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的实践探索

2024-11-19

快乐体育的实践探索(共9篇)

1.快乐体育的实践探索 篇一

小学快乐体育的实践与研究

合兴小学 王学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上,过于手段化、公式化,过多地考虑到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很少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需求。最终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几乎无法表达,学生难以有愉快的体验。而《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有机组成部分,更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那么体育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为此,我进行了小学快乐体育的实践与研究。

二、快乐体育的界定

快乐体育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

快乐体育是指以终身体育、发展个性需要为主线,从情感入手,以对学生进行健康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注重爱的教育、美的教育和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满足运动欲望,发展体力和智力,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人格。

正确认识快乐体育还要避免一些错误观点:1、把快乐体育肤浅地认为只要上课有笑声,学生活跃、有兴趣就行了;2、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育行为,那能都快乐?跑1500米,怎么呢?3、望文生义,认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毫无目的地加点游戏、舞蹈,甚至语言上来点不着边际的“幽默”;4、快乐体育与我国50年代就有的情景教学、趣味教学差不多,只是说法不同。虽然,快乐体育与情景教学等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立意上确有相似之处,但情景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而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两者还有本质上的区别。

三、理论依据:

1、 小学新课程教学依据《课程标准》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把学生培养合格、健全的国民发挥重要作用。

2、 快乐、主动的学习行为是教学过程集约化的反映。

3、 根据当代教育理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毕生受用,追求美好的生活。

4、 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是教学工作的美好境界,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

5、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作为体育基本手段的运动都具有“玩”的特性。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创设有乐趣的教学情景

少年儿童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只有当教学活动对他们的心理因素产生有效地刺激并为他们所喜爱时,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才能使潜在的力量真正投入到身心活动中来。因此,我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应将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思想教育与学生的身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活动中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设计教学情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钻研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2、适度可行,防止因注意了趣味性而忽视了练习密度的负荷量;3、情景要具有时代气息,新颖,富有教育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能力的培养、意志的磨练、情景的熏陶,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言性与非语言性的交流、互动相结合

体育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进行,即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体育教学中的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依存,关键是两者配合默契的程度和运用的时机。在教学实践中,将语言表达与表情、肢体语言的变化协调地融为一体,是教学艺术的体现。

(三)学生自我锻炼,自我体验、自我评价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我锻炼的自锻炼时间,让学生围绕课堂教学中素质练习的要求,自主练习、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在学生的自我锻炼时间内,教师可以按学生不同的运动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将学生安排成若干小组,也可由学生自由组合,学生按小组活动。在活动中相互探讨、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协作,这对学生技动作的掌握,个性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习惯有很大的益处。

但要指出的是,让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里的自我、自由不等同于放任,否则形式上的自由就变成了以往有些不太负责的体育教师“放养”的延续。这里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评价还是在教师指导之下的,是围绕本堂课教学任务展开的,学生的自由是受到学习任务约束的,维持这一约束的是教师的指导。

(四)搭建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体育活动平台

体育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怎样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校外,使学生有充分的课余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教学课的延伸和补充。

(五)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提到快乐体育,往往会给人一种感觉,快乐体育就是要学生愉快,让学生受挫折和受到困难的考验了,就不是快乐体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吃苦耐劳,能经受艰难的磨练,具有能战胜自我品质的人,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具有这种适应能力的学生,有及时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今后才能适应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快乐体育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结合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性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实际上,儿童在幼年时期就常表现出良好的创造力,他们会用积木或手边的一切东西,在自己的床上、地板上、构建自己想象中的天地。因此,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并使他们形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挖掘其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五、研究对象

本校二、三年级四个班级

六、研究时间

4月至6月

七、研究方法

1、情报资料收集

2、经验总结法

八、快乐体育的实践效果

(一)教学实践成果

通过本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健康、长足的发展,形成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优质教学的校本文化氛围,形成白小快乐教育的办学特色。

(二)理论研究成果

撰写并发表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使学校课题研究的成果在同类学校中具有示范性。

(三)队伍建设成果

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规范和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使青年教师得以迅速健康的成长,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

五、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二)师资保障

进行专门的理论或实践操作培训,培训的预期结果是全体体育教师都能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具有优质教学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1、开展系列教学活动,进行理论储备。

3、请教研室、校级领导积极持久地深入课堂,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引导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4、加强学科组内和学科组之间的切磋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三)财力与硬件保障 保证所需经费支出及时、足额。

讨论与建议 :

1、快乐体育中要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 :情景教学作为快乐体育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还是积极有效的。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挖掘教材内容的潜力,或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社会环境和游戏环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快乐体育中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采用多种方法,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展。正由于笔者在快乐体育的实施中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才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获得了发展,使学生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在幅度的提高。

