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画面作文(共11篇)
1.甜蜜的画面作文 篇一
时光荏苒,海枯石烂,就算是刻在石头上的痕迹,风也会替它抹去。而永远定格在我心里的,是姥姥的笑容……
寒冬腊月的清晨,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起床上学时,竟发现沙发上坐着一个黑影,走近一看,那略胖的轮廓,蓬乱的白发,在客厅的灯光下闪闪发光,如根根银针刺入了我的心。“姥姥,你怎么起来了?”“噢,没什么,天那么黑,你走路小心着点,多穿点衣服,别冻着。”只听见姥姥用沙哑沉重的声音说着。这一刻,姥姥正看向我,安详的笑着,似乎有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房,温暖了我冰冷的身躯。
姥姥寒冬早起嘱咐我的画面定格在了我的记忆深处,让我永远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炎炎夏日,烈曰当空,行走在大街上,如同置身于砖窑火炉当中,我放学回到家,一进门便喊道:“好热啊,热死了!”姥姥闻声赶来,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如同菊花骤然开放。“放学了,先坐下歇歇,饭马上就做好了。”姥姥说完又走回厨房,我跟随而去。只见姥姥一手端着锅把,一手拿着锅铲在锅里来回搅动,略胖的身体也随着一扭一扭,一件褐色衬衫被汗水浸湿的都辨别不出原本的颜色了。我心里一颤,如同被重重砸了一下,“姥姥,你血压高,让我帮你吧。”“没事,马上就好了。”此刻姥姥转过头,脸颊上淌着豆大的汗珠,但依旧挂着温馨的笑容。我感到无比内疚,眼前像起了雾。
姥姥精心为我准备饭菜的画面定格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滋润着我的心田。
秋风习习,红枫染红了半个山丘。深夜,我正在苦读,突然,门被推开了,只见姥姥端着一杯洁白的牛奶,从细窄的门缝里挤进,看到我嘴角上扬,犹如春风般轻柔,眼晴像安了磁石一般互相吸引着,姥姥揉了揉眼,把牛奶递了过来说:“这么晚了,早点睡吧。”“嗯。”我闻到了牛奶的清香,心里充满了力量。
姥姥深夜为我送牛奶的画面定格在了我的记忆深处,那是我成长的力量啊,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尽管岁月的年轮无情的飞转,夺走了您的年轻貌美,只留下丝丝银发,深深的皱纹,但永远定格在我心中的,是姥姥那温暖的笑容……
2.甜蜜的画面作文 篇二
在画面语言学中, 把设计、制作的多媒体教材看成是用“画面语言”编写的, 但是对于编写的特点和规律, 即画面语言是如何表现教学内容的, 至今在国内外都是正在探讨的热门话题。对此, 我研究十多年, 这才意识到“多媒体画面语言”有三个要点, 可以把它们比喻成进入画面语言大门的三把“钥匙”。换句话说, 只有把这三个要点真正弄明白了, 才能算是入了门。
●“多媒体画面语言”的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以形表义”, 强调画面语言表义的方式与文字语言不同, 即靠“形”, 而不是靠“文字表述”。
强调画面语言“以形表义”这一要点, 是因为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前, 一方面传统艺术领域 (如美术、摄影) 就曾用过“画面语言”一词, 由于那时“画面”的功能, 审美远远多于表义, 给人们留下了“形主要用于审美”的认识局限;另一方面, 人们在长期阅读书报的过程中, 已经养成了通过文字表述获取知识、信息的习惯, 因而一般很少注意到, 画面中文字以外其他媒体及其配合的表义功能。
画面语言用来表义的“形”, 不仅指图形和字形, 还应包括解说、音乐、色彩、运动等元素的表现形式, 如版面格调、基色、背景音乐等。由于其中文本 (解说) 具有形 (音) 和义分离的特点, 因此还应将文本 (解说) 表述的表义形式包括进去。
第二个要点是“基于屏幕呈现”, 强调屏幕的运动画面属性。静止画面表现的是空间艺术, 运动画面表现的艺术则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因此这一要点实际是突出了, 多媒体画面语言与传统 (美术) “画面语言”之间的区别。
例如, 画面分割艺术是在传统静止画面 (美术、摄影、报刊排版等) 中形成的, 属于“空间分割”。多媒体教材在讲授一个设备的各部件时, 经常将这些部件以菜单的形式列出, 点击一个菜单项便调出一个部件的画面进行介绍。这就是运动画面的分割, 叫做“时间分割”。在多媒体教材中, 画面的“时间分割”形式, 可以用来介绍美术教材中的各幅名画、音乐教材中的各类乐器、一门技术中的各个术语、一个实验中的各个步骤, 等等。
以上两个要点表明, 多媒体画面语言与传统“画面语言”既有共性 (即“以形表义”) , 又有区别 (即“时间属性”) 。
第三个要点是, 多媒体画面语言是有规则可循的。和文字语言一样, 这些规则应包括语构、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在《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中, 这三方面分别叫做“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则”、“设计格式”和“教学格式”。如果说画面语用学的研究内容是规范化的“教学格式”, 那么画面语义学的研究内容便是规范化的“设计格式”。
顺便说明, 其实教学 (或设计) 格式也是画面语用 (或语义) 学中的一些“规则”, 因为“规则”只不过是对一些规格的条文表达, 而规格就是所谓“规范化格式”的简称。在《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中选用“格式”一词, 是为了避免和语构学中语法规则 (即“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则”) 混为一谈。
●“多媒体画面语言”中的设计格式
借鉴文字语言,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设计格式”在画面语言中的定位和分工。
人们在运用文字语言进行交流时, 虽然基于语法、句法, 但是通常注意的只是如何将内容有效、准确地表达出来, 因为语法已经熟练地融入到语句之中了。小学生练习作文时, 一般是按照叙述、报道、描写、书信、论文、诗歌等不同题材, 分门别类地熟悉各种题材的写作方法 (或格式) 。用画面语言表现教学内容时, 同样需要语法 (即“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则”) , 但是应该将其熟练地融入到画面之中, 而关注的则是按照不同的题材, 将教学内容有效、准确地表达出来。“设计格式”就是不同题材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由此也可以看出画面语用学和画面语义学的区别:前者关注的是运用画面语言的语境 (教学环境) 和效果 (教学效果) , 因而强调与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整合;后者则是研究画面语言如何表现教学内容, 但是表现形式并非按照教学内容, 而是按照题材划分的。比如, 上例中介绍了设备的各部件、美术中的各名画、技术中的各术语、实验中的各步骤, 虽然教学内容互不相同, 但是同属知识介绍类的题材, 因此都可以采用画面的“时间分割”表现形式, 叫做介绍类设计格式。 (稍后详细讨论)
