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知识总结

2024-08-10

八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知识总结(共10篇)

1.八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知识总结 篇一

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初中生物实用学习方法和技巧

1谐音串记法

(1)细胞的结构中有关细胞膜的记忆:线叶双无心糖。

即: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

子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

2口诀记忆

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例如: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

无(病)中生有(病)为隐性(遗传病)

有(病)中生无(病)为显性(遗传病)

大量元素——他(C)请(H)杨(O)丹(N)留(S)人(P)盖(Ca)美(Mg)家(K);

微量元素——铁(Fe)棚(B)铜(Cu)门(Mn)新(Zn)驴(Cl)木(Mo)碾(Ni)

生物细胞知识点

1.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

2.生物体的成长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是分不开的。

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线粒体:线粒体形状为棒状,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平滑而连续的界膜;

功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动力车间”。

(2)内质网:内质网是指细胞质中一系列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管道系统。

功能: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及脂质合成“车间”。

(3)中心体:中心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每个中心体主要含有两个中心粒。存在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中。

功能:中心体是细胞分裂时内部活动的中心。

(4)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功能: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5)高尔基体:亦称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器。是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的组成之一,是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囊叠加在一起所组成。扁平囊为圆形,边缘膨大且具穿孔。

功能: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6)核糖体: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普遍被认为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筛管细胞外,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存在。

功能: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将遗传密码转换成氨基酸序列并从氨基酸单体构建蛋白质聚合物。

(7)溶酶体:溶酶体是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细胞器。

功能:是“消化车间”,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当细胞衰老时,其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消化整个细胞而使其死亡。

(8)液泡:液泡是一种由生物膜包被的细胞器,在所有的植物(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液泡;有些高度成熟的植物细胞也是没有液泡的,如石细胞)和真菌细胞,以及部分原生生物、动物和细菌细胞中广泛地存在。

功能:液泡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强维持细胞的紧张度是它所起的明显作用。

2.八年级第一章测试生物讲评课教案 篇二

讲评内容: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讲评 讲评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2.查漏补缺,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认知结构。

3.提高学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4.通过多种不同思路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训练应试技巧和答题策略。讲评重点: 错误典型题、学生质疑的题

讲评难点: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方法分析,解题规范化

讲评方法:

1.评(评错误原因,评优秀解法,评新题生题),议,练结合 2.问题教学

3.整理升华,总结提高,突破措施:

1.统计各题的解答情况,特别是试卷中的典型错误

2.在错因分析,错题纠错,规范表述,反思提高,方法总结等环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讨论学习,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讲评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总结考试情况 优点:

选择题内容学生大部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上能理解和掌握,失分率较 低。

缺点: 部分学困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识图能力很不好。整体书写、卷面方面不好。

三、分析讲评试卷

(一)试卷结构

试卷情况:选择题共40分、简答题共60分。题型情况:选择题,填空题,填图题,实验题

得分情况:选择题最高分48分,最低分15分,简答题最高分49分,最低分23分。

试卷中集中反映的问题: ①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②语言表述不规范 ③实验设计能力差 ④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不灵活 ⑤对问题缺乏深层次,全面思考 ⑥错别字,书写不规范 ⑥审题不细

(二)试卷讲评

1、学生小组讨论,解决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疑问。学生纠正错误。

2、学生质疑,集体解决(生问生答、生问师答),教师剖析讲解

3、变式训练

4、反思总结

(三)教师讲评典型错题

四、学生纠正、复习巩固。

1、完成满分卷

3.八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知识总结 篇三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 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

1.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 学。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四、课 时

一课时

五、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在空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会飞行的动物,除了小鸟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会飞的动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为什么鸟儿能飞,而给人加上翅膀却不能飞,我们这节课将探究这一问题,希望同学们能认真探究. 2.新课讲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鸟呀?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述多种多样的鸟。通过提问:鸟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归纳总结鸟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特征。结合同学的回答提出相关问题:鸟类在空中飞行是剧烈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你们说能量从哪来? 那么鸟类在食量和消化方面有哪些特点?鸟类在空中飞行时需要的氧气量很大,大约是静止时的20多倍,那么它的呼吸系统有怎样的特点才能满足这么多氧气的需求量呢? 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莱特兄弟就是从鸟类的这些特点中得到启示,为我们人类实现飞向蓝天的梦想,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有了飞机的问世。提问:鸟的主要特征?

