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2024-10-14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精选11篇)

1.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篇一

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一、初衷: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接纳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针对高中生的自我认识水平有限,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从而,促进高中生自我认识与接纳水平的提高。

二、自我认识与接纳对高中生的重大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Ruff指出:“自我接纳是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一个自我不接纳者,他内心会产生很大的矛盾和冲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要想在一个不完善的、充满矛盾与冲突的自我层面,建立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趋于完善的自我,必须要经过三个环节,即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自我认识就是要对自我的各个层面都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一个人只有接纳自我,才能够丢掉许多自我防卫机制和虚伪的掩饰,发现自己的真实形象,更好地认识自我。因此,对高中生来说,正确认识并接纳自我非常重要。

三、高中生自我认识与接纳的必要性

四、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高中生在团体中可以尽情地倾诉与交流,全面了解、分析和评价自己,让每个人都能发现自身的优点,激发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感;剖析自身存在的一些消极心理,学会克服这些消极心理现象;结束团体活动后能将在活动过程的感受与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现存的问题。

活动形式、时间安排

采用游戏、团体讨论等形式进行。活动安排在每周三下午,每次活动2小时,活动历时一个半月。每次活动后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参与者写出自己在团体中的感受、对团体的建议,在现实生活中尝试从团体中学会的行为模式。

活动规则及誓言

规则:积极参与、守时、专注、暂停评价、开放、保密。

誓言:我自愿参加“成长家园”团体训练,在活动中我积极参与、遵守约定时间,并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保守团体的秘密。

活动内容及实施

根据团体心理咨询理论设计团体训练活动,每组活动分六个单元进行。第一单元:促进相互认识与了解。

活动一:知你知我。让学生在火活跃的气氛中放松心情并增进同学间的了解。

活动二:非言语交流。团体成员在非言语交流的情况下分别按身高大小生日前后进行排列,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理解。

活动三:滚雪球。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认识。

活动四:签订小组契约。指导老师和团体成员共同制订团体规范和团体协议书。第二单元:促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提高成员的自我认识水平。

活动一:相互按摩。让学生在轻松地气氛中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活动二:三人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关注别人,也得到别人的关注。活动三:第一印象大揭秘。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解自我。

活动四:同心协力。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鼓励与支持以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单元:学会自我认识和接纳。

活动一:触电。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关注自我情绪;有手的接触。活动二:播撒爱心祝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关爱他人和被关爱的感受,增进团体凝聚力。活动三:独特的我。让学生在活动中正确的评价自我并接纳自我,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活动四:美文阅读——塑造成功的自我形象。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和发扬自己的优点,接纳和改进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

第四单元:增强团体凝聚力和信任感,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活动一:兔子舞。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团体协作,在愉快的气氛中体验信任及团队互动。

活动二:解开千千结。让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耐心、相互配合和齐心协力,感受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活动三:我的压力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目前所承受的压力,对压力进行分类,找到压力源。活动四:头脑风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团体的协作,找到缓解压力的方法。活动五:减压按摩。让学生在团队中感受到团体的温馨。第五单元:学会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活动一:小鸡变凤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我的成长。

活动二: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己,全面了解和评价自己,更好的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活动三:信任后仰。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彼此的信任和个人在团体中的责任感,让自己变为一个意志坚强、富有责任感的人。

活动四:主题活动之“价值观大拍卖”。让成员在活动过程中思考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通过对留与舍的决定,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完成价值观的重组。

第六单元:学会探索人生期望,思考生涯规划;团队的总结(与告别)。

活动一:魔术圆圈。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团队的信任和默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二:生命线。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人生期望,展望未来的学习与生活。

活动三:优点大轰炸。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与挖掘自身优点,对自己的优点有充分的认识并会自我欣赏。

活动四:回顾与分享。让学生一起回顾一下这六次团体活动的内容,各位组员分享自己在这六次活动中的自我成长历程和收获。

活动五:结束团体,互留赠言。让学生在活动中表达对今后的展望。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心理辅导的价值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进行自我探索。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来协助他们增进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团体辅导过程中提供的安全心理体验气氛,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开放自己、探索自我、表达感受,并在其他成员和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接受新的经验,对自己进行深入全面的剖析和全新的再认识。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获取社会支持。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们常常有共同的心理问题。团体辅导中的“经验分享经历”团体的讨论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彼此交换意见,互诉心声,使学生们相互理解、相互同情、相互支持;而友好、温暖的氛围能促使学生们深入研讨当下和以后可能遇到的难题,找到可行的解决难题的办法,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处事观念和恰当的态度。

结果:在高中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近些年来在我国中学阶段发展起来的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通过团体辅导,高学生逐渐能够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接纳自我,欣赏和发扬自己的优点,接纳和改进自己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2.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篇二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高职大学生,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人健康成长的前提, 一般自我接纳程度低的人常会表现出自我否认和自我排斥。自信的人常常表现出很高的自我接纳水平, 如果一个人经常带着对自己的不满、失望、否认甚至拒绝进行学习和生活, 这个人不可能充满自信。高职大学生由于高中时学习差、成绩低、基础差, 进入大学又需要学习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这给他们带来了负担, 很容易表现出自卑、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自我封闭等特点。针对高职大学生的这种特点, 对其有针对性的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能够从认知层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及自我接纳程度,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充实而快乐。

