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调查研究论文

2024-08-07

社会学调查研究论文(共8篇)

1.社会学调查研究论文 篇一

一、一份完整的调查研究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各部分撰写有什么要求?

1.题目:可分单标题和双标题。

要求:(1)要能准确概括调查报告的内容;

(2)能反映调查方向;

(3)文字简练,字数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

(4)具有新颖性。

2.摘要:是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的简介,以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1)突出重点,内容精炼,观点明确;

(2)一般不用第一人称;

(3)200~300字为宜。

3.关键词:能反映调查报告内容的核心词语。

要求:(1)使用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

(2)3~5个为宜。

4.前言:用以说明调查的目的,还有调查的意义及方法。

要求:(1)课题阐述清楚准确,突出中心;

(2)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

(3)简明扼要。

5.正文: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和分析。

涉及内容:(1)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2)调查的内容和假设;

(3)调查的步骤和过程;

(4)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总体要求:科学性、创造性、公正性、合理性、准确性、规范性、学术性、通俗性、整体性、系统性。

具体要求:(1)掌握材料要充分;

(2)分析整理要科学;

(3)图表使用要恰当;

(4)观点材料要统一;

(5)语言使用要规范(学术概念和生活概念、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6)引用论点要慎重(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报,引专著不引文集);

(7)内部逻辑要严密;

(8)标题序号要规范;

(9)讨论部分要简练。

6.结论:整篇报告的概括和小结。

涉及内容:(1)成果概括;

(2)今后研究的展望;

(3)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

要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指明方向。

7.参考文献及引文注释:它反应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要求:完整注明出处。

(1)中文著作: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2)翻译著作:原作者国别,原作者名,书名文章名,译者名译,出版社,出版日期.(3)报刊杂志:作者名,文章名,杂志名,期号.(4)网络文章:作者名,文章名,网址.二、谈谈你对社会与行为研究方法体系的认识。

1.含义: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

2.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

4.方法论原则:(1)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基础;

(2)历史、现实、理论——研究的三个维度;

(3)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的具体方法。

5.优点:(1)研究主题明确,集中于社会现象;

(2)靠经验而非思辨的方式,使得研究更具科学性;

(3)研究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因而可以有特定的评价标准,提高了研究的客观性;

(4)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强化了理论的科学性以及知识来源的可靠性;

(5)研究的维度比较地全面也很合适,不仅研究历史而且考察现实,对比其理论存在的差异进而完善理论;

(6)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提高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6.缺陷:(1)仅依靠经验,使得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容易被以往经验所干扰;

(2)人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3)研究的客观性难以保证;

(4)很多社会现象都与自然现象密切相关,研究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现象。

7.建议:(1)在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化的手段;

(2)主要研究社会现象,但并不排斥自然现象;

(3)现场实验与实验室实验相结合;

(4)跨学科研究,不止仅限于社会学研究;

(5)研究方法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不单一采用某一种方法;

(6)采用现代的先进的手段;

(7)研究结果数学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8)保持研究的生态化特点,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

2.社会学调查研究论文 篇二

实际上,《兴国调查》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篇光辉政治文献,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学史上的一篇重要学术论作。前者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后者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兴国调查》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调查思想。发掘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社会学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调查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调查与社会学的本土化。任何一门学问只有植根于本土的实践、解释本土实践中提出的种种问题才具有生命力。社会学作为一门从西方移植而来的学科一直面临着这一难题。20世纪30年代,刚刚在中国起步的社会学存在着严重的“食洋不化”现象,社会学界充斥着时髦的名词、概念,然而对中国现实的解释力却极其缺乏。面对这一情况,孙本文、吴文澡等著名社会学家都开始提倡“社会学中国化”。作为肩负着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双重使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人们往往停留于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学家的一些概念和具体论断。毛泽东对这种作风深恶痛绝,斥之为“本本主义”。如果不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不能发挥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还会对革命实践产生致命的破坏。可以说,如何实现社会学的本土化是当时西方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共同面临的困惑。在《兴国调查》中,毛泽东尝试通过社会调查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为社会学的中国化开辟了一条新的且切实可行的道路。

当前,中国社会学经过近30年的恢复和重建,又一次面临着本土化的任务。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就开始提出“社会学本土化”的命题,然而,这项工作还刚刚起步,充斥于当今社会学界的还是对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大量照搬照抄,而对中国现实的关注和基于本土实践的理论探索则远远不够。当然,不是说西方的理论不重要,但是不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简单套用西方理论只会使中国社会学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国社会学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像郑杭生先生所倡导的那样,要做到“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站在世界社会学理论的最前沿、要有世界眼光;所谓“立地”,就是要深入中国社会的最基层、要有草根精神。重温《兴国调查》,我们要更加明确一点:只有真正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去开展扎扎实实的社会调查,才能得到对中国的正确认识,才能使社会学的理论在解释和指导中国社会实践中发生积极作用,才能促进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和地位的提升。

探索本土特色的社会调查方法。社会调查绝非仅仅是一套机械化的技术,决不是只要与调查对象接触了就可以获得想要的材料。终身致力于中国社会调查的著名社会学家李景汉先生曾经感叹:“西方社会学书籍上的调查方法用到中国社会,可谓削足适履、隔靴搔痒。”简单照搬西方实证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对处于深刻变迁中的中国社会生活的解释常常只能流于表层。只有积极探索本土特色的社会调查方法,才能开展真正有效的社会调查。当然,“法无定法”,“关键在于如何使老百姓接受你的调查,相信你的调查,甚至于欢迎你的调查而积极配合”。《兴国调查》采用的是典型调查法和开座谈会的方法,由调查者选取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提出调查的纲目,逐一发问并加讨论”,然后“解剖麻雀”、发现带有全局性和规律性的东西。这种方法就不同于西方流行的问卷调查等方法,在本土社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对待调查对象的态度要诚恳,“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做侦探,使人家讨厌”。社会调查实际上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相互调查的微妙过程,一旦调查者的态度缺乏诚恳或被调查者发现调查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损害,他们就不愿意接近调查者或不肯说出真心话。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为了获得准确的资料,“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费孝通先生曾多次讲到,毛泽东的《兴国调查》等调查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靠了两条:第一条是他出身于农村,并有意识地接近农民群众,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这就使他对农村经济状况,农民生活十分熟悉,并有直接的感受。第二条是他十分谦虚地通过利益相同的农民去检验、核实自己的想法,使农民体会到他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因而取得了农民的信任,成了农民的知心朋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毛泽东对待调查对象的态度。”现在,各种类型的社会调查也不鲜见,但真正能够取得很好效果的并不多,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调查者缺乏对调查方法的反思,要么满足于把西方的问卷、量表等技术搬到中国来,要么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能真正地与调查对象打成一片。

努力做到经验材料和理论框架的结合。一个成功的社会调查背后必然蕴涵着调查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独特的观察视角。受美国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影响,恢复重建后的中国社会学界并不缺乏基于社会调查的经验性研究,但真正能够在学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寥寥无几,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多数社会调查缺乏深入的理论思考或明确的理论前提,以致许多课题重复开展,缺乏知识的积累性和递进性。作为社会调查史上的一篇经典范文,《兴国调查》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在于作者对辨证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深厚造诣。

对于调查材料的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同样是一门艺术。从文本上看,《兴国调查》做到了经验材料和理论框架的完美结合。调查文本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多地理论阐释,或作者大发感慨,而经验材料的呈现则严重不足,整个报告显得干瘪无味,甚至出现“过渡阐释”的现象;另一种则是纯粹的原始材料的呈现,没有理论的框架和分析,使得整个文本陷入琐碎的叙说当中,看起来眼花缭乱、读起来不知所云。前者失之空泛,后者失之琐碎;前者有骨无肉、后者有肉无骨;前者有如空中楼阁,后者有如一盘散沙。这些都是没有把握好经验材料和理论框架的结合。一个好的调查文本既应该呈现丰富的原始资料,使得读者能够轻易获得大量的关于事实的信息,从而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时,在资料的组织上,也应该体现出应有的理论思维,不至于显得肆意堆砌、毫无章法。翻开《兴国调查》,我们最直观的感觉是大量详尽的一手资料,然而这些资料呈现的背后体现的却是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作者分析的重点始终是农村的土地关系和阶级关系。读完后,我们除了大大增加了关于该区土地斗争丰满的感性认识外,也大大增加了对于当时中国土地革命中整个阶级关系和革命形势深刻的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3.文学的社会学研究 篇三

《外国文艺》一九八一年第五期刊载了美国利茨(A.Walton Litz)的一篇论文《“新批评派”的衰落》,译者董衡巽同志在前言中写道:“‘新批评派’是美国现代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在这个庞杂而无形的集团中,批评家们的具体主张和术语各各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大致上都是对现代派文学作解释,又为现代派文学开拓道路。另一个共同点是,他们割断文学作品与历史、社会、甚至作者生平之间的联系,把艺术品当作‘自主’或‘自足’的有机体,重视象征、隐喻、反讽等表现形式,因此,常被称为形式主义的文学批评。但是,它并非始终如此,最初阶段,它把文学当作文学来研究,这些批评家同时又是才气横溢的诗人,他们对作品的分析虽然不免偏颇,却富于深刻、独到、敏锐的感觉能力,可是后来,条条框框多起来了,越来越强调形式而忽视内容,它从此走向没落。”

