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米开朗基罗的演讲稿(精选7篇)
1.人格的米开朗基罗的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培养健全人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品质在他的人生发展路途中是极为重要的,而良好的品格更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始,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其实,我们不用过分地刻意去夸大品德的范围,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并且无时无刻地被体现着。
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有的同学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虚荣狂妄;而有的同学意志薄弱,经受不起诱惑,也经受不住挫折,有时甚至因为考试没考好而有轻生的念头;有的同学懒惰成性,就连收拾课桌这样简单的事他都不愿意做;有的同学对集体漠不关心,没有一点集体荣誉感,我行我素??这些看似都是小事,可这些小事却暴露出我们品格的缺陷。要知道,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怎么能成大气呢?{健全人格演讲稿}.
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做,才能完善我们的品格呢?首先,我们应当端正思想,正确看待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能过于偏激;其次,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知识,因为知识是品格的积淀,是培养良好品格的保障。所以我们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我们还要不断地在实践中锻炼自己,锤炼自己的品格,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具有挑战自我,勇于竞争的意识,培养积极、热情、乐观的性格,因为性格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前途。我们应当自尊自爱,捍卫自己的尊严。学会保护自己,不进入营业性的场所,不参与打架事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所以,我们往往忽略的小事,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培养健全品格,不仅会使我们有一个阳光的心态,终身受益;还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从而有利于社会,乃至影响我们的国家。“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海。健全的品格对我们的一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培养健全的品格,从而更好地担当社会的责任。
2.人格的米开朗基罗的演讲稿 篇二
他时而贪婪, 时而大方;性格有时却十分幼稚;谦虚却又贪慕虚荣;暴躁、多疑、嫉妒、孤僻、痛苦、可怕……诸多矛盾的特性却可以在他一个人身上得到了完整的体现。教皇朱利乌斯二世, 作为米开朗琪罗的赞助者, 也是争吵对象之一, 曾对别人直言:“没有人能与这个可怕的人相处。”“可怕” (terribilità) 被用来形容他的个性以及对待艺术的极致, 是贴切的。他容易被激怒, 难以相处也是众所周知的, 猛烈的精神之火将他和人群几乎完全隔离了。米开朗琪罗在信中频频谈到他的孤独和苦痛:“这里我没有哪怕是一位可以信赖的朋友。”“我在这里忍受了无数的辛劳和身体的哀疲。我根本没有朋友, 而我也不想有任何朋友。我几乎连维持活命的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我一直在与贫穷作斗争。我只能孤独地忍受这些困苦。而我的忧患是那么多, 令我忙于应付更甚于我的艺术, 这是因我无法找到人来管理我的住所。”2他渐渐和社会分离, 一切都使他不安, 就如他自己所说, 在“一种悲哀的或竟是癫狂的状态”中活着;更可悲的是, 时间长了, 他居然能从中觅得一种乐趣来。他时常在信中称自己是忧郁与疯狂的人, 74岁时写信给朋友还自称自己又老又疯”;大约在同时他写了一首诗句则说:“忧郁是我的欢乐, 不安是我的休息。”3
他留给我们的印象似乎永远是一个阴郁的老人坐在紧闭的满是灰尘的小屋中, 在摇曳闪烁的昏沉烛光下孤独地工作。因为人越老, 变得越孤独, 隐避在夜晚工作, 黑夜成为了朋友:“噢夜, 噢温和的时间, 虽然是黝暗, 一切努力在此都能达到平和, 称颂你的人仍能见到而且懂得;赞美你的人确有完美的判别力。你斩断一切疲乏的思念, 为潮润的阴影与甘美的休息所深切地透入的;从尘世, 你时常把我拥到天上, 为我希冀去的地方。噢死底影子, 由了它, 灵魂与心底敌害——灾难——都被挡住了, 悲伤的人底至高无上的救药啊, 你使我们病的肉体重新获得健康, 你揩干我们的泪水, 你卸掉我们的疲劳, 你把好人洗掉他们的仇恨与厌恶。”4这首编号为78的十四行诗是在一个不眠之夜完成的, 可以把它看作艺术家在黑夜中孤独沉思的记录:
啊, 黑夜, 甜蜜的时光, 虽然暗黑,
你终于给劳作的人带来歇息。
谁赞颂你, 谁就有识, 洞察明晰;
谁能向你顶礼, 内心都不空虚。
阴影和微风把团团忧思输来,
你会把这缕缕思绪切割破碎;
你从最深坑穴极易唤起智慧,
在这里, 攻击无损睿智的光辉。
我多么渴望黑夜。啊, 死亡的护卫,
消解灵魂和情感的痛苦疲惫
在舒适中终于制止人的忧虑,
你治愈肌肤, 恢复疲弱的呼吸,
拭去泪水, 驱散腰酸背痛劳累,
艰苦奋斗的绝望也悄然消匿。5
喜欢夜, 不仅因为它消除人躯体的疲劳, 还能使人忘记烦忧, 让“睿智”发出“光辉”。夜对米开朗琪罗来说具有一种医疗的作用, “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是幸福, 只要世上还有罪恶与耻辱的时候。不见不闻, 无知无觉, 于我是最大的欢乐”, 也让偶然降临的“绝望”情绪“悄然消匿”。6但就“夜”的主题而言, 容易让人联想到它与墓之间的联系, 尤其美迪奇家族礼拜堂里的《夜》本身就是一个墓碑。的确, 死亡一直是个折磨米开朗琪罗的主题。他一生写了三百多首诗, 对死亡的沉思占去了绝大部分, 比如这首在1554年9月19日, 80岁时寄赠与瓦萨里的诗:
我短促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
历经大海汹涌波涛, 驾一小舟,
在人类共有港口和沿岸, 人人
要总结自己的作为, 无论劣优。
啊, 到现在我才明白, 我的艺术
愚蠢、生硬、远离它真正的源头;
我曾把艺术当作偶像和君主,
但艺术只带来悔恨, 无法补救。
光明的爱情向往, 是何等愉快,
我面临两种死亡, 前景又何在?
