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代表作

2024-06-15

马克吐温代表作(通用8篇)

1.马克吐温代表作 篇一

原理简介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特色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特色精华是一样的,如:

通过共产主义革命,采取暴力形式推翻资本主义的必要性的指南。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领导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政党的存在必要性,即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教导,同时又由斯大林提供其前进方向。然而,不同的自视为马列主义者的人,对他们选择来用以支撑自己的体系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及其它)的尊敬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毛泽东主义者试图降低其它共产主义学派人物的重要性,以示对毛泽东的尊敬;与之相反,霍查主义者则对毛持否定态度。

理论发展 西方理论发展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他们的继承者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制定了关于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他总结了苏维埃俄国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历史、社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对立发展

现代西方国家中一种反对列宁主义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是共产国际内部一种“左”倾思潮,在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后,在党外发展起来。这股思潮在开始时没有自称或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1955年,M.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的对立,并把前者的传统追溯到G.卢卡奇在192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在这以后,人们就广泛地用这个概念称呼这一思潮。在60年代末期西方的新左派运动中,特别在1968年的法国“五月风暴”中,这一思潮曾被激进的青年学生和工人奉为反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等级制异化制度的思想武器。西方马克思主义企图把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结合起来,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对社会主义的展望上,在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上,提出了同列宁主义相对立的见解。中国特色理论形成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历史沿革

列宁从未用过列宁主义这个词,也从未把他的观点归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中。不过,他的思想观点是从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出来的,这种发展被布尔什维克视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步,而被另一些人视为是相反的结果。列宁去世后,他的思想体系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被迅速地定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时是“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词旋即成为共产主义及世界各地共产党对这种思想体系的称呼。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的五年内完成了其苏联权力的晋升之路。与许多当代的革命者不同,斯大林并不为其思想成果注入一个特别的实体。斯大林主义一词严格上说是指一种类型的政府和政党,而不是指主义(思想体系)本身。斯大林统治苏联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被作为苏联的官方思想体系。

历史学界及政治科学界对斯大林的行为是否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这一问题上仍有争论。特别是托洛斯基主义者认为斯大林扭曲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并用“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来形容他们的反斯大林主义、反毛泽东主义的共产主义学派。在中苏联盟破裂之后,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均表示只有自己才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宣称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进而宣称毛在基础上将马列主义作为一个整体予以更新,以便运用于全世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近似于毛泽东主义)”这一术语,也逐渐地被用于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及同情中共的各国政党的意识形态基础。毛去世后,美国的毛主义者联合美国的革命共产党,创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主义”这一术语,并认为毛泽东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更先进的阶段。朝鲜官方于1977年起用主体思想取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后者不再扮演重要角色。不过,朝鲜政府仍时而因为其政治、经济结构,而被描述为“马列主义者”(更常见的说法是“斯大林主义者”)。

使用现状

绝大多数共产党仍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尊为基本的意识形态,尽管其中有许多政党根据政治环境的新需要而对此主义进行了修改。有些共产党,特别是与欧洲共产主义联合的政党,有意地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保持距离,在许多情况下都不让此词出现在官方文件中。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自认定为“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者和列宁主义者”,而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以避免后者带来的历史蕴涵。不少政党在党名上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以示与本国的其它共产党(往往可能被前者视为是修正主义者)相区别。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里,最常见的是那些基于反修正主义传统而产生的政党,例如毛主义政党和霍查主义政党。关于描述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思想,有许多复杂的术语,这些术语在非学界的使用非常混乱。不熟悉对共产主义理念的细节的人(例如许多报社或其它媒体),常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个万能同义词,在指代任何一种马克思主义学派时,都可以用上它。

应用实例

嬴嘉利在解读刘周“国际共运史赞并序”一文的思想内涵中指出:“国际共运史赞并序”提出了如下几个新的理论命题,1.市场与产品的背反律 作者写道:“彼背反律者,乃谓生产愈发展产品愈增多,产品市场之负载能力相对产品之增多而愈缩减也。”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现实。其结果就是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存在也正好反证了“背反律”的成立。

2.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的扩张。作者写道:“夫对抗此一背反律者,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之扩张也。此亦为资本各国消除经济危机之根本途径也。”因有市场与产品的背反律的存在,便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而要抵制由产品增多带来的本国(本地区)市场的相对缩小,就必须去开拓更广阔的国外市场。而从这一点上来说,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的扩张,就很自然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消除经济危机的一种根本途径。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资本主义国家往往把抢夺占领更多的国外市场,作为其经济政策的支柱;历次经济危机都曾引发资本国家的大规模的市场争夺———这些历史事实都是有力的证明。3.资本主义本身即意味着战争。作者写道:“故谓市场扩张者,乃资本主义之天性也,以战争而服务于市场扩张者,亦为资本主义之天性也。”追求尽可能大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容,而在扩张市场过程中产生的争夺,则是现代战争产生的主要根源。两次世界大战都由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所引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作者说“以战争服务于市场扩张是资本主义的天性。”这是对列宁所讲“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这一命题的引伸与发展。4.资本主义灭亡的度 作者写道:“故谓此种(市场)扩张达于某一极限,即资本主义市场达于真正之世界市场,而无可供扩张之空间(地域)之时,世界性不可消除之经济危机,必致彼资本制度之最后灭亡也。是则为资本主义灭亡之度也。”市场成为真正的世界市场,而再无可供扩张的空间(地域)之时,就是资本主义无法运用“市场在空间(地域)形式上的扩张”这一武器,来抵制和消除其周期性经济危机之时。而在这时,伴随经济危机而来的战争和各种社会危机亦将空前爆发,现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体制将很难避免崩溃和消亡的命运。这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灭亡的“度”。