学生回答: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提问:那么鸟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猫头鹰是老鼠的天敌,大山雀、啄木鸟捕食农林害虫鸟,鸡鸭鹅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观赏价值。归纳总结: 1.鸟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2.鸟的主要特征

3.鸟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七、巩固练习P34练习

八、板 书 设 计 第六节 鸟

一、鸟

1.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体形为流线型-可减少飞行阻力(2)体表被覆羽毛-保温和飞行(3)前肢变成翼-扇形适于扇动空气(4)胸肌、龙骨突发达-适于完成飞行动作(5)体温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翔

(6)骨骼中空-可减轻身体比重动作 2.鸟的主要特征:

4.八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知识总结 篇四

教学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鱼骨骼图片,观察脊柱,提问:你知道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哪些动物没有?(PPT2)教材导学 自主学习

1.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PPT3)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学生活动二:学生探究问题。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探究点一 想一想,议一议:观察教材鲫鱼的骨骼。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哪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

探究点二 我国鱼的种类十分丰富。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可将鱼类分为淡水鱼和海洋鱼两大类。讨论:你知道有哪些淡水鱼品种吗?

探究点三 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用手摸一摸鲫鱼的体表,轻轻掀起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将鱼放在水中,观察鱼是如何运动的。讨论:

(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鱼有什么特征?它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PPT4~14)教师点拨:

(1)脊柱对鱼的身体具有支撑作用,脊柱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使鱼可以在水中游泳。(2)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在水中运动的阻力。鱼鳃里面有丰富的血管,每片鳃由很多细细的鳃丝构成。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鱼鳃的这两个特点对鱼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食用、药用、饲料或饵料、科研。(2)经济:养殖业和捕捞业。(3)文化:年画、格言、成语。

对探究活动中的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PPT15)生活在水中

体表有鳞片 鱼类的主要特征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课后P24的练习。(答案见课件PPT16)2.巩固训练一: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

3.巩固训练二:完成学生用书中有关题目。

5.八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知识总结 篇五

学习目标:

1.说出关于人力起源的几点种认识,做出相对正确的评价。

2.举例说明原始生命起源于生命物质这一有关生命起源的基本观点。3.通过学习认识生物的两面性,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教材助读:

1、米勒的实验为下列哪一项事实提供了证据?()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和硫化氢 B.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氨 C.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产生氨基酸 D.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2. 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适于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繁殖 柳树适于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繁殖?()

A.扦插 B.芽接 C.枝接 D.杂交

3.下列诗句中的描述与生殖现象无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红豆生南国,忽如一夜春风来,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将分割后具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埋在地里繁育薯苗 的马铃薯块茎埋在地里繁育薯苗()A.有性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营养生殖

4.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与苍蝇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相比,没有的时期 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与苍蝇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相比 时期是A. 卵 B.幼虫 C. 蛹 D.成虫 棉农要想多产棉,5.棉农要想多产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摘除顶芽,顶芽、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顶芽、侧芽都保留 摘除侧芽,顶芽、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D.顶芽、侧芽都摘除 人类学家认为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一)1、地球形成的时间?原始大气的成分有哪些?与现代大气有什么区别?、2、原始海洋是怎样形成的?原始生命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3、认真观察课本第4页化学进化过程示意图,分析化学进化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探究点

(二)4、米勒模拟实验装置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内通入的气体代表什么?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什么现象?

5、米勒实验中,冷凝管可使反应后的气体遇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这模拟了什么过程?米勒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哪个阶段?

