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如何自我保护

2024-10-15

女生如何自我保护(精选8篇)

1.女生如何自我保护 篇一

《女生如何自我保护》主题班会

新兴小学 五(3)班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辨别真、善、美,识别假、恶、丑的意识

2、学会如何应对危险情况,能自我保护

3、掌握女生应特别注意的人身安全

教学重难点:掌握女生应特别注意的人身安全 教学过程:

(一)理解什么是“自我保护” 1)什么是自我保护?

(二)假设情景,展开想象

(1)设想我们会遇到哪些危险的情况回需要自我保护?(2)如何预防坏人勒索呢?

1、放学后应立即和同学结伴回家。

2、离开家时,不要带过多的钱和贵重物品。

3、天黑时,不要独自出来玩。

4、在有路灯照明和人多的地方行走。

5、遇到坏人勒索时,应大声喊叫,并立即向家人或老师报告。如果情况紧急,有生命危险时,应采取一切方法保全自己的生命(3)女同学应特别注意的人身安全

1、不穿奇装异服,不穿紧身衣或过于暴露的衣服。

2、外出时应和家人或同伴在一起,不要独自行动,特别是天黑 时,更不要独自一人外出。

3、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提 高警惕性。

4、最重要的是女孩子一个千万不要在外面喝酒,喝醉酒是最容易出事了!对待朋友或陌生人,热情的你要谨记:善良也需要理智。

5、如果你曾经上网聊天,不要去见网友。非见不可的话,要说明实情征求父母同意,最好由家长陪同,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6、不要贪图小便宜,对熟人(不专指亲戚)异常的殷勤要小心。信任你的父母和老师,主动找他们谈心事,是个好办法。

总结:坚强独立去面对一切,你就能看清这个世界充满了真、善、美,你也能明察假、恶、丑。

(三)给女生们提出下列三点具体要求:

一、要学会自爱

自爱:就是尊重自己,爱惜自己。自爱,是我们做人的开始。知识就是财富、读书改变命运。现代女性爱自己可以说是从读书开始的。古代女人为什么没有地位、任人摆弄。就是因为她们没有知识、没有见识,所以不能解放自己。台湾名人李敖曾把女性的美归纳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化妆化出来的美;第二个境界是吃好了睡出来的睡美人;第三个境界是学出来的美,多读书,多积累知识,让美从内心里渗透出来。不难看出,李敖关于女性美的三个境界是递进关系的。而少女的美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要获得长久不衰的魅力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前途、珍惜自己的价值。

二、要学会自信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我能!

20世纪以来,世界上科学创造的最高成果奖要算是诺贝尔奖了。在300多位获奖者中,有7位女性8次获奖,这7位女性最为我们熟悉的就是居里夫人,和

她丈夫一起开创了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并发现了镭而在1903年获得物理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获奖人。1911年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的女儿继续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在193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他几位分别获得生理学奖和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在政治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的国务卿赖斯、中国的副总理吴仪、国务委员原教育部长陈至立……都是女性中的骄傲。

女生不要有“女性受歧视”的传统观念和“女性智商不如男性”的错误思想,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学习困难的女生也不要盲目地自我放弃或随波逐流,要选择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三、要学会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就是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利益不受到侵害。

现在同学们认识上最不足的就是自我保护。同学们最信赖的是父母和要好的同学,普遍觉得相貌、自尊和感情方面最容易受伤害。

女生如何更好地自我保护?还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同学正常交往;二是多开展活动,放松自己的心情;三是多学习了解青春期的知识。与同学正常交往,在校内、校外多做对生活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有的同学认为结交社会青年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人欺负,其实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还要敏感到一些潜在的危险性,如天黑了不单独外出,不单独到陌生的地方去,不同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在外面过夜,不瞒着父母去和网友见面,媒体频频报道发生悲剧,女生与网友见面,结果受骗上当,受到严重伤害,连报警都来不及。

做到自尊、自信,学会自我保护是每个女生要具有的品格,祝福我们在座的每位女同学,在这鲜花一般的年华,学习的大好时机,一定要自爱、自信、自我

保护,顺利平安、健康快乐地走过这个关键的时期,迎接自己灿烂的人生道路!

2.女生如何自我保护 篇二

一、小班幼儿在幼儿园中经常出现的不安全现象

现象一:走路爱东张西望, 不看前面, 磕磕碰碰, 经常摔倒。

现象二:不洗手就吃东西, 爱吃手、衣服领子和袖口, 爱把玩具放进嘴里, 从地上捡起食物就吃。

现象三:对成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感兴趣, 喜欢触摸, 包括电源插座、插销、洗衣机等危险物品。

现象四:在入园初期由于和家人分离焦虑的出现, 总想让别人把自己送回家。

通过这些表现, 我们可以看出小班幼儿的安全意识淡薄, 危险随时有可能发生。

二、原因分析

1. 来自幼儿自身。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骨化过程尚未完成, 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 动作不协调;生活卫生知识经验匮乏, 不了解细菌对人体的危害性;好奇心强, 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模仿, 不能预知危险;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

2. 来自家庭。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人的照顾, 在生活和精神上都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关怀。同时, 孩子自己的事情大部分由家长包办代替, 致使他们长期处在被动保护的状态下, 使其丧失独立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3. 来自于幼儿园。

幼儿园是群体生活, 师生比例相对较大, 教师的照顾不如家长“一对一”在家里照顾得细致周到。

4. 来自社会。

社会复杂, 人们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平不同, 有一些不法分子专门拐骗小孩。

由于小班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以及来自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 使得危险隐患存在于刚刚离开家庭步人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身上。

三、运用情境教学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策略

情境教学法就是充分利用具体形象, 创设典型场景, 激起幼儿的学习情绪, 将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生动、逼真, 能够把幼儿带人一种意境, 使幼儿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 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情境教学法易于小班幼儿理解和接受, 教育效果显著。

1. 再现真实生活情境,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为巩固幼儿刚刚建立起的正确认识, 教师再现离园情境, 使幼儿认识到只有在教师叫到自己的名字时才能出去, 从而引导幼儿用行动来验证“不跟陌生人走, 跟随教师最安全”的想法, 使认识与行动得到统一。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再现幼儿生活, 促使幼儿引发出真实的情感, 获得实实在在的教育。

例如, 在开学初, 幼儿总是缠着教师或小朋友的家长将自己送回家, 尤其看到初次来到本班的外班老师, 幼儿起初感到陌生, 躲避老师。当成人表现出要送他们回家时, 幼儿则大胆地表现出“我跟你走”的举动。针对这一危险隐患, 我们设计了“不跟陌生人走”的活动。选择一位幼儿从未见过的教师, 穿上漂亮衣服, 戴上墨镜, 装扮成陌生人来接小朋友, 并且拿出包装好看的食品来引诱更多的孩子跟她去找妈妈。结果, 有五六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追了过去, 其他孩子也蠢蠢欲动。此时, 幼儿对教师创设的情境深信不疑, 表现出了真实的行为和情感。于是, 教师抓住时机及时与幼儿展开讨论, 引导幼儿共同分析。针对性较强的讨论使幼儿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 认识了什么是陌生人及其带来的危害。

这种源于生活又再现生活的活动给幼儿留下的印象是深刻而持久的。当再有外班教师试探性地要把某个幼儿接走时, 幼儿会说:“我不认识你, 我不跟你走。”幼儿已将教师有意识设计的教育情境融人自己的认识中, 能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类似问题。

