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报告(精选8篇)
1.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的重大战略政策,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惠及贫困群众的重大利民惠民政策。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瑞金精准扶贫调研队在今年6 月 28 日至 7 月 8 日在江西瑞金市黄沙村进行实地调研,总的来说,“精准扶贫”对于广大困难群众来说,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和效果,大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大部分困难群众实现了脱贫,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实现了致富,在 20__年前全部消除贫困现象和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还是比较突出的,群众反映也是比较强烈的,主要集中在精准扶贫的准和实两方面。
在“准”这一方面,精准扶贫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的方式,改为“滴灌”,这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在落实中,一些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在对某地区调查中,就发现了贫困户评定程序过于繁琐,往往一些贫困群众被评上贫困户要走很多程序,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一些干部为了实现所谓的尽快脱贫,刻意减少贫困户指标、提高审核标准。还有,由于一些干部手中掌握指标和贫困户的审核权,就出现了私相授受、权钱交易的现象,一些不是贫困户的人却能享受到贫困户的政策优惠和生活补助,而该帮助的困难群众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
帮助。这样有些困难群众实际上处于贫困状态,但却得不到国家政策的帮助,导致这些群众还是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生活十分贫困。
在“实”这一方面,在对某地区的调查中,也发现了精准扶贫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被调查的群众反映一些干部为了政绩,刻意降低脱贫的标准,本来没有达到脱贫标准的群众,实现了“被脱贫”。还有,被调查的一些群众反映国家给的困难补助并没有完全兑现,如某市政府规定的贫困户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 240 元,然而困难群众实际得到的只有每人每月 100 元而已。在一些扶贫项目方面,也存在暂时性能够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而不能长期化、常态化,可以说是变相的注重输血而不是能够实现造血。一些干部甚至是对群众进行“封嘴”,要求群众特别是“被脱贫”的群众不论是上面谁来调查访谈,都只能说正面的,绝不能说负面的。
“准”和“实”是精准扶贫在一些地方群众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政府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及时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和纠正,切切实实地把精准扶贫这项惠民的国家重大政策落到实处,让政策不打折,不变味,不变质,让困难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与好处。
为此,政府部门应从“准”和“实”所反映的问题对症下药。对于“准”所反映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切实深入困难群众当中,对于困难群众评定贫困户要把严格审定与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相结合,对于在评定时期的困难群众要采取过渡性应急救助措施,以困难群众实际为出发点,以困难群众为中心,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困难。对于某些干部不执行中央政策、慢作为、不作为或私自篡改贫困对象的情况,要严肃追究处理,加大纪检监察与问责力度,涉及违法犯罪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于“实”所反映的问题,政府部门要严格脱贫考核管理制度与办法,加大考核力度,没有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群众要坚持帮扶,绝不能搞所谓的变相脱贫与“被脱贫”。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技能培训,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而且造血要能够长期化、长久化,而不是脱贫后造血功能就丧失了,出现脱贫群众又返贫的现象。针对有些干部对群众封嘴堵嘴的现象,要坚决查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让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能向政府真实的反映实际问题,让政府能够倾听到群众的呼声,深入了解实情,反思有哪些不足,有哪些还没有做到位,这样政府才能更好地及时调整政策,更好地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更好的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
2.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报告 篇二
一、“精准扶贫”的探索与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 要一家一户摸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2013年11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 明确提出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 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要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要精准扶贫, 切忌喊口号, 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3年9月中旬和10月上旬, 李克强总理两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扶贫工作时, 都对精准扶贫和建档立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13年4月, 汪洋副总理在甘肃省调研考察扶贫工作时, 提出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必须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3年6月28日, 汪洋副总理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 目前扶贫开发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是许多地方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即便一些地方开展了贫困家庭建档立卡工作, 也往往不能真正瞄准贫困户建立帮扶机制, 不同程度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要下决心摸清底数, 在全国开展到村到户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 完善贫困识别机制, 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 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对扶贫对象要实行动态管理, 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只有这样, 才能把扶贫开发任务和措施逐项落到实处。广东省扶贫开发探索出的“双到”经验对全国扶贫开发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2013年12月,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 [2013]25号) , 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的工作要求。
搬迁前居住在深山区农户的房屋
搬迁前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房屋 (地陷造成房屋墙体开裂)
搬迁前居住在深山区农户的房屋
搬迁前居住在深山区农户的房屋
二、江西省搬迁移民的实践及萍乡市搬迁移民现状
