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短的儿童小故事(精选15篇)
1.精短的儿童小故事 篇一
我大二的时候找了一份在杂志社发行部的实习工作,主要负责杂志征订。其实就是销售杂志,给已经到期或者快到期的客户打电话,让他们续订。争抢客户名单成了办公室的主要矛盾。
作为新人,我能抢到的客户名单少,可是业绩标准却和别人一样,于是我不得不参与到无止境的客户名单争夺“大战”,并且在这种“战斗”中筋疲力尽。
跟营销课老师学习过之后,根据老师的建议,我开始在网上发我们杂志外籍顾问的文章,通过这个方法我收集了大量的邮箱。
我每周更新一篇电子邮件发到这些邮箱,并在外籍顾问的文章下面,写上外籍顾问文章在杂志的更新频率及杂志其他栏目。我开始了不要客户名单也能轻松完成业绩标准的实习工作。
前一阵跟前辈们聚会,讨论的主题是“为什么现在培训班这么火,而出版业在衰落”。
一位做培训的前辈说,一本书50块钱够贵的了吧,卖一万册才多少钱?一场培训,把整本书的大纲讲一讲而已,定价至少1000元,有2000人参加就能赚不少钱。现在的人都踏实不下来读书,看书得一页页地看,培训班听一天多省事。现在大家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越来越忙,吃饭要求快餐,睡觉要求高效睡眠,上课要上速成班,很少有慢下来思考的机会,别人争什么,抢什么,我们也跟着随大流,很少有机会想:我是不是把基础的做好了,是不是应该做基础的?
很多时候,我们就怕比别人差了,就怕输在起跑线上。遗憾的是,人生不是一场比赛,没有所谓的起跑线。很多人看别人创业,自己也创业,别人干得挺好的,自己却不行。实际上行动之前,先评估出自己做了多少准备,是不是把基础的东西,把前提条件做好了,才是后面是否成功的根本。罗曼·罗兰说:“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跟我爸一起看电影《蛋炒饭》的时候,王大卫的父亲教他做菜时说:“要慢,别人越快的时候,你越要慢。”
我爸特别喜欢这句话,聊天的时候几次提起。他说我做什么事都着急,都手快,他很担心我把握不住自己。其实,做事有三个关键:“稳、准、狠”。稳排第一,准排第二。快固然重要,但是那得是你想明白了,把该下手的地方看明白了以后才能快。把事情琢磨到了火候,知道“根节”在哪儿,才能事半功倍。别着急,尤其是年轻的时候,做什么都别着急,先把自己想明白了,把自己要什么想明白了,想明白了再动。很多事情按部就班地做,不争,也有属于你的世界。当你着急得生怕比别人慢了一步的时候,反而可能走错了方向。
2.精短的儿童小故事 篇二
一、朗读表演———以《自相矛盾》为例
师:有的寓言故事, 我们在读的时候, 就忍不住想演一演故事中的人物。比如读《自相矛盾》时, 我就很想演那个楚国卖矛、盾的人, 你有这样的想法吗?
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要演好这个角色, 关键是要注意两处话语一个造型, 你发现了吗?
生:就是这个人两次“夸口”说的话和最后“张口结舌”的样子。
师:是啊, 想一想, 什么是“夸口”?
生1:就是说大话。
生2:就是吹牛。
生3:就是夸海口。
师:这牛吹得够大, 像海那样不着边际。想一想, 你印象中吹牛的人是怎样的?
生1:眼睛朝天看的。
生2:脖子拉长, 向着天的。
生3:说话时唾沫横飞的。
生4:甚至还手舞足蹈的。
师:那就照着这些样子演演看。生自由练习后指名表演。
师:与“夸口”截然相反的是“张口结舌”。你怎么演好呢?
生1:就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生2:就是说不出话来急得面红耳赤的样子。
生3:就是想说又说不出来, 急得不知所措的样子。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生1:因为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前后不一致了。
生2: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了。
师:说话前后不一致, 前后矛盾, 往往会让自己哑口无言。现在, 就请你读一读、演一演, 感受这个说话自相矛盾的楚国人的尴尬吧。
生自由朗读表演。
思考:对“夸口”“张口结舌”的表演, 孩子们可谓兴致盎然, 特别是表演“张口结舌”时, 学生努力寻找舌头被打了结的感觉, 欲言又止, 面红耳赤, 惟妙惟肖。在那种想说又说不出来的尴尬中, “自相矛盾”的寓意自然就从故事中脱离, 进入了孩子的语言世界。
二、角色体验———以《滥竽充数》为例
师:有时我们读着寓言故事, 会忍不住边读边想, 想当时的情境, 想人物的心情, 想故事的结局等。比如读《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时, 我就忍不住边读边想。咱们也来试试吧!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 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 他就鼓着腮帮, 按着竽眼儿, 装出吹的样子, 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优俸禄。
师:读到这里, 你想到南郭先生的得意劲儿了吗?
生:他在宫门外得意得手舞足蹈:哈哈,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生:南郭先生吹着口哨, 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 美滋滋地想着:呵呵, 我不费吹灰之力, 居然也发财了。
生:没想到我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居然也能蒙混过关, 了不起啊!
师:嗯, 想得还真美啊!继续读, 这时候的南郭先生又有什么表现呢?
