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的方案设计

2024-10-14

亲子活动的方案设计(共10篇)

1.亲子活动的方案设计 篇一

l 区域活动1:美术游戏——玩纸棒(邸立娜)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废旧报纸自制玩具,体验创作的乐趣。

2、跟着音乐做动作,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两人为一组,每组提供:废旧报纸6-8张,彩条若干,双面胶一卷。

自制的玩具纸棒一根,音乐《美猴王》

活动指导:

1、出示自制的玩具纸棒:“宝宝瞧,这是老师做的小棒,他是什么样的呀?长长的,细细的,上面有彩色条纹。我的小棒可好玩了!”

2、教师讲解做小棒的方法。

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先将报纸平铺在地板上,家长协助宝宝把报纸卷成长长的棒状,然后在封口出贴上双面胶封口。接着请家长把彩条贴在小棒的一端。贴的时候彩条稍向下倾斜,便于卷。一手拿小棒,一手拿彩条的另一端将彩条卷在小棒上,最后用双面胶固定好。”

4、给宝宝发放操作材料,两个宝宝为一组进行制作。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5、小棒制作好后,教师带领宝宝拿着小棒听音乐做动作。动作可为握拳上举,握拳下蹲、握棒跳跃(将小棒平放在自己的脚前,双脚并拢跳过小棒)、握拳挥动等。

指导要点:这个活动重点让宝宝练习卷的动作,同时还可让宝宝学习撕和贴。请家长尽量让宝宝自己动手操作。

l 区域活动2、益智游戏——掷骰子(周丽玉)

活动目的:

1、鼓励幼儿大胆的玩游戏,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

2、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对动物的认识。

3、游戏中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活动材料:正方形的动物箱子(骰子)、各种动物的头饰(小猫、小狗、小鸡、青蛙、小羊、小鸟等)

活动指导:

1、引导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安静游戏。

2、向家长简单介绍游戏活动指导,特别是祖辈的家长。(家长和宝宝轮流掷骰子,当骰子落地时,家长和宝宝就一起模仿骰子上面小动物的叫声和走路的样子,并戴上头饰游戏。)

幼儿——1、看谁的表演好

2、高兴的玩游戏

家长——1、让幼儿大胆的跟家长一起表演。

2、引导幼儿按成人的指令表演游戏。

3、引导家长孩子材料不搞混,完好后整齐摆放材料。

l 集体游戏:语言游戏——认识动物的嘴(邸立娜周丽玉)

活动目的:巩固对小动物的特征的认识,知道动物的嘴有:尖尖的、扁扁的、弯弯的、三瓣等。

活动准备:

1、公鸡、鸭子、鸟儿、兔子的图片或玩具。

活动指导:

1、与孩子共同观察鸡、鸭、鸟、兔子的特征。

出现公鸡:“这是谁”它的嘴是什么样的?公鸡有个尖尖嘴。

出示鸭子:“这是谁”它的嘴是什么样的?鸭子有个扁扁嘴。

用以上同样的方法知道鸟有个弯弯嘴、兔子有个三瓣嘴。

2、能看着实物念儿歌,也可采用成人与孩子分说的形式复习。

2.亲子活动的方案设计 篇二

关键词:亲子活动,组织形式,有效指导

现在的年轻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并没有接受过如何教养子女的专业培训,普遍存在重婴幼儿的智力开发,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的现象;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独生子女导致婴幼儿缺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隔代抚养或保姆抚养导致亲子关系生疏……这一切因素使亲子教育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而亲子园活动则成了幼儿园开展0~3岁亲子教育的最佳形式。

“亲子俱乐部”以每周末1小时亲子活动的形式,采用亲子互动、师生互动的活动方式,对幼儿园周边0~3岁散居儿童进行亲子早教指导活动。通过几年来的尝试与研究,我们亦深刻地认识到,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只有提高家长的教养水平,让家长知道如何去“做”的途径、方法和策略,才能从“根”上提高婴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实践的探索中,我们逐步提出了先“亲”而后“子”的亲子指导理念,“教”的是家长,“亲”的是孩子。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家长的需求,我们从“精心设计活动课程、用心挑选活动材料、细心落实活动指导及多渠道拓展家长指导”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活动。

一、精心设计活动课程

我们将亲子园课程分为“宝宝唱字、音乐对对碰、快乐亲子操、体能大挑战、说再见”五个环节,内容涉及“音乐、语言、美劳、小肌肉训练、大动作训练、健康”等几个领域。同时,亲子活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内容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在活动设计及组织实施中坚持“三多三少”原则,让婴幼儿在活动中亲个够、玩个够、说个够。使孩子获得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的课程。同时,创设同龄、异龄伙伴交往机会,对婴幼儿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二、用心挑选活动材料

1.操作材料的生活化。

强调环境、材料的自然影响。为了便于家长在家中开展类似的活动,我多方面收集资料,精心收集创编了一些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而进行的亲子活动,如“夹红枣”、“种小树”、“夹夹子”等活动,我们亦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牙签、红枣、夹子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活动;这样的亲子活动简单方便,易为家长和孩子所接受。同时在音乐对对碰中,我们也总不忘提醒家长可以敲打生活中各类能发出声音的东西进行节奏敲打的练习。比如,拨弦活动,准备的材料就是一根橡皮筋和一个一次性的碗(或杯子),在碗(或杯子)沿上对着剪两个小口子,再把橡皮筋竖着套在上面,然后拨动橡皮筋就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在这个活动中,促进了孩子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培养了孩子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的感受力,也能让孩子亲身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这类活动简单易行,一根橡皮筋和家中的任何碗、杯、瓶等容器都可用来制作乐器,还可以引导孩子感知不同的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促进孩子的探知欲望。当孩子拨动橡皮筋发出音乐声时,这个音乐又成了一个抒发情绪的游戏,而家长合着音乐边唱边有节奏的动作和表现,更会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2.操作材料的层次化。