6、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上有哪些成就? 当堂检测:

1.人类学家认为,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

A.直立行走 B使用语言 C.使用工具 D.脑量增加 型的性别决定中,2.在 XY 型的性别决定中,决定后代性别的时期是()

A.精子形成过程中 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 C.受精作用发生时 D.受精卵分裂过程中 3.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变化顺序是(),①蝌蚪的外鳃消失,长出内鳃 ②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 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③先长出外鳃 ④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形成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4、园艺师能将一株单色野生菊花培育出具有多种花朵的“塔菊” 采用的技术是()A.杂交 B.扦插 C.嫁接 D.压条

5.某生态县开展“养蛙治虫”试验,结果表明:放养一定数量青蛙的稻田比喷洒数次化 9.2%。%。这个事实说明 学农药的对照田水稻增产 9.2%。这个事实说明()A.农药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

B.青蛙对农田害虫的控制作用有限 农药影响水稻的传粉过程 C.青蛙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 D.农药影响水稻的传粉过程

6.八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知识总结 篇六

新 课 导 入 新 课 导 入

新 课 导 入以前只有在被减数(记作 a)大于或等 于减数(记作 b)的时候,我们会做减法 a-b(例如 2-1 ,1-1)现在,你会在 a 小于 b ,即被减数小于 减数时,做一下减法 a-b(例如 4-8 ,-7-0)吗?小数减去大数,所得的差是什么数? 提示: 4和-4有什么关系? 8-44, 4-8-4, 互为相反数结论:小数减去大数,等于大数 结论:小数减去大数,等于大数 减去小数的相反数减去小数的相反数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能 力

知 识 与 能 力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会进行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过 程 与 方 法

过 程 与 方 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渗 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 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 思想.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重 难 点 重 点 重 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难 点 难 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出.温度计(1)和(2)的 总温度是: 5℃+(-5 ℃)=0℃.温度计(1)比 温度计(2)高出的 部分为10℃是怎么 计算出来呢? 5℃-(-5 ℃)=10℃.口算:(1)(-4)+(-3)_____;-7(-7)-(-4)_______;-3(3)(-8)+(+5)_-__ 3__;-8(-3)-(+5)=_______.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什么数加上-4等于6? 10+(-4)6 相 反 数 6+410 6-(-4)10 相 同 结 果 比较下面的式子,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吗? 减 号 变 加 号 ? 15 ? 4 11 +(?15)? 4 减 数 变 相 反 数减 号 变 加 号7 ?(? 5)12 7 + 5 12 减 数 变 相 反 数

归 纳 : 有 理 数 的 减 法 可 以 转 化 为 加 法 来 进 行.知 识 要 点 知 识 要 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相反数.即: a-ba+(-b)注 意 注 意 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2 两个变化:(1)减号变为加号;(2)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例 计算:(1)(-10)-(-7);(2)5.6-(-3.4);解:(1)(-10)-(-7)=(-10)+7=-3;(2)5.6-(-3.4)=5.6+3.4=9;练 一 练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1)(-4)-(-2)(-4)+();2 5(2)0-(-5)0 +();-9(3)(-7)-9(-7)+();-32(4)2-(+32)= 2+();(5)(-6)-0=().-6全国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全国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城市 天气 最高温 最低温 温差 7 16 9 西安 多云 10 6 兰州 小雨 4 6.5 3.5-3 哈尔滨 小雪 1 1 0 银川 小雪 6-3 沈阳 小雪 9-2-3 呼和浩特 雨夹雪 1-1.5 11.5 乌鲁木齐 晴 13例:计算: 1 4? 6;2 09;3 2.2? 8.8;? 1 1? 4 45 4 3?减去(-6)等 于加上-6 的相 反数.解 : 1 4? 6? 462;2 090? 9? 9;? 3 2.2? 8.82.28.81 1;? 1 1 1 1 7 4 45? 4? 5? 94 3 4 3 1 2 减去-8.8等于加上-8.8 的相反数.练 一 练 1.计算:(1)(+7)-(-4);(2)(-0.45)-(-0.55);(3)0-(-9);(4)(-4)-0;(5)(-5)-(+3).(1)11;(2)0.1;(3)9;(4)-4;(5)-8.2.填空:(1)温度4℃比-6℃高________ 10 ℃;(2)温度-7℃比-2℃低_________℃;5 187(3)海拔高度-13m比-200m高_______m;60(4)从海拔20m到-40m,下降了______m.10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2 一个数减去0,仍然等于这个数.正数 两正数的和是_______;负数