出示:齐宣王死了, 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 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生:这下要露馅了, 还是赶紧逃吧。
生:南郭先生吓得魂不守舍, 忍不住想:要是被齐湣王知道了, 我这滥竽充数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啊, 要再不逃的话, 怕是项上人头不保了。
生: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 浑身抖得像筛糠似的。他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还是趁早逃吧!
师:呵呵, 南郭先生还挺有自知之明。继续读, 这时候的南郭先生又会怎样呢?
出示: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生:南郭先生垂头丧气地走在出逃的路上, 不由得唉声叹气起来:哎, 看来, 没有真才实学是混不长久的。
生:要想发财, 还需要脚踏实地地学点儿真本领啊!
生:南郭先生悔恨交加, 对儿子说:孩子啊, 你一定要好好学本领, 可不能学父亲滥竽充数啊!
师:没想到, 一边读故事, 一边想象, 还真挺有意思。
思考:故事是形象的, 学习故事的过程更应注重体验。上述教学, 在师生充满情趣的对话中, 孩子们俨然走进了南郭先生的世界, 在经历了主人公戏剧式的生活后, 用独白式的“自言自语”, 将“滥竽充数”蕴含的道理与文本自然脱离, 这个学习过程富有挑战性, 令人精神愉悦。
三、联系生活———以《自相矛盾》《滥竽充数》为例
师:现在, 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看到那个卖矛、盾的楚国人才能想到“自相矛盾”, 看到南郭先生才会想到“滥竽充数”?
生:不会, 在音乐课上, 老师让我们合唱, 小康不会唱, 只跟着大家摆摆口形, 这就是“滥竽充数”。
生:上次我写作文时, 有一句话记得是这样的:“今天是中秋节, 皓月当空, 繁星满天, 清风徐来, 令人心旷神怡。”老师在旁边批注的就是“自相矛盾”。
生:我上次用“万籁俱寂”造句, “展现在我面前的草原万籁俱寂, 只有一群群骏马在飞快地驰骋”, 也是“自相矛盾”的。
师:是啊, 其实这些出自寓言的成语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你听了会想到哪个成语呢?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 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 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装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生:这就是“自相矛盾”。
师:哦, 我们都能想象那个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后张口结舌的窘样了。
师:这是老师在网上看到的几则新闻的标题, 你理解其中的“滥竽充数”吗?
出示:医院专家“泛滥”, 患者担心滥竽充数
假币残币游戏币, 滥竽充数当车费
“绿色蔬菜”, 谨防贴个标签滥竽充数
生1:“患者担心滥竽充数”, 是说生怕没有真本事的医生冒充专家给人看病。
生2:“滥竽充数当车费”, 是说用假的东西当真的。
生3:“贴个标签滥竽充数”, 是说用不好的东西充当好的东西。
师:我想, 大家一定已经读懂这些寓言故事了。
思考:寓言虽是古老的文本形式, 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却相当广泛, 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所在。这个教学环节, 将文本与生活链接, 引导孩子联系实际读懂寓言, 使呆板的文字因为有了生活的甘泉变得灵动而丰富。
3.精短寓言故事 篇三
我的老家出产水蜜桃,味道极佳,曾有“贡桃”的美誉。可是产量却极低,因为大多被虫子给糟蹋了。这种残害水蜜桃的桃虫有一种绝妙的招术,它们在桃花刚开时,把虫卵产在花蕊里,奇怪的是,这桃花里头一旦有了虫卵,花瓣就会向里收缩,把虫卵包起来,而且裹得严严实实,像得了宝贝一样地舍不得放开。据栽培果树的技术人员说,那虫卵刚产下时,外面有一层粘稠的物质,能刺激花朵,使之越收越紧,这一收一裹,虫被花朵保护着,任你喷洒乐果、敌敌畏什么农药都无济于事。
直到花落成果,虫卵已经潜藏到果心之中了;当桃子渐大但未成熟时,虫卵靠桃子汁液的滋润长成虫了。于是桃子长一点,虫子就吃一点,虫子被养得又肥又大,而桃子外表看来很鲜艳,比别的桃子都“早熟”,而实际上,里头的果瓤和桃仁已被吃了许多,几乎只剩下一层空皮了。桃子的生命已快到终点了,躲在里面的虫子却丝毫没有感觉到末日就要来临,还在继续贪婪地吃自己赖以存活的桃子。终于桃子不堪肥虫的吞噬,“啪”地一声落到了地上。桃虫有的被摔得身断腹裂,有的没有摔死也被行人踩死了。只有少数逃命而去,境遇当然是惨不忍睹。
桃子和虫子的故事该时时让我们警醒。
4.儿童故事小猴子的故事 篇四
小猴看到红红绿绿得气球非常喜欢,说:“熊大叔,我要买100个气球。”
拿着一百个气球的小猴坐在草地上吹了起来,呼……呼……1个、2个、3个、一直吹到了第100个,小猴把这100个气球绑在一起,高兴极了。忽然小猴双脚离地,慢慢的飘了起来,小猴越飞越高,飞出了大森林,森林里的动物看到小猴在天上,都惊讶的说:“快看啊!小猴飞上天了。”
小猴看到自己离家越来越远,心里开始有点害怕了,“你是谁?”一个软绵绵的声音从小猴的身边飘过,小猴一看,原来是云宝宝。它对云宝宝说:“你好!我是小猴,我从地面上来,你能帮我停下来么?”
