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理论知识

2024-07-04

photoshop理论知识(共5篇)

1.photoshop理论知识 篇一

第二十六课:photoshop文件菜单知识学习(菜单栏)

菜单栏中包含的命令很丰富,从最开始的版本到现在的版本,已经有很多的改进和提高,不但菜单中的命令多了,而排列顺序也更合理。其中的很多命令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也有很多命令并不是我们经常使用到的,这样的命令我们一定不能忽略掉。

例如:选择>修改 命令中包含了4种对选框进行修改的命令,我们在前面的学习知道了使用选框工具的方法,当时如何修改这些工具制作出来的选框呢?这样的问题似乎只有在遇到的时候才会去想办法解决。

所以说,在photoshop中没有绝对独立的命令存在,只有了解相关的功能才能有放矢。在菜单栏中包含了“文件”、“编辑”、“图像”、“图层”、“选择”、“滤镜”、“视图”、“窗口”和“帮助”菜单。不同的菜单中包含了不同性质的命令。

“文件”菜单中包含的命令主要用于对文件的属性进行调整和控制。

“编辑”菜单中的命令用于对文件或者是文件中的元素进行编辑,比如复制、粘贴等基本命令。“图像”菜单中包含的命令主要用于对画面中的图片和元素进行颜色或者尺寸的调整,里面包含的命令也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最为常用的。

“图层”菜单中的命令主要是针对图层中的选项进行设置的,该菜单中的主要命令在图层面板中也有包括。

“滤镜”菜单中包含软件中的各种滤镜,是可以创造神奇效果的命令组合菜单。

“帮助”菜单中包含了软件的很多信息和针对初学者设置的帮助文件,读者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打开帮助文件进行参考。★.“文件”菜单

(1)“新建”命令

我们来学习何如创建一个新文档。如果在Photoshop CS2中没有打开一个文档,那么它的任何工具和选项都是不能进行操作的,所以首先我们在“文件”菜单栏中选择“新建”也可以按住Ctrl键的同时双击鼠标左键便会弹出一个新建文件对话框,我们设置宽为500像素,360像素高的文档,这个大小对大多数显示器的工作区都是合适的,如下图所示:

在“名字”栏中,可以为文档输入一个你想要的主题。在“宽度”和“高度”域右边可以通过按向下的箭头弹出菜单选择“英寸、毫米、厘米、点和派卡”。要想访问弹出式菜单,Mac用户只需点击弹出式菜单的任何一个地方即可,而Windows用户必须点击弹出式菜单的下拉按钮。

如果宽度没有设置成500,高度没有设置成360,现在让我们输入这些值。通过点击“宽度”域来选择它,然后输入500。按下TAB键,移动光标到“高度”域,输入360。各域之间的光标移动可以通过用鼠标点击,也可以通过按Tab键进行切换。

我们一般把“分辨率”设置为72象素/英寸。Photoshop CS2将72ppi作为缺省设置,因为大多数显示器在屏幕区域中每英寸显示72个象素。换句话说,文档设置的分辨率与显示器的分辨率一样。如果你的设置不是72ppi,将其改成72。如果加大了分辨率、高度或宽度的值,那么图象的尺寸也会随之增大。在我们实际操作中我们尽量避免大图像,因为大图象在操作的时候非常笨重,反应比较慢,而且它还会降低计算机的速度。

在“模式”选项中,应该设置为RGB颜色(红/绿/蓝)。Photoshop CS2将RGB颜色作为缺省设置,因为RGB是视频显示器显示颜色的标准色彩模式。在RGB模式中,颜色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合而成。当设置成RGB颜色模式的时候,Photoshop CS2的所有绘图和编辑属性都是有效的。如果你的计算机没有设置为RGB颜色模式,可以通过点击“模式”的弹出式菜单选择“RGB颜色”来设置RGB颜色。

如果你想要把新建的图层背景是白色的,请点击组合框的“白色”按钮。如果你选择了“背景色”选项,Photoshop CS2上次使用的背景色将作为你新建文档的背景色。如果你选择“透明”,你将工作于一个没有颜色值的背景层上,当我们点击“确定”按钮关闭新建对话框时,一个新的文档窗口将出现在你的屏幕上,在窗口的主题条中写着文件的名字(未标题)、当前的显示模式和放大比例。可以滚动、改变大小和关闭Photoshop CS2的窗口,也可以通过单击和拖动主题条的方法把窗口移动到你想要位置。我们还可以通过选择“视图”︱“放大”或者按下CTRL+“+”放大图片;选择“视图”︱“缩小”或者按下CTRL+“-” 来缩小图片。

(1)“打开”命令

“打开”命令用来打开图片文件,也是最基本的命令之一。

2.1:在“查找范围”内我们可以选择打开图片的位置。选择好图片后单击,这样在面板的下面就出现了该图片的预览图,然后按打开即可。

2.2:按CTRL+O键或者用鼠标双击操作界面中空白处都可以很快地打开这个对话框。

(3)“最近打开文件”命令

最近打开文件命令的作用就是列出你最近打开过的部分文件,你可以在这里面方便地找到以前打开过的文件。

(4)“另存为”和“保存WEB”命令

另存为可以将文件保存为不同的格式,以便可以输出到网络和多媒体程序中。“保存为Web”命令可以使你保存的文件输出到互联网上。要使用“保存为Web”,你不仅可以选择一个Web文件格式,如GIF或JPEG,而且你的文件还被确保保存为“网络安全”颜色。

(5)“自动”命令

自动命令可以运行一组文件或批处理多个Photoshop CS2命令。例如,使用“自动”命令可以将全部装有GIF或JPEG格式文件的文件夹转换成Web图象。“切换到”命令可以使你立即切换到其他的程序中,例如Adobe ImageReady或Adobe Illustrators。

2.photoshop理论知识 篇二

关键词:Photoshop,探讨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其定位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革命的到来,Photoshop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应用软件。它因其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图像编排、广告和形象设计以及婚纱影楼等领域广泛使用,许多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

1 Photoshop公选课背景分析

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接触新的事物也就越来越频繁,对新的知识也就越渴望。结合高职院校特征,我院开设的公选课程《Photoshop应用》以其应用广泛、实用等特点被认为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课程,倍受各个专业学生的欢迎。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可以将数码照相机拍摄下来的照片利用Photoshop进行编辑和修饰,还可以利用Photoshop为图像制作特效效果,如果和其它工具软件配合使用,则可以进行高质量的广告设计、美术创意和三维动画制作。在本学院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图形图像设计等专业广泛开设,但由于各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因开设的时间较晚而且课时也很少,使得这些专业中一部分学生想提前接触,也有一部分学生想强化提高,还有一部分是其他专业的学生,他们有喜好数码摄影的,喜好做平面的,想通过该课程学会处理图片,为照片画龙点睛,为实际生活所用。

由于是公选课,课时少,没有专门的机房,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也没有指定的教材,而且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学生选修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只想拿到学分,有的就是对Photoshop感兴趣,有的想为自己专业服务,有的有一定美术基础,有的完全没有。针对这些情况,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难度也相应增加,课前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和书籍,并准备大量的素材和实例以及优秀的Photoshop作品,同时对每次课的内容和任务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用。

2 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

在教学中常常会听到学生说:“为什么看老师操作的时候都觉得很简单,自己做的时候就有很多问题呢,工具会用却怎么也做不好看呢?”通过教学实践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PhotoShop的图像处理功能异常强大,编辑手段和技巧层出不穷,学生被强大的功能所迷惑,就产生了一种思维惯性觉得Photoshop好难学,无从下手;二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差,学习过程中对素材的收集单一,难以完成复杂的图片处理;三是学生的美学基础差,对构图,色彩的把握能力欠缺。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艺术修养,掌握做图技巧,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工具命令成为该选修课的重点所在。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我对PhotoShop选修课教学进行总结,寻找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2.1 教师在认真分析学生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特点, 安排教学内容, 建立具体的教学目标

该选修课安排了16个学时,一周2学时,针对前面所述公选课学生的特点,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2.1.1 Photoshop基础知识

知识点:优秀作品分析,领会Photoshop在数码时代的地位与重要性。Photoshop界面的了解,工具的认识和熟悉,了解像素,图像大小的概念,图像的格式的转化,蒙板,路径和通道。实例演示,入门引导。

教学目标: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对PS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熟练掌握PS软件的基本操作。