详细内容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一词始见于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1924年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列宁主义,并把它定义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是很丰富的。构成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帝国主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而且社会主义需要有发达的资本主义作基础才能实现。

三个代表

三、“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挹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理论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现实意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怎样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3、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

4、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

5、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提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井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人类又来到一个新的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做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2.马克吐温代表作 篇二

巴黎公社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成立。诚如马克思所述,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 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 在其政治实践中, 公社彻底拒斥了原有的国家机器, 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恩格斯对此有精辟的总结, “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 ——公社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第一, 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 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 它对所有公务员, 不论职位高低, 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公社所曾付过的最高薪金是六七法郎。这样, 即使公社没有另外给代议机构的代表规定限权委托书, 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2) 恩格斯继续谈道, “这种炸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的情形, 已经在《法兰西内战》第三章中作了详细的描述”。 (3) 在《法兰西内战》第三章中, 马克思谈道:

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 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 它既是行政机关, 同时也是立法机关。警察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 他们立刻被免除了政治职能, 而变为公社的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的工作人员。所有其它各行政部门的官员也是一样。从公社委员起, 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 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 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不仅城市的管理, 而且连先前由国家行使的全部创议权也都转归公社。 (4)

由此不难归纳出公社在政治制度上的主要特征:其一, 普选制, 其成员由巴黎各区普选产生的代表组成;其二, 受命代表制, 其代表须对选民充分负责、积极回应, 随时可被撤换;其三, 议行合一, 公社并非议会式的, 而是兼管行政和立法;其四, 摒除特权、力求平等, 公社废除了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权, 仅支付其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

公社委员阿尔蒂尔·阿尔努在数年后回忆自己当选时的情形时谈道, “我赞成最彻底地实行强制委托;我认为不应该由候选人阐述他的思想让选民接受, 而应该由选民表达他们的意愿, 让候选人考虑这些意愿是否与自己的想法一致, 他的良心是否允许他支持这些愿望并使之实现。” (5) 可见, 受命代表制在当时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 也是不少代表所真心认可的政治理念。

马克思对公社代表制的评价

如上所述, 巴黎公社践行的是受命代表制, 主张代表听命、受控于选民, 积极回应选民, 且后者可随时将其撤换。那么, 马克思究竟如何评价这一代表制度呢?在第三章中他谈道:

公社是法国社会的一切健全成分的真正代表, 因而也就是真正的国民政府, 而另一方面, 它作为工人的政府, 作为劳动解放的勇敢斗士, 同时又具有十足国际的性质。 (6)

马克思无疑对资本主义的议会制度极为失望, 他甚至讥之为“议会清淡馆”。在他看来, 这种机构不仅无助于捍卫人民大众的利益, 反而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阶级压迫和政治欺骗的工具。与之相反,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 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7)

那么公社是如何避免以往代表制度的弊端、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利益代言人的呢?

首先, 公社的代表制度有利于民众对代表进行控制, 从而促使代表恪守其责任。由于人民可随时撤换不称职的代表, 行使权力的代表们由人民公仆变为人民主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其次, 公社实行政务公开原则, 有利于民众对它进行监督。“公社并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 自以为永远不会犯错误。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 它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告诉公众。” (8) 第三, 公社代表均由民众从自己的人群中选举产生, 有利于增进代表与被代表者的联系。最后, 所有的公职人员均以同样的方式产生, 整个政府机构完全由人民的代表来执掌。

“公社实现了所有资产阶级革命都提出的廉价政府的口号, 因为它取消了两个最大的开支, 即常备军和官吏。公社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那至少在欧洲是阶级统治的通常赘瘤和必要伪装的君主制度的否定。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但是, 无论廉价政府或‘真正共和国’, 都不是它的终极目标, 而只是它的伴生物。……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 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9)

显然, 对马克思而言, 公社的受命代表制度对于破除传统官吏、实现廉价政府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而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 公社的这种代表制度有利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有利于增进他们的利益。如果说公社的实质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受命代表制度则是其实质的实质。事实上, 正因为代表均由普选产生, 选民可随之对之撤换, 公社的政治制度才鲜明地体现了民主的本义——政治平等。 (10)

简短的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不对巴黎公社赞赏有加。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其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但是, 它终究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尽管它的精神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赢得了胜利。

