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名作赏析(精选8篇)
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名作赏析 篇一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品赏析
【注释】:
瀛州:传说中的海上三座神仙山之一,另两座名蓬莱、方丈。天姥: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天台山的南面。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剡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嵊县南。谢公屐:谢公,南朝诗人谢灵运。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目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金银台:指神仙居所。白鹿:传说中神仙所骑的神兽。
【简析】:
李白在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准备由东鲁(今山东省南部)南游越中时,写了这首向朋友们表白自己心情的诗。全诗既写梦境,也写现实,构思缜密,极富想象,将神话传说和实境奇幻地交织在一起。这是诗人迭遭失意后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觉得只有梦境才更值得流连;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一旦接触到现实,只能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呼喊。全诗兴到笔随,酣畅淋漓地倾泻感情,完全不受形式的束缚,只有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才有如此磅礴的气势。这首诗又题作《别东鲁诸公》。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適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诗人探求的想望。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去梯。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注〕①《秋下荆门》。②据《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止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
天姥山,在浙江嵊县新昌县内,传说登山的人曾经听到仙人天姥的歌声,因此得名 。《梦游天姥吟留别》,或称《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亦称《别东鲁诸公》。天宝元年(742)秋天,李白被唐玄宗召入京都长安 ,待诏翰林,实际上除了应制作诗、“多陪侍从之游”外,别无他事可作,更无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对这种无聊的御用文人生活,李白日渐厌倦,同时,因为诗人蔑视权贵,不断遭受排挤与诽谤。面对腐败的朝廷,李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但报国无望,而且有祸患将至。在自知难为朝廷亲近所容的情况下,诗人就于天宝三年三月上书奏请还乡。玄宗以其“非廊庙器 ”,乃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李白回到第二故乡东鲁,心中悲愤难平。次年(745),他决定南游,临行时,赋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东鲁友人。这是一首纪梦诗,也是一首浪漫的游仙诗。李白堪称我国古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浪漫的笔调抒写了梦中漫游天姥山的迷人境界,景象瑰丽,亦真亦幻,光怪陆离,变化莫测,充满了热烈奔放的激情和富于幻想的气魄,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反抗精神,抒发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心情。
全诗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海客谈瀛洲”到“对此欲倒东南倾”,写传说中天姥山峻峭雄奇的非凡气势和自己对它的向往之心。这是引起梦游的动因。大意是说,海外来客谈论瀛洲仙山的美妙景致,实在令人神往,只是难以追寻。而浙江人所谈的天姥山那时明时暗、扑朔迷离的云霞却是可能看见的。天姥山高耸入云,横贯天际,气势简直超出了五岳而盖压赤城山。与天姥山毗邻的天台山高达四万八千丈,但与天姥山的雄奇壮观相比,它也显得矮小卑微,象要倾倒在天姥山的东南脚一样。“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二句,这是诗人惯用的一种反衬手法——瀛洲“信难求 ”,而天姥山却如此奇伟壮观、真实可睹 ,“云霓明灭”中也颇有仙山风姿,因此漫游天姥山,就更成为诗人梦寐以求的事了。实际上天姥山虽是越东的灵秀之地,其高大雄伟的程度却远逊于五岳,就是和天台山相比,很难相提并论。然而在李白的笔下,它却伟岸盖于群峰,这是诗人的感情因素在起作用。诗人的真正意图,并不在于再现一个真实的天姥山,而是发挥想象表现梦幻的美好和现实的差距。
第二层次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仙之人兮列如麻 ”,为梦游天姥的全过程,是全诗情节内容的主体。可分三层。第一层(“ 我欲因之梦吴越”八句)写进入梦境和梦游的路线。经镜湖,到剡溪,沿着谢灵运登山的足迹,登上“青云梯”,湖月照影,“渌水荡漾”则更显出大自然的美好。第二层(“半壁见海日”之句)写山中所见所闻。先写天姥山的高且奇:在半山腰可以看到从大海中喷薄而出的一轮朝阳,耳畔又响起天鸡那美妙动听的啼鸣。接着写山的深且远:山路是千岩万转崎岖险峻的,而烂漫的山花又如此迷人,使人留连忘返,倚石稍憩,不觉天色已晚。暮色之中,熊的咆哮,龙的鸣叫,象惊雷一样在岩泉山谷间隆隆作响 ,使密林为之战栗,峰峦为之惊悚。第三层(“云青青兮欲雨 ”十二句)进入游仙境界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是写诗人梦入仙境时的气氛 :云雾迷濛,水烟缭绕,电闪雷鸣,山峦欲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洞天,是道家对神仙的居所的称呼,此句意为神仙居所的石门轰然一声裂开 ,“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意思是:青色的天空广阔无边,太阳和明月照耀着神仙居住的镶金镂银的楼台,云神穿着霓虹作的衣服乘着马纷纷从天而降 ,此时,“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虎为云神鼓瑟 ,凤凰为云神驾车,群仙密密麻麻地列队迎候诗人的到来。仙境对诗人的如此器重,与现实中诗人的遭谗被遣形成何等鲜明的对照呵!仙界愈是重才思贤,就愈显示出现实中权贵小人的嫉贤妒能,排斥异己,为诗歌结尾的激愤之情的抒发埋了伏笔。
第三层次从“忽魂悸以魄动”到结尾,写梦醒后的感慨。游仙美梦在高潮陡然幻灭,这与李白的被诏被遣的经历正相似!君王对文人才士招之即来呼之即去,人们的荣辱都仿佛过眼云烟,因此李白才从梦境的幻灭中引发出“ 古来万事东流水”的“人生如梦”的感慨,其中凝聚了诗人多少深沉的失意,写到此处,诗人并不就此搁笔,继而又掀起更加撼人心魄的感情波澜 ,“且放白鹿青崖间”,表示他将放弃黑暗仕途,回到大自然中。向山光水色去寻找灵魂的慰藉。他逃离现实而纵情山水,正说明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内心苦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豪气十足的名句,则是苦闷到极点后胸中愤懑岩浆的总喷发,它表明了李白对封建权贵永不妥协的反抗精神 ,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上流社会中污秽、庸俗、丑恶现象的鄙视和厌弃。《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熔优美离奇神话传说、强烈的夸张与高度的想象等艺术手法于一炉,创造了离奇瑰美的艺境。
诗歌一开始就以瀛洲仙山为楔子和陪衬,令人对天姥产生亲近和向往之情。接着,诗人又以极度夸张的语言描写了天姥的奇岸伟峻:“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通过如此的夸张状写,从而就使天姥山变成了超现实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为其后的梦游渲染了气氛。第二段中的梦游,由传说和神话故事加上诗人惊人的想象力而成 。特别是“天鸡”啼鸣、“熊咆龙吟”、“洞天石扉”、“金银台”、“云之君”、“虎鼓瑟”、“鸾回车”、“白鹿”等神话传说和惊人想象的结合 ,妙不可言。夸张、想象和神话传说水乳交融,使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倜傥潇洒、傲岸不羁,增强了全诗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句式参差错落,语言抑扬顿挫,富于音乐节奏感。全诗句式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直至九言,风、骚、骈、赋、散各体俱备,运用自如,变化多姿,不拘一格。这首诗的用韵也颇讲究,全诗所用十二韵,音韵平仄错落有致,表现了诗人感情的起伏变化,更易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
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 ,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 ”,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 。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 ,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 。“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 ,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 ,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 ”,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2.《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名作赏析 篇二
这是一首写梦的诗歌。梦是虚幻、无序的, 梦和想象一样, 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便于作者抒发、释放情绪。诗人心中苦闷, 因此他就寄情于山水以寻求解脱。全诗围绕着一场梦幻来构思的。在这个领域中形象都是奇特而瑰丽的:湖月、剡溪、渌水、青云梯、海日、天鸡、丘峦、洞天、金银台……, 都鲜明地反衬了现实中的种种丑恶现象。
二、从全文的内容上分析
1. 入梦