云宝宝眨了眨眼睛,用软绵绵的身体拉住了小猴,并和小猴成为了好朋友,云宝宝带着小猴到云朵上的宫殿去玩,小猴很开心,可是它有点想爸爸和妈妈了,还想自己在大森林里的小伙伴们。小猴对云宝宝说:“你能送我回家么?”
云宝宝说:“当然可以,你骑到我的背上来吧。”
5.儿童故事小青蛙的故事精选 篇五
小青蛙在土里伸(shēn)了伸四条腿(tuǐ),打了一个呵(hē)欠(qiàn)。
“你好呀,小青蛙,你终(zhōnɡ)于醒啦!”一个细小的声音说。
这是谁的声音呢?小青蛙睁(zhēnɡ)开了两只大眼睛一看,啊,原来是一条小蚯(qiū)蚓(yǐn)!
“你好呀,小蚯蚓!”小青蛙高兴地说,“你比我醒来得还要早啊!”
“是呀,是土里的草根妹妹把我叫醒的!”小蚯蚓一边说一边使(shǐ)劲(jìn)地把身子拱(ɡǒnɡ)呀拱的。
小青蛙高兴地说:“是这样呀,我好像刚(ɡānɡ)刚做了一个梦(mènɡ),梦一醒,春天就来啦!”
小蚯蚓一边拱着身子一边说:“我正忙(mánɡ)着给草根妹妹松(sōnɡ)土呢,你也忙自己的事情去吧!”
6.有趣的概率小故事 篇六
一、歧路亡羊的故事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返,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杨子的邻人找到丢失的羊的可能性有多大. 假定所有的分岔口都各有两条新的歧路. 这样,每次分岔的总歧路数分别为21,22,23,24,…,到第n次分岔时,共有2n条歧路. 因为丢失的羊走到每条歧路去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所以当羊走过n个三岔路口后,就可能找羊的人分配不过来了. 例如,当n=5时,即使杨子的邻人动员了6个人去找羊,找到羊的可能性也只有还不及五分之一. 可见,邻人空手而返,是很自然的事了!
二、数学家很厉害的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了和德国法西斯作战,大量军需物资要穿过大西洋运送到各个战场. 可是在1943年以前,负责运送物资的英美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损失惨重. 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海上运输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
在这进退两难之际,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 数学家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发现,运输舰队与敌军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即船队是否被袭击,取决于航行过程中是否与敌潜艇相遇,而与敌潜艇是有可能发生,又有可能不发生的. 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
1. 一定数量的船只,编队规模越小,批次就越多;批次越多,与敌潜艇相遇的概率就越大. 比如,5位同学放学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里,老师要找一位同学,随便去哪一位同学家都行. 但若这5位同学都集中在其中某一位同学家里,老师可能要找几家才能找到他们,一次找到的可能性只有五分之一,即20%.
2. 一旦与敌潜艇相遇,船队的规模越小,每艘船被击中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是因为德军潜艇的数量与船队中船只的数量相比总是少的,潜艇所载弹药有限,每次袭击,不论船队规模多大,被击沉的数目基本相等. 假如运输船的总量为100艘,按每队20艘船编队,就要编成5队;而按每队10艘船编队,就要编成10队. 两种编队方式与敌潜艇相遇的可能性之比为5∶10,即1∶2. 假设每次遭到敌潜艇袭击损失5艘运输船,那么,上述两种编队方式中每艘船被击中的可能性之比为5/20∶5/10=1∶2. 两者结合起来看,两种编队方式中每艘运输船与敌潜艇相遇并被击沉的可能性之比为1∶4.这说明,100艘运输船,编成5队比编成10队的危险性小.
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改进了运输船由各个港口分散起航的做法,命令船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区,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 奇迹出现了,盟军船队遭袭击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低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战略物资的供应. 于是,美国军方宣称: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十个师的兵力!
同学们,这些概率小故事是不是特别的有趣呢,通过这些故事我们知道了学好概率、学好数学特别的有价值,希望我们一起学好数学,将来用我们的所学展示更多数学的价值.
7.有趣的儿童小故事 篇七
一片小树叶看见了,用力挣脱了树妈妈的手,飘到了水坑边,忙去救小蚂蚁。小树叶伸出手,急切地对小蚂蚁说:“别怕,小蚂蚁,快抓住我的手,我把你拉上来。”小蚂蚁拼命伸长了手,可是,坑太深了,小蚂蚁怎么也够不着。
小树叶四处一看,连忙去找来一条绳子和一根小树枝,它把绳子拴在树枝上,做成了一根“救生棒”。小树叶一手抓住绳子的一头,一手用力把“救生棒”抛进水坑。小蚂蚁看到了,赶紧用尽力气游过来,终于够着了“救生棒”。它爬上了树枝,松了一口气:“这下,我可有救了。”
小树叶拽住绳子,一点点往上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小蚂蚁救了上来。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树叶大哥,谢谢你,谢谢你的救命之恩。”小树叶不好意思地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你出来可要小心一点。”
1.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2.有趣的英语小故事
3.儿童小故事
4.有趣的儿童故事
5.有趣的哲理小故事
6.有趣的科学小故事五则
7.有趣的神转折小故事
8.儿童趣味小故事
9.有趣的儿童动物故事
8.精短的儿童小故事 篇八
米娜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她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东找找,西看看,找遍了整个院子,都没有找到自行车。
“我们应该马上把这件事告诉泰迪熊警官。”米娜说。
“等一下,现在我们需要的是马努侦探!”马努似乎另有想法,他说着,脸上露出了神秘的表情。接着,马努拿着放大镜在院子里展开侦查。“我见过,真正的侦探都是这么做的。”他告诉米娜。这时,老鼠黑基跑了过来。
“你在找什么呀?”黑基问马努,“你丢东西了?”