1 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 (group counseling) , 又称团体咨询、集体咨询、群体咨询、小组咨询, 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 使成员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心理互动的过程, 探索自我, 尝试改变行为, 学习新的行为方式, 改善人际关系,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学生并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让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来陪伴彼此在人生路上克服种种难题和障碍, 积极快乐地踏上成长之路, 充分发挥潜能, 迈向丰富人生。实践证明, 团体心理辅导更符合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 也更具有时效性和可行性。

2 高职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

研究证明, 个体的自我接纳水平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个体的自我接纳度会影响到其社会适应性情况。高职大学生的自我接纳程度低, 主要表现为自我认识偏颇、自我评价低、自我悦纳水平低, 进而出现自卑、自我封闭等心理特点。与本科大学生相比, 高职学生由于中学时代属于班里的后进生, 常常不受家长老师的重视与关注, 因此会面对来自学业、家庭、社会、人际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处于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 产生自卑心理,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3 在高职院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尽管《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但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不够深入, 无针对性, 而且形式单调不易吸引学生。因此现在开展最多的是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由于是多人同时进行、团体氛围强, 成员可以互动交流, 相互影响, 因此更加有利于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 (孙时进等, 2000) 等。

高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青年中期, 生理上基本成熟, 但心理上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未真正成熟的过渡期, 这个时候他们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尤其是高职新生, 所以切实可行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利于高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针对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对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有其必要性:

第一, 团体有一定的规模, 给成员提供了进行人际交往练习的机会。团体是一个安全的、开放的人际互动环境, 团队成员的互相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保密等环境特点, 使大家可以敞开心扉, 畅所欲言, 尽情地倾诉内心的苦恼, 真诚地交流内心的想法。通过团体内成员的相互作用, 同学们能更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从而提高自我的认同感。

第二, 有效的团体活动帮助他们重新客观地认识自我, 接纳自我, 提高了自信心。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开展自我探索的活动, 如“天生我才”、“自画像”、等, 使成员进一步认识自我, 重新对自我进行反思。在活动后的交流中, 其他队员给予的积极、正面地反馈也使他们能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另外, 开展互助性的活动, 如“盲人旅行”等, 使团队成员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 也尝试去帮助别人, 这种助人的体验, 会使他们产生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 从而提升自信心。

第三, 团体成员具有一致性的共识。成员通过团体活动后会发现, 其他人跟自己有相同的困扰, 有相同的目标, 他的问题并不独特, 例如一位团队成员说:“经过这几次团体心理辅导我发现大家遇到的问题都差不多, 我不是孤立的, 我跟大家一样”。这种自我认知的改变对自我认同、自我发展会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第四, 团体为成员提供一个模拟的社会环境。成员可以在这个环境里无所顾忌地观察、学习、交流、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可以放心地进行新行为演练而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参考文献

[1]刘慧玲.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团体辅导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1]刘慧玲.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团体辅导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2]肖秋萍.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实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9.[2]肖秋萍.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实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9.

[3]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3]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

[4]陈琴.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4.[4]陈琴.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4.

[5]邢秀茶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 6.[5]邢秀茶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 6.

3.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教案 篇三

《我们一起建灯塔》

134班

辅导老师:韦晶晶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活动在团体中体验领导.配合.服从等角色;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悦纳自己.欣赏他人的态度;

3、在活动中培养团队意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活动准备:

报纸4张、剪刀、透明胶。活动过程

一、导入:

特殊的问候:同学们好——老师好!我就是今天的辅导教师韦晶晶(简单的自我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有更强的团队意识,培养团队意识,合作技巧,提高合作效率非常重要.而在团体活动中体验领导.配合.服从等角色, 学会悦纳自己.欣赏他人的态度.二、活动开始

(一)活动一:我们一起建灯塔——体验领导.配合.服从等角色.1、把游戏人员分成4组,并向主持人领取报纸4张、剪刀、透明胶.在20分钟内完成建塔任务,并取好塔名.2.选出2个观察员,全程观察,在建塔时不许用语言交流.3.完成任务后,小组成员和作品留影.4.各组推荐一名参与者在全员内交流,介绍塔名和设计创意.5、小结: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领导.配合.服从等角色

(二)活动二:无极限—— 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1、把游戏人员分成4组,并向主持人领取剪刀一把,扑克一副,100根吸管,其中20根带弯头的,20只回形针.。

2、要求在10分钟内利用现有材料搭建有高度的作品,并命名。

3、小结:完成任务后,小组成员和作品留影.推荐一名参与者在全员内交流,介绍塔名和设计创意。

(三)活动三 矿泉水瓶的利用——培养团队意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1、把游戏人员分成8组,每组自备矿泉水瓶若干

2、创意自作,废旧变宝。

小结:培养团队意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三、辅导老师总结。

4.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篇四

一、准备工作:

1、做宣传,招募组员。(每班3人,共36人)

2、根据报名的状况,筛选组员。

3、活动时间:下周一、周五下午第7、8节课。

4、活动地点:阳光新苑心理咨询室。

二、导师:刘冬、张学梅

三、活动目标:透过本次活动,到达自我成长。

四、活动过程:

第一次活动:周一下午第七、八节课

一、热身活动:刮大风(打破原先的队形,重新组合。)

二、每个人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形式不限,目的是让别人记住你。)

三、导师宣布本次活动的规则:1、保守秘密2、用心参与3、彼此尊重4、用心体会

能做到这些的人,依次报出自己的名字(宣誓)。

四、做游戏:走到让你感觉温暖的人后边,用右手拉住他(她)的衣角;