3、快乐体育中仍应重视对学生顽强、耐挫折意志品质的培养 :快乐体育中,重视对学生顽强、耐挫折意志品质的培养,不仅没有背离快乐体育的实施原则,而且不少学生有教师的鼓励下,为自己制定了更高的目标,在运动水平的搞高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锻炼趋向于自觉、自动,运动水平也都得到了发展。

4、自我锻炼、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体锻意识的形成 :在体育课堂中,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学生进行互相学习,好的同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差的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也从好的同学身上学到了技能技法,根据自己的不足利用课余时间自行锻炼提高。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锻意识的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2.快乐体育的实践探索 篇二

一、“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

(一) 快乐体育

所谓快乐体育, 在教学当中强调情感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 将强健学生身心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快乐体育重在用快乐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之下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来。快乐体育这一教学模式十分重视爱的教育与美的教育, 旨在用体育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二) 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 是国家为了提高全民体质, 特别是青少年体质而掀起的一场全民性体育锻炼运动。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在于使我国的广大青少年自觉走向操场、大自然与阳光下,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健康、运动、阳光、未来”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口号, 其在我国青少年智力开发与审美情趣的培养方面都存在积极作用。

二、小学体育教学原则

利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不断向阳光体育运动深入, 就要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坚持以下几点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共通的原则。

(一) 趣味性原则

快乐教育是以学生的情感因素为教学活动的进行导向, 因此利用快乐体育向阳光体育深入, 要坚持趣味性的教学原则,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与游戏的安排, 使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快乐的心情,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当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向阳光体育靠近。

(二) 平等性原则

所谓的平等性, 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 要想使快乐体育的快乐得到体现, 并向阳光发展, 就要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引导者, 更是学生的朋友, 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另外, 教师要学会利用平等性原则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 教育性原则

小学体育的快乐教学模式, 其终归是促进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 教师不仅要重视快乐与阳光的重要性, 更要注意利用快乐教学向阳光教学延伸的观念与手段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

三、小学“阳光体育”教学方法

(一) 创设小学体育教学情境

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 快乐体育的理念可以延伸至阳光体育。在将小学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向阳光体育转化时, 教师可以多采用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使学生在快乐当中了解到操场与阳光对于其未来的价值。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心理来创造具有实体的人物形象, 使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下主动地从事体育锻炼。比如,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都了解与熟悉的北京奥运会作为教学情境, 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设置不同的体育项目, 使学生扮演相关项目中他们喜爱的体育明星。这样, 学生很快就会认识到阳光体育的趣味性, 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

(二) 开发小学体育教学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游戏, 需要教师对小学体育教材进行全面与深入的分析, 找到游戏设置的切入点, 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当中, 使游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 我们所熟悉的贴人游戏, 就可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当中积极地进行跑步运动, 并且因为游戏的趣味性不会感到疲劳, 更不会存在体育负担。这样, 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 更乐于走向操场, 走在阳光下。

(三) 促进小学体育合作教学

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之时, 可以利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与体育锻炼。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组织进行几种体育比赛, 制定公正公平的规则, 也可以一个比赛当中存在几个不同的体育项目。教师还可让学生们自由结组, 各组当中的成员选择自己最为擅长的体育项目, 以团体荣誉为目标奋力拼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 还能使学生建立起阳光的心态与人格, 懂得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 分享努力得到的荣誉成果。

四、小结

综上所述, 阳光体育是我国一项全民健身活动, 其与快乐教学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 教师可利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的阳光体育精神, 使其融入到全民健身活动当中来。希望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认识到阳光体育的重要性, 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育。

摘要:目前, 阳光体育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响亮口号, 快乐体育也在体育教学当中出现频率较高。快乐体育是一种教学模式, 它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 从学生的感情因素出发, 通过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使学生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来。阳光体育这一教学模式对于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 本文将以小学体育教学从快乐体育到阳光体育为题, 对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如何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发展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分析。

关键词:快乐体育,阳光体育,运动,小学,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朱建国.正确运用体育游戏构建阳光体育校园[J].小学时代:教师, 2012 (4) .

[2]祁伟洪.阳光下的快乐”——快乐体育在开展阳光体育中的运用[J], 2011 (2) .

[3]徐广军.深化阳光体育精心设计“地面文化”——湖北宜城市南街小学[J].体育教学, 2012 (3) .

