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域

2024-10-22

河流域(精选11篇)

1.河流域 篇一

河流域水污染源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科室、作业区、分厂:

为了进一步加强某某河流域水环境的管理,强化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监察与监测工作,依据《甘肃某某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某某铅锌矿资源整合(100万吨/年采选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陇南市2014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测方案的批复》(陇环发【2014】80号)相关要求,安全环保科制定了本监测方案。本方案将某某河重点支流的源头水、某某河重点支流的地表水、各作业区的矿坑涌水、各作业区,各分厂断面水、各分厂车间各产污点、污水处理站进、出口列为本监测方案的内容,就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次等方面作了有关要求,安全环保科严格按照此方案开展工作,促使集团公司环境监察和监测常态化、制度化,具体如下:

一、某某河重点支流的源头水

(一)、监测布点:

1、沙坝4#源头水;

2、狮子沟源头水;

3、邓林河源头水;

4、薛平沟2#尾矿库源头水。

(二)、监测因子:铅、锌。

(三)、监测频率:1次/月,特殊条件下,增加监测频次。

(四)、监测方法:采样和分析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在报告中注明方法来源和检出限等相关信息。

二、某某河重点支流的地表水

(一)、监测布点:

1、吊爬沟地表水;

2、梁山下部水渠;

3、黑沟下部水渠;

4、薛平沟1#尾矿库出水;

5、薛平沟2#尾矿库出水;

6、马槽里沟尾矿库涵洞渗水;

7、三分厂污水处理站东部水渠;

8、葡萄沟尾矿库涵洞出水;

9、何家沟尾矿库涵洞出水;

10、曹家沟尾矿库出水;

11、二分厂浴室下方水渠。

(二)、监测因子:铅、锌。

(三)、监测频率:1次/15天,特殊条件下,增加监测频次。

(四)、监测方法:采样和分析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在报告中注明方法来源和检出限等相关信息。

三、各作业区矿坑涌水

(一)、监测布点

1、沙坝3#矿坑涌水;

2、某某3#矿坑涌水;

3、某某1#矿坑涌水; 4、1150矿坑涌水;

5、二线上部水渠;

6、二线矿坑涌水; 7、26线矿坑涌水。

(二)、监测因子:铅、锌。

(三)、监测频率:1次/10天,特殊条件下,增加监测频次。

(四)、监测方法:采样和分析按照GB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

四、各作业区、分厂断面水:

(一)、监测布点:

1、沙坝1#、2#下部水渠;

2、沙坝3#下部水渠;

3、某某1#渣台下部

4、一分厂断面水;

5、寺沟里断面水;

6、一分厂污水处理站断面水;

7、田坝断面水;

8、二分厂断面水;

9、杨家沟尾矿库断面水;

10、马槽里沟尾矿库断面水;

11、三分厂断面水;

12、三分厂污水处理站断面水;

13、污水处理站下游断面;

14、大安子尾矿库下游断面;

15、曹家沟尾矿库断面水;

16、五分厂(某某河总)断面水。

(二)、监测因子:铅、锌。

(三)、监测频率:1-3项:1次/10天;4-16项:1次/3天。特殊条件下,增加监测频次。每半年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一次检测。

(四)、监测方法:采样和分析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

五、各分厂车间产污点

(一)、监测布点:

1、一分厂沉淀池最后一级;

2、一分厂车间事故应急池;

3、一分厂化验室背部水渠;

4、厂区环形水渠;

5、二分厂沉淀池最后一级沉淀池;

6、二分厂车事故应急池。

(二)、监测因子:铅、锌。

(三)、监测频率:1次/4天,特殊条件下,增加监测频次。

(四)、监测方法:采样和分析按照GB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

六、各分厂污水处理站

(一)、监测布点:

1、一分厂污水处理站排口;

2、二、三、五分厂污水处理站排口。

(二)、监测因子、检测频率、监测方法按照陇环发【2014】80号文件执行。

七、数据管理

安全环保科对各监测点位的检测数据进行建档管理,每天对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加密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制定措施,落实整改,及时将异常数据上报总经理和分管副总经理。特此通知

甘肃某某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安委会

2014年5月5日

2.河流域 篇二

关键词:流域管理,目标,规划

1 目标愿景

1.1 一级目标 (愿景概念)

生态技术与景观艺术统合视角下的“生态美景”:面对城市规划出现的问题和对中嘴河流域的人居环境的思考提出营造生态技术与景观艺术相结合的生态美景的总目标。面对中嘴河流域的水环境, 用融贯的学科背景去解读和多方面的目标途径是实现生态美景总目标的必然途径。在理解应用生态学、景观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相关知识背景下将生态美景目标分解为四个二级目标和行动指南。

1.2 二、三级目标 (愿景指南)

生态美景一级目标下属二、三级目标。

2 策略行动

2.1 策略:

l雨洪管理

中嘴河流域多雨而多冲沟河谷, 易形成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雨水管理是提高水文功能和流域健康的基础。街道满足了经济却丧失了生态价值, 屋顶和其他不透水表面可以增加雨水径流的数量和速度。适当的雨水管理控制径流流量和保护财产, 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对基地土地规划或改造, 可减少不透水面积以及修复水文环境, 也可以减少雨水径流。, 并为生物提供栖息地。

l再种植

中嘴河流域出现水葫芦等外来物种, 种植原生植被和消除入侵物种是一个关键策略, 以实现流域目标。植被中在水文过程通过拦截、存储和吸收降雨和通过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总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功能影响速度, 时间和雨水径流的量。湿地, 河岸区域和林下植被从雨水径流中过滤污染物和营养。清除入侵物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是至关重要的。中嘴河流域的发展伴随着绿地不断被建设用地侵占的现象, 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成为碎片, 再种植可以恢复栖息地和为本地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城市化使残余的栖息地, 断开连接, 孤立或土地或河岸区域支离破碎的生态孤岛。在建设区通过种植可连接和扩展栖息地增加其功能和价值。

l用地布局

规划的短期性与指导的长期性之间矛盾的解决, 必须要通过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政策相统一, 不断进行改善和调整是规划向科学合理的必由之路。在发展中的流域保护与修复策略, 有必要关注陆生、水生领域以及在流域中工业用地的布局策略:

