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文言文

2024-06-24

成语故事文言文(精选12篇)

1.成语故事文言文 篇一

【掩耳盗铃】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2.成语故事文言文 篇二

一、故事导入, 蠢蠢欲动

以故事导入新课, 目的在于开课伊始, 渗透学习内容, 吸引学生, 令其欲罢不能。故事本身富有情节, 趣味盎然, 学生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自然兴趣浓厚。教师把这种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用讲故事的形式, 先讲给学生听, 这就可以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愉悦的心情下, 接受文言文内容的信息, 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文言文, 落实字词句篇的教学。学生则可以借助听来的故事, 加深对文言字词和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有利于学生识记文章的内容。

二、润物无声, 潜移默化

文言文读多了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点———文言文充满着故事性。每篇文章都讲述了一个故事, 让我们从故事中感悟到无可奈何的心境、不卑不亢的为人原则、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坚强不屈的品格、多姿多彩的人生阅历或悲欢离合的情感心境等。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所选文言文为例, 有英雄故事《木兰诗》, 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的故事;有人物传奇故事《口技》, 叙述的是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有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叙述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 最后渴死, 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有聊斋志异故事《狼》, 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 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 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故事情节环环相扣, 紧张曲折;还有名人轶事如《伤仲永》等。故事性强, 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因此, 我们在教学文言文时, 可以从文言文的故事性出发, 将难懂的文言字词转换为浅显易懂的故事, 让学生理解起来轻松、容易,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能长期坚持, 让学生养成读文言的故事的习惯, 定能让学生在故事的吸引和感染下爱上文言文。

对于难理解的词句, 我们同样可以用故事去“潜移默化”。例如:《鱼我所欲也》中的“不食嗟来之食”, 学生认为文中引用的这个故事有悖于常理, 在他们看来, 乞讨的人是不会在乎施予者的行为是否合乎礼仪的, 大街上的乞讨者就差到路人兜里抢东西了。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给他们讲一则《乞丐搬砖》的故事。

故事原文: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一座寺院向方丈乞讨, 方丈毫不客气的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后院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 怎么搬呢?不愿给就不给, 何必捉弄人呢?”方丈什么话也没说, 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 说道:“这样的事一只手也能做的!”乞丐只好用一只手搬起砖来。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 才把砖搬完。方丈递给乞丐一些银子, 乞丐接过钱, 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方丈说:“不用谢我, 这是你自己赚到的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的鞠了一躬, 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 又有一个乞丐来到寺院。方丈把他带到屋后, 指着砖堆对他说:“把砖搬到屋前就给你银子。”但是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地走开了。

弟子不解地问方丈:“上次您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 这次您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 您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前, 还是屋后?”

方丈对弟子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若干年后, 一位非常体面、气度不凡的人来到了寺院。他就是用一只手搬砖的那个乞丐。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 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然后靠自己的拼搏, 终于取得了成功, 而许多双手健全的乞丐却还是乞丐。

故事讲完了, 可问学生:如果你是乞者, 你希望得到哪一种帮助?为什么?

最后, 让学生总结出:对于宁舍生而取义的人来说, 他是断然不会吃嗟来之食的。什么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明白、有困惑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故事, 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三、表演故事, 身临其境

通过文言文的文本内容, 创设一定情境, 在课堂中通过表演故事, 让学生在声音、图片、动作中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 使学生对文本进行全面感知和深入认识, 或让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 或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文本的教育意义, 或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也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例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语文版九年级《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 没有因为文章写了扁鹊与蔡桓公两个人物, 就让学生单刀直入去概括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由成语故事“讳疾忌医”切入:让会讲该成语故事的学生讲故事;能解释成语意思的同学谈自己的理解, 同学们在讲故事、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这个相对遥远的故事, 兴趣激发出来了, 则可因势利导, 组织学生走进文本教学。这时, 学生朗读通畅了, 疑难字词句也能借助大意揣摩出个大概;分角色朗读更是把课文理解推向了高潮。这样一环扣一环, 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没有了“文言文难读更难理解的心理障碍”, 更乐意参与到教学当中, 甚至还能兴味盎然地创设出问题进行交流, 为更好地把握文本、解读文本扫清了障碍, 也为学习文言文的精髓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以, 采用文言文的故事性教学, 重在文言故事的熏陶, 将文言文学习的人文情怀带进课堂中, 不断深化拓展, 以点铺面, 逐层推进, 让学生在故事的理解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文言知识的关键点, 体悟文言文的艺术魅力, 进而展现高效课堂的风采。

