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2024-11-03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

1.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篇一

新课改

1、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综合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2)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

3)加强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4)加强课程综合化

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6)课程法制化

4、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  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综合化  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结构化  重视能力的培养  重视个别差异

5、新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构成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7、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

有些理论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宏观改革,如人力资本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公民教育思潮等;有些理论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围观领域,如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多元智力理论。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本理念:

1.走出知识传授的基本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

2.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和综合化; 3.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长中的合法身份,倡导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

4.改变学校个性确实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具体如下: 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性,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 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注重学生经验(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9、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 要改革旧的观念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 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10、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1)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

2)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我国当前改革的基本策略 3)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 4)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

1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1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3、新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1、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

2、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有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

(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师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14、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5、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一主二独三提问)主体性(首要特征)、独立性(核心特征)、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16、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7、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18、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1)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经验性课程,不存在内在的知识逻辑和知识体系,按主题的形式来展开设计;(2)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包括内容综合、学习方式综合和活动时空综合三个方面;(3)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19、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20、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就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1、建立民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尤其让学生体验成功。

3、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面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21、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1)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

2)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 4)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5)不同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22、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 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 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 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 课程管理从刚醒转向弹性

教育法律法规

1、依法执教的含义?必要性?基本要求?意义?(大题)

含义: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必要性:依法执教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领导

3、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4、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体内容如下: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意义: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执教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教师之必需。

2、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表现特征?(常见考点)

1、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常见的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有: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侵犯学生的入学权;侵犯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随意开除学生)

2、侵犯学生的人身权(侵犯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侵犯学生的肖像权、名誉荣誉权;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比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权;侵犯学生的隐私权;性侵害)

3、侵犯学生的财产权(损坏学生财物、非法没收学生物品、乱罚款、乱摊派、推销商品)

4、侵犯学生的著作权

5、不作为违法侵权(1、对学生身体关照不力

2、教师对生病或受伤学生救护不力

3、在履行职责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

4、学校活动组织失职

5、饮食安全问题

6、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

3、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有损害事实、损害行为必须违法、行为人有过错、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教育法规的功能和作用?

功能:规范功能、标准功能、预示功能、强制功能 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保障作用

5、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特征?(常见考点)

1)强制性(义务性)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2)普及型(普遍性、统一性)普及性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3)免费性(公益性)4)公共性(国民性)5)基础性

6、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常见考点)权利:

(一)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二)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三)管理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获得报酬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和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权;

(五)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师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使用的针对性)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教书育人)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是由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的。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2、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1)调节功能(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2)教育作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

2、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3、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

4、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3)导向作用(表现在:激励作用、控制作用、调整作用、矫正作用)4)促进作用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动机和效果原则、自律和他律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个人和社会相结合原则。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2)加强学习,是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 3)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4)树立榜样,虚心向他人学习5)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6)学会反思

7)努力做到“慎独”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自我评价法、学生评价法、社会评价法、加减评分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教书育人原则、为人师表原则、依法从教原则、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5、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

1)教师义务(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正反两个方面。正面:教书育人;反面:“不要误人子弟”)

2)教师良心(主要内涵包括(1)恪尽职守(2)自觉工作(3)爱护学生(4团结执教)对教师的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自我监督和评价作用。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想比,有两个主要的特点:层次性高和教育性)

3)教师公正(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其中,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使教师公正的最基本的内容。教师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内容,教育公正不仅包括教师公正,而且也包括教育的制度性公正)坚持真理、秉公办事、赏罚分明

4)教师荣誉(光荣的角色称号、无私的职业特性、崇高的人格形象)5)教师幸福

6)教师人格(在策略上,采取“取法乎上”的策略)

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频考点)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1、对工作高度负责

2、认真备课上课

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生

5、不得敷衍赛责

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关爱学生的范围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一部分;关爱学生的核心,是尊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的关键是做到对学生平等公正)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1、遵守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2、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学 1、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2、对教育的民主化的理解?

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教育民主化首先表现在教会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均等化,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表现? 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2)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4)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体制、制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通过传播四项、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不起决定作用。

5、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教育与科学技术?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3)科学技能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7、教育与文化?

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2)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 3)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4)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5)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能够传承文化(保存、传递、活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整理、提升文化)、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9、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因素常见考点)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总体看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1)遗传。(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2)环境。(1)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是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3)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4)个人主观能动性。个人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

6、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 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作用 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7、学校教育(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两方面。也有人把这种促进作用概括为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育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心里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常见的心理内化形式包括道德内化、知识内化、智力内化。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是遵守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发展过程中包括四个方面,即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和语言社会化。

8、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育对策?(常见考点,对应教育心理学)1)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切记搞“一刀切,一锅煮”。3)教育要适应人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张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告诉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5)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9、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基本点?

总精神: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人。基本点:(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9、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三要义?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的三大基本任务,第一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三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素质教育的三要义:第一,面向全体,即全员性,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第二,全面提高,即整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第三,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10、素质教育的特点及内涵?

特点:全体性(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未来性、主体性 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1、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改变教育观念(2)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2、教师的职业角色?

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3)示范者角色(榜样)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13、教师劳动的特点?(常见考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其工作的性质、任务和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具体包括五个方面:教师劳动性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手段的复杂性;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因材施教。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14、教师的职业素养? 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 教师的职业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素养,马毛邓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主要包括,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学科体系;学科发展脉络;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的专业知识具备以下特点:基础性、理论性、系统性、发展性。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教师首先要掌握的。

5、丰富的实践知识)

 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15、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6、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3、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

4、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17、现代学生观?(常见考点)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18、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19、师生关系的作用?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20、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1、教师方面(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这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

4、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9、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学生方面(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老师)

3、环境方面(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

2、加强学风教育,形成良好学风)

2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常见考点)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心理关系:心里相容

22、什么是隐性课程?(常见考点,需要理解)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地、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包括(1)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世界观、价值观、学校的校风、学风、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2)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3)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校的组织结构、班级的运行方式(4)心理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2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材观?

1)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2)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3)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再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为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灵活地使用教材提供广阔的天地。

2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5、校本课程的概念及优点?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开展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真正满足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教育民主化。

26、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2)决策共享的民主理念; 3)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5)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6)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是善于利用现场资源; 7)校本课程的性质是:国家课程的补充; 8)校本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

27、校本开发的途径?

合作研究;课题研究与实验;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28、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一)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二)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三)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升

(五)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提升

29、泰勒的目标模式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

1、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从学习者的需要、当代校外生活和专家的建议三个方面提出目标,然后再进行哲学和心理学两次过滤)

2、怎么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1、必须使学生有机会去实践目标中所包含的行为

2、必须使学生在实践这些行为时有满足感

3、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在学生力所能力的范围

4、多种经验可用来达到同一目标

5、同一经验可以产生数中结果)

3、怎么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继续性、序列性、综合性三个标准来组织)

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30、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和理念?

原则: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1)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2)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3)学生即使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4)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31、教学的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学生的认识活动室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都属于教学活动)

32、教学的一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3、有效教学的原则?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1、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注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适切

3、差异教学与统一要求相结合4、指导学生自我组织学习)

二、以学科内容为载体(1、明确教学目标

2、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3、恰当控制教学的难度与速度

4、讲述清楚明了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6、学习时间最大化)

三、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1、尊重学生

2、信任学生

3、热爱学生

4、有效交流)

四、以学生的良好状态为保障(1、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交流

3、全程关注学生的学习

4、采用合理的管理、监控、维持形式)

33、有效教学的特点?

1、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明晰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3、基于学生的接收方式授课

4、引导学生者投入学习过程

5、指导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34、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

1、学生背景分析(分析学生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主要指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特征。

二、分析学生的起始能力,主要是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态度。

三、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2、教学内容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构建材料内容的知识体系;二是,确定知识点;三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3、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做到: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的、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必须限定;规定学生达到的最低目标)

(二)教学实施策略

1、在实施教学前(在教学实施前,应该考虑教师自身条件、教学条件分析、教学方法选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选择、教学媒体选择等五个方面)

2、在实施教学中(1、让学生参与教学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

4、发挥课堂上教师的主体作用

5、树立现代效率观)

(三)课堂管理策略

3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

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5)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3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性与直接性相结合的规律(间接性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37、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38、简述我国目前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和对教师的要求?(常见考点,以大题考查形式为主)

1、思想性(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该原则是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的文化知识,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要求: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该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教学教学的实践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

4、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5、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更加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要求:

1、正确选用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将直观教具演示和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4、启发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地运用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

5、循序渐进原则 也叫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要求:

1、教师教学要有系统性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

3、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4、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进行教学。

6、巩固原则

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3、保证巩固的科学性,组织好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4、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来巩固知识

5、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7、因材施教原则

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失的进行有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要求:

1、要坚持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以发挥。

8、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它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要求:

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39、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基本要求?(常见考点,记忆并理解,大题小题都有)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言语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要认真组织

2、讲授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3、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讲究语言艺术4.要组织学生听讲

5、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2)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

1、做好计划,教师要对谈话的重心、提问的内容做充分准备,并拟定谈话提纲

2、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难易适宜,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经验,还要有启发性、形式要多样化

3、要善于启发诱导,谈话时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步地去获得新知

4、谈话结束后,要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归纳和小结,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指出谈话过程中的优缺点。(3)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基本要求: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并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自由发表意见,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基本要求: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教具和示范性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

1、明确演示的目的,做好演示准备

2、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

3、演示时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以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和观察力

4、演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以及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结论。(2)参观法

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参观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参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做好必要记录,也可以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或指导;参观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进行小结。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基本要求:

1、要使学生明确联系的目的和要求

2、联系的题目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以及基本技能的提高

3、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联系方法,并对学生联系进行及时的检查和反馈

4、在联系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

5、联系方式要多样化(2)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基本要求:

1、认真编写试验计划

2、加强实验指导

3、做好实验总结(3)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指导在课内和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实习作业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实习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实习后,教师要知道学生写出实习报告或体会,并进行评阅和评定。

(4)实践活动法

实践活动法是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时间能力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学生的参谋和顾问,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决不能越俎代庖。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1)发现法

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

欣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

(2)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40、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依据? 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 课程性质和特点  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 学生年龄特征

 教学实践、设备、条件

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 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

4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基础内容,需记忆)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2、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43、上好一节课的标准?(大题)1)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2)要使学生思维活跃

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44、上好课的基本要求?(大题)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准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结构合理、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

45、布置作业的要求?(大题)1)作业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8)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9)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46、课外辅导的内容、意义及要求?

内容:

1、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作业

2、为基础差和因事、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

3、为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做个别辅导

4、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辅导

5、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

意义: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

要求:

1、从辅导对象的实际要求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

2、明确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

47、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类型、原则?(常见考点,需要区分)

含义: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

类型: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根据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48、现代教学评价的理念及发展趋势?

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发展趋势:(1)现代教学评价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2)现代教学评价由关注终结性评价目标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标发展

(3)现代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

(4)现代教学评价的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

49、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1)促进被评价者发展

2)要求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3)注重过程评价 4)关注个体差异

5)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50、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目的(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和课堂的内在发展动力,促使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2、评价功能(发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评价观念(发展性评价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构建作用)

4、评价内容(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分层化)

5、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追求评价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6、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往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7、评价过程(关注评价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51、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的变化?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因此,新课程提出“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启示,表现在: 首先,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也更多的称谓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

教师要从以往的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跳出来,注重话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的再现教材,除了写教案,教师还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关系的话题。

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新课程引发了教师的思考,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得到发挥,怎么用教材教,怎样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课堂管理,教学的设计怎样富有弹性,课堂机制怎么发挥等等问题都对教师的能力的要求有了重新的认识。

52、教育机智?(需理解)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改如何在课堂上应对课堂上发生的这些意外情况呢?

1、转移话题

2、转移看问题的视角

3、转移学生注意力

4、冷处理

5、让学生歪打正着

6、对学生的异常言论或动作进行化解

7、把尴尬事件做善意的笑谈

8、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

教师应从三方面来努力:

1、加强教学理论修养,更重要的是教育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

2、注重实践锻炼,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和教育经验,积累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恰当行为模式

3、教师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在有意营造的教育情境中,自觉地整理从事实中产生的并且由于事实而得到升华的思想。

53、德育的功能?

