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用书pdf

2024-08-19

高中语文教师用书pdf(精选6篇)

1.高中语文教师用书pdf 篇一

秋 天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酗酒(xù)

船坞(wù)

菲利浦(pǔ)...轮渡(dù)抖擞(dǒu)(sǒu)心急火燎(liǎo)....愚昧(mâi)噬咬(shì)篷车(pãnɡ)...铿锵(kēnɡ)(qiānɡ)嗥叫(háo)倏地(shū)....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mî没收(1)没mãi没有ní泥泞(3)泥nì泥古

tí提醒(2)提

dī提防

kēnɡ一声不吭(4)吭

hánɡ引吭高歌

2.语境辨析法

(5)臭气熏天的臭(chîu)是指气味难闻,无声无臭的臭(xiù)是泛指一般气味。..(6)球场上遇到劲(jìng)敌,倒使他干劲(jìn)更足了。..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严jùn峻jùn竣工泥jiānɡ浆jiànɡ酱油

nǎo恼火nǎo脑筋

sǎnɡ嗓门推sǎnɡ搡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震荡·振荡

两个词语都是动词,都指物体的运动。振荡:指的是振动或者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震荡:指的是震动,使颤动,在股市中指股价在某个区间内进行反复整理、上下波动;或者指动荡。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综合来看,周四股市低开后震荡(震荡/振荡)回升,地产等走强,但成交较为清淡。②组合式振荡(震荡/振荡)培养箱,以最小的占地面积为用户提供最大的使用空间;每层可独立控制,温度及转速单独设定,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任意一层的不同的转速、温度。

(2)消逝·消失

两者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消失:指事物形象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失”的意思为“失掉,丢掉跟‘得’相对”。“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

消逝:①“同消失”;②“往、过去”,去而不复返的意思。“逝”的意思为“过去”,多指时间、水流等。“消逝”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正因为古文明神秘难寻,因此,在网页游戏《宝物猎人》里,探寻遗迹、发掘消逝(消逝/消失)的文明、觅寻宝藏,是众多猎宝英雄毕生的追求与梦想。

②当中国下一步棋子落定于新一轮城镇化的时候,在“艾景奖”大会上,人们不禁反思:将来我们还有多少风景会消失(消逝/消失),或被错过?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苹果在发售iPhone5s和5c时,几乎丢失了全世界粉丝的热情,让苹果CEO库克黯.然神伤,不过现在好了,雄起的视网膜iPad mini限量供应,重新激起了果粉的排队热情。...(√)

请说明理由:“黯然神伤”形容由于心情沮丧而面带感伤的神色。用于此处形容库克失落的表情,符合语境。

(2)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草木葱茏,进退维谷。(×)....请说明理由:“进退维谷”指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3)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请说明理由:“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常识·速览] [识作者]

第十六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舒克申

舒克申(1929-1974),苏联著名导演、编剧、演员、作家。他参加过25部电影的演出,凭借自编自导的影片《有这么一个小伙子》,获得第十六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他还创作了五部中篇小说、两部历史长篇小说、四部话剧和近100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电影小说《红莓》。1976年,鉴于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在电影艺术领域的突出创作成果,被追授“列宁奖”。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乡村居民》(1963)、《我的兄弟》(1975),中篇小说《在那遥远的地方》(1968)、《观点》(1974)、《晨鸡三唱之前》(1975),长篇小说《柳巴文一家》(1965),电影剧本《有这么一个小伙子》。

[探背景]

二战后初期40年代末,苏联文学中出现了一些粉饰现实的所谓“集体农庄小说”,尤其是粉饰农村生活的矛盾。但从5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了“奥维奇金派”,一批人开始着眼于农村题材,随后出现了一大批出身农村或着重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家,其中就有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60年代中期,这一批成长起来的俄罗斯小说家更加积极地加入农村题材作家队伍,许多有明显道德哲理探索倾向的农村题材作品出现,形成了一个题材和风格相近的文学流派。他们更加注意农村社会的心理和文化方面,关注农村的日常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关注人们在农村生活变革时期的心理和对生活的看法。他们也更加注重展示普通农民生活中本质性的东西,表现农村人的心灵美、性格美,更加执着地探讨人生哲理和产生各种社会问题的道德根源。《秋天》就是舒克申这一时期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说。

[整体·感知] 《秋天》讲述了一场人生悲剧,主人公年轻时坚持所谓“原则”,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幸福,还带来了两个家庭大半生的悲剧,即使在最爱的人的灵柩前,悲痛欲绝的他都没有意识到是自己一手造成了这一切。

[文脉·梳理]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1~7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说开始写了菲利浦与妻子的对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菲利浦表情“严峻”,所谈内容都是政治,而非生活或感情,妻子“你又骂上谁啦”的语言描写„„说明菲利浦夫妻此时的生活并不幸福。为下文回忆菲利浦与玛丽娅的爱情做铺垫。

二、阅读课文第16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菲利浦当年何以会坚决不上教堂结婚,甚至不惜使爱情触礁?如果当年玛丽娅嫁给了菲利浦,情形会怎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菲利浦最终都没有真正意识到他的悲剧产生的真正原因,他将一切归咎于玛丽娅,或者归咎于命运,这是一种不自知的逃避。如果仔细关注一下20世纪40年代的苏联社会,就可以理解出现菲利浦那样的人是极其平常的一件事,像他这种人,极有可能会受到一些错误意识的影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按照菲利浦的性格,可以设想,玛丽娅嫁给他也未必会幸福。后来他的妻子费克拉常常恼火于他关心政治的傻劲,为此常常和他拌嘴;如果玛丽娅成为他的妻子,他那不变的性格依然会使生活蒙上一层阴影。时间会销蚀生活,但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却不会被销蚀。也许,对菲利浦来讲,玛丽娅只有活着让他想念才是正常的。

三、阅读文章第31、34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小说善于通过内心独白或借助人物动作对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做深入细致地刻画,表达他的内心痛苦、矛盾。结合相关语句谈谈小说的心理描写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说第31节,在菲利浦回到船舵时,“他走的时候打车身后面绕过带篷的汽车往里一瞧——是口棺材”。看起来仿佛很平淡的动作——“绕”过汽车,却可以想象此时菲利浦的紧张和胆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同样是那么不经意的一“瞧”更显示出他的慌乱和忐忑。已知道这是玛丽娅的灵柩了,但是仍不甘心,仍要反反复复在心底确认:如果不是她就好了。可是现实却冷酷无情:“是的,是玛丽娅。”小小的细节却刻画出菲利浦内心和外表的巨大反差,内心痛苦异常却仍要表现出淡淡的不经意,刻意的压抑自己的感情。

(2)第34节,在玛丽娅灵柩前,菲利浦一厢情愿地认定自己是最痛苦最哀伤的那一个,为此,他甚至埋怨起所有人,认为玛丽娅是属于他自己的,没有人有权送走她。此时的菲利浦内心强烈感受到的不只是痛苦,还有空虚。这种空虚感来自于玛丽娅的离去,一直以来,玛丽娅都在他心底好好活着,有她的生活才有意义,现在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小说对菲利浦的心理活动刻画细致,或是人物独白或是作者叙述,都生动表现了他失去挚爱后内心的巨大痛苦。

四、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小说在结构安排上极其精巧,小说开头对菲利浦的性格描写加上之后的迎亲和送葬构成了小说的主要部分,分析作者是如何环环相扣地展开故事情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从早晨听广播引出菲利浦热衷政治的性格特点,然后从容不迫的补叙他“积极”的历史,并为此而丢失了珍贵的爱情,这样就由表及里的揭示了言行引人发笑的菲利浦充满痛苦和悲哀的内心世界。作者颇具匠心地选取了最具色彩的两次摆渡——喜车和灵车。迎亲和送葬一方面构成了小说表面情节的戏剧性,一喜一悲形成对比,另一方面又生动描述了主人公的感情由隐痛到绝望的发展过程,既简约又可信地将主人公一生的爱情在一娶一葬两个情节中完整地表现出来。作者把这三个部分安排得错落有致,脉络清晰,读起来感到自然流畅,入情入理,无一赘笔。

5.为什么说菲利浦的性格悲剧既是个人悲剧又是时代社会的悲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菲利浦的悲剧首先是时代社会的悲剧,这个悲剧具体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集体农庄典型的社会生活。那时的苏联也是“左倾”思潮泛滥,人们都被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去,在那种政治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环境里,追求建设新生活,对政治生活的热衷,以及内心严肃的使命感、历史感就成为那个时代追求进步的青年人必备的价值观念。但问题在于对政治近于狂热的宗教式的追求导致了这样一批青年的盲从、愚昧、头脑简单,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所以说菲利浦的悲剧具有时代典型意义。但同时我们又说菲利浦的悲剧又是个人悲剧,虽说菲利浦的悲剧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但他个人思想性格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追求进步和觉悟”是他一生始终不渝的人生目标,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政治理想,坚持“原则”,它的愚昧盲从、固执己见毁掉了自己的爱情,虽有铭心刻骨的痛楚,但一生执迷不悟,由于他的个性原因,也导致了两个家庭的悲剧。

6.读完小说,你认为菲利浦的个人悲剧能否避免?菲利浦年轻时很积极,热衷于政治讨论,老年时菲利浦的性格有没有变化?小说塑造的这个形象有什么社会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菲利浦的个人悲剧对于个人而言有可能避免,但对于社会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小说中老年的菲利浦性格并未变化,小说中对此写道:“菲利浦后来也没有改变性格,他没有后悔过自己把全副精力扑在了建设新生活上。”这也可以从小说开篇他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中看出来,他一直没有改变自己对政治的热衷。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在于:不健全的社会状态导致人心理状态的不健全,在追求所谓的积极社会立场时,更需要自己的头脑和思考。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环境描写

本文作者注意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从而突出人物心理和小说的主题。比如小说结尾处的一段环境描写:“风势明显地减弱了,天也放晴了。太阳照耀着,但是很冷。四周显得光秃秃的,寒气逼人。”就写出了事件冲突过后,风也减弱了,天也放晴了,菲利浦的心情也放开了,爱人已逝,争论也争论了,心声也吐露了,情绪舒缓了许多。但人生意义何在?菲利浦内心深处的始终坚持的东西不变,什么都无可挽回,他早晚会步恋人的后尘,活下去,等待一样的结局。这段环境描写实际上是事件过后主人公心理活动的绝佳体现。

2.写法指导

环境描写“四注意”

(1)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2)情景式描写,揭示人物的情感,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3)对比式描写,衬出深刻的主题,环境描写还可以将人物在不同年代、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感受,通过景物体现出来。

(4)梦幻式描写,反映人物的期待,在文章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以虚衬实”的写法,就是用虚幻的景物来衬出现实社会,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感受或期待。

3.迁移应用

依照上面的介绍,试着写一段环境描写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心情,不少于10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东方洒下的一片霞光,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在河面上摇荡,也把对面的山峦涂抹得清晰明朗。此时,除清脆的鸟声,便是潺潺的渠水拍打着堤岸,奏响了一曲优美的晨曲。忽然一阵幽幽馨香随风飘来,摇人心旌。我不禁注目一望,那渠河两岸的地坳山冈,一堆堆,一片片,如朝霞、似火焰„„哦!是春风吹绽了桃花。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无可挽回的悔

菲利浦性格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尤其是感情经历是特定时代特定信仰下的一个纠缠不清的三方情感悲剧,菲利浦·丘林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那个激扬上进的时代,最高意志对个体人性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既能使个体生命以饱满的情绪投身社会和生活建设中,又能使人性的温馨受到或多或少的泯灭。菲利浦·丘林年轻时处处积极、风风火火,因为去不去教堂这样一个细节失去了心爱的人,并且一直坚信自己的正确性,直到爱人已经逝去,压抑心中的感触才喷薄而出,但斯人已去,有的只能是一切无法逆转、不可挽回,苦闷而无奈的人生。

【应用角度】 “失去才知道珍贵”“时代的悲哀”“细节与幸福”“珍惜”等。2.精彩应用

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一是健康。”囚犯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可贵,一是自由,一是幸福。”爱慕虚荣的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可贵,一是钱财,一是‘舞台’。” 奋发向上的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可贵,一是学习,一是竞争。” 爱护自然的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可贵,一是自然,一是资源。”智慧老人说:“其实,失去才知珍贵的又何止这些。”失去才知珍贵的,有人、有事、有物。疼你至深、爱你至深的人离开了你,你才会想起他的好,想起他对你的关怀,想起他为你做的事。这时,他留给你珍贵的回忆,这回忆对你来说已是瑰宝。

正如菲利浦·丘林年轻时处处积极,因为是否去教堂举行婚礼这一小事情而失去了自己心爱的人,直到爱人去世,才知道悔恨晚矣,留下的只是不可挽回的苦闷的人生。

2.高中语文教师用书pdf 篇二

【关键词】中国文化 高中英语教师用书 文化教学

一、教师用书的涵义及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内容传播的重要性

教师用书是与教科书配套、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书籍。根据Alan Cunningsworth在《如何选择教材》(2008)一书中所阐述的,教师用书是一套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本好的教师用书在提供充分使用教材的指导原则、每一单元的详细教学计划以及参考答案等方面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教师用书的功能以综合为好。教师用书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以便理解课文的情境。

2003年正式出版发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文化意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其中七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在七级的文化意识目标描述出了解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了解英国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以及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交际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以西方文化为主,学生读西方的文本,接触西方意识,只学会表达西方的文化内涵,而对自身的文化不甚了解,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失衡导致了学生缺乏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认识。教师用书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材料,更应该为教师提供中国文化抑或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

二、教师用书的分析

人教版高中教师教学用书每个单元包含五个组成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建议、补充参考资料、学生用书教学指导、练习册教学指导。中国文化内容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内容是补充参考资料部分和学生用书教学指导部分。下表是对其中国文化内容的分析:

以下是对人教版高中教师教学用书中中国文化内容分布的分析

第一册 Unit 3 The Lancang River

Unit 4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Unit 5 Sun Zhongshan(Sun Yat-sen)

第二册 Unit 1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Unit 4 The Milu

第三册 Unit 1 The Chinese festivals

第四册 Unit 1 Song Qingling, Lin Qiaozhi

Unit 5 China Folk Cultural Village

第五册 未涉及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师教学用书五册一共包含了二十五个单元。从表中可以看出二十五个单元中仅有八个单元提及中国文化。第一册的中国文化内容包括介绍澜沧江、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孙中山先生。第二册的中国文化内容是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和麋鹿。第三册的中国文化内容有中国的节日,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第四册中主要体现在Unit 1 中对宋庆龄和林巧稚以及中国民俗文化村的介绍。最后,第五册中并未有涉及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解释。显而易见,提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只有八个单元,只占篇幅的一小部分。

第四册Unit4 中补充参考资料中背景知识提到了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介绍了许多国家,如日本、墨西哥、赞比亚、越南、韩国等等国家的手势语特点,但是却未提及中国手势语或中外手势语进行对比。

三、有效利用教师用书进行中国文化教学

1.以教师用书为指导适当增加本土文化的输入,开发本土课程资源。通过对教师用书中的中国文化内容的设置分析,可以看出此高中英语教师用书提供的文化知识特别是中国文化知识只涉及皮毛,并未达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目标。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丰富文化教学资源,开拓教与学的渠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把教材内容与本土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其中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补充背景材料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可作为课外阅读的辅助材料,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知识作为英文文本给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阅读与赏析。

2.教学时辩证地看待并利用教师用书里面的中西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讲述中西文化内容时,教师不应该如填鸭似的灌输方式去讲授中西文化知识,而应该带领学生辩证去思考文化的差异,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教授一门语言,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的文化对于学习与交流非常重要。这种文化的了解不仅能使学生在交流上具备一定优势,还有助于打开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

3.从教材编写的角度,针对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去完善,应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原则。教材进行研究的学者必须以新的角度去看待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不可一味地只用传统的框架分析新的教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研究需要新的想法、新的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教育,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文化的发展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更利于学生对基于经验的学习的促进。英语教师用书和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材研究者的视角必须跟随着世界的这种发展而不断进步更新。

参考文献:

[1]李晓丹.《剑桥国际英语教程》教材教师用书浅析[M].科技信息,2009.

