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质控操作规程(共10篇)
1.检验科质控操作规程 篇一
理化检验操作规程
(—)物理检验
1.使用电气设备时,应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设备的电压相符,不符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气设备,也不得用湿手接触电气开关。
2.机械性能试验前应对试验机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试验。装卸试件应戴手套,有危险的试验要有安全监护人在场。试验完毕后必须卸载。
3.进行脆性材料试验时,在试件的周围应设防护罩,防止试件破碎飞出伤人。作冲击拉力试验时,工作人员应站在试验机的侧面。4,制备金相试样时,应戴防护眼镜。精神应集中,防止试样从抛光盘飞出。倾倒酸碱液,应戴耐酸、耐碱橡皮手套,金相显微镜应安放在阴凉、干燥、无灰尘和无酸碱蒸汽的地方,用完后用防尘罩遮盖6.金相试验所用化学药品应由专人负责保管,用过的酸碱液及有毒药品必须按规定妥善处理,严禁乱放乱弃。
(二)化学分析
1.对易挥发、易燃的药品(如酒精、乙醚、磷等)必须盛在专用容器或液体中,存放在干燥、阴凉及通风处,严禁接近明火。取用时应在排风柜内或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强氧化剂不得和易燃物在一起存放。倾倒易燃物时严禁附近有明火。
2.强酸强碱液体应放在安全地点,不应放在高架上。吸取酸、碱及
有毒液体时,应用吸球吸取,禁止用嘴吸。倾倒酸碱液时应戴耐酸碱的橡皮手套。
3.加热试管内的溶液时,管口不要对着人。
4.易爆介质严禁与空气混合,以免形成爆炸混合物引起爆炸。使用易爆介质必须有安全措施。
5.所有用于制取气体的容器和装置必须有安全放空设施,在发生事故或停止工作时可以放空。
6.测定碳、硫时电炉两端应放安全罩。
7.移动或使用爆炸性药品时,要小心轻拿、轻放,不得剧烈震动。8,接触有毒物品的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后必须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将有毒药品及含毒物质的残液、残渣处理干净,并认真洗涤,淋浴。绝对禁止在有毒操作地点炊水。
9.有毒试剂的蒸发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盛装过有毒物品的容器应先用碱液仔细洗涤,再进行一般洗涤。
10.所有有毒物品应存放在密闭的容器内,贴上标签,由专人保管,并建立领用制度。工作完毕药品柜必须加锁。
大连金鼎石油化工机器有限公司
2009.7.1
2.超声波检验操作规程 篇二
UT检测岗位职责
1、负责按相关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对钢管焊缝进行超声检测及判定。
2、负责超声波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校准及设备维护。
3、负责超声检测对比试样及工艺参数的校准。
4、负责擦伤记录的填写及质量信息的反馈。操作方法和步骤
1、接通电源:开启面板上的电源开关,可听到仪器内部发出频率约2KHZ 的微弱音响,表示仪器的直流变换器工作正常。约1分钏后,荧光屏上即会出现扫描基线。
2、调节面板上的聚焦旋钮,使波形聚焦至最清晰为止。
3、调节扫描速度:采用水平调节法,CSK-IA试块调节,将探头对准R50、R100调节仪器,使B1、B2分别对准水平刻度L1、L2。当使用K2探头时,L1=44.7、L2=89.4;当使用K3探头时,L1=47.4,L2=94.8,这时水平距离扫描速度为1:1.4、调节探伤灵敏度:采用对比试块,调整仪器灵敏度。当采用¢1.6通孔对比试样时,合格极限信号为100%;当采用¢3.2通孔对比试样时,合格极限信号为33.3%。
5、探伤准备:清理焊缝两侧,不允许有锈蚀、斑点、氧化层、油漆和飞溅等污物。
6、用毛刷在焊缝两侧各50mm范围内刷耦合剂(浆糊)。探头应垂直于焊缝表面旋转50mm处。用一、二次波在焊缝单面双侧进行锯齿形招查,每次前进齿距不得超过探头晶片直径。当发现缺欠产生的信号大于给定的灵敏度合格极限信号时,则该缺欠应视为缺陷,应在该部位用石笔做出标记。
3.模具检验员操作规程 篇三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承制的和外协厂家承制的所有模具,其中包括:机械加工的金属模具、手工的木模具、手工翻制的树脂模具。
二 型板模具检测规程
1机械加工的金属模具、手工的木模具外形检测 1.1模具外观检查
1.1.1 检验方法:模具形状、划痕、机械损伤、锈蚀、裂纹:用目测法。粗糙度检测:以木模和金属模两种样块为标准,用视觉或触觉的方法对被检模具工作表面进行比较。模具表面凹陷:用直尺配合深度尺检测。
1.1.2 检验数量:全检 1.1.3 参照标准:产品图纸、客户对外观的相关规定,木模GB/T 14495-2009木模粗糙度样块。金属模GB/Y6060.1-1997机械加工粗糙度表面比较样块。1.1.4 检测内容:
1.1.4.1 模具上下模工作部分必须制作完成,无缺漏项。对照图纸检查形状是否一致。1.1.4.2 模具不允许有裂纹,工作表面光顺平整不允许有划痕、机械损伤、锈蚀等缺陷 1.1.4.3 模具粗糙度。1.2模具尺寸检测
1.2.1检验方法:用三坐标、千分尺、游标卡尺、角度尺、高度尺、R规测
1.2.2 检验数量:全检 1.2.3 参照标准:首先按图纸、客户相关规定。其次如客户无特殊要求则按本厂技术部下发的技术标准,以上两项均无规定的按下列规定执行:(1)铸造用木制模样和芯盒技术条件,参照JB/T7699—95标准。
(2)工艺上未注明起模斜度、型芯头尺寸和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的参照JB/T5105、JB/T5106 和GB/T11350的规定。(3)铸件模样型芯头基本尺寸应照JB/T5106—91标准。(4)铸件模样、起模斜度、参照JB/T5105—91。
(5)未注形位公差参照GB/T6414-1999中的6~7级精度要求。(6)模样的铸造合金收缩率参照JB/T 4022.1-99标准。
(7)铸件机械加工余量参照GB/T11350—89标准与GB6414(铸件尺寸公差》配套使 用。
1.2.4 检测内容:
1.2.4.1 对外形进行全尺寸检测。
1.2.4.2 对外形芯头配合情况进行检测,对模具的起模斜度进行检测。
1.2.4.3 对相关标识(客户标识、铸造厂标识、模具号标识)的内容、尺寸、位置进行检测。对客户有严格规定生产日期标识位置的模具进行相关检测。
1.3树脂型外观检测与木外形要求相同,外形尺寸用树脂型与图纸对比长宽高,看其收缩情况是否合格