一开篇, 诗人便用“烟涛微茫信难求”诗句体现神山的难以觅求, 以此来反衬天姥之清晰可见。接着, 自然进入对天姥山的刻画。诗人写其山之壮阔:“连天向天横”, 挺拔高耸, 大有横空出世之概。再用对比手法, 盛夸五岳的超拔气势, 盖过群峰绵延的赤城。这样对比诗人仍觉得还不足以表现天姥的高大和气势, 又发出了“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的感叹:巍峨高拔的天台山在天姥面前, 也相形见绌。这一来, 不明言天姥之高, 而其高自出;不直说其势, 而遮天蔽日的气势又自可想象, 使之更为突出。
2. 梦游
诗人从“一夜飞渡镜湖月”起, 进入主体部分即“梦游”部分。一“飞”字, 极表“渡”的轻快迅速, 更体现了诗人对吴越的向往的迫切之深。“夜”“月”的入句交代了梦游的环境氛围:这既紧扣了诗题“梦”字, 又为诗人的梦游营造了清丽的气氛。诗人驾长风, 披月光, 飞过镜湖, 来到剡溪这东晋诗人谢灵运投宿的住所。乍到那里, 触目的是绿水荡漾, 入耳的是清猿长啼, 诗人雅兴满怀。诗人来不及洗刷一身风尘, 便亟不可待地“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著”“登”深刻地透露出诗人当时拾级爬山的兴奋情态。当他站立山巅, 青云白雾仿佛缠绕在腰间, 纵目东眺, 遥望到一轮红日从海浪中涌出, 耳听到报晓天鸡引颈啼鸣。至此梦游时间从月夜不知不觉到了拂晓。梦游的行动也从飞渡“湖月”进入登临远眺, 梦游的环境由秀丽转到壮美, 梦游的情怀由急切而成豪迈。接着写晨曦微露到薄暮入暝的一天游览。这一天诗人自然见过不少的奇花异景, 但他只用粗笔略过:“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这一句虽是概述文字, 未曾尽写细致的风光, 但是一个“忽”字, 可见他已醉情山水, 乐而忘返, 不知“暝”之将至矣。这是从主观感受上下笔的。这句既总括了一天的游程, 又为下面的描写拓开了笔路:在暮色降临的天姥山上, 飞流直下的瀑水撞击岩泉发出轰鸣般的巨响, 这如同熊在吼叫, 龙在长吟, 令人毛骨悚然。不唯于此, 天地万物在入暮后发生急剧变化。“云青青兮欲雨, 云澹澹兮生烟。”何处避雨, 哪里投宿?正当诗人惊慌失措之际, 猛然间, “列缺霹雳, 邱峦蹦摧。”画面迅速地转换, 一道闪电骤然掠过, 贯耳的天雷跟着炸响。正是这声霹雳迎来了另一重境界, 幻想达到了极致:眩惑心目的景象纷呈到读者眼前, 诗人来到了神仙世界:“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仙人在足够绚丽多彩的气氛渲染下纷纷出场, 一个“下”字从动作上勾勒出了他们翩翩出游、腾云驾雾的轻盈, 从风度上传达出他们欢愉的心情。“如麻”极言其多, “纷纷”写其风姿, 这里既有绮丽的景象, 又有色彩的描绘, 这是诗人梦游畅想的最高境界, 也是全诗最为饱满、明朗的艺术画面。这也是诗人执著追求的境界。
3. 惊梦
正当诗人置身于仙气萦绕、变幻奇特的情境中与神仙和谐地融为一体时, “忽魂悸以魄动”, 诗人转瞬间心悸梦醒, 只能惊坐长叹。枕席依旧, 而烟霞泯灭。境界的突变引起诗人的情绪急转直下, 由云霞消失的遐想中回到冷峻严酷的现实中。这里“忽”是暴露理想与现实, 个人和环境的尖锐矛盾。由此全诗进入高潮部分。诗人在梦觉低徊失望之余唱道“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从心底喊出这样响亮的声音, 充溢着火山喷发般的激情。
三、从表现形式上分析
1. 全诗结构跳跃
整首诗短短四十五句, 两百八十五个字, 奇峰迭起, 幻景层出。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结、转换, 如同前人所评“白云从空, 随风变灭”、“杳冥惝恍, 纵横变幻”, 诗论家名之曰:跳跃式结构。跳跃的结构不仅生动地体现了梦境的变幻不定, 更是有力地表现了诗人从重压下爆发出来的感情不受羁束地奔腾而出, 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苦苦探求。这种结构正是由诗人所要抒写的强烈感情决定的。
2. 诗歌语言形式灵活多样
这首诗的语言, 有时活泼流畅, 有时排比铺陈, 气势奔放、挥洒自如, 与梦幻的内容自然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自然纯朴而又清新飘逸的独特风格。随着感情的发展变化, 诗的几个部分语言的色彩、风味也有明显的不同, 但都统一在诗人创作的个性特点之中。即诗人的艺术构思, 积极地适应了主题思想的表达。
总之, 本诗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紧紧扣住“梦游”的字眼上, 体现“梦幻化” (创造性) 的特点。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自由美好的天地, 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慕和对权贵的憎恶。我想这也是这首诗被后人广为传颂的原因之一吧!
参考文献
[1]孙绍振.月迷津渡.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3.
[2]杨云超.中学语文.湖北大学出版社, 2011 (15) .
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篇三
一、自习目标
1.背诵这首诗歌,积累“信”“或”“拔”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领会作品形象奇特和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3.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明确目标之后,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下面给出的学案。
作者简介:李白,字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现存诗歌900余首,他的诗歌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__________风格,素有________之称。他的诗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请某小组完成:
明确:(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奔放飘逸)(想象丰富)(色彩绚丽)(形式多样)
注意:完成以上填空题时不一定要求答案完全一致,重在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大体总结出李白作品的艺术特色即可。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题目中说是“梦游”,诗中写梦游的部分是第几段,分为几个层次。梦游的高潮又在哪里?
2.第几自然段扣住了题目“留别”二字?
3.是什么激发了作者梦游的幻想?
学习要求: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方式:朗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整理文章内容,完成1~3题,答题要紧扣文本。
三、内容探究
1.阅读第一段,思考、讨论: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五岳等山,有何作用?
2.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登上天姥山之后描摹了哪些光怪陆离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手法?
3.阅读第三段,思考全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诗?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4.你将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探讨。
我的问题:学习要求:小组合作探究。
(教法:讨论过程中,老师在各小组间询问进度,并就各小组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引导。)
四、小组展示
(小组展示示意图)
展示提示:
1.C层次学生到黑板前做展示,B层次学生协助,10分钟完成展示,另外留2分钟给不参加展示的A、B层学生,请你们联系自己手中所总结出的书面讨论结果,完善本小组学生在黑板上的展示结果。
2.不参加展示的学生,在其他学生展示期间,看文本,并完善自己手中的书面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仔细参看本组或外组学生的展示结果,做好点评和质疑。
(教法:教师对学生的展示给予恰当的指导,并对学生展示的点评和质疑进行总结概括。)
小结本课:本篇课文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品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希望大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自学,学会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鉴赏方法,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李琳,女,生于1980年2月,本科学历,2003年至今于陕西省绥德中学教授高中语文,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多次获得教学能手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对课文《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的教学,我采用了自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之前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自习目标。
一、自习目标
1.背诵这首诗歌,积累“信”“或”“拔”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领会作品形象奇特和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3.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明确目标之后,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下面给出的学案。
作者简介:李白,字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现存诗歌900余首,他的诗歌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__________风格,素有________之称。他的诗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请某小组完成:
明确:(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奔放飘逸)(想象丰富)(色彩绚丽)(形式多样)
注意:完成以上填空题时不一定要求答案完全一致,重在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大体总结出李白作品的艺术特色即可。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题目中说是“梦游”,诗中写梦游的部分是第几段,分为几个层次。梦游的高潮又在哪里?