第一种我确信, 但惧怕第二种。
绘画和雕刻再不能抚慰、镇定
我的灵魂;它转向神性的爱, 爱
在十字架上流血又拥抱我们。7
他的诗歌时常表达着一种对自己的作品的不满之情, 尤其到了晚年, 在他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时候, 他发现一生热爱追求的艺术并不能给他带来心灵的安慰, 早年还担心过的肉体的死亡现已不足为惧, 但是灵魂的救赎却让他更感不安。他一生颠沛流离, 饱受心灵煎熬之苦, 然而到了晚年还是一样充满矛盾。156年12月17日夜晚11点, 米开朗琪罗辞别人世。
他的诗和信件以一种不同于视觉艺术的方式为他勾勒了一幅画像, 底色虽有些哈姆雷特似的悲剧色彩, 但是比起莎士比亚的诗, 也许米开朗琪罗的文字更能让人触碰到他的“核心”。据说他不喜为人制作肖像, 无论是以绘画还是雕刻的方式, 甚至在诗歌中也从不具体描绘身体的各种细节。不同于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一生几乎没有留下自画像, 但当他第三度重返罗马, 绘制一生中最后的巨幅壁画时, 谁也没想到他居然在画中留下了一个惊天秘密。《最后的审判》在将近200平方米的墙上布满了400余个等身大小的人像, 有升入天堂的圣人, 有代表罪恶堕入地狱的人, 还有控诉自己冤屈的人——巴多罗迈 (St.Bartholomew) 提着他殉道时被割下的人皮, 而这张人皮的脸俨然就是艺术家本人的容貌。他把自己放入了控诉者之列, 并以这样残忍的自嘲方式为自己留下了一幅自画像。
摘要:绝大部分的历史学家坚信, 是但丁和彼特拉克的诗篇开启了文艺复兴的时代。回顾那个在过去与未来强烈冲突和拉扯的时代, 一切都充斥着矛盾和两面性, 也许只有诗歌和艺术才是明晰的。几乎每一个诗歌或绘画评论家都喜爱引用西摩尼得斯的一句话:“绘画是无声的诗歌, 诗歌是说话的绘画。”诗和字便是诗人手中的画笔和颜料, 而所有的作家都是画家, 在米开朗琪罗身上, 这两点恰是融合得天衣无缝。
关键词:米开朗琪罗,文艺复兴,诗歌
注释
11 .乔尔乔内·瓦萨里著.徐波等译《巨人的时代》 (下) ,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年, 第327页.
22 .米开朗琪罗著, 初枢昊译《我, 米开朗琪罗, 雕塑家:一部书信体自传》,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 第51、55、147页.
33 .诗句原文为:La mia allegrez’èla maninconia E’l mio riposo son questi disagi这两句悖论式的诗写得很高明, 艺术家很可能是说, 他善于把忧郁化为欢快, 焦躁化为宁静。转引自范景中《与章叔标关于艺术家个性的假想的对话》, 《新美术》2002年第1期。
44 .罗曼·罗兰著.傅雷译.《巨人三传·米开朗琪罗传》,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9年, 第251-252页.
55 .米开朗琪罗著, 杨德友译.《米开朗琪罗诗全集》,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第55页.
66 .罗曼·罗兰著, 傅雷译.《巨人三传·米开朗琪罗传》.第200页.
3.米开朗基罗 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篇三
1475年3月6日,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现了一位不平凡的人物——米开朗基罗。他的父亲是一位脾气暴躁的地方法官,母亲在他6岁的时候就去世。母亲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他被寄养在一个石匠家,石匠的生活塑造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
米开朗基罗从小就迷恋绘画,总是在学校中画素描。家人知道后,总是对其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事业是可耻的,但这并没有动摇他的选择。他13岁就进了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伊奥的工作室,在那里,他最初接触了终生都从事的神圣事业,并以令人意想不到的神速掌握了绘画技巧。后来,米开朗基罗又进入佛罗伦萨统治者罗伦佐·美第奇开办的“自由美术学校”。他超群的才能備受罗伦佐的重视和爱护,这让他接触了宫廷中大量的艺术品,以及出入宫中的人文主义者,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仅用4年的时间,他就具备了一个伟大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古典文化盛行,罗伦佐在家中设有一个“柏拉图学院”,人文主义学者们经常聚在这里一起研究学问,在罗伦佐的支持下,人文主义新思想体系逐渐建立和发展。这一思想主要就是将世界归还给人,将人的艺术、文学和科学以及作为独立个体的思想和感情归还给他自己,认为人决不能像奴隶那样,被捆绑在教条之上,在束缚中死亡。米开朗基罗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此外,他还常去听宗教改革家、修道士揭露教会黑暗的演说,这都给米开朗基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伦佐去世了,米开朗基罗失去了保护伞,加上当时的佛罗伦萨一片混乱。这让米开朗基罗深感佛罗伦萨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他奔赴威尼斯和波伦亚,后来又转向罗马寻找发展机会。到了罗马,米开朗基罗感觉自己进入了巨大的古代艺术宝库。罗马处处林立的古代雕像让他受益匪浅。
米开朗基罗23岁的时候,受法国红衣主教委托,为圣彼得教堂制作《哀悼基督》雕像。正是这座雕像的问世,让米开朗基罗名扬罗马,继纳太罗之后的又一颗巨星升起了。米开朗基罗26岁时满载着荣誉回到佛罗伦萨,之后便立即开始《大卫》云石雕像的创作。3年后轰动艺坛的作品完成,原作保存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将《大卫》的复制品置于韦吉奥宫正门前,成为佛罗伦萨守护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保卫了祖国和人民。米开朗基罗之前的创作者对大卫的表现都是他取胜后,将敌人的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米开朗基罗则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作品中的大卫充满着自信,英姿飒爽,眼睛炯炯有神,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搜索着远处的敌人,随时准备进入下一场战斗。米开朗基罗塑造了大卫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让作品在艺术上更具感染力。大卫的姿态好似是在休息,而躯体表现出的紧张情绪,让人感觉到很强的动感。为使作品更加雄伟和壮观,米开朗基罗特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胳膊,让作品在观众的视角上更加挺拔,充满了巨人感。