“新批评派”的衰落使笔者联想到另一种文学批评的研究,即所谓“文艺社会学”,因为就研究的特点而言,“文艺社会学”恰恰与“新批评派”相悖而行。

诚如以上所述,“新批评派”的突出特点之一,即是在批评方法论上持一种绝对的以文本为中心的态度——就作品论作品,而把产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作者的思想、心理原因,以及读者的反应、文学的社会效果、文学作品的群体特征等等,一概推到文学研究的门外。有人说,就形式主义的文学批评而言,再也没有比“新批评派”更为狭窄的了。

“新批评派”发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而在五十年代的西德,也曾流行过一种注重形式的文学批评,那就是以沃尔夫冈·凯塞尔(Wolfgang Kaiser)为代表的学派。这一学派主张把文学作品当作“语言的艺术”来研究,一度影响较大,但到了七十年代后期,这一学派已逐渐失势,其原因也正如“新批评派”的衰落一样,是由于自身固有的弱点所导致,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文学作品是不能脱离产生它的社会而孤立地进行纯形式的分析和解释。在当今的西德文学评论界,除了一般传统性的研究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他们认为,文学与产生文学的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用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作家的成长和作品的产生——这就是所谓“文艺社会学”。同时,还有不少研究者特别注意作品与读者的关系,研究作品如何被读者所接受;研究作品发生什么影响和作用;探讨作家或作品在历史的某个时期被人冷淡而在另一个时期又受到欢迎的原因;等等。他们把这种研究称为“接受美学”(Rezeptionssthetik)。

无论是“文艺社会学”还是“接受美学”,都属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应该说,这类性质的研究并不始于七十年代,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了“文学的社会学研究”这种提法,而且也不仅仅限于西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些学者亦早就写过这方面的论著。他们对文学所作的社会学研究,与西方的“文艺社会学”在观点上有所不同,但方法大致雷同。为便于说明问题,这里不妨以民主德国著名学者尤尔根·库岑斯基(Jürgen Kuczynski)的文学评论为例,对文学的社会学研究作一概述。

尤尔根·库岑斯基,一九○四年生于德国的爱尔贝弗尔特,希特勒统治时期侨居国外,回民主德国后曾任柏林洪堡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现专事著作。他的《资本主义下的工人状况史》迄今已出版三十八卷,并且已是第三次再版。在这洋洋数百万言的浩瀚巨著中,库岑斯基引用大量具体的历史资料,阐述了德国、美国、英国、英国殖民地和法国的工人从资本主义以来至今的状况,旨在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这部著作为库岑斯基享有权威性经济史学家的声誉奠定了基础。他的其他重要经济史著作,还有《垄断资本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的政治经济学辩护论》两卷、《经济史讲义》四卷,以及我国一九五五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署名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等。库岑斯基对德国帝国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深有研究,他将自己在一九四八——一九五○年间撰写的这方面论文辑为两卷《德意志帝国主义史研究》出版。他的全部论著约有十五种之多。对于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经济史学家和历史学家,苏联、日本以及西德(迈耶尔)的百科全书都有他的簡介,但却都没有提到库岑斯基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学论文集主要有三部:1.《关于文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2.《形象与作品——对德国文学的社会学研究》;3.《形象与概念——关于艺术和科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正如以上每部书的书名以及书中各篇论文的题目所表明,库岑斯基的文学研究都是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他把自己有关经济、历史、社会方面的丰富知识引进到文学研究的领域。其中《形象与作品》尤为典型,试举例说明。

一、《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一个睿智明达的英国式德国人》是《形象与作品》中的首篇论文。库岑斯基在文中指出,利希滕贝格不仅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思想进步、优秀的讽刺作家,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在本世纪对一位德国来访者所说:“我真不能理解今天的德国人对这样一位作家竟是如此忽视。”

库岑斯基论证说,虽然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在十八世纪末叶的世界舞台上,最进步、最先进的国家却是英国,是英国代表着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这并不在于英国有了君主立宪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英国已发生了工业革命,它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因而英国的宪法、教育、哲学、伦理学都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更主要的是伴随着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工人阶级,他们的思想感情与当时法国的市民阶级显然不同。所以,深受英国影响的利希滕贝格在对待法国大革命的态度中站在英国这一边,完全是从社会进步的立场出发,这和当时德国的一些诗人(如歌德、席勒等)出于惧怕暴力而反对法国革命根本不同。同样,在文学领域内,利希滕贝格也是站在社会进步的立场上,推崇英国十八世纪的小说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而反对被德国的封建知识阶层所美化的法国古典派。

身为一个德国人的利希滕贝格,他的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又怎么会和同时代的德国诗人(如歌德、席勒)如此不同呢?库岑斯基所作的研究正是要指出这方面的社会性原因——第一,利希滕贝格早年就读于戈丁根大学,这是当时德国最新的大学,他在这里所接受的有关哲学、语言、教育等各种新知识和新思想又大多来源于英国;以后他又在英国国王安排下在该大学教授实验物理学,这门学科完全是按照当时英国的模式建立,所以,利希滕贝格从求学到工作,就与英国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二,利希滕贝格的两次(一七七○年和一七七五年)英国之行对他也有决定性的影响。他在旅居英国期间,一方面在英国社会的各阶层人民中间活动——他自己说过:“我在英国的生活,一会儿象是个老板,一会儿象是个手工匠的伙计。”他所目睹的社会风貌使他确信英国是站在当时历史的前列;另一方面他和英国知识界的各色人物进行了接触;又加之他的科学生涯不少地方应归功于英国国王的资助,这样,他受英国影响之深也就十分自然。第三,利希滕贝格爱恋的第一个姑娘是织布匠的女儿,不幸的是她十七、八岁就去世;利希滕贝格的第二个妻子玛格雷特·凯尔纳是一个残废士兵和粉刷匠的女儿。生活在德国十八世纪鄙俗、狭隘、封建社会里的利希滕贝格之所以能具有开明的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和出身寒微的妻子对他的影响分不开。

利希滕贝格对陈腐落后的德国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尖锐批评充分表现在他那闪耀着哲理光辉的《格言集》之中。

二、荷尔德林是德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伟大诗人,可是正当他才华正茂之时——三十六岁,就开始神经错乱。库岑斯基在《荷尔德林——一个革命理想主义者的悲剧》一文中,通过旁征博引许多著名文艺评论家(贝歇尔、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契等人)对荷尔德林的评价指出:一、荷尔德林是一位“语言抒情、和谐、有力”、最优秀的诗人,在艺术上绝不逊色于歌德、席勒;二、荷尔德林所具有的毫不妥协的革命精神,是同时代的歌德、席勒和黑格尔不能与之相比的。库岑斯基说:“荷尔德林是一位革命者,而且是作为这样一位革命者:他明确地反对席勒和另外一些诗人逃遁到内心的王国。他在一首颂歌的片断中直言不讳地劝告这位诗人和艺术家(席勒)不要进行这样的规避。”然而,正如库岑斯基在论文一开始所指出的那样,人们经常举行纪念歌德或席勒的活动,总是用赞美的口吻谈论席勒的“反抗性”、“人民性”,而对席勒的“妥协一面”视而不见;同时却把另一位真正具有革命精神的诗人——荷尔德林几乎遗忘了。库岑斯基认为,荷尔德林短暂的创作生涯和不幸的悲剧丝毫不应影响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果然,最近几年在东、西德都出现了“荷尔德林热”。这虽不能说是由于库岑斯基个人一篇研究论文的功绩,但却能看到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对正确评价一个作家作出的贡献。