2.第几自然段扣住了题目“留别”二字?
3.是什么激发了作者梦游的幻想?
学习要求: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方式:朗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整理文章内容,完成1~3题,答题要紧扣文本。
三、内容探究
1.阅读第一段,思考、讨论: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五岳等山,有何作用?
2.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登上天姥山之后描摹了哪些光怪陆离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手法?
3.阅读第三段,思考全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诗?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4.你将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探讨。
我的问题:学习要求:小组合作探究。
(教法:讨论过程中,老师在各小组间询问进度,并就各小组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引导。)
四、小组展示
(小组展示示意图)
展示提示:
1.C层次学生到黑板前做展示,B层次学生协助,10分钟完成展示,另外留2分钟给不参加展示的A、B层学生,请你们联系自己手中所总结出的书面讨论结果,完善本小组学生在黑板上的展示结果。
2.不参加展示的学生,在其他学生展示期间,看文本,并完善自己手中的书面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仔细参看本组或外组学生的展示结果,做好点评和质疑。
(教法:教师对学生的展示给予恰当的指导,并对学生展示的点评和质疑进行总结概括。)
小结本课:本篇课文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品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希望大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自学,学会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鉴赏方法,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李琳,女,生于1980年2月,本科学历,2003年至今于陕西省绥德中学教授高中语文,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多次获得教学能手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对课文《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的教学,我采用了自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之前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自习目标。
一、自习目标
1.背诵这首诗歌,积累“信”“或”“拔”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领会作品形象奇特和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3.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明确目标之后,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下面给出的学案。
作者简介:李白,字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现存诗歌900余首,他的诗歌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__________风格,素有________之称。他的诗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请某小组完成:
明确:(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奔放飘逸)(想象丰富)(色彩绚丽)(形式多样)
注意:完成以上填空题时不一定要求答案完全一致,重在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大体总结出李白作品的艺术特色即可。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题目中说是“梦游”,诗中写梦游的部分是第几段,分为几个层次。梦游的高潮又在哪里?
2.第几自然段扣住了题目“留别”二字?
3.是什么激发了作者梦游的幻想?
学习要求: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方式:朗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整理文章内容,完成1~3题,答题要紧扣文本。
三、内容探究
1.阅读第一段,思考、讨论: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五岳等山,有何作用?
2.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登上天姥山之后描摹了哪些光怪陆离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手法?
3.阅读第三段,思考全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诗?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4.你将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探讨。
我的问题:学习要求:小组合作探究。
(教法:讨论过程中,老师在各小组间询问进度,并就各小组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引导。)
四、小组展示
(小组展示示意图)
展示提示:
1.C层次学生到黑板前做展示,B层次学生协助,10分钟完成展示,另外留2分钟给不参加展示的A、B层学生,请你们联系自己手中所总结出的书面讨论结果,完善本小组学生在黑板上的展示结果。
2.不参加展示的学生,在其他学生展示期间,看文本,并完善自己手中的书面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仔细参看本组或外组学生的展示结果,做好点评和质疑。
(教法:教师对学生的展示给予恰当的指导,并对学生展示的点评和质疑进行总结概括。)
小结本课:本篇课文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品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希望大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自学,学会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鉴赏方法,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篇四
李杜是盛唐诗坛上的两大家。明代胡应麟在评论他们各自的特色时说:“阖辟纵横,变幻超忽,疾雷震霆,凄风急用,歌也;位置森严,筋脉联络,走月流云,轻车熟路,行也.太白多近歌,少陵多近行。”(《诗薮》内编卷三)凡是读过李杜诗歌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印象:李诗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杜诗则结构严谨,描写逼真,充满现实主义精神。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其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他的创作特色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以游仙为题材的作品。李白好神仙,在作品中常常有游仙。该诗作于天宝四年。诗人于天宝三年被排挤出长安后,经梁、宋,到达齐、鲁。当他由东鲁又要南下吴、越时,写了这首诗留别山东的朋友。所以诗题一作《别东鲁诸公》。“梦游天姥吟”是就诗中所写内容自拟的乐府歌行题目,“留别”是点明诗为赠别之作。留别而出之以梦游天姥,在赠别诗中便显出别开生面的意味来。据志书记载:天姥峰在台州天台县西北,就是今浙江天台西北。它同天台山相对,峰峦孤出峭立,下临剡县,仰望如在天表。这样一座山自然是诱人的。梦游不是实游,但仍然表现了心向往之。李白在南陵得到征召时,曾兴奋地说:“我辈岂是蓬蒿人!”并非甘居乡野山林的人物。曾几何时,又转向 水。为什么有如此骤然的转折呢?就在当时政治腐朽,奸佞当权,有理想有抱负之士不得施展才能,“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无人识贤用贤,只好赋归去来了。所以留别诗要写成梦游天姥,因为中心不在别意的缠绵,而在借此以抒发政治感慨,表示政治态度。本属政治性主题,却通过梦游名山、神入幻境表现出来,惝恍迷离,奇异多彩,更充分地发挥了诗人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成为李白的一篇代表作。全诗可分成三段:
自首句至“对此欲倒东南倾”为第一段。写梦前,梦游天姥山的缘由。从战国以来,就相传东海中有三神山。战国时燕、齐之主和秦始皇都曾派人入海相求,自然毫无结果,因为它本是不存在的东西。诗人把它拉来做陪衬,创造了一个跌宕有致的开端,并且一开始就带上点神话气氛。“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海客”指海上来的客人。“瀛洲”是传说中东海三神山之一。“信”是诚然。“烟涛”指烟波海涛。“微茫”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海客谈说瀛洲,只是虚幻的传言,烟水迷茫实在难以求索,越人谈天姥,是人间的实言,是可以攀上云霞明灭的峰头一览真颜的。这是用对句写出两个虚实相映的形象,用瀛州的烟波渺茫难求来衬托天姥山的客观存在。有了瀛洲的反跌,天姥更加突出了。仙山瀛州虽好,但涉虚幻,即不可求,因而一笔带过。天姥可睹,并且云霞明灭,故可一游。下面描写天姥的奇伟:“天姥连天向天横”。天姥不仅高与天齐,所谓“连天”,还有与天比长争高的架势,所谓“向天横”,真可以说是情豪笔劲,把山写得龙腾虎跃。“拔五岳,掩赤城”。“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历来被认为是中国腹地的五座大山。“赤城”也是山名,在天台县境内。天姥拔出五岳之上,掩蔽了赤城山,足见其巍峨雄拔之势了。下面再用天台山来烘托。“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对天台先扬一笔,四万八千丈,然而在天姥面前,也不过如倾侧俯伏的小丘罢了。这一扬一抑都是为了显示天姥之高、之大。这横空出世的天姥的高大形象一下就跃入我们的眼帘。如此雄奇的山水,自然引人神往,怎能不使李白魂牵梦萦呢?所以诗人于梦中飞去了,故引出一番奇异的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至“失向来之烟霞”为第二段。写梦中,游天姥的全过程:由入梦到梦醒,是全诗的主要部分,也是扣“梦游天姥”之题。
既然是梦,那就多变幻而神奇。梦是虚境,山是实境,诗人使虚实交织,似幻似真,逐次展现出迷离引人的境界。“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之”指因借越人的谈论天姥。“梦吴越”指梦中由山东向吴越驰去。“一夜飞度镜湖月”。诗人一夜之间,在月光下,飞越了镜湖。镜湖在今浙江绍兴,是从山东到天姥所经之路,因此过镜湖有似真,一夜飞度则为幻。“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剡溪即曹娥江上游,剡县就在溪滨,过剡似实,湖月相送则为幻。湖月把诗人的身影投射于地,合乎情理之真,而月下飞行,无疑又是幻。可谓霎时千里,带有梦的特点。这个引无数墨客竟折腰的旅游胜地,李白只写了两句:“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谢公”指谢灵运,他喜游山水,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投宿。他的诗中曾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峰”。即夜晚投宿于剡,天明遂登天姥。这里点出历史上游人之陈迹。“渌水”指清澄的水。这句突出剡溪主要动人的非凡景色之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指谢灵运为登山而特制的木鞋,鞋底有可以装拆的齿,上山则去掉前齿,下山则去掉后齿。“青云梯”指高峻的山路。谢公宿处为历史实有,似实,脚著谢屐,则为幻。这一段写梦行至天姥,配以月夜背景,点染历史故实,画面优美,真幻交织,奇趣引人。
接着写“游天姥”,先外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半壁”指半山腰。神话传说东南桃都山有桃都树,其高大异常,枝与枝相距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出先照到此树,天鸡遂呜,然后天下群鸡方叫。因为山高,半山就看到梅上日出,天鸡已开始啼叫,将神话组织入诗,更添神异色彩。半山腰处已经看到大海日出,又传来天鸡的啼声。大家想一下,“半壁”尚如此雄伟壮观,那“绝顶”当如何?