包装艳丽的糖果谁都喜爱, 小班孩子更是如此。如果发现好吃的食品在地上, 他们大都会捡起来, 要么吃掉, 要么放进兜里。为了教育孩子“地上的东西不能吃”, 我们创设情境, 在院子里散乱地放些食品。于是, 幼儿把食物交给教师, 又投入了游戏。这时, 有一位陌生人 (由一位食堂后勤人员扮演) 拿着好吃的食物来引诱孩子, 有的幼儿接过来就要吃, 有的幼儿愣在那里不知道该不该要, 有的幼儿则对陌生人说:“我不认识你, 不能吃你的东西。”此话提醒了大家, 于是, 幼儿都纷纷把食物还给了陌生人。

这时, 本班保育员老师端来一盆水果, 邀请幼儿回班吃。教师及时问大家;“地上捡的东西不能吃, 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 那么谁给的东西能吃呢?”幼儿纷纷回答:“老师”、“妈妈爸爸”、“认识的人”。

生活化的活动使幼儿身临其境, 幼儿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不断地进行讨论, 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不能随便吃地上捡的和别人给的食物。生活即教育, 在生活需要教师及时抓住各种契机给、幼儿正确的引导。

2. 借助实物、图画、录音、表演再现情境、演示情境,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 对于不容易看到的事物, 根本不会理解, 需要教师借助实物帮助他们发现和认识。

对于不容易看到的事物还可以采用图画、录音和表演再现情境的方法。例如, 小班幼儿吃手现象严重, 尽管教师经常会说“细菌都吃到肚子里了”, 可是并没有引起幼儿的注意。为了帮助幼儿感受细菌的存在, 我们开展了“赶跑细菌, 小手真干净”的活动。教师采用图片 (大手上面有两个大大的面目狰狞的细菌) 、录音 (《细菌的自白》) 、体态表演 (教师根据录音内容用身体做出相应的动作) 等几种形式共同配合。在情境表演中, 细菌被拟人化了, 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平时看不到、摸不到的一些有害细菌无处不在, 并且对自己的身体有极大的危害。多种形式互相交融, 使教师创设的情境生动逼真, 幼儿积极地融人其中, 产生了真实的情感, 获得了深刻的体验。

3. 感受、体验、对比不同的情境,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声音可以渲染气氛, 把人带入一种特定的情境, 但是不同的声音, 如乐音和噪音就会使人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小班幼儿在游戏中, 经常会由于兴奋而大喊大叫, 教师的提示只能暂时起到作用, 由于幼儿缺乏对教师提示语的理解, 声音很快又会响遍活动室。

为了引起幼儿的注意, 认识到小声说话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嗓子, 还可以保护自己和大家的耳朵, 于是“小声说话, 保护嗓子”的活动应运而生。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两种不同的情境, 引导幼儿感受、体验, 从而确立自己的正确行为。在第一种情境中, 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自然、快乐地跳舞, 大头娃娃被这种和谐的气氛所吸引, 也加人其中。于是, 大家敲起锣鼓, 唱起欢乐的歌曲。由于气氛热烈, 情绪高涨, 逐渐进入到第二种情境。幼儿由于兴奋而大声喊叫, 使劲地敲击乐器, 结果这些尖厉的声音把大头娃娃吓跑了, 幼儿失望地望着大头娃娃离去的背影。接着, 师生共同讨论了大头娃娃离开的原因, 发现是幼儿尖厉的声音吓跑了大头娃娃, 于是决定用好听的声音把她吸引回来。大头娃娃终于被幼儿的真诚所打动, 再次回到幼儿中间。于是幼儿轻快地敲击锣鼓, 唱起歌谣来。

3.女生如何自我保护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女生;自我保护;问题;成因;对策

中职学校一般建在城市的周边,人烟稀少,这对中职学生的安全又多了一层威胁,尤其是女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都很薄弱。

一、女生存在自我保护问题的原因

1.中职女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中职院校是一类连接社会的学校,环境较为开放,学生较为自由。而女生对于外界诱惑的抵抗能力又很薄弱,常常会因为一些网络诈骗,消费陷阱等造成人身或是财产威胁,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中职学校的女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在女生的财产以及安全受到威胁时,一味的妥协,并未采取合理的方式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助长犯罪气焰,法律受到忽视。

2.学校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

中职院校是向社会输出实践型人才的摇篮,所以,校园管理对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而目前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不惜利用体罚的形式,这样的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悖。并且在中职学校中,学生之间的矛盾会引发校园暴力,女生更是屡见不鲜。中职学校对校园的管理以及校园暴力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学校的安全,学生内心缺乏安全感,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人身安全受威胁。

3.家庭暴力使得女生处于危险中

目前由于中职女生对待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很薄弱,致使学多中职学校的女生不了解什么是家庭暴力,概念模糊使得女生忽视了自我保护,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能及时的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不可或缺的,所以,家庭暴力会对中职女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

二、提高女生自我保护能力的相关策略

1.增强女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处于中职教育阶段的女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是处于危险中的首要因素,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相关职业知识的同时,需要为学生讲解自我保护的相关内容。使得中职学校的女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另外,学校还可以开设有关自我保护的相关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自我保护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突发情况的演练,这样的形式便于女生更好的运用自我保护的手段,并且女生在演练的过程中,可使其更清晰的了解身边的危险情况,提高学生的警觉。另外,需要学校总结一些学生受骗的事例,如网络、消费、恐吓等情况,为学生一一进行案件分析,让学生真正的了解违法分子惯用的手段,并进行合理的自我保护,防止危害女生人生财产的事情发生。运用这样的模式,使得自我保护意识深入中职女生的内心,提高女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学校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中职类学校相对较为开放,社会人员可以随意出入,这样的局面使得中职类学校的安保出现问题。中职学校女生的安全同时受到了社会因素的威胁。所以,作为学校,需要为学生的利益让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严格检查校园出入人员,并进行记录,将威胁学生安全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对于校园内部的危险因素,学校应该及时进行遏制,例如,校园暴力。对于学生之间的暴力,学校需要出面进行调节,及时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保护学生不受校园暴力的威胁。对于参与校园暴力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处理,以此让学生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的管理模式促使学生正视校规校纪,规范自身行为,合理解决与他人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保护女生的人身安全。

3.进行合理家庭教育,杜绝家庭暴力

中职学校的女生生活范围包括学校,社会与家庭。所以,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对中职女生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作用。因此,家庭环境对女生的安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家庭暴力是长期以来威胁女生安全的主要因素。孩子与家长发生矛盾,家长性情缺失发泄压力等,都有可能造成家庭暴力。为了保护职中女生的切身利益,家长需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合理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对于孩子犯下的错误,家长需要对其进行教导,而不是利用暴力解决问题。此外,家长之间的处事方式也会影响孩子,所以,作为家长,应为中职女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中职女生健康成长,减少家庭暴力的侵害,保护其合法利益。

三、结束语

中职院校的女生由于年龄特点对事情的认知能力较弱,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作为学校,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合理处理校园暴力,保护中职女生的人身安全。教师需要对女生进行教导,提高女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合理处理身边的危害。作为家长,需要为女生提供温馨的生活环境,杜绝家庭暴力,促进中职学校女生健康安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新,赖晓琴,赖地长生.安全防护视野下的中职学生自我保护意识[J].大家.2010(04)

[2]周艳芳.提高忧患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浅谈中职学校新形势下班主任的工作方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4)