江西省搬迁移民始于2003年, 当时在修水、万安、遂川三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先行试点, 2004年至2007年在江西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试点, 2008年至2012年扩大到41个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县实施, 其中2011至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 开展了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 2013年起搬迁移民在江西省全面铺开。
萍乡市是自2004年首次在莲花县开始试点搬迁移民的, 自2011年全省开展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后, 才扩大到全市其它县区实施。到2013年为止, 萍乡市从深山区、地质灾害威胁区、环境污染区等共移民2.2万余人。由于前期针对性不强, 移出的2万余人中, 极少是贫困户和特困户。2014年通过落实精准扶贫要求, 对贫困户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后, 统计得出萍乡市2014年深山搬迁移民项目计划2118人中, 贫困户人口为35户88人 (其中特困户人口11户20人) , 仅占年度项目计划人数的4%。因此, 可以说当前实行的搬迁移民工程存在扶贫精准率低的问题。
三、搬迁移民实践与“精准扶贫”之间的矛盾与困惑
当前, 江西省实施的搬迁移民政策和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全面落实“精准扶贫”要求之间存在不少矛盾和困惑 :
(一) 集中安置方式与群众自愿搬迁原则以及困难群众实际之间的矛盾
从2013年起, 江西省实行搬迁移民进城进园集中安置为主, 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辅的梯度安置模式, 改变了原先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模式。作为扶贫开发主要形式之一的搬迁移民扶贫, 特困群众的搬迁安置是重点, 也是难点。多数的特困群众因家庭劳动力短缺或病残等原因, 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到离现有居住地较远的安置区生活, 而更加愿意投亲靠友就近安置。我们以往通常的作法:一是将五保对象纳入敬老院集中供养安置。二是对不符合集中供养安置的特困家庭, 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 有条件的才在乡镇中心村统一建设公寓式安置房, 进行免费居住。三是对有一定劳动力的特困户, 鼓励他们投亲靠友分散安置, 或购置当地村民的旧房并接管该村民田土, 按当地产业链从事农业生产。四是过渡安置。对那些想进城暂时又确无能力购买安置房的特困户, 鼓励他们先租公租房, 待条件成熟后再按现行政策帮其办理产权手续。但是, 这种作法在当前的安置模式下却无法得到上级政策的有效扶持。
莲花县御景湾移民安置小区 (进城进园安置)
建设中的湘东区东桥乡中院村集中供养公寓 (住房救助工程)
建设中的芦溪县源南乡石塘村安置点 (中心村安置)
上栗县东源乡楼下村移民在建房屋 (分散安置)
(二) 建房补助标准与日益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人工劳务费之间的矛盾
从2003年开始实施深山移民搬迁以来, 直至2012年, 国家移民建房补助标准一直是3500元 / 人, 2013年江西省将移民建房补助标准提高至4000元 / 人, 即便如此, 如平均按每5人一户算补助资金才2万左右, 而十年来物价和工价均上涨, 当前建一栋一层90平方米新房, 总投资至少也要7至8万元。所以, 贫困的农户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 享受移民搬迁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
(三) 无土安置与贫困移民后期生活保障之间的矛盾
自从在修水等一些地方试行搬迁移民进城镇进园区无土安置扶贫方式取得较好效果后, 目前江西正在全省全面推行无土安置这一移民扶贫方式。我们认为, 各地的政情、民情和自然环境不尽相同, 尤其在萍乡市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城区和工业园区的就业状态相对饱和, 再加上贫困移民农户本身是弱势群体, 又无一技之长就更难就业谋生。而现行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政策和手段在短期内难以奏效, 因此移民搬迁后的生活保障扶持是一大难题, 也是贫困农户是否愿意搬迁的后顾之忧。
四、对搬迁移民扶贫政策和方式的建议
江西省搬迁移民扶贫实行集中安置政策, 推行进城进园集中安置为主, 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辅的梯度安置模式, 无疑是现阶段搬迁移民扶贫的较好方式方法之一, 符合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 是今后搬迁移民的大趋势所在。但是, 就目前来讲在实际操作中, 尤其是在落实“精准扶贫”要求上, 还是存在很大难度。如何让“精准扶贫”真正体现在移民搬迁工作中, 我们的建议是 :
(一) 实行灵活多变的安置方式
在一如既往实行集中安置政策, 推行进城进园集中安置为主, 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辅的梯度安置模式的前提下, 还是应该辅以分散等其它多种安置方式, 在安置方式上实行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和特殊分散安置并存的模式, 如此一来, 更加贴合实际民情, 更便于实际操作, 更利于提高精准性。
(二) 加大差别化扶持力度
由于搬迁移民就经济状况而言, 有富裕户、一般户和特困户, 为保障他们特别是贫困、特困群众整体搬得出, 宜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 在今年出台的搬迁移民贫困户和特困户分别提高建房补助1000元/ 人和2000元 / 人的差别化扶持的基础上, 针对自愿搬迁而又因贫困无力搬迁的特困群众, 在确定其贫困身份的前提下, 加大差别化扶持力度, 可以采取成倍提高其建房资金补助标准, 或采取补助政策叠加措施, 或动员和引导社会 (主要是企业和个人) “一对一”帮扶等办法, 帮助特困户解决资金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问题。
(三) 创新帮扶机制, 攻克后扶难关
结合“精准扶贫”的扶贫到户机制, 重点瞄准贫困搬迁移民户, 进行责任制帮扶, 对那些因无土安置造成搬迁后无生活保障、生活困难的贫困户或有此顾虑的贫困户, 我们可以在有针对性的落实相关政策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帮扶机制, 安排机关干部或有关单位、企业, 开展“一对一”帮扶, 并实行脱贫目标责任制, 从而使搬迁了的贫困户走出贫困泥潭, 让想搬又有顾虑的未搬迁的贫困户树立美好生活信心, 从而走出大山, 走向希望。
3.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报告 篇三
【关键词】精准扶贫;入户摸底;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分析
矿山村位于红旗营子乡西南部,离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距离县城9公里,全村面积23平方公里,有山地面积20925亩,耕地面积3200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玉米种植、柞蚕养殖及外出打工为主,该村无集体收入。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目前村委成员4人,共有中共党员3名。
二、精准扶贫入户摸底分析
1.入户调查的原则:按照深入、细致、准确、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摸底工作。
2.入户帮扶工作组情况:由驻村工作队2人,乡政府扶贫工作小组5人及村委会成员4人,共11人组成。通过分户到人,责任到户,由帮扶工作组11人,对全村建档立卡户进行入户摸底。为了摸清贫困户的真实情况,了解具体的贫困原因,工作组每个人对所包扶的贫困户,都要精准入户调查,采集真实信息,谋划脱贫办法。
3.入户摸底情况: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497户167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120人,占全村比例为11.9%。其中低保贫困户43户96人,占贫困户比例72.8%,五保贫困户11户15人,占贫困户比例18.6%,一般贫困户5户9人,占贫困户比例8.5%。
入户调查中,通过详细了解村民家庭成员情况、生产经营情况、经济收入情况、种植和养殖情况、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详细了解,明确每一个贫困对象是因病、因残、因学、缺资金、缺劳力以及自身发展意愿不足等具体致贫因素, 及时记录各种问题,为下一步实施扶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4.入户调查发现的问题:一是信任问题,某些贫困户对扶贫帮扶人员没有充分信任,不愿意把家底亮出来,对自身情况存在一定隐瞒。二是收入问题,贫困户认为自家的一些种、养殖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收入不理想,就认为没有收入,而忽略了国家的各项补贴与救助,这些都是家庭人均收入的一部分。三是思想问题,贫困户的懒、等、要的思想严重,没有寄希望于靠双手致富脱贫,而是关注于各种社会救助。
三、主要贫困原因分析