在分析公社失败的原因时, 不少人指出, 公社委员会内部在作战紧要关头对面临的严重局势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出现重大分歧, 围绕成立救国委员会及其职权、组成问题产生多数派和少数派, 并在5月中旬一度濒于分裂。他们由此得出结论, 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 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不可能紧密团结革命队伍, 采取正确斗争策略, 去夺取胜利。毛泽东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谈道:巴黎公社何以失败这样快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 没有一个统一的集中的有纪律的党作指挥; (二) 对敌人太妥协太仁慈了。因此, “我们欲革命成功, 必须努力集中行动一致”, “有赖于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党来发号施令”。同时不能对敌人仁慈, “我们对敌人仁慈, 便是对同志残忍”。 (11) 很显然, 他的这种认识受到了列宁思想的影响。巴黎公社的失败既激发了无产阶级领袖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联想, 也促使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应当俱备的条件。在《国家与革命》中, 列宁系统阐发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怎么办?》中, 列宁明确提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 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12) 正是凭借政党理论和灌输理论, 他成功取得了俄国革命的胜利。国共两党也先后走上了“以俄为师”的道路, 通过强势政党来引导革命、发动其他阶级、争取革命胜利。

革命的成功和秩序的维持需要权威, 需要有力量的组织, 需要有组织的宣传机器。但是, 在受命代表制下, 公职人员缺乏独立性和领导力。诚然, 他们对选民的意愿有充分回应, 对自身的责任亦不乏清醒认识, 这样避免了他们由人民的公仆变为人民的主人。但是, 这样的代表制无法提供稳定和力量, 无法形成具有统慑力的权威和秩序, 因而也就很难有效面对国内外的强大敌人。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在后来取得成果,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列宁对马克思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他看到了一个先进、强势的组织对于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重大意义。尽管无产阶级的政党仍然宣称代表人民大众, 但他们却拥有极大的独立性和组织力, 他们不再是人民的“传声筒”、“受命者”, 而是成了他们的领导核心。这究竟是对马克思代表观的背叛, 还是对其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政权的夺取和巩固需要权威、精英、组织以及意识形态的灌输, 但所有这些又都必须建立在人民大众的平地之上。如何使得人民的公仆不至于变为人民的主人, 并同时防止人民代表组成的政府软弱无力、权威扫地, 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伯奇, 朱坚章译:《代表》, 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出版公司, “民国”六十七年版。

[2].张福建:《代表与议会政治》, 《行政暨政策学报》, 第四十五期, “民国”九十六年十二月。

[3].Hanna.F.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4].John Dunn, Democracy:the unfinished journey, 508 BC to AD 19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5].Gordon S.Wood, the 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1776-1787, 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Press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69

3.马克吐温代表作 篇三

关键词:“三个代表”;党的执政能力;社会主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F0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1-0019-03

作为《江泽民文选》中最具深远意义的核心用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仅从字面上的内容看,“三个代表”所包含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在我们党和国家前期领导人的讲话和著作中也有过不同程度的体现,因此在“三个代表”提出之初,社会上曾有不少人提出过质疑,认为这种理论没有新意,缺乏创新和突破。但随着对这一重要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该理论体系获得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好评,并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理论。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江泽民文选》,笔者对这一点有着较为深刻的感受,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充实、发展与突破。本文将从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两个方面,谈谈系统学习《江泽民文选》后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最新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劳动分为活的劳动和物化劳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认为只有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且往往把生产性劳动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甚至局限于其中的体力劳动。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生产劳动范围的认识必然相应发展,现代经济不是原始形态的经济形式,那时只需要简单的人工劳动,但现在需要将大量的社会资源集中起来,才能创建和维持现代的经济活动。物化劳动是劳动者创造的前期成果,是劳动投入的再投入,劳动者通过资本使自己高效节约,能够创造出更多丰富低廉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服务。所以从根本上看,物化劳动投入最终也是生产性劳动和价值的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肯定物化劳动和知识劳动也能创造社会价值,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充实和发展。我们必须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这一理论的现实内涵。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在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事关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一件大事,对我们理性地分析和研究当前改革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分配论

马克思根据只有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提出了按劳分配的思想,而实践表明,不仅活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物化劳动和社会资本同样创造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都是生产要素,发挥着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对物质财富的创造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正因如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实现全社会公平。各种要素的所有者应按照各要素投入的数量、质量和贡献程度参与分配,充分肯定合理、合法致富。公平的分配就是“贡献大者多得,贡献小者少得,不贡献者甚至不得”;公平不是平均,公平是效率,谁能够以最大的效率为社会提供最有效的供给,谁就理所当然获得更多的分配与报酬,这是最公平的事情。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和历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各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种倾向,即把社会生活公式化,认为人是社会运转的一个分子而非中心,把人的价值和作用置于较低的层面,往往可能因为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而简单地否定个人利益。“三个代表”提出了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社会生产发展中心的价值取向,这是对马克思人本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珍惜、爱护、保护人的生命,保障人的安全,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要,促进人的健康;从社会属性看,以人为本就是要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的民主权利,维护人的尊严,关心人的感情需要,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以人为本,就是指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阶级基础理论

由于历史原因,马克思生活在机器大工业时期,他所说的工人阶级主要是指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而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于在当时的生产中只是少数并不居主体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人阶级队伍的状况和劳动的形态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要求我们党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做出分析。在工人阶级队伍构成问题上,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这说明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内部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整体优势进一步提高。关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队伍构成问题,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出现了上述列举的各个阶层,而且,许多人在各种不同的所有制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他们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做出了重大贡献。三个代表提出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劳动、劳动者的深刻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和概括,使我党执政的基础和服务的对象进一步得到扩大和完善。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逐步摒弃了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而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计划与市场是一种经济制度而非政治制度,两者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江泽民同志2000年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时,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前者是强调生产关系的改革,后者则着重指明生产力如何发展,两者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它们都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而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在厘清基本概念和摆脱模式之争的束缚之后,通过全面梳理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政策,不断进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制度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参与主体更多地遵循由价值规律调节的市场机制,在逐步摒弃计划经济时代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多种桎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杜会信用体系,完善政府调控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保障市场竞争公平有序,引导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标准和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其中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内涵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并在实践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治国方针和理念实现转变,推进科学管理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党实现了治国方针和治国理念的有效转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举措: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其他各方面改革;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强调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法治经济,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推行“以德治国”的理念,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紧密结合来推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提出贯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