4.初中女生自我保护手册 篇四

据某杂志登载:某校一初中学生其父亲在外务工和母亲生活,母亲望子成龙心切,对其管教很严,该生酷爱上网打游戏,一次因无钱铤而走险,偸邻居老大爷的自行车变卖,被母亲责骂愤而离家出走,晚上偶遇一贾姓男子(通缉犯)说话投缘,并随该男子在一桥洞下过夜结成朋友。后该男子一天要求到他家借宿,该同学背着母亲将其藏在家中,第二天早上发现其母躺在血泊中被人残害,屋里一片狼籍,经公安机关侦察认定属该男子所为,该生为自己的行为而痛不欲生。有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少年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校园伤人事件发生频繁。

现在的初中生对外联系广泛,又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特别是相当大部分的留守生,缺乏家长或监护人的正确教育疏导,自我防护意识很薄弱,对自己的人身安全等极易造成极大伤害。

1、留守初中生比其他学生更加偏激、冲动,加之理论修养不够,容易被当时的场景所感染,发生群殴伤人事件,也容易受人指使,被人利用。

2、自以为长大了、成熟了,行为成人化,却缺乏自制力,忽视日常安全常识教育,特别是假期溺水、交通事故、旅游意外时常造成悲剧。

3、对社会认识过分理想化,特别是女同学,与人交往中容易感情用事,轻信他人,上当受骗、遭到伤害,或者误入陷阱、吸毒贩毒等走上堕落犯罪道路。

4、对社会认识过分复杂化,认为现在是“杂皮”当道,“杂皮”吃香,受武侠影视、小说影响,盲目崇拜武功,崇尚暴力,整天想着飞檐走壁,舞刀弄枪。什么事都扬言武力解决,这种学生不少,这类事件也经常发生。

留守初中生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较低,靠长期在外务工挣钱养家糊口的很多,特别父亲85%以上长年在外,对子女的教育管理更增加了难度。母亲宽容,孩子放纵;公婆年迈,力不从心;其他监护人,更显得监管无力。所以,为加强留守初中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据报载,某家长从小对自己的儿子进行有意识的安全防护教育,后来,只有六岁的小男孩被歹徒蒙眼绑架,并用摩托车带出很远,但该小孩却一点不惊慌,更不哭不闹,默记方向路线,并巧妙地与歹徒周旋,最后依靠自己成功脱困。再次,女生最好不独行、夜行,不外宿,不与陌生人搭讪、交往。,培养观察能力,提高抗诱惑力。善于观察,才能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人,分清是非敌我,才不易受骗上当。“天上不会掉馅饼”,特别不能相信那些吹嘘得天花乱坠的好事,黄金不会在地上等着你,只有伤害你身心的陷阱,千万别乱想,千万别上当。,掌握一些应付意外的方法。①保护个人隐私区,任何人都无权随意触摸,包括医生。②学会正确使用水、电、煤气,不私拆电器。③不轻易约见网络朋友,保守家庭及个人秘密。

留守初中生有许多烦恼,需要老师和监护人去宽慰、体贴;留守初中生有比其他学生更多的缺点,需要老师和监护人去耐心帮助教育。留守初中生自己也要自尊、自爱、自重,在孤独的日子里,更加坚强的保护好自己。

一、回家之前准备好开门的钥匙,不要站在门口才来找钥匙。

二、平常在身上一定要备有各金额的零钱。

三、发生不幸时,一定要镇定,记得对方的特征。

四、皮夹内放有自己的名字及亲友名字、电话的小卡片(作用应该是假如出车祸之类的,能联系你的家人)。

六、如发生不幸,不能和歹徒徒手搏斗。

七、晚上出门尽量拿件外套,将皮包套住,避免被抢劫。

八、打车时,注意其他座位,以防藏有他人。

九、单身到公共场所喝东西,如果没有喝完就去卫生间或打电话,回来最好不要再喝,以免中间下药。

5.自尊自爱自护女生要加强自我保护 篇五

——女生要加强自我保护

主讲人:付巧梅

讲座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性骚扰、性侵害,女生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早恋的危害、交往的危险信号

三、少女早孕的危害

教师导入“

案例一:2012年7月26日12点多,位于长春市青浦路与龙泉南胡同交会处附近的海

华教育培训学校二楼厕所里,一位8岁的女孩进去不多时就传来了呼喊声,随后厕所里跑

出一名成年男子,有二三十岁的样子,个头能有1.7米。

案例二:最近,针对小学生的性侵案频频曝出,令人震惊。继海南某小学校长带小学

生开房成为舆论声讨焦点后,媒体又披露了广东湛江雷州市英利镇某小学校长郑某波涉嫌

强奸两名女生、河南南阳市桐柏县一名56岁小学教师性侵十多名小学女生等事件。这几起

性侵幼女案,司法机关均已介入调查。我们相信,涉事的校长、教师、公职人员等将被严

惩。但是,性侵幼女案为何高发,我们还必须深刻反思。(5月份出现8起)

1、什么是性骚扰?

大家要知道,我们身体的有些部位是不能随便暴露给别人看,更不能随便让人触摸的,特别是我们的性器官,它是我们的隐私部位,所以,当有人企图触摸你的隐私部位,不管

他是什么人,你都要提高警惕,要学会保护自己。

性骚扰一般采用哄骗、贿赂、利用感情、威胁、恐吓、暴力等手段进行,包括身体接

触和非身体接触。性骚扰包括(1)口头方式:如用下流语言挑逗异性,向其讲述个人的性

经历或色情文艺内容;(2)行动方式:故意触摸碰撞异性身体敏感部位;(3)设置环境方

式:即在工作场所周围布置淫秽图片、广告等,使对方感到难堪。(4)通讯方式:即通过

电话、网络、E-mail等用下流的、挑逗的、淫秽的语言、图画等。

实施性骚扰的人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你熟悉的人,当然,我们也要明白和亲人、父母表示亲热的拥抱,医生为我们检查身体时接触我们的身体,和同学、朋友之间礼节性的身体接触并不是性骚扰,大家要清楚地明白什么是性骚扰,要坚决地对性骚扰说“不”!

2、如何面对性骚扰?

第一个技巧:要知道它何时发生,肯定自己是否受到性骚扰,保持冷静。

关于性骚扰的定义,一定要清楚明白,不要抱着轻视或置之不理的态度,忍耐或逃避

肯定解决不了问题;但也不可过分敏感,对性骚扰的反应太过激烈,可能会激起对方的攻

击欲望。

要从一开始便表明拒绝态度,要态度很坚决地说“不”。隐瞒或不示意会让对方以为你

是接受的,而拒绝的态度必须前后一致。

第二个技巧:沟通和使用身体上的防卫技巧。

从另一角度看,性骚扰是超越了可以接受的亲密界线。因此无论男性或女性,遇到性

骚扰时必须慎重地表明你的立场及可以接受的界线。拒绝的态度要明确,平静、清楚地告

诉对方你的不悦,请对方尊重你,也请他自爱自重;

可以抽身离开,或利用人群力量吓退性骚扰者。

第三个技巧:与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倾诉,或寻求帮助。

纵使事情解决了,与人倾诉,也可以寻求支持及防止类似事情再发生;若事情还未解决则必须要寻求大人帮助,想办法以阻止事情继续发生。

倾诉的对象可以是父母、值得信任的同辈、老师或辅导员等。

3、什么行为是对青少年的性侵犯?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些隐私部位,比如腹部、臀部、大腿内侧、男性的阴茎、女性的胸部和阴部。除了在身体不适时由父母来照顾,或在父母或 护士的陪同下请医生检查身体,别人是不可以随便观看或触摸这些部位的,也不应随便向别人暴露自己的身体,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如果有人不合理地要看或触摸你的隐私部位,或要求你看或触摸对方的隐私部位,令你感到尴尬、迷茫和不安时,他的行为很可能就是性侵犯行为。

侵犯者可能以诱骗、奖赏令孩子就范,也可能以威逼、恐吓甚至暴力手段侵犯孩子的身体。

有身体接触的:

A、强行接吻。B、不必要地触摸或摸擦孩子身体,包括胸部和性器官。C、以各种手段迫使孩子口交、性交或进行任何接触私隐部位的性行为,甚至强奸。

没有身体接触的:

A、和孩子一同看色情刊物或色情录像带。B、打色情电话给孩子。C、偷窥孩子洗澡或换衣服。D、向孩子透露自己的性需要,或向孩子提出性要求。E、在孩子面前露体,或进行性行为。

4、什么是强奸?