3.高中语文教师用书pdf 篇三

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2005年8月北京第2次印刷

主编 朱汉国 副主编 马世力 编委 王子今 刘 军 郝瑞庭 本册主编 王子今

前 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内容与教科书严格一致。本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编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和“本专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专题中的每一“学习内容”,大约用1学时完成。每一学习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和课文内容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提出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学习内容的解读、具体教学进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3.问题解答。就课文中“想一想”、“议一议”、“材料阅读与思考”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提示。

4.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重在对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多元的,每节课只能对学生学习的某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建议是供教师参考用的案例。

5.历史问题注释。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拓宽教学知识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

本书由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织编写。参加编写的有:马世力、吕厚轩、吕艳、刘汝明、夷萍、陈红、陈芬芳、陈宇、李星驰、李美、李东海、张雪萍、周巩固、周莉莉、周百鸣、周建新、徐贵亮。

由于时间紧迫,本书中如有错漏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改进。

编 者

2004年6月

目录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声源与发展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充实了人类的思想宝库,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本专题着重讲述了从先秦时期直到明末清初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大体脉络。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经历了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到汉代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舞台的历史演变。但在社会演变过程中,由于内力与外力的不断影响与冲击,儒家思想也经历了自身的历史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浓厚的时代特色。

儒学对中国文化影响十分深刻。具备儒学史的基本知识,对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我们在介绍儒学的发展进程时,也应当注

意到儒学对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若干文化内涵的吸收。随着历史步伐向近代化的迈进,儒学的文化地位和历史价值受到质疑。在古代思想文化的教学内容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儒学在现代的历史命运。

本专题是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精华的概要讲述,学生在学完本专题后,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主要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结合各个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

教学活动建议:

◆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阅读《论语》、《老子》和《庄子》中的精彩片段。

◆分小组收集资料,讨论宋明理学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通过讨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

◆阅读宋明理学家们的相关著作。

◆分组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或班会上讨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学完本专题后,可以组织学生撰写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变迁历程的小论文,在活动课上阅读交流。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儒学从兴起到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的历程。儒学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自然有必要予以说明。学习内容“

一、百家争鸣”和“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分别介绍了一前一后两个思想文化活跃的时期,但是前后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儒学由兴到衰的发展变化过程,指导学生理出一条主要线索,然后分阶段归纳史实、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纵横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多维度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过程。

难点: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资料十分丰富,思想流变的线索比较复杂,而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研读古文和查阅有关工具书的能力,要指导学生不仅满足于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还应当多方涉猎,既要读一些古代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又要读一些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系统评价地著作。

■一 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地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当时社会大变革相适应,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思想家们探讨治国治民的理论,研究国家的产生与形成,探索宇宙人类的起源。总之,对世界、社会和人生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有儒、道、墨、农、兵、名、阴阳、法等学派,教材主要讲述了儒、道、墨、法四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孔子和早期儒学]

这个题目讲述的是早期儒学的形成及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儒学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其创始人和奠基人是中国春秋

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孔子。孔子一生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主张以礼治国,维护国君在诸侯国中的绝对权威,他的学说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和“仁”,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可见孔子学说是以人为本的学说。

孔子毕生从事文化事业,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孔子讲授的课程主要是六艺,教育内容以《诗》《书》《礼》《乐》为主。另外,孔子对教学规律有深刻的见解,总结出因材施教、启发式、学思并重等教育方法。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教育学的重要财富。

战国时代,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继承孔子“性相近”的人性学说,提出“性善论”;发挥孔子“德政”思想,提出“仁政”的学说,主张统治者要善待百姓;提出五论说。荀子提出“解弊”的理论,取百家之精华,纳入早期儒学体系;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深入讨论“礼”的思想;主张“性恶论”。

关于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是否矛盾,教材做出了解释并指出二者在最终目标上的一致性。

教学建议:在讲述完本板块后,可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老庄之学]

教材首先简要说明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特征: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其代表人物为老子与庄子。

老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老子》一书中。“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的思想,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内容:他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反”具有对立转化和返本复初两个含义,认为相反的事物间都不可避免地无条件地相互转化;他还指出“弱者道之用”,阐述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思想的产生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庄子学术思想的渊源是老子的自然主义。他把“道”作为世界的最高原理,强调事物自生自化;他提出

“齐物论”,就是齐一万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它们的存在是不真实的。庄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一书中,该书擅长用寓言阐发道理,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富于奇特的想像。

教材对老庄之学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美学产生的影响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教学建议: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老庄之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法家思想]

教材首先指出了法家呼吁改革的思想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新的根本性的变化。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法家思想家们都是政治实践家,他们在各国积极推行变法改革,其变革的主要特点为:奖励耕战和严刑峻法。当时在各国进行变法的有李悝、吴起、申不害和商鞅。李悝是战国时期法家的创始人,他在魏国进行了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最为有名。教材对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内容作了讲述,教师可以结合变法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其作用和局限性。在变法的政治实践中,战国法家逐步形成了重“法”、重“术”、重“势”的不同学派。

战国末期的韩非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韩非思想的历史贡献包括: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体现了进步的历史观;主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提出用“参验”的方法检验人的言行及知识的真伪。

教材最后对法家学派的理论与实践所起的作用及其发展、消失的历程做了简要的叙述。

[墨家的主张]

墨家学派基本特征: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墨家学派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其创始人为战国初期的墨翟。其组成人员多为生活艰难的小生产者。

墨子的思想主要有: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系、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贯穿讲求实用的精神;他认为认识以客观的感觉实践为来源。提出判别知识的“三表法”;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术语。

墨家学派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对古文化作出了贡献。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初步基础。

墨子死后,后期墨家的主要思想活动是专门探讨逻辑学问题,形成“墨辩”学派。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消失。

教学建议:讲述完教材内容后可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本课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三)问题解答

[议一议] 法家怎样论述改革的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种思想的文化意义?

答案提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通过变法改革适应社会发展这种改革的思想包含有合理的因素,体现了进步的历史观。

[想一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答案提示: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诸侯国迅速发展,出现了争霸的局面。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转变成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为了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诸侯争用客卿,采取礼贤下士的态度。政治上的宽松,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学移民间,大批的知识分子脱颖而出,站在各自的利益上发表论说,传播著述,以求他们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于是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一个最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自我测评]“六经”包括哪些典籍?答案提示:《诗》、《书》、《礼》、《乐》、《易》、《春秋》。

[材料阅读与思考]

1.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对于推行改革有怎样的意义?

答案提示:他认为如能强国利民,可以不法古,“不循其礼”。反驳了“法古天下,循礼无邪”的守旧观点,大胆破除传统的禁锢,从而促使秦孝公确定变法图强的决心。

2.商鞅既然批评效法古人,为什么在论辩中仍然要以古人事迹作为驳斥对方的依据呢?

答案提示:商鞅在论辩中所列举的古人的事迹,都是古人不因循先人的典型事迹,可以反证他“治世

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理论。他要效法的是这些古人的做事原则而非具体做法。另一方面,商鞅在论辩中仍然要以古人事迹作为驳斥对方的依据,也说明我们民族尊古的传统有十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即使改革家也难以彻底摆脱这种影响。而论辩中用古人事迹说明问题,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也是一种有利的策略。

[知识链接] 稷下学宫

通过稷下学宫的文化作用,说明百家争鸣的气氛对于思想和文化的进步有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法,历史调查法等。

[评价过程] 设计过程评价表格来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评价的项目可以预先设计在表格里,也可以随时择取。表格可以与学生学习档案放在一起,也可以挂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进步。

对学生在历史调查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能力进行记录,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相结合,对学生做出较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另外,如果条件许可,教师可以运用录音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记录,增加评价的可信度。

[评价总结] 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变化,力争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五)历史问题注释

[儒]

“儒”的名称在商代就有了,是对一种宗教职业人员的称呼。有人认为,“儒”字可能是从“需”字演变而来的。因为这种教职人员主持祭祀仪式需斋戒沐浴,所以用一个人洗澡的形象来代表他们(“需”字甲骨文像人洗澡的样子)。殷代甲骨文中又有“丘需”一词,按照古籍的说法,九家为一井,四井为一里,四里为一丘,即一百四十四家为丘。丘是一个基层单位,相当于一个古代的村社。“丘需”就是管理一个村社的教职人员,主要职责是主持祭祀,接待宾客。与这两项职能相适应,儒要掌握那些与迷信掺杂在一起的古代天文知识

和礼仪规则。那时宗教和政治合一,儒的宗教职责与政治职责是分不开的。

春秋时代的儒,已经不是与政治结合的教职人员了,而成为以传统礼仪知识谋生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出任于朝廷,能够为公卿尽其忠顺;入居于家中,能够对父母兄弟尽其孝悌;遇到丧事,则尽力按“礼”的规定办事。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是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他“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更可贵的是他的“庶、富、教”思想。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人就简称为“因材施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很重视立志,他认为立志就是确立目标和理想。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他最注意“行”,提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而过其行”。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过则勿惮改”的名言。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宁死善道”,在必要时宁愿“杀身以成仁”,以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与道德观念,即生而性善。“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天生具备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是仁义礼智之端,故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品行

恶者并非其性亦恶。他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以性善作为其“仁政”的理论基础。唐李翱著《复性书》,认为人性善,而“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至宋,张载、二程、朱熹则认为性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之分,“天地之性”至善,人之恶者均由“气禀”昏浊所致。

[祭酒]

祭酒,官名。古代通常请年高望重者主持祭礼,因此祭酒便成为对长者或官署首长之尊称。东汉时,始置博士祭酒。后来历朝沿置,为国子监或国子寺之长官,主管全国教育事业。历代均以儒学优长、年高望重者任此职。清末废国子监,改设学部,祭酒更名为学部尚书。

[天行有常]

“天行有常”,是荀子提出的思想。荀子(约公元前286一公元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在《荀子•天论》中写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就是说,天道的运行自有其规律,不会因为尧是圣王就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就不存在。这种规律,如果顺应,就会得到吉庆,如果违抗,就会遭遇凶险。注重生产,节省用度,天就不会使之贫穷;懂得养生,适时运动,天就不会使他生病;专心一意遵循天道,天就不会令他遭祸。然而,荀子又认为,人事又是可以自为的。

[老聃]

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生卒年不详。他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吏,后又为柱下吏,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隐居于沛,躬耕授徒,讲德论道,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入战国后,他的语录流传渐广,经整理成《道德经》上、下篇,即今本《老子》。在《老子》书中,把宇宙万物的本看作“道”或“朴”,有时称“无”。道是万事万物的本体,是超绝时空的绝对存在,是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而它所惟一取法的,正是纯抽象的“自然”。这个玄之又玄的道,永远依照自然的法则,在那里循环运转,“周行而不殆”。只有通过“静观玄览”,即“以玄观玄”,才可能有所领会。所谓“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知其弥少”。由此出发,《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意识到一切事物都寓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中,它们互相依存,又自然地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

所伏”,“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一书在思想辩证方法上,蕴藏着无比精湛的智慧。老子政治思想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向往原始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他主张:“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思想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他提出了无为原则。认为只有“无为”才可以“无不为”,强调必须“无为而治”,“我不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哲学思想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世界认识的高峰,直到今天还受到中国和世界的重视,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庄周]

庄周,又称庄子,战国时思想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生卒年说法不一,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他一度做过管漆园的小吏,曾穿着补缀的衣服,捆着绳的草鞋去见魏王,也曾向监河侯借贷度日,经常以钓鱼、打草鞋为生。

庄子一向不慕功名,无意于仕途,长期过着隐居生活,对一切抱无所谓态度,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其妻死,竟“鼓盆而歌”。《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楚庄王闻其名,用厚币相聘,许以为相。他表示宁为“孤豚”,不作“牺牛”,甘愿逍遥物外。这在仕人往来熙攘,求官逐利的战国时代是不多见的。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现存的《庄子》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文字雄美,想像丰富,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物质实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他否认有神的主宰,认为万物的生长和发展,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自然界本身就有它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他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

对于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总的原则,庄周也提出了极有价值的辩证观点。他说,事物的生灭是“气”的离合,变化不能离开物质,离开物质就没有变化,事物只是变化,并不是消灭,事物的变化过程是永不停止的。庄周认识到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这是他的哲学思想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庄周在对待哲学的根本问题上,采取的是唯物主义态度,但他的思想方法是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在庄子看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者乐生恶死,死者乐死恶生,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悲。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如大小、寿天、是非等也是如此,以此类推,世界上就没有是非、善恶之分了。他认为以个人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不可能的。在认识论上,庄子走入了唯心主义歧途。

[邯郸学步]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说寿陵少年学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然而不但没有学到邯郸人的步法,连自己原来怎么走路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一公元前376),名翟,鲁国人,有说是宋国人。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平民出身,是小手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土”和“贱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弃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

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他以撞钟为例,说:“扣则鸣,不扣亦鸣”。要求教师不要处于“待问后对”的被动地位,应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到“不扣亦鸣”。

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这说明墨子已经看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四、强调学以致用。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意思是学习的目的在于行。而且,他还认为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好坏,必须把行为动机的“志”和行为效果的“功”结合起来。

[吴起]

战国时期卫国人。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吴起是一个极有才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在鲁国为将,后又在魏国任职,受到谗害,奔楚,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吴起在魏、楚二国为卿相,他所推行实施的政策体现出其法家思想。吴起主张国君要对老百姓施以德政,他反对游仕之士,提倡多于实事。吴起罢除无能无用的官吏,奖励耕战,打击了楚国世袭贵族的势力。楚悼王死后,楚国贵族作乱攻吴起,吴起被射杀。

[申不害]

申不害,申国人,楚国灭申,申氏成为楚人。申不害从楚至郑,成为郑之贱臣。战国初年,韩国灭郑,申不害遂成为韩国人。申不害主张国君以“术”来统御臣下。术,即权术。他认为,国君不要相信任何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去亲看,亲听,独自处理政事。申不害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申不害反对臣下越职行事,他说:“治不逾官,虽知弗言”。申不害以术治国,对韩国政权的巩固起了良好作用,但这种术的结果,使大臣们人心离散,人人惶恐,最后危及国家的生存。

[韩非]

韩非(?一公元前233),战国末年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出身于韩国贵族家庭。韩非在政治上主张变法图强,积极向韩国君主献计献策,却不被采用,于是他转而埋头于著述之中,写出了《说难》、《孤愤》、《五蠹》等十余万字的作品。他把法、术、势思想熔为一炉,从而大大丰富了法家学说的思想内涵。这些作品传到秦国后,受到了秦王的高度重视。秦王赢政曾经发出感叹说:寡人能够见到这些作品的作者并与他有所交往,即使死掉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于是发兵加紧攻打韩国。韩国国君只好派韩非出使秦国。韩非来到秦国后,受到了他的同学李斯等人的诬陷而被下于狱中,不久自杀身亡。

[参验]

《韩非子•奸劫杀臣》:“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参””,比较;“验”,验证。韩非主张根据名实关系而确定认识的是非,用“参验”之法审查言论是否正确。提出“言会众端,必揆之以地,谋之以天,验之以物,参之以人,四征者符,乃可以观矣。”(《韩非子•八经》)要求从各方面考察言论得失,包括自然(天、地、物)和社会(人)。批判儒家不经“参验”而肯定三千年前的“尧舜之道”,“非愚则诬也”。(《韩非子•显学》)

■二 儒学的兴起■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培育学生重视传统思想文化、尊崇传统思想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焚书坑儒”批判]

这个题目讲述了“焚书坑儒”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大致过程,影响及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它的批判四个方面的内容。

随着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去不返,于是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以古讽今。针对这种情况,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秦始皇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焚书坑儒”事件否定了先秦思想文化成就,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文化进步的正常路径被阻断,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教材举了“孔壁中经”发现的故事证明秦代焚书确实使儒学的传播受到限制。

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焚书坑儒”成为两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罢黜百家]

教材对汉武帝时代的政治、文化体制进行了描述,指出这一时期伴随着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的确立,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在汉武帝确立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的过程中,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推行一套以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建议皇帝倡导学术,推行教化,养士求贤,政策要适时“更化”;他提出,应当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与文化政策的转变。

教材对罢黜百家的文化政策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太学的出现]

汉王朝对文化教育重视的表现之一就是太学的创建。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正式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太学的创办是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采用了公孙弘制定的具体方案。

教材接下来对太学建立后在汉代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描述,指出太学的兴立,进一步助长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在积极参政的同时和民间有较密切的联系,对于弊政的危害有比较直接的感受,因此他们的思想言论对国家政策有一定的影响,东汉时期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这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的较早的史例。当时太学生的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这个题目讲述了汉代儒学兴起以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历程。

汉代以前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汉文帝时,已经通过察举方式选拔官员,但这种制度还不完备。到汉武帝时代,察举制得以基本成为正统的政制,表明察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察举

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已经得以确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隋唐时代,开始实行更为完备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内容来选拔官员,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

教材接下来对科举制度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消极作用: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使得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考试内容的单一化,导致士人知识结构的狭隘。积极作用: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将考试本身作为选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出追求公平公正的出发点。

本课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本课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进行客观评价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答案提示: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体现的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

2.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帝王。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中,能不能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就?这些成就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政策有何关系?