“找线索,”正在草丛里侦查的马努说,“坏人一般都会在作案现场留下线索。”
不过,黑基很好奇,草丛里能找到什么样的线索啊?
忽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黑色身影闪过,消失在树荫里。
“那就是偷自行车的贼,”马努喊道,“我们快追上去!”
他们拼命地跑啊跑,最后还是没追上那个骑自行车的神秘人。
“好可惜啊,”马努气鼓鼓地说,“等着瞧,我一定会抓到他的!”
马努仔细地检查着神秘人骑车经过的那条小路。突然,他大喊:“大家快看呀,昨晚刚下过雨,地面很松软,自行车的轮胎印非常清晰!我们只要跟着轮胎的痕迹,就能抓到小偷啦!”
“马努真是个了不起的侦探啊!”黑基称赞他。
轮胎留下的痕迹通向了森林里一间阴森破旧的小木屋。
“这是隐士赫尔曼的小木屋!”米娜认了出来。
马努思考了一下决定:“白天我们抓不了他,等天黑了再来。”
天黑了,他们又来到小木屋。
淡淡的月光洒在地面上,附近传来猫头鹰“咕咕”的叫声。
“赫尔曼在家呢,因为屋里的灯亮着,”马努低声说,“来吧,我们慢慢往前走!”
不过,米娜还得觉得,应该找泰迪熊警官过来帮忙。
他们悄悄地走到小木屋前,小心翼翼地向窗内张望。赫尔曼正坐在一张桌子旁,桌上放着一大堆钱。
“他一定是把我的自行车卖了,正在数卖车得到的钱呢。”马努悄声说。
“呃,我有点怀疑,”米娜说,“你的自行车能卖那么多钱吗?”
小朋友们轻手轻脚地检查起小木屋的四周。
突然,马努大喊:“那就是我的自行车!快来呀,我们得马上行动!”
他大喊着朝自行车的方向冲去,米娜和黑基也跟了过去,他们的心怦怦地跳着。
马努一把抓住自行车,推着就往坡下跑。
他骑上自行车,刚想踩动脚蹬,但是——咦,好奇怪——车座太高了,骑着真别扭!
于此同时,马努和自行车一起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不是你的自行车!”米娜喊。
这时,马努仔细地看了看自行车,才惊慌地发现,米娜说得一点也没错。
“这是一辆大人的自行车,”黑基说,“难怪你骑不了。”
这时,赫尔曼从屋子里冲了出来。
“偷车贼!”他大叫道,“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快跑!”马努大喊。米娜和黑基也吓坏了,他们三个撒腿往坡下跑去。
他们越过很多石头和树桩,丝毫不敢放慢脚步,直到确定赫尔曼没有追过来,才慢慢放缓奔跑的速度。
他们刚跑进院子,就惊喜地看到,泰迪熊警官正扶着马努的自行车迎接他们呢!
“这是你的自行车吗?”警官问。
“呃,这……”马努糊涂了,“这是在哪儿找的的呀?”
泰迪熊警官告诉马努:“我在游泳海滩上看见它,立刻认出这是你的自行车,我想你一定是把它忘在那儿了。”
这下,马努想起来了:“哦,是呀!昨天我和松鼠奥利在那儿游泳,回家的时候忘了骑……”
当天晚上,马努用铁链和一把大挂锁把自行车锁在了院子里的桦树上。
“这下不用再到森林里找我的自行车了!”他嘀咕着。
米娜笑眯眯地看着正在忙活的马努。
9.数学应用的小故事 篇九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在新疆流传:从前, 有个牧民辛苦放牧一生, 全部财产只有17匹马, 临终前, 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留下遗嘱:“孩子们, 我把17匹马留给你们, 老大得二分之一, 老二得三分之一, 老三得九分之一, 把马分完, 但是不许把马宰了再分. ”事后, 三兄弟在一起商量了很久, 始终无法按照老人的意图把马分掉. 他们只好去请教爱动脑筋的老邻居, 老邻居思索之后告诉他们:“我借一匹马给你们, 共有18匹, 这样就好分了. 老大得二分之一是9匹, 老二得三分之一是6匹, 老三得九分之一是2匹, 你们总共分了17匹, 剩下的1匹再还给我. ”
这就是巧妙的“借一还一”思想, 既符合老人的遗嘱, 又让三兄弟都满意.
这种“借一还一”思想在数学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1 已知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1瓶矿泉水, 现有15个矿泉水空瓶, 若不找钱, 最多可以喝矿泉水_______瓶.