3.成语故事文言文 篇三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多数来源于古代的书面语,其中有的是古代寓言和历史故事的结晶,有的是古典作品中名言警句的浓缩。虽然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但它依然保留着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特征。所以,我们如果对这些成语中保留着的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不仅对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有帮助,而且对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一些成语试作分析。

一、有些成语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实词的古义、通假、一词多义和活用等语言现象

1.成语中的古义现象

例如:“休戚与共”“走马观花”“春华秋实”“不速之客”,其中的“休”“走”“华”“速”,它们的古义分别为“喜悦”“跑”“花”“邀请”,这就和现代汉语中的含义相差很远。

2.成语中古词通假现象

比较常见的有“仓卒从事”“再接再厉”“图穷匕见”等成语,其中的“卒”“厉”“见”,就分别是“猝”“砺”“现”的假借,通过这些成语,又可以了解古词通假的现象。

3.成语中一词多义现象

这方面的成语也不少,例如“负荆请罪”“如释重负”“忘恩负义”等成语中的“负”字,在不同的成语中,含义不相同。它们的意思分别为“背”“负担”“背弃”。在“三令五申”“利令智昏”等成语中的“令”字,在各个成语中含义也不相同。它们的意思分别为“命令”“使”。因此,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就可以通过这些成语加以区别。

4.关于词类活用的现象,在成语中更是屡见不鲜

例如:“报仇雪恨”“衣锦还乡”等成语中的“雪”“衣”等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表现人或事物的名词,但在这些成语中其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都属于动词性的。又如“隐恶扬善”“取长补短”中的“恶”“善”“长”“短”等词,在现代汉语中均为形容词,然而在这些成语中,都活用为名词。

二、有些成语,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1.成语中的词法现象

如“之”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作代词,又可作助词。在“绳之以法”“呼之欲出”“等闲视之”等成语中“之”就是代词;而在“一丘之貉”“逃之夭夭”等成语中,“之”就是助词,有的相当于“的”,有的就纯属语助词。

又如“然”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作代词,相当于“如此”“这样”,又可以附在描形绘声的情态动词后面,作为形容词的辅助成分,相当于“的”“地”“……的样子”。“在不以为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等成语中,“然”就是代词;在“肃然起敬”“恍然大悟”“悠然自得”等成语中“然”就只是个词尾。

再如“而”,在文言文中一般作为连词,但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连接关系。在“一而再,再而三”中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在“忘而生畏”“揭竿而起”等成语中,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来”;在“华而不实”“引而不发”等成语中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却”;在“侃侃而谈”“不欢而散”等成语中表示修饰关系,连接动词和它的修饰语,相当于“着”“地”。

此外,还有“则”“于”“以”等,如“不进则退”“欲速则不达”“既来之,则安之”等成语中的“则”,做连词,主要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就”“那就”等,如“人浮于事”“无动于衷”“重于泰山”等成语中的“于”作介词,相当于“在”“从”“比”等。

2.成语中的特殊句式

先说判断句:在文言文中,判断句不用判断词,有的用语气助词“者”作为判断的标记,有的用“为”表判断,有些成语的判断方式也是这样,像“士者国之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等。又如倒装句:“无动于衷”“无济于事”“嗤之以鼻”等成语,都是介词结构后置。“时不待我”则是否定句的代词宾语提前。“唯命是从”“唯利是图”等,都是用“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被动句:有些成语还保留了文言文中特有的用“于”“见”表示被动的方式,像“疲于奔命”“见笑于大方之家”等成语就是这样。

3.成语中的省略现象

成语中除了上述出现的两种情形外,不少成语还出现了文言文中所特有的省略现象。如“石沉大海”“养尊处优”,就在“沉”“处”的后面省略了“于”。“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便是“习以之为常”“不以之为然”的省略。“车水马龙”“龙腾虎跃”,便是“车如水,马如龙”“如龙腾,如虎跃”的省略。

从以上的举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些成语中确实还保留着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特征,它确实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文言文的各种语言现象的“活化石”。因为学习某种语言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掌握和积累大量的典型范例。我们学习文言文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在讲到文言文的某一语言现象时,适当地配上一两个成语,无疑会使学生加深对于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法则的记忆和理解。况且,我们在长期的现代汉语教学中,早已积累了大量的成语词汇,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发掘和利用这些丰富的词汇呢?