三、诺瓦利斯是德国十八世纪的著名诗人。文学史家一般把他视为反动的德国浪漫派的主要代表,认为他沉湎于死与梦的神秘境界里。对此,库岑斯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迪尔泰对诺瓦利斯的看法和实际状况——几点考虑》一文中指出:一、诺瓦利斯死时年仅二十九岁,而且文学创作不是他的主要事业,因此,作为一个诗人的诺瓦利斯并不是他一生的全部。当我们评价他的作品时,必须分析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必须看到整个诺瓦利斯的为人;二、对诺瓦利斯的主要代表作《夜的颂歌》,一般文学史家认为全诗是对于死的歌颂,对于生的否定。库岑斯基则认为对于这部作品也要作具体分析,即这些诗歌的产生和诺瓦利斯的个人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一七九四年,二十二岁的诺瓦利斯在维登贝尔格大学通过法学毕业考之后,遵从父命到了坦史台特(Tennstedt),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属任文书职务。坦史台特地处图林根森林和哈尔茨山之间,那里风景优美、一片幽静,远离喧嚣的世界,又加之诺瓦利斯公务清闲,因此在那安谧的环境之中,繁星密布、皎月如洗的夜空常常引起他的无限遐想,于是诗歌中自然不乏对夜之美的歌颂。其二,一七九五年,二十三岁的诺瓦利斯在坦史台特附近的格律宁根农庄遇到了索菲·冯·屈恩,一见钟情。当时索菲十三岁,不幸两年之后她就离开了人间,诺瓦利斯忧伤万分,于是在他的诗歌中又加上了对死的赞颂,而实际上无非是寄托了他对索菲的深情思念。其三,他的诗歌之所以含有神秘的色彩,也有客观的社会原因,这就是一七九○年贾法尼和伏特发现电流的动物(青蛙)实验传到了德国,引起了人们莫大的兴趣,可是又不能作出科学的关于电的解释。——当时种种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以及不幸的爱情遭遇带来的宿命论观念和虔诚的宗教信仰,使諾瓦利斯时而陷入唯心论的神秘主义;四、然而,诺瓦利斯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一七九七——一七九八年,他在弗赖堡矿业学院学习矿山管理,自然科学的学习又使他具有唯物主义的一面。库岑斯基赞同达恩克对诺瓦利斯的分析:“神秘的虔敬主义的宗教信仰;泛神论和自然哲学的思想;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思考;反封建主义和反资本主义;既希望于一个未来的‘黄金时代’,又留恋历史上过时的社会形式——这一切都在诺瓦利斯身上形成一个矛盾的整体。”米尔蒂茨也说:“总把诺瓦利斯看作梦想家和幻想家,这是不对。”库岑斯基指出,不能设想一个梦想家和幻想家能有象诺瓦利斯和席勒之间这样密切友好的关系,例如诺瓦利斯在一七九一年十月五日致赖因霍尔德的信中就对席勒倍加赞扬,而且在诺瓦利斯的书信和著作中,许多地方表现出了理性。五、诺瓦利斯不仅是一位抒情诗人,而且还当过文书,学过矿业和自然科学,在盐场和矿山担任过管理工作……因此他也同样注意社会现实,关心当时的政治。他在一七九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致史雷格尔的信中说:“三个月来我脑子里想着一些事情。首先是诗歌,其次是政治,然后是物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年轻的诺瓦利斯对法国大革命也象当时许多人一样采取热烈欢迎的态度。尽管不少人至迟到一七九三年又转到了反对的立场,他们对罗伯斯庇尔的暴力感到恐惧。然而诺瓦利斯还是称赞罗伯斯庇尔的革命坚定性。这是他与许多同时代人的不同之处,也可以说是表现诺瓦利斯进步一面的突出例子。总之,库岑斯基认为,对于诺瓦利斯不能由于他的消极浪漫主义的诗歌而加以全盘否定,还必须看到他的全部为人。这种观点并不始于库岑斯基。对诺瓦利斯的评价,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评论家亦早有争论。只不过库岑斯基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角度作了进一步论证。

库岑斯基对文学所作的社会学研究,范围相当广,德国的、外国的;十八、十九世纪的、现当代的文学,都涉及到了。这里当然不可能一一枚举。

库岑斯基通过他对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确实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有益于文学批评的正确开展。其中有些论点已被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所接受,如关于《布登勃洛克一家》的主题的阐释(参阅《读书》一九八一年十一期载《寄<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读者》一文);有些看法则是综合了其他文艺评论家的论述,库岑斯基只是作了归纳和必要的强调,如对荷尔德林的推崇;有些意见有待于进一步商榷探讨,如对诺瓦利斯的评价。

从库岑斯基的文学评论中,可以看出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大致有如下这些特点:

一、在作家和作品两者之间,把研究作家放在首要的地位;详尽地研究作家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形成、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包括作家所处的历史时代、整个社会状况、家庭与个人的社会地位、自身的经历和遭遇(如爱情的美满和失意、职业、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与之交往的人(父母、师长、亲戚、朋友、直至妻子)对自己的影响,等等。

二、除了把作家当作一个作家研究之外,还注重考察作家的其他社会活动,特别强调作家对当时社会现实和重大政治事件(如革命运动)的态度,并以此作为评价一个作家的重要标准。

三、对一部作品,着重研究产生它的各种社会因素;考察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当时社会现实的关系;特别强调作品的社会效果,即作品的思想性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从写作方法看,除了围绕上述这些研究特点进行考证、论述之外,还大量地引用作家本人的书信、日记、讲演以及作家本人作品中的内容作为论据,从而给人以事实胜于雄辩之感。例如,库岑斯基在《亨利希·曼——一九二三年的政治家》一文中就是围绕着亨利希·曼一九二三年写给当时德意志帝国首相施特雷泽曼的一封公开信进行分析,指出亨利希·曼当年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这种方法是库岑斯基著作的一大特色,也可以说是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特点之一。

随着西方以“新批评派”为代表的各种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衰落,“文艺社会学”或“文学的社会学研究”目前正大有方兴未艾之势,甚至有人把文学史与社会史并列起来。然而文学的社会学研究也同样可能产生另一种偏向,即只讲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而忽略文学创作本身的特殊规律。“新批评派”那种绝对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就作品论作品,已显露出它致命的弱点;同样,“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如果一味强调文学创作的社会客观因素而忽视作家个人的主观因素,甚至以研究作家的生平来取代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它也会产生严重的弊端,离正确的文学批评相去很远。当代苏联研究德国文学的学者塔玛拉·玛特洛娃在给库岑斯基的信中就这样直言不讳地说过:“在您这样一位社会学家看来,托马斯·曼、霍赫胡特、杜仑马特、西蒙娜·德博瓦尔等人,几乎是一个没有区别的整体。而对我们这些文学批评家来说,他们是相当不同的个人。我本人不认识霍赫胡特和杜仑马特。但我认识伯尔。无论是从世界观和生平来看,他都不是属于大资产阶级。在他的创作和思想中,甚至他的举止行动,确具有明显的(即便不是无产阶级的)平民特征。对评价一个艺术家来说,这类特征根本不是无关紧要的。”

4.社会学调查报告 篇四

课程:社会学教程

标题:关于大学生“光盘行动”的调查报告调查人员:张贤

学号:

学校: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专业:

班级:三班

提交日期:***级人力资源管理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

关于大学生“光盘行动”的调查报告

序言

说到光盘行动,最直白的意思就是在号召人们让餐盘中不剩一粒米的节约行动。那为何要实行这个行动呢?其实很简单,很多人在家或在外就餐时,很多次剩下过多的菜,不将剩饭剩菜放入冰箱或者打包带走,只是为了显摆自己的阔气,便如此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在他们看来,在当今时代充满了富饶,早已远离饥饿与食不果腹,况且打包剩菜显得多么寒酸啊。

回想抗战时期,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时时都与饥饿感作伴,在那时对老百姓而言吃饱饭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更别提能有当今如此丰富的菜色。即使是到了今天,也有很多偏远山区的居民,食物依旧单调,粮食依旧匮乏,不时曝光的相关新闻令人心痛,这应提醒我们,无论到了何时,都不应该大手大脚,浪费粮食。

我们真应该拒绝上这种舌尖上的过度享受,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偶尔的尝鲜是可以的,但过度享受就是一种奢侈与浪费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试想如果能节省下来,这可以支援多少贫困地区。普通公民铺张浪费的饮食习惯必须要改变,而制度,更需要为制止过度的公款吃喝树立起“防火墙”。2012年的世界粮食日里,国家粮食局首次向全国粮食干部职工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每个人当然不必都去重新体验饥饿,但我们的确要找回一种对于粮食的温暖与敬意。诗人海子曾经说,“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们也不妨这样赶紧行动起来,接力成为“光盘”一族。

“光盘行动”宣传单上有句话:“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我们每天的食物减少浪费5%,就可救活超过400万的饥民!”关于“救活”二字,我甚是不解。难道我多吃一口饭菜,饥民就少一口吃食?我少吃一口饭菜他们就有食物进嘴了?姑且不论对错,但我们一定能做到的就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

而近日,大学也开展了光盘行动,那么大学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便开始了对本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2013年6月,针对我校各系别的学生和直接负责的老师领导等进行了走访调查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的方式为主,以走访调查的调查方式为辅开展。在食堂教室等人流聚集量大的地方,随机分发调查问卷100份,以比较客观的方式收集一定数量的可靠且原始的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3.调查结果

经过5天的问卷调查及走访,此次活动终于有了结果,如下: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87份,其中有效87份,回收率87%。其主要从常识知识,对这个行动的理解,还有如何响应等问题进行问卷。

1.调查分析

大学生食堂的浪费情况严重

(1)很多人吃不干净饭菜,尤其女生甚至只能吃一少半,女生为了减肥或者表现自己的小饭量往往会剩下很多饭菜,或者是嫌弃食堂饭菜难吃不对自己的胃口便将饭菜倒掉。

(2)中晚饭浪费较严重,回收的废弃食物较多中午和晚上在食堂就餐的人数较多,相应的浪费情况更加严重,同时在食堂并没有可供同学们打包的用具,所以吃不下的也就倒掉了。

大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薄弱

(1)并没有系统地树立粮食的危机意识

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这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公式化的标语,他们不知道世界正面临着粮食危机,也不知道在我们国家乃至世界每分钟都可能有人因为饥饿失去生命。

