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精选8篇)
1.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 篇一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唐瑞华
利用暑假,我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感受颇深,书中记载的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鲜活的案例,我都被深深地吸引了,刘教授不愧为是位心理学家,他知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什么状况、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更是一位导师,他启迪你遇到问题时怎么利用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去从容面对、巧妙解决。我受到了教诲,心灵受到了震撼!
一、感人心者莫乎情——南风效应。南风效应的法则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温暖胜于严寒,感化胜于压服,和风细雨的南风行为有时更强于暴风骤雨的北风行为,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她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心理转变。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是做过不少次类似于北风的行为,孩子打架了,就一阵批评,让学生写检查,严重一点的甚至唤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结果呢,即使学生能消停一时,但并没有根本上解决问题,有的孩子还产生了对抗情绪。想起来,作为老师的我有时确实没处理好同学们在成长道路上偶尔犯的错误。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年幼无知,又容易冲动,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如果用北风行为,只能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学习了刘教授的“南风效应”的心理学后,我意识到了北风行
为的严重性,明白了遇到犯错误的学生要使用南风效应,做到润物细无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他们自发自醒,在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让南风效应产生神奇的教育效应。
二、课堂管理中的潜规则——80——15—— 5效应。
我平时的工作自认为很认真也很努力,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读了这个80——15——5这个法则后,我茅塞顿开。原来在课堂中隐含着一个奇妙的比例:80——15——5,80%的 学生已经发展起了适合的课堂行为,很少违反规则,认真听课,教师的课堂结构和程序只需要保护和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15%的学生会周期性的违反规则,他们并不是无条件的接受课堂规则,有时会与这些规矩作对。教师需要建立一个课堂结构和程序来限制他们的捣乱行为。5%的学生的长期规则的违反者,这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事实确实如此,我这多年来接触的绝大多数班级都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原来这现象后面藏着这样一个规律。了解了这个道理,我清醒了,对课堂管理不能只是使用惩罚这一方法,要按照课堂80——15——5的需要分别准备:第一,集中精力重点发展组织策略和技术,满足80%学生的需要。第二,当学生偏离期望行为时,就应用一些精力来干预,控制不让那15%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产生副作用。最后,又不能把那5%的学生逼上绝境,需要使用矫正技巧。
为了保证教学的流畅性,作为教师就要能够较好地预防课堂问题行为,要让自己的课有魅力有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动机,这样学生就难分散注意力。当然,课堂预防的好,能避免大量问题行为的发生,可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课堂行为的问题,这时就要采取有方的手段进行干预了。有方的干预手段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最小干预。在有效阻止和抑制不良课堂行为时尽量不中断正常的教学过程。
2、把不良变优良。合理处理不良课堂行为正是促进学生发展正确课堂行为的机会。
80——15——5效应,为我们的课堂管理工作提供了方向,对待年轻的生命,要用我们的爱引导他们养成积极主动地自我管理的习惯,去造就他们美好的未来。
读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思绪万千,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为人师者,不要吝啬自己所能给予孩子那举手投足的温暖,也许就是那点点滴滴改变着孩子的一生;好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坏”学生也会有闪光点,教师可以不喜欢学生的一切,但必须承认学生是有价值的人!
2013-8-10
2.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 篇二
一、对象和方法
1) 对象。整群随机抽取河北省石家庄市城郊结合部的5所小学和3所初中学校, 范围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 年龄10~16岁, 平均年龄13.4岁, 以抽样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调查问卷376份, 回收有效问卷362份, 有效率为96.3%。其中, 小学流动儿童234人 (男生112人, 女生122人) , 初中128人 (男生71人, 女生57人) 。
2) 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 (M HT)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 以班级为单位,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班主任的协助下统一进行测试, 现场发放问卷, 独立填写, 当场收回。所得数据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进行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
二、结果
1)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流动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 (P<0.01) , 即生活中负性事件越多, 精神症状越多, 心理健康水平就越差;社会支持不论是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 还是社会支持总分与心理健康均呈显著负相关 (P<0.01) , 其中客观支持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与生活事件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2) 为了解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 以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二者的乘积项为自变量, 心理健康评定总分为因变量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如表所示, 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正向的 (t=4.116, P<0.001) , 但在控制了生活事件的作用之后,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变得不显著。
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具有显著性 (t=-2.173, P<0.05) , 说明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即随着社会支持水平的增加, 生活事件的应激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随之减弱, 心理健康情况愈好。此时, 决定系数 (R2值) 为0.342, 可以解释个体变异的34.2%。
注:*P<0.05, **P<0.01, ***P<0.001
三、讨论
本研究中,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 负性生活事件越多,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社会支持越多,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愈好, 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都能显著预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还表明, 在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 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 而客观支持与其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正向的且作用非常显著;在控制了生活事件之后,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呈显著水平。这说明在本研究中, 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纯粹的调节效应。因此, 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给予流动儿童足够的支持, 并且使他们感受和体会到这种支持以及能很好利用, 会非常有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和水平的提高。
四、建议
1) 流动儿童都处在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他律”阶段, 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 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教育、引导, 家庭的支持功能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亲密和谐的家庭会产生凝聚力、向心力, 而相反状况的家庭则会具有离心力, 亲子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和慰藉, 使儿童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因此就会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有损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成长。
2) 一个和谐公平的校园环境无疑对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这不仅能将其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还能将潜在的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视同仁, 坚决避免出现歧视流动儿童的言语行为;在课外活动中公平竞争, 让所有儿童都感到自己是集体不可缺少的一员;在社会活动中共同参与, 让流动儿童充分感受到集体带给他们的归宿感和荣誉感。
3)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强, 它是学校教育的延续, 家庭教育的补充。社会教育既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在知识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 又可以广泛的开展道德品质、价值观教育。让流动儿童多接触如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教育场馆设施, 以及参与社会活动志愿者与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等, 使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这符合其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
摘要:流动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 属于“处境困难儿童”。本研究考察了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调节效应, 并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晓梅.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2011.