法律 规定:通过暴力对他人进行一切性质的性行为,包括强制性的或者突然袭击性的,也就是说涉及任何一方不情愿的性行为,无论实施者是否认识被侵害的人都是强奸。

强奸会对被侵犯对象造成很大的伤害:(1)由于是暴力行为,会对被害人的性器官造成损伤;(2)有可能被感染上性病;(3)对女性来说,还有可能怀孕;(4)会严重伤害被害人的心理,甚至影响人的一生。(5)被害人会产生焦虑、习惯改变、自责、罪恶、羞耻感,对今后生活蒙上阴影;(6)有可能导致被害人发生人格或行为的变化,甚至向极端发展。

5、遇到性侵犯(包括强奸)应该怎么做?

(1)要使用各种方法保卫自己,不要害怕伤害对方。

(2)如果对方十分强大,你无法反抗,要尽量说话,分散对方的注意力,降低对方的激情和攻击性,最好可以引对方到人多的地方。

(3)万一已经被对方侵犯,首先要向家长或你信赖的人倾诉,让他们陪同你及时报案和去医院检查,把罪犯绳之以法。

(4)发生不幸,不要责备自己,因为犯错误的不是你,要勇敢地面对生活。

6性骚扰的防范与防卫

(1)提高警觉性,既要防范以恶意出现的坏人,也要警惕以“善意”出现的“好心人”。遇到坏人一定要冷静沉着,随机应变,以智取胜。如果已经遭到暴力胁迫,便应机智地把罪犯引到人多的地方,在适当的时机大声呼救并勇敢地进行斗争。坏人心虚,当遇到反抗和大声喊叫时,常常会自行逃跑。

(2)不要一个人或少数几个女孩到公园、河边、树林等僻静的地方去游玩或学习。

(3)不要一个人或少数几个女孩招手搭便车,不管是汽车还是摩托车,都是不安全的。

(4)不要去各种歌舞厅、酒吧间等场合;若不是随同家长一起,也不要去宾馆、旅店。

(5)晚上不要一个人出门,更不可到人少的地方去。

(6)与父母闹别扭时,应虚心检查自己的过错,不可离家出走。如果你坚持认为是父母不讲理,那也应该请求老师或亲戚帮助调解,切不可赌气离家。离家出走的少女十之八、九会落入坏人手中。

(7)衣着不要太裸露,穿着袒胸的上衣或超短裾,容易招致坏人的侵袭。

(8)不要贪图小便宜,既要警惕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和赠送的钱财,也要对熟人过于殷勤的好心和热情有所防范。要懂得会欺侮你的不只是陌生人,也可能是熟人、亲戚。

(9)在生疏的地方问路时,不要独自跟着愿意带路的人走。

(10)不要和在性行为上不检点的异性结识和来往,更不能和有过性犯罪的男女来往。

(11)应该记住在没有病人家属或女护士在场的情况下,男医生不能对女病人的下身进行检查或治疗的规定。

(12)到男老师家去补课、学琴、学画等,要尊重老师,不要对老师有过分亲昵的举动和言谈,同时也要警惕老师中可能有个别品行不端的人,如发现老师有轻浮的言语、举止时,就不能随便吃喝老师的饮料和食物,并应立即找理由离开,回家告知家长,以后也不要再去。如老师强行非礼,要不受威逼利诱,要大声喊叫,反抗挣扎,并设法逃跑。不论反抗是否成功,事后一定要立即告诉父母。胆小怕事和忍气吞声会再次使你受到凌辱。

(13)如果父亲、哥哥或其他男性亲戚对你有不良企图时,不能接受利诱也不能屈服,要勇敢地反抗挣脱,并告诉母亲和祖父母。如果她们不理会,可以到公安局、法院控告。

(14)在公共汽车上、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如受到坏人引诱或威逼,让你跟他一个人或几个人走时,要奋力向人多的地方大声呼救。最好是跑向警察和军人,以寻求保护。

(15)如果自己做过什么错事,不要让人作为把柄,胁迫你听从他的摆布。

(16)要是你发现某个男性言语、举止轻浮,或有不良企图的可能时,不要独自到只有他一个人的办公室或宿舍去,即使邀请你也不要去,更不可接受他的礼物或吃他的食物、饮料。

(17)不要与男同学或男性邻居一起谈论有关性的话题,更不能互相动手动脚、打打闹闹。

(18)不要在男同学家过夜,不要去没有女性家长在场的男同学家,也不要随便在没有女性亲戚在场的亲戚家过夜。

(19)在路上遇到陌生的或面熟的男性时,不要轻易动感情,更不要主动搭讪,因为你还是个孩子,而你并不清楚他是什么人。

(20)不读黄色手抄本或淫秽色情书刊、画报,不看黄色录像。

(21)不要随便与男性约会,更不要随便与男性谈恋爱。

(22)运用法律保护自己。青少年遇到性骚扰应勇敢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如派出所、青少年保护办公室、学校教师等,我国有“青少年保护条例”,应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大胆地保护自己。有些少女遭到强暴不敢报案,原因是本人和家属都认为这是“失贞”,如果是未婚女性难以找到对象,如果是已婚女性则受到丈夫歧视,甚至造成悲剧。这是完全错误的。

6、如何抚平遭受性侵犯后的心理伤痛

遭遇到性侵犯之后,少女受到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打击,如果选择沉默,往往会让自己变得孤独、焦虑、敏感、自卑,内心痛苦,面对自己和家庭产生一种犯罪感。但少女们要明白,遭遇性侵犯,错误绝对不在自己,所以一定不要觉得无脸见人,把自己的心灵封锁在角落里,害怕别人知道会看不起自己。

少女们要打开自己的心扉,把心事向家人诉说出来,寻求大人的帮助,可以找专业人士咨询,解除自己的心理担忧。同时全社会也要营造一种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制止那种嘲

笑以及歪曲的眼光,让受到伤害的孩子在充满阳光的世界里慢慢抚平伤痛。

性侵犯对少女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没有及时地纠正,往往会形成一种扭曲的心理,甚至一直影响到少女成人以后的正常性心理;而如果引导得当,往往可以把这种伤害带来的愤怒转化成一种进步的动力,让被害的少女勇敢地坦然地走上希望的生活道路。二早恋的危害:

1、案例:小丽和王东都是学习非常优异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相互认识了,并且相互产生了好感。于是王东就经常以各种名义找小丽去逛街或去玩。一个学期过去了,小丽和王东的学习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明显下降了。老师多次找他们谈心,他们仍然不为所动。

提问:在我们同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发生呢?

你对这种现象有何看法?