3.快乐体育的实践探索 篇三

关键词:快乐体育;高中体育教学;应用

快乐体育是一种交易方法,源自二战后的德国。它指的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获得深层次的心理成就感。在立足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实现快乐体育在高中教学中应用的路径有:

一、转变教学方式,合理规划教学过程

传统的体育教学显得“军事化”,限制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这种过于严肃的课堂氛围反而造成学生的锻炼效果差,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体质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还可以设计不同的运动方式,增加趣味性,可以将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在一组,进行不同体育项目的比赛,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在竞技过程中达到教学的目的。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增加体育教学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团结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發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以肯定和鼓励,引导选择擅长的运动项目。

二、加强对学生主动性的重视

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对体育课程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开发,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为学生量体裁衣,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爱好进行选择,增加学生发展个性的机会,而快乐体育更容易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和提高。中学生心智发展还未成熟,教师更应该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保证学习的氛围充满热情,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克服困难,身心受益。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学校和教师在安排课程设置中应更多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安排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这样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实现“快乐体育”的目的。

快乐体育是一种具有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学校应该坚持快乐体育的五大原则,即教育性、趣味性、情景性、激励性和实效性五个原则,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达到学生在轻松、快乐、舒适的环境中得到心理和身体的全方位发展,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黄银利.如何实现快乐体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

4.人生体育探索与实践 篇四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严杰夫

杨祥明

一、“人生体育”的理论思考

“人生体育”是我校正在研究中的教育部国家级课题“奠基教育”在体育上的理念,是我校确立的“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的体育表现。

(一)“人生体育”的界定与内涵

所谓”人生体育”,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为人生的成长、发展而进行体育运动,二是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健康的人生品格。换言之,体育造就健康人生,健康人生彰显体育魅力。

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首先就是身体健康的奠基。“人生体育”正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奠定身体素质基础而探索的一种体育教育策略和思路。《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可见,体育与人生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体育是为了增强人的体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他形象地把人的机体看作两个载体,一个是知识的载体和仓储,另一个是道德的载体和驻所。他还专门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对体育的精辟论述和《奥林匹克宪章》对体育的定义不谋而合,都充分强调了体育对身体的重要性。而“人生体育”就是要为人生的身体健康加强体育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夯实身体素质基础,这是“物质”层面的含义。

其次,“奥林匹克主义”要求,体育教育还应该着眼增强人的“意志和精神”。体育运动在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人的意志品质、思想性格、心理气质等也同步得到培养和提升,体育教育不仅在于学生体质的增强,更在于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性格的塑造、思想的提升、情操的培养,这种由身体锻炼到精神情操的提升,正是“人生体育”所追求的“体育塑造健康人生、精彩人生”的宗旨所在,这是“精神”层面的含义。

简言之,从人的身体强健和精神健康两个层面来认识,“人生体 育”的目标就是“两育”、“两人”,即基础体育培养“健康人”、竞技体育培养“杰出人”。基础体育包括普及项目、特色项目和趣味体育等,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个性和情趣,使之成为身体素质优良的“健康人”;而竞技体育旨在充分发掘学生身体潜能,使学生的体育天赋和意志品质得到充分发展,成为从体质到精神都优秀的“杰出人”。当然,基础体育和竞技体育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都包含体质训练和精神培养的内容,只是基础体育侧重身体素质的培养,而竞技体育侧重体育技能的培养和特长的发展。

图示如下:

人生体育

基础体育———————素质培养、品格发展————— 健康人 竞技体育———————特长发展、精神升华————— 杰出人

内容:两育

人生:两质

目标:两人

(图中“两质”是指体质和品质,即身体素质和体育品格)

(二)“人生体育”的主要特征 基于以上对“人生体育”的理解,“人生体育”应该具有物质性、精神性、基础性、发展性的特征。

一是物质性。“人生体育”首先要着眼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通过科学的体育教育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运动方式方法、力度和灵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运动夯实身体基础。

二是精神性。“人生体育”以体育教育为起点,但不停留于体育教育本身,而是在开展体育训练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运动习惯、意志品质、心理气质、个性情趣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思想精神同步发展,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培养,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奠基。

三是基础性。这是基础教育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要求,也是“奠基教育”对体育工作的要求。中小学体育工作应该重视两方面的基础培养:一是身体素质的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基本体育训练培养健康体魄,为人生成长和发展打下物质基础;二是加强体育道德、精神层面的教育,包括运动习惯、心理、意志、情趣等,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精神”基础。

四是发展性。“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持续运动、快乐运动。“人生体育”要求体育教育着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体育内容的确定到体 育工作策略、方法的选择,都应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加强体育教育的科学性,让体育活动成为半岁学生一生的快乐运动,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人生体育”的目标和任务

