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制改革未来

2024-07-31

教育体制改革未来(共8篇)

1.教育体制改革未来 篇一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由于本土和未来的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的冲突而导致一些疑难和困境的产生,它们既体现在思想和观念层面,也体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主要表现为:指导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储备不足、外来移植话语的表述模糊、教师教育和人才资源缺乏以及考试评价体制的不支持等。为此,深化教育改革的未来抉择是: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借鉴、创新及本土化;话语方式应借鉴创新而非移植套搬;教师教育应关注教师的专业自觉;考试体制改革应关注学生个性、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改革;文化创新;话语转型;教师专业自主;考试体制;改革抉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潮流中迅速发展和前进,并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奇迹和教育改革模式。但是,相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丰富实践和历史经验,有关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还很薄弱。教育改革研究的缺失和滞后,已经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改革实践的步伐和成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推进,由于本土和未来的观念、理论、方法的冲突,导致很多疑难和困惑的产生,它们既体现在思想层面,也体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因此,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实境遇

1.教育改革中本土和未来的理论、思想、文化冲突加剧(1)国外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的现实需求

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它们曾经在国外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典理论。但仔细分析,这些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现代教育体系和制度相对较完善的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而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在西方的产生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抗争、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不满,是缘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高度发达的科学理性和过于严密的社会理性的怨恨和反动。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还欠发达,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高,而传统文化和国学在一般民众的价值观形成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离开这些现实条件而全盘套搬他国的先进理论,很难适应我国的文化土壤层,也就难以成为国民的实然选择。实际上,我们从来都不缺先进的教育理念,缺少的是整合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机制。就目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来说,与20世纪的西方教育思潮相比实际上也先进不了多少,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现状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而它们又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改革需求。但是,这些理论并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它们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然而在实践中,这种结合却没有实现,出现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分庭抗争、各自诉求的冲突局面。教育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品质与特点,决定了教育改革必然以社会文化的变革为基础。[1](P3)旧思想和理论能否顺利地退出历史舞台、新思想和理论能否成功地进入主渠道,主要取决于与新教育理论和思想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的积淀程度。在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积淀不足的现象与问题。[2](P25)如“应试教育”的文化传统、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与本质主义的课程思维方式等。新课程的理论只有与这些社会文化积淀相互作用而融为一体的时候,才是新课程真正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之日。因此可以说,思想与文化多远,课改就走得有多远。(2)现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生成机制,难以提供课改实施的理论支撑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绝不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情,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建国后,中国历次的教育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是因为教育改革囿于教育内部,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和民众的支持。中国的崛起需要培养时代新人,而新人的培养需要新教育的创成,新教育改革需要全新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规律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关键期转型总是伴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转型,且教育的改革和转型必须走在社会改革和转型的前面,这就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先行性和预见性特征,而这种超前和预见的实现必须以教育理论和思想的超前和预见来保证。也就是说,民族和国家的新教育制度和体系的建构绝不能依赖于从他国移植的理论和思想,而必须拥有建立在国家和民族文化土壤基础之上的原创性理论和思想,这种原创的生成则需要思想大师的产生。中国新教育改革呼唤世界级教育思想“大师”,但当前的“思想土壤”和“学术土壤”,往往有利于“侏儒”生存而不利于巨人发育。[3]因此,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更大程度上需要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以一场当代的新文化运动去培育改革需要的理论和思想、观念和文化。在西方,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倡导的绅士教育思想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关注和响应,其影响直至今日。卢梭、杜威的教育思想虽然一直遭致人们的质疑,但是所有的教育改革不仅不能跨越它,而且在很多时候必须从那里得到理论支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这些说明,宽松的社会环境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并且能够保障大师的成果发挥恒久性。我国的新课改要顺利推行,达到预期目标,也必须有宽松的环境支持。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专制主义以及中国古代建立在君权专制基础上的“划一教育”至今仍影响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一元化的政治意识形态不仅禁锢着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始于经济领域的“技术-经济意识形态”也对当前教育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这“两驾马车”在深层次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导致新课改出现了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化政治领域的改革,摒弃权力裁决一切的机制,创造利于创新和出人才的宽松环境,以及改革经济领域对人才的工具化要求,真正做到个体精神的自由发展,才能最终保证新课改到达成功的彼岸。

(3)国外个人本位的教育追求,难以调和中国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张扬,应该是教育价值的本真含义。康德说过:“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从中外教育发展历程看,许多教育家都致力于关注人生价值。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不同,对人的认识和定位也就不同。总体上,西方文化多呈现“个人主义”的个体文化,中国文化多表蔡宝来,晋银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现为“社会主义”的整体文化。换言之,西方文化偏个人本位,中国的文化偏社会本位。就教育对生命的关注而言,中国传统教育不及西方。[4]

就西方来说,对人生命意义的关注一以贯之。古希腊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使人的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教育要遵从儿童的天性“自然”的潜在能力为重点,强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文艺复兴以后,人文教育以现实的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追求人性解放。到了近代,卢梭更进一步论述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思想。赫尔巴特、福禄贝尔以及第斯多惠等从揭示人的心理的角度提升了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出于对传统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唯理性教育的反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它的目的在于鼓励儿童自由和自然地发展,以儿童的兴趣作为教育的根据。对于社会逐渐被科学技术所主宰,教育片面地发展人的技术理性,使人“异化”为“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机器”的现状,教育理论家从关于人的本真意义出发,提出了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等学说,以期实现对人性的复归。这三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正确认识和定位基础上的,因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在群雄争霸的多元文化斗争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孔子为代表,其人道是“群体性的、社会整体性的、舍异求同的人本”,[4]以培养巩固和维护封建宗法道德、政治道统的“明人伦”的君子、圣人为目标。这样,儒家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并不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个体生命,而是将鲜活的生命置于僵死的规范之中,使之失去了“自我”。[4]到了汉代,董仲舒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通过对“天”的神化,确立了“天”的至高地位,从而使得教育丧失了对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的培育,成为扼杀个体生命的工具。与儒家社会重视整体的人本主义不同,道家重在自然的人本主义,强调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规定,而在于它的自然本性,教育就是把生命置于自然的背景下,使其自然本性自由发展。就道家这种强调天人合一,人道合一,复归自然,追求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凸显生命自由发展的本性的教育来说,它是超越儒家的。但是,由于它完全否定现实社会生活对人的制约作用,显得过于理想化而失去了现实基础,同时,由于道家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它的影响也多被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也多被曲解而成为工具。例如,20 世纪后半叶,教育从培养人的外在属性转向人本身。1970年代强调“双基”,因为“知识就是力量”;1980 年代强调“能力”,因为面对科技革命的挑战,“能力比知识更重要”;1990年代强调“情意”,因为技术时代的唯理性教育,“失却了教育的另一半”。[5](P121)这样,从历史时空到现实基础,我们的教育始终没有关注人,始终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材”和“器”。所以,当前以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为主旨的新课改理论,就遭遇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障碍,这种障碍的根源在于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缺乏关注人生命价值的文化基因。2.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创新不够

(1)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阻滞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意识性机制,是由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内核或最深层次的部分,是决定民族文化如何发育的一项重要的控制因素。这种思维方式一经在主体的思维结构中固定下来,就成了支配人们实践活动的意识性机制,它以先行的模式组织主体的思维活动,规定着思维对象的选择、思维主题的确定和思维结果的价值判断。由于东西方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别十分明显。这种差别不利于新课改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6]

第一,注重整体统一与注重个体独立。中国的整体性思维,一方面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较笼统、不细化,不利于对事物的深入探索;另一方面使个人服从集体中的最高权力者,服从专制特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了依附顺从、封闭保守、注重等级特权、缺乏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不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效变迁。西方的个性思维,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偏重直觉感性与偏重科学理性。直觉思维过分注重直觉灵感,严重缺乏逻辑分析和科学论证,导致中国传统的方法论一直停留在类比性思维和经验性思维上,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从而大大限制了思维方式的发展和深化。以个体性为认识起点的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则是从局部到整体,即从经验入手,经过判断推理,达到对整体的认识,注重抽象思维和逻辑论证。逻辑思维最典型的特点是严格定义,重视过程,注重审慎而缜密的推理和论证。第三,崇尚中庸调和与崇尚矛盾斗争。求稳怕变的中庸思维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整个社会弥漫的是墨守成规、迷信权威、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求同求稳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强调对传统的怀疑、批判和超越的求异求变的思维方式相比,造成国人思想的封闭保守,束缚了创新精神,阻碍了新事物、新思想的产生。

第四,推崇内在超越与推崇外在超越。由于中国传统思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并不潜心于对大自然的发现和探索,思维方式趋于封闭和刚性。忽视对主体自身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对象乃至目的的探究,忽视对外界的科学探索和认知。西方从古希腊时候起,在天人相分、天人相对的思想主导下,人们一直致力于人类社会以外的世界探索,力图寻求对客观世界的本质解释。