1.4 检测结果的处理及相关信息的传递:对外形模具的检测结果进行准确清晰地记录并形成文字报告,并以书面形式快速的反馈给相关部门,同时将结果上报给相关领导。如果有不合格项模具不可下转,应将模具退回相关部门修正后再报检,并由模具检查员复检合格后转下序同时以书面形式快速的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将结果上报给相关领导。
2型板模具工装检测
2.1检验方法:用目测、钢板尺、游标卡尺、角度尺、高度尺、R规测
2.2检验数量:全检 2.3参照标准:型板工装图 2.4检测内容:
2.4.1浇注系统方向是否正确,浇道之间的搭接面积。(需要型板工装图)2.4.2冒口垫的厚度、角度、位置是否合理。(需要型板工装图)2.4.3排气槽规格及位置。(需要型板工装图)2.4.4冒口颈截面积是否一致。
2.4.5模型上的标识、浇注日期、图纸要求的文字是否合格。(需要型板工装图)2.4.6型板上打印的型号是否正确。(需要型板工装图)2.4.7树脂型分布是否合格(需要型板工装图)2.4.8浇注系统型号。(需要型板工装图)2.4.9冒口径规格及位置。(需要型板工装图)2.4.10冒口规格。(需要型板工装图)
2.4.11排气针规格及位置。(需要型板工装图)2.4.12冷铁规格及位置(需要型板工装图)
2.5检测结果的处理及相关信息的传递:对型板的检测结果在产品流程单上进行准确清晰地记录,并快速的反馈给相关部门,同时将结果上报给相关领导。如果有不合格项模具不可下传,同时以书面形式将结果快速的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将结果上报给相关领导,应将模具退后相关部门修正后再报检,并由模具检查员复检合格后转下序同时以书面形式快速的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将结果上报给相关领导。三 芯合模具检测规程 1芯合外观检测
1.1 检验方法:用目测、粗糙度检测用木模和金属模两种样块对被检模样和芯盒的工作表面用视觉或触觉的方法进行比较、游标卡尺、角度尺等仪器检测。
1.2 检验数量:全检 1.3 参照标准:产品图纸、客户对铸件内腔的相关规定,木模GB/T 14495-2009木模粗糙度样块。金属模GB/Y6060.1-1997机械加工粗糙度表面比较样块。1.4 检测内容: 1.4.1 模具上下模工作部分必须制作完成,无缺漏项。对照图纸检查形状是否一致。1.4.2 模具不允许有裂纹,工作表面光顺平整不允许有划痕、机械损伤、锈蚀等缺陷 1.4.3粗糙度检测用木模和金属模两种样块对被检模样和芯盒的工作表面用视觉或触觉的方法进行比较。
1.4.4 芯合模具上下模工作部分依据定位面检测错箱情况。手工木芯合错箱0.3mm,以下,金属热芯合错箱0.2mm以下。1.2芯合尺寸检测
1.2.1检验方法:用千分尺、游标卡尺、角度尺、高度尺、R规、百分表测
1.2.2 检验数量:全检 1.2.3 参照标准:首先按图纸、客户相关规定。其次如客户无特殊要求则按本厂技术部下发的技术标准,以上两项均无规定的按下列规定执行:(1)铸造用木制模样和芯盒技术条件,参照JB/T7699—95标准。
(2)工艺上未注明起模斜度、型芯头尺寸和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的参照JB/T5105、JB/T5106 和GB/T11350的规定。
(3)铸件模样型芯头基本尺寸应照JB/T5106—91标准。(4)铸件模样、起模斜度、参照JB/T5105—91。
(5)未注形位公差参照GB/T6414-1999中的6~7级精度要求。(6)模样的铸造合金收缩率参照JB/T 4022.1-99标准。
(7)铸件机械加工余量参照GB/T11350—89标准与GB6414(铸件尺寸公差》配套使 用。
1.2.4 检测内容:
1.2.4.1 对芯合进行全尺寸检测。
1.2.4.2 对芯合芯头配合情况进行检测,对模具的起模斜度进行检测。
1.2.4.3 对相关标识(客户标识、铸造厂标识、模具号标识)的内容、尺寸、位置进行检测。对客户有严格规定生产日期标识位置的模具进行相关检测。
1.3 检测结果的处理及相关信息的传递:对芯合模具的检测结果进行准确清晰地记录并形成文字报告,并以书面形式快速的反馈给相关部门,同时将结果上报给相关领导。如果有不合格项模具不可下转,应将模具退后相关部门修正后再报检,并由模具检查员复检合格后转下序同时以书面形式快速的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将结果上报给相关领导。
2芯合模具工装检测
2.1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角度尺、高度尺、R规测
2.2检验数量:全检 2.3参照标准:芯合工装图 2.4检测内容:
2.4.1 在分型面上,定模、动模镶块平面应分别与定模、动模模板齐平,可允许略高,但高出量不大于0.05mm。
2.4.2模具所有活动部分,应保征位置准确,动作可靠,不得有歪斜和卡滞现象,要求固定的零件,不得相窜带动。
2.4.3 滑块运动应平稳,合模后滑块与楔紧块应压紧,接触面积不小于四分之三,开模后定位准确可靠。
2.4.4 合模后分型面应紧密贴合,如有局部间隙,其间隙不大于0.05mm(排气槽除外)2.4.5 芯合是否有排气。
2.4.6 内模抛光是否合格。
2.4.7 顶针长度,顶杆顶部是否与芯合平面一平。2.4.8 芯合支腿长度。2.4.9 芯合上打印的型号。2.4.10 活块与芯合的配合是否合格 2.4.11 排气针规格 2.4.12 射口的位置和规格 2.4.13 芯铁的的规格
2.4.14排气是否合理,砂芯是否射实(此项实际效果必须上机实验才能发现砂子是否射实)。
4.汽车维修检验试车员安全操作规程 篇四
1、路试起步前,首先检查保修项目完成情况,检查油、水,拉紧驻车制动器,挂入空档并踏下离合嚣踏板后方可发动,待发动后慢慢松开离合器踏板,注意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2、起步前必须关好车门,检查调试制动系时,气压制动系的气压不得低于294—392DA[3---4KG/CM2]。
3、倒车时必须前后看清楚通道情况,并与指挥倒车人员取得联系,按手示进行。
4、试车时车辆前后必须挂试车牌,并在指定地点进行路试,参加路试随车人员不得超过3人。
5试踏制动踏板时应先与车上人员示意后再进行试验。
6、试车完好后,应按规定检查有关部位,待各部位通过检查合格后,由检验员签字并出具出厂合格证批准出厂。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将电源总开关关闭,挂低档,拉驻车制动器,并通知车主前来接车。
5.检验科质控操作规程 篇五
汉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 编号:LAB/SOP/HY/微-001 日期:2010年5月3日
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订
第1页,共3页
一、【标本采集】
1.血液采集:(1)以无菌方法采血,采出的血液标本立即注入适当的液体增菌培养基内,迅速轻摇,使之充分混匀,以防止凝固。(2)采血量:增菌液与血液标本比例为5-10:1,成人一次采血8-10ml,婴幼儿1-5ml。