(梦境展开,胜景之一)再看山的实景,首先是洞天外:“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巳暝”。“暝”指天黑。这些靜景雄伟陡峭已使人迷醉,由于山路曲折盘旋,没有一准方向,一路上或迷赏名花,或倚石休歇,不觉之间已是夜幕降临时刻。下面由静写动,由看到听,突出山的惊险景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咆”是野兽怒吼声。“熊咆龙吟”是形容“岩泉”即涧水的声音。“殷”形容声音震天。“栗”是感到惊惧而发抖。“层巅”指峰顶。“熊、龙、岩、泉、巅”景象险怪,通过一咆一吟,显示惊心慑胆的景象。这四句说深邃的峡谷中岩泉咆哮,浓密的深林黑黝黝不见边际,层巅使人战栗惊恐,足见其神奇。这“迷、倚、忽”表现诗人为天姥胜景所陶醉,乐而忘返。这一种神秘奇伟的境界,为下文的奇境陡现酝酿了气氛。
(洞天外梦境变幻,胜景之二)描绘洞天仙景:“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 “青青”形容雨云浓黑。“淡淡”是水波闪动的样子。“烟”指雾气。先写神奇之境将要出现时的预兆变化,黑云在脚下,青青含雨欲滴,岩泉瀑水则笼罩在夜雾中。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列缺”是闪电。“霹雳”是雷声。“扉”是门。“訇然”形容大声。这四句承上文“云青青兮欲雨”,写一阵电闪雷鸣,山峦崩裂,现出两扇石门,又訇然张开,露出一个洞天福地来。那里面是什么情景呢?“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青冥”即指青天。“金银台”是神仙所居的台阁。这里青空辽阔望不到头,日月光华照射着金装银裹的亭台建筑,光彩夺目。“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云之君”犹如说天上仙人。他们以云霓彩虹为衣,以风为马,也就是乘风,飘然而下。说神仙们纷纷从天上降下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回车”即拉车,老虎鼓瑟,鸾鸟拉车,仙人林立,奇境迷人。
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创作背景 篇五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
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京城长安,李白南下大都市会稽(绍兴)。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 题目:“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内容大多是悲愁慨叹,形式上自由活泼,不拘一格。《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把梦中游历天姥山的情形写成诗,留给东鲁的朋友作别。
原文:
6.《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名作赏析 篇六
关键词:道家;李白;自由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于天宝年间,一般认为是李白从布衣而卿相的梦想破灭,被玄宗赐金放还的次年(公元745年)所作。这首诗类似游记,记录了一个梦境。是李白中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天宝元年八月,李白奉诏如京,是为二入长安。他以为辅佐天子济苍生安社稷的志向可以实现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了长安,玄宗对他颇为礼遇,命待诏翰林(唐玄宗时多选用文学士人,用于起草诏令,议论时事)。初期,李白多次陪皇帝宴游,奉命制作诗赋。不久,他就感到厌倦,玄宗的所作所为并非他想象中的圣明天子,自己的进谏也不被采纳。于是常跑到长安市中买醉遣愁,久而久之玄宗就疏远了他。李白也知已不为朝廷所容。便于天宝三年上书请求“还山”,玄宗也就顺势批准了。回到山东,李白大病一场。病愈后就有了越中之行。在越中之行前夕,李白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为告别东鲁朋友的纪念。
李白家乡川西地区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东汉顺恒二帝时期,张陵在四川大邑开创了五斗米道,从此道教就扎下了根,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少年时的李白肯定受了影响。相传李白曾拜当时颇有名气的大隐士、纵横家赵蕤学习击剑和书法。
之前已提到《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出游前写的,可见并不是身临其境后的纪实,仅是一种“不出户,知天下”的精神漫游。诗人并不桎梏于生活的真实,就算没有实地游览,也要在梦中去,实质是诗人热烈向往那种神仙世界和仙人生活。这就是诗人道教理想的具体化表现。
开头,“海客”“越人”两句象征摆在李白面前的两条人生道路:一是出世求仙,二是人世从政。相比之下,前者有些虚元缥缈,后者虽困难重重,却比较现实。“天姥连天向天横”一句连用三个“天”字。李白不是不知避复,而是有意重复。在封建社会,“天”自然指天子朝堂。“一夜飞度”则是指李白二入长安,“身登青云”。从“熊咆龙吟”到“丘峦山崩”诸句反映的是诗人已经发现了朝廷上的黑暗面而感到失望痛心。诗人既借梦游象征二入长安,那么梦醒就是象征对朝廷幻想的破灭,所以醒来后嗟叹不已。入朝从政毕竟是他一生的梦想,诗人既感惋惜,又觉无可奈何,只好自我排遣。最终诗人下定决心:要和朝廷彻底决裂,我追求自己的自由世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到这里仿佛看见了诗人坚毅的面庞,悲愤的眼神,高昂的头颅……
诗中有几个重要意象和道教文化有关,值得赏鉴。瀛洲:《列子・汤问》记载,“渤海中有五座山,一日岱舆。二日员峤,三日方壶。四日瀛洲,五日蓬莱。”此处表明,“瀛洲”本是他所向往的理想之地,然而难求才退而求其次梦游天姥的。梦中见到高山象征着梦者必须克服重重障碍,若有勇气登上高山,便克服了惧怕,战胜了自己。神仙:道教的理想人格。“仙”一般指具有超越凡人功能的特异人物。梦见仙象征原始能量和前往超意识感觉的道路,代表梦者的某种性格,即不受控制和约束,自由自在对现实状况做出反应和回答。鹿:相传神仙喜骑白鹿。动物在梦里象征只能靠直觉理解的那一部分性格。鹿代表高尚和骄傲。这三个意象都与道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达着诗人向往仙界的心理。
李白所写的自然景物有独特之处,其中融合了诗人的感情、愿望和美学理想,反映了诗人的灵魂、情操和爱好。李白的想象力一直令人惊叹,他不是从自然景象的外貌作静止的描摹,而是透过外貌以景象内在的生命作为描写的对象,他笔下的风景不是死的,而是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跳动着的生命。诗人的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性格特征往往就是诗人自己性格特征的体现。鲜活的生命力也是诗人自身拥有的,李白的作品一直流露着积极向上昂扬的精神。
从李白描写大自然的特点不难看出《梦游天姥吟留别》反映的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愤懑。诗人离开长安,云游四海,貌似逍遥超脱,其实内心酸楚失落。于是利用道教理想描绘了一幅仙人胜境,也是鼓励自己超脱现实、坚定追求无拘无束境界的一种方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李白作品中关于梦境和幻想的描写与消极浪漫主义有本质区别。在消极浪漫主义者的作品中,梦境和幻想被用来作为拒绝生活、逃避现实的防空洞,而李白则用来加强现实生活的反映。在他所描写的梦境与幻想中,同样可以看到现实的美与丑,同样含有诗人鲜明的爱憎态度。梦境其实就是现实生活在作者思想中强烈的反映。