(二)有效改变了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社会分配不再受“物化劳动”的约束,能够从理论和现实上正确看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人通过劳动或资本投入而实现富裕。2007年3月通过的《物权法》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其中在调整财产关系方面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构建完善的私有财产保护法律制度,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最终促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资本和技术(包括经营管理的技术)都是相对较稀缺的资源,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素分配相结合的政策有利于鼓励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江泽民文选》明确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样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同时,在贯彻这一分配制度时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显然,这些重要思想也为我们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继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转变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种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中国有13亿人口,79%是农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否积极稳妥地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为支援城市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城市也必须适当地反哺农村。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这是党中央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的又一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作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党应不断解放思想,逐步消除对农民的种种歧视制度,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大胆地进行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制度创新,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四)坚持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

4.马克吐温代表作 篇四

与会学者表示,在深入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问题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入研究理论,推出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在学习深度上下功夫。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等的学习,系统把握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及其紧密联系。把学习《纲要》同学习十六大报告和党章结合起来,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原著结合起来,同学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新的理论创新结合起来。教育部要在已经编写、出版的《十六大精神重点难点问题解析》、《“两课”教育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解析》的基础上,编写《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难点问题解析》,引导广大师生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真正入心入脑。

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我们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目标,以《纲要》为蓝本,编写符合高校工作实际和师生思想实际的学习读本。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着力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思想上真正有所提高,工作上切实得到改进。

5.马克吐温代表作 篇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本质上说就是发展的理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是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阐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研究发展问题,提示了物质运动和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研究发展问题,提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发展规律。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社会主义形态演进上研究发展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产阶段的解放斗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不断推进,从根本上说,都是在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繁荣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发展问题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倒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阐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主要就是讲生产力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提到主要议程上来。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系统阐发了“发展是硬道理”等一系列有关发展的思想,强化和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的主题,也是发展,提出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科学命题。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从而实现了在发展这个主题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党坚持生命力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当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我们讲继承的关系,在科学发展方面,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过程、生产发展过程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列宁提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新的、高的、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加强文化建设等等。毛主席初步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要着眼于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

小平同志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提出改革开放分三步走,全面实现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讲质量、讲效益等重要战略思想和方针原则,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历史上的一次飞跃。

江泽民同志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当中的问题,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6.马克吐温语录 篇六

天下再没有什么事情像一篇动听的演说那么具有煽动力,它可以把那些不熟悉演说的把戏和魔力的听之任之众的神经器官弄得昏昏癫癫,推翻他们的信念,败坏他们的感情。

舆论虽有令人生畏的.力量,但它是由一群无知的自鸣得意的傻瓜营造出来的。我认识几百个记者,其中大多数的个人见解并不值钱,但当他们报纸上说话时,那就成了报纸的意见,于是,他们的话也就成了震憾社会的雷鸣般的预言。

我的亲身经验告诉我,记者们喜欢撒谎。我本人就曾使一种绘声绘色的谎言开始在太平洋沿岸地区风行;时至今日,这种谎言仍在当地流行。

在没有证据形成意见的时候硬要造成一种意见,是没有意义的。倘使你造一个没有骨头的人,一眼看上去也许栩栩如生,可是软绵绵地站不起来;……证据是意见的骨头。

道德是一种获得——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如同虔诚扑克和瘫痪——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

你们卑鄙的人类就是这样——老是扯谎,老是自以为具有那些实在不具备的美德,却否认那些较高等动物具有它们(其实只有它们才具备)。野兽从来没有干过一桩残酷的事情——这是有道德的动物的专利。一只野兽叫旁的东西受痛苦是出于无意的,这就没什么不对,因为对它来说,根本就汉有“不对”的事情,它叫旁的东西受苦痛,并不是出于高兴——只有人才这么干。这就是受了人那种乱七八糟的道德心的鼓舞。

7.马克吐温代表作 篇七

1 马克·吐温小说中的预设与幽默

预设又可以叫做前提,预设的研究最早提出的是德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他在1892年编写的《意义和所指》中分别从语义学,语用学的角度对前提定义、特征和推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是还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费尔默(Fillmore),法康尼尔(Fauconnier)和莱考夫(Lakoff)等对幽默的认知语用理论进行初步的探讨[2]。他们认为预设是一种语用推理,是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依据,并以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话语的先决条件。预设一般不表现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语句的意思中。预设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合适性。即预设要和语境紧密结合,预设会随语境或话语的某些特定的因素影响而变化。它也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当说话人说出预设有误的话语时,很显然说话人是为达到正常交际以外的某种特殊目的,这就是获得幽默效果的一种手段。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的创作充分利用了这一特色,我们先看看选自《爱德华·密尔斯和乔治·本顿的故事》中一段话。