课后作业:上网查阅资料,搜集优秀作品。基本操作练习。

2.1.2 色彩管理

知识点:PS色彩管理,提高对色彩的认识,RGB, CMYK, LAB等分别代表什么,掌握调整命令的运用。

教学目标: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对Photoshop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熟练掌握PS软件的基本操作。

课后作业:图像色彩调整。

2.1.3 Photoshop抠图

知识点:选择工具归类讲解,魔棒、色彩范围的用法,套索、钢笔工具的用法,抽出命令的抠图技法,抠图不干净的解决方案。

教学目标:抠图,就是把图片或影像的某一部分从原始图片或影像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图层。本课程让学生熟练掌握精细抠图,为后面的合成打好基础。

课后作业:毛发抠图。

2.1.4 数码照片修饰

知识点:照片的二次构图,矫正倾斜照片,用复制法修掉照片上的多余物,用仿制图章修补照片,消除眼袋,消除多余的肌肉,在黑白照片中保留局部彩色效果,用快速蒙版建立选区。

教学目标: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尤为重要。本课让学生掌握编辑修饰工具的用法和技巧。

课后作业:黑白照片上色。

2.1.5 数码合成

知识点:全景照片的拼接,虚实处理,制造照片整体氛围。

教学目标:全景照片是指符合人的双眼正常有效视角或包括双眼余光视角以上场景范围拍摄的照片。本课程是目的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合成片。

课后作业:风景照片拼接。

2.1.6 线稿上色

知识点:线稿上色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本课程让学生掌握如何用Photoshop给卡通线稿上色,

课后作业:卡通线稿上色。

2.1.7 建筑效果图后期处理

知识点:构图调整,景物的添加,色彩的调整。

教学目标:建筑效果图后期处理是建筑效果图制作的重要环节。本课让学生掌握建筑效果的制作流程,学会利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课后作业:建筑效果图后期处理。

2.1.8 版面设计

知识点:平面构成法则,色彩常规搭配,字体排版设计,相册版面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版面设计是艺术构思与编排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对版面内的文字字体、图像图形、线条、色块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编排。

课后作业:作品集设计制作。

以上都需要两个学时的时间,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引导作用,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基本工具命令的用法,能进行一些基本的图片处理,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者的统一,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埋伏。

2.2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我们主要从模仿入手。模仿教学是通过在模仿中积累经验,在经验积累中形成技能。就像人在婴儿时期通过模仿学会说话、走路等生活技巧。实践证明,模仿教学是学生掌握各个工具,获得技能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Photoshop教学中,学生可以先模仿教师的操作,或者模仿网上的教程来进行训练。

首先,趣味教学法的导入。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及时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一节课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欣赏事先准备好的的图像资料,将学生领入奇妙的数字化艺术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做几个有趣的实例,让学生感受Photoshop功能强大之魅力。

其次,现场教学法的应用。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拍下学生的照片,给学生演示如何去除脸上青春痘,给皮肤磨皮,改变衣服颜色,换照片背景等。从实践过程来看,学生们觉得这些知识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再次,关联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启发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点分解出来,不同的实例讲解不同的知识点,简单的知识点讲完以后,又将这些知识点综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案例,形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综合的教学过程。由于PS功能强大,很多效果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教师在教授一个案例的时候,首先将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图片给学生看,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前后之间的变化,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引导学生打开思维,让学生去思考制作流程是什么,可以选用什么工具命令来做,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问,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在讲解实例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延伸工具命令的特点和其他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自主学习法的强化。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在学习网站、书本的帮助下,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图像处理离不开艺术和美学,这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方向和潮流,以致人们在制作、处理图像的同时,把艺术性放在重要的位置加以审视。一个人艺术修养的提高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学生必须在自主学习的条件下多看、多练、多思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解决会做却做不好看的问题。

3 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Photoshop选修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门选修课学生特点的分析,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贾栩淳.Photoshop CS4中文版经典案例完全解析[专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photoshop理论知识 篇三

【关键词】教学过程最优化  PHOTOSHOP教学  平台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15-02

在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教育类公选课,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当前社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PHOTOSHOP软件是被当今大学生普遍认知和喜爱的图像处理软件,开设PHOTOSHOP公选课,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一门应用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课程进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1.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与多平台学习途径分析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其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其理论所阐述的观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以及该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过程发挥在一定标准看来最有效的作用。一般来说,公选课课时相对较短,而新版本的PHOTOSHOP软件功能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另外,在机房的面授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演示操作之后,还要留出接近一半的课时让学生进行上机练习。在这种模式下,很难在较短的课时中让学生全面掌握软件技能。所以,仅靠课堂时间难以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就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时间管理方面产生了悖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有教学容量的问题,很多容量外的学生对于软件也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如果能够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课外学习方案,那么,开设这门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将会得到更好地体现。

在课堂之外,传统的学习途径是通过购买教材自学,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上大量的专业学习站点及论坛学习软件教程。近些年,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逐渐变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与之相应的学习类APP也日益增多。另外,在一些社交类软件中,也有部分兴趣小组类型的学习交流群,如微信公众平台、QQ群、贴吧及一些网站、社区的手机客户端等。通过对不同专业已学习PHOTOSHOP软件的学生的学习途径及学习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得知,学生对集中性的课堂授课满意度相对较高,而通过教学网站、教材或者使用移动终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其原因,除了学生课外学习自主性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过程指导。面对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的学习资料和学习途径,作为初学者的公选课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另外,通过教学网站的视频学习,缺乏集中性辅导和答疑交流环节,授课反馈和互动性差;使用教材自学的同学受制于图文的局限性,对于注重实际操作的PHOTOSHOP软件学习来说,不够生动直观;使用移动终端学习的情况,一方面目前大多数软件教学APP为收费软件,且教学内容完善度不高,另一方面,受制于移动终端的屏幕尺寸问题及其与电脑端操作的协同性问题,学习效果和满意度也受到一定影响。

2.PHOTOSHOP公选课多平台整合教学模式构建思想

基于多平台学习途径的局限性问题,作为公选课授课教师,应转换思维,从学生发展及终身学习角度出发,除了按照课程大纲和授课计划完成课上的教学环节,还应对学生课堂外的学习和拓展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指导体系,用以改善课堂学习的局限性问题。

“教学过程最优化”对多平台教学方案在过程方面提供了理论参考。在此理论框架下提出多平台整合教学模式,应该根据公选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习需求,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优选相关的软件功能板块,区分核心、重点和难点知识,建立有梯度的学习框架,为对平台学习模式搭建好主体。再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模式,根据学习平台的特征予以合理搭配和甄选,构建一个全面而有弹性,难易结合,结构完善的学习体系,将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扩展当作一个整体看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潜能。

根据巴班斯基对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定义,教学应从效果标准和时间标准方面综合考量。因此,这个体系模型应具备以下特性:

①授课教师应在课程伊始就与学生讲解软件学习的方法、思路以及课堂学习与课后多平台学习的框架方案。

②课堂教学环节应以纲要性学习为主,将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主讲PHOTOSHOP软件基本操作和软件功能板块的核心知识,一定程度上舍弃软件的冗余拓展知识,将之置于课堂外的多平台学习框架之内。

③课堂教学应以教师演示操作和学生上机练习并行的方式为主,教师在课堂予以随时辅导。

④应在课堂部分环节设置集中答疑时段,以解决多数同学的共同疑点和难点,这往往是教师教学方案设置上的薄弱环节。

⑤课外学习环节应区分不同专业和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设立拓展环节和课堂反馈模式。

⑥课外学习平台应进行甄选和整合,去伪存真,根据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限制性学习途径。

⑦软件功能随着版本提升会有所变更和改进,教师应为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和学习模式,让课堂学习发挥更长远的效果。

3.PHOTOSHOP公选课平台整合教学模式框架

基于以上理论和设想,针对PHOTOSHOP公选课程,结合课内外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学习体系框架。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的劳动,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以上教学模式框架中,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性。作为PHOTOSHOP公选课授课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构成的复杂性以及需求的多样性,了解课堂学生的专业背景,优选最合理的授课方案,科学组织课堂授课。综合来看,针对初学者且有限课时的课堂授课中,知识讲授应充分立足于基本操作技能和核心功能板块的讲解。主抓要害关节,舍弃部分拓展性知识,夯实基础,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从初学者过渡到中级应用水平,能够通过教师在课堂的科学引导,发挥自主性,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应用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软件学习方式和平台。通过框架提出的“课程学习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和“终身学习阶段”的多平台应用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中长期学习计划,成为一名软件的终身学习者和应用者。从而让课堂授课变为一个基带,发散为不同的方向,开枝散叶,多途径、多可能性地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