挖掘环境、材料的教育内涵。亲子园活动比较注重操作材料的生活化,利用生活资源,投放活动材料,让宝宝“动起来”。提供的玩具也以宝宝熟悉的生活类物品、玩具为主,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激励宝宝不断探索。例如,“瓶宝宝戴帽子”的亲子游戏,根据出生30个月宝宝的特点将目标设定在:指导家长引导宝宝分辨同类物品(瓶子)的差异,开发宝宝手部的小动作;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活动前,通知亲子园家长搜集家中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塑料瓶子,然后拿到幼儿园进行清洗、消毒。刚开始玩时,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桌上滚瓶子,让宝宝感知“瓶子”不但会站还会滚;接着再让宝宝玩“帮瓶宝宝脱帽子”的游戏,宝宝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不协调地拧着拧着……最后让宝宝将戴好“帽子”的“瓶宝宝”放在一起“排队”。整个活动有易有难,父母和孩子都玩得很高兴。

通过每一期亲子活动,使亲子园家长明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孩子的玩具,孩子玩的过程中处处有学问”。

三、细心落实活动指导

亲子活动的对象一般是3岁前的婴幼儿和他们的家长或看护者,而指导的重点是成人。所以,我们按6个月为一个年龄段编设“星星班、月亮班和太阳班”开展亲子活动指导,明确每个环节对家长的有效指导。

1.活动开始;用简洁的语言向家长说明活动的主要内容,对他们提出必要的要求。接着引导家长与孩子的兴趣,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或身边的环境来吸引孩子和他们家长(可以是点名活动,也可以玩个简单的游戏,或进行简短的谈话,使大家进入活动状态)。

2.活动进行,开展指导活动时,要向家长交待活动的要求,活动可以是面向集体的,也可以是分成小组或单独进行。要注意引导家长观察孩子的活动过程,避免包办代替,防止急躁情绪。引导家长积极鼓励孩子完成任务,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体验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如星星班《舀芸豆》活动,妍妍的妈妈看着女儿半天还没有舀到一颗芸豆,急得索性抓着女儿的手打了一下,然后将芸豆统统倒进小青蛙的嘴巴里,妍妍则哇哇大哭……后来在教师的帮助下,妍妍妈妈才意识到了自己性急鲁莽,按教师提醒手把手引导妍妍学习用三指拿调羹,将芸豆一粒粒地送进小青蛙的嘴巴里,真正做到了以鼓励和引导共同进行亲子活动,让妍妍破涕为笑。

又如有的孩子不愿与老师、朋友打招呼,在“宝宝唱字”环节中我们便让家长试着问问孩子“这是什么老师”、“这位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引导孩子大声说“XX老师好”、“XX小朋友好”、“叔叔好”、“阿姨好”等等;每一次活动都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收放玩具材料,告诉家长这也是很重要的养成教育过程,有的孩子活动后不愿意将玩具送回去,我们又引导家长告诉孩子“玩具也有自己的家”,并带着孩子将玩具送回家……久而久之,孩子的良好习惯便成了自然,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3.活动结束,组织者不仅要小结一下今天的活动情况,还应嘱咐、强调家长不仅在亲子园活动中如此,在家中的亲子活动中也应如此学以致用并且延伸,使亲子活动目标更好地实现,使广大家长的教育能力不断提高。长此以往,亲子教育才会得到良性发展,婴幼儿的教育才会真正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四、探索有效指导策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年轻的家长大多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儿童教育指导,他们需要来自专业人士的指点,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沟通、学习,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这时,亲子园的教师必须承担起指导的职责与使命。

1.宣传早教的科学理论。

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鼓励家庭、社区参与到亲子教育中。

(1)召开亲子家长会。

以社区为依托,召开0~3岁亲子教育家长会,向年轻的家长介绍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在活动中家长应承担的角色以及需要家长配合和注意的事项等内容,力求得到家长们的配合。

(2)举办专家讲座。

每学期,我们都邀请早教专家来园开展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早教的重要性,更正家长错误的育儿观。向家长介绍当前科学的早教形式、育儿方法,为他们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与烦恼支些小妙招。而家长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也会认识一些同龄婴幼儿家长,共同的话题使得家长之间积极互动,他们畅所欲言,纷纷交流自己的育儿经历、育儿方法等等,有效的互通能让家长学到更多的育儿技巧。

(3)开展早教宣传咨询活动。

亲子园每月编辑一期“早教宣传资料”专刊,免费发放给社区0~3岁的婴幼儿家长,使其了解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开展免费咨询活动,可以让社区更多的家长了解亲子教育、走进亲子教育。

2.拓展指导形式,满足家长多层次需求。

根据家长需求提供多模式、多层面个性指导,提高指导的实效性和操作性,从单一的亲子园活动模式向多样化、个别化、个性化的早教模式转变。

(1)家长教育智囊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0~3岁孩子最可接受的老师,而家长教育资源有着亲子园教师无法替代的特殊性。如:在实践中家长总是带着问题来学习,迫切需要拿来即用的知识技能,受家长欢迎的教育者往往就是家长群体本身。

活动中,家长们经常会针对自己孩子的各种问题、教养上碰到的困惑求助于其他家长。同龄孩子家长常常会互相比较孩子的发展情况,互相取经。他们常常会说一句话:“如果能再生一个孩子我就有经验了。”大月龄孩子家长则显然比小月龄孩子家长在某些问题上更有经验,他们甚至会比早教指导人员更加耐心、更加生动地传授经验。为此,我们特意成立了“家长教育智囊团”,为0~3岁的婴幼儿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机会,而且通过0~3岁散居婴幼儿亲子教育活动,家长本身对亲子教育理解、心得体会也得到了提升,具备了担当教育主体的能力。

(2)社区早教志愿者。发动亲子园教师和家长成立“社区早教志愿者”,为社区0~3岁散居婴幼儿提供亲子教育指导。活动前期由社区服务员上门宣传、动员,将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告知家长;活动当日由亲子园教师组织家长和孩子开展亲子活动,如:1~2岁的孩子做亲子拖拉游戏和爬坡游戏,2~3岁的孩子玩亲子表演游戏。在亲子活动中,每个家长都成为老师引导宝宝参与活动,实施一对一的指导。而亲子园的家长则从自身亲子教育得和失与家长共享科学育儿经验,使0~3岁散居婴幼儿亲子教育指导活动更有成效。