2.骨髓标本:(1)采集部位及时间:一般用骨髓穿刺针从髂骨采集骨髓标本,最好在用药前,发热患者要在发热初期或高热期采集标本。(2)标本采集要严格无菌操作,增菌与运送同血液标本。
二、【检验方法】
1.培养:标本接种于肉汤增菌液后,立即置35℃孵箱内孵育,每天观察培养液内有无混浊、沉淀菌膜、色素颜色变化等。肉汤出现变化 怀疑菌种 混浊 革兰氏阴性杆菌 均匀混浊,有绿色荧光 绿脓杆菌 上面澄清,下面沉淀 链球菌 自下而上溶血现象 溶血性链球菌 肉栋样凝固 葡萄球菌
表面有灰白菌膜 枯草杆菌或类白喉杆菌 2.检验:对有细菌生长迹象的血培养瓶应及时做如下检验
(1)以无菌操作挑取培养物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一旦有细菌生长可向临床作初步报告。
(2)同时转种于血平板或其它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3)根据菌落特征及菌体染色镜检形态,进行常规生化反应,同时做药敏试验。
三、【检验程序】
血液、骨髓
↓
增菌培养(需氧及厌氧)
↓
———————————————————————————— ↓ ↓ ↓ 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直接药敏试验 ∣ ↓
(35℃ 4-6小时)初步报告
↓
↓ ↓ 需氧培养及CO2环境培养 厌氧培养(血平板
等分离培养基)
(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菌落观察—————————∣
↓
↓ ↓ 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纯培养
↓
———————————————————
↓ ↓
血清学检查→确定报告←生化反应试验、药敏试验
四、【结果报告】
1.根据增菌液培养结果直接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确属致病菌时可向临床做初步报告,最后根据细菌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及时向临床报告。
2.培养7天无菌生长时,可报告为“经7天培养无细菌生长”。对于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标本应培养1个月,才能做出报告。
3.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细菌(可排除污染);(2)发病2周后血中抗体滴度增高。
作者:肖德慧
6.检验科2017年质控计划 篇六
本为了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检验科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要求。近年来,随着我科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检验科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实施,本检验科将根据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从体系文件的编写、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人员素质的提高、检验全过程(检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室间质评及管理评审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求真务实,不断探索,持续改进,在检验科中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一.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已编写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质控小组和科室负责人要定期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持续整改措施。二.管理层要高度重视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绝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工作,有效的运作必须是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因此,科内生物安全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要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三.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到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强人员培训是有效的手段。检验科要根据发展的需要、工作的复杂性、转岗等不同情况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和三基三严训练,提升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形式灵活多变,可采取科内业务学习、科外培训、请专家授课的形式。为保证培训质量,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授权制度,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的主动局面。
四.对检验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检验工作自检验申请单的开出、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标本的接收、标本的检测直至检验报告单送抵申请者(或患者)手中是一条相互关联的多环节的工作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均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对其全程控制。为保证有效性,将检验全过程划分为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独立环节进行管理,使其独立性得到强化、突出。