(2)原有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惯性张力,阻碍教学改革的实施进程近代中国教学论是从引进西方理论开始的,这些理论中一直对中国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作用的当推赫尔巴特和凯洛夫。赫尔巴特教育学是经日本引进德国的最早教育理论,凯洛夫教育学是中国在政治上“一边倒”学习苏联时的产物,它们对当时中国的教育理论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实践检验,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呈现出不足与缺陷,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在继承它们优点的同时也接纳了它们的缺点,这些缺点经过长期的实践积淀,已经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并形成巨大的惯性张力,严重地阻碍着新课改的实施。就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来说,它强调的是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三中心”,并且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经其学生的发展改变为“五段教学法”,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世纪后半叶教师素质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如同流水线一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与爱好,使教学过程成了机械刻板的程式,使学生丧失了成长的活力,从而扭曲了教育的本真含义。凯洛夫教育学并没有摆脱赫尔巴特教育学理论的影响,其基本特征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目中无人”。用苏联教育学界自己的说法,叫做“教育学中无儿童”。[7](P17)这些缺点早就从理论上得到了明确,但是由于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层皮”现象,使得传统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并严重地冲击着当前新课改的实施。(3)课改理念的理解偏差,导致课堂教学行为的异化 课堂是教师从事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价值的场所。课改专家认为课堂教学有呈示、对话和指导等三种主要的教学行为,而教学对话可以说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8](P73)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标。但是,由于对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使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与冲突,继而引起教学实践行为的偏差,使课堂教学出现异化现象。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经验的指导,为课改而课改所导致的课堂教学失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这种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形式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追求形式到位,较少体现和实现新课程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热闹非凡、学生举手发言活跃、分组讨论热烈等,而实际上是用“放羊式”教学取代“填鸭式”教学,形式上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但背后却是学生迷失了知识和技能目标,丧失了教育应有的内涵和价值。第二,极端化。通过对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的观察,有专家认为新课改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七大问题,分别是:把“对话”变成“问答”、为夸奖而夸奖、把“自主”变成“自流”、有活动没有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因“泛化”与“神化”而导致的探究的肤浅化与庸俗化,以及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9](P3)第三,表演化。主要表现为不是为了学生发展、民族复兴而实施新课改,而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走过场,大搞形式主义。公开示范课不是为了虚心听取专家同行的批评和建议,而多成为应付上级检查、同行参观的表演课,成了展示教师魅力的教学秀,为表演而教学,用表演代替教学。

3.课程实施的教师资源储备不足 作为新课改实施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从目前新课改实施的情况来看,教师的素质总体上难以适应改革的要求。这种不足不仅表现在认识和态度上,更表现在行动和方法上。(1)认识缺位,理解片面。本次新课改不单是课程内容技术层面的简单调整,而是全方位的范式转换,需要教师深层次的文化观念调整、思维方式的改变。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文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仅使教师将新课改当作制约提高升学率的障碍和负担,而且将新课改完全与应试教育对立,对传统教育不是采取扬弃而是采取简单抛弃的态度,使新课改失去了生存的文化之根。这种状况不仅造成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多停留在形式上、浅层次的有关管理政策、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简单把握,而且对课程的某些理念的理解也属简单片面。这样,对待新课改就出现两种消极的态度与行为———排斥性和应付性,它们都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行。

(2)方法失当,能力不足。正确的方法、较高的能力是新课改推行的措施、素质保障。由于对新课改理解的片面肤浅,导致教师不仅缺乏自主的、恰当的方法,而且缺乏对课程教材的处理能力。一方面期望课程专家的技艺传授,另一方面又对多样的方法无所适从。例如不能正确解决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课程资源的恰切性问题,漫无边际地开发课程资源,造成课程资源泛化现象;不能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无限制地扩展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造成课堂边界模糊倾向;不能正确处理教师职责与学生需求的关系,过度诠释、片面夸大学生的中心地位,造成师生角色错位等。显然,方法不得当与能力不支持,造成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机械模仿等现象。[2](P27)(3)教师培训的理论化、简单化和形式化。新课程方案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教学过程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参训教师在接受培训时却很难体会其中的内涵,从而难以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因为培训者多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很多人并没有参加新课改实践而表现出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又不能融会贯通地理解理论而缺乏对宏观理论的整体把握,只好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肤浅地讲解理论,这样就造成参训教师听起来似乎明白,而实践中又无法实施的局面。从培训方式上看,以脱产集中讲授和专家讲座为主,这些培训可以在短时间内给教师大量的信息,增加对新课改理论的了解,比较经济实用,但是这种单向输出知识的培训,方式简单并且形式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不利于提高教师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具体教学实践的能力。

(4)教师教育研究的切入点未找准,缺乏多元方法论支持。在新课程实施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7](P19)这样,新课改就把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教书匠”推到了当前“教育家”的地位,势必使教师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应该是教育科研的理性回归。然而,囿于传统理性的观念形态,导致教育片面强调研究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使教师成了被研究的对象,忽视了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和人文关怀。同时,重理论和演绎思维研究、轻实证和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很不适合我们探寻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且,从近年来国际教师研究的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时间内研究的重心有所不同,出现了“教育叙事”、“教学研究”、“行动研究”等不同的研究类型,而我国缺乏教师研究的经验积累,这些研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来讲还比较生疏。因此,如何站在国际研究的前沿,立足我国教育教学实际,寻找教师研究的切入点开展本土化的研究,应是当前十分严峻的课题。4.教改理念诠释中西方教育话语的遭遇(1)当代西方语境缺乏亲和力和认同感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由国家强制推行的,这就赋予课改专家以绝对话语权。这种话语权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方面,国家的权威赋予课改专家无上的权力,所有的改革措施以国家行政命令的形式下发;另一方面,新课改的理念、内容、方法、实施、评价等都是课程专家制定的,由于他们“闻道”在先,因此就处于话语的中心地位。专家话语的权威作用容易形成课程改革的话语霸权。话语霸权一方面能够保障课程改革的权威性,使其能够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强势语言遮蔽了其他人员的发言权,使他们失去了坚持真理的机会和场所。实际上,语言作为特定阶级利益控制的工具,代表着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就当前新课改的后现代话语来说,它真实代表了学生群体的利益,希望学生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是,在批评原有教育的弊端,推行新课改,反映学生正当要求的时候,却走上了极端,导致了当前新课程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奴役学生、摧残人才的‘应试教育’同当今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应当寿终正寝了。”“原本应当是‘文化殿堂’的学校被异化为‘文化沙漠’。”[7](P19)“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体系弊端重重,必须推倒重建。”“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陈旧落后、祸国殃民、非彻底改掉不可。”“新课改不必适应中国国情,而是重在用西方的真理来改造中国国情。”“‘国情要适合真理,而不是真理要适合国情’。所以,‘不适合国情论’的逻辑可以休矣。”[10](P19)(2)西方话语概念的表述模糊和解释乏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我国的课程研究中出现了一种非此即彼、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肇始于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它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消解,在某种程度上开阔了课程思维的视野。思维方式的转变引起了我国新课改话语的转换,出现了很多陌生的概念,如对话、互动、参与、体验、探索、发现、感悟、解放、分裂、叛逆、反动、背叛等等的后现代话语。这些概念都是英美发达国家的教育话语,因此在西方具有实践合理性,但却远离了中国教育的现实。实际上,在借鉴外国教育时,我们需要考虑课堂互动和语言运用研究的文化背景。加拿大比较教育学者梅斯曼认为:“在正规教育稀少而得到良好评价的国家,似乎不可能在课堂组织中存在高度灵活性。”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教育发展较快,但是与国外教育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且优势教育资源更少。这势必导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难以在我国课堂教学实践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即使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歪曲和走样的。并且,所有这些概念和解释都缺乏概括性,缺乏与更大理论框架联系,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和思想的支持。这样,一方面,新课改需要教育工作者观念与行动的彻底改变,另一方面,后现代的语言又不能承担起解释与说明的功能,反倒是加重了教师对新课改的迷惑,使他们陷入新课改理念与理论的雾团之中。这些都提醒我们,话语的表述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本土文化,有切身的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熟悉的话语来理解不熟悉的事物。反之,用陌生的语言来解释陌生的事物,甚至语言没有解释事物的功能,就会使我们在迷途上越走越远。5.社会文化环境与考试制度不能适应教改需要