4.结语

多平台整合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至今已经历五年时间。从综合实施来看,效果比较理想。统计结果和应用测试显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效率普遍较高,教师在课堂提出的学习框架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中长期的间奏学习,学生均较好地保持了学习惯性,多数学生找到了软件学习与专业方向的契合点,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依据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将教与学的进程看作统一的有机体,以系统论观点把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下,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延伸到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和方法,以辩证的系统观点结合课程特征和师生活动,灵活应用课堂内外的教学平台条件,建立一个主次分明、梯度明确、适合中长期学习的框架模式,将学习活动的多平台途径进行整合优选,控制教学的过程及预期目标,以保证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使课程的教学更具长远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等译.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

[2]付宝威,曹纯,郑一筠.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及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4.电梯安装维修人员理论知识理论题 篇四

E1 基础知识

E1.1 电梯机械安装维修基础知识(适用于机械安装维修人员)E1.1.1 了解电梯常用金属材料和润滑材料基础知识; E1.1.2 了解机械传动基础知识;

E1.1.3 熟悉(掌握)脚手架的架设和验收要求; E1.1.4 掌握电梯安装维修中的常用测量技术; E1.1.5 电梯安装维修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E1.2 电梯电气安装维修基础知识(适用于电气安装、维修人员)E1.2.1 电气基础知识

E1.2.1.1 电流、电压、电阻和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 E1.2.1.2 电功和电功率的基本概念; E1.2.1.3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特点; E1.2.1.4 电源电路基础知识;

E1.2.1.5 简单电梯用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E1.2.1.6 电梯常用器件基础知识。E1.2.2 电梯常用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E1.2.2.1 万用表; E1.2.2.2 钳形电流表; E1.2.2.3 绝缘电阻测试仪; E1.2.2.4 接地电阻测试仪; E1.2.3 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E2 专业知识

E2.1 电梯的分类和名词术语; E2.2 基本结构

E2.2.1 电梯基本结构; E2.2.1.1 曳引系统; E2.2.1.2 导向系统; E2.2.1.3 重量平衡系统; E2.2.1.4 轿厢和门系统; E2.2.1.5 控制系统; E2.2.1.6 驱动系统;

E2.2.1.7 安全保护系统和部件。

E2.2.2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本结构 E2.2.2.1 梯路系统; E2.2.2.2 扶手系统; E2.2.2.3 驱动系统; E2.2.2.4 安全保护系统。

E2.2.3 无机房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等的基本特点。E2.3 施工工艺要求

E2.3.1 电梯机械安装维修施工工艺(适用于机械安装维修人员); E2.3.1.1 井道测量和样板制作安装; E2.3.1.2 曳引机; E2.3.1.3 导轨支架和导轨; E2.3.1.4 轿厢和对重; E2.3.1.5 层门; E2.3.1.6 机械安全装置;

E2.3.1.7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吊装和扶手装置。

E2.3.2 电梯电气安装、维修施工工艺要求(适用于电气安装、维修人员)E2.3.2.1 电气系统部件; E2.3.2.2 电气系统布线; E2.3.2.3 电气安全装置; E2.3.2.4 接地保护系统;

E2.3.2.5 了解调试的程序和要求(不适用于电气维修施工人员)。

E3 安全知识

E3.1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E3.1.1 三角钥匙等专用钥匙的管理和安全使用; E3.1.2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E3.1.3 用电安全操作; E3.1.4 防火安全操作;

E3.1.5 机房、轿顶、井道和底坑作业安全操作; E3.1.6 电梯故障排除的安全操作; E3.1.7 吊装作业安全操作;

E3.1.8 常用工具设备安全操作; E3.1.9 乘客被困在轿厢里的救援方法 E3.1.9.1 有机房电梯; E3.1.9.2 无机房电梯; E3.1.9.3 液压电梯;

E3.1.10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现场作业安全操作。E3.2 电梯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和现场急救。E3.3 事故案例分析。

E4 法规知识

E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E4.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E4.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E4.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E4.5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E4.6 《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 E4.7 各种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E4.8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E4.9 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E4.10 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E4.11 GB/T10058-1988《电梯技术条件》; E4.12 GB/T10059-1988《电梯试验方法》; E4.13 GB/T18775-2002《电梯维修规范》; E4.14 GB/T135-2000《杂物电梯》; E4.14 JG5071-1990《液压电梯》;

E4.15 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Z001.减速箱的润滑所用的润滑油,取决于以下哪个性能?(D)A、湿度 B、密度 C、重量 D、粘度

Y002.浇灌巴氏合金时,为了保证质量,必须做到(D)浇灌而成。A、分二次 B、看情况 C、加热 D、一次

Z003.电梯的曳引绳端接装置,有锥形套筒式、绳卡式和(B)等。A、焊接式 B、自锁紧楔形式 C、绞接式 D、插接式 Z004.热轧型导轨只能用在(D)。

A、对重 B、货梯 C、速度不大于2.5m/s的电梯 D、速度不大于0.4m/s的电梯 Z005.焊接作业时,必须使用(B)。

A、墨镜 B、电焊面罩、手套、脚套 C、安全带和安全帽

D、手提电焊机 N006.常用的弹性元件的材料是(D)。

A、铅锡合金 B、铜 C、铜的合金 D、铁 Y007.钢丝绳头浇灌巴氏合金时,锥套应(A)。A、加热到100℃后浇灌

B、加温到40~50℃ C、在常温下浇灌

D、不用加热

N008.金属材料在交变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断裂的现象称为(B)A、塑性变形 B、金属疲劳 C、冲击韧性 D、屈服变形

Z009.电梯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切忌有过分的润滑,可在钢丝绳表面(D)。A、加润滑脂 B、加机械油 C、加其他润滑剂 D、加适量的薄质防锈油 N010.减速箱蜗杆轴向游隙增大,会导致(D)而产生颤动。A、啮合不良 B、串轴过大 C、摆动 D、冲击

N011.电动机轴与减速器轴由联轴器连接,弹性连接的,其同心度应不超过(B)mm。A、0.02 B、0.1 C、0.5 D、0.01 Z012.曳引机减速箱的蜗杆蜗轮啮合部分,应使用(B)润滑。A、机油 B、齿轮油 C、黄油 D、以上都不对 N013.在蜗轮齿数不变的情况下,蜗杆头数(D),则传动比越大。A、都不对 B、不变 C、增多 D、减少

N014.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D)。A、增大 B、不变 C、不确定 D、减小 Z015.曳引轮绳槽形状中,(B)产生的曳引力最大。

A、带切口的半圆槽 B、V型槽 C、半圆槽 D、带切口的V形槽 Y016.带传动是依靠(C)来传递运动的。

A、主轴的动力 B、主动轮转速 C、带与带轮间的磨擦力 D、主动轮的转矩 Z017.当发现多根曳引钢丝绳中某一根断股时,应该(C)。

A、不作任何处理 B、拆除继续运行 C、全部更换钢丝绳 D、局部更换钢丝绳 Y018.起吊用钢丝绳用轧头紧固时,轧头压板应放在(A)。A、受力绳一边 B、非受力绳一边 C、交替放置

Z019.曳引轮是曳引机动力输出部分,利用钢丝绳与绳槽的(B)传递动力。A、结合力

B、摩擦力 C、正压力

Z020.曳引轮常见的绳槽形状有半圆槽、V形槽和(C)、带切口的V形槽四种。A、带V形的半圆槽 B、带切口的V形槽 C、带切口的半圆形槽 D。带半园的V形槽 Z021.曳引轮是曳引机的工作部分,安装在(A)输出轴上。

A、减速箱

B、制动器 C、电动机

D、曳引机

Y022.在电梯曳引机中,一个重要的安全装置,给它通入电流则松闸、断电则制动,它就(B)。

A、刹车 B、制动器 C、减速器 D、极限开关 Z023.当轿厢超速下行时,一种能够制停轿厢的机械装置是(D)。A、门锁

B、缓冲器 C、限速器 D、安全钳 N024.高速电梯上使用的导靴是(B)。

A、滑动导靴 B、滚动导靴 C、固定导靴

Z025.单绕式1∶1绕法的电梯,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一般取:(A)。A、≥135° B、<135° C、>360°

Z026.调整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和轿厢与对重的相对位置而设置的滑轮称为:(B)。A、轿顶轮 B、导向轮 C、对重轮