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前过程指从申请单的开出至标本送到检验科的过程。研究表明,检验前阶段所用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实际上许多关于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抱怨和投诉与标本的质量有关,并不是检测过程的原因。因此,对检验前过程的控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检验前过程大多发生在检验科外,容易被忽视且不易控制,这造成了该阶段成为三个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检验科可利用全院的业务学习、邀请医护人员参加科内学习、检验通讯、印制发放原始标本采集手册等方式,对临床医护人员讲解宣传检验前过程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其了解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的不同要求、注意事项及检测结果的受影响因素等知识,严格按规定正确规范地采集标本或监督病人正确留取标本。此外,还应对标本运输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避免送检不及时、不规范影响检验质量。2 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检验中指标本在实验室检测的过程,包括标本的接收过程。(1)重视标本的接收。检验科要建立专门的标本接收和拒收登记,由检验人员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核查签收。核查内容应包括:申请单填写是否正确齐全、申请单与标本的唯一性标识是否一致、标本质量是否满足申请项目需要、标本是否及时送检等方面。对不合格标本拒收,并向送检者说明拒收原因,必要时可直接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要求重送标本。对接收和拒收标本均应记录并保存。(2)把好仪器、试剂关。
合格的设备和试剂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检验科将对试剂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管理、试剂采购及出入库、保存条件、试剂的使用记录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杜绝不合格试剂进入检验科,杜绝不合格试剂和过期试剂应用于检测。在检测仪器方面,也应制定标准化设备管理文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专人保管,对仪器设备考察、购买、使用、校准、保养、维护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确保仪器设备的运行条件与使用手册要求一致,例如电压、电流、湿度、温度等。
(3)严格实验室标准化操作规程。
我科将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仪器、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对所有的仪器设备和检测项目编写标准化操作规程。其内容应包括:检测原理、性能参数、原始样品要求、溶器和添加剂、校准程序、检验程序、质控程序、干扰和交叉反应、生物参考区间、样品可报告区间、警告危急值、实验室解释(临床意义)、变异的潜在来源、参考文献等方面。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使操作过程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操作误差。(4)做好室内质控。
通过室内质控可发现仪器、试剂误差波动规律并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检验科将建立室内质控的标准化文件(SOP),开展除大便常规外的所有项目室内质控、建立质控原绐记录,质控图,每月有质控小结,使用12s、13s、22s、41s、10x等规则对失控进行判定,并建立失控分析记录。3 检验后的质量控制。
检验后过程指检验结果的审核、发出、临床应用、标本保存的过程。(1)检验结果的审核。
建立双审核制度,先由操作者作为报告人进行初审,然后由经授权的负责人进行复审。如发现漏检、错检、书写不规范、病人资料不符合等情况,及时查对或与报告人联系,及时纠正。对有疑问或较异常的结果可经复查后才发出(2)检验结果的发放
检验结果的发放必须及时、保密。经消毒后统一发放检验单。(3)已检标本的保存。
检验科应对有保存意义的已检标本进行保存,并制定标准化文件对保存方法、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确保在保存期内可追溯到原始标本。做好这一环节,既有利于检验结果的复查,也有利于检验人员的自我保护。我科将所有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暂定为7天。五.积极参加室间质评工作
7.室内质控实际操作 篇七
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质控品选择 仪器校准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设定靶值:
各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自行确定靶值。使用现行的测定方法。
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做为确定靶值的参考。
(一般应使用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
暂定靶值的设定
新批号的质控品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
根据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的至少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数,作为暂定靶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靶值。
暂定靶值的设定
以上暂定靶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靶值进行室内质控; 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平均数做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靶值。暂定靶值的设定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常用靶值的设立