下面讨论多媒体课件中几种比较常见的设计格式, 看看画面语言是如何表现不同题材教学内容的。
1. 知识介绍类设计格式
在多媒体课件中, 如果知识点较多, 或者知识点内包括的内容较多, 一般采用画面分割形式表现。此时画面上呈现的是知识内容, 设计这类格式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按照认知规律 (如讲解重点、分散难点等) 安排教学内容;按照画面语言的语法 (即“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则”) 将其呈现在画面上。
(2) 画面分割有空间分割和时间分割两大类, 其中时间分割又分单画面和多画面两类。单画面时间分割是指点击的菜单项与其调出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同一画面上;多画面时间分割则是指该菜单项调出的是另一个画面。选用哪一种画面分割形式应由教学内容的特点而定。
(3) 可以将规范这类格式的语法, 概括为“大同小异”:所有画面在整体形式上看应该是统一的;而区别则体现在各画面的内容上。
知识介绍类设计格式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既可以用于介绍整个课件的知识结构, 也可以用来讲解一个元部件上的各个术语和参数。分别举例说明。
例1:多媒体课件《鸟》是根据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五册第六课《鸟》设计的。作者准备从四个方面, 通过九个板块来展现鸟类百科知识, 即从鸟的特征方面, 通过“鸟的特征”板块, 介绍不同鸟类的喙、羽毛、翅膀、尾巴、脚爪以及产卵等特征;从鸟的生理和习性方面, 通过“生理结构”、“生活习性”和“分类分布”三个板块, 介绍鸟的生理和习性方面的知识;从科普知识方面, 通过“鸟类进化”和“经济价值”两个板块, 介绍鸟类演变以及鸟类与人类关系方面的知识;从人文知识方面, 通过“鸟类之最”、“交流园地”和“鸟类故事”三个板块, 分别介绍一些有关鸟类的特殊类型、喂养知识及幽默故事。显然, 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是符合认知规律的。在用画面语言呈现这些内容时, 采用了多画面时间分割形式, 并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版面 (即“形”) 设计:不同方面板块的设计格式互不相同, 而相同方面板块的设计格式是相同的。具体地讲, 虽然九个板块的版面内容各有差异, 但是课件在菜单的布局、主色调、背景以及“退出”标志等设计上的统一, 都给人一种完整、协调的感觉, 而且四个方面之内和之间各板块版面的统一程度也有区别。这就表明, 该课件是通过规范化的版面设计 (而不是单靠文字表述) , 分门别类地展现《鸟》的知识结构的。
例2:用画面语言介绍齿轮的10种参数 (齿槽、分度圆、压力角、模数等) , 采用的是如图1所示的单画面时间分割形式:点击画面左侧参数菜单的某一菜单项, 便有相应的图形和文字 (配解说) 说明调出, 呈现在右侧的工作区中。换言之, 该知识点的内容是在同一画面上分时呈现出来的。各菜单项调出的画面格式相同, 采用了统一的色彩、影调、材质等元素, 在整体上保持了一个知识点的完整性, 又通过精美造型和规范表述使各参数的内容得以清晰的呈现。
由图1可以看出, 画面语言是通过图、文、声、色等多种元素的配合, 并且按照规范的格式表现教学内容的, 其中包括了文字、解说的表述, 但是它们仅以画面语言中的成员之一出现, 而且都要遵循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
2. 探究性学习类设计格式
探究性学习课件的画面上, 呈现的不是知识内容, 而是一个探讨问题的平台。为了能让学生在其上进行探究、实验、交流等活动, 对这类平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 具有按照教学要求提出问题或创建情景的功能, 能为学生营造进行实验或其他模拟活动的环境。
(2) 能够提供进行实验或开展活动的条件, 以维持探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3) 通常要有为学生提供交流心得的环境, 便于开展协作学习, 共享研究成果。
一般地讲, 编写探究性学习课件时, 呈现知识内容往往是与教学过程联系起来考虑的, 即很难将画面语义学和画面语用学分开。
例如, 多媒体课件《电动机》选自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六节《电与磁》, 主要介绍有关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鉴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电与磁的基础知识, 但是对电动机转动过程中的电磁转换原理缺乏认识, 因此采用了探究性学习课件的设计方案 (如图2) 。
这类课件一般是配合课堂上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模式用的。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通过反复实验或小组交流, 要求明确以下几个概念: (1) 在磁场中, 通电线圈两平行边会分别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由于此二力与线圈平面垂直, 形成了力矩, 使线圈产生了转动; (2) 在“中性面”两侧, 由于线圈两平行边受力形成力矩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只能形成来回摆动, 不能产生转动; (3) 如果当线圈每次通过“中性面”时, 改变电池接线的极性, 使流过线圈中的电流反向, 这样线圈就能维持转动下去了。
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电动机“换向”的工作原理, 但是结论却要由学生通过实验或讨论得出来, 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提出上述思考问题, 而且还包括设计这个配合学生思考的实验平台。