(2)面对浪费粮食的情况反应冷漠

有不小的人认为浪费粮食是无所谓,自己不懂得珍惜粮食也不会去劝说教育别人珍惜粮食。这和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相悖,很多人已经对浪费粮食的行为麻木了。

(3)容易被社会环境左右

某些在校生看别人浪费粮食他也浪费,好像只有浪费才会融入这个整体。节约粮食的宣传不到位

(1)虽然食堂的墙上到处贴着醒目的“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标语,但是同学们很少会注意到

(2)很多大学生知道“光盘行动”但是并不甚了解

现金大学生很少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甚至有人没有听过“光盘行动”,在调查对象中仅有不足半数的人了解这个活动。

(3)很多人不知道世界粮食危机和世界粮食日

节约粮食在很多人看来是抽象的,不知道怎样节约粮食,不知道粮食的匮乏,也不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这些都和粮食问题的普及有很大的关系。

一些粮食专家分析:如果不给予粮食浪费足够的重视,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中国在将来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粮食短缺!如果我们还继续浪费下去,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解决方法

解决高校粮食浪费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经过整理分析,我认为减少高校大学生的浪费现状应该从个人方面、餐厅方面和学校方面三个方面入手:

个人应树立节约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1)个人要自觉树立节约意识,将节约这一理念深深地印在心里,让它最终成为一种习惯。主动接触了解我国的粮食面临的危机,正确处理剩余粮食,避免发生浪费行为。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以勤俭节约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约粮食的号召,投入到伟大的节约浪潮中。

(3)在食堂就餐时,尽量点适量的饭菜,制定合理可行的的饮食标准,不要盲目购买。在餐厅用餐不要有攀比心理,不能担心别人笑话自己吃的少而买多余的饭菜,女生更不能为了显示自己饭量小故意剩下食物。

(4)在自我约束的同时也要对身边的同学朋友进行节约美德的宣传,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和浪费食物的行为做斗争,当周围出现食物浪费现象时,应该进行说服教育加以制止。

餐厅应从量计价,提高饭菜质量,加强宣传节约美德

(1)餐厅可以像校外的餐馆一样对食物从量计价,这样吃的少的同学就可以适量减少购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减少浪费的作用。

(2)应该尽量提高饭菜的质量,饭菜质量太差是在调查中大学生浪费的最大原

因,餐厅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3)饭菜样式和口味最好能多元化,高校的学生来自,避免因五湖四海,饮食差异大,尤其南方的到北方来难免会不适应,这也是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之一,餐厅最好能开辟出专门的南北方口味窗口。

(4)餐厅应设多个意见簿,供就餐人员对当日饭菜进行评价。

(5)粮食要保证新鲜健康,制作应该规范卫生,只有优质卫生的饭菜才能让同学们吃得放心吃的舒心,从而进一步的减少浪费。

(6)加强宣传力度。餐厅应多制作一些吸引眼球的相关标语和警示语在餐厅醒目的位置摆放,以便能时时刻刻提醒就餐学生节约粮食,谨防浪费。

(7)餐厅最好可以准备一些可供学生打包的用具,方便一些同学将吃不下的食物打包带走。

学校加强对节约的宣传,加大监督力度,鼓励节约惩罚浪费

(1)学校应加大加强对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不只是在餐厅,在校园里可以拉一些标写节约粮食的横幅和一些宣传画册,在校内的宣传栏里宣传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粮食危机和节约的重要性。

(2)学生社团和校学生会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例如可以在餐厅对一些浪费行为和剩余饭菜进行拍照或录像,再做成宣传画报在餐厅附近展示给同学们,在就餐时间广播站不间断呼吁节约。

(3)加大监督力度。建立专门的类似节约监督小组的组织并且借助同学们的监督力量。

(4)鼓励节约,惩罚浪费。对一些浪费严重的同学,施以适当的惩罚,比如可以要求浪费的同学在食堂做一些清洁工作。

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我深深认识到光盘行动的必要性,希望全民都能珍惜粮食,加入行动,从我做起。这次的调查让我了解了我国以至世界的粮食危机现状,更深深为高校在校大学生节约粮食意识的淡薄而感到震惊。这次的调查报告可能还有很多不足但是也带动了很多同学珍惜粮食的热情,让更多的人树立起正确的食品消费观。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可是如果大家都能深刻认识浪费的不可为和节约的必须为,相信粮食的浪费行为总会慢慢减少直至杜绝。

附录:问卷调查

“光盘”行动问卷调查

您好!近期学院进行“光盘”活动,为了能够了解当代大学生食物浪费现象以及人们食物节约意识,特此开展此次关于问卷调查,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此次问卷调查。对于您的合作,我们衷心的表示感谢!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的年龄是:

A 20岁以下B 20-30C 30-40

D 40-50E 50以上

3.您现在的生活状况是:

A.小学B.中学C.大学或以上

D.工作了(或自由职业者)E.退休

4.请问你吃一午顿饭的平均价格是(单位:元):

A <5B 5~10C 10~20D >20

5.你通常会剩下多少饭菜:

A.我从不剩饭B.1%~10%C.10~50%D.50%~80%

6.什么因素影响你浪费食物(可多选)

A 时间紧 B 不好吃 C 点餐量过大吃不下

D 食物不干净E 其他

7.你看到食物浪费的现象的有何看法?

A 没感觉习惯了B 觉得可惜

C 感到很气愤

8.当您看到身边的人浪费食物时您会怎么做:

A 视而不见,并不觉得是一种浪费

B 只是说一下但无所谓对方是否听劝

C 极力劝说制止

9.您对剩余食物的处理方式

A 打包带走 B 置之不理

10.你是否想过采取行动节约粮食?

A 未想过 B 曾经想过 C 经常想到但无行动

D 想到过且已身体力

11.你身边的食物浪费现象多吗?

A 极普遍 B 较常见 C 较少

12.你知道食物节约的意义吗?

A 十分了解 B 知道一些 C 不太清楚 D 完全不解

13.您认为有哪些措施可以制止食物浪费?

A.饭店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打包剩菜

B.多做宣传,加强人们的节约意识

C.实行惩罚措施,浪费过多就应罚款

D.其他

5.社会学研究方法(简答题) 篇五

——简答题

第一章社会研究基础

1、▲P13:【2012.英语复试笔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定义;

(2)从认识论角度看;

(3)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

(4)从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上;

(5)在研究方式上。

2、▲▲P15:研究的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

(2)研究的实施阶段;

(3)资料分析阶段;

(4)得出结果阶段。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3、看:P23:理论的层次:

(1)宏观理论;

(2)中观理论;

(3)微观理论。

4、(了解)P24: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2)解释越精细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5、P25:理论的构成要素:

(1)概念;(2)变量;(3)命题与假设。

6、P35: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社会工作实践更重要,而理论不重要?):

(1)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2)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

(3)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7、P52:选题的标准:

(1)重要性;(2)创造性;(3)可行性;(4)合适性;

8、P88:测量的四个要素

(1)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它是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事务或现象,是我们要用数字或符号来进行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在社会研究中,最常见的测量客体是各种各样的个人,以及由若干个个人所组成的各种脸红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等等。

(2)测量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实际上,在任何一种测量中,我们所测量的对象虽然是某一客体,但所测量的内容却并不是客体本身,而是这一客体的特征或属性。

(3)测量法则,即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也可以说,它是某种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区分不同特征或属性的标准。测量法则所对应的是“怎么测”的问题。

(4)数字和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9、P90:测量层次

定类测量,也称为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定类测量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定类测量的数字特征主要是鞥语与不等于(或者属于与不属于)。

定序测量,也称为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或者说,定序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不同等级的序列。

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实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定比测量,也称为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定比测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零点(有实际意义的零点)。所以,它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

10、P118抽样的作用

1.抽样作为人们从部分分尸整体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途径或手段。

2.在社会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的代表的问题。

3.以现代统计学和概率论为基础的现代抽样理论,以及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各种抽样方法,正好适应了社会研究的发展和应用的需要,成为社会研究知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可以说,抽样方法是架在研究者十分有限的人力、财力、时间与庞杂、广阔、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之间的一座桥梁。有了它的帮助,研究者可以方便地从很小的部分达到很大的整体。

11、P162问卷的结构

一.封面信,即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它的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概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结果保密的措施等等。封面信的语言要简明、中肯,篇幅宜短不宜长,短短两三百字最好。

1、要说明调查者的身份,最好还能附上单位的地址、电话号码和联系人的姓名等。

2、要说明调查者的大致内容,即“调查什么”。但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对调查内容的介绍不能欺骗被调查者;另一方面,我们对调查内容的说明,既不能含含糊糊,甚至完全不谈,也不能过于详细的去谈。通常的做法是用一两句话概括地、笼统地指出其内容的大致范围就行了。

3、要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即“为什么调查”。对于调查的目的,应尽可能说明其对于整个社会,尤其是对于包括被调查者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实际意义。