[2]肖克, 冯帮.流动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J].河北教育, 2008.
[3]贺社新, 苗艳敏.初中生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刘菂斐, 王兆良, 李文兵等.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孤独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 篇三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要建立良好昀师生关系,就必须满足和处理好如下因素:
1、师生互相理解与尊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多面性的。他们不仅有正面的交往,还有背面的、侧向的交往,不仅有语言交往(通过发出指令,做出解释,评价行为和动作等来实现),还有讲多非语言的交往(通过目光注视、眼神、面部表情,以及拍拍肩膀,挥动双手,握手等身体姿势来实现);有静态交往(如教师离学生的距离远近表明交往双方的亲近程度);也有动态交往(如离开同伴跑向对方球场以表示让控制球的队员传球给他)等。在整个交往过程中,教师前先要理解尊重自已的教育对象——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上的需要,对于体育后进生或体育课上较懒的学生,体育教师应对他们进行移情性的全面了解,设身处地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情感,永远牢记自己的工作是因学生存在而存在的,自己是教书育人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一,而学生则应理解和尊重老师教育自己所花费的心血和所付出的劳动。只有师生双方做到了相互理解与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2、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师生矛盾中,教师往往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一项“中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心理期望”的调查表明,学生最不喜欢昀体育教师,首先是打人骂人;其次是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用过激的语言和动作伤害学生,具备相当的体育能力。这项调查说明,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教师往往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待学生的热情友好,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责等。都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树起高大的形象,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
3、重视师生间的个人交往。教师从个人角度与学生经常地广泛地进行接触,了解他们的学习、工作、身体健康状况和需求等,获得具有个人意义的影响,尤其是当体育教师发挥专业的特长,给予学生身体健康锻炼方面的指导,使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时,将获得学生极大的信任。师生的个人交往还有助于课堂上的因材施教,有助于课堂上良好关系的建立。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矛盾,也容易得到妥善解决。当然,也要杜绝那种功利主义的师生关系,为达到个人目的而故意对学生产生偏信偏爱或使个别学生放纵自流,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效应
在体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能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气氛的活跃等。其主要心理效应表现为:
1、能提高“敦与学”的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激励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毫无保留地向学生贡献自己的全部精力、才干和学识,寓爱于严,信任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信赖老师愿意主动向教师打开自己的心扉,决心以老师为榜样,按教师的指示去行动,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学生并把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转移到学习活动中,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
2、能创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氛围: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很被动,而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卡教授在谈到硅谷和斯坦福大学的成功时,就认为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德国海纳特教授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集体创新能力的发挥。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但形成,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创新力。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情况在太学低年级学生中尤为明显。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这样轻松愉快,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真正搞好我们的体育教学,达到体育教学“娱身娱心”的目的。
3、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对于个性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实际上是人际交往关系系统。师生交往关系是学生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通过交往认识自己的老师,认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懂得在学习练习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形成个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尤其是体育教师本身的良好个性品质和个性倾向性,任师生交往中影响着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因此,良好师生关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
三、结束语
良好师生关系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学生喜欢尊敬教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其在休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潘等.《教育学教程》.科学技校文献出版
社,1992
[2] 韩进这.《教育心理学纲题》.人民教育出版
社,1989
[3] 祝蓓里.《体育心理学新编》.华东师范大学
4.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篇四
(一)1、系列位置效应