该平台采用的也是单画面时间分割形式。在一个画面上, 将上述思考问题所需的各种实验列入到右侧的菜单中, 与各菜单项对应的实验过程, 可通过画面语言中的动画、图形、文本、色彩等元素演示出来。这样的表现形式, 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 是书本教材仅用配图的文字描述所望尘莫及的。
3. 情景教学类设计格式
创设情景进行教学, 是目前中小学教学课件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究其原因有二:一是需要, 中小学生受阅历或知识所限, 造成了一些理解课文内容的难点, 需要创建某些情景, 或激发学习兴趣, 或引入新课, 或提出思考、讨论的问题, 或化解难点;二是可能, 多媒体画面语言具有“以形表义”的特点, 十分适合创建形象、生动的情景。
设计情景类格式应遵循的原则是, 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具体地讲, 要不要创设情境和创设什么样的情景, 应由教学内容的需要决定;创设的情境要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既不能“跑题”, 也不能“喧宾夺主”, 可以用“融入度”指标衡量;评价设置的情景好坏, 应看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类设计格式可以用于各门课程, 一般在低年级应用多于高年级。
例如, 在初中英语第一册的多媒体课件《单词乐园》中, 将9个单元词汇分成10组 (课件中用module 1—10表示) , 每组不超过20个单词。对各组英语单词采用“释义”、“拼写”等练习形式, 并且相应地设计一些游戏类型的情境, 将这些练习融入到各种娱乐形式之中。教学实践表明, 在多媒体课件中, 采用这种玩电子游戏的形式, 来化解记忆单词时枯燥、易忘的难题, 是十分有效的。
显然, 设计这类课件的关键, 在于“练习”与“游戏”二者的融合上。该课件的设计思路, 可供大家参考。 (1) 先按传统教学形式, 设计各种单词练习的题型, 如释义题、拼写题、填空题等。设计遵循的是认知规律; (2) 再按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编“游戏故事”, 并且用多媒体画面语言 (图形、动画、色彩、声音、交互功能等) 将设计的游戏呈现出来。这时的设计则需要遵循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则。设计这类课件时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将单词练习融入到游戏的情景中去;二是将练习题的答案作为游戏获胜 (或成功) 的标准。由于教学作业和游戏娱乐二者在参与性和心理追求上具有共性, 因此用习题答案作为游戏成功标准的思路, 不仅可取, 而且应该视为一个“亮点”!
另一个情景教学类的案例是课件《机械能》。由于初中学生缺乏基础知识, 对许多中学物理概念 (如力、速度、加速度、能量、电压、磁场等) 感到抽象难懂, 因此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形象的情景来讲授物理概念,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件《机械能》中创设的情境分两类, 即生产、生活类情景和实验 (试验) 类情景, 分别用于说明定义和明确概念、定律等。
例如, 说明什么是能量、动能或势能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语言 (图形、动画、色彩、声音、交互功能等) , 创设开弓射箭、风吹帆船、水力发电等情境引入定义。由于生产、生活中与能量有关的实例是很多的, 因此创设这类情境与上述给英语单词练习编故事相似, 选择的余量较大, 只要“实例”能够说明“定义”即可。
对实验 (试验) 类情景的选择则要严格得多。例如, 在讲授“动、势能互相转化”的抽象概念时, 传统教学中常用单摆、滚摆、弹簧等实验仪器, 演示实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及其转化关系。此时用多媒体画面语言来创设这类情境, 不仅要求逼真, 使学生认可该实验的再现;而且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使动能和势能的变化、转化关系在画面上形象地呈现出来。图3、图4所示出的分别是单摆和滚摆的实验情景。
如上所述, 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 如在第一讲的语文课件《记金华的双龙洞》中, 创设的情境只能是双龙洞的景色, 等等。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讨论便可看出, 有了“画面语言学”, 将多媒体教材看成是用“画面语言”编写的, 并且按照画面语义学探讨编写的特点和规律, 即画面语言表现各类题材教学内容的设计格式, 那么今后设计多媒体教材就有“章”可循了。
3.甜蜜的画面作文 篇三
【关键词】初中生作文 “画面感”缺失 成因及对策
作文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常有人言“得作文者得天下”,是因为在语文试卷中,作文的分数占了大部分。作文覆盖范围极广,一篇几百字的文章能够完整考查一个人的词汇掌握程度、阅读理解水平以及造句组词能力。作文以其极其重要的地位赢得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作文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把重点都放在文采、形式、选材上,对作文“画面感”研究非常少,作文“画面感”也就是作文生动性的问题,通过对当前作文“画面感”缺失的现状的分析,得出作文“画面感”缺失的原因,提出一些有效的指导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愉悦写作。
一、“画面感”
“画面感”一词近年来多流行于微博,词典中并没有收录该词。“画面感”一词中的“感”可以直译为“感觉”,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感觉”释义:“①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②发生某种感觉③认为 ”1。邹小千在其文章中曾这么定义“画面感”:“是指记人叙事、议论抒情时,用形象生动的文字,立体呈现细节、情感与事件,使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事情犹在眼前发生,真实生动。”2而冯彦认为:“无论是写作议论文或是记叙文、散文,都要做到:议论文可以运用修辞手法等手段具象化地说理, 记叙文和散文的记人叙 事、抒情议论要用形象生动的文字写出人物和事件,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3