答案: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毁掉整个人生

2、交往的危险信号

(1)男女生一对一地交往,不再与其他同学交往。

(2)双方交往过于频繁,把大量时间花在两人活动中,无心学习或学习兴趣减少,成绩下降。

(3)双方交往带有隐秘性,瞒着老师、父母及同学,常向家长撒谎。

(4)对方成为自己的牵挂,离开对方就魂不守舍,看见方与别的异性同学往来,就会心生不满和嫉妒。

(5)两人在一起时,只渴求拥抱接吻,身体亲昵,双方或一方作出发生性关系的暗示。

3、温馨提示

过早的“迷恋是一种不适时的失控心理和行为。

你是人生之舟的优秀舵手,只有把握好自己,才能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早恋总是青苹果过早的采摘味道只能是苦的。

三、少女早孕的危害

1、青春女孩易受伤害

某记者采访全国各地60家医院妇产科,发现最少一家一年发现4个少女孕妇,最多一家一年27个。这些少年孕妇年龄16—18岁,也有14岁以下的。其中12—14岁52人,12岁以下13人,有3例10岁的。更严重的是,还有15个少女妈妈,最小只有11岁,最大的16岁。已经出生的15个婴儿中,只有12个活下来。

2、读案例谈感悟

这里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中学女生和同校的一个男生谈恋爱,并有了性行为,因为不懂避孕措施而怀孕。在瞒着父母做完人工流产的第二天就去上课,第五天就参加体育考试,测1000米跑,结果还没跑完就昏倒在赛场上。为此,她留下了很严重的妇科病,在以后的体检中,她的腹部永远有一块阴影。这位女生后来考进了一所医科大专,在学过了妇科有关的生理、心理知识以后,她放声大哭。她后悔不已,她开始怀疑自己未来还能否做母亲。

3、温馨提示

在18岁前,少女的子宫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少女怀孕的后果是很危险的。一般少女缺乏有关生理知识,大多数怀孕少女都不知道自己是何时受孕的,她们常常存在侥幸心理,待发现怀孕为时已晚,又迟迟不敢告诉家长,就容易错过人工流产的最佳时机,要中止妊娠时,须冒很大的风险。另外,怀孕少女即使及时做了人工流产,也有可能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引起大出血、子宫穿孔、感染等,而严重损害健康甚至有生命危险,还可能留下后遗症,如生育时难产或引发不孕、失去生育能力等。

4、教师寄语:

一路上会有许多美丽的鲜花,不要因为见到一朵花而误了前进的班车。第一朵花可能是特别令人心动,但它不一定是最好的,放开自己的视野,接受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大的收获。

6.护士如何实现自我保护 篇六

1、高度的责任意识。护理工作面对着“人”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护理差错事故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疾苦和生命安危,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事故,差错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换回和弥补的,如有的护士上班做私事或玩忽职守擅自离岗、没能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的突变,造成病人坠床或失去了有效的抡救时机造成病人伤残或死亡,给病人及家属都造成了很大的痛苦,自己不仅受到处分也受到良心的谴责,终生感到遗憾和内疚。因此护士要加强自身建设,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认真负责的作风是防止一切责任事故的关键。

2、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如不认真交接班,不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发生褥疮等这些都是极不应该发生的责任错误。又如手术纱布或器械留在病人体内的恶性事故,要认真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查对,都是可以防止的。

3、不断学习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士不仅要受过专业正规的学习和训练,还要在实践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发展中的工作需要。否则既使品格高尚但业务理论知识的不足,也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相反会给病人造成痛苦,如果护士值班执行临时医嘱为病人注射速尿,医生将速尿30mg误写成30ml,该护士对此医嘱没有产生怀疑,将速尿30ml注入病人体内,病人很快出现不良反应,她还没感觉到与自己执行的医嘱有关,当医生发现自己失误时,也感觉到了护士的药物知识和临床工作能力的差距。这病人得到及时处置。没造成不良后果但这件事说明,护士不只是执行医嘱的工具手,是医疗的合作者,如果这位护士要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药量过大,提出疑问,这个错误完全是可以堵住而不发生的。

4、精湛而娴熟的技术操作。护理工作很多具体工作都是由护士新手操作完成的,达到治疗目的,特别是近些年来,机械科学,电子科学的发展,给医疗护理提供了很多方便,快捷科学的先进仪器和设备,促进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发展,但同时也给护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常规技术还要尽快熟练掌握使用新的仪器设备。另外国外先进仪器,先进技术的引进,也需要尽快掌握、应用、跟上形势,更好的服务于病人。如果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在抡救小孩时,因头皮针几次穿刺不成功,不能很快建立输液给药延误抡救时间就会影响抡救效果。新的监护仪不会使用,外语说明书看不懂等等,都会影响医疗质量。护士的这些不足都会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意。甚至和护士发生纠纷。

5、写好临床护理记录。临床护理记录它不仅是检查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法律上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不认真记录或漏记、错记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引起医疗纠纷,另外记录本身也能成为证据,若与病人发生了医疗纠纷或与某刑事犯罪有关,此时护理记录则成为判断医疗纠纷性质的重要依据或成为侦破刑事案件的重要线索。所以护士要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特别有重大事故和急重危抡救时,来不及写医嘱,和护理记录时,执行口头医嘱,一定要复述核对药并留下允许立即补记。在病人集中,参加急救各类医务人员多的情况下,护士要沉着冷静,忙而不乱,有条理、有秩序,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记录详细、字迹清晰,防止发生问题搞不清在那个环节。

6、掌握原则:护士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功能范围,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擅自盲目处理。医护之间不应把感情处事用在工作上,如医生午睡了,病人有什么病情变化,病情需要,护士为了不影响医生休息。就不叫医生了,或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做出什么决定,处置这都是不应该的。发生问题护士是要负责任的。

7、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一旦发生失误,不论问题大小、轻重要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或在场护士,不隐瞒情节,立即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把不良后果缩小到最低限度。

8、科学的工作态度;护士服务周到、热心,但要严格遵守科学的方法,保持科学的工作作风,不接受病人或家属的无理要求,不受病人或家属的封建迷信干扰。如有的家属看到病人疼痛,不了解病情,要求注射杜冷丁。又如有的病人得知自己患有癌症愈后不好,据绝治疗,自己请气功师等,护士都应在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同时,坚持原则、执行护理工作。首先是灾难护理学和专业急救护士的缺乏。急救护士的培养是一个弱项。我国只有急诊医生和急诊科护士的概念,急诊科护士归根究底还是按照急诊医生的医嘱开展工作,独立性救护工作较难开展。而国际上急救护理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急救护士已经成为重要的一类专科护士。不但有的国家授予急救护士急救药品的处方权,甚至英国还规定,急救护士可以拥有包括放弃抢救等在内的很多自主权利。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灾害的发生逐渐呈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在灾后的救援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护士总是同其他专业人员共同战斗在救灾活动的第一线。在9·11恐怖事件之后,世界各国在灾害护理方面也开始有了新的动向,特别是我们的邻国日本,灾害护理学的发展势头很好,灾区人民可以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专业救护。日本有专门的国家级灾害救援队,这个组织从成立初期的400人到2002年已扩大到1540人,这些搜索救援人员分别来自日本警察局、日本海岸警备队和火灾管理机构,其中医护人员注册数为614人,有医生201人,护理人员261人,药剂师21人,医务协调人员31人,100个后勤人员。护理人员占了最大的比重,灾害护理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想,这也是日本能够成为第一个进入我国实施救援的国家的重要原因。胡总书记访日,提出要“以日为师”,在灾害救护领域,我国确实要虚心向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学习。第三是心理护理的缺失。地震发生时,震区人们首先是在心理上经受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冲击,进而陷入一种罕见的情感危机中。强烈的地震摧毁了人们平时司空见惯的空间世界,使人们生存空间突然压缩和彻底改变,在心理上失去了空间归属感,感到一种生存威胁,表现出一种极度慌恐和不安,求生的欲望压倒一切。因为亲人遇难,而在心理上-精神上陷入了极度悲哀,对生活、婚姻等看法上发生变化。地震导致终生残疾的人们,在价值观、人生观上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等等。因此,地震造成人的心理-精神伤害,在医疗救援中不能忽视。心理疏导是护士的法定职责,护士应该在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当中,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实施心理疏导和呵护。然而我国,近几年才重视对护士的心理学教育,能够掌握科学的心理护理知识的护士所占比重偏小,难以实施到位的心理护理,不能不说是中国护理的一大缺陷。(心理护理解“心病”)