两负数的和是_______;正数

正数减负数得_______;负数

负数减正数得_______;正数、负数或0 两正数的差数_______;正数、负数或0 两负数的差________;三数直接加减关系

又是怎么样的呢? 例 回顾小学时学过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 顺序,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下式(1)(-10)+(+5)-(-4)-(+9)解:(-10)+(+5)-(-4)-(+9)=(-10)+(+5)+(+4)+(-9)= [(-10)+(-9)] +[(+5)+(+4)] =(-19)+(+9)=-10 运用了哪些 运算律?1 3 1 2(2)5 4 4 5 1 3 1 2 解 : 5 4 4 5 1 3 1 2? 5 4 4 5 省略括号 1 3 1 2 和前面的5 4 4 5 “+”号 1 2 3 1? 5 5 4 4 3? 1 添括号和括 5 2 号间”+”的号

5把下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4)+(-7)-(-5)+(-6)解:原式=(-4)+(-7)+(+5)+(-6)=-4-7+5-6 读作:负

4、负

7、正

5、负6的和或负4减7加5减6.观察上面式子,你能发现简化符号的规律吗? 观察上面式子,你能发现简化符号的规律吗? 规 律 : 同 号 得“+” , 异 号 得“-”.规 律 : 同 号 得“+” , 异 号 得“-”.规 律 :练 一 练 把下列各式先写成省略加号的和式, 并用两种方法读出:(1)(-6)-(+9)-(-10)+(-4);(2)(-13)-(+7)+(+7)-(-9);(1)-6-9+10-4;读作:负

6、负

9、正

10、负4的和或负6减 9加10减4;(2)-13-7+7+9;读作:负

13、负

7、正

7、正9的和或负13 减7加7加9;练 一 练

1.(+15)+(-19)-(-5)b a +(-b)2.加 减 混 合 运 算 要 以 统 一 成 加 法 运 算 , 即:a+b-c=a+b+(-c).随 堂 练习随 堂 练习

随 堂 练习1.如果两个数的和是负数,关于这两

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这两个数都是负数B.两个加数中,一个为负数,一个为

零C.一个加数为正数,另一个为负数, 并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D.有A、B、C三种可能2.计算.1 ?7 ? ?5?4?10 解: ?7 ? ?5?4?10?75410?6? 3 7 1 2 2 14 2 6 3? 3 7 1 2 解: 14 2 6 33 7 1 2? 1 4 2 6 3 13? 43.计算-1+2-3+4-5+6-??+50

:-1+2-3+4-5+6-???-49+50 =(-1+2)+(-3+4)+???+(-49+50)25组=1+1+1+???+1 25个=25 4.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

变化如下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 少千米? 高度的 上升 下降 上升 下降 上升 4.5km 3.5km 4.4km 3.2km 3.6km 变化

+4.5km-3.5km +4.4km-3.2km +3.6km 记作

解:+4.5+(-3.5)+(+4.4)+(-3.2)+(+3.6)=4.5-3.5+4.4-3.2+3.6 =5.8km 答: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5.8km.习题 答 案习题 答 案习题 答 案

1.(1)-4;(2)8;(3)-12;(4)-3;1 1 1 6;7;8 ?4(5)-3.6;5 15 3 12.(1)3;(2)0;(3)1.9;(4)5 3.(1)-16;(2)0;(3)16;(4)0;(8)102;(9)-10.8;(10)0.2.13.(-2)+(-2)-4,(-2)+(-2)