“侦探追缉了罪犯,为首的那个就是乔治·本顿。死者的孤儿寡母得到广泛的同情,全国各种报纸都呼吁国家所有的银行捐款凑齐一笔慷慨的款子,接济失去了经济来源的死者家属,以此表达他们对这位遇害出纳员忠诚英勇精神的赞赏,结果募得了一堆硬币,总数居然高达五百元之多—平均每家美国银行捐了将近一分钱的八分之三。”[6]

这段话中涉及到两个主人公爱德华和乔治。他们是表兄弟,从小就好心的布朗特夫妇收养,但他们哥俩的性格不大一样。爱德华很听话,始终不渝的遵守养父母及社会极力倡导的道德信条,身体力行。他循规蹈矩,奉公守法,与人为善。在努力实践“纯洁、诚实、头脑冷静、体谅他人”的信条的过程中,他不惜再三忍让以委曲求全,甚至连女友被兄弟抢走也不追究。然而乔治天生就是个坏蛋,他厚颜无耻,多行不义,从来就不管什么道德训诫。一生中,他从未规规矩矩地工作过,而是沉溺于偷窃、酗酒、赌博、诓骗和虐待妻儿,作恶多端,最终杀人犯法,成为杀死哥哥的凶手。然而他们得到了截然相反的待遇,但这种待遇与读者预期的好人有好报的结局正好相反。在这个例子中,爱德华因维护银行公共财产,面对歹徒不屈不挠而英勇牺牲了,他留下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得到了广泛同情,全国所有报纸一致要求国内所有银行慷慨捐款,接济死者家属,表达对英雄的感激之情,募捐的结果是500美元,平均每家银行捐了一分钱的八分之三,这个数字是一个完美的夸张与讽刺的结合体。根据预设的合适性原则,读者首先产生的预期肯定是这笔捐款的数额非常高,因为爱德华是个英雄,他的忠诚与英勇应该得到赞扬与支持。然而,就是这个数字:一分钱的八分之三,让读者否定了先前的想法,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作者的意图,作者用这样夸张的数字与读者的预期形成极大的反差,就是为了表达他对英雄遭遇不公的极度不满和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无情鞭挞,当读者理解了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时,也就完全理解了预设在这里的作用,从而最终达到幽默的效果。下面再看一例。

“理查德呕心沥血,忙于想象自己拯救古德森的性命。他尝试着历尽各种艰险救古德森一命,但每次救命行动都推进到了一个功德圆满的地步之后总会冒出一些细节使得整个事情变得可笑。就拿救落水的古德森这个例子来说,什么都计划好,想好之后才想起来自己不会游泳。”[6]

这段话主要节选自马克·吐温在1900年写的小说《败坏了哈德来堡的人》。小说中主要介绍了一个最诚实、最正直、最忠厚的名叫哈德来堡小镇,而每一个哈德来堡人,从襁褓开始,就被灌输诚实的原则。拒绝诱惑是哈德来堡保持诚实美德的不二法宝。然而一个外乡人在哈德来堡受了耻辱之后就展开了报复,他想到一个好点子,在六月的一天来到银行老出纳员理查兹的家并放下了一袋金子,而此处正是理查兹的心理描写。为了得到那笔巨款,他苦思冥想,竟想到把落水的古德森救上岸。我们看到这里,由于双方的共知信息,根据语境可以推断出来,理查德可能就是那个曾经帮助过古德森的人,但结果当我们看到他才醒悟到自己原来不会游泳时,理查德的滑稽丑态展现无遗,并且所谓诚实不受诱惑都是假象,幽默由此就产生了。同样的由预设所引发的幽默可以在同篇小说中略见一斑。请看下面主席先生和理查德的一段对话。

公开确认会上,一个个首要公民都丑态百露:

理查德(声音颤抖):“我的朋友,你知道我们的——我想你是喜欢我们的——并尊重我们”

主席先生:“请允许我说,理查德先生,这个镇得人们都知道你们,他们都喜欢你们,尊重你们,并且,他们以你们为骄傲。我想说的是,我们知道你们的好心肠,但这并不是向罪犯者施展仁慈的时候。我看到了你们的大度,但你要向这些人求情,我是不能接受的。”[6]

在这段对话中,理查德夫妇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其实这对可怜的夫妇正在为自己担心紧张,担心下一刻自己的名字就要大声地在所有的人面前读出来。他们害怕极了,但是主席却自己判断他们是在为和他们一样的人求情,我们通过预设可以推断理查德这个时候也许是要承认自己也写了那封信,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但推断的失败却是主席判断他们在求情,最终理查德夫妇成为这个小镇唯一一家没有受到那袋金子诱惑的人,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这的确有些滑稽可笑。

2 马克吐温小说中会话含义与幽默

格莱斯在1967年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讲座《逻辑与会话》上,提出了“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二个重要感念。格莱斯指出,当某一准则被违反,只有彼此存在相关共有知识,那么听话人就会越过字面意义根据当时的话语来推断对方话语的深层含义,这就导致了“会话含义”的产生[3],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区分了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一般含义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遵守合作原则所产生的易推理的一般性质的含义;特殊含义是故意违背合作原则产生的特殊性质的会话含义[4]。[5]熊学亮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建议由语境量作为衡量标准来区分一般含义和特殊含义,即语境量少、接近常规值的话语产生的是一般含义;语境量多,偏离常规值的话语产生的则可能是特殊含义,可以说,会话之所以幽默就是因为某项会话准则被违背了,从而产生了有趣的会话含义。请看下面引自《大宗牛肉合同案的真相》中的一段话。

