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单元设计作业

2024-11-22

高中生物单元设计作业(通用8篇)

1.高中生物单元设计作业 篇一

《高中生物学案中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高中生物学案中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批准立项后,课题组随即根据课题计划有序而富有成效地开展了研究工作,现按照要求对研究情况和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

一、课题研究工作进展

(一)课题的开展过程

根据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组的工作重点是设计、研究和积累高中生物学案中的作业设计的调查问卷和教学案例,并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和初步总结。课题组成员确立了“以课题带教研,用教研工作深入推进课题研究”的思路,要求全校生物老师围绕作业设计教学这一主题开展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并就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如何有效地利用生物学案的作业方式、生物学案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方法研究、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和研究经验交流。

(二)课题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制定和落实实验的控制条件。为了课题顺利地进行,保证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尽量要求做到:

(1)备课组对参加课题的实验教师给予全力的支持,其他老师从教学组织、安排、测试等方面给予配合。

(2)注意收集和整理实验资料,注意典型案例的采集和整理。

2、课题组坚持进行每月例会。

每月安排一次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举行课题组成员例会,要求中心发言人根据课题进度,进行每章节的学案作业以及学案作业中渗透的教法、学法和教材研究等方面的介绍,其中学案作业要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每一小节。与会老师可以提出相应的教学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通过每月的例会,总结前段成绩,研究后段教学,调整教学进度,优化作业设计的教学过程。

3、定期进行教学研讨课。

每周的教学研讨课由讲课老师写好“学案作业”,由备课组讨论通过后进行授课。课后全体课题组成员根据教学过程与效果,对“学案作业”进行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和结论

1、问卷调查结果

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是关于实验的赞同度。结果如表一:表一 学生对“学案作业”的态度

意见 赞同 中立 否定

实验前 45.8% 5% 49.2%

实验中 86.4% 6.8% 6.8%

开始实验前,部分同学们对实验的开展持否定看法,即使是部分持赞同意见的同学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可见,此时同学们的态度是相对消极的;在实验后,同学们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可见,学生对实验所产生的效果感到满意。对学习能起到帮助作用,学生自然愿意接受,表明实验是成功的。

表二学生生物学科素养能力的得分率

班级 理解记忆 掌握应用 实践创新

实验班 89.6% 66.2% 79.5%

对照班 83.8% 53.3% 69.5%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证实,学案作业对于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运用计算、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

2、课题阶段性研究结论

(1)把学案作业与有效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运用“学案作业”进行教学,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去探究知识,这也是有效教学的要求。把二者相结合起来可以避免学生在听课中无意识的漫游或者在学习过程的各种偏差行为;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清晰。因为“学案作业”是利用一系列知识点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把学生推到主动地位。形成有序有控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认为,设计好“学案作业”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案引导,学生有序而学,学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在学习、掌握知识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变学会为会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习。“学案作业”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学案作业”进行自主学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尤其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有了“学案作业”,他们可以根据“学案作业”,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案作业”提纲充分展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学生对照“学案作业”,只须作适当的记录,节省了大量板书的时间和学生作课堂笔记的时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

(3)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明显提高

经过研究和实践,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明显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明显比对照班学生宽;解决信息题的能力明显增强,有较好的信息素养;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明显增高,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修正措施

虽然《高中生物学案中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与科研的矛盾问题。高中教学任务繁重,时间显得非常紧张,用来整理记录的可支配的时间比较少,有一种自顾不暇的感觉。好多好的想法稍纵即逝,有的可能涉及诸多方面,实施起来限制较多。可能与个人的经验有关,相信经过不断学习,会解决好这一矛盾的。

2、课题研究遇到协调问题。各课题组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和借鉴,也各自为政,没能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对此,我们积极联系,争取关注,协调各种关系;借助网络平台与类似课题研究者,加入好友,借鉴参考,学习切磋,努力提高。

3、课题组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一是课题组的个别教师在实验的开始阶段虽然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生物学案作业的教学尝试,但放得不开,老是担心影响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学案作业体现得不充分,因而影响了课题研究。二是课题组的部分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总结研究的不够,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实施了学案作业,但在每个实施阶段深入研究的少,不能象积极进行实验研究的教师那样,深入研究,认真总结,带着问题,反复实践,反复研究。三是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还不够规范,具体的案例分析还较少。对此,我们继续加强每月的课题组例会和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提升全体课题组成员思想认识和研究素质,打消顾虑,切实抓好本课题的深入调研、反复实践和研究工作。

三、课题研究下阶段努力方向

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不深入的地方,今后,我们要增强信心,深入细致地进行课题实验。