《大卫》雕像被看成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大卫》也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是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而实际上是在预示人们已经从黑暗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塑造出来的绝不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的象征。《大卫》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境界。
1505年,米开朗基罗应教皇查理二世之邀,到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内建造陵墓。在历经磨难之后,他完成了著名的《摩西》和《奴隶》等雕像。他的成就让在教皇身边的艺术家勃拉曼特极为妒忌,他进谗言让教皇暂不修陵墓,强迫米开朗基罗去西斯廷教堂画天顶壁画。凭借超凡的智慧和毅力,米开朗基罗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画《创世纪》。
米开朗基罗把艺术完全当做“人”来创造的。米开朗基罗认为,人的美首先在于人本身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有战胜敌人和困难的信念和勇气;其次在于人有渴望、期待、追求和表现自己的欲念,还在于人自尊和在痛苦时也表现出的高尚情操。这是米开朗基罗对人的全新认识,也是要塑造的人的形象。
米开朗基罗虔诚地相信新柏拉图主义,坚信雕刻之前要在头脑中形成某种观念,然后才能通过双手将观念变成具体的雕像。而头脑中的观念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新柏拉图主义将这种反映说成是“绝对观念”。对美术家来说就是美。受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的影响,当时美术家们在理论上几乎都认为,美术作品是客观自然物体的一种仿制品,能启发人们认识潜藏在自然界中的美。米开朗基罗也信奉这一理论,他认为任何一种美只要被有悟性地发现,那么他就比任何东西更接近于天国的美,这样的美才是更高的真实。
米开朗基罗指出,表现美的观念和形象被禁锢在石头中,把多余的石头凿去,才能将那个形象解放出来。他不像达·芬奇等人那样致力于寻找“完美的数学度量和比例”,而是用充满灵气的敏锐视觉来判断自己的作品的美,发现了另外一宗赏心悦目的比例关系。他坚信度量和比例是藏在自己眼中的,因此,他也认为画家应凭自己头脑中的观念和眼睛判断美术作品,而不应受其他任何事物的约束。
在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导下,米开朗基罗的创作,尤其是他后期的创作,不再追求完美和规范、对称和协调、稳固和厚重的构图和形体比例,转而追求富有表现力的艺术风格。
专注人体是米开朗基罗的风格特点,人体最能体现人类的思想和意志,通过人体的动态可以传达形象内在的精神气质。米开朗基罗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塑造裸体人物的美上,裸体是他塑造美主要手段,也是他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雕像一样,米开朗基罗的绘画也注重表现人体,通过人体的自然美和精神美来表现人的美和伟大。上面说的《创世纪》就是他创造的这样一个奇迹。
《创世纪》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上帝创造世界”、“人间的堕落”、“不应有的牺牲”。作品的中心都是形态各异的裸体青年,壁画的两侧是生动的女巫、预言者和奴隶。整部作品气势磅礴,力度非凡,似乎拱顶都不能承受。
《创造亚当》是《创世纪》最动人心弦的一幕。从天而降的上帝,将手指伸向亚当,将灵魂传递给亚当。这是一个戏剧性的瞬间,把人和上帝奇妙地并列起来,激发了完美无限的敬畏感。画中的上帝脸上少了发号施令时的威严,目光注视着他的第一个创造物——亚当,手指伸向亚当的手指。而亚当不仅尽力移向上帝,也移向上帝左臂下即将诞生的夏娃。这个静止的画面上,竟有两个不同层面的情节,完整再现了上帝造人的全部意义,这要多高的绘画技艺啊!
米开朗基罗追求人体的力与美,在临终前感慨地说:“我正要打算创造我真正的艺术作品时,当我刚进入艺术之门时,我却要死了。”他还说:“生命是美好的,我爱过大理石、绘画,也爱过诗歌,还爱过家人、朋友和上帝,现在也爱作为生命终点的死亡……我身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压倒我创造的力量。”
米开朗基罗是人类英雄的创造者,是文艺复兴的巨匠,他的作品超越时空,生前和死后都造成了别人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与达·芬奇一样,他多才多艺,集多种成就于一身。他活了89岁,过了70多年艺术生涯,历经人生坎坷和世态炎凉,这让他的作品气势磅礴,结局悲壮。总之,米开朗基罗是天才、智慧和勇气的结晶,是全人类的功臣。
4.人格的米开朗基罗的演讲稿 篇四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越是使我痛苦的,我便越喜欢。”你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代表之一。列昂纳多・达・芬奇,他是和你同时代的伟大艺术家,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期最杰出的代表。而你,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你站在佛罗伦萨的一个破旧工棚里,岩石碎块四处飞溅,你正沉浸于只属于自己的奇妙王国之中,在那里,一个个传奇人物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他们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家庭的阻挠丝毫动摇不了你献身艺术的坚定决心,成功之时四溢的赞美之声也从未让你有过一丝的飘飘然。
你就站在那儿,时而拿起斧锤疯狂地击打,时而拿起雕刀细致地刻画。一件伟大的作品就这样在你的手中诞生,你的脸上带着孩子般天真的微笑,痴痴地注视着眼前的大力士海迪力斯,想象着他杀死勒纳湖中的九头蛇怪海德拉的情景。你沉迷于常人无法理解,更无法进入的世界之中,忘了自己,忘了时间,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纷扰。
《哀悼基督》《大卫》《昼》《夜》《晨》《暮》一件件名垂青史的雕塑作品被你所创造,引起了整个罗马的`震撼。潮水一般的荣誉向你涌来,但其中也夹杂着敌手的嫉妒与非议。就在你全身心地投入雕塑工作、在历经坎坷之后终于成为教皇所器重的艺术家之时,却因教皇的三心二意,不仅分文未得,还被迫去做一项你并不擅长的工作。。为此,你在日记中愤怒地写下:155月10日,我,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开始作西斯廷的壁画。