答案提示:汉武帝改革仕进制度,大力选拔人才;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王和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问题;惩治豪强,打击不法贵族;推行盐铁官营;铸“五铢钱”,统一货币;抗击匈奴,保持了北方边疆的和平稳定;开通丝绸之路。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提拔儒生担任高级行政职务,为以上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进行了理论准备和人才准备。

[议一议]

1.《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经亲自到太学讲学,和诸位儒生就儒家经典的内容相互辩论,前来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了儒学地位的提升。说明了汉王朝最高统治者对儒学和教育文化的重视。

2.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我们今天应当怎样来看待这种文化现象?

答案提示:反映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能够因学得仕,并不受到家族等级的严格限制,也反映了社会对文化的普遍重视。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以仕途为惟一理想归宿,人人汲汲于功名利禄,使得专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知识分子寥若晨星。中国古代士人价值取向和社会人才流向的这一特征,也是导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严谨完备以及科学的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我测评] 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趋势? 答案提示:反映了儒学地位提升,统治者注重儒学教育的文化趋势。

[材料阅读与思考] 谈谈你对“焚书坑儒”事件及其影响的看法。

答案提示:先对文中两段史料关于“焚书坑儒”的态度进行阐述与分析,然后再阐明自己对这一事件及其影响的看法。注意“焚书坑儒”事件发生的特殊背景,以及儒学在秦灭亡的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知识链接] 博土

博士是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文化称谓,现今依然沿用。但是“博士”的涵义在不同的时代又有所不同。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法、撰写历史习作等。

[评价过程]

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记录到历史学习档案中,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有利于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查和较为全面的评价。

撰写历史习作是体现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内容之一,学完本课后,通过让学生撰写“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科举制度与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等历史小论文,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

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另外,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进行记录,提高评价的可信度。

[评价总结]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客观公正。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对同一学生在不同时间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五)历史问题注释

[李斯]

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政治家。他年轻时当过小官,后拜荀子为师,学习治国之道。学业完成以后,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惟有秦国具备统一天下、创立帝业的条件,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先在吕不韦手下做门客,取得吕的信任后,当上了秦王赢政的侍卫。李斯利用经常接近秦王的机会,劝说秦王抓紧“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帝业”,实现“天下一统”。秦王嬴政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命其制定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

公元前237年,秦国宗室贵族借口韩国水工郑国在秦搞间谍活动事件,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在被逐离途中,写了《谏逐客书》,劝秦王收回成命。他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客卿辅秦之功,力陈逐客之失,劝秦王为成就统一大业,要不讲国别,不分地域,广集人才。秦王看了《谏逐客书》深受感动,于是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不久又提升他担任廷尉。《谏逐客书》不仅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献,而且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秀文章。鲁迅先生曾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辅佐秦王政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策略和部署,并努力组织实施。秦国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了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屡建奇功。

秦统一后,由于过去各诸侯国长期分裂割据,语言、文字有很大差异,对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利。李斯及时地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并亲自主持这一工作,他以秦国文字为

基础,废除异体字,简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了笔画比较简单、形体较为规范,而且便于书写的小篆(也称秦篆和斯篆),作为标准文字。他还亲自用小篆书写了一部《仓颉篇》,作为范本,推行全国。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鲁迅先生说,李斯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殊勋”的。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收藏有李斯亲书琅邪刻石,山东泰山岱庙现存有李斯篆书的秦二世诏书刻石的残片。李斯还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人们所熟知的“焚书坑儒”,也是李斯建议为打击儒生以古非今、诽谤朝政,为巩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非常措施。这一事件的发生自有特定的历史条件,但毕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大浩劫,对中国秦以前文化典籍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附和赵高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帝,赵高篡权后又施展阴谋,诬陷李斯“谋反”,将其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一公元前87),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是西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颁布“推恩令”,后又剥夺大批王侯爵位,进一步削弱割据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他派人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大量移民到西北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并实行盐铁官营,打击大工商业者操纵经济的活动。他先后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增设郡县,加强了同西域和西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又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从思想意识领域里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在他统治期间,西汉出现强盛的局面。但他连年用兵,徭役兵役不断增加,国力耗损,农民不断破产流亡。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公元前104),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

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贤良文学]

汉代选任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文帝时期,为贤良方正和文学两种,前者为能直言极谏者,后者为经学之土,由大臣,地方官察举推荐,简称贤良或文学。这种官选为特进或特科,不同于孝廉、秀(茂)才等岁举或常科。

[太学]

太学,即古代国立大学,西周已有大学之名,《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太学,承师问道。”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设五经博土,弟子50人,西汉太学遗址已无迹可寻,惟一保留的太学遗址最早者就只有东汉太学了。

东汉太学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佃庄乡太学村,原东汉洛阳城东南部开阳门外。太学是中国古代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东汉太学始建于建武五年(26年),建武二十七年(51年)建造太学讲堂,“长十丈,广三丈”。至顺帝时达到空前规模,“凡所结构达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汉质帝时,太学学生多达3万余人,王充、张衡等都曾就读于该太学。解放后经勘察发掘得知,太学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夯筑房基排列有序,井井有条。汉灵帝时著名书法家蔡邕等,以隶体书丹刻经石46块,立于太学讲堂前。太学在约两千年前就有如此宏大规模,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察举制]

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书•文帝纪》)。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一是对于察举人才的标准有了明确的新规定,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标准。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法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三是察举分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推举。科目有孝廉和秀才。孝廉始为孝与廉两科,后

来连称为一科。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有名额限制,东汉和帝时制凡满20万人的郡国每年举一人,不满20万人的两年举一人,不满10万人的三年举一人。边境地区郡国人少,10万人以上则可以岁举—人。孝廉的出路最多的是在皇帝身边当郎官,然后再由郎迁中央或地方官吏。举孝廉是察举常科的主要科目,是入仕的正途。举秀才的对象为现任官吏。到东汉为避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秀才由州推举,所以人数比孝廉少得多。秀才的出路大多充任地方县令,比孝廉任用为重,但名额少。诏举,是由皇帝下诏察举人才,是临时性的特科。其特点是:诏举常在灾异之后举行。诏举人数不限,由诏令临时规定。诏举科目很多,也不固定。无论岁举孝廉、秀才还是诏举贤良文学,到中央以后均需经过考试。考试办法有对策(命题考试)和射策(抽签考试)两种。对策多用于考试举士,射策多用于考试博士弟子。凡属诏令推举之士一般是由天子策试;郡国岁举之孝廉、秀才则由三公府考试。儒生考经学,官吏考举奏,通过考试选出优等生,报皇帝录用。考试实际是量才录用。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亲信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清议]

清议,指由古代乡里、学校对官吏的批评发展而成的社会舆论。春秋晚期,“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东汉末,强宗豪族及官吏、名士、太学生,以风谣和品题的形式,奖褒公卿,裁量执政,其言论称“乡里之号”,“学中之语”,又称“公论”。党锢祸起,“清议”从是非、臧否人物转为“发言玄远”的“清谈”。但评论官吏、朝政的风气仍为历代所继承。顾炎武《日知录•清议》:“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里选举,必先考其生平,一沾清议,终身不齿。”宋、明两代太学生的议政更为突出事例。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土的办法,所以叫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隋朝统一全国后,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

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土,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土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土”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土及第后,以博

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土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崭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中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即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他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土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土,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忠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需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宋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土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对其义理,不甚重视,认为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帖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考试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

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康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他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

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土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待,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愈演愈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三 宋明理学■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祖国文化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内容分析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的地位空前上升,成为历朝历代正统的主流思想。然而随着汉末谶纬迷信的泛滥,儒学的权威性又被严重削弱,儒学原有的各种社会政治功能,如为政权合法性提供证明、为君臣父子和各种社会关系提供特定的行为规范、为社会各阶级的成员提供普遍的道德准则等等,也随之受到损坏。魏晋以降,玄学的流行,道教的兴起,尤其是佛教的传播,更是直接冲击着儒家的核心价值信仰,瓦解着儒学提振人心、安顿灵魂的力量。唐末五代之际,已沦为考据之学的官方儒学,几乎丧失了规范社会、支撑人心的实际作用。

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家之道的主张。他激烈地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并引《大学》为其依据。他最早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且以孟轲之后道统的惟一传人自任。与韩愈同时的李翱,则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他找出《中庸》作为儒家的“性命之

书”,并仿照佛教的佛性之说发挥其意。韩愈和李翱的理论建树虽然不高,但他们却为北宋的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开了先声。

在赵宋王朝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下,北宋士大夫们在总结唐末五代历史教训的过程中,掀起了以复兴儒学为目标的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胡瑗、孙复、石介、李觏、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等。他们标举《春秋》“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政治的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致使女后专政、臣子不忠、权臣跋扈,从而导致唐朝长期陷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将政治失败归结为思想的迷乱。他们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重振纲常,以儒家文化为立国之本。在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时代,这些思想家特别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他们将背离儒家传统的佛教和道教统统视之为夷狄之教。在他们的持续努力下,研习儒经义理之风逐渐兴起,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终于逐渐形成。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

[“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五位理学家,并称“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道性命”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的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周敦颐和邵雍主要以《周易》为思想资料组织其理论体系。周敦颐以“无极而太极”为世界本原,经阴阳、五行而至万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图式;其中人得阴阳之秀气而最灵,性情齐备,而善恶分、万事出。他认为,圣人以人性之“中正仁义”为“人极”,它是人之太极,也是天地之“诚”。这样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人只需修其本性之诚,就可以明辨善恶、成贤成圣、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憾。邵雍将《周易》的六十四卦打乱,并按照类似二进制的规律重新排列,得出整齐的横图和圆图,分别表示宇宙生生不已的秩序和循环运行的规律,将自然与人生、空间与时间打成一片,以解释宇宙万象和人类命运。他把传统的易学称为“后天之学”,而把自己的易学称为“先天之学”,以为它是伏羲画卦以前就有的本然天理。他认为,太极就是先天的心或性,就是儒家的道,万化万事由此而出;守此先天之本,“以物观物”,就可以不动心而应万变,去利欲而得安乐。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寻找其

统一的本原,以作为儒家价值的终极支撑,从而为儒家信仰经营一个精神自足的归宿之地。尽管他们的体系不够精致完备,他们对宇宙的自然结构和人的精神结构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并且他们的理论带有明显的道家痕迹,但他们毕竟为理学的建立确定了方向、开辟了道路。

张载对理学的创立有重大的贡献,有的学者认为他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张载认为,宇宙万象是气之聚散的结果,气源于“太虚”,“太虚”不是虚无,而是无形的“气之本体”。“太虚”的根本性质是“太和”,“太和”不是绝对的同一,而是包含着阴阳、动静等差异性的矛盾的统一。这个矛盾统一的“太和”及其在气化中的展开就是道。人是气化的产物,因而人之性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分;前者纯善,后者是私欲的源头。修养的目的是变化气质,返回到本有的天地之性。通过“大其心”而“穷理”,就可以“尽性”,可以人心合天心,达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境界,不为生死所动。在理论上,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宗旨和精神,同时还实现了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一次重大突破,为沟通天道和人道、重建儒家的价值权威奠定了一块关键性的基石。

程颢、程颐兄弟又合称二程,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确定了论证仁义即是天理的本体论思路,从而使理学获得了典型的理论形态。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援引天道来论证人道,另一方面又要按照人道来塑造天道,通过这两个过程的不断循环,最终才能把握天人整体。理学为了回应佛老的挑战以捍卫儒家信仰,必须对天人整体之说重新诠释,必须对天道和人道作出更深刻的理解。张载把最高的本体归结为气,使儒家价值与最高本体之间有了距离。二程直接以理来概括天人的共同本质,使儒家价值上升到了绝对的高度,从而初步完成了对天道的重塑。人是天地之精华,因而人能最集中最完备地体现天理,这就是“天命之性”;由于气化的偶然性,人的禀赋又各不相同,这就是“气禀之性”。于是二程又得出了与张载相同的二重人性论的结论。二程认为,天理人性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的境界。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廓然而大公”,“应物而无累”,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孔颜之乐”。获得仁者境界的主要方法,是涵养和穷理。程颢强调涵养,程颐则主张涵养与穷理并重。有人认为,理学的两大派别在二程那里已初见端倪:程颐是“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而程颢则是“陆王心学”的先驱。

[朱熹与理学的成熟]

南宋思想家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这个体系大致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论、修养论以及社会政治理论。

理学的本体论,是通过抽象的理论思辨研究天人合一的内部结构的学问,其目的是论证儒家价值的绝对权威。在理气关系方面,二程强调理,张载强调气,朱熹则以二程为主,部分吸收了张载的思想。朱熹认为,理比气更根本,理逻辑上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发挥程颐“理一分殊”的思想,来说明自然和社会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分殊”决定了万物各有其理,“理一”决定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万物之理虽然各不相同,但其中都包含着共同的“太极”,所以“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在心性理论方面,朱熹着重发挥了程颐的“性即理也”、张载的“心统性情”、张程的二重人性论等思想,论证了人与宇宙的同构性,论证了最高的天理就是人的内在本性。

理学的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实践的学问,目的是通过各种方法去掉自己非本质的东西,彰显和扩充自身的本性,使自己达到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修养论一般包括“工夫”和“境界”两个方面。朱熹的工夫论非常完整细密,他区分了“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系统阐述了“格物致知”、“主敬涵养”、“省察”、“克己”等多种思想命题的内涵。他强调学习和修养应当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朱熹的境界论,则详尽地探讨了“仁”之境界的各个方面。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仁”,是一种原初的宇宙生命意志,是人的爱心乃至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洒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彰显着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

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理学家花了很大力气研究本体论和修养论,就是为了重建儒家信仰,而重建儒家信仰的目的,则是为了更积极有效地干预现实政治。朱熹对道统论的坚持和发挥,可谓不遗余力。道统论认为,儒家的道十分深奥,历史上只有少数圣贤才能修得并传承下来。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但知道其表面的意思还不算“真知”,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作为自己的生命支柱并以此支配自己的全部言行,才算得道。用这个标准衡量,朱熹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即:秦汉以来的所有帝王都是无道之君,所以才导致了现实政治的长期黑暗。他说:“千五百年之间,正坐为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由于道掌握在儒家手里,所以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朱熹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实现国治、天下平。

自二程表彰《大学》、《中庸》,将其与《论语》、《孟子》并列后,朱熹又进一步将这四种儒学经典集为《四书》,并为之注解。从此《四书》的地位高于《五经》,成为理学的主要教科书。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一代“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了其后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指理学体系中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一派。

宋明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

陆九渊,自号象山居土,南宋思想家,是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就是天理。他不是用逻辑的思辨来论证这个命题,而是用自己的体验来展开和印证这个结论。他的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等等,据说都是他的体验所得。他说:“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他批评朱熹的理学“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当下感奋,挺立起对儒家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首书册,日积月累地追求外在的知识,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这叫“先立乎其大者”。他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蔽,所以要用“剥落”工夫,即通过师友琢磨,将其扫除。陆九渊的心学理论虽不严密,但他的思想言论却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和后来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人,是心学的完成者。他论证了“心即理也”的命题,提出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之说,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因此,宇宙“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这个“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人心是天渊”,这个深不可测的宇宙的深渊,是一切价值的终极源泉,没有这点灵明,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都将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无。由此他推出了一连串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由于人人都有良知,“愚

夫愚妇与圣人同”,所以只要识得此理而不失,则“满街都是圣人”。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只在“致良知”。“致良知”的具体方法,不外乎静时“存养”,动时“省察”,时时处处不忘“存天理,灭人欲”。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标举“知行合一”之旨,强调“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他晚年对“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肯定,开启了王门后学的一支流入狂禅,走向带有近代个性解放色彩的自然人性论思潮。

心学着重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就是强调应当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因此心学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在本体论方面上,心学不纠缠于理气关系或宇宙结构的争论,直接从心性出发来谈宇宙本体;在修养论方面,心学反对客观知识的艰苦探求,要求直接返身内求,讲究所谓体认本心。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大体完成。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比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头绪多而乱,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列表形式加以区分。也可以各有详略,重点介绍一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载:“(二程)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为什么理学家特别重视“寻找孔颜之乐”?

答案提示:理学家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的境界。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应当就是所谓“孔颜之乐”。而传统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仁,这体现在传统儒学家的言行中。

2.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他是“自胡来入我中国”?