首先,课题组成员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与我校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将课题研究向纵深推进。由于本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我们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继续借鉴省内外较成熟的经验,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

其次,继续加强生物学案作业设计的研究,继续研究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初步形成适合我校实际的高中生物学案作业。全面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使参加实验的班级成绩有所提高。第三,组织课题实验班的学生对自己学习生物的方法进行对比和反思,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形成具有共性和体现个性的心得体会。

2.高中生物单元设计作业 篇二

一、深化高中教育理念,确立新型作业观念

高中生物教学要注重对高中学生生物知识基础的夯实,对学生生物知识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学生生物观念的改进。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务必要体现其多样性,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措施,更要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进行多元化布置,内容上形式多种多样,贴合教学目标与要求,结构上合理人性化,辅助学生巩固与提高。

在传统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中,生物课后作业布置目的主要以巩固课堂知识点为主,而在学习能力的提高方面却有待改进。因此,在新型多元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跟进教育发展潮流,在生物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注重分层性、多样性、以及个体性。高中学校中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对教学难点的掌握与理解能力上也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体化布置,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各自的生物学习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业的布置并不是强制学生去机械地完成作业,而是要体现新型教育模式下作业的灵动性,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更要使得学生在作业内容中发现生物学科的魅力,激发其深入学习生物知识的欲望。同时,生物作业的布置还要能够帮助高中学生逐步养成客观看待生物体、正确对待地球生物的价值观念,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思维去完善自我,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改进学习方式与学习观念,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二、高中生物作业现状与思路设计

笔者对高中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了一定时间的考察与分析,高中学校的生物教师数量过少,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一个生物教师所带的班级数目过多,导致生物教学效率差强人意,难以关注每一位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状态。生物教师数目过少直接导致教师的作业批阅任务过于繁重,从而导致作业的批阅质量较差,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的作业布置积极性降低,通常会减少作业量一减轻自身的批阅负担。由于教师的课堂学生基础过大,使得所布置的生物作业模式过于整体化,通常每个班级的生物作业内容是相同的,极其缺乏教学针对性。

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对生物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与程度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根据不同的课堂学习状态来进行教学分层,作业的布置也要贴合分层教学理念,使其能够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但是,过于整体化、模式化与笼统化的作业内容不仅不能够帮助每一位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甚至还导致作业抄袭现象的发生,严重阻碍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笔者认为,高中生物作业的设计要体现结构合理性、内容科学性与个体性,生物作业的布置要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让学生们在各自固有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巩固课堂知识点、提升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首先,布置作业要注重夯实生物基础,其次作业结构要多元化和分层化,最后生物作业的布置要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拓宽视野、发散生物思维。

三、高中生物作业的设计方法

(一)布置对比性、概念区分性作业

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知识点数量较多,且形式杂而乱,许多生物知识点相互联系,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许多生物知识点产生了概念混淆不清的现象,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在课后布置对比性、概念区分性作业,让学生能够及时区分生物概念,有效提升生物学习效果。

比如,在单细胞动物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堂上发现有的学生对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概念混淆不清,因此我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将作业内容分为两大类,让学生分别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两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究,巩固我在课堂上所讲的区分方法,提高对概念差异点的掌握能力。

(二)布置生活实践性作业

众所周知,学生生活周围遍布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体,教师可以在高中生物课后布置生活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们在课后积极观察相应生物的特征与成长过程,在观察的过程中巩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重点。

比如,在布置高中生物课程《植物生长的动态过程》的课后作业时,我针对此单元的教学实践特殊性,在课后布置了生活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们在家中或在公园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动态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例如颜色变化、大小变化等等,辅助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高中教育是新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体现,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一位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状况,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体现分层性、多元性与个体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促进课堂教效率的持续性提高。

摘要:在多元化教学模式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要想获得完整的教学体系,则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优化作业结构设计,针对教学目标合理布置作业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及时巩固课堂知识。同时,在作业设计中要体现探究教学理念,让学生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探究生物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作业,合理设计

参考文献

[1]杨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2):210-212

3.探讨高中生物作业的合理设计 篇三

关键词:作业设计;多元化;学习兴趣

目前,全国已经进入新课程的普及阶段,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高中生物教学的方方面面,各种各样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设计层出不穷。但是,一直以来,作为高中生物教学重要一环的作业却受到了漠视,似乎一提到作业就和增加学生负担联系起来。即使在教学研讨中偶尔讨论到有关作业的问题,在教师中也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困惑,就是如何设计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作业,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作业能符合新课程要求,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作业。