虽心有不甘,甚而是悲愤的,你还是以巨大的激情投入了这项工作中。绘画工作是艰辛的,整整四年时间,你都不得不站在20多米高的脚手架上每天工作数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1511月1日,西斯廷教堂天花板的壁画揭幕了。《创世纪》的问世,让是当世最伟大的雕塑家的你成为与达・芬奇齐名的伟大画家。年仅37岁的你,被世人尊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你在66岁时完成的又一部骇世之作《最后的审判》,更是又一次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它的艺术效果是如此惊人,竟将教皇惊得跪了下来。
时至晚年,你也忙得没有丝毫的空闲时间。可是,你的手抖得厉害,锤子在手中不如往年那样得心应手了。这是怎么回事?你惶恐,惊讶,不解。岁月不饶人,当你明白这一点时,便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清晨,独自一人冲进了树林,回来时浑身湿透了。面对朋友们关切的目光,你的脸上依然挂着微笑,淡淡的说道:“我没事。”但是很快,你就发了高烧,病倒在床。几天后,你对守候一旁的人们说道:“我的肉体归黄土,我的灵魂归天堂,我的金钱归穷人------”你走了,你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89岁这年,但你的精神,你所创造的一件件杰出艺术品成为了永恒。你变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一座前人从未到达、后人也无法企及的高峰。
想要创造完美的东西,必须具备心灵的纯洁,同时富于宗教精神。
5.人格的米开朗基罗的演讲稿 篇五
P3:文化中的神经症:
①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神经症判断方法就是看他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我们时代人所公认的行为模式。② 但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的概念,不仅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而且还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同一文化中也会发生改变。
③ 我们关于什么是正常的概念,完全取决于特定社会强加于其他成员身上的情感标准。然而,这些标准却因文化、时代、阶级、性别的不同而不同。④ 所以,人们说出的时代、文化不同,社会的普遍价值观也就不同,对于正确的理解仅仅是指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观念,而社会中那些思想有悖于社会所谓的“真理”的思想也就被认为是异类。但同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果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就是畸形病态的,那正常的人在这种社会中也就是“畸形变态”的。曾经有听过的一个故事就是说,一群大熊猫全部得了精神病,只有一只是正常的,那这只正常的大熊猫就成了唯一的精神病。
⑤ 因而,关于神经症没有一个永久恒定的标准来衡量,而是取决于一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下。
⑥ 霍尼就此也就提出了“事实上并不存在适合一切人的正常心理学”。就这个问题,她也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批判,认为弗洛伊德的许多结论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因素,所以,导致他得出了许多错误的概括和论述。
P4:神经症的特质:
① 神经症病人在其对待事物的反应上显得与众不同。首先这一点可以很确定,但是要放到一定的文化基础中去讨论。
② 反应方式的固执以及潜能与现实之间的脱节。首先是反应上的固执,正常会根据不同情景有灵活的变化,但是神经症的患者就缺乏这种灵活性。比如,每个人都会有疑心,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在有他觉得应该怀疑的地方存在疑心。但是神经症的病人就会对所有的事情都持有疑心。再说潜能与现实之间的脱节,除去外界因素以外,一个人如果有条件有能力获得发展,但是他却无所作为,或是说一个人拥有一切使他幸福的条件,但是他却不能享受自己拥有的一切,从中感到幸福。他们会觉得自己就是自己的绊脚石。
③ 存在着焦虑以及对抗焦虑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这一点贯穿了霍尼的这本书的全部内容。霍尼认为,神经症的内在驱力就是焦虑。先简单来说,就是神经症患者会对一些可能导致焦虑的因素有明显的过度甚至过激的反应。④ 存在在神经症患者身上的冲突比常人显得更尖锐、更紧张。为解决这些冲突,往往付出更多代价,但是结果不尽人意。这一点和焦虑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过度的反应,而导致冲突更紧张。但是因为神经症患者由于过度的反应,则需要建立更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一点,会让神经症患者觉得筋疲力尽,异常痛苦。P3:所以我们要怎么定义神经症人格?
霍尼给神经症的定义是:神经症乃是一种由恐惧,由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的解决的种种努力导致的心理紊乱。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只有当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文化中共同的模式,我们才应该将它叫做神经症。
P5神经症表面观察到的态度的分类:首先要讲霍尼所说的表面观察,是指一个好的观察者可以不借助精神分析技术,而直接从他十分熟悉的人身上发现。从神经症患者的表面观察到的主要是这几种态度。
① 神经症病人的一种主导倾向,就是对他人之称赞或他人之情爱的过分依赖。当然这个明显的表现的就是人际关系的敏感,例如有人没有接受他们的邀请,或是他打招呼对方没有看见而耿耿于怀,这些情境会让他们觉得受了伤害。当然,这种敏感也可以借一种“我不在乎”的态度隐藏起来。更有甚者,在他们对爱的渴望和他们自身感受或给予爱的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他们对于爱的过分需求,往往同缺乏对他人的关怀体谅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有可能表现为另外一种形式,他们会过分关心体谅甚至急于帮助他人,但这种情形下,我们往往不难发现,他的行为是强迫性的,并非出自一种自发的热情。
② 第二个特点就是内在的不安全感。自卑感和不足感是其标准无误的标志,它们可以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他们确信自己无能、愚蠢、缺乏魅力,但是这些想法却是根本没有依据的。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表现出相反的一面,通过出风头、获得我们文化中尊敬的东西引起他人和自己的重视。
