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2024-07-31

愚公移山(16篇)

1.愚公移山 篇一

《愚公移山》教案

教学目标:理解深刻寓意,学习愚公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深刻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音乐导入

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的“高峡”,曾被人们认为是梦幻的“高峡出平湖”的景象,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幻已经变成了事实。中国人民为世人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神话传说。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源于古老神话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改编的歌曲,那么愚公是怎样搬走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的呢?请同学们把目光转向课本。

(显示课题)

二:出示目标

三::温顾知新整体感知

播放幻灯片,每显示一副图画,学生朗读相关课文片段。

四: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默读课文思考: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2:愚公要把山移成什么程度?

3: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4:大家都知道,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很艰难的,难在哪里?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讨论,结合课文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最后明确。

五: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分角色朗读第三段思考:

1. 愚公和智叟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2. 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智叟是不是很“聪明”呢?

3. 课文中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4. 这个故事的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带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

呢?

5.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后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明确。

六: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呢?联系自己说说。

七:发挥想象艺术再造

屏幕显示文字,教师朗读

北山愚公笑而叹曰:“甚矣,汝之死脑!以残年余力,欲移两山,实不自不量力。然移山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顺应民心,得道多助,何愁无人应?子孙无穷匮,山不加增,哪会有不平?”俄而河曲智叟渐露惭色曰:“余以利己之心观之,看物,井底蛙眼,余之蠢也。”愚公慰之曰:“非也,非也,君之言有理也。”即而两公同心同德,共谋大事,智叟亦率妻子入移山之中。

八:欣赏音乐感受精神

小结: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去攀登学习这座大山。

2.愚公移山 篇二

《愚公移山》是一篇古代神话故事, 收录在《列子》中。《列子》据说由战国时期列子记述或者编纂, 大都为神话传说。神话出现在远古时代, 马克思对它有很精辟的定义:“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 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先民对自然是一种敬畏和征服交织的情感。愚公移山这样一个故事, 也许就来源于先民或计划或实干地铲平一座小山, 填平一处洼地或者更大一点, 比如海, 大禹不就带着一帮人干过吗?“人定胜天”, 不仅仅是愚公的心愿。当然, 现在的我们已经不认为改天换地的事儿是多大的事了。不管怎样, 这个故事反映的是战国前后先民的生活状态和理想愿望。在寓言中一切美好正义的愿望最终都会得以实现, 所以故事最后借天神的帮助, 让这一胜利的结果立现眼前。这里愚公移山能立竿见影, 只是喻示一切美好愿望都会实现, 毕竟愚公从没打算以感动天帝换得成功, 所以这样的结局不会削弱这篇故事的励志意义。放在那个时代, 渴望改天换地, 说愚也愚, 但“精卫填海”“夸父化郑林”这样的愚人愚梦, 在那个时代又何其少呢?

再来看看移山这一行为在当时的实际意义。将两座“方七百里, 高万仞”的山用“叩石垦壤”的方式挖平, 仅靠“子孙荷担”“寒暑易节, 始以反焉”, 是不是太自不量力?这个故事编得是不是有些离谱?面对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劳役, 这样的辛苦有意思吗?在现代生活方式主导下的学生看来, 愚公的努力无疑不符合他们认同的最优化选择。对此疑问, 教者解释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 就某一点来晓谕一个道理, 绝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 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似乎也行得通。但事实上, 愚公采用这样旷日持久的低效劳作有没有其时代根据呢?请看当时的社会特点。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学生可以借助历史知识获得, 就劳动工具来讲, 那是怎样的简陋和低效。大禹治水, “披九山, 通九泽, 决九河, 定九州”, 不也限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只能一点一滴地去做, 所以长达十三年之久。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封建社会早期, 人民生活温饱三餐难继, 朝不保夕, 认知落后, 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 生命何其卑微, 甚至猛兽都显得比人更适宜生存在那个世界。在这种情形下, 个体是不足道的, 只有看清人作为种群的发展性、延续性, 才可能获得战胜恶劣外在环境的信念。也正是坚信人的力量的积聚, 那些神话鼓舞下的先民仅仅靠石头、绳子、骨针创造大汶口那些造型圆润流畅的玉石文明, 用肩、木棍、绞绳堆砌起雄伟的宫殿楼宇等现代人也要叹为观止的宏大工程。不惜人力是古代文明成就的一个显著特点。不厘清这点, 现在尊奉人权和最优化选择的青年学生, 仅凭现代数学、地理知识计算就会因工程浩大而摇头放弃的现代人, 是永远无法理解古人的狂热或者说执著的。

有学生说, 愚公的提议到底有些犯傻, 因为与其搬山, 不如搬家。愚公的想法是不是疯癫呢?且不论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 就某一点来晓谕一个道理, 这里的搬山, 其实是有寓意的, 即铲除阻挠。再从当时的社会实际看, 搬家未必就优于搬山。搬家, 搬到哪里去?有天赐的某一处资源丰富且宽裕的地方吗?在还不能完全依靠农业生存的古代, 适合人居住的地方, 只有有限的一些水泽和山脚。搬家不是长远根本的解决之道, 生活环境闭塞落后的情况在于后天的改造。也许正应了愚公移山精神的感召, 中国人向来不乏改天换地的决心和毅力, 一代又一代无畏且无名的华夏儿女才在高原冈峦上开辟出道道梯田, 在激流回湍之地兴建起都江堰庇佑蜀中沃土两千余年。换一个角度看, 就在衣食尚且不足人生七十称古稀的战国时代, 所谓“今者不乐, 逝者其耋” (《诗经·车邻》) , “年且九十”的愚公想的不是颐养天年, 而是自己身后子孙万代生存的便利, 思虑不可谓不长远。所以当他的建议一经提出, 立刻得到家人赞同, 邻里支持。有趣的是, 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是由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提出, 然后由众人附议的。作品如此安排显然有褒扬长者的智慧之意。愚公集一生经验, 深思熟虑, 谋定而后动, 造福后代, 功成不必在我, 何其可敬。