综上,本文中“画面感”就是指“运用准确、生动、形象文字使描述的人、景、事立体呈现,同时带给读者所思、所感的一種写作效果”。
二、初中生作文“画面感”缺失表现
初中生作文“画面感”缺失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物勾画缺少质感、景物描绘单调生硬和叙事讲述乏味无趣。
(一)人物勾画缺少质感
一是不能形象表述人物自身特点,只做客观陈述;二是修辞手段使用过分,超出人物自身特点的限度;三是人物动作描写呆板老套,缺乏生气。
(1)我的妈妈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和一双明亮的眼睛。我的爸爸有1米78,但是体重只有130斤,看起来特别的瘦。
(2)我一看手机,离上课只有15分钟了。我从床上爬起来,跑到客厅,顾不上刷牙洗脸,拿起书包就出门。
例(1)提到了妈妈的突出特点是“头发”和“眼睛”,但是却没有限定头发的长度和眼睛明亮的程度,可以改为“乌黑亮丽的披肩长发和一双闪耀着宝石光泽的眼睛”;在描写爸爸的身材的时候只写出了爸爸的身高和体重,用数据展示爸爸的瘦削身材,为了更好地、直观地表现爸爸的形象,可以在句末用上比喻句“远远看去,就像一根立着的筷子”。例(2)中讲述的是上学快迟到的情况,是紧急情况,而句段中的“爬”“拿”不能很好地体现前句中快迟到了的紧张气氛,可改为“跳”和“抓”,句子变为“从床上跳起来”和“抓起书包就出门”。
(二)景物描绘单调生硬
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修辞匮乏或者不准确;二是语言西化。
(1)今天学校组织大家去动物园春游。动物园的景色美丽极了……草地上开着一朵朵美丽的野花……猴山里的几只小猴子穿着美丽的衣服……这真是一次美丽春天里的美丽旅行。
(2)从我正站着的这个地方,可以看到整个湖面正处在一片宁静之中,偶尔有拿着手电的几个人缓缓经过湖边,笼罩着这一片祥和安静土地的月光,还没有被我的注视所打扰。远离城市的喧嚣,一份属于这里独有的宁静,我的心毫无预警地被打动了。
例(1)中形容词“美丽”反复出现,可以把“美丽的野花”改为“鲜艳俏丽的野花”,“美丽的衣服”改为“有趣合身的衣服”,最后一句直接改为“这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春天之旅”。例(2)属于语言西化现象,句子长度延长,且不符合汉语语法结构,根据文意改为“我望向湖面,湖面是那么得宁静,偶尔有几个人拿着手电从湖边经过。月光静静地笼罩着安静祥和的土地,她丝毫没有注意到我正在偷偷地看她。”
(三)叙事讲述乏味无趣
记叙的画面感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素材,二是过程。在叙事描写上,,具体来说可分为两点:一是所用素材毫无新意,二是描写过程流于表面,疏于细节。
1.素材
学生写作素材缺乏,直接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套用别人的素材或者遇到同类型的题目就反复写同一个素材。例如写命题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我敬佩的一个人”“温暖”这几篇作文中,学生往往都会用一个素材,那就是“自己在学校没有带雨伞,放学的时候下大雨了,在某同学的帮助下,一起回了家。虽然衣服还是淋湿了,但是,我得到了一个好朋友。”
2.过程
(1)我首先拿来一块抹布,放到盆子里浸湿。然后就开始擦玻璃。我首先把低处的玻璃擦干净了,然后拿来凳子,爬上凳子去擦上面玻璃。我把每一扇玻璃都擦得亮堂堂的,心里很高兴,想着妈妈回来肯定会表扬我。
这一段描写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用词重复不准确,二是细节不全。文段中反复出现“拿”,“拿”这个词语并不准确。擦玻璃看似一个简单的家务活,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中间还包含着很多细节,比如用什么水洗抹布,用什么样的方式擦玻璃最省力,大概多久换一盆清水,这些细节都是值得推敲的。
三、作文“画面感”缺失原因
(一)重阅读仿写,轻创新想象
目前很多教师把作文教学目的建筑“功利”之上。在考前往往押题、发放范文,甚至要求学生背诵读范文,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借鉴”写他人的文章,为了得高分千方百计。中学作文教学往往忽略了初中学生个性的培养和训练,以为学生的自主写作不重要,因此缺乏应有地重视。还有部分老师在作文指导中,指导得过繁过细。甚至替学生考虑好了开头如何写,中间如何写,结尾如何写,甚至连选词用语都给学生考虑好了。久而久之,学生写作的时候懒得动脑筋,只需要按照语文老师给的模式,就能写出符合考试要求的作文。
(二)重词汇量增长,轻词语使用
优词佳句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好的词语能够让文章增色不少,是值得提倡的。很多教师传授学生词组,却并未让学生领会到词组本身的意思和使用的情境,所以才会闹出“警察叔叔倾巢出动追击逃犯”的笑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对课文中的好词进行强调,让学生抄记,提醒他们在以后的作文也可以使用,但是却忽略了文体的限制。比如鲁迅文章中的词大多带有时代的印记,很多词现在已经用得很少了,基本已经淘汰了;并且他的文章大多带有批判的情绪,使用的词语多数意味都是比较深沉的,如果不加思索的使用就容易导致文风“变化多端”,反而让文章变得“四不像”。
然而一味追求词汇量的增长,却不对所学的词语进行使用分类,很多学生便习惯写作时想起哪个词就写哪个词,便闹出一个又一个的语病笑话。我不止一次看到学生作文中某一句话中突然蹦出一个非常少见且精妙的词语,然后后面又继续趋于平淡,这种情况不仅不能给读者一种美的感受反而暴露了创作者本身能力的不足。
四、解决对策
(一)、“触碰式”动词方向感知
初中阶段使用到的动词大多是简单的单音节动词,并且数量不多,这就为体会动作动词方向性提供了可能。比如“蹦”“跳”“顶”“挂”明显带有向上的意味,“沉”“倒”“跌”“滴”则在心理上呈现向下的意味,“冲”“爬”“扔”“扑”则呈现向前的样子,“撤”“缩”“退”典型的后向。那么,在日常习作中学生容易犯什么样的动词使用错误呢?学生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动词单一,反复使用老旧的动词。比如“画面感”在人物描写中缺失的具体体现一节中曾举例:“我一看手机,离上课只有15分鐘了。我从床上爬起来,跑到客厅,顾不上刷牙洗脸,拿起书包就出门。”这一段描写在很多学生作文中会看到,并且从他的描述中并没有体会到丝毫快迟到了的紧张。以这个片段为例,试论怎么修改。
(1)我一看手机,离上课只有15分钟了。