识记一篇课文开头内容和结尾内容识记效果比中间内容效果好。所以(1)课堂上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2)不要让上课的宝贵的前10分钟让学生在找书找练习册中度过,也不要让最后10分钟让学生在无所事事中度过。(3)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对陌生影响大。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所以(1)班主任治班要打好第一炮;(2)学期开学要上好第一课。近因效应对熟人影响大。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大。演出最后一出戏的出彩往往使整台戏辉煌起来。所以(1)批评完学生不忘给学生揉一揉。(2)学期末的表现很容易影响你的最的考评。
3、遗忘曲线
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这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所以要及时复习常温常新,不总是从零开始。
4、超限效应。
过犹不及。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牧师讲得太久,令人生厌,让本来想把身上所的钱都捐出来的马克吐温,不仅没捐,还从他那里偷走了两个硬币。所以不要让说教与批评出来超限情况。就如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的寓言《米杰扬的汤》一样。
5、高原效应
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意志问题、个人知识方面。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稍稍放慢速度,稳定情绪,坚持下去,一心耕耘不问收获。
6、归因偏差现象
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成功了,人总爱找主观原因,失败了总爱找客观原因。所以(1)对待别人的成功等事情要常去换位思考。(2)对待学生要警惕对优生的违纪现象总归因客观,对后进生总归因主观因素。
7、连锁塑造效应
分解教学目标,分步实施训练,可以纠正学生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所以,健康的学生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长期连锁塑造的打算。
8、詹森效应
詹森一名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在赛场总是失利。所以,(1)要摒弃心中非理性观念。(2)加强综合训练提高考试策略。(3)老师家长保持平常心。
9、普雷马克效应
想吃肉,先吃菜。先让学生做不喜欢做的事,再让学生做喜欢做的事,用学生最喜欢的事物作奖励。
10、情境相似性效应
回忆时的背景与识记的背景相似时回忆效果最好,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即这个原因。主要由环境相似、生理环境相似、时间相似。所以,(1)在大考前,让学生模拟出大考的情境很重要。(2)在考试时让学生尝试背景回忆,回忆学习某个知识点是教室当时的环境很有效。
11、鸡尾酒会效应
在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上,某个人提到你的名字,你能很敏感地听到。母亲沉睡在嘈杂的闹市中,但她的孩子的哭声能马上让她醒。人的耳朵能过滤声音,过滤出与自己相关的或熟悉声音。所以(1)教师要让自己的声音为学生所熟悉。(2)教师要记住学生的名字。
12、情绪判断优先效应 情可以令智昏。情感投资很重要。所以(1)教师注意亲近学生,进行感情投入;(2)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情感。
13、认知失调效应
谎言可以弄假成真。当想法与行为不协调时人就会不舒服,于是他就要调整,使认知与行为平衡。所以,(1)让学生有高调的自我认知然后去改变自己的行为;(2)让学生改变自卑的想法,重新认识自己。(3)善于打破学生旧有的不良的协调,制度不协调,让学生形成新的协调。
14、德西效应 我为何而做。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做了一项专门的心理实验。让两组学生解答有趣的智力题,一个组每答完一题,就给奖励,另一组不给。尽管在奖励时答题十分积极,在自由活动时只有少数人在自觉答题,而另一组自我答题的兴趣更浓厚。可以看出,如果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参与者的兴趣。这种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即德西效应。所以,我们要注意学生为谁而学习的心态,如何培育出内驱力很重要。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的原理。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二
15、依恋心理。
从哈洛等人的实验中,可以看出,猴子对铁丝妈妈、布妈妈以及对活生生的妈妈,当然更依恋活生生的妈妈,但并不是因为母猴能给它喂奶。更重要的原因是母猴能给小猴子以柔和的感觉。没有母猴的时候,布妈妈身上的母性特征越丰富,小猴子就越喜欢它。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食物,也包括他们的爱抚、赞许和爱。婴儿在吃奶时还能听到妈妈的心跳和亲切的话语,闻到妈妈熟悉的味道。躺在妈妈温暖的臂弯里、怀里吃奶感觉完全是不同的。可惜现在由于文明父母的母性特征越来越少了。对于教师而言,温柔的声音,和蔼的声调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或其他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吸引,它意味着容易的被接纳和被宽容。
15、晕轮效应。
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比如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觉得某人什么都好的;如果认为某人不好,则认为这个人什么都不好。我常常觉得这种晕轮效应在幼儿园女性之间更明显。相处、为人、课堂、发表文章等等方面,以为只要发表文章,这个人的业务能力就是强的,认为这个人只要和自己谈得来,当然不管哪方面谈得来,那么这个人工作为人就都是好的。一旦某个人那一次评判了自己,那么就会纳闷这个人怎么不好呢?看错人了!老师们经常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或者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或者说好就全部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包括家长对老师、老师对家长、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之间的认识都容易有这种倾向。有时候我想幼儿老师难得在见解方面有突破,这种心理倾向是其中影响的因素之一吧。
16、仰八脚效应。
这种效应说是人们往往远离完美无缺的人,完美无缺的人可敬但不可亲。当然这种效应有可能是不完全了解、只认识片面而造成的。想起小时侯对老师的那种敬仰就是这种效应,总是搞不清楚,老师为什么还吃饭呢?也使我想起《破译教育的密码》里的那道选择题,那没有任何缺点的人恰恰是西特勒。人性是多面的,对于理解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更宽容地看待人这个复杂的生命。
17、南风效应。这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故事,南风和北风的故事。面对犯错误的人,我们多一些理解、宽容和尊重,尽量让其自发自醒,才有真正彻底的教育作用。
18、成就动机。
工作、做事不是为了给别人看,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干,而是追求自我超越、自我成长。或者就是本身痴迷于这件事情本身,这样的人就是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他们追求的是个人成就而不是报酬本身,他们极想把事情做得比以前更好、更有效;他们能够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承担责任,及时获得对自己绩效的反馈以便于判断自己是否有改进。成就动机高的人,具有独立的见解,能够抵制不可靠的意见,尽量克服一切障碍,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而这种介质本来是孩子天性中就有的,很多孩子的这种上天赐予的执着、认真被成人所谓的“教导”扼杀或破坏了。孩子们逐渐学会了推委责任,下意识的认为这不是我的错。
