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作文

2024-07-28

不抛弃不放弃作文(共13篇)

1.不抛弃不放弃作文 篇一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下一步甚或是每一步都要踏实,人生是不断发展的。但我们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每一个成功的人在成功之前都走了一段路,流下了许多的`含税,我们此刻也是一样,我们正一步一步地走向高考,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们经历了高考失败后的失意,我们又在这里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在这里,我们经过一次次考试,当成绩出来后,有人欢喜有人愁。我们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要好好学习,但成绩出来却不尽人意。不是因为我们太差,而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课堂上人心两地,课后忘却学习。你的付出总与回报成正比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过去后,你无法再让它回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人的价值只有不断的努力,在不断的想着梦想前进才能得到体现。

不要怯懦,不要卑微。要始终相信我能。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被现实所束缚。要大胆的去尝试,勇敢的去突破。学习也是一样,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积累的多了,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我们要相信自己,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行,那么每一种假设都会将你困在原地,然而相信自己,那么你就会成功。我们要珍惜现在,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我们能够高三文4班…把握的只有现在。空有愿望不会让你成功,但是紧紧抓住现在,马上行动起来,可以帮助你实现你的梦想。

在学习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阻挡着我们。需要我们去坚强的面对。巴尔扎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写着:我能战胜一切挫折。也正是因为这种坚强的信念,使他的作品名垂青史。我们此时如同大海里的帆船,总会有起起伏伏,总会遇到风浪的打击。面对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挫折,我们该如何觉着,答案早已写好。回想,上次我们从挫折中走过,正是它给予我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我们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的总结,一次次的努力。最终,我们会捧着泪水和汗水换来的成功。

2.不抛弃不放弃作文 篇二

去年9月, 我来到了民心佳园小学, 接手一年级。当站到了49双眼睛的面前时, 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温暖的问候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他们。一个小男孩却不停地在座位上晃来晃去, 整整一节课, 他静下来乖乖坐好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分钟。他, 便是本文的主人公——浩浩。

一、本色观察, 了解浩浩

鉴于初次见面他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我决定先不动声色看看再说。

9月4日

浩浩上课坐了不到两分钟, 又开始坐不住了, 先伸手一把抓过同桌手上的笔, 又回头和后面的同学讲话。我先用眼神提醒他, 他向我吐了一下舌头, 然后我走到他身边, 见我走来, 他赶紧坐好, 腰板挺得真直, 可怜巴巴地看着我。嗬!这么随机应变, 完全可以当个演员了。

9月12日

我正在办公室里改作业, 几个同学急急忙忙地跑进来, “老师, 浩浩在用打火机烧小草!”这还得了!我连忙跑出去, 拉住浩浩问个究竟。他似乎有些委屈:“我在给小草烤火!”

9月18日

下午放学了, 在路队长干脆有力的放学口号“放学两件事——齐桌椅, 捡垃圾”响起后, 劳动部长照例检查教室清洁。没过1分钟, 就看见劳动部长指着浩浩的书桌, 我连忙跑过去一看, 呀!好多纸团!地上还横七竖八躺着几本书!唉!

状态分析与策略跟进:

看了上面的描述, 相信你和我一样为浩浩感到焦虑和不安。真是个难缠的主, 听之任之, 让他继续?不, 许三多能一个人修出一条公路, 我也想帮浩浩修出一条健康的“光明大道”, 试试看吧。

我决定首先和他的父母进行深入的交流, 一起发现问题的成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通过交谈, 我了解到浩浩从小性格就特别活泼好动, 坐不住。上幼儿园时是爷爷奶奶在照顾他, 爷爷奶奶却非常溺爱他, 渐渐地, 不良的习惯就养成了。

二、平等对话, 认识自我

关注浩浩目前的情况, 帮助他克服缺点, 这话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太难了。我想, 先用心去体会孩子的需要, 与孩子平等对话, 帮助孩子认识自我。

9月23日

中午饭后, 浩浩第一次和同学们一起认真地打扫了教室清洁, 为了激励他, 我决定讲一个故事给他听。我和他一起读了绘本《木偶奇遇记》, 当看到皮若曹因为撒谎而鼻子变长, 后来皮若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不再撒谎, 鼻子才恢复原样这一节时, 聪明的浩浩之前兴高采烈的状态慢慢发生了变化, 他的神情开始凝重起来。我知道, 机会来了。于是, 我问他:“你喜欢皮若曹吗?”“喜欢。”“啊, 可是皮若曹撒了谎啊?”我夸张地张大嘴巴, 追问着。“皮若曹撒谎鼻子变长了, 很难看, 后来他知道自己不该撒谎就改正过来了, 我觉得他还是一个好孩子。”浩浩一本正经地回答, 分析得挺有道理。“你想想平时你有不小心撒过谎的时候吗?”我有一点穷追猛打, 但是为了不伤害孩子, 我也说得很小心。“嗯, 我……”大约一分钟的思考后, 浩浩小声对我讲起他偶尔不小心撒谎的事。我看到他的态度是诚恳的, 眼圈甚至有一点红。“那以后, 有什么事就老老实实的告诉老师, 不再说谎了, 好吗?”我满含期待。“好。”他回答得斩钉截铁。“其实, 老师是很爱你的, 很希望你能像其他同学一样, 好好听讲, 认真做作业, 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我接着说道。他马上回应:“老师对我好。”“同学们对你好不好呢?平常哪些同学帮助过你呢?”我继续追问, 慢慢聆听。“哦, 思羽教我认生字, 玉涵借跳绳给我……”“哇!你有这么多朋友啊!”他笑了笑, 有点不好意思。“那你帮他们做过什么没有呢?”“没做过什么。”浩浩还挺坦诚。“想不想就从今天起, 也试着帮他们做一点事呢?”“好, 我帮学习部长抱本子。”他答应得非常爽快, 话一说完, 他就跑向教室……

状态分析与策略跟进:

我知道不论我们自己多么善解人意, 多么努力地理解孩子, 但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个人阅历、经验的影响而误解孩子。我想:真正的理解是应该是以倾听为前提的。

今天, 我能耐心地聆听, 适时地引导, 我觉得做得不错。我知道一次的谈话效果不可能就改变一个人, 但是也迈向了有效沟通的重要一步!