走到让你感觉不舒服的人后边,用左手拉住他(她)的衣角。

导语:你找的这个人就像你的一面镜子,在他身上投射出的是你自己的影子。

团体就像一面大镜子,成员能够从这面镜子里发现真实的自我,加深自我了解。

你只有打开自己,才能让自己接纳别人,同时也接纳自己。

五、导师宣布本次活动的目标:透过成员间的相互支持,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更好地认知自己,有助于自我的成长与发展。

六、分组活动(报数组合,分成六组)

七、小组建设:选组长,小组起名,拟定口号。

八、画生命树:树上有两种果子(快乐的、痛苦的),每个果子都代表你过去生活中,让你刻骨铭心的那些事。

九、小组成员分享每一个人的故事,然后选出一个最感人的。

十、被选出的组员做准备,下次活动在全体成员面前分享。

第二次活动:周五下午第七、八节课

一、热身活动:小组学跳兔子舞,然后比赛。

二、全体成员围成一大圈,分享故事的组员坐在前面,依次分享他们的故事。

三、回到小组,每组根据他们讲的故事,编排心理剧(自己起名)。

四、各组表演,其他组员用心体会。

五、自由讨论:看心理剧的感受。

六、发表:填写这次活动的收获及其他项目。

七、导语:(配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同学们:

这次活动就要结束了,你们此刻必须有很多感想,透过这次活动你们也收获了很多。

有人说:青春是一种秀丽的情绪,它属于鲜花和歌声;

也有人说:青春是七彩的色彩,它为我们涂抹出最秀丽的色彩。

然而,在青春的季节里也有阴雨霏霏,让花季的少年困惑迷茫。

有人说长大真好,也有人说长大真烦------生活就是这样丰富多彩。

让我们迎着朝霞与彩虹,一路同行。

我愿意和你们分享快乐,分担风雨!

5.幼儿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篇五

1.认识到生气原来是一个普遍现象,很正常。

2.知道生气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摆脱生气后的快乐。

3.分享几种简单、文明帮助他人和自己消气的好方法。

活动准备

教学PPT,气球和打气筒各一,背景音乐,纸、笔,折纸飞机的方形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绘本阅读中引出“生气”的主题

1.师:你们一个个看上去都很开心,我真喜欢,但我发现小波今天有点怪,他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

2.结合PPT图片,讲述绘本故事第一部分——令小波越来越生气的三件事情。

师:演出的时候,奶牛突然狠狠地踩了小波一脚,让小波在台上差点摔了跤,丢了脸,真让他生气!但是他想想,能不生气就不要生气了吧,于是他在内心轻轻地安慰自己。如果是你,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呢?

师:小波就是这样安慰了自己,终于让自己不生气了。但是上课的时候,小波回答不出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老师批评小波的时候,他的同桌居然笑话他,这件事情,让他无法原谅,不能忍受,他非常生气!放学的时候,妈妈让一个阿姨来接小波,一路上,这个阿姨不知道怎么回事,把车开得冲来撞去,非常危险,还差点撞到了路上的小动物,这让本来就已经生气的小波更加忍受不了了,他更加生气!

二、经验交流中发现生气的现象

师:你们有没有像小波一样,遇到过一些忍无可忍的、让自己非常生气的事情呢?都是一些什么事?

教师结合PPT进行归类小结:原来,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让我们忍无可忍要生气,有的来自生活上,有的来自学习上,还有的来自和其他人的交往上。而且,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气的事,不光你们会遇到,周老师也会遇到,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会遇到。

三、实验观摩中认识生气的危害和消气的必要

1.师:一个人一直生气,总是生气,好吗?为什么不好?幼儿结合经验讲述。

教师小结:原来,生气有那么多的坏处。

2.借助气球实验来感性理解充气与释放的过程。

师:我们的身体就像这气球,本来好好的,但是遇到不高兴的事就生气,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生气,遇到不满意的事还生气,身体里的怒气越来越多,再生气下去的话,我们的身体会怎么样?

师:这可怎么办好?快来救救我们的身体!我们必须得赶紧想办法让自己消消气,把身体里的怒气一点点赶走,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恢复原来的健康。

四、讨论、寻找消气的办法

1.就小波踩花的发泄方式进行讨论。

师:小波可不想让自己的身体被气炸了,他听了你们的建议以后,决定赶紧去想办法消消气。他打开家门,看到门口的一排花,就走过去,哼哼哼,用力踩了一朵,哼哼哼,又用力踩一朵,就这样踩了一朵又一朵。你们觉得他这样的消气方式好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样的消气办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破坏环境、影响别人、伤害自己,一点都不好。

2.小组讨论各种摆脱生气找回快乐的好办法。

师:你们能不能来帮帮小波,帮他想一些既方便又文明的消气好办法呢?

师:两个好朋友一组好好讨论,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把好办法画下来。画好马上送上来,老师给你们贴到黑板上。(幼儿分散讨论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分享各种消气的办法,体验成功消气的快乐

1.集中后请各组代表上来介绍好办法,然后选择3~4种有代表性的好办法表演。

教师结合PPT小结:原来帮助别人赶走怒气、找回快乐的办法可以是带他吃点好吃的、看点好看的、听点好听的、玩点好玩的。

2.把这些好办法拓展到自我消气的运用。

师:小朋友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瞧,现在的小波在大家的帮助下怎么样了?(出示PPT中小波开心的笑脸)

师:这些办法可真好,这些办法除了可以帮助小波,还能帮助其他人吗?能不能帮助你们自己消气呢?谁曾经在自己生气的时候,用“吃点好吃的”这个办法帮助过自己?