答案提示:石介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儒学学者有意将在文化渊源上原本属于中原文化的道家之学及道教归于与中原文化有本质区别的蛮夷文化的范畴之内,以贬低道家文化,进一步抬高儒学的地位。

[议一议]

1.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 答案提示: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儒家思想不一致,所以被诬为“伪学”;而实际上他对儒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

2.王守仁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表明了他对于文化作用的认识。我们今天应当怎样看待他的这种忧虑?

答案提示:他肯定了文化对于人心影响深远的事实,肯定了精神力量的作用。尽管他在某种意义上夸大了这种作用,但是他的忧虑又是有道理的。实际上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否定和轻视文化的作用。

[自我测评] 简要说明韩愈思想和宋明理学的关系。

答案提示:韩愈激烈地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并最早提出重视太学,最早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韩愈的思想是宋明理学创立的先声,为理学创立打下了基础。

[材料阅读与分析] 我们应当怎样理解王阳明所说的“良知”?

答案提示:“良知”的说法,出自孟子。王守仁借用“良知”一词,又指出“良知即是天理”(《与马子莘》,《明儒学案》卷一○),又是对孟子的发挥。他认为,“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体者也。“良知”就在”人心中,不需要向外探求。他还强调“良知”就是基本的“是非之心”,“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所谓“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王守仁“致良知”的命题,是对朱熹“致知”命题的修正,然而更加明白简易,因此也容易获得更多的信徒。

[知识链接] 道统

“道统”指儒家学术继承的正统关系。强调“道统”,有总结学术源流的意义,也有宣扬自身正统,排斥不同学术意见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法、撰写历史习作、学生自我评价法等。

[评价过程]

设计过程评价表格来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评价表格包括教师填写的内容和学生自我填写内容两部分。教师及时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学生,使其对自己的情况充分了解,有助于学生认识学习目标以及控制学习进程,增强历史学习的责任感。

以课堂讨论的内容为基础,让学生撰写相关历史习作,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总结]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灵活多样的选择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各个不同侧面进行评价,形成对每一个学生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历史问题注释

[谶纬之学]

西汉末年出现,伪托神灵预言,以之解经述史。由于光武帝相信图谶,谶纬之学在东汉一代大行其道。但谶纬之说,穿凿附会,以之理政决疑,为害不浅。章帝时,曾集群儒于白虎观讨论经义,由班固写成的《白虎通义》,系统地吸收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使今文经学逐渐谶纬化。桓谭、张衡等反对今文经,力辟娥纬之学。王充更著《论衡》八十五篇,破除儒家的天人感应和谶纬的鬼神妖异之说。

[韩愈]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又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李翱]

李翱,字习之,祖籍陇西(今甘肃一带),唐代著名儒学家,理学的先驱。李翱自幼就受到儒学的熏陶。据他后来在《复性书》中说,自6岁开始,他就读书,“但为词句之学”。所谓“词句之学”,大约就是章句训诂之类。15岁以后,他已“志于仁义”,对儒家思想进行独立思考。李翱的著作流传下来的很少。今有《李文公集》18卷,另有他与韩愈合著的《论语笔解》2卷流传于世。他的思想观点主要集中在《复性书》、《从道论》、《命解》、《去佛斋》、《平赋书》、《正位》、《学可进》、《杂说》、《答朱载言》、《论事流表》、《疏用忠正》、《疏屏奸佞》、《疏改税法》、《疏绝进献》、《疏厚边兵》等文章中。

在《复性书》中,他阐述了一个以《中庸》为传授中心的“道统”。他说:子思,仲尼之孙,得其祖之道,述《中庸》四十七篇,以传于孟轲。轲曰:“我四十不动心。”轲之门人达者公孙丑、万章之徒盖传之矣。遭秦灭书,《中庸》之不焚者一篇存焉,于是此道废缺,其教授者唯节行、文章、章句、威仪、击剑之术相师焉,性命之源则吾弗能知其所传矣。道之极于剥也必复,吾岂复之时邪?他认为儒家的性命之学,到秦汉以后就趋于废缺,至唐代衰落到了“极于剥”的地位,儒家的“性命之书虽存,学者莫能明,是故皆入于庄列老释”。他以《中庸》为主要的理论依据,旁采《易传》、《大学》、《乐记》等儒学经典,综合老子的“复归”、庄子的“心斋”以及佛教禅宗、天台宗的部分思想,建立了自己的心性学说。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土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

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宋儒学案》中写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

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以后的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朱熹]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江西婺源人。绍兴十七年秋中举人,次年春登进士,先后被授予朝奉郎、朝散郎,历任泉州同安主簿、秘书省秘书郎、知南康军、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江东转运使、漳州知府、湖南转运副使、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

淳熙八年十二月,任直秘阁受命巡视台州时,上书弹劾前太守唐仲友“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宰相王淮包庇,朱熹不畏权奸,连上书十次,终于罢免了唐仲友新任江西提刑官职。并上奏朝廷,指出当时南宋天下“如人有重病,内自心腹,外达四肢,无一毛一发不受病者”,提出“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纪,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六策。

朝廷识其才,多次委以重任,朱熹力辞不受,致志于理学。先后主管台州崇道观、武夷山冲佑观、华州云台观、西京崇福宫、西太一宫、南京鸿庆宫,讲学庐山白鹿洞书院,著书立说。一生著作甚多,收入《四库全书》的有四十部。其哲学思想发展了“二程”(程灏、程颐)关于理学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

庆元三年,韩佗胄擅权,排斥赵汝愚,禁道学,朱熹受牵连被斥“十罪”,革职回家,于庆元六年三月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陆九渊]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从小就聪明好思。

三、四岁时就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之”这样深邃的哲学问题。

七、八岁,“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他读古书,见“宇宙”两字,别人解说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他顿然大悟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在京师,“士争从之游,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后改建宁崇安县。经人荐任国子正,复除敕令所删定官。他慨叹于靖康间北宋被灭的惨痛事件,和四方志士交结,并曾上书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除将作监丞,因给事中王信反对,落职还乡。九渊当时名望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屡满,耆老扶杖观听”。他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光宗即位,他被起用知荆门军。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实际防务极差,连城墙也没有。他“乃请于朝而城之。”经过他一年左右的认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为变。”绍熙三年卒,谥文安。

陆九渊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企图由此证明所谓“天理”即封建等级秩序、封建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是恒久不变的。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和朱熹两人,虽然“所学多不合”,曾在鹅湖展开过有关“理”与“气”的大辩论,但是,他们友谊极厚,书信往来,论辩不已。九渊曾在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泣下。

[纲常]

儒家的“纲常”指的是:“三纲五常”,它是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道德关系和最基本的伦理思想。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在儒家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永恒不变的“天理”,“纲常千万年,磨灭不得”,谁也不能更改,也不能违反。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父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守仁少受儒家教育,暇好骑射兵事,善射。15岁随父游居庸关、山海关等要塞。弘治五年中举人,寓京师父亲官署,遍读朱熹遗书。为决疑虑,“格”竹七天,无所得且罹疾。十二年中进士,值西北告急,疏陈“蓄村备急、舍短用长、简师省费、屯田足食、行法振威、敷恩激怒、捐小全大、严守乘弊”八事。后隐居,养病于绍兴阳明洞等地。正德元年(1506年),刘瑾专权,矫诏逮捕戴铣等,守仁时任兵部主事,抗疏救援,“宥言官,去权奸”,“有政事得失,许诸人直言无隐”,要武宗“开忠谠之路”,触犯刘瑾,受廷杖,贬为龙场(今贵州修文县治)驿丞。刘瑾伏诛后,调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间事学术活动。曾数次率部镇压农民起义军。十六年初始于南昌揭示“致良知”学说,终完成“心学”体系。57岁卒于江西南安青龙浦舟中。《明史》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思想家们对儒学传

统教条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与修正。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李贽生活在理学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但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他的反正统思想主要体现在:他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辨别是非的标准不能以圣人为依据,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事之至论”,他还提出“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他主张男女平等;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也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李贽反正统意识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继李贽之后,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将这场思想活跃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三位思想家都参加过明末的抗清运动,都对统治中国近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黄宗羲精研天文、算学、地理,是浙东史学的创立者。他的思想为中国近代的反专制思想家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武器。他思想的最精彩之处是敢于批判君主专制。他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他主张将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限制君主的权威。黄宗羲认为工农皆本的思想,反映了明末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某种变化,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相呼应。

[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顾炎武在历史、地理、音韵、考据、金石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建树,开近代考据学的先河。他一生将“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作为自己的理想。他也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君主专制。他的主要思想主张包括:深刻揭露了君主专制的暴虐与官僚士大夫的腐败;具有试图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强烈愿望。他注重实学,所写著作中囊括了各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实用资料和具体分析。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王夫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写下了100余种,800余万字的著作,流传至今的有73种,470余万字,收入《船山遗书》。在一定意义上,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顶峰。

王夫之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之私。他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具有浓厚的哲学基础。他对《周易》,老庄,佛学,西学都有深入钻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王夫之对传统儒学的部分内容也作了发挥。他提出“以身任天下”的高尚目标,并且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王夫之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

清初的唐甄是经世致用之学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他把历代帝王看作贼,反对把帝王神化。同时唐甄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教材最后对唐甄的上述思想作了客观的评价。一方面,唐甄的大胆言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唐甄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愤怒,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在他的思想深处,仍寄希望于贤明君主。他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本课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本课难点:在于通过对这些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思想文化的变化。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李贽认为自私心是人类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我们今天应当怎样看待李贽的这一认识?

答案提示:李贽在这里强调的是坚持和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同时,主张承认个性的意见,也是有意义的。李贽所说“私”和“心”的关系,实际上也肯定了思想的独立性。

2.明清之际,从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百王之弊”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皆为贼”论,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有的学者认为,上述命题不仅展示了思想家们丰富多彩的个性,也为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提供了充分的理论资源。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答案提示: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自我测评] 答案提示:略。

[材料阅读与思考] 我们应当怎样理解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于易白沙所代表的清末民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影响?

答案提示:结合明清启蒙思想家对专制帝制的批判,予以说明。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法、撰写历史习作、进行社会调查等。

[评价过程] 通过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历史的兴趣变化,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思维敏捷性等方面情况,结合书面测试情况放入学习档案中,并将情况及时向学生反馈。

通过进行社会调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撰写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评价总结] 对学生的评价是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师在具体运作中要灵活多样地采用评价方式,力争形成对每一个学生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历史问题注释

[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明王艮开创的学派。因艮籍泰州,故名。代表人物还有王栋、何心隐、李贽等。王艮为王守仁弟子。重视平民教育,主张学不别老幼贵贱贤愚,故从其学者多奔走四方。传授对象有灶丁(盐业生产者)、樵夫、陶匠、农民、商人以及士大夫等。提倡“百姓日用之道”与“尊身立本”之学,兼容佛、老及民间宗教。主张以经传“印证吾心”,怀疑经传“何足用”。重视功利,反对道学禁欲主义。其后学李贽进而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成为背离正宗儒学之异端。黄宗羲称其学派中人“多能赤手以搏龙蛇”,“非复名教

所能羁络”,“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李贽的“童心说”]

李贽,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原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为避当朝皇帝朱载厘的讳,遂称李贽,号卓吾(又称笃吾),又号温陵居土。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次反对封建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李贽《童心说》写道:“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场阿辩也。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

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腐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为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腐门徒云耳。药医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之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言哉!”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八月初八生干浙江余姚。黄尊素子。天启三年(1623)补仁和(今属杭州市)博士弟子员,课余好读野史、小说。六年闰六月初一,父被魏忠贤害,祖父书“尔忘句践杀尔父乎”8字于墙,励其为父报仇。崇祯元年(1628)正月,怀疏袖锥赴京讼冤,至京,魏忠贤、崔呈秀等已被罢斥自尽,天启朝冤案获平反,其父追赠为三品官予以祭葬。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五月刑部会审,出庭对证,出袖中锥刺许显纯,当众痛击崔应元,拔其须归祭父灵,并偕死难诸家子弟,祭奠于诏狱中门,哭声惊动宫廷,崇祯帝叹为“忠臣孤子”,朝野咸誉“姚江黄孝子”。是年秋至绍兴,师事刘宗周。崇祯三年,乡试落榜,遂将时文制艺束之高阁,攻读经史诸子百家,并涉猎西方自然科学。家藏书读之不足,向绍兴世学楼、山阴澹生堂、南中千顷斋、吴中绛云楼等借抄读之。与弟宗炎、宗会被儒林称为“东浙三黄”。同年在南京加入复社,六至七年,在杭州加入孤山读书社,此前后,与弟及好友在余姚组织梨洲复社。十一年,与顾杲等发布声讨阉党余孽阮大铖罪行的《留都防乱公揭》,十五年入京,周廷儒欲荐为中书舍人,力辞不就,南归余姚。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成书于康熙二年1663年,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作者黄宗羲。

“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辞有曰:“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所谓“明夷”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待访”,等待后代明君来采访采纳。该书有《原君》、《原臣》等论文21篇。《原君》批判现实社会之为君者“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实乃“为天下之大害”。《原臣》指出,臣之责任,乃“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原法》批评封建国家之法,乃“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学校》主张扩大学校的社会功能,使之有议政参政的作用,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黄宗羲所设想的未来学校,相似于近代社会舆论中心和议会的机构。这部书受到清朝统治者的查禁,直至清末才重见天日,受到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重视和赞许。

[复社]

复社,崇祯二年成立于吴江(苏州),由云间几社、浙江闻社等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因以“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故名曰“复社”。在政治上,复社作家自认为是东林党继起者,坚持和阉党斗争,明亡后,不少复社文人又成为抗清复明的斗士。复社领导人物是张溥,他在文学方面,既推崇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又以“务为有用”为口号。他的散文称名一时,代表作有《五人墓碑记》。

[《日知录》]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游历北方,誓不与清廷合作,致力于著述,与黄宗羲、王夫之被后人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家”。《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

顾炎武曾把写这部书比作“采铜于山”。他说,当今的人写书,就像当今的人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作废铜铸钱。铸出的钱,既粗恶,又把古人的传世之宝毁坏,岂不两失?顾炎武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治学上严谨扎实,堪称楷模。这在《日知录》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他这种研究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是对明朝空疏学风的反动,对有清一代学风的转变与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梁启超说:“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人。”现在,人们仍然常常用顾炎武“采铜于山”的比喻,说明历史研究要重视第一手资料,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在顾炎武生前,《日知录》只有八卷本行世,是康熙九年在江苏淮安付刻的,称为符山堂本。顾炎武去世后,潘耒从其家取出书稿,稍事整理,删改了触犯时忌的字眼,于康熙三十四年在福建建阳刊刻,三十二卷,是为遂初堂本。

《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19条(不包括黄侃《校记》增加的2条),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9字。这与作者立志学术创新有密切的联系。潘耒把《日知录》的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四库全书总目》则分作十五类,即经义、政事、世风、礼制、科举、艺文、名义、古事真妄、史法、注书、杂事、兵及外国事、天象术数、地理、杂考证。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得很明白,他说:“别著《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撰写《日知录》,“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日知录》是寄托作者经世思想的一部书,内容大体分为三类:经术、治道、博闻,而核心则是“治道”。

《日知录》中的经世思想是丰富的。顾氏提出社会风气的好坏决定社会兴衰的观点,说:“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他认为“风俗衰”是乱之源,并列举大量事例,说明奢糜浮华的社会风气,是导致国家衰亡的重要原因。他说评价君主的功绩首先要看社会风气:“论世而不考其风俗,无以明人主之功”。他认为要使风俗变好,必须有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物质条件:“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除正面倡导培养人心风俗、加强礼治,他还强调法制,主张严惩败坏世风的贪官奸臣,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勿贪,不可得也。”

顾炎武看到了“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张进行社会变革,提出要顺势而行,“物来而顺应”的变革思想。对于君主的地位,君主与臣下的关系,顾炎武也作了新的解释。在《周室班爵禄》条中,他说,天子、公、侯、伯、子、男,并不是天生的尊贵,他们管理国家事物,与老百姓一样,也是靠劳动吃饭。“禄”是他们为老百姓工作,取之于百姓的报酬。所以,君主不应该肆虐于上以自尊,不应该厚取于民以自奉。他列举出大量的历史上“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以淡化至高无上的君权,为建立新型的君臣关系提供历史根据,表现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自1668年(时年45岁)以后,舍弃江南故里,漂游北国,足迹遍布华北、山东和西北,尤其