工业用地的重布局:在必须要布置的情况下, 必须严格进行土地适应性评价, 选择最合适的用地。另外, 必须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和恢复措施, 以保证对于河流健康的影响。在滨河地区的工业用地周边一定要设置防护型绿地, 以减少对河流的影响。还有就是严格制定污水排放的有关规定和检测, 绝对禁止污水对河流的直接排放。最好将工业用地和湿地等生态保护区相结合。

2.2 总结

若要真正转变, 必须实现流域的动态管理规划, 流域必须建立在更广泛的领域上去规划考虑, 规划是一方面, 对流域的管理和生态规划实施又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没有好的管理和实施, 再好的规划也只是纸上谈兵, 将河流的范围扩大到城市肌理中去考虑。

参考文献

[1]郭超,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合作规划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 2013, (22) :76-79

[2]詹姆士, 赛普斯.水资源的可持续解决方案[M].张玉环,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2-4

[3]任文伟, 谢峰.城市化与水资源保护[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2.1-3

[4]龙建波, 何强, 司马卫平, 王书敏.城市规划与城市面源污染调控协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 2014, 29 (14) :21-24

[5]道格拉斯.法尔.可持续城市化——城市设计结合自然[M].黄靖徐燊,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28-29

[6]Wa Uingford, H, R.The SUDS mgnual[M].London:nvironment Ageney, 2007.

3.讨赖河流域构建水安全屏障措施 篇三

摘要: 在对水安全战略思想内涵及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从强化水情教育、明晰水权、推行水权交易、搭建控制性水事平台及构筑流域生态文明方面,提出了讨赖河流域贯彻落实水安全战略的措施。

关键词:水安全战略;讨赖河流域;措施探析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27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水利工作汇报时,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安全战略思想。就讨赖河流域而言,新的水安全战略思想对强化流域水治理、构建水安全屏障指明了方向。

1流域概况

讨赖河流域发源于南部祁连山地,流域面积2.81万公顷,共6河3坝11条小河沟。流域内的河流主要流经青海省祁连县、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嘉峪关市以及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共涉及2省、3市、4县(区)。流域地表水资源量11.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0.7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1.94亿立方米。流域内现有总人口68.51 万人,总灌溉面积100.46万亩。

2 水安全战略思想的内涵及启示

习总书记提出的水安全战略思想,精辟阐述了治水兴水的重大意义,深入剖析了我国水安全新老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 [1],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2.1对讨赖河流域构建水安全屏障的启示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讨赖河流域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既存在自身水资源严重匮缺的问题,也存在用水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激励机制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存在过度开发而引发的沙漠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2]。面对特殊的流域水情,应改进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优化水资源的空间布局,确保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流域内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3 讨赖河流域构建水安全屏障的措施

3.1 强化水情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近年来通过落实节水措施,在节水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流域内节水、惜水、爱水、护水的氛围还不浓,未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状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48,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只有7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8立方米,相比发达地区仍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面对讨赖河流域日益严峻的水安全形势,必须更加重视水情教育,逐步将水情宣传从“抓管理”向“促常态”转变,努力让节水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成为促进人水和谐相处的一种习惯,有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3.2 明晰水权,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初始水权分配是水资源配置的必经阶段。当前讨赖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是讨赖河流域分水制度,其核心是“以时分水”,即以地表水时长作为水量分配的核心控制手段,水资源无量化指标体系。后续工作中,要以现行分水制度为基础,明晰水量水权,建立起流域水资源量宏观控制目标。区域按明晰的水权水量,优化水资源调度方案,实现科学调度和精准调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3.3 构建可交易水权制度,推行水权交易

近年来,随着流域内种植比率和用水结构的变化,春夏灌水时段内用水趋于集中,时常出现分水时段灌溉供水不足的情况。基于国内水权交易试点的成功经验,按照“时段交换”和“经济补偿”、“农业节水、工业转换”等原则构建水权交易机制[3],调剂余缺、增强节水积极性,缓解流域局部“卡脖子旱”,促进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

3.4 搭建控制性水事平台,重塑水资源管理新秩序

讨赖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上游均无调蓄工程,不能对地表水进行有效调蓄,不具备足够的水量调度能力。在全流域形成搭建控制性水事平台的共识后,已相繼开展了讨赖峡水库、洪水河水库建设的前期工作。其定位在于有效控制河流上游来水,合理配置中下游经济社会和生态用水,在改善水资源配置、缓减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的同时,颠覆流域现行分水制度及时间水权制度[4],重塑流域分水格局,重建流域水资源管理新秩序。

3.5 流域与区域协调联动,构筑流域水生态文明

由于讨赖河流域的地下水开采未纳入流域统一规划及管理的范围之内,全流域缺乏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方案,在当前体制下,对地表水的争夺逐渐演化为对地下水的肆掠开采,导致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逐步凸显。流域下游的金塔县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漏斗区,面积达260公顷,中心处地下水降幅达12米。鉴于此,要以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把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流域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的突出地位,融入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按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原则,做好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的顶层设计[5],构建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工程体系,为讨赖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雷.新时期治水兴水的科学指南[J].求是,2014,(15).