7.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第一章 篇七

(一)植物细胞工程

1. 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试管苗→植物体

(2)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3)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二)动物细胞工程

1. 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

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3)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4)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③温度:适宜温度:哺乳动物多是36.5℃+0.5℃;pH:7.2~7.4。

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2.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8.外来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导学案 篇八

主备人:刘兴高 审核人:史德清

第一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培养阅读能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学习过程】

一、导入明标

二、初读感知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荻港()溃退()锐不可当()芜湖()歼灭()要塞()

2.词语的解释: 排山倒海: 高屋建瓴: 回肠荡气:

锐不可当:

三、品读感悟

1.找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2.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本文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议论,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两个方面的原因,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4.引导学生探究本文语言特点(由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加以分析)。

四、拓展延伸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微软公司目前的挑战不仅来自司法部和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对手,还来自内部——人才流失。在过去18个月,多名重量级相继离开,包括科技主管南茜•迈德福及领导发展视窗95的西尔弗伯格。发现他们离职原因有一个共同点,即感到微软已失去活力。

五、课堂检测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锐不可当()歼灭()阻遏()溃退()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绥靖()2.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

3.“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一词怎样理解?

第二课时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学习目标:

1.学习新闻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学习过程

一、导入明标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二十八宿()绥靖区()阌乡()杜聿明()鄂()阻遏()2.解释下列字词

阻遏: 溃退: 要塞: 炽(chì)烈:

三、品读感悟

1.指出课文的标题、导语、主体和背景。

2.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的事?而是写什么?并据此为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3.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四、拓展延伸

试比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两篇新闻的异同。

五、课堂检测

1.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

A.河南全境已大部为我解放 B.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我军攻势迅猛,蒋匪全局败坏 2.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持点是()。

A.采用倒叙 B.在记叙中穿插说明

C.以说明为主,记叙为辅 D.顺叙、倒叙、插叙全都用上 3.文中介绍背景文字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芦花荡

主备人:刘兴高 审核人:周卉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2、积累一些生字词。

3、培养学生阅读小说和复述故事的能力。

一、导入明标

二、初读感知

1、会读是学习的第一步,相信你也能读得有滋有味(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提防()

竹篙()

苇塘()

疟子()

寒噤()

吆喝()一梭机枪()

蹿()仄歪()趴()

扒()飒()

转弯抹角()

2、怎么样阅读小说

(1)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哪三要素?

(2)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哪四个阶段?

三、合作探究

1、梳理文章脉络,2.重点探究“老头子”形象

用“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

”说话,重点探究人物的性格内涵。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可以有如下结论:

四、拓展延伸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的这种性格?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五、达标测评

1、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2、练习一第1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小说中老英雄的性格特征;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小说富有诗意的语言。

一、导入明标

二、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用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的?

2、赏析句子(1)“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芦花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

(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三、拓展延伸

你喜欢本文中的故事或人物吗?如果喜欢,请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说说你的感受。

四、达标测评

1、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2、仿照文中一些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写写你家乡的景物。蜡烛

主备人:周卉秋 审核人:刘德明

学习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内涵及表达作用。

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深厚情谊,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

一、导入明标:

二、初读感知:

1.速读课文,疑难字词勾画出来,查工具书独立解决。2.复述课文主要情节,尝试说说本文表现什么主题。(复述要抓住记叙的要素)

三、品读感悟:

1.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并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2.你认为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的语句叙述。

3.找出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反复描写? 你认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1.阅读文中关于“蜡烛”描写的语句,体会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了几处?蜡烛有着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2.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中相关语句,设想一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五、达标检测: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妇女。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着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老兵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去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结合全文看来,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2.“老妇人”为什么翻来覆去地数数?