这一句当中的动词只有“看”,而看这个词本身是没有凸显的方向感,那么要体现紧急性则必须加个凸显动作的动词,这个时候最好添加一个“抓”,句子变成“我抓起手机一看,离上课只有15分钟了”。“抓”体现了事物由四周向中心聚拢的一个心理过程,这一点和心脏猛地一收缩类似,所以多用在紧张气氛的环境中。
(2)我从床上爬起来,跑到客厅,顾不上刷牙洗脸,拿起书包就出门。
这一句话中运用到了“爬”“跑”“拿”,这三个动词经常出现在口语或者书面语当中,文中这一系列动作是连贯的并且在紧急的情况下发生,而这三个词本身并没有情况紧迫的意味,在文中快迟到的情况下,用“跳”“奔”“拽”分别替换“爬”“跑”“拿”,则句子变为“我从床上跳起来,奔到客厅,顾不上刷牙洗脸,拽起书包就出门”。
(二)、“五觉式”素材感知
写作材料要做到真实可靠就必须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上给予人以实感享受。
1.视觉
文章是一种媒介,把创作人的所见传递给读者,读者获取的多少一方面来自于读者自身的经验,而另一方面则是创作人本身的创作。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有意识的运用自己的“视觉”去感知素材,这里所谈到的“视觉”是狭隘的,是指在写作前对素材的回顾,把所写之事在脑子里发生一遍。
很多学生写作都是提笔就写,写到哪算到哪。这样做的坏处就是要么走进了思维的“死胡同”,要么不知不觉套用别人的写作模式。因此在写作之前好好地回顾下所写的叙事全过程,更能帮助我们找到不一样的写作点。
2.听觉
一篇好的文章展示的画面绝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这种立体便少不了声音。这种声音也是通过文字来传递的,并不等同于拟声词。比如作文写全家一起看焰火,那肯定会写到焰火的“呲呲”声;比如写看海,那必然要写到海浪翻滚时的声音。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有一句“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写道自己坐船顺流而下的时候除了写写眼睛所见的美景,还写到了猿猴的啼叫,画面一下子就立体起来。因此学生自主写作还要“听觉”一下素材中有无声音的相伴。
3.嗅觉
在学生习作中提到气味的时候,一定是和描写的主体有极大的关联。比如“菜还没出锅的时候,就已经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肉香”,但是很多时候只是提到了这个味道是什么,却不能够准确的把味道细化一下,比如“肉香”,到底类似于哪种肉类的香味,这种香味给予你什么样的联想。
4.味觉
这个感受在写作中出现得很少,它和嗅觉一样,应该把这种味道给予自身的感受描述清楚。
5.触觉
运用文字把触觉精准的传递给读者更能营造“身临其境”之感。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对起风时荷花形态的描绘,让读者放佛触碰到了夜色中微凉的风。因此触觉的描绘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是通过对物状态的描写让读者身临其中,比如“雪花漫天飞舞飘飘洒洒落了下来,偶尔有一块落到了窗台上,一下子消失不见只剩下一个指头大小的水渍”,这个细致的描绘就让人感到温度真的降下来了;第二则是通过创作人把自己感知事物的感觉表达出来,比如“泡过水的腐竹慢慢地软了下来,摸起来像女孩子的手”。
作文能力的提高,除了依靠教师本身精湛的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学生本身有所想、有所写。教师应该充当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作文的出彩依赖于语言的出彩,而这种出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大量的练习,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完善了自己才能让作文有“画面感”。
【参考文献】
[1]莫衡等 主编.当代汉语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邹小千.考场作文画面感与辨识度[J]. 同学少年, 2015(09)
4.定格的画面作文 篇四
我喜滋滋地坐在餐桌旁,前后晃动着我的脚,看着我最喜欢的一双白色跑鞋。明天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全靠它了,穿上它我一定可以一举夺冠。我幻想着在第二天我穿着小白鞋在跑道上赶超他人、遥遥领先的情形,别提心里有多开心了。这时妈妈已端来了饭菜并嘱咐着我:“明天要比赛,今天晚上你得早点睡才有足够的体力。”我一边应着妈妈,一边狼吞虎咽,享受着这一顿美餐。
吃完饭,我起身正准备回房间写作业。这时,妈妈收拾完餐桌,端着叠着的几个盘子与我相对走过,说来正巧,一个鸡骨头从盘中滑落,不偏不倚地正掉在了我的小白鞋上,然后顺着鞋的弧度滑到了地面,给我的小白鞋留下了一条难看的油渍。我愣在了那里,半天说不过话来。妈妈赶紧从地上捡起那块骨头,我随即冲她大吼道:“你看我的鞋子,明天就要出赛,你说怎么办?”妈妈真的有些错乱了,忙说:“快——快脱下来,我给你洗洗吧。”“这洗了明天怎么可能会干呀!明天早上就要参赛的,没了它,我怎么比赛呀!”我声音越来越大了。“用吹风机给你吹吹,或者明天穿别的鞋子也可以。”妈妈声音越来越低,像犯了错的孩子似的低着头。“我不!”我毫不领情。妈妈也发火了,也冲我吼道:“你给我去写作业去!”我觉得自己很委屈,哭着拿起书包便跑回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半夜,我被一阵一阵的“刷刷”声音吵醒,我随着声音走向卫生间,就看见妈妈正在刷着我的那双小白鞋,旁边放着那台随时准备工作的吹风机。我看着妈妈那么弯着腰用心地为我刷着鞋,想着白天对妈妈的态度,一种愧疚感油然而生。我从背后抱住了她。画面就定格在那一瞬间。“怎么起来啦?是不是我吵到你了?明天不是还要比赛吗?快去睡吧。”妈妈催促着。“我和你一起来刷鞋。”妈妈看着我笑了,我也笑了。
5.定格的画面作文 篇五
凋零的落花随波流转,自在的月色温婉动人。雨香袅袅入珠帘,清影如一梦。微风乍起吹皱半塘碧波。江南,花市喧逐,月好柳眠。每岁如期亮起的花灯绚烂了道道长廊,条条街巷。人似春潮,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温情款款的巷陌和静然流淌的水道交错相通,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漫步于这游人如织的街巷,只见对岸依水画楼倒映在粼粼水波中,与火树银花幻化成的点点光晕,共同构成水下“海市蜃楼”。鱼儿似乎也不甘寂寞,腾身百变,惹得水花此消彼现。