愚公不愚。“中情之人, 名不副实。” (三国刘劭《人物志·效难》) 怎讲?“真智在中, 众不能见。” (刘昞注) 名愚, 未必实愚。愚公之得以愚名, 不外乎乡里众人对如愚公耿直之辈的善意的嘲笑。不要说那时, 就是现在, 人们不是还常常把那些不肯弄奸取巧, 不知应时而动, 认准了一条道走到底的人, 那些信奉吃亏是福的人, 那些多做事少空谈的人, 善意称为“傻子”的吗?而智叟的形象, 从名字也不难想象此公平时侃侃而谈, 评头论足, 精明世故的情状。智叟之智, 不过是在家长里短上的精明, 智在小处, 智在利己。但人生大智慧, 世事通透, 非大智若愚者不能, 所以才有后人“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的感叹。

3.“愚公移山”新读 篇三

《愚公移山》一文一直被世人称道:愚公的“愚”其实是“大智若愚”,愚公敢于改造大自然是气魄伟大,毅力坚强,连毛泽东也从中提炼出鼓舞世人的警言:人定胜天。

果真如此吗?其实我们可以从愚公移山的计划与行动中,预见出一些不可为或不该为的因素。

从人的角度讲“不可为”:(1)愚公欺骗家人:愚公你“年且九十”,体力、寿命等方面都不能承担多少重任,何谈“吾与汝毕力平险……”谎言的生命力能有多久?(2)愚公转嫁责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武断地将自己的子子孙孙,哪怕是“无穷匮也”的子孙们,都不容置辩地纳入到自己一厢情愿的移山大军中,不管他人的意愿、自由、人权乃至生命,所以后世子孙们能认可而且执行吗?(3)缺乏可靠的外援:至于外援,只有邻人“孀妻”刚“始龀”的“遗男”,孩气十足地“跳往助之”,除了添点热闹之外,也“止增笑耳”。至于其他邻人,无疑是和“智叟”英雄所见略同,明知不可为而袖手旁观了,因为文中他们更“智”,干脆不出场。势单力孤的愚家军能撑多久呢?(4)移山大军中最后只有五人:老愚公、“荷担者三夫”,邻人的“弱子”,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而且用的工具只是“箕畚”而已,愚公还愚弄智叟说什么“山不加增”。岂知,从科学角度看,山是可能以每年N厘米的高度增加的。试想,“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哪怕十年只长一厘米,区区愚氏子孙,仅靠肩挑手提,工程量将会增加多少啊。(5)若帝不“感其诚”,即便愚氏子孙只好如愚公所言,子子孙孙挖山不已,那谁来耕田?谁来浇园?温饱不存,移山焉附?所以说,山是移不得的。

从山的角度看“不该为”:(1)挖山,不等山被挖平,植被已被破坏,水土已经流失,生态已经失衡,那时愚家不被沙尘暴吞噬才怪,更有灭绝物种的忧患潜在着。(2)搬家不好么?泱泱我大中国,不但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更有大地博物,哪方水土不留人、不养人,奈何偏与太行、王屋二山较劲不止呢?(3)修路怎样呢?绵延修出一条通幽曲径,只需在太行王屋的腰间轻轻一撞,便可使愚家与山外接轨,亦可就此招商引资:引进世外高人,还带着银子,带着满脑瓜的稀奇想法,连同外界缤纷的生活。待那时,愚老爷只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等鱼儿自愿上钩可也。所以说,山是不必移的。

可是不曾想,老愚太愚,愚不可及,偏认准了“移山”这个死理,一条死胡同摸到天黑。

现今讲授《愚公移山》的老师们,若还只本着“人定胜天”的理念,岂不要误导儒生么?君不见人类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招来的报复,已随处可见、触目惊心吗?有识之士已在扼腕叹息,所以,教师们在提倡愚老先生“愚”的精神的同时,也不应忘记提醒学生:要尊重人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只有这样,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才能“双赢”,地球村才能“持续和谐”发展。

所以“愚公移山”要不得,“科学移山”才情通理顺。

4.《愚公移山》有感 篇四

愚公觉的两座大山挡住了道,为方便大众,他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移开山道。后来感动神灵,搬走大山。如果愚公当时空有坚定的信念,没有行动,那都是空谈。

在生活中,做事不仅要有交代的信念,更重要的是做出行动,坚持不懈地去做。这样难事就回迎刃而解。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怕困难,那么困难将会越来越多,难以解决。愚公就是以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扫清了道路。

5.愚公移山教案 篇五

董尔平

八(1,2)班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掌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烘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诵读,培养同学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2、理读法:

引导同学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和常用虚词。【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 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常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管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同学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同学质疑,教师提醒同学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烘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久远的,发展的观点。

4、考虑: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考虑: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示人物?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示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发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

同学讨论,明确:

愚公妻:

称谓: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

“且焉置土石?”(献疑)

智叟:

称谓: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运用对比烘托手法,通过愚公的胜利,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需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六、安排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七、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愚公妻:

称谓: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心)