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研究。每到一地“所考山川、都邑、城郭、宫室,皆出自实践”。(《历代宅京记》阮元序)一路“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潘丰《日知录》序)他在旅途中以一骡二马载着应用书籍随行,每到险要地方,便找老兵退卒或当地百姓详细询问曲折原委,坚持实地考察、调查研究,遇有与平日所知不合,便在坊肆中翻书对勘,将其收获心得,注之其旁,旁又不尽,便别为二集曰“别录”。

“别录”实际上是一些读书札记,是作者为了准备著书长期积蓄的一些资料长编。在他50岁时,将这些原始材料编订成册,存于篇中,总名为《肇域志》。有人考证认为这是出典于《尚书•尧典》:“肇有十二州”,以此表示明代整个疆域。在他晚年时,他又将此书一分为二:“—为舆地之记,—为利病之书”,前者即《肇域志》,后者为《天下郡国利病书》。

《天下郡国利病书》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了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作者十分重视研究各地兵要地理,深感兵防之重要,所以书中对全国各地的形势、险要、卫所、城堡、关寨、岛礁、烽堠、民兵、巡司、马政、草场、兵力配备、粮草供应、屯田以及有关农民起义和其他社会**等方面资料,无不详细摘录。所以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此书为“政治地理学”。

[王夫之“循天下之公”的思想]

王夫之在经历了明清兴革的社会剧变之后,为了求顺于理、求适于用,达到经世致用的救世目的,通过对历代政治得失特别是明朝覆灭原因反思探讨,提出了他的社会政治改良思想。就其思想的特点而言,他基本上承续了儒家的传统理论。

天子与天下的关系上,他提出了“一姓之私”与“天下大公”的区别。他在《读通鉴论》中写道:“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他认为,天下并非天子一家一姓的私有,而是天下生民之公有;一姓之兴亡,国祚之长短,实是一家一姓的私利;而民众之生死,天下之兴亡,才是天下之公义。他还指出:“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他认为,天子不可将天下视为一姓私有之天下,而应将天下视为天下生民公有之天下;天子治理天下,不可贪求一姓之私利,而应循从生民之公义。他说:“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黄书•宰制》)基于

对一姓之私与天下大公的严格分辨,王夫之虽然认为天子者是天之所命绝乎臣民而尊者,但如果天子不能循从天下大公、生民公义,那么天子之位也是“可禅,可继,可革”(《黄书•原极》)的。可见,王夫之并不是绝对维护君主至尊权位的,他对君主权位的维护是建立在天子能够循从天下大公、生民公义的基础上的。天子与臣吏皆各有其应具的职责和权力,天子如果专权独断,而使百官无权无责,就会导致天下混乱。他特别提出了天子与宰相的分权机制的重要性。他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权者,天子之大用也。而提权以为天下重轻,则唯慎于论相而进退之。相得其人,则宰相之权,即天子之权,挈大纲以振天下,易矣。”(《读通鉴论》卷二六)其次,王夫之又提出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主张。他认为,各级政府机构均有其自身的具体权力和职责,中央与地方皆应实行分统的管理方法,即“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吏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天子之权要“分其统于州”,州牧刺吏要“分其统于郡”,郡守要“分其统于县”。王夫之指出,中央与地方分权,这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法,“上统之则乱,分统之则治”(《读通鉴论》卷一六)。

[唐甄的儒学思想]

唐甄(1630—1704),原名大陶,字铸万,后更名甄,别号圃亭,四川达州(今四川达县)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为官仅10个月因“逃人诖误”而去职。

唐甄是清代初期重要的社会启蒙思想家。他的一生“困于远游,厄于人事”(《潜书•潜存》),虽生活贫困潦倒,仍然专心究治天下之法,志在彰扬圣人之道。他的社会政治启蒙思想,集中反映在他历30年而成的《潜书》中。原为《衡书》13篇,“衡”表示“志在权衡天下”之意,后因“连蹇不遇”,只得将其潜存起来,遂加以补充,改名为《潜书》。《潜书》共97篇论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论学术,重在阐发“尽性”与“事功”相互统一的心性之学;下篇论政治,旨在讲求实治实功抑尊富民的治世之术。因此,《潜书》“上观天道,下察人事,远正古迹,近度今宜,根于心而致之行,如在其位而谋其政。”(《潜书•潜存》)此书不仅奠定了唐甄在清初启蒙思潮中的历史地位,而且对当时的儒学思想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甄的著作尚有《春秋述传》、《毛诗传笺合义》、《潜文》、《潜诗》、《日记》等,然除其中若干诗文尚存外,其余或已失传。

唐甄认为,在自秦以来的专制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君主,不仅是掠夺天下人财富的最大盗贼,而且是惨杀天下人生命的罪恶凶手。他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潜书•室语》)唐甄明确而尖锐地指出,君主至尊权势的取得和专制极权的统治,是建立在杀天下之人、掠天下之财的残暴野蛮行为上的。他指出,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社会,就是一部“杀人如麻”、“血流漂杵”的悲惨历史。他说:“周秦以后,君将豪杰,皆鼓刀之屠人。”(《潜书•止杀》)“盖自秦以来,屠杀两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潜书•全学》)唐甄认为,虽然“杀人者众手,实天子为之大手。”(《潜书•室语》)暴虐君主是残害天下人的罪魁祸首,他们并非什么“德比唐虞,功过汤武”的仁君圣人,而是“惨刻少恩,谲诈无实”(《潜书•仁师》)的独夫民贼。唐甄进一步揭露说,窃国屠民的残暴无道的封建君主,是导致国家**、民众涂炭的根源。他说,自秦以来,“君之无道也多矣,民之不乐其生也久矣”(《潜书•鲜君》)。民之不乐其生,源于君之无道。他指出:“治天下者惟君。治乱非他人所能为也,君也。“小人””、“女子寺人”、“奸雄盗贼”乱天下,皆由君之无道所致,“懦君蓄乱,辟君生乱,暗君召乱,暴君激乱”(《潜书•鲜君》)。对于这些祸国殃民、恶贯满盈的君主,唐甄说:其上帝使我治杀人之狱,我则有以处之矣。匹夫无故而杀人,以其一身抵一人之死,斯足矣;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潜书•室语》)

唐甄又无情痛斥了专制制度下大小官吏的残暴罪行。他指出,遍布四海的贪官污吏,不仅不去推行贤明君主的善政,而且日夜猎取天下民众的财富。他们“明于家而昧于国”(《潜书•存言》),莫不谋私而贪利。对于贤君的善政,他们“上以文责下,下以文蒙上”,不去躬行实施,相互欺瞒推诿,对于民众的疾苦,他们坐视不救,弃置不顾,“虽田园荒芜,庐舍倾倒,而不一顾也;虽父兄冻饿,子弟死亡,而莫之恤也。”(《潜书•栀政》)唐甄指出,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其害甚于穷凶极恶杀人越货的盗贼匪寇。他说:穴墙而入者,不能发人之密藏;群刃而进者,不能夺人之田宅;御旅于途者,不能破人之家室;寇至诛焚者,不能穷山谷而遍四海。彼为吏者,星列于天下,日夜猎人之财……如填壑谷,不可满也。夫盗不尽人,寇不尽世,而民之毒于吏者,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潜书•富民》)因此,“天子宽仁而恤民”,四海民众仍困穷,天下依旧难治理,皆是“公卿之过也”(《潜书•存言》)。他说:“天下之官皆弃民之官,天下之事皆弃民之事,是举

天下之父兄子弟尽推之于沟壑也,欲治得乎!”(《潜书•考功》)因此,对残害弃虐百姓的贪官污吏,必须尽行革除,严惩不贷。

唐甄在对专制时代君主官吏的残暴罪行的揭露批判中,深刻地认识到,无道君主的专制统治,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导致了国家社会的**和四海民众的穷困,然其最终根源,则在于自秦以来君主专制的社会制度。因此,唐甄提出了抑制君主至尊权势、倡导社会人人平等的政治启蒙思想,阐述了救治现实社会政治弊端的具体措施。

进一步阅读建议: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顾建华主编:《中国传统文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增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李玉洁:《先秦诸子思想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祝瑞开:《两汉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周桂钿:《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吴乃恭:《宋明理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陈来:《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陈祖武:《顾炎武》,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古代中国曾经有许多发明创造,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宝库。“四大发明”等贡献,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放射着永久的光辉,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丰富多彩、成就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都创造出灿烂的精品。本专题的教学,应当让学生认识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领略古代

中国的文化成就,在初步了解中国科技史和文化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科技和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应当启发学生思考中国科学技术后来发展滞后的原因。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突出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主要成就,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注重文物资料的利用。

难点:是涉及范围比较宽阔,如对于古代文化的介绍,既要涉及先秦散文、《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时代特征的区别,又要关照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以及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的不同。

■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了解、认识科学领域中的其他相关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判断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实验法等来学习了解相关问题。

4.高中语文教师用书pdf 篇四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八 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学习与探究一至三

前 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内容与教科书严格一致。全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编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以明确专题教学的学时数,同时提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专题中的每一“学习内容”,大约用1学时完成。每一学习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和课文内容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提出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学习内容的解读、具体教学进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3.问题解答。就课文中“想一想”、“议一议”、“材料阅读与思考”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提示。

4.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重在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是多元的,每节课只能对学生学习的某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建议是供教师参考用的案例。

5.历史问题注释。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拓宽教学知识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

本书由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织编写。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马世力、王飞、王印焕、刘汝明、刘觉荣、李雪洁、杨杰、吴咏松、吴晓棠、何夕忠、陈芬芳、邵茜、罗安琪、周建新、周莉莉、郑国锋、郝玉琴、徐灿华、高鹏亮、阎建宁。

由于时间紧迫,本书中如有错漏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改进。

编者 2004年6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教材概括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对于不同经济形态和不同产业部门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也有所说明。通过本专题的教学目的,期望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基本知识,能够分析和总结中华民族在经济创造和经济积累方面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作用及其影响。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能够加深学生对现今中国经济条件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展望中国的经济前景。总结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们民族历史的光荣,也可以看到传统经济结构的弊病。熟悉有关历史事实,对于中国经济建设正确发展方向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丰富有关经济史的知识,回顾历史上劳动人民及其杰出代表在生产中的发明,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进取性等基本素质,对于他们在未来经济实践中的成功,也是必要的。

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是在过去的经济基础上实现的。中国经济进步在许多方面依然受到传统经济形式的制约。通过教学,除了使学生获得古代中国经济史的基本知识以外,还应当鼓励学生联系现实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明农业是中国古代的主体经济形式,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业管理方式的完备,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形态突出的特征之一。中国古代农耕生产是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式。

2.说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难点:

由于本专题教学的年代跨度相当大,内容涉及经济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例如手工业经济就涉及多种产业,而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往所学得的知识,利用课外获得的诸种相关信息,以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古代经济史中,由于史书记载简略以致许多历史现象不能十分明朗。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利用文学史料、地方史资料和文物考古发现,阐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利用这些条件,应当以学生最熟悉的,距离学生生活区域最近的,以及最新发现的资料为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研读古文和查阅有关工具书的能力,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文物知识。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进而了解中国古代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从而认识到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

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了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个有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找到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锻炼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像、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六个目。第一目,通过“神农”的传说,说明自远古时期起,农业就在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第二目,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教材中提供的大量历史图片,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生产工具革新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第三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的赋税。说明古代国家是通过赋税剥夺人民的经济收入,为政权的支出提供物质保证的。并且说明中国古代有征收“泰半之赋”的时代。

第四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徭役,并且说明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第五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最基本的两个阶级。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进而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几种土地制度。

第六目,叙述了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说明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长期在恶劣自然条件即“旱”与“涝”的双重威胁下艰难劳作。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答案提示:因为(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3)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2.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 答案提示:发生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

[议一议]

有人认为,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的极端贫苦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也有人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不是史学研究的惟一方法,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探寻。请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首先,历史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除此以外历史调查的方法、历史比较的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中国自然经济延续的时间达两千多年;(2)中国古代战乱频繁;(3)每个王朝的中后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4)统治者实行了一套“重农抑商”的政策;(5)统治者对思想和政治的控制极其严厉等。

[自我测评]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提示:(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材料阅读与思考]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又名《悯农二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这些诗句后,你会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

答案提示:(1)诗句理解:春天种下种子,到秋天的时候能收很多粮食。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土地了,但是依然发生农民因饥饿而死的情形。中午顶着烈日锄禾苗,一滴滴汗水落下来掉在地里。有谁会知道盘子中的每一顿食物,粒粒都是辛苦得来的。

(2)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两个基本阶级,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农民没有土地,是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残酷的土地兼并会使大量的小农破产。②由于农民是劳动者,进行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并且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知识链接]《汉书•艺文志》进行了图书分类,其中列有“农学”。农学,是农耕经验的理论总结。中国早期农学成就,在世界农业理论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评价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在经济史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了解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土地、徭役和赋税制度等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弥补教学中出现的漏洞。

通过历史图片的观察和比较,了解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评价方法] 讨论法、测试法、观察法、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

[评价过程]

在本课结束后及时进行测验,以此来检查学生对经济史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中国社会长期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要求学生在分析、比较和史料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成绩、表现归入档案,待这部分内容全部学完后,学生可以通过档案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针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探究,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和阶段性的评价。

[评价总结] 通过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了解和学习,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古代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概括、归纳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测验和学生所积累的档案记载考查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五)历史问题注释

[神农氏]

《易•系辞》说:伏羲之后,神农氏兴起,“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卷二也写道:“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是理想的社会,《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神农画面有榜题文字,写道:“神农氏因宜造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神农氏就是炎帝。

传说炎帝诞生于厉山(或烈山),原居西北高原姜水流域,后到达中原地区。厉山坐落在湖北省随州厉山镇九龙山南麓;姜水是黄河流域的一条河名,在今陕西岐山东,现为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古称陈仓。故炎帝以“姜”为姓,号厉山氏(或烈山氏)。

传说炎帝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淮南子•修务》:“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咙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部族和黄帝部族曾经结成联盟,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一战击败蚩尤部族。炎帝与黄帝因此并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当今世界,天下华人均以“炎黄子孙”而自豪。炎黄,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代称。

[新石器时代]

远古人类历史上采用磨制方法制造石器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中国广大地区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7000多处,正式发掘的有100多处。磨制石器的大量涌现、陶器的制造以及农牧业的产生,是这个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识。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约延续了五六千年,到距今4千年左右的时间结束。

新石器时代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早期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晚期有龙山文化。其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北方各地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和高梁,南方则以栽培水稻为主。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各种陶器的遗存最为丰富,也最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红陶居多,常绘有几何形花纹、人面纹和动物花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制造普遍采用快轮制坯,使胎壁厚薄均匀。当时的陶窑温度达1000多度,可以烧制出胎质坚硬的灰陶和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的一种黑陶,坚硬细腻,胎壁薄如蛋壳,漆黑光亮,被称为蛋壳陶,是当时陶器中的精品。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不再构木为巢或穴居野处了,各种类型的房屋被建造出来。这个时期的原始艺术,如绘画、雕塑、乐舞等,都普遍发展起来,有些还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以牛田]

春秋时期,牛耕得到推广。《国语•晋语》说“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当时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

《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说秦国已经推行牛耕,发展漕运,作战勇猛者都得到最高的封赏,国家法令严厉,行政效率很高,这样的国家是难以战胜的。请王慎重考虑!按照赵豹的说法,秦国首先由于“以牛田”,而具有了“不可与战”的国力。

[铁制农具的普及]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河北易县、河南辉县及陕西等地均发现有V形战国铁犁铧。根据各地出土的大量汉代犁铧以及山西、山东、江苏、陕西、内蒙古等地发现的汉代牛耕图,可以知道在汉代全国范围已普遍推广牛耕,而且耕犁基本定型。犁由犁梢(犁柄)、犁床、犁辕、犁箭、犁铧和横杠(犁衡)六部分组成,不过还比较笨重,特别是直长辕,影响耕田时转向等动作,再者,虽可用犁箭上下移动,调节耕地的深浅,但还不够简便和规范。这些缺陷待唐代出现曲辕犁后便得到解决。当时盛行二牛抬扛式的犁耕,即两头牛抬着犁衡,挽拉一张长辕犁,一人扶犁并驱赶耕牛耕地。除了犁以外,历史上主要的铁农具还有整地用的插,农田中用它开排水沟,也可用于深耕。镢,有的地方称镐,战国、秦汉使用普遍,适用于刨地翻土。铁搭(铁耙),唐、宋以后出现,长江下游最为普遍,用它翻地比牛耕更适于黏重的水稻田。中耕除草时的农具主要有铲,用来除草、松土,操作时两手向前推。锄,同铲一样,但操作时向后削,用锄松土、间苗、培土更适宜。古书上“耨”等农具都属于锄一类,形制上和锄大同小异。