一、常规作业的设计与要求

将资料上的作业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必做,而且要求做在作业本上(不抄题,把题的编号写清楚),这部分练习,我把它分成两种情况,一种答案直接是书上的结论,另一种则是教材的理解和应用。前一种只需要写出答案即可,而后一种则必须写出分析或解答过程,分析也可以是书上的知识点或结论。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锻炼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当然,学生的习惯要调整过来,还得有一个适应过程,而且,对于理科来说,让学生写出分析解答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入门,还需要一段时间对他们的作业进行纠正,对一些题给出合理的分析和解答过程,对于做得好的,给予表扬,让同学们在课后参考,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体验。这一做法,可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他们思维的严密程度,训练精要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部分是选做,是偏难题,留给少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第三部分是不做,是错题或超前题。

二、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和要求

就当前高中生物常用到的作业结构而言,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巩固部分,学生通过预习或者复习,把课堂学习内容中的疑难问题、个性化重难点及生成性知识加以整理或者系统梳理(画知识树或知识纲目),以达到查缺补漏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检查的目的。该部分内容重在培养学生学会记忆、概括归纳的能力,善于将新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该部分的设置要面向全体学生,应运用多种展示形式(文本、微视频等)确保学生的参与度。第二部分是拓展型作业,教师要加强作业内容的综合性,加强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增进作业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STS”((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思想。教师在设计该部分时,要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多角度思维和学习的个性化,又要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一类学生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切忌“大而全”,以免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三部分是探究、合作实践型作业,作业布置中融入互动性。向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从模仿转向研究,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学生在调查、访问、观察、实(试)验、参观和制作等活动中主动发现、主动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实践。教师在设计该部分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水平的差异,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不要流于形式,帮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以“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为例,用学习任务单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明确作业任务层次和目标,让学生有收获感、成就感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三、开放式作业的设计和要求

传统教学方式下的作业基本都是笔头作业,而新时代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则迈进了“开放化”时代。无论是作业的完成场所,还是作业题的答案都变得更加开放。这样的开放化作业设计,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精神的培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完果酒与果醋的制作实验教学后,给学生设计这样一道作业题:制作果醋,原料可自选。明确其发酵的适宜条件、制作过程以及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写出详细的制作报告,并将你制作的果醋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很多学生家里,此前都制作过果酒。但是,学生们很少参与,或是参与了也不太了解细节。现在因为有了这个作业,他们不仅要参与制作,而且还努力查找相关资料,弄清楚制作果醋和果酒的区别。学生们通过这个作业,不仅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还通过实践,掌握了注意事项,比如发酵瓶的消毒,留的空间,充气孔、排气孔的不同,时间和温度的控制等。

四、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要求

课堂作业要体现趣味性与生活性。俄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通过创设贴近生活情境的作业与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练习质量和效果,真正达到作业的目的。从作业内容上看,教师要利用多种素材,创设作业题目的情境,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从多种作业形式设计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经验同化新知。参与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人生价值的认识与责任。

五、结语

只有精心设计、充满新意的作业,才是高质量、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能力的作业。好的作业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完成作业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评价作业符合实际,富有特色,才会让学生感到作业是自己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才能乐学、好学,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陈坚,谭亚.高中生物课堂作业有效性设计现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18:85-87.

[2]张华.科学设计高中生物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02:82-84.

[3]唐明,徐传义.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学科作业优化的设计研究[J].科学教育,2012,05:19-20.

4.高中生物单元设计作业 篇四

作业定位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责任”为人文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以及略读课文《清贫》。

“革命文化”为人文主题的专题单元,同样担负着落实“语文要素”的教育任务。而这些文本并不是孤立存在,其德育价值也传递在对不同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两者相得益彰,不能偏废其一。本单元的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都指向于“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因此,将作业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重组,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立体化、结构化,有利于实现“文道统一”。在本单元作业设计以“致敬革命志士”作为主题情境,把搜集相关资料、品味语言、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精神等作业任务串联起来。

作业目标

1.能积累和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能借助插图、注释、情境等方法,说说古诗大意,具体描述诗歌画面;

4.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课文中动作、词语、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形象;

5.能交流、总结“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6.链接课外阅读资料,在对比思辨中,进一步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作业内容

(一)精准投放,前置作业设计

根据单元要素设计前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前置内容完成预习,记录所思所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习更有针对性,让课堂更高效。