“且焉置土石?”(献疑)

智叟:

称谓: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6.愚公移山改写 篇六

半路中大仙听有凿石垦壤的声音,并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找去。当他看到有一个老头正带领几个人在挖太行山。神仙摇身一变,化作路人,向路人打探消息,老人告诉神仙,太行山阻挡了他家的交通,他们挖完太行山还要挖王屋山。神仙感到非常吃惊,急忙告辞,火速向玉帝禀告实情。

神仙来到瑶池,气喘呼呼地告诉玉帝:“大事不妙,一群人正在铲王屋、太行两座大山呢?”玉帝长长地松了口说:“我当是什么妖怪作梗呢?不就是一群凡人吗?只要天一下雨,他们自然会停止。”于是他派龙王速去降雨,雨下得很大。正当玉帝宣布宴会继续时,龙王禀告说:“玉帝,不行啊!这些人根本不惧大雨,雨水帮助他们冲走很多泥土。”

平帝又派风神,可结果还是一样。正当玉帝想要派天兵天将去阻止时,太上老君进谏说:“玉帝莫慌,既然这群人连风雨都不怕,我想是不会怕天兵天将的,既然他们想移走这两座大山,不如让他们实了这个愿望吧!这样他们自然会停止。”

玉帝想了想:区区凡人居然这般坚强,真是可歌可敬啊!于是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下界去帮助他们移走大山。从此,一座被放在朔东,另一座被放在庸南。

7.愚公移山 篇七

一、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来刻画愚公和智叟的人物性格

(一)愚公和智叟的对比

愚公想把山移走,使得交通便利,让子子孙孙不再因山挡路而影响生产生活。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移山的工具简陋,不怕自己年老体衰,因此对移山有着坚定的信念。而恰好相反的是智叟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认为山大人力单薄力衰,路途遥远,工具简陋,是不可能移山的。可见,愚公看到了人力的伟大,而智叟看到了自然的威力。

(二)孀妻遗男之举衬托智叟的不智

文中写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小孩也乐于帮助愚公移山,孩子虽小,没有力气,但对愚公移山来说有人气;小孩跳往助之也是得到了他母亲的同意,也就是说孀妻是支持愚公移山的。一个几十岁的人——智叟,竟然还不如妇道人家。正如愚公指出的:“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弱孀妻弱子。”

(三)人物命名、动词的使用特有讽刺意味

从全文来看,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可为什么把大智大勇的人称为“愚公”,而把不智的老头称为“智叟”呢?这样写更能达到讽刺的效果,更能突出愚公的大智大勇,智叟的鼠目寸光、胆小怕事。一个“笑”字,从内心和神情更能表现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否定,而恰好相反的是更能讽刺智叟的愚昧和狂妄

二、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截然不相同

从全文来看,愚公之妻是支持愚公移山的。她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年纪大了,不能够移山;另外一个问题是太行、王屋二山的土石放到什么地方?提出这两个问题时语气较轻,且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智叟是从愚公的智力、力气、土石的运往何处三个方面讽刺和否定移山的。他提问时旨在强调愚公的“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更加加重了否定的语气。

三、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当愚公在移山时,智叟不但不支持,反而以讥笑的态度打击愚公的移山。谅愚公不能移走高大的太行、王屋二山。他说:“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原来智叟只看到的是愚公年纪大了,认为移山只是愚公一个的事,仅凭这一点就断然认为愚公不能移山。可见智叟是运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没有看到移山的有生力量。而愚公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移山不是他一个人的任务,是子子孙孙的任务—“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再说“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山挖一点少一点,只能减少,不能增加。纵观中国近代历史来看,中国的独立、解放难道仅是一代人、几个人的功劳吗?中国梦的实现靠的是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并非一个人一时的奋斗。社会发展到今天,难道我们还像智叟一样地看待问题吗?难道我们还不需要学习愚公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吗?

四、愚公为什么对妻子的献疑只回答了一个问题

当愚公准备移山时,召集了家庭民主议事会,会上愚公的妻子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愚公年纪大了,“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对高大的太行王屋二山怎么样呢?二是挖下来的土石运往什么地方呢?文章仅仅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把土石运往渤海之尾,隐土之北。第一个问题愚公是不是没有回答?不是,从全文来看,是回答了。是愚公在反驳智叟时暗示出来了。为什么愚公没有直接回答他的妻子呢?笔者认为这是作者有意安排,首先,愚公妻子的第一个问题与智叟提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一样,只不过是语气、态度不一样。其次,这样安排文章内容,使得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因为智叟提出的问题与愚公的妻子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有重复性,在回答智叟时巧妙地回答了妻子。

五、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又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更有说服力。至于作者为什么写一个孩子来相助而不写大人,则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热情。晋人张湛说:“故北山之愚与嫠妻之孤,足以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感。”这话是有道理的。笔者认为,第一“跳往助之”是突出孩子的年龄特征。生活中,小孩儿走路时多为蹦跳之状;第二“跳往助之”为愚公批驳智叟作了伏笔,“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摘要:笔者执教将近二十年,《愚公移山》一文也教了十多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问题角度有了改变,特别是新课改的实行,教学方式的多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学生异向思维的培养,所以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时候有许多的问题在生成。如有人指出愚公应该搬家,搬家比移山更容易;有人说移山是破坏生态,有人说愚公挖隧道更捷径,等等问题在出现。笔者就本文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以探究归纳。