3.再次分享消气的好办法。

师:你们跟我分享了那么多好办法,我也想出了一个既方便又文明而且还很特别的好办法,就是用一张纸来帮助自己消消气。我把心里最最生气的事情画在了这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折成了一架飞机,让这架飞机来把我的怒气带走。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这个办法?(幼儿桌面操作)

活动延伸

6.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篇六

心理辅导活动教案

音乐与意象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聆听音乐让情绪平静、身体放松; 2.随着音乐声眼前呈现出画面,通过对画面意义的分析,让学生思考和感悟自己的心态。

活动时间:大约需要20分钟 人员与场地 :室内能拉上窗帘,周边环境无干扰

规则与程序: 1.每个人找一个舒适的座位,闭上眼睛,调整呼吸,头部、双肩、四肢逐渐放松; 2.室内保持安静,关灯,拉上窗帘,播放音乐; 3.随着音乐声每个人进入一种状态,眼前出现一幅画面…… 4.音乐声结束,大家慢慢睁开眼睛,交流自己的感受.承担责任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错误; 2.让学生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活动时间:大约需要30分钟。人员与场地:30-50人,室内室外均可。

活动道具:无

规则与程序: 1.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4人,两人相向而站,另外两人相向而蹲,一个站着和蹲着的人是一组; 2.站着的两个人进行“剪刀、石头、布”猜拳,猜拳胜者,则由和猜拳胜者一组蹲着的人去刮对方输的一组中蹲着人的鼻子; 3.输方轮换位置,即站着的人蹲下,蹲着的人站起来;继续开始下一局; 4.若开始的新局中,上次胜方站着的人若在猜拳中输掉,则上次胜方蹲着的人要被上次输方站着的人刮鼻子; 5.在接下来的一局中,胜方也轮换位置,即原来站着的人蹲下,蹲着的人站起来,开始新的一局; 6.活动可反复进行几个回合,可由小组成员自行决定。问题讨论:(1)如何看待自己的责任和别人的过错?(2)当自己的同伴失败的时候,有没有抱怨?(3)同组中的两个人有没有同心协力对付外面的压力? 注意事项: 1.作为对输方一组学生的惩罚,除了刮鼻子外,可以采用做俯卧撑的办法,具体数量可参考学生的实际能力大小; 2.教师要注意观察失败一方两个学生在面临惩罚时所出现的情绪反应。坐地起身

一.项目类型:团队合作型 二.道具要求:无需其他道具 三.场地要求:空旷的场地一块 四.项目时间:20分钟-30分钟 五.详细游戏规则:

1、要求四个人一组,围成一圈,背对背的坐在地上;

2、在不用手撑地站起来;

3、随后依次增加人数,每次增加2个直至10人。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引导同学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成功往往就是再坚持一下。

六.活动目的:这个任务体现的是团队队员之的配合,该项目主要让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同舟共济

(1)准备:每组8名成员,拥有一张大报纸

(2)操作:小组成员将报纸铺在地上,代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8名成员必须同时站在船上,同生死共命运。成功完成任务后,可以将报纸面积减半,继续试验,完成后可将面积再减半,递减直到游戏结束,(3)请各组成员派代表分享体验。

(4)小结:人生旅途我们共同走过,只有相互扶持才能共度难关。

心有千千结

(1)先把成员分成若干组,各组同时进行。各组同学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

(2)记住后,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只手。

(3)当手牵住后,再一定时间内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圈。

(4)再把成员依次整合,直到合起来围成一个大圆,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

(5)请成员分享体验

7.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篇七

90后大学生正处于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那么如何使大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大学生自我教育,尝试从团体心理辅导的角度为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可行性方法。

当今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之栋梁、民族未来之希望,他们正接受着更高层次的教育。然而,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愈加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全面成才的育人教育工作愈发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使大学生成长成才,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8.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篇八

【目标】

1、认识到生气情绪对人与人交往、对自身健康的危害;了解遇到不愉快的事、面对冲突时,使用生气情绪来反应,只能使事情越变越糟糕;明白当生气时,应该先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处理事情。

2、面对问题、矛盾,当生气情绪上来时,学会用对外沟通及自我调节的方法来处理。

3、体验管住生气情绪带来的和谐人际、和谐自我的快乐。

【活动理念】

当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或面对冲突时,通常的反应方式就是用生气情绪来反应。比如,当学生和同伴有点摩擦,他觉得生气,就要把这种生气情绪发泄出来,最后就很可能升级为过激行为。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某个生气刺激一出现,人的情绪反应也就跟着出现,如果任由生气肆意发泄,就会使问题恶化。

所以,本课时要让学生认识到面对麻烦、问题或冲突时,采用生气情绪来反应的危害;并了解生气情绪对人与人交往、对自身健康的危害。让学生学会用对外沟通及自我调节的方法来反应问题情境。

通过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气情绪反应的危害,培养学生处理生气情境的能力,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改善师生、同伴、亲子等人际关系。

【准备材料】

《小苹果舞蹈》剪辑、《三国外传》片段、新闻剪辑、生气应对卡、方法指南卡片、ppt 【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3min)

热身活动:乱舞小苹果

教师引导:你们都是老师的小苹果。让我们跟着小苹果的音乐,都随意扭动起来吧。

播放1分多的小苹果舞蹈视频。

二、团体转换阶段(10min)

1、有的人容易生气。

(1)教师引导:大家现在都很快乐。但是有个人却很生气,他是谁呢?那我们来看看曹操和诸葛亮的故事。

播放1分多的《三国外传》视频:曹操因为诸葛亮的电话而很生气。

(2)教师引导:控制曹操情绪的到底是谁呢?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如果是诸葛亮接到电话,他会不会像曹操这样?