三、找准契机, 扬长避短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孩子越是有不足的地方, 越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尽量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从哪里入手帮助他呢?大课间活动时, 我找到了教育的契机。

10月15日

随着铿锵有力的大课间活动音乐, 我们踏步走到了操场。我依旧来回踏步, 不断提醒着那些动作不到位或状态不够好的小家伙。不觉间, 走到了浩浩身旁。咦!这个小家伙今天真不错。看他, 精神饱满, 动作协调有序。这个机会可不能放过, 于是, 我马上竖起大拇指, 努力提高嗓门, 夸奖着:“浩浩踏步很有精神, 动作很到位, 奖励一张小奖状!”话音一落, 我悄悄瞥了一眼浩浩, 他目光专注, 手臂摆得更有力了。其他同学也更有精神了。

状态分析与策略跟进:

平常的教育活动, 同样有很多的精彩。我抓住了浩浩一年级生涯中的这次精彩, 让大家都看到了他的闪光点, 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 我发现了浩浩其实很在意大家, 很想做个大家心中的好孩子。这样, 我教育的方向就更加明晰了。

四、家校互动, 共促成长

非常赞同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帮助浩浩这样的孩子, 尤其需要家校互动。

10月20日

于是, 利用晚上在小区散步的时间, 我和浩浩的妈妈做了一次深入的沟通。还好, 浩浩的妈妈对浩浩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比较关注, 有一定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这为我们以后的努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首先, 我告诉浩妈:人不等于问题。小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很正常, 不必过于担心。然后, 我们形成共识:一、制定浩浩成长记录表。学校分为不追跑、不打闹、桌椅整洁等方面, 每天总结, 做到一点就奖励一星, 积满五颗星换一张大奖状。家里分为主动做作业、不拖沓、东西不乱放等方面, 同样积星奖励。二、多陪伴, 多表扬。除了星卡的激励, 还有浩浩在意的语言的表扬。三、用故事引领。浩浩妈根据浩浩的表现读故事给他听。

一个时段里, 对孩子要求不能太多, 否则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就这样, 我们坚持了1个月, 欣喜地看到浩浩点点滴滴的变化:

11月24日

又到放学时候了, 路队长依旧喊完了放学口号。我的眼前一亮, 浩浩快速收好了东西, 再走近一看, 书桌里干干净净, 一点纸屑也没有。我忍不住笑了。这笑, 值得。

浩浩的故事仍在一天天继续着, 我想说的是:我们是公租房小学, 有不少极具个性的学生。但是, 在面对很有特点的学生时, 面对棘手的问题时, 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和家长沟通, 深入分析原因, 采取可行措施, 问题一定能解决问题。

3.不抛弃 不放弃 篇三

2004年,来自河北农村的小伙子王宝强在北影厂门口的群众演员堆里被冯小刚挑中,有幸在他的贺岁片《天下无贼》里出演角色,并且和刘德华刘若英大演对手戏,然后接演《士兵突击》成为绝对的男一号打响了头炮,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王宝强,采访中提及此人如同引爆一颗炸弹,群众演员堆里无人不晓,更有一个二十出头的河北小伙子粘亲带故地说起以往与他有一面之缘。从他们不无愉快的口吻里探究,王宝强的成功崛起,无疑让所有群众演员都看到了这个行业大好前程的一丝曙光。

然而,大家似乎也淡忘了,王宝强在这之前也像大多数初入这个圈子的人一样,苦熬了整整十年,却唯有跑龙套的群众演员兄弟们最能体会那种心酸——从一个临演开始做起,在群众演员的生活圈子里漫无目的地混着。交不起几百块的房租,少林学来一身功夫只能充当片场的武师跑跑龙套,时间久了生活开始变得沉重,日子似乎永不见天日,今日的我们又如何能够想象,那个还只是一个叫做王宝强的临时演员是如何在最黑暗的深渊仰望天堂,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于是,这些前仆后继的群众演员大军,继续在现实中艰难打拼,默默苦撑着,并且告知我们王宝强的成功并不是一夜神话,而是活生生的努力,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小心翼翼地等待机会。

回头再来看那部曾经让无数人为之疯狂的《士兵突击》,在这无数人里,包括如你我这般的普通上班族,广大有志青年,以及无数尚且默默无闻的群众演员们。他们大多数犹如士兵迷们一样能够熟背其中的台词,牢记电视剧情节,许三多仿佛是为王宝强量身定做的一个角色:一个农村的土孩子,一个突然的改变,进入了最为需要机智灵敏年轻人加入的精锐部队,也将许三多推入生命的绝境,从而开始了一个“孬兵”在绝境中成长,在失去中成熟的故事。这样的绝境,王宝强似曾相识,我们似曾相识,那些至今仍然顶着寒冬酷暑死死守候在北影厂以及各个拍摄基地门口的大多数无名之辈,有多少人没有遭遇过这般生命绝境呢?