N027.在1∶1绕法的电梯中,轿厢的速度与曳引轮线速度(A)。A、相同 B、为2∶1 C、为1∶2 Z028.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通常有单绕式和复绕式两种,采用复绕式时绳槽应(B)。A、采用凹形槽 B、采用半圆槽 C、用带半园的V形槽 Z029.安装电梯放样时,应先确定(C)样线的位置。A、对重 B、导轨 C、厅门地坎

D、轿厢

Z030.采用钢管材质的脚手架,要做好接地保护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A)Ω。A、4 B、2.5 C、6 D、10 Z031.井道脚手架底笆受力每平方米不小于(C)。

A、200公斤 B、150公斤 C、250公斤 Y032.井道脚手架横杆间距应保持(C)。

A、2.5米左右 B、1.0米左右 C、1.8米左右

Z033.搭设脚手架的材料一般有竹、木和(C)三种,但不可以混合使用。A、角钢 B、塑料管 C、钢管

Z034.电梯安装前,应进行井道测量,主要包括净平面尺寸、底坑深度、顶层高度(B)等。A、提升高度 B、垂直度 C、水平度

Z035.样板架是根据电梯轿厢、层门地坎、对重和(C)等部件的位置尺寸而制作的放样样板。A、限速器

C、导轨 D、缓冲器

N036.电梯井道总高在20米以上,样板架所用木料的截面积应是(B)A、40×80毫米 B、50×100毫米 C、80×100毫米

Y037.称重装置应准确可靠。一般在载重达到电梯额定载重量的(C)时,切断电梯关门电路,使电梯不能启动。

A、90% B、100% C、110% Z038.能检测轿厢内荷载值,并发出信号的装置叫(A)。A、称量装置

B、轿底测量装置 C、满载装置

Y039.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的人们在劳动中所应遵循的(C)规范。A、标准 B、准则 C、行为 D、约束 Z040.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思想(D)好坏的表现。A、作风 B、感情 C、内涵 D、品质 Z041.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的关系是(D)。

A、两者一回事 B、规章制度是职业道德具体化

C、职业道德蕴含在规章制度中 D、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Y042.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称为(B)。A、职业道德 B、道德

C、品德 D、行为规范

Z043.电梯驾驶员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称为电梯驾驶员的:(A)。

A、职业道德 B、道德

C、品德 D、社会公德 N044.两个电阻串联,将使总电阻值(B)。A、变小 B、变大 C、不变 N045.两个电阻并联,将使总电阻值(A)。A、变小 B、变大 C、不变 Z046.整流是把(A)的一种转换方法。

A、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B、直流电变为交流电

Z047.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电功率,用P表示,P=(A)。

22A、U×I B、U×I C、U/I Y048.接地保护线的颜色应选用(C)。

A、红色 B、黑色 C、黄绿双色

Z049.动力电路和安全装置的绝缘电阻必须不小于(B)Ω。A、0.25M B、0.5M C、2M Y050.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B)。

A、相电压 B、线电压 C、交流电压 Z051.导线截面的选择,与(B)有关。

A、电压高低 B、电流大小 C、使用时间 Z052.交流双速梯的起动方式是(B)

A、变频起动 B、串电阻降压起动 C、Y-△起动 Z053.安装施工临时照明应采用不高于(A)的安全电压.A、50V B、110V C、220V Z054.电梯的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小于(B)。.A、±5% B、±7% C、±10% Y055.电梯的主开关应切断电梯的(A)。

A、动力电路 B、照明电路 C、动力和照明电路 Z056.我国电梯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是(A)Hz。A、50 B、60 C、70

Z057.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保持良好接地,它与总接地端子的接触电阻应不大于(A)Ω。A、0.5 B、2 C、4 Z058.我国标准规定,安全电压是指电压不高于(C)伏的交流电压。A、220 B、110 C、50 D、36 Z059.电梯总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A)Ω。A、4 B、5 C、6 Y060.电梯电器设备接地线的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A)mm²。A、1.50 B、2.00 C、2.50 Z061.三VF(VVVF)电梯是通过(B)进行调速的。A、调频 B、调频、调压 C、调压

Z062.在直流电路中,电流流经某一电阻,用万用表测量其电压,应(A)。A、流进端为正,流出端为负 B、流进端为负,流出端为正 C、无极性 Y063.在交流电压中,电流流经某一电阻,用万用表测量其两端电压,应(C)。A、流进端为正,流出端为负 B、流进端为负,流出端为正 C、无极性

Z064.数字式万用表在测量电压时有(C)和测量精度,适用于微机控制电梯电子线路的测量。A、较低的输入阻抗 B、较宽的测量范围 C、较高的输入阻抗 Y065.兆欧表专门用来测量绝缘电阻,因为其测量电压(A)。

A、较高 B、较低 C、高低均可 Z066.用钳形表测量电流时,应把导线放在(A)。

A、钳口中央 B、靠近钳口边缘 C、钳口外面

Y067.使用的电工工具和移动电具必须绝缘良好,绝缘电阻必须不小于(C)Ω。A、0.25m B、0.5m C、2m N068.移动电具必须有良好接地,引线外皮不能破损,引线的长度不超过(B)m。A、3 B、5 C、10 Z069.兆欧表是用来测量(C)。

A、电源电压 B、交直流电流 C、绝缘电阻

Z070.用万用表测量信号,当被测信号大小不清楚时,应将量程放在(A)。A、最大档 B、最小档 C、任意档 Z071.在变压器中,匝数多的一端电压(A)。A、高 B、低 C、与匝数少一端一样 Y072.在变压器中,匝数多的一端流经电流(B)。A、大 B、小 C、与匝数少一端一样 Z073.制动器的松闸间隙应不大于(A),且四周均匀。A、0.7mm B、0.8 mm C、0.9mm Y074.曳引电动机运转时轴承温度不应超过(C)。A、60℃ B、70℃ C、80℃

Z075.曳引电动机不得在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值(B)的电源下长期运转,此时输出转矩下降较多,在电机超负荷运转时,有烧坏电机的可能。A、5% B、7% C、10% N076.交流双速梯的制动器制动力矩过大会使制动过度,影响电梯的平层平稳性;过小又会使平层精度超差,应通过调节(C)使之调整适当。

A、可动铁芯的间隙 B、制动线圈的电压 C、制动弹簧的压缩量

Z077.制动器必须灵活可靠,制动闸瓦应紧密地帖合在制动轮的工作表面上,新换装闸带,要求闸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应不小于闸带面积的(B)。A、70% B、80% C、90% Z078.曳引式电梯是利用(A)与曳引轮绳槽的摩擦而传递曳引力的。A、钢丝绳 B、制动带 C、蜗轮 D、蜗杆

Y079.曳引式电梯端接装置与钢丝绳的结合(浇灌合金锥套型和自锁楔形)处的强度,至小能承受钢丝绳最小破断负荷的(D)%。

A、5 0 B、60 C、70 D、80 Z080.电梯的曳引系统,包括曳引机、曳引钢丝绳、轿厢和(A)等。A、对重 B、安全钳 C、控制柜 D、操纵箱

N081.曳引机铭牌上的额定速度是 1 m/s ;安装时用2∶1绕绳.轿厢的速度是(B)m/s。A、0.25 B、0.5 C、0.75 D、1 N082.2∶1绕绳时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通常为(C)。A、90° B、120° C、180° D、220°

Z083.电梯曳引机用的电动机,标准规定每小时起动次数分为120;180和(C)次。A、200 B、220 C、240 D、260 Z084.电梯曳引钢丝绳的最小公称直径不应小于(B)mm。A、6 B、8 C、10 D、12 Y085.一台曳引机上的曳引钢丝绳数,最少不得少于(B)根。

A、1 B、2 C、3 D、4 Z086.曳引式电梯是由轿厢和对重构成互相平衡的工作状态,它的最佳工况是(B)。A、空载 B、半载 C、满载 D、超载

Z087.轿厢、对重各自应至少由(B)根刚性的钢质导轨导向。A、1 B、2 C、3 D、4 Y088.标准长度5 m的导轨,上、下两档支(撑)架的垂直距离应不超过(C)m。A、1.5 B、2.0 C、2.5 D、3.0 Z089.导轨对接安装,两根导轨的工作面对接不平,需修正刨平时其修刨的长度应不小于(C)mm。A、100 B、200 C、300 D、400 Z090.导轨安装完工后,检测其不直线度,每5 m长应不大于(B)mm。A、1.0 B、1.2 C、1.5 D、1.8 Z091.中、低速电梯可用滑动式导靴,高速电梯应用(C)式导靴。A、弹性 B、浮动 C、滚轮 D、滚动

