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舞蹈教案(通用10篇)
1.幼儿园的舞蹈教案 篇一
第六周:幼儿舞蹈《娃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这个幼儿舞蹈
2.技能目标:训练胯的柔韧性
3.感情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幼儿舞蹈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部分幼儿舞蹈
三、教材分析:
《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教材》
四、教学重点难点:
对脚盘坐压垮
团身合胯
单腿颤压胯
五、教学准备
音乐,练功服
教学活动:
开始部分:
1.整队,点名,师生问好
2.检查仪容仪表
3.简述本节课主要内容
中间部分:
一、基本功:
1.热身
2.腿的练习
3.腰的练习
二、复习:
1.《吹泡泡》
2.《月儿》
3.《玩娃娃》
三、新课部分:《娃娃》
做法
准备位置:身向一点,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准备音乐:
1-2:保持准备姿势
第一段
(1)
1-2对脚盘坐压胯
3-4还原
5-8重复(1)1-4动作
(2)
1-4娃娃向前爬
5回至准备位
6-8保持姿态
(3)-(4)重复(1)-(2)动作
第二段
(5)
1团身合胯
2-4保持姿态
5回至准备位
6-8保持姿态
(6)
1-2右单腿颤压胯2次
3-4回至准备位
5-6 左单腿颤压胯2次
7-8回至准备位
(7)-(8)重复(5)-(6)动作
第三段
(9)
1右勾脚打开至旁腿位,同时右手指尖朝前扶地
2-4保持姿态
5 左勾脚打开至旁腿位,同时左手指尖朝前扶地
6-8 保持姿态
(10)
1-2旁开腿压胯
3-4身体回至直立,指尖自然向前
5-8重复(10)1-4
(11)
1右脚收至对脚盘坐,右手同时抓脚弓处
2-4保持姿态
5 左脚收至对脚盘坐,左手同时抓脚弓处
6-8保持姿态
(12)
1-4团身合胯
5回至准备位
6-8保持姿态
第四段
(13)-(16)重复(1)-(4)动作
结束段
(17)
1-8重复(9)1-8动作
(18)
1-4娃娃前爬
5-8双肘撑地,团手托腮
(19)-(20)左右倾头8次四、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面临实习,上课内容仍以幼儿舞蹈创编为主
五、就业指导
幼儿舞蹈对学生以后的实习就业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勤加练习
结束部分
1.总结本课内容
2.作业:每天练功30分钟,复习所学组合课后记:趣味性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2.幼儿园的舞蹈教案 篇二
能歌善舞苗族的人民在喜庆日子里都要举行歌舞盛会, 苗族舞蹈富有生活的气息, 汇集奔放、淳朴、自然于一体。若能将苗族舞融入幼儿教学, 不仅能激发幼儿创造力, 更能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民族之情。
一﹑苗族代表性舞蹈概况
对于没有文字的苗族人民来说, 苗族舞蹈在其文化领域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苗族人民善于将自己的文化依托歌舞等形式进行传承, 形成了苗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的代表性舞蹈主要有, 反排木鼓舞、锦鸡舞、古瓢舞、板凳舞、芦笙舞。
(一) 反排木鼓舞
反排木鼓舞流传于贵州省凯里市的台江县, 从文化方面来说, 其舞蹈是为了祭祀祖先和节日时而跳的舞蹈。[1]从舞蹈的表演形式上来说, 舞蹈奔放、狂野、豪迈。反排木鼓舞是打击木鼓发出其声作为乐器, 人们可根据鼓点的节奏来跳舞, 舞蹈基本动作有九十度旋转、三百六十度旋转, 前后甩手、翻越、腾越、反跨转体等动作特征反映了苗族的祖先不畏艰险, 在挫折中勇往直前。
(二) 锦鸡舞
锦鸡舞的发源地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排调镇, 相传苗族祖先在战败迁徙的过程中, 锦鸡带他们找到这片希望的土地, 得以安居乐业、繁衍生息。[2]因此, 锦鸡在苗族人民的心中是吉祥物的象征, 每逢欢快的节日里, 苗族人民穿着盛装到规定的地点跳起锦鸡舞。锦鸡舞的舞蹈艺术风格以模仿锦鸡的动作为主, 伴随着主乐器芦笙的声音欢快地舞蹈, 轻巧的舞步, 就像锦鸡寻找食物, 舞蹈者两膝同时颤动, 手放于两侧, 手指往上俏, 悠然摇摆。
(三) 古瓢舞
古飘舞发源地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的送陇、雅灰两个村及其他相邻的苗族村寨, 古瓢是一种古老的乐舞, 苗语叫“给哈”。[3]古飘舞表演形式为男生拉奏古瓢同女生一起舞蹈, 女生的动作是双手十指合拢, 手指分别朝下于小腹部位置, 跟随拉奏古瓢的声音在小腹前上下摆动, 类似抚摩小腹, 古瓢舞的文化内涵是对生殖的崇拜, 苗族人民跳古瓢琴舞的初衷是企盼民族兴旺发达。
(四) 板凳舞
板凳舞盛行于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安龙县和兴仁县, 是走亲访友的之际, 酒后即兴而起的一种舞蹈, 舞蹈时舞者双手拿小板凳拍击发出的声音为主要伴奏, 因而得名板凳舞。舞蹈选择在平坦的坝子里围圈而跳, 每人各持两只小板凳, 基本动作是右脚先向外跨步, 然后收回原地, 再向外跨步, 同时双手击打板凳两下, 再以右脚为重心, 左脚向内、向前点一次收回再点一次, 双手板凳也击拍两下, 重复三次, 向右边方向转一圈再拍打一次板凳, 又向左边的方向转一圈拍打一次板凳。
二﹑苗族舞蹈对幼儿舞蹈教学的价值分析
幼儿舞蹈的年龄跨度一般为3至6岁, 好动、思维简单、情绪落差大、动作协调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弱是这一时期幼儿的普遍特征。针对这个年龄段的特征应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模仿能力, 又要加强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传统的舞蹈教学题材样式单一,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缺乏训练, 苗族舞蹈的引入可以填补这个漏洞。
(一) 在舞蹈教学中全面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
当前幼儿舞蹈教学课程过于单一性,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只知道单一的为了动作而动作, 没有了解其舞蹈的内涵。通过融入苗族舞蹈, 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模仿力, 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例如, 《锦鸡舞》的授课教师可以先把锦鸡带领苗族人民寻找家园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 让学生们模仿锦鸡寻找食物的动作, 悠然漫舞的情节, 然后再教学生们正确的动作和舞步, 加上动听的芦笙乐器伴奏。这样的一次舞蹈教学不仅符合幼儿喜欢听故事的胃口“投其所好”训练其思维能力, 还能完成舞蹈教学的培养任务。
(二) 培养幼儿的自主创造和想象力