所以,认真进行成语教学,不但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语言积累、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要求,而且是加强和促进文言文教学的一条有效捷径。

4.成语故事文言文 篇四

话题一 成语故事

(一)闻鸡起舞

名篇阅读:

初,范阳祖逖①(tì),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②,同寝,中夜闻鸡鸣,蹴③(cù)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祖逖:晋朝人,少孤,轻财好侠,慷慨有节操,博览古今书籍。②司州主簿:官名。③蹴:踢。标题解读:

“闻鸡起舞”原意为半夜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带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________________ .(2)此非恶声也________________ .(3)因起舞________________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1)中夜闻鸡鸣。________________ .(2)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鸡起舞”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揠苗助长

名篇阅读:

宋①人有闵②(mǐn)其苗之不长而揠③(yà)之者,芒芒然④归,谓其人⑤曰:“今日病⑥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⑦而往视之,苗则槁⑧(gǎo)矣。

(选自《孟子• 公孙丑上》)

注释:

①宋:周代诸侯国。②闵:忧虑。③揠:拔。

④芒芒然:疲倦的样子。⑤其人:指他家里人。⑥病:累坏。⑦趋:快走。⑧槁:草木枯干。名篇解读:

“揠苗助长”的意思是把禾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现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它的规律,仅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实战演练: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闵其苗之不长(那些)B.芒芒然归(回来)..C.谓其人曰(对„„说)D.予助苗长矣(我)..

2、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翻译)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本文对我们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守株①待兔

名篇阅读: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lěi)而守株,冀③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择《韩非子》)

注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桩。②耒:农具名,状如木叉。③冀:希望。名篇解读:

宋国人的可笑行为形象有力地论证了这样一个道理:那些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盲目地效法过去而一成不变的人,和那个宋国人一样会成为后人的笑柄。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兔走触株______________(2)因释其耒______________ ..(3)冀复得兔______________(4)而身为宋国笑______________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守株待兔”的故事可笑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相矛①盾②

名篇阅读:

楚人有鬻(yù)③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fú)④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选自《韩非子•难一》)

注释:

①矛:古代兵器,用于刺杀。②盾:古代作战时防身的武器。③鬻:卖。

④夫: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表议论。名篇解读:

说话、写文章如果前后抵触,就会矛盾百出,楚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东西放在一起,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为了卖出货物,他片面夸大“矛”与“盾”各自的优点,使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自相矛盾”一词就来源于这个故事。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誉之曰__________(2)物莫能陷也__________ ..(3)吾矛之利__________(4)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誉之曰 B.陷子之盾 .. C.以子之矛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人为什么“弗能应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5.文言文预言故事 篇五

姓名▁▁▁▁▁▁

1.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2.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4.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5.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6.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7.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羽。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鬻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8.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9.掩耳盗铃

6.文言文小故事 篇六

原文: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虁有一足。’非一足也。”——《韩非子》

注释:

①夔: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

②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

译文:

鲁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夔是个人,怎么会一只脚?这个人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只是精通音律。尧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指派他当了乐正(官名)。因此对有学识的人的作用给以很高的评价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不是只有一只脚啊。”

启示:

7.成语故事文言文 篇七

一、激发兴趣, 消除畏难情绪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效率就会随之明显提高。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时, 可以发挥已有的知识经验, 为学习铺平道路。如, 教学《杨氏之子》的, 先让学生阅读翻译好的现代文进行古今对比, 然后质疑:你知道作者是谁?古人是怎样写这类文章的?接着出示古书和作者介绍, 让学生明确这是一种新的文体———文言文。另外, 教师还可根据不同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好开场白, 营造浓厚的氛围。如, 《两小儿辩日》开课时, 可让学生自由交流和孔子有关的名言, 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也可以从两小儿争论的话题“你认为太阳何时离人近, 何时离人远?”引入,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习《伯牙绝弦》时, 可以播放古曲《高山流水》, 由老师声情并茂地介绍“高山流水”的传说, 把学生带入预设的情境中去。

二、提倡诵读, 读出节奏、韵味

朱熹曾说:“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途径。在诵读中可以整体感知文章, 体验精妙之处。在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的基础上,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停顿, 读出韵味。当然这不能一蹴而就, 应循序渐进, 层层深入。首先, 教师放慢语速进行范读, 学生划好节奏;然后, 学生各自带着理解多读几遍文章, 并引导在读中想象:作者当时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最后通过多形式的诵读来读出韵味。只要愿意开口读上三五遍, 感情就慢慢上来了, 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的特点。