如果不是深入其间的走访了解,我们岂能知道群众演员背后的生存危机:演艺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群众演员在这个行业的最底层,产出率回报率也最小。另外,被工头欺压,打击斗殴,克扣工钱,食不果腹亦是家常便饭,他们中一部分人是放弃了安逸的生活进入这个圈子,希望借机扭转自己的整个人生。尴尬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未像王宝强去少林寺学功夫,也未像他有机会在第六代先锋导演,卖座片大导演及电视剧里出演,注定了最终也只能是一个群众演员,空空两手来,挥手归去。这并不妨碍大多数还在这个圈子的边缘努力挣扎的人们,尤其是像那个河北小伙子一样,为着梦想继续坚持。当笔者对于他反复提及的梦想二字细细追究到底为何物时,他却说不下去了,想了半天,吐出一句:就像王宝强一样出名!或许,王宝强的经历中更大的一部分,还是用许三多的那一句至理明言“不抛弃,不放弃”来总结更为合适,也更为鼓舞人心。

4.不抛弃不放弃初中生作文 篇四

以前我总是怨天尤人,朋友讲了一个实验故事来鼓励我改变自己的心态。

三个装着开水的锅,分别给水中放进红萝卜,鸡蛋,黑米,加大火力再煮30分钟,然后观察刚才放进去的`东西。

红萝卜不再那么坚硬,变得又软又烂。

鸡蛋原来是易碎的,薄薄的外壳保护着液体内脏,但经开水一煮,他却变得坚硬了。

再看看黑米,他已变得模糊不清了,就连原来的一锅清水也变黑了,还散发着浓郁的米香味。

我明白了,世界其实充满着变数,生活也不会永远平静,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事情总是有时向着我们与希望相反的方向发展。

那么,当遇到困难时,我们会怎样呢?这些开水就像我们遇到困难一样,比如考试失利,病痛折磨,被人误解,…

假如我们像红萝卜一样,刚开始是坚硬的,遇到困难后就越来越软弱,丧失了希望,选择了放弃,那么我们的未来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走下坡路。

如果我们像鸡蛋一样,在压力下逐渐变得坚强,变得温暖。

5."不抛弃,不放弃!" 篇五

许三多,一个来自农村的兵。成年的那一年,他当上了兵,踏进了部队的大门。五班的散漫,史今的教诲,高城的训斥,伍六一的排挤,成才的偷奸耍滑,袁朗的开导,齐桓的冷血,吴哲的平常心……一个来自最基层的看守设备的士兵,成长成了一个人人敬畏的特种兵。

刚到钢七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瞧不起他,“孬兵!”。他想要放弃,被他的班长史今骂醒了,他懂得了什么叫不放弃。在老A的模拟实战竞赛中,他的队友成才抛弃了自己,这让许三多明白了失去的可惜与不抛弃。23岁那年,缉毒实战,他亲手杀了人,他看着一个生命死去,他觉得自己变了,变的成熟,已不在天真。他想回家。他回到了老连队,想找会自己失去的一切,他在四处寻找自己的记忆,如同一只迷途的羔羊在漫漫的草原上散步一般,他遇到了他的老连长,老连长把他骂醒了,就只用了一句话:“你抛弃了我们,放弃了自己!”

我们不可能有和许三多一样的经历,但他又是与我们自己那么的相似。谁都有被别人瞧不起的时候,谁都有在理想的道路上失败的时候。但是,又有谁能像这个木木的兵一样不抛弃不放弃呢?

不抛弃不放弃需要很强烈的信念支持,能为自己的理想不抛弃不放弃必须具备很强的意志力。许三多的.这辈子很巧,他没有自己的理想,现实和他背着走。但是苍天给他的每一个机会他都会好好地把握,如同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所以,他才能抱上让人仰望的参天大树。生活里,有谁能够把每一个机会都好好地把握住呢?没有。许三多的执着和认真正是我们应该有的,是每个有理想的年轻人必须有的。

6.读《不抛弃,不放弃》有感 篇六

在浮躁的世态中,读《不抛弃,不放弃》会带你走入一个关于成长,关于人生的寓言世界,带你坚持,让你感动。当理想照进现实,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不抛弃,不放弃”的简单成功法则将给予每个人最强大的动力,最坚实的支持。

书中有一则故事让我真正理解了柏拉图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成功唯一的秘诀就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故事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寻宝人已经在河边找了很久的一段时间,整个人筋疲力尽,全身痛得几乎动弹不得。他坐在河床的石头上,对他的伙伴说:“你看,我已捡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石头,却还没找到一块珠宝石,我实在不想捡了,也实在捡不动了。就算我命苦吧,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干一件事,没想到又是劳无所获,落得如此下场!”他的伙伴开玩笑地回答:“那你最好再捡一块,凑足十万块吧,反正多捡一块也累不死你,少捡一块也不能使你的累减轻一分。”寻宝人疲累地闭上眼睛,随手在一堆石头中捡起一块石子,说:“好!这就是最后一块了。”当他握着手中的石子时,感觉到这石头比一般的重,于是他睁眼一看,惊讶地大叫。因为他手中握着的正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石。