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急诊医学和急诊护理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急诊护理工作是全部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医疗护理服务工作的前哨,为此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设了急诊护理学课程。

本课程秉持“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护理理念,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吸取欧美等国家先进的急救护理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特有的教学模式,使得我们在国内急诊护理学教学水平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课程概况

急诊医学在医学发展中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急诊护理学是在急诊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中诞生的,她是急诊医学与护理学的一门边缘学科,随着我校护理学院的建立,急诊护理学学科也经历了由无到有,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

为加快急诊医学学科建设,1992年中国医科大学在国内首次与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合作开展了《急诊住院医师培训项目》,CMB资助该项目80万美元,拟在五年内完成。该项目培训内容包括医学本科生、护生的急救医学课程计划;急诊医师培训计划;急诊护士的培训计划;急救医学的普及性教育计划。随着项目的进行,CMB又后续提供资助资金20万美金,使该项目资助资金达到共计100万美元。在该项目资金的资助下,我科先后派出8名医护人员赴美国学习急诊医学实践模式进行师资培训。学成回国后在临床率先开展与国际接轨的急救分区模式,同时配备了高级心肺复苏全套先进的急诊教学设备及计算机、复印机、投影仪等先进的办公仪器设备,使我校急救医学教研室和急救护理教研室成为国内拥有一流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教学条件的教研室。此外CMB还同时资助40万美元用于我校附属第一院中毒防治控制中心的建设,在全国医院医疗卫生系统中亦属首创。这两个项目为急救护理学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雄厚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急诊教学设备、良好的临床实践教学环境。

同年由于护理学院的建立发展,把急救护理学课程纳入必修课成为必然,我科于1992年开始承担本科层次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由于当时急救护理教学人员学历低,师资力量薄弱,此时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是靠医护配合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进行讲授的,由到美国参加过师资培训的黄建群教授等医生讲解急危重症及心肺复苏等课程的主体内容,由护理教师讲解有关急救护理学内容,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6学时。实践课时24学时。此阶段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医护分界明显,不能很好地融合现代临床护理与护理教育的理念,对培养21世纪的高护人才有不足之处。

2002年急救护理学课程在吸取临床医学教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保留了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等突出急救特色的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大量融入了临床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授课教师由高学历毕业的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担任,授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以评判性思维方式,解决临床急救护理工

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是始终追踪国际最前沿的医学护理信息,不断引进国内外最新急诊护理学内容,运用美国急诊护理教学的先进理念与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急救护理学知识一直是国内外最前沿的急救护理知识与技能。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急救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学科,在教学中实践课占有很大的比重。遵循“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护理理念,以“培养能力”为总体目标,为此急救护理教研室配备了先进的急救实验教学设备,以生动、直观的场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每学年安排24学时的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为2:3,从而满足了培养21世纪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

经过二十多年来教学方法的探索,急救护理学在我校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临床急救护理工作需求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直受到历届护理学生的青睐。在每年毕业前的学生高级选修课中,急诊科急救护理学专业都是接收学生人数最多的科室。

在今后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工作中我们还要通过不断尝试与改革,为本课程的建设提高和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优化流程,完善管理——急诊科狠抓执行力

11月12日下午,我急诊科举行了一次“批量伤员应急救治过程”的讨论会,全科护士与实习同学均参加了此次讨论。本次讨论由邓艳华护士长主持,以“11月10日清晨,我科应急救治群体车祸伤员”的事件为例,经主抢救护士介绍了事件经过、救治流程后,围绕“救治流程、医护配合、合理分工…….”等问题,各组成员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护士长就本次救治过程做出了总结,在充分肯定了大家整装待命、集体协作、分流迅速、汇报及时等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不足之处:如救治分区不准确、人员安排不合理、医护配合有待加强、抢救记录不完整等。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通过讨论,加深了全体护士对“成批伤员应急救治流程”的体会与理解,进一步强化了急诊科管理分区、区域流程化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我科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处理能力,做好院前、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确保急诊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7.女生如何自我保护 篇七

关键词:异性交往游戏,女生,自我发展,心理,访谈

1 引言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生自发地形成异性交往游戏。这些游戏对学生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 他们通过交往和比较中形成对自身定位[2]。这表明青少年研究需要加强对关系交往特征和动态发展性的关注。本文则主要从女生自我发展的角度探讨中小学生自发性异性交往游戏的类型、作用和对教育的启示。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女生, 分别来自上海两所普通小学、两所普通中学和杭州的一所普通中学, 共72人。按年级分为十个访谈小组, 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合计:72人

根据班主任提名和随机抽样, 每个访谈小组人数控制在5人左右, 不超过6人。由教育实践和已有研究可知, [3、4]3、4年级和7、8年级可能是女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转折年级。于是上述年级选取了更多的女生进行访谈, 以便更清晰地描述和揭示其变化类型及方式。

2.2 研究过程

2.2.1 访谈提纲的确定

访谈提纲的确定是一个逐步聚焦并结构化的过程。首先, 围绕着研究主题, 对大学女生进行半结构性回溯性访谈。通过她们对中小学阶段交往情景的回忆, 初步明确对中小学女生访谈时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其次, 对中小学同伴交往已有研究进行分析[5], 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访谈内容, 形成比较正式的访谈提纲。具体如表2所示:

2.2.2 访谈过程

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形式, 除3、4、7、8年级有两个访谈小组分两次访谈外, 其他年级均为一个访谈小组一次完成。对于访谈中的突发情况还临时增加了个别访谈。个别访谈集中在6、9年级, 采用一对一的访谈形式, 每次访谈时间约为45分钟左右。

2.2.3 研究资料收集

访谈中, 全程录音, 事后进行转录, 共收集到约8万字的文字资料。在部分访谈过程中, 研究者还对研究对象的神情行为以及访谈场景等进行了记录。访谈结束后, 跟各班班主任老师和个别任课老师进行了讨论和资料分享, 作为访谈材料的补充。

3 结果分析

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发现, 交往过程中, 学生自发地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异性交往游戏。其具体表现如下:

3.1“打闹游戏”:体现“我们感”

“我们经常跟男生打架的。男生最讨厌了, 所以才会跟他们闹别扭。在体育课很明显。明明是我们跑得快, 男生却说我们跑得慢, 还嘲笑我们。到下课的时候, 他们会故意打女生, 除了中队长, 小队长、大队长什么的, 其他男生都会故意打我们。他们还把扫把垃圾桶放在我们座位下, 把我们的东西扔到楼下。而且他们上课在老师面前说我们不好, 下课还踩我们的考卷;经常戏弄我们。”

“打闹游戏”在小学三年级中较为普遍并通常以群体形式出现, 即女生群体和男生群体间的行为。通过该游戏, 一方面拉开了女、男生群体间距离。同时, 在打闹过程中又增加了异性交往的机会。