1)社会性功能(德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

2)个体性功能(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想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3)教育性功能(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54、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

德育目标的确立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

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55、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使他们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4)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6、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 1)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文化传统的作用

57、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大题)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

1)政治教育(对公民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2)思想教育(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3)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的永恒主题)、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58、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59、主要的德育原则及基本要求?(常见考点)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思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行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也成循循善诱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4、知行统一原则

执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是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1.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活和活力。

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啊学生的态度

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3、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彻到底。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结合起来。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住址的公约、守则,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观察这一原则的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2、争取家长和社会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60、德育的途径?(常见考点)

1)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学校以教学为主,因此,思想品德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是德育最经常、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必不可缺少的途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三种类型: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如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型劳动。

2、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政治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重要途径)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治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重要而特殊的途径)

61、常用的德育方法以及运用的要求?(常见考点)

1、说服教育法

又叫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德育方法,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时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

要求:

1、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2、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

要求:

1、选好学习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狠抓落实,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要求:

1、创设良好的环境

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锻炼的方式主要有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活动、课外问题科技活动。

要求:

1、目的明确,计划周密,加强指导,坚持严格要求

2、生动活泼,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持之以恒,随时总结。

5、品德修养指导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主要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

6、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要求: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3、注重宣传与教育

4、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7、角色扮演法

8、合作学习法

62、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时代特征、学生思想实际、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文化传统

63、我国当前中小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问题:

1、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为得到落实

2、德育目标脱离实际而且杂乱无序

3、德育内容与学生思想的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想脱离

4、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改革:

1、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2、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4、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5、坚持知和行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6、因地制宜看展德育活动。64、国内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路?

1)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转变 2)实现单项灌输向双向互动德育转变

3)实现由单一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模式转变 4)实现由封闭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 65、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开展社区教育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建立德育基地

4、创办业余党校 66、新时期德育内容的发展

1、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

2、安全教育

3、升学就业指导 67、班级的功能?

班级既有社会化功能又有个性化功能。其社会化功能表现在:

1、传递社会价值,指导生活目标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个体化功能:

1、促进发展的功能

2、满足需求的功能

3、诊断功能

4、矫正功能 68、班级管理的功能、目的?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知自理(重要功能)

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69、班级管理的内容?(常见考点)

1、班级组织建设(班级组织建设主要工作有以下两个方面:建立良好班集体;知道班级建设)

2、班级制度管理(成文的和非成文的制度)

3、班级教学管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2、建立行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4、知道学生学会学习)

4、班级活动管理

70、当前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低。

策略: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71、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72、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3)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7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74、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班主任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3)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中介。

7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艺术家)(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76、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1)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培养学生自立自策自勉的精神和民主作风;在学生中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良好风气;知道本班班委、共青团、少先先锋队组织的工作等。

77、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常见考点)1)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包括了解班级群体和班级个体。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分析书面材料法、调查法、观察法、谈话法。

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4)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6)建立学生档案(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为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7)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操行评定的主要内容有道德品行、学习、身心健康三个方面。一般步骤是: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一般分为两类: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9)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关注每一个人)

10)班会活动的组织(常规班会、生活班会、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主要形式)11)偶发事件的处理(偶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冲击性、多样性特点)78、班主任做好操行评定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要实事求是、抓主要问题,要准确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势(2)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并适当指出他们的不足(3)评语要简明、具体、贴切,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的情感。78、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获得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4、课外校外教育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6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两社两科文体课)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 69、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3)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4)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67、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选择研究课题 2)3)4)5)

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制订研究计划

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心理学

1、注意的特点?外部表现?功能? 特点:指向性、选择性

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2、注意的分类?(常见考点)

1、无意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第一,刺激物的强度;第二刺激物之间的显著对比;第三,刺激物的活动变化;第四,刺激物的新异性。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第一,当时的需要。第二,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第三,当时的直接兴趣;第四,个体的知识经验。

2、有意注意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对兴趣的依从性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

3、注意的品质?(常见考点)

 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条件(1)注意对象的特点(2)有无坚定目的(3)个人的主观状态)

 注意的广度(影响注意广度的条件(1)知觉对象的特点(2)当时的知觉任务(3)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要想扩大注意的范围,根本目的是增加知识和丰富经验) 注意的分配

 注意的转移(影响注意转移的条件:(1)原来注意的紧张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灵活性。各项活动的目的性和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常见考点,常以例子形式出现)

(一)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2)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3)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交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1、要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就要防止注意的分散

2、要扩大注意广度,需要学生积累本学科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素养

3、注意的分配在教学中有实践意义

4、注意的转移同人的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有关,但也可以通过对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后天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

5、学生注意力的发展?(常见考点,常常出现在案例分析题目中)小学生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主要表现在:(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一切能引起承恩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

(2)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关照和提醒。中学注意力发展:(1)有意注意发展明显(2)不论何种注意,都在逐步深化(3)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

6、知觉的基本特性?

 知觉的选择性(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知觉的选择性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1)主观因素: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2)客观因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差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如教师批改作业,用红笔最明显。对象的活动性,也即活动律;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就越完整精确。)

 知觉的整体性(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知觉的整体性取决于下面四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相似、闭合、连续;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包括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7、中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1)感觉的发展。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发展很快。

(2)知觉的发展。初入小学的儿童一般能很好的辨认前后上下远近,但对左右方位的辨认还不完善,常常要和具体的事务联系起来才能辨认。到小学生三年级以后,学生逐渐能够比较概括、灵活地掌握一般的空间概念。小学时期还是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8、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遵循感知规律,开展直观教学

第一,强度律。直观对象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学生感知,教学中教师应突出那些强度低但较重要的要素。

第二,差异律。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第三,活动律。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第四,组合率。在空间上、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所清晰感知,因此,教材编制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2)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观察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9、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质量(5)识记的方法。根据组织方式不同,可把识记分为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根据识记在时间安排上可把识记分为集中识记和分散识记。

10、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2)系列位置效应(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4)识记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5)识记的方法(6)时间因素(7)情绪和动机。

11、遗忘的原因?(1)消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它适用于解释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2)干扰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3)压抑(动机)说。情绪和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解除,记忆就恢复,弗洛伊德。考试时经常发生。

(4)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5)同化说(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的简化过程。人们学到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之后,以此来代替低级的概念。这是积极遗忘。也有消极遗忘。

12、如何有效组织复习?

(1)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间隔复习、循环复习)(2)复习方法要合理(1、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2、复习方法多样化

3、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4、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复习次数要适宜(复习内容的数量要适当;提倡过度学习)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5)注意用脑卫生

13、瞬时、短时、长时记忆的特点? 瞬时记忆:(1)时间极短(2)容量较大(3)形象鲜明(4)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瞬时记忆的编码有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图像记忆是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有1秒左右,声像记忆超过1秒也超不过4秒。

短时记忆:(1)时间很短(2)容量有限(3)意识清晰(4)操作性强(5)易受干扰。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主要是听觉编码。长时记忆:(1)容量无限(2)信息保持时间长久。长时记忆中信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又分为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语义编码是主要编码方式。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14、中小学记忆的发展?

(1)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小学三年级无意注意占优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但是这种有意记忆仍是被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2)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只是在同一年龄段,二者占优势的情况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记忆占优势。在学习中,他们需要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逐渐超过了具体想象记忆的增长率,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

15、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唤起记忆的愿望,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增强记忆的信心

3)教授记忆方法(1、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2、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使对知识的理解

3、运用组块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4、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5、有效运用记忆术

6、适当过渡学习

7、重视复习方法,防止只是遗忘)4)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

16、想象的品质?(大题)

1)想象的主动性(是就想象的目的性、意识性而言的,使人的想象有方向,有中心)

2)想象的丰富性(就想象内容的丰富程度而言的)

3)想象的生动性(就想象表现得活泼显明的程度而言的)4)想象的现实性(就想象与现实相符合的程度而言的)5)想象的新颖性(就想象所构成的想象的新异程度而言的)

6)想象的深刻性(就想象所构成的形象揭示事物的主要特征的程度而言的)

17、中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仍以无意想象为主,理性的想象要到高中阶段)

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想象的内容逐渐接近现实

18、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作用

1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新颖独特性(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特征)

2)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创造性思维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独创性(独特性)等特点)3)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4)灵感状态(任何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灵感)20、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5)开设具体的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 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21、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1)要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2)教师要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描述中关键性词句和实物标志的含义(3)教师要唤起学生对教材的想象,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流于打开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5)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6)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22、思维的品质?(大题)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4)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所有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

23、中小学生言语的发展?(1)中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2)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3)中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4)中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24、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25、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

4)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的利用“变式” 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26、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1)小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步发展,但仍带有较大的具体性 2)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发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

3)在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的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既表现为个体发展的差异,也表现为思维对象的差异,如不同学科或不同教材)4)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变”,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出现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

27、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成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进入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假设性、预计性、内省性。抽象逻辑思维的各种思维成分基本趋于稳定,开始达到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个体在思想品质和思维类型上的差异已趋于定兴,与成人期的思维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高中阶段处于优势(形式逻辑思维在其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概念、推理、逻辑法则等的应用能力上。中学生已经逐步掌握了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推理能力基本达到成熟。能够较好地运用逻辑法则,高中二年级以后,学生的各项推理能力基本发展完善。)

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发展和成熟,是中学生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则处于迅速发展阶段,高中学生已经能多层次地看待问题,理解一切事物都处于互相制约、互相联系或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中)

28、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1)情感体验的内容日益丰富 2)情感表现的深刻性逐步增加 3)友谊感逐渐发展 4)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

5)高级情感得到进一步发展,直到入学以后,儿童的各种高级情感才真正发展起来,逐渐形成比较稳定而深刻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这是小学生情感发展最重要特征。

6)情绪情感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逐步从冲动性、易变性向平衡性、稳定性方向发展,小学三年级是这种转变的转折点)7)情绪情感的自控力不断增强

29、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1)初中生情绪的发展。(初中生的情绪表现中,充分体现出半成熟、版幼稚的矛盾性特点。表现出明确的两面性,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2)高中生情绪的发展。(情绪的延续性;情绪的丰富性;情绪的特异性;情绪体验的深刻性;情绪体验更加细腻)(3)中学生情感的发展。((1)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2)情感两极性明显(3)情感不断深刻(4)情感逐渐稳定,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性的性质;情感的倾向化正在定型化(5)情感的外露和表达已趋于理性化)30、中小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 1)培养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4)提高情商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宽以待人 5)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良情绪的调适

31、良好情绪的标准?

1)能正确反应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32、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1、认知调节法

2、合理宣泄法

3、意志调节法(升华法)

4、转移注意法

5、幽默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33、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和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标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时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34、意志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盲从)和独断性 2)意志的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3)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是动摇性和执拗性 4)意志的自制性。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

35、中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1)自觉性的发展(1、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较差

2、小学儿童的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比自觉性明显)

(2)果断性的发展(1、小学生意志的果断性随着年龄的升高不断发展

2、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表现出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的特征

3、小学生的果断性品质还很不稳定,到三年级后达到一个高峰,随后又迅速呈下降趋势,直到六年级时才得以改变)

(3)自制性的发展(1、小学生意志的自制性品质随着年级的升高而稳步发展

2、小学生的行为明显受内外诱因的干扰)

(4)坚韧性的发展(1、小学生意志的坚韧性品质较好

2、小学生意志的坚韧性品质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迅速发展的)

36、初中生、高中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1)少年的自觉性品质虽有提高,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因此自觉性和幼稚性处在错综矛盾的状态,还不善于正确鉴别意志品质的良莠优劣。

2)少年的果断性品质有发展,反应快,行动快,不喜欢把时间花费在怀疑和犹豫不决上,他们的意志常常把不假思索看成果断行为,他们的意志行动中,轻率和优柔寡断都有表现,但轻率比优柔寡断更为突出。

3)少年期的自制能力也有所增强,但是少年的自制能力有限,抗诱惑能力差,乱班现象。

4)少年期意志品质的坚韧性、恒心、毅力还很不成熟,容易虎头蛇尾、见异思迁。

高中阶段:青年期的意志品质中的自我完善的意向、自我实现的意向、独立自主的意向、自尊的意向已非常强烈,但不完全成熟。

37、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4)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7)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38、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兴趣(1、教师教学水平,是学生学科兴趣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

2、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感”)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7)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39、多元智力理论与新课程改革?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2)科学的智力观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

40、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遗传素质是智力反正的基础和自然条件)2)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教育和教学对智力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41、学生能力的培养?