蝴蝶效应。这使我想起了阿德勒的生活方式,人的生活方式就掩藏在人的一言一行之中,而往往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彰显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或一个人变化的先兆。因此老师对孩子细小事情的观察、关注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根本。
19、暗示效应。人都容易被暗示,所谓的催眠就是通过暗示来实现的。那么教师和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对自己也是如此。20、安慰剂效应。
这在表扬泛滥的时代,频繁运用似乎有些不妥。而且现在的孩子心智发展水平也渐高,能识破,还是协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为好。
21、罗森塔尔效应。
这种谎言有可能变成对孩子更大的伤害。因为有遗传的极限问题,孩子万一在智力上确实有些稍低,或者孩子在你要求的这种智力方面没有擅长,那么你仍然不顾实际地说谎他多么聪明,孩子只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且你的这些谎言也可能让那些承受能力差的孩子以强大的压力。
22、预期效应。
不要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必须兑现。
23、知觉中背景和图形。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知觉这个世界,我们在认识孩子或他人的时候也是这样。有的人以这样事物为背景、那样事物为图案认识;有的人以那样事物为背景、这样事物为图案认识。你是看到孩子许多优点中的一点缺点,还是看不到优点只看到缺点?有时候我们需要更换自己的知觉方式才能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事物。这个现象还被运用在孩子的游戏当中,在《小游戏,大学问》中有详细的阐述。在这节中,还有一个例子,说在学散文《春》时,一只小鸟飞进窗来,当然“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这种话在老师当中已少见了。但我也不认为“小鸟被我们的读书声吸引住了,也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这样纯粹为组织常规的引领就更好。这只鸟本身就是一个关于春的散文,如何结合当时情景即兴散文,才是学习散文的精髓所在。
24、心理加减法。
人们常常习惯得到,不习惯失去,给多了拿回人的心里会不舒服,而一点一点慢慢给人们往往就很愉快。这并不是一种自私,而是千百年来人们为适应生存而沉淀的一种文化。所以在教育上,我们也可以是先抑后扬,先严后和。
25、第十名现象。
这种现象背后掩藏了很多的问题,为什么前几名往往不容易成功呢?他们往往早早地就承受了太多的来自自我和他人的精神压力,而人在压力之下是没有多少真正的创造的。他们往往更专注于自己的成绩,而忽略了创造性、分析性、实践性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
26、禁果效应。
往往被禁止的东西对于人来说更有魅力,居里夫人的母亲正是利用了人的这一心理,所以在居里夫人上学之前禁止居里夫人看书,正因为禁止所以才导致小居里对书籍的好奇和强烈阅读的欲望。
27、强迫性行为。
强迫是焦虑和紧张造成的,而宽松和自由是不可能产生这些强迫性行为的。
28、配套效应。
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容易有配套效应,总觉得做什么事,这方面做好了,那方面也应该与之一样,也要做得很好。就象我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那样,既然这里用心布置漂亮了,那么所有的地方都应该这样,不然就不完美了。
29、扇贝效应。
这里面又是说了通过奖励强化孩子行为的事情,强化物的得到已经足够满足,那么所谓的奖励强化就不会再发生作用。在幼儿园这种事情常有,老师在帮助孩子养成某个行为习惯时,你怎么做才能得到什么,而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足够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就会想,既然得到了就没有必要在去做什么。我一般比较反对这种条件式的行为习惯养成方法。还是拥有一些内在驱动动机的为好。30、手表定理。
就是有两块手表反而不知道正确的时间,所以书上就说一个班级不能同时才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这如果就教育者教育的统一性方面来说,确实是有效的。因为父母、祖辈、老师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有一致起来、协调起来。
31、巴纳姆效应。既人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这我在很多的心理测试中早就意识到了,所有的心理测试无非就是进行了这种笼统的描述,让人觉得这很象自己。其实算命也就是如此。对孩子用这种方式可以,还是适可而止为好。长时间会被识破的。
32、习得性无助。
以前总是中小学生有这种无助感,总觉得自己肯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现在因为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期望,幼儿园的孩子也开始有这种习得性无助了。孩子失去了阳光,失去了活力,反正自己不行。这都是因为父母和老师的断言而造成的。
33、阿Q精神。
其实就是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分把握自己的优点,避开自己的弱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4、情绪ABC理论。
所谓ABC,A指事件;B指信念,是指个人在遇到诱发事件后,对该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这件事情发生后,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是直接由事件A引起的,而其实不是,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的间接原因,而人的对事件所持的看法和解释B才是引起情绪更直接的原因。就象幼儿园中某件事,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解释,那么每个人的情绪状态就不同了。比如看家长满意度也是这样。
35、齐氏效应。
没做完的事情更容易记忆出来,而已经全部做完的事情容易遗忘。因为人们没做完一件事情时,大脑会始终对那件事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容易记得。我小时侯就不愿意遭受这种紧张,所以总是将事情全部做完在享受充分放松的游玩时间。
36、延迟满足。具体说来,这是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出来的自制能力。这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对于现在的情景,我表示疑义,放弃就一定是牺牲吗?我觉得这种过程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享受?不过培养孩子更善于调空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我认为是相当重要的。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马太效应
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旦出名,就位登“指导”脱离根基实践,忘了自我,忘了本来的目的。而在学校里,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幼儿园也很普遍。互悦机制