由这则故事发人深思,耐人回味。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而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在人生漫漫的历程中,任何人都不会一帆风顺,都难免要遭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但有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在失败面前一蹶不振,跌倒后就再也爬不起来,而另一种人面对失意和打击却愈战愈勇,最终迎来期待中的成功。两者间的反差,也许仅在于成功者拥有失败者所不具备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永不轻言放弃的心态。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也就越近,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这也正是故事说明的道理吧,故事中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和最后一块的巧合也许只是一种象征,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像寻宝人一样历数我们失败过多少次,更无法用数量去衡量我们的付出,同时或许也很难适时地碰到像寻宝人的伙伴那样的人。那我们只能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坚持力,依靠自己坚强的心理素质。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尽自己所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有多少人在纷繁复杂的人生道路中,遇到过各种挫折、失败而选择了退缩;有多少人在热火朝天的奋斗中,遇到了太多的选择而放弃了自己最初的追求;有多少人在眼花缭乱的社会中,由于辨不清方向而迷失了自我;有多少人在离成功一步之遥的时候,由于心力交瘁而选择了放弃;有多少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由于不停的徘徊而感到困惑;有多少人在滚滚红尘中,遇到了种种诱惑而自我堕落;有多少人在残酷的竞争中,由于害怕和恐惧而内心崩溃;有多少人在漫漫人生路上,遇到了种种苦难与障碍而选择了逃避„„

记得2007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后,使无数观众集体为之倾倒,无法自拔,剧中国主人公许三多——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兵,从不被人接受,不被人认可,甚至被人嘲笑开始,依靠自己的真诚、执著和“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激励着自己,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直到获得成功并被他人认可。

7.不抛弃不放弃作文 篇七

“老师, 谢谢你, 谢谢你没有抛弃我们, 没有放弃我们, 我们谢谢您……”。

“老师, 今天我和你分别比和家人、最好的同学朋友分别还要难受, 曾经我的无知懵懂给你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在火车启动的这一刻, 我觉得我以前好幼稚, 我为我曾经犯下的种种错误真诚的向你说一声:对不起……”

火车刚驶出站台, 同学们给我的短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看着这一条条感人的短信, 回想刚才在上车前所有同学手拉手站在我的面前, 向我深深的一鞠躬, 齐声说:“谢谢你的付出, 我们最亲爱的老师妈妈。”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我感觉到他们真的长大了。

在刚接手这个班时, 我真的很不情愿。这个班学生全部来自一个地区, 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工作过几年, 有的高中已毕业, 有的连初中都没上完;年龄跨度也大, 最小的14岁, 最大的已23岁了。这个班上大多数男生好斗, 爱逞强, 社会习气相当浓, 学校大的违纪事件中, 基本上每次都有人参与。如肖××、黄××、王××还是多次打架事件的组织者, 策划者, 这些学生越闹越不像话了。

刚开始接手这个班的时候, 学生的情绪反复无常, 每次班上出事情找他们了解情况、谈话, 他们都能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 然而下一刻却又犯同样的错误。就像有一个同学在开学第一个月的总结中写道:在这个月中我反复的犯同样的错误, 我知道自己是错的, 我感到很不快乐……我想过退学……可我看见父母的辛苦, 我也很想改变自己。在这个班上有类似情况的学生很多, 他们的心底迷惘, 找不到出路, 有的甚至麻木, 但内心深处又渴望重生。在这样矛盾而迷惘的情绪中, 他们总是对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明知故犯。一次、两次、三次……很多时候, 当我面对这样一次又一次犯同样错误的学生的时候, 我都在怀疑自己是方法不对还是能力不够。想想自己每天早上和他们一起锻炼, 陪他们上早自习, 白天面对他们稀奇古怪想法, 晚上就寝时与他们谈心, 我觉得付出是否值得, 真想放弃他们算了;可当他们真的有事时, 我又会第一时间站在他们面前。

面对这样一个班级, 我一次又一次的想放弃, 但我的责任心一次又一次的重新面对。在反复交织中, 我们共同迎来了毕业。没等我心里的大石头着地, 心又被悬起来:在毕业前的那天上晚自习之前, 我正在吃晚饭, 突然接到班长左青青的电话:“朱老师, 快来, 班上黄进和乔松羽打起来了!”我扔下碗往办公室跑, 还没到办公室班长又打来电话:“老师, 你怎么还没到啊, 他们在教室, 打的不可开交了, 快点啊!”我急冲冲地跑进教室, 没有打架, 更没有人在劝架, 迎来的是全班的笑脸和他们专门到县城精心挑选的礼物。那一晚, 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毕业前夜。

8.不抛弃 不放弃 篇八

刚工作那年,班里一个叫小钰的学生至今还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父母对他宠爱至极,母亲甚至连一双袜子都没让他洗过。他的父母极度认可孩子,并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小钰觉得自己就是最优秀的孩子,自视甚高。

高一的课程相对容易,小钰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其他方面也都表现得很出众。他想当体育特长生,每天坚持在课余时间练习。和他交心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他的世界里,不允许出现“输”“失败”“不行”等字眼,这让我有了些许担忧。由于他的号召力很强,年级里有了很多追随他的人,这些同学的信服和崇拜慢慢地使他失去了对自己清晰的认识,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课上有的地方听不懂,但他不会让别人知道他不会,强装着听得懂,渐渐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了。开始时,他用装作听得懂来掩饰,掩饰不住时就佯装不在乎,装出学习对他来说无足轻重的样子,还故意和任课教师作对来获得同学的关注。我暗中观察过他,在日渐自暴自弃的过程中,其实他心里很焦躁。我试图采取最大限度地保护他自尊心的方式跟他沟通,但他认为“面子”比学业重要得多,绝对不能让大家看到他能力不够。只要一找到机会我就同他谈心,虽然他也能将内心的困惑和想法告诉我,但是性格的执拗让他的心更封闭了,并不能从根本上接受我的劝诫。

到了高二,他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甚至反过来教育我:“老师,像您这样正直的人在社会上是‘吃不开’的。”他偏激地认为不能做到学生中的佼佼者,那就要从别的地方找到满足感,找到被簇拥的感觉。一次次交心和相互辩驳中,我和他始终都在进行较量,思想上的鸿沟仿佛越来越大。我对他的教育也显得越来越无力。但我相信,教育是个慢功夫,只要拿出爱心和恒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