苗族舞蹈有丰富的着装要求, 在幼儿学习苗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 教师先给学生们观看相关苗族服饰和舞蹈的视频, 向孩子们展示苗族华丽的服饰, 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让他们幻想如果是自己穿这个服装在跳舞, 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以这样的方式去教学, 既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又能增加幼儿的想象力。
(三) 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陶冶民族团结的情操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 苗族的历史文化都是以代代口传的途径保留下来, 从我国的发展形式上看, 城市化发展趋势严重, 在许多苗族聚集的地方, 很多年轻力壮的人都外出打工, 而家里就剩下老人和幼儿, 民族的文化也即将面临失传, 所以, 将苗族优秀民间舞蹈容入幼儿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幼小的观念里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三﹑苗族民间舞蹈融入幼儿舞蹈教学的路径构想
(一) 为幼儿创设苗族舞蹈的学习环境
在幼儿学习舞蹈的教室内, 可以布置一些苗族的百皱裙、牛角杯、银项圈、银帽, 服饰等, 让幼儿去接触实物, 戴一戴银项圈, 拿一下牛角杯, 穿着百皱裙, 以这样的方式去吸引幼儿的学习苗族民间舞蹈的兴趣, 同时收集一些苗族舞蹈的图片在墙面上分类布置让幼儿感知苗族舞蹈的魅力。
(二) 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安排舞蹈内容
苗族人民以歌舞抒发情感, 以歌舞体现生活劳动, 丰富多彩的苗舞类型为幼儿舞蹈编排提供了不尽的资源, 但并非每个舞蹈都能适合幼儿舞蹈教学, 幼儿舞蹈工作者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寻找适合幼儿的苗族民间舞蹈题材进行加工提炼。例如可选取动作难度不大并且比较形象的舞蹈锦鸡舞、古飘舞、欢快的芦笙舞、板凳舞等作为尝试。例如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身心特征, 针对《板凳舞》的教学定做适合幼儿用的小板凳使幼儿拿起小板凳时不为板凳的沉重而失去学习舞蹈的兴趣, 《芦笙舞》的教师可以让幼儿围成一圈, 拿起小芦笙边吹边跳。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苗族舞蹈主题活动
在主题活动中, 教师应针对活动主题让幼儿采用多种方式体验和表达特别是采用音乐舞蹈来表现内心的情感, 鼓励幼儿努力的去表现主题素材。除了舞蹈课程教育的各种内容外, 还可以精心设计以苗族舞蹈为主体的课间操内容, 如《反排木鼓舞》它鲜明激烈的节奏可以使幼儿精神的换发, 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参与兴趣。
结语
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已经成为当下一个亟待妥善处理的问题, 在幼儿舞蹈教育过程中融入民族特色的舞蹈内容, 加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对于我们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要:苗族是一个善于把自己的文化融入舞蹈进行表达的民族, 通过研究苗族民间舞蹈可以把握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旨在摸索出一条幼儿舞蹈教学与传统苗族舞蹈相结合路子, 实现幼儿教育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双赢。
关键词:苗族舞蹈,幼儿教育,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龙朝晖.台江反排木鼓舞蹈艺术考察[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11) .
[2]欧光艳.浅析贵州苗族原生态舞蹈“锦鸡舞”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 2011 (14) .
3.幼儿园的舞蹈教案 篇三
【关键词】幼儿舞蹈 元素融入 舞蹈教学 技能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15-01
舞蹈是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幼儿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更具有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幼儿教师在教幼儿创编幼儿舞蹈时要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引导,同时更应该注重舞蹈元素的融入。
作为幼儿教师要重视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探讨,教会幼儿生动、形象、活泼的舞蹈,并提高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幼儿的生活、想法和态度。幼儿舞蹈是通过身体动作,幼儿语言和戏剧表演和音乐结合,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实现文学、音乐、舞蹈的结合的综合艺术,并陶冶幼儿的性情,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实现舞蹈教学,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并激发幼儿的表现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潜能。教师要给幼儿创造感受和表现的情境,创造宽松的表达空间,并收获舞蹈教学的效果。
一、重视幼儿舞蹈题材和音乐的融入
1.教师要重视幼儿音乐素材的选择
教师要重视选择幼儿的舞蹈题材,并重视选择音乐鲜明、新颖有趣的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并形成教育意义。选择的舞蹈要充满生活气息,抒发幼儿的情感,重视舞蹈的编排,要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重视幼儿体验生活带来表演的惊喜,凸显舞蹈的活力等。教师带领学生舞蹈能为幼儿提供感情宣泄的舞台,让幼儿参与生活,做生活中不可能的事,優化幼儿的生活习惯,让幼儿受到环境的陶冶,并提高生活的热情,融进生活的情趣,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让幼儿更欢快、活跃。
2.教师要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