③ 第三种态度就自我肯定往往涉及明显的抑制倾向。神经症病人往往无法保护自己不受他人的攻击。即使在他并不愿意顺从他人的意愿时,他也无力表示反对意见。
④ 第四种即是反对、攻击、贬低、侵犯他人的行动,或是无论什么形式的敌对行为。一种方式是喜欢攻击、支配或挑剔别人,喜欢指挥、欺骗别人或寻找别人的过错。同样,这种态度有着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他们容易感到自己受了欺骗,被人辖制,遭人责怪,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是处于屈辱的地位。⑤ 第五种态度即表现在性生活方面的怪癖,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两类,即是对性行为的强迫性需求和对性行为的抑制作用。
P6:神经症有种种表现,最显著的一种表现就是焦虑,但同时神经症内在驱力也是焦虑。
P7:有些神经症病人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深受焦虑之苦,表现为一种弥漫性的焦虑,也可以是一定处境或一定活动的焦虑,还可以具体担心着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发生。有些神经症病人意识到他们有时候会产生焦虑,有时候有激发某种焦虑的外在条件,有时候没有。还有些神经症病人仅仅意识到自己有压抑感、自卑感以及诸如此类的情况,但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有任何焦虑。所以说,最后提及的一种焦虑的神经症病人也证明了,我们有可能有焦虑,而我们自己却一无所知。
P8: 人们想要摆脱焦虑,首先是因为强烈的焦虑是一种最折磨人的心情。还有,一个人在面对巨大的外来危险时仍然可以生机勃勃,勇气十足,而在焦虑的状态中,他却感到完全无能为力。再有,对有些人来说,被存在在焦虑中的非理性因素控制自己是他们难以忍受的。因为这些种种原因,使得人们想要摆脱焦虑。
P9:人们想要摆脱焦虑,也有是因为焦虑中包含的因素让人无法忍受。
① 首先是彻底的无能为力是这些不能容忍的因素之一。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这对那些把权力、地位、控制视为最高理想的人来说,是特别不能容忍的。由于觉得自己的反应明显地与自己的理想不相符,他们就憎恨这种焦虑的感受,仿佛焦虑证明了他们的软弱和怯懦。
② 包含在焦虑中的另一因素是它的明显的非理性。神经症患者他们担心自己的非理性想法会突然迸发出来以至于自己根本无力控制,或是他们已经在生活中自动地把自己训练的严格服从理智的支配,因此,他们绝不会自觉的容忍任何非理性的因素。当然,后者的反应还涉及文化的因素,因为我们的文化总是特别强调理性的思维和理智的行为。③ 包含在焦虑中的最后一种因素,即是一种要求我们彻底检视我们自己的警报。通过自身的非理性性质,焦虑向我们提出了一种含蓄的告诫,告诫我们身上有什么东西已经出了问题。但是我们最反感的就是意识到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某些态度。一个人越是无能为力的感到自己正陷身在恐惧与防御机制的错综复杂的罗网之中,就越是紧抱住自己的妄想不放,坚信自己一切事情上都是正确的,完美无缺的,也就越是不会承认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出了问题。
P10:正因为人们想要摆脱焦虑,我们也就产生了种种的逃避焦虑的方式。① 第一种方式,把焦虑合理化。这是逃避焦虑的最好方法。它的实质在于把焦虑转变成为一种合理的恐惧。在恐惧的情况下,危险是确确实实存在在现实中的,面对恐惧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是由现实所决定的。虽说焦虑也会导致人产生无能为力的感觉,但是这种无能为力确实因为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危险,这种危险是神经症患者由于内心的心理因素所激发和夸张了的。因而焦虑也就很容易被合理地解释为恐惧。
② 第二种方式,根本否认焦虑的存在。我们否认焦虑,把焦虑完全排除在意识之外,但是却并不能真正摆脱焦虑。在神经症病人的身上,焦虑会自动地转变成为另外一种难以识别的形态存在,因而也难以发现。许多神经症患者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种攻击倾向通常被认为是实际的敌意的直接表达,而事实上却可能是主要在感到自己受到攻击的压力下,不顾一切地要征服自己内心的胆怯。
③ 第三种方式,就是麻痹自己。可以是有意识地不加掩饰地通过酒精和药物来达到麻醉自己的目的,也会有其他方式。一种是由于对孤独的恐惧而投身社会活动中。再一种就是拼命地沉浸在工作中,这可以从工作所具有的强迫性质,以及节假日所产生的烦躁不安中辨别出来。同样,对睡眠的不正常的需求也可以达到同样目的,虽然这种过量的睡眠不能更多消除疲劳。最后,性行为也可以是焦虑得到缓解。
④ 第四种方式,避免一切可能导致焦虑的处境、思想和感受。神经症患者会完全无意识地在那些与焦虑有关的事情上拖延时间,迟迟不做出决定,不去找医生,不去完成自己该去完成的事。或是,伪装自己根本不喜欢做这些可能会导致他们焦虑的事情,比如害怕在宴会上受到冷落,就归结于自己不喜欢社交场所,从而避免参加这种活动。
P12:通过种种手段,焦虑某种程度上是被避免了。但是造成焦虑的心理因素依然还在那里,所以,人们又自动化地将焦虑抑制住。抑制状态就是不能够去做、去感受、去思考某些事情,作用就在于能够避免由此而引发的焦虑。导致抑制存在而无法被人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 我们必须先意识到自己做某件事情的愿望,然后才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没有做这件事的能力。如果一种抑制作用强大到足以阻碍我们的愿望和冲动,我们也就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这种抑制作用的存在。
② 抑制作用在个人生活中行使着重要的职能,以致他能可坚持认为这是一种不可改变的事实。比如,一个人因为工作产生巨大焦虑,让他疲惫不堪,那这个人就可能坚持认为是自己不够强健,不能胜任工作。如果他承认自己这是在抑制焦虑,那他就不得不重新回去工作。
③ 个人的抑制状态符合于文化所赞同的抑制形式,符合于显存的意识状态,以致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意识到。
P13:抑制着的焦虑对我们行动本身产生了很多影响:
① 从事某种我们为之感到焦虑的活动,会产生一种紧张感、疲劳感或衰竭感。许多通常归咎于工作过度的机体障碍,都并不是由于工作本身,而是由于这种工作有关的焦虑,或是与同事之间关系有关的焦虑引起的。
② 与某种活动相关的焦虑,会使那种活动的功能受到损害。这一点我们或许是最常见到的,当自己对于即将到来的考试特别焦虑,焦虑到了不正常的水平,那这次自己考试的功能也就相应受损。
③ 与某种活动有关的焦虑,会破坏这种活动可能产生的欢愉。轻微的焦虑可以产生出额外的热情,但如果对此怀有强烈的焦虑,一项活动就会成为苦刑。④ 对活动的厌恶感。因为焦虑,自己本能地想要逃避这种情况,而自己能做到的就是逃离这个能产生焦虑情感的情境,最后由此产生了厌恶感。