三、品析语言, 感悟文章主旨

在诵读基础上还是达不成文言文的教学要求, 这就应该借助注释来理解句子意思。大部分学生能借助注释说出文句大意。接下来主要针对一些难句重点交流。教师先让学生自由交谈, 提出不好理解的语句进行质疑、交流, 教师伺机点拨。如, 教学《学弈》一文, 可紧紧扣住“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句话, 组织学生讨论:“弗若之”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领悟“学习之道, 贵在专心”的道理, 从而深化主题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实现迁移运用

8.巧借文言学成语 篇八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具有固定性结构的词组或短句,它是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约定俗成的。而且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所以成语中包含许多文言文知识。笔者尝试在课本文言文学习中,穿插成语的学习和记忆,既有效积累了成语,又可利用成语作为反证,帮助理解与记忆课本文言知识,一举两得,效果很好。

一、从课文内容分析中学习直接来自文本的成语

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古代经典文献,而我们的文言文教材往往选择的正是此类作品,所以许多成语就出自课文文言篇目。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了解了“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作的喻证,说的是“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是程度轻重不一”;学习《劝学》,知道了“青出于蓝”出自“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所以此成语已有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超越前人之义;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了解了“完璧归赵”的故事,也就懂得了此成语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人教版必修五课文《滕王阁序》中包含的成语最多:物华天宝、物换星移、穷途之哭、白首之心、躬逢其盛、好景不常、起凤腾蛟、人杰地灵、高朋满座、钟鸣鼎食、萍水相逢、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学完课文,也就掌握了一批成语。

二、在文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成语

(一)文言词语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组成成语的语素多为文言语素。所以成语的许多用词保留了古义,这是对现代人的理解造成困扰的最主要的原因。在学习文言文时,有意识地引进涉及古义的相关成语,可以纠正许许许多多错误。

望文生义是成语运用中最常见的错误。所以笔者在教学《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吊”为慰问之意时,引入“吊民伐罪”;学习《氓》中“士也不爽,二三其德”的“爽”字为“差错”时,引入“屡试不爽”;讲到《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假”字为“借用”时,引入“久假不归”……推广到形影相吊、毫发不爽、因果不爽、不假思索、假公济私、假手于人、比物假事……学生就掌握了一批成语的正确含义。只要正确理解了成语中文言词的意义,避免了望文生义,对这些易错成语的运用也就不再出错。

不明白成语中的文言词义,也就不明白成语的真正含义。还有一种常见失误:写错成语用字。如莫名其妙、不可名状的“名”字,欲盖弥彰、相得益彰的“彰”字,食不果腹的“果”字都是学生易混易错的字。在学习《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说出)者”,《劝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逍遥游》“腹犹果(充实)然”等句子时,有意识地指出含有这些字的成语的含义,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准字形。

理解了成语中的古义词,还可帮助我们体会成语的褒贬色彩。如从《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学到“鹜”是野鸭子之意后,引导学生思考“趋之若鹜”一词,把人比喻为野鸭子,此词自然带有贬义色彩。从《师说》“吾从而师之”中学到“师”是“以……为师”之意后,可以理解“师心自用”是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因而这也是贬义词了。

(二)文言特殊现象

古今汉语词法和句法有诸多不同之处,而古代汉语的特殊语法基本上在成语里都有所保留,这也是使现代人难以理解成语正确含义的一个因素。学习古代汉语的特殊语法现象时,穿插学习带有这些文言特殊语法的成语,学生就容易理解得多。如:

通假字:由《念奴娇·赤壁怀古》“早生华发”学习“春华秋实”,由《劝学》“虽又槁暴”学习“一暴十寒”,既记住了这些成语的含义,也记住了它们的字形。

文言特殊用法:由《寡人之于国也》“可以衣(名作动)帛也”学习“衣锦还乡”,由《师说》“则耻(意动用法)师焉”学习“不耻下问”,由《陈情表》“则刘病日(名作状)笃”学习“江河日下”等。

文言特殊结构:

宾语前置:从《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鸿门宴》“大王来何操”学习“人莫予毒、时不我待、唯利是图、何去何从”。

状语后置:从《张衡传》“虽才高于世”“验之以事”学习“胫大于股、持之以恒”。

被动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而君幸于赵王”“徒见欺”学习“受制于人、见弃于人”。