4、要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比如,“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挑选了一部分居民作为全市居民的代表,您是其中的以为。本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并且,根据国家的统计法,我们将对统计资料保密。所有个人资料均以统计方式出现。”另外,还应该明确地说明“本次调查不用填写姓名和单位,答案无对错之分,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在信的结尾处,一定要真诚地感谢被调查者的合作与帮助等,下面是一份实际调查问卷的封面信。

二.指导语

指导语即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有些问卷的填写方法比较简单,指导语很少,常常只在封面信中用一两句话说明即可。有些比较复杂的问卷的指导语则集中在封面之后,并标有“天大说明”的标题,其作用是对填表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等作一个总的说明。

三.问题及答案

从形式上看,问题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大类。所谓开放式问题,就是那种只提出问题,但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而封闭式问题则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答案。

四.编码及其他资料

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问题中,为了将被调查者的回答转变成数字,输入计算机

进行处理和定量分析,需要对回答结果进行编码,即赋予每一个问题及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编码既可以在问卷设计的同时就设计好,也可以等调查完成后再进行。前者称为预编码,后者称为后编码。

除了编码以外,有的问卷还需要在封面印上问卷编号、调查员编号、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有关内容。

12、P166问卷设计的原则

要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问卷设计要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和索要测量的变量来进行。既不漏掉一些必需的资料,也不包含一些无关的资料。要使我们的调查取得好的效果,设计问卷时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编制什么问题上,还要注意问卷调查中人的因素。要多为回答者着想、多从回答者的角度考虑,尽量为他们填答问卷提供方便,减少困难和麻烦。

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

1、主观上的障碍。当问卷内容太多,问卷表太厚,或者问卷中需要花时间思考、会议、计算的问题太多时,回答者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当问卷中的问题涉及个人隐私等敏感的内容时,回答者就容易产生种种顾虑;当问卷的封面信对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解释不够时,回答者就可能对问卷调查不重视,缺乏积极合作的责任感,而当问卷内容脱离被调查者的生活实际,或者所用的语言与被调查者的文化背景不协调,或者问卷形式设计得呆板、杂乱时,被调查者就可能对问卷调查毫无兴趣,置之不理,甚至讲问答表弃如废纸。

2、客观上的障碍:阅读能力、语言不通俗易懂、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

3、明确与问答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

(1)调查的目的(2)调查的内容

(3)样本的性质

13、P187当面访问法

当面访问法的主要优点:

1、调查的回答率较高

2、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

3、调查对象的使用范围广

当面访问法的主要弱点:

1、访问员与被访问者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

2、当面访问调查的匿名性比较差

3、当面访问调查的费用高,时间长,代价大

4、当面访问法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

14、P198调查研究的主要优点

1、调查研究的方式可以兼顾到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2、其次,调查研究具有比较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这使得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即描述和概括实物的精确度较高

3、调查研究可以迅速地、高效地提供有关某一总体的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信息,在了解和掌握不断变动的社会现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4、所具有的定量特征和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的特征,使得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5、P198调查研究的主要弱点

比如,在探讨和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它不及实验研究的方式那么有力、而在对实物理解和解释的深入性方面,以及在研究所具有的效度方面,它远不及实地研究的方式。限制了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很难深入被调查者的思想深处,很难感受到回答者思想和行为的整体生活背景

16、P198调查研究方式所面临的挑战

一是抽样随机性的挑战

二是自我报告方式的挑战

三是自我报告方式中“说的”和“做的”是否一致的问题

17、P252文献研究的特点

文献研究的优点:

1、无反应性

2、费用低,省钱省时

3、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4、适于作纵贯分析

5、保险系数相对比较大

文献研究的缺点:

1、许多文献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

2、有的资料是不易获得的3、许多文献资料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难以编码和分析

4、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18、P274参与观察法的特点

参与观察法的优点:与其他研究技术相比,参与观察导致研究者把他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于他试图理解的那个社会世界的可能性最小,它常常是在“没有先入之见”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探讨的。因此,它为获得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而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无论是结构式访谈还是自填式问卷),都要求研究者实现决定好一组要求被参访者把他自己关于所研究现象或行为的特定猜想、判断、看法和观点,强加给社会世界;在这种特定的注意力和特定的分析框架指导下得出的很可能是所研究的现象的变形的和曲解的图像。当观察者深入实地、完全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生活中,边同他们一起生活,边进行自己的观察时,他往往能够直接地、真切地感受被观察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机,特别有利于研究者“设身处地”地“理解”被观察者。

参与观察法的缺点:参与观察方法的缺点就想其批评者所概括地:其所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信度(即缺乏可靠性);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的研究结果也是无法重复的。同时,参与观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敏感性、领悟能力和解释技巧。在参与观察的整个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很大,而很难有比较客观地评价标准。特别是,研究者在参与观察中参与得越深,其主观情感、看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模式等方面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他在看待、分析和解释人们的行为时丧失客观性、中立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程度也就越深。

19、P277进行无结构访谈的特点

1、访谈前,要对访谈的主要目标和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明确地认识。

2、访谈前最好能对被访者的各方面情况和特征

3、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应该以被访者方便为主要原则

4、访谈时,开场白一定要说好

5、开始访谈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全部资料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员在这方面的表现

6、掌握正确的记录方法

20、集体访谈

集体访谈也称为座谈会,它是将若干个访谈对象集中起来,同时进行访谈的方法。集体访谈的最大特点是,访谈中不仅存在着访谈员与被访者之间的社会互动,同时还存在着不同个被访者相互之间的社会互动。要成功地组织好集体访谈,要开好座谈会,访谈员就不仅要掌握好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而且要组织和引导好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这就要求访谈员有更熟练的访谈技巧及组织会议的能力,正确地面对多个被访者。

6.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思考论文 篇六

[关键词]生态对话;环境社会学;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自从1978美国社会学家卡顿(W.R.J.Cot-ton)和邓拉普(R.E.Dunlap)发表《环境社会学:一个新的范式》以来,环境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雄心勃勃”、80年代的“歧路彷徨”和90年代的“柳暗花明”①,学科范式渐趋成熟,理论建设和经验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环境变迁的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境社会学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环境社会学家迈克尔贝尔(MichaelM.Bell)和洛卡阿什伍德(LokaL.Ashwood)在《环境社会学的邀请》②一书中的基本思想为线索,对环境社会学的基元观念、研究对象和核心议题作一检视,并就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进行简单讨论。

一、生态对话:环境社会学的基元思想

“生态对话”是《环境社会学的邀请》中所倡导的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全书的开篇,贝尔和阿什伍德即表明,生态对话是社会与环境之间持续的、没有终结的、相互依存的互动。在这场对话中,其中一个的内在改变会带来另一个的改变。在他们看来,生态对话的提出不仅是基于环境社会学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对话式”与“没有终结”的特征,还表明了环境社会学的行动取向———“我们可能无法在此刻停止环境问题造成的伤害,但确实可以做许多事情来改善所有生物的生态状况”①。生态对话的实质是一种整体的环境观,表明环境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不可分离性和持续互动性。在此观照下,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最大可能意义上的群体”。“人类、其他生物、土地、水和空气”,所有这些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最大意义上的群体。而环境社会学就是要研究这种群体,分析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以及支持所有生命的水、土壤、空气,如何共同分享地球这个唯一的共有地,进一步探讨现实的社会与生态冲突的成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环境正义(environmentaljustice)、自然的权利与魅力(rightsandbeautyofnature)则是贯穿生态对话的三个主题。在笔者看来,生态对话和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最大意义上的群体”等观点,拓展了卡顿和邓拉普、洪大用等学者对于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卡顿和邓拉普认为,“人类例外范式”(HumanExceptionalismParadigm,NEP)主导的传统社会学过于强调人的独特性和文化的重要性,而忽视环境因素对社会的影响。进一步,他们提出了建立“新环境范式”(NewEnvironmentalParadigm,NEP)的设想,新环境范式下关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研究称为“环境社会学”②。卡顿和邓拉普关于环境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关系”研究的思路,在后来的环境社会学研究中得到了继承。虽然切入的角度不同,但是施耐伯格的政治经济学范式、汉尼根的建构主义范式、吉尔贝托C加洛潘的系统论范式等都在具体的研究中展现了环境—社会关系的不同侧面。然而,“环境—社会”关系研究对象的确定过于宏观,停留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对经验研究缺乏支持;同时,环境—社会关系的范围也适用于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包括生态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无法凸显环境社会学的独特性。在对中国社会转型以来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时,洪大用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化为“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社会影响”,突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维度,也将卡顿和邓拉普确立环境社会学时对传统社会学的“反叛”走向“归一”③。但是,随着“环境”维度的拓宽和越来越多研究分支(如灾害研究、深生态学、激进动物研究、CriticalAn-imalStudies等)的发展,仅仅研究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影响稍显褊狭。“最大可能意义上的群体”不仅将动物、植物、水、土壤、森林、空气等都看作与人类平等且共享地球共有地的要素,而且把社会学(最初译为“群学”)“群体分析”的理路领到环境研究中,在研究视阈和分析方法上都大大拓宽。同时,这一界定也契合了当前环境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势,环境社会学立基社会学也包含“走出家门”的雄心得以展现。贝尔和阿什伍德进一步区分出物质、观念和实践三个层面,作为讨论生态对话的切入点。物质层面是“消费、经济、技术、发展、人口、身体等如何塑造人类面临的环境现状”,观念层面是“文化、意识、道德观、风险、知识、社会经验等如何影响人类思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实践层面是“如何把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中的要素结合起来,更好地去解决环境冲突”①。在生态对话的视阈下,物质层面、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始终在发生着互动,因此三者并非严格的概念界限,而仅仅是分析上的体现。这样,环境社会学领域中“可能是最为持久的,并且有时是充满恶意”的实在论与建构论之间的论争②,可能是没有必要的,对学科的发展并无助益,因为环境的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实在论和建构论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共存的关系。环境社会学必须揭示的最重要真理之一,是“物质、观念和实践三者间的深刻联系”③。因此,对于物质层面、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下各个主题的讨论,也不脱离对这种“深刻联系”的揭示。