1)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4)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5)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6)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2、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3、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做好教育工作?(区分各个气质类型)

1)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 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① 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② 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题型,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③ 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④ 对抑郁质的学生,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批评。教师应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利良好的气质品质 4)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

5)组件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特点

44、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45、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46、社会态度的功能?

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

47、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1)认知者的经验(2)认知者的性格(3)认知者的需要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可以是某个个人、某个团体或其他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由于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不同,认知结果也不同。

48、人际关系的意义?

1)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2)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3)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9、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的需要理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哪三类? 1)包容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与别人发生相互作用。

2)控制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或权威基础上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 3)感情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50、小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 1)亲子关系(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发生某些变化,交往时间减少,冲突数量减少,父母对儿童的控制由直接控制逐步转为引导教育儿童自我控制、自我监督)2)师生关系(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

3)同伴关系(1、小学儿童的友谊。同质性和趋上性的特点。

2、同伴群体

3、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性)

51、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 1)友谊占据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2)小团体现象突出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4)易于父母产生隔阂

5)网络虚拟人际关系的建立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按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是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2)教育性原则(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与方法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好发展,这是所有关于人的心理学研究中都应遵从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原则)3)发展性原则(牢记被试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教育情境,特别是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5)系统性原则(坚持全面的、发展的、整体的观点)

2、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常见考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2岁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2-3计数能力;2.5-3.5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3岁独立生活能力;4岁形状知觉形成;5岁书面语言)4)差异性

3、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生长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时期,学习是主导活动。四年级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需具体形象为支柱;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强,对自我有了一定评价;道德概念已从直观具体过渡到抽象本质的认识,并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小学低年级对教师绝对崇拜,高年级开始对教师做出评价。

(2)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生理发育第二个高峰期,整个少年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出现反省思维,开始关系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道德行为更加自觉。

(3)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有了深刻发展。对未来充满理想,“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概念。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常见考点)1)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客体永久性;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迟延模仿的产生。2)前运算阶段(2-7)。早期的信号功能;自我中心性;不可逆运算;不能够推断事实;泛灵论;不合理的推理;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3)具体运算阶段(7-11)。去自我中心性;可逆性;守恒;分类;序列化。4)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反思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5、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常见考点)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6、学生认知差异?

学生的认知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

(一)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异包括:

1)智力类型差异(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

2)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钟形曲线,超常儿童、常态儿童、低常儿童)

3)智力表现早晚差异(早慧或早熟,大器晚成)

4)智力群体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二)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反思型;具体型与抽象型;辅合型与发散型

7、学生的学习特点?

1)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过程,具有主体性、策略性、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3)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4)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8、有意义学习的概念及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客观条件: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既要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学习者必须要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9、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改的启示?

1)课程目标层面:罗杰斯主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性,能适应时代变化的人。

2)课程结构层面:人本主要要求学校设立并行课程和整合课程,找艳遇整体人格的发展。新课改要求课程结构体现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调整学科间的联系。

3)课程内容层面:罗杰斯提出适切性原则,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发生联系,使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

4)课程实施层面:罗杰斯强调非指导教学,并把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5)课程评价层面:罗杰斯主张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他反对一切外部评价,并持一种动态的评价观,新课程提倡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常见考点)

建构主义知识观: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要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观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习者本身已有的经验结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 建构主义教师观: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

1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常见考点)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首先,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果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其次,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再次,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呈倒U曲线

12、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主观因素:

1、需要与目标结构

2、成熟与年龄特点

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4、志向水平与价值观

5、焦虑程度

客观因素: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

13、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常见考点)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4)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影响最大)、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

14、学习动机的培养原则和如何培养?

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先求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善于利用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5)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

15、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有:

1、问题要小而精

2、问题要新颖有趣

3、要有适当的难度

4、要有启发性

5、善于将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中,造成心理上的悬殊)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7)有效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其中4、5/6/

7、是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方法。内部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努力归因和现实归因

16、有效表扬应具备的关键特征? 1)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

2)教师应明确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应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 3)表扬要真诚,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

4)表扬要具有这样的意义,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 5)表扬应传递这样的信息,即学生努力并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并想形成有关能力。

要主要表扬的方式比次数更重要,表扬应该是针对优于常规水平的行为,表扬的有效性取决于它的具体性、可靠性以及行为结果的依随性。

17、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条件)?

1)学习材料的特点(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2)原有的认知结构(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对迁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定势,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5)学习的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 7)教师的指导

18、促进学生有效迁移的方法?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1、精选教材,提高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水平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组织特点。教材内容还要保持结构化、一体化与网络化)

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1、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逐渐分化原则

2、将各个知识融会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

3、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4、小步子,后一步学习建立在前一步,前一步为后一步提供固定点)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渔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即掌握学习方法的知识与技能)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19、知识直观效果的提高?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20、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变式,就是变换使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属性,使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或有或无,以便突出本质属性)3)科学进行比较(同类比较、异类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最常用的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21、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2)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5)在不利条件下维持正常的操作水平

2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联系(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练习的时候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后期进步较慢,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3、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教师利用示范和讲解,并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3)知识影响技能的形成

4)注重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4、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首要环节)2)理解问题又叫明确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信息,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3)提出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是关键阶段)4)验证假设。(直接检验,也就是通过实践检验;间接检验)

25、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

除此之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26、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联系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2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以及社会文化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的气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2)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气氛民主,教师不以权威管理学生,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学习活动较自由,教师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去发现只是,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3)社会文化也会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创设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空间的成长环境,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差异。

2)智力(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3)个性(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和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28、创造性的培养?

1)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1、培养创造性的知识基础

2、创造性个性的塑造)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

2、接触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型的榜样)

3)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4)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29、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法)(常见考点)1)自我中心阶段(2-5)(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的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

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6-8)(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准则,接受权威制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做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3)可逆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0)(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做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同伴间的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开始以动机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4)公正阶段(10-12)(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再刻板去判断,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

30、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两难故事法)(三水平六阶段)(常见考点)

 前习俗水平(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该时期个体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道德的价值决定于外在要求。

(1)服从与惩罚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外力的屈从或对惩罚的逃避,他们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成人决定的,缺乏是非善恶。

(2)相对功利阶段。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都是正确的。习俗水平(小学中年级,一直到青年、成年)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

(1)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符合大众意见,谋求大家称赞,总是以“好孩子”的要求去展开思维。(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以服从权威为向导,包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后习俗水平。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形成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

(1)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仍以法制观念为导向,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不再把规则看成一成不变的,认识到这仅仅是社会契约,由大家商定,可以改变。

(2)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以价值观念为导向,有自己的人生哲学,看到了社会秩序的弊病,在进行道德评价时,能超越以前的社会契约所规定的责任,而是以公正、公平、平等、尊严这些最高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以普遍的标准来判断人们的行为。

31、小学生品德的发展基本特征?

1)良好行为习惯(自觉纪律)的养成在小学品德的发展中占据显著地位 2)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形象性

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过渡性(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前后)

4)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1、品德心理各种成分之间的协调。就整个小学阶段而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等是协调的一致的,年龄越小,各成分之间越一致。

2、主观愿望与外部要求、约束的协调。就整个小学阶段而言,协调性还是占优势的)

32、中学生品德的发展?  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1、能独立、自觉地按道德标准来调节自身行为

2、道德信念、理想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道德信念的确定大约在15岁之后,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3、道德情感发展,理性的道德情感占据主导地位

4、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明显化,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的品德特点越来越明显

5、中学生主导性道德动机明确,道德意志力有显著增长

6、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一般是在初三前后形成的。初三以后,道德行为习惯的可塑性降低

7、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的一致性。

8、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 品德发展由起伏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波动性。这一时期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级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初中二年级时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33、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这是改变态度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此外,个人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也会影响。

34、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有效说服(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2、发挥情感的作用,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35、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策略?

学生不良行为要经历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

4)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36、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内涵设计四个层面:

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

2、合作学习是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的一种教学活动

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

4、合作学习是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分组的原则:

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小组成员人数以5人左右为宜,一般来说4-6人(常见考点)。

合作学习的五个特征:

1、分工合作

2、密切配合3、各自尽力

4、社会互动

5、团体过程

37、教师自编测验的基本原则?

从测验自身角度看主要涉及:

1、测验内容符合评价目的2、测验的科学性

3、测验的使用必须具备一定效果

从题目角度看:

1、测验题目与目标、内容的一致性

2、题目具有代表性

3、题目形式与测验目的一致

3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2)班级的规模 3)班级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39、群体动力包括什么?

1)群里凝聚力(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班主任应做到:了解群体凝聚力的情况、形成认同感、形成归属感)

2)群体规范(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为的非正式规范)

3)课堂气氛(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气氛区。课堂气氛包括:积极地、消极的、一般型、对抗的。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营造良好气氛教师要做到:

1、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这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3、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

4、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4)课堂中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学生间的主要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表现为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

1、熟悉性和临近性

2、相似性与互补性

3、外貌

4、对等性或互惠性

5、能力)40、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41、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及矫正? 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三点:(1)学生的人格特点、生理因素、挫折经历(2)教师的教学技能、管理方式、威信(3)校内外的环境,如大众传媒、家庭环境、课堂座位安排 矫正:(1)预防,这是处理一般问题行为的最好方式(2)非语言暗示(3)表扬

(4)言语提醒(不要追究而要告诉他该怎么去做)(5)有意忽视(6)转移注意(7)暂时隔离

42、有效惩罚应注意的几点?

1)明确惩罚的目的,它是让学生最终经过努力“避免”惩罚,而不是一定要让学生不断地去“体验”惩罚

2)惩罚应尽可能及时,延时实施则说明原委

3)惩罚强度应适当,太轻当然无效,过严也会抑制正常的行为 4)惩罚应基于爱和尊重,态度和蔼与满怀深情者来实施效果更佳 5)惩罚应按特定的时间或程序安排来规范地进行 6)惩罚务必与说理相结合

43、心理健康?

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44、心理健康的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45、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任务和途径? 意义:(1)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心理健康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个别心理辅导和咨询 5)小组辅导

47、心理辅导的原则和目标?

心理辅导主要遵循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个别对待学生、促进学生整体性发展的原则 目标:学会调适(基本目标)寻求发展(高级目标)

48、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学困生在知识水平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知识背景贫乏

2、概念水平差

3、基本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

4、知识结构水平差

学困生在认知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注意力差

2、感知觉能力差

3、记忆不良4,逻辑记忆发展较差,偏向于动作记忆学困生在记忆广度、记忆速度、记忆精准度、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方面都低于学优生,短时记忆差是学困生的一大特点。

4、阅读困难

5、言语落后

7、学习策略与学习方式差

49、现代教师角色观的主要表现? 1)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3)班集体的管理者 4)心理健康的管理者 5)学生成长的合作者 6)教学的研究者

50、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1)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条件

1、教师在全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养和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是教育威信形成的重要条件。

2、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对教师工作的信任、关系和支持是提高教育威信的重要条件

3、家长对教师的态度也是影响教育威信的重要因素(2)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条件

1、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

2、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

3、师生关系—师生平等交往是教师获得威信的重要条件

4、教师的评价手段

51、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基本条件。2)培养养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52、教师威信的维护?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3)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4)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53、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1)专业学科内容知识(2)教育教学知识(3)心理学知识(4)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1)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2)教育教学知识(3)心理学知识(4)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5)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6)教育机智

54、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方法?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需要从教师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从教师的自身方面来说:第一,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验证并发展这些知识;第二,向他人学习,观摩优秀教师教学,增强教师的自信心;第三,教师要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从教师所处的环境来说,第一,在社会上,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第二,在学校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以及努力创立进修、培训等有利于教师发展和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另外,良好的校风建设、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效能产生积极行为。

55、优秀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表现在? 1)优秀就教师有个人成就感 2)认为从事的教学活动很有价值 3)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4)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应负有责任

56、职业性格?