7.《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名作赏析 篇七
关键词:《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群仙原型
关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云之君”和“仙之人”, 早年的议论主要集中在“之”字究竟是结构助词还是凑足音节上;除此之处, 鲜有争议。近来备课, 仍欲探明他们的身份。
一、传统意见
主流的观点遵从字面上的理解, 即“云之君”“仙之人”泛指神仙, “仙之人”就是“纷纷而来下”的“云之君”, 因为是“列如麻”, 因此被统一视作群仙了, 这样理解有其合理性。从内容上说, 梦境里当山石被列缺击碎, 洞门开启, 诗人于是看到了“金银台”;郭璞《仙游诗》有云“神仙排云出, 但见金银台”, 可见“金银台”乃神仙所居的阆苑。既是居所, 自然会有主人, 主人当然只能是神仙了, 这是符合梦境逻辑的。且古人一直以为“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山上有仙人, 是传统的现实思维在梦境中的呈现, 即所谓“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这也是符合文化思维惯性的。从结构上讲, 此处的神仙照应的是诗歌开首“信难求”的“瀛洲”, 仙岛对仙人, 别人寻不到, “我”寻到了, 甚至一寻一大把, 恰是对开首悬念的解答, 亦是诗人未来向“海客”炫耀的资本。
把“云之君”“仙之人”理解为神仙或是群仙, 能较好地契合仙游诗本身所欲展现的神幻元素, 是一种从简的说法;然而“事实上, 没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是超现实的, 李白何能例外”[1], 学者们公认, 本诗的梦境与现实其实不分彼此。李白梦里登山, 对应的是诗人欲超脱令人烦恼的现实[2];登山途中心绪的起伏, 关照的是“长安三年宫廷生活迹印”[3]里内心的矛盾与迷茫。既然梦境即现实, 那么“云之君”“仙之人”一定会有其现实中的原型。
二、权贵的可能性
诗中主要的非梦境人物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的“权贵”, 那么, 仙人的原型会是他们吗?虽说李白梦中攀登比“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还高的天姥山, 是想远离尘世、超脱现实;但他心里始终是清醒的, 主客观上永远超脱不了。他欲与月将影“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月和影却总归“随我身”“不解饮”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他欲“西上莲花山, 迢迢见明星”, 却“俯视洛阳川”“流血涂野草” (《古风·其十九》) 。同理, 李白意欲驾白鹿访名山, 与官场分道扬镳, 却终究对官场及官场里的各色官员, 尤其是对让自己“摧眉折腰”的“权贵”耿耿于怀, 权贵乃其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 权贵很可能是李白梦境中频繁出场的人物。如果神仙就是权贵, 那么他们从云端降下, 会不会是阻止诗人继续向仙境探索的步伐?是否在印证官场里的诗人饱受权贵的排挤?梦醒后心悸不已?梦境最终破灭, 现实依旧。若把“权贵”独立地套用在“云之君”“仙之人”上, 亦说得通, 然而却有可能与两个层面的信息矛盾。
首先是诗歌中仙人的形象。“霓为衣兮风为马”, 仙人是御风而行, 驾风为马, 可谓姿态轻妙, 飘逸潇洒。这与《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的形象相仿, 可谓“泠然善也”。如果把它借用到权贵的身上, 那么李白估计不会答应, 他恨都恨不过来, 焉能美化?其次是整体的梦境特点。除了山顶夜色里沉闷的巨响传递出恐怖的气氛外, 镜湖旁、山脚边, 半壁里、高空中和金银台都是一派雅致、清幽与富丽堂皇, 简直就是理想中的仙境。李白怎么可能在其中安排自己最恨的人, 甚至是“列如麻”呢?他的潜意识里, 权贵和仙境是绝缘的;说仙人是权贵, 可能不太符合诗人在诗中蕴藉的情感倾向。
三、友人的可能性
本诗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乃李白遇遭赐金放还回到东鲁, 与杜甫、高適同游梁、宋故地后所作。随后三人各奔东西;行前, 李白将自己的“梦境”以诗歌的形式留赠二人。那么梦境里的“云之君”“仙之人”会是杜甫、高適么?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说《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果真是李白亲手制题而非假于后人之手的话, 那么, 此题可以理解为:用梦游天姥山的内容作别东鲁诸公。“梦游天姥山”是事件, “别东鲁诸公”是目的。诗人留赠诗作的目的不大可能只是告诉对方自己做了一个奇特的梦。诗歌结尾是这样写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言明, 自己做官很不开心, 要时刻考虑权贵的感受, 对他们亦步亦趋, 点头哈腰, 真我的风采全都没有了;自己不想再“为五斗米折腰”, 欲骑白鹿访名山。这既是向权贵表明愤恨, 又似是对杜、高二人有所期待。
传统的送别诗大抵会有两个方向:如有像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里传达惜别之情的;也有像李颀《送魏万之京》“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里传递劝勉告诫之义的。而《别东鲁诸公》中的“别”也有着明显的“送别”元素。三人分别后, 杜甫之长安, 高適归睢阳, 李白往会稽。李白是求超脱, 而杜高二人仍在仕途上不断追求。李白似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诫他们, 不要对官场抱有希望, 希望越大, 失望越大。
梦境里, “云之君”们“纷纷而来下”。“云之君”是云上的人, 在空间上的显著特点就是远离地面, 居于高处。他们纷纷而来下, “下”在这里做动词, 意为落下、降落;“下”于《左传·庄公十年》中有“下视其辙”, 就是从车上下来看地面上的车迹, “下”在这里或许亦是“自高处到低处”的意思。倘在“纷纷而来下”里成立, 这里的“云之君”“仙之人”就很有可能是影射与自己早年“仰天大笑出门去”一样执著求官的杜甫和高適。在梁、宋故地, 李白与二人已结下深厚的友情, 杜、高追求什么, 李白不可能不知晓。所谓“纷纷而来下”, 求到官也不可能永恒, 最终仍不免坠落。李白是不想让朋友们重蹈自己的覆辙, 于是说道“别君去兮何时还”, 我和你们一别什么时候回来呢?“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我应该不回来了, 要见即在名山中罢。一则表明自己与官场的决裂, 一则劝告之意溢于言表。
四、自身的可能性
唐代孟棨《本事诗》记载, 贺知章看了李白出示的《蜀道难》, “读未竟, 称叹者数回, 号为谪仙”。“谪仙”就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李白也有诗为证:“四明有狂客, 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 呼我谪仙人。”显然李白对“谪仙人”的称谓是欣喜热衷的, 他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中说:“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前一句是判断句, 即青莲居士是谪仙人, 看来李白对此称呼已经笑纳了。杜甫也评价“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 。无论旁人还是自己, 也无论评价是诗仙还是酒仙, 总之, 李白俨然就是仙人了。那么这个“谪仙人”与《梦游天姥吟留别》里的“云之君”“仙之人”有没有关联?“云之君”“仙之人”是不是就是李白本人呢?倘是这样, 梦境的李白看到神仙的李白, 又是否合乎逻辑呢?