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靶值。
对个别在有效期内浓度水平不断变化的项目,则需不断调整靶值。设定控制限
控制限通常以标准差倍数表示。
暂定标准差的设定:同暂定靶值的设定。常用标准差的设定:同常用靶值的设定。
对于标准差,使用的数据量越大,其标准差估计值将更好。
稳定性较差的质控品
对于不是每天开展的项目、检测次数较少或有效期较短的项目可先作“即刻法”质控(Crubbs氏法)进行,待累积达20次数据后进行常规控制。
采用Crubbs氏法,只需连续测定3次,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检验和控制。
Crubbs氏法具体计算方法
计算出测定结果(至少3次)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s)。计算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
Crubbs氏法具体计算方法
将SI上限、SI下限与SI值表(表)中的数字比较。
Crubbs氏法具体计算方法(1)当SI上限和SI
下限
(2)当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处于n2s~n3s值之间时说明该值在2s3s范围,处于“告警”状态。Crubbs氏法具体计算方法 (3)当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 n3s值时说明该值已在3s范围之外,属“失控”。数值处于“告警”和“失控”状态应舍去,需重新测定该质控血清和病人样品。舍去的只是失控的这次数值,其它测定值仍可继续使用。 质 控 规 则 WESTGARD规则:目前我们所用新和质控系统中所有定量检测全部用此规则。 免疫ELISA法用S/CO值。 使用以下规则,一般可使误差率控制在2%以内。WESTGARD质控规则 1、12S:为警告规则,提示有一水平质控值超出±2S,发出警告,由随机或系统误差引起。 2、13S:失控规则,提示有一水平质控值超出±3S,提示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增大造成的失控。 3、22S:失控规则,是系统误差,有二种表现①同一个水平的质控品连续2次控制值同方向超出+2S或-2S限值;②在1批检测中,2个水平的质控值同方向超出+2S或-2S限值。 4、R4S:失控规则,提示随机误差增大造成的失控。 ①同一个水平的质控品连续2次质控值一正一负SD值相距超过4SD的情况。 ②在同1批检测中,两个水平质控值一正一负SD值相距超过4SD的情况。(如:1个水平质控品的控制值超出+2S限值,另1个水平控制品超出-2S限值) 5、41S:失控规则,有连续4次的控制值超出+1S或-1S限值,是系统误差。 ①1个水平控制品连续4次控制值超出+1S或-1S限值; ② 2个水平控制品连续2次控制值同方向超出+1S或-1S限值。6、7 X:失控规则,有连续7次控制值在均数的一侧,是系统误差,连续7次质控值在均值的一侧。 7、7 T:失控规则,提示趋势性变化,属系统误引起。质控值出现连续七次逐渐减低或升高的趋势。 失控判断流水线:(用12S警告规则启动) 失控情况处理 失控情况处理 操作者在测定质控时,如发现质控数据违背了控制规则,应填写失控报告单,报告专业组长做出是否发出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患者标本检验报告的决定。 失控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病人标本报告可能作废。失控情况处理 1、首先要尽量查明导致的原因,然后再随机挑选出一定比例(例如5%或10%)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最后根据既定标准判断先前测定结果是否可接受,对失控做出恰当的判断。 2、对判断为真失控的情况,应该在重做质控结果在控以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如失控信号被判断为假失控时,常规测定报告可以按原先测定结果发出,不必重做。 失控原因分析 1、操作上的失误 2、试剂、校准物失效 3、质控品的失效 4、仪器维护不良 5、采用的质控规则、控制限范围 6、偶然因素等等。 失控原因查找步骤 1、先回顾整个过程,思考会有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然后作出相应初步处理。如未找到明显问题再如下操作。 2、重测同一质控品。此步是主要是用以查明人为误差,每一步都认真仔细得操作,以查明失控的原因;另外,这一步还可以查出偶然误差,如是偶然误差,则重测的结果应在允许范围内(在控)。如果重测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可以进行下步操作。 3、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如果新开的质控血清结果正常,那么原来那瓶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或者被污染。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4、进行仪器维护,重测失控项目。检查仪器状态,查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换,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对仪器进行清洗等维护。另外还要检查试剂,此时可更换试剂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5、重新校准,重测失控项目。用新的校准液校准仪器,排除校准液的原因。 6、请专家帮助。如果前五步都未能得到在控结果,那可能是仪器或试剂的原因,只有和仪器或试剂厂家联系请求他们的技术支援了。 OCV的概念 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最佳条件下某项目所能达到的最好精密度水平。其基本原则是,OCV测定需采用与常规工作相同的试剂、仪器及检测方法。 实验室都用OCV测定来确定本室新开展的一项新项目的精密度,如果数值偏大,则说明该测定方法可能不稳定,不成熟,应该尽量避免在本实验室使用该方法。 RCV的概念 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条件下,常规工作中某项目检验的精密度水平。是室内质控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每更换一次质控血清批号后,均应对新质控血清进行RCV测定。一般实验室的质控工作都是以RCV为标准的。 