教师要让幼儿感受音乐,领会音乐的意境,重视在音乐中融进情感的艺术,重视表情和动作的添加,教育幼儿正确地感知音乐的节奏,把握舞蹈的旋律,发挥想象力。教师要重视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教育幼儿提高适应能力,重视领会音乐表达的情感,获得音乐的体验,能跳出舞蹈的韵味,并在幼儿的舞蹈中增添神韵,让幼儿融入音乐作品中提高音乐的想象能力和感受能力。教师要教育幼儿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参与音乐的畅游,获得美的体验,成为舞蹈的精灵,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要增加学生音乐中获得的愉悦的心情,重视让幼儿感受音乐作品里的真实情境,充分表现自己的想法,发挥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音乐后,做出贴切的音乐动作,并进行舞蹈中的感情交流,让学生表演的时候更加表情丰富,轻松活泼。
3.激发幼儿参与创编,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引入幼儿创编动作,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形象性,难易性,重视提高幼儿的感受能力,让幼儿更简明、形象、生动、直观地增强感受能力,重视提高动作的幅度,增大活动量,并提高幼儿的能力, 让幼儿的动作衔接和变化更富有规律,容易记住。教师可以选择舞蹈中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幼儿舞蹈动作,进行简化、分解和组合、加工,重视选择肌肉的控制能力,重视身体的平衡。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动作,重视幼儿独立的个体,学会独特的表达方式,并为幼儿创造创作空间,让幼儿说出自己的表达方式,增进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增加幼儿舞蹈的元素,让幼儿成为舞蹈参与者,成为舞蹈的主人,并教育幼儿说出想法,鼓励幼儿按照想象进行表达,这样就能全面提高教师的舞蹈教学水平了。
二、广开思路,提高幼儿舞蹈表演力
教师要教育幼儿选择舞蹈动作的时候,尊重幼儿的想法并让幼儿和教师一起参与舞蹈动作的编排,确定舞蹈的道具和服装,重视舞蹈创编动作的优化,实现服装和道具的运用,重视避免画蛇添足,增加自己创编的舞蹈的类型的认识,并根据舞蹈的需要来设计舞蹈的服装和道具,教育幼儿经过激烈的争辩,来重视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好冲锋枪,服装用好军装,并戴好大盖帽,让幼儿更加威风;教师也要重视幼儿动作的选择,教育幼儿练习舞蹈动作,重视幼儿一起把走、跑、爬等动作连接起来,交替进行,表现出不同的乐段,教育幼儿动作有起有伏、动静结合,散发生趣。有了幼儿的参与,幼儿的舞蹈就是思维的载体,反映出幼儿的喜好和对事物的精彩看法。
三、舞蹈队形变化要和音乐融为一体
幼儿舞蹈的队形是根据音乐来设计的,简单清晰。变换队形的时候要细致均匀,实现穿插跑位的合理化,避免偏台和拥挤,并在编排舞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队形和队形之间变化的合理性,让队形变化清晰可见,增强舞蹈的整体效果。
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幼儿运用椭圆形和纵队等,并将三角形、圆形、梯形等作为舞蹈队形变换的基础,实现队形简单,让舞蹈更加流畅,充满青春的力量,更加具有青春朝气,并提高效果。幼儿要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重视给幼儿更多的机会,实现成长的欣喜。
四、在舞蹈教学中,要注重幼儿个性和品德的融入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幼儿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
舞蹈教学虽然有难度,但只要教师重视生活的积累,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进行加工锤炼:要用幼儿喜欢的生活形式表现内容,让舞蹈成为幼儿展示自我才华的场所,就能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的形成。使幼儿感觉舞蹈带给人们的美好。教师要积极将难度大的舞蹈化整为点,运用游戏活动掌握舞蹈动作,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会舞蹈,并练就舞蹈基本功,利用游戏进行训练,能增强幼儿的舞蹈能力,并通过舞蹈训练,设计场景,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幼儿舞蹈《咯咯咯》舞蹈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这个幼儿舞蹈
2.技能目标:掌握头部动作,训练脊椎的灵活和柔韧
3.感情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幼儿舞蹈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以学习了部分幼儿舞蹈,比较感兴趣
三、教材分析:
舞蹈家协会考级材料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低头,仰头,点头,摇头,倾头
五、教学准备
音乐,练功服
教学活动:
开始部分:
1.整队,点名,师生问好
2.检查出勤率
3.检查仪容仪表
4.简述本节课和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中间部分:
一、热身:
1.原地纵跳100个
2.趴青蛙
3.跪脚背
4.压膝盖
二、复习:
1.《吹泡泡》
2.《月儿》
3.《玩娃娃》
4.《娃娃》
三、新课部分:《咯咯咯》
做法
准备位置:身向一点,正步位,旁按手
准备音乐:
(1)
1-8:保持准备姿势
(2)
1-6平踏步,双手扩指,掌心相对在后斜下位,上身前倾,摇头
7-8回至准备位
第一段
(1)
1-2半蹲,上身前倾,抬头,双手扩指,掌心相对在后斜下位
3-4回至准备位
5-8右左倾头4次
(2)重复(1)1-8动作
(3)
1-4平踏步,双手握拳与身旁向前倾低头
5-6双脚蹦跳步,双手扶膝低头
7-8抬头
(4)
1-2双手回至旁按手位,同时仰头
3-4头回正
5-6低头
7-8还原
(5)
1-4转头视2点,点头4次
5-8转头视8点,点头4次
(6)
1-2双手点在胸前
3-4双手打开至旁按手位
5-6 左倾头
7-8右倾头
第二段
(7)
1-4 平踏步,双手握拳与身旁向前跑低头
5-8双脚蹦跳蹲下,双手指尖相对扶地,低头
(8)1-8重复(4)1-8动作
(9)1-8重复(5)1-8动作
(10)1-8重复(6)1-8动作四、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面临实习,上课内容仍以幼儿舞蹈创编为主
五、就业指导
幼儿舞蹈对学生以后的实习就业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勤加练习
结束部分
1.总结本课内容
5.中班幼儿园舞蹈教案 篇五
《我的朋友在哪里》