优秀教师的性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即对别人的行为有帮助,教师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理解学生(2)与学生相处(3)了解自己

57、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途径?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成长的几种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进行教学反思(布鲁巴奇认为教学反思的方法有

1、反思日记

2、详细描述

3、交流讨论

4、行动研究

5、教学案例

6、教师成长记录袋)

58、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5)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8)具有教育独创性

59、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社会支持策略(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加强教师的专业化进程)2)学校发展策略

3)自我维护策略(1、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理性的自我概念

2、教师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勤于学习

3、教师要掌握一些压力应对的策略和方法,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避免消极情绪的影响)

2.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教育经典及其形成

要理解“教育经典”, 须先对“经典”作一番考察。据《辞源》解释, “经典”, “作为典范的经书”[2], 是对某领域的形成和发展有持续影响的典范性著作。其中, “持续影响”, 指经典“是能够引起持续震撼力的那一类伟大著作”[3];“典范性”, 指经典完全“不限于乃至于超越于他们 (应作“它们”, 原文如此) 的时代”[4]。借此启发, “教育经典”似可界定为, 奠定教育学科的基础, 提供教育认识和实践的规范, 并持续影响教育知识生产的著作。毋庸置疑, 中外教育知识史上从来不乏教育经典。例如, 《学记》, 作为最早系统论述教育的作品, 奠定我国古代教育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无愧经典;又如, 《普通教育学》, 规范现代教育学的知识体系, 构建现代教育实践的基本模式, 同样堪奉经典。

从上述实例看, 教育经典既是教育知识, 又不同于并超越于教育知识。如此, 分析教育经典的“超越”条件似为理解其形成的关键。比较教育经典与教育知识可知, 教育经典的超越以“时间”为其首要条件。教育经典的形成不同于教育知识的生产, 教育知识通过分析论证可“即时”生产出来, 教育经典则需经过一段时期来甄别、锻造与确认。教育经典是在“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的。那么, 一经确认的教育经典是否永远具有经典身份呢?回答是否定的。教育经典不属于神圣性经典 (例如《圣经》) , 其经典身份需要人们不断地予以确认。这便是教育经典形成的第二个条件, 即它需要各历史时期的人们不断给予其意义, 并以此确认其经典身份。教育经典对教育知识的超越, 正是在时间的推动下, 借助人们不断给予的意义而实现的。由于“意义给予”需反复进行, 教育经典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经典化的过程, “经典化”的停止便会导致经典身份的模糊, 甚至消失。要而言之, “时间”和“意义”分别从形式与内容上推动教育知识向教育经典超越, 教育经典的形成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不断进行意义给予而实现的经典化过程。

二、“经典化”与知识生产

表观上的“经典化”:阅读, 就是有大量的人对经典进行反复阅读。教育知识的经典身份一旦确认, 便成为教育学科领域的典范性知识。“典范性”反映在知识生产活动中即为, 凡欲从事教育知识生产者都必须对其详加阅读, 阅读教育经典是其“登堂入室”的必经之途。教育经典的阅读不同于一般教育知识的阅读, 其一, 人们总是以“可信”的倾向阅读教育经典, 以“怀疑”的倾向阅读一般教育知识。也就是说, 人们在阅读中并不公平地对待一般教育知识, 他们随时可能“怀疑”、“批判”甚至“抛弃”一般教育知识, 而总是轻易地信任教育经典。这是一种阅读“偏见”, 但却是一种有益的“偏见”。它可避免阅读者由彻底批判滑向“怀疑论”和“相对主义”, 从而摧毁教育领域的知识基础。其二, 人们对于一般教育知识的阅读是消费性的, 对于教育经典的阅读则是生产性的。所谓“消费性”阅读, 指人们总是从“是否有用”的工具性态度对待一般教育知识, 摘取要点后便弃之不顾;所谓“生产性”阅读, 指人们总是以“是否理解”的反思精神对待教育经典, 将获取新的理解视作阅读的目的。因此人们对一般教育知识的阅读总是一次性的, 而对于教育经典的阅读总是重复性的。

实质上的“经典化”:诠释, 就是经典不断被重新理解和诠释的过程。教育经典的“经典化”, 不仅需要人们对其进行反复的阅读, 更需要人们不断做出新的诠释。阅读和诠释共同构成了主要的“经典化”行为。值得注意的是, 阅读和诠释都以理解为前提, 要将这两种“经典化”行为从根本上区分开来, 似还须仔细分辨理解对两者的不同意义。一般而言, 在阅读中, 人们通过理解来获取教育经典的意义, 并进而建构其知识生产者身份, 阅读中的理解旨在“获取意义”;与此不同的是, 在诠释中, 人们主要通过理解赋予教育经典更为丰富的意义, 进而再次确认其经典身份, 诠释中的理解旨在“给予意义”。上述区分如欲成立, 似还需回答诠释者所给予教育经典的“意义”从何而来?诠释者何以能给予教育经典意义?根据诠释学理论, 知识的意义在新的诠释情境中会“说出不同的内容”[5], 历史实践与当下情境的“差异”, 或者说“断裂”产生了新的意义。新的教育意义正是从实践的“断裂”处产生, 并被诠释者主动地觉识, 从而使“意义给予”成为可能。可见, 通过诠释教育经典而实现的“经典化”, 实是教育知识生产者企图弥合教育历史与当下之“断裂”的一种积极的努力, 也是其延续教育知识传统的一种积极努力。

“经典化”的操作方式:述说, “经典化”在知识生产上表现为人们借助经典而实现的对教育的述说。述说既是教育经典阅读和诠释的实际操作方式, 又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不同于“言说”。从内涵上看, 言说是一种以自我体悟为中心的生产方式, 体现为知识生产者对教育的个性化理解;述说是以“述”为基础的言说, 它要求知识生产者将个人对教育的言说奠定于教育经典之“述”。由于教育经典是整个历史和社会共同认定的, 以对经典之“述”为前提便可为言说找到一个可靠的基础。可见, 言说难脱相对主义之责难, 述说则可免此虞。从功能上看, 述说超越言说之处在于, 述说可开启新的“经典化”历程。在教育知识史上, “经典”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产生的, “经典化”并非只有一个“源头”。那么, 新的经典如何能在“经典化”过程中产生?在相对主义肆虐的言说方式下, 人们是无法实现对新教育经典的确认的;而在立足教育经典的述说方式下, 通过融合教育经典与新的教育意义便可产生新的教育经典, 开启新的“经典化”历程。

以上分析可知, “经典化”与知识生产有着内在联系。知识生产者在给予教育经典意义过程中, 在借助教育经典述说时代教育意义的过程中, 教育知识被生产出来。因此教育经典的“经典化”一旦停滞, 教育知识生产自然就会出现困境。

三、教育知识生产的困境

当前, 教育知识生产的困境已经全面地表现出来了。所谓“全面”, 指它已触及教育知识的生产者、生产方式以及知识产品全部领域。在生产者方面, 早有学者指出, 在当代, “几乎所有的我们所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中, 都能够提出一些伟大的作者、具有国际声望的人物的名字”, 然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 在教育学领域中“却没有出现过伟大的教育学家可以列入杰出人物之列或他们的名字可以在教育史中构成一个里程碑”[6]。在生产方式方面, 教育学者企图利用其它学科的概念、理论、方法来来实现教育知识创新, 制造了大量的教育理论、教育学科, 一时间, “教育××学”、“××教育学”、“教育××论”、“××教育论”风行于学界, 然而, 在知识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危机:教育沦为了其它学科的领地[7]。在知识产品方面, 教育知识的学术地位不被承认。有学者认为:“‘教育学’不是一门学科。今天, 即使是把教育视为一门学科的想法, 也会使人感到不安和难堪。‘教育学’是一种次等学科 (subdiscipline) , 把其他‘真正’的学科共冶一炉, 所以在其他严谨的学科同侪眼中, 根本不屑一顾。”[8]

比较“困境”的上述表现, 生产方式是更为根本的方面, 因此分析生产方式的问题所在有助于揭示整个生产困境的缘由。实际上, 当前的生产方式, 即借助其它成熟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生产教育知识, 这本是学界提高教育知识学术地位之策略, 为何反而导致了更为深层的生产困境?问题的症结或许在于, 这种生产方式将教育经典从教育知识生产中撤离, 以为借助其它成熟学科能更快、更方便地创新教育知识, 不料却导致了如下更难应付的问题:其一, 忽略对教育经典的阅读和诠释, 使得教育经典的经典身份变得模糊, 教育知识生产倒向无视经典的“言说”方式。“言说”的相对主义特性使其难以凝聚教育意义, 它所造成的知识“繁荣”的表象无法掩盖教育意义缺失的事实。其二, “言说”试图借其它学科丰富教育意义, 然而其它学科的介入又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教育知识的独立性, 并使教育知识传统被置诸无关紧要的地位。“言说”方式逐渐消弭了教育知识传统, 教育遂成为其它学科竞显“风流”的舞台。其三, 教育知识传统的消弭又致使教育学失去归属, 依附于其它成熟学科之下生存, 沦为“次等学科”。处于依附地位的教育学怎能吸引优秀的教育知识生产者?由此, 教育学领域中“没有出现过伟大的教育学家可以列入杰出人物之列”, 便在情理之中了。

超越教育知识生产困境, 其根本在于改变教育知识的生产方式。诚如已言, 对其它学科的依赖是困境的“症结”所在, 超越困境就须立足于教育知识自身实现知识生产。然而, 什么样的教育知识能为教育知识生产奠基 (“立足之地”) ?此即教育经典。鉴于当前“教育经典”已出现身份模糊之势, 返回教育经典的阅读与诠释, 重新开启教育经典的“经典化”历程可谓当务之急。“经典化”如何能帮助我们超越困境?其一, “经典化”有利于重续教育知识传统。通过“经典化”阅读和诠释, 各时期教育经典之间的逻辑关联、演进历程以及独特性质可得揭明, 由此蕴含于教育经典的教育知识传统也可得以辨识并获重续。其二, “经典化”有利于摆脱教育学对其它学科的依赖。一方面, 教育知识传统的重续使教育学获得了归属, 不再沦为“次等学科”;另一方面, “经典化”立足于教育经典实现教育知识生产, 从生产实践上使教育学摆脱了对其它学科的依附。其三, “经典化”有利于提升教育知识的学术品位。通过“经典化”诠释和述说生产出的教育知识, 不但具有强烈的历史感, 而且能深刻理解现实的教育现象, 自然具有不凡的学术品位, 能吸引优秀的知识生产者。彼时, “伟大的教育学家”或许将不再难以寻觅。

摘要:教育经典的形成是教育知识借助“时间”和“意义”不断经典化的过程。“经典化”包括表现上的“阅读”和实质上的“诠释”, 其实际操作方式为有别于“言说”的“述说”。当前教育知识生产陷入了困境, 其根本原因在于“言说”方式的流行使知识生产忽略了教育经典。

关键词:教育经典,教育知识,生产方式,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7]雷云.教育知识的社会镜像[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120.1~2.

[2]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等编.辞源 (修订本) [M].商务印书馆, 1998.2435.

[3]刘小枫, 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解释的张力[M].上海三联书店, 2003.4.

[4]张斌贤.教育经典:读什么?如何读?[J].高等教育管理, 2009, (7) :72.

[5] (德) G.加达默尔著.夏镇平等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10.

[6] (瑞士) J·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1.9.