和家人驻足一家小店,欲品尝江南独特风味。店员是一位看起来很年轻、脸上镶着淡淡微笑又不失端庄的女子,与这座别具韵味的小城风格相谐。她从吧台内站起身,朝我们走过来,我蓦地发现,她右腿像枯萎的树枝弯曲着,右脚稍一着地,立即触电般的弹起,身子左右摆动幅度很大,整个身体的重心都在左腿上,似乎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可是,她的脸上依旧扬着淡淡的笑容,灿若桃花,美似星辰,让我想起“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诗句。
恍惚中,女子已走到我们面前,温文尔雅而又热情礼貌地询问我们需要什么,母亲回以感激的笑容。点过菜后,择座儿坐定。环顾店内,四面都是复古风格的木墙,点缀着以“岁寒四友”为内容的壁画,加之泛着清漆自然光泽的木凳、木桌,古色古香,清雅别致。
正沉思之际,一阵银铃般悦耳的声音响起:“请慢用。”我抬起头,还是那位女子,姣好的面庞,睫毛微颤,双颊泛着淡淡的红晕,如同寒夜里悄然绽放的腊梅……用过晚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用目光四处搜寻,最后落定在女子身上。兴许是位置偏僻的缘故,小店顾客寥若晨星,生意并不兴隆,可她却总是带着微笑忙东忙西,大方质朴的美中蕴着些许羞涩,昂扬的姿态中透着几分高洁。脱出尘世的清明亮彻,散发的不只是满满的亲切与温暖,更是动静之间悄然生出的喜悦与希望。
在这寒风彻骨的冬夜,她无言地告诉我:在不完美的世界也可以燃起迷人的火光,灰暗与泥泞里也能生出令人感到温暖的芬芳,只要你愿意,保持微笑,你也可以让隆冬因你而美丽……
6.难忘的画面作文 篇六
那天早上,我和妈妈去公园里跑步,在微风吹拂下,柳枝随风摇摆着,婀娜多姿的舞蹈让人陶醉。“空气真新鲜啊!”我情不自禁地说。这时,我看到了令我难忘的一幕。
石凳上坐着两位老人,他们俩都已白发苍苍,可那位老爷爷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而老奶奶却截然不同了,面色苍白,一看就没有老爷爷精神。“今天的空气还是那么好啊!”老爷爷一边说,一边扶着老奶奶站了起来。“是啊。”我听见老奶奶有气无力地回答着。“等你病好了,咱们去爬华山,登长城,看故宫,辛苦了这么多年,该好好放松一下了。现在,我陪着你多锻炼身体,将来可以……”
老人的身影越来越远,只见他们互相搀扶着,他们之间的爱,已化作相濡以沫的亲情,过去的日子他们不离不弃,风雨同舟,现在人生的最后一刻还携手同行,面对病魔,他们一起战胜。尽管他们的身影逐渐在我的视线中模糊,但是那股亲情的暖流,却在我的心中激起了壮烈的浪花。
7.电视画面语言的修辞 篇七
关键词:电视语言,语法与修辞,画面构图
1 电视语言语法与修辞的概述
语法,就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它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是研究描写,解释组成词、短语和句子的规则和格式的一门学科。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让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鲜明而生动的一种选择语言运用的过程。自古以来,流传于世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文学艺术作品,无不精于语言修辞。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其《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一诗中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正是对语言修辞的最形象注解。
电视语言,就是在电视节目中用来表达节目内容的手段、方式和方法等一切表意符号的统称;它是在时间与平面空间(电视屏幕)组成的坐标系中,依照一定的视听传播规律,有机结合构成的语言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画面语言(如:景别、色调、影调、图像虚实、镜头运动、时间长段、变化快慢、场景转接等);声音语言(如:解说、现场同期声、音乐、音响等);文学语言(如:人物对白、访谈、画外解说等,由于其多样性与复杂性,又派生出“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来专门研究文学语言)。电视语言有别于其它媒介语言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同时(或独立)使用视觉形象、语音、文字(字幕)传递有效信息。
电视语言修辞主要是在丰富多彩的、同义的电视素材(画面与声音)中,依照一定的视听传播规律,选择出最具表现力、感染力、最恰当得体、最能表情达意的电视语言符号,有机融合成为让受众看得懂、喜欢看的电视语句,最后形成电视段落、成片。
2 画面语言的构成元素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符合自己特点的语法体系和修辞方法,电视语言既然是一种语言,也必然有一套符合它自己特点的语法体系和修辞方法,只有遵循其语法规则和修辞方法的规律,才能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更加贴切、更具艺术性。在现代汉语中,一篇完整的文章是若干不同段落的有机组合,段落则是由一定数量的句子构成,句子又是由具有某种词性、能表达某种意思的词汇组合起来,词汇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最基本元素——语素。同样,电视语言的语法体系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一样,也具有基本元素(一个镜头、一段声音、甚至镜头转接方式、变化快慢等都可以成为一个电视语言的基本元素)。
在电视画面语言中,伴随着摄像师拍摄手法(景别的差异,方位角的调整,影调的亮暗,色调的冷暖,以及推、拉、摇、移、升与降的变化等)的不同,就会演变出表意不同,或完全相反的电视语言基本元素——镜头语素。对画面语言来说,一个画面或一组画面连接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表情达意的画面语言句子。要做好电视语言语法与修辞,就必须首先了解电视语言的最小单位镜头语素。(这里所说的镜头特指一个未经分切的连续画面,或两个剪切点之间的画面片段。)在一个镜头语素中,包括很多构成因子:景别、色调、影调、虚实、镜头的运动方式(推、拉、摇、移、升、降、跟等)、时间长段、变化快慢等,这些因子塑造了镜头语素的品质。