[2] 刘韶斌,王忠静,刘斌.黑河水权制度建设与思考[J].中国水利,2006,(21).

[3] 刘强.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思路探析[J]. 甘肃水利,2012,(5).

[4] 张朝辉.讨赖河流域控制性水事平台搭建研究[J].甘肃水利,2014,(12).

[5] 司毅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积极推进黄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EB].黄河网,2013,(1).

4.河流域 篇四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督办拉萨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有关事项的通知》,切实扭转我县河道脏、乱、差的现状,确保河道清洁畅通,保障行洪安全,全面提升我县环境质量,彻底改善县容县貌,着力打造“幸福当雄、和谐当雄”的一流城乡环境,提供有效的水环境支撑和保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有效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确保我县当曲河等三十一条小型河“一年变样、两年变清、三年变美”目标的实现。

二、工作目标

实现小型河流域水环境“一年内确保水质变样,到2016年底前杜绝生活污水直排。两年内确保水质变清,到2018年底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三年内确保环境变美,2018年底河道两岸绿化美化”的整治目标。

三、工作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涉及面广、耗资大。相关乡镇要摸清基本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制定计划,分步实施。

(二)突出重点,综合治理。以小型河流域当曲卡镇、县城沿线为治理范围,以当曲卡镇为核心,以生活废水、垃圾处理和工业企业及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综合治理。

(三)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相关乡镇要兼顾生态、治污、防洪、道路、土地利用等各方面要求,既要抓好对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企业污染的整治,又要抓紧进行污水管网建设、畜禽禁养限养区规划,从源头控制污染。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当曲河沿线当曲卡镇、公塘乡、曲登村、当曲村等排污口截污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当曲卡镇、宁中乡、曲登村、当曲村河道整治工作和县城防洪堤修建工程。

(二)加大畜禽养殖和工业污染整治。相关乡镇党委政府要会同县级相关部门加大对畜禽养殖的管理和防疫工作,禁止在距河堤 500m范围内新建大型养殖场,已建成的必须采取有效净化措施,经相关部分检查达标后方可运行,不达标的依法关停。当曲卡镇党委、政府要会同县级相关部门责令境内相关加工企业停业整顿,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督促加工企业及时处理废弃边角料,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坚决打击乱堆乱放、乱倾乱倒污染环境的行为。由县环保局每月开展环保专项督查,及时治理各类污染环境问题,确保小型河流域水源保持在Ⅰ类水质标准。

(三)强化流域生态建设。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建设活动,在当曲河沿线村落建立垃圾转运站(点),避免居民生活垃圾污染水体。大力加强对施用农药化肥的科学指导,防治面源污染。做好河道两岸沿线道路植树绿化,实施河道清淤清漂和沿岸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河道沿岸绿化美化。

五、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8—9月)

召开全县小型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对小型河流域整治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8月20日前报送小型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

(二)全面排查和整治阶段(2016年9月—2018年1月)进一步全面深入排查小型河流域重点工业企业、养殖业生产状况、污染治理、污染排放情况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对其进行整治。

一是完成小型河流域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成小型河流域所有工业企业的达标整治;三是完成小型河流域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

各责任单位和县级部门要对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严肃查处典型违法案件,并将排查结果、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方案以书面形式报告县小型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阶段(2018年2月—5月)

各责任单位和县级部门对照工作任务分解表进行自查,查漏补缺,完善相关资料,形成自查验收报告向小型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申请验收,并由领导小组验收后,向县人民政府报告验收情况,迎接市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的验收检查。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统筹安排

成立由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小型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召开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县水利局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各项工作实施;相关乡镇、县级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牵头责任领导,按照整改重点、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工作,每月向小型河流域水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整治进展情况。同时,县纪委、县督查室要组成联合督查组,严格按照工作推进情况开展现场督查,确保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加强部门联动,全面开展整治

各相关责任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履行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坚持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制度和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制度,强化联合执法,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三)加强督查督办,严肃责任追究

县督查室要制定具体督查方案,对小型河流域水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县纪委监察局要对工作开展不力、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隐瞒不报、整治进展缓慢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启动问责制,同

杰 布 环保局负责人

孙 伟 格达乡党委书记

洛桑桑旦 羊八井镇党委书记

朗 嘎 宁中乡党委书记

米玛旺堆 当曲卡镇党委书记

胡 小平公塘乡党委书记

达瓦次仁 龙仁乡党委书记 拉巴次仁 乌玛塘乡党委书记

赵 泽 辉 纳木湖乡党委书记

5.河流域 篇五

锡林河流域一个原生草原群落的碳素平衡研究

野外调查与历史资料相结合,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一个永久试验样地内的羊草( 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草原群落(原生草原群落)的碳素贮量、主要流量和周转速度等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1)该群落中地上部净初级生产的.碳素固定量的多年平均值为79.8 g C*m-2*a-1,根系碳素输入量的多年平均值为311.9 g C*m-2*a-1,碳素输入总量为391.7 g C*m-2*a-1; 2)土壤净呼吸量为346.9 g C*m-2*a-1,动物(昆虫)采食量14.7 g C*m-2*a-1,地上立枯阶段的淋溶与光化学分解损失为3.2 g C*m-2*a-1,碳素输出总量为364.8 g C*m-2*a-1; 3)该群落中碳素输入略大于输出,净积累速率为26.9 g C*m-2*a-1,0-30 cm土壤中的碳素周转速率为6.2%,周转时间为16年.