目前国内和国际推荐的CV值: (摘自周新、涂植光主编的全国规划教材《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本科)》) 江苏省临床化学推荐化学RCV: (摘自《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 江苏省临床化学推荐化学RCV(摘自《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PT<5%,INR<7%,APTT<5%,Fbg<7%。WBC<5%,RBC<2%,Hct<3%,Plt<9%。尿液室内质控判断规则 半定量质控。 阴阳性判断错误或超出正负一个量级为失控。 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 (1)当月每个测定项目原始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2)当月每个测定项目除外失控数据后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3)当月及以前每个测定项目所有质控数据的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 (1)当月所有项目原始质控数据。(2)当月所有项目质控数据的质控图。 (3)所有计算的数据(包括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4)当月的失控报告单(包括违背哪一项失控规则,失控原因,采取的纠正措施)。 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 每个月的月末,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应将以下汇总表上报实验室负责人: (1)当月所有测定项目质控数据汇总表。(2)所有测定项目该月的失控情况汇总表。 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每个月的月末,都要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评价,查看与以往各月的平均数之间、标准差之间、变异系数之间是否有明显不同。如果发现有显著性的变异,就要对质控图的均值、标准差进行修改,并要对质控方法重新进行设计。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第一条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禁止脱岗,禁止与生产无关的一切活动。 第二条 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细则,防止刀伤、碰伤、棒伤、砸伤、烫伤、踩膜跌倒及身体被卷入转动设备等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 开机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对转动设备,应确认无卡死现象、安全保护设施完好、无缺相漏电等相关条件,并确认无人在设备作业,方能启动运转。启动后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 第四条 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禁止无证操作。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吊机操作者作业时要避开重物,禁止乱摔、乱碰斜吊重物等野蛮操作。 第五条 不准超高、超重装运钢材原料,不准超高准放物料,防止倾斜倒塌伤人。 第六条 按章作业,有权拒绝上级或其他部门的违章指令,并可在向直接上级报告无效后越级向上反映。 第七条 搞好岗位安全文明生产,认真贯彻“十字操作法”,发现隐患(特别对因泄漏而易引起火灾的危险部位)应及时处理及上报。及时清理杂物、油污及物料,切实做到安全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2.第六条出勤时,机车乘务员应携带工作证、驾驶证、岗位培训合格证(鉴定期间由机务段出具书面证明)和有关规章制度,到(机车调度员处)报到。3.第六条出勤时,接受指纹影像识别、(酒精)含量测试。 4.第六条出勤时,按规定领取(司机报单、司机手册、列车时刻表、运行揭示)等行车资料和备品。 5.第七条出勤时,认真阅读核对运行揭示及有关安全注意事项,结合担当列车种类、天气等情况,做好安全预想,并记录于(司机手册)。 6.第八条办理运行揭示和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专用IC卡交付时,必须实行(出勤机班与出勤调度员)双审核、双确认的检验签认把关制度。7.第十二条机车整备完毕机班全员上车后,(要道)准备出段。8.第十二条机车出段,必须确认(调车信号或股道号码信号)、道岔开通信号、道岔表示器显示正确。 9.第十三条进入挂车线后,应严格控制机车(速度)。 10.第十三条进入挂车线后,执行十、五、三车和(一度)停车规定。11.第十三条进入挂车线后,确认脱轨器、防护信号及(停留车)位置。 12.第十三条进入挂车线后,.距脱轨器、防护信号、车列(10)m前必须停车。13.第十三条进入挂车线后,确认脱轨器、防护信号撤除后,显示连挂信号,以不超过(5)km/h的速度平稳连挂。 14.第十三条进入挂车线后,按规定连挂列车。.连挂时,根据需要适量撒砂,连挂后要(试拉)。 15.第十四条挂车后,机车保持(制动)。16.第十四条挂车后,(司机)确认机车与第一位车辆的车钩、软管连结和折角塞门状态。17.第十四条挂车后,司机要正确输入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及(LKJ)有关数据。18.第十四条挂车后,货运票据、列车编组顺序表需由机车乘务组携带时,应按规定(办理交接),并妥善保管。 19.第十四条挂车后,司机应在列车充风或列车制动机试验时,检查本务机车与列尾装置主机是否已形成(一对一)关系。 20.第十四条挂车后,制动主管达到定压后,司机按规定及检车人员的要求进行列车(制动机)试验。 21.第十四条挂车后,制动机试验时,发现充、排风时间短等异常或制动主管漏泄每分钟超过(20)kPa时,及时通知检车人员。 22.第十四条挂车后,.制动关门车辆数(超过规定)时,发车前应持有制动效能证明书。23.第十四条直供电列车连挂后,司机拔出供电钥匙与(客列检)按规定办理交接、供电手续。 24.第十五条列车制动机试验。对列车制动机进行感度试验时,自阀减压50kPa,并保压(1)min。25.第十五条对列车制动机进行安定试验时,自阀施行最大有效减压(制动主管定压500kPa时为140kPa,定压600kPa时为170kPa),要求制动机不发生(紧急制动)。 26.第十五条制动机简略试验,制动主管达到规定压力后,自阀减压100kPa并保压1min,检查制动主管(贯通状态)。