舞蹈课现在越来越受社会及家长的重视,在幼儿园舞蹈课已经相当普遍。但是有的时候上课,孩子上课的时候会集中不到注意力,好多老师都反映舞蹈课不好上,一节课的时间根本就不能让孩子们接受,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其实主要还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兴趣,下面和大家一起欣赏一篇幼儿园舞蹈教案《我的朋友在哪里》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舞蹈教案:《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动目标
一、在愉快地歌舞游戏中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自律能力。
二、培养幼儿对节奏的认识。
三、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使幼儿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v 活动准备
为曲调选节奏的四列火车及节奏型卡片。
v 活动过程
一、游戏《赶花会》,引导幼儿在句末大胆创编造型。
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引入,引导幼儿大胆创编B段中花叶花茎的各种造型,活动中注意保持自己与别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挤在一起,不相互碰撞。
二、多声部朗诵《小鸭小鸡做游戏》,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协调性。幼儿一部分扮小鸭,一部分扮小鸡,扮小鸭和小鸡的再分别分成两组,一组念第一声部的语句,另一组念象声词。
小鸭小鸡快过来站队,我们又准备做游戏了。(站成四队),今天,小鸭小鸡比赛朗诵,我们看一看哪队朗诵得又协调又合拍。
三、复习歌曲(拉拉勾)
1、情节引入“有只小鸭子不高兴了,我们去帮帮它吧。”怎么帮助它呢?幼儿讨论。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
2、复习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有表情地表演唱。
四、学舞蹈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复习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① 教师问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启发幼儿答: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 幼儿齐唱后,复习这道歌有几个乐句?(4个)。
2、为曲调选节奏,并练习拍打节奏。
① 出示四列代表四个乐句的小火车,引起幼儿兴趣。
② 出示节奏型卡片,幼儿拍打节奏。
③ 引导幼儿为歌曲选相应的节奏型贴在车厢上。(合作性、互助性的培养)。
④ 读节奏。
3、看着节奏谱学习基本动作。
4、学习舞蹈游戏。
① 教师唱曲示范一次。② 交待舞蹈游戏的规则。
③ 组织幼儿舞蹈游戏。
游戏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五、小鸭小鸡律动退场。六 游戏结束
6.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篇六
第1篇
快乐小猪
活动目标
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快乐小猪》舞蹈视频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节奏
1、大家一起来欣赏音乐。
2、跟着音乐双手打节拍,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3、学着跟着音乐试唱歌曲让幼儿慢慢熟悉歌曲内容。
4、老师一句句的读歌词,幼儿也跟着说。
5、欣赏《快乐小猪》舞蹈视频,激起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二、学《快乐小猪》舞蹈
1、教师分几步讲解舞蹈动作,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2、教师边讲解边教幼儿舞蹈动作,指导幼儿舞蹈姿势要做到位。
3、多次重复舞蹈动作,让幼儿更好的记住动作。
4、讲解舞蹈动作的时候要语言简便,不要用幼儿听不懂的专业术语。
5、要用儿化音讲话,让幼儿更加有兴趣去学习。
三、小结
1、本节舞蹈课可以增加幼儿的运动量。
2、《快乐小猪》的舞蹈动作锻炼幼儿全身肢体活动。
第2篇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动目标
1、感受舞蹈欢快的情绪,体验跳双人集体舞的快乐。
2、能在舞蹈中能协调配合做动作,并正确变换位置,动作协调
性及配合能力。得到发展。
3、初步学会舞蹈并完整表演。
活动准备课件;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儿歌MP3下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点点头,高兴的转个圈。
2.教师: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是《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舞蹈音乐,你们知道小熊跟洋娃娃是怎样跳舞的吗?
二、展开
1.欣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
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熟悉歌词。
2.按乐句学习舞蹈动作。
(1)启发幼儿创编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将动作串联起来。
-咱们一起来学学洋娃娃和小熊是怎样跳舞的?
(两个人面对面站好。)
-这么好的天气,洋娃娃和小熊见面后高兴的拍起手来,两个人对着“拍拍手”。
-他们在跳圆圈舞呀”圆圈舞怎么跳?
两个小朋友拉起手来,小跑步转一圈再回到自己位置上,“拍拍手”。
-小熊小熊点点头,洋娃娃也跟着点起头来。
“小洋娃娃笑起来呀”谁学学洋娃娃是怎样笑得,谁能做一个更漂亮的动作?
-咱们跟她一起学一学,两只手的食指指着自己的小脸蛋。
-小熊呢,微笑的看着你对面的洋娃娃,“拍拍手”。
(2)欣赏老师跳一遍。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舞伴,老师也邀请了一个舞伴,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把我的舞伴请出来。
交代:老师扮演洋娃娃,我的舞伴扮演小熊,请欣赏。
(3)教师哼唱幼儿完整跳一遍。
老师相信小朋友一定会跳的非常好的,咱们一起来试一试。
(4)听音乐完整表演。
提醒:前奏时,按节奏左右点头。
3.学跳双圈舞。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个双圈舞蹈,如果站在圆圈上表演,会更有意思。
(1)幼儿站好双圈。
现在,就请小朋友站好圆圈,找自己的舞伴面对面站好。
(2)学习怎样变换位置,交换舞伴
交代:里圈的小朋友不动,外圈的小朋友,小碎步移到前面一个舞伴位置,找到一个新舞伴。
师喊口令,幼儿练习换舞伴,三四遍后保证所有孩子都会交换舞伴。
(3)听音乐完整跳2-3遍
三、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到操场上继续练习,自然结束孩子们,今天天气多好呀,咱们到操场上站成一个大大的双圈,在温暖的阳光下继续跳,好不好?