【分析】正常情况下, 15个空瓶只能换3瓶矿泉水, 喝掉后手里有6个空瓶, 再可以换1瓶矿泉水, 这样总共只能喝到4瓶.
如果先向别人借一个空瓶, 情况就不一样了, 16个瓶子可以换回4瓶矿泉水, 喝完后4个空瓶又能换回1瓶矿泉水, 待喝完后, 再把空瓶还给别人, 这样最多可以喝5瓶矿泉水.
解:5瓶.
2. 这还用得着比吗?
地球的半径R约为6 370 km, 而标准乒乓球的半径r=2 cm. 假如用绳子绕地球赤道一周, 同样用线绕乒乓球最大的圆一周.现在同时将这两根绳子各加长1 m, 比较绳子与地球表面的空隙和线与乒乓球表面的空隙, 哪个大?
这还用得着比吗?肯定是乒乓球的空隙要远远大于赤道表面的空隙, 因为对地球而言, 这增加的1 m太微不足道了!
事实并非如此!
这两个空隙是一样大的!
让数学来见证奇迹吧!
由圆周长公式得:C地球=2πR, C乒乓球=2πr (其中R≈6 370 000 m, r=0.02 m) , 再将周长都加长1 m后, 两个周长分别为:C′地球=2πR+1, C′乒乓球=2πr+1, 此时绳圈的半径分别为:.那么绳子与两球表面之间的空隙分别为:.显然R′-R=r′-r, 即两者的空隙是相等的.
10.关于小兔子的儿童故事 篇十
“把你的头伸过来,我悄悄地告诉你。”小熊不明白那怪东西是条凶恶的蛇。它真的把头伸了过去,差一点点把小熊吃了。幸好小兔经过,飞快地把蛇头按住,对小熊说:“以后看见这怪东西,千万别理它。”说着,就把蛇打死了。
为了感谢小兔的恩情,小熊送小兔子一大罐蜂蜜。有一天,小熊对小兔说:“我们出去旅游一下好吗?”小兔同意了。它们收拾好东西,出发了。它们走呀走,在森林里迷了路,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一只狮子看见了,心理想:哈哈,送上门的食物,我要好好饱餐一顿了。它就走上前说:“小熊,小兔,是不是迷路了,我带你们出去,说着就带小熊小兔走了。
当狮子把小熊小兔带到狮子队里时,一只狮子头子发话了,把它俩给我抓起来。到时大家可以好好饱餐饱餐。小兔子一听不妙,动脑子想:如何逃出去,它们假装很老实的样子。天黑了,狮子们都睡着了。小兔对小熊说:“我们一定要动脑子逃出去,你身子笨,还是滚着走好,我推你,你不要作声。”经过几经折腾,终于逃出了狮子口,好险呀!
11.儿童必读的励志小故事 篇十一
有一天他们出去爬山,回家的时候,却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一大包的行李,但看来没什么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
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 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
哥哥告诉弟弟说:「包包太重了,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先爬上去,等电来了再坐电梯下来拿。」,弟弟说:「好!你真聪明!」,于是他们就把包包放在二十楼,继续往上爬。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轻松多了!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
但好景不常,到了四十楼,两人实在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前看,竟还有四十楼要爬,两人开始互相抱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到了六十楼。
到了六十楼,也许是累得连吵架的力气都没有了,哥哥对弟弟说:「只剩二十层楼了,我们就不要吵了,默默地爬完它吧!」。
于是他们安静地继续走,终于,八十楼到了!到了家门口,哥哥摆出了一个很帅的姿势:「弟弟,开门!」,弟弟说:「别闹了!钥匙不是在你那儿?」......,结果,如你所想的,他们把钥匙留在二十楼的包包里了!......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在反映我们的人生。
二十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和期许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在走,自己也不够成熟有能力,因此步履难免不稳。
二十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包袱,开始全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过了愉快的二十年。
可是到了四十岁,发现青春早已过去,不免有许多的遗憾追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惜那个、抱怨公司、抱怨社会、抱怨政府......,就这样在抱怨遗憾中度过了二十年。
到了六十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自己的余年。
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么事还没完成......,原来,我的梦想还留在二十岁,没有完成。你也是如此吗?想想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最在意的是什么?不要到了四十年后才来追悔。
12.精短的儿童小故事 篇十二
自闭症患儿的各种认知障碍中, 以心理能力缺乏及执行功能缺陷为主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成长影响最大。Baron-Cohne等提出的心理理论观点认为, 自闭症患者社会能力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心理理论”的缺失, 即患者缺少准确体察和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因而无法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反应。
有实验证明自闭症儿童在理解欺骗情绪方面是有困难的[1]。执行功能 (Executive Function) 是指在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时, 个体所使用的灵活而优化的认知和神经机制[2]。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 他们缺乏这些能力, 无法做到未雨绸缪、随机应变。