(3)进行入户指导。“入户指导”活动能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入户指导前,我先通过社区居委会对接受指导的婴幼儿家庭背景进行初步了解,再通过家长电话联系全面了解孩子个性及能力发展,而后制定周密的指导方案;并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制定出个别指导方案,同时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带去适合不同孩子的玩具、图书、操作材料。在游戏中,我总是耐心细致地给家长讲解孩子多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好处,教妈妈和奶奶做妈咪宝贝操,给孩子做抚触,提供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方法,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体验“一起玩”的快乐。

3.亲子活动的方案设计 篇三

关键词:亲子活动 心理辅导课 气氛活跃 启发心灵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懂事、上进,学习成绩稳步上升。父母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进入青春期又进入初三的孩子并不都会随父母愿,很多父母辛辛苦苦地为孩子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还总是引起他们的反感,弄的父母既苦恼又焦虑,孩子也不开心,亲子关系十分紧张。笔者所任教的本届学生进入初三以后,由于学校接二连三的考试,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明显的表现出来了,与父母的沟通也越来越不融洽。月考刚结束笔者就接到家长的电话,向本人喋喋不休的抱怨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进步不大,脾气却越来越难以捉摸,无法与他(她)沟通等等。同样在学生的周记里也流露出对家长的种种不满,如:啰嗦、烦人,只关心考试成绩不理解人等。针对这一现象作为老师觉得有必要为学生和家长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亲子之间那触礁的爱的帆船重新动起来。下面是本人为这次搭桥活动设计的亲子沟通课的几个环节的实录,以此为例来谈谈亲子活动心理辅导课的教学设计及问题探究。

一、导入——活跃气氛 引出主题

导入即暖身步骤,是心理课的开始。心理辅导课需要学生敞开心灵,而亲子活动心理辅导课更要有一种和谐活跃的气氛,一种好氛围可以激发活动时协同合作积极的态度,更易让学生和家长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自觉融入课堂,切身感受对方的思想,为后面的交流做好 准备。基于这样的目的,本次亲子亲子这样的目的目的,更易让学生、 沟通活动课本人设计的开始的暖身游戏是“我说你画”。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线条图画并将图形表述出来,描述过程只能通过言语表达,不能用任何的手势和辅助工具。同学和家长根据教师的表述画出图形,表述人只重复一次,画图人不允许交头接耳进行讨论。学生和家长先在一定时间内各自画出图形,画图结果并不重要,设计这一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和家长体会到人际交往的双向性,要想又快又准地画出对方所表达的图画需要双方准确的沟通,单靠一方的表达或理解是不够,此外也是为活跃活动初始的课堂气氛,为下一环节做铺垫。当然画图时一定是有的学生和家长画得快而准些,而有的学生和家长画得速度慢不说还不准确。这还涉及到学识认知及倾听理解偏差上的原因,学识认知可通过以后学习提高,倾听理解能力亦可培养。暖身游戏旨在活跃气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并自然引出活动目的。因此,这些原因不作为主题,而本次活动以活跃气氛、提高兴致、明确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为主。在不伤及孩子自尊的基础上,图画时不宜让学生和家长作为家庭单位进行讨论,也不予界定谁快谁好,不重结果,只为营造和谐、活跃的气氛,以便顺利有效的开展下面的主题。

二、展开—— 切入主题 正确引导

暖身后是正式的教学与辅导,这个过程需要密切的联系辅导目标。本次活动目标很明确:在初三关键时期,学校学习课程安排紧凑,学生学习压力大,加之青春期情绪不稳,易焦虑烦躁爱发脾气,家长过度关心学习成绩,不顾及孩子的内心世界,导致亲子之间无法交流,形成负面影响。针对这一主题本人设计了合适的情景剧让两位学生表演剧情,其他学生和家长共同观看感受。情景短片内容:初三了,学校抓得很紧,国庆放假刚结束就进行月考。由于月考考得不理想小亮的心情很糟糕,想想还有5个多月就要中考了,自己的成绩总是不稳定,小亮很焦虑,他很想回家跟爸爸妈妈说说……星期五的下午,住校生小亮上了一周的课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郁闷的心情回家了,小亮一到家妈妈就迎了上来。一周没有看到小亮了,她很想问问小亮学习的情况。妈妈一边端上水果蛋糕让小亮吃,并跟他说今天特意为他买了鸡和虾,叫他等着开饭吃专门为他回家做的好菜,一边询问这次考试成绩,当听说考得不好的时候妈妈就马上训斥小亮读书不用功,学习不抓紧,辜负了父母的心意……自从小亮进家门妈妈就唠唠叨叨的没个完,小亮觉得很烦就发脾气和妈妈吵了起来……看完短片大家心里各有感受,可以表达出来分析讨论。情景剧中这种情形很多家庭有过,所以学生家长都有切身的体会。妈妈当时心情是迫切的,很想了解孩子的近况,尤其是学习情况,妈妈把这种迫切直接表达出来,主观上认为没什么,只是问问,可当听说近期小测试考得不好时,马上训斥,根本没想到分析一下原因,以便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正面和谐交流,这是大部分家长忽略的问题,却是亲子沟通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家长要思考学会改变一种交流方法。小亮有着这个时期的学生都存在的焦虑、郁闷、烦躁不稳情绪。成绩的不理想希望能和家长交流得到理解和帮助,因不知如何交流,害怕得到训斥,排斥心理上升。这时家长的训斥,不知缘由的抱怨,没完没了的唠叨成为导火线,一触即发,吵得结果是不欢而散。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加深亲子之间的矛盾。

