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几点思考

2024-09-01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几点思考(精选4篇)

1.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几点思考 篇一

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李逸浩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求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针对滨海县实际,我们提出力争2012年,确保2013年实现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如期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关键是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这是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滨海县加快构建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框架,不断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稳固的农民收入结构,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都以近14%的速度递增,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方向:建设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滨海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村面貌。从整体上看,滨海农业经济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到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阶段;进入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阶段。在这一特殊的阶段,农民增收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突出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传统农业仍然占据了较高的比重,农业生产效益和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不快,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村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产销不能有效对接,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商品化率低,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从而造成了农民增收的途径不宽,增幅不稳定。因此,我们把拓展、调整、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作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关键,加快建立一个基础收入稳固,非农收入多元,能够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农民收入体系。农村经济系统的结构体系决定农民收入体系,我们把建立统筹协调、相互促进的农村经济结构体系作为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快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大力推进乡镇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全民创业,推进劳动力“外转内输”,加快调整农民的就业结构;积极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领导体制一体化,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途径:采取综合措施,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从增加农民的基础性、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和移转性收入入手,形成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一、打牢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的基础性、经营性收入。大力巩固传统农业。目前,传统农业仍然是我县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我们注重发挥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基础性作用,每年都组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农村种养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保障粮棉油生产安全,并加大耕地保护的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粮食连续多年保持增产,平均亩产收益近千元。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结合我县的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新概念农业。全县高效农业面积达4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3万亩,省道327沿线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已初具规模,千亩生态休闲农业园正在加快建设,这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适应市场需求、资本增值能力强的新型农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据测算,设施农业亩平收益在4000元以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能力。目前,震洲粮油、金昉首乌等企业发挥了龙头作用,订单农业规模快速扩张,面积达到95万亩。新上了雨润食品、啤酒麦芽等12个投资超5000万元的产业化项目。组建了2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增加了农民在流通环节的收益。

二、统筹协调,推进乡镇工业化与城镇化,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着力把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把农民向市民转变。加快民营创业园建设。积极为全民创业提供载体,2007年启动了乡镇民营创业园建设,重点发展劳动密集性企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就地就业,全县入园企业达到33个,投资额超5000万元项目达13个,可新增1.2万人就业。统筹推进乡镇集镇建设。民营创业园建设与集镇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工程来抓,结合自身的资源、区位、劳动力等优势,确定城镇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按照“集聚、集约、集中”的要求,高标准编制镇村发展规划,着力打造精品街区,建设集镇市场。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进城工程,在土地、税费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务工、创业。近年来,我县的城市化率每年都以接近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城乡就业一体化为基本要求,认真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就业援助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职业介绍、指导、培训和就业“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劳务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劳动力“内转外输”,目前农民收入中劳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

三、规范推进土地流转,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资产,如何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更多地保护农民利益,是我们工作中着力注意解决的问题。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依法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并允许农民以股份合作、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一次分配保基本收益。把土地股份合作作为基本形式,使农民变股民,经营权变股权,采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两种形式,采用固定回报、保底分配的方式,保证流转土地农民的基本收益。二次分配防市场风险。主要采取二次分配保底分红的办法,降低股民的市场风险,并优选承包人。村集体组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中介桥梁和引导作用,将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对接包方的经营能力进行分析,公开竞标,签订规范的转包合同或协议。

四、认真落实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以农村中缺乏劳动能力,致富困难较大的群体为重点,着力把短板补齐。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区别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脱贫措施。大力实施增收项目、村企结对、牵手致富、整村推进等多种办法,通过能人大户、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把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农业设施栽培、规模养殖业、手工编织业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2008年,全县组织实施脱贫产业项目160个,大幅带动3万贫困农户、8.4万人脱贫,脱贫率达41.2%。认真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将国家出台的农资综合补贴、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补贴,直接以“一卡通”的形式发放到农民手中,全年发放资金5000多万元。按照“三个倾斜”、“三个明显高于”和“五个统筹”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低保,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的五保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并建立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建立困难学生升学救助制度;通过资金补助的方式改建农村草危房,提高农村住房条件,逐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贫有所济、住有所居,消除农民后顾之忧。通过解决困难群体的增收问题,来提高农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作者系江苏省滨海县县长