(1)国人的考试情结已深入骨髓,高考应试模式根深蒂固

自隋朝开科取士实行科举考试到清末废止,历经13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和科举考试经历了长时期的积淀,给人们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人已经认同和习惯了统一考试这种模式。始于1952年的高考,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国情而建立的学生考试制度。它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教育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评价方式。学生能否升入大学,能够升入怎样的大学,都由高考成绩直接作答。它一方面具有管理功能、社会心理功能,同时又对中小学办学具有引导功能。所以,高考不仅是考生的事情,同时也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事情。它不仅呈现出稳固的地位,而且对任何不同的声音都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性。基于此,课程与教学改革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特别是在课程改革没有建立与预期完全相适应的高考升学制度时,必定会造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缺乏必要及广泛的社会支持。(2)家长对教改的认同和支持不够

在我国,现代学校系统源于外国,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强大的苏联根源,而且大学升学是在规定考试时间里通过全国统考这一狭口控制的,学生家长不可能希望如同新课改倡导的那样,让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学习。同时,新课改理论对活动与游戏、互动的区别是模糊的,并且在实践中更容易走样,这对于认为正规教育是子女前途关键的家长来说,显然会引起反感。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仅与家长的喜怒哀乐直接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几辈人的希望和梦想。考试不仅在考孩子,更是在考家长。这样,考试改革就不仅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更是社会的事。许多家长并不希望进行所谓的新课程改革,他们认为改革就意味着风险,成功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国家只把它作为一次教训,而自己孩子的前程就可能毁于一旦,他们不愿拿孩子的未来做实验。基于此,家长对新课改是不支持的。(3)教改被曲解为管理者的政绩工程和学校的升学率要求 与民众对教育改革不支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改成了某些管理者急功近利、谋求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的平台。他们把教育改革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将是否接受、认同和执行课程与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政治原则、立场与态度,极力渲染改革氛围、夸大改革成绩。出现了新课程刚刚试验,各种各样的经验总结就连篇累牍,经验会、座谈会连续不断。在汇报经验的时候,他们极力回避并掩盖各种消极因素与不良影响,造成了新课改开局良好、实施顺利的假象。具体到学校和教师,他们把升学率当作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只要能够提高升学率、提升学校声誉的改革就是好的,他们就拥护;反之就是差的,他们一定会反对或变相反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就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希望减轻学习负担,发展多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考试得高分,能够进名校。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他们必定会选择后者,毕竟“分数是学生的命根”。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未来抉择 1.教育思想和理论:借鉴与创新(1)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

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对应试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出了挑战,对此,中国教育必须通过改革来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的崛起需要新人,新人的培养需要新教育。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新课改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进行的改革。本次改革有其思想和理论依据,但这些思想和理论均是移植借鉴国外的,而不是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国外的理论能够在其产生的土壤生存和发展,培养出理想的人才,对于我国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它并不是高屋建瓴的,更多的是移植和拼凑,故很难完全引领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创新都有其产生的内在机制,特别是决定教育发展方向、引领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更是如此。就世界范围而言,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扎根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层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没有民族文化土壤根系的涵养,也就生发不出影响世界的思想家和大师。没有世界级思想家和大师的出现,也就很难产生引领国家和民族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思想。第二,必须有思想和理论创生的学术环境和学术体制。思想和理论的产生除了要有生发的土壤层,还要有思想和理论成长的外部环境,最主要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的包容度、认同度。第三,必须有大师级的思想家产生。先有思想家的存在,后有思想出现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有大师级的思想家出现,才能提出引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理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呼唤大师级人物的出现。而上述条件的欠缺决定了目前还很难产生大师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此而言,中国教育改革之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中国教育实践对理论和思想的急迫要求,我们只能遵从规律,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2)继承与创新传统教育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并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植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以壮大自己的生命力,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当然,教育的作用不但体现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更体现在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文化。没有了继承就不能生存,而没有了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两者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不能有任何偏颇和极端。

然而当前的新课改在更大的层面上只强调了对创新的发展作用,漠视了继承所蕴含的生存意义,它不仅没有根植于传统教育理论中,更没有根植于民族的思想和理论中,这就必然导致新课改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改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文化,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就必须走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道路,因为任何新文化不论多么新,都是对既有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成分的继承和放大。[11]因此,当前新课改最大的难题并不是实践中的困难,也不是理论的不先进,而是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3)教学理论的本土创新

关于课堂教学的进化思想是:教学是从“死记硬背”到“结构化”再到“开放”的渐进过程。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目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课堂教学还不具备完全“开放”的条件。但是新课改理论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是把学生置于开放的课堂中,让他们放任自流,成为教学的主体。这就势必削弱教育的效果,并容易走向极端。这些都说明国外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我国课堂教学的现实情景。我们在借鉴国外理论时,必须考虑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适合我国教育的土壤。当前新课改最大的问题是强调了国外理论的全盘套搬,而没有对这些理论发展创新,导致当前课程改革乱象丛生。这样,创新我国的教学理论应是当务之急,也只有做到国外教学理论的本土化,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和创新是对国外教育理论加工的两种形式,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借鉴是为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创新是为了使外来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两者都是手段,都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而全盘套搬仅仅强调对国外理论的生吞活剥,忽视了对其的再加工和创造,这就必然导致原本鲜活的理论变成制约教育发展的藩篱。2.教师教育:关注教师的专业自觉

(1)教师专业化———新型教师成长的自我要求

新课程改革在体系上作了较大调整,强调学习生活、兴趣、科技和终身必备的知识,增加了活动课程、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体现了跨学科知识的要求。这样,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精深学科专业的本体性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以及自觉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等实践性知识。基于此,教师需要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自身所存在的缺陷,明晰自己专业发展的途径,寻找自己专业成长的空间。这样,教师必定是自身专业成长的主人,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教师专业成长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其核心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保持不断进取的态势。教师专业自我成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对其专业活动所持有的知识、观点和价值,具体包括自我形象、职业动机、对教师任务的认识以及个体的教育理论等。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极具个人化的,它同样源于教师所具备的独特的专业自我,显著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工作效果。因此,积极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2)教师专业———一种自觉的发展 教学是一种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样专业化就自然成为教师的发展目标。教师实现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教师寻求专业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外力强制,不如说是教师的理性自觉。一方面,学习型社会的需求,使得人们要生存和发展,适应激烈的竞争,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进步。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符合教育标准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在拓展专业内涵的基础上,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步达到专业的成熟。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说,教师专业化具有积累和生长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专业化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终身学习的过程。这样,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把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充分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和自主发展的意识,把教育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主体的追求,持续提升内在专业素质,从而成为生命不止、发展不息的生命型教师。(3)生成智慧的教师培训

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不仅是一般的教师素养,更是教师的教育智慧。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的创造欲和灵感得到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传统单一线性教学目标的废止,生成性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教师创设创造性思维的契机。另外,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还需要教师反复探究的智慧。如此等等,要求教师在接受培训、发展专业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智慧的生成。智慧是个体在知识、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灵活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变化的一种创造性能力。教师智慧的培养需要教育,这种智慧既包括学科的专业智慧,也包括教育智慧。学科的专业智慧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认识,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教育智慧渗透、体现在活动中,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性的驾驭、敏锐的反应和灵活的应变,是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同时,真正的智慧不只是理智和创造性的行为方式,它还包括对事业的热爱。[12](P17)培养教师的智慧,要求改变教师培训中的知识本位观念,改变仅仅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教书匠”而单纯培训知识能力的传统做法,这种做法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夸大了知识的工具价值,忽视了知识背后的创新能力,导致了教师将自己降为“教书匠”的地位。因此,教师培训必须是注重智慧生成的培训。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各具个性,具有创新性价值的人才。(4)教师教育研究的多元方法和视阈

传统的教育研究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由于片面追求所谓的“科学化”,造成教育研究缺少人文关怀,脱离个体的生活体验,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教育研究实际上成了专家学者的个人专利。这种主客对立的“二元制”的结果,使得一线教师成了研究的对象,成了一种被观察和描述的客体。这种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忽视了教师作为教育引导者的主体作用,背离了教师的主体需求,忽视了教师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单是一个被研究者,在更大程度上他们是研究者,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参与者。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教师是否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体现了教师的人生追求的高低和生活态度、生存方式的选择。[13](P51~ 55)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身生命成长相一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教师研究是促进教师成熟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扬弃传统的主客对立影响,教师应当亲身经历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参与学生日常的生活事件和活动,通过观察和对话,用整体的观点来深度解析学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仪式表征系统、文化意蕴和社会结构以及价值体系,以此来了解学生,反思自我,达到改进教育和发展自我的目的。3.话语方式:移植借鉴而非全盘套搬(1)教改并非以话语转型为充分必要条件