P14:焦虑与敌意:如果说焦虑是导致神经症的驱力,那么,如果敌意收到压抑,就有可能产生焦虑。
P15:压抑敌意的两种后果
① 对敌意的压抑,意味着“伪装”一切正常,从而在本应进入战斗时,或是在我们希望进入战斗时,避免进入战斗。这种压抑的第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产生了一种未设防的感觉,或是强化了本来就有的未设防感。当一个人的利益事实上正受到侵犯的时候,如果敌意受到压抑,就可能使他人有可乘之机。
② 压抑敌意的另一个后果是,这个人会在他心中记住这种不受控制的有高度爆炸性的情感。压抑敌意与愤怒,它便被逐出了意识范围,同时也就失去了控制,它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积蓄能量,成为一个危险的炸弹。这也就能解释一些人一直压抑自己的不满与愤怒,到最后爆发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种爆发具有这么大的能量。P14:那么为什么对敌意的自我察觉可以成为一件不可容忍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人可以在憎恨某人的同时,又爱或是需要这人;就在于人可能并不愿意知道造成敌意的原因是嫉妒或占有欲等;就在于人可能害怕在自身中发现针对他人的敌意。
P16:只要人意识到敌意的存在,敌意的范围就会从三个方面受到限制
① 在特定处境中对周围环境的考虑,使他知道他对于自己的敌人或所谓的敌人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② 如果这种愤怒针对的对象在其他方面仍是他崇拜、喜爱、需要的人,这种愤怒迟早会被整合到他的整个情感之中。
③ 只要一个人已经形成了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意识,不管他的人格如何,这也会限制他的敌对冲动。
P17:讨论了神经症的诱因,在这里就谈下霍尼和弗洛伊德的意见的分歧
① 第一点,弗洛伊德相继提出的两种源于焦虑的观点,第一种是,焦虑由性冲动的压抑产生。第二种是,由对性冲动、攻击冲动的恐惧产生的,因为对这些冲动的发现和放纵会招致外来的危险。霍尼与弗洛伊德观点分歧的第一点就是霍尼认为焦虑主要并不是由于对冲动的恐惧而产生,而更多的是由对受到压抑的冲动的恐惧而产生。
② 第二点分歧,霍尼认为性冲动只有在个人和社会在性冲动上设置了严厉禁忌的情况下,才会使他们便成危险的冲动,所以由性冲动导致的焦虑,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贤村文化对于性的态度。因而,第二点根本分歧是,霍尼不认为性是焦虑的特殊来源。
③ 第三点分歧,弗洛伊德假定焦虑仅仅发生在童年时代,开始于所谓的出生焦虑并继之以阉割恐惧,而后发生的焦虑都基于种种童年时代的幼稚反应。而后发生的焦虑都是童年时期的重演。霍尼认为,从早期的焦虑到成年的怪癖,有一条没有间断的反应链,焦虑中也可以包含存在于童年时代的特殊冲突,但作为一个整体,焦虑并不是一种幼稚的反应。焦虑不仅仅是发生在童年,同时也在成人期发生。
P18:因为上述的第三点分歧,霍尼分析神经症的基本结构就是要从这个反应链的初段开始分析,为了理解全过程发展,我们也要研究童年经验。
P19:父母的态度,即使不是有意,在效果上也仍然会摧毁孩子们的意志。① 一位“理想”的母亲的过分溺爱和自我牺牲的态度,能够在儿童心中埋下未来巨大不安全的种子。神经症的母亲会过度焦虑自己的孩子,霍尼认为这种爱的缺乏往往被掩盖了,父母们往往宣称他们一心想的都是孩子们的利益。当然,孩子对爱的感觉是很敏锐的,他们能够感受到给予的爱是否是真诚的。?
② 父母们的许多行动或态度,只能在子女心中唤起敌意。例如:对某些子女的偏爱,不公平的责骂,时而过分溺爱,时而拒人于千里之外。
③ 在对待子女各种最迫切的态度上,从暂时不予考虑到不断加以干涉。例如:干涉子女与他人的友谊;嘲笑他们的独立思考。P18:激发神经症的不仅仅只有父母态度对孩子的挫折,还有就是嫉妒。不论在儿童还是在成人身上,嫉妒都可以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仇恨的来源。兄弟姐妹之间的嫉妒,以及父母中某一方的极度,会在神经质的儿童身上产生很大的作用,这种态度可能会给王后的生活带来持久的影响。神经症的父母通过恐吓和温柔,迫使子女沉浸在一种热烈的依恋之中,从而带上了弗洛伊德所说的占有欲和嫉妒心等全部感情内涵。对于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霍尼认为弗洛伊德归纳的俄狄浦斯情结具有片面性,因为他是从神经症病人身上得出的这一结论,所以,将俄底普斯境界推演至整个文化中,是很片面的。
P20:孩子因为挫折或是嫉妒产生的敌意,大多统统压抑住了。
① 儿童的无能为力感是事实,儿童需要父母在身体、经验等问题上从父母那里获得帮助。因此儿童的依赖就取决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倾向于保护孩子,使他们顺从、听话、始终停留在对外界天真幼稚的态度,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始终处于高度的依赖状态。他们因为依赖,也就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这种情况下,孩子信奉的观念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必须压抑我对你的敌意。
② 恐惧可以由威胁、禁令、惩罚,也可以由间接的恐吓产生,让孩子对生活中种种危险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病菌、大街上的车辆、陌生人等。孩子越是被弄得忧心忡忡,越是不敢表现出甚至不敢感觉到任何敌意。这种情况下,孩子信奉的观念就是:因为我怕你,所以我必须压抑我对你的敌意。
③ 爱可以成为压抑敌意的另一个原因。当父母缺乏对子女的真诚的爱时,他们往往会在口头上加倍强调他们是如何爱自己的孩子。但同时他们也在用自己对孩子的爱来恐吓孩子,“你不乖,我就不喜欢你了。”这样,孩子不敢有任何反抗心理。这种情况下,孩子信奉的观念就是:我必须压抑自己的敌意,否则我就会失去爱。
④ 如果孩子被父母教养成为这样:如果孩子表示感到对父母的反感,如果他破坏了父母建立的法规,他就会觉得自己一钱不值,变得下流可耻。孩子越是被教育得因为越过禁区而感到罪孽深重,他也就越不敢对父母有任何怨恨和责难。这种情况下,孩子信奉的观念就是:我必须压抑敌意,以为如果我感到自己有敌对心理,我就是个坏孩子。
P18:当然并不一定幼年焦虑就一定会导致一种神经症。
一个孩子如果十分幸运地有一位慈爱的祖母,有一位善于理解孩子的教室,有一些好朋友,那么他和他们在一起时的经验,就可以避免使他感到一切人都是对他没安好心的坏人。
P18:在霍尼对神经症的基本结构的分析,她提出了“基本焦虑”和“基本敌意”。这二者的交织,不直接导致神经症,但却是神经症生长的沃土。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儿童对父母的一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而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