作 者:李凌浩 韩兴国 王其兵 白文明 白永飞 闫志丹 陈全胜 张焱 杨晶 李鑫 宋世环 Li Ling-hao HAN Xing-Guo WANG Qi-Bing BAI Wen-Ming BAI Yong-Fei YAN Zhi-Dan CHEN Quan-sheng ZHANG Yan YANG Jing LI Xin SONG Shi-Hua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100093刊 名:植物学报 ISTIC SCI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SINICA年,卷(期):200244(6)分类号:Q948.1关键词:羊草草原 碳素平衡 土壤呼吸 周转速率 净初级生产 Leymus chinensis steppe carbon balance soil respiration turnover rate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6.新疆头屯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 篇六

进行入河排污口调查是开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基础,是<水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资源保护职能.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了解入河排污口基本情况,通过对入河排污口的登记和调查,全面掌握入河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排污量、排污口的水质、排污单位等基本情况,从而实现对入河排污口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以保护水资源.

作 者:范敏 南友梅 丁国梁 李云华 作者单位:范敏(昌吉州水科所,新疆,昌吉,831100)

南友梅,丁国梁,李云华(昌吉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新疆,昌吉,831100)

7.托什干河流域水资源探讨 篇七

1.1 自然地理概况

乌什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天山南麓。位于东经78°23′41″~80°01′09″, 北纬40°43′08″~41°51′12″之间。乌什县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全县可划分为三种地貌类型, 北部为中—高山地貌区, 中部为冲积平原地貌区, 南部为中—低山地貌区。作为流经乌什县的主要河流, 托什干河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的阔科沙岭山脉, 在阿克苏市西大桥以上12.4km处的喀拉都维处与库玛拉克河汇合。托什干河从河源至与库玛拉克河汇合口全长457km (其中我国境内全长361.5km) , 落差1753m, 河道平均坡降5.5%。

1.2 水文、径流

托什干河径流组成除包括有少部分泉水和低山区季节性积雪融雪、降雨补给外, 冰川消融是其主要补给源, 它对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起着调节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可知, 托什干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5.6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径流深139.1mm, 实测最大年径流量37.46亿立方米, 最小径流量17.8亿立方米。由于其独特的补给特性造成其径流年内变化十分剧烈, 6、7、8月3个月占全年水量的60.2%左右, 这是由于该流域主要补给源是冰雪消融, 而在这3个月又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期, 因此, 年径流量多集中在这3个月中。特殊的补给特性造成其年际变化较小, 实测年最大径流与实测年最小径流之比为2.1倍 (沙里桂兰克水文站实测) 。

乌什县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10.794亿立方米, 排泄量为10.769亿立方米。其中河谷潜流量1.22亿立方米, 河道渗透补给量1.13亿立方米, 洪流及泉水入渗补给量2.71亿立方米, 渠系渗漏补给量3.77亿立方米, 田间渗漏补给量0.82亿立方米, 天然补给量 (包括降水及侧向补给) 1.14亿立方米。核定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14亿立方米。

1.3 洪水

托什干河上游源流区部分有少量的冰川, 在契恰尔水文站以上常发生融雪型洪水, 在契恰尔水文站以下常常发生暴雨洪水, 因此在沙里桂兰克水文站主导洪水为混合型洪水。托什干河洪水多发生在6、7、8月3个月, 主要是由于气温急剧上升使该河上游大量冰雪融化产生洪水。洪水受气温日变化影响较大, 大部分峰型呈一日一峰, 洪水历时一般在5d~10d左右。托什干河上游契恰尔水文站观测洪水多以融雪型为主, 但洪水从上游向下游移动过程中受支流洪水汇入影响, 这一规律受到破坏。

根据现有资料整理, 冰情统计情况契恰尔段:最早开始结冰日期为1999-10-02, 最早开始流冰日期1994-10-15, 最晚终止流冰日期1 9 9 5-5-0 4最晚全部融冰日期1999-6-13。

1.4 全县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

乌什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业结合的山区农业县, 主产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胡麻等。经济作物为豆类、甜菜、油料、番茄、瓜菜类、经济果林等, 是国家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食基地县, 鹰嘴豆基地县。

2 托什干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及措施

水资源配置是进行目标之间供需分析, 提出地表水、地下水及其它可供水源的供水方向、可调配水量及调配方案。水资源供需分析按照“在现有供水工程设施基础上, 开源节流, 以供定需, 优水优用, 近水近用;先节水后调水, 先远后近, 先地表水后用地下水, 先自流后提水”的原则进行。

按照保证生活用水、稳定农业用水、调控工业用水、维系生态用水的原则, 在目标供需分析基础之上进行用水部门之间供需分析。部门之间供水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情况下, 反馈至区域间通过积极调配、有效增加供水满足用水需求, 若还不能满足用水需求, 则以供定需, 提出供水最终方案, 合理抑制用水需求。

2.1 蓄水工程供水分析

托什干河流域企业较少, 上游植被覆盖多, 水质尚可, 又有有利的地形条件, 城市生活及其它行业用水绝大部分位于乌什县县城附近, 因此该可用于工业用水和未来托什干河美化的生态用水, 在规划水平年2020年可适当补充农业灌溉用水。