(活动结束)
第3篇
《欢乐颂》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能自如地随音乐舞蹈,表达出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体验欢乐的气氛。
2、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交往能力及自学能力。
【活动准备】
1、图谱两张,歌曲《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2、五个小组的标记(白、红、黄、蓝、绿五种颜色的花形标记,幼儿各有一枚,活动室地面贴上相应花形标记)
3、舞蹈用小道具(腕花),幼儿人手一副。
【活动过程】
1、随《母鸭带小鸭》律动音乐幼儿愉快地进活动室。(要求幼儿能随音乐形象而有节奏地表演小鸭走路,游水的动作)
2、练生曲《你好,你早》(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能与同伴自然地面对面表演唱,声音整齐动听)
3、复习歌曲〈欢乐颂〉
请外圈的小朋友站起来唱歌词,里圈的小朋友哼唱“啦”,合唱的时候声音要整齐和谐。
4、创编舞蹈〈欢乐颂〉
(1)幼儿听音乐想动作(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初步设想舞蹈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编〈欢乐颂〉的舞蹈动作,首先请大家仔细地听音乐想动作。”
(2)幼儿分组商量讨论,设计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小组协商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
师:“接下来要请每队小朋友站到标记上,互相商量,为这首乐曲配上合适的舞蹈动作,开始。”
(3)引导幼儿集体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及时记录动作——画在图谱上。(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引导幼儿编出与众不同的优美的动作,并着重表扬动作富有创意及在创编时能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幼儿)
师:“刚才小朋友都编得很认真,现在哪一队先来试试,把你们设计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4)回忆创编动作,为连贯舞蹈作准备。(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图谱,想象动作)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的舞蹈动作已经全部编好了,先请大家看着图谱来回想一下动作。(播放音乐)
(5)看图谱学跳舞蹈。(能在参照图谱的基础上,初步随音乐完整练习)
师:“现在请大家找好舞伴一起来跳。”(特别提醒幼儿在需要合作舞蹈时两人能互相配合好)
音乐连续播放两遍。
(6)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带上腕花来跳,你可以学图谱上的动作,也可以自己想动作。(幼儿集体戴上腕花练习,能在音乐的伴奏下投入地表演)
5、结束。
小朋友的舞跳得真美,以后我们再到小舞台上去表演,好吗?现在我们一起跟客人老师说再见!(幼儿随《母鸭带小鸭》音乐愉快地出活动室。)
第4篇
掀起你的盖头来
预设目标:
1、进一步巩固垫步、踏点步,学习进退步及托帽手的舞蹈动作。
2、幼儿学习听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并学习与他人合作创编舞蹈,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
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四段歌词。
2、幼儿已掌握垫步、踏点步等新疆舞步,学会新疆舞的一些基本手位。
3、新疆舞蹈视频一段、录音机、音乐磁带、动作图示、自制新疆小花帽、新疆服装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赏新疆舞蹈视频,回忆新疆舞的特点。
1、观赏视频。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段舞蹈,请小朋友仔细看,观察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2、回忆新疆舞的特点。
师:你们知道这个民族的人最擅长什么?在表演的时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动作呢?
师小结:新疆维吾儿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故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新疆乐曲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情绪热烈欢快。他们的舞蹈非常优美,动作也很漂亮,新疆的舞蹈主要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手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新疆舞的风格。
二、复习新疆舞的基本步伐。
我们在中班的时候学习了一些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复习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手部动作:翻腕、柔腕、移颈,带领幼儿跟音乐练习。
三、创编新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
1.聆听乐曲引导幼儿再次感受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欢快、有趣的情调。
师:前几天我们欣赏了一首欢快、有趣的新疆歌曲,叫什么名字啊?
让我们再来一起听一听!
2.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1)创编掀盖头的动作。
师:这首歌曲里讲了一个美丽的新疆姑娘;现在,老师就来扮演这个美丽的新疆姑娘,看!我带来了一块红盖头,我也盖在头上,现在你们能看清楚我的脸吗?(教师可以将红盖头掀起、放下让幼儿比较看看哪个看的清楚)
那怎样才能看清出呢?
你来掀掀看,看清楚了吗?
想要看清楚把盖头掀起来就可以了,那你能不能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这个掀盖头的动作呢?(提示幼儿动作要有好看、有美感)
哦!这个小朋友掀的真好看,我们一起来学学看!(提示幼儿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2)创编看姑娘的动作。
师:看清楚了吗?你是怎样看的?
哦!你是这样看的,真漂亮!还可以怎样看呢?
小朋友们真厉害,咱们把掀盖头和看姑娘的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边唱边跳)
(3)创编赞美姑娘的动作。
师:看到这么美的新疆姑娘,咱们从心底里喜欢和赞美她,那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你对美丽姑娘的喜欢和赞美呢?
哦!你是用这个动作来表现的,真不错!请小朋友看看刚才有个小朋友做的动作象不象这个新疆小姑娘做的动作啊!(出示图示)
这个动作在新疆舞里的名字叫托帽手,一只手放在脸的斜前方,另一只手放在小花帽的旁边,手心朝上,托好了小花帽,所以叫托帽手。
师:一起来学学看!教师示范进退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幼儿。(从脚(进退步)——手(托帽手)——整体)。
好,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跳舞看哪一个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编的动作和新学的动作和起来一起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每一个动作图示都要讲动作要领,并让幼儿模仿)手是这样放的,那脚怎样做呢?(带领幼儿反复练习,纠正幼儿的动作,引导幼儿将步伐和手的动作结合起来。)
四、引导幼儿将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师:今天我们自己编了这么多好看的新疆舞动作,这首歌曲有四段,每一段的歌词都不一样,那咱们就选出四个动作,每一段用一个动作好吗?
(1)先用图上的四个动作跳舞!请小朋友们小眼睛看好了图片上的动作,听着音乐来表演一次!
(2)换动作的顺序。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老师把这四个动作换个位置,看看你们能不能表演的和上一次一样好!
五、尝试进行合作表演。
师:你们真棒!表演都很出色,咱们来分组表演好不好?