儿童必须得到成人的帮助才能满足需要,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霍妮将这类父母的行为称为基本罪恶.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这类行为,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P18:霍尼还借用了“生之苦恼”的哲学概念,即是在一种比我们更强大的力量面前,例如在死亡、疾病、衰老、自然灾害、政治事件、偶然事故面前,我们大家事实上是无能为力的。与基本焦虑一样,这种“生之苦恼”在面对更大的力量时,也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但其中并不认为这些力量中包含着敌意,因此,正常人的无能为力态度即是“生之苦恼”。
P21:焦虑也存在着四中保护手段。
① 获得任何形式的爱,都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来对抗焦虑。其基本想法是:如果你爱我,你就不会伤害我。
② 神经症患者也会选择顺从作为自己的保护手段,往往就是表现在“听命”。他们可能压抑它自己的一切需要,压抑他对别人的批评。他们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愿望。这种手段基本想法是:如果我放弃自己,我就不会受到伤害。③ 第三种手段是权力,这种手段是凭借获得实际的权力、成就、占有、崇拜和智力上的优越来硬的安全感。基本想法是:如果我拥有权力,就没有人的能够伤害我。
④ 第四种手段是退缩。这种手段是脱离他人,不让他们对自己的外部或内部需求发生影响。他们囤积金钱、资源等,这种占有和囤积是为了从他人获得独立。退缩与顺从有着共同之处,都是对自己的愿望的放弃。但顺从中放弃愿望是为了获得安全感,而在退缩的类型中,放弃自己愿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他人的独立。这种态度的基本思想就是:如果我向后退缩,就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伤害我。
到此为止,陈述了神经症人格的特质,着重介绍了神经症的内驱力——焦虑,也介绍了敌意的压抑导致焦虑,还有对抗焦虑的保护机制。我们从霍尼的理论中,能够看出,文化在神经症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记住“事实上并不存在适合一切人的正常心理学”。也因此,霍尼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批判与修正。
6.法律人格演讲稿 篇六
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性骚扰可能是终日不断的肮脏的话语、下流动作,这些言语或行为够不上犯罪,不发生在公共场所,甚至够不上“流氓”行为,无法给予治安处罚。再者,刑法和行政法规侧重于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公平,就算给骚扰者处以刑罚或治安处罚,给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又如何补偿呢?
性骚扰受害者要想获得应有的补偿,只能寻求民法的保护。尽管《民法通则》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但要想通过民事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哪怕是讨个说法让骚扰者赔个礼道个歉也是难于上青天。
首先,你找不到起诉的案由,法院300种民事案由中没有性骚扰这一说;就算你找到个理由进了法院的大门,取证难也会让官司胜败难料;没有现成的法条,法官难以适用法律。于是人们惊呼:法律面对性骚扰是一片空白。要求立法的呼声逐渐高涨。
三、性骚扰,法律面临的难题
法律关注性骚扰,给受害者以司法救济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可法律应如何关注性骚扰,是以专门法的形式系统规范还是修改现有法律?是在现有法律中寻求依据还是移植外国的法律?
目前,在我国较有影响力的呼声一是以陈癸尊等为代表的制定一部《反性骚扰法》,另一种是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有关反“性骚扰”的内容。
制定专门法律惩治性骚扰反映了人们希望严厉惩治骚扰者的良好愿望,但我认为目前的条件尚不具备并且没有这个必要。
首先,“性骚扰”概念尚未明确,它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哪些“性骚扰”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范畴,哪些应该归为刑事制裁或行政处罚范畴这些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还未讨论清楚,如果匆促立法最后因法律不完善而不停地修改甚至废止,有损法律的权威性,演讲稿《法律人格演讲稿》。
其次,法律大多调整某一方面的法律关系而非规范某一行为,对“性骚扰”还未达到需要由专门法来调整那样严重的程度,国外也没有反《性骚扰》单行法规的先例。
第三、一部新的法规必须与国家现有的法律体系相配套,必须在《宪法》这部国家根本大法中找到依据,必须先有大量理论研究和判例作基础,这些立法最基本的条件我们都还不具备。
制定专门法律条件不具备,是不是可以通过修订现有法律来规范性骚扰行为呢?当前,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有关“性骚扰”的内容是呼声最高的一种观点。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了反性骚扰的内容是不是就能解决性骚扰问题?我认为不能,仅凭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想解决性骚扰问题最终只会违背立法者的初衷,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有关“性骚扰”的内容沿用了国外性骚扰是一种性别歧视的思路,在我国性骚扰绝大多数不表现为性别歧视,不符合我国国情;
其次,国外性骚扰大多发生在工作场所,对骚扰者惩处同时雇主同样承担责任,而我国无论是刑事制裁、行政制裁还是民事制裁都无单位承担责任一说;
第三,在法律中明确规范“性骚扰”行为先确定性骚扰的性质,应承担的责任是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还是民事侵权责任,〈〈妇女权益保障法〉〉作为一部保护特殊弱势群体的法律难以担当如此重任。
第四,如果仅将性骚扰界定为男性对女性的骚扰,以后出现女性骚扰男性或者同性间的骚扰怎么办?
第五,就算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了有关“性骚扰”内容,受害人到法院同样难以起诉,会因为没有案由而被法院拒之门外;会因为举证难而官司难打;会因为无损害结果证据而无法获得精神损害赔偿。这些难道是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所能解决了的吗?