2.2 引水、提水工程供水分析

需将配套工程进行修缮, 设备进行维护、更换。使供水设计保证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75%, 设备完好率达到原设计标准。原来用于农村饮用水的引水工程由于建设年代不长, 设备、施设基本完好, 规划仍然沿用, 且容量不变。其余的用于灌溉, 待农业节水措施到位后, 节约的水可用于其他方面。

2.3 地下水供水分析

为防止阿合奇县县城附近地下水位下降, 引发县城局部的环境地质问题, 规划未来的10年要逐步取缔城市内各工矿企事业单位的自备井。

现在乌什县缺水状况较为严重, 并且盐渍化耕地面积大的情况下, 适当开发利用地下水是必要的, 按照5年是实施方案的要求, 乌什县增加灌溉机井107眼, 截止2010年底已完成抗旱机电井29眼。根据202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需要开采地下水5494万立方米, 需要机井153眼, 可将其余93眼机井作为抗旱机井使用。

2.4 污水利用

乌什县现有污水处理厂1座, 设计处理能力600 (万立方米/日) , 年用水总量108 (万立方米) 年污水排放总量338.8 (万立方米) 年处理污水总量333.8 (万立方米) , 污水处理率100%。

3 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途径

当前托什干河流域仍面临着水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 水供需矛盾也随之日益突出。要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基本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3.1 开源

对水资源丰富且开发利用率低的流域, 可以通过加大投资, 兴建水利工程设施, 开发新的水源, 增加该地区的水资源供应能力。

3.2 节流

在水资源相对贫乏、水资源利用率己经很高的流域, 增大水源供水能力已没有多大的潜力, 可以依靠节水技术和相应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并且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久之策。

3.3 治污

增强环保意识,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兴建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利用系统, 变污水、废水为再生之水、有用之水。

3.4 水资源优化配置

前三种方法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且效果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 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可以使水资源得到充分高效利用, 使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在对托什干河水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对优化水资源利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托什干河,水资源,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1]蒋艳, 夏军.塔里木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资源科学, 2007 (3) :11~13.

[2]蒋艳, 周成虎, 程维明.新疆阿克苏河流域年径流时序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 2005 (1) :21~24.

[3]刘剑, 姚治君, 陈传友.雅鲁藏布江径流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07 (3) :33~35.

8.河流域 篇八

关键字:交换控制共享 安全

中图分类号:TO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c)-0000-00

1概述

田湾河流域梯级水电站为一库三级式电站,分别由大发(2×120MW)、金窝(2×120MW)、仁宗海(2×120MW)三个电站组成,总装机720MW。目前,田湾河流域梯级电站已建成集控中心(位于电站现场),对全流域电站及外围设备进行统一监视控制。

田湾河流域综合自动化系统各子系统(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电能量采集和报(竞)价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管理系统、状态监测及分析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在远控中心侧均设置子系统的总站系统,各总站系统负责与流域电站对应系统的数据通信。

四川田湾河流域成都远控中心数据交换系统放置于非实时控制大区II区,拟完成与II区相关系统的总站系统(水电优化调度系统、电能量采集和报(竞)价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管理系统、状态监测及分析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的数据整合、处理;完成与生产控制大区I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数据交换、处理;与管理信息大区电力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处理。

2系统建设目标

田湾河流域成都远控中心数据交换系统的定位是:以标准化的数据采集和接入为入口,以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基础,以满足四川田湾河流域成都远控中心数据交换和集中共享需求为重点,以辅助经济运营与安全运行为主线,集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统一与共享、辅助分析决策于一体的集控中心侧的业务系统。

数据交换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应为:

1)建设田湾河流域调度广域网络;2)建设集控中心局域网络;3)通过数据交换系统的建设,实现跨安全分区的异构系统之间透明的数据交换,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整合、集成计算机监控系统和其他总站系统,消灭自动化信息孤岛;4)形成统一的、集中的生产数据中心,对数据在经过加工处理后形成面向主题的数据库,供各类相关应用的作为数据源和分析源。

数据交换系统的建设可以为公司实现生产和经营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系统建设方案与范围

3.1流域调度广域网络建设

田湾河流域流域调度广域网络建设是本次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将为全流域电站基础建设、发电生产和运行管理,提供关键性的基础网络支撑。

3.2流域调度广域网络建设方案

1)流域广域网络传输路径采用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数据通信网络。2)广域网络在远控中心侧设置2台(主、备)路由设备,集控侧设置2台(主、备)路由设备。3)广域网络在远控中心侧和集控侧的非实时控制区(安全II区)全部配置纵向加密网关,保证安全II区数据在上下级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其中,远控中心的加密网关为千兆级别加密网关,集控中心的加密网关为百兆级别加密网关。4)广域网络在远控中心侧和集控侧的生产管理区(安全III区)采用直接接入方式。5)广域网络在远控中心侧和集控侧的实时控制区(安全I区)保留接口及配置。

3.3流域调度广域网工程范围

(a)集控中心侧:主链路为双千兆以太链路,辅助备用链路为双百兆以太网链路。包括中心双路由设备,双纵向加密认证(千兆)网关设备实现同时即对(上级)省调和对(下级)电站的高可靠的冗余连接。