在大家激烈发表看法之后,换一个情景短片,让小亮和妈妈改换表达方式,沟通效果就不同了。改换后的情景剧由现场母女表演,内容设计如下:初三学校抓得很紧,国庆放假刚结束就进行月考。由于月考考得不理想小亮的心情很糟糕,想想还有5个多月就要中考了,自己的成绩总是不稳定,小亮很焦虑,他很想回家跟爸爸妈妈说说……星期五的下午,住校生小亮上了一周的课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郁闷的心情回家了,小亮一到家妈妈就迎了上来。一周没见小亮,她很想问小亮的学习情况,但看到小亮疲惫郁闷的样子,妈妈一边端上水果、蛋糕等小亮爱吃的食物,一边说:今天特意为你买了鱼和虾,叫他等妈妈专门为他做菜。做菜的时间妈妈极力控制自己,不能心急,得让孩子调节好心情,多听孩子的表达,看怎么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小亮感受到妈妈传递的温暖和关心,心情也在逐渐转好,主动找妈媽说起近来的情况,包括学习情况、遇到的难题、不解的心结。妈妈耐心地帮小亮分析问题找原因,努力帮小亮解心结,鼓励小亮要自信等。在和谐的气氛中微笑着就把问题一一分析解决了,小亮受到鼓舞,信心增加并下定决心返校后努力学习,迎头赶上。

学生和家长们认真看完短片后心有所触,再次讨论时,问题主要面向如何交流,如何改变自身的不足上了。家长表示要学会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换位思考孩子的处境,有效表达看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接纳理解孩子,不主观武断定义训斥孩子。学生们也积极发言表示要理解父母,换位思考家长的心情,有效表达自己的烦恼,请家长帮助分析、解决问题,摒弃焦虑、烦躁对家长发脾气的做法,和谐交流。家长学生以上这些体验正是教师设计此教学环节的意图。

三、结束—— 启发心灵 感悟感恩

一个好的收尾对整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心相通,让爱流动”是本次活动的主题。爱是沟通的基础,我们的父母为了养育我们教育我们耗尽了他们的心血,其实他们的心和我们是相同的,他们也希望我们快乐地生活,只是面对初三面对中考他们也有期盼焦虑和担忧,也需要我们的理解。让我们与父母的心相通,爱相流。在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到各自的缺失时,教师设计播放了《苹果树》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在音乐和故事内容的感染下,一个男孩与苹果树的对话,催人泪下,令人深思。小男孩特别小的时候,在大苹果树下尽情的玩,大苹果树从不嫌弃怪罪小男孩,包容小男孩的一切行为,包括小男孩拿小刀在树身上乱刻乱划,一直陪着小男孩玩,等小男孩长大一些,苹果树把自己的果实让小男孩拿去卖了,用卖得钱上学和买他想要的玩具,小男孩长到青年时,又来到树下,大树把树枝让小男孩砍了,拿去成家了,又过了很多年后,小男孩要去很远的地方成就事业,大树让小男孩把树干砍了,拿去做了艘船去远方了,又过了很多年,小男孩从远方回到大树这里,小男孩也已经老了,大树看到小男孩说我没有果实可以让你吃了,也没有树枝让你爬了,连树干也没有了,只有一个老树根了,真的对不起孩子,小男孩说我老了,也累了,回来就是想陪你玩的,大树听到后很高兴,仿佛又看到小男孩小时候在樹下尽情玩的情景了。

苹果树与小男孩就好比父母和孩子,父母年轻时可以无私的把一切给孩子,孩子在不断索取再索取,当父母老了,也无力了,孩子才理解感受到这种爱。初三的学生是一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年龄,但已有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只要正确引导都可以深刻理解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故事放完了,感恩的心的旋律响起,教师诉说着:十几年的生活中我们接受了父母太多的关爱和照顾,接受了爱更应懂得报答,现在让我们回报一次吧,这是同学们在运动会上通过全班同学努力拼搏得来的奖金买的苹果,捧起自己的爱心(以一个苹果为媒介)一起对爸爸妈妈说:爸爸我爱您!妈妈我爱您!祝愿你们健康!幸福!平安!

让学生把苹果送给自己的父母并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

四、教学设计的反思和问题探究

这是一堂有收获也有欠缺的亲子沟通辅导课。虽然整堂课看起来很热闹,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参与讨论较积极,也不乏真情流露,但活动结束时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拥抱较敷衍,被动的气氛冲淡了原先真诚的氛围。课后不禁自问:通过前面的活动,亲子之间的心真的相通了爱真的流动了吗?心理活动课是要让活动参与者通过活动有心灵的体验,引导者当然希望能够走进参与者的心灵,让他们通过活动的参与体验感悟,说出真话得到收获。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关注课堂上的种种细节。

1、活动环节设置要考虑文化背景

从整堂课设计的环节来看,环节一的游戏导入虽然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的,通过“我说你话”学生和家长都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双向过程,要想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需要双方不断地对对方行为做出反应,并适时地调整沟通方式。但整个游戏活动的气氛不热烈,没有使暖身活动带来的“破冰效应”很好的体现。这是因为设计活动时忽略了本班学生整体风格不活泼的因素,只重视了话题的导出,没有重视实际的暖身效果。心理专家钟志农教授也曾经提出:暖身对团体动力起着开启的作用,是整堂课前进的动力保障。所以在对活动中暖身游戏的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整体风格,设计出符合班级学生特点有真正活跃气氛作用的游戏。环节二情景剧的展开是团体活动中学生的体验分享过程,是学生从浅层体验升华到深层认知的过程。这一环节是心理辅导课的亮点,学生的体验在这一阶段中从感觉经验转化为认知观念。本次活动课上此环节通过前后两次的情景对比表演和亲子的积极参与讨论,应该是比较成功的。结尾在配乐情境下讲述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故事一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和家长亲人之间的那一份爱,使许多人流下眼泪,真情迸发,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可以说设计得也比较成功。然而最后让学生大声说出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并给他们一个拥抱,可能对学生来说跨度有点大了,因为我们中国人在表达情感上往往是比较含蓄的,“爱”即使是出于真心,也不肯轻易说出。家长也如此,觉得孩子大了,说爱和给予拥抱感觉很不适应。所以这一环节学生表达对父母的爱时声音很轻很羞涩。与父母的拥抱许多学生做的很敷衍,动作很僵硬,个别父子根本就没有做。在今后的亲子活动内容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进行改进。如:可让学生先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句表达爱心的话再说出来,送给父母的苹果或者其他礼物可让学生自己事先准备好,那样对学生更有感受。如果前两项的铺垫做好了,那么亲子之间的拥抱动作可能就很自然了。