二、物质层面:多位一体的跑步机

贝尔和阿什伍德首先探讨了生态对话中物质层面上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他们依次分析了消费、金钱和市场,技术和科学,人口以及身体等与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现状之间的关联。在论述中,贝尔和阿什伍德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在环境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生产跑步机”(thetreadmillofproduction)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消费跑步机”(thetreadmillofcon-sumption)④的观点。他们对于技术、科学与环境以及身体与环境的阐述也在学科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总体来看,贝尔和阿什伍德关于金钱和市场,技术和科学,人口以及身体等随后的讨论也是以跑步机(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为框架,构成了对环境问题的物质层面研究的“多位一体”跑步机的分析框架。环境社会学中,施耐伯格(AllanSchnaiberg)在对环境问题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跑步机理论,并发展为环境社会学中的一个主流理论。这一理论聚焦社会结构和制度,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我强化的机制,即资本、劳动力和政府构成了“经济增长同盟”,持续追逐利润,使生产的步伐就像在跑步机上一样无法停止,这一过程需要源源不断和持续增长的资源与原材料供给,工业污染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⑤。生产跑步机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两个基本机制,即经济财富的制造和环境污染的制造。其内在机理是持续不断的投资需求,结果是高投资率的保持和环境成本的不断外部化。贝尔和阿什伍德指出,对生产跑步机最常见的调整方案,一是迫使一些人离开跑步机,将产量降到成本和价格均衡的水平,但这是跑步机上的每个人都反对的;二是做一些竞争性的调整,这在调整之初易获得人们的接受,但常常出现少数大企业垄断生产和被迫退出市场的人寻求创造新的“跑步机”的结果。最终,人们都努力留在跑步机上。但结果却是,富有者们努力将生产跑步机的压力变为使自己更加富有的机会,环境问题则继续为社会普遍忽视。因此,生产跑步机本质上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各利益群体、这些群体所拥有的权力以及对他人利益关注程度的结果。贝尔和阿什伍德进一步提出了消费跑步机的观点。他们指出,现代社会炫耀性消费所具有的竞争性与攀比性特点,不断加剧环境风险;同时,消费主义的扩张还抹去了物品所具有的社会精神,个体化愈演愈烈。如同瓦奇泰尔(PaulWachtel)所指出的那样:“面对着伴随过去那种安全而其乐融融的群体感消失而来的孤独感和脆弱感,人们寻求追求财产来消解。”①但是,人们愈寻求更多财富来购得这些商品,就愈会不断陷入现代经济中相互竞争的个人主义,也就愈削弱了群体性,从而踏上了消费跑步机———不断增加物质消费量却未能带来任何内心满足感的消费全过程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却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生产跑步机和消费跑步机也在发生着“对话”,二者形成互为一体的跑步机———生产和消费跑步机,使它们所产生的社会和环境影响互相推动②。但这是一个恶性的对话循环:生产活动创造了不平等,不平等创生了消费跑步机,消费跑步机创造了更大的不平等,进一步加速生产跑步机,从而使得整个循环不断加快,而可持续性、环境正义、自然的权利和魅力被一再边缘化。技术和科学常被看作是降低跑步机压力的关键。如生态现代化理论所指出的,技术在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中具有重要贡献和潜力③。但在贝尔和阿什伍德看来,技术不是机械结构而是社会结构。技术的现象学———技术规范将人们封锁在持续的常规行动中,技术的文化———技术被人们无条件地信仰和崇拜,技术的政治———特定技术结构及其社会利益被人们不加批判地强化,极易使人们患上温纳(LangdonWinner)所谓的“技术梦游症”———人们乐意地在重构人类生存条件的过程里梦游。可现实是,一旦付诸实践,技术的齿轮也会嵌入生产和消费的跑步机,变成社会结构来塑造人们的需求和利益。正如这些需求与利益也在塑造着齿轮和跑步机。人类很快便陷入由这些结构所安排的行为规范和文化需求中,掉进技术与经济的双重梦游症中。贝尔和阿什伍德还提出了“身体环境”(invironment)的概念来探讨身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凸显人类的身体作为跑步机的环境后果的主要承担者。他们指出,通过各种大大小小、可见或不可见的方式,跑步机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并引起累积效应,使每个人同经济模式、技术模式、环境污染和环境利益的分配模式联系起来④。因此,身体(进一步,健康)是一项基本和重要的环境议题。“多位一体跑步机”的分析框架不仅是对已有环境社会学理论的推动,而且深刻揭示了人类日常生活的社会组织方式和制度方式如何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的发生。这对于如何改革已有的各种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和规避环境风险,具有启迪意义。

三、观念层面:环境意识与社会平等

观念(Ideal)是生态对话中同环境问题相连的又一重要内容。贝尔和阿什伍德首先追溯了环境统治(environmentaldomination)和环境关心(environmentalconcern)的意识形态根源,然后基于自然和风险作为人类思考和感知环境问题的观念维度,重点探讨了“自然的人类本质”(thehumannatureofnature)和“风险的理性”(thera-tionalityofrisk)。在观念层面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贝尔和阿什伍德的贡献在于,从环境意识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不平等问题与人们思考环境问题之间的紧密关联。也就是说,社会不平等在环境问题上的投射不仅仅存在于物质层面上环境污染的不成比例的分布,而且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环境意识。这一视阈拓宽了环境正义研究、环境抗争研究、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等论题的分析维度和理论宽度。在贝尔和阿什伍德看来,环境统治———人类能够并应该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环境———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有三大思想根据:基督教、个人主义和父权制①。基督教宣扬的崇尚工作、禁欲和理性等思想将改变自然不再视为亵渎神灵的行为,人类开始以开发和征服的态度对待自然。个人主义强调更大范围群体中个人的重要地位,导致了忽视周围环境的社会行动,人们不断地将自我与身体分离,与地球分离,与生态环境分离。父权制及其衍生的支配逻辑将女性与其生育原型同自然联系在一起并加以贬低,为统治环境、征服女性提供基础。而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的环境关心不断提升,环境运动广泛发展,不仅仅在于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民主思想与体制的普及,更在于自然道德心(naturalmorality)———人们对超越社会权力、不受利益困扰的纯净领域的共同追求———的回归。自然道德心旨在强调没有偏见的道德观和身份的外在来源。它倡导的朴素、自然客体(人们体验没有社会冲突、社会限制和社会权力的宁静与愉悦)、自然自我(真实自我,而非社会评价的自我)、对物质主义的批判等至今仍是环境思考的试金石②。由此,对“自然究竟是什么”(thehumannatureofnature)的理解,在怎样组成人类社会与生态社会上具有核心地位。“自然”不仅是物质的存在,也是一种社会结构。人类构造着自然,自然也构造着人类。任何一种仅仅将自然作为物质现象或者作为社会构建的观点都是威胁的。风险同样是影响人们思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贝尔和阿什伍德认为,风险是嵌入于权力和信任关系中的。而且,由于技术理性的自信,风险正在最大限度上将理性主义延伸到危险和不确定性中。这样,理性主义逐渐成为掌握理性主义优势的人群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使弱势群体陷入风险的“铁笼”,环境风险也被不断地再生产出来。环境统治、环境关心、自然的人类本质和风险的理性等,是从观念上阐释现代社会中的环境问题的主要角度。更重要的是,这些论题都将环境意识同社会平等联系了起来。环境统治中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人们之间、性别之间的不平等,环境关心中人类对社会公平追求的自然道德心,自然的社会结构观和风险的权力嵌入论,都凸显了社会不平等在人们考虑环境问题的方式中占有中心地位。可以说,社会不平等及其对社会的挑战,正是环境意识长久成为社会和道德话题的重要因子。在环境社会学中,着重探讨社会平等和环境污染的论题已经成长为“环境正义研究”(EnvironmentalJusticeStudies)的领域,发展迅速。但是,环境正义目前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对环境污染在各个社会范畴中的高度分布不均的关注,较少涉及观念层面。环境问题的观念层面研究则将环境问题与社会不平等关联起来,深化了人们对于环境正义的理解。环境正义并不仅仅指涉物质层面的环境污染的不成比例的分布,同样有社会不平等引发的意识、观念和道德上的内容。因此,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不仅需要制度、法律等外在力量,也应包括公平基础上的人心、伦理等观念力量的建设,这二者同时也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四、实践层面:动员和管理“生态社会”