3.语文知识点的总结与复习 篇三

【关键词】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写作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的学习过程漫长,可以说贯穿许多人的在校学习阶段,它是一个不断积累、整固、跃升的过程。总结与复习不是单调乏味地机械重复,而是要整体、全面地回顾审视过往所学到的知识点,在分门别类、条分缕析之后系统地掌握,并使语文素养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语文的知识点涉及丰富内涵,既有分散性,也具交叉性,理清其中的关系与脉络至关重要。总之,进一步地归纳总结、温故知新,可以有效巩固已有所学,而且助益日后的学习和深造。

在语文学习告一段落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搜集整理好历年所学过的完整教材,依据相关性将所有内容进行目录式的归类登记,以便于复习查找。另外,必备的工具书也要准备好。最好能把日常用过的教辅资料、练习题册、考试卷子等一并保存,对其中的重点、难点、错点明显标记出来。这样复习起来更有示例性和针对性。

然后根据学科特点和规律,可将语文知识点从宏观的角度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分成两大部分予以归纳,每部分再依据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写作知识分类加以总结。

狭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然而古代汉语肇始于洪荒,延续发展形成如今的现代汉语,其演化变迁以“五四”白话文运动为节点,二者既血脉相承但也差异巨大。学习文言文,可以比较完整地知晓汉语的前世今生。并且具备古汉语基础知识,能够借助工具书的帮助较为通顺地认读普通古籍文章才能承受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国家民族有更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心。二者应得以兼顾、相互贯通,而不可偏废、顾此失彼。

语言知识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分别研习语文课程中最基本的字、词、句及其所呈现的音、形、义。首先要整合和区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异同,大致明确二者之间演变发展的脉络。从汉字起源入手,了解汉字作为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文化载体折射出的中华文明的历史厚重与博大精深,其形与义的延续、演变能充分体现语言文字在社会发展中的生存适应性。汉字注音方面,要知晓《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出台的缘由,重要的是拼音的使用规则要扎实掌握。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要学好汉语知识,基本的语法学内容必须掌握,如词的结构、词形变化、词类和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与类型等。鉴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方面存在的变异要做到区别对待,善加分析。其次,修辞法要单独归纳,能够精确地掌握并运用常用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等修辞方法。它是我们在表达准确无误、清楚明白的基础上,力求生动形象和艺术美感的手段和方法,因此熟悉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可以使我们以最恰切完美的语言加工形式去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另外,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它能帮助我们确切地理解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其种类和运用及所处位置也需引起重视。

文学知识,大致应以古今、中外的时空关系来加以复习。具体而言,整个语文学习期间教材所选文章的编排或以主题,或以文体的不同相区别,但在整体上会缺乏系统的认识。按创作时间顺序和空间差异把所有接触过的作家及其作品搜集整理到一起有利于在熟知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国家地区社会发展的状态和风貌的基础上对应地领悟到作家的处境和他们的创作动因,对文意的鉴识、文风的赏析都有更深入地把握。

针对每一位作家亦可遵循此法将其所有被选入教材的作品依据创作时间的先后加以罗列,结合对其个人生平的了解再次研读就能体会到人生的不同时期,作者创作意向和语体风格的变化,较为系统地认清作品的文学特色。

文学体裁相关知识的总结十分必要。文学作品的体裁是文学作品形式的一个要素,也是文学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众多的体裁样式,构成生动丰富的文学形态,产生着不同的美感效果,因而是进一步深入认识和把握文学作品特点的主要内容之一。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将文体理论知识全面系统地归纳完毕后,若能结合典型篇目重新阅读理解一番,就会有更为真切、深刻的认识。

写作知识的总结是在前述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掌握得扎实、牢固的基础上进行的。具备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的经验之后,回顾自身创作的得与失,对作文过程中的立意、选材、布局、表述等方方面面的原则、技巧都会更为娴熟,使个人的思想情感更为艺术地得以表达,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下笔自如!

文学创作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素材积累的基础之上,写作方法、技巧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无法之中求有法。通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然后是有法之中求变化。进一步掌握包括写作的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标志。

所有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和复习过程中,必须注意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写作知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能兼顾并使它们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重,胡银根.促进语言知识向学生语文素养转化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8(9).

4.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篇四

1.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史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2.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3.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措施(主线)

4.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勒图尔诺)

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孟禄)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现代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5.教育学及教育现象的含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6.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异同

异:教育学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和科学理论,是客观的,是鬼客观规律的揭示。教育方针政策是主观制定的,是一定的阶级、集团为了教育上的利益而指定的。同: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一定阶级、集团的利益和价值取向,而且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这样,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才是比较可行的。因此,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7.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杜威。

8.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9.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放入结构核心部分。教育目的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指导一定时期各级各类的教育工作。

10.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11.教育目的功能

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12.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矛盾

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3.素质教育的含义

它是指个体在先天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影响、教育训练和主观努力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狭义上说:素质教育是指学校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

14.素质教育的内容

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15.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6.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从出生到成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阶段性:个体身心的发展是连续的,但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呈现出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差异性: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性。

不均衡性:个体的身心发展也具有不均衡的特征,一种是统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不均衡发展,另外一种是指不同方面的不均衡发展。

17.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首先,遗传素质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是个体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环境:首先,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其次,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成熟)

18.教师的含义及其性质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性质:(1)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2)教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专职人员,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19.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教育,敬业乐业,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这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团结协作、关心集体是教师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是骄傲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20.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四个部分。

21.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的交谈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和教师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辨析是非真伪,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22.德育的概念

德育又称为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的要求和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

2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

③.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24.班级管理的含义及其模式

含义:班级管理就是指班主任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指导、协调各种因素,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实现各种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

模式:①班级平行管理模式

②班级民主管理模式

③班级目标管理模式

25.班主任的概念和任务

概念:班主任是学校委派具体负责管理一个班级的教师。

任务:在学校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习质量以及身心发展水平。

26.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7.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28.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29.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30.美国的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3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3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33.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重用》《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34.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3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36.“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37.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

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38.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去鞥强学生体质。

39.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40.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1.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42.义务教育是依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43.教师是佳偶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45.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泛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46.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47.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48.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49.教学生教师和学生共同组织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50.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51.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52.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使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53.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54.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势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55.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5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行程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57.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一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

58.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史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59.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60.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发现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6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中心环节)、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62.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

63.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6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

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65.活动与交往时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66.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67.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8.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时特别的重要途径,其中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5.现代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篇五

0.2教育学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已经意识到的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的价值: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配置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教育学历史发展三阶段:前教育学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教育学多样化发展。前教育学的基本特征: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学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0.3实验教育学反对以赫尔巴特强调的概念思辨,认为其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将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区别在与心理实验在心理实验室进行,教育实验则在真正的学校环境中和教学实践中进行;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它强调的定景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0.4实用教育学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某种生活做准备;教育及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是生活,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学生的学校学习就是一个社会成长的过程;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打破了原先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在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

1.1教育起源的认识:神话起源论(第一个正式提出);生物(西方第一个代表性),归结于动物本能行为,归结于天生生物行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教授活动,法国利托尔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动物之教育》,英国沛西·能《人民的教育》;心理,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美国孟禄《教育史教科书》,把全部教育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走向极端了;劳动;生活,杜威认为,教育没有目的或是外在目的

1.2叶澜 教育交往起源论。苏格拉底,“什么是教育,美德是否可教”。教育的“生产力说”认为教育即生产力,还有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我国奴隶社会教《四书五经》。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菲尔。

1.3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教育基于生物实体与社会实体的矛盾,通过“育人”这种活动方式而展开,教育正是通过此矛盾的解决,培养自然性与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然后再作用于社会的。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育人,其育人的支撑点是教育者的主观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客观水平的矛盾、生物实体与社会实体的矛盾。教育概念界定的说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它抓住了教育的基本矛盾(特殊范畴说);凸现了教育的目的;展现了教育的过程;解释了教育活动的诸多属性;涵括广义与狭义教育的多个层次。教育自觉是指自觉地把握学生的精神状态,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促使其健康成长。教育态度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的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教育自身要受当时特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道德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体现出教育自身的规律性,特别是在关于客观事物的教育内容、教育的方法手段、教学过程的认识规律等方面,教育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此外,独立性还表现在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起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长期性;民族性。教育功能:作用对象(个体、社会)呈现方式(显性隐性)作用方向(正负)。教育的个体功能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称教育的本体性功能。教育的基本功能,影响人的发展;扩展功能,影响社会发展。

1.4教育的发展:原始教育(无阶级性)、古代~(教育和生产劳动完全分离)、现代~。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古代社会:出现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目标比较狭窄,学为仕官、学为僧侣;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性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比较封闭;教育方法比较呆板、机械,主要是单纯知识传授,强迫性的道德灌输,允许教育中的体罚手段,东方孔子“启发式教学”、马融的小先生教学制、苏格拉底问答术(产婆术);积累了丰富教育经验,获得了逐步的科学教育认识。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重,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为普及教育的程度;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科教兴国;在以人为本思想下,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提倡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1.5现代化教育: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日趋紧密;普及性与专门性日趋结合;形式更加多样化;有商品性;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发展性;民主性;主体性;民族性与国际性日益结合;生态意识在增强。

1.6学校产生的条件:生产力发展使脑体分工成为可能;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日益复杂,使原来那种融于劳动之中的,以口耳相授为主要方式的,自发的教育不能满足人类人会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需要;文字的出现;阶级的出现以及统治阶级培养其子弟的需要

2.1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特点:宏观性;预期性;强制性;时代性。是客观性的主观表达,兼具主观与客观的特征。结构: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逐层向下)。确定依据:客观依据,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关系的影响;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教育目的的确定也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不同时期和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观点和取舍。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完满生活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功能:激励功能;指导功能;评价功能。现代教育目的应体现人发展的多方面要求。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总与分的关系。我国的教育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个人本位(人的需要,卢梭、裴斯泰洛克、康德、马斯洛、萨特)社会本位(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2.2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要求,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智育(授予科学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它是各育的知性基础);体育(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与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体质);美育(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它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正确认识五育之间的关系:“五育”之间不能替代,各育之间是相对独立的,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内涵、任务和功能,对学生发展起不同作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应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防止重此轻彼的现象。马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素质教育的理解: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造就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目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以个体素质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人的现代化,即在发展个性的基础上,促进人的现代化,以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创造能力。性质:它是现代教育;它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特别关注个别差异;它充分发展每个人的潜能。特点:以人为本、突出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关注终身发展(教育是一声不断重复的概念体现终身教育);具有:全民性、整体性、主体性、合作性、活动性。素质与应试:教育价值观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不同;教育评价不同。

2.4应试教育的存在基础:应试教育受到中国传统考试制度影响,有文化传统影响;应试教育是当前生产力不发达、就业岗位有限的产物;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机会竞争的激烈是其重要原因;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偏差的产物。因此批而不亡。

3.1发展特点:一维性;均衡性;活动性。人的发展,身体和心理。制约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个性发展是在人的共同性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3.2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环境影响具有自发性。人自从来到人世就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环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境影响具有偶然性,即环境影响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个体接触到它时才可能受其影响;人对环境影响具有选择性,即个体对环境影响存在适应与对抗等多种选择。遗传影响人的发展:生理结构与机能是由其父母的遗传物质(DNA)决定的;遗传素质是非获得性素质,是一种基因的本能遗传现象;遗传成熟机制制约着个体发展的顺序、速率。遗传不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影响着人的发展;遗传的影响仅仅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即遗传因素是后代发展的生理基础,规定着后代发展的可能性方向,但非现实的影响。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教育跟人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为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础与可能,而教育又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变为现实,从而促进个体的不断发展。教育促进发展的机理:对教育在心理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掌握和类化是教育到发展的必经过程。教育与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特别是个体的成熟度为教育提供了物质可能;教育活动对人的生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受“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的支配,通过教育,特别是个体的学习活动,可以对个体的生理成熟发生影响。教育主导人的发展:教育不仅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还是一个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及社会经验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学生主动的接受过程,即个体自己的心理活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是在教师教学中通过他们过去的学习而形成的,新的需要又是在教育的需求下,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在教育工作中心理内化(就是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知识内化、智力、道德)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依赖于教育提出的社会行为要求为学生所领会——学生一般只有在具有良好态度下,才会接受所领会的教育要求;这些领会了的要求为学生所接受——只有当这些行为要求在活动中得到概括化和系统化以后,它们才能成为学生的个性特性,学生才能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现代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个性发展的条件: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他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是人的个性发展的现实基础;社会结构和人与人联系的方式,社会的精神文明状况、意识形态等,构成人的个性发展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前提;人作为生物个体的遗传因素、主体的身心发育程度和活动的方式与状态,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条件。

3.3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

4.1教育结构就是指构成教育体系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这里的教育结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结构。教育公平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教育先行的内涵及依据:经济允许的范围内适度优先发展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4.2教育与经济是相互联系影响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发展又进一步影响经济,从而使两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经济对教育: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选择与传递;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发展速度;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改革进程;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公平落实。现代教育对经济的影响:现代教育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教育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现代教育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产业结构制约教育专业结构和类别结构;劳动技术结构制约教育类别结构和教育程度;地区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的布局。政治对教育:政治制度制约着现代教育目的;政治制约着现代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权利。教育对政治:促进政治民主化;有助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有助世界政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5.1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师过程的中心阶段是理解教材。

5.2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向青年一代传播人类知识财富和思想意识,并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专业人员,以教书育人为职责。教师经济待遇是指教师所得到的物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及医疗、保险、退休金等福利,是教师劳动的价值表现。教师政治地位指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份的获得、自治组织的建立、政治参与度、政治影响力等。人类灵魂工程师,加里宁。1995《教师资格条例》;1993《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开始分工的奴隶社会。