譬如, 自闭症儿童可以学会骑脚踏车, 但是要求其骑脚踏车去超市买生鲜水果却格外困难, 因为买东西牵扯到对各种不可预测事件的随机应变能力, 以及选择合适应对策略的反应能力, 这一切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非常的困难。为了有效地教导自闭症儿童各种社会生存技巧, 克服自闭症儿童的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运用社会故事法不失为正确的方向。
二、社会故事教学在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中的运用
社会故事法最适合高功能自闭症患儿, 最适切的教学主题为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台湾学者陈淑萍运用社会故事法帮助高功能自闭症幼儿获得打招呼、寻求协助、购物等能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当然该方法还可用于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自理技巧, 如洗手、洗衣服、吃饭、购物等。在郭梦之社会故事提升自闭症幼儿生活技能的个案研究中用干预的三种行为分别是用手拿菜吃行为、不适当同伴互动、不适当用勺行为[4]。
另外, 还可运用其减少自闭症儿童减少发脾气行为、改变常有的不恰当的刻板行为。Scattone, Wi lczy nski, 等采用多基线设计对3名在7到15岁之间的自闭症儿童实施, 结果三人的目标行为出现率都有所下降, 第一个被试的敲椅子行为发生率从50%下降到17%, 第二个被试的不合适注视行为从58%下降到26%, 第三个孩子的大声叫喊从16%下降到5.1%[5]。
当然, 社会故事法不仅仅限于高功能自闭症患儿, 只要将所有要教授的技巧简单化并配上插图, 便可用于中、低功能的自闭症患儿。
三、社会故事法的编写要点
社会故事是由简短的句子组成的一篇文章, 其具体内容取决于干预程序所选定的目标行为。社会故事法分为基本句型与完整句型。格雷提出社会故事的内容应该包括描述句、观点句、指导句以及肯定句这四种基本句型;完整句型除包含基本句型之外还需要加上控制句和合作句这两种句型。
社会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四个基本句型和句型出现的比例, 以及如何写出每个句子。每种句型都有其特定的角色, 了解句型及其扮演的角色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写出对自闭症儿童有效的社会故事。
这些句型在一篇社会故事中不一定要同时出现, 但是对基本句型的使用有一定的要求。格雷建议撰写社会故事时要多用描述性句子, 包括描述句、观点句、肯定句与合作句;少用指导性句子, 包括引导句或控制句, 以免形成太浓的说教味道。描述性句子与指导性的句子的比例至少为2∶1, 一般以5∶1为宜。
参考文献
[1]Lindsay Scott.The use of facial cues during emotion recognition by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D].Wayne: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2012.
[2]杨娟, 周世杰.自闭症儿童执行功能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2) :142—155.
[3]郭梦之, 等.社会故事教学提升自闭症幼儿社交能力的个案研究[J].幼儿教育, 2011 (33) :47—52.
[4]郭梦之.社会故事提升自闭症幼儿生活技能的个案研究——以进餐活动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12.
13.小乌龟的经典儿童故事 篇十三
有一天,森林里突然起了大火,动物们都争相逃跑,但是要逃出森林必须要经过一个满是泥巴的沼泽地,要知道,一旦走进了沼泽地就会越陷越深,到最后连拔都拔不出来。
除了长翅膀的鸟儿早早地飞走之外,其他的四脚动物都被困住了,身后是熊熊燃烧的大火,眼前是过不去的沼泽地,动物们焦急万分,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平日里凶巴巴的老虎都不知所措了。
而有一个小动物却一点惊恐之色都没有,反而悠然自得地哼着小曲儿,它就是平日里胆小的缩头小乌龟。老虎大王看着小乌龟悠闲的样子,生气地吼道:“你个小乌龟,都火烧屁股了,你怎么还这么悠闲?”
小乌龟牛气哄哄地说:“啊哈!我就是这么悠闲怎么啦?你们都过不去这块沼泽地吧?我就能过去,哼!”老虎大王听了之后,气得直吹胡子,说道:“你这个胆小的小乌龟竟然敢跟我叫板,不想混了吧!有本事你就给我往泥巴地里走啊,陷进去没人管你!”
其他动物们也跟着随声附和道:“就是啊,不要光在那里说,有本事你走两步试试啊!”牛气哄哄又爱显摆的小乌龟真是触犯了众怒啊!可是它才不管呢,你们生气也没用,我就是有这个本事,嘿嘿!
然后,小乌龟就呜噜噜地爬进了沼泽地,不一会儿就爬了过去。其他动物们都看傻眼了,恨不得自己也立刻变成小乌龟,他们眼中胆小的小乌龟竟然有这个看家本领,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等他们回过神来,熊熊大火已经快烧到屁股了,沼泽地过还是不过呢?不过的话就等着被大火烤成肉串,过的话就等着陷进泥里眼巴巴的等死。哎,真是无奈的选择啊!最终,老虎大王决定带着大家一起以最快的速度冲过沼泽地,能冲过去最好,冲不过去陷进泥巴里也总比被大火烤熟要好受一些吧!
正在此时,已经轻松爬过沼泽地的小乌龟转身做了个鬼脸,跟大家喊话:“伙计们,你们再坚持一会儿,我去找消防员叔叔,让他们火速赶来灭火。”
动物们听了之后好惊喜啊!心中对小乌龟充满了谢意,没想到表面看起来牛气哄哄的小乌龟,内心还挺善良呢!
14.儿童故事小恐龙的故事好听的 篇十四
大概是昨天的昨天吧,大恐龙在森林的一条小河边,碰到了刚从河里洗好澡的河马。大恐龙好长时间没有见到河马了,好奇地问:“河马,最近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你,去哪里玩啦?”