该游戏使女生体验到男、女生群体差异, 并通过与男生对立拉开“我们”与“他们”的差距, 以此来体现“我们感”。但这仅是两个群体间的差别, 未形成带有个体感受的意义和行为。因此仅从游戏的角度来看, 除了群体分类明显外, 尚未从个体角度对女生自我发展产生影响。

3.2“俘虏游戏”:树立优势地位

“班上有几个小可爱, 随便怎么捏他的脸都不会生气, 没有争斗性, 是女生的宠物。班上很多女生都俘虏了可爱的男生, 我俘虏了两个。我们原来一个幼儿园的, 俘虏的男生是我的小狗狗或我的龙, 我喜欢摸他们的头发。他们都很乖, 很听我的话。”

“我俘虏了一个男生, 一个女生会俘虏好几个男生, 一个男生被好几个女生俘虏。”

“她们俘虏的男生都是全班最好的男生。只有受欢迎的女生才能俘虏到可爱的男生。”

“俘虏游戏”大约从小学4年级开始。它既是异性交往的内容, 也反映了班级女生群体格局的变化。

“俘虏游戏”跟”打闹游戏”相比出现了如下变化:“可爱的男生”和“我”代替了“他们”和“我们”。“我”和“我们”的区分说明女生的个体感出现。“她们俘虏的男生都是全班最好的男生。只有受欢迎的女生才能俘虏到可爱的男生。”这反映出女生中同性群体出现分化, 群体内的差异性出现。女生通过“俘虏”班上公认最好的男生, 树立起自己在班级中尤其是同性群体中的优势地位, 提升自我价值感。处于该阶段的女生通过“俘虏游戏”定位自己所处的亚群体从而来定位自己。

3.3“连环反击游戏”———同伴状态清晰化

“我也和男生打架。男生不仅还手打我们, 还是打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也这样, 如果有男生打我, 我也打他的好朋友。就这样不停的一个传一个, 到最后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了。不过现在被老师禁止了。因为老师说现在要升学了, 很紧张的就不让我们打了。”

“连环反击游戏”在小学高年级的个别年级出现, 其特点是几乎全班同学参与。这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 男、女生之间有交往需要。虽然其表现形式为“打架”, 但其目的并非形成对立, 而是建立男、女生间交往联系。在游戏中, 学生实现了异性交往互动, 并将同性群体内和异性群体间的交往联系起来。这其中包括了接近、冲突、和解等过程, 较小学低年级的“打闹”带有更多的游戏色彩。

其次, 男、女生之间交往圈子已形成。“不仅还手对方, 而是还手对方的好朋友”反映出其他同学能够区分出班级中的朋友圈子。朋友圈子的形成和可识别性保证了“连环反击游戏”的顺利进行。

再次, 班主任在男、女生交往中的作用。“因为老师说现在要升学了, 很紧张的就不让我们打了。”这反映出班主任没有抓住这一游戏传递出来的信号:男、女生有交往的需要且在自发创造交往形式。教师需要引导更好的形式促进男、女生的正常交往。

女生在“连环反击游戏”中, 实现了从“我们”到“我”再到“小团体”的发展过程。同伴群体间根据不同标准出现了分层, 班级中亚群体开始出现并日益清晰化[6]。

3.4“传绯闻游戏”———普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大

“传绯闻游戏”出现在小学中、高年级并贯穿整个中学阶段, 大学女生回溯性访谈对此进行了印证。这说明该游戏普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大。“传绯闻游戏”经历了兴起、发展和减弱的过程, 这其中贯穿着交往重点的偏向。女生在该游戏中获得了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理感受。

3.4.1“传绯闻游戏”初显———异性交往敏感、想象异性交往出现

“……不过现在心里有了小秘密, 就是有了喜欢的人, 不知道该跟谁说。不像原来, 所有什么事情都跟父母说, 现在不会了。老师是肯定不会说的, 有时候跟朋友说, 有时候觉得不太好说。经常会想象, 他喜欢什么样的女生。就会故意往上面靠。如果他经过我旁边, 我也会突然变个样子。班上开始传绯闻了。如果自己不是当事人还好, 反正好玩嘛。如果是当事人就不爽了, 很尴尬的。”

“还是不要主动给别人说话, 内向一点好;没有什么其他事情不要跟别人交流, 这样显得女孩子好像没什么……探讨学习方面的可以跟别人交流。乱七八糟的就不要了。”

“传绯闻游戏”是个体意义建构的创造性表现。该游戏是女生青春期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个体意义在交往、尤其是异性交往中的表现。游戏兴起之初, 它是学生在正常异性交往缺乏时, 根据现实状况自主加工的符号意义。但并非所有的“传绯闻”游戏都源于异性交往的缺乏, 不排除个体对真实交往情景的回忆、对观察情景 (可能来自影视、书籍、音乐等符号形式) 的再现。这些都可以作为个体意义建构而被用于“传绯闻游戏”。回忆、再现的过程中, 女生可从中获得不同层次和不同内容的符号意义。女生也可能对没有出现却希望出现的情景予以预想。带有前瞻性的预想符号, 可能对将来状态下的真实交往进行自我调节。它以想象情景出现, 具有脱离此时此地产生作用的特点。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充分表现了个体意义建构的创造性。“女生还是不要主动跟别人说话, 内向点比较好”等等, 反映出该游戏对女生女性化角色内化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3.4.2“传绯闻游戏”发展———异性交往敏感与受阻并存

“传绯闻初三很普遍, 当时压力大, 传起来轻松些。”

“班上传绯闻, 如果全班就被传光了, 然后继续传。有时候连其他班级都知道了。女生直接写情书到别的班级去, 当事人还不是很感兴趣, 其他人好像很忙的样子, 为当事人着急, 其他人也到我们班来。男生比女生更八卦, 他们会编首歌, 做一份报纸, 写诗什么的, 有些积极分子传绯闻, 还增加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拍人跟踪, 拍到在图书馆的角落, 这是没那个意思, 被别人扭曲的。结果见面挺尴尬的, 朋友也没得做了。”

“绯闻游戏”说明个体需要新的符号资源引导发展。“传绯闻游戏”在初高中的过渡阶段具有多重功能。如缓解学业压力, 促使异性交往。但同时, 该游戏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健康的异性交往。这跟“传绯闻游戏”中符号资源运用的单一性有关。无论想象情景如何丰富多样, 它毕竟是对真实情景的再现、补充和扩展。如果现实中异性交往足够普及、交往形式足够丰富, “绯闻”这一想象情景也就不会具有如此强大且持久的影响力。从发展的角度考虑, 则需要引导健康而充分的异性交往形式, 发挥交往符号资源的积极作用。同时, 还需要提供新的符号资源, 扩展青春期女生符号资源的选择面, 促使其有效利用多方面的符号资源, 催成新的个体意义的涌现。

3.4.3“传绯闻游戏”减弱———同性交往互动强

“高一的时候大家也不太熟, 通过这种玩笑大家熟悉了, 有些关系好的圈子就是这样开玩笑开出来的。她们互相传来传去, 关系就蛮好的。她们几个还是蛮像的。”

“传绯闻游戏”具有同伴群体分类的功能。在升学等新情况出现后, 该游戏能直接而快速地将新同学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相互熟悉的目的。在游戏过程中, 相同或相似符号资源的运用, 个体意义的建构方式, 有利于区分出不同类型的个体, 形成不同的同伴群体。因此, “传绯闻游戏”不仅从异性交往的角度为女生提供了女性角色感受和情感体验的机会。从同性交往的角度, 该游戏成为符号资源互动和亚群体的形成方式之一, 对某些类型女生自我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分作用。

4 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由于不同阶段自发性异性交往游戏的形式和内容不同, 对女生发展的作用各异。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交往引导, 促进女生的健康发展。