来源: 三农在线-农民日报

2.如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篇二

2007年7月,国家统计局报告:根据对全国31 个省(区、市)6.8 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 个百分点。这其中:

(1)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746 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农民务工收入人均658元,增长20.3%。在务工收入中,本地务工收入人均361 元,增长18.5%;外出务工收入人均297 元,增长22.6%。

(2)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人均884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出售农业产品的收入人均497 元,增长16.5%;出售林产品的收入人均25 元,增长10.3%;出售牧业产品的收入人均331 元,增长21%;出售渔业产品的收入人均31 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人均304 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工业收入人均64 元,增长12.3%;建筑业收入人均36 元,增长16.8%;第三产业收入人均204元,增长9.1%。

(4)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为57 元,增长22.4%;转移性收入人均为103 元,增长21.9%。

根据上述资料,讨论:

1.根据消费函数理论,试分析农民消费倾向的变化情况。

2.根据相对收入理论,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而言,农民进城务工收入的增加会改变社会整体消费倾向吗?

3.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几点思考 篇三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是指税务稽查机构和税务稽查人员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进行税务稽查和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作为税务机关的执法部门之一,税务稽查是税务执法过程中,最具执法风险的部门,加强对执法风险的管理,努力防范和控制执法风险,对保护税务稽查人员,提高执法水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实施的“纳税服务、税源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税收专业化管理体系中,纳税服务和税源管理是基础性的日常管理,纳税评估是中期性的监控管理,税务稽查是后续性的强化管理,是对税源管理的再加强和再补充。税务稽查作为四个体系中的一环,侧重“查”字,因此我们在实施稽查检查时,结合稽查工作实践,高度重视执法风险防范,通过对稽查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主动地、有目的地处理和规避税务稽查风险,着力提高办案效率,提高检查深入度,提升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做到执法无过错,才能有效的防范执法风险。通过近几年预防稽查执法风险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预防执法风险不仅可以预防检查人员工作中人身、行政、法律方面潜在的风险,还可以规范我们的执法行为,提高稽查的战斗力,全面提升税务稽查执法工作;同时整顿规范了税收秩序,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促进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为了更好的开展税务稽查风险管理工作,把防范执法风险的意识贯穿于稽查执法的全过程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落

1实: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制定税务稽查执法风险控制办法 认真学习关于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相关文件,组织干部讨论,提高全体干部预防执法风险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增强稽查执法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对稽查人员进行执法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每位稽查干部结合自已的岗位找准风险点,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以提高检查人员素质。强化稽查实施过程控制,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执法风险防范意识,避免稽查中不作为和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二、抓学习,强素质,提高检查人员办案技能,增强预防风险能力

多年的稽查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稽查工作的好坏,执法风险的大小,税务稽查部门比其它部门更倚重于检查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技能,经常性的进行以做人做人品为重点的人生观教育和以加强责任心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狠抓业务学习和实际工作技能提高:

(一)突出实际工作技能提高。我们认为所有业务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因而工作技能的提高是根本。我们通过请有稽查工作经验的同志主讲“如何写好稽查报告”、“进税案、话稽查”等专题贴近实战,以讲带议,大家参与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参加业务竞赛为契机。组织干部参与学习,考试选拔,并组织参赛人员集中强化学习,取得了业务竞赛成绩、干部

业务素质双提高的目的。

(三)利用工作空闲间隙,集中时间学习,不断提高稽查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通过开展分类别、多途径、递进式的稽查业务培训,提高稽查人员综合素质,使稽查执法人员精通税收政策法规、行政执法程序,掌握稽查执法的关键环节,全面提高执法能力。

(四)提倡检查人员边干边学。要求检查人员在提出办案思路、定性和提出处理依据时,先学习相关法规文件后实施定性,提出处理建议,以做到方法得当,定性准确。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干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防范执法风险的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三、建制度,抓落实,强化稽查实施过程的控制管理

