,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作业完不成、厌学型①你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这很有优势,如果…②你很聪明,如果…③与学生谈心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斗志。

另在每次考试之后的分析、总结尤为重要。因为每道题都经过学生的大脑风暴,印象很深刻。老师如果抓住这一机会,对部分有针对性的同学进行面批,学生会很认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积极鼓励的评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社会学科的答题很开放,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如果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适时给学生以点拔,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改正、找错,从而真正明白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此时,老师的几句话,就有“四两拔千斤”的功效。如在答题只揪牢一点答到底的作业本写上“请从多思考,从多角度作答”;对答非所问的作业本写上“请认真审题,问什么就答什么”;对漏题的作业本写上“真可惜,漏题!望细心”;对答的完整,书写又漂亮的作业本写上 “你真棒”“再接再厉!”等等,对作业的审题、书写、格式进行规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3、依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激励学生发挥潜能 

SOLO分类的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五个层次,反应出学生从P-E各层次结构上的水平差异,因而可将P、U、M、R、E设定为具备特定内涵信息的批改符号,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主观性的习题细化批改的要求,为此我们需与学生事前达成以下约定:

层次及符号约定符号的内涵信息批改方式

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 用P表示答案与设问、材料完全没有联系,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加批P后,画出或圈出材料中隐含的关键词、知识点,引导学生审题方向

单点结构层次(unistructural) 用U表示学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就此收敛,单凭一点论据就跳到答案上去加批U后,在正確部分打“√”,其余的如因理解偏差而出现知识错误迁移的打上“≠”或“?”;如遗漏则打上“∧”;如需继续补充则打上“…”。

多点结构层次(multistructural) 用M表示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来加批M后,可在各正确点上标明数字序号,同时用简易流程图表示其内在的线索或结构

关联结构层次(relational) 

用R表示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加批R

抽象拓展层次(extended abstract) 

用E表示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加批E以下题为例:

主观题学生答案及批改方式

材料: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5.1-10.31在中国上海举行,总投资450亿人民币,全球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加,创造了世博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问:请联系所学知识,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国对世博会的投资很大,参展的国家很多”。在加批了P后。划出设问中的“联系所学知识”。

“说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许多外国人认为中国在未来将会发展超级大国”。在加批了U后,将“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用红线划出,在与“未来将会发展超级大国”的中间打上“≠”,最后表示需继续补充则打上“…”。

(下面是教师整理后的答案)“说明了①中国要坚持改革开放。②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③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加批“M”后,整理答案、分点,并标注①②→③。

4、让充满童趣的形象符号,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利用一些生动活泼的生活化符号语言来作为批改符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QQ语言我们可与学生达成以下约定:

符号含义适用对象

①:-) ② ^_^ ③ ^o^赞赏、开心答题条理清晰、整洁的作业。

①?_? ②O_O疑惑、讶异只涉及某一方面的要点,其余部分或是有理解偏差、或是有遗漏、或需进一步补充的作业。

① :-(② ~_~ 

③=_= 伤心、难过答非所问,基本上无法解决问题的作业。

使用生活化符号语言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稳定与一致。对同类作业采用的符号应相对稳定与一致。如在表达赞赏时,教师可以用“^_^”或“☆”,但不宜同时采用或混和使用,而且在与学生达成约定之后也不宜随意变更,要与学生达成默契。

(2)合适与充分。在使用激励类的批改符号时不宜泛滥使用,要视学情而定。只有当学生表现的真正值得赞赏或是确实需要鼓励时才使用,并要应因人而异的使用,这样才能使该类符号发挥出独特的价值。如对于自负的孩子频繁的激励是“廉价”的;对于自卑的孩子则需要不断的鼓励来帮助其树立信心。 

(3)简单与明了。过于复杂的符号语言不仅影响批改速度也会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从而背离了符号设计的初衷而成为一种符号游戏。因此作为批改符号最好是寥寥数笔便能表达出鲜明的意思,使学生一目了然。如?_?表示疑惑。

5、借用学生的自创符号,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学生信息来源广、接受快,会创作出各种极富个性的图案、符号,教师不可一味地排斥与否定,应允许学生自由地运用各类健康的符号语言做笔记。如果教师能运用这些语言与学生进行书面交流,从而大大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使得师生的沟通更加顺畅、真实,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学生作业评价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尊重作业评价的公平性、发展性和科学性,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让我们把作业当做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评价》王景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第1版

[2]《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主编:黄牧航

上一篇:民警任职表态发言下一篇:临床中PCR扩增的实验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