N092.我国常用的电梯导轨有(C)型导轨和空心型导轨两种。A、K B、L C、T D、S Z093.对重和轿厢的重量相等时,电梯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轿厢内的载荷应为(B)。A、空载 B、半载 C、满载 D、超载 Z094.曳引式电梯的平衡系数应为(B)。

A、0.2-0.25 B、0.4-0.50 C、0.5-0.75 D、0.75-1.00 Y095.电梯常用的补偿装置有补偿链、补偿绳和(C)三种。A、补偿块 B、补偿线 C、补偿缆 D、补偿环

N096.一台载货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000kg;轿厢自重为1200kg;平衡系数设为0.5;对重的总重量应为(B)kg。

A、1500 B、1700 C、2000 D、2200

Z097.轿厢超载的定义是:超过额定载重量的(B)%且至少为75kg。A、5 B、10 C、15 D、20 Y098.新安装病床电梯的轿门周边运动间隙应不大于(B)mm。A、5 B、6 C、7 D、8 Z099.新安装载货电梯的轿门周边运动间隙应不大于(D)mm。A、5 B、6 C、7 D、8 Y100.新安装乘客电梯的层门周边运动间隙应不大于(B)mm。A、5 B、6 C、7 D、8 Z101.新安装载货电梯的层门周边运动间隙应不大于(D)mm。A、5 B、6 C、7 D、8 Z102.层门门扇已挂在门导轨上,在门导轨下边的挡轮与导轨底边的间隙应为(C)mm。A、0.1 B、0.3 C、0.5 D、0.7 Z103.乘客电梯的乘载人数与载重量,我国标准是(D)公斤/人。(KG严谨)A、60 B、65 C、70 D、75 Z104.层门自闭装置是防坠落保护的重要部件,有(B)式和重锤式两种。A、铰链 B、弹簧 C、杠杆 D、电磁

N105.轿顶外侧边缘至井道内壁的水平距离为0.8 m,轿顶护栏的高度应为(C)m。A、0.5 B、0.6 C、0.7 D、0.8 N106.轿顶外侧边缘至井道内壁的水平距离超过(C)m,应装设轿顶护栏。A、0.1 B、0.2 C、0.3 D、0.4

Y107.无论是低速电梯或高速电梯,检修运行速度均不得超过(B)m/s。A、0.50 B、0.63 C、0.75 D、0.85 Z108.交流双速电梯轿厢上、下运行方向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源(C)实现的。A、电压 B、电流 C、相序 D、相数

N109.制动器线圈的控制电路,至少用(B)个独立的触点串连控制。A、1 B、2 C、3 D、4 Z110.装有温度监控的曳引电动机过热时,应最近站停靠,不应把乘客困在(D)中。A、层站 B、机房 C、底坑 D、井道

Z111.交流双速电梯的“双速”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B)数而达到双速的。A、相序 B、磁极 C、电流 D电压 Y112.电梯的驱动方式有:(A)式驱动和强制式驱动。A、曳引 B、调速 C、变频 D、变极

Z113.为了防止驱动电动机起动失败和曳引绳在曳引轮上长时间打滑,曳引驱动式电梯应设有电动机运行(C)限制。

A、电流 B、温度 C、时间 D、转速

N114.由交流电源直接供电的驱动电动机,必须用(B)个独立的接触器串连切断电源,电梯运行停止时,如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头未分断则下一次反向不能起动。A、1 B、2 C、3 D、4 Z115.电梯必须设置停止装置(急停开关)的部位是;轿顶、滑轮间和(B)。A、机房 B、底坑 C、操纵葙 D、控制柜

Z116.电梯的终端(最高和最低两端)保护开关之一是(C)。A、限速器开关 B、安全钳开关 C、极限开关 D、急停开关

Y117.电梯的终端(最高和最低两端)保护开关之一的限位开关,应在轿厢越过平层位置后(B)mm动作。

A、10-30 B、30-100 C、100-150 D、150-200、Z118.轿顶停止装置(急停开关),应装在离层门口不超过(B)m 的位置。A、0.5 B、1.0 C、1.5 D、2.0 Y119.每一层门应设一个用于紧急救援时手动开门的三角形(A)装置。A、开锁 B、开门 C、关门 D、触板

N120.限速器动作时,钢丝绳的张力应不小于;抽动安全钳动作力的(B)倍和300N两者中的大者。

A、1 B、2 C、3 D、4 Z121.轿厢的额定速度不超过(B)m/s,可选用瞬时式安全钳,A、0.50 B、0.63 C、0.75 D、1.00 Z122.蓄能型缓冲器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D)m/s 的电梯。A、0.50 B、0.63 C、0.75 D、1.00 Z123.自动扶梯的梯级至少用(B)根钢质链条驱动,梯级的每侧至少有一根。A、1 B、2 C、3 D、4

Z124.自动扶梯扶手带的运行速度应与梯级同步,允许误差为(D)%。A、±1 B、±2 C、+1 D、+2

Y125.自动扶梯的倾斜角α大于30°不大于35°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A)m/s。A、0.50 B、0.60 C、0.70 D、0.80 9 Z126.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驱动主机上,必须设置工作制动器和速度监控装置,当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B)倍时,速度监控装置动作使制动器把驱动主机制停。A、1.1 B、1.2 C、1.3 D、1.4

Z12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梯级踏板两端,与对应的裙板的水平间隙,单边测量应不大于(D)mm。

A、1 B、2 C、3 D、4 Z128.自动扶梯应有便携式检修控制装置,其连接电缆的长度应不小于(C)m。A、1 B、2 C、3 D、4 Z129.无机房电梯的机器设备安装在井道内时,除了在轿顶和底坑安装停止装置(急停开关)外,还应在(C)旁安装一个停止装置。

A、工作台 B、限速器 C、主机 D、层门口

Y130.无机房电梯的机器设备安装在井道内时,应能满足电梯交付使用前检验中的动态试验的要求和(A)时能让乘客安全离开电梯的规范。

A、紧急救援 B、设备维修 C、发生火灾 D、发生地震 Z131.标准规定:液压电梯每小时起动次数为(B)次。A、50 B、60 C、75 D、100 Z132.液压电梯沉降试验的规范是:轿厢满载,在最高站平层位置,停留10分钟,轿厢下沉应不超过(B)mm。

A、5 B、10 C、15 D、20

Y133.杂物电梯轿厢的宽度、深度和高度均不得大于1。40 m:额定载重量不大于(D)kg。A、200 B、3000 C、400 D、500

Z134.杂物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大于(D)kg应在轿厢上设置瞬时式安全钳。A、100 B、150 C、200 D、250 Z135.井道照明的光照度标准是:在所有的门关闭,在轿顶面和底坑地面以上1m处的照度均至少为(A)lx。

A、50 B、60 C、70 D、80 Y136.机房地面高低不平,高低相差大于(B)m,应在高侧设置护栏。A、0.3 B、0.5 C、0.75 D、1.0 Z137.机房地面如有通向井道的开孔,(如曳引绳向下的孔)需用凸出地平面不少于(C)mm的围框围住。

A、30 B、40 C、50 D、60 Y138.机房必须安装永久性人工照 明,光照度应不小于(D)lx。A、50 B、100 C、150 D、200 Z139.当相邻两层站地坎的距离大于(D)m,其间应设井道安全门。A、5 B、6 C、10 D、11 Z140.底坑中对重的运行区域应设刚性隔障,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m处一直延伸到至少2.5m的高度。宽度至少等于对重宽两边各加(A)m。A、0.1 B、0.2 C、0.3 D、0.4 N141.底坑中对重的运行区域应设刚性隔障,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m处一直延伸到至少(D)m的高度。

A、1.0 B、1.5 C、2.0 D、2.5 N142.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应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m×0.6m×(B)m的长方体,任一面朝下均可。A、0.6 B、0.8 C、1.0 D、1.2 10 Z143.机房应安装维修用电源插座,该插座应为交流(D)V。A、36 B、50 C、110 D、220

Z144.电梯曳引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不少于(C)m垂直净空的距离。A、0.1 B、0.2 C、0.3 D、0.4 N145.一台电梯的曳引钢丝绳根数为2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D)。A、10 B、12 C、14 D、16 N146.一台电梯的曳引钢丝绳根数为4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B)。A、10 B、12 C、14 D、16 Y147.一台电梯的曳引钢丝绳根数不能少于(A)根。A、2 B、3 C、4 D、5 Z148.曳引机制动器的调整,以制动瓦与制动轮不相摩擦为原则,间隙越小越好,一般不应大于(C)mm。