在工作实践中,对电视画面的构图与对声音的采集处理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电视语言进行选择和锤炼。构图,就是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被摄对象以及各种造型元素有选择地进行安排组合,利用摄像(影)机将现实生活中可视的三维立体空间形态变换成为二维平面空间形态(电视屏幕),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电视画面语言的一种创作活动。它的构成元素主要有: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其实体形象为: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和空白。其特点表现为:画幅比例的固定性、画面处理的现场性、拍摄角度的多样性、以及构成画面时空的局限性、运动性和整体性。其要求是:揭示主题要鲜明、突出主体要有力、均衡画面要巧妙、打破成规要大胆。可见,对电视画面的构图过程,就是根据画面语法对电视画面语言进行修辞的过程。
3 画面语言的修辞方法
电视画面形象是靠线条来表现的。线条在画面影像中表现为明暗之间的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它可以是实线(画面中可以具体看见的线条),也可以是虚线(受众依靠画面形象联想出的线条);按线条位置不同有外部线条(画面形象的轮廓线,是主体与前景、背景的分界线)和内部线条(被摄主体轮廓线以内的线条);按线条的形状不同有直线(含水平线、垂直线、斜线三种)和曲线(一个点沿着一定的路径运动形成的轨迹,其形状千变万化)之分。不同形状的线条具有不同的表现力:水平线能给人以宽阔感,拍摄辽阔的大地、海洋、草原、湖泊、林海等场景较大的画面时常以水平线作为主线条;垂直线能给人以高耸刚直之感,拍摄高楼林立的城市楼群、挺拔的树木、悬崖峭壁等场景时常以垂直线作为主线条;斜线能给人以纵深感和灵动感,在拍摄城市街道、公路、桥梁、列队行走的人流等场景时常以斜线作为主线条。
在电视画面中,由于被摄体在画面中位置关系的不同,便产生了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的区别。主体是画面思想和内容的主要体现者,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是画面结构和内容表达的中心;它可以是一个对象或一组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主体的表现手法主要有:直接表现法和间接表现法。直接表现法就是直接运用一切可以突出主体的因素来表现主体,通常让主体占据画面的最大面积、最佳照明、最醒目的位置,在构图时通常把主体处理成中景、近景和特写等景别。间接表现法就是通过对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来间接强调和映衬主体,一般以远景来表现主体。陪体是画面中与主体有紧密联系、构成特定关系、有助于主体表现思想内容的被摄体。陪体在画面中通过与主体对比,起到陪衬、烘托、解释、强调主体的作用。主体与陪体可以在画面中同时出现、也可以不同时出现;陪体通常以前景或背景的形式在画面中体现。前景是指位于主体之前、帮助主体更好表达主体的人物或景物。它可以是实焦也可以是虚焦,用以表达时间概念、季节特征、地方特色、环境氛围;有利于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强化画面效果,有利于画面的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增强画面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背景就是那些位于主体之后的人物或景物。它具有交代主体所处环境,烘托主体的作用。
4 结语
8.即兴的画面 篇八
BMD生产的ATEM系列切换台在操作过程中是非常具有亲和力的,在保证信号稳定、切换数据安全的前提下,ATEM 切换台不但可以适合EFP工作流程使用,还非常适用于VJ和其他视频工作者,面对讲座、学校多媒体教学、酒吧舞厅等的视频集成也是造价低廉、实用性强劲的视频工具。
这次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的使用方式之一就是舞会视频的输出。视频的播放和显示环节作为营造舞会气氛的最主要手段,操作者需要把不同格式、不同码流的视频MIX在一起,期间还要使用到不同的视频源输入方式,在前期视
频采集阶段可以使用连接多种端口,例如:SDI、HDMI、BNC信号等。
这次舞会使用的视频源非常复杂,信号源来自高清摄像、电脑、佳能EOS 5D Mark II、硬盘播放器,对于不同方式的视频源,ATEM 1 M/E切换台主机都可以轻松的应付,使用HDMI进行视频输入,或者使用SDI来输入高清摄像机的信号。
ATEM 1 M/E切换台的连接和监看方式
ATEM 1 M/E切换台控制面板需要使用网线和ATEM 1 M/E切换台主机相互连接,只要是用默认的IP地址就可以快速完成连接工作。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使用电脑打开软件对切换台界面进行设置,而且还可以个性化定制按钮功能和布局。
在软件中可以使用“媒体池”界面来在视频切换过程中图片上屏,这对于制作唱词和课件是非常有用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千万不要过分地挖掘硬件功能而忽视了软件的强大功能。
针对现场监看,操作者采用BMD HD Link进行转接,使用DVI信号来连接普通监视器。当然也可以直接使用输出端的HDMI端口来直接连接拥有HDMI端口的监视器,ATEM 1 M/E切换台主机输出端口位于主机后面板的右侧,这里主要配置了SDI和HDMI输出端口,还有光纤信号输出端口。下部的两个HDMI端口分别连接的是预监窗口和最终呈现画面的大屏幕。
视频分享
舞会现场的视频分享方式比较特别,这次所使用的为5个独立的投影,这也就意味着要输出5个不同的影像,并且会对影像进行编组,例如:1号、3号、5号为一组,播放同一个画面;2号、4号为一组播放另一个视频画面。所以在ATEM 1 M/E切换台主机输出视频信号之后,还需要通过视频转换盒和分配盒将视频分组,这个方法并不困难,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需要注意的是要匹配投影或者其他显示设备的信号,另外要注意使用线缆所支持的传输距离,这都是保证视频可以呈现的最基本要求。
企业年会的拍摄
针对企业年会的拍摄,现在越来越多的视频工作室也在进行相应的EFP拍摄,笔者采访即是2012年初某银行的年会现场,摄制单位使用五个前期拍摄机位,并且需要使用切换台来播放年会用PPT、视频文件和抽奖滚屏画面等。
这些要求在实际使用中ATEM 1 M/E切换台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只需在软件中设置一下切换台的控制参数,将前期拍摄机位和媒体播放切换分置在不同的按键上即可。年会的拍摄和在舞会上的使用不同之处在于,年会拍摄需要调度拍摄机位,分配好相应多机位后,导播使用对讲机来进行机位调度,虽然在信号的安全性上略有瑕疵,但是针对年会拍摄已经足够了。分配好各个角度的固定机位摄像师,并且规定了相应的景别之后,对于游机位摄像师的调度使用对讲机还是可以应付的。
总结
9.难忘的画面作文 篇九
你们好!