实践层面的讨论也是《环境社会学的邀请》中较有特色的部分,突出环境社会学的公共取向和行动取向,即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也需要穿透学院的高墙,面向民众和公共社会,运用知识积极主动地推动生态系统的改善,造福于人类。在这一方面,贝尔和阿什伍德提出了“动员生态社会”和“管理生态社会”的观点,来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动员生态社会的三个要素是:放在一起(conception)、联结在一起(connection)、一起见证(contestation)。“一起”并非易事,哈丁所言的“公地悲剧”既是经济威胁也是环境威胁。然而,在贝尔和阿什伍德看来,公地悲剧其实仅仅是“个人主义的悲剧”。而人们的动机和选择不仅仅会出于狭隘的自我利益,同样重要的还有社会生活中的情感因素———社会传统。而且,情感团结和利益团结会不断相互塑造并相互维持,形成社会团结的对话(dialogueofsolidarities)①。加上作为对话条件的“政治机会结构”,草根环境行动者已在路上。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场域中,情感团结与利益团结可能会发生博弈,出现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情况。但是,贝尔和阿什伍德的探讨指出了动员生态社会的“理想型”。在管理生态社会中,贝尔和阿什伍德强调参与式管理和重构日常生活的重要。参与式管理能够促进实践绩效和民主化,使当地人与科学家、当地知识与专家知识的对话开展起来。重构日常生活可防止参与式管理的过度程式化及精英阶层对参与式管理的利用,避免出现“过家家式参与”。重构日常生活包括物质减量化、生态工业和智慧增长等。二者共同推动管理生态社会的目标———真实环境主义———的出现②。真实环境主义是环境友好行为变得简单的社会生活。也就是说,人类不是因为有意识做到环境友好才会选择,而是这样选择会最省钱、最舒适,因为发展到最后,环境主义已经不再是美德,而是一种必须尊重的现实。

五、结语

7.社会学调查研究论文 篇七

关键词:课程社会学,课程变革,学校文化视野

一、导言

布鲁纳曾说过:“离开社会背景,课程争论的意义也就黯然失色了。”[1]高校课程存在于社会环境中,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因其具有传递或建构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能动作用。高校课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这种交互作用,一直被教育研究者和社会学家所关注。高校课程变革中课程社会学的两个主要解释框架是,主流意识形态与课程设计的共谋作为社会控制的途径和关注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课程变革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这两个解释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它们分别从各自的视角阐释了对课程知识观的理解和建构,对课程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导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于两种解释框架的理论预设和研究前提的差异,对它们在课程变革中对课程知识观的诠释与建构也形成了不同的评价和批判。一方面,以国家权力和政治意识形态作为分析工具的解释框架强调了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迫使教育体系失去自主性,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社会控制的工具和再生产不平等社会结构的重要途径,忽视了行动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关注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课程变革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的解释框架则强调了行动者的意识、意志和实践在课程变革中的重要性,而这一课程知识观被认为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在事实上却近乎乌托邦,因为,课堂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真空环境,课程远不是师生实践的产物。

作为力图超越主客二分的本体论和解决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分裂的实践论建构者,布迪厄倡导反思性社会学,他在《教育、社会和文化再生产》一书中也指出,学校教育是维持形式上教育平等的意识形态,实质上是再生产不平等社会结构的重要途径,而课程在造成社会不平等方面充当重要角色。因为课程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暴力手段在从事社会的再生产,也就是说,通过课程资源的获得,建立一种权力支配与被支配之间的关系[2]。但同时,布迪厄提出关系论哲学,即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客观结构,社会在根本上也是由意识和表象构成的,因此他既承认客观性又承认主观性,无论是客观主义的社会物理学还是主观主义的社会现象学,都没有办法对社会实践做出真实的解释,两个学派局限于实体论,主观主义从主体出发,客观主义从客体出发,找不到两者的联系点,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放弃实体论走向关系论。他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建构反思性的实践论,这也体现在其课程社会学方面。布迪厄认为课程应该是一种反思性实践,他企图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他反对把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完全对立起来,而是融合它们。针对课程所具有的文化专断性,布迪厄的反思性理论提出人们应该保持批判与反思的意识,对课程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对课程所体现的主流文化进行反思。由此,在我们当下的课程变革实践中,本文将借鉴布迪厄在其关系论哲学基础上提出实践关系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场域”与“惯习”,从学校文化的视野出发,试图提出课程社会学的一种研究路向,尝试对课程变革实践进行分析。

二、学校文化:意识形态特征课程的实践场域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迈克尔·阿普尔(Michael Apple)在《意识形态与课程》一书中提出了“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课程社会学的根本性问题。阿普尔对课程领域的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是从文化层面来讲的,它是学校选择、组织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文化资源的过滤器。意识形态与文化霸权基本上是同义语,要解读课程中的意识形态,你不妨去追问:它是谁的知识[3]?以国家权力和政治意识形态作为解释框架下的课程观认为意识形态被社会群体所分享,并通过社会交往影响彼此之间的世界观。因此,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生产和再生产控制话语系统。而课程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是传播强势阶层文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各阶层有选择地差别性地分配知识,达到对个人、团体、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控制。作为法定的知识,课程知识的选择与评价隐含着复杂的权力关系,课程/知识/权力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内在结构;课程代表的是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着道德教化的功能,社会通过课程实施主流文化的再生产和社会结构再生产。

这一课程观的背后隐含着知识客观主义的前提,即认为知识是外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客观存在,面对知识,教师和学生都是无能的。教学就是教师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把客观知识传授给学生。教育的实质就是从拥有知识的教师向没有知识的学生的传递过程。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设计更有效的传递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以方便知识的传授,学生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接受老师传递给的知识。这一知识观主要受客观主义的认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的和本体论的影响,认为社会世界自身存在各种客观结构,这些结构独立于行动者的意识,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动实践,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一个一般的价值共识的基础之上,这种共识在社会生活中被制度化了。同时,社会又以约束的方式,让行动者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这种共识。

然而,这一知识观受到了主观主义和社会现象学、符号互动论等学派的批判。与结构功能主义相比,它们不关注宏观社会结构与制度,反对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在社会学理论中明确主观主义思想,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认为社会过程就是人把主观意义赋予客体并做出反应的过程。相应的,在这一流派的社会学理论指导思想下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为共同活动着的人们所生产。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其中共同成长的实践环境,教育的实质就是师生在互动和交流中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成长。我们可以看到,两种课程社会学的解释框架之间有着较大的区隔,其背后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学理论观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强调意识形态通过课程对社会控制的课程观与强调行动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课程观之间找到一种能使两者作用产生契合的场域就成为课程社会学的一种研究路向,学校文化视野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被提出来的。

对课程意识形态化和结构化的批判在于其忽视了行动者的主体性意识和行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重视个体的能动性的同时,可引入介于课程社会结构和个体之间的一个关系系统,即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所有成员信奉并通过习惯化行为表现出来的价值趋向和行为模式(李福华,2004)。同时,学校文化可被看做是课程建构关系中的场域。伯恩斯坦曾对通过教育机制进行社会内部权力分配和确保对个体行为的社会控制进行批判,从而“摧毁显而易见的东西、动摇肯定的事情,使学校文化从其‘教条主义的睡梦’中解脱出来”[4]。这就要让其关系体系呈现出来,在当代社会,这一关系体系可能存在于课程主导性控制形式与行动者进行反抗的能动行为之间。学校文化这一场域对影响行动者及其实践的外部力量具有中介性的调节功能,因为社会结构的外部作用从来都不是直接作用于个人或者群体的,而是经过场域调解之后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虽然没有场域是完全自主的,但是场域的自主性应当被重视,学校文化场域所具有自主性是使其具有创造性过程的先决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意识形态支配体系运用的“符号暴力”加以抵制和变革。学校可以通过“真实课程”和“隐蔽课程”的教授与建构,以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学校文化对个体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同时,也能通过学校文化具有的创造性特质表达行动者对课程的能动作用。所谓“真实课程”,也就是课堂中真正所教授的,它与“正式课程”相对,正式课程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课程内容。真实的情况是,教育大纲的每一个章节都需要进行阐释和演绎,教师自己选择主题,强调教学重点,以各种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每一个课堂都有它自己的、在一定限度内有别于其他课堂的真实课程。另外,主体通过经验、信仰、逐步的思想渗透在学校中获得才能,这也就是“隐蔽课程”。学校事实上传递着人们所谓的教育内容、知识、能力、符号和价值观等。学校在集体记忆的凝结中担负着主要作用,这一工作显然和政治与意识形态背景、各个力图控制教育机器的群体之间的符号冲突和力量关系有关[4]。也就是说,某一时期在某一社会发生的思想、知识和实践需要被过滤和再解释,其中只有一部分进入教育大纲,成为教育的目标。这样的选择肯定是必要的,因为不可能教授所有的东西,但是,这些选择也表现出明显的易变性、不稳定性和可争论性,这种变动性源于行动者力量的参与和涉入。其中,学校文化这一场域有着承接教育目标实施和变革的重要功能。