[西汉的犁]

西汉耦犁:由二牛合犋牵引、三人操作的耕犁。其操作方法是一人牵牛,一人掌犁辕以调节耕地的深浅,一人扶犁。这种犁的犁铧较大,可使深耕、翻土、培壅一次进行,耕作速度快。

西汉耧犁:又称耧车,是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创造的一种畜力播种机。该机由耧架、耧斗、耧腿等几个部分组成。耧架用木制成,供人扶牛牵。耧斗是放种子的木箱,分大小二格。大格储种子,小格相当于播种调节门,有一个带闸板的出口,可以控制下种速度,均匀地播撒。耧腿是开沟的铁铲,耧犁按播种幅宽、行数的不同,有一腿、二腿、三腿乃至更多的腿,其中以三腿的较多。耧犁能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压土等多项工作,提高了播种质量与效率,是当时水平较高的播种机,也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播种机。

[秦朝的赋税和徭役]

秦朝的赋税很重,《汉书•食货志》上说:“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人民要把全年收获的2/3交给政府,即“收泰半之赋”。这么重的赋税,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了。秦朝人民负担最重的是徭役和兵役。秦政府规定:成年男子每年服徭役一个月,一生要在本郡服兵役一年,到京城或边疆戍守一年,这是基本的。秦始皇在位期间,始终未停止过大规模征发徭役。首先是大建宫殿和皇陵,每灭一国,就仿其国宫殿,在咸阳盖起同样大小的宫殿。另外又建朝宫于上林苑,可容十万人;建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关中宫计三百,关外宫四百余,均建甬道相连。此外,又以刑徒七十余万在骊山修建皇陵。至于全国修建的驰道,参加的戍卒民夫亦不计其数。修筑万里长城更用上数十万人运送粮草;若男子不足,甚至还用女子服役。秦代人口估计约二千万人,而每年被征服役者不下三百万,占总人口百分之十五以上,由是可见秦代徭役之繁重。

[井田制]

井田制是周代的主要土地制度。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土地划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就是周天子和各级贵族所掌握的土地,庶人在公田上劳作,其产品全部归周天子和各级贵族所有。公田又称为“大田”或“甫田”。贵族们提供给庶人耕种的小块土地称为私田,其收获归庶人私有。

关于公田和私田的结构情况,孟子曾有这样的说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滕文公》)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所形成的土地疆界形状呈“井”字形,所以孟子称之为“井地”,后世又称为“井田”。《汉书•食货志》:“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八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古代文献上的这些记载反映了在井田制度下土地分配的情况。对于这种土地分配制度的意义,孟子十分强调其对“仁政”的影响。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孟子•滕文公》)孟子的说法虽然带有一些空想性质,但他去古未远,其说法应当是基本上反映了周代社会基层单位的土地情况的。

[大禹治水]

传说在尧舜禹时代,洪水泛滥,居民困苦不堪。尧命鲧去治水,鲧使用堵塞河道修筑堤防的办法,历时九年以失败而告终,鲧也被“殛之于羽山”。舜命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总结其父及前人治水的经验教训,改用疏导江河的办法,凿龙门、辟伊阙、疏九河……,终于取得了成功。大禹治水的传说也广泛流传于世。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诗经》、《尚书》、《左传》、《孟子》、《墨子》、《荀子》、《楚辞》、《管子》、《国语》等书中均有记载,比较详细的是《孟子•滕文公上》。其中写道:“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这里说的“禹疏九河”可能是夸张的说法,但他治理洪水之事,可能不谬。大禹为了治水,解除民众之苦,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忘我精神,为历来的史学家所称颂。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世界奇观。两千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郑国渠]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进入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郑国渠自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至今造益当地。■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能对其种类、部门、管理等方面进行列举。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工官”制度作进一步认识;同时,能对所涉及的手工业专有名词进行探究。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养成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了解其生产的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合理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性探索,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以及手工业发展的数据,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结合地图,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像、合理的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和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按合理、有效的原则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同时,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讨论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中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增加对古代手工业成就的切身感受。

通过书中文献、历史图片和地图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文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五个目。第一目,从总体上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背景下手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并说明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小农为经营主体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事实。农户以耕作为主,兼营副业,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是比较普遍的。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形式,因此受到限制。

第二目,介绍了西汉手工业的“工官”制度和后来“匠户”的产生。并说明“工官”制度的延续,使得技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的范围里,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新技术难以广泛推行。在“匠户”制度下,工匠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受到限制。

第三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以及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说明当时丝绸制品主要为上层社会所消费,劳动人民在纺织品方面的消费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

第四目,介绍了中国古代冶铸业的发展。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商代的青铜器文明高度发达。春秋时期出现铁器,中国生铁和块炼铁大体同时出现。中国古代的冶铁鼓风技术较早就进入了成熟期。

第五目,介绍了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说明中国原始时代的彩陶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从陶到瓷的过渡阶段。中国古代的制瓷业高度发达,地域分布较广,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有哪些差异?

答案提示:(1)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2)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3)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不是这样;(4)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5)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6)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

[议一议]

1.运用我们从古代诗文、戏曲、民间传说中已经学到的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状况。

答案提示:戏曲“黄梅戏”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男耕女织”的剧情,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典型体现。

2.《左传•哀公七年》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在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初期,丝织业已经相当发达?

答案提示:译文:禹在涂山召集诸侯,有许多诸侯手执玉器和丝帛参与盛会。这说明物质生产比较贫乏的禹的时代,丝织业的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然而,在中国古代丝绸是贵重织物,往往为贵族所专有。

[自我测评]

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耀州窑的大体位置。

答案提示:它们的所在省份是:定窑——河北、均窑——河南、景德镇窑——江西、龙泉窑——浙江、耀州窑——陕西。

[材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颜氏家训》中的一段话,思考中国传统农户是怎样实现消费的基本自给自足的: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译文:老百姓要想生存,吃的食物来源于庄稼,穿的衣服来源于桑麻。蔬菜果类是园子里生产的;鸡猪等畜类是圈养的。至于住的房屋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燃料和照明所用灯烛,无一不是劳动经营所得。所以,能守住家业的人,即使不出门生存所需的东西都有了,只是家中没有盐井而已。

答案提示:因为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传统农户基本不和外界发生关系,尤其是商品交换关系;他的日常所需,诸如吃的、穿的、用的都可以通过土地来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其中“桑麻以衣”以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等,都是手工业生产所得。

[知识链接]“匠户”和“匠籍”

明代学者王守仁设计“十家牌法”,关于“匠户”写道:“匠户则云某里甲下某色匠。”可知匠户管理的形式。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的历史归纳、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奠定更好的学习基础。

[评价方法] 测验法、活动法。

[评价过程]

在本课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就本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测验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主要形式可以是笔试。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不仅考查学生再现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应当重视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的考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教学内容,通过作业或制作历史图表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从而有助于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如各地有名的瓷窑等。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参观报告,教师以此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总结] 本课的内容适合用各种评价方法。在此只用了两种,来检测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变化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历史问题注释

[崔寔与《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的作者崔是,生活在东汉中晚期之间,生年不详,卒于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出生于当地一个“清门望族”之家,祖驷,父瑗,虽未居显位,然均有文名。中年以前居家。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由原郡荐举,出仕为郎。同年转为议郎。不久(约元嘉元年以后,延熹二年以前,即公元151—159年之间),出任五原太守。任内劝导当地人民种麻和发展家庭纺织业,并整顿边防,卓有成效。因病去职,再任议郎。大约延熹六年(公元163年),鲜卑犯边,被任命为辽东太守,因母丧未竟就职。以后,大约永康元年(167年)底到建宁二年(169年)之间,被任命为尚书,“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为官清廉,去世时,“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他是当时与蔡邕齐名的著名的学者,两次任议郎期间,均参与在“东观”(东汉的国家藏书馆)撰修《汉纪》、审定《五经》等工作。“所著碑、论、箴、铭、苔、七言、祠、文、表、记、书凡十五篇。”代表作是《政论》一书,“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后汉书•崔是传》)。

《四民月令》作为一部家庭经营手册,主要是根据当时农业生产的实况来设计的,但其中也融会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和经济思想。

《四民月令》成书后,流传甚广。

新中国建立后,农史工作者把《四民月令》的整理研究当做整理祖国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石声汉的《四民月令校注》。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缪启瑜的《四民月令辑释》。这两个辑佚本均以《玉烛宝典》为主要根据,广泛汲取《齐民要术》和各种类书中的有关资料,参考各种辑本,尽量做到不漏辑、不误辑,对所辑原文作了详细校勘和注释,并分别在“附录”和“序说”中分析了崔是的生平、思想和《四民月令》的内容与价值。他们的工作比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为对《四民月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作为反映东汉末年地主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的珍贵资料,《四民月令》亦为史学界所重视,视作重要的研究对象。

《四民月令》的主题,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将一个家庭中的事务,作有秩序有计划的安排。这些家庭事务,可以区分为三类:一是家庭生产和交换;二是家庭生活(其中又包括祭祀、医药养生、子弟教育、住房和器物的修缮保藏等方面);三是社会交往。

《四民月令》所载家庭事务虽然牵涉面广泛,但有关家庭生产和交换的内容是最多的。在家庭生产当中,大田作物栽培、园圃作物栽培、林木种植和利用、畜牧、采集,都属于广义农业的范畴,其中种植业尤其是粮食作物种植业占居主导地位。在家庭手工业中,桑蚕纺织是与农业相结合的特殊的手工业生产项目,酿造和其他食品制作也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属于农产品从生产转向消费的重要一环。交换活动主要是农产品和家庭副业产品的贱买贵卖。因此,虽然《四民月令》不是专谈农事的,更没有具体论述农业生产技术的原理,只讲什么时令应该做什么事情,但这些事情大多直接或间接与农业有关,《四民月令》整个按月安排的计划中,中心和起决定作用的无疑是农事活动,这与后世专谈节序的月令书不同,所以历来都把它视为农书。

“四民”包括“士、农、工、商”,是指四种不同职业的编户齐民。“四民月令”,顾名思义,它按时令所安排的各项活动应该对“士、农、工、商”“四民”都是适用的;从《四民月令》的内容来考察,它的确有普遍适用的一面,并非只适用于哪一个阶层。书中对各项农事的时间安排,如“三月桃花盛,农人候时而种也”;六月“趣耘锄,毋失时”;十月“趣纳禾稼,毋或在野”,只要是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当然对所有经营农业的编户齐民都是适用的。其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安排亦然。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它的基本特点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或生产者个人的需要。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是由许多成独立体系的经济单位(如原始氏族公社、奴隶制庄园、宗法式的农民家庭和封建庄园等)组成的。每一个这样的单位,除了主要经营农业(少数则是畜牧业)以外,还从事其他各种经济活动:从采掘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加工成消费品,都在本单位内部实现,和外界的经济联系很少。例如,在中国传统社会,农民个体经济就是一种自然经济,它们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家庭成员按照性别、年龄所形成的自然分工,从事各种不同的劳动,如耕作、放牧、打柴、纺线、织布、缝纫以及制造工具等等。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毛泽东选集》,第586—587页)。农业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自然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从有人类社会起,一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前,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具有从属和补充的作用。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单纯性。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规模十分狭小,各个经济单位又彼此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因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闭关自守,也就成了这种经济的必然具有的特征。

在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趋于瓦解,并终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代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占统治地位的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自然经济只是作为一种落后的经济残余而存在。不过,在殖民地和附属国里,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控制和奴役,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自然经济仍然被大量保留下来。

[匠户制度]

蒙古统治者在其初期掠夺战争中,把从中亚各地和中原地区俘获的手工艺匠人集中起来,加以利用。这些工匠成为元代初期官营手工业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身份同于工奴。大规模战争结束后,元政府采取拘括户口的办法来控制工匠。工匠的户籍,编入另册,称为匠户。元代匠户主要有两种,为军队生产,受军队管辖的是军匠;为各局院生产,受局院管辖的是官局人匠,总称系官人匠。此外,还有受各贵族王公直接管辖的,称投下匠户。匠户名义上不再负担其他科差,每月并向政府领取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大致是每人米三斗、盐半斤。家属只供给四口,大口每月二斗五升,小口一斗五升,超过四口的,不予供给。由于长官的克扣,经常还不能够完全领到手。所以工匠们常是“衣食不给,致有庸力将男女质典者”。

匠户的职业是世袭的,非经放免,子孙不能脱籍。官局中的劳役完全是强制性质的,这就是所谓“匠不离局”。

在这种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工匠们经常用逃亡和怠工等形式来进行反抗。由于工匠们的反抗,官局手工业各部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有时不得不采用差派民间工匠到官局手工业部门中劳动的办法来解决技术、劳力缺乏的问题。

明代沿袭了元代的匠户制度,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其中匠籍全为手工业者,军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中服役者,称为军匠。从法律地位上说,这些被编入特殊户籍的工匠和军匠比—般民户地位低,他们要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匠、军籍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隶匠、军籍是不得应试跻身士流的。轮班匠的劳动是无偿的,要受工官坐头的管制盘剥,工匠以怠工、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明政府不得不制定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以银代役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这样,轮班匠实际名存实亡,身隶匠籍者可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明中期开始的逐步深化的匠役改革无疑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到了清代,持续了4个半世纪的匠户制度正式终结。[中国早期蚕丝生产]

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织丝的国家,传说其发明者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她用蚕丝织造绢帛,使人们有了衣裳。丝织品比葛、麻类纤维织出的粗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

把传说与考古加以印证,说明中国蚕丝的出现确实不下五千年的历史。近年考古学家在良渚文化(距今约5250—4150年)遗址中发现了不少丝绸的物证。如在吴江梅堰袁家棣出土的一件陶壶的下腹部刻有五条头向一致的蚕纹,其形态与现代家养桑蚕酷似,证明当时已经饲养了桑蚕。钱山漾遗址中还出土了绢片、丝带和丝线。经鉴定,原料都属家蚕丝。丝带宽0.5厘米,是由30根单丝分10股编织而成的圆形带子。绢片的经纬密度为每平方厘米48根,可能是先缫而后织,推测是用水平式腰机织成的。这说明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的丝织业已达到了一定水平。

家蚕丝又叫桑蚕丝,与野生柞蚕丝、葛麻丝不同,是桑蚕化蛹前吐的丝,颜色洁白,有光泽,手感柔软。一只桑蚕能吐800—1500米天然纤维。现代家蚕个体大,吐的丝也粗。古代的家蚕形体小,蚕丝纤维偏细,所以当时用增加经纬丝数来达到绢织物的密度。桑蚕的饲养及先缫后织技术的发明确实是中国古代一项很了不起的创造。

[西汉的丝织业]

西汉时期的纺织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当时,长安和临淄(山东淄博市)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长安设有东西织室,临淄和陈留襄邑(河南睢县)等地设立了大规模的官营作坊,作坊的织工常达数千人之多。在丝织业发达的城市里,也有富商大贾经营的作坊。农民家庭则主要是纺织自己穿用和缴纳赋税的麻布、葛布和绢帛,有时也出售一小部分纺织品。丝织品的种类很多,官营作坊以生产比较贵重的锦、绣、纱觳为主。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保存完好的绢、纱、绮、锦、起毛棉、刺绣、麻布等丝麻织品,这些绚丽多彩的高级丝织物,用织、绣、绘、印等技术制成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及菱形等花纹,反映西汉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特别是一件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其重量仅49克,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中已有单锭纺车的图像。特别是1956年在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人物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图像,展示了一幅纺织生产的生动情景。

西汉时不仅有纺纱的工具,而且出现了织布机。秦汉之际,斜织机在南北方地区已经比较普遍,在农村广泛地采用了脚踏提综的织机。同时还有织造提花织物的机械——提花机,提花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汉锦是汉代织物水平的代表,是多彩织物。经对丝织品的化学分析,知道是用茜草素和蓝靛作染料,可染成绿、红等色。这比战国时的染色工艺提高了一步。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形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原来以为是五代楚王马殷的墓葬,1972—1974年相继发掘,先后出土3座西汉墓葬。据考证,这是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其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棺内女尸一具,保存十分完整,为国内所仅见。随葬物品非常丰富,达3000余件,有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竹木器、木桶、农畜产品、中草药等。其中覆盖在内棺上的一幅彩绘帛画,花纹鲜艳,色彩绚丽,画面内容想像丰富,是中国现存2100多年前的丝织品绘画珍品。另外,一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西汉初年的丝麻织品,有许多锦、绮、菱纹罗等精美的提花织物,还有凸版彩色套印的印花纱以及多次套染与媒染相结合染成的织物,据分析共有三十六种色相,反映了西汉初期纺织和印染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为汉侯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是利苍之子。3座墓葬的时间相距20多年。又据考证,侯系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封,四年(公元前191年)即废。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如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其原书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种。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医学的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出土文物后移至湖南省博物馆陈列,三号墓坑则仍保留原样,以供中外游人参观游览。