咱们分成5组,每一组选出一个小朋友来扮演美丽的新疆姑娘,其他小朋友用刚才我们想出来的舞蹈动作表演掀盖头、看姑娘和赞美姑娘,好不好?(幼儿分组表演)
5组小朋友都表演的不错!老师在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在第二段音乐间奏的时候,摆一个造型。我来拍照,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表演的!能不能做到?(幼儿表演)
六、结束部分
师:今天,小朋友们自己编了一个欢快、有趣的新疆舞蹈,你们高兴吗?看!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也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个欢乐的新疆舞吧!(与客人老师一起随着欢快的歌声跳舞。)
第5篇
毛毛虫跳舞
【活动目标】
1、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2、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能在音乐中快乐地舞蹈。(重点)
3、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现毛毛虫跳舞。(难点)
4、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毛毛虫的头饰、叶子、蝴蝶的翅膀。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角色导入(自己是蝴蝶,小朋友们是毛毛虫)
师:我可爱的宝贝们!来!转转我们的小脑袋……展展我们的小胸……伸伸我们的胳膊……踢踢我们的小腿……扭扭我们的腰……最后扭扭我们的小屁股……伸个懒腰!恩,真舒服!(课前热身)
2、引导幼儿了解生长过程。
师:妈妈把你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你们开心呀吗?
幼:开心!
师:现在宝贝们都和妈妈长得不一样。那只小虫虫可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我们还没长大呢……
师:那宝宝们怎么才能长大呢?
幼:各抒己见
3、出示成长图片,帮助幼儿了解。
师:请小虫虫们仔细看,你们到底是怎样长大的?
4、教师小结:卵→蚕→(小、中、大)→蛹→蛾→卵
二、欣赏音乐。
1、师:咦?是什么声音?
2、幼儿欣赏。
师:宝宝们,觉得刚才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你能听出什么?
幼:开心,快乐……/像一个故事。
师:原来宝宝们的感受这么多啊!那我们再来听一次音乐。这次啊,妈妈要和着音乐给你们讲个故事。
师:当你们还是卵的时候,你们使劲地摇晃自己的身体,可就是动不了。于是你们累了,便香香地睡了一觉……当你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能动了,你们变成了一条条很小很小的毛毛虫……你们想快快长大,和妈妈一样。所以拼命地吃叶子……慢慢地,长啊长……长啊长……终于,你们长大了!你们长大了,便好开心!扭扭圆圆的身体跳起了舞……跳累了,你们就又要睡一觉……为了安全,你们便钻进了茧里,变成了蛹……过了一段时间,当你们千辛万苦再钻出茧的时候,你们的身体两边已经长出了翅膀,变成了会飞的蝴蝶……于是,你们又开心的起舞了……
3、第三次倾听音乐,幼儿根据教师的引导,初步根据音乐创编动作。
三、师幼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动作并示范。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编并示范。
3、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提炼,加入一些难度不太大的基本功,穿成小组合。最后示范,再逐一分解教授给幼儿。
4、集体练习。
四、集体表演。
五、结束活动:
师:森林里要召开文艺晚会了,狮子大王见宝宝们这么棒,便邀请我们去参加演出,你们愿意去吗?
幼:愿意!
师:那好!我们现在出发吧!
7.幼儿园的舞蹈教案 篇七
少数民族舞蹈是由少数民族人民在精神与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结合本民族特色所编创出的舞蹈,并得到传承与发展,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底蕴。在少数民族舞蹈研究中发现,其舞蹈艺术一旦失去学习者与继承者, 将难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最终被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幼儿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有着深刻的文化传承意义。并且, 少数民族舞蹈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存在较高的欣赏价值,将其融入到幼儿舞蹈教学中,不仅能提升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审美,拓宽幼儿的思维,还能让幼儿了解不同民族特色舞蹈,实现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因此,在幼儿舞蹈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舞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族民间舞蹈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作用
(一)丰富对少数民族舞蹈的认知
少数民族舞蹈融入到幼儿舞蹈教学能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增加幼儿学习舞蹈的动力。在少数民族舞蹈中, 往往流传的神秘而动人的传说,教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 可借助传说调动幼儿的舞蹈学习兴趣,丰富幼儿对舞蹈的想象,加深幼儿对不同舞蹈的理解。少数民族舞蹈的融入,在丰富舞蹈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开阔了幼儿的视野, 让幼儿认识到不同民族的特色舞蹈,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幼儿对各个民族舞蹈的认知与喜爱。
(二)增强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情感
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相比于其它学科教学,舞蹈教学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更容易受到幼儿的喜爱。而为了加深幼儿对多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将少数民族舞蹈融入幼儿舞蹈教育中,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欣赏到不同民族的舞蹈,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的完美结合, 进而加深对少数民族的理解。如,傣族、布朗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拥有独特的民族舞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通过向幼儿展现少数民族的舞蹈,让幼儿在具备异域风情的舞蹈与音乐中,对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展开联想,会幻想到辽阔的草原,碧绿的天空等,在教师对舞蹈进行详细介绍之前, 幼儿便在脑海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想象。其中,佤族舞蹈是一种特色极为鲜明的少数民族舞蹈,具备极强的表现力,当幼儿欣赏佤族姑娘热情奔放的“甩发舞”,便会不由自主地被其强烈的节奏以及富有感染力的画面所震撼,萌生出对佤族人民的探知欲望,进而对少数民族产生亲近感。
(三)形成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敬意
少数民族舞蹈中,往往融合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及地域特色,带有强烈的民族风情。幼儿通过对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在葫芦丝悦耳的伴奏中,感受到傣族村寨的清雅秀丽,甚至会联想到竹林深处有美丽的傣族姑娘穿着孔雀服,宛如精灵般的翩翩起舞;通过锣声,感受到拉祜族的勤劳与质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通过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让幼儿走进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环境,体验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信仰,感悟不同文化中存在的丰富内涵,进而萌发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敬意。
三、在幼儿园舞蹈教学生活中融入少数民族舞蹈的对策
(一)营造和谐、欢快的民族舞蹈学习氛围
由于乐曲本身具备较强的感染力,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乐曲,其表现力与渲染力更加强烈。因此,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可利用舞蹈乐曲的这一特点,将其设置为幼儿闲暇玩乐时间的播放歌曲,并根据幼儿的实际状况与不同民族乐曲的特色,在不同时间段,选择不同的乐曲。如,上午休息时间,可播放蒙古族的乐曲《小黄马》或维吾尔族的《阿拉木汗》,下午游戏时间可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这类比较欢快的乐曲,让幼儿在校园生活中时刻处在积极向上的民族乐曲的熏陶中,营造浓郁的少数民族舞蹈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在舞蹈教学中, 还需结合幼儿好奇心重的特点,利用少数民族舞蹈编排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玩耍中也能感受到学习舞蹈的乐趣, 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二)将民族舞蹈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按照幼儿在园内的活动项目,可将其划分为表演环节、知识学习环节、手工环节。结合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 将其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去,全面提升幼儿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认知与兴趣。