2、强化的手段需要考虑活动的目标

设计一堂课一定要把涉及到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清楚,比如“感受爱”与“友善沟通”。在本堂课里本人设计通过活动课上短短十几分钟的讨论后就让学生和家长在改换的情景剧里真情沟通,让听了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故事后的学生马上对父母大声说出“爱”,想当然的以为当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她们的爱时,便会与父母友善沟通了。但事实上感受爱只是产生亲子沟通的基础,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沟通的技巧并不是通过几分钟的讨论就可以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虽然以活动为载体,但活动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体验与反思,重在一个“悟”字,所以不能急于求成。本次活动呈现真情沟通时,若让平时亲子之间沟通较好的母子或父子来表演,可能强化示范的效果会更好。

3、学会随机应变需要提高教学素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此时此刻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的加以运用。”课堂应变能力与我们观察事物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密切相关。这样的应变能力在心理活动课上显得尤为重要。如像本次亲子沟通这样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反应,还要关注家长的反应。在分享体验过程中追问问题的生成要源之学生和家长所回答的上一问题,还有讨论过程中常会出现“出轨”事件,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都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心里要有充分的准备。即教师在驾驭整个活动过程时要学会随机应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努力培养自身的敏锐观察力和灵活的思维,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审时度势,洞察被辅导者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等,学会随机应变,使活动中发生的突变内容成为更有效地教学资源。

总之,通过本次亲子沟通活动的实践反思与探究,本人受益匪浅,明白了一堂成功的亲子沟通心理辅导课,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每一个活动环节,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给学生和家长营造真诚、和谐、开放的活动氛围,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误解,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能够向父母释放自己的心情,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也要指导家长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只有这样,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亲子之间爱的帆船才不会触礁,爱才会一直流动。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 邱炳武主编.《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科学出版社

4.亲子活动的方案设计 篇四

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

1、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图上的人正在开展龙船竞渡比赛,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我们平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龙舟竞渡的传说》。

现在你们知道龙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回答。

三、通过龙舟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特征。

1、大家见过龙舟吗?它有什么特点?龙舟的`中间是什么样子的?两头呢?龙头在哪里,像什么?

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

老师小结: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龙舟在哪里吗?引导幼儿了解上饶的龙舟是江西最大的龙舟。

四、了解龙舟竞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体性活动。

1、龙舟需要几个人呢?为什么一个人不行呢?龙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龙舟划得又快,相互之间又不会碰撞呢?

2、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小结:龙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个人没办法划龙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进行的比赛。人们在划龙舟时分工合作,一人当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桡手,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前后用力划,步调一致,这样龙舟就可以飞快地前进了。

五、通过游戏感受划龙舟时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大人们划龙舟吧!现在我们来分组玩这个游戏,我做鼓手为大家助威,你们做挠手,跟着我的鼓声一起从前向后划浆。大家动作要到致哦!不然龙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动了。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尝试划龙舟,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3、,刚才我们在划龙舟的游戏时,你感觉怎样才能大家的桨都是一个方向不会碰撞呢?

老师小结:在玩这个游戏时,我们一定要听同一个鼓声,从一个方向开始划桨,大家的速度、动作都要一致,这样才能合作完成划龙舟。所以你们看到的划龙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齐心的,才这么出色。

活动延伸:

5.亲子活动的方案设计 篇五

活动时间:

上午,请家长们8:10分到达人民公园,8:20分活动准时开始。(家长自己带孩子到人民公园与各班老师集合)活动目的:

1、让孩子到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及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协调性。

3、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孩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体会亲子活动的乐趣。

活动要求:

1、家长带孩子在行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一切以安全为出发点。

2、为了活动能顺利开展,家长要在教师的带领下活动,听从教师的安排,不要擅自带孩子离开队伍。

3、在活动的过程中,请家长要看好自己的宝贝,不让孩子到处乱跑,保证孩子的安全。

4、教师宣布活动结束,家长才能带孩子离开。请您坚持到活动结束,给孩子树立一个坚持的榜样。游戏途中不能擅自带孩子离开活动现场。回家时,要事先与本班老师打招呼,孩子跟老师说“再见”后方能带孩子离开。

5、请家长做好幼儿防晒工作,自备遮阳工具以及宝宝的更换衣物、水壶等。(确保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状态。)6、在活动的过程中,请家长们穿上舒适的运动装,方便于跟孩子合作。建议家长们不要穿裙子或高跟鞋。

7、请家长自觉遵守活动要求,以防出现安全事故。

8、活动当天孩子统一穿园服。

亲子户外活动的游戏:

游戏1:《背人接力》

游戏规则:

1、将游戏者分成红、黄、蓝三队,分别由家长和孩子合作。

2、家长背起孩子,孩子手上拿着各队小旗,口令起,家长背着孩子从起点出发,跑到对面将旗传给下一组家庭,接到小旗的家庭,方能起跑。

3、不准抢跑,如被背者中途滑下,应在掉下处背好继续跑,否则判失败。

4、每个队伍分两支小分队进行接力。

5、最快接力结束的一组将获得5个积分卡,第二名4个积分卡,第三名3个积分卡。

游戏2:《袋鼠跳》

游戏规则:

1、每轮分三组,分别由孩子和家长合作,家长和孩子站在各自的袋子里,家长的一边手牵着孩子的手,各自抓紧自己的袋子,口令起,从起点跳到终点,先到者获胜,可用积分的形式。

2、必须人和袋不分离,家长的手和孩子的手要牵着到达终点。

3、如跳到中途袋子脱落,应把袋子拉好再继续跳,不能脱袋跳,否则判失败。

游戏3:《过河拆桥》

游戏规则:

1、每轮分三组,分别由家长和孩子合作,孩子站在呼啦圈里,口令起,家长把呼啦圈拿起绕过孩子的头再扔到前面,孩子往前跳,依次这样,先到终点者获胜。可用积分的形式。

2、呼啦圈一定要绕过孩子的头,而且孩子必须是跳到呼啦圈里,不能走或跨到圈里,不能脱圈跳,否则判失败。

注:请家长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准时的到达活动场地,相信你们都是准时的家长,谢谢你们的配合!