(b)电站侧: 主链路为100兆以太网链路,辅助备用链路为10/100兆以太链路。 包括电站双路由设备,双纵向加密认证(百兆)网关设备实现高可靠冗余连接。

(c)主链路为省电力数据通信网提供,辅助备用链路由省电信部门提供。

(d)远控中心侧及集控中心侧的路由设备与加密网关设备开通没有单点失效的3个MPLS VPN网络。

4远控中心数据交换系统硬件平台建设方案与范围

4.1远控中心局域网络建设方案

局域网络系统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组建,网络主干链路带宽为1000M,提供100(或1000)M交换到桌面。局域网络交换机采用双机冗余架构模式。

远控中心局域网络系统分为两个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即安全II区的非实时控制网络和安全III区的生产管理网络。本次建设安全II区和安全III区的局域网络,安全I区局域网络建设本次保留。

安全II区的网络分为前置网络与核心网络。前置网络实现纵向加密网关设备与前置通信服务器的数据交换。核心网络实现各个通信服务器与各个调度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安全II区与安全I区之间设置一台防火墙,保证两个区域之间数据访问的安全。安全II区与安全III区之间设置有正向隔离器,保证两个区域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安全II区的网络中设有网络入侵检测设备及管理工作站用以防范网络攻击。安全II区的网络备有防病毒的安全措施。

安全III区的网络通过本区边界的一台防火墙设备直接与上下级的生产管理区的网络连接。其中,下级电站安全III区的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的数据流,可以通过安全策略直接穿过防火墙,进入集控中心安全III区的监管系统。

4.2远控中心服务器平台建设方案

为了实现远控中心数据交换平台的基础支撑,配置支撑的服务器存储及备份平台,平台是在原有基础设施上扩展而成。主要服务器设备有:

4.2.1安全II区服务器设备

(1)生产管理数据库服务器(集群);(2)数据交换平台服务器(单机),(3)正向隔离设备通信服务器(单机);(4)纵向加密认证网关设备(双机);

4.2.2安全III区(信息管理大区)服务器设备:

(1)生产管理数据库镜像服务器(集群);(2)数据发布WEB服务器(单机);(3)正向隔离设备通信服务器(单机);(4)区与区之间的正向隔离设备和IDS探头设备;(5)在区与上下级之间增设防火墙设备(双机)。

4.3远控中心安全系统建设内容

远控中心的安全系统涵盖在广域和局域网络的设备中。远控中心安全工程内容是:

(1)正向(双机)隔离器及通信服务装置(注:为了项目系统及数据安全,本次设计不考虑反向数据);

(2)IDS入侵检测系统;

(3)漏洞扫描系统;

(4)安全审计系统;

(5)集控中心安全区(I/II)之间防火墙隔离(已有);

(6)安全区(III)同上下级单位之间防火墙隔离;

(7)网络防病毒系统;

(8)集控中心平台设备通过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含在广域部分)实现广域连接。

4.4远控中心数据交换系统硬件平台建设范围

在集控中心原有网络、服务器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上面提出的:(a)完成远控中心网络系统建设 (b)完成服务器系统与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建设 (c)实现安全保证系统的支撑,完成对电力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的支撑与实现。

5远控中心数据交换系统建设

数据交换系统要接入已投产的相关子系统,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电能量采集和报(竞)价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PMU(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系统,以及未来要投产的其他系统接入的建设准备,如:水电优化调度系统、状态监测及分析系统等。

建立以CIM為基础的总线形式数据交换平台,通过统一的标准对各子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交换,并建立符合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特色的数据模型管理体系,为未来的生产管理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数据交换系统的建设范围,主要包括集成/数据总线、内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外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外平台应用以及相关网络、硬件设备等。

数据交换系统是一个分布在非实时控制大区II区以及管理信息III区的总体结构的系统。

数据交换系统的总体建设方案应是在非实时控制大区II区、管理信息III区分别建设一个以IEC 61970系列标准为基础,构筑基于CIM/CIS/UIB标准之上的具备开放式信息集成能力的数据交换系统。

负责生产控制大区I区、非实时控制大区II区的数据交换系统部分,可以简称为“内交换平台”,管理信息大区数据交换系统部分,可以简称为“外交换平台”。

数据交换系统中的所有信息都来自于各相关系统,在数据交换系统中不再重复建立模型。例如其它业务系统的模型、设备信息以标准CIM/XML方式在数据交换系统中统一建模。通过数据交换系统的建设和各系统的整合,整个集控中心中的信息应是单点维护、自动同步、统一使用的。

生产数据中心主要是指经过数据交换平台采集、转换、梳理后形成的面向主题的数据库。

6接入各总站系统现状

目前,田湾河流域三个电站及集控中心已经建成投产。已建电站安全区划分及应用与远控中心的安全区域应用相对应。

7结语

在此次远控中心数据交换系统建设过程中,田湾河公司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进行建设,首先搭建系统的基本框架,实现发电信息监视;在此基础上,实现调度运行管理等管理功能;最后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开发其他高级应用分析功能。在系统的每个建设阶段均充分考虑系统的扩展和开放性,为其他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优化与决策系统实用化验收导则(试行).中国电力信息中心,1998.

[2]GB/T 5081.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3]DL/T 5345.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工程设计规范.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9.河流域 篇九

太湖地区蠡河流域不同用地类型面源污染特征

以太湖上游蠡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面源污染为主子流域和城镇地表径流进行监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流域林地、耕地及城镇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源污染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林地产出径流面源COD、TN和TP浓度分别为2.987±1.582,1.690±0.349, 0.019±0.009mg/L;耕地的产出径流面源COD、TN和TP浓度分别为9.874±5.146,2.534±2.459,0.185±0.149mg/L;小城镇的.产出径流面源COD、TN和TP浓度分别为7.729,1.790,0.117mg/L.蠡河流域的面源污染COD、TN和TP负荷量分别为919.9,306.0,13.5t/a.