是指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师生之间也是,当某个孩子告诉他很喜欢你后,你会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对他的好感。老师喜欢哪个孩子,孩子才有可能喜欢老师。自我暴露、真诚的态度都是互悦的方法。自己人效应
做个孩子的“自己人”:“我和你们一样„„”“我小时侯„„”等等话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是自己人。
互惠原则 欲取先予原则。
这使我想起幼儿园的配班问题。为什么现在配班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我觉得是一种进步。因为老师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职责的概念,已经开始感觉职责分工的公平性和平等性。作为一个正式的工作人员应该知道自己应该的职责,而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了明确的职责分工才有真正的互相帮助。不愿意和谁配,愿意和谁配,人的潜意识里其实都是在指向索取。和对方在一起有没有什么好处,她有什么长处有利于自己。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要求只能索取别人,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别人索取,这将是不平等的。常规管理、环境布置、业务能力甚至互相穿衣聊天愉快都可以是索取的东西之一。这使我想起很多幼儿园的班主任制度,那到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措施。说起这个我又想起“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风马不相及的联想。在年龄日渐增多的时候,我发现,似乎年长之人越来越可怜了,越来越没有人要了。因为他们身上无所索取。可是对于年轻之人说来,相求一个有很多索取之人,相对地不就让自己少了磨练之路,环境布置有人设计了,计划设想有人代办了,那么自己年长之后又将会是怎样的遭遇呢?值得深思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和禁果效应有些类似。对于你想让孩子做的事情可以适当压迫一下,而对于孩子想做的事情可以充分的让其去做,那样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效应
自己是否重要?自己是否被尊重?自己是否被关注?是力量的来源。老师对孩子也是如此。登门槛效应
就是一种得寸进尺的积极运用。先提一个小的可以接受的要求,在慢慢渐渐提出有些可以接受的,直到最后提出先前不能接受的要求,都可以被接受了。留面子效应
提出一个高得不能接受的要求,让心理产生反应,然后假装妥协提出一个低得多的要求,让本来可能不同意接受的人接受。但运用要适度。80—15—5法则
这是课堂里各类孩子的存在比例,就是说大多数孩子是遵守规则的,然后有百分之15的孩子会周期性的违反规则,而总有百分之5的孩子是长期的违反者。这样看来,老师就能用好心情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了。关注全体,兼顾个体,满足大多数的需要,但也不放弃少数孩子,用探究事物本身吸引孩子是一个方式,用体态语言提醒少数孩子也是一种方式,方式有很多,课堂积累经验。鲶鱼效应
是指一种适度竞争效应。科研小组、年级组都可以放一条善于创新的鲶鱼引起头脑风暴,引起良性竞争,成发展趋势。名人效应
爱屋及乌,利用孩子的偶像和心中崇拜对象渗透在教育当中,也会有好的效果。最后通牒效应
这在人群当中非常普遍。我早就在小时候就突破了这种效应,因为我渴望轻松和自由,我希望更多的享受自由和宽松的心理氛围,所以往往就不等到最后通牒,事情早就做好了。以至于现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一般。决策中的非理性
人的决策常常受很多主观的因素影响,虽然如此,但还是需要争取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在综合进行决策。边际递减效应
没有鞋穿的人得到一双鞋,他会觉得鞋特别好,如果接下来不断得到鞋,最后有可能对鞋子就厌恶了。这就是边际递减效应。这个说明我们对物品价值的认识不是来自物品本身,而是通过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程度来主观地体验的。表扬多了也烦人就是这样一种现象。从众心理
群体压力,害怕分离和孤立。虽然群体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的,但人们常常由于这些心理而从众。清醒的认识真相,保持真我,克服麻木地从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
头脑风暴就是利用的社会助长的原理,讨论开放性的问题适合群体研讨,成一种社会助长之势。而当遇到一些深奥的问题时,群体一起就成了一种社会干扰,这时就适合一个人深入研究。
群体去个性化
其实就是一种给犯错之人留面子的方式。当某个孩子偷了什么东西时,熄灯使东西归位,让那个犯错误的孩子从中有机会反思和醒悟。群体极化现象
就是人常常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而加深或改变一种看法。比如评价一节活动,自己心里可能还没有太多的理由不喜欢这次活动,但当别人说了很多以后就觉得自己很不喜欢这个活动了。反之,说喜欢这个活动也是。群体极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冒险偏移,二是谨慎偏移。群体讨论容易冒险偏移,因为群体中责任分散了。比如大家一起讨论制度的好与坏,往往容易说出更多的不好来。而让一个人单独说说,可能就成了谨慎偏移了。这都是一些忽略事物真相的一些心理倾向,个体还是需要有独立的明辩思维,才更能看清看透。博弈效应
5.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篇五
1.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对小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他随机抽取样品,然后告诉老师说:这几十名学生将来有发展前途。八个月以后再来调查,结果发现,这几十名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事实上,这几十名学生当初和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呢?因为他们获得了这样的信息:我是有前途的,我是与众不同的,所以更加自信,也更加用功。这说明,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对他倾注心血,唤醒他内在的信心和动力,每个人都会有显著的进步。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班级整体而言,教师的经常鼓励、期待会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和亲近感;针对学生个体而言,教师善于发现、褒扬每个学生的长处,能促使学生更求上进,更愿意公开展现个人才华,更能大胆标新立异表现个性,同时自觉克服自己的缺陷。尤其对差生,教师热情洋溢地肯定其某方面的优点,能鼓起其积极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也尝受到被人承认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情体验
2.利用鲶鱼效应,营造良好的班级竞争氛围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在鱼船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一条条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鲶鱼效应。它给教师的启示是: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提高生存能力。也就是说,要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此外,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作用,可让他们充当干部的角色,使他们既以干部角色要求自己,又以模范行为带动他人。