省略句:从《苏武传》“后随浞野侯没(于)胡中”“匈奴以(之)为神”学习“失之(于)偏颇、不以(之)为意”。

三、通过课文相关内容的拓展学习成语

(一)时代背景

课本文言文产生的时代距离我们较远,所以在教学时往往需要介绍作品的时代和写作背景。此时,也是很好的渗透成语学习的机会。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介绍晋侯、秦伯同围郑的原因,可趁此学习“秦晋之好”,明确其泛指两姓婚姻,而非一般的朋友交情或国家友谊;学习《氓》时,补充介绍“从一而终”“三从四德”等成语的出处与含义,对比突出《氓》中女子离开负心郎的勇气与坚强决绝在当时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下的可贵;学习《师说》,拓展到《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既了解了“好为人师”的贬义色彩,也更深刻地体会了韩愈提倡拜师学习的做法的勇气。

(三)涉及典故

古人写作追求典雅含蓄,语言精练准确。运用典故就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而成语典故的内容在课本文言文中也常有出现。如学习《滕王阁序》“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可说“高山流水”的故事,学生自然就理解了此成语之意。学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知道此典故常用于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就可以讲讲“功高不赏”的来源,将两成语进行区别。

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成语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教师先要对生活中、考试中常见易错成语和高中文言文课文篇目都有全面的了解,并进行整体规划,在课文何处穿插、学习哪个成语,在单元中侧重学习哪类成语错误类型都有预先的准备。只有胸有成竹,才能有意识、有步骤地将成语知识渗透进文言教学中。

2.适度原则

文言文教学毕竟是以学习文言文为主,所以还需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能因穿插成语的学习而割裂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滕王阁序》《陈情表》等一些课文涉及成语较多的话,可以用课后练习的形式要求学生梳理归纳。

3.反复原则

成语穿插在文言文学习中,是比较零散的,也就容易遗忘。隔一段时间应指导学生进行梳理归纳,如在一个单元或一册书学完后应帮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可按易错类型:望文生义、范围不当、褒贬不当等分类。

将成语学习化整为零,穿插在文言教学中,学生在高一、高二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大量成语的意义与用法,高三阶段的复习就不会零乱无序。这样不仅摆脱了众多成语学习无从下手的茫无头绪,而且学得有趣,学得透彻;记得轻松,记得牢固,何乐而不为?

9.文言文幽默故事 篇九

1、抛锚

道士、和尚、胡子三人过江。忽遇狂风大作,舟将颠覆,僧道慌甚,急把经卷投入江中,求神救护。而胡子无可掷得,惟将胡须逐根拔下,投于江内。僧道问曰:“你拔胡须何用?”其人曰:“我在此抛毛(锚)。”

译文:

道士、和尚、胡子三人过江,突然遇到狂风大作,船将翻沉。和尚、道士十分的恐慌。急忙把经书抛入江中,求神来救助。胡子无物可掷,便将胡须一根根拔下,抛入江内。僧、道问他说:“你拔胡须有什么用?”胡子答道:“我在此抛毛(音同锚)。”

2、过桥嚏

一乡人自城中归,谓其妻曰:“我在城里打了无数喷嚏。”妻曰:“皆我在家想你之故。”他日挑粪过危桥,复连打数嚏几乎失足,乃骂曰:“骚花娘,就是思量我,也须看什么所在!”

译文:

有个乡下人从城里返回家中,对妻子说:“我在城里时打了好几个喷嚏。”妻子说:“那都是因为我在家里想你。”有一天,他挑了一担粪从一座摇摇晃晃的小桥走过,忽然连打了几个喷嚏,差点掉进河里,就骂道:“这个骚婆娘,就是想我,也得看看是在什么地方呀!”