后来,他结交了一些社会青年,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抽烟、喝酒、打架……

我陷入了困扰,明知道他是错的,可就是改变不了他,我也会怀疑,也许教师的力量真的很薄弱,也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可怀疑过后我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终究会在日后见成效的,要让自己的目光变得长远。也许,他真的在现实中碰了壁才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所以,我依旧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抓住一切机会试图引导他走回正轨。

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改变了很多。他在校外参与打架被人打破了头。我知道这件事后,匆忙赶到医院,得知他没有大碍之后才把心放了下来。了解到他是因为替别人出头才被打,而情况危急时平日里簇拥着他的狐朋狗友没有一个站出来帮他,就借此教育他。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流下了泪,说:“出了事才意识到以往的荒唐,才觉得您对我是真的好。”我感慨道:“其实老师也挺失败的,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却眼见着你一步一步错下去,教育总收不到成效。”“老师,其实不是这样的,您对我说的很多话我心里是认可的,只是不想承认自己错了,所以一度执迷不悔。”听到这样的话,我仿佛得到了开解,将近三年的教育、感化,无数次的交心,换来了这样的认识,也算看见他在教训中真正领悟和成长了。

后来,在我的引导和帮助下,他走上了正轨,踏实了很多,也能够重新拾起荒废了的学业。他的动手能力非常强,于是我帮他找到了新的自我定位:日后可以在职业技术方面发展,仍然可以做个佼佼者。

现在小钰已经大学毕业四年了,在一家知名公司任工程维护部门的负责人,看到他小有成就,我很欣慰。

教育是看不见短期功效的,教师要把目光放长远,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未来。日常潜移默化的教育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深入学生的心灵。教师的成就不在于学生考了多高的成绩,而是可以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上起到某些积极正面的作用,让他们在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

9.不抛弃不放弃作文 篇九

敬爱的党组织:

“不抛弃,不放弃。”这就是我读《士兵突击》获得的最大的感想,这不仅仅对钢七连是最重要的六个字,这六个字也应该被我们每个人所熟知。

“步兵,就是一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兵。”这话用在许三多身上相当照应。同村人眼里的“三呆子”,父亲眼中的“龟儿子”,新兵连里第一个涌现的“骡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一步,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与“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成为钢七连最优秀的士兵,成为特种部队中的一员。

许三多是幸运的,如果说父亲不逼着他去当兵,如果他没有遇到史今,如果他没有被分配到三连五班,如果他没有遇到马班长,如果他没有俘虏了高城……太多的如果,如果没有发生这一切,许三多又会是怎样呢?我们只能说命运之神眷顾了他,让他遇到了足以值得让他珍惜一生的战友。

许三多更是努力的。的确,即使是在村里学校,许三多的成绩也是不错的。他努力认真,刻苦踏实,这一点反倒是成才所欠缺的。新兵连里,因为踢不好正步,他就每天无时无刻只要有空闲就去练习踢正步;三连五班,纪律不是那么严明,但是许三多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就像在新兵连那里一样,当然还有练习踢正步;钢七连就更不用说了,钢七连的兵,个个都是优秀的兵,在这个群体里,许三多是那么的凸显,那么的不合群,所以他更要努力,努力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努力让自己更快适应这里,努力的让连长高城接受自己,努力的想要让班长史今留下来。如果说我们没有许三多那样的机遇的话,那么我们更应该向许三多那样认真努力,刻苦踏实。

“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七连的士兵把这六个字当做最宝贵的东西看待,对他们而言,这六个字的意义很简单,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抛下战友,不能够放弃战友。“不抛弃,不放弃”对我而言呢?说真的,这是对士兵突击的第二篇感想了,第一篇感想由于我的粗心大意不知道去了哪里。刚写好的读书笔记不见了,给谁心里都会堵得慌。我翻遍了整个电脑文档都没有找到,“不抛弃,不放弃。”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是努力接着再写一篇读书笔记。很简单的一个小事,让我明白了很多,也算是《士兵突击》带给我的又一种感想吧!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切,大到生活,小到平时的一个作业。

喜欢剧中的每个人,许三多让我懂得纯真和执着;史今让我懂得慈爱与奉献;伍六一让我懂得义气和刚强;高城让我懂得热情和骄傲;袁朗让我懂得尊重和睿智;成才让我懂得珍惜和反省;吴哲让我懂得平和和优秀;老马让我懂得善良和自尊;甘小宁让我懂得良好和放弃;马小帅让我懂得骨气和青春;白铁军让我懂得知足和快乐。我在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一份无私奉献的心为团队着想,那我们的团队就会坚不可摧!而生活在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我们必定会更加自信、充实,甚至骄傲!