“人生体育”的目标和任务是由基础教育的任务所决定的。根据基础教育对体育的要求和学生成长、发展的身心特点,“人生体育”的目标和任务涵盖基础体育和竞技体育两大内容。

先说基础体育。所谓基础体育有两层意思:一是体育训练的内容体现基础性、群众性,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二是体育训练的目的是为学生身体健康打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基础体育包括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的群体性运动(如运动习惯训练、力度训练、灵敏度训练等)、以培养体育特长为主的特色项目(如国际象棋、羽毛球、健美操等)、以张扬学生个性和培养运动情趣的趣味体育项目(如花样跳绳、立定跳远、花式毽球等),特色项目和趣味体育主要是非奥运项目。基础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使之成为身体健康的人;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乐观思想和健康的运动情趣等,实现体质与精神的同步发展,使之成为身体素质与体育精神良好的“健康人”。

再说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不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主体,而是植根于基础体育土壤的提高性体育教育,它针对具有特殊体育天赋的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充分发掘潜能,在其强项上得到超越性的发展和提升,成为出类拔萃的体育特长生或体育尖子人才,为高一级学校或者专业运动队输送体育竞赛苗子。特别是奥运项目,“人生体育”要求学校体育工作在充分发展群体性体育运动的基础上,为有特殊天赋的学生提供发展特长、张扬个性的舞台。竞技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一方面在引导学生强化奥运项目的基础训练,大面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发现、培养体育特长生和专业运动员苗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敢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顽强拼搏、为国增光的优秀思想品质,使之努力成为体质优良、特长突出、个性张扬、品格高尚的“杰出人”,实现身体素质与精神品质的双飞跃。

二、“人生体育”的实践探索

“人生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精神品质的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让体育伴随学生终身发展,促进学生人生更加精彩。我校开展了系列“人生体育”探索,从阳光体育、特色体育和趣味体育三个方面构建“人生体育”的工作体系。

(一)“阳光体育”夯实学生身体基础

1.体育课程设置有层次。充分考虑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尽量满足全体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把体育课程一分为二: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又分为基础课程和个性课程;校本课程主要是活动课程,分为常规性集体活动和趣味性个体活动。

2.体育课程内容求创新。充分体现基础体育项目和竞技性体育项目相结合,特别重视个性化项目的设置。基础课程主要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体育教学基本任务;个性课程重点是体育特色项目培养,如国际象棋、羽毛球、女子健美操等;校本课程主要开展常规性集体活动和趣味性个体活动。常规性集体活动主要指“大课间”,包括广播操、武术、晨跑等活动;趣味性个体活动主要指“三高吉尼斯纪录”活动,如花样跳绳、娱乐体操、街舞、篮球社、立定跳远、艺术毽球等。

3.体育教育形式多样化。实现基础课与群体性体育相结合,体现阳光体育的活力。课内体育教育内容体现基础内容和个性化内容的结合。特别重视群体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每天早晨早读课前7:40—8:00为大课间时段,每天下午第八节课为个性化趣味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创办体育学科节,促进群体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促进体育特长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发展。体育学科节的特点是把传统运动会办成师生教、学成果展示的节日,实现四个变化:一是比赛项目大大增加,既有传统竞赛项目,更有学生喜爱的非竞赛项目;二是参赛对象更加广泛,既有项目尖子选手竞赛,又有学生自愿参与体育特长特色展示;三是活动时间更加灵活,集中展示时间一天,特长展示分散在多个体育活动时间;四是获奖面更广,有60%多的学生获得各种竞赛或者非竞赛奖励。

体育学科节的项目设置根据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求以及特色运动发展情况确定。国家规定项目根据中学生统一标准确定入选学科节人员,学校特色项目和学生个性化项目根据运动发展水平确定学科节入选人员。在平常体育教育中,学生只要达标即可自动成为学科节选手。这一体育创新活动,有力促进了学校群体性体育工作,大面积提 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精神品质。

4.基础体育时间有保障。

规定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分两种形式体现:早晨“大课间”20分钟,集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锻炼活动;下午第八节课45分钟开展“三高吉尼斯纪录”个性化趣味体育活动。

(二)“特色项目”打造竞技体育平台

为了推进学校“人生体育”工作,学校重点打造四个特色项目:国际象棋、羽毛球、女子健美操等,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特长学生的培养,从场地、师资、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加快项目建设和发展,逐步构建竞技体育的超越平台,力争在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并初步形成特色品牌,为高一级学校或者运动队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现在,这四个项目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国际象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内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一、二、三等奖近百项。

这些重点特色项目的发展,成为“人生体育”体系中竞技体育的平台,有助于实现学生体育潜能的充分彰显和体育精神力量的激发,为培养体质优良、意志坚强、敢于拼搏的学生奠定了基础。

(三)“趣味运动”彰显体育个性魅力

在个性化体育项目发展上,通过打造“三高吉尼斯纪录”平台,促进群体性基础体育的开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申报确定开设项目,如“花样跳绳”、“艺术毽球”、“趣味体操”、“街舞”、“篮球社”、“立定跳远”等,初步构建“趣味体育”项目体系,形成“人生体育”的体育素质教育特色。