关键词:愚公移山,教学,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白海静.《愚公移山》教学研究综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8.愚公移山的启示 篇八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民族的独立,许许多多的抗日志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中国铺就了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解放战争时期,无数的革命烈士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坚守着对革命的执着信念。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常人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吃草根,啃树皮。同时还伴随着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没有退缩,没有屈服,因为他们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这一信念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终于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当李大钊、刘胡兰、江姐等革命烈士走向刑场时,他们没有胆怯,也没有绝望。他们坚信,自己倒下后,会有无数的革命同志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直至革命成功。或许,他们也曾犹豫过,也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牵挂自己的亲人,但为了革命的成功,为了民众的新生,他们放弃了一切,包括自己生存下去的权利。

2008年,汶川地震中,灾区广大教师奋不顾身地抢救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本色。

德阳市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来临的瞬间,或许有丝毫的犹豫,但自己对学生的爱,让有机会逃生的他,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护住了自己的四个学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挽救了学生的生命。

人的一生,或许什么都可以失去,比如一只眼睛或者一双手臂,惟独信念不能丢失。

在我们前面,虽然有千千万万的同志为了国家的利益,坚守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但也不乏某些败类,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竟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之上,偏离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方向与尊严,同时也辜负了党和人民对他们的信任。

在红军最艰难的时候,担任中央分局书记的张国焘,动摇了自己的信念,采取了退却主张,并发展到另立中央、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地步,其结局是凄惨地客死异国他乡。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利用职务之便,受贿一亿多人民币;原佛山市禅城区邮政局客户经理,为还巨额赌债,利用职务之便与他人非法集资13亿多元。他们的行为使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他们在自己人生的历史上留下了耻辱的一页,也亵渎了党和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为国为民的信念不能变,如果偏离了这一方向,历史将给我们打上罪人的烙印。

9.愚公移山 篇九

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都快九十岁了,面对着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居住。由于大山挡住了他家的通道,进进出出,都要绕道而行,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就将家人召集在一起商量:“这两座大山,堵住了我们的路。我打算和你们一起,用尽全力挖平着两座山,那样我们以后出门就方便了!你们说这样可好?”大家都很赞同。而愚公的妻子却提出质疑,她说:“凭你的一点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移动,何况是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况且那石头和泥块又往哪里置放呢?”大家说:“把石头和泥块运到渤海滩去就行了。”于是,愚公就带领着子孙,算上他自己,能够挑担的共有三个人,一起敲碎石头,挖出土块,用和箩筐装上土石,挑运到渤海之滨倒掉。愚公的邻居是个寡妇,她有一个才七八岁的儿子,也来帮他们运土。

黄河边上,也住着一个老汉。这个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听说这件是后,讥笑愚公的不明智,试图组织他,说道:“你可真是老糊涂了!凭你这风烛残年的力气,连这两座山的毫毛和动不了,更何况是搬运泥土和石块呢!”愚公听后,长叹道:“你也太顽固不化了,以致不通情理,连寡妇和儿童都不如。虽然我终究会死,但我还有儿子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再生他的,儿子又会有儿子,儿子再生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那山的高度却不会增加,为什么不能把它填平了。”智叟听了哑口无言。

这句话被一个神仙给听到了,就报告给了上帝,上帝被愚公的真诚感动了,让山神把两座大山搬走了,从此以后,愚公家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10.愚公移山作文 篇十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讲了北山有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年近九十了,他的家住在两座大山脚下。他苦于大山阻隔,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议:“我想和你们一起,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掉,开出一条大路。”全家人纷纷赞同。愚公便率领着几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土快,再用簸箕和框子把石土运走。

有一个邻居嘲笑愚公:“你怎么傻到这种地步呀?凭你的年龄和力气,就连把山上的一棵树拔下来都不容易,又怎么能够搬掉这么多的山石土块呢?”愚公长叹了口气:“我看你太顽固了,简直不明事理,就算我死了,那还有我的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这样子子孙孙都不会断绝的呀,而且,这两座大山也不会再增加了。”山神听了愚公的话,担心他挖山不止,于是去禀报了玉帝,玉帝听了山神的话,十分感动,就拍大力神去搬走两座大山,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凡事都要去努力,你不去努力,怎么会做成功呢?有一次,英语补习班的`陈老师说:“如果谁这一次考试考到了满分,那他可以不用完成这几个星期的家庭作业!”我们都摇了摇头,题目太难了,能考到90分以上都已经算是很好了,怎么能考到满分呢?虽然任务艰巨,但我每天都回家复习,认认真真的背、默、读。到了考试那一天,我发挥得很好。直到老师公布成绩时,我知道自己考了满分,高兴地跳了起来。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11.在延安想起了《愚公移山》 篇十一

在新中国成立的革命斗争中,这个地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她是圣地。人人向往之,并满怀深情地景仰她。

怀着这份沉甸甸的赤子之心,2009年10月我终于有机会踏上这块热土,了却了多年宿愿。来到宝塔山脚下,“梦里几回回延安,双手楼定宝塔山”的红色大字镶嵌在半山腰上,想起儿时的教科书中贺敬之的文章,便知道我们到了,到了那推进新中国成立进程,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的标志性中心——延安宝塔。

这座九层高的宝塔始建于隋唐。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以陕北地区为根据地,阻断国民党多次围剿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过程。

过去,宝塔有一个古老而凄美的传说:古代有一位红尘女子流落到这里,她很善良,做了很多好事,但因为她的身世有很多人唾弃她。她死后,有位云游的和尚说她是“锁骨菩萨”。

人们不信,挖了她的坟,果然看到埋的是锁骨。从此人们修了这座宝塔纪念她。现在,延安宝塔因为经历了革命的血雨腥风而变得坚毅果敢!付与了鲜红的生命力!她也从此变得伟岸、坚强,树立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从宝塔山俯瞰延安市区,虽然依山而建的众多现代化建筑遮挡了昔日的中共中央驻地——凤凰山、杨家岭和中共中央书记处驻地——枣园,但挡不住我们澎湃的心情,恨不得一下子踏入那些曾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撰写出多篇纲领性文件的陕北小院。去亲历,去体会革命者和一代领袖的风采!