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2、生气情绪对人与人交往的危害。

(1)教师引导:你的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里,有没有容易生气的人呢?有的请举手,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小调查。

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2)教师引导:那你喜欢他们生气的时候吗?

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3、生气情绪对自身健康的危害。

(1)教师引导:看来呀,生气对人与人相处是不好的。那对生气的人自己好吗?(学生回答。)其实这个早就有研究了。下面进入今天的心理实验站。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以下这个实验。

学生朗读“生气水”材料。

(2)教师引导:大家相信吗?

(3)教师引导:如果实验离我们比较远,那下面来看一件前不久生活中发生的事。(学生观看新闻视频)心里有什么感受啊?请用词来形容一下。

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三、团体工作阶段(23min):

1、唤起某一生气情绪(3min)

教师引导:看来,如果你为某事生气了,还带着这种生气情绪去对待他人,那么就会把事情弄的越来越糟糕。可是,我们有的时候,一遇到某类事情,气就上来了,就开始肆意地对他人发泄情绪。而不是,先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跟对方聊聊,想想办法。

好,你有没有想起什么事情?(停顿,若无人反应,进行全班冥想。)

2、生成某一事件(5min)

(1)教师引导:这件事刚开始是怎样的?当时你说了什么?你做了什么?他呢?然后呢?你当时是什么感受?他知不知道你的感受?你当时有什么想法?他知不知道?他呢?结果怎么样了?

学生回答。

(2)板书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3、全班寻求解决之道(8min)。

(1)教师引导:现在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这件事情。你们认为:他当时如果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事情就变得好起来了。分小组讨论,组长组织每个组员发言,记录员记录。时间3分钟。

小组讨论。

(2)教师引导:好,下面,根据小组讨论结果,选好角色,记好台词,组员练习一下。3分钟后,请小组上台演一演、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好!

小组练习。

(3)教师引导:最有勇气的小组在哪里?请你们先来演一演。

学生角色扮演。教师板书方法。教师点评。

4、概括对外沟通方法(3min)

教师引导:我们来概括一下。大家看看,这些都是和别人沟通时用的,叫做对外沟通方法。老师要送给大家一朵七色花。看看里面有什么刚才没有用到的?

学生回答。

5、交流情绪自我调节方法(4min)

教师引导:刚才大家演的那个XX还比较通情达理。可是如果碰到一个不跟你沟通的人,你被他弄的很生气。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那么生气呢?

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老师送给大家一座金字塔。我们可以„„。

四、团体结束阶段(4min)

1、助人自助(3min)(1)教师引导:今天大家学了这么多方法。下面,我们来帮帮自己。你曾经常因为某一类事情而生气吗?或者你经常和某人生气吗?这里有一张“生气应对卡片”,请你写上这么一件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以后会怎么和对方沟通,又会怎么自我调节。

教师发放卡片。

(2)教师引导:老师还把“七色花”、“金字塔”做成了一张小卡片。每人一张,你们可以随身携带。

2、点题(1min)

教师引导:最后,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三句话。请同学一起大声朗读。学生朗读。

教师总结:是呀,希望同学们记住:遇到不愉快的事,如果你有了情绪,就没了主意!

杭州高新实验学校 唐六娟

9.高中生自我探索心理辅导教案 篇九

一、单元名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

二、对象:高三学生

三、单元目标

1、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强调自己的特点。

2、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3、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自我悦纳。

4、探索自己的价值观,体验和澄清自己的人生态度。

四、实施方式:游戏、讨论、纸笔活动

五、准备工作:笔(彩笔更好)、白纸若干张、道具钱、价值拍卖单

六、实施程序

(一)导入(3-5分钟)

1、自我介绍(略)

2、主题介绍

(二)小小动物园(15分钟)

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充分展开想象,“现在你就是动物园里面的一员,那你觉得自己会是什么动物?为什么?”,一定要独立完成,不能商量。考虑好后,请把自己的结果写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然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辅导者引导大家思考自己与这种动物的相似之处,同时注意同学之间的互补,特别注意的是那些与别人不一样的同学,不能让他们有孤独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可以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而感到自豪。

(三)他人眼中的我(20分钟)

给每人发一张表(见附录一),要求大家认真思考后填写,填写的过程中会反映出不同的心态,有些人再一次肯定积极而可爱的自我,但有些人却引发一些长期压抑的感受。填写完大家一起交流。

辅导者让大家认真回想一下填表时的心态,并与同桌进行交流。然后辅导者引导大家做深入的自我探索,可以进行如下提问:

(1)你对哪一个人的看法最关注?为什么?

(2)最难填写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人填不出来?