1.基础通关,执减负于实处

本单元的课前导学单设计主要从朗读、字词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发展。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生字词的能力,通过课前导学单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支架,以自评的方式,鼓励学生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生字难词。此外,在初读单元课文时,引导学生关注单元篇章页,了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创设情境,落要素于细处

作业设计以情境为依托,通过写纪念词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中,关注表达特点,感受仁人志士的人物品质和精神力量。

【设计意图】围绕“追忆”这一主题,让学生为课文中的革命志士写纪念词,融读写于一体,既检验了学生是否会熟悉人物,也考察了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借助纪念词,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本单元的文本,对接下来的学习也充满期待。

(二)聚焦问题,课中作业设计

课中作业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简单的知识练习或能力操练,而是教与学的重要支架与手段。聚焦问题,以作业为支架,有效落实单元要素。

1.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信息“画一画”

【设计意图】《语文作业本》中围绕语文要素,每一课都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为学生梳理课文信息提供了范式。借助这些思维导图,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进行类文阅读和思考。学生根据范式自行梳理,呈现了“学习-比较-运用”的结构化学习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动作、语言、神态”等外衣之下,人物的心理变化,有效地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

2.定格关键镜头,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以作业为载体,增强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设计意图】以“仰望英雄足迹”为模板主题,设计周期性作业,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为基点,引导学生聚焦人物描写的特写镜头。学生练习时,以教学的推进为着力点,摘录牵动人心的关键镜头,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既落实人文主题,同时也关注了课文语言表达特点。从特写镜头中拉近与人物的距离,产生情感共鸣,体会人物内心,感受伟人风采。

(三)拓展延伸,课后作业设计

着眼整体建构,以课后作业促进知识的内化,使每一板块的作业不是量的叠加,而是知识点的层层推进。

1.呈现知识宽度,设计融合化作业

本单元重点是聚焦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单元结束教学后,引导学生开展同主题的群文阅读,通过“人物明信片”的作业,撬动学生对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策略化运用,形成对知识的结构化认知。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变化通过显性的方式让学习过程可视化,而读写融合迁移是考验思维是否增长变化的方式。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延伸阅读,丰盈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此外,通过“人物明信片”还能检验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效果。

2.提升思维高度,布置立体式作业

此题是由阅读指向习作的练习,结合本单元的习作要素“尝试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达人物的内心”,教师给学生提供常见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外衣”刻画心理变化。

【设计意图】由读到写,读写融通,让语文要素的学习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在优化作业结构的横向路径后,学生的思维也由理解、应用的水平逐步提升到分析、综合的水平,实现了作业质量的稳步提高。

作业使用建议

围绕“致敬革命志士”,在单元整组视野下创设的作业,凸显有落实、有梯度、有提升。在学生学习的关键处设计作业,把握知识规律,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一)把握学情基点,尊重个性差异

在作业实施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弹性落实,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方式完成作业。其中,板块一、板块三、板块四是指向基础性知识,只是一道题不再局限于一篇课文,而是涉及整个单元,所以在练习时,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单元内容,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意义积累。板块二、板块五、板块六是综合能力的运用,整组作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选择,充分交流、分享。尤其是板块五、板块六,这两大题是阅读的内化与吸收,也是语文要素的显性化体现,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方法的有力支架。

(二)借力多元评价,内化知识要点

5.高中生物单元设计作业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海安实验中学)透明带反应发生在()A.排卵时 B.精子与放射冠接触时 C.顶体释放酶后 D.精子接触卵细胞膜时

2.(2016·南通中学)下列关于从配子形成到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细胞的过程

B.卵子完成受精的标志是透明带内出现三个极体

C.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 D.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

3.(2016·天一中学)下列各项中与“试管婴儿”的培育有关的是()① 体外受精 ② 体内受精 ③ 主要在体外发育 ④ 主要在体内发育 ⑤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⑥ 运用胚胎工程技术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4.(2016·无锡三校联考)下图为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示意图,a、b代表两个发育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的DNA一半来自精子 B.a时期可分离到胚胎干细胞 C.①④过程都没有发生细胞分化 D.a、b分别是原肠胚和囊胚时期

5.(2016·南通三模)下图表示牛胚胎移植的流程,其中①~④表示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注射相关激素,使供、受体同期发情 B.过程②注射促性腺激素,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 C.过程③主要涉及人工授精和从卵巢中冲取胚胎 D.过程④的主要目的是选择适合移植的胚胎

6.(2016·无锡三校联考)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胚胎移植技术能解决某些不孕症者的生育问题

B.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C.通过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培育供移植的组织器官 D.受体母畜必须经过免疫学检验以防止排斥外来的胚胎