A、0.5 B、0.6 C、0.7 D、0.8

Y149.安装T形导轨时,两根导轨对接的接缝应尽可能小,允许缝隙应不大于(D)mm。A、0.2 B、0.3 C、0.4 D、0.5 Z150.电梯导轨安装,是用(B)把导轨固定在导轨支架上的。A、螺栓 B、压码 C、梢钉 D、铆钉

Z151.中、低速电梯,轿厢左、右两根导轨工作顶面的水平距离,安装施工的偏差为(B)。A、+1mm B、+2 mm C、+3mm D、+4mm Z152.中、低速电梯,对重左、右两根导轨工作顶面的水平距离,安装施工的偏差为(C)mm。A、+1 B、+2 C、+3 D、+4

Y153.轿厢及其相关联部件与对重及其相关联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B)mm。A、30 B、50 C、75 D、100 Z154.轿厢额定速度为1.75m/s时,其下行保护安全钳应选用(C)式安全钳。A、瞬时 B、弹簧 C、渐进 D、偏心

Y155.轿厢额定速度为0。50m/s时,其下行保护安全钳可选用(A)式安全钳。A、瞬时 B、弹簧 C、渐进 D、偏心

N156.每一轿厢地坎下应装设护脚板,护脚板的垂直高度应不小于(B)m。A、0.5 B、0.75 C、1.00 D、1.50 Z157.轿厢地坎与轿厢入口面对的井道壁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B)m。A、0.10 B、0.15 C、0.25 D、0.3 Z158.轿顶外侧边缘与井道内壁的水平距离为0.50 m,轿顶护栏的高度应为(C)m。A、0.50 B、0.60 C、0.70 D、0.80 Z159.轿顶外侧边缘与井道内壁的水平距离为0.9 m,轿顶护栏的高度应为(B)m。A、1.0 B、1.1 C、1.2 D、1.3 N160.轿厢壁上用通孔作通风道时,用一根直径(B)mm的硬棒,应不可能从轿厢内经通风孔穿过轿壁。

A、5 B、10 C、15 D、20

Z161.层门地坎边缘至轿厢门刀的前端面的水平距离应为(B)mm。A、1-5 B、5-10 C、10-15 D、15-20 Y162.轿门地坎边缘至层门门锁滚轮的前端面的水平距离应为(B)mm。A、1-5 B、5-10 C、10-15 D、15-20 N163.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C)mm。A、25 B、30 C、35 D、40 11 Z164.安装层门地坎时,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施工允许的偏差为(C)mm、A、+1 B、+2 C、+3 D、+4 Z165.防护层站门口发生坠落危险的部件有门扇、层门自闭装置、门电气联锁和(A)。A、门锁 B、门头 C、门靴 D、门导轨

Z166.曳引轮上应设置防跳绳装置,该装置的底边与嵌在曳引轮上的曳引绳的顶面距离应不大于(B)曳引绳的直径。

A、1/1 B、1/2 C、1/3 D、1/4 Z167.限速器必需有防异物进入绳槽和钢丝绳(A)的保护。A、脱离绳槽 B、生锈 C、被阻挡 D、打滑

Z168.在底坑安装缓冲器时,缓冲器的中心线应与轿厢或对重上的碰板中心对正,允许偏差为(B)mm。

A、10 B、20 C、30 D、40 Y169.两个相邻安装的缓冲器,两个缓冲器高度相差应不大于(B)mm。A、1 B、2 C、3 D、4 N170.曳引轮、滑轮和旋转的轴等机械安全防护,主要是避免钢丝绳松脱、异物进入绳糟和(B)。A、设备受损 B、人身伤害 C、电梯运行 D、电梯寿命

Z171.对于人力操作提升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的力大于(B)N的电梯驱动主机应设有紧急电动运行装置。

A、300 B、400 C、500 D、600 Y172.安装控制柜,应使控制柜前有一块供维修活动的面积,尺寸是:宽度等于柜宽或0.50m两者中之大者;深度不小于(B)m。

A、0.5 B、0.7 C、0.9 D、1.2 Z173.防护层站发生坠落危险的安全部件是(C)。A、门头 B、门机 C、门锁 D门刀 Z174.防护轿厢发生坠落危险的防护安全部件是(D)。A、轿架 B、上梁 C、下梁 D、安全钳

Z175.轿厢超速下行时,操动安全钳把轿厢制停在导轨上的安全部件是(A)。A、限速器 B、缓冲器 C、超载装置 D、张紧装置 Z176.轿厢蹲底时,对轿厢起保护作用的安全部件是(D)。A、轿底防震胶 B、强迫减速开关 C、极限开关 D、缓冲器 N177.因停电轿厢停在层站附近(门区范围),在轿厢内用手动开门的力应不大于(C)N。A、100 B、200 C、300 D、400

Y178.装在机房门口的主开关,在(A)位置,应能用挂锁锁住。A、分断 B、闭合 C、停电 D、检修

Y179.用线管敷线时,电线(含绝缘层)的总面积占线管的总面积应不超过(B)%。A、30 B、40 C、50 D、60 Z180.用线糟敷线时,电线(含绝缘层)的总面积占线糟的总面积应不超过(D)%。A、30 B、40 C、50 D、60 Z181.电气安装测量绝缘电阻,对工作电压低于50V的线路,应用250V的测试电压,绝缘电阻应大于或等于(D)MΩ。

A、0.10 B、0.15 C、0.20 D、0.25 Z182.电气安装测量绝缘电阻,对工作电压大于50V;小于500V的线路,应用500V的测试电压,绝缘电阻应大于或等于(D)MΩ。

A、0.20 B、0.30 C、0.40 D、0.50 12 N183.考虑机械强度的原因,连接门电气联锁电路的电线截面积应不小于(B)mm²。A、0.50 B、0.75 C、1.00 D、1.50 Y184.实施层门锁紧的安全装置是:(C)。

A、门扇 B、门机 C、门锁 D、门靴 Z185.保护安装维修人员安全地进出轿顶的电气安全装置是;(B)。A、轿顶照明开关 B、轿顶停止开关 C、层门 D、门锁

Y186.轿厢安全钳动作后,轿厢上防止电梯再启动的电气安全装置是;(D)。A、超载开关 B、检修开关 C、停止开关 D、安全钳开关 Z187.限速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电气开关),在轿厢上行和下行两个方(A)时,均能动作。A、超速 B、超载 C、停止 D、平层

N188.指出A、B、C、D中,属于曳引式电梯 电气安全装置的是(C)。A、减速开关 B、限位开关 C、极限开关 D、轿厢照明开关 Z189.保护安装维修人员安全地进出底坑的电气安全装置是;(D)。A、底坑照明 B、井道照明 C、井道爬梯 D、底坑停止开关 Y190.液压缓冲器上应设置电气安全装置(电气开关),当缓冲器被冲撞时,该电气安全装置(A)驱动主机的供电控制电路。

A、切断 B、闭合 C、消除 D、保留

N191.电梯机房接地总线(PE)的截面积,应不小于电源相线面积的(C),且为铜线。A、1/1 B、1/2 C、1/3 D、1/4 Y192.轿厢接地可用随行电缆的芯线,但电缆芯数应不小于(A)根;截面积不小于1.5mm²。A、2 B、3 C、4 D、5

Z193.接地线(PE)必须使用(B)双色的绝缘铜芯电线。A、红绿 B、黄绿 C、黑绿 D、蓝绿

Z194.每一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地点,与接地总线的电阻应不大于(A)Ω。A、0.5 B、0.6 C、0.7 D、0.8

Z195.分布在机房和井道各处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B)起来接地。A、串连 B、并连 C、单连 D、双连

Z196.由多根绳曳引的电梯,安装后应进行调校,使每根钢丝绳所受的张力相等,容许偏差为每根绳平均受力的 ±(D)%。

A、2 B、3 C、4 D、5 Y197.曳引式电梯平层准确度的测定,应在空载和(C)两种工况下测定。A、额载 B、半载 C、满载 D、超载

Z198.曳引式电梯额定速度,应在半载下行到达中段位置时测定,最高不得超过(A)%。A、105 B、108 C、110 D、115 Z199.轿厢在经过限速器与安全钳联动制停试验后,轿厢地面的倾斜度应不大于其正常值的(D)%。A、2 B、3 C、4 D、5 Z200.倾斜式自动人行道的倾斜角不应大于(A)。A、12° B、15° C、25° D、30°