3.利用过门坎效应,确立和实现班级目标
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但是他一旦对于较小的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倾向于接受这种请求,为避免给他人留下前后不一的印象,他对随后提出的较大要求也会倾向于接受。简单地说:一个人若一旦接受别人某一方面的一个小要求,也往往容易接受这方面更大的要求。这就是过门坎效应。班级管理中应用门坎效应, 主要用于新接手班级,初接手一个班,班主任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摸清学生情况,然后针对实际分层分级按阶段设“门”,使班级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形成系统的优化整体。这样,班级工作的各项指标就会呈螺旋式上升。相反,如果目标遥不可及,要求学生一蹴而就,学生就会体验挫折和失败感,最后倾向于放弃。过门坎效应还用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上。针对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班主任可建立差生档案,分别制定不同的“门”(即要求学生阶段时间内应达到的指标)。让学生从最易做起,逐步逐项克服自己的缺点,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人格、品质的渐次完善,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4.近因效应
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5.光环效应
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又称晕轮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6.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7.蝴蝶效应
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即一个坏的微笑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的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8.晕轮效应
你对人或事留下的最初印象,将会影响到你对此人或此事其他方面的判断。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最早提出了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指的是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他还倾向于由此推论这个人别的方面的特征。桑戴克指出,人们对他人的认知与判断,常常只从局部出发,就如同日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步向扩散成愈来愈大的圆圈,并据此得出整体的印象。由此,桑戴克为这种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即“晕轮效应”。其特点可以总结为四个字:以偏概全。
9.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
10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 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11.登门槛效应
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坎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登门坎效应”对我们的启示很多,在教育工作上也有应用和借鉴。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登门坎效应”蕴涵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经意处见匠心。
12.青蛙效应
安于现状可能就是死路一条,无论你现在的境况多么令人满意,现在的工作多么令人满意,现在的工作多么让人羡慕。有时灾难的降临是渐进的,我们不能一味地享受和依赖已有的好环境,而应培养一种具有远见性的洞察力。
6.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篇六
寒假期间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可以说这是目前我看过的最喜欢的一本心理学书籍。书中主要归纳了64条心理效应和规则,不同于其他心理学著作,文中语言随和,选用的一个个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小故事让人轻松易懂,让我了解到工作中很多被忽略了的心理效应,这对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是很有帮助和启发的,让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其中很多诗词的引用更是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倍感亲切、生动有趣。
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平时,有些家长经常对子女进行许多大而空洞的说教,希望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打歼灭战,在浑然不觉中,学生的心理已由最初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内疚感发展到对家长一而再、再而三的批判的反叛,超限效应就是青少年在受到不恰当地批评时出现顶牛的原因。学习上也是这样,下课了,老师仍滔滔不绝;周末了,班主任仍津津乐道,此时你是不是有冲出教室的冲动?这也是因为超限效应的原因。所以当向学生讲授知识、布置作业时,在时间以及数量上要注意限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超限效应提醒,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但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只有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奖励的艺术扇贝效应》提醒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克服由扇贝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种新行为、新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而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要不断地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为了明天更美好延迟满足》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父母、老师们要关注孩子自制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期待、珍惜、克制。
《绝望的体验习得性无助》以一条狗的实验为例,印证了动物、人类在多次收到挫折后,都会表现出的绝望和放弃。其实,很大程度上,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之所以始终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过多地品尝了学习上的挫败感。多次的打击使他们最终放弃了奋斗。这无疑在提醒我们,一定要多给失败的孩子一些鼓励,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尽量避免给孩子创造习得性无助的诱因挫败感。同时,也提醒我们老师,教会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而《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让孩子不要只盯着别人的葡萄,要学会欣赏自己手中的柠檬,即使它酸酸的&&