“不抛弃,不放弃!”从现在开始,坚定自己的信念与目标,向许三多一样努力,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

汇报人:

10.不抛弃不放弃主题班会发言稿 篇十

看完《士兵突击》后我心潮难平,心灵不禁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震撼。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钢七连那六个字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这是钢七连的魂,也是贯穿整部电影的魂。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坚忍,在任何艰难还是困苦时,不动摇,不乱方寸的毅力;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信念,在陷入无尽的黑暗与绝望时,力量的源泉;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使命,哪怕没有希望,也要尽到最大的努力。在电影中,班长史今没有抛弃,没有抛弃他从小山村里带来的许三多,他得到了许三多对他的爱戴和对兄长一样的尊敬,最终成了他心目中的真正的士兵;许三多没有放弃,没有放弃任何一次机会。他傻,可是他执着,他傻不是真的傻,是不知道人世间还有变通二字。但是正因为他的执着,他没有堕落,没有在本该堕落的环境下堕落,反而在本该堕落的环境里成长、成熟起来,并最终成了所有人爱护的命运的宠儿,成了士兵中的王者。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一、坚持就是胜利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界上很难办到的事情,只要人们用心去做,总是有可能成功的。也就是坚持就是胜利。

不论做什么事,如不坚持到底,半途而废,那么再简单的事也只能功亏一篑;相反,只要抱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再难办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坚持都会取得胜利。比如,我们做一件事,虽然你尽了最大努力,没有一丝松懈,但迎接你的却仍是失败。这时,请你不要懊悔。因为你尽管是失败者,只要你努力去做好你应做的事,只要你尽了自己的力量,那么即使失败,你也是强者。

记得有一部日本电视剧,其中有一个片段:描写一位聋哑人在参加伤残人运动会时,因为搀扶一位摔倒的老者,而落在了最后,但是他依旧顽强地跑完了全程。这时,场上的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掌声是对他顽强精神的鼓励,更是对胜利者的欢呼!虽然他听不到,但那脸上却分明显示出胜利者的喜悦。因为他毕竟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一个人尽最大努力。获得他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大限度的成功,他就是成功的人。原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半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出了不朽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国女作家海伦从小双目失明,耳朵又聋。但是她凭着坚强的意志,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万事贵在坚持。一个人具备了坚强的意志、耐心和恒心,他就取得了成功的一半,那么另一半成功在顽强努力下也就不难获得了。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小小的水滴经过常年累月尚可将石头滴穿,那么我们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呢?所以我们说,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一定能胜利!

二、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拿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希望努力争取。

“我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来了,人命关天,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难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要抓紧时间。对于被困人员,只要有一线生还的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把他们抢救出来。”

三、厚积薄发,耐得寂寞

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个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

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并且渐渐地枯萎掉了。

启示: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是两种做事方法。急于求成动机虽是好的,但由于忽略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往往失败,甚至会适得其反。厚积薄发则指充分准备后才能将事情办好;只有基础雄厚,力量才强大。显而易见,这是较为稳妥且胜算较大的处事方针。其实上面两句话的意思差不多,总的意思就是指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时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见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 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梧。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於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四、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

五、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甜

11.地震预测:不抛弃,不放弃 篇十一

玉树地震发生前1个月左右,地震专家向媒体介绍说,2010年以来,全球地震频次的确略高于平均数,但暂时还很难断言全球由此进入强震频发期。全球强震大多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我国大陆暂时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地震到底是可不可能预测的?如果不能预测,那此次(还包括此前的多次)“不会发生地震”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有什么科学依据?如果可能预测,又有什么科学手段来实现呢?难道发达国家做不到地震预测、预报,我们就应该放弃地震预测、预报的尝试与努力吗?关于地震的问题还有很多,本刊记者就其中一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徐道一先生。

《百科知识》:“地震不可预测、预报”似乎是现在科学界的主流观点,但就我们所知,1975年海域地震是做出了成功预报的,唐山地震也是有预测的,否则就不会有“青龙奇迹”了。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科学仪器更先进了,科研经费更多了,为什么反而会有“不能预测”的论调呢?

徐:以我从事地震预测40多年的经历,我不同意“地震不能预测”的论调。

有关“地震不能预测”的看法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些科学家公开宣称:“地震不能预测”,极少数学者甚至说:“说地震能预测的人不是疯子,就是骗子”。1975年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显著实效的地震预测、预报,但也被说成是“结合了经验主义分析,直觉判断和好运气”。难道一代代人总结积累出的经验是一无是处的?难道好运气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国著名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天灾预测的奠基人翁文波院士就曾说过:不预测决不会出错,但应预测而不预测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借口“地震不能预测”,而不去进行预测,则是更大的一种错误。

对地震预测、预报的基本看法可归纳为两大类:唯象的和唯理的。唯象的是从实际出发,以翁文波的信息预测理论为代表;唯理的是从理论出发,以地震预测要“以物理为基础”(进而要以“震源物理为主”)的看法为代表。面对地震预测研究停滞不前的事实,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若不是指导地震预报基本理论有重大错误,则必是对地震前兆的主要认识有严重偏差。因此,关键问题是要改变科学思路。

《百科知识》:除了海城地震,地震预测还有其他一些比较成功的实例吗?

徐:李四光先生最早主张可以预报地震,他也亲自预测了一些地震。比如在1966年4月10日周总理召开的研究地震发展趋势的会上,他提出:“深县、沧县、河间这些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是不能忽视的。”第二年3月27日发生了河北河间6.3级地震;又如,他1967年10月20日指出:“应向滦县、迁安地区做些观测。如果这些地区也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后来,1976年7月28日唐山、滦县地震的发生证实了李四光近10年前的预见。不仅如此,他还在当时大陆地震活跃在华北地区的时候,就预见到云南通海附近地区的危险性,于1969年在当地建立地应力观测台。结果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7.7级大地震。

此外,1976年云南龙陵大地震、1976年8月四川松潘大地震等发生前,都做了较好的短临预测和预报,当地政府采取了应急措施,避免或减少了人员的伤亡。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也是有一些前兆和预测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影响了对它的成功预报。不过局部的预报是有的,这创造了与唐山邻近的青龙县无一人死亡的“青龙奇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翁文波曾预测到1992年6月19日在美国加州某地发生6.8级地震,并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把预测意见转给了美国同行。结果1992年6月28日美国加州南部发生7.4级地震,震中位置在翁文波预测地区的边缘。这一预测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强度,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而且是有通信记录可查的。