Y201.自动扶梯的梯级和自动人行道踏板的上方,应有不小于(D)m的垂直高度 A、2.0 B、2.1 C、2.2 D、2.3 Z20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装完工后,必须检测向(B)运行的制停距离。A、上 B、下 C、前 D、后

Z203.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驱动主机附近,应装设主开关,该开关能切断该机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但不应切断照明和(A)的电源。

A、插座 B、信号 C、控制 D、安全

Z204.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装电气绝缘电阻检测,动力电路应不小于(B)MΩ。A、0.25 B、0.50 C、0.60 D、0.75

Y205.每次用紧急开锁的钥匙打开层门后,要负责确认该层门已被重新(A)。A、锁上 B、关闭 C、打开 D、开启 Z206.紧急开锁的钥匙上应附带有一(B),用来提醒使用此钥匙可能引发的危险。A、匙扣 B、小牌 C、背带 D、挂链

Y207.电梯安装施工,凡离地面(棚架踏面)(B)m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A、1 B、2 C、3 D、4 Z208.电梯安装时,进入井道施工必须戴好(B),防止落物伤头。A、工作帽 B、安全帽 C、防尘帽 D、防火帽

Y209.电梯安装施工时,井道内架设的临时照明灯,应用(A)V交流电压。A、36 B、60 C、110 D、220 Z210.井道施工的棚架(脚手架),如用钢管材料,应对棚架良好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B)Ω。A、2 B、4 C、6 D、8

Y211.电梯安装施工时,需进行火焰作业地的点,必需距离气瓶、乙炔发生器、油类等(B)m以上,并加档板隔离。

A、5 B、10 C、15 D、20 Z212.电梯安装施工工地应配备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C)。A、水桶 B、泡沫灭器 C、黄砂葙 D、机油

Z213.机房建筑提供的吊钩,应确认其可靠和荷重力应(A)被起吊物的重量。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大于

Z214.设备吊起后,操作者的头、手和脚都不应伸入被吊起重物的(D)。A、上面 B、前面 C、后面 D、底下 Y215.施工用电动工具(如冲击钻),使用前应检查其电线、插头等性能和绝缘是否(B)。A、齐全 B、完好 C、整齐 D、一致

Z216.施工用的量具如水平仪、钢卷尺等应经检定合格,并在(C)期内。A、完好 B、使用 C、有效 D、保修

Z217.进入轿顶施工维修,用紧急开锁的三角匙打开层门,先按下轿顶(C)开关后,才可以步入轿顶。

A、照明 B、门机 C、停止 D、慢上

Y218.进入底坑施工维修时,用紧急开锁的三角匙打开最低层的层门,先按下(C)开关后,才可以进入底坑。

A、底坑照明 B、井道照明 C、底坑停止 D、底坑插座

Z219.用人力盘车解困,需两人配合操作,一人操作盘车手轮,另一人操纵(A)。A、制动器 B、控制柜 C、检修箱 D、机房照明

Z220.电梯发生故障如不及时排除,电梯带病运行可能使小隐患扩大成(B)。A、毛病 B、事故 C、问题 D、损坯 Z221.排除电梯故障,在确认驱动系统(曳引机、钢丝绳、轿厢和对重)工作正常后,利用(A)运行控制,使电梯以低速运行,进一步检查和排除故障。

A、检修 B、减速 C、平层 D、正常 Z222.排除电梯故障应有(A)人以上配合工作。A、2 B、3 C、4 D、5

Z223.曳引式电梯因停电或故障把乘客困在井道中的最好救援方法是:在机房盘车(按操作规程)14 把轿厢移动到层站附近(门区范围),(B)层、轿门让乘客离开。A、撬开 B、打开 C、破开 D、拆开

Z224.曳引式电梯因停电或故障把乘客困在井道中,如有轿厢安全窗的救援方可以是:维修人员用紧急开锁三角匙打开层门进入轿顶,打开(A),把乘客救出。A、安全窗 B、轿门 C、层门 D、安全门

Z225.液压电梯因停电或故障把乘客困在井道中的救援方法是:用泵站面上的紧急救援用手动泵和手动(B)把轿厢上升或下降至靠近层站(门区范围)打开层、轿门让乘客离开。A、盘车装置 B、放油阀 C、按钮 D、检修开关

Z226.曳引式无机房电梯因停电或故障把乘客困在井道中的救援最好的设计方法是:在井道外用有线遥控(备用电源)操纵轿厢以慢速移动至上或下一最近层站附近(门区范围),(B)层、轿门让乘客离开。

A、撬开 B、打开 C、破开 D、拆开

Y227.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施工中需进行通电动车试验时,必须先确认梯级踏板及周围(B)人在作业,才可以操作。

A、有 B、没有 C、检查 D、测量 Z228.拆装梯级,必需切断(B),用手动盘车方法移动梯级至适当位置,以便于拆装。A、链条 B、电源 C、电缆 D、检修

Z229.在安装自动扶梯的内盖板、外盖板和裙板等作业中,一定要带(D)。A、眼镜 B、安全带 C、帽子 D、手套

Z230.自动扶梯的梯级在(A)中,不得进入梯路范围进行任何调整或检查。A、运行 B、停止 C、拆除 D、检修

Z231.在安装提升高度较高的自动扶梯时,应设置安全绳和使用(A)。A、安全带 B、皮手套 C、护目镜 D、口罩 N232.在中国境内,电梯的安装与维修应执行(B)。

A、外国企业标准 B、中国国家标准 C、中外合资企业标准 D、外国国家标准

Z23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 得安全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C)的义务。A、教育 B、督促 C、安全生产方面

Z23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的方针的内容包括安全第一和(B)。

A、质量第一 B、预防为主 C、科学管理

Z23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和(A)。A、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B、不须经过专门培训但必须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C、只须经过专门培训但不必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Z23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B)。A、经济责任 B、法律责任 C、刑事责任

Y23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B)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A、选择 B、严格 C、熟练 D、参照

N238.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而进行上岗作业的,处(C)罚款。

A、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B、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C、2000元~2万元 D、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Z239.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15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B)罚款。A、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20万以下 D、3万元以上10万以下

Z240.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A)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以上都不是 C、计划主管部门 D、财务主管部门 N241.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应当进行型式试验的特种设备产品、部件或者试制特种设备新产品、新部件,必须进行(D)的型式试验。

A、部件 B、零件 C、整机 D、整机或者部件

Z242.特种设备出厂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应附有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D)等文件。

A、外贸许可证明 B、劳动部门检验证明 C、以上都不是 D、监督检验证明 Y243.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C)。

A、领导责任制度 B、岗位协调制度 C、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D、领导监督制度

Y24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B)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A、30 B、15 C、45 D、60 Z245.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C),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A、以上两个证任一个证均可 B、以上两个证都是 C、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D、特种技术等级证 Y24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电梯是包括(D)。

A、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B、自动人行道 C、扶梯 D、都包括

Z24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在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上通过,现予公布,自(B)起施行。

A、2003年6月10日 B、2003年6月1日 C、2003年10月10日 D、2003年10月1日

Y248.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接受(B)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5.基础理论知识 篇五

基础理论知识

一、水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

(一)水与水体污染

1、水与水循环(1)熟悉水环境保护(2)熟悉水循环基本原理

2、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1)掌握废水的来源与特性(2)掌握污染物种类及水质指标

(二)废水处理方法

1、熟悉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2、废水处理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掌握按处理方法分类: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处理法

(2)掌握按处理程度分类: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

二、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

(一)大气污染物的形成

1、大气污染

(1)了解地球大气层:大气组成和大气结构(2)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

(3)了解大气污染的特点:局部、区域性、全球性(4)熟悉大气污染的危害:对生物、材料和气候的危害(5)熟悉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2、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和成因

(1)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分类: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2)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二)大气物理化学基础

1、大气污染物扩散与气象的关系(1)了解地球大气特征(2)了解大气污染物扩散方式(3)掌握气象要素

2、大气污染化学(1)了解降水与大气污染(2)了解酸雨化学(3)了解臭氧破坏化学

3、大气污染扩散模式(1)了解点源扩散模式(2)了解线源扩散模式

三、固体和噪声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污染与控制及管理体系

1、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1)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及特征(2)熟悉固体废物的分类