还有许多许多,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对我们教育特殊生有很大启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就是南风效应运用于教育中的典型例子。禁果效应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提倡的东西不要明令禁止,而要注意进行疏导和沟通。
7.人际交往中的熟悉效应 篇七
我们经常说地球是一个村, 但是事实上这个村里住着几十亿人, 穷极我们一生的时候都只可能认识其中的少数人只会跟其中更少的人成为熟人, 而又会跟其中极少的人成为朋友, 更只会跟那么一个人成为夫妻。成为朋友也好, 恋人也罢, 首先是彼此要注意到对方, 相互之间产生吸引力。那么,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原则去寻找这些人?我们为什么和这些人而不是其他的人走到一起?有这样一句歌词:“莫名我就喜欢你。”我们喜欢别人真的是莫名的吗?心理学家经过实验和调查发现, 喜欢一个人是有道理的, 并总结出一系列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和喜欢的规则, 其中之一就是熟悉效应。
二、熟悉效应的定义
熟悉效应, 也叫曝光效应, 意思是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面前, 就能增加我们对他的喜欢程度。
心理学中有不少实验证实了熟悉效应的存在, 其中最经典的是Moreland等在1992年做过的一个评定吸引力程度的实验。实验中, 安排一些事先经过测验吸引力程度相等的女性假装学生在大学教室里上课。这些女性不和任何人交流, 只是走进教室并安静地坐在第一排, 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她们。但是在一个学期中每个女性出现在课堂上出现的次数有所不同, 从0次到15次之间不等。学期结束时, 研究者播放这些女性的幻灯片请班级的学生观看, 要求学生对这些女性的吸引力做出评分。结果发现, 出现次数越多的女性学生认为她的吸引力越大。
在现实生活中, 也有很多熟悉效应的例子。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近邻不如对门”, 那是因为我们和对门的人、邻居接触比较多, 而与相隔较远的亲戚接触少。接触得多的人, 我们会有一种亲密感, 而接触得少的人, 我们会感觉到生疏。再者, 多数时候我们的亲密关系都是在学校建立, 例如同桌、同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要好, 那是因为他们天天在一起, 朝夕相处, 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彼此了解和熟悉。
生活当中还有一个跟熟悉效应有关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看自己的照片都会觉得不顺眼, 但是我们的朋友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还不错。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心理学家曾经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给一些女大学生拍照片, 然后请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朋友来评价更喜欢哪张照片。每个人的照片都有两种, 一种是她本来拍摄下来的照片, 另一种是经过PS镜像反转过来的照片。结果发现, 这些学生的朋友都更喜欢真实的、没有处理过的照片, 而女大学生自己则更喜欢经过镜像处理的照片。因为我们每天刷牙的时候、穿衣服的时候你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样子其实就是一个镜像, 但是别人看到的却是我们真实的脸孔。所以当你看自己照片觉得别扭的时候, 你可以试着把照片用PS镜像反转一下, 也许你会觉得称心一些。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熟悉效应, 就是多次出现的东西、熟悉的东西我们会更加喜欢它。
三、熟悉效应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会对熟悉的人或东西更喜欢呢?Bornstein (1989) 用进化论的观点对熟悉效应进行解释, 他认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人类经常以小心的方式去应付不熟悉的事物, 通过与这些事物不停地相互作用, 给我们带来危险的不熟悉的事物逐渐为我们所适应, 也就变得熟悉与安全了。随着戒心的解除和舒服性的上升, 我们对这种事物的正性情感也必然增加。而人与人之间经常的接触可以增进互相了解, 也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 因而使得双方在交往时有一种安全感, 不会因为不知道对方的“底细”而随时准备防卫, 处于不安的紧张状态之中。所以, 我们会喜欢跟我们接触比较多的人。
四、熟悉效应的限制条件
是不是曝光率越高越喜欢呢?心理学家认为, 单纯性的曝光并没有完全的增加好感, 它更多的是放大了原始的情感。当别人对我们的原始情感是正面的 (例如喜欢、好感) , 那么频繁性的出现确实会产生放大性的效果, 可能这种好感会变成喜欢, 喜欢变成爱。但是如果刚接触的时候别人对我们产生的是一种负面的情绪 (比如厌恶、反感) , 那么这个时候曝光率越高可能会使得这种厌恶的情绪不断放大。这就是熟悉效应发生作用的一个限制条件:针对积极或中性对象。
然而, 即使是针对积极的对象, 重复出现次数过多, 也可能引起人们的厌烦。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人们的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之间并不是单一的关系: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的喜欢程度提高, 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最高。
五、熟悉效应的对人际交往的启示
鉴于熟悉效应, 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应该注意:第一, 在交往中增加与别人的接触是很有必要的, 应该在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内多走动, 增加参加社交场合的频率。但是, 当我们抱定“熟悉增加喜欢”的想法而积极与人交往的时候, 一定要在对方心目中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增加见面的次数。如果第一次与人见面, 对方表现得心不在焉或不热情, 但还谈不上厌恶和反感, 那么我们可以在以后的交往中善于表现和发挥自己的特长, 经过多次交往并被对方熟悉之后有可能在双方之间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反之, 如果初次见面就在对方心目中留下了不良的第一印象, 就应当知趣一点, 尽量减少与对方的见面次数, 否则会让对方越看越生厌。所以, 当我们不被他人所喜欢时, 一是改变交往对象, 去与别人交往;二是暂时打道回府, 分析失败的原因, 进行积极的“形象塑造”以后再交往。
摘要:本文主要对人际交往中的熟悉效应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了熟悉效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其发挥作用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指出该效应对人际交往的启示。
关键词:人际交往,熟悉效应,曝光效应,吸引
参考文献
[1]高建平.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J].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05期.