“那印第安人叫什么?”“他叫什么?我可不知道他叫什么。”“必须知道他叫什么。是谁瞧见他用战斧砍的?”“我不知道。”“这么说,当时您不在场?”“这您只要瞧瞧我的头发就可以知道了。当时我不在场。”“那么您又是怎样知道麦肯齐已经死了?”“因为他肯定是那时候死了,我有充份的理由相信,他打那时候起就不在了。真的,我知道他已经死了。”“我们必须要有证明。您找到那个印第安人了吗?”“当然没找到。”“我说,您必须找到他,您找到了那把战斧吗?”“我从来没想到这种事情。”[6]

此处选段主要讲述“我”因有关牛肉合同的财政问题与政府交涉的经历。在1861年,美国公民麦肯齐与政府签订了一项牛肉合同,负责为军队供应30桶牛肉。他历经艰辛追随军队,虽然最后不幸身亡,未能将牛肉亲自送给军队,但是自始自终都在忠实地履行合同。他死后合同几经易手,可是始终拿不到货款,最后,合同几经辗转到了“我”的手里。这里是我和政府小职员的对话,职员的问题看似合乎情理,按章办事,其实很不合理,看后让人忍俊不禁。麦肯齐在送牛肉的途中被印第安人所杀,当然我们不可能知道那个印第安人是谁,叫什么名字,而小职员不但提出这样的问题还要求抓到那个印第安人并弄到那把砍死麦肯齐的战斧。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段话语里的一般含义,但通过语境分析,最后得出的特殊会话含义就是我们不会偿付那些牛肉合同的款项,幽默自然产生。同样,在小说《谈谈事故保险》中会话含义所引起的幽默也清晰可见。

“再没有任何一项事业比事故保险更富有慈善特色了。我曾见过有人单是靠幸运地断了条腿就使全家拜托了穷苦的困境,走上富裕之路。还有些人则是满含热泪、拄着拐杖来找我,盛赞这个慈善机构。有一个最近才残废了的人,当他用仅剩的一只手在坎肩兜里摸索,发现自己的事故保险单仍旧好好地呆在那里时,我敢说这一生中再没见过比他脸上更美妙的神情了。”[6]

此处选段是一篇欢迎一位从伦敦来的贵宾的致词。这位贵宾因大力支持保险业而深受保险业主们的欢迎。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买了保险之后,带来了很多的好处,那些残废了的人还能通过这个发家,而“我”对保险业也颇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再没有比保险这个行当“更高尚”的事业了,尤其是事故保险,它使人精神愉快并且面对悲惨可怕的灾祸满怀亲切感,惨不忍睹的铁路撞车事件也会让人感到“妙不可言”,甚至包扎伤口的绷带也变得“漂亮”无比。这些话与保险公司董事的身份非常相符。因为在“我”看来,只要发了财,得了钱,人就会幸福,以至于受伤变残之类的事故都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可是通过语境分析其特殊含义可以得出所谓的保险业的“慈善”都是虚假的,而所谓的有益于公益的保险业不过是资本家挣钱的一种手段。读者再回头看看“我”的那番关于“高尚的、富有慈善特色”的事故保险业得鼓吹,便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言中的欺诈性,越发感到“我”的言语的可笑和可耻。

3 结束语

本文从预设和会话含义对马克·吐温中幽默现象进行分析。首先,初步分析了预设的违反在马克·吐温小说中引发的幽默。其次,从会话含义层面对小说中的幽默进行了分析。幽默的会话含义的理解主要依靠语境来理解其本意。本文认为预设和会话含义的妙用可以推动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矛盾、冲突中展开,对它们进行认知语用解读可以加深读者对小说语言建构和作者的写作技巧等的理解,但是,仅仅从认知语用的这二个方面去研究马克·吐温的小说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不断的从各个方面对其加强探索与发现。

摘要:幽默是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中最突出的语言特征。传统的幽默研究局限在修辞层面上,因而,从认知语用的视角来分析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中幽默语言具有创新性。预设和会话含义是幽默的认知语用理论的两个主要方面。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中幽默的预设和会话含义的解读可以加深读者对小说语言建构和作者的写作技巧的深层理解。

关键词:幽默,认知语用,预设,会话含义

参考文献

[1]殷灵芝.合作原则的违反与英语幽默的产生[J].海外英语,2011(8).

[2]王文博.预设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l):1.

[3]张丽.浅谈格莱斯会话含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2):2.

[4]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5]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60.

