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课《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

2024-06-21

体育理论课《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精选11篇)

1.体育理论课《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 篇一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要求的体育教案

一、课前准备

(一)体育教师要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教案,并按计划上课。

(二)体育教师课前要做好场地器木材、学生着装和课堂教学的安全检查工作,排除安全隐患。

(三)体育教师上课必须穿着得体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四)学生有特殊疾病或身体不适不能上体育课,做好见习生的安排。

二、课堂教学

(一)整队集合

1、教师应提前到达上课地点组织学生,体育委员须在教师指定的位置迅速集合整理队伍,检查出勤人数和着装,并向体育教师报告。

2、师生互道“问好”。

3、体育教师要向全体学生宣布上课内容和学习目标及安全要求。

(二)热身运动

1、安排适量的队形队列练习。

2、做好适合本课教学的热身运动,运动量应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包括各种徒手操或器械操,慢跑等。

3、针对上课内容的专门XX活动。

(三)技术学习

1、体育教师要有技术动作的示范和动作要领的讲解,术语准确,语言精炼,示范位置要恰当。

2、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学习难度和要求的`练习,因材施教,力求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进。

3、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练习手段和方法。学习的组织,要体现认知、掌握、巩固、提高、发展的过程。

4、组织学生学习要有个人自主体验和小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每节课必须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原则上不低于45%,使学生的体能素质得到提高。

6、提供学生示范展示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体验成功。

7、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运动保健、科学锻炼和安全防护等知识。

8、体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及情绪状况,对因身体不适难以完成练习的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妥善处理;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与校医联系妥善处理,并向学校行政^领`导报告。

(四)教学结束

1、做好放松整理运动。

2、集合整理队伍,检查人数,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3、组织学生做好器木材的清点回收工作。

4、师生互道“再见”。

三、课后反思

应撰写教学反思。(从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的情况、体能的促进、参与积极性、心理意志品质的提升、集体合作及交往能力的提高等;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情况、有效教学、有效组织等方面写。)

2.体育理论课《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 篇二

一、抓开头, 立规范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 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教室上室内课,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包括上课的着装、请假制度、纪律要求、上课站队集合地点及队形、分组活动场地、器材的布置及收放、各位小骨干的职责、阴雨天体育课的安排等。教师交待清楚课的要求, 学生才能够明确体育课上哪些事情该做, 哪些事情不该做, 到什么时间、听什么口令、看什么手势, 做哪些事情。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课堂中的教育、要求, 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体育课堂中应该遵守的规则, 以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二、从细节着手抓常规

学期刚开始, 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往往比较强, 但是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多, 学生思想上课堂常规意识就会变得麻痹, 有所放松。因此, 教师应该不断地督促学生, 进一步强调课堂常规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及时从小处着手, 督促学生改掉不应有的纪律反弹现象。例如, 在路队集合这方面。因为我们学校规定上课铃声响后, 教师应把学生从教室带到教室外走廊排队后行进至操场, 以及下课后排队回教室。路队中暴露出最多的问题就是队伍行进时无法对齐及有讲话吵闹等不良现象。对此, 我们采用反复训练的方法, 要求学生在行进时不发出声音, 一有声音马上停止或者回班级重新排队。宁愿浪费上课的几分钟时间也要将路队训练好, 并养成习惯。这样做或许在开学初, 你的体育课会因此而拖延了教学进度, 但是一个“静、齐、快”的集合、路队习惯养成了, 就为今后长时间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三、抓好学生听课常规

由于体育课大多以室外课的形式进行, 所以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纪律状况更加决定着上课的学习效率。假如教师在队前讲, 学生在队中讲;教师在做示范, 学生在玩闹, 那即使教师上课态度再好, 讲解示范的次数再多, 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每当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就会:

1. 突然停下来, 故意不讲话, 让课堂出现一片“空白”。

2. 故意找那些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回答问题。

3. 集体做集中注意力的游戏, 如喊口令、叫号站位等。

通过以上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教师身上, 让学生的精神状态重新回到课的正题上来。

四、抓好课堂安全

体育课上经常会开展跑、跳、投活动, 教师稍不留神, 学生就有可能出现摔倒、碰撞等现象, 从而出现擦伤、挫伤、扭伤等伤害事故, 如何在体育课堂上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呢?首先, 规划好场地。比如, 进行投掷练习, 学生只能站在进行投掷的一方, 投掷区对面绝对不能站人;进行50米跑时, 学生跑到终点后需从跑道两侧绕回, 不能从跑道上直接折回;等等。其次, 设立安全监督员。安全监督员负责协助教师检查器材的安全性能, 负责检查活动前场地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负责维持学生活动的纪律和秩序。