[2]鄢静.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大众心理学, 2004年03期.
8.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 篇八
引 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审美与发展需求,是人们人性人伦,智慧结晶的表现。平面设计是视觉传输的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传播领域和社会各个阶层。通过不同的形式和传播媒介,成为人与社会,人与人及社会层面的交流互动的主要途径。同时平面设计还能引导人们的喜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经济,文化,社会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下面让我们就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做一定的分析,希望有助于人们理解平面设计的内在涵义。
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
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由受众心理接受途径,受众心理需求的变化两方面构成。先来谈谈平面设计的受众心理途径,平面设计不仅仅以深刻优美的画面作为标准,还要考虑其传达的信息途径和受众心理接受的空间二者之间的关系。要使受众接受信息并与之产生心理互动,这也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欣然和美是人的天性,平面设计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拥有美的特征。于是受众心理接受途径有创造意境美这一方式,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美学的规则,努力营造出美的意境和塑造美的形象,重视受众感性的思维,满足人们的情趣,有助于平面设计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提高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认知。受众心理接受途径还有因相似特点导致的错视,就是指由相似性引发的联想效果。相似联想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可以让信息传达更加快速和直观,所以在平面设计中要注意这一点。除二者之外,还有借用认知经验而移情的途径,因为人们总是不自觉或自觉的用自己过往的经验来搜寻能引发共鸣的信息。如今在平面设计中加入人们熟知的信息,有助于受众产生移情效应,达到物我一致的效用。
受众心理需求的变化也是平面设计心理效应中重要的关注点。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于环境,心理空间,个人情感,审美等都产生了新的诉求。这这个满是设计的时代,平面设计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强制人们关注平面设计的方式被越来越受到抵制,所以设计师应当改变过去单向输出设计传输的途径,尽可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更主动设计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让受众变得主动乐于参与这种互动的推广模式。
平面设计的传统文化效应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中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的传承与积累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若将传统文化的精神或图腾融入到西方的平面设计当中,可以让民族精神在设计中呈现另一种美感,触动人们的内心,最终获得设计的成功。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涵可以激发人们的共鸣。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北京”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意境,精神与智慧的特性。会徽设计以中国印作为载体,把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艺术和印章艺术相互结合,夸张的展现出一个奔跑舞动着的人形,刚柔相济的外形又酷似中国汉字的“京”字形,搭配上色彩更显出这份平面设计的别出心裁和特有的感染力,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和形式感。
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设计融合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加减,应该在对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融合。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看去线条流畅舒适,极有现代的活力感,标志又显示了中国古钱的形象,有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念包含其中。提倡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效应并不是让设计师们依葫芦画瓢的去继承它,而是要努力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合到现代设计理念当中去,这样才能体现出平面设计中的精神与内涵。
平面设计中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的结合
平面设计作为精神的载体,是用一定的理念原念指导价值创造和精神的一种形式。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平面设计营造出特有的意境,是人的一种情怀,一种意识的体现。在这种特有的意境中,客观的精神得到了集中额处理,使创作作品情景交融,牵动受众的某种体验,情感,联想。想要达到这种特有的意境效果,需要通过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的有效结合。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设计者们应该更加深入探究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进一步的挖掘,继承,分析研究传统文化。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其形,意,神融合进平面设计当中。此外还要重视受众的心理需求,加强对于受众心理的分析探索,设计要符合受众的心理认知,满足他们普遍的需求。一件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就应将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总 结
在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强烈冲击的今天,我们应更加提倡重视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探索传统文化语言和世界文化语言的沟通,使二者能求同存异,形成我们自有的设计风格。此外还要加强对受众的心理调查,使设计能服务于大众。只有将心理效应与文化效应完美的相互结合,才能使一件平面设计作品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受到世界大众的认可。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推荐阅读: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优化教师人际关系10-30
心理学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09-02
人际关系心得分享08-02
人际关系调查问卷08-04
有效沟通人际关系10-04
人际关系主持词10-19
辩论 网络影响人际关系08-21
商务沟通与人际关系论文07-17
论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09-24
有关人际关系的励志名言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