(3)熟悉危险废物的定义、分类和鉴别

2、固体废物的污染与控制(1)了解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2)了解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3)掌握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3、固体废物的管理体系

(1)熟悉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2)熟悉固体废物管理法规与标准(3)了解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

(二)固体废物处置系统工程

1、固体废物处置概述(1)了解固体废物处置的概念(2)掌握处置基本要求(3)了解处置方法的分类

2、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方法

(1)了解固体废物在填埋场中降解的机理(2)熟悉填埋工艺的分类、基本工艺流程

(三)了解噪声基础知识

1、噪声污染特点与危害

2、声源的种类

3、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4、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

5、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6、噪声的频谱分析

7、噪声的主要控制方法

第二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

一、水污染防治

(一)废水预处理

1、废水的收集与提升

(1)掌握废水的收集:废水流量确定与废水量计算(2)掌握废水的提升:集水池容积计算、水泵扬程计算

2、废水的预处理(1)熟悉筛除过程及方法(2)熟悉沉砂过程及方法(3)熟悉除油过程及方法(4)熟悉水量及水质调节

(二)常见废水处理技术方法

1、物理处理法

(1)熟悉筛滤法:格栅过滤、筛网过滤、颗粒介质过滤、微滤机过滤(2)熟悉重力法: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3)熟悉离心法:离心分离的原理、离心分离方式

2、化学处理法

(1)掌握中和法:中和及pH调节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几种中和法(2)了解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的基本原理、常见沉淀法的应用(3)熟悉氧化还原与消毒: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常用氧化剂(4)熟悉吸附法:吸附法基本原理、常见吸附工艺及设备(5)了解电解法:电解法工艺原理及流程、常用电解法类型

3、物理化学法

(1)了解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反应原理、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2)熟悉膜分离技术:电渗析、反渗透、超滤(3)了解其它:萃取法、吹脱法、汽体法

4、生物处理法

(1)掌握活性污泥法:动力学基础、常用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净化机理与过程(2)掌握生物膜法:基本概念与流程(3)掌握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5、自然净化处理

(1)熟悉氧化塘:氧化塘概念和类型

(2)了解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基本原理和类型

(三)污泥处理与处置

1、污泥的来源及特性

(1)掌握污泥的来源、种类

(2)熟悉基本特性

2、污泥浓缩与预处理

(1)熟悉污泥的浓缩:污泥浓缩基本理论、常见污泥浓缩方法

(2)熟悉污泥的预处理

3、了解污泥的干化与脱水

4、污泥的最终处置与利用

(1)熟悉污泥的最终处置:污泥厌氧消化与污泥好氧消化(2)了解污泥的综合利用

(四)污(废)水处理工艺

1、熟悉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2、熟悉工业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二、大气污染防治

(一)烟尘污染与颗粒污染物控制

1、燃料燃烧与烟尘污染

(1)熟悉燃料种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其它清洁燃料(2)了解燃料的燃烧过程(3)了解燃烧条件(4)掌握颗粒污染物的成因

2、除尘技术

(1)熟悉除尘基本原理

(2)掌握除尘器种类与工作原理:电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机械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

(二)物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1、气态污染物成因与控制(1)熟悉气态污染物形成机理

(2)了解燃烧过程中气态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2、气体吸收净化(1)熟悉吸收机理与分类(2)了解吸收平衡与吸收流程(3)了解吸收设备与吸收剂的选择

3、气体吸附净化(1)熟悉吸附机理与分类(2)了解吸附设备的分类和特点(3)掌握常用吸附剂及其选择的基本要求(4)了解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分析

4、气体燃烧净化(1)熟悉气体燃烧法原理(2)了解气体燃烧法的分类和特点

5、气体催化净化(1)熟悉催化反应机理(2)了解催化剂性能

(3)熟悉气体净化常用的催化反应

(三)汽车尾气污染与防治

1、熟悉汽车尾气有害物的成因

2、了解汽车排放物的危害

3、了解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四)室内空气污染控制

1、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来源、危害

2、熟悉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措施

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一)固体废物处置场(厂)总体设计

1、熟悉固体废物处置场(厂)的选址

2、了解固体废物处置场(厂)总体设计

(二)固体废物转运与预处理

1、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与贮存(1)熟悉城市固体废物的收集方式(2)了解城市固体废物的运输及贮存(3)了解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

2、了解城市垃圾中转站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工程

1、垃圾好氧堆肥技术

(1)了解垃圾好氧堆肥处理工艺(2)了解堆肥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3)了解堆肥工程设备的选型(4)掌握垃圾好氧堆肥的原理与过程(5)熟悉垃圾好氧堆肥的分类与方法

2、垃圾厌氧发酵技术(1)了解厌氧发酵原理

(2)了解厌氧产沼气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掌握垃圾厌氧发酵的原理

(四)固体废物焚烧、热解处理工程

1、熟悉焚烧处理系统的工艺过程

2、熟悉常用焚烧炉设计的一般原则

3、了解城市垃圾、农业秸秆等固体废物的气化热解工艺流程及常用设备的性能

(五)固体废物填埋处置工程

1、固体废物填埋的特性及填埋场的主要设备(1)掌握固体废物填埋作业的基本程序(2)了解填埋工艺设计及主要作业设备的性能

2、渗滤液、填埋气体的产生、控制及监测评价(1)熟悉填埋场渗滤液和填埋气体的收集、导排(2)熟悉防渗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条件(3)了解填埋场的主要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

(六)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

1、了解煤矸石、尾矿、粉煤灰、钢渣和其它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途径

2、了解常用工艺方法及工程设计的基本要点

四、放射性污染防治

(一)基本概念

1、掌握放射性的基本概念(核素图、半衰期、放射性活度单位)

2、熟悉射线及其基本特性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等)

3、熟悉辐射源的种类

(宇宙射线、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密封源、非密封源和射线装置等)

(二)放射性污染防治

1、了解放射性污染防治对象

(贯穿辐射、放射性流出物、放射性废物)

2、了解放射性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机构和职责

3、了解辐射环境管理的基本法规、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3)放射环境管理办法(4)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

(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4、放射性废物

(1)了解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途径及所含核素种类(2)熟悉放射性废物(源)的分类和处置方式(3)了解放射性废物(源)监督管理基本要求

5、放射性表面污染

(1)了解放射性表面污染来源和核素种类(2)熟悉表面污染的去污

6、放射性事故

(1)了解放射性事故类型和事故后果及处理(2)了解放射性事故管理

(三)辐射防护

1、掌握职业照射、公众照射和医疗照射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照射量、吸收剂量/率、剂量当量/率等)

3、掌握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4、掌握外照射防护、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5、熟悉辐射防护的标准和限值

(四)辐射监测

1、了解天然放射性和环境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2、熟悉外照射个人剂量和内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

3、熟悉工作场所外照射和工作场所表面污染的监测

(五)核与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

1、了解制定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计划的目的

2、了解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计划的内容

3、了解我国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五、电磁污染防治

(一)基本概念

1、掌握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传播特性

2、掌握电场、磁场、射频电磁场、工频电磁场、电磁噪声与干扰概念

3、掌握电磁辐射的概念

(二)电磁辐射污染

1、熟悉电磁污染源的分类

2、掌握电磁污染源的产生和电磁辐射体的分类

3、了解环境电磁污染的原因和状况

4、了解电磁污染的主要危害:引燃引爆、电磁干扰、影响身体健康

(三)电磁辐射与生物体的相互影响

1、掌握热效应的基本概念,熟悉热效应的产生

2、掌握非热效应的基本概念,熟悉非热效应的产生

(四)电磁辐射监测

1、熟悉电磁污染源监测方法

2、熟悉一般环境电磁监测布点原则

(五)电磁辐射防护与治理

1、了解电磁辐射的应用范围

(工业、军事、科学、通信、医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

2、了解电磁辐射防护与治理的目的

3、熟悉电磁辐射防护与治理的基本原则(屏蔽、减少辐射源、加强个人防护)

4、了解电磁环境管理法规、标准

(1)《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令第18号

(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96

第三部分 行业法规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一)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三)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五)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二、环境标准

(一)了解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二)了解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307-2005)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北京市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39-2007)(3)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

3、声污染物排放标准

(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90)

4、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1)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2)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3)国家危险污染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4)国家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5)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6)国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7)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996)(8)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502—2008)

三、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三)了解知识产权法

(四)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五)了解商标的定义

(六)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

(七)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

上一篇:坚持以人为本 狠抓工作落实下一篇:b站答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