(3)你所填的内容都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4)其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他们这样评价过,还是自己认为他们

是这样认为的?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会有不同的情绪或行为反应,辅导者应该注意观察、正确识别并及时处理。如对积极自信的同学给予适当的鼓励;而对于有消极自卑感的同学给予及时的积极关注;对于个别处于长久压抑状态的同学,要给他/她一个适宜的发泄机会。

(四)优点大轰炸(20分钟)

1、分组活动(8-10分钟)

将全班同学分成6人小组,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圆圈。接下来辅导者说明规则:每组先请一名组员坐到圈中央,依次接受组员们的夸奖,每位组员必须看着“圈中人”的眼睛,举出对方一个优点„„依此类推,每位组员必须轮流坐到圈中央接受赞扬。

要求如下:

(1)必须说优点;

(2)夸别人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

(3)参加者要仔细体验被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并结合他人的评

价重新认识自己的优点。

分组活动过程中,辅导者要在其中进行监督、观察,以获得第一手分享资料,便于下面引导的进行。

2、分享总结(10-12分钟)

分组活动完成后,大家一起交流被人称赞时的感受,分享自己不曾发现但被组员发现的优点以及大家不曾发现但确实存在自己身上的优点。

分享完毕,辅导者进行总结: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大家应该学会自我悦纳,不断地发掘自己的优点,并把自己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进而以更加自信的心态面对人生„„

(五)价值大拍卖(35分钟)

1、宣布游戏规则(5分钟)

辅导者将事先准备好的价值拍卖单发给大家。并说明规则:每个学生手中有5000元(道具钱,由500、1000、2000组成),它代表了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生的理解随意竞买下表中的东西。每样东西都有底价,每次出价都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5000元的,立即成交,东西购买之后不可退还也不可交换。但注意购买所付出的总费用不能超过5000元。

2.举行拍卖会(15分钟)

(1)由辅导者主持拍卖。

(2)按游戏方式进行,直到所有的东西都拍卖完为止,然后请学生认真考虑买回来的东西。

3.讨论交流(15分钟)

拍卖完后,辅导者组织大家讨论以下问题:

(1)你是否后悔你买到的东西?为什么?

(2)在拍卖的过程中,你的心情如何?

(3)有没有同学什么都没有买?为什么不买?

(4)你是否后悔自己刚才争取的东西太少?

(5)争取过来的东西是否是你最想要的?

(6)你是否甘愿为了金钱、名望而放弃一切呢?

(7)有没有比上面所说的这些更值得追寻的东西呢?

讨论结束后,相信同学们的心中已经对自己最重视的东西有了初步体验,然后辅导者进一步引导大家结合这次价值观拍卖的体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并在最后做出归纳,提出要由此价值观来指导大家以后的生活。

(六)辅导者总结(5分钟)

引导大家对整个辅导历程进行回顾,将自我认识重新梳理一次,强调自我个性的全面了解、自我悦纳与价值观的澄清。最后希望大家把这些理念带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活出自己的感觉,并且越来越精彩!

七、补充活动

为自己鼓掌(5分钟)

让大家先估算一下自己一分钟能鼓掌多少次,记住数量。再实际操作,把10秒钟的鼓掌次数乘6,报出数量。

比较估算与实际的数量会发现,实际的数量远大于估算的数量,说明每个人都有潜能,不去发掘与尝试的话将永远无法估量。所以大家都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

附录一:

①父亲眼中的我 :

②母亲眼中的我 :

③兄弟姐妹眼中的我:

④长辈亲戚眼中的我:

⑤老师眼中的我:

⑥同学眼中的我:

⑦朋友眼中的我:

⑧恋人眼中的我:(没有恋人的可以假想一下)⑨我自己眼中的我:

⑩自己理想中的我:

附录二:

拍卖规则:

1、每个学生手中有5000元(道具钱),它代表了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生的理解随意竞买下表中的东西。

2、每样东西都有底价,每次出价都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5000元的,立即成交。

价值清单:

(1)爱情500(2)金钱1000

(3)友情500(4)欢乐500

(5)健康1000(6)美貌500

(7)聪明1000(8)礼貌1000

(9)孝心1000(10)名望500

(11)良心1000(12)自由500

(13)爱心500(14)诚信1000

(15)权力1000(16)智慧1000

(17)豪宅名车500(18)冒险精神1000

(19)长命百岁500(20)每天都能吃美食500

10.学生自我成长团体辅导设计 篇十

【总体目标】增强自我认识,学会沟通与合作,促进自我成长。

【辅导对象】本校学生(包括高

二、高

一、初二)。

【辅导规模】该团体由10多人组成。

【辅导时间】每周三晚上,共五次。

【辅导地点】团体辅导室。

【招募方式】海报招聘或心理协会活动组成员推荐。海报内容如下:自我成长团体辅导向全校学生招聘组员。你是否渴望更好地了解自己,你是否渴望有效地与人交往,你是否渴望突破“瓶颈”而健康成长,如果回答是,那请加入我们的行列——自我成长团体,在这里将还给你一个全新的自我。

【辅导过程】其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团体形成阶段、团体过渡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大结局

第一次团体辅导

1、阶段目标:(1)激发组员参加团体辅导的兴趣;(2)彼此相识;(3)建立团体规范。

2、辅导阶段:团体形成阶段,时间60分钟。

3、辅导过程:

(1)组长作自我介绍。组长是由心理辅导教师担任。组长对学生到来表示欢迎,再次作简单的自我介绍,着重说明组长团体辅导训练背景及经验,同时说明什么是团体辅导及其团体辅导的意义。

(2)连环炮。

目的:初步相识,并建立团体互动关系。

准备:麦克风(由报纸卷成一个话筒状的棒子来代替)。

程序:以“接龙式”自我介绍访问进行。首先,全体讨论自我介绍应有内容,并讨论当一名记者与被试访者应注意的事项。然后,由指导手持麦克风访问一个成员,再由这位成员访问另一位成员,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全体都被访问。访问内容主要是姓名、兴趣等关于个人的资料。访问过程中,记者可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发问。

指导语:彼此或许还不是很熟悉,那么我们现在就以一种方式来彼此认识一下。

(3)爱心天使。

目的:增进学生对他人的关注,感受别人的成长。

程序: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白纸,写上自己的姓名,将该纸对折数次后扔到地上,堆一起,每个以抽签的方式随意抽取一个纸条。