27.第十五条制动机简略试验,检车员、车站值班员或车站有关人员检查确认列车(最后)一辆车发生制动作用。 28.第十五条持续一定时间的保压试验是在在长大下坡道前方的(列检作业场)进行。29.第十五条持续一定时间的保压试验,自阀减压(100)kPa,并保压3min,列车不得发生自然缓解。 30.第十六条货物列车起动困难时,可适当压缩车钩,但不应超过总辆数的。(三分之二)31.第十六条货物列车起动困难时,可适当压缩车钩。压缩车钩后,在机车(加载)前,不得缓解机车制动; 32.第十七条起动列车前,必须二人及以上确认(行车凭证、发车信号)显示正确,准确呼唤应答,执行车机联控,鸣笛起动列车。33.第十七条起动列车前使用列尾装置检查尾部制动主管压力是否与机车制动主管压力(基本一致)。 34.第十七条列车起动时,应检查(制动机)手柄是否在正常位置及各仪表的显示状态。35.第十七条列车起动后,应进行后部(瞭望)确认列车起动正常。 36.第二十一条司机必须在运行中执行的“十六字令”的内容是(彻底瞭望、确认信号、准确呼唤、手比眼看)。 37.第二十二条设有两端司机室的机车,非操纵端与行车无关的各开关均应置于(断开)位并锁闭。 38.第二十三条操纵机车时,未缓解机车制动不得加(负荷)。39.第二十三条操纵机车时,运行中或未停稳前,(严禁)换向操纵。 40.第二十五条电力机车运行中,通过分相绝缘器时严禁升起(前后两个)受电弓。41.第二十八条施行常用制动时,.初次减压量,不得少于(50)KPA。42.第二十八条施行常用制动时,追加减压次数一般不应超过(两)次。 43.第二十八条施行常用制动时,累计减压量,不应超过(最大有效)减压量。 44.第二十八条施行常用制动时,货物列车速度在(15)km/h以下时,不应缓解列车制动。 45.第二十八条施行常用制动时,重载货物列车速度在(30)km/h以下,不应缓解列车制动。46.第二十八条施行常用制动时,少量减压停车后,应追加减压至(100)kPa及以上。47.第二十八条站停超过(20)min时,开车前应进行列车制动机简略试验。 48.第二十九条施行紧急制动时,应迅速将(自伐手柄)推向紧急制动位,并立即解除机车牵引力。 49.第三十三条装有动力制动装置的机车在列车调速时,要采用(动力制动)为主、空气制动为辅、相互配合使用的方法。 50.第三十三条 .需要缓解时,应先缓解(空气)制动,再解除动力制动。 51.第三十六条列车或单机停留时,不准停止柴油机、劈相机及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并保持(制动)状态。 52.第三十七条内燃、电力机车在附挂运行中,换向器的方向应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53.第三十八条机车各安全保护装置和监督、计量器具不得(盲目切除)。 54.第四十条遇天气恶劣,应加强瞭望和鸣笛,信号机显示距离不足(200)m时,应立即报告车站值班员或列车调度员。 55.第四十一条(电气化)区段严禁攀登机车、车辆顶部。 56.第四十一条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不能继续运行时,司机应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两端站、列车调度员及运转车长。 57.第四十六条列车运行中施行常用制动时,自阀减压前,应单独缓解机车,使列车制动时机车呈(缓解)状态。58.第四十八条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运行中,应采用空气、动力制动配合使用的操纵方法。59.第四十八条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运行中,.当动力制动不能满足控制列车运行速度的要求时,采用(空气制动)调整列车运行速度。 60.第四十八条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运行中,缓解列车制动时,应在缓解(空气制动)后,再逐步解除动力制动。 61.第五十条在起伏坡道上,应充分利用线路纵断面的有利地形,提早(加速),以较高的速度通过坡顶。 62.第五十五条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时,作业前,应使LKJ处于(调车)工作状态。63.第五十六条在车站交接班时,交、接班乘务员应认真对机车(走行部、基础制动装置、牵引装置、制动机性能)进行重点检查。 64.第五十七条调车作业中,没有信号(不准动车)。 65.第五十七条调车作业中,信号中断或不清(立即停车)。 66.第五十七条调车作业中,穿越正线调车作业时,必须执行(车机联控)制度。67.第五十八条当调车指挥人显示溜放信号时,司机应(强迫加速)以满足作业要求。68.第六十条电力机车调车时,机车距接触网终点标应有(10)m的安全距离,防止进入无电区。 69.第六十三条终点站作业。到达终点站后,摘解机车前不得缓解(列车)制动 70.第六十三条终点站作业。直供电列车到达后,应保持供电,接到(车辆乘务员)通知后方可停止供电。 71.第六十三条终点站作业。机车不能及时入段时,LKJ转入(调车)状态。72.第六十三条终点站作业。机车到达站、段分界点处应(停车),签认入段时分,了解段内走行经路。 73.第六十五条机车在转盘及整备线停留时,机车制动机必须保持(制动)。74.第六十六条入段机车检查和整备。(交班司机)应将机车运用状态,在机车运行日志上作出记录。 75.第六十六条轮乘制(司机)应向接车人员详细介绍机车运用状态、机车运行日志记录等情况。 76.第六十八条中间站换班应实行(对口)交接。 77.第七十条退勤前,司机用(IC)卡转储LKJ运行记录文件。78.第七十一条退勤时,进行(酒精)测试。 79.第七十一条退勤时,向退勤调度员汇报本次列车安全及运行情况,对运行中发生的非正常情况按规定填写(机调-10)。 80.第七十一条退勤时,交还(列车时刻表、司机报单、司机手册、添乘指导薄)后,办理退勤手续。机车运用规程 81.第6条机车运用工作必须贯彻(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原则。82.第9条机车交路是机车固定担当运输任务的(周转区段)。83.第18条,机车运用分析分为(日常、定期和专题分析)。84.第24条机务安全要贯彻(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方针。 85.第57条有动力附挂回送机车在中途出、入机务段时,机车乘务员应到机务段机车调度室办理(出、退勤)手续。86.第47条铁路机车回送方式有:(单机、专列、附挂、托运;)。 87.第29条机务处对所属机务段的机车乘务员,应每(半年)组织一次规章闭卷考试。88.第32条发生事故时,应根据调度员的命令,迅速出动(救援列车),积极进行救援和抢修; 89.85条内燃、电力机车学习司机晋升副司机,乘务公里不少于 (三)万。90.85条内燃、电力机车副司机晋升司机,乘务公里不少于 (九)万。91.93条机车司机的岗位等级分为(一、二)等。 