我们一行人轻轻地走来,跟随着穿军装的讲解员,轻得连咳嗽都不敢,生怕漏掉什么细节。在凤凰山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腾代远、萧劲光等同志住过的山村。红军的总参谋、作战研究室、中央机要部门都曾驻在这里。因为我自己就是在总参谋部大院里长大的,走到这里倍感亲切。好象寻根溯源找到老家一样。毛主席曾在这里起草了《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16篇重要文章。毛泽东主席在陕北的山沟里,面临着敌机随时轰炸的危险,运筹帷幄,有时专注得取暖的火把棉鞋都烧着了也浑然不觉。

杨家岭,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站在中央大礼堂面对主席台,主席台中央悬挂着毛泽东、朱德的半身侧面像。扇形的讲台仿佛能让你感受到昔日领袖们在这里慷慨陈词,一步步把革命推向高潮,最终取得胜利的情景!

有人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你们谁知道毛主席在七大闭幕式上的讲话是什么题目?”确实把大家问住了。

“是《愚公移山》。”多么新颖的题目呀!全文约1600多字,很多经历过文革的前辈至今还能全文背诵。一个领袖在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上不做官样文章不喊口号而是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把新中国成立前我们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分析的透彻明了。鼓舞士气、指明方向。比较我们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讲话冗长,不痛不痒,隔靴搔痒。确实我们要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

在延安住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住进了现代化的窑洞。说它是现代化的窑洞,是因为房间里洗浴、空调设备一应俱全,只是外观保留了窑洞的面貌。住在这里当夜幕降临,我们拾阶而上,在7层的最高处远眺被黑夜笼罩的深山,山村中传来的阵阵犬吠声不时提醒着我们。在这里生活的淳朴人民曾用他们的激情、热血和义胆保护革命的火种使之成为燎原之势最终赢得革命胜利解放全中国!

12.“愚公”这一年 篇十二

2011年,有了他的“南水北调”工程的呵护,沙坡头西坡根的千亩麦田再获丰收。

“愚公”顿成名人

2011年1月,本刊报道了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莲庄乡沙坡头村56岁老农冯无飞一个人的“南水北调”工程。文中这样写道:一个目不识丁的洛阳市宜阳县深山农民,花费8年时间,用一己之力,建成了一项宏伟的“南水北调”工程。“一座水库、500米绝壁水渠、2.5公里地下管道、一座水窖……”这是老农工程的几个主要部分。他的这项工程,不仅解决了自己4亩多地的灌溉难题,还让周围近千亩农田“绝处逢生”。为乡亲们办好事的坚持让他赢得了“愚公”的赞誉。

杂志出版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几天后,冯无飞便成为了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的主角,紧接着,市、县、乡各级政府部门官员轮番造访,使得冯无飞分身乏术。

“愚公”坠崖生命垂危

2011年1月8日,是冯无飞的灾难日。

一大早,他接到了《洛阳日报》记者的采访电话。女婿梁会武曾极力反对岳父上山,因为当天宜阳山区的风力已达6级,“山上结了冰,上山肯定很危险”。

但几个小时后,冯无飞喊梁会武上山,说“记者已经来了,咱陪着上去看看”。

下午2点50分左右,冯无飞与梁会武同记者一行共5人上山。与以往每次接受采访时一样,冯无飞一直走在最前面。

梁会武说,岳父担心最多的是“记者的安全”,他俩先后攀上台阶,帮助一名摄影记者也爬了上来。随后,冯无飞留下准备帮助另外一名文字记者及司机爬上台阶,他对梁会武说:“你俩先进山,我拉他俩上来。”

这是当天,也是直到现在冯无飞说的最后一句话。

梁会武陪摄影记者上去后,艰难地行走在沟边,旁边是深约50米的悬崖,路上有厚厚的冰,每行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滑下去,那就没命了”。

梁会武及摄影记者安全抵达水源地的瀑布下,摄影记者开始按动快门,但只响了两三下,梁会武便忽然听到下游传来呼救声。

“因为风大,我听不太清楚喊的啥,但肯定出事儿了,腔调不一样。”梁会武赶紧往回走,朝绝壁下一看,“俺爹躺在悬崖下的河滩里,一动不动,我脑子嗡的一下,心想完了。”

梁会武一边让记者打急救电话,一边快速赶往崖下。等他赶到岳父躺着的地方时,看到岳父紧闭双眼,口耳不断往外冒血,旁边一块尖石上,沾着一块两个指头肚大小的头骨,“已经冻在石头上了”。

梁会武脱下棉袄将浑身是血的冯无飞抱在怀中,随后赶来的记者用手捂住不断往外冒血的嘴耳。120急救中心的急救车及消防人员先后赶到现场,在村民的帮助下,冯无飞被快速送至县医院。由于伤势严重,当晚冯无飞被紧急转送至洛阳一家医院。

“愚公”感动洛阳

“愚公”坠崖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引起诸多热心民众及网友的关注。网友自发为“愚公”募捐。