5.3教师职业权利:一般公民权利;专业自主权:教育的权利,专业发展权,参与管理权。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由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情况决定,属劳动对象)和重组性、示范性、长期性和迟效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劳动量的隐含性。现代教师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文化知识素质;教育能力素质;身心素质。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专业素养,是作为专门职业的教师所必须经常休息涵养的内容,是当代教师质量和教师风貌的集中体现。教师专业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新型知识结构;相应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具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5.4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跟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表现的一种身份并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时代性和普遍性)。教师角色定位: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由学生学习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角色转换的必要性:终身教育的要求;网络消解教师权威;知识观的变迁;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5.5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问题及现实途径:现存问题(理论层面,当前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大多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及个体专业发展就是将优秀和骨干教师带有经验性、典型性的“特征”传递给师范生或新任教师的过程。这种假设暗含着两个前提,及优秀教师的成功做法具有普遍性,同时属于教师专业领域内的职能素质信念与能力系统都是可以言传、外显的。而实际的情况是,一部分专业素质是缄默的、隐性的,属于个人化的。机制层面,由于受当前学术研究中部分人浮躁,投机与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一些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教育者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中表现出很强的“目标——动力”导向,过于强调发展计划对教师晋级、评优等方面的价值和影响,或依靠硬性指标、外部利益驱使教师参与各种专业进修和培训,忽视从专业本身引导教师内在的自觉意识。观念层面,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对职业规范、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影响了长远的专业发展。物质层面,由于我国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有限,加之有些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很多理论上可行的计划在实施时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专业发展行为流于形式。)。教师专业发展现实途径: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基础环节(法国,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大致分为定向型、开放型);加强教师培训是客观要求;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保障机制(我国奖惩性教师评价、英国表现管理、美国教学档案袋评价);教育行动研究是有效途径(美国勒温、英国斯腾豪斯)。

5.6学生:广义泛指一切受教育的人;狭义各种教育机关受教育的人;特狭义学校中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属性:学生是三种属性的统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社会权利(公民权、学习的权利)。基本特点:学生是主体性的人;学生是发展性的人;学生是完整性的人;学生是个性化的人。学生观: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洛克,白板说,“外塑论”学生说,我国,强调教师的权威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内发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5.7师生关系【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社会关系、教育、心理、伦理、法律)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联系。特点:民主平等性、互利互惠性、合作对话性。类型:命令—服从型师生关系;放任—自流型师生关系;民主—参与型师生关系。主体间性,德,胡塞尔,我—你主体间性对话关系。师生关系问题原因及途径:问题,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实用与功利;对立与冲突。原因,历史文化因素;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自身主观的因素;教师不良的教育手段;个别教师师德滑坡。途径,确立生命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式;加强师德建设,与学生携手共建师生关系,教师应胸怀满腔的教育爱、教师要善于倾听。

6.1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使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课程之间需要关系的反映。课程即学问和学科:六艺、六经、四书、欧洲七艺;课程即书面的教学(活动)计划:美国比彻姆。6.2课程标准,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更好的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改规范的课程目标)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2001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纲要中,小学综合课程(广域)主要,初中分科与综合结合,高中分科为主

6.3全人发展,强调国际意识培养,孔子“复礼”、英国斯宾塞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

6.4新课改中,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7.1教学工作的意义:教学是社会延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学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工作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7.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

7.3教学过程的规律:双边性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教是为了学并决定着学,而学依据着教并影响着教。因此,教学须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间接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发展性教学过程要处理好知识掌握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实现知识掌握与发展智力的统一;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动机,引起欲望(方法:讲故事;演示直观材料;复习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出新知识的重要性;提出问题);感知教材 构成表象(演示、试验、观察);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方法: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推理);复习教材,巩固知识(数字记忆;串联记忆;联想记忆;谐音记忆);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检查知识,获得反馈。

7.5教学原则的体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不愤不启,道而弗牵);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巩固性原则;

7.6复习:学期开始时使新课能顺利进行;经常性的复习为了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阶段性为了把一个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深化,弥补知识缺陷;期末使全面、系统、巩固地掌握一学期所学的知识、技能,7.7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为主,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向学生系统地连贯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要求: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讲授要有启发性;要注意语言技巧;结合教学内容,恰当配合板书)谈话法(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要求:教师要做好谈话的充分准备;要善于启发;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好归纳小结)。法,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验小结)练习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反复地完成一定的操作或从事某些活动,以进一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要求: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掌握练习的基本知识;要保持练习的效用性;要严格要求;要使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

7.8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优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对全体学生采用统一教材,要求用同一种方法授课,不能充分照顾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等);道尔顿式;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复式教学(我国贫困地区)

7.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上课(目的明确;内容科学;方法恰当;组织的好;积极性高;语言生动;板书工整;布置好课外作业);课后辅导;学业检查;成绩评定

10.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其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定型化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模式。现代教育制度诞生于19世纪欧洲,以国家教育制度的出现为标志。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重视学前教育;加强基础教育,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与结合;高等教育多样化与综合化;成人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双轨制,英法,下延型为升大学;单轨制,美国;分支型,苏联、中国(由单轨转变来)。我国现行学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得到了确认。1986年《中~国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强迫性、普及型、免费性)制度的确立。新中国现行学制:幼儿教育、初等、中等、高等。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趋势是由相互独立的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向综合中学发展。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成为现代大学的特征。

10.2“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宣告中国现代学制产生。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的实施标志我国现代学制的初步确立。1922年,“壬戌学制”,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壬寅学制”,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0.3普职之争的实质是现代中等教育中的教育分流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分流和何时分流。

6.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篇六

冯特: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冯特和铁钦纳。技能主义:詹姆斯和杜威和安吉尔,行为主义:华生(实验内省法)。完形主义:格式塔心理学派韦特墨和考夫卡和苛勒

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 维也纳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精神分析论》《精神分析纲要》。人本主义马斯洛和罗杰斯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认知情绪情感与意志这三个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情绪情感和意志又会影响认知活动的发展。情绪情感和意志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过滤和动力作用,又是衡量人的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情绪情感也会对意志产生推动作用。意志又有利于情绪情感的丰富和升华。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最活跃)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调控。

心理学研究任务: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

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高尚的职业品德。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广博的知识。身后广博的知识积累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这不仅包括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活动所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还应包括广泛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完善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智力结构情感意志,行为修养和道德意识的内在倾向性;全面的能力(教师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教师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专业的技能。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行为方式,它是教师能否把教学工作开展的生动活泼,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形成教学艺术的关键,也是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决定因素;

教师心理辅导技术的实际应用:学生时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其间一个孩子的生理心理人格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职业应掌握:关注技术。它是心理辅导的首要技术之一。意思是教师用言语和肢体语言向受辅导的学生表达:你是我现在唯一关心的目标。倾听技术。学会倾听是心理负担的先决条件。倾听要求辅导教师在聆听学生讲话的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插话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价值观来评断学生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问题)并以积极的关注来表现辅导老师对学生内心体验的认同。沉默技术。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反省自我,思考其个人成长的问题。宣泄技术。是指学生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精神痛苦倾诉给辅导老师的过程。探讨技术。辅导老师帮助学生积极认识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的过程。面质技术。指辅导教师对受辅导的学生的认知方面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和异议的过程,自我表露技术。指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分析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历来推动其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行为矫正技术。指辅导教师对学生自我完善与自我该标的努力给予奖励与惩罚的过程。现今的中学教师掌握了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术,就能更好地鉴别和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 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大脑皮层完成的条件反射活动。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的回应。笛卡尔谢切诺夫。心理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发生与发展(感觉知觉思维萌芽)和个体心里发展

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条件: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劳动;语言。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点35

相同:基本原理相同,以强化为基础,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不同:反应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是根本区别;操作水平不同(不随意与随意);学习模式不同 影响青少年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遗传,生理成熟;自然因素;空气质量,噪声,社会密度,自然灾害;社会文化因素: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表现: 思维发展:

初中生: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

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高中生的形式思维逻辑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时期。情绪情感发展

初中生情绪: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与固执性共存;内向与表现性共存。情感:自我意识增强,自尊需要迫切;情感有文饰、内隐、曲折性;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力差。

高中生情绪:情绪的延续性;丰富性;特异性;

情感:由不稳定到稳定;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人格发展

初中生:意识高涨;反抗心理。初中生交友方面:交友范围缩小,重视友谊,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与父母老师关系的变化。

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价值观确立;自治需求。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原则:初中生: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

高中生: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

☆☆☆☆☆☆☆☆☆☆☆ 第三章:中学生的学习填空、单选: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

技能:指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儿童品德发展:

皮亚杰: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柯尔伯格: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水平。

加涅把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

我国心理学家: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学习的基本理论有: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桑代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认知理论(布鲁纳);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迁移:按迁移作用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按时间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按内容抽象水平的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按迁移内容不同: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有形式训练说洛克;共同要素说桑代克;经验概括说贾德;关系转换理论完形主义洛克和认知结构说。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心向与定势 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明确目标;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

促进知识理解的条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利用变式和比较。知识应用过程:审题、相关知识重现、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

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知识的领会与巩固;问题的特征;智力活动水平

动作技能的形成四个阶段:认知定向阶段;掌握局部动作;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和动作协调完善阶段。

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活动的定向;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阶段。动作技能形成标志:结构的改变;动作品质的变化;活动的调节功能加强;

智力技能形成标志:脱离物质或物质化活动;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智力活动自动化; 练习曲线:也称学习曲线,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次数和练习成绩之间关系的曲线。(可以了解效率速度准确性共同点和个别差异)

提高有效练习的条件:确定练习目标;恰当安排练习时间;充分而有效的反馈;灵活采取练习方式。

品德:是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区别: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品德是个体现象,是个体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广阔的多概括的多,品德包含的只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局部;二者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则是个体需要; 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道德影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开了道德品德便无从谈起;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反作用。

青少年品德心理特点:是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度。

学生品德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学生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 客观:家庭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主观: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目模仿、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青少年自身应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尽快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社会各方面都应关系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加强社区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

学习困难的类型:暂时学习困难,能力困难,动力困难,整体困难。

学习困难产生原因:认知因素,人格因素,人际关系,环境因素。

学习困难的辅导: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目标激励法、归因训练法、情感沟通法);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讲究教育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后像,感觉适应、感觉对比。

视觉适应:暗适应(感受性提高)和明适应(感受性降低)。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联觉和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

颜色三个基本特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颜色混合的两种情况: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互补律间色律代替律。

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应表现为:音高、音响、音色。

听觉理论包括:地点说(共鸣说,行波说)和频率说。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包括:觉察、分辨和确认。

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征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大小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计和对时间的预测。

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

括真动与似动知觉。

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客观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观察:知觉的特殊形式,他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

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中学生观察力发展具体表现: 目的性强、准确迅速、长期坚持、正确理解。

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确观察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 第五章记忆

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识记: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学说:机能定位说、机能整体说、SPI理论和分子学说

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也叫瞬时记忆。包括图像记忆和回声记忆。

感觉记忆的特征:感觉记忆在瞬时能储存大量的信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存时间很短。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过加工的,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原样直接加以编码和存储的。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杂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长时记忆:指储存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它是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获得的所有体验、时间、信息、情感、技能、单词、范畴、规则和判断等的仓库。它的编码形式有类别群集(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联想群集和主观组织。

长时记忆分类: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境记忆与语义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地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做事情的方法。情景记忆是指单独保存人们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语义记忆存储的信息是词、概念、规律,以一般知识做参考系,具有概括性,不依赖于时间、地点和条件,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比较稳定。

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包括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和重构法。

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方式有两种:回忆和再认。回忆是指过去经验 的事物不再眼前时重

新想起来的过程。再认是过去识记过的材料、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有熟悉、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过程。

表象分类:来源与通道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再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包括:基本表象理论与双重编码理论。表象的作用: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正确认识外界事物的参照。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影响遗忘的因素及原因:

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学习的程度、情绪体验;

原因: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

有效的记忆策略:复述、背诵、结果反馈、记忆线索与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

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

增强自信心;调动积极性;调节情绪状态;集中注意力;保证充足的睡眠;

常见的记忆术包括: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视觉表象法、首字母缩略词法和谐音法。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自觉的运用有意记忆,同事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

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 第六章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思维基本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思维的分类:

根据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创新成分的多少,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概念的外延: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反比例)概念的种类:根据概念所反映事物的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程度: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反映事物的属性数量相互关系: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关系概念;概念形成的途径:前科学

概念,科学概念;概念的外延特征:单独概念、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概念的人为性:自然概念、人工概念。