8.马克吐温代表作 篇八

【关键词】王子与贫儿 黑色幽默 讽刺

一、前言

黑色幽默最早出现于法国安德烈布勒东所出版的《黑色幽默文集》当中,之后一些作家也逐步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定义自身的作品。然而对于黑色幽默的定义,每一个作家都有着自身的定义和看法。而归结为一点,黑色幽默突破了而传统表现手法的限制,以幽默和笑脸来表现悲惨的情绪和无奈的现实,是具有独特特征的文学表现手法。其具体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突出描写怪诞的世界和离奇的社会;第二,刻画的人物形象大都具有明显的病态的心理或者畸形的性格;第三,语言的阐述也富有游戏性和欺骗性;第四,文学体裁新颖而特殊,其故事情节也大都突破世俗限制。在上个世纪中后期,黑色幽默得到繁荣发展。虽然,马克吐温在1881年就创作了《王子与贫儿》,但是其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特征都具与黑色幽默相契合,本文也是主要分析了这一步小说中的黑色幽默成分。

二、《王子与贫儿》中的黑色幽默元素

1.两条平行线索。马克吐温在《王子与贫儿》当中,从两个平行的线索当中勾勒整篇文章。一条线索以主人公汤姆的人生轨迹为角度,另一条以主人公爱德华的人生事迹为角度,这两条线索看似是相互独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的。并且,在这两条平行的线索当中,又蕴含着一定的对比特征,从而为读者勾勒一个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幽默风格在里面。

汤姆出身于贫苦的家庭,清贫的生活让他始终有一个变成王子的梦想,并在自己玩耍的游戏当中扮演者王子的身份。而当他真的与王子爱德华互换身份成为王子之后,汤姆自然而然的开始享受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其内心有贫苦人转换成王子的速度也非常之快。纵观全文,一个出身于贫苦的孩子,最终却获得国家继承人的身份,这无疑对于英国封建制度的观念来讲,具有非常浓厚的讽刺意味。同时也是对于根深蒂固的,出身决定发展这一观念的彻底否定。对于汤姆人生发展的这一角度来讲,作者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引起读者对于环境决定作用的思考。

反观拥有尊贵身份的爱德华,其内心总是有着对于不被王族身份所束缚的自由向往。当机会来临时,爱德华没有过多思考,就与汤姆互换了身份。由此,原本拥有尊贵生活的王子,开始进入下层社会,并与贫民生活在一起。然而,生活的凄苦,汤姆父亲的虐待,使得爱德华无法适应下层人们的生活,并开始怀念曾经作为王子的日子。之后,为了躲避汤姆父亲的虐待,爱德华逃亡森林,并与其中的盗贼团伙结伴,却依然受到无情的嘲讽和无视。即便同样都曾是贵族的亨利,也是仅仅是一种奚落的态度讽刺这位已经落魄的王公贵族。由此,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贵族身份的脆弱性,以及底层人们对于上层社会繁重理解的嘲讽和蔑视。由尊贵的王室贵族转变为一个贫苦的爱德华王子的人生轨迹,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英国封建制度的巨大的讽刺。

汤姆和爱德华由于出身环境的原因,最初是没有任何交集的,然而,在互换身份之后,爱德华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汤姆却摆脱了原有的贫苦。久而久之,他们开始将自己的身份归结为自身生活环境的影响。在一个世界之下,人与人之间实际上并没有过多的差别,只不过需要在出身环境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身份。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爱德华的王室身份,也并非是由于汤姆的贫苦出身,决定他们的只不过是其生活的环境,以及这一个环境当中的思想和行为。这一道理实际上就是马克吐温给予人们的黑色幽默这一哲学命题的思考。

2.对贵族的讽刺。马克吐温在创作的《王子与贫儿》这部小说当中,以及其尖锐的描写手法对贵族进行了讽刺性的描写。主要体现在,爱德华与汤姆互换身份之后,爱德华受到曾经贵族亨利的嘲讽、汤姆父亲的虐待......这一些遭遇都说明了贵族在下层劳动群众中,并不会受到礼遇,甚至会被无情的揶揄和嘲讽。马克吐温实际上就是以他人的口吻,讲述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贵族的繁杂礼节的轻视。

一方面,马克吐温以森林中儿童的口吻,向读者描述了王子爱德华在森林生活中的可笑行为。以说明贵族的高贵实际上就是他们自身的主观臆想,而并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爱德华在与汤姆互换身份之后,其生活的做派却依然没有得到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受到汤姆家人的无情嘲讽和奚落。而爱德华为了躲避这种虐待行为,进入森林变成小偷之后,又只是得到了一些海通的奉承,从侧面上表现了丛林孩子对于贵族的轻蔑态度。

另一方面,英国封建贵族内部的传统的观念和修养也被作者无情的揭露出来。按照王族的传统观念,王室贵族的存在是他们道德、尤其的最高集成的化身。受这种根深蒂固观念的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也被披上神圣的外衣,由此决定了他们所举行的各种仪式也是带有肃穆和庄重之感。然而,马克吐温却在小说中对贵族内部的奢靡生活进行了描写,刻画了贵族中的不择手段的无耻行为。例如,爱德华的搭救者亨利层级就是一个贵族,其落魄的原因来自于亲兄弟的陷害。已经出嫁的公主罔顾道德伦常,依然和自己的情人保持着暧昧的关系。这些情节的描写都是作者对于上层社会的批判和揭露,表达了作者对于英国封建制度的不满和批判。

由此可见,爱德华和汤姆在互换身份之后会拥有不同人生的原因是由于环境所决定的话,那么贵族内部的各种罪恶的行为的根本原因却是社会本身的弊端造成的。也就是说,贵族本身就不是神圣的存在,其行为也不会是圣洁。这种描写不仅仅只是对于当时英国封建贵族的描写,而实际上是也是作者马克吐温对于美国逐渐贵族化的上流社会的讽刺。