[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与铅、锡的合金。红铜又称纯铜。由于铜矿石与其他有色金属矿常常是伴生的,所以红铜中常含有铅、锡等金属。一般称锡含量低于2%,铅含量低于3%的铜为红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铸成的器物硬度差,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也不好,冷却时收缩性也较大。但加入锡、铅以后,其性能可以改善。例如:加入10%的铅,熔点可降低43℃;加入10%的锡,熔点可降低73℃;若加入20%的锡,熔点可降低193℃。同时,布氏硬度也可以提高。红铜的布氏硬度为35,加入5%一7%的锡,布氏硬度就增高到50—65,加入9%一10%的锡以后,布氏硬度可达到70—100。另外,加入铅和锡以后,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动性得以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

商代除了铅青铜(铜铅合金)和锡青铜(铜锡合金)外,还出现了铜铅锡三元合金。大约在商王武丁前后,古代工匠已经掌握了这种三元合金工艺。这比西方要早好几个世纪。

一件铜器的铸造需要经过以下的工艺流程:(1)制模,即将要制作的青铜器先用泥塑出模子,有花纹的要刻出花纹;(2)从泥模上翻制外范;(3)将泥模刮去薄薄一层,使之成为范芯;(4)范芯与泥模先阴干,然后用高温烘烤;(5)将陶范与范芯组装起来,并予以固定;(6)浇注铜液;(7)拆去陶范与范芯;(8)修整、打磨毛刺。这时—件金灿灿的铜器就铸造出来了。

在完成上述程序后即可获得一件铜器的称为浑铸法。但有些铜器造型奇特,如四羊尊的肩部有四只形象生动的羊头,用浑铸法不能铸成。于是工匠们用分铸法,先铸出附件(羊头),再在铸造器身时,将它们铸接在一起;也有的是先铸器身,再将附件与器身铸接在—起。这种分铸技术在商代已被工匠们熟练地掌握,所以铸造出许多精美、奇特的铜器。泥范分铸方法的应用,开创了与古代西方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范铸技术,这是三千年前中国工匠的杰出创造。

青铜文化即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大约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铜器的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青铜工具的锐利远胜于石器,加以当时的铸造技术可以制作出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各种手工工具和农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拥有众多人口的都邑出现了。在这些都邑中,建造起巨大的宫殿;修造大型王陵;构筑起城垣与壕沟之类的防御设施。在都邑与各地之间有马车与舟船等交通工具相连接;还出现了锲刻的甲骨文,用于记录社会生活中的事件;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也发展起来。青铜工具用于采矿业,可以采出更多的矿石。冶炼业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使青铜铸造业的发展。这种良性循环,使中国的青铜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所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古代冶铁业]

中国古代冶铁业兴盛于公元前770年左右,春秋战国之际进入铁器时代,铸铁件大量用于制作农具、手工工具等。公元前221年秦统—中国后,设“铁官”管理冶铁业。到公元前119年的汉武帝元狩四年,共在大河上下、长江南北的39个郡内的49个产铁地区设有铁官。到唐代,全国共有铁矿104处。公元810年前后,铁的年收入量约为200万斤。到宋代,全国冶铁场所分布于36个州,年总收入量达到550万斤,其中的74%集中在今河北的邢台、磁县两地。元明时代,中国官铁收入大幅度增长,元初达到1000万斤/年,明初更达到1800余万斤/年。同时,冶铁业重点南移到江西、湖广地区。公元1395年的明洪武28年,官库存铁达3700余万斤。于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停办官冶铁,让民间自由开采,官府只按2/30的税率收税。至清代,大型铁场集中在广东佛山和陕西汉中2处。佛山的冶铁工人曾多达3000人。汉中铁场有大小分厂几十处,大厂有2000—3000人,小厂有数百人至千余人不等。

中国铸铁冶炼技术所以能够比欧洲早1900年发明,并且很早推广应用,主要由于继承和发展了青铜冶铸技术,并运用了长期累积的丰富经验。远在商代和西周时代,青铜冶铸技术已有很高水平,商代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司母戊大方鼎”,西周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大盂鼎”、“大克鼎”等。春秋时代已使用高大的圆锥形炼铜竖炉,高达1.2到1.5米左右,炉缸有一或两个鼓风口,有着鼓风设备,因而到春秋后期,冶铁鼓风炉有重大的进步,已能铸造大型铁器用来颁布成文的刑法。公元前513年,晋国曾在国都征收“一鼓铁”的军赋,把成文的刑法(即当时所谓“刑书”)铸在铁鼎上颁布(《左传》昭公29年)。

我国冶铁技术的进步是和冶铁鼓风炉的改进分不开的。由于冶铁手工业积累了经验,扩大了炼炉,加强了鼓风设备,使得炼炉的温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改进了冶铁技术。当时冶铁炼炉上的鼓风设备是一种特制的有弹性的大皮囊,这种大皮囊的形式和当时一种盛物的叫做“橐”的皮囊相类似,两端比较紧括,中部鼓起,好似骆驼峰。在这个大皮囊上有把手,用手拿把手来鼓动,就可把空气中的氧不断地压送到炼炉鼓风管中,以促进炼炉中木炭的燃烧,从而提高炼炉的温度。这时冶铁的炼炉叫做“橐”。鼓风的大皮囊因为形式像橐,就称为“橐”。那个炼炉的鼓风管的装置,因为和一种称为“篇”的管乐器差不多,就称为“篇”。这种鼓风设备也总称为“橐篇”。

1953年河北兴隆燕国冶铁遗址出土大批铁质铸范,包括六角梯形锄范、双镰范、斧范、双凿范、车具范等,大多数是复合范,构造复杂,制作精美,说明这时铸铁的铸造工艺已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从六角梯形锄范使用铁内芯来形成锄柄孔的办法(即通过锄范壁插入一根铁芯子)来看,说明当时冶铁手工业工人已掌握了相当熟练的操作技术。铁范本身是白口生铁的铸件,又是铸造铁器的模具。这样用铁范来铸造铁器,可使铸件形状稳定而精致,并可连续使用,不致像一般陶范那样用一次就要毁坏,其生产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战国时代开始广泛使用铸铁的工具,但是早期的铸铁,是质脆而硬的白口铁,很容易折断,不耐用。因此,当时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两种柔化铸铁的技术:一种方法是铸铁件的可锻化热处理,经过氧化脱碳并析出部分石墨,使成为白心可锻铸铁。到战国晚期,出现了黑心可锻铸铁,是经过长时间加热退火而成,韧性比白心可锻铸铁高。

另一种方法是经过加热氧化,对铸铁进行脱碳处理。在脱碳不完全时,铸件外层已成为钢,内层还是铸铁,成为一种钢和铁同存于同一工具中的复合组织;在脱碳较完全时,白心组织消失,铸件组织全部由铁变成钢,但还保存有铸件的特点(具有缩孔、气眼等特征)。

当时还利用控制退火办法,创造了表面为低碳纯铁、中心为硬度高的钢质复合铸件,使用中把表面层磨损,露出中间层作为刃口,解决了某些工具要求有坚硬锋利耐磨的刃口而又具有韧性的矛盾,这种方法在战国后期,北起燕赵、南达楚国的范围内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铁工具的功能。

我国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要比外国早2000多年。欧洲到18世纪才有白心可锻铸铁,19世纪美国才开始熔制黑心可锻铸铁。我国这项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对于当时铁工具的广泛使用,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

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采炼工场。这个遗址长2公里、宽1公里,发现有古矿井、冶炼遗址和炼铜炉。古矿井分为竖井、斜井、水平井三种,深入地下40至50米,坑道用木架支撑,井下有排水系统和通风设施。在不同期的井内出土的开采工具有:木质的锤、铲、锹、钩,船形木斗,铜质的斧、锛、凿、锄,铁质的斧、锤、锄、耙等。古矿井附近的冶炼遗址,地表覆盖着大量炉渣,总重量约达40万吨左右。炼炉则为竖炉,它由炉基、炉缸、炉身构成,有风沟、风口、金门,作鼓风、排渣和出铜液使用。炉壁各部位用不同的耐火材料建造,矿石被碎成3至4厘米的球状,加入溶剂配料后入炉。模拟试验表明,炉温可高达1200℃,铜块含铜91%一93%,炉渣含铜量0.7%。为研究古代冶炼技术提供了可靠资料。

[陶瓷生产]

据考古发现,早在10000年前中国人就已制造陶器。4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出现了以高岭土制成的白陶,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瓷。瓷器的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科技的独特贡献。东汉时期制瓷技术已渐趋成熟。唐宋时期的青瓷称盛一时,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宋元时期制瓷工艺技术达到了新的更高的水平,无论在瓷器的胎质、釉料、纹饰,还是在瓷窑结构和烧制技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明清时期是制瓷业高度发展的阶段,精致白釉烧制“窑变”釉色,以及各种彩瓷的制造是这一时期制瓷技术的重大成就,推出了大量精品和传世之宝。中国的瓷器早在隋唐时期即远销国外,10世纪以后制瓷技术陆续传到亚洲一些国家。欧洲人则是在15世纪下半叶学会制瓷的。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是继青瓷之后出现的一种彩陶,主要由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故称唐三彩。也有二彩、四彩的,但总称唐三彩。它是在继承汉代绿、褐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制陶技术发展的高峰,当时就闻名中外。常见的出土唐三彩产品有三彩马、骆驼、仕女、龙头杯、乐伎俑、枕头等。尤其是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驮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牵驼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回忆起当年骆驼叮当漫步在“丝绸之路”上的情景。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在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是在中国唐代贵族文化的最盛期(公元8世纪)专为贵族葬礼特制的一种彩陶。在唐代只存在一个短时期,所以现在发现的唐三彩成为稀世之珍。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越窑]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窑场之一。“越窑”一词,出现于唐代。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茶圣”陆羽也在其论茶专著《茶经》中称:“碗,越州上,……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唐代文人对当时的越窑非常推崇,“越窑”之名由此而流传开来。

[邢窑白瓷] 邢窑白瓷是中国唐代瓷窑产品。窑址位于河北内邱。内邱在唐代属于邢州,故称邢窑。邢窑白瓷的生产,开始于隋,入唐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唐中后期已自成体系,并能与越窑青瓷分庭抗礼。

邢越两窑所产瓷器,一白一青,在地域上一南一北,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邢窑白瓷,胎体坚硬细薄,釉色洁白均匀,干净而微闪青灰或淡黄,有“类银类雪”之誉。较之越窑青瓷的类玉似冰,亦别具特色。邢窑白瓷朴素大方,极少装饰,产品多为碗、壶、盘、盒、罐、钵等生活用器。造型上偏重器物的实用性,线条单纯洗练,简洁爽利,具有—种质朴自然的天趣。

邢窑白瓷在烧成技术和工艺处理上比较成熟,亦很少因过火而产生变形的弊端,故而深受文人雅士及平民百姓的喜爱。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位于江西景德镇市,是我国著名制瓷窑场。始于南朝,经唐、宋、元、明、清至今长盛不衰。唐朝已烧造白瓷,宋代景德年间烧造官窑器,底书“景德”二字,从此有景德镇之名。当时制品中以青白瓷最负盛名。这种瓷器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自清人陈浏的《陶雅》以后,都把它叫做“影青”。元代青花、釉里红等已烧制成功。到明代,景德镇开始成为我国瓷业中心,一道釉和彩绘等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有五彩、斗彩等彩绘的创造。到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新,能烧制粉彩、珐琅彩等。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烧造的最为精巧,并各有千秋。

[钧窑] 钧窑,中国古代五大名瓷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省禹县,禹县古属钧州,所产窑瓷故名钧窑。钧窑瓷在北宋进入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金代和元代,至明代停烧。到了明代,江苏的宜兴窑,广东佛山的石湾窑,江西景德镇窑,均采用其生产工艺,烧制“宜钧”、“广钧”和“炉钧”。

钧窑的胎质精细,造型古朴。釉色除月白、天蓝外,尤其是铜红釉,呈色五彩缤纷,光辉夺目,这不是釉的本色,而是通过烧制时自然形成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变”,就是指的这种“窑变”,其中最为有名的为海棠红、玫瑰紫色。更为奇特的是,通过“窑变”后,形成了鬼斧神工、精美绝伦的天然图案,线条流畅,流动感强,有的似高山飞瀑,有的似黄山云海,有的似翠竹生烟,气象万千,引人入胜。故诗人有“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赞美词。宋徽宗赵佶特别偏爱钧瓷,将其指定为宫廷御用瓷器中的珍品。

钧窑也是北宋时期的官窑,故有官钧窑之称。为供皇室需要,专门派人到江南各省寻找奇花竹石,并令钧窑专门烧制各式花盆、奁等陈设用器,用来盛装精美的奇花竹石,故在瓷器的烧制中,对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并在器物的底部刻上数字,以表明器物的大小,或使器物对号入座不会互相混乱。

钧窑主要使用一种乳浊釉,釉的着色剂含有大量铜元素。铜红釉对窑内温度十分敏感,稍一偏离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而恰恰是这种“窑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万千的神奇色彩。再加上釉层在干燥时或烧制初期瓷胎形成干裂,后在高温时因釉料的流动而填补了空隙,于是就产生了好似“蚯蚓走泥”般的纹痕。这一缺陷反而变成了后人鉴别钧窑瓷的重要依据。

[龙泉窑] 龙泉窑遗址分布在今浙江省丽水地区及其周围的武义、永嘉、文成、泰顺等县。

龙泉窑址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址,以龙泉县境内的窑址最为密集,有300多处,其中瓷器质量最好的窑址多集中在龙泉县的大窑村一带,这里是龙泉窑的中心,故而统称为“龙泉窑”。

龙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的上游,瓷土矿藏十分丰富,河流的两岸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盛产烧瓷用的燃料——松柴。瓷窑可利用溪流的山坡选址,制瓷原料可依赖廉价的水碓粉碎并加工,成品也可从瓯江顺流而下运到温州,瓷器的输出十分方便,这些都是对瓷业生产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盛极于南宋晚期,北宋至南宋初年,主要生产盘、碗、壶等日用品,制作工整,普遍使用刻花,并辅以蓖点纹、蓖划纹及波浪纹、云纹等,釉层比较薄,釉色青中泛黄。

到了南宋中期,出现了炉、瓶、渣斗、塑像等物,且每种器物又有多种式样,装饰以刻花为主,碗内刻云纹的较多,釉层晶亮透明,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瓷器是龙泉青瓷的最为有名的产品,约始创于南宋晚期。釉层丰厚滋润,色泽晶莹,特别是梅子青,色调可与翡翠相媲美。此期器物的造型更加多样化,而且还出现了模仿玉器的琮,模仿铜器的鬲、觚、觯、投壶等,说明龙泉窑的青瓷已经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

龙泉窑发展至元代,开始较多地烧制大件物品,这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各地制瓷业的兴起,特别是景德镇制瓷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些技工纷纷迁走,另行建窑,龙泉窑开始走向衰落。[耀州窑]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为北方青瓷的主要产地,分布在陕西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瓷器多为青中泛绿,晶莹滋润,以精美质朴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素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誉,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窑创烧于唐,北宋鼎盛,终于元末明初,连续烧造陶瓷的历史长达800余年。

耀州青瓷质地坚硬时有冰裂,式样雅朴,纹样图案分明。釉色以橄榄绿等为主,透明度高。装饰手法以刻花见长,间以梳齿纹样,疏密有致更显及花纹刀法洗练,生动活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并因其“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而被选为“贡瓷器”。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

结合教材提供的史料,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

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进而深入了解市的发展和变化。

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增强历史的直观印象。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并结合历史文学作品认识其当时的发展或繁荣程度。

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中国古代执政集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文献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解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内在关系。

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发展情况,借助互联网查阅更多的信息,并对有名的商帮进行深入而有价值的探究。

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在有条件的地区,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进而用比较法把所收集的实证资料和文献进行对比和比较。