作 者:李恒鹏 黄文钰 杨桂山 刘晓玫 LI Heng-peng HUANG Wen-yu YANG Gui-shan LIU Xiao-me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刊 名:中国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2006 26(2) 分类号:X52 关键词:太湖地区   蠡河   面源污染   土地利用  

10.河流域 篇十

博斯腾湖流域也称为开孔河流域,是开都河流域与孔雀河流域的合称,流域面积约为3. 14 ×104km2.博斯腾湖流域由 4 县 1 市组成,4 县指和静县、和硕县、焉耆县、博湖县,也就是俗称的北 4 县,1 市即库尔勒市[1].

博斯腾湖流域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工业、农业生产的集中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占该流域的 80% 以上。截至 年,流域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全流域固定资产投资高达 70 亿元,同比增长 3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 213元,增加 982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 124元,增加 242元。近10 年来,流域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其水质严重恶化。因此,对该流域社会经济形式及组成进行调控,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调控减污势在必行。

2 社会经济组成

2. 1 行政区划

博湖流域行政区主要由北 4 县即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和博湖县所组成,其行政区划见表 1.

2. 2 人口及其分布特征

1949 ~ 年焉耆盆地北 4 县人口增长趋势见图 1.

可见,20 世纪 90 年代前焉耆盆地人口属于急剧增长期,90 年代以后人口增长趋缓。

根据巴州统计年鉴,从近年的统计分析,流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值) 最大在 10. 37‰左右( 年) 和当年自治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持平( 10. 56‰) ,但高于国内水平( 5. 05‰) .

2. 3 土地利用状况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农村土地调查部分) 结果可知( 图 2) ,从土地利用结构看,焉耆盆地草地及其它利用土地结构占比较大,分别占到了 74. 54% 和 13. 40%.土地利用程度中以焉耆县、和硕县为土地利用率最高,并且随着农业灌区农牧业生产开发利用,许多宜农、宜林、宜牧土地都已开发利用。

博湖县土地利用率虽为 27. 08%,但是其北部开都河三角洲平原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许多宜农、宜林、宜牧土地都已开发利用; 而南部库代力克洪积平原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仍具有开发潜力[2].和静县土地利用率最低,由于山区因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以牧业为主,几乎没有耕地,南部平原受土壤盐碱化影响,因此土地垦植率比低。

农、林、牧用地结构比例为 1∶ 1. 4∶ 99. 7,牧草地面积比重过大,因此决定了该县为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县。随着今后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为遵循农牧结合的方针,应随时调整与之相适宜的用地结构,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11.河流域 篇十一

北京是特大型缺水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1999年-2008年连续9年干旱,平均降水量457.1mm,仅为多年平均值的78%,平原区地下水也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依据《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温榆河水系是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最差的水系,大部分河段达不到水体功能要求。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北京市尤其是温榆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在北京市五大水系中,温榆河是唯一一条发源于北京且常年有水的河流。温榆河流域横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的西部生态带和东部发展带,位于整个北京市的心脏地带。流域内的海淀区和昌平区既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又是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云集地;顺义区和通州区是北京重点建设的新城;朝阳区为中央商务中心;2008年奥运会主承载区基本处在温榆河流域。勿容置疑,温榆河流域对北京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流域生态水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北京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功能定位。

为此,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温榆河水环境治理,2002年6月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了《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内容包括对全流域范围进行水系整治及污水治理。规划提出的建设目标是:(1)通过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扩大水面和沿岸绿化,实现温榆河水清、流畅、岸绿、部分通航、满足城市排洪要求,创建优美的水生态环境;(2)改善沿河生态和景观,使沿河地区成为城市的旅游休闲和景观带,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3)通过旧村改造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地区环境改善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比北京地区其他河道,温榆河水资源量较为丰沛,但是实测资料显示温榆河流域特别是上游的水资源大部分集中在汛期。由于降雨相对集中,且流域调蓄能力严重不足,温榆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不足15%,平均每年至少有4亿m3温榆河水排入下游而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另外,温榆河作为北京市的主要排水河道,随着经济发展,排水量不断增加,河道水体污染、水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现状河道水体水质已远远不能满足其功能要求。温榆河流域水环境逐渐恶化和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温榆河流域水体功能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与主要成果

2006年以来,在北京市科委的资助下,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主持完成了北京市区两级政府重大科技需求专项“温榆河流域水体功能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该专项包括“温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保障体系研究”、“温榆河流域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和“温榆河流域污染源控制技术研究”三个课题,系统、深入地开展了温榆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项目通过流域污染控制、河流水体修复、微污染水水质净化、流域水质水量过程等多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攻关,形成了非常规水源补水河流水污染控制、水生态修复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体系,在如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建立了流域污染控制技术方法

项目针对温榆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在全面分析流域污染源构成的基础上,将削减入河污染负荷与污水处理相结合,以控制流域污染为目标,以低耗能易管理处理技术为手段,通过控制各类污染源排放量,实现入河污染的总量控制,开发了低耗能易管理的厌氧折板滤池+跌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高效厌氧循环悬浮颗粒污泥床+改良A2/O(悬浮填料)+吹脱结晶辅助化学除磷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摸清了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及贡献率,开发了城市面源污染单元控制技术,为流域污染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建立了流域河流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方法