3.人性丑陋面的夸张描写。文学的魅力所在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读者能够透过作者的描述感受到生活中的原本存在。而将现实中的形象刻画于纸上,就需要作者能够使用夸张的手法将其叙述出来。而马克吐温比较擅长的描写手法就是夸张。当这种手法被应用到丑恶现象的描述之后,能够给读者更大的冲击力。例如,在描写汤姆的父亲这一形象时,其所特有的愚昧和贪婪,被马克吐温以夸张的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作为父亲,没有对汤姆表现出一丁点的关爱,并且还对汤姆大打出手。即使有牧师的接济和教诲,但是这位父亲却依然将孩子逼迫从窃,这也成为造成汤姆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一定扭曲的根本原因。马克吐温通过夸张描写汤姆的父亲这一角色,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充分的表现出来,作者在这种对现实生活的讽刺当中,也表达了自身对于底层人们的同情与无奈。

此外,如夸大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亨利八世虽然备受争议,但是无可否认是英国政治历史生涯上一个非常具有声望的君主,就是这样一位有声望的君主,却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形成一个客观的评价。在《王子与贫儿》这一作品当中,作者对于英国国王的昏庸和无能进行了夸张的刻画,并且将其治理能力上的愚昧与其对于社会观察能力上的丧失联系在一起,这无疑大大加重了下层群众的生活负担,直至汤姆取得王子的身份,下层人们的生活才得到改变。作者透过对文中过往无能的表现,重点批判了英国封建王朝贵族王室统治能力的丧失。

另外,鞭童对于国王的哀告,从另一个侧面的角度描写出封建制度下奴仆尊严的丧失。鞭童作为一项职业,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在王子犯错之后,替其承担刑罚。然而,在王子成年之后,这一已经伤痕累累的少年却依然希望继续代替王子接受鞭刑。造成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就是鞭童就是在这一个职业之下,才能够支撑家庭生活,而不需要接受鞭刑的他,就意味着要是去这一份职业,其家庭餐桌上也将不会再出现面包。这种看似残酷而又非常无奈的职业,表现的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下层群众为了获得生活报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鞭童的命运实际上也是宫廷内众多奴仆生活的真实写照。

纵观全文,马克吐温将这种夸张的描写运用到几乎所有的人物形象当中。下层群众为了生活抛弃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良知,这是他们对于生活的无奈。统治者的愚昧以及宫廷奴仆的辛酸,都成为作者讽刺当时的封建社会的媒介。而这些人性的丑恶在美国社会当中,虽然是不同的形式,但是本质却也相同的问题存在,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美国上层社会生活的不满情绪。

4.勾画美好蓝图。《王子与贫儿》这部小说中最为主要的文学基调就是批判人生的自私和丑恶。然而,在小说的结尾却出现了一个美好的生活蓝图——爱德华重返自己的国王之位,汤姆也没有因为奢侈的生活而丢失自己的本真,而是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当中。并且,经过下层人们生活的体验,爱德华对底层群众的生活也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和同情,并成为一个体恤百姓疾苦的明君。黑色幽默是文学作家为了揭露现实生活的丑恶而引起读者反思的写作手法。马克吐温使用黑色幽默深刻揭露了英国封建王朝的腐朽,同时对美国逐渐贵族化的上流社会的不满情绪。然而,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却为人们勾勒出一个美好的愿景和蓝图。在社会当中,人是最为基本的元素,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尊重和相互理解,又被西方社会看做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马克吐温在《王子与贫儿》这部小说当中,也在结局之初寄托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例如,在描写人性的丑恶、贪婪、自私等性格的背后,实际上作者是对当时的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批判,并希望在经过各种调和之后,统治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变自己的行为,以争取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在马克吐温《王子与贫儿》这部小说中处处体现着作者的这一改良的愿望。这也是马克吐温在全篇使用黑色幽默以引起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重视之后,以美好的愿望做结,表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由此,小说由爱德华王子和汤姆之间的个人利益关系上升到社会利益的阶段,不仅是《王子与贫儿》这部小说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展现出马克吐温使用黑色幽默进行这部小说创作的根本目的。

三、结论

马克吐温在《王子与贫儿》这一部小说当中,以夸张的手法具体描绘了多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命运之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实际上是对于当时英国封建社会制度之下,上层贵族以及底层群众生活和思想状况的批判。而各个人物的命运起伏在彼此之间又形成了一个强烈讽刺意味和黑色幽默浓重的童话故事。在这一系列的丑恶现象揭露之后,作者又以美好的社会构想为结尾,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期盼。这部小说的创作,除了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的讽刺之外,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逐步贵族化的美国上层社会的不满情绪。在马克吐温的笔下,黑色幽默不再仅仅是为人提供一种乐趣,而更多的是拷问读者,从而来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张薇.浅析《王子与贫儿》中的黑色幽默[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43-44.

[2]苏晖.纪实与虚构的互应:从马克吐温的自传小说黑色幽默特点的形成原因[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3-34.

[3]童彦.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艺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4):20-21.

上一篇:执行计划下一篇:诉讼保全担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