还要回到诗中仙人的形象上观察, “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人是“披彩虹为衣, 驱长风为马, 虎为之鼓瑟, 鸾为之驾车”[4]。问题是, 仙人既然驾风为马, 又何来“鸾为之驾车”?一边驾风, 一边乘车, 这不矛盾么?稳妥一点的话, 会不会是“云之君”之群仙当中, 有的驾风, 有的乘车, 进而落到地面形成“列如麻”的效果?这样看来, 按仙人所乘交通工具的不同, 形象可能会有两类。
一类是身披霓衣的, 他们驾风为马, 形体轻盈, 姿态潇洒, 不受任何羁绊;一类是虎为鼓瑟的, 他们乘车驱鸾, “场面盛大”“气氛热烈”[5], 尽享无边盛举。这两类形象与现实生活里的李白的双重形象大抵是契合的。“李白一生热爱山水, 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7], 他“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 , 手可摘星辰;他“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说自己是楚狂人;他也十分羡慕孟夫子“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 (《赠孟浩然》) 那般“风神散朗、寄情山水”[6]且远离官场的自由无忧生活。但他似乎很热衷大场面、大排场, 他吃一顿饭, “玉盘珍馐”是“直万钱”;喝一顿酒一饮就是“三百杯”。不说这样的生活常人承不承受得起, 起码是很豪奢的。豪奢的生活又离不开经济方面的支持, 尽管学界对李白的经济来源仍有争论, 但似可反证“李白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8], 尽管行路难时“心茫然”, 但内心深处逃脱不了文人的执著追求, 仍“欲渡黄河”“将登太行”, 他的意识深处, 始终否定自己是“蓬蒿人”, 他还要“直挂云帆济沧海”。
梦醒以后, 李白回到现实, 他说“世间行乐亦如此”, “如此”, 就是像这样, 即像梦里的自己一样。梦里的各路仙人说不定就是现实中自己的群像, 即现实中在不同心理 (出世和入世) 支配下自己表现出来的不同形象, 两种形象他都是不排斥的。如若成立, 那么本诗是为最大限度地概括了诗人一生在不同状态下不同的心路历程, 乃为对自我灵魂的剖析, 对自我人生经历的一次总结。正如诗中所言, 这一生既有“云青青”“水澹澹”般恬静悠闲, 又有“列缺霹雳”“丘峦崩摧”般惊惶心悸, 仿佛李白的不羁, 平淡非本色, 索然缺味道, 这也是他和常人不一样的地方。诗歌末尾, 李白说, “古来万事东流水”, 所有的事都会像东去的江水, 一去不返。那时的李白被“赐金放还”, 仕途事业上肯定是“东流水”了;没办法, 他只有朝人生的另外方向前行, 只能“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了。而末两句不肯“折腰事权贵”, 更多的可能只是诗人抒发对权贵封堵自己仕途的愤恨罢了。
参考文献
[1][8]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序言.
[2][3][4][5][7]乔象钟.唐诗鉴赏辞典.《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名作赏析 篇八
——诺思罗谱·弗莱
钱钟书说:“杜及人工,李纯是气化。”这话是否可以解作杜甫是属于人世间的,其诗之工,登峰造极,一般诗家难以望其项背,尽管如此,杜甫还是人间的一份子,杜诗关注的是人间烟火,炉火纯青的艺术不但无碍于人们对杜诗的理解,而且正是诗这一艺术介质消除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时空隔膜和情感障壁。李白是凡尘之外的,仿佛是天上一团气化后的东西,李白的好些诗似乎不仅全无人间烟火气息,而且有反物质的特性,出神入化的艺术造境除了唤起后世读者叹为观止的鬼斧神工的艺术魅力之外,更为读者进入诗人的世界和诗歌表现的艺术世界增加了几分扑朔迷离的色彩,给人只可激赏,不可玩实的想象。
大师说李杜尚且有虚实之论,一般饱受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教育的人,对杜诗抱句句坐实之苛解,对李诗怀篇篇玄空之议论,自然不足为奇。杜诗有史的价值,故有“史诗”之称;李诗有唯美的功能,所以,诗人被誉为“诗仙”,仙者,人兽之外的第三者之谓也,亦说虚无飘渺之逸闻逸事逸人逸境也。这些似乎已成为阅读李杜的常识。一般李诗尚且如此,述梦之诗则更无异于醉酒之后,胆大嘴大,唯想象兼奇诡荒诞而已。所以,对选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则每每止于文句疏通,全文背诵,捎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高亢的气节解读兼默写而已。此外,再进一步的探究,则甚为了了。更有甚者,一些“优秀的应试教师”拍胸顿足发誓,放弃全篇的教学,牢记一句,省时省事不损试,对考试绝无妨碍。如何教授《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本文的兴趣,既然诗题冠“梦”,诗文本记“梦”(入梦、梦境、梦觉),何不循梦索迹,入梦探幽,来一番梦的解析,作一通诗与真的猜读呢?