1.文化程度低致贫:在前期计划脱贫的47户中,有3户是高中文化因残贫困,占比6%,有9户是初中文化,占比19%,有2户是文盲,占比4%,有33户是小学文化,占比70%。文化程度低必然造成思想落后,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无计划、无技术,无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务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依赖性较高,许多贫困户有消极悲观情绪,缺乏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脑子里充满了小农意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2.因病、因残致贫:其中43户低保贫困户都是因病、因残致贫。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外出务工,只靠种地吃饭,收人甚微,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医疗费用就成了这部分贫困户的沉重负担, 虽然农村有新型合作醫疗,但是报销比例以外的部分,对于贫困户来说,仍然无法承担。
3.因资金、项目致贫:一般贫困户中的5户都属于这种情况,由于曾经致富多次失败,导致没有资金、没有信心,顺其自然听天由命。对于此类贫困户需要心连心的沟通,多做思想工作,分析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加强致富技能培训,帮其筹集资金,重新选择合适的致富项目。
4.因缺乏劳动力致贫:贫困户家庭劳动力严重缺乏,往往一家一户中,只有一个劳动力,又要照顾有病的老人,又要照顾上学的孩子,又要外出劳动,无法平衡各个方面。另外劳动力少,收入就少,以户为经营的致富项目实施较困难,外出务工也非常不方便。
5.因子女读书致贫:因供养子女读书致贫的2户,占贫困户的3%,在我国小学和初中都是义务教育,所以此类涉及的都是高中和大学阶段,随着子女高中大学毕业,通过打工就业,减轻家庭负担,也能慢慢脱贫,但是通过采取各方面帮扶,可以提早脱贫。
四、制定扶贫帮扶措施
1.项目扶贫:即帮助贫困户谋划致富项目,通过入户调查,与农户谈心,通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了解他们需要什么项目,能上什么项目,帮助他们筛选可实施的项目,并通过经常回访,监督项目发展情况,提出合理建议与意见,确保贫困户因致富项目的可持续收入,实现脱贫。
2.就业扶贫:对于上不了项目,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帮助其谋划就业岗位。不能外出务工的,可以考虑本地农村的保洁员,水管员,护林员,农村公路养路工,民政福利企业员工等,大力增加政府公益性岗位,大力帮助贫困户就业。
3.兜底扶贫: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虽然纳入低保范围,但由于每月低保金额不多,又没有其它收入,不足以维持日常生活和生产,需要政府加大救济力度,实施兜底扶贫,或者由地方统一申请低保提档兜底。
4.社会保障扶贫:通过建立完善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时有效地保障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权益,势在必行。目前有关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农村居民可加入新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档立卡户中的五保低保可根据规定,不需要本人交钱,可直接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
5.培训扶贫:通过定期免费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传授给他们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争取几年内,使每个贫困户家庭都有一个劳动力,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和技能,提高其在项目经营,外出务工,或基本农业生产活动的收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6.资金扶贫:通过国家的专项扶贫资金,扶持农户,扩大项目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土地收入利用率,改变单纯农业种植方式,提高农业的产业化,通过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让从事农产品种植和农业养殖的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7.政策扶贫: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例如单亲母亲建房,贫困户建房,贫困大学生救助,无息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8.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
另外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准确解读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政策举措,及时报道脱贫攻坚取得的实际效果,宣扬社会帮扶的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营造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五、扶贫工作不足之處
1.部分帮扶干部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对包扶的贫困户各类情况掌握不清楚、分析原因不具体。
2.部分帮扶措施不够详细、太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上,帮扶措施达不到长远效果。
3.包扶部门和帮扶干部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不够,导致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脱贫意识不强,信心不足。
六、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坚定脱贫信心。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新要求的同时,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要使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自强自立的信心。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困难群众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传统观念,增强科学发展、合作经营和规模经营理念,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2.扶贫工作以造血为主,以输血为辅。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即要解决贫困户的暂时困难,又要解决他们的长远发展。谋划好长远规划,以村为单位整合项目,整合支农资金、帮扶资金,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以“造血”为主、“输血”为辅的帮扶格局,让贫困农民尽快奔小康。
3.关爱留守学生,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心农村留守的空巢老人安度晚年,做好这些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和救助工作,是切实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决策部署的急事难事。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确保每一个有实际困难的特殊困难群体都得到及时关心和救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及社会各界的关怀。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做好精准扶贫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衡量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关键,不应是追赶脱贫时间、攀比脱贫数字,而应是实事求是、立足农村实际、掌握贫困实情、注重脱贫实效,打造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自主帮扶和生产技术自愿帮扶的社会风尚,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相结合的机制。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群众才能有信心、有决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分析.[J].农村经济,2014,6:78-81
[2].刘溢海.宋德勇.农村贫困问题探源.[J].特区经济,2006,6:146-147.
[3].张伟宾.汪三贵.扶贫政策、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减贫.[J].农村经济问题, 2013,2:66-75.