1982~1992年间,翁文波利用他创建的“可公度性预测法”对国内地震、国外地震、大雨暴雨、洪水(洪峰)、干旱的预测分别有60、70、90、23、9次,合计252次,实际发生的为211次,错报41次,平均时间误差为25.7天,这一成绩是相当显著的。

《百科知识》:您前面提到的地应力观测,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徐:李四光教授是我国地应力测量的创始人。他认为,地壳内的应力活动是以往和现今使地壳克服阻力,不断运动发展的原因;地壳各部分所发生的一切变形,包括破裂,都是地应力作用的反映;剧烈的地应力活动会引起地震。因此,地应力测量是实现地震预测的重要途径。

比如1976年唐山地震前,震中地区坐落在断裂带上的两个钻孔应力台就观测到互相可比的、与地面形变数据配套的异常应力变化,然而,由于当时的观测仪器限制-分辨率较低。

2004年,我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启动,在全国布设分量钻孔应变仪,到2007年底,已布设了40套。分量钻孔应变仪是李四光倡导的地应力测量应用于地震预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令人遗憾的是,所有钻孔应变观测点都距离汶川地震的震中区相当远。不过,一个位于四川康定县境内的观测点还是观测到汶川地震前连续一年多出现频繁的周期为分钟或小时的脉冲变化。汶川地震过后的一年半中,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又慢慢恢复正常。这是我国钻孔应变观测台网第一次在一个观测点上捕捉到了一次特大地震近场应变经历“平稳一紊乱一恢复平稳”变化的完整过程。这一脉冲变化是否可以认作可靠的汶川地震前兆信号目前还有争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观测点更多一些,而且布局合理,另外再借助辅助观测来排除干扰影响,就能更加准确地捕捉地震前兆,并以此作为预报的基础。

《百科知识》:除了地应力测量,其他的地震预测手段还有哪些?

徐:地震尤其是大地震的发生总会有许多前兆,如地应力异常,地壳形变,小震活动(异常的平静或活跃),电场(地电)、磁场(地磁)、重力场的异常变化,断层气(氧气、氦气、汞气、二氧化碳等)异常变化,地下水水位及化学组分异常变化,地倾斜和海平面变化,地温的异常变化等等。与宏观异常(比如动物异常乃至地声、地光的发生等)不同,这些变化不是人体所能感知的,只能凭借科学仪器来监测。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对地震的前兆(异常)还

认识得不充分,比如,具有破坏性的地震都发生在十几至几十千米深度的地壳内,而全球最深的钻井才不超过13千米,而且钻了很多年。我国最深的科研钻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l井是5千多米,监测地壳内部应力变化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如何根据所收到的异常来做出准确的地震预报更是一个挑战,所以错报或漏报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但我认为,对于特别复杂的地震灾害,有可能预测多少,就应尽力去预测,不能以高预测命中率作为唯一标准。本应做地震预测实际却只做“不震”预测,看似出于稳妥,但恰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我国的国情与美、日不同。所以,一旦大地震发生,通常会造成灾难性影响。以青海玉树地震为例,4月14日大地震发生前的2个多小时,当地就已发生4.7级有感地震,如果能抓住这一宝贵的机会发出及时的预报,那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百科知识》:今年以来强震频发,为什么这一时期强震会“扎堆”出现呢?它们之间是不是有“关联性”呢?

徐:对于其他地区的地震是否有关联性我说不好,但我认为印尼特大巨震与中国南部以及邻近的特大巨震之间存在相当强的关联性。从19世纪末开始有现代地震仪记录以来,在亚洲发生的3次特大巨震:①1897年印度阿萨姆8.7级;②1950年中国西藏8.6级;③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8.9级(Mw9.3级)。可以发现②与①相隔53年,③与②相隔54年,3个特大巨震显示了很好的时间有序性,也是一种可公度性。而且发生地点经度都局限于东经90~97度的小范围内。

这里存在一个所谓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形构造体系。头部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在昆仑山、祁连山及其以南地区,包括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唐古拉、川藏间“横断山脉”地区,云南西北部以及缅甸北部和印度接壤地带。从云南西北境和缅甸北境往南,成为这个“歹”字形构造体系的中部。再向南经过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到达苏门答腊和爪哇,向东南延至巴厘岛、龙目岛和松巴哇岛,形成这一“歹”字形构造的尾部。这一巨形构造体系,从中生代形成显著的大型隆起和坳陷,在喜马拉雅运动期间,这个“歹”字形构造体系的活动达到高峰。近代活动也十分显著,地震强度比较大,并有火山活动和地热带出现。

①②两次特大巨震都发生在歹字形构造体系的头部,而③(还包括此后该地区2005年8.5级、2007年8.2级等)则发生在歹字形构造体系的尾部,而且集中分布在一个范围较小的地区。显然,该地区已成为当前亚洲的特大巨震的主要活动地区。

当前对汶川地震形成原因的解释是:由于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映秀地区突然释放。但板块俯冲的时间尺度可长达几十万年或更长,难以说明为什么汶川地震在2008年5月发生;龙门山断裂带并不位于板块边缘,上述解释亦难以说明为什么在这一带发生。相比之下,用歹字形构造体系则能较好地解释,即头部及其影响和波及地区的巨震活动的继续,以及发生在尾部的巨震对原来的头部地区的影响所及。至于近期的玉树地震,则是同样的原因。