7.(2016·盐城三模)下图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实现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人体血清白蛋白的操作流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1

A.细胞①中已含有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 B.获取细胞②的技术为核移植

C.与图示技术相比,试管牛培育过程特有的生物技术是体外受精

D.早期胚胎发育到囊胚期时,需要取其内细胞团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

8.将经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到因胰岛受损而患糖尿病的小白鼠体内后,该鼠血糖浓度趋于正常。上述事实说明()A.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移植的细胞中所有基因都得到表达 C.干细胞经处理后进行了定向分化 D.移植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9.(2016·苏北四市三模)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小鼠所做的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需运用胚胎分割技术 B.嵌合体幼鼠是二倍体

C.代孕母鼠需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D.图中囊胚细胞的基因型都相同

10.(2014·重庆卷)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二、多项选择题

11.(2016·扬州一模)下图表示通过体外受精培育试管牛的 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通过注射性激素对性成熟的雌牛实行超数排卵处理

B.②过程只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③过程的细胞增殖方式一定是有丝分裂 C.④是胚胎移植过程,一般需将胚胎培育到原肠胚时期 D.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多个基因型相同的胚胎

12.(2016·南通一模)科学家运用不同的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外受精等技术可培育出与母本遗传物质相同的试管牛 B.核移植等技术可培育具亲本优良性状的克隆牛 C.胚胎分割等技术可提高优良牛胚胎的利用率

D.胚胎移植等技术可充分发挥优良雌性个体的繁殖潜力

13.(2016·苏州模拟)治疗性克隆是将病人的体细胞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病人所需要的体细胞、组织等进行移植,以取代和修复患者已丧失功能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治疗性克隆不以个体的出生为目标 B.胚胎干细胞只能取自于囊胚或桑椹胚

C.可使用核移植技术及胚胎培养技术获得早期胚胎

D.定向诱导分化的实质是基因在人为控制下的选择性表达

三、非选择题 14.(2016·苏州一模)利用PGD/PGS技术经全基因组检测的试管婴儿已在我国诞生。PGD是指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主要用于检查胚胎是否携带有遗传缺陷的基因。PGS是指在胚胎植入前进行染色体异常检测,通过比对、分析,从而有助于避免遗传物质异常的胚胎产生。请分析回答:(1)试管婴儿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以及在代孕母体中发育和产出(分娩)等过程。

(2)设计试管婴儿时,为了提高受孕率与筛选的需要,需要用 激素处理促进母亲排出更多的卵子,胚胎移植时常采用(选填“1”、“2”或“多”)个胚胎进行移植。

(3)利用(选填“PGD”或“PGS”)技术可以筛选不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试管婴儿。为了避免某些遗传疾病的产生,有时需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 细胞,提取DNA;然后利用PCR扩增 基因;最后选择出与特异性探针出现 性反应的胚胎。

(4)设计试管婴儿也引起人们广泛的争议,我国已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条文,以避免该技术。

15.(2016·南京二模)中国荷斯坦奶牛是由纯种荷兰牛与本地母牛经多代杂交,长期选育而成,具有体型大、产奶量高的特点。雌性奶牛一般在24月龄开始产犊,犊牛出生时体重为40~50kg,母牛随即开始泌乳。和牛是世界公认的高档肉牛品种,体型较小,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犊牛出生时体重为30kg左右。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胚胎移植技术,按下图1所示流程操作,成功的培育了和牛这一优良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1)荷斯坦奶牛在初次产奶300 d后就会停止分泌乳汁,进入干奶待产期。为缩短干奶期,可在奶牛哺乳期的合适时间为母牛进行 ,以提高受孕率,促使母牛开始新一轮的产奶。(2)过程①中产生的精子需进行 处理后方有受精的能力,过程④中移植的早期胚胎处于 期。图示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填序号)。

(3)雌性荷斯坦奶牛作为胚胎移植的受体与雌性和牛相比具有的优势有。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还可采取 技术。

图2

(4)为保证和牛的品质,防止近亲繁殖,需要对和牛进行DNA检测。目前常用“拔牛毛”的方法获取带毛囊的牛毛进行检测,而不是用直接剪取牛毛进行检测,原因是。DNA检测首先需制备DNA荧光探针,过程如图2所示,在DNA酶Ⅰ作用下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 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

(5)牛是反刍动物,消化道并不能分泌纤维素酶,但在其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帮助牛消化纤维素,这些微生物与牛的关系是。