4.1 防止男、女生群体紧张的对立

小学低年级女生的异性交往过程, 以性别原型和规则为准对男生群体和女生群体进行区分, 进行引发了男、女生群体间的对立。因此, 在教育中, 一方面需要认识到性别原型和规则存在的现实性。另一方面, 需要防止女生异性交往行为与性别原型和规则之间差距过大。发展取向是个体成长的动力, 交往过程和发展取向差距较大, 可能会减弱发展取向的动力作用。

4.2 树立“优秀女生”的多元标准

小学中高年级女生中出现了对“我”的强调和群体分层现象。女生的发展取向为成为优秀女生。但通过调查发现她们对优秀女生的认识停留在“学习好、多才多艺、帮助同学”等类似意义上, 认为这样的女生在异性交往中才能“俘虏”到班上的优秀男生并“不被男生欺负”。针对这一现状, 学校教育中需要创设活动,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树立具有针对性的优秀女生榜样, 让女生认识到优秀女生的多重含义和多元标准, 帮助女生建立与“自我概念”相符合的发展取向。

4.3 等待合适的教育契机

中学阶段的女生进入自我选择阶段。女生开始在性别原型和自身状态、同伴状态间作出选择。对此, 父母和教师需要耐心等待, 仔细观察。因为发展过程中暂时的停滞、矛盾甚至后退, 可能是女生心理内部正在进行重组织, 是跨越到新水平前的酝酿阶段。这时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自由选择的空间, 以帮助实现女生性别角色的自主性发展。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同伴交往会为个体性别发展提供丰富的符号资源。因此, 学校需要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 增加同伴交往的机会, 以帮助女生顺利度过发展取向的选择阶段。

4.4 引导良好异性交往

中学女生交往过程中对异性交往敏感。异性交往敏感是青春期较为普遍的话题。“传绯闻”在这一阶段出现, 且影响面广。拥有正常异性交往的女生从中可以发展出以女生化为主, 双性化发展并存的性别取向。正常异性交往受阻的女生, 表现得沉默, 自我反省较多。针对这一现状, 正常异性交往的引导显得尤为必要。首先, 父母、老师自身需要对正常异性交往去敏感化。从以往研究可知, 父母、老师对异性交往的敏感态度和阻止行为可能会对女生形成交往压力, 不利于女生的积极健康发展。因此, 在可控制的前提下, 父母和老师需要支持和鼓励正常的异性交往。其次, 针对男、女生在异性交往中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和能力的状况, 可以采用观点采择的形式对男、女生进行训练。使其能理解对方的观点和交往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 并进行综合性的思考, 这有利于异性交往的顺利展开。再次, 可以在想象交往出现之前或出现之初, 设计情境游戏, 利用想象引导将情境交往转为为女生发展的下一步现实性。最后, 可以增加班级、年级间同学的了解交往, 将焦点交往引导为群体交往, 促进正常异性交往的顺利进行。

4.5 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

中学高年级阶段, 女生与同性群体互动强于异性群体。建议学校教育以发展性评价为推动, 引导群体间开展积极比较与良性竞争, 从而在凸显群体间差异的同时也努力促进个体的独立性。群体活动的引导对女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以活动主题为分类标准, 不同获得活动分化出不同的群体圈子。保证班级内多样丰富的活动主题, 促进同伴群体间的人际融合和交流, 认识和理解个体差异, 化差异为发展动力, 促进个体自我发展的积极自我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磊.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 2004, 27 (4) :916~919.

[2]马川.李晓文.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及研究角度发展[J].心理科学, 2007, 30 (2) :474~477.

[3]孙红刚.儿童打斗行为形成与平息机制以及亚文化特征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4]高亚兵, 骆伯巍.论青少年儿童性教育的误区[J].教育研究, 2002, (1) :76~79.

[5]李玉英.青春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7 (03) :19~22.

8.未婚妈妈如何自我保护 篇八

33岁的卢荷是广西一个苦命的女人。

卢荷家有四姐弟,她是家中的长女。12岁那年,不堪忍受父亲虐待的卢荷跑到镇上的外婆家,年迈的外婆收留了她,却无力送她继续上学,她便去给人家做保姆,四处打工。

2000年底,卢荷在一个砂场里认识了李槐。李槐是沙场的司机,负责砂石运输。因沙场距卢荷家较近,卢荷常去帮忙干点杂活,两人就这样认识了。2001年7月的一晚,卢荷坐他的车回家,哪知,李槐将车开至一偏僻处时,突然将车停下,向她扑了过去……

遭到李槐的强暴后,卢荷悲痛欲绝。唯恐出事的李槐安抚她说:“你不用担心,我是真心喜欢你的,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在李槐的甜言蜜语之下,加上顾及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卢荷最终打消了报案的念头。

但令卢荷始料不及的是,两个月后,她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医生说如果不要这孩子,以后可能再也不能生育。

卢荷不知所措,多次去沙场找李槐协商,李槐先是犹豫,后来突然如人间蒸发了一样,再没出现过。卢荷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的家庭住址,无从寻找。无奈的卢荷最终决定回家把孩子生下来,自己抚养。

自卢荷决定生下孩子时,旁人的冷嘲热讽如潮水般涌来,父亲也把她赶出家门。不得已,卢荷在离村较远的地方租了一间房容身。

除了受人歧视外,孩子的户口同样令卢荷操心。孩子已经6岁了,可村里不承认孩子是本村人,不愿意开证明让其办理入户手续,更认为卢荷违反了计生政策,必须缴纳1万元罚款才能给孩子办理户籍登记。卢荷根本交不起这笔罚款。

卢荷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很压抑,她甚至想过带着儿子到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去,重新开始生活。

律师说法:非婚生子权益亦不容侵犯

法律明文规定,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有权力和义务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登记手续,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受平等的法律待遇。因此,卢荷完全可以在接受计生部门的处罚后,到公安机关为自己的儿子办理户籍登记手续。而村委会也有义务为她开具同意接收其小孩入户的证明,如村委会拒不开证明,公安机关依然可以为卢荷的小孩办理户籍登记手续。

从道德上来看,卢荷的非婚生子令人难以接受,但其母子的人身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其他人不能对其母子进行侮辱或人身攻击。如不然,很可能造成侵权甚至犯罪。(文中卢荷、李槐为化名)

维权问答

植物人的配偶可以提出离婚吗?她的父母是否可以作为代理人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律师解答:

《婚姻登记条例》中明确规定:“第十条 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也就是说,任何情况下,去民政局离婚/结婚,都必须是双方当事人亲自去办理,不能代理。如果一方或双方有实际困难而不能前去的(比如,一方住院而行动不便,或者一方尚处于被合法羁押的状态中),可以由民政局委托的婚姻登记员上门办理。

同时,《婚姻登记条例》又规定:“第十二条 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而植物人显然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所以民政局也不能受理离婚登记。

如果真的是涉及植物人又要离婚的案子,可以通過诉讼解决。在这种诉讼中,植物人当然是没法出庭应诉的,可以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先由司法鉴定确定其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然后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出庭。

如果离婚诉讼真的启动了,法院可能判离,也可能判不准许离婚。

按照我国婚姻法及其三个司法解释,判决准许离婚的条件就一个: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律、司法解释规定了几种可以直接被认定为感情破裂的情形,除此之外,只能由法官依法心证来判断是不是已经破裂,这里头的不确定因素就比较大了。也就是说,夫妻一方变成植物人的,并不一定就视为感情破裂。

(责编 江有汜)

上一篇:校内下一篇:大班的新学期开学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