92.93条一等司机审定条件:担任司机职务不少于 (五)年。93.94条机车司机岗位等级的晋升,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94.机车乘务员的连续工作时间标准是:客运列车不得超过()小时。95.机车乘务员的连续工作时间标准是:货运列车不得超过()小时 96.机车乘务员在本段休息时间不应少于()小时。97.第104条机车乘务员应每(两)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98.第19条机务段直接行车有关人员、机车试运转有关人员和本务运转车长、凭(工作证)可登乘管内机车。 99.第20条一台机车的登乘人数除特殊需要外,不得超过()人。100.第34条各铁路局所属的救援列车由所在(机务段)管理。2013操作规程、运用规程竞赛答案 1、休息; 2、机车调度员处; 3、酒精; 4、司机报单、司机手册、列车时刻表、运行揭示; 5、司机手册; 6、出勤机班与出勤调度员; 7、要道; 8、调车信号或股道号码信号; 9、速度; 10、一度; 11、停留车; 12、10; 13、5; 14、试拉; 15、制动; 16、司机; 17、LKJ; 18、办理交接; 19、“一对一” 20、制动机; 21、20; 22、超过规定; 23、客列检; 24、1; 25、紧急制动; 26、贯通状态; 27、最后; 28、列检作业场; 29、100; 30、三分之二; 31、加载; 32、行车凭证、发车信号; 33、基本一致; 34、制动机; 35、瞭望; 36、“彻底瞭望、确认信号、准确呼唤、手比眼看”; 37、断开; 38、负荷; 39、严禁; 40、前后两个; 41、50; 42、两; 43、最大有效 44、15; 45、30; 46、100; 47、20; 48、自阀手柄; 49、动力制动; 50、空气 51、制动; 52、相同; 53、盲目切除; 54、200; 55、电气化; 56、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 57、缓解; 58、长大下坡道; 59、空气制动; 60、空气制动; 61、加速; 62、调车; 63、走行部、基础制动装置、牵引装置、制动机性能; 64、不准动车; 65、立即停车; 66、车机联控; 67、“强迫加速”; 68、10; 69、列车; 70、车辆乘务员; 71、调车; 72、停车; 73、制动; 74、交班司机; 75、司机; 76、对口; 77、IC; 78、酒精; 79、“机调-10”; 80、列车时刻表、司机报单、司机手册、添乘指导簿; 81、统一指挥、分级管理; 82、周转区段; 83、日常、定期和专题分析、“标本兼治、预防为主”; 85.、出、退勤; 86、单机、专列、附挂、托运; 87、半年; 88、救援列车; 89、三; 90、九 91、一、二; 92、五; 93、每; 94、8; 2.0 范围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材料、外购、外协产品。3.0 内容 3.1外购件: 3.1.1外购物资进厂前,采购人员必须要求供货方提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活动的外观证明,如“厂名、厂址、检验试验报告、检验记录、技术文件、合格证”等,必须严格控制进货渠道,拒绝“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 3.1.2外购物资进厂后,保管人员按《仓储管理程序》收料,并通知进料检验员检验。 3.1.3外购物资按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缺陷的严重性,分为A、B、C三类,A类是关键的,施行严格的全项检查。B类是重要的,抽检必要的质量特性。C类是一般的,可以凭供货质量证明文件验收。 3.1.4检验人员首先验证外购物资的外观证明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按照相关的标准,图纸的特性要求对外购物资的外部形状、规格、特性、外观标记及物资外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检验,对于数量较多且一般性的外购物资可按比率10﹪进行抽样检验,并做好检验结果记录。 元器件: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钢化玻璃: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按抽样标准抽查,检测外观和厚度。 隔爆外壳: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上检测台逐一检测。 密封圈等由检验员确认: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3.2外协件: 3.2.1对隔爆外壳件由检验员依照工艺图纸及工艺卡片检测外型尺寸,同时注意焊接夹渣、飞边、沙眼、裂纹、损伤等明显缺陷,如在抽检过程中发现某一检查项不合格,则该项目全检。 涉及材质要求的由检验员按国家标准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或材质报告,并取样做化验进行校对验证。 3.3钢材:由检验员按规格型号进行尺寸检验,已符合每检验批抽验二件,涉及材质要求的由检验员按国家标准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或材质报告,并取样做化验进行校对验证。 3.4、其它辅助材料由检验员目测其外观质量。 3.5、检验结束后由检验员在「进料检验单」上及时做好记录,并按月交质管科按«记录管理程序»的要求进行归档保存。 3.6、对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由检验员在“入库单”上签字后,仓库才能办理入库手续,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质一律不准办理入库手续。 4.相关附件 4.1《材料入库单》 4.2《材质化验单》 4.3《原材料检验记录》 4.4《外购件检验记录》 【检验科质控操作规程】推荐阅读: 检验科质控小结11-05 安全操作系统检验报告07-28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规程09-15 检验科温馨提示07-01 检验科安全措施07-12 检验科报告时间08-17 气瓶检验站检验员09-11 医院检验科个人述职06-25 检验科安全防火制度07-13 检验科工作制度07-228.检验科质控操作规程 篇八
9.机车操作规程和运用规程 篇九
10.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 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