我国法律体系不属于英美法系,判例不能成为法律渊源。这决定了我们不能先制定法律后通过用判例不断完善法律来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虽然现有的几起案例都是发生在工作场所,很多国家靠《劳动法》等有关法规来规范性骚扰行为,但我国劳动关系是合同关系,可以要求单位制定内部防止性骚扰的规章制度,由于我国并没有雇主对雇员个人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规定,这种规定缺乏强制性,更解决不了非工作场所出现的性骚扰问题,想依靠劳动法规的修订解决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性骚扰问题一样行不通。
四、如何给“性骚扰”定性
性骚扰到底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法律问题?如果要把性骚扰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首先必须明确“性骚扰”的概念。作为法律概念,应该明确规定它的性质,是刑事犯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还是民事侵权行为;应该明确它的责任,是受刑罚制裁、行政处罚还是民事赔偿;应该明确它的外延,哪些行为属于性骚扰,哪些行为属于性犯罪;应该明确它的内涵,性骚扰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益。
7.米开朗基罗 篇七
上世纪90年代末,我第一次站在米开朗基罗这件举世闻名的雕塑作品前,整整站了20分钟。我那时的感受是——我自己成了凝固不动的石雕了。2003年这次,我再一次站在《怜悯》前面,感到的是同样的震撼与惊呆。躺在圣母身上的耶稣那么松弛,又有身体的重量感。那条垂下来的没有知觉的手臂,好像触一下就会轻轻摇动。圣母的悲哀与伤疼像浓重的雾笼罩在耶稣身上。她繁复的衣裙好似微微颤抖。她的血在光滑的大理石的躯体里流动;死去的耶稣的皮肤是冰冷的。米开朗基罗真的把古典写实主义雕塑发挥到了极致。人类已经不会再有人超越这个极限了。
为此,我一直想仔细看看这次来到我面前的这件米开朗基罗彩绘的浅浮雕——并不是因为它的市场身价最高(有人曾出价7000万美元买它),而是它不像我见过的米开朗基罗其它那些作品。
但是,我几次陪同客人进到展厅时,达·芬奇的《骑士》和米开朗基罗这件浮雕作品前总是挤着一堆人,无法上前,更无法在作品前多站一会儿。直到4月10日画展最后一天,为天大的师生们举行专场观摩后,我便一个人来到米开朗基罗的《耶稣下十字架》前仔细观赏。于是,我被这位人类最伟大的雕塑家的艺术又一次征服。
这件陶制的浮雕作品,应该是艺术家为一件大作品制作的小样。不像他其他作品那样写实,而是写意的。十五六个人物都只有8厘米大小,几乎没有面部表情,只有动态,但所有人物的心理都鲜明而充分地表达出来。
作品描写耶稣被从十字架摘下来的过程。两条长梯倚在十字架两边。最上边一个黑衣人骑在十字架上端拉着套在耶稣胸部的布带,以保持耶稣沉重的上半身不会前栽;站在左边梯子上端的人拉住耶稣的一条胳膊,下边一人托住耶稣下垂的头颅;站在右边梯子上的是3个人。上边和中间的人从不同角度抱住耶稣的一条腿,下边一个挽住耶稣另一条腿。在各种力量的相互协作中,耶稣正被从十字架上小心翼翼地摘下来。
从力学上讲,被摘下十字架的耶稣已经死去,自身没有任何力量,只有下落的重量。那么所有人必然都向上使力,同时还要竭力保持耶稣身体的平衡,不出现意外。细看这一组人物,力量协调一致,所有着力点都极其合理。而围在下边的一群人有的前拥,争相去接住耶稣的身体,有的掩面哀伤,或坐在地上痛不欲生。上下呼应,背景烟云涌动,光线明灭,构成整个画面——“耶稣下十字架”时特定的紧张又悲痛的气氛。
我想,如果这件作品真的放大后,制作成大型作品,一定更加震动人心。因为在这两尺多的画面上已经可以听到这一宗教悲剧巨大的轰鸣了。
有人问我说,这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吗?
我说:它代表着天才的米开朗基罗。
博物馆链接
梵蒂冈博物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年前购买的一座大理石雕像。这座名为拉奥孔与儿子们的雕像于1506年1月14日在圣母玛利亚主教堂附近的一个葡萄园里发掘出来。教皇儒略二世派GiulianodaSangallo和米开朗基罗去查看发掘成果。在他们的推荐下,教皇当机立断从葡萄园主那里买下了雕像。在发掘出雕像整一个月后,教皇就在梵蒂冈向公众进行了展示。2006年10月梵蒂冈博物馆庆祝建馆500周年之际,向公众开放了梵蒂冈山丘上公墓的发掘现场。
梵蒂冈博物馆是西欧收费最贵的美术馆之一,而且开馆时间奇短——当地时间中午13:30就闭馆了。每个月末的周日,梵蒂冈博物馆免票,可以节省下来十几欧元。于是很多游客都会排长队进馆。
作品:《雅典学院》
作者:拉斐尔
类别:湿壁画、肖像画
馆藏:梵蒂冈博物馆
这幅《雅典学院》,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艺术家企图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崇拜希腊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这正是人文主义艺术家自己的宿愿。
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当世的名人。他们在自由地讨论,情绪热烈,好像在举行什么典礼,或庆祝某个盛大节日,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精华。这幅画色彩处理的很协调,建筑背景全是乳黄色得大理石结构,人物的衣饰有红、白、黄、紫、赭等色相交错。透视法的水平很高,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深远感,连地面的图案,拱顶的几何装饰结构,都精确到可以用数学来计算。
作品:《最后的审判》
作者:米开朗基罗
类别:油画
馆藏:梵蒂冈博物馆
《最后的审判》描绘世界末日之时,众生无论地位贫富皆要接受审判,好人的灵魂可上天国,恶人的灵魂将被打入地狱。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一些争议,继任教宗一度想毁掉这幅在当时看来似乎不雅的画作,幸而其他艺术家力陈阻止,作品才得以流传至今。《最后的审判》果然经得起公评和考验,如今已是人类文明的无价瑰宝,受到世人由衷的赞赏与敬佩。
名称:《拉奥孔》
作者:阿格桑德罗斯等
类别:雕塑
馆藏:梵蒂冈博物馆
八角庭院里的著名雕塑《拉奥孔》是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大理石雕像群,高2.42米,有残缺,原由希腊化晚期的雕塑家阿耶桑德罗斯等3人集体创作,这座群像1506年在罗马提图斯浴场遗址附近被发现,根据资料被确认为公元前50年左右希腊雕塑家的作品,是梵蒂冈博物馆成千上万雕塑藏品中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
德国美学家莱辛曾从美学的高度专论过《拉奥孔》的美学价值。莱辛说,《拉奥孔》的面孔所表现的痛苦并不如人们根据这种痛苦的强度而期待的那么激烈,在《拉奥孔》的形象上所体现的美学意义在于:在古希腊艺术家看来美是艺术家的最高法律,他们为了避免在表现痛苦时显示的丑态,有时往往完全回避激情或加以冲淡,为的是不影响美。莱辛认为,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身体极度苦痛情况下的扭曲变形同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雕刻家不得不把身体的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变丑。希腊雕刻在形式表现上力求化丑为美,显示出“静穆的光辉”。
【人格的米开朗基罗的演讲稿】推荐阅读:
人格健全的标准07-31
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07-20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10-31
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11-02
大学生的人格发展10-20
中国人的人格分析11-21
店长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10-31
行走在屈原伟大的人格中初一作文09-28
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感受和体会10-05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