3.试分析文章段末的作用?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主备人:刘兴高 审核人:王成威

【学习目标】

1.朗读全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资料链接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一、明标导入

二、初读感知 1.给划线字注音

箱箧()给()予 恍()若 眼花缭()乱 惊骇()晨曦()2.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

3.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称呼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6.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三、达标测评

1.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雨果的博大情怀和高尚品格。

2.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一、明标导入

二、品读感悟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3.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三、拓展延伸

阅读(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住,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1.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

2.甲文乙文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四、达标测评

1.用自己的话评价一下雨果。

2.学过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5.亲爱的爸爸妈妈

主备:刘兴高 审稿:王洪

【学习目标】

1.积累“肃穆、荒谬、健忘”等词语,掌握作家的生平资料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2.理清文本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品读课文议论描写的句子,说作用。

4.领会文章“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资料链接】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学习过程】

一、导入明标

二、初读感悟 1.注音 杀戮()悼念()

屹立()肃穆()恍惚()荒谬()憧憬()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引文

坟地见闻

呼唤和平,面向现实,记述各种纪念活动

回顾历史,反对战争。记录作家座谈会

摘录遗言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三、品读感悟

1.引文中,萨特说〞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说说这样说的原因。

2.品读课文中描写和议论的句子,体味其中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

你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有什么看法?写一则感想或评论,200字左右。

五、达标测评

(一)“西德作家明赫白缓缓地站起来„„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1.西德作家明赫白的一番话表明他是一个 的人。2.安格尔的话表明了他怎样的感情? 3.“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表明’

4.文段采用的描写方法是:,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二)“克拉库耶伐次血腥悲剧中最感人的,是那些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

(生还的工人)亲爱的包瑞卡好好照顾美莎给她找个好丈夫问爸爸好请他也找爱 你的包季达。“

5.“片纸只字”最感人的原因是:

9.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教案 篇九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

(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阅读课文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 1米。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1000m= 10m; 1dm= 0.1m=10 m; 1cm= 0.01m=10 m;

1mm= 0.001m=10 m 1μm= 0.000001m=10 m; 1nm= 0.000000001m=10 m

3.阅读课文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学生分组实验。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1(卡尺法):如左图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右图,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 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2(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3(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4(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3)测量一页纸的厚度,探究:纸的厚度为10 -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

(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4)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3-6-93-1-2

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0.初中二年级地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十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中纬

度地区,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二、优越性:

1、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多种农业经济

2、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交通便利

3、东临太平洋—海洋资源丰富

4、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海上交通

三、国土辽阔: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四、我国陆上国界线约2万千米,我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我国领土的四至: 最北端:53˚N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南端:4˚N 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135˚E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73˚E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五、14个陆上邻国,逆时针方向为: 东部:朝鲜 东北:俄罗斯 北部: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六、6个海上邻国,自北向南为: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七、我国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八、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九、我国差异:南北跨纬度近50个纬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个经度,约5000千米

十、我国最大的岛:台湾岛,第二大的岛:海南岛 十一、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十二、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34个省级行政区: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 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5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西藏自治区(藏—拉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广西壮族自治(桂—南宁)

我国的四个直辖市:北京(京)、上海(沪)、重庆(渝)、天津(津)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澳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十三、东三省:

黑龙江(黑)—哈尔滨、吉林(吉)—长春、辽宁(辽)—沈阳

十四、面积最大、邻国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跨经度最广的省:内蒙古自治区

跨纬度最广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

全部位于热带的省:海南省

东临台湾海峡的省:福建省

十五、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省级行政单位:

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十六、形象记忆:黑龙江省—天鹅;云南—孔雀;广东—象头;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我国13.39亿;(38人⁄分钟)、世界69.09亿,(259人⁄分

钟)、人口世界第一,为世界人口的1/5。

二、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快。

三、人口政策:1)实行计划生育,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四、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分布界限:(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

五、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3倍多。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56个民族=汉族(92%)+55个少数民族(8%)

二、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前四位的是:壮族、(人口最多,有1600万人

口)、满族、回族、苗族。

三、民族的分布:汉族:遍及全国;少数民族:西南、西北、东北;

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四、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省,25个少数民族

五、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上一篇:信息服务管理制度下一篇:宁强县中心敬老院传染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