更多的沙坡头村村民涌向医院,探望冯无飞,有的带去自己地里刚摘下来的鲜瓜,有的带去自家鸡下的鸡蛋,“出院时整整拉了两三轮车礼品,大多都是村民们送的。”梁会武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经全洛阳市广泛推荐,评选活动组委会初评公示,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报纸和网络投票等程序,2010年“感动洛阳”十大年度人物揭晓,冯无飞正式当选为2010年“感动洛阳”十大年度人物。

评委会认为冯无飞当选的理由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这三句话,无疑是对冯无飞精神的最佳总结。

“愚公”成了植物人

爱心没能使奇迹出现,冯无飞最终没能清醒过来。2011年10月,冯无飞出院了,但已成植物人的他终日躺在家人为其特意布置的小房间内,吃饭只能吃流食,“面条、米饭都要先用打浆机磨碎了,再用注射器往管子里打。”冯无飞的妻子范玉存说。因为冯无飞无法张口更无法嚼食,所以他进食只有通过一根胶管直接将食物打进胃里。

而大小便失禁更让家人增加了对他的照顾,“啥都不知道,使劲拍拍手,他也能听见,但也只是睁开眼看看,然后就闭着眼睡觉,天天都在睡,”冯无飞的大女儿冯喜红哭着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让他出这名,现在成这样了,怪谁?”

从没耽误浇地

得知冯无飞回家的消息后,村民们排队到家探望慰问。为使冯无飞有个好的养病环境,家人专门为其腾出一间干净的房屋。12月1日,记者在这间特殊的农家小屋内看到,门口挂着厚厚的棉布帘子,窗口安着一个空调,冯无飞睡的床是与医院一样的能升降的特制床,盖的被子亦是白色的干净被褥。

每天,冯无飞的家人轮番为他播放下载到手机上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那条新闻里,冯无飞正背着铁镐攀爬在陡峭的“南水北调”工地上,而他的身后,则是一片碧绿的麦田,麦田里,用他的工程引来的清水正喷向禾苗。

放学后,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孙女会为爷爷念那篇刊登“愚公”的文章,小姑娘已差不多能全文背出,每当这时,冯无飞那条已经摔断的腿会不由自主地轻微颤动,而眼角,也偶尔会流出晶莹的泪花。

13.愚公移山教案 篇十三

一、读,读出故事内容

二、理解重点词语、句子

三、读出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精卫填海”导入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件展示,有疑义的地方师生讨论)

(一)利用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万仞(rèn)惩山北之塞(cheng)(se)荷担者(he)箕畚(ji)(ben)河曲智叟亡以应(sou)(wu)一厝朔东(cuo)(shuo)始龀(chen)

无穷匮也(kui)雍南(yong)曾不能损魁父之丘(zeng)

(二)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4、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5、指通豫南(“指”同“直”,一直,直接)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词的古今意义

1、何苦而不平(古义:愁什么,担心什么今义:不值得)

2、曾不能(古义:竟,却今义:曾经)

3、损魁父之丘(古义:削平今义:损坏)

4、年且九十(古义:将近今义:并且)

5、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惩罚)

6、聚室而谋曰(古义:家人今义:房屋)

7、如太行、王屋何去何?(古义:把……怎么样今义:怎样)

8、汝心之固(古义:思想今义:心理)

(四)指出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及意义

1、冀州之南(助词,的)

2、山北之塞(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

3、出入之迂(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

4、跳往助之(代词,指愚公家)

5、何曲智叟笑而止之(代词,指愚公)

6、操蛇之神闻之(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五)指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1、面山而居(连词,表承接)

2、笑而止之(连词,表修饰)

3、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

4、何苦而不平(连词,表承接)

(六)指出下列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

1、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2、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着)

3、箕畚运于渤的海之尾(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七)指出下列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

焉: 始一反焉(句末语气助词) 杂然: 杂然相许(纷纷)

且焉置土石(哪里) 杂然前陈(零乱的样子)

固: 汝心之固(顽固) 且: 年且九十(将近)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且焉置土石(况且)

(八)将下列省略句补充完整

1、一厝朔东(一厝于朔东)

2、帝感其诚(帝感于其诚)

(九)将下列倒装句改为一般语序

1、且焉置土石?(且置土石焉)

2、告之于帝(于帝告之)

3、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三、读

1、自读课文,划分句读,有疑的地方画出,师生讨论

预设: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2、听范读录音

3、个别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听评

4、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语调、情感

5、全班齐读

6、全班背诵

四、思考、讨论,完成课堂练习

1、开头一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

其作用:

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就越突出,其精神就越伟大。

2、“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本在”的作用:

“本在”一词为后文山被移走埋下伏笔

3、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4、表现众人热烈响应愚公的倡议,突出众人情绪高昂,场面热烈的词语是:“杂然”。

5、对于愚公移山,其妻“献疑”与智叟“笑”“止”所表现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试分析。

预设:

不一样,其妻“献疑”,是关心、担心,她并不反对愚公移山,她提出的是客观存在的困难,提出困难,是为了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使移山的理想变成现实。

愚公的“笑”“止”,是轻视、嘲笑,对愚公移山持不屑一顾的轻蔑态度。

6、你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有何独特理解?