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在一些关键性范畴和话语上出现了以“新”、“转轨”、“转变”、“反思”等为代表的“转型”,这种转型是在全面反思以往课程改革的成功与不足、借鉴国外优秀理论的基础上凸显出来的。这种全新的话语体系预示着从根本上更新课程的体系,形成全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等,给予人们对新课改的美好向往和追求。话语转型是在全面移植国外教育理论以及权威课改专家对新课改理论解读的基础上出现的新鲜话语,是靠国家强力推行的,它并不是根植于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没有映射教师的生活语境。这种脱离教育实践者个体性话语的权威话语,在走向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常常被曲解变味,失去它本真的意义和价值。回顾中外历史上较大规模且比较成功的教育改革,并不是所有经验都必须以所有的话语转型为支撑。如20世纪初期杜威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具有指导作用的标志性口号“从做中学”,成功地推行了他的教育理想。如今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多注重话语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口号化、标签式的新名词满天飞,但在很大程度上又不能透彻地反映课改的本质要求。而针对教育实践者操作层面的标志性口号却少之又少,使得处在教育改革一线的教师如坐云端,发出了“我们该听谁的”这样的感慨。因此,要保证教改的成功,当务之急是寻找和甄别能够统整课程改革全局的标志性话语,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认同和接受。这些标志性话语应该包括:“仁者爱人”、“和谐”、“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公平与效益”、“创新与求实”等。[14](P5~ 8)(2)移植借鉴中的话语转型

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移植借鉴国外理论的结果,造成了教育领域全新话语的出现。这种全新的话语作为国外教育改革的成果,对我国的教改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特别是在教改初期,有必要通过话语转型来摒弃以前我国教育的缺陷。话语转型的实质就是思维的转型,这种转型首先发生在思想和理论层面,但是对实际的应用必须谨慎。因为,作为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理论,必须与人们以往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生关联,也就是应当与民族和国家的土壤相结合,否则,这些话语就会在实践过程中歪曲理论的本真含义,造成意想不到的错误后果。回顾教改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感到我们已经把国外的话语、概念当成教育改革的真理、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一种从理论到实践必须遵守的“圣旨”,造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迷茫和困惑。不可否认,改革初期应当有新话语的出现,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就应当用本民族的语言来解释、吸纳外来话语,同化为本民族的话语,这样才能使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明了改革的观念和理论的意蕴,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这就是说,我国的教育改革不仅仅是移植借鉴国外理论,更重要的是创新适合自我的理论,我国的教育教学形成特色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当我国的教育教学有自己的话语时,我国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就成了“强势话语”,就成了话语、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输出者,并形成了理论和思想的“自我”,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应该追求的目标。4.考试体制:关注个性和创造力(1)从共性走向个性

我国先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教育的影响是造成当前注重共性、偏重整齐划一的考试选拔机制的一个重要缘由。当市场经济成为主导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摒弃了简单根据学历高低和毕业院校层次选拔的做法,而根据能力、兴趣和倾向来选拔时,使得传统的以纸笔为工具注重认知素质选拔的评价制度受到了挑战。新课改改变单纯以知识掌握为目标的价值倾向,突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纸笔为检测手段的考试因不能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而遭到了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强调教育与时代发展以及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从新课程与时代发展的联系来看,强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剧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才创造力的依赖和需求,突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新课改与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的联系来看,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考试就应该从强调共性走向强调个性。就考试的内容来说,强调学生的创造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生存本领等实际生活需要的素质。就考试的方式来说,改变传统注重单一知识考试的笔试方法,从多维的视角出发运用笔试、面试、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真正检测学生,以考试为指针,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2)关注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造就的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唯一的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精英,以学科和知识为本位,通过层层甄别选拔,以牺牲大多数人成才为代价,培养出偏重认知素质的片面发展的人才。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要保证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进行以考试目标和内容为中心的考试制度改革。考试的目标应该是新课程所要求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考试的内容应该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必修的全部内容,不仅仅强调书面考试,更应该强调实作考试。即使书面考试中已经体现出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也不能代替实作考试。科学的实作考试所占的比分应不低于书面考试比分,通过实作考试强化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检测,进而考核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3)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笔试考试制度侧重死知识的掌握,使得记忆型学生可以取得高分,这种“以分量才”的评价标准必然误导学生“分数挂帅”,忽视智力的训练,这对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是十分不利的。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改革考试制度。一方面,考试应当强调实作考试,以考核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新知的能力为主,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考核成绩,以激励学生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应当把非智力因素纳入考试的范畴,使其成为学生创造力的动力保障,确保学生有饱满的创造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把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指标,以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蔡宝来,晋银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论创新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7,(10).[2]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 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5).[3] 黎明.权力裁决一切不利于出大师[N].南方周末,2006 -12 - 07(A1).[4]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杨启亮.道家教育的现代阐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6] 阮爱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西方的差异及其走向现代化的思考[J].宁夏党校学报,2002,(6).[7]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8]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余文森.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3,(11).[10]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刘军宁.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N].南方周末,2006- 12 - 07(B15).[12]冯建军.从“知识型”教师到“智慧型”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6,(7).[13]蔡宝来.教学改革基本理论研究:问题域、进展及走向[J].教育研究,2008,(12).[14]裴娣娜.多元文化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2.教育体制改革未来 篇二

目前, 中国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发展方向是:

一注重医学教学的临床实践

在以往的医学教学中, 大都只注重对医学治疗技术的教学与培养, 而忽视了心理、社会对疾病治疗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多数学校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仅采用考试的方式, 且主要以笔试为主, 这样的考试形式有助于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记忆, 但是往往形成了一种“高分低能”的局面, 使得他们在有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 却不能同样获得适应临床就的思维和工作效果。在这方面, 一是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就可以使他们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切身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医生的责任和从事医学职业的重要性, 以及在医疗环境中充分感受医患关系对病人的康复、医疗秩序的维护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二是通过对临床病例的接触,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间的相互关系, 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识, 注重理论学习与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

二医学改革的三大原则

根据时代的发展, 进行教学目标改革, 医学生不仅仅需要具备高超的医学技术水平, 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技能。医学教育改革从指导思想、培养计划、师资队伍、教育大纲到课程设计必须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以上述四点为原则, 推进中国医学教育改革, 以保证中国的下一代医护人员能够适应21世纪国民对健康服务的需要。在医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首先并且最重要的, 就是病人福祉至上;第二是病人自治, 也就是尊重病人;第三是社会正义, 即要求医师合理分配稀有的医疗资源。

三改革课程和学习考核方式

课程改革应将专业课程与包括人文社会学在内的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 重点是要使学生能够切实地将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考核过程中, 应加大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并提高其所占的分值。目前, 中国“填鸭式”的医学教学方式已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及要求, 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着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循证医学教育、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PBL) 以及结合PBL教学模式优点, 基于网络的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WPBL) 的教学模式等都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中国各地区医学院校应将这些方法有效吸收起来, 并结合自身实际, 有效地开展教学, 进一步促进中国医学教育的开展。

四因地制宜鼓励学生尽早参加医学实践

暑期实践活动或者是寒假实践活动是目前国内学生接触较多的而且效果较好的医学实践方式,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作用。但这些活动的参加人数和人次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限制。笔者认为可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可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方式, 比如在周末到社区做义诊, 在平时有空时在网络中与患者进行交流。

总而言之,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最紧要的是改进教学方法, 让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和发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在医学教学中, 应该采取何种手段和措施, 针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或同一课程不同的章节, 都有可能不同,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和探讨、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过程。在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还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潜能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摘要:中国目前高等医学教育中运行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强调的是教师的“教”, 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 培养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对权威的尊重。这种“教”法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关于医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旨在迎合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医药人才的需求, 进一步深化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关键词:医学教育,现状,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王一飞.展望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趋势, 探索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合适途径[A].国家教委高教司.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论文集[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88~95

[2]俞方、耿晓北、罗建红.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与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接轨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1)

[3]耿景海、文民刚、周增桓.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2 (4) :86~91

3.扶贫体制改革的未来方向 篇三

“政府主導、全社会参与”被认为是中国扶贫的一大特色。认真观察中国的扶贫体制和扶贫实践,很容易发现“政府主导”很强,“社会参与”不足。这种过度“行政化”扶贫的倾向导致的一些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行政化扶贫”的利与弊?未来怎样改革扶贫体制才有利于提高扶贫效率?