梦作为一种心理——生理机制,在弗洛伊德以前,经典的理论人都认为梦是以象征的方式展现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事件的一种变异的形式。弗洛伊德认为梦对成年人而言,是对有所顾忌的愿望通过疑缩(将丰富的梦的无意识内容简约为梦的外显内容)、移位(通过隐喻、暗示等比较疏远的事物来替代梦的无意识的中心内容)、表象(将梦的潜在内容表现为视觉意象)、再度校正(初显时将表面上互不连贯的材料串连成统一的内容)四个途径将本能冲动转化成为梦的外显内容的一种过程性展现。无论梦的经典理论与弗氏“梦的解析”理论在对梦的认识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但认为梦具有隐喻性和暗示性则是相同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作,是受了真实梦境的启发而采用“梦”的形式赋诗,还是本无其梦而自觉借用“梦”的形式来叙事言情、抒写怀抱,已是无法考证之事了。但据清人陈沉《诗比兴笺》对“梦”诗的阐述来看,“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越来越广泛认同的“梦”诗来历确有名目,尽管李白可能并未深研兴、比、赋的学理,但炉火纯青地运用比、兴、赋手段来写意抒情,自出天然、自铸伟辞,形成神、奇、横、逸的“梦”诗风格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本文的题目“征候式解读”即是一种猜想:梦既是一种现实理想的隐喻,一段真实生活的折射,也是诗得以展开的一种结构召唤,诗如同在梦中一样,是使想象爆发的地方。“梦”不但是诗人生活的症候,而且是诗人自觉用来建构本诗结构,暗喻送别诸友抒发怀抱的手段;“梦”既是形成读者进入诗意核心的屏障,又是读者进入诗意核心的凭借。这是“梦”诗的难解之处,也是“梦”诗的高妙之处。
我们向来有知人论事的传统,所谓征候式解读不过是作逆向功课的一种方法,即从文字里推出事来,找出文字与事实的对应关系,从中发现所谓真实生活与诗向生成的玄机。一如施莱尔马赫所说的那样,“为了理解一个人所说的话,必须先了解这个人;然而这个人最初的被了解,却恰恰是通过他所说的话。”(转引自张隆溪著、冯川译《道与罗各斯》第1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这样一番道理和方法,孔子早就说过,所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姿态(其所以),考察他的行为动机,或引发事情的导索(其所由),推断行为者安适什么样的状态(其所安),经过这样一番去蔽的工作,这个人的真实的情况怎么会能隐藏得了呢(人焉瘦哉)?所以,说白了,阅读诗歌(包括任何艺术作品)就是一项去蔽的工作,征候式的解读就是通过对文本外在的某种特殊征象的考察,达到充分真实理解内在真实的目的,进行从文本现象出发,挖掘生活真像的目的。为便于理解,这里拟先知人而论事,后披文以入实。回到《梦游天姥吟留别》,要破译它的“难解”,赏鉴它的“高妙”,都不能不先回顾一下李白之志以及二入长安的往事。
入朝从政是李白的一生的梦想。“申管晏之谈,谋帝五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只要“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正是这样的上报国家,下光门楣,功成身退的人生期许,加之“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李唐王朝“镇八荒,通九垓。四门启兮万国来。”(李白《明鉴赋》)这样帝国宏伟气象的激励,加之个人才具性格,和当时士人致仕之途多种可能性空间的存在,使李白不屑于一般士人趋之若鹜的科举进士一途,而选择了“天子所以待非常之才”的“制举”入朝,这条看似捷径,其实荆棘的仕宦之路从开元十三年李白25岁出川,到开元二十三年十年的漫游等待,“遍谒诸侯”,“历抵卿相”,换来的是一声悲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仿佛是卡夫卡笔下《城堡》中的K君,梦寐以求的“城堡”分明就在眼前,可他就是找不到进入“城堡”的通道,他孤独、无奈又无助。
然而,对理想的追求犹如对恋人渴望,当理想成为毒品的时候,长安的罂粟就会特别的灿烂: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若,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
“美人如花”,魂牵梦萦,怎奈“天长路远”、“关山难”。人生多艰,宦途难行的感伤、苦闷、愤懑积久的发酵,酝酿成胸中的狂澜,终于在送友人入川蜀的饯别宴上,由于酒精的作用,那条崎岖难行的蚕丛蜀道与十年来的宦旅荆途天路,不断的变幻、交叉以至重叠,最后,喷薄而成为《行路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是李白第一次长安之行的结束语,也是平生第一次最为深切的人生感受,从中不难看见一个胸怀“早充观国宾,志承解世纷”(杜甫)的青年从梦幻中醒来,充满惊愕与失望的表情。然而,青年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却愈挫愈奋,虽然其间也不乏“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一类为后世腐儒诟之为“消极”的诗语,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纾解“爱而不及”的反讽。真正理解他的人,无论当时好友,还是后来知音,何尝不知其“饮酒非嗜其酣乐,取其昏以自富;作诗非嗜于文律,取其吟以自适;好神仙非慕其轻举,将不可求之事求之,欲耗壮心遣余年也”(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所以,他无论是醉是醒,是乐是悲,“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立千秋勋业,功成身退仍然是不死的梦,这梦越是做的久长,便越是鬼魅惑人,执着如冤鬼,纠缠如毒蛇,因为这位谪仙其本身并无超脱尘世的愿望。
天不负人,机会终于在李白43岁(亦说42岁)那一年降临到他头上。在他的道友吴筠应召赴长安之后,他也应召翰林。起初是代朝廷回复外交使节的信函,宣示李唐王朝的辉煌,获得玄宗的称许,后来的情形,正史杂传也说法纷纭,有些甚至不无传奇。
这样的日子自然不会久长,不是自拾其趣,自找台阶,就是别人开撵。终于,这样的日子不过两年,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终于自请辞京,理由其实无需更多猜测,不这样就不是他李太白,如果说一定有个说法,也不是不可以,所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不称意”所有明里暗里,说得出、道不得的一言包揽了。
据说玄宗虽不挽留,但所奉不薄。相比第一次入京,第二次入京的李白实在太幸运了。不知是太幸运了不甚珍惜,还是进来了,看过了,不过尔尔,并不足留。什么使他忘了检束,忘了自己的报负,一次又一次放浪形骸、自筹把柄、授之以人,还是理想的矜持与现实的无奈无法调和,以至决绝到非要自毁前程。要知道曾几何时,他为了踏进深宫“遍谒诸侯”,“历抵卿相”而不可得,他是在求仕途上饱经挫折的跋涉者。
对于这一次李白入朝,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历来就不乏推猜,总括起来,不外这样的几种说法:
1.高力士怂恿杨玉环阻止玄宗授予李白官职。据《韦睿松窗録》载:开元中,禁中初重木勺乐。……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玻璃七宝盏,酌西凉州蒲桃酒,笑饮歌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偏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妃以饮罢,敛绣巾重拜上。……会高力士终以脱靴为深耻,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比以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反拳拳如是?”太真妃惊曰:“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太妃深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转引自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49页。)
2.同僚张垍等排挤。《魏王景序》记载:自李白入得翰林,接连奉诏应制,深得上心,使得其他翰林学士既羡妒,张垍尤甚,加以白放浪不羁,屡罪权贵,遂使太妃间玄宗。
3.性格缺陷所致。陆侃如、冯沅君两先生认为“最重要的恐怕是他的脾气与此不合,他当时与贺知章、汝阳王王进、崔宗之、裴周南等,浪迹纵酒,称为‘酒中八仙。如何能不碰壁呢?”(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49页。)
4.李白自己怎么看呢?在不同的诗中他有不同的归因。
在《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中写道: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容醉金樽。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颖水有清源。
这既是送别朋友的劝慰诗,也是寄寓自“思发在花前”,流露归意,微祈归因,欲言又休的写意之作,既是安慰朋友,也是表明心态,归途“无早晚”,是言朋友先走一步,我即随来,至于原因自然是“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谗言竞作,好人受压。同样的意思,此间诗作,频有表露,“数首送人的诗,都流露了他亦欲归去的心情,表达上有的含蓄,有的比较直露,……随着朝廷中权贵们的挤压愈来愈甚,他归隐心情的表达也愈见其露。”(安琪《李诗咀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47页。)
在《咏鹦鹉》中,他又写道:”落羽辞金殿,孤鸣托绣衣。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暗喻玄宗将他视作悦人的鹦鹉,囚锁金殿,学舌逗乐。所以与其说“咏鹦鹉”,不如说是“自咏咏志”。如果说这还是含蓄地“言志”的话,那么在《条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里则是直抒胸意了:
……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韩信羞将绛灌此,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这是自爱羽毛,不愿溜须拍马,与当权者痛快淋漓决裂的声明。诗中引严子陵、韩信、祢衡不为瓦全来激励自己不要妥协,用李北海、裴尚书,英气不在,土坟蒿棘来轻视腾达。从这里我们似乎已经隐隐听出那一声惊雷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综上可以看出,李白的不得志,似乎既有权贵们诸如高力士、杨贵妃谗间,同僚如张垍等排挤,以及玄宗不能明察与圣断等的外在原因,又有其自身豪放不羁的性格等诸多内在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形成合力产生的影响。但是,仔细分析这些因素都不过是表因,或说是诱因,而真正的原因,阻碍李白报国之志,为国之政之志难施展的潜因,却是李白之志,即李白人生核心价值取向的矛盾。
他既期望济世,又追求自由,而这两者恰恰是不可兼得的“鱼与熊掌”。李白自信能够像鲁仲连那样功成身退,或者像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李白《玉壶吟》)。然而他既没有前者的人生机缘,也没有后者的人生智慧,他拥有的只是“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的豪放,是“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皮日休《刘枣强碑》)的“极才人之致”(王世贞《艺苑卮言》)的天才。他是文学天空中最璀璨的星星,在政治与思想的星河中没有他的星宿。他人格的高洁之处,在于他不愿牺牲自己的理想来换取安富尊荣的人生,不愿降低自己的品格来取得功名富贵。
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重申的正是这样一种人格坚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表白,而是经历了上述一番入朝与去国之后所作的理性的选择。作为全诗的最强音和诗人人格的箴言放在全诗结尾,仿佛如孤峰突兀,而实则正是冰山一角,托浮它的正是一段虚无缥缈的“梦游”所隐喻的人生心路。这段短暂的人生和曲折的心路,在诗人仿佛恍若隔世,又仿佛幽梦,亦真亦幻,迷芜荒诞,又历历在目。
从这个角度看“梦诗”,则“梦”中之比兴实则实际人生的征候。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这两句字面上是求仙勘舆的选择,实则暗喻人生的决择。是出世求仙,还是入世从政,出世与入世一直是困扰李白的问题,一般以为李白寻仙访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甚至“惊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这确实是事实,但若说李白真心皈依道教,追求清净无为,则未免简单,在他的诗中也不乏批判和否定神仙的思想:“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拟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至于他多次漫游黄河上下,长江南北,更不能说明他是可以久居紫极宫与世隔绝,修身养性之人。与其说他信道、求仙,毋宁说他借此麻醉自己,远祸和愤而“弃世”,“为三十六帝之外臣”(《送权十一序》),不受人间帝王管辖的化外之民的权宜之举,况且,有唐一代奉道教为国教,举国为之,道教生活的许多教义和生活方式已日常化,李白也不是化外之民,所以,有的时候不妨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求仙访道就是一种归于平常人生,回归平凡的选择,并不一定要作一种所谓积极与消极的两分法的人生评判。
纵观他一生的追求,他在骨子里还是积极入世有所作为的,“早怀经济策”、“志存解世仿”、“申管晏之谈,谋帝五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尽管入世之难,有如蜀道难于上青天。但比起“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仙境,人世间的圣境(天姥山),“云霞明灭或可睹”则比较现实,或许有几分成功的机率。
决择既已做出,对所选自然展望憧憬,想象由此展开: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对心仪的物、事,常常拔高,摹想乃至圣化、神化,这是常情。这天姥山由于乃诗人心驰神往之所在,诗人一连用了三个“天”字,来暗喻此指朝廷,不断放大它在自己心中的位置,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神圣与崇高,而且不惜比衬和夸张来烘托它的高峻和伟岸。
既已心向往之,何避路途迢遥,朝圣的梦开始了。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由越人的话和自己的幻想而入梦,一个蒙太奇的转接,诗境浮入梦境,同时暗寓入朝之愿实现。李白第二次进到长安,一友举荐,一纸识书,朝为贫道,旦登朝堂,突然而意外,所谓“一夜飞度”,“身登青云”,至于“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则已是金銮见诏,翰林待诏的景象了。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人生的曙光出现,真实的朝政生活开始除去。山重水复,疑云丛生,在一派生机的表象下,先前以为“虽秦皇与汉武兮,复何足以争雄”的大唐王朝,竟也如此可怪也。“忽已暝”,这暗喻来得急,实在有些出乎意料,黑夜的前影,是恐怖降临的象征。于是,思绪中断,梦在继续,诗意却转向: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熊咆龙吟”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使得山石、泉水、深林、峰峦发抖;天象骤变,黑云低压,风雨欲来,水气漂浮。这是大事变之来的前奏,这是大场面展开之前的前景,是大景象开幕的序曲。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整体大致相齐的七言句,一番渲染铺陈之后,短暂的休止。铿锵短促的四言句,仿佛交响乐中另一个音部突然窜出。在电火闪耀,岳峦摧裂声中,伴随着“訇”的一声巨响,一扇石门开启了另一番景象,诗的意境在更新,梦的意境更深邃。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是太虚幻景,还是人间仙境,云中之君们身着霓裳、骠骑长风、虎奏鼓乐、鸾车奔驰,仙人们列队鱼贯而出……这是盛世童话,还是人间传说?这是仙丹致境,还是诗人奇想?这是诗歌最奇幻的乐章,也是梦境最热烈的高潮,也是梦圆欲破的临界。这富丽堂皇的景象,本应让人流连忘返,欣喜沉迷;这雍容华贵,本应让人景羡钦慕,为什么却给人不寒而栗,惊悸恐惧之感。这分别是朝廷内宫的享乐图,这诗意来得矛盾,其意反讽。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人之灵,生则为魂,死则为魄。“魂悸以魄动”,诗人深深地为梦中的美境,或说美梦给吓住了,没有美梦醒来,笑颜怡怡的神情,反而因惊起而长嗟不息,仿佛是恶梦已逝,惊悸尤在的反应。诗人一定是意识到了在美丽外表下掩盖意想不到的东西,这太出乎意料之外了,盛世光环下原来却隐藏着如此深重的危机。“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醒来的现实是冰凉的坚硬,美丽的幻景,昙花已逝、烟霞不再、惊骇犹存。
这是否意味着一段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充满凶险的朝中人生的结束呢?未入朝时,人生的整个目标和努力就是入朝,出朝之后,人生的目标该如何调整呢?这是诗人自己恐怕也未必有答案的问题,但总得给关心自己的朋友诸君一个释怀的安慰与交待吧?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东鲁的朋友,你们问我此次离去,什么时候再回来,我也难以确答,连“大约是在冬季”这样一个说不定的期许也不能约定,从今以后的人生又踏上了“万里无主人,一身独为客”的程旅,我只能说,白鹿在山,须行则骑,也许不日则回,也许经年之后,当回则回,应归则归。但有一个地方,我是再也不会去了。一之为甚,岂可再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所以,《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盛年重要的诗篇,说它重要,不是从诗歌艺术的追求上来作里程碑式的描述与评析,而是从它反映的诗人的人生追求和方向上来说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本事诗,不可做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的对应析证,但它代表了李白一个时期对人生的思考与结论。它是一段人生的结束,思想上、情感上的结束,才是真正的结束,另一段人生的开始,不管另一段人生的追求和境界,诗歌艺术的成就如何,其标志意义都是不可否定的。以山水诗、游仙诗、赠别诗来界定它,都难免有简单化、片面化、表面化的偏颇。
歌咏言,诗言志。李白这歌吟体的诗歌,作为比兴言志的代表作、杰作,梦不过是结构篇章、开启想象,暗喻真实人生的手段。是诗,也是真实的人生。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名作赏析】推荐阅读: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读后感08-05
《梦游天姥吟留别》映射赏析09-10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诵版08-03
《梦游天姥吟留别》另类解读11-19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翻译注释08-12
留别王维09-04
古诗留别王维孟浩然鉴赏10-10
梦游作文400字10-07
梦游人间作文600字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