项目针对温榆河流域水生态现状,在分析总结流域生态构成特点的基础上,对河流水体的生态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人工土地快速渗滤、人工强化+自然净化组合氧化塘等河流水体的生态治理技术方案与关键参数;同时在材料研发、基质优化、结构重建等单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的生态河道治理方案,为规模化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建立了流域微污染水水质净化技术方法

项目针对温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在全面分析流域水环境状况和水资源利用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化学+人工湿地、固定化微生物滤池+混凝沉淀、微絮凝沉淀+膜生物反应器等深度净化工艺的技术适应性研究和关键参数与处理效果响应分析,提出了流域微污染水水质净化的有效技术与技术参数,为大规模利用流域水资源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分析了流域水质水量过程并建立了分析方法

项目针对温榆河流域水质水量演变过程,开展了过程分析方法研究,开发了预测软件平台,预测了流域中长期水质水量;结合温榆河水源、水质特点,选择适宜方法,定量计算、评价了温榆河生态需水量;构建了耦合闸坝体系的分布式水循环模型,研制了闸坝优化调度模型并进行了多情景方案分析,探讨了温榆河流域闸坝的合理调度模式,为改善温榆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五)提出了流域水质提升方案与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项目根据温榆河水体功能要求,分析了点源面源污染物入河量,计算了水环境容量,开展了基于流域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河流水质分析,论证了满足研究标准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可行性,分析测算了满足水体功能要求的污水处理成本,提出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投资政策及污水处理厂增加成本补偿政策措施。根据温榆河流域的生态体系状况和特点,从环境科学、水利科学及生态学的交叉视角,构建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生态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应用AHP-综合评价模型对温榆河生态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为流域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标准。

三、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利用的思考

河流是一个流域和地区的生态命脉和经济命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逐渐得到广泛关注。良好的生态水环境是一种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绿色GDP的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一)制定流域水系综合治理规划并扎实推进实施是流域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保障

河流水环境改善不仅涉及到区域资源环境,还与社会经济、人类活动等各个方面紧密相关,依赖技术措施、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需要水务、市政、农业、环保和规划部门间的合作,依赖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北方严重缺水地区,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尤其艰难,应统一规划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按照河流水体功能要求和水环境容量,制定污染综合治理、河流生态修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规划,安排专项资金,明确管理责任和奖惩办法,建立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利用的长效工作机制,此乃流域健康协调发展的保障。

根据本项目科研成果,北京市相关部门已经制定《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规划》,明确了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思路,构筑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利用、防洪减灾三个体系,制定了中心城区、新城、乡镇、山区小流域和平原排水沟等排水单元内的污水治理方案,提出了水资源利用工程及拦河闸改造配套工程,规划了以改善河流水质为目的的水体循环及湿地工程、三级支流河沟生态治理措施、雨洪利用措施,提出了市、区、镇、村四级联动监管机制,为流域健康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控制污染是实现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前提条件

nlc202309020833

在流域内实施溯源治污、综合治理,加大行业监管和执法力度,从源头减少垃圾、农业面源、工业废水等对水体的污染是实现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前提条件。

1.严把项目环评审批关。认真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积极支持北运河水系水污染物总量削减项目建设,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并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未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的工业园区、开发园区、科技园区,暂停审批水污染物排放项目。对现有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项目,进行改造升级或转产关停。

2.加强工业企业监管。对流域内乡镇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园区、科技园区内的企业,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监督污水达标排放。对污水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查处并限期治理。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杜绝水环境安全隐患,防范突发性水环境事件的发生,确保监管的经常性和有效性。

3.有序推进垃圾治理。建立农村地区保洁员制度,发挥农村保洁员作用,做好日常环境卫生运行维护工作,实现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

4.推动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采用畜禽养殖粪污处置、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对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进行治理,将养殖粪便资源转化成有机肥,与农田对接,提升农田生态功能,实现粪污的综合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5.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体系和管理机制,减少化肥、农药对水体的污染。推广应用病虫源头控制、无公害物理防治害虫、田间杂草无害防治、现代化科学用药、提质减量与土壤培肥、畜禽与菜田废弃物循环利用、投入品质量监测与控制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三)加强生态治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是实现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力手段

从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出发,将流域水系治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营造优美水环境、防汛安全、休闲娱乐、产业发展相结合,沿河建设“休闲观光带”和“绿色产业带”,实现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资源高效利用。

1.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全面截污治污,实施生态护岸,水陆交错带种植挺水、浮水或沉水植物;有针对性地恢复水生动物,净化水质;采取措施促进水体流动,改善河流水质,预防和有效控制河水富营养化,恢复河流健康生命,实现“水清、岸绿、流畅”的目标。

2.建设滨河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以治水为基础,对河道两侧进行绿化美化,营造沿河景观,实现有水有林,水绿相融,提升沿线整体环境品质,服务流域水岸经济发展。建设郊野公园,发挥植物繁育、生态修复、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

3.优化配置水资源。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构建生态水网,改建闸坝等骨干建筑物,实现流域间水资源联合调配,增强水资源调度和防洪减灾能力。

4.生态修复,营造优美水环境。利用沿河的坑塘、砂石坑、老河湾等,建设雨洪利用工程,蓄滞汛期雨洪水,形成景观水面,构建细水长流、绿荫满地、风格迥异的乡村美景。在库区、河道及浅滩处建设生态湿地,发挥湿地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修复。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温榆河流域水体功能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技术报告[R].2010.

[2]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协调小组.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规划(2009—2015年)[R].2009.

(责任编辑:文雪峰)

上一篇:杭州市余杭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下一篇:固始华通化工有限公司简介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