作者简介:
4.精准扶贫自查报告 篇四
在调研中了解到XX镇XX村村民希望能有一些致富门路和信息之后,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四处联系致富途径,为XX镇XX村的村民们提供了10000元的菜苗,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帮助村民打通致富途径。
得到了改善,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观。
帮助帮扶村及帮扶社区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打开了信息获取渠道,变“供血”为“造血”,真正做到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XX乡xx年xx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按照政府组织、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全面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全乡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狠抓各项目扶贫措施的落实,在整村推进、小额信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全乡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使我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认真做好扶贫开发相关工作的通知》(宁办发[xx年]67号)精神,参照《宁洱县xx年年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考核责任状》,我乡对xx年年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xx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92个自然村、96个村民小组,2972户12902人,其中有相对贫困人口7741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300元),占全乡农业总人口的62.5%;有绝对贫困人口2725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占全乡农业总人口的22%,是一个集“老、少、山、穷”为一体的贫困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xx年年,全乡共实施扶贫开发项目3个,分别为:
那迁村半山小组xx年xx市级重点扶
持村项目,干田村干田一组xx年xx省级重点扶持村项目,干田村干田二组、三组、景东组、改河组xx年年上海宝钢对口帮扶项目。共争取各级扶贫资金193万元,其中:
5.人保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报告 篇五
一、基本情况
2018 年脱贫 103 户,287 人;2019 年脱贫 35 户,54 人。截至目前,实际共有 138 户,329 人(户口迁出 2 人、死亡 11 人)。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社保扶贫
1、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应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208 人,由政府按 100 元标准代缴,并每人每年补贴 30 元。2020 年缴费 4 月份就已完成,参保率、代缴率均为 100%。
2、按照政策规定,对 60 周岁及以上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不再补缴养老保险费,由本人申请,经办机构可直接为其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次月起按月计发相关待遇。截至目前已有 69 人符合条件,并按月领取养老金,发放率 100%。
3、以上优惠政策到 2020 年前有效。凡 2020 年以后达到待遇领取年龄的按当时政策执行。
(二)就业扶贫
2020 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 16-60 周岁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人员 118 人,已全部就业,就业率 100%;其中专岗 28 人,单位就业 63 人,灵活就业 27 人。职业技能培训人员2019 年培训合格 3 人,2020 年正在培训 7 人。
1、继续落实扶贫政策。
已经落实免费职业介绍政策。3 月份我局按规定在网上组织召开“春风行动”招聘会,提供岗位 530 个,并通知部分贫困人员参加,由于已就业、离家远、需要照顾家庭等原因未能达成就业意向。
继续落实免费的职业培训政策。今年我局通过电话联系以及走访乡镇村街进行入户调查,共有 7 人达成培训意愿,培训工种分别是 3 个电工、2 个焊工、2 个育婴员,目前 7 人正在培训中。
继续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技能培训合格后。可凭培训合格证、营业执照向我局申请贷款,每人可最高 20 万,合伙最高 130 万。
继续落实“双补贴”政策。一是贫困人员离开户籍地参加职业培训,培训合格的,每人每天可领 100 元交通食宿补贴。二是对吸纳贫困人员就业 6 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可一次性
发放就业补贴 1000 元(此项资金由再就业中技能提升补贴资金拨付)。目前已有两个企业符合条件,已经发放 2000 元岗位补贴。
2、2020 年建档立卡人员最新优惠政策。
按照市人社局、扶贫办下发的[2020]21 号文件通知要求,在疫情期间影响贫困人员外出就业的,所在乡镇村街可根据疫情需要,开发设置保洁环卫、防疫消杀、卡点值守、健康知识宣传等岗位,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疫情防疫期间有 4 人被安排到防控专岗就业,每人每月领取 300 元岗位补贴。
(三)抓好整改工作
按照国家和省督战队反馈的“点对点”、“举一反三”的问题,我们对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制定了整改方案。着重检查扶贫专岗的岗位设置、上岗率,全面做到有问题改问题,没有问题做好预防。目前,我县扶贫专岗不存在虚设岗位、一岗多设等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继续做好扶贫工作,结合业务职能,我们将做好以下方面
(一)社保方面
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标准是 118 元/月,与兄弟县比起来还比较低(其中开发区200 元;固安 175 元;大厂、香河 168 元;文安、大城、118 元)。建议一是在我县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二是鼓励有经济条件的村街以集体补助项目为贫困人员多缴费。
(二)保障就业质量,做好就业跟踪服务
6.精准扶贫调查报告 篇六
一、xx村发展的现状
1、基本村情现状。xx村位于xx县xx镇北部,距镇政府约30公里,距县政府约88公里,是典型的偏远高山村。版图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过去的4个村和1个林场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亩,水田325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xx村村内主要资源有闪长岩、石煤、黑板石、魔芋、猕猴桃、蜂蜜和烟叶等。
2、贫困人口现状。xx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约300人,实有劳动力825人,贫困人口177户673人,贫困人口超过50%。在贫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可以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贫困户。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除了35户烟农收入较为稳定外,其他贫困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基础设施现状。xx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较差,遇到雨天,大多数道路无法通车。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两层小楼外,其他农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条件极差。村内无学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镇上上学,目前有8名在读大学生和6名高中生。村内无卫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xx镇,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则忍。村党员活动中心是4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墙房,办公环境差。因环境限制,该村电力资源短缺,经常晚上供电,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没有网络,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通讯极其不便。
4、产业发展现状。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烟、种粮、发展林特产业和打工为主,2014年人均收入4242元。烟叶种植是该村主导产业,在烟叶公司支持下,种植面积达到850亩,有烤房22座。由于条件所限,招商引资相对困难。2012年引进一家石材加工厂,因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5、基层组织现状。xx村现有党员22人,村两委班子5人,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3人长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妇联主任是一名20多岁年轻女性,很少参与到村集体事物中来,村两委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市质监局帮扶的情况