1.D 【解析】 透明带反应是发生在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2.C 【解析】 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排出的卵子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因此排卵排出的不一定是成熟的卵细胞,A错误;卵子完成受精的标志是透明带内出现两个极体,B错误;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D错误。3.C 【解析】 试管婴儿是在体外完成受精并被培养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的;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的时间很短,主要在体内发育;试管婴儿主要应用了胚胎工程技术。

4.B 【解析】 图中①为受精作用,②④表示胚胎发育过程。图中a为囊胚,b为原肠胚;受精卵的核DNA一半来自精子,而细胞质中DNA全部来自卵细胞;囊胚的内细胞团还未分化,可以分离到胚胎干细胞;③④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分化。

5.C 【解析】 过程③主要涉及人工授精和从子宫中冲取胚胎。

6.D 【解析】 通过胚胎移植已经成功获得了许多试管婴儿,A正确;胚胎分割是将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再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一种技术,B正确;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如牛磺酸、丁酰环腺苷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能培育出供移植的组织器官,C正确;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错误。

7.D 【解析】 早期胚胎发育到囊胚期时,需要取其滋养层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8.C 【解析】 根据题意,将经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到因胰岛受损而患糖尿病的小白鼠体内后,该鼠血糖浓度趋于正常,说明移植到患病小鼠体内的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了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该鼠血糖浓度趋于正常,因此说明了干细胞经处理后进行了定向分化。9.B 【解析】 过程①需运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嵌合体幼鼠的细胞没有融合,仍是二倍体;代孕母鼠需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囊胚细胞中既有黑鼠的受精卵细胞也有白鼠的受精卵细胞,二者的基因型不相同。

10.D 【解析】 在转基因过程中,避免基因污染和对人类的影响,必须严格选择目的基因,A正确;我国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坚决反对生殖性克隆,B正确;反对设计试管婴儿原因之一是防止选择性设计婴儿,违背伦理道德,C正确;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的一类武器,干扰素为淋巴因子,非生物武器,D错误。11.ABC 【解析】 一般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对性成熟的雌牛实行超数排卵处理;②过程是受精作用,该过程涉及精卵细胞的识别、细胞膜的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核的融合等过程,③过程是卵裂过程,该过程的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④是胚胎移植过程,一般需将胚胎培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时期。12.BCD 【解析】 体外受精产生的后代具有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不可能与母本完全相同;核移植技术能保留供核亲本的优良性状;通过对早期胚胎进行分割可以获得更多遗传物质相同的牛,提高良种牛胚胎的利用率;胚胎移植可以让具有优良性状的雌性个体产生更多的胚胎,让其他牛代为孕育。

13.ACD 【解析】 胚胎干细胞可以取自原肠胚期之前的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

14.(1)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2)促性腺 多(3)PGD 滋养层 SRY 阳(4)被滥用 【解析】(1)试管婴儿的培育经过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后在代孕母体中发育分娩。(2)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进行超数排卵,能够促进母亲排出更多的卵子。胚胎移植时常采用多个胚胎进行移植,这样可以增加成功率。(3)PGD可以在胚胎植入前检查胚胎是否 携带有遗传缺陷的基因,所以筛选不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试管婴儿用PGD技术。从被测的囊胚中提取滋养层细胞的DNA,再利用PCR技术扩增SRY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与特异性探针出现阳性反应的胚胎即为雄性胚胎。(4)为避免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被滥用,我国已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条文。

6.高中生物单元设计作业 篇六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的教育事业已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但是,有的老师,甚至奶的学校,在国家教育厅的制定方案上,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教育秘笈”,对中学生进行“严管,严教,严治,严惩”。他们声明,中学生只有在“严”的教育上,才不会越轨,才会学有所成。他们的这一“严”教,已引起了中国教育界各方人士的关注。其“严惩”的重要表现在:作业完不成要加倍惩罚。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我觉得作业完不完成要加倍惩罚没有好处。

第一,作业完不完成加倍惩罚严重地浪费了我们中学生宝贵的时间。有一些老师,当他布置作业的时候,如果哪位同学不完成,就得加倍惩罚。他说,不完成作业的同学,要加倍惩罚。在完成上次作业的基础上,再重抄一遍。如果再不完成者,那么,再加倍重抄百遍。让你们好好地记住这个教训。还说,这样对学生有好处,勤多手熟嘛。其实,这样只会浪费我们中学生宝贵的时间。我们做一道题,我们懂做了,理解了,记住了,也就可以了,何必要再重抄十遍,甚至百遍呢?如果把被罚的那些时间来看看别的科目的书,扩广我们的知识面,这对将来来说也许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呢。