3、讳聋哑

聋、哑二人各欲自讳。一日聋见哑者,恳其唱曲,哑者知其聋也,乃以嘴唇开合而手拍板作按节状,聋者侧听良久。见其唇住即大赞曰:“妙绝妙绝,许久不听佳音,今日一发更进了。”

译文:

一聋子忌讳其聋,一哑巴忌讳其哑。一天聋子见到哑巴,恳求哑巴唱一曲,其实是嘲笑他的缺陷。哑巴知道对方是聋子,就用嘴唇一张一合,并且用手打着节拍,装出唱歌的.样子。聋子也装着侧耳倾听的样子,见哑巴的嘴唇不动了,就大加称赞说:“好极了,好久没有听你美妙的歌声,今天又有长进了。”

4、呵欠

一耳聋人探友。犬见之吠声不绝。其人茫然不觉。入见主人。揖毕告曰:“府上尊犬,想是昨夜不曾睡来。”主人问:“何以见得?”答曰:“见了小弟,只是打呵欠。”

译文:

有个聋子去拜访朋友,友人家的狗看见他狂叫不止,聋子毫无察觉。进到里屋见了主人,互相作揖之后,他对主人说:“府上的狗想是昨夜没有睡觉?”主人问:“何以见得?”聋子说:“此狗见了小弟就不停地打呵欠。”

5、问路

一近视眼迷路,见道旁石上栖歇一鸦,疑是人也,遂再三诘之。少顷,鸦飞去,其人曰:“我问你不答应,你的帽子被风吹去了,我也不对你说。”

译文:

10.文言文《论语》引申经典成语 篇十

孔子根据政治的需要,提倡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认为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重要的。如:

【名正言顺】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子路》)

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祸起萧墙】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

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分崩离析】

[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待价而沽】

[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

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待用。

【欲速不达】

[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一言兴邦】

[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

11.《成语与文言同步学》实施报告 篇十一

一、课程实施背景

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既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又是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程设置实行三级管理的今天,统编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课桌上唯一的书本,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一线教师应该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开发校本课程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依据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进行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让学生感受富有语文情趣的语文学习。

培养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既是为了批判地继承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又是为了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可是长期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重,阅读时间少,再加以阅读趣味偏嗜,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对文言基础知识记忆不牢,最终结果是不少学生读不懂文言文,谈文言而色变。如何改变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问题呢?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典籍,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成语与文言同步学事半功倍,实在可起相得益彰、一石二鸟之功效。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该课程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根本目的,立足于使学生从中“撷取语言菁华,提升语文修养”,让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文言文、成语熏陶学生的心灵,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从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根据历来的实践经验,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是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把老师的讲授指点和学生的自觉领悟结合起来。因此,学生们有必要了解一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古代文化、文体知识,以及文言文行文的特点;同时必须加强积累与此相关的一些语言材料。这样几年下来,阅读文言文才能有一定的根底。《成语与文言同步学》校本教材的结构是一体两翼,即以文言知识作为教材的主体,以课标教材中文言课文知识的梳理、成语中的文言知识的梳理为两翼而构建。书中通过经典篇目中的例句和大量的成语、熟语,一一介绍了文言文的读音、字形、词语、句法、修辞和文化等知识,并渗透介绍了相应的学习方法。该书在讲解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将课标必修教材、成语中的文言现象进行了系统梳理,供同学们勤加积累,认真揣摩。

三、课程实施策略

我们认为,在现行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完全脱离教材、高考的校本课程是没有市场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开发、设计、编写和实施《成语与文言同步学》这个校本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现有教材思想内容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注重与必修统编教材学习的结合、与高考能力考查的结合,力求避免出现置必修统编教材、高考于不顾,脱离实际而随意去开发校本课程的极端行为,避免校本教材与必修教材、高考考查内容的脱节、冲突,努力做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并且极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兴趣的联系、知识与能力的联系、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联系、成语知识与文言知识的联系、课程前面内容与后面内容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书中的“巩固迁移练习”“成语典故文选”提供了一些课外的文言语段,供同学们作为培养领悟能力的练习。

本课程安排在高一的两个学期、高二的第一学期的上半段,配合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的教学进行。要求学生紧跟教学进度,自主梳理教材中的文言知识要点;同时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校本课程教材《成语与文言同步学》,同步学习其中的相关成语。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必修教材文言课文的基础上,加强文言重难点知识的点拨,对文言知识要点的梳理尽量避免包办代替。每周都抽出一个课时指导学生使用《成语与文言同步学》校本课程教材,并且突出强调对成语词典等语文工具书的使用,同时注意和语言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要求学生注重成语的积累,加强成语的造句、辨析运用错误训练,注重《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史书中的成语典故文选的阅读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每个月都举行一次成语活动,诸如成语接龙、猜成语谜、成语知识竞赛、成语故事会、成语中的百科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四、课程评价方法

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学科课程评价应该有所不同,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体现评价的过程性、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强调评价手段的多样性。通过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要关注每一学习个体的需要,关注、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又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和创新意识。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者。