指导语:如果你抽到是某人,那么就是某人的爱心天使,你就必须在团体辅导中多多关注他或她,试着去了解他或她,看看他在辅导中有什么变化。如果你抽到是自己,你就是自己的爱心天使,在团体辅导中试着去认识自己,体会一下经过辅导自己有什么变化。

(4)用一种动物来代表自己。

目的:通过投射的方式,增进对自我的认识。

程序: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白纸,请他们用一种动物来代表自己。写完之后,进行组内交流。指导语:写完了,同学们每人说一说为什么选用这种动物来代表自己。交流之后,最后教师

可以作如下总结——这里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物园,虽然有些同学同时选择同样一个动物来代表自己,但是此物非彼物,都有自己理由。这种活动虽然很简单,但是可以反映出同学们的个性、人生态度、价值取向,这样就可以增进对自我的了解。自我认识其实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5)建立团体规范。

目的: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让团体辅导正常有序地进行。

程序:以民主协商方式制定出团体规范,共同制定,一致通过,再加以确定为规范。将该规范写在4k大小的纸张上,并张贴在辅导室。

指导语:俗语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为了便于我们团体活动正常、有序进行,所以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份团体规范书,其内容涉及一些我们应该注意和遵守的事项,如守时、彼此尊重。另外有一些规则是学生难以想到的,这些主要是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制定的。如保密性原则(在这里我们可以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心事,在团体辅导所说的事,不要到团体辅导之外进行传播)。

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团体辅导

1、阶段目标:(1)增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2)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

2、辅导阶段:团体过渡阶段,时间60分钟。

3、辅导过程:

(1)千千结。

目的: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发展。

程序:让学生手拉手围成一圈,并记住他左手拉住谁的右手,他右手拉住谁的左手。然后松开牵着的手,在小范围内自由走到,辅导老师喊停,学生脚步不动,再让学生用左手去位刚才那只右手,用右手去拉刚才那只左手。这样就会形成错综复杂的结。最后将这个“千千结”结开。

指导语:你是怎样解开这个结,你在解开这个结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中你体验到了什么。

(2)自画像

目的:通过自画像,帮助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识。

准备:两盒水彩笔,一叠a3白纸。

指导语:你们可以随自己的意思,绘画出自己。绘画出的可以是具体,也可以是抽象的。画完之后,请同学各自呈现所画的自画像,解释一下所画的内容。

第三次团体辅导

1、阶段目标:(1)增进团体的凝聚力。(2)促进组员对自我的全面认识。

2、辅导阶段:团体工作阶段,时间60分钟。

3、辅导过程:

(1)汪洋中的一条船。

目的: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能力,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准备:一叠2k的旧报纸。

程序:按“12”报数的方式将所有的成员分为两组。每组分发一张旧报纸,将报纸放在地面上摊开。用报纸来象征着汪洋中的小船,每小组都乘坐在这条船,倘若小组中任何一学生身体任何一部分接触报纸之外的地面,就意味着活动失败。成功之后,然后将报纸对折,“小船”的面积缩小一半,完成如前同样的任务。如果再次成功,然后再将报纸对折,依次类推。再比较两组哪一组“小船”小,较小的一组获胜。

指导语:你是怎样完成这个任务,你在完成这任务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中你体验

到了什么。

(2)我的素描

目的:促进组员的自我认识,对自己作一个全面的审核反省。

程序:之前布置“我的素描”的习作(详见附件一);之后小组内分享与讨论。

指导语:在带领讨论中,下列各项都是值得注意的重点:①组员对哪一个人的看法最为重视?原因是什么?②最难填写的或最少资料的是哪一部分?原因是什么?③对于男生,宜对“父亲眼中的我”一栏加以注意。至于女生,“母亲眼中的我”也是可以注意的重点。④假设组员很努力填写,却始终出现资料贫乏的现象时,辅导老师宜留意其整体性人际关系到底如何?⑤除非有充分理由,对于全栏出现空白的情况时,应作出探索。⑥各栏所填写的,若是协调和谐又具有正面取向时,反映该学生具有统整健康的自我。若不幸各栏出现矛盾时,或资料倾向负面取向时,辅导老师与团体就要努力协助学生面对自我,并作出相应的改进。第四次团体辅导

1、阶段目标:(1)增进团体组员相互信任;(2)学会敞开心扉,自我暴露,同时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

2、辅导阶段:团体工作阶段,时间60分钟。

3、辅导过程:

(1)信任跌倒。

目的:增进学生之间相互信任。

程序:按“12”报数的方式将所有的成员分为两组,每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让其中一人站到圈中间,眼睛闭上,然后身体直立向后跌倒,其他同学以手臂围住的方式保护要倒下的同学。每人轮流一次。

指导语:站在中间同学一定要相信同伴,其他同学要一定不要辜负对方的信任,务必要做好保护工作。该活动有一定危险性,不要戏弄中间的同学,不要用拳头撞击中间的同学。活动结束后,每人体验一下跌倒的感觉。

(2)走出圈外。

目的:学会敞开心扉,自我暴露,同时也加深了对自我认识。

程序:给每布置“走出圈外”的习作(详见附件二),共四圈,由圈外至圈内,每圈回答一个问题,将回答的内容写在圈中空白处,然后组内交流。

指导语:第一圈:自己常常感受到快乐但很少对人讲的一件事。第二圈:每想起就不开心但又很少对人讲的一件事。第三圈:你的个人目标。第四圈:最能代表你个人核心特质的三个形容词。虽然我们程序是从外圈到内圈,但我们涉及的问题却是越来越个人化,越来越深入,我们心灵也就一圈圈地走到外面。