“我刚从城里回来。”河马说。
“城里好玩吗?”大恐龙问。
“城里好玩,有高高的楼房,有很多很多汽车,有街心花园,有儿童游乐场……”河马绘声绘色地说。
大恐龙听了,心里真羡慕啊!
一天夜里,圆圆的月亮升上了天空,银色透明的月光从天上洒下来,洒在了静静的小河边、树林里。大恐龙望着圆圆的月亮,决定借着月光,去城里玩。
他沿着小河边走呀走呀,走了很远的路,才走出了大森林。
大恐龙走到城里时,天还没有亮。他看到了城里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马路。
“累啊!”恐龙往四下里看了看,喃喃地说,“走了一个晚上,真累啊!”大恐龙想:我要好好的睡一觉了。他看看四周静静的,打了一个哈欠,往大马路上一躺,“呼噜噜,呼噜噜”睡着了。
早晨,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把城里的高楼镀上一片灿烂的金色。人们醒来了。大人们要去上班,小朋友们要去上学。他们走到大马路上,啊,大恐龙睡在了大马路上,大马路被堵塞了。大人们、小朋友们都过不去了,来往的车辆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人们上班要迟到了,小朋友们上学要迟到了,这可急坏了大家。自行车“叮铃铃,叮铃铃”地摇着铃铛,汽车“嘀嘀叭叭,嘀嘀叭叭”地按着喇叭,可是大恐龙睡得很香,一动也不动。
有人打电话报警了,警察们开着警车“呜哇呜哇呜哇……”地赶来了。他们拿着一面面铜锣,“哐哐哐,哐哐哐……”使劲地敲着。可是大恐龙睡得好香啊,怎么也敲不醒。
“报告队长,没有办法,大恐龙睡得很香。”一个警察在向队长报告。
“喂,喂,消防队吗?快派消防车表!”警察队长用报话机向消防队喊话。
“呜——呜——”消防车开来了。消防队员们用水枪“哗哗哗”地冲大恐龙。可是,大恐龙翻了个身,又“呼噜噜,呼噜噜”地睡着了。
警察队长发脾气了,他手拿电警棍大声吼道:“我来教训一下大恐龙!”
“等等!警官先生,别冲动!看我的!”就在警察队长手举电警棍要打大恐龙时,一只看热闹的小老鼠,跳到了警察队长面前。
警察队长用怀疑的目光看了看小老鼠说:“别开玩笑,你小不点一个,怎么搬得动大恐龙?”
“别小看人,让我试试。”小老鼠眨巴着细细的眼睛说。小老鼠擦了一下鼻涕,随手拭在自己的衣角上,一扬手,对着警察们大声说:“快去搬把梯子来!”
警察们从消防车上搬来了一把梯子,架在大恐龙的身上。小老鼠从梯子上爬到了大恐龙的身上,又“哧溜,哧溜,哧溜”地爬到了大恐龙的胳肢窝里,在胳肢窝里挠起了痒痒。
“嘿嘿嘿嘿……哈哈哈哈……”大恐龙醒了。惊天动力的笑声,震得小老鼠“咕噜,咕噜,咕噜”从大恐龙身上滚了下来。
15.精短的儿童小故事 篇十五
一、为什么选用“学习故事”做评价
选择“学习故事”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评价方式,主要原因是出于对教师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的思考。
(一)故事来自实践
当把这样一种评价方式介绍给教师时,她们会很兴奋,说得最多的感受是“讲故事,我们会!”这样的来自实践的第一手资料是最为珍贵而有价值的。“以专业的观察技巧,从幼儿的角度深入幼儿的内心,进而记录其一切表现,再加以分析、判断,这就是理解幼儿行为的第一步。”[1]“学习故事”能让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亲近幼儿,从而激发教师更大的热情,带来积极的成果。
(二)叙事就是研究
“学习故事”强调叙事,它用叙事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用叙事的方式进行研究,教师就是研究者。科克伦·史密斯和唐奈曾使用“实践者的研究”这一说法,认为教师专业实践的环境就是研究场所。因此,教师在记录学习故事的过程中,在与同行、家长的分享中,在用叙事的方式交流分析中,其实研究已经在进行,悄无声息而又自然伴随。
(三)研究成就评价
“学习故事”是有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引领的,教师在研究与评价的同时,能体现“学习故事”的儿童观、课程观和幼儿的学习、发展观。正是因为有了正确方向的引领,才能支持广大教师围绕学习故事,在每天的“注意、识别、回应”中进行着“正式的评价”和许多没有被记录下来的“非正式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二、如何用好“学习故事”来评价
(一)固定模式与自由创新
在最初开始尝试这种评价方式时,为教师提供一种表格,表格从观察记录、分析评价、支持策略等方面给教师详尽的引领。有了这一参照,教师在具体实施时就不会迷茫和不知所措,她们在实践中根据表格所提供的步骤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观察、记录和分析。在掌握了一定的观察要点之后,教师逐渐突破模式和框架,开始结合现场观察和记录要点的需要进行自主创造。教师脱离了表格,并且加入了现场的一些图片等,丰富了观察记录的内容。之后,再次放手,不规定每天观察的时间、次数、对象,不规定记录的字数、范式、话语方式,每个教师从自己的角度根据自己的需要、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叙述,从而让学习故事的评价更贴合实际、更有效。
(二)心智倾向与学习品质
“心智倾向”一词来源于发展心理学。“学习故事”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幼儿建构一种自我认知。“学习故事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促进儿童发展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帮助儿童建构积极的作为学习者的自我认知,从而激发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最大力量”。[2]因此,在给幼儿做观察评价时,要关注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有没有主动参与活动,在遇到困难或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是否能坚持,能否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是否能够承担责任等。比如,一位教师观察幼儿在建构活动的表现,发现幼儿文文在社会性和学习品质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她具备的能力是成功搭好“高楼”的关键,虽然有失败,但是她不放弃,能细心发现失败的原因,始终积极主动,不怕困难,最后搭好了“高楼”……操作中,教师根据这两种方式的评价,全面、细致而又深刻地分析幼儿的行为。