三、学校文化:行动者视野中的惯习

与意识形态和权力作为解释框架的课程观相对的是以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作为解释框架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观具有和意识形态课程观相反的前提假设:知识不是客观存在,教学并不是教师机械地向学生传授客观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在接受知识之前有自己的经验,这种经验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这一课程观中的教师和学生在面对知识时,不再是被动的、无能为力的,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课程知识显然是师生合作工作的产物。基于此前提,这一解释框架强调关注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课程变革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是对实证主义的反抗,表现在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必须从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外在世界转化为必须透过意识而展开发生的与人类主观建构有关的世界,人可处于积极的建构的地位,自我不是一块等待印上外部世界种种表象的白板,而是在历史中沉积、变动、生长的自我。这一课程知识观及其背后的社会学理论思想从社会行动者的角度出发,以行动者对固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反抗表明了在面对冰冷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化的课程设计时,存在行动者的能动与创造。但值得思考的是,对现实的主导性的社会控制途径的反抗,如果没有一种提供由内而外的中介,行动者直接作用于社会结构的功效性则会减弱。

布迪厄建构的反思性社会学中,“惯习”是与“习惯”相区别的概念,笔者将借鉴这一概念来分析学校文化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与行动者的反抗之间所具有的社会功效性。习惯是一种被动性,屈服于社会;惯习则具有主动性,接受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创造与改变;惯习是指由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所构成的关于知觉、评判和行动的身心图式,是持久的可变换的性情系统和建构性的结构[6]。简言之,惯习就是被我们内化了的社会结构,是对外部实在的内在化;它限制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但是并不决定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给我们是一些原则,行动者在这些原则之下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按照涂尔干的说法,就是“经由社会化而获得的个人的集体意识”;惯习是一种生成性或者建构性的结构,是一种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被我们社会化的社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历史发生学的过程,并且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惯习是一种形塑机制(shaping),使行动者可以应付各种未被预见的、变动不羁的环境,形成一种开放性的性情系统,这种惯习作为一种形塑机制可以使我们面对未来的各种问题。根据惯习的内涵,在当下对课程变革中“教学的搬移模式”的批判中,凸显介于个体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学校文化,将学校文化看成是行动者内在化了的结构,是具有主动性、可变性的惯习,可能更具有现实的影响力。

目前,在课程变革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学校教学的“教学论的搬移”理论和由于“学术知识”和“学校知识”之间存在距离而使学校文化表现得就像一种“次等”文化,一种取决于意识形态的文化。但是,这一“搬移模式”理论是否普遍适用呢?它是否最能够认识到课程的深层次逻辑呢?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学校教学体系和方法的分析可以再深入一些。实际上,学校并不满足为了教育的需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或文化因素进行搬移,而是也构成了构思真正独特的认知轮廓的场域,而具有这些独特认知轮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校文化的内核或称之为“学校精神”。它无疑成了一种可以促进当下意识形态教学论和行动者视野之间对话的工具。学校具有个体思想启蒙、主体性建构和进行社会文化的传承及意识形态的维系双重性的功能。学校始终兼具这两种互相交叉重合的功能。很显然,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个人,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其生存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社会。学校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做出了很好的粘联,使二者在学校这一十分重要的场域中平衡。学校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授受场所,学校始终并没有放弃对现有社会的变革之责任,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学校坚守着自己的道义,坚持学校自己的文化内核,一直对社会变革起着思想发动机的先锋作用,学校因此成为社会背景课程知识和行动者经验之间互动的孕育地。显然,这种学校文化内核并不禁锢在学校世界的内部,而是能够通过其塑造惯习的能力影响某一时期的文化实践和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邵瑞珍,等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92.

[2]黄忠敬.论布迪厄的课程文化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2,(3).

[3]迈克尔·阿普尔(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20.

[4][5][法]佛尔甘(汪凌,译)课程社会学:理论导向与研究前景.外国教育资料,2000,(2).

8.ABMS的社会学应用研究 篇八

关键词:ABMS;社会学仿真;NETLOGO

中图分类号:TP311

ABMS是一种基于agent的仿真建模方法,其思想源自于分布式人工智能,并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语言的出现而兴起。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复杂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电子商务、社会科学等多领域中,与人工智能中的机器人学及Alife人造生命都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ABMS不仅限于理解和设计人工生命,其应用主要是对人类社会和组织行为及个体决策进行建模,利用ABMS使行为、社会、合作等群体行为出现[1]。

1 ABMS社会学建模机制

ABMS通常由agent、环境及规则三部分组成。在社会学仿真中,这三部分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情境。通常将环境作为一个固定的社会建筑结构,比如某公園,广场,街区等等。而agent则是需要研究的特征对象,比如警察,学生等多种具有相似特性的人群,并赋予每个agent一定范围的异质性。规则是存在于模型中引导模型发生发展的特定算法。这样,在一个ABMS社会学建模中,通常呈现出以下结构:

1.1 agent

在社会学仿真中,agent通常代表某种具有一定共性的群体,但每个agent之间又具有异质性,它可以代表个人,也可以代表组织。agent具体参数可由建模人员进行设定,但通常来说它具有一些如下的显著特性:

自主性:可以在模型中独立运行,并与其他agent进行自主交互。这样agent的行为的产生就可以代表某些决策过程。

模块化、独立性:每个agent都是可辨认的离散个体,拥有一系列特征属性和决策能力。

异质性:在具有某些共同属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使得模型更接近于现实。

此外,更加高级的agent往往还具有学习、记忆等多种多样的特性,这些特性存在的结果使得agent可以逐渐逼近社会学仿真中的一些基础单位:个人、组织等等。[1]

1.2 环境

社会学仿真往往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保证仿真结果更加逼近实际情况,构建ABMS中的环境可以使得模型运行的结果更加可靠。比如仿真疏散过程时,固定的通道、建筑物结构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环境还可以有更加复杂的作用。在《GROWING ARITIFICIAL SOCIETIES》一书中,EPSTEIN利用二维元胞自动机的思想,为环境中的土地赋予了财富分布、农作物生长等多种特性,使得ABMS建模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仿真人类族群的特殊现象,如种族隔离、文化迁徙、财富再分配等过程。[2]

1.3 规则

规则通常由建模人员根据建模需要进行自主设计。在社会学仿真中,零和博弈、运筹学等多种思维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写入ABMS规则中,实现更加复杂的仿真。比如利用不同的合作机制设计规则,仿真在实际决策中,哪种合作机制可获取更优的效益。[3]

2 ABMS在社会学仿真中的应用

当前,ABMS在社会学仿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90年代末EPSTEIN和AXTELL利用糖域模型进行了人工社会的仿真。糖域模型利用ABMS构建了一个自底向上的简单人工社会,展现了包括死亡、疾病、战争、繁殖以及财富积累等种种社会现象,这为后续ABMS的仿真研究绘制了广阔的蓝图[2]。近年来ABMS在社会学中大展身手。比如利用ABMS进行空中交通管制的研究、人类学如人类大规模迁徙和政治发展研究、犯罪分析、人群疏散等方方面面。在其他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在生物制药领域,ABMS可以仿真免疫系统的运作,在化学领域可以仿真粒子的运动,在管理领域可以进行决策分析。其巨大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

3 ABMS仿真

利用ABMS仿真,可以对群体性暴力事件的产生进行一个动态的模拟。建模过程如下:构建一个Epstein城市骚乱的阈值模型仿真群体性暴力事件[4]。其中agent为具有平静/活跃两种状态的人,当收到情绪激化后会由平静个体转变为活跃个体,进入暴力行为发生模式。在相互影响中涌现出群体性暴力事件。在这一仿真中,可以发现,随着初始人口密度的升高,在模型运行中暴乱人口增加速度产生质的变化。

4 结束语

ABMS仿真伴随面向对象语言产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化,使得更加复杂的现实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本文介绍了ABMS仿真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机制及范围,并利用NETlogo软件进行了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形成仿真。表明ABMS仿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学研究的有效方法,更是一种新思路,在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中,为动态社会现象的产生提供更加直观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Charles M.Macal, Michael J.North.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2007 winter simulation conference

[2]Joshua M. Epstein. Growing artificial societies: social science from bottom up[M].MIT Press,1996.

[3]Tongkui Yu, Li Zhang. An Agent-based Model of Social Norm and Cooperationp[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Quantitative Management,ITQM 2013.

[4]Joshua M. Epstein.Modeling civil violence: An agent-based computational approach[J].2002,PNAS. 作者简介:高萌萌(1989.09-),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安全防范工程。

上一篇:干部职工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下一篇:诚信建设工作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