方案三:中班户外亲子活动方案

一、活动地点:白浪镇中心幼儿园操场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23日

三、具体时间安排:下午2:20中2班家长在幼儿园集合,2:30开始活动,4:00结束

四、活动班级:中(2)班

五、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协调性。

2、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孩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体会亲子活动的乐趣。

六、活动准备:

1、沙包十个,纸箱两个。

2、绳子27根。

3、板凳25个

4、铅笔、飞碟、彩笔若干

游戏设计(准备3个游戏:投沙包比赛、两人三足、抢板凳)

七、活动人员的安排:

1、拍照:邱秀萍

2、张珊设计游戏、准备材料

3、游戏主持人:张珊

协助者:段宁、邱秀萍

4、第一组,由段宁领队

6.项目化亲子活动的探索和实践 篇六

一、形成项目化亲子活动运行机制

幼儿园以项目化亲子特色活动制度为保障, 形成亲子特色活动的体系, 保证亲子特色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围绕教师及家长等相关人员制订“项目化亲子活动联系工作制度”“亲子活动实施细则”等,将亲子活动纳入到日常的规范化管理之中, 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最佳状态。 以三年或五年长远发展计划为导向,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把幼儿园、家庭、社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多维的教育网络。 幼儿园根据亲子活动的特点建立一系列的家园共育的合作机制, 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而有效地开展。 建立“两会合一”“两群合一”,形成 “长会群幼合一”的立体多维的组织架构。

“两会合一”: 幼儿园以园长为首以及中层的教师为主体,形成园务委员会,主要负责亲子特色活动的目标、方向等,督导亲子特色活动的实施工作等;以幼儿园各班级推荐的家长代表形成了家委会, 参与幼儿园亲子特色活动制度的建立,活动计划的实施与开展,做好幼儿园与家长或社区之间的协调工作等。

“两群合一”:“两群” 指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的教工队伍形成的教师群体, 幼儿园在读幼儿园的家长群体。 这两个群体是幼儿园项目化亲子特色活动实施的主体,他们参与亲子特色活动的全过程,是亲子特色活动的践行者。

“长会群幼合一 ”: 园长、“两会”(园务委员会和家委会)、“两群”(教师和家长群)及幼儿的“长会群幼合一”构成“一纵”“两横”的立体化组织网络,保证了亲子特色活动的顺利、有效实施;“两会”的“合一”充分体现了家长在幼儿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实现家园合作的良好局势, 有利于推动亲子特色活动的顺利而有效地开展。

二、项目化亲子活动课程体系的建构

幼儿园项目化亲子活动的开展,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课程体系。 项目化亲子课程形成既分层又融合的特点, 其主要是由特色性的亲子活动和融合性的亲子活动两个维度亲子课程构成。 特色性亲子课程是根据某一方面的活动为特色,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一部分家长和幼儿实施教育活动, 它包括亲子律动、 亲子DIY、亲子打击乐三个项目。 融合性亲子活动是以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和丰富幼儿教育活动为目的, 把亲子活动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 主要亲子活动项目包括亲子乐品和亲子阅读。

由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殊性, 项目化亲子特色活动的形式呈现“休”与“息”、“分”与“合”、“内”与 “外”的特点。

1. 时间上形成 “休 ”与 “息 ”结合 ,满足家长的不同 需求

幼儿园具有服务性的功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幼儿园在开展项目化亲子活动时,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家长不同的需求,特别是上班家长在工作日期间,他们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参加亲子活动, 只有双休日或晚上才能有时间。 为了满足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又不影响家长工作的前提下,幼儿园的亲子律动、亲子DIY、 亲子打击乐活动等分别设置了日常班、 晚上班、 双休班,多种的班次给家长们多种选择的余地,这样解决了上班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时间冲突的问题。

2.教学形式上呈现 “分 ”与 “合 ”结 合 , 丰富了教学 形式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 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增添了许多的生机与活力。 家长的介入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分”有“合”。 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以及幼儿的需求,幼儿园分别设置了不同的亲子特色课程, 小班是亲子特色, 中班是亲子DIY, 大班是亲子打击乐。 亲子阅读和亲子乐品是全园参与的特色活动。

3. 空 间上体现 “内 ”与 “外 ”结合 ,完善教育教学不 足

幼儿在园接受教育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亲子阅读和亲子乐品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 亲子阅读和亲子乐品活动以家园合作的形式开展, 每周放学后向家长开放幼儿园的亲子阅读室, 每次配有专门的教师指导家长阅读;同时,幼儿园设置了“图书漂流站”,幼儿可以把家里闲置的图书带到幼儿园分享, 还可以在 “图书漂流站 ”找到自己喜爱的图书 ,并带回家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三、项目化亲子活动的实施

项目化亲子特色活动是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活动过程主要有意向调查、活动宣传、活动实施等几个环节。

1. 意向调查成为项目化亲子活动开展的前奏曲

在整个活动开展前期,幼儿园向家长发放《亲子活动意向调查表》,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活动和举行亲子特色活动的初衷,获取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主要从家长的参与程度, 家长的参与时间等做一个全面的调查。

2. 活动宣传成为项目化亲子活动的序曲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 家园的信息同步也是非常重要的。 项目化亲子特色活动各个环节之间联系紧密,每次亲子特色活动前,幼儿园都会在宣传栏张贴一些活动通知等信息,还建立了“豆爸豆妈俱乐部” 的QQ群、幼儿园网站等方式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 每月向家长发放一份《家园联系单》,详细介绍幼儿园近期开展的活动、内容等,并注明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 使家长了解亲子特色活动,并能够积极配合。 另外,向家长发放《亲子特色活动倡议书》,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保持家长参与活动的连续性。