1. 表演环节
表演是幼儿在园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师可将少数民族舞蹈融入这一环节中,通过表演活动,展现民族舞蹈的魅力。如,在表演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漂亮的民族服饰以及有趣的民族舞蹈道具,鼓励幼儿换上喜欢的民族服饰,并为幼儿编排简单有趣的民族舞蹈,让幼儿身着漂亮服装,自信的为大家表演民族舞蹈,使幼儿的表现心理得到充分满足,进而有效激发幼儿的民族舞蹈学习热情。
2. 知识学习环节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知识学习是开展幼儿教育的主要环节。幼师可在这一环节中穿插少数民族舞蹈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如舞蹈传说、风俗习惯等,在扩宽幼儿知识面的同时,加深幼儿对不同民族舞蹈的认知,为民族舞蹈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在向幼儿介绍孔雀时, 可巧妙穿插傣族的孔雀舞,让幼儿了解孔雀在傣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既丰富了知识学习的内涵,又让幼儿对少数民族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加对少数民族舞蹈的探知欲望。
3. 手工环节
手工课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环节,能有效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师在手工环节中,也可巧妙添加民族舞蹈教学内容,鼓励幼儿搜集与少数民族舞蹈相关的信息资料,并结合资料制作简单的民族舞蹈服饰,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信息搜集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还深化了幼儿对少数民族舞服饰制作过程的理解。例如,在手工课内,幼师可让幼儿搜集维吾尔族服饰的相关资料, 并制作简单的小马甲或小方帽等,在幼儿完成任务后, 为幼儿展示维吾尔族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鼓励幼儿戴上自己的手工成果进行舞蹈表演,通过动手制作, 让幼儿对少数民族舞蹈产生更深刻的体验。
(三)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增强民族舞蹈乐趣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既需要教师的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因此,要将少数民族舞蹈有效融入幼儿舞蹈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家长的引导作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进行幼儿舞蹈教学时,增加亲子互动环节,让家长了解少数舞蹈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舞蹈知识, 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结合幼儿教学需求,定期举办亲子互动活动, 让家长协助幼儿进行少数民族舞服饰的制作,并共同完成少数民族舞蹈表演,通过活动增进家长、幼儿以及幼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民族舞蹈学习氛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另外,幼儿园还可结合幼儿家长的相关信息,恰当安排幼儿与家长的互动活动。如,邀请一些涉及民族舞蹈领域的家长来幼儿园,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介绍,让幼儿与其他家长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知识,并以此为铺垫, 带领家长与幼儿参与民族舞蹈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家长与幼儿对民族舞蹈的了解。通过互动活动,让家长意识到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进而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共同配合下,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民族舞蹈学习环境。
四、在实际幼儿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中还需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民族舞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
在幼儿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应注重对民族舞蹈种类的挑选,因为少数民族舞蹈的类型极为丰富, 许多舞蹈虽然具备较高的观赏性,但由于其舞蹈动作难度较大,而幼儿舞蹈基础薄弱且接受能力有限,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不仅难以掌握其舞蹈的精髓,还可能打击幼儿的自信心,降低幼儿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热情。 因此,在舞蹈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结合幼儿的知识学习能力,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且简单易学的少数民族舞蹈,以增强幼儿学好舞蹈的自信心,调动幼儿的舞蹈学习积极性。如,将傣族《孔雀舞》设置为舞蹈教学内容, 既能让幼儿感受到民族舞蹈的优美与独特,又能确保幼儿快速掌握舞蹈动作要求,以此来增加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效果。
(二)幼儿民族舞蹈教学教师能力培养问题
少数民族舞蹈的独特性,要求相关舞蹈教师必须掌握全面的民族舞蹈知识与技能,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能有效实现对幼儿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在少数民族舞蹈中,幼儿民族舞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表现形式,其舞蹈表演中具备自身特性。幼儿与其他年龄层的人对舞蹈的领悟存在较大差异,一些舞蹈教学经验尚浅的教师, 难以准确把握少数民族舞蹈与幼儿民族舞蹈的不同特点, 混淆了幼儿对少数民族舞蹈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舞蹈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积极学习新的民族舞蹈教学理念。 幼儿园应加强对舞蹈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规范舞蹈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幼儿民族舞蹈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调动幼儿舞蹈学习兴趣,普及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从实质上讲,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舞蹈,既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又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进行舞蹈教学时, 既需要结合幼儿在幼儿园的实际状况,从各方面渗透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又要注意当前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与完善教学策略,在提升幼儿舞蹈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幼儿的爱国情结。
参考文献
[1]庞志娟.浅谈怎样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舞蹈[J].艺术科技,2014(06).
[2]羿千喜.论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必要性[J].大众文艺,2014(18).
8.幼儿园音乐舞蹈教育活动的探究 篇八
音乐舞蹈是幼儿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幼儿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抒发他们的情感,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孩子们从婴儿期就表现出对音乐舞蹈的兴趣。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当一个的婴儿听到一段节奏强,动感十足的音乐时,他(她)会情不自禁的撅着小屁股抖动他(她)的小腿,以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教师如何在音乐舞蹈活动中正确地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发现音乐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肢体语言去表现和创造音乐的美呢?