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都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上商业传统和商业基础的分析,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四个目。第一目通过中国古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具体实例,来说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并说明在明代以后中国出现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著名的有晋商和徽商等。

第二目通过一些历史文献叙述了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并说明这一商业形式由最初的受到严格规范,到宋代突破了原来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商业活动逐渐摆脱了官吏的直接监视,从而有利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目介绍了中国古代商人的生活。他们虽然拥有大量的财富,并且是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却因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而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他们通过经济活动追逐利润,经历着诸多辛劳和风险。

第四目引用历史文献介绍了中国古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的发展和繁华情况。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对等的深层次原因。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有人认为在明清时代,有人认为在元代,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在唐代,甚至有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状态。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有人则认为,中国传统经济的性质,不具备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条件。请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谈一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案提示:(1)中国古代虽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是,商品经济也非常发达,完全具备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的经济条件。只不过,因为专制主义统治的时间太长,再加上统治者长期以来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起了阻碍和延缓作用。(2)明朝中后期,中国的江南地区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如果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中国有可能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

2.你读过的古代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了商人的生活? 答案提示:施耐庵的《水浒传》、冯梦龙的《三言二拍》、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自我测评] 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

答案提示: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阅读与思考] 《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样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译文:“贞观元年十月皇帝下令:五品以上的官员,不容许进入市场。”说明:(1)说明唐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商人获利丰厚经济实力增强;政府行政官员企图依仗其手中的权力从商人那里获得利益。(2)同时,说明在唐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依然比较严格。

[知识链接]

市署:《新唐书•百官志三》记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说长安和洛阳两京诸市署,各置主管官员“令”一人,品级为从六品上,副职二人,品级为正八品上。他们的责任,是管理商品交易,负责度量器物,分辨商品质量的真伪和数量的轻重。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并通过历史文献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历史发展的兴趣和能力;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了解学生以文证史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史实的发展进程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评价方法] 调查法、档案法、观察法、测验法。

[评价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市”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观历史古城或遗迹;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根据历史文献进行调查和讨论,把学生的观察和调查、讨论所得进行整理存入档案。待这节课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档案的记载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及时组织测验,以此来检测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并及时进行弥补。

[评价总结]

通过对中国古代商业经济有关知识的学习,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分析探究、求证等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档案的记载看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

(五)历史问题注释

[商帮]

明清时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在全国各地出现一批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且是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商帮。他们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除与整个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外,更主要的是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

著名的有十个商帮: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陕西商帮、宁波商帮、山东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龙游商帮。

[晋商]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期间,晋商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管理,优秀的商业文化,广拓经营领域和活动范围,经营项目“上自绸缎,下至葱蒜”,几乎百业俱备;足迹遍及华夏大地及周边各主要国家;服务对象上达朝廷、官宦,下至乡野、边关;商路达万里之遥,款项则汇通天下。

到清中叶以后,其所拥有的资本控制了中国北方的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和贸易,并且在明清两朝财政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强大经济势力,称雄国内商界长达500年之久。但是,发展到近代却随着清王朝的消亡而走向衰败了。

晋商的辉煌,不仅成就了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推动山西成为当时的“海内最富”,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兴起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商业文化。

[徽商] 徽商,即徽州商人,一般指徽州府所属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婺源六县经商之人,徽商是我国十大商帮之一。多数学者认为,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嘉靖,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顶峰,至嘉庆、道光年间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以后,政治经济中心南移,促使其临近地区的经济首先得到相应发展,中原文化也随之被引入江南。徽州正处在当时东南经济要区苏浙中心,南北交往要冲,由于徽州特殊地理环境和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徽州地主经济向商业经济转移。南宋初期即有徽人为经营茶、墨、纸、木“行买四方”的记载。明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徽人从商增到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其实,徽州人通常十二三岁就要到城里当学徒。因为徽州地少人多,迫使农民从事其他劳动。明代《安徽地志》说:“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徽州人做生意一般都是小本经营,多数受雇于他人,并非“生而善买”,而是当时社会因素和徽人刻苦经营所造就的。嘉庆《徽州府志》就指出:徽人“善仪容,有口才”,“善识低昂,时取予,以故买之所入视帝郡倍厚”。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徽州素称“东南邹鲁”,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云梦睡虎地秦简] 1975年冬,在湖北云梦睡虎地1l号秦墓棺内墓主的头部、右侧、腹部和足部等部位,发现堆放有序的竹简1555枚,保存基本完好。清理时,简上残存上、中、下三道编连丝线痕迹,原应是整卷入葬的。整简长23—27.8厘米、宽0.5—0.6厘米、厚0.1厘米。秦代隶书大多清晰可辨,绝大多数墨书于篾黄上,极少数墨书于篾青上。这批竹简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编年记》、《南郡守腾文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种和乙种等。这些竹简出自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的纪年墓中,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大量秦代竹简,对于研究秦代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汉的商业和交通]

西汉最大的都市是京师长安。据考古发掘,长安城周围长22600多米,相当汉代六十多里长。规模之大,超过古代罗马城三倍以上。城垣每面有三个城门,可容四辆大车并行。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有八街(纵街)九陌(横街)之称。街道三道并列,与城门的三个门道相连接,其中中央大道特别宽大,是皇帝专用的“驰道”。全城中部和南部几乎全是宫殿区,占全城三分之二。城西北角的东、西九市,是商业活动区。长安商业很繁华,在九个市场之内,聚集着各种大小商店,出卖各地的货物。同类商店又集中在一处,成为许多市,如酒市、牛市、马市、羊市等。这些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东、西九市不仅是商业区,而且也是手工业区,如市内便有官府手工业作坊。城内北边一部分是居民区,占全城的十分之一左右。据记载,西汉末长安人口有24万之多。

5.高中语文教师用书pdf 篇五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精髓(suǐ)

.数落(shǔ).B.停泊(bó).无垠(yín).C.槛外(jiàn).涕泪(dì).D.叫嚣(xiāo).颦蹙(cù).泪”应读tì。

【答案】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篇幅 引诱 瑕不掩瑜 居高临远 B.圆满 寥落 奈人寻味 流毒无穷 C.静默 亵渎 真知卓见 拔木转石 D.腐化 震憾 迥乎不同 自成风会

【解析】 B项,奈—耐;C项,卓—灼;D项,憾—撼。【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昔日甚嚣尘上的“西方的月亮圆”言论已....彻头彻尾宣告破产。

B.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永恒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了。...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D.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纯粹(cuì).数见不鲜(shù).湖泊(pō).鲜为人知(xiān).门槛(kǎn).一蹴而至(cù).犬吠(fèi).轻鸢剪掠(yuān).【解析】 A项,“数见不鲜”应读shuò;B项,“鲜为人知”应读xiǎn;C项,“涕...【解析】 A项,甚嚣尘上: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议论纷纷。用在此处,符合语境。B项,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不合语境。C项,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对象不对。D项,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暴露出来的一小部分。不合语境。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D.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解析】 A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少宾语,在“细腻”后面加“的状况”;C项,两面对一面,可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删掉;D项,“这方面”到底是“搜集史料”呢,还是“鉴定和运用史料”,指代不明确。

【答案】 B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②⑥①③④⑤ C.⑤②⑥③①④

B.②⑤⑥①④③ D.⑤⑥②④③①

【解析】 先按照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将⑤⑥、①④排在一起,再根据②句与首句中数字的直接关系,将②排在首位,再根据③句所述的“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确定“二者”指的是“伸出援手”和“正确施救”。【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6.怎样理解文中“早熟的代价是早衰”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国诗不符合诗的发展“最后有抒情诗”的一般发展规律,纯粹的抒情诗在中国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中国抒情诗在达到很高的境界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所以又是早衰的。

7.作者举梵文的《百喻经》的例子具体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想说明中国最完美的抒情诗在中国诗里出现得非常早;中国绘画里,“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出现得也很早;中国的辩证法的成熟早于中国的逻辑。总之,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先于西方成熟,往往是飘飘凌空的空中楼阁。8.作者为什么说“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国诗歌篇幅短小,诗人们却能在短小的篇幅里传达出悠远的意味,这就好比在很小的樱桃核或象牙方块上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一样。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中国诗和中国画(节选)

钱钟书

一个传统破坏了,新风气成为新传统。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因为他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所谓“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元行冲《释疑》),而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除旧布新也促进了人类的集体健忘,一种健康的遗忘,千头万绪简化为二三大事,留存在记忆中,节省了不少心力。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就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他的眼界空旷,没有枝节凌乱的障碍物来扰乱视线,比起他这样高瞻远瞩,旧的批评家未免见树不见林了。不过,无独必有偶,另一个偏差是见林不见树。局外人也就是门外汉,他的意见,仿佛“清官判断家务事”,有条有理,而对于委屈私情,终不能体贴入微。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各有语言天地,各行各业以至一家一户也都有它的语言天地,所谓“此中人语”。譬如乡亲叙旧、老友谈往、两口子讲体己、同业公议、专家讨论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听来,往往不甚了了。缘故是:在这种谈话里,不仅有术语、私房话以至“黑话”,而且由于同伙们相知深切,还隐伏着许多中世纪经院哲学所谓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suppositio),旁人难以意会。释朱宏《竹窗随笔》论禅宗问答:“譬之二同邑人,千里久别,忽然邂逅,相对作乡语隐语,旁人听之,无义无味。”这其实是生活中的平常情况,只是“听之无义无味”的程度随人随事不同。批评家对旧传统或风气不很认识,就可能“说外行话”,曲解附会。举一个文评史上的惯例罢。

我们常听说中国古代文评里有对立的两派,一派要“载道”,一派要“言志”。事实上,在中国旧传统里,“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主要是规定各种文体的职能,并非概括“文学”的界说。“文”常指散文或“古文”而言,以区别于“诗”“词”。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好比说“他去北京”“她回上海”,或者羽翼相辅,好比说“早点是稀饭”“午餐是面”。因此,同一个作家可以“文载道”,以“诗言志”,以“诗余”的词来“言”诗里说不出口的“志”。这些文体就像台阶或梯级,是平行而不平等的,“文”的等次最高。西方文艺理论常识输入以后,我们很容易把“文”一律理解为广义上的“文学”,把“诗”认为是文学创作精华的同义词。于是那两句老话仿佛“顿顿都喝稀饭”和“一日三餐全吃面”,或“两口儿都上北京”和“双双同去上海”,变成相互排除的命题了。传统文评里有它的矛盾,但是这两句话不能算是矛盾的口号。对传统不够理解,就发生了这个矛盾的错觉。当然,相反的,也会发生统一的错觉,譬如我们常听说中国诗和中国画是融合一致的。

9.第一段中,“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这句话中的“当局”者和“傍(旁)观”者各指什么人?“迷”和“审”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上下文不难发现,这句话是说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和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作品的态度。

【答案】 “当局”者指的是“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傍(旁)观”者指的是“新传统里的批评家”。“迷”指因置身其中,对旧传统里的作品不能全面认识和客观估计;“审”是指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能对旧传统里的作品有全面的分析和客观公正的评价。

10.第二段里“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这两句话”指的是哪两句话?“水米无干”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这”是一个关键词,可见这两句是指上文中的。“水米无干”的“干”是“关系”,“水米”是比喻的喻体,找出它的本体即可。

【答案】 “这两句话”指的是“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水米无干”指原来说的是不同的两个问题,即古代文体是散文用来“载道”,诗歌用来“言志”。

11.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谁?批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文章第一段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针对新传统里的批评家的偏见而展开议论的。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作者在文中主要批评的是新传统里的批评家。主要是批评他们对旧传统里的作品进行评论时,有见林而不见树的偏差。12.结合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以及这篇文章,简要分析钱钟书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个由课内牵引到课外的拓展性题目,回答时不必求全面,只要能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分析即可。

【答案】(1)善于使用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解说得生动透彻,如文中以“水米”来比喻“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两种主张。用“清官判断家务事”比喻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旧传统的作品的批评,生动幽默。(2)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将两者的观点表现得准确清楚,如将新传统的批评家和旧传统的批评家对比,将“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的观点进行对比,从对比中阐述自己的主张。(3)大量引用古典诗文,不仅使文章典雅丰富,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语言表达

13.20世纪80年代,国外某汉学家读了《围城》后非常钦佩该书作者钱钟书先生。这位汉学家在北京参加国际研讨会时打电话给钱钟书先生,表达了希望拜访他的意思。下面是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

钱钟书:你吃过鸡蛋吗? 汉学家:吃过。

钱钟书:你吃过鸡蛋以后有没有想过要认识那只下蛋的鸡呢? 汉学家:没有想过。

钱钟书:那你也就不必见我了。

如果你是这位汉学家,在遭到钱钟书巧妙谢绝后仍然想拜访他,你怎样表达你的希望呢?要求仍然以“鸡”和“蛋”为喻体,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次吃的“鸡蛋”味道非常特别,所以很想见一见那只非凡的“母鸡”。14.白居易在《琵琶行》开篇中写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请就你对《琵琶行》及白居易本人的了解,写一篇送别场景的短文。

要求:(1)侧重环境描写。(2)准确把握句中意境。(3)至少运用排比、拟人或比喻中的一种修辞。(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对古典诗句以赏析的方式进行扩展。此类扩展必须以理解原句的内容及作者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为前提。答题时,首先要借助对《琵琶行》及白居易的了解,准确把握句中的意境;其次是将送别的场景描述出来,尤其要侧重送别时的环境描写。

6.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三疑 篇六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问: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贾府是个怎样的大家庭?

与教材配套使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答案是: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林黛玉来到贾府,与众人见面。透过她的眼睛,我们看到,贾府是一个社会地位和气派非比寻常的豪门旺族,是皇帝信任和赏识的簪缨世家,礼节繁复,等级森严,仆从如云,吃穿用度豪奢。

这个答案是否准确姑且不论,其中的“豪门旺族”写法正确吗?“豪门”指有钱有势的家庭,无疑是没有问题的。如鲁迅《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而“旺族”在汉语中却无一用例,肯定是行不通的。笔者以为:这里的“旺族”应改为“大族”或“望族”。

“大族”指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如《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新唐书·李密传》:“永安大族周法明举江黄地附之。”“望族”指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如秦观《王俭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江左以来,公卿将相出其门者十七八。”茅盾《一个女性》:“但巧而又不巧的是琼华出身于本镇的望族,命注定了该受周围五十里内的青年男子的崇拜。”再看贾府,它有钱有势,人口众多,很有名望,正可谓“社会地位和气派非比寻常”,是“皇帝信任和赏识的簪缨世家”,这也确是众所周知的。若说贾府是“豪门大族”或“豪门望族”,则显然是恰当不过的。

二、“直栏横槛”译文准确吗?

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杜牧《阿房宫赋》中的“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翻译为“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郭还要多”。试问:“直栏横槛”可译为“直的栏杆,横的门槛”吗?笔者以为,这样的译文并不准确。

“直栏横槛”是个并列短语,“直”与“横”相对,将“槛”译为“门槛”也能与“栏”(栏杆)相对,这似乎符合短语的结构,也符合宫殿的实际,但查检工具书却无法找到相应的理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释“槛”为多音多义词,除了有读jiàn的音与义,还有读kǎn的音和“门槛”的义。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释“槛”为单音多义词,只有读jiàn的音和几个义项。其中有引申义“栏杆”,例证是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里的“槛”,不是指滕王阁的门槛,而是指它的栏杆。可见,古代诗文中的“槛”是不能释为“门槛”的。

同样的道理,“直栏横槛”中的“槛”也不能释为“门槛”,它不会是阿房宫的“门槛”,只能是它的“栏杆”。这从有关权威资料中也可获得佐证,如金启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江苏教育出版社)释“直栏横槛”为“纵横交错的栏杆”,阙勋吾等译注的《古文观止》(岳麓书社出版)译“直栏横槛”为“纵横长短的栏杆”。因此,“直栏横槛”当译为“直的横的栏杆”或“纵横交错的栏杆”。

三、“任意信笔写出”表达顺畅吗?

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46页、第152页都写有下面的话:

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编者对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评说。请问:其中的“任意信笔写出”表达顺畅吗?

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便知,“任意信笔写出”犯有成分赘余之病。“信”有个义项是“听凭;随意;放任”,例如“信步”“信口开河”。“信笔”是个副词,意即“没有多加考虑,随意(写或画)”,例如“信笔涂鸦”“信笔写来,直抒胸臆”。既然“信笔”含有“任意”之义,那么“任意信笔写出”就有叠床架屋之嫌。笔者建议,应删去“任意”或“信笔”。

上一篇:正确戴安全帽的两点是下一篇:抗日战争纪念馆游览讲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