趣味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全体学生实现身体素质与运动个性同步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有益于彰显学生的体育个性魅力。

5.快乐体育的实践探索 篇五

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说,学生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认识、推动自身求知并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内在力量。小学生活泼好动,有着好玩的本性特征,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体育教师利用学生兴趣进行教学能够提高上课效率,增强学生兴趣。学生兴趣具有倾向性、广阔性、效能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若教师使用恰当的体育教学方法,便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恰当的体育游戏教学是小学生兴趣形成的重要动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游戏教学与兴趣之间的联系来看,体育游戏教学方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精神品质的发展。

6.快乐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六

一、创建良好的情感教学环境

教师是学生的父母,是学生的朋友,而不是学生的上司。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内心深处去了解和关心学生。比如,要用点头、 摸头、微笑的互敬互爱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学生的家庭生活。要让学生懂得想要回报须先要有付出,要先考虑集体。要让学生学会关爱集体,学会什么是宽容,什么是挫折,什么是互相帮助,什么是集体荣誉。要想更好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融入教学课堂,使学生在集体中快乐健康的成长,教师就应重视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抓住学生兴趣创设体育活动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作为教师,要懂得怎样细心观察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学生愿意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关键看教师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引导、去教育他们。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级进行不同内容和方式的教学。在进行低年级的教学时,可以将游戏贯穿到教学当中,这样学生就有了参与的热情,既做了游戏又学到了知识。比如,进行篮球定点投篮、 一分钟跳绳、摸石过河、篮球场半场折返跑等。游戏完成后,输了的同学做20个俯卧撑,或者背赢了的同学走半个篮球场。在游戏选择时,可以把竞争性强的益智游戏作为教学辅助内容。 在上技术课的时候,教师要用一些简单的专业术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掌握好语言的度,让学生愿意和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接受老师,愿意配合老师上课,让学生感觉和教师在一起上课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快快乐乐地上课。

三、构建体育活动的多样性

要使学生不厌烦体育课,教师就要力争给予学生新鲜感。 在教学形式上,应该具有多样性。比如,上蹲基式起跑的课,全班七八十个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让每个学生排好队、轮流跑,这样学生就会感觉缺少趣味。如果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8个人,8个人分两边,左边4人命名为长江队,右边4人命名为黄河队。两队背对背之间间隔2米。老师发口令各就位,预备,然后叫长江就长江队追黄河队,叫黄河就黄河队追长江队,或者反之。输的一方要做20个俯卧撑,或者背着赢了的队员走步。这样,学生就有了一种竞争意识,有了趣味,就乐于参与其中了。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着不同的动作理念, 使每个年级的每名学生都有新鲜感,学生就愿意上课,对老师也不会厌烦,并喜欢和体育老师交流。

四、合理使用场地和器材

城市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还好,农村中小学通常存在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足的现象。农村中小学,在场地、器材不充足的情况下,应该怎么样合理地利用,才能给学生营造一片快乐的运动天地,是每一位农村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的问题。比如,我校80多名学生一个班级,只有一块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场地,如果不合理利用场地,体育课就没办法进行。如果进行50米教学, 就可以利用折返跑的形式,这样,既练习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练习了学生的奔跑能力。还可以利用其他物品代替教学用具,让学生愿意学习我们所教的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五、合理选择授课风格

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专业知识,为形成有特色的授课风格奠定基础。上课风格应具有多样性,应该让学生总感觉到教师是新鲜的,授课内容和形式是新鲜的,风格总是不同寻常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学生们就会更加喜欢上体育课。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个人意识都比较强,体育教师再不能用老方法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 更不能让自己高高在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社会在进步,教学也在不断发展。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怎样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体会到快乐,喜欢上我们的体育课, 是摆在每一位体育教师面前的问题。

六、结束语

当好一名体育教师是不容易的,应该多方面考虑、多角度实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多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的重要性,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教学,这势必使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并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周登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许冠忠,王宗平.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5(04).

[4]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快乐体育的实践探索 篇七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 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较为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快乐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教学模式,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情感出发,使小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真正将“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文章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观点与建议,希望能够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之间的关系

(一)“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即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丰富多样、趣味十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为学生带来愉悦的体育学习体验。“快乐体育”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参与、体育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快乐体育”教育模式较为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快乐体育”教育方式表现在教育过程和教育方式中,在“快乐体育”教学方式下,学生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对小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运动是2007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提出的内容,是国家体育总局所发布的号召。“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开展的价值在于吸引广大青少年的注意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走到操作中、走到大自然中、走到阳光下开展各项体育锻炼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阳光体育”运动号召指出:“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三)“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之间的关系。