一、从节奏入手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顺利开展活动的前提条件。激发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我们都知道,孩了们在没有经过训练前,就会拍手、走、跑和跳,而这些自然性的动作会产生一种自然的节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节奏结合音乐训练让幼儿对一些基本节奏产生感性认识。如活动前先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然后配上节奏鲜明的音乐,随音乐节奏怕打自己的身体部位,拍手、跺脚、拍肚子、拍屁股、拍肩膀,甚至打响嘴等,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律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从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幼儿对音乐节奏有了一定的感知后,然后从启发联想入手,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如:我在教大班幼儿摘果子律动前,先请幼儿听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打节奏,然后启发幼儿展开想像:听了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到果园后怎么摘果子?摘满果子后心情怎样?从而启发幼儿创编律动,激发了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幼儿对自然界的事物、现象以及社会生活有其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方式,每个幼儿又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作为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就不能用统一的方式去要求和训练,以免扼杀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我在组织幼儿学习歌表演《拉拉钩》时,当幼儿欣赏完歌曲后,我就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去感受理解歌曲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为后面的动作创编打下基础。在创编第一段“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不理不睬,不理不睬,小嘴巴往上翘。”时,我有意识地鼓励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表情和动作以不同的方式表现生气的样子。结果孩子们各具形态的动作和夸张的表情让你忍俊不住地笑。通过让幼儿感知、创编,幼儿不但理解了歌曲,还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情感,陶冶了幼儿的情操,还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从模仿开始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经验是艺术创造的源泉,而艺术的最初表现就是从模仿开始。幼儿最初的舞蹈就是模仿律动,如:“我爱我的小动物”,幼儿会根据自己日常对小动物的认识,随着简单的音乐节奏模仿各种小动物叫或走路。试想,如果幼儿没有对小动物的生活经验,就没有后来的模仿。所以,我在组织活动中,就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通过音乐舞蹈这种艺术手段表现生活中的美,表达美的情感。如:我在引导大班幼儿学习“游泳“律动时,活动前先让幼儿看奥运会游泳比赛视频,帮助幼儿认识游泳运动的种类以及动作要领,丰富其生活经验。活动时再让幼儿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情绪,然后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像、创编律动。有了前面的经验做铺垫,幼儿在创编律动时,思路活跃,情绪高涨。他们不但知道游泳分仰泳、蝶泳、蛙泳、自由泳,还会根据不同名称模仿相应的动作。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不但能模仿动作还能根据音乐的高低和节奏快慢变化及时的调整动作和速度,仿佛自己真的在水中自由快乐的游泳。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游泳的快乐,并在活动中形象地再现了游泳的几种姿势,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创设情景,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幼儿时期的天马行空、幻象世界,是未来想象力的折射镜,也是人类想象力的发源地,更是人的创造性的始发点。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可以丰富孩子的头脑,扩大想象的空间。教师在音乐舞蹈活动中如何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联想呢?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幼儿创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让他们能自由思索、大胆想像、主动实践,才能萌发幼儿的创造力,并使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例如:音乐游戏《小花猫和小老鼠》由幼儿扮演小猫和小老鼠。音乐起伏和环境的渲染,幼儿被歌曲中小老鼠那种偷吃和贼头贼脑的动作及遇到小小猫是那种惊慌,恐惧的游戏情节所吸引,在老师的鼓励下。纷纷参与到游戏角色的扮演中。随着音乐的变化自由地创编各种动作和表情,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9.幼儿园小班教案舞蹈 篇九
1.能参加活动,初步产生亲近老师、接纳同伴的情绪。
2.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身体,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准备
1.活泼欢快的音乐,如《健康歌》的伴奏音乐。
2.一处较大的场地。
3.毛毛虫毛绒玩具。
过程
1.扭扭抱抱。
――教师出示毛毛虫毛绒玩具,表演扭扭虫扭动的样子。
――请幼儿观看教师用肢体动作表演的扭扭虫。
――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表帧?BR> ――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全身,教师在每一乐句结束处拥抱每个幼儿。
2.爬爬碰碰。
――教师伸出食指、中指,随音乐节奏“爬”到幼儿身上,如“爬”到幼儿的背上、肚子上、屁股上等。
――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边念“扭扭碰呀,扭扭碰呀,扭扭屁股碰一碰”,边互相碰一碰,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音乐一停,每个幼儿摆出一个动作造型。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幼儿拍下照片,作为入园留念。
建议
1.在活动中,幼儿能自然地接受老师的拥抱、同伴的碰触,这十分有利于幼儿产生亲近老师、接纳同伴的情绪。
2.应关注那些不愿意参与的幼儿,如幼儿实在不愿加入,亦不必勉强,可让其自由旁观。
10.幼儿园舞蹈课程教案 篇十
1、积极参与律动游戏,在游戏中感应乐曲的固定拍。
2、学习各种行进步伐和路线,培养幼儿不怕辛苦的精神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道具:挂图P1、小松鼠头饰若干、软垫、在地上画深水沟、拱形门
三、教学队形:
幼儿分2组面对面坐,中间留出空间可以活动。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积极参与律动游戏,在游戏中感应乐曲的固定拍。
难点:能坚持与同伴一起完成各种行进步伐并走各种路线。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幼儿戴上头饰)师:“松鼠宝宝,秋天到了,你们看看,树叶变成什么颜色的了?(红色)我们的好朋友(指着图片上的松鼠)它们在干什么呢?它们要到户外去郊游,今天妈妈也带你们去户外玩郊游,你们开心吗?
(二)感应固定拍
1、律动
(1)方位:准备与出发
【幼儿园的舞蹈教案】推荐阅读:
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08-09
中班幼儿舞蹈教案09-25
幼儿园舞蹈专业介绍07-24
幼儿园舞蹈室使用表08-07
幼儿园舞蹈老师工作总结08-19
幼儿园舞蹈筷子舞串词08-28
幼儿园舞蹈兴趣班奖状09-06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学计划10-20
幼儿简单舞蹈基础09-18
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初探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