(三)行为观察与指南目标
在实践中,赋予教师更多的观察自由度,但前提是观察必须是有意义的。“当我开始围绕新的指标写学习故事后,我才意识到这些故事真正让我感到兴奋的是,通常我能在故事里对一个获一个以上的指标进行描述。”[3]为了促进幼儿的学习而评价,指标从哪里来?学习故事的核心理念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指南》中“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这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当然,《指南》不是评价标准,用一把尺子评价所有人的学习是不公平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结合《指南》中该年龄段幼儿的典型表现,根据自己的发现与观察对象的年龄群体应有的表现相比较,进而解读、评价儿童的行为。例如教师应根据《指南》中艺术领域子领域目标,根据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年龄特点,根据幼儿在游戏现场的表现,分析幼儿的潜能,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三、“学习故事”评价带来哪些反思
通过“学习故事”的记录和分析,帮助教师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链接,从而达到幼儿早期评价的目的,这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关注幼儿的兴趣、行为和思维,关注其中的方法、策略和关系,关注幼儿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行为反应,把它看作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从而给予最客观、直率、真实的评价。实践中,我们结合自己的操作,根据“学习故事”的评价特征,不断总结和反思。实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上升。
(一)明确目的,注重公平与客观
用于评估的标准、测验、程序都应该保证公平、客观、真实。在“学习故事”记录中,要求准确记录观察时间,甚至将被观察幼儿的年龄精确到几岁几个月,这样教师可以准确地算出被观察幼儿的年龄,并将此行为与发展阶段之间作公正的比较,等到下次观察时,能对幼儿的能力、表现等前后进行比较。同时要明确目的,这也是评价的首要原则,后续的程序和解释判断都要围绕目的来设计。观察的目的应该是观察者想探究的发展领域,它是比较宽泛的。确立了目的后,再产生具体的目标,也就是想观察的具体能力。但在具体操作中,经常会两者混淆。如教师将“观察云彩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作为观察目的,而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观察目标,显然是没有分清观察目的与观察目标之间的关系。
(二)家园联结,注重持续而全面
幼儿评价应该涵盖幼儿学习、生活、游戏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由此才能体现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延续性,体现教育评价的连续性。如幼儿园东侧的一片小树林,成了幼儿自由活动时的最爱,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经常带幼儿去小树林游玩,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进行连续性评价。
同时,应发挥“学习故事有可能帮助我们建立儿童、教师、家长之间的联结”[2]这一功能,让家长参与其中,一起分享幼儿积极的学习过程。如幼儿学习接龙游戏之后,为满足幼儿现阶段对接龙游戏的浓厚兴趣,让家长参与其中,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图形接龙游戏的特征,并鼓励家长和幼儿在家玩各种不同形式的接龙游戏。
(三)自然状态,注重情境间链接
评价,应该体现幼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之间的互动。在做评价时,对幼儿行为表现意义的解释应联系其生活背景和过去经验,还原“此时此刻”的情境,从而建立幼儿与环境、关系之间的链接。如在探索尺子能吸住纸屑这一神奇的现象时,幼儿操作失败,但是教师没有武断下结论,而是分析科学活动特征,分析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探索与思考,有利于扩展、整理和提升幼儿的经验,从而让幼儿获得最终的成功。
教师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了解幼儿学习的过程及他们的状态,评价自己设计的活动和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合幼儿,是否激发他们的兴趣,是否适应个体差异,同时要注意在真实自然的情境状态下做分析评价,尽可能让幼儿感到自在,这样才能让幼儿有真实的表现。例如:豆豆和伙伴玩陀螺时遇到了困难,因为教师的“置身之外”,因为环境的支持,才有了他们的无限创意。
参考文献
[1]蔡春美,洪福财,邱琼慧.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4][新西兰]玛格丽特·卡尔.另一种评价:学习故事[H].周欣,周念丽,王志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精短的儿童小故事】推荐阅读:
精短的座右铭09-06
教育儿童的小故事08-21
关于小斑马的儿童故事-小斑马换衣服10-13
儿童教育小故事07-09
儿童安全小故事07-15
幼儿简短儿童小故事08-21
每天给儿童睡前讲的童话小故事08-13
《萧袤童话》儿童小故事10-10
关于孔雀的儿童故事09-18
儿童故事聪明的小兔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