“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运动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和教学模式较为丰富的特点。“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运动下,体育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特点,能够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到“阳光体育”的探索

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式,将“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教育模式相结合。

(一)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小学需要提高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这也是“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开展的必要前提。小学体育教师与学校领导需要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意义与实施价值,基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科学安排体育教育的时间,满足小学生每日体育运动参与的时间需求、空间需求,将“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深入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教学设计,营造“快乐体育”的教学氛围,使小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

另外,学校还需要加大对“健康、运动、阳光、未来”号召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网络传播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价值的掌握程度,使“我运动,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一辈子。”等相关口号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快乐体育”到“阳光体育”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小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篮球“三步上篮”技能时,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方式,在学生学习完成相关技能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合作竞技比赛。每10名学生可以成立一个小组,第一位学生完成“三步上篮”且投中之后,第二名学生接着进行“三步上篮”,最快完成合作比赛的小组成员为优胜组,可以要求任意一个小组表演节目,等等,增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带来愉悦的体育学习体验。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式,使小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小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发展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阳光体育”与“快乐体育”运动的结合,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喻坚.“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77-79.

8.快乐体育的实践探索 篇八

【内容摘要】《纲要》中指出“要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发展儿童的重要资源。”在自然资源极度浪费又极度匮乏的今天,我园充分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开展了有本地特色的体育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因地制宜

形式多样

自然资源

竹制器械

一、问题的提出

据了解,一些园所户外活动器械在种类与数量上不可谓不丰,且利用率低。而体育活动器材的提供直接影响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影响幼儿锻炼的效果,因此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是开放的,丰富的,可选择的。因为“也许在某些智能领域里有天分的人,若没有接触到能发挥他智能的材料,他还是不会有多大的成就。”为了满足每个幼儿活动的需要,我园进行了一系列体育器材的开发。在自然资源极度浪费又极度匮乏的今天,建设节约、环保型社会事关全局。《纲要》中指出“要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发展儿童的重要资源。”《规程》中也告诉我们: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的运动器官为原则,灵活运用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运动机会,注重活动过程,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提高。我园正是地处山城,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幼儿充满魅力,这些特有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成长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园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作各种体育器械,不但促进了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培养了健康活泼、勇敢自信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实践中,我园开展的有本地特色的体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一)掌握原则——确保器材的适宜性

借鉴老的教玩具的思想:有趣、坚固、启智、多变、安全的原则,并结合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竹、苎麻等,我们教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器材的制作方案,并在研发体育器材时注意了以下五条原则:

1、安全、实用性原则 自制体育活动器具,安全性是首要原则,并有实际使用价值。

2、地方性、丰富性原则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根据自身幼儿园的环境特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器具。

3、多用性、可变性原则 自制的体育器械,要能一物多玩、一物多用。

4、稳定性、长效性原则 自制的体育器械有的可长期使用、有的可不断地更新变换。

5、系统性

配套满足幼儿走、跑、平衡、跳、钻爬、投掷、球类活动等各种动作练习的器械。

一旦明确了方向,我们就充分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作用,我们打破班级的界限,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使各班所做的物品不雷同,确保了物品的多样性,同时又避免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耐用性”的原则。

如制作“竹蜻蜓”时,有的老师利用竹片扎在竹筒上成“T”字状使用,然而,它在空中旋转的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这样的玩具就不符合标准,应予以改进或放弃;又如“扑蝶网”,将竹条弯成球拍状后,有的老师用旧丝袜染成各种颜色后包在竹条上,虽然美观又利旧利废,但丝袜和竹条摩擦很容易破,不实用,需进一步改进,后来有的教师想到了用沐浴球拆开来当网,美观又耐用。

通过我们对器械的整理后,最后我们再通过“自制竹制器材”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进一步筛选确定。到目前为止,自制竹制器械78种、2576件,平均每位幼儿人手1~2件,创编自制竹制体育器材活动80则。

(二)统筹安排——提高体育器械的利用率

1、统筹放置,资源共享

虽然园里的场地较大,但我们也使用得很充分,所有的自制器械都分类摆放于楼梯下过道处或场地的四周分别固定在一个区域里,在其相应的墙面注明物品的名称,以便归类整理。这样,幼儿可以在场地上自由跑动,也可以选择场地周围的各种器材进行活动。例如,跳马、云梯、手榴弹、竹制弓箭、担架、爬高的绳或杆、推车等。而全部器械同时供年级组以及全园其它的班级相互借用。另外,沙池和相应的竹铲、竹桶等材料是我园必备的,沙无定形、可塑性强,是孩子们最喜爱的,通常吸引了很多孩子尽情戏耍。