我是一名在城市里幸福成长的小学生。我对你们的认识不多,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无奈,什么是艰难,什么是痛苦……
其实以前我也会轻视你们。直到那天,一个闷热的下午,火热的太阳照在脸上,觉得烧烧的。我在宣传栏上,看到一幅图片:“一位环卫工人为了工作,为了市民,已经春节未回家团聚……”
看完,我愣了,眼前嘈杂的人群没有分散我的注意力,只有那幅绚丽而又哀伤的画面浮在眼前:
一个人手握扫把,在肮脏嘈杂的街道上一下一下默默地扫着。有些行人不时发出几声讥笑:“臭死了!”听到这,他头也不抬一下,还是默默地工作着。汗水从他的脸上一滴一滴往下淌,手握扫把一遍一遍简单地重复着,发出一声声单调而有序的声响。一丝寂寞的风从他的身旁吹过,吹走了路人对他的讥笑和蔑视。
他不是铁人,也有感情,也有尊严,也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可他为了生活,饱经风霜,多少个日日夜夜重复着单调的动作,默默地忍受着、包容着别人的轻视和讥笑,将一条条整洁的街道呈现在人们面前。
他就是你们――环卫工人中的一员!
我不由得从心底产生对你们的敬佩之情。
亲爱的叔叔阿姨,你们的生活一定很艰辛,一定忍受着许多不文明的侮辱,我知道,这一切不愉快都会烙在你们心中。但是,世上毕竟好人多。我们不会用轻蔑的眼神投向你们;不会将一张废纸甚至更不起眼的生活垃圾随手乱扔,让它随风飘扬;我们不会吃完水果就把果皮随手一扔,让它污染路面的整洁,看到了还会俯身捡起扔到垃圾箱中……当然,我们也会让老师、朋友和亲人支持你们!
祝:身体健康!
学生:张xx
10.定格的画面作文 篇十
但惟独那一幅画面,久久地徘徊在眼前,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是当时的记忆深刻,还是后来的感触至深?我也说不清楚,唯有当时的画面,那一段深刻的往事,我便能详细说出。
那年,那个夏季,那一天,是我们回去领成绩单的一天。早上的时候,QQ群里不断地在谈论着,有的人高兴,也有的人伤心。高兴的人是为了自己即将到来的暑假欢呼,伤心的人则是为了成绩糟糕的一败涂地而伤心,而我们四个可以说是前者,也可以说是后者,但更多的是恐惧。害怕令老师失望,被同学看轻和使父母伤心,所以当群里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却在想着怎么面对那些对我有着高期待的人。
渐渐地,滴滴声不再响起。当我到学校时,已有许多的同学在教室里了,很快我就找到了那三个人的身影。我过去打了一声招呼,便高高兴兴地和她们聊着天,仿佛已把成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突然从外边跑进来一个人,说:“数学老师叫你们去办公室。”笑容一下子定格在脸上,但瞬间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恐惧和担心。我们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门前,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快走进来,别站着。”老师的声音突然响起,我们才愣愣地走进去。老师头也不抬就知道是我们四个,只是少了一个而已。他把我们这学期的所作所为都详细地讲了一遍。老师平静地说完,但我们却已经泣不成声。是啊!这学期就是在一片吵闹声中度过,初中时期最青涩的友情便成为了我们吵闹的理由,即便这样我也不会后悔,只怪自己当初太闹,不认真而已。老师也无非就是说一些读书要认真,当时我也
,甚至比想象还差。最后,我们和老师结下了约定,年级前几一定要拿到,这才擦干眼泪停止哭泣回到教室里去。
曾经留下的眼泪,立下的约定,发过的誓言,我不会忘,我会一直做到。因为那是老师对我们的期盼,我想我必须要做到吧!
11.父亲的画面 篇十一
父亲,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港湾般可以依靠的宁静栖所,一个天空般可以投入的广阔怀抱,而对于仅9岁就失去父亲的刘墉来说,更多的或许是回忆的甜蜜,无语凝噎的痛楚。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叙事性和可读性极强,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感情是真切的、凝重的,也是理性的。读至文章的最后一段,父亲那似傻气却十分质朴的形象就好像在我们的眼前,一种浓浓的感动激荡在心间,那就是——父爱。
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9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32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我甚至觉得父亲成为我童年的代名词,从他逝去,我就失去了天真的童年。
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皮袄宽大的两襟之间,我记得很清楚,那里面有着银白的长毛,很软,也很暖,尤其是他抱着我来回走的时候,使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我一生中真正有“独子”的感觉,就是在那个时候。
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再生产这种丝质的内衣。当父亲看着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母亲一直到今天,还常说我小时候会装,她只要轻轻打我一下,我就抽搐个不停,且装作上不来气的样子,害得父亲跟她大吵。确实,小时候父亲跟我是一国,这当中甚至连母亲都没有置身之处。我们父子常出去逛街,带回一包又一包的玩具,且在离家半条街外下三轮车,免得母亲说浪费。
傍晚时,父亲更常把我抱上脚踏车前面架着的小藤椅,载我穿过昏黄的暮色和竹林,到萤桥附近的河边钓鱼,我们把电石灯挂在开满姜花的水滨,隔些时候在附近用网子一捞,就能捕得不少小虾,再用这些小虾当饵。我最爱看那月光下,鱼儿挣扎出水的画面,闪闪如同白银打成的鱼儿,扭转着,拍打着,激起一片水花。
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 《儿童乐园》 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这种香港出版的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千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高兴地从国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页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虽然这些书随着我13岁的一场火灾烧了,我却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父亲有我已经是40多岁,但是一直到他51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82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便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
是的,在我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叱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32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清晰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选文有删节)
阅读思考:
1.文章的内容是描写父亲的,为什么多次写到母亲?
2.第三自然段中“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属于什么描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甜蜜的画面作文】推荐阅读:
难忘的初中作文:难忘的画面07-22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10-14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六年级作文600字06-26
安静的房间,回忆着画面散文06-25
画面构图教案09-06
画面10-18
围挡画面文案10-23
甜蜜的负担满分作文10-02
电视画面编辑要点总结06-23
柠檬女孩的甜蜜生活初中作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