政府主导扶贫的合理性

扶贫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公益性的事业由于很难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动员到足够的社会资源的。如果政府不介入和主导扶贫,恐怕大多数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最终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危害到国家的发展和更多人的利益。正因为市场机制在公益性事业上的失灵,政府主导扶贫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政府主导扶贫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将1人1天1美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减少了5亿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主导扶贫的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政府可以动员到大规模的资源用于扶贫。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到开发式扶贫中的资金超过3000多亿元,同时还组织了上千亿元的社会扶贫资金,金融部门的信贷扶贫资金也超过了2000多亿元。此外,各级政府用于农村和城市低保的资金有数千亿元。

二是政府利用自己完善的组织系统,能迅速在全国实施扶贫计划和项目。在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纲要执行期间,中国对15万个贫困村实施了以“整村推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开发式扶贫,让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如此大规模的扶贫行动,不依靠现有的行政组织系统是不可能完成的。

三是政府有能力对贫困状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扶贫政策。国家统计局利用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和592个贫困县的贫困监测数据,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和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监测,为国家和全社会的扶贫行动提供信息支持。

四是政府可以制定长期的扶贫计划,并将扶贫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使扶贫具有可持续性。

上述四个方面的任务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才能完成,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市场力量和非政府部门都没有机制、动力和手段来承担这样的任务。

扶贫过度行政化的弊端

尽管扶贫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但扶贫的过度行政化也会出现明显的弊端。

目前,中国的扶贫体制存在利益冲突,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过多考虑部门利益和缺乏协调机制,很容易出现部门分割,影响扶贫计划的实施。上个十年的主要扶贫措施“整村推进”在资金整合方面就出现了严重的困难,由于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不能有效整合,投资规模大大缩水,多数贫困村的资金投入不到规划投入的四分之一,没有达到“整村推进”的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各级政府都是具有多种目标的组织,而且不同级别的政府在扶贫目标上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利益矛盾,从而导致扶贫目标出现偏离。出于社会公平和政治稳定的考虑,中央政府有强烈的政治意愿来消除农村贫困。然而,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却面临着与中央政府完全不同的压力和财政状况。与维持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保证教师工资、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等多个重要目标相比,扶贫在贫困县并不是最重要的目标。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与地方官员的升迁更多地与其他的目标而不是扶贫目标完成有关。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极大的动机来转移扶贫资金,用于地方政府认为更重要的地方。而扶贫资源通过各级政府层层传递并最终由县、乡政府来控制使用,就使县、乡政府挪用扶贫资金或将扶贫资金用到对地方经济、财政甚至自己的政绩有好处但扶贫效果不大的项目上去成为可能。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挪用扶贫资金,也就不足为怪了。

同时,行政化的项目管理效率低下。目前的项目管理主要采用的还是从上而下的方式,有没有项目以及有什么样的项目,农民没有发言权;项目能否成功,没有人承担责任。相当部分的扶贫项目都直接到村到户,特点是分散、零星、细小。要判断这么大量的分散、零星、细小项目是否适合当地情况,是否是最优选择,让行政部门来判断,确实勉为其难,很难避免“瞎指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政府推动的一些产业化扶贫项目半途而废,不仅造成扶贫资金的浪费,还加重了贫困农户的债务负担。

合理分工合作是提高扶贫效率的关键

我国扶贫投资效率低的深层原因是过分依赖政府体制和系统来传递和管理扶贫资源。从长远来看,中国扶贫的理想模式是政府提供扶贫资金,而资金的传递和管理应该主要由农民自己的组织和专业性的民间机构来负责。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成功扶贫开发所采用的模式。

民间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是政府无法替代的,因为民间非政府组织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可以集中精力于某一个服务领域,更可能深入到基层和贫困农户中去,这些特点使民间组织能够更有效地从事一些扶贫活动。因此,加强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是缓解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政府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中国政府应鼓励和培养专业化的民间扶贫机构,使它们成为由政府资助的扶贫项目的操作者。扶贫部门则根据民间组织的业绩和信誉提供资金支持,并依据公开和透明的原则进行监管。

中国政府应当改善和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进一步积极鼓励各类民间机构参与扶贫行动。为此,应该制定中国的民间机构组织法,在法律中明确民间组织的地位、作用、组织原则和监督方式,并赋予民间机构更多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和足够的灵活性。为了充分发挥民间机构扶贫的比较优势,政府应该逐步放松对民间机构的直接控制,赋予民间机构更大的独立性和自治性,使它们真正对社会和法律负责,并通过立法和司法程序来管理,而不是将所有的民间机构都置于政府机构的直接管理之下。

中国的民间组织也应该不断改善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提高工作能力。特别是要培育健康的组织理念,逐步完善理事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行动能力,使自己能够在赢利机构不愿进入而政府部门又做不好的扶贫和其他公益领域高效率地工作,以此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并赢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此外,进一步推进参与式的扶贫方式,让贫困农户在扶贫项目的选择、实施、监督和评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保证扶贫项目真正符合贫困农户的实际需求并能从中受益。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脱贫路径

非主流——掘地生财,依靠资源优势脱贫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素有“地下煤海”之称,煤炭储量大、品质好。过去,由于受到区位条件、交通设施、市场需求等因素限制,煤炭外销量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交通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伊旗的煤炭大量外销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伊旗人也因此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他们所代表的是一条依靠开采和销售工业矿产,靠当地资源“掘地生财”从而实现脱贫的路子。

主流——以农为本发展“特色农业”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山区之一的武陵山区,辖区面积99%是山地。近年来,石柱县以改善交通为突破口,积极筹措资金,构建连接大通道的乡村道路网络,并通过推动“三权”(土地使用权证、林地使用权证、农民住房产权证)抵押贷款、县校合作、发展专业合作社等方式解决农村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等问题,目前带动起辣椒、中药材、莼菜、长毛兔、林业等多种特色农业、生态工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

像宁夏中宁县发展枸杞种植及加工,甘肃定西市发展土豆种植,福建安溪县推进茶产业的深度开发等,都是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脱贫致富的典型样本。

4.教育体制改革未来 篇四

走进莱芜二中,一块快金光闪闪的奖牌、一面面火红耀眼的锦旗映入眼帘:全国计算机实验学校、山东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山东省电化教学先进单位、山东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山东教育报中学生记者站、莱芜市规范化学校、莱芜市文明单位、莱芜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莱芜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莱芜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学,在短短几年内靠什么赢得了如此多的头衔?靠什么赢得了如此众多的荣誉?

且让我们走进这所学校,透视她的办学秘密。

一、靠机制创造公平

改革就是革命,革命就是开拓,开拓就是奉献。没有改革就没有创新,没有开拓就谈不上发展。

8月21日,莱芜二中校长陈传军在七届二次教代会上作了《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创设和谐人际心理氛围》的报告,为莱芜二中下一步的发展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陈校长说:“学校工作没有新思路就没有新出路,学校要发展必须要改革。通过改革,改变旧的用人机制,实行新的聘任制,以启动学校内部活力,让学校‘这盘棋’活起来……”这些深刻而又有远见的话语,道出了全校师生的心声。

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世纪,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供他们借鉴。如何谱好自己的曲、唱好自己的戏,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色、二中特点的发展新思路?

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该校采用了“求教于实践、问计于群众”的方法,在整个学校展开了“学校要发展,应该怎么办?”的大讨论。经过广泛的调研咨询、参观考察和上上下下的讨论,学校发展的宏图大计聚到了一起,其中最鼓舞人心的点睛之笔是实行“双向选择、分级聘任”。

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由校长决定对中层部门的聘任;其次对各中层部门进行设岗定编,由中层部门负责人聘任教职工;然后应聘教职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填交《莱芜二中教职工应聘志愿书》,由各部门负责人按其顺序志愿予以聘任。教职工有应聘的选择权,各部门负责人也有聘与不聘的自主权。教职工是中层部门聘任的,不是对校长负责,而是对中层部门负责,必须按照中层部门的安排来开展工作,否则将直接关系到对他们的评价与续聘。中层干部必须上对校长负责,下对应聘者负责。不然,上不续聘、下不应聘的现象就有可能发生。这样逐步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闭合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干好干孬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莱芜二中对教师实施了目标管理,强化了质量评价。学校制定了《莱芜二中教职员工岗位目标评价细则》,对任课教师、行政后勤人员确立了详细地目标任务。为了将这一细则落到实处,该校又制定了《莱芜二中教职工聘任方案》,为实施教师岗位目标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依据。通过岗位目标管理和质量评价以及严格的考评和有效的目标管理运行机制,使学校的目标管理,成为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且是非办不可的事情。目前,莱芜二中的评优树先、职称评定,都不是评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在学校形成了约束竞争机制。

公平的机制,使莱芜二中“这盘大棋”越走越活,教职工由“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人人谈教学,个个议工作,时时有要求,处处有人管,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整个学校一片勃勃生机。