《百科知识》:最近人们普遍感到天气有些异常,联想到2008年伊始中国南方发生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后来就发生了汶川地震,气象异常与地震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徐:现在看来地震的发生似乎与旱涝有一定关系,但其中规律尚未认识清楚。比如,1963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1964年又遭受了40多天的涝灾,到1965年却出现了几十年没有的大早,接着便是1966年的强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也发生在大涝大旱之后。历史记载,1830年河北磁县大地震、1889年河北大名地震之前也都有大旱大涝。有观点认为,在大涝时,水对地面的压力加大了,同时增加了水向断裂中的渗透,起着润滑作用,这些都能促使断裂活动加剧。而大旱时地上地下的水都减少了,也可以起到打乱地下原有的暂时平衡的作用,促成断裂变动。但决定的因素还是要根据地壳本身的断裂变动,没有这个根据,再大的旱涝也是不会引起地震的。

12.不抛弃不放弃作文 篇十二

一开始看许三多,感觉就是无聊。后面发现,他的行为,里面很多对话都算是真理。

我享受和同事们一起看的过程,我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理解,一起分享当中有用的道理。

一部没有女人的片子,整部电影都是围绕那群华丽的男人。从班长到连长,还有老a,更是队长。我都觉得他们很帅,那股帅气不是偶像剧中的万能帅男,有钱富人。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个性都让我觉得很帅。

许三多是幸福的,每一步走来虽然要比别人付出很多,但是他的真诚与努力都感动了很多人,因而使他每个阶段都有战友帮忙。

为了尽快看完电视,我每天在公司看完,回家又继续看。同事们都说我觉得看许三多是件幸福的事,挺幸福的。除了放松,还可以学到很多。当中有用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希望自己以后能用上。

今天是这一年上班的最后一天,总监规定所有人不能约见客户,都要在会议室看完《士兵突击》。最后还是没有看完,剧情虽然让人震撼心酸,但是也有令人觉得好笑的。

最好笑的莫过于,当许三多提出要复原,袁朗为了挽留他。放他一个月的大假,而且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给了他让他去旅游散心,然后再给他答复。小恩说袁朗这点很值得我们经理学习,就是以后我们如果我们部门有人想走人,经理也把他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们让我们去旅游散心。o(∩_∩)o哈哈~把经理弄得好无奈,我们却很开心。

13.不抛弃不放弃作文 篇十三

下文是一篇辩论演讲稿,“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源于《士兵突击》的一段台词,它体现了军人的精神。进行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抛弃 不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源于《士兵突击》的一段台词,它体现了军人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被广泛运用于汶川地震,它体现了对每个生命的尊重。我今天说的“不抛弃不放弃”是一个教育故事,是一个一线教师面对业绩和心灵的选择。

这事还得从去年九月开始说起。去年,我换了所新学校,担任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很不幸,分到了2个留级生,一个点到都不会答应,另一个永远地把“o”念成“e”。新学校、新班级,两个注定的不及格,平均分会打多少折扣我很清楚,为此,我足足郁闷了好几天。那天电子注册学生档案,那个“o”“e”不分的孩子无法注册,电脑显示她是留级生,应该去二年级就读。当时我兴奋极了,多好啊,她回了二年级,我们班可以少一位后进生了!

那天出校门,天已经快黑了。远远看见了她——那个“oe”不分的她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她也看见我,急忙叫爸爸停车,跑到车篮里掏着什么。我赶紧朝她摆摆手,做了个要走的姿势。她急了,抓起一大把东西跑过来塞给我——是薯片!见我接了,她又兴奋地跑去再抓一把,小手在我面前一摊,还是慢慢一小手的薯片:“老师,你饿了吧?吃!”刹那间,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残忍,他连一年级都跟不上,我却要把她赶回二年级,于心何忍啊?就是为了自己所谓的业绩,而牺牲孩子的前程,在孩子的心灵上刻上一道永远的伤疤吗?

双手握着满满的薯片,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刚毕业时让我揪心的一件事。一个老教师在办公室滔滔不绝地对我们介绍他的成功经验,他是如何在校长室说服家长,说孩子是弱智的,必须去启智学校上学的事。末了,他说:“孩子就在旁边,一点感觉都没有,好像我们再说别人的事,简直是个呆子,让我怎么教?”那不屑一顾事不关己的表情刺痛了我们几个年轻老师的心,曾经发誓:一定要爱每一个孩子。

今天,我双手握着满满的薯片,扪心自问:十年,我在教育岗位上整整时间,我变了吗?变成了填鸭式教育的实施者,变成了扼杀童心的杀手,变成了只追求分数的讨债人了吗?在教育一线,我们肯定会碰上生性好动的,或者生理缺陷,或者行为古怪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去对待他们?是关爱他、激励他、帮助他还是冷淡他、排斥他、放弃他呢?

答案当然是前者。

想起曾经阅读过的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是一个被学校退学的孩子,很幸运,她来到了巴学园,小林校长用爱和尊重逐渐把她变成了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孩子。第一次见面,小林校长就听小豆豆讲了4个小时的话,而没有去打断她。这四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写满了尊重,每一分钟都写满了爱,每一分钟都写满了小林校长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精神。辩论演讲稿范文节选!

想起了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这是一群教养所问题孩子的故事。他们在音乐老师马修的引导下,组成了合唱团,使心灵得以进化,从黑暗走向光明。马修老师,不抛弃不放弃,对每一个孩子,他都坚持。终于让问题孩子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承担未来的力量。

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仍然是以分数论成败的。分分分,不仅仅是孩子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没有人会在业绩上“不耻最后”,但是,在追求业绩和保护心灵这两个砝码去权衡的时候,相信大多数老师会选择“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我们一线教师用心做出的选择,用爱做出的承诺!

上一篇: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下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营业网点环境卫生与员工行为规范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