2、建立常规,有条不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确保活动更好地开展,我们建立了相应的户外体育活动常规,如户外活动安排表,统筹安排了活动的时间、地点和部分内容,协调好各班活动的时间,合理地利用场地、器材,确保每天有1个小时以上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周不重复玩同一玩具和游戏内容;同时,帮助幼儿建立游戏活动的常规,如,让幼儿知道玩具用好后要放回原处;玩集体游戏时不推、不挤他人,人太多时学会等待、轮流、谦让等等。我们还将班级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与每周“文明班级”的评选进行挂钩,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开展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灵活使用,增强幼儿兴趣

一成不变的玩法,会使幼儿兴趣减退。如何让熟悉的材料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魅力,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呢?材料的灵活组合、变通很要紧。每种器械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在各类器械的运用中,有许多玩法。

(1)“一物多玩”,如“跨栏跳”,可以调整到合适的高度跨着玩,将两侧垒高的竹筒放倒可当梅花桩,还可以当障碍物练习“S”绕着走。

(2)“多物一玩”,让幼儿自选不同器械,使其达到同一目的,如:百变竹节、拉力器、套圈等都可以进行组合的练习,如许多幼儿一环套一环地变成火车奔跑等等。

(3)“多物多玩”,多种不同类的器械,让幼儿自由组合,如将高跷与竹球结合,在沙池里可进行“投篮高手”比赛。将扑蝶网与大型几何竹圈结合,可进行网小鱼游戏等等。

(三)情景交融——推进教育环境的影响力

我们所做的探索研究是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为首要目的的,可以说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的工程,光靠幼儿园“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争取家庭、社会的关注、支持和帮助。

1、园内的布置

我们在园内宣传窗中定期布置“好玩的竹制玩具”、“有趣的竹制玩具游戏”等幼儿游戏活动照片展览,并辅以文字说明,分别注明了活动的名称、材料、玩法等,并用各种颜色的纸进行装饰;走廊上的自制玩具整齐的分类摆放着,更成了活生生的教具。所有的展品都集美观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让家长和来访者了解幼儿园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了解体育活动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2、活动的设置

除了以上介绍一日生活中户外体育活动外,我们每学期都开展“自制体育玩具活动”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同行前来观摩指导;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冬季运动会”、“春游”、“六一游园会”、“亲子郊游”等各项有家长或同行共同参与的活动中,我们都会因时因地设置几项自制体育器械游戏活动,使得“自制体育器械”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多姿多彩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推敲斟酌——提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1、设置角色

在开展自制体育玩具中,我们常常根据教学任务、内容的要求,让幼儿扮演角色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如大班《寻宝历险记》、小班《蚂蚁搬豆》等活动中,幼儿分别扮演小工兵、小蚂蚁等角色。另外,我们还对没有生命的体育玩具进行了拟人化的角色设置,如,小年龄段幼儿玩竹筒等自制玩具时,我们在筒身贴上五官,称呼它们为“竹筒宝宝”、“竹娃娃”,利用孩子的心理特点,激发活动兴趣。

2、情节激趣

情节的出现可以让原本乏味的活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小班自制竹制玩具“几何竹圈”活动中,设计该器械的目的是练习幼儿听口令能迅速跑到指定的图形竹圈内。有的教师能巧妙地把幼儿比作小鱼,小鱼跟着鱼妈妈到美丽的大海里去玩,可大海里也会有危险,如果看到“渔夫”拿着“网”(竹网)捕鱼的话,就要听“妈妈”的口令躲到“海葵屋”(几何竹圈)里。使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幼儿兴趣盎然,身心愉悦,活动中基本上每个幼儿都达到了活动目标。

3、音乐鼓兴

在活动中,我们除了示范讲解过程,其余部分用音乐贯穿始终,并且,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音乐,使之与运用节奏、气氛相吻合。如热身运动一般选用节奏强烈、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舒展肢体,活动筋骨,逐步进入兴奋状态;“小解放军”正在执行任务时就配上枪林弹雨、战火硝烟的声音,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如同身临其境般紧张激烈地执行着任务;在基本动作练习中,我们则根据运动的节奏来选择背景音乐,如《高人,矮人》活动中,配以风趣幽默的高音音阶和低音音阶,伴随着与幼儿运动节奏合拍的音乐,原本单一的蹲走运动成了富有艺术情趣的肢体运动,大家无不感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神奇效应。

三、我们的收获

开展“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健康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我们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年来,我园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自制体育器械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每天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不再枯燥、单调。宽阔的户外场地到处可见孩子们玩游戏时欢快的身影。这一切无不感染着家长、来访的同行以及社会各界。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入我园,幼儿的人数成倍增长。今后我们会在不同的领域倡导因地制宜、倡导可持续发展,并且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把这项有着重大意义的活动做得更广阔、更深远。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刘馨.《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孙建婷《提高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质量》..浙江幼儿教育研究文集.新时代出版社 2003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4 [5]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 1992.12