1.采用等级制

设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交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努力争取合格。

2.评价内容

分态度习惯、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三个领域。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关注,如兴趣、情感、态度等。

3.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一是建立成长记录夹,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己成长的资料;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可以对学生参与的活动的表现随时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同时,在一学期结束时,也应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评价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体现多样性,可以采用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评价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五、课程实施效果

《成语与文言同步学》一书将文言诵读、文言默写、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词法、文言句式、文言修辞、文化常识、文言翻译融为一体;将理论方法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将文言学习与成语学习融为一体;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融为一体。该校本教材教学实施效果非常显著。

1.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欣赏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古代作品的能力

近几年,由于校本课程的学习、开展,全组教师对养成学生文学阅读、鉴赏能力的意识大大增强,积极营造了学习文言文的氛围,学生参加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日益高涨,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明显提高,爱好者日渐增多。成语运用和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得分也普遍提高了三五分,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普遍提高,他们的智慧灵气得以唤醒,他们的文化底蕴得以加厚,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2.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加强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研究的水平

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老师充分利用校本研究的契机,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进行理论探讨,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成语、阅读了大量的古代诗文,并且能将这些知识很好地融入到教学实践和课程开发中,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艺术。

3.促进了语文课程的多样化,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体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同的理念,在校本课程研究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注重了对课程设置的思考,关注课程方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注意了把研究的视角从课堂转向校园,把提高能力、养成习惯的意识投向有意义的活动。几年来,我们通过校园网开设赏析古代诗文的平台,加强互动,推进学生的阅读活动。

12.成语故事文言文 篇十二

第一, 读准字音。

洪镇涛老师说:“认清字形, 读准字音, 是文言文学习的起码要求, 也是文言文诵读的起码要求。”[2]文言文有很多生僻字、多音字, 如果想当然地读, 就很容易读错。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破坏文章的音韵;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会把字义曲解。更为可怕的是, 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一辈子都纠正不过来。因此文言文的诵读, 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请看欧阳代娜老师的《岳阳楼记》教学片段:

首先由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由大家指出听读中发现的读音方面的问题。

生:在第一自然段的朗读中“属”字读错了。

师:应该怎么读?

生:应读zhǔ, 不应该读shǔ。

师:“属”字在此当什么讲?

生:与“嘱咐”的“嘱”相通。[3]

欧阳老师将字义与字音相联, 学生在读准字音之时, 也理解了为何读此音。这个过程费时少, 收益大, 效果明显。

无独有偶, 韩军老师对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视的。他认为读书时, 要“通过老师指导, 或利用工具书和文下的注释, 把每个字音都核对准确。不能带着错音来读”。[4]基于这一认识, 韩军在上《与朱元思书》时, 让学生当小老师为学生范读课文, 并请其他学生纠正错误读音。之后, 韩军总结:“缥, 我们很容易读错, ‘缥缈’中应该读一声, 而‘缥碧’中只能读作三声。‘缥缈’还可以写成‘飘渺’, 都是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的意思, 而‘缥碧’是青白色的意思。‘窥’只有一个音, 就是一声。他还把一个字读错了, ‘急湍甚箭’, ‘湍’应是一声, 他读成了二声。这封信美不美?一封信居然还写得如此美!下面我们一起齐声把全文朗读一遍。注意, 刚才纠正的字不要再读错了。”[4]

笔者也特别注意这一点。在学习文言文之前, 必定让学生提出容易读错或难读的字音, 师生共同解决。这样, 学生读错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第二, 读准节奏。

韩愈说:“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其中“习其句读”, 就是断句。古人的文章是无标点的, 学会断句是古人读文章的一个基本功。今人读到的古文都是标好标点符号的, 但句内的停顿也是存在的。句内停顿读错, 就有可能曲解句意。因此, 对于难以读准的片段和句子, 教师可借助语法、语义等手段帮助学生揣摩涵泳, 读准节奏。

如教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有学生读“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句, 只在“将”后停顿, 把“天将”这两个单音词读成双音节词, 这就会把“上天”误解为“天将”, 把“于是”误解为现代汉语的连词。此时教师就要强调“天”与“将”都为单音节词, 为避免曲解文意, 此时应在“天”后停顿。而此句中的“于是”也属相同情况, “于”和“是”也要分开读。可见, 读准节奏, 不仅能使朗读更为流利顺畅, 还有助于把握文意。