概念的结构理论:特征表说、原型说。

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过去经验的影响、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概念系统。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种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影响推理的因素:前提的真实性、是否符合逻辑规则、推理材料的性质、前提气氛效应、赌徒谬误。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步骤(过程):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问题解决的特征:目标指向性、操作系列性、认知性操作。问题解决的方法:算法、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素、爬山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的物体(或以特定方式使用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固着是问题解决这的一个重要障碍。原型启发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祖艳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作为原型的现象或事物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定势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 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这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酝酿效应、问题解决的一般性障碍(情绪障碍、文化障碍、知觉障碍、习惯障碍)。总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很多,它们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言语和思维:联系:思维和言语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首先,思维活动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借助言语实现的。其次,言语也离不开思维。因为构成言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思维的结果。区别它们的本质属性不同,言语上人们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物质的,以声形的物质形式存在。思维是人脑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心理过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是观念的,以意识的形式存在。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言语与客观事物之间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二者无必然联系。思维与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但并不完全相同。从构成要素来看言语中的词和思维中的概念相关,但不完全相同。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语境、推理、图式、策略。

言语的种类:外部言语(口头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里过程。

想象的作用:补充知识经验作用。超前认识的作用。代替作用。

想象的过程:是一个对已有形象分析综合的过程。包括:粘合、夸张与强调、拟人化和典型化。

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第七章意识状态

意识特征:有觉知性、能动性、目的性和社会历史性

意识水平包括:焦点意识、下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无意识包括:催眠、白日梦和冥想

冥想:是一种不同的意识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加自我意识和良好状态。催眠:是以一些人对暗示的特殊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等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里活动有选择的反应一定的对象而忽略其他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里活动能全神贯注的聚集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监督功能。

注意的理论: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晚期选择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和双重加工理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活动和变化、之间的对比关系);主体自身状态(凡是符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都能产生无意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神力状况和情绪状态)。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目的任务要明确、合理的组织活动、克服困难。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品质的培养: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控制 无关刺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2教学方式方法要避免呆板。3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注重几种

注意的交替使用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也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1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去有助于注意的培养,2加强一直断理3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愉快而稳定的心境。4培养应做到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欠缺、学习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受学生气质和性格影响、不良学习环境影响学生的注意、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

睡眠: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性的静息状态。

睡眠的功能:具有保护功能、恢复身体机能、促进生长功能。药物成瘾的影响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认知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兴奋剂抑制剂致幻剂)

☆☆☆☆☆☆☆☆☆☆☆ 第八章 行为调控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或缺乏状态。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成就、交往、权力)。

需要的特点:对象性、紧张性、驱动性、周期性。

需要理论:

1、生理安全归属于爱自尊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2、奥尔德弗需要理论:三类基本需要: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需要种类:生物性和社会学需要。

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里倾向或内在动力。

动机功能:激活、指向和调节与维持。

动机的种类: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可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的作用,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动机的理论:本能理论(弗洛伊德)、内驱力理论(赫尔)、期望理论(认知)。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的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里过程。

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意志行动的过程:采取决定阶段(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行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决定阶段(主要困难、战胜困难的有效条件)。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收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的反应:情绪性反应、理智型反应、人格的变化。战胜挫折的策略和方法: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总结经验教训、调节抱负水平、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

情绪与认知:区别: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则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认知过程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则是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认知过程的发生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而情绪的发生改变具有不随意性。联系: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评估可能不同,因而产生的情绪也不同。情绪也影响认知过程,一般,积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有阻碍的作用。

情绪与情感:区别: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情感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人独有。2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3情绪有较多的外显性和激动性,情感则有较多的内隐性和深刻性。联系:情绪和情感的差别是相对的,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同一种心理活动。1情感的产生总伴随有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经常受情感的支配。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的两极性: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强度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时间或情景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状态。情绪状态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不良情绪的调控: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转移注意力、合理的发泄情绪、自我激励。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的反映先于情绪理论;坎农巴德的丘脑理论,唤醒和体验。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生理唤醒认知评价);当代情绪理论模型。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

压力源的种类: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

压力反应的表现: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心理反应。

压力反应的阶段:冲击阶段、安定阶段、解决阶段。

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经验、准备状态、认知、性格和环境。压力的作用:1正效应:满足基本需要。增强人的适应性。增强抵抗力。2负效应:影响认知,情绪,综合行为。

职业枯竭: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分为:蜜月期、适应期、先期厌倦期、后期挫折期、淡漠期。

中学生的情绪障碍:焦虑、易怒、抑郁、恐惧、孤独、烦恼、挫折感、厌学情绪。

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生理、学习、自我心理、人际关系、社会。

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提高认知水平、丰富情感体验、调节情绪状态、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自我言语暗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第九章人格特征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里品质。人格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自我因素和自然环境。

人格测验方法:自陈量表式人格测验(以经验建构的量表、由因素分析建构的量表)、投射测验(罗夏墨迹、主观统觉)、情景测验(情景教育、情境压力)和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里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能力的种类: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照活动中创造性的大小: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能力在人生中不同发展趋势以及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按照能力的功能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类型的差异、特殊能力的差异、性别差异。

能力的结构:因素说(独立因素说、2因素说、多因素说);结构说(层次结构理论、三位结构理论);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能力测量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能力的种类来分,有一般能力测量、特殊能力测量和创造力测量;按测验方式来分,有个体测验和团体测验。按测验内容的表述形式来分,有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强、不平衡);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弱型(弱、不平衡、不灵活)。

现代特质理论:大五因素模型: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开放性。

气质:是表现在心里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请想想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的静态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理智、情绪、意志。性格的类型:根据知情意行在性格中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根据个体的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根据个体的社会生活方式可分为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和权力型、宗教型。人格心理特征的相互关系: 性格与能力:二者有区别,能力反应一个人的只会特征、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条件。性格则表现为人的活动指向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进行。

性格与能力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首先能力影响着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其次性格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性格影响着能力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优良的性格往往能够补偿能力的某些缺陷。

性格与气质:二者有区别,首先性格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而气质主要是神经活动类型特点所决定的,具有先天性。其次,气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改变。性格虽然具有稳定性,但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可以发生变化,可塑性大。再次,气质反映一个人的自然实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反映一个人的社会性质,具有社会评价意义。

性格与气质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首先,气质使性格带有某种独特的色彩。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再次,性格对气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的掩盖和改造气质的某种特征,使之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气质类型相同的人当然容易形成相同的性格倾向,但也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性格。气质类型不同的人容易形成不同的类型性格,但也可以形成相同的类型性格。

行为:是指人们为适应和改造大自然或社会环境,或为生活中达到某一目标的内在心里和外在表现。

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标志:智力正常、认知客观准确、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道德责任感、事业心和工作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际关系融洽、意志坚强可控、独立性和自主性。应对功能:1采取直接行动以消除或少压力机增加处理压力的资源,称为问题取向的应对。2重新认识压力,以便易于处理压力,称为认知评估取向的应对。3处理由压力所导致紧张,焦虑等应对方式,成为情绪取向的应对。

应对的特征:情境性,过程性,策略性、反映性中介调节性。应对策略:积极认识压力;情绪定向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相结合;明确自我效能,调整奋斗目标;社会支持。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作唯一的目的,而且不期望任何外在筹赏的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的种类:从理论上看,可以分为生物性利他行为和心理性利他行为。从机能范围看,分为亲属性利他行为、互惠性利他行为和平衡性利他行为。从情景状态上看分为紧急性利他行为、急需性利他行为和观察性利他行为;从行为动机上分,可分为自我利他行为和纯利他行为。

影响利他行为因素:利他者、情境、受助者和社会文化因素。中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行为放纵;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诚信;追求享乐。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主观认识的片面性、偏激性;意志品质的薄弱;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的不成熟;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家庭环境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观念和方式的陈旧;社会影响与教育不一致。

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应对措施:培养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意志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强化制度管理;奖罚强化教育。

☆☆☆☆☆☆☆☆☆☆☆ 第十章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和物质方面的交换。从静态角度说,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条件: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信息接受者要有适宜的心里准备。

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信息源、信息、信息渠道、接受者 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人际关系的种类: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现:外露型、内涵型、伪装者。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对他人需要的内容和方式不同: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情感的需求。根据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谦让型、进取型、分离型。

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认知、动机、情感、态度、行为。人际交往意义:个体在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促进个体心理发展;有助于形成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

人际认知:是个体杂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转台、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对他人的认知。包括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一致性倾向、评价的中心性、核心特性作用。

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正性偏差、刻板效应。

归因: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说对自己或他人的 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做出揭示或推论的过程。基本归因错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自己,而否认或者推脱自己失误的责任。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是熟悉、吸引人的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喜欢与爱情等。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强化原则、社会交往原则、联结原则。人际吸引的条件:熟悉、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爱情。良好人际交往态度:尊重、宽容、真诚、理解、给予爱。人际交往的技能:1言语艺术:称呼得体,说话注意礼貌;积极反馈;2费言语艺术:一般包括眼神收拾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等。3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提高个人外在素质;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选择交往时间与空间;合理处理意外冲突;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中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强烈的交往需要并渴望独立;采取自主独立的行为倾向,关注自我发展;趋向关系性交往;喜欢与异性交往。

中学生人际交往作用: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形成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发展社会能力。

7.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篇七

学者认为人们建立知识本体 (Ontology) 的主要理由包括:人与软件代理之间能否分享信息结构, 重复使用领域知识, 进而分析领域知识。随着现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网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种模式, 分散的信息即可整理为有用的知识, 以提供给使用者通过网络传送并进一步浏览信息。近年来, 校园网的普及使得校园内的信息快速增长, 造成使用者必须耗费很多的时间来搜索所需的信息, 为了解决此一问题, 本研究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依据教学管理的行为加以分析处理, 构建一个属于教师个人知识本体架构及教学管理的资料分类系统, 并根据此架构分析教师所需信息的类型, 主动给予教师相关信息, 缩短教师搜索所需相关资料的时间, 从而方便教师使用。

2相关研究与探讨

知识本体 (Ontology) , 是用来描述现实事物的本质、是一个实体概念化的明确描述、Ontology是一个以概念来构建的系统, 当使用Ontology来描述特定领域的知识, 可将Ontology表示是一种概念、属性、实例与关系的组合。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应用Ontology来表达人类知识。Ontology在知识管理、语意网、信息检索、资料库设计及软件工程等方面均扮演极重要的角色。近年来, 已有许多Ontology Language被提出, 并在Semantic Web上已渐渐成为重要的组件。

(1) RDF Schema:

RDF是由全球信息网协会 (W3C) 主导发展而成的一个模式, 其提供具有语意网络机制, 可用来描述网页资源, 允许资源描述机构订定各自的控制词汇, 提供结构化的相互共容机制, RDF在语法上则是遵循XML。

(2) DAML+OIL:

DAML+OIL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研发, 为了比RDF更能表达RDF Class的定义, 在美国政府提议的努力下, 于2000年10月发行DAML-ONT, 它是RDF的延伸语言, 其具有对象导向和框架基础知识表达。DAML小组为提供更进阶的功能服务而结合OIL, 后来发展成为DAML+OIL。

(3) OWL:

OWL是一种最新被用来定义语意网的Ontology Language。OWL提供三种不同表现能力的子语言以用于不同的使用者社群。其中, 包括OWL Lite、OWLDL以及OWL Full。

3教学管理知识本体架构

3.1教学管理知识本体架构

教学管理知识本体架构分为5部份, 其定义简述如下:

(1) Domain (领域) :所代表的是本体所要描述的特定领域, 在本研究中以Teacher为主体。

(2) Category (类别) :多个概念组成, 本研究分别为教学导向、研究导向及服务导向。

(3) Class (类) :为本体中最主要的部分, 用来描述所要说明领域中的概念。

(4) Attribute (属性) :是用来描述类或关系的特性或属性。

(5) Relation (关系) :是用来说明类与类的间的关系。

本研究将教师区分为教学导向、研究导向及服务导向等三个类型, 每一个类型的教师都有其各自的行为分析, 可以让Teaching Ontology用来归纳其个人归属类型, 并且可整合成Teaching Ontology, 往后, 这些架构即可应用在各个不同的领域, 针对不同的需求做不同的调整, 以满足各类型系统的所需。

针对某一领域的本体开发是持续且反复的过程, 其设计所谓的对与错, 通常较好的解决方式是依赖在预期的应用上, 也就是问题-解决模式。在本体架构中关系的描述就是事实的呈现, 因而这些关系也可以延用在相同类似的问题上, 若问题不相似只是表视在此问题上不具有已描述的关系, 但并不代表此关系就不存在, 因此在本体的概念中应要能反映事实与领域上的关联, 且本体发展者不是要去涵盖所有的问题, 而是需要抓住解决问题的核心。