[7]陈鹤琴.《玩具与教育》.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1.10

9.快乐体育的实践探索 篇九

摘要:课堂体育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体育训练,让课堂40分钟有限的体育训练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剖析了小学体育教与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体育课堂体育训练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课堂体育训练;小学体育;有效性

1我国小学体育课堂体育训练的现状

据目前中国多数学校的研究发现,许多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进行了充足的备课并且学生们也进行积极地配合了,但是学习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却事倍功半。那么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成为老师们和教育专家们迫切想知道的答案了。从其主要原因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体育训练不及时,内容过度重复。在小学体育课堂体育训练中,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一些教师并没有计划着完成,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教过的内容上,担心学生记不住于是在课堂上一遍遍地重复,并且讲课速度过于慢,这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厌学和不耐烦,并且体育训练内容不能按时完成的后果。第二、过度重视体育好的学生,致使部分成为小学体育体育训练课堂的旁观者。教师们在日常的体育训练过程中,为了达到调动学生们积极性的目的常常以发问或者做活动等其他形式来实现这一目的。然而,对于老师们的发问或者一些课堂活动,一些同学由于对于老师的指令不十分清楚或者小学体育学习程度较差没有办法十分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以来学习好的学生就成为活动中的主角,学习好的同学积极性越来越高从而也越来越愿意参与其中,而学习差的同学或者是没有明白老师体育训练指令的同学则越来越处于小学体育课堂体育训练的边缘位置。这种结果就是,好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而学习差的学生相对越来越差。对于课堂中表现积极地学生和不积极地学生,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老师们也往往没有给予公平的待遇和机会。这样就打击了差生的积极性和信心,使得他们越来越不自信,对小学体育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第三、小学体育课堂体育训练活动注重“质”而忽视“量”。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对国民小学体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体育在从部分人群走向大众化,那么小学体育课堂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小学体育这一属于日常交际表达的范畴对于学生们就业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小学体育课堂体育训练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参与能力、体育训练和协作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后就业不仅小学体育训练可以流畅灵活使用,而且处事能力整体形象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许多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在小学体育体育训练上不至于表达不出来,因此在平时的小学体育课堂体育训练中十分在乎课堂的活动数量,想通过模拟交流环境来提高学生们的体育训练。我们不能否认,一定量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以及记住一些学过的词句有帮助作用,但是教师们却忽略了小学体育课堂活动的质量,这才是许多教师努力准备体育训练但是学习能力提不上去的主要原因。

2提高小学体育课堂体育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第一、教师们在小学体育课堂的体育训练活动中提出的课堂问题要有质量。教师们在提问题时,应该考虑所提出的小学体育问题大部分学生是不是能够回答出来能够自己解决。如果所提问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自己解决,那么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做无谓的功夫来浪费课堂上宝贵的四十分钟了。如果所提问的问题大部分同学不能够自己解决,而且这个问题能够使得学生们学习到很多课堂中或者以后对生活有益的知识,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应该提问的问题。另外,对于提出的问题应该运用简练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防止指令不清的现象发生也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率。第二、教师们应该把握分寸地讲课训练。讲课时小学体育体育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们的讲课应该在体育训练大纲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体育训练的一些技能使得体育训练恰到好处而不失分寸。在小学体育课堂体育训练中,如若教师严格按照体育训练计划,面面俱到地进行体育训练,这样的教师往往注重体育训练任务而忽视了学生们的感受,以至于学生无心听课。在体育训练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单元的某些词句段,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恰当的讲,才能促进学生对该单元的理解,提高其鉴赏水平。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从体育训练论的角度看,恰当的讲,还要注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根据维果茨基的`学习潜力理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他们的年龄与心理力量所许可,即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强调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在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展示才华。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恰当的讲的引导下,渐入学习的佳境。第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除了更新体育训练观念,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也要更新,要根据体育训练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新颖的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来实施体育训练。当今世界已经进入高科技时代,网络资源应有尽有。教师可上网获取为体育训练所用的资源。把所需材料下载、打印出来散发给学生,供学生阅读。也可以将好的网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浏览,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培养学习小学体育的兴趣,是课堂体育训练的有效延伸,并能产生课堂体育训练所不能有的效果。在小学体育体育训练中,由于它是从听、说、读、写、练多方面同时刺激学习者大脑神经,能唤起学习者大脑皮层多个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多通道输入体育训练信息。而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所具有的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增加学习者对体育训练信息的注意和理解,延长知识信息在神经中枢中的保留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力。第四、完善自我,培养竞争意识。

上一篇:办公室主任考核自我鉴定怎么写下一篇:呼吸道感染护理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