第二,作业完不成加倍惩罚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当我们做完一道题,重抄,重抄,就会固定了我们的.思维,只会套这么一条老思路,没有创新或别的解题方法。

第三,作业完不成加倍惩罚会增加我们的压力。就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有九个科目,每一科都要学,每一科都有练习和作业,能做完那些练习已经不错了,而偏偏在这个时候要加倍惩罚,只会增加了我们的负担,增加了我们的压力。

第四,作业完不成加倍惩罚会引起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据一报道,某中学一男生,成绩在班里面是名列前茅。有一次,他没能完成作业,结果被老师加倍惩罚,罚他抄多十遍。过后,他又没能完成,老师便在教室里面当众骂他。从此,他便憎恨这位老师,也讨厌了这个科目。当高考完后,他落榜了,就是因为他在这个科目上考砸了。所以,作业完不成加倍惩罚,会引起中学生的憎恨心理,抗拒心理和逆反心理。如果严重的话,会毁掉了一个中学生美好的锦绣前程。

7.单元作业设计研究与实践 篇七

一、作业设计的前期研究分析

作为我校2007年立项的市级规划课题“‘阳光校园’的实践探索——寄宿制小学校园生活质量的改进研究”的内容之一,我们围绕着“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练习”开展实践研究,初步建构起了练习环,提炼了策略和操作的要点,制订了评价的指标。虽然该项课题研究已结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觉得关于作业设计的问题依然存在,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作业设计在目标上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容上忽视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在形式上忽视综合性长作业设计;在方式上忽视合作性、自主性作业设计,较少关注学生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作业设计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过程,它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实践。要解决以上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单元作业设计是一个较好的载体。只有让作业走向单元设计,才能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真正让作业适应学生的发展。

二、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所谓单元作业设计,是指按照教材上的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统整起来考虑设计整个单元的作业。单元作业既可以分散在每个教学课时中完成,也可以在单元教学后完成。对于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我们从单元作业设计的要素、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单元作业设计要素的研究

借鉴学习设计的研究成果,在单元作业设计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认为依旧要关注学情分析和作业目标,同时应结合单元作业设计的特点,增加单元作业类型、单元作业完成时间、单元作业完成情况及个性化辅导跟进等要素。

1. 单元学情分析

在单元作业设计时,学习材料分析应由课时学情分析走向单元学情分析,从而关注学生的“已知”、学生的“未知”、学生的“能知”、学生的“想知”、学生的“怎么知”。学习对象情况分析更应从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全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2. 单元作业目标

教师应依据学习目标确定单元作业目标,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单元作业目标制订时既要有基础性的目标,也应有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而制订的个性化目标。

3. 单元作业类型

单元作业可分成三类: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这三类作业并非每个单元都需设计,而是结合学情分析和单元目标,设计适切的作业。

.4.单元作业完成时间

单元作业设计完成时间可分为长时性作业与即时性作业两大类。长时性作业是指学生需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周期内完成的作业,可以是一周,也可以更长。学生学习的时空非常广阔,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参与主体、作业答案与评价方式都是开放型的。即时性作业则是指分散在每一课时中的作业,可以是课前、课中,也可以是课后。这两类可以互为补充,为教学所用,为学生所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5. 单元作业完成情况及个性化辅导跟进

作业作为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工具,每个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认识、理解的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在作业本上诠释着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其间必然有正确与错误。教师通过批改后进行个性化处方式辅导跟进,才是守住底线的上策。因此,基于我校立项的国家级课题子课题“精准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个性化辅导实践研究”,我们制订了“个性化处方式辅导”流程图,如下图。

在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后,教师选定研究对象,确立辅导目标,开出辅导处方,实施辅导,然后通过阶段性评估调整辅导策略。综合以上单元作业设计的5个要素,我们初步设计了单元作业设计方案。

(二)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的研究

1. 明确目标,增加作业目的性的知晓度

由于是作业的单元设计,因而作业中必然含有几个或多个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在每个单元结束之后,为了让学生头脑中散乱的知识点形成网络,都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作业,进行练习。一般的方法是利用一些单元试卷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机械重复的练习对知识形成记忆。虽然这样的单元综合练习作业也是涵盖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但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作业单元设计。因为,对学生而言,他们看到的是一道道题目,每一题是独立而无关联的,答对一题算一题,至于答对这题说明你哪个知识点掌握了,学生是不清楚的。因此,我们在单元综合练习作业中增设了一个板块:知识梳理。通过知识梳理来凸显作业设计的目的性,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以陈述、填空或图表的方式显现。这样让学生在作业前先回忆、再现本单元的所有学习内容,明确作业的内容都是围绕哪些知识点展开的,学生思考就有了方向,作业的目的性也就明确了。此板块内容也可成为学生以后复习的笔记。