1.加强领导,组建帮扶工作机构。市委政府“精准扶贫”活动专题工作会议召开后,市质监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曾勤为组长,局班子成员,各分局局长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副局长欧阳华同志为队长,抽调6名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队,为“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走访调研,摸清村内基本情况。我局扶贫工作队迅速深入联系村逐户走访,全面调研。工作队员共驻村180人次,走访入户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贫困户家庭,先后4次与xx镇党委政府领导座谈商讨xx村扶贫计划,5次召开村民大会,详细了解xx村的基本情况,并将走访了解的详细情况归类建档。通过调查,在177户贫困户中,有烟农35户,全家在外打工6户,仅留老人在家23户,伤残户3户,老年户3户。经统计,需要重点帮扶的困难户共96户354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不足,同时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术和资金。通过走访调查,确定了扶贫的重点对象,真正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争取村民对 “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明确职责,全员参与结对帮扶。按照市委政府“干部包户(人)”的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包户和一般干部包人责任制。我局县级干部13人,帮扶13户共计48人,一般干部206人,共计帮扶81户306人,剩余贫困群众由工作队兜底帮扶。任务确定后,通过春节慰问、组织活动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前往xx村,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户,为各户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其中在2015年春节前夕,局党组成员以及二级单位负责人走访慰问了该村老党员和一批困难群众,共计为该村177户结对帮扶户提供了价值1.2万元的慰问品,同时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学金,支持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4、结合实际,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村民彻底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经实地走访,该村蜜蜂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有30余户村民散养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术和龙头企业带动,蜜蜂养殖未能形成规模,产量也较低,多数蜂蜜养殖户年收入只有100多元。该村地处高山,很适合猕猴桃生长,已有几户村民正在发展猕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亩猕猴桃基地,其中20亩已挂果,年收入超过10万元。通过调查,后与村两委沟通,决定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将蜂蜜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作为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重点扶持,做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脱贫,同时联系龙头企业,帮助建立产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产业扶贫彻底实现脱贫致富。为加快发展壮大猕猴桃产业,局主要领导专程赴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基地——陕西省眉县考察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了解猕猴桃的种植、加工、储藏、销售、发展前景等情况,帮助xx村制定了科学、详细的猕猴桃产业发展计划。每亩猕猴桃年产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户种植3-5亩,可收入1-2万元。力争通过5年努力,该村猕猴桃发展至500亩,收入达到200万元。为发展蜂蜜产业,我们先后5次到湖北神农蜂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得知当前新的养蜂技术每箱年产50公斤左右蜂蜜约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为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几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经分箱后年产值可达到3000-4000元,第三年分箱后的收入可达
一、两万元。同时,该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属于“懒人”产业,老弱病残均可发展。我们将了解到的信息及时该村两委沟通,帮助该村成立了蜜蜂养殖合作社,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争取在2-3年将该村蜜蜂发展至1000箱,年收入达到80万元。
5、筹措资金,启动扶持产业发展。为加快xx村脱贫步伐,市质监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年初,局党组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每人集资捐款400元,共募集到9万多元启动蜜蜂养殖产业,计划为110户困难村民每户免费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神农蜂语公司提供蜜蜂种群和技术指导,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为改善该村医疗卫生条件和产业合作社的发展,局党组计划每年想办法筹措一定的资金,支持该村“一中心三室”建设(党员活动中心、产业合作社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筹措10万元资金,计划为该村村民每户提供1亩猕猴桃苗木,并聘请陕西眉县的技术人员,定期为该村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6.广泛动员,邀请企业参与扶贫共建。扶贫是一项社会责任,我局积极动员企业参与共建,借助企业的资金、市场,帮助联系村脱贫致富。经沟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纪中远集团、十堰福堰钢铁公司、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公司、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十堰海亿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气公司等8家企业愿意参与到xx村的扶贫工作中来。其中,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已先后2次派技术员前往xx村讲解传授蜜蜂养殖技术,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愿意为xx村移民搬迁工程免费提供水泥100吨。
三、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村民素质不高。在扶贫开发之中,劳动力资源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但xx村村民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给精准扶贫增加了难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经迁出村外,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贫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资金投入不足。xx是极度贫困的村庄,需要建设的项目多,需要扶持的资金多。该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猕猴桃产业,200多亩土地流转已经到位,但前期每亩近3000元基地建设费用成了门槛,村民缺乏资金投入,只能望地兴叹。目前政策扶贫资金有限,村民自筹资金无来源,帮建部门零基预算,也无资金投入。加之农业产业投入大、周期长,市场风险也很大,村民无法承担投入成本,资金制约成为扶贫的最大障碍。
3、技术服务不够。xx镇党委政府及xx村两委十分重视产业发展,先后发展了烟叶、魔芋、猕猴桃、蜜蜂养殖、玄生种植等产业,只有烟叶公司技术服务到位,发展较好。可烟叶种植面积900亩已基本饱和,无发展空间。其他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村里曾大力发展中药材——玄参,因村民缺乏种植技术,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龙头企业兜底,结果村民都放弃了玄参种植。村里还发展过莲藕、核桃、魔芋等产业,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经营,广种薄收,陷入停滞状态,根本问题是缺乏技术指导。