预设: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龄又很小,他都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去帮助愚公移山,说明愚公移山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支持与拥护。同时与下文的智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7、愚公与智叟各是用怎样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试分析一下。

预设:

愚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有奉献自己造福后人的美好愿望,对移山充满信心。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畏惧困难,怀有私心,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及利益,认为自然是不可改变的,在自然面前表现的是无能为力。

9、本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预设:

愚公苦于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阻隔,决心平险,得到众人的支持,而智叟却竭力阻止。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夸娥氏二子背走了这两座大山。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了既定的目标,就必须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奋斗,才能取得胜利。

五、拓展练习

(一)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

预设:

1、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结局不仅没有损害愚公的形象,反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把两座大山背走,这个神话结尾烘托了愚公的形象,说明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

2、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

3、这种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由于古代生产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和自然的矛盾很难克服,只能以幻想的方式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二)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预设:

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出入方便,而是要移走两座山,开出一条路,让山里的人走出去,山外的人走进来,搬家只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行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看出了相对有限的困难和无限的人民力量的关系,他目光远大,认为移山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搬家只是静止地看问题,目光短浅。

(三)对于“愚公”“智叟”这两个人的名字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

具有长远眼光而命名为“愚”,只有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色调,而且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六、附板书

其妻-献疑(关心、担心)

愚公(轻视、嘲笑)智叟-笑而止之

子孙-杂然相许

(支持、参与)

遗男-跳往助之

14.《愚公移山》教案 篇十四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正确翻译文言文。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

2、联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愚公,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的一个知名人物,关于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千百年来这个人物被人不断称颂?

二、作家作品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本文体裁是寓言。

三、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课文朗读录音。

2、积累文言词语

方:

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且:

面山:

惩(chéng):

塞(sè):

迂(yū):

聚室而谋:。室,

汝:

毕力平险:毕,

指通豫南:指,

汉阴:

杂然相许:杂然,许,

献疑:

以:

曾(céng):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常与“不”连用。

损: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

且:

焉:

置: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诸,相当于“”。

荷(hè):

夫:成年男子。

叩石垦壤:。叩,

箕畚(jīběn):

孀(shuāng)妻:

遗男:

始:

龀(chèn):

寒暑易节:。易,。节,

始一反焉:反,

四、翻译课文

1、翻译

第一遍翻译:

第二遍翻译:

五、课堂总结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先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解释,再逐字逐词正确翻译。

六、布置作业

1、练习册。

2、背诵课文。

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15.愚公移山 篇十五

5月3日, 锣鼓喧天, 彩旗飘扬, 由济源益生宜居砂浆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年产30万吨普通干混砂浆、5万吨特混砂浆项目在“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济源市五三一水泥有限公司北厂区举行了开业庆典。河南省散办主任朱南纪、市政府副市长胡汉阳、市商务局、市散办及承留镇相关领导出席了庆典仪式。济源电视台、济源日报等新闻媒体对庆典活动进行了报道。

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 占地面积10 000余平方米, 年产30万吨普通干混砂浆和5万吨特混砂浆, 产品将辐射济源及山西垣曲周边地区, 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2700吨、水泥1.29万吨、石灰1.02万吨、自然河砂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万吨, 有效利用粉煤灰和工业废渣2.55万吨。

该项目是河南省首家益生宜居砂浆生产企业, 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位。该项目的建成投产, 不但填补了济源市新型建材史上的一项空白, 而且拉开了全市砂浆“禁现”的序幕, 对于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构建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散装水泥发展新格局,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愚公移山的利他主义者 篇十六

从康熙时期开始,中国戏曲俗曲的文献典籍通过外交捐赠、传教士、战争及购书中介等多种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英国作为一个汉学研究重镇,自然藏有许多珍贵的文献。在俗文学方面,最早开始挖掘海外文献的是郑振铎先生,他在上世纪前往法国游学时,就在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许多珍稀的小说及戏曲俗曲藏本。此后,刘修业及柳存仁两位前辈也都在研究专著中提及英国地区所藏的中国俗文学文献,但他们大多把著录重点集中于小说方面,戏曲俗曲文献只是作为附带提起。此后,有梁培炽、李福清及笠井直美等学者来英国进行文献调查,他们大多把关注点放在了南音唱本等俗文学上。在此基础上,对戏剧有着非凡热爱的徐博士便心生想要将英藏所有戏曲俗曲文献都编撰成目录的想法。“自从我决定来英国后,我就决定毕业论文要以英国所藏的戏曲俗曲文献为主。这样,一来可以借此机会发现珍稀文献,比如《永乐大典》就是在伦敦发现的,而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清代宫廷剧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讲到前辈学人对学界作出的贡献,徐博士的语气充满尊重,而话锋一转讲到自己热衷的话题,徐博士两眼放光,跃跃欲试:“二来我也希望我编撰的这个目录,可以让海内外的学者对英国地区所收藏的中国戏曲俗曲有更全面的了解。通过这个目录,对于中国戏曲俗曲的研究可以变得更多元,我们可以研究早期英国人对于中国戏曲俗曲的看法,西方收藏家在选择中国古籍时的偏好,甚至中英之间戏剧的关系,也是可以再一次思考的。”

“比如,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戏曲究竟是不是戏剧?”我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问道,试图进一步打开徐博士的话匣子。

“在我看来吧,二者虽然都带了个‘戏’字,可是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别。”果不其然,对于自己关注的问题,徐博士立马变得侃侃而谈。