二、以民主促和谐发展

高度的民主意识和优良的民主作风是确保群众更多地参与民主管理的思想基础。谁能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谁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俗话说,“打铁先需自身硬”。莱芜二中领导班子成员在民主作风上做到了“以宏量容人,以诚心交人,以廉洁聚人”。在工作上,提出了“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机构上分,关系上合”的原则,党支部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支部成员团结协作,奋发向上。过硬的领导作风,使领导班子成员个个具有务实精神、奉献意识,样样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莱芜二中始终把建立和健全教代会制度作为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该校通过教代会达成了“统一思想,建章立制”的共识,确立了“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管理特色;学校深化了内部体制改革,确立了“双项选择,分级聘任”的用人机制;,又通过教代会提出了“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实施学生全面锻造”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及今后几年工作的指导思想。

校务公开是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举措。莱芜二中校务公开的方式有:校务公开栏、校长信箱、校长办公会、校情发布会。校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管理制度;教职工工作考核;教职工聘任;评优评先;发展党员;职称评定;基建项目、承办单位;财务管理;住房分配;福利、奖惩;班级量化管理等十一个项目,全部公开,让教职工全方位多角度地知情、知政、议政、参政,鼓励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三、走教科研兴校之路

教研、科研是教学工作的先导,是衡量一个学校深化教研教改的重要尺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队伍建设也由原来的“经验型”转向了“科研型”。

为进一步解决教师“怎么干”的问题,莱芜二中成立了“教育科研研究室”,。让教师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培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变“上课”为“导课”,使教师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由“观众”变成“演员”,真正突出“教与学的双主体”地位。

在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建设方面,该校成立了CAI课件开发部,建立了教师微机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报告厅、卫星地面接收站、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无线电广播系统。与此同时,还开通了山东同步教学网、北京101中学网,老师们可以随时上网查询有关资料,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校园网的建成使该校网上管理成为现实。

学校对所有教师进行了培训,提高了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教师进行教法和学法研究的主攻方向,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四进”,即:现代教育媒体进教室,现代教育手段进课堂,现代教育设计进教案,现代教育技术进考核。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有一份现代教育技术刊物,建一本电教优质课的观摩笔记,上一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公开课,写一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论文或经验总结,做一份教学软件。今年4月,全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现场会在二中举行,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四、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全面锻造

能否培养出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是衡量一个学校生存与否的重要尺度。莱芜二中作为一所规范化学校,在素质教育的春风里,又插上了特长教育与自我锻造的翅膀,在广阔的教育领域里,大鹏展翅,已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

1、参与管理,自我锻造

曾几何时,广大教师早起晚睡、加班加点,积极性很高,但取得的成绩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有失合理性、科学性。要想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单就学习而抓学习、就成绩而抓成绩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创造条件,给学生各种锻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培养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莱芜二中启动了学生的自我锻造工程,它是一项以学生自治为主题、以班值周为突破口的学生全面锻造工程,让学生以班为单位每学期停课一周接受自我锻造,参与学校方方面面的管理。近两年来,值周班严整有序的工作已渗透到学校各个部门之中,三操质量、卫生状况、校园文化等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学生由他律变成了自律,由被管理者变成了学校的管理者,时时处处体验着“班级主人”、“学校主人”的角色感受,在具体管理中体验着艰辛,也品尝着欢乐。对此,学生感触颇深:“以前有事靠别人做,现在轮到自己做了,才懂得其中的艰辛”,还有的说:“值周让我扔掉了懒惰,学会了待人学会了处世,找回了自我,真正懂得了人生的含义……”

莱芜二中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今年3月,莱芜二中召开了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学生利用四个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代表分组讨论,商讨学校在管理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治校良策。学代会期间,学生通过登台演讲,竞选产生了级部学生会,组建了校学生会。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分别被聘任为校长助理、级部主任助理。学代会让学生真正成了学校的主人,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学代会的召开,标志着二中的民主管理工作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培养特长,自主发展

无个性即无人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只不过被掩盖或压抑着,未被发现而已。“学生的需要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理由”这是莱芜二中喊的最响的口号。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特长,学校成立了特长教育培养办公室,开设了一系列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特长、增强学生能力的选修课、活动课,美术、音乐、书法、舞蹈、武术等特长班,先后开展起了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学生自主倡导创建社团,如学生记者团、吐丝文学社、戏剧社等,其中戏剧社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真情》,获市表演一等奖、优秀作品创作奖,并代表全市参加了山东省20素质教育成果展,荣获山东省表演二等奖,深受观众好评。学生记者团也十分活跃,他们除对学校的重大活动进行报道外,还定期召开记者团座谈会,疏通师生关系,增进相互了解。学生记者团座谈会成了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3、开阔视野,自主学习

学校教育可以用“时间加汗水”将学生送进高校,但学生却不能用“时间加汗水”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能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奠基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素质教育也决不是选择学生的教育,而是引导学生选择的教育。莱芜二中利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全面开放现代教育设施和资源,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自主选择去图书馆、计算机房、实验室进行自修学习。同时,该校还组建了各种辅导班供学生选择:针对智商一流的拔尖学生,成立各种提高班,如物理提高班、化学提高班、数学提高班等,配备骨干教师进行优生优培,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针对品学兼优、又有特长的学生,组成各种特长学习班,进行特长指导;针对素质一般、要求上进的学生,开设各种成功教育课,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同时,稳步地迈向成功;针对素质较差或在某一学科有缺陷的学生,进行弱科补课教育,使他们实现“后进生”到“优生”的转化;针对考学无望的学生,开设经营管理、机电维修等专业课程,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培养一技之长。

4、强化养成,自主自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莱芜二中在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时,采取了“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方法。所谓“大处”就是一切从培养合格的中学生构想,而“小处”则是从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做起。为此,学校制定了学生自律50条,要求学生对照学习、检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口痰迹、一片纸屑、一个脚印、一点果皮,也不放过;坐立行走、发型服饰,都有严格要求。通过强化管理,使学生达到了“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什么地点干什么事”的高度规范程度。养成教育培养出了良好的学风,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五、改革创新出特色

学校唯有办出特色,才有生命力。要办特色学校,就是使学校的管理有特色,教育教学改革有特色,办学模式有特色,也就是领导有风格,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创建规范加特色学校,是莱芜二中广大教职工长期以来一直在追求和探索的目标,几年来,莱芜二中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管理特色;构建了以升学预备教育、就业预备教育、特长培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打破了单一的必修课课程结构,建立起了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必修课、加强选修课程、完善活动课程。

为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早日跨入省名校行列,学校在现有教学设备、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上,新建起了9000余平方米的智能教学大楼,开放了全省最大的图书阅览室,装备了全省一流的实验室,建成了高标准的400米的田径运动场,大大加快学校与现代教育接轨的进程,使二中成为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基地。

“相约长风冲巨浪,敢立潮头唱大风”,短短三年时间,二中人勇立潮头,铸就了新世纪的辉煌。回首昨天,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21世纪的今天,莱芜二中校长陈传军正与全体师生一道奋力拼搏,勇于开拓,二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灿烂。

5.教育体制改革未来 篇五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实施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以学生的健康为第一,以学生的身心健康、走向社会、终身学习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校是一所有着近五十年历史的学校校,多年来以“轻负担、高质量、后劲足”享誉蕲春。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秉承 “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诗性教育与知性教育相统一的书香校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学生的同时,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加快高端人才培养进程,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打造“双科型”教师队伍,以满足高质量开好每门课程(尤其是考查科目)的需求,建立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地方学校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努力探寻适合本校的“魅力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在学校中发展”“在教学中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同步发展。

6.教育体制改革未来 篇六

当今各国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又是衡量人才资源多寡的重要指标,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对国家的长远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只有教师能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才会更好的努力工作教育学生。

(2)要求教师认识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有很好的发展机遇,但这同样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的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3).要求教师认识强国必先强教的伟大战略

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世界追赶”,首先要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先发展,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既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实现这一转化,我们具备非常充分的客观条件: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结构已经进入成年型,即以成年人为主的人口构成,人均负担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由于经济的发展,个人、家庭的消费比例更多地倾向于教育,这是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机。因此,新时期的教育之爱,应该表现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真正承担起增生人力资本的历史重任。

(4).要求教师要深刻地思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面旗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强调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越是完善,经济社会越是发展,越要求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不仅基础教育要坚持实施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以经济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变革中,更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尤其要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终身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不仅要不断地满足人们职业发展的需要,也要不断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2.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人”真正置于教学中心地位,使教育在体现时代共性的同时,促进人性发展。

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学生,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学生的成功与失败。教育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而不是工具,可以任意摆布。因此,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是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有其自己的个性,在其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个性特征。回首历史,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就曾被老师斥为笨手笨脚的“痴儿”;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也因数学成绩不合格差点儿被排斥在大学校门外。人的才智开发有早晚之分,人的潜能有深浅之别,从这个角度讲学生是否成为有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而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教育的本质内涵是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一切为了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人的安康、富有和幸福,这同时也是教育的宗旨。

3.减负增效一直以来是教学中所面临的较为复杂的议题,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现就减负粗浅的谈几点:

(1)教师要切实得转变教学思想。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首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课如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备课本是剧本。有了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这出戏才演得好。若光有好剧本,导演平庸,演员散慢不用心,这戏肯定演砸。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是关键。第一是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第二是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任何事作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第三是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怎么去学习。第四是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很必要。第五是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时间概念,上到哪里是哪里。若没有完成原本应一堂课完成的内容,就延长一节课时间或教学时数,把完整内容分割开完成,这是不可取的,不符合最优化原则,也加重了学生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艺术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负增效,教师应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结构,优化课堂结构。

减负增效”是项系统工程,它的本质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除了以上介绍的几大方面上坚持不懈以外,减负增效这项系统工程还需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各学科的协调平衡,统一思想,才能更见成效。总之,我要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现有教学模式,狠抓课堂教学中的单位时间效率,合理设计作业,优化评价机制,真正做到减负而又增效。

4首先我认为教育公平是可以实现的。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公平相对容易做到,但教育质量的公平,即让人人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则不易做到。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我的看法是:

(1)实现教育公平,离不开规则公平的保障。一些教育不公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多因为有不合理、不公平规则在“撑腰”。比如,一些地方招生规则上设置歧视性门槛,导致了人为的差别;高考加分制度的不完善和过多过滥,造成了种种加分乱象。因此,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要整治和完善教育制度体系,着力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依法治教,规范管理,完善监督问责机制,用科学制度保障教育事业“阳光运行”,放射出惠及亿万人民的公平正义光芒。

(2)实现师资双向流动。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择校”实质上是“择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应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实行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必须有在农村或薄弱学校的任教经历;配足配齐农村、薄弱学校合格教师,加大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到优质学校学习进修,提高教学水平。

(3)规范升学入学。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但有些学校为了争夺优秀

生源和自身利益,在招生过程中不按章办事,给择校制造了空间。应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科学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合理分配招生名额,通过规范升学入学,不给择校留机会。禁止公办学校开设“实验班”、“占坑班”,杜绝以任何名义收取择校费,切断录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

5.好奇心是有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取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和行为动机。它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其强弱与外界刺激的新奇性与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复杂愈新奇,则个体的好奇心便愈强。而对于学生,对某门课的好奇心越强烈则学习兴趣就越浓,所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就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容易发生兴趣的事入手

学生容易发生兴趣的事情有如下几种:

1.以前经历过,并且做成功的事;

2.最能获得成功的事;

3.能给他们愉快感的事;

4.适合学生本人水平的活动;

5.新奇的事物,特别是能引起学生本人的注意和好奇心的事物。

符合这些条件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使学生获得愉快的经验和对教师产生好感

在数学课中学生回答问题出色,作业准确、整洁、考试成绩有进步,受到老师的夸奖、赞许。于是这个学生就体验到快感。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学生对学习数学就有兴趣了,同时对数学老师也抱有好感。因此,在学生学习时,只要有机会,就应表示赏识其成功或努力,使学生获得愉快的经验,并且应该反复地使学生得到。另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使学生心目中产生你是个好教师的印象,也有助于学生对你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实践也证明,某门功课或某项活动与不愉快的经验联系起来时,学生对它的兴趣也就失去了。比如,学生化学成绩不好;每次作业错误率增多,化学实验多数不成功,被老师批评了。学生不仅对化学失去兴趣,还会躲着化学教师,并且对这个老师教的其他课程感到厌烦。更有甚者,学生还会变得连学校都不喜欢,产生厌学、弃学心理。

(3)以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是很重要的。例如,一位物理教师讲“物体的导热性能”时,她拿出一块手帕,用手捏紧,然后划着一根火柴烧手帕,烧了一会,手帕烧不破。这是为什么?学生们议论起来了。这时老师从手帕里拿出一枚硬币,问大家道理何在?这样有趣的实验,比起简单地在黑板上写上“物体的导热性能”几个字,然后讲解一番,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兴趣对调动学习积极性是有重要作用的,但也要避免兴趣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我们不能脱离教材内容的要求单纯追求兴趣。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注意他感兴趣的东西,而且也要求学生注意他不感兴趣的重要知识。只有这样学习才不会偏废,才有利于学生对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教材内容难易适当,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而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增长技能

如同随着知识的增加兴趣也增长一样,技能越发展兴趣也越大。例如,数学的学习因计算准确且快而产生兴趣;语文的写作技巧和朗诵水平的提高,理化的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与实验成功率高,都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

(5)量力而行

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会因智力与才能不同而有差别,在学习中,给予同样的机会、同样的说明,智力不同的学生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结果,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程度也不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予相应的课题,才能成功。

(6)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动机、兴趣下进行的,而在学习中所获得的效果,常常又可以回过来加强或削弱其原来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如果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如解题的正确率、学习成绩的好坏、应用知识的成效等,都可以强化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就是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实验表明,学生利用其学习结果的反馈比不利用结果反馈的学习积极性要高得多。

除此之外,激发需要、明确目的、积极的鼓励、适当的竞赛、教师的期望等都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好奇心。

6.在英语课堂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创新能力与自我实践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为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在此我仅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以期取得“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形象直观的课件素材正确运用多媒体,能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如何让课件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现实起点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让课件更适合学生的“口味”,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和纠错能力,不断提高课件的灵活性,以适应课堂这一动态的生成过程。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只要教师教学机智,能灵活运用多媒体,那么课堂将会更精彩。

三、让学生大胆尝试当“小老师”的味道。在这里,笔者把让学生大胆尝试“小老师”角色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达到的效果作详细阐述:课前预习即准备阶段,为“小老师们”分好任务,或由他们自行认领,充当好他们的顾问,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课堂教学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融为一体,充当学生的角色。始终要坚信一点:“小老师们”有能力上好课。通过“小教师”的方法达到的效果:让学生大胆尝试“小教师”的味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态度,并能通过这项活动增强他们自身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英语创新能力与自我实践能力的方法有好多种,这里只谈及其中的几个方面。但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认真 7.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这都是师德。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呢?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

化的侵蚀;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教育教学纪律。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教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教师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遵守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定。任课教师必须按照教学要求,执行教学大纲,充分备课,认真讲课;按时、认真、热情答疑;及时按质按量批改作业和批阅试卷;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均不得敷衍塞责,误人子弟。教师要对工作兢兢业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钻研。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树立为人师表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师表,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努力提高道德素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仪态端庄,衣饰整洁,举止文明,语言得体,以自己良好的言谈举止和形象熏陶感染学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作为新时期一名中学教师肩上承担着更加繁重的教书育人的任务。承担着培育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任,承担着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所以我们广大中学教师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8.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对于这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教师接受培训室为了给广大的教师提供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这次培训不仅给教师提供了最新的教育现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科学方法,所以我认为他首先是一项福利。作为一名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一个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个教师的义务,所以认真的完成此次的培训业师一个教师的义务。这次培训就像一个加油站,为教师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油料,但是这也是整装的训练场,培训结束以后面对的是更高的教学要求和更繁重的教学任务。

9.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在规定的客观条件下的互动行为关系。教学不但需要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合作,更需要教师与教师间的沟通合作。在教育学生学会沟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学会沟通合作,特别是教师与教师间的沟通合作。

(1)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他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而

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我在校本研修学习中,始终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既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新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间的沟通合作。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任教师必须经常与班主任及各科教师沟通,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如果各吹各的调,各干各的事,互相矛盾,教育力量就会抵消,甚至造成学生思想混乱,无所适从。团结的力量不容忽视,因此合作与交流是放大个体研究成果

(2)校本研修是作为教师工作实践的主要场所——学校,成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尊重教师个体的发展愿望,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教师群体合作力,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并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校本研修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每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校本研修。因此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勤学理论,不断地敢于否定自我,推陈出新,进行再创造再探索。学习中让我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进步,我在与各种教育改革的理论、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这样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神奇。因此也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10.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1)必须树立适应教育信息化所要求的终身教育观和智能教学观。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或信息,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学生或孩子在学习和掌握了文化知识,能够很好地从事工作和生活。然而,在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大大加快,知识的老化周期变短,许多知识还没等到学生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它对于已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形成了固有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教师只有迎接挑战,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才能与时代和教育的发展保持同步。

7.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及未来方向 篇七

1、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包含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两部分。其中, 教育机构包括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实施机构。教育管理机构主要指各级以及各类的教育行政机构以及内部的管理机构;而教育实施机构则主要包括各级别及各类别进行教育实施的学校。而教育规范则指建立起来并且整个教育机构得以正常运转的制度、措施及方案等。各类教育管理机构与各类别的规范结合因此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指的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的改革, 也就是是即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机构职责权限制度的改革。如果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进一步延伸, 其外延是指各级别各类别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各级别各类别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而该改革则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然而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 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