4、联动帮扶不力。xx村贫困面大,返贫率高,每年因灾、因病、因学等原因当年返贫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扶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设集团共同帮扶xx村,我局也积极争取其他8家企业从不同层面参与到xx村扶贫中来。但总体感觉是企业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市里统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设集团至今还没有实质性行动,社会联动帮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艰巨的脱贫任务。
四、今后扶贫的主要措施
1、结对帮扶增强干部责任。今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精神,扎实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活动,细化干部一对一帮扶的任务,强化干部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帮扶干部与包联户沟通联系,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建立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减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
2、资金帮扶增添基础设施。市质监局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xx村启动 “一中心三室”建设,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扶贫资金,协调相关单位,逐步解决xx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3、产业帮扶增加农民收入。帮助贫困户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重点发展蜜蜂养殖和猕猴桃产业,帮助群众连片规划建设,着力优化品种,努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尽快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此基础上引进企业拉升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帮助xx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壮大蜜蜂养殖产业。帮助发展猕猴桃产业,免费提供猕猴桃树苗,力争在明年春季推广种植200亩。事先做好与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沟通合作,开辟猕猴桃销售渠道。
4、联动帮扶增进村企共建。结合xx村实际,引进符合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通过村企合作,互助互动,借助企业的技术、资金,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降低农民发展产业遇到的市场风险,实现互利共赢。计划引进猕猴桃、魔芋、蜂蜜产业龙头企业各一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合作社发挥作用。同时争取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大力开展结对共建美丽乡村和“两创”(创文明新村、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加快建设文明新村。
5、迁移帮扶增快脱贫进程。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边远以及水电路不通、资源匮乏、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为重点,实行生态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目前该村已规划两个搬迁安置点,有18户村民有搬迁意愿。通过搬迁让村民集中居住,同时配套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6、教育帮扶谨防代际传递。积极开展“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培训,以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短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鼓励村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劳动力的能力素质,为扶贫攻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防止出现因学返贫的情况出现,市质监局继续对该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助学帮扶,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增强致富能力,巩固扶贫成果。
五、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规划统揽力度,提升精准扶贫效率。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规模化种植、养殖和经营是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虽然秦巴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各异,动植物品种多样,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经营,但结合实际分片进行规划,以几个乡镇或几个村为单元,明确产业方向,形成适度规模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还是切实可行的。如xx镇周边乡镇,或xx村及周边几个村,都发展弥猴桃,形成规模,集约化经营,这样就可以降低生产、销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价值。因此,建议市级统筹指导,县乡科学规划,分片区对产业发展、道路交通、村级公益设施进行规划,以提高扶贫效率。
2、加大资金捆绑力度,提升整体发展能力。扶持资金数额决定扶贫计划任务的落实,没有资金投入,任何规划、计划都是空中楼阁。如果仅靠帮扶单位支持,难以完成艰巨的脱贫目标。现在xx村到底能投入多少扶贫资金、项目资金,村集体和帮建单位都不清楚,计划干多少事,心中没底。建议根据市、县扶贫规划,将政策扶贫资金、有关项目资金等计划下达到乡、下达到村,加上帮建单位扶持资金、社会捐献资金、村级组织自筹资金等,将所有资金捆绑使用,有计划的谋划、规划,每年干几件大事、实事。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当产业扶贫项目确定之后,农民急需的是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可这些技术大多数帮建单位是无法提供的。当前xx村蜜蜂养殖、弥猴桃种植,需要培养几户技术带头人。建议市、县牵头,安排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技术机构或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分门别类地组织在相应片区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培训,村级组织组织产业对口的农户参加,以提高其创业能力和技术素质。
4、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升模范带动作用。贫困村的脱贫致富,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及两委班子成员发挥着关键作用。xx村党支部书记明平涛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带领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发展产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彻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村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培养、挖掘工作,力争培养一批年青有为、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致富创业团队,带动贫困村脱贫致富。
5、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形成扶贫帮建合力。精准扶贫涉及多个单位,如乡镇党委政府、村级组织、帮建单位、帮建企业、产业合作社等,结构较为复杂,甚至各有各的想法和计划。如果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各自为阵,就会大大影响扶贫效率。建议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明确主导单位和责任主体,分解具体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会加速脱贫进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报告 篇七
精准扶贫成为全党和各级政府致力于实现同步小康的共识。沿着精准扶贫的发展脉络,伴随着扶贫对象多样化,扶贫项目多样化、资金使用多样化、扶贫措施多样化、人力资源配置多样化,以及面对资金统一监管、脱贫效果统一评估、区域协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会同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亚信数据、中科宇图、航天正阳等企业,针对精准扶贫的需要,规划实施了基于大数据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精准扶贫提供决策、评估和信息管理服务。