3. 形式各异的亲子活动形成一首家园合作的交响 曲

主题式亲子特色活动。 主题式亲子特色活动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的亲子活动。 主要是以幼儿园的活动为载体,赋予整个活动以深刻的内涵,挖掘活动的价值。 幼儿园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或节日等确立一系列主题活动, 旨在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孩子的全方面的发展。 如:结合端午节的节日活动的契机,幼儿园开展的 “浓浓端午情 ”为主题的 “说端午 ”亲子阅读活动 ,家长和幼儿一起DIY龙舟。 与此同时, 在乐品吧家长跟幼儿们包了香甜的粽子,又参与了《五月五是端午》的亲子律动。 主题式亲子特色活动的开展,幼儿与家长从不同的角度体验主题,共同挖掘主题的内涵,使其对主题形成深刻的认知。

融入式亲子特色活动。 融入式亲子特色活动分为直接融入和间接融入两个维度。 直接融入是爸爸妈妈亲自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 如,每次小组活动的时候,班级教师邀请擅长制作美食的妈妈们来园,开展乐品美食活动,幼儿学习美食制作的方法,亲子之间形成了其乐融融的氛围。 间接融入是亲子特色活动的作品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来,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融入式亲子特色活动使家长参与从平面走向立体, 也是为教学开展做一个前期铺垫。 如:中班的“各种各样的汽车”的主题教学活动前,亲子DIY的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汽车, 这些精美的汽车不仅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反复运用, 还给予孩子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有利于孩子知识的重新建构。

家庭式亲子特色活动。 幼儿园从家长的角度出发,结合幼儿园的亲子特色活动,设置了家庭式的亲子特色活动。 幼儿园同家长一起商议亲子活动的内容,由幼儿园梳理出可选的活动内容,供家长们在开展家庭亲子活动时选择, 帮助家庭亲子活动的有序、 有效地开展。 如:亲子DIY家庭组,家庭亲子DIY活动小组由家长们自由组合,一般以三到四户家庭组成一个活动小组。 活动地点指定一户家庭,也可以组内家庭间轮流。 小组中有一位家长作为组长,负责与幼儿园沟通和联系。 小组成员互助协作,各有分工,共同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家长在家庭DIY中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大家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活动。幼儿园开展亲子DIY成果展示会,各组把一些优秀的作品带到幼儿园, 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促进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交流和家庭与幼儿园间的交流。

7.亲子活动的方案设计 篇七

1.学习用简单的线条花纹进行构图装饰瓶子。

2.知道生活中无用的瓶子经过装饰可以变废为宝,美化环境。

3.感受亲子创意制作的乐趣,增进亲子感情。

活动准备:

生活中的瓶子ppt图片、装饰瓶范例、各色丙烯颜料、水粉笔、小桶、调色盘、罩衣、涂好底色的饮料瓶,活动区内布置一个展台。

活动过程实录:

1.组织幼儿向爸爸妈妈问好,欢迎他们的到来。

2.欣赏生活中的瓶子ppt组图,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你发现这几张图片上有什么?上面有哪些点点线线?

(评析:生活感悟,拓展经验。欣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瓶子,观察比较纹样的变化与不同之处;感受生活中用线条或图案装饰的瓶子多种色彩搭配组合的美。)

3.欣赏涂有底色的装饰瓶范例。

教师:今天瓶子宝宝要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小朋友们把瓶子宝宝的新衣服穿好了,瓶子宝宝还是不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幼儿大胆猜想。

教师:原来瓶子宝宝想请你们帮忙,为它化化妆,穿上一件五彩的衣服。教师将小朋友带来的瓶子化化妆,瞧!都变样了!

4.欣赏范例一。

教师:有几位瓶子宝宝也要去参加聚会,看他的衣服上设计了些什么?

教师小结:这位瓶子宝宝的衣服上有波浪线、回形线、小雨点、圆圈、豆子点,还有锯齿线。

5.欣赏范例二。

教师:这位瓶子宝宝的衣服上有些什么?

(评析:幼儿通过对点线装饰、图案装饰瓶子的自主欣赏,观察比较纹样的变化与不同之处,感受到图案的丰富色彩美,提升了经验。)

教师:瓶子宝宝们都想穿漂亮的衣服,他们也想请小朋友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帮帮忙,共同打扮瓶子宝宝。

6.教师示范化妆的方法。

教师:在立体的瓶子上画画可有点难,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帮忙,用手扶住瓶身或者脑袋,小朋友再蘸点水粉颜料亲亲瓶子宝宝,画出喜欢的点点、线线或者喜欢的图案,给瓶子宝宝全身化化妆。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创作,比一比谁为瓶子宝宝穿的衣服更漂亮!

(评析:教师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孩子互动,并正确引导孩子,传递美术教育理念,增强亲子活动的趣味性。)

7.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大胆想象,为瓶子宝宝的衣服设计各种各样的点线、图案,尝试用不同的色彩搭配。

(2)提醒幼儿正确使用水粉笔和丙烯颜料。

(3)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和衣着整洁。

8.瓶子聚会。

(1)教师:聚会开始了,瓶子宝宝们快来参加吧!

(2)幼儿将穿好五彩衣的瓶子宝宝集中摆放在展台上。

9.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引导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自由交流,欣赏同伴的作品。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纸箱、易拉罐、纸筒、毛线等)

(3)合影留念。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进行组合,展示在户外环境墙上。

活动反思:

当孩子的作品与海洋里的贝壳悬挂在外墙上,大家都急切地在瓶子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大作”。“我找到自己装饰的瓶子宝宝了。”“那一个是我和妈妈一起画的”“这一个是爸爸和我比赛画的。”这一幕,令家长为之动容,真切感受到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一位家长发出感叹:“原来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还有这样的用途。”另一位家长说:“我今天体会到我们小时候没有的经历。”更有一位家长抱起自己的孩子赞道:“小宝贝,你真能干!”还有的家长说:“哈哈,今天当了一次幼儿园的大朋友。”从家长绽开的笑脸和简短的交流可以看出,这次亲子活动着实让家长们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多了一些了解和体验。