徐博士认为,“戏剧”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而戏曲之所以有个“曲”字,是因为它注重音乐性、抒情性,也与曲艺说唱等其他艺术形式渊源深远。而中国的戏曲讲究唱、念、做、打,这“唱”字放在最前,也强调了其重要性,它对抒发角色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和渲染气氛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但当中国戏曲最早来到西方时,出于翻译及欧洲文化对“戏剧”固有的概念,戏曲的音乐性并没有得到保留。“你看《赵氏孤儿》,传教士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最初将它翻译成法文时,只保留了念白的部分,需要唱的部分全部被删去了。”“等于最精华的部分全都删去了。”“是啊,就像你看古希腊戏剧结果没有歌队一样。”徐博士的这个譬喻简洁明了,颇能说明问题。徐博士还告诉我,这个最早进入西方人视野的《赵氏孤儿》,直到1834年,才由法国汉学家儒莲才将该剧的曲文也进行了翻译,《赵氏孤儿》才有了完整的译本。然而由于最初的翻译并不包含带有音乐性的“唱”,导致当时西方戏剧从业者对该剧的原义主旨产生一定的理解偏差。伏尔泰就把这部具有复仇悲情色彩的剧作改编成了一部带有浓厚启蒙色彩、宣扬“文明战胜野蛮”的爱情喜剧。“如果他们想要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戏曲,音乐性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借此机会,我也询问了她关于RSC(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几年前排演的英文版《赵氏孤儿》的看法。她告诉我在RSC艺术总监多兰的导演下,这部中国的复仇剧虽然没有像伏尔泰那样变成爱情喜剧,却也被渲染成了“哈姆雷特式”的复仇悲剧。“同样是复仇悲剧,赵氏孤儿和哈姆雷特也还是不同的。但是在文化宣传的时候,这种横向的比较标签也许不是坏事。虽然他们把它编成了话剧,没有保留最重要的音乐成分,但毕竟还是通过这部戏让西方观众对中国的戏剧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这很重要。而如果没有文献的传播,之后的翻译、改编、排演就都不会有。”

文献传播并不是什么冷门生僻的学科。就中国戏曲俗曲的文献而言,它是炙手可热的“戏剧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是后者坚实的地基与堡垒。《牡丹亭》目前最著名的英译本是白芝(Cyril Birch)先生的译本,他的译本在美国本科教育的东亚文学、中国文学系上使用最为广泛,而如果没有文献的流传与扩散,无论是翻译还是改编,都会成为无稽之谈。在多媒体与网络讯息愈发方便快捷的今天,我们似乎切不可忘记,文献传播本身绝非只是书本这一“介质”的传播,它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对“遥远东方”的猎奇心而催生出的产物。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十七、十八世纪,文献的购买、流传与传播本身就是文化交流。在当时,西方的学者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中国戏曲,并且由于语言的障碍、研究资料的匮乏,他们只能通过故事情节或者是道德风尚来理解中国戏曲。由于当年没有录像资料,对于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早期的学者、传教士都是无能为力的。笔者自己的研究方向偏向于戏曲与西方戏剧、尤其是英国早期现代戏剧的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深知即使在今天,不同文化根基造成彼此对戏剧、戏曲的误解,仍然根深蒂固难以撼动。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徐博士的研究才显得格外有意义。回到文本,正本清源,去追溯探求戏曲,在西方的本来面目。

不顾已经冷掉的咖啡,徐博士还兴致勃勃地与我分享了一些基于文献传播研究的成果,在英国进行戏剧实践的先例。比如,上世纪30年代,熊式一先生在英伦深造期间,就曾将京剧《红鬃烈马》中王宝钏的故事改编成剧作Lady Precious Stream,在英国莎士比亚专家聂可尔(A.Nicoll)教授、诗人剧作家亚柏康贝(L.Abercrombie)教授的帮助下出版,这在中英戏剧界都传为佳话。不久后,在1934年的冬天,熊式一先生更是自编自导让Lady Precious Stream成功在伦敦西区舞台上演,隔年更去了百老汇。“他一边在努力保持中国戏曲的一些特色,一边尽量让自己的改编符合英国人的观剧审美。”徐博士一边说一边拿出了笔记本电脑,给我看当时的一些舞台演出照片:“你看,它虽然在伦敦演,但是它的场面,头面,还有戏服,还是保留了很多戏曲的元素。你看这个剧照,场面非常像中国戏曲传统的‘瓦舍勾栏’,乍一看你可能会真的以为是在中国演的。熊老师排演的这个英语王宝钏,你说尽善尽美吧,肯定不可能,但是他真的是很努力去找这么一个平衡点,这是很不容易的。”

徐博士这番话真诚恳切,个中似乎又透露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执拗。我无言地点了点头,趁着太阳还未下山,冰冷刺骨的夜晚还未完全降临之际,结束了这次对谈。在回去的路上,徐博士对我说,自从她决定来英国访学后,她就决定毕业论文要以英国所藏的戏曲俗曲文献为主。通过地毯式搜查英国地区各大藏书机构所收藏的戏曲俗曲文献,将这些文件进行调查和收集并编撰系统目录,最后再从重点版本比较、文献传播、中英戏剧及文化比较几个切入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然而这些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说,在来英这半年多时间里,有一半她都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每天早上出发去牛津、剑桥等大学访书,再当天傍晚回到伦敦。一些特藏本或是珍贵的微缩胶卷更是需要提前预约,与图书馆管理员交流斡旋。其间耗费的心力,可想而知。戏剧文化交流、让世界其他地方更多了解中国戏剧戏曲这一文化瑰宝,是许多研究热爱戏曲的学者的共同心愿。在这些学者中,年轻的徐巧越就像一个为了自己所爱义无反顾的可敬的利他主义者,用自己的方式,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21世纪,诠释戏剧与文化交流。

上一篇:天冷祝福下一篇:财务收支总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