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贵州、云南、广西三省交界,下辖一市七县,其中7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是典型的国家贫困地区。
如何在2020年实现黔西南的同步小康,黔西南州委、州政府针对黔西南扶贫工作特点,从扶贫工作的“干部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关键要素入手,规划设计开发了一整套的大数据精准扶贫工作体系,以推动黔西南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在精准扶贫的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数据掌握不准确、不及时,导致上级部门决策难。扶贫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贫困户数量、致贫原因、脱贫、返贫数据实时变化,给数据统计汇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传统的逐级汇总、上报方式难以应对如此规模的信息统计,由于数据滞后,为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带来巨大困难。
(2)扶贫工作政策及信息上传下达不通畅。上级部门无法实时掌握帮扶干部的帮扶工作情况。工作任务的下达、分配常通过会议、电话等方式,造成工作安排缺乏高效性;同时上级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干部帮扶情况,导致对基层帮扶干部的帮扶工作难以监督。
(3)缺乏对驻村帮扶干部的管理,多头派出、疏于管理,导致驻村干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难以实现。
(4)农村特色扶贫产业展示不集中。由于电商平台建设成本高,导致具有农村特色的产业信息无法在属于自己特色的农村电商平台进行展示与交易。
(5)社会扶贫缺乏参与平台或途径,参与度低。贫困户受限于知识水平与经济条件,获取帮扶政策、信息的渠道有限,处于信息匮乏状况。社会扶贫力量没有获得贫困户信息及诉求的渠道,有心帮扶但难以找到帮扶对象,缺乏参与平台和帮扶途径。
为解决上述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黔西南初步构建了由一朵云(党建民生数据云)、一张网(精准扶贫信息网)、一组中心(州、县两级综合决策协同中心)组成的大数据精准扶贫体系。通过基层党建、精准扶贫、民生监督的有机结合,通过大数据形成的海量信息服务资源分配,进行精准分解、精准定位、精准考核、精准奖惩,做到精准落实、精准管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大数据精准扶贫架构如图1所示。
大数据精准扶贫按照一套机制、两项抓手、三大管理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一套机制是平战结合(“平”指日常政务管理,“战”指应急指挥和突发事件处理)的高层会商决策机制,实现对于重大事项的快速决策和管理。两项抓手是干部召回和民生特派监督,充分发挥党管干部的机制优势,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三大管理要素是建立规范和流程,实现对“人”“项目”“资金”三大核心要素的过程监督,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黔西南大数据精准扶贫体系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价值实现等环节,构建了完整的信息服务链,支撑精准扶贫的全过程管理和工作实施(见图2)。
1. 建立以贫困户为单位的精准扶贫动态信息体系
精准扶贫的难点在精确掌握贫困户的数据,依托基层党建,建立基层精准扶贫的帮扶领导核心,组建党建扶贫工作组(帮扶单位负责人、村支书、第一支书、帮扶队员和驻村干部共同组成),以户为单位,推行七步工作法(见图3),通过动态建档、摸清家底、综合诊断、能力评估,为每户制定脱贫方案,分别纳入四大类扶贫体系(产业扶贫、移民搬迁、兜底扶贫、医疗救助),完成动态监督和扶贫效果评估。
2. 建立以贫困村为单位的信息公示制度,保证数据真实
通过综合建档,完成对贫困户原始数据的采集,结合村级的信息公示和群众评议,对贫困户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贫困户信息的精准和真实。
3. 围绕干群关系,规划精准扶贫数据应用模式
构建全新的干群关系,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在大数据精准扶贫体系中,构建了以干部、贫困户为对象的网络空间,通过两个空间的互动,构建精准扶贫的个人信息平台,实现干部驻村工作、贫困户脱贫的信息归集,为干部考核和贫困户的脱贫效果评估提供过程数据的支撑。
4. 规划建设黔西南区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通过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三大服务:第一项服务是民生调查,为政府和民众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第二项服务是政务大厅,为公众提供政务解读和网上办事大厅服务;第三项服务是公众生活,主要涉及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健康医疗、旅游休闲等服务。通过网络服务,可以实施了解民众的需求数据,旨在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为公众提供权威、可信的信息服务。
[5.扶贫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
通过同步小康扶贫小组,构建特色农产品采集平台,对接农产品合作社和学校、单位食堂,为农产品提供内销渠道。
6. 搭建精准扶贫干部管理考核和资金监管体系
干部管理。全面构建干部日常工作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日台账、周督促、月评估”,建立干部工作责任评估体制,实现动态监督,为实现干部召回、党建约谈、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提供定量评估依据。
积分激励。旨在引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通过规定动作、规范行为的积分获得,提升干部使用智慧党建系统的良好体验,实现完成工作与即时激励有机融合,在趣味性场景中融合价值标准,最终将积分与干部考核挂钩,强化激励效果,强化价值观养成。
民生监督。构建以纪委系统为核心的资金、项目监管机制,杜绝资金使用过程的非法行为。通过信息公示,实现民生资金的阳光化管理和全民监督。
7. 构建基于时空GIS大数据可视化的政府新型决策模式
在精准扶贫的精准化过程中,产生大量与时间维、空间维相关的实时数据,有农户的生产、生活数据、干部工作数据、民生资金使用数据,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管理好碎片化、非结构化海量数据,加强时空大数据精准分析和科学决策,建立多维数据可视化服务平台决策机制?就要求把这些数据用到政府管理智慧化、科学化的决策中,必须建立一套基于时空GIS技术的可视化平台、基于时空大数据的科学决策平台。
时空GIS大数据可视化综合决策系统,是国内首例将政府数据和时空GIS、大数据可视化、决策支持系统融合的系统。它首先是一个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对智慧党建平台产生和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并与时空信息进行融合,根据工作需要,对涉及党务、政务、民生、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重大工作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展现,建立重大问题的预警处置机制,确保决策层及时全面掌握信息,进行协同办公,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时空GIS大数据可视化综合决策系统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融合了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的多模型组合建模技术形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它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多种分析模型和多种分析角度,在精准扶贫干部管理等时空场景下进行多维度分析,供领导作出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时参考。
例如,通过党建扶贫GIS数据可视化系统,可以查看每个干部的工作位置分布,查询任务进度和完成情况,同时可以查询单位考核排名、干部约谈和召回进度等信息(见图4)。
扶贫小组下基层挨家挨户访问情况,录入信息,建立档案卡,包括家庭基本信息、生活生产资料、健康教育情况、家庭收入情况等,通过摸清家底的形式了解农户的致贫原因,对贫困户进行能力评估,通过综合诊断给出脱贫帮扶方案。
8.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报告 篇八
一、实践与成效
“电商扶贫”是“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2015年,永州市与阿里巴巴集团、甲骨文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和“满天星点亮中国·湖南永州农产品防伪溯源体系”建设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在县区同步推进农村淘宝项目的地级市。到2015年底,全市建成阿里村淘县级服务中心11个、村级服务点860家,“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永州模式”初步形成。去年,永州市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提升了4个百分點,脱贫12万人,111个村脱贫摘帽,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面小康管理成效优秀奖”,另有7个县区分别获得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十先进(十快进)县奖。