(一)建立检查环节内部工作时限制度。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建立稽查“四环节”工作限时制度,安排计划和检查督促办案进程。加快办案人员工作节奏,提高了办案效率。检查环节结案后,马上将纸质案件交付审理部门预审理,一方面避免检查环节超时限实施被执法责任追究;另一方面也弥补审理环节由于时限偏短的制度设计缺陷可能引起的超时限执法追究。

(二)建立检查工作汇报会议制度,进行查中指导。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会议,集体听取检查工作进度汇报,集体讨论案情,把握检查工作重点,共同研究制订疑、难点问题解决方案,指导和引导检查走向深入,评估和防范检查中潜在的风险。此外,在办案过程中实行稽查人员向局领导适时汇报执法检查过程,做到全方位、全程式、动态化执法监督。

(三)建立检查环节内部质量控制机制。案件实施终结后移送审理环节前,先由检查环节内部对案件的证据、定性、处理的依据、及稽查报告进行审核,与外部的案审部门形成案件质量双控制机制,预防由于案件质量引起了执法风险。案件的审理部门审理后,及时将案件审理的意见反馈给检查人员,集中进行总结,并对典型的案件个案剖析,总结工作得失,预防再次发生的潜在风险。

(四)进一步完善稽查工作制度。通过落实稽查管理各项制度并依托综合征管信息系统和各类管理监控系统的运行,严格执行稽查执法法定程序、稽查案件审批权限及各项税法和税收法规制度,认真落实稽查处罚有关规定,不得擅自提高和降低处罚标准。同时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促进规范执法。

四、抓廉政,重制约,化解税务检查中的执法风险

在组织参加上级的廉政教育的同时,经常性地组织稽查局内部特别是检查人员的廉政教育学习,同时十分重视税务检查权的制衡,人员之间的制约。

(一)注意检查人员的合理搭配。了解检查人员的工作经历、个性、能力,及时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思想动态,在案件实施人员调配上,尽量避免检查人员熟识的对象,地区、行业,一个检查小组,即有思想素质较高人也有业务能力较强的人,注意

搜集社会、业界对在查案件的信息反馈及时提醒检查人员,并作一些预防性的安排。

(二)完善主协查制度,充分发挥其制约作用。主协查制度实施强化了检查人员的责任心,同时也存在一些诸如“主查人员太忙,协查人员太空”、“主查人员一权包揽,协查人员不知情况管签字”的弊端,起不了应有的制衡作用,今年我们以对主协查人员的责职进行了细化分工,主查人员重点负责办案思路,案件的突破和稽查报告,协查人员主要负责案件的取证工作,并且要求由协查人员负责向上级汇报案情和进展,提高了协查人员在办案中的作用,强化和完善了主协查制度的制约功能,化解潜在的执法风险。

五、重细节,重评估,全面预防执法风险

(一)做好查前分析。在了解被查对象涉税的基本情况,特别注意了解被查人员的背景资料,了解其经济状况,行事风格,评估可能发生的状况。

(二)对于重大行动,评估事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相应的预案。由分管的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实施,做到程序合法,措施得当,处置及时。

(三)将对稽查执法风险评估贯穿于税务稽查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各个事项,即时进行评估。并纠正错误于当事人提出复议和诉讼之前。

(四)文明执法。做到“强不怕,弱不欺,法到位,理在先,廉洁且礼貌”。化解和软化稽查执法中对立的尖锐性,以礼待人,以理服人。

4.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几点思考 篇四

发展奶牛规模养殖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关于中牟县发展奶牛规模养殖的调查分析

大力发展奶牛规模养殖,是近年县委、县政府确立的一项重点工作.近两年的实践表明,奶牛养殖已成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的亮点和部分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部分干部群众对奶牛养殖业发展前景的`顾虑,我们在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文分析如下:

作 者:刘红 作者单位:郑州市中牟县统计局刊 名:市场研究英文刊名:MARKETING RESEARCH年,卷(期):“”(5)分类号:F3关键词:

上一篇:关于中学生大鱼海棠观后感下一篇:延迟开学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