第五次团体辅导

1、阶段目标:(1)处理离愁别绪;(2)互相鼓励,获得自我力量;(3)让组员将获得的感悟用到团体之外。

2、辅导阶段:大结局,时间60分钟。

3、辅导过程:

(1)爱心天使揭晓。

指导语:第一次团体辅导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心天使。爱心天使职责就是关注他或她,了解他或她,看看经过团体辅导之后有何变化。

(2)礼物大派送。

程序:发张《礼物大派送》(详见附件三),让组员填写。填写完之后,然后将“礼物”依次送出去,接受同学将“礼物”填进相应的表格,并说声谢谢。礼物送完后,再谈收到礼物的感受。

指导语:礼物可以是虚构的,心意却是真实的。赠送的礼物可以是具体,也可以是抽象的。结束语:“天下没不散的筵席”。我们在这里体验成长,感受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希望我们同学将这些收获、这些体会带到团体活动之外,带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想一想,在我们周围我们的人际关系,似乎很复杂,而我们在这里却其乐融融,为什么在这里许多同学对此仍旧留恋,舍不得就这样结束了吗。为什么我们在这里会感到舒服,因为彼此都是坦诚的,都是敞开心扉的。

参考书目:

1、樊富珉编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1.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篇十一

一、授课时间:2008年4月10日上午第3节

二、授课地点:胶州市第三中学高二年级一班

三、执教教师:姜宝腾(教案原稿撰写人:孙少轶)

四、研究课题或本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对学生就行生涯规划就行指导

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确认目标的重要性,并教给他们合理的确立目标的方法。

2、教给学生确定目标后,如何根据目标制定计划,指导行动。

3、启发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持有何种心态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六、教学内容分析: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不管是学业有成,家庭幸福,还是加官进爵,腰缠万贯。那么,怎样才能取得成功,如何才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呢?大家似乎都很茫然。尤其是中学生,他们整日埋头苦读,却很少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堂生涯辅导课旨在通过学生对当前自身状况的反思,促使他们树立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无论是对其当前的学业,还是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七、教学对象分析:

胶州三中的生源较差,学生学习欲望不强,缺乏目标,对未来的发展缺乏动力;对当下的学习缺乏逐步实现的方法指导。

八、教学用品: A4纸一张 多媒体

九、教学过程: 正式上课

(一)问题的提出——大家渴望成功吗? 怎样才算成功?(学生自由回答)

尽管每个人对成功的看法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成功就是达到既定的有意义的目标。

问题的导入——如何才能成功呢?

(二)讲述第一个故事 树立目标(沙漠的故事)

引出第一个大问题——人生为什么要有目标?(哈佛大学25年跟踪调查研究)

启发思考:

1、目前,同学们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了吗?

2、自由联想,写下自己的目标。指导语:

现在给大家一张纸,你把所有你渴望得到的东西以及渴望实现的梦想全部写在纸上,你要展开思想的翅膀,尽情地翱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有任何的束缚,也不管它们能不能实现。

3、在众多目标中,找出核心目标。

所谓核心目标就是最重要的目标,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那么其他目标都能因此而实现。

4、为核心目标找出完成它的至少10条以上的理由。

5、请同学交流

(三)讲述第二个故事。山田本一的故事 师姐邹敏的故事

引出第二个大问题——确定了目标,往下我们又该怎么做? 例如,我们把目标定为考进班级前五名。(分解图)

想象游戏:当我考上大学后,我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听课、自习、图书馆、教授等)

(四)讲述第三个故事。

引出最后一个大问题——在行动过程中我们又该抱着何种心态呢? 小组讨论:布伦克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 课堂小结

最后总结一下,紧扣课堂第一问,到底如何才能达到成功呢?

(清晰的)目标 +(有计划的)行动 +(持之以恒)自我监控 = 成功 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爱默生

十、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高二年级教授了一节心理健康辅导课,课题的名称叫《目标决定未来》,课长为45分钟。

本课设计的初衷是:通过一些名人成功的实例和生活中的逐步实现目标的例子,通过讨论和互动游戏,帮助学生认识和体验到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目标明确、善于将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分目标、勇于坚持。

在本课的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处理的不是十分得当。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让存在不足,指导不是非常到位。其次,教师对课堂上的调控还有所欠缺,心理融合度不够。同时,课堂的结尾处可以更出彩一些,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本节课较好的地方是:整堂课的节奏把握地比较好;环节的过渡较自然,思路较清晰;事例选取的贴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触动较大。

在后边的教学中,我一定将本节课的经验好好发扬,争取将心理健康课上的更加有效,确实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指导作用。

十一、其他: 背景资料:

哈佛大学25年跟踪调查研究:

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

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第一个故事: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

庸的生活。对沙漠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现实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

第二个故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告诉了众人这样一个成功的秘诀:我刚开始参加比赛时,总是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改变了做法。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线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山田本一的话令人深思。看来,辉煌的人生不会一蹴而成,它是由一个个并不起眼的小目标的实现堆砌起

第三个故事: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老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它们是 50 年前皮特金幼儿园 B(2)班 31 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未来的 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 3 升水,都没有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 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 25 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其它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 7 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 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 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 是否实现了 50 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 及政府官

上一篇:如何保障产品质量下一篇:绵阳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