从长远发展看,改善了农村基础条件。2015年,全市新建农村公路605公里、农村招呼站155个,改造农贸市场28家,4G等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规划建设了永州电子商务产业园、湖南象外科技电子商务产业园、永州电子商务创客孵化服务中心等电商聚集区,引进了“握物流”智慧物流平台,线下实体落户永州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电商基础更加夯实。
从产业发展看,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农村电商的发展,实现了“互联网+农户”、“互联网+合作社”、“互联网+农业龙头企业”的组织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生产、集团式经营。电子商务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流通全过程中,吸引了阿里、京东、苏宁云商、农商一号、湘村购、邮乐购、易田购等电商平台扎根永州,并发展了“GO永州”、中国蛇网、爱个购等一批本土农村电商平台,通过市场消费需求引导,引领和带动了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升级。去年,全市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569个、农地流转面积80万亩,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90个,新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6家。
从经济效益看,激发了农村市场活力。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加快释放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催生的强大活力,拓宽了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外延,解决了农村大量需要的工业品下乡和优质农副产品进城问题。通过“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改变了以往“小件在小卖部、大件跑县城”的消费方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了本地百姓收入。
从社会效益看,拓展了创业就业空间。农村电商的开发,为广大电子商务创业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通过政策扶持、服务指导,吸引了一大批创业者,农村人才大量回流,出现了电商村、电商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2015年,永州举办了千人电商大会,对2400多名村支书、4万多名返乡青年进行了“农村淘宝”业务知识培训。农村电商推动涌现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热潮,目前,永州农村电商从业人员6万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占16%。阿里村淘合伙人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占30%,其中研究生学历占2%。
二、问题与困难
一是农村物流体系不畅。现有的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营运成本高,难以适应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态势。如,江永县的“四通一达”快递公司收货价格相比长沙要高不少。长沙发往北京的快递,首重一般按3公斤计算,3公斤内6元,续重每公斤增加1.5—2.0元;而江永发往北京的快递,首重一般按1公斤计算,1公斤8元左右,续重每公斤增加2.0—2.5元。永州优质水果香柚产地收购价每个7.8元左右,发到北京每个到18元左右,物流费用比产品还贵。再如,永州发往桂林市的货物需要到衡阳市中转,费用比发往北京还要高。
二是信息化建设滞后。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差,实用信息少,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商发展和应用。以永州为例,农村地区的宽带发展水平整体上落后全省平均水平,仍有3%的行政村未接入4Mbps以上宽带,部分已经运营的阿里村淘服务站点只能靠3G移动网络。
三是品牌意识淡薄。农民的农产品品牌意识还不强,农产品防伪溯源体系建设滞后,质量安全也没有保障,而这些恰恰是决定销路的关键所在。目前,永州的农副产品在网上较为走俏的依然主要是江永五香、道州脐橙、永州异蛇、东安鸡等已形成品牌的产品。
四是电商人才缺乏。贫困地区本身就存在人才流失的现象,跳出农门的本土人才大多愿意在大城市打拼。留在农村的贫困人口,其思想意识本来就较为保守落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依然将电子商务等同于“高大上”。即使有年轻人懂电脑,因缺乏“触网”实践操作,既不会产品包装、策划、营运、结算,又不能在网购客服中及时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很难适应电商发展。
五是政策普惠度不够。目前,国家及有关部委在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存在“扶强不扶弱”的情况,比如,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扶持的都是电商基础较好的县域,“互联网+精准扶贫”示范县也把目标锁定在832个贫困县。2014年底,永州经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2万人,其中五个重点县贫困人口仅占54.7%,还有接近一半的贫困人口得不到政策扶持。
三、思考与启示
(一)完善物流体系
物流配送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保障,是“互联网+精准扶贫”能够发力的关键环节。从永州来说,要打造现代化立体式的物流体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三年交通大建设行动,提高交通网络密度,打造“水、路、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要重点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能电商物流仓储设施,搭建便捷高效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与铁路、高速物流网络的无缝对接。
(二)注重错位发展
“互联网+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既要坚持整体推进,实行全市统一部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又注重打造特色,结合各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实现错位发展。要按照政府搭平台、树形象,企业作广告、推产品的方式,重点围绕旅游、特色农产品等优质资源做文章,推进主题鲜明、种类丰富、亮点突出的农村电商差异化发展。要支持多种形式的农村电商入驻永州,搭建各县区交流发展农村电商经验的统一平台,以农村电商为突破口,以农产品上行为要旨,鼓励“小而美”的电商模式,形成永州特色。
(三)突出示范带动
积极推进与阿里巴巴等知名网络平台的深度合作,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互联网+商贸流通”、“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智能物流”、“互联网+乡村旅游”的模式,探索多领域的开发交流。继续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带动提升永州电商辐射力,将永州打造为吸引全国电商和人才的战略“洼地”。同时,要大力推进电商示范创建,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电商示范区创建标准,强化扶持,整合资源,在每个县区打造一个经营好、效益高、影响大的电商网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村电商上水平、上台阶。
(四)强化人才培育
要充分利用羊群效应,培育电商市场主体。要大力整合现有的电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农村合作社等资源,着力搭建电子商务政策、规划、培训、技术、信息等一体的电商服务生态链。要大力培养一批创业领头羊,依托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协会、本地的电商服务商,组织开展各类电商普及性、提高性培训,承接全省乃至区域性大型电商培训活动。要整合各类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有电商实践经验的人才返乡创业,示范带动贫困群众“触网”,调动各类人员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五)加快农业升级
鼓励组建农建投等投资开发公司,整合各类涉农专项资金,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对标准化生产基地投入,大力发展“三品一标”产品。加快农产品防伪溯源体系建设,利用电商销售模式倒逼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保障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六)推進区域合作
【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报告】推荐阅读:
会昌县水洲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06-27
个人一对一入户精准扶贫调研报告07-07
精准扶贫扶贫工作10-20
精准扶贫简报09-22
精准扶贫帮扶制度06-17
精准扶贫思想心得07-09
精准扶贫的政策08-28
教师学习精准扶贫心得06-20
精准扶贫单位帮扶措施07-15
精准扶贫顺口溜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