第三, 读懂文意。

文言文阅读目标定位于读懂文章内容, “如果对作品思想内容理解错误, 那么朗读一定会以失败告终”。[6]的确如此, 文意不解, 文章其他方面的解读也就无从谈起。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引导学生读懂文意。

读懂文意有两层含义。一为读懂文内之意。由于客观原因, 文言文存在很多疑难字词, 如果不清除字词障碍, 就无法准确理解文章, 读的有效性就如空中楼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结合课文注解、相关词典进行口译。二为读出文外之意。读《愚公移山》, 教师就对“愚公”、“智叟”称呼的不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文章, 在学生了解实际上“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之后, 教师乘机追问:为何作者不称愚公为智公, 智叟为愚叟呢?学生在读中往深处思索, 进而明确:一方面作者用“反讽”的手法, 隐含着作者人定胜天的价值观;另一方面, “公”之意为老公公, “叟”之意为老头子, “公”、“叟”之间彰显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引导品读这两字, 学生不仅更为准确地把握了其中之意, 且对文章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四, 读出文化。

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大都是经过千百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闪耀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芒。朱自清认为, 对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 可以止于理解和欣赏, 增加一番文化见识。因为古典文化的学习, 主要是对本国国民的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 并不完全着眼于实际的应用。可见, 在读文时, 如果不透过语言与古人交流, 寻得文字符号背后的文化, 获得对时代文化的体验, 那这样的读很难谈得上高质量。文言文教学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文化因素, 读出蕴涵于文字内的丰富文化。

如《季氏将伐颛臾》,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与“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句,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翻译并非难事 (教科书更是给足了注释) , 但仔细读, 我们就会发现句中的“均”、“安”、“文德”体现了孔子“仁”的政治理想。此时就要适时引导学生研读, 使学生理解并沉浸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教材中有很多, 教师要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蕴涵点, 在琅琅读书声中, 导引学生涵泳、品味, 使学生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

第五, 读出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 大凡优秀文章, 都蕴涵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读文言文, 要读出字里行间的跌宕情感, 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使自己与作者的情感相契合。

情感倾向比较明显的文章, 教师可抓住情感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品读。如《出师表》中的“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一句, 就使诸葛孔明“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情感溢于文表之外。扣住此处再读全文, 情感就会更为到位。

情感含蓄的文章, 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情感处, 与学生一起琢磨体会。如《与朱元思书》, 其中“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几句, 很多学生认为是纯粹写景。其实这几句从听觉入手, 写了水声、鸟声、蝉声及猿声, 但种种声响不会让人觉得嘈杂, 反而构成和谐的乐曲。这样细细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隐藏在字词背后的是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赞美之情。只有理解了这种情感, 学生才能更为准确、深刻地把握文章的思想, 读得才有成效。

第六, 熟读成诵。

韩军老师说:“熟读成诵, 这是语文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4]文言文更是如此。读的最高境界是熟读成诵, 能否使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 使文言文的精髓融入学生的血脉中, 让学生获得文言学习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是熟“读”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当堂成诵。洪镇涛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在《伶官传序》的教学中, 洪老师通过“读———分析——背———再读———再分析———再背”的方式, 逐层推进, 学生分段背诵。课末, 洪老师进一步巩固背诵成果。请看教学片段:

师:下面呢, 我想我们能不能把全篇文章都背一遍!现在各人背一遍, 然后分角色来背诵全文, 好, 背书!

生: (紧张而快速地背, 书声琅琅约两分半钟)

师:好!我们一起来背, 还是这个办法。第一段, 男生;第二段按刚才那个办法;第三段男生;第四段全体。好吧!可以看黑板, 黑板上有提示。“呜呼……”预备起。

生: (合上书, 大声、整齐、有节奏、有感情地背) [2]

课结束, 学生背得差不多。这样, 学生的文言语感才有可能得以巩固。

清代桐城派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说,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不二法门。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读, 甚至要求学生背诵。同时在读的过程中, 我们也不能“放羊式”地让学生读, 更不能“一读了之”, 作为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读”, 发挥“读”的最大功用, 提高“读”的有效性。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读”的有效性, 文言文就会越“读”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朱瑜章《也谈文言文的教学目的》, 《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2][8]邹贤敏主编《洪镇涛: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51、133页。

[3]邹贤敏主编《欧阳代娜:“呼唤”整体改革》,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89页。

[4][5][7]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140、213、147页。

上一篇:招商工作上半年总结下一篇:总经理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