1、教育运行机制尚不成熟

现阶段, 我国各类别的教育运行机制并未完全成熟。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 我国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而相关的师资队伍尚待建立, 相关的教材、实习实训基地还不健全, 并且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计划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因此, 虽然高等职业教育连续几年进行扩招并达到了大众化的教育水平, 却并没有为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作好准备, 因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2、教育经费筹措仍面临困境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水平与力度, 但是财政的教育投入占全国GDP总值的比例一直很低。并且, 随着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 财政性投入却并未实现同步增长。从总体上说, 对一些地方院校来说, 提高收费成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这却造成了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同时, 教育经费问题更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

3、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偏离

整个教育体制以理论教学为主, 并未与整个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以高等院校为例, 有些以学科分类为线索设置专业和课程, 而相关的课程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 偏离实用性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整体需要。近几年来, 纵使很多高校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 但实际上却是单纯地进行教育灌输知识却忽视了能力培养, 这导致了很多学生高分低能问题的出现。

三、十二五期间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我国教育发展已经经历了十一五发展的阶段, “十一五”规划纲要表明, 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三大主要任务。然而, 鉴于我国目前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问题, 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阶段, 进一步的教育改革势必要进一步加强。“十二五”阶段,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如下:

1、科学规划教育发展体系

“十二五”期间, 我国应该科学规划国家教育发展, 遵循分类清晰、布局均衡、结构合理的原则, 从而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协调的教育体系。

目前, 我国逐步从农业大国向新型工作大国转变, 并且逐步向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迈进。因此, 对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而言, 人才培养必须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也就是说, 国家应该在力发展应用型、自主创新型人才, 从而建立拥有自主技术与创新能力, 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2、建立教育的有效竞争机制

政府必须打破教育独家垄断格局, 从而保证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因此, 必须建立公平竞争的教育供给机制。该做法的意义在于:1) 强化教育与科研院所、企事业机构的联系;2) 增加非政府部门与个人对教育的投资比例;3) 加强私立或民办学校的作用, 从而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3、继续加强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

教育的财政性投入是保证其发展的基础与手段。因此, 我国还应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 使教育事权与财政权相匹配, 从而实现教育公平。为实现该目标, 我国必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从而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教育的权利。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 我国应进一步协调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公共财政体制。也就是说, 中英政府承担义务教育投资的责任, 并实现相对集中的公共财政机制, 然而, 教育的管理工作由地方负责。与此同时, 针对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教育投入问题, 国家必须建立经费转移的制度。

4、更新高考制度与学位管理模式

我国应该更新高考制度与学位管理的模式, 可初步采取一年多次高考的制度以及学分制的学位管理机制。教育人才的培养应该兼顾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 而在实践中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 相应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应该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 即拥有两种培养潜质的人才都有机会被高等教育录取, 而不能局限于参加高考的高中生。

5、建立间接的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将将教育权、行政权与学术权力分离, 从而建立间接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教育行政的职责主要应体现为:确立国家教育的资源布局, 制定国家公共教育发展规划, 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建立教育市场规范化管理体系。而对于教育行政机构与办学主体间的关系, 不能够为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而应为服务与被服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摘要:教育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引擎, 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至关重要。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各种问题, 这都需要不断推进教育改革进行解决。本文首先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概念进行阐述, 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并为“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出了进一步的方向。

关键词:教育体制,体制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谈松华:《制度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中国教育学刊, 2009 (06) 。

[2]杨东平:《教育体制改革是核心》, 中国改革, 2009 (08) 。

[3]杜育红、梁文艳:《教育体制改革30年的辉煌与展望》, 人民教育, 2008 (19) 。

[4]孙绵涛、康翠萍:《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关系的探讨》, 教育科学研究, 2009 (08) 。

[5]葛剑平:《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9 (03) 。

8.教育体制改革未来 篇八

这叫什么宏观调控啊?

所以我们必须换一种思维看待经济形势,必须从发展看运行,以长论短。3可能很热,10也可能很冷,关键看内在的结构摩擦力如何。而且也不能跟发达国家比,必须首先给我们国家定位。

怎么定位呢?就是看哪些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抓到主要矛盾要确定哪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些是次要方面,它们的位置决定发展阶段。而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经济运作状态是不一样的。

我们中国如何定性呢?如何定位抓主要矛盾呢?三句话:一个拐杖,两个时代,三个阶段。

一个拐杖,两个时代,三个阶段

“一个拐杖”是说我们是拄着拐杖的巨人。2008年我们的GDP达到30多万亿,按当时的汇率超过德国,按购买力超过日本,但这个巨人拄着一个拐杖,上面写着三个词:外资、外商、外贸。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踢折了这个拐杖,于是GDP一下少了一多半。

劳动力、产品、产能、资金过剩,这四大剩余其实一直压在我们心上,我们年年喊启动内需,却启而不动。内需不足就说明国内的分配出了问题,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为什么长时间没有爆发呢?因为通过出口把国内大量消费不了的产品打折向外卖。但因为危机,现在国际上的矛盾又国内化了,所以有两三千万农民工失业。

所以,危机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我们这二十多年是辛辛苦苦给别人打工的经济。GDP里工资只占11%~12%,大头儿除了政府就让外国人拿走了。我们所谓的顺差,是我们的东西让外国人白用,给我们一张带油墨的纸,这张纸不能叫美金,只能叫美元。这个局面如果没有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能结束吗?

所以我对这次危机三呼万幸,来得太及时了!危机踢折了出口的拐杖,使我们外功废了,只能练内功。我们现在要对内开放了,要打通自己的七经八脉,向自己的老百姓让一步。

第二句话,一个国家处在“两个时代”。我们国家现在的社会经济结构就像太级图的阴阳轮一样,阳面35%左右,是660个城市的工商业居民;而阴面,平均每户不到1.1亩土地,是封建时代的小农经济,我们当代的活化石。

小农经济本不是这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应该迅速消亡。但我们对农民持续保护,一直到现在,每年一号文件含金量都不下两千亿,我们辛辛苦苦保护了60年农民,结果是什么?农村变成了老少儿童的留守地,农业变成副业,农民变成流民,三农问题赫然成为重中之重。

什么原因?整个农业政策的决策和规律对着干,所以屡战屡败。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离土不离乡搞乡镇企业,证明错了;小城镇大战略也证明行不通;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不灵。因为新农村不是建设出来的,是发展起来的。新农村不是新马路、新楼房,而是新的能创造剩余价值、交税的生产方式。新农村的村民是未来的农场主,而不是现在的小农户。

怎么办?惟一的出路是减少农民。国民经济的真正发展速度不是GDP——那叫“增长速度”。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要转变农民的分工角色、社会身份。而这些年,我们工业化走在前面,城市化滞后,这就造成太极阴阳轮。在两条阴阳线之间,农民工像燕子一样飞来飞去,形成了1.4亿规模的农工潮。

要思考中国的“形”和“势”,都要从农工潮来寻求答案。农工潮是什么?借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是中国农民在现代的伟大长征。因为无论打土豪还是分田地,农民没有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势。而农工潮要换代,建立的是市场经济的劳资关系。所以我们惟一的选择,是顺应潮流,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地把他们留在城里。转移一个百分点的后果是什么?没有外贸也是10%的GDP增长。

按照这样干下去,我们两条阴阳线合一得35年。也就是说,共和国这里永远是春天!

还有“三个阶段”。横着分,东、中、西三大板块不在一个阶段上,它们又分别处于不同的纵向阴阳轮的位置上,导致阴阳面处在不同阶段。这是关键的价值判断。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宏观调控总量对吗?总量不对凭什么说热了、冷了?

期待2011年的大幕!

一个拐杖,两个时代,三个阶段,这就是中国的三个基本矛盾。这三个矛盾交叉在一起,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是我们的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就是说按照生产能力,按照物质基础完全可以把70%以上的人转变社会身份进入城市。而我们没有做到,说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严重落后了,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这个定准了,社会内部矛盾才能解决。推翻四座大山,加快城市人口。内需出来了,外贸一点点就小了,拐杖就轻了。什么时候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从70%降低到欧美那样不超过20%了,我们的危机才算过去。

中国未来的基本走势,就是要加速人口城市化,转变农民工社会身份,这才是以人为本,才能把消费拉动起来。而消费拉动投资、就业,才是合格的增长模式。这一天,我的预期是2011年,我们的分配体制改革要真正揭开序幕。

所以说,2008年作为中国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元年载入史册,而2011年将是我们分配体制改革停滞十年多的经济体制改革又揭开新篇章的元年。管理

(本文根据“第1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现场录音编辑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标题为本刊加拟。)

上一篇:atmjava课程设计下一篇:表妹来我家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