8.六一亲子的活动方案 篇八

中一班幼儿与家长

二、活动时间:

5月26日星期二下午3:00

三、活动内容:

亲子嘉年华

四、活动地址:

操场

五、亲子嘉年华活动游戏方案:

游戏一:穿大鞋

准备:场地,家长的大鞋子

游戏玩法:家长在终点坐好,幼儿跑去起点脱下家长的鞋子,然后幼儿穿上,幼儿绕走(跑)一圈,再回到起点,速度快的为胜。

游戏二:踩气球

游戏准备:气球若干

游戏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老师给每个家庭发一个气球和一根细绳,请家长将气球吹大绑在自己的脚腕,身背幼儿。听到老师的口令游戏开始,家长就背着宝宝踩其他家庭的气球,气球被踩爆即被淘汰,比一比谁是冠军。

游戏三:亲子互助跳圈圈

参赛对象:全班幼儿及家长

游戏准备:呼啦圈

游戏规则:每组只给两个呼啦圈,家长先跳过去,然后幼儿负责把家长身后的呼啦圈拿到前面,让家长继续跳圈,最先到达终点的一方获胜。游戏四:毛毛虫大战

游戏准备:场地

游戏玩法:家长和孩子组成两组,孩子在前,家长在后,蹲下去,手搭在前一个人的肩上,然后蹲着走向终点,一直等到最后一个人通过终点才算获胜。

六、活动评奖:

1、本次活动重在参与,使孩子体验节日的快乐,增进亲子间的情感。

9.亲子活动方案设计 篇九

20XX/11/11 上午8:00-12:00

二、目的

增进三A班同学间的交流,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同学们团队协作精神。

三、内容

1) 三A班全体老师、家长和同学共同参与,以趣味运动会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

2) 地点安排在学校的室外体育场,活动会利用草地和跑道进行。

3) 活动项目见附表。

四、安全方案

1) 邀请专业的体育活动公司协助组织本次活动,参加的教练和人员均为专业人员。

2) 规定项目道具使用充气类游戏器材,保证活动的安全(截图为例)。

3) 其他活动均为徒手活动,旨在增进同学团队协作,运动强度很小。

4) 导师和家长中有专门维持整体秩序和专职做活动保护的两组安排,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10.亲子活动对家长育儿观的影响 篇十

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实际上,亲子园的教育对象主要应该面向家长。以家长作为主要教育对象,教师通过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指导策略,示范指导家长,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做到尊重和保护宝宝的个性,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亲子活动的对象基本是3岁前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而指导的重点是成人。活动开始时,教师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跟家长介绍活动的内容,同时,要对家长提出一定的要求。为了让家长与孩子对活动产生兴趣,教师要提前做好活动的材料或美化活动环境,使家长与孩子快速进入活动状态。在活动时,指导教师可以边示范,边向家长说明活动的要求,谈家长主动配合活动的要求。活动时,可以分成小组进行或单独进行。并且教师要提醒家长在观察孩子的活动过程中,不能看到孩子落后了,就急忙去帮一把,拉一把。而是要家长积极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正确对待孩子之间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大运动量的活动与安静活动要穿插进行。活动结束时,亲子教师不仅要小结今天的活动情况,同时,也要对家长提出回家后的要求,使亲子活动的指导向家庭延伸,使广大家长的教育能力不断提高。根据孩子和家长在园时间短的特点,教师要精选教材内容,让家长可以举一反三,回到家里也可以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互动。

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

教师在组织实施亲子活动计划中要以家长为指导重点,面向家长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家长增长育儿知识和提高育儿能力。

直接性指导 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时,教师一边观察整个活动的进况,一边现场指导,告诉家长们如何引导孩子完成游戏。教师指导孩子的环节,正是对家长进行直接指导的过程。教师一边指导孩子,一边向家长介绍为什么要这样做,即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家长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按照教师的做法和孩子一起游戏,遇到问题回想一下教师刚才是怎么做的,把它迁移过来试试看,或直接请教教师。

间接性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长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并且都是是通过亲自尝试得到的有效宝贵经验。因此,教师要利用身边的资源,用家长教育家长,用家长启发家长,达到间接指导的效果。这种指导,基本上已不是对亲子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把握,而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在自选和探究趋向上做自选活动。教师会同时提供几套玩具及其使用说明和操作方法供家长选择,目的是发挥家长的特长,让所有的的家长在互相交流中提升经验。教师在活动中要仔细观察,发现典型,最后通过一起分享交流,让大家有所收获。

点拨式指导 每当某个孩子行为上出现问题时,教师要主动联系家长,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出现的问题,弄清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提供自己的解决措施,让家长正确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宝宝在玩搭积木时,可能会反复搭高、推倒,搭高、推倒,面对这种现象,家长会认为宝宝在搞破坏,这时教师应该给家长分析孩子的心理,可以和家长解释,这是孩子对推这个动作感兴趣,在反复搭高、推倒这个动作中发现、感受一些变化等。

个别交流式指导 家长指导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个别指导家长应该怎么做。同时,教师可以将家长在亲子教育中遇到的疑惑、策略、方法记录下来,从中了解、分析家长在亲子教育方面的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指导策略。在这一指导中,教师更注重帮助家长解决一些个别问题,而不是共性的问题,重点在于对家长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的指导。

归结评价式指导 这基本上用于每次活动的结束部分。教师把本次活动的目的及家长应如何指导孩子的方法,進行小结并加以归纳,以帮助家长巩固练习;同时,还可将观察到的家长指导孩子的一些好例子介绍给大家,然后分析其中一些科学观念及方法,既给其他家长一些启发,也使这位被评价的家长积极性更高。在此指导过程中,笔者也经常把亲子班一些典型孩子的转变告诉家长,并请孩子的家长介绍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家长们听了很受启发,也渐渐地注意看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了问题也能积极地想办法解决。

结束语

开展亲子教育,应将教育的重点锁定为家长。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家长在活动中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提升科学育儿方法,从而保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达到预想的结果。

上一篇:“观点类”材料作文高分思路下一篇:浅谈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