2. 循序渐进,由知识本位转向发展本位

一般设计的单课时作业具有练习量少、要求低、隔天反馈的特点,借用乒乓术语称之为“短、平、快”,更多体现的是即时效应。而如果能按单元考虑,整体设计每一课的作业,就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变式到综合,再到实践、开放。如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的面积(二)”的单元作业。第一层次:看基本图形写出面积公式,用最少的线段把一些组合图形分别分割成基本图形。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及其面积公式,并通过分割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做好铺垫。第二层次:计算一组组合图形的面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形成解答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能力。第一、第二层次的练习都可以分散在课时中。第三层次:拓展练习,训练学生综合观察思考的能力,可以在学生完成整个单元学习后进行。这样,三个层次的作业层层递进,逐步实现由知识本位向发展本位的转变,体现趣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3. 经历过程,关注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不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在其中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单元作业的设计要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规划和布置,强调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控制的权利和能力,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后,请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梳理,比较区分这两个概念,并设计典型的练习题,被选中的练习题将冠名后供同学练习,学生积极性很高。又如,在学习了“时间的认识”单元后,学生们知道了年、月、日的知识。于是,我们请学生动手制作一份新年年历,并在年历上标出你认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供自己在校使用,学生趣味盎然。不少班级的学生都把同学们的生日写在了年历上。寄宿制的学生也许没能在生日当天收到家长的礼物,但却能收获伙伴们和校园家庭中“爸爸”“妈妈”的浓浓祝福。从这个角度看,作业在广阔的教育哲学体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一种承认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学习哲学。

8.高中生物单元设计作业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 生物 校本作业 设计

教材是知识、范例、辅材和作业四大系统的有机统一,作业系统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的一套练习的方案或题目,包括教材的思考、练习和探究活动等内容和作业的类型、题型、数量以及教师自主编制的作业等。作业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单一,作业缺乏指向分明的设计动机和目标,教师备课也常常忽略作业。新课程重视作业的优化设计,认为作业兼具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以及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功能,这应当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在原有教材系统上进行了大量改革,教材改革带来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笔者在新教材的使用中,在作业系统的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基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校本作业系统的价值指向

设计作业系统应该有明确的价值指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组成了高中生物学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是作业系统的总体价值追求。科学的作业系统应该适时地体现“生物学基本概念的落实”、“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STS教育”等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并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生物校本作业系统的设计要求

1.从生物新课标教材设计看校本作业系统的设计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有四个显著变化:一是三个模块为主的结构体系的重建;二是生物科学新进展等教学内容的更新;三是以问题性、探究性为主的呈现方式的改变;四是重视教学活动的评价。所以,教师设计、布置的作业应趋向于多样化,不仅有纸笔测试题,还要有模型制作、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等。

2.从教学评价体系看生物校本作业系统的设计

传统的学习结果评价多采用标准化测验,它可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程度的考察显然是欠缺的。新课程对于技能目标,可利用任务表现的形式来评价学生技能操作过程和熟练程度;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可运用观察、档案袋、访谈等质性评价的方式。因而,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既要设计纸笔测验类,也要设计任务表现类等作业。

3.从学生评价体系看生物校本作业系统的设计

高中新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根据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及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在学科模块终结性考试中,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是新课程中最重要的结构。在过程性评价中,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发展的全过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包括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运用多种评价手段综合评价,包括有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实验、模型制作、调查、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多种形式。

可见,在作业系统设计时,以巩固双基为主的传统性作业仍然要占主要比例;注重能力和情感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学习过程的创新型作业是新课程作业设计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在作业设计时应占一定比例,也成为作业设计上的难点。

三、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校本作业系统的基本组成

新课程教材的作业系统,按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传统型 (或纸笔测验)和创新型(或质性评价)作业等。传统型(或纸笔测验)作业:包括随堂主题练习、随堂形成性测验、单元练习、单元形成性测验、单元自我检测、模块练习、模块终结性测验、寒暑假作业及诊断性测验等。创新型(或质性评价)作业:包括实验探究、模型建构、资料收集与分析、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调查、课外实践活动和撰写综述报告等。

总之,作业系统设计要强调“为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活动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能否设计出好的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所有教师都必须共同努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温涛. 新课标后中学生物学四大作业系统的分析[J]. 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2).

上一篇:聘用司机协议书下一篇:仙境花园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