3.2系统流程

使用者首次登录时, 通过基本资料构建的程序将使用者的基本资料记录在描述数据库;使用者再次登录后, 日志会记录其上网行为并储存于动态行为数据库。通过个人本体构建机制提取描述数据库与动态行为数据库资料, 自动转换成OWL描述的文件, 模糊逻辑推理系统抓取OWL文件内容值做模糊推论, 进而推算出教师所属的类型领域。

本系统的文献检索代理可从互联网上提取符合概念的相关文件以做资料分类。文献检索代理方面会把从互联网所提取到的资料, 传送给文件分类机制, 再从此机制接收资料作分类, 最后将结果储存至文档库供模糊逻辑推理比对。推算出教师所属类型, 再和分群好的资料做比对。例如:如果推论出某位教师为研究类别, 则该教师在下次上网时, 便可收到本系统依据该教师的类型而分类好的相关资料, 以减少使用者花费大量时间去搜索所需资料。

本系统架构主要分成三大部分:Teaching Ontology Construction (教学本体构建) 、Documents Retrieval (文献检索) 及Fuzzy Inference (模糊逻辑推论) 。

第一部份主要工作为教师本体的构建, 第二部份为文件提取, 第三部分则是比对推论。在教师本体构建中, 本系统提出教师本体代理人及日制记录机制;而在文件提取部份中, 提出检索代理;最后在比对部分中, 本系统提出文献分类代理及模糊映射机制。各项代理人及机制功能简述如下:

(1) Profile Construction:记录首次登入本系统使用者的个人基本资料。

(2) Log Recording Mechanism机制:记录使用者每一次上网的浏览行为。

(3) Personal Ontology Construction Mechanism机制:利用提取描述数据库以及在数据库的动态行为的资料, 自动转换成以OWL描述的文件。

(4) Documents Retrieval 代理: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资料并且将资料传送至分类机制。

(5) Documents Classification 机制:将互联网所提取的文件进行分类并储存至Documents Repository。

(6) Fuzzy Mapping 机制:从教师本体以及文档库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模糊逻辑找出使用者所需的相关文件及资料。

4模糊推论机制

模糊推论本体与领域知识本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归属程度嵌入每一个概念里, 构成模糊概念。在模糊推论本体中, 其每一个模糊概念都含有两种模糊概念关联。

4.1教师行为推论

Lee et al提出的Fuzzy Inference机制推论出教师类型的归属程度, 在此将教师上网的浏览信息, 分别以浏览网页的次数、时间以及互动性作为模糊变数进行推论, 且搭配OWL 文件中定义Ontology架构, 进而推断教师行为类型。

(1) 输入语言层:

此层第一层是负责直接将输入的值传送至下一层, 假设第i个“教师”的输入向量为Xi= (X1i, Xi2..., Xij) , 则Xij为第i个“教师”的第j个模糊变数。

μundefined= ( (xi11, xi12, …, xi1k1) , (xi21, xi22, …, xi2k2) , (xij1, xij2, …, xijkj) )

(2) 输入项:

这一层次是执行第一个推论步骤, 即计算输入模糊变数的每个模糊语意项的M隶属程度。本论文里采用的为三角形归属函数, 而三角形的归属函数可用三个参数[α, β, γ]所决定, 其函数如下所示:在教学管理行为知识本体系统中, 给予四个输入的模糊变数。

μundefined= ( (xundefined, xundefined, …, xundefined) , (xundefined, xundefined, …, xundefined) , (xundefined, xundefined, …, xundefined) )

(3) 规则节点:

此层是规则层, 每一个节点代表用以表示一条模糊推论规则, 这一层级的连结完成模糊逻辑规则前项假设的Match, 因此, 规则节点必须执行模糊AND运算, 且其输出必须连结至第四层级的关连语意节点, 在本研究中, 这些规则是由专家事先定义的, 其中模糊变数TIT表示教师上网浏览时间, 模糊变数TIF教师上网浏览频率, 模糊变数TII表示教师上网互动性, TBT表示教师所属的类型。假设第i个“教师”里的j个模糊变数, 分别算出的Match Degree都是第1个语意项。

(4) 输出项层:

该层的输出节点是执行模糊OR运算来整合有相同后项的模糊规则, 假设:FL、FM及FH为输出的规则节点, 并且分别连结到Low、Medium及High的语意项, 函数Centroid () 为解模糊化重心法的处理程序。

undefined

(5) 输出语言层:

主要在于完成解模糊化的处理, 以求得教学管理类型 (TBT) 的归属程度。将所算出来的重心做加权平均的运算, 则第i个“教学管理类型”的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undefined

最后, 比较各类型教学管理的归属程度, 取其最大值为该教师知所属类型。例如:A教师的行为类型归属经模糊推论后, 各类型归属程度分别为教学导向:中、研究导向:高、服务导向:中, 则该教师推论结果则为研究导向的教师。

4.2模糊均值分类

理想的分群法则是希望将n个资料分成k个群数, 使得同一群中的资料相似性高于其它资料;而所谓相似性就是该点到类聚中心点的归属度大小, 故归属函数与类聚中心点得的位置就是Fuzzy C-Means所要求的, 为了求得最佳解, 我们定义效能指标与阀值, 一旦效能指标越小于等于阀值, 表示有较佳的分群结果。至于文献检索的部分, 本研究中的文献检索代理从网络上提取相关资料, 其提取资料的依据是来自所定义的概念;所谓的概念是一些与教学、研究与服务资料相关的关键词的同义词, 而分类的结果将会分为教学、研究与服务三种导向的资料, 再分别将这三种类型的资料储存至文件库, 以供模糊推论比对后可将分类好的资料呈现给使用者。

5系统实现

5.1系统功能概述

系统网页中主要分为5大部分:

(1) 在校务相关信息:包含教学信息、最新消息和行政会议的记录等。

(2) 课程信息中:列出教师可能的相关用书, 包含了系统书目及管理学书目等。

(3) 教学资源:包含远距教学网、国内教育资源网与本校特色教育资源等。

(4) 研究发展:列出了国内一些相关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机构等。

(5) 论文信息:记录学校最新的论文记录。

5.2系统实现

登录系统利用申请的账号跟密码, 登录本系统且开始使用服务。

(1) 未分类文件显示文献检索代理根据定义到互联网搜索比对概念而得到的文件。

(2) 分类文件的呈现使用者可在下次登录系统后, 收到自己可能需要的相关文件, 分类的信息是利用模糊推论技术进行资料分类。

(3) 记录教师在线浏览行为在教师浏览网页时, 系统便会记录教师的在线浏览行为, 以便后续的分析与研究, 使用者结束浏览行为时, 点选推论的连结, 系统便会对教师浏览行为进行模糊推论。

(4) 教师类型转变时, 模糊映射机制便会分析比对的前的数据, 判断该教师类型是否改变, 并于下次登录系统时, 呈现其所属类型的信息。

6结束语

本研究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 通过系统分析与规划, 开发教师本体架构。由实验结果可知, 此基于知识本体的模糊推论方式, 减少昂贵的搜寻成本,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还配合OWL语法、模糊理论等技术, 研究宛成代理人的技术研发, 本研究以人工方式构建教师本体。为了解所建构的教师本体的实用度, 邀请信息技术教师四名进行知识本体论建构分类测试, 使用效果良好。未来希望可以进一步将此系统与研究分析架构应用到相关领域知识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江鹏.Ontology知识表示的艺术[J].计算机教育, 2004 (7) :41-43.

[2]宋炜, 张铭.语义网简明教程[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李善平, 胡玉杰, 郭鸣, 等.本体论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4, 7:1040-1050

[4]郁书好, 郭学俊.基于本体的教学知识库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7, 8:161-164.

[5]郝泳涛, 刘峥.基于几何本体的特征建模及制造行为推理[J].微计算机应用.2010, 8:1-8.

[6]谢东成.教师个人知识本体建构技术及其运用.http://ec2006.atisr.org/proceeding/Paper/ec1392.pdf.

8.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篇八

一、结合课程特性,突出教学设计,让学生明确知识点的重要地位

上述课标在初中历史课程性质描述中,阐释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等四大特性。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拓展国际视野”(思想性),“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文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综合性)等,这些教学目标因体现历史课程的四大特性而显得相当重要。

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如下对知识点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突出教学设计的理念。《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从列强侵华过程看,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主线。从战争的危害性看,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看,这场战争使得清王朝腐朽不堪的现象彻底暴露无遗,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这场战争既是危机也是转机,此后,一个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了。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特点,其地位举足轻重。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清楚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不忘国耻,并从中吸取教训,拓宽国际视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全面认识历史与社会,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为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承前启后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们可以用一个“读图明史”的环节来展示前面列强侵华战争的典型图片,让学生回忆这是反映哪一次侵华战争的图片,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最后教师总结道:这些图片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主线,它的恶果就是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步加深,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但在危机面前中国人民并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进行了一次次坚苦卓绝的抗击!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就会让学生明白了本课承前启后的特点了。

二、理解知识点的功能价值,让学生明确三维目标

《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主要知识点是黄海大战和《马关条约》的签订。邓世昌等爱国官兵的英雄事迹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这两个知识点蕴涵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拓宽视野”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等丰富的功能价值。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在《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应层层加以落实。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通过提前发学案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史实

例如: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大战、威海卫溃败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等,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教材基础知识,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

2.在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例如:针对本课战役繁多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动画演示战争经过,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于黄海大战这场当时世界上激烈的海战,可以通过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断,生动再现这一悲壮的历史场景,也可以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关于《马关条约》的影响这一重点知识,可以运用比较法、提问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时我先将《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一一作比较,然后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探讨:①割三地给日本,会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②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到九千万两,这两亿两白银怎么还?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④增辟的通商口岸都在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列强究竟有什么企图?通过以上探究学习,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也空前严重了。通过以上环节的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对比、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创设历史情境,层层设疑,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本课学习的较高层次的要求,本课的知识点特别有利于引导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因此,把握好该知识点的功能价值,帮助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感受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并认识到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要为学生确定的主要目标所在。教学过程中,当我播放《甲午风云》的视频剪辑,学生看到在弹尽之时,邓世昌毅然驾着烈火之舰决死相拼,水柱如林的海面上传出他的吼声“我等从军卫国,即使死,也要撞沉吉野!”这一惊心动魄的悲壮场景时,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一股莫名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实现了精神的升华。紧接着抛出设问:虽然中国爱国官兵誓死抗争,但中国最终还是战败了,清政府缘何会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1874年,天皇诏令:从即日起,天皇开始撙节内宫开支……天皇不要享受,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作造舰。

材料二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万两。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

材料三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通过对这三则材料的对比分析,清王朝的腐朽不堪与日本的励精图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这场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王朝自身腐朽的封建统治这样的结论。

最后,我在《夜深沉》的乐曲声中出示丘逢甲像及其诗歌《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从战争的失败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教训?这对我们今天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强国防建设有何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等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史为鉴,这就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这样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文字资料,通过“看—说—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充分发挥能力的学习空间,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都一一实现。

三、理清课程关联结构,挖掘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主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之相关联的事件主要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理清课程的这些关联结构,并挖掘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

由日本发动的这次侵华战争,导致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是本课知识点的内涵。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显示出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在亚洲国家的扩张是其国家利益使然,导致日本一直以来与周边邻国之间存在固有的领土争端等矛盾,这就不难理解日本为什么会搞出钓鱼岛“国有化”的闹剧。我在教学设计中,抛出“钓鱼岛国有化”,为振兴中华,展望未来,21世纪的中日关系应如何才能健康发展等相关问题,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把学习历史和社会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本身也体现了知识点思想情感教育的内涵。

诚然,知识点内涵与外延挖掘的深度,会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课业负担。但教师对知识点的内涵挖掘,对知识要点的讲解,采取提升历史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仅从史学角度理解知识点,没有从社会、人生、课程的视野,任何仅有知识点的历史教学都难以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2],因此,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等方面,整体理解知识点的地位和功能,是提升历史教育效度的关键。

注释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02052c00cc175527072208fa.html.

[2]徐赐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实施建议[J].中学历史教学,2013(4-5).

上一篇:建国大业观后感 思修下一篇:什么是学术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