五、合理安排各阶段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 激发学生兴趣, 保证教学任务的达成。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 才可能使学生从身心各方面充足准备地走入课堂教学的流程, 和教师一起顺利地完成全课。因此, 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体育课从一般情况来看, 教学过程大致可以粗略地分成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这几个主要的阶段。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 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 为上课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 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 采用趣味游戏, 如“请你跟我这样做”“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 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 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示范形象, 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 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 提高学习兴趣;课堂结束时, 学生的情情绪极易松懈, 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 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 保持学生兴趣, 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等, 同时, 做好课堂小结。

六、善于运用无声语言

教师在体育课的常规教学中, 要善于运用“手势指挥, 眼神暗示, 语言激励”的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 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容易分散, 开小差时, 教师用眼神暗示, 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度。

3.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之课堂常规 篇三

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我们教师的主观因素,现阶段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边缘学科重视程度还远达不到我们大多数体育老师的心理要求,这就造成我们不少体育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对学生严厉,带着学生玩玩,不出事就行了,疏于了对体育课堂常规的建设与管理。二是学生的客观原因,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宠、个性强,个人主义观念相对浓厚,还有就是初中生的逆反等心理特点造成课堂常规建设与管理难度加大。那么作为我们体育教师,首先一定要明确体育课堂常规的重要性,其次就是想方设法加强课堂常规的建设与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完整性、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体育高效课堂的实现。

一、体育课堂常规的概念

什么是体育课堂常规?《现代汉语》对“常规”一词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沿袭下来就尝试性的规矩;二是医学上称经常使用的处理方法。结合各类资料,给体育课堂常规的定义是:在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这和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程序性工作有着同样的意义。而且,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也是符合学校的有关教学规定,并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程序相匹配的教学制度。

二、体育课堂常规包涵的内容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虽然无需强求一律,但常规条文的规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常规

1)教师课前的备课和编写教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要备课程目标;备教材重点、难点;备教学对象;备场地器材;备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备好周前课,并编写好周前课教案。

2)了解学生的课前情况:教师及时了解所上体育课班级的学生情况,主动与体育干部约定,由体育干部向教师及时通知。

3)场地、器械的准备和清洁卫生工作: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奠定基础,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4)教师服装的准备:体育教师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准穿西服、牛仔裤大衣、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塑料鞋等有碍于运动的服装。

2、学生课前的常规

1)学生课前的各种情况: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干部或学生自己主动地向教师说明,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妥善安排。

2)学生服装的准备:学生除了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准穿西服、牛仔裤大衣、不准穿皮

鞋、高跟鞋、塑料鞋等有碍于运动的服装。还要注意安全,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和可能导致身体不安全的物品,如:剪刀、小刀、钥匙、笔、等硬质物品。

3、师生共同准备:

教师和学生在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按约定的课前几分钟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二)课中常规

1、教师课中的常规

1)教师待体育干部报告后,向学生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教学程序。并指出这节课的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逐步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

2)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在无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改;关心爱护所有学生,谆谆善诱,对学生进行适时鼓励,与学生共同创建和乐的教学气氛。

3)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执行规定的目标、要求等情况的规定,以求面向全体学生。4)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让学生及时知道课中的表现。提出课后学习的要求,畅述下节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有始有终的结束一堂课。

2、学生课中的常规

1)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体育干部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班级情况。2)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仔细观看教师动作示范和启发引导,并积极思考,分析理解动作要领,有疑难问题及时提出,有机的把大脑思维与动作练习结合起来。

3)学生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械,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共同学习努力完成课的各项目标。

4)课结束时,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并协助体育教师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

(三)课后常规

1、教师每次课后都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写好课后小结。

2、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3、教师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三、体育课堂常规的重要性 1.体育课堂安全保障的需求

学生的安全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事情。学生安全了,家长放心,学校安心、政府顺心,反之。因此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体育课的头等大事。但初中课堂却是安全事故的易发地,主要原因有2个:

一是初中生身心特点决定的。初中学生处于身体增长的快速期,身高增长较快,肌肉和力量增长相对缓慢,两者增长速度不均衡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其次是出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容易动怒、易冲动、不喜欢被约束,如果没有完善的常规要求,课堂上学生就容易吵闹、打架、出现不遵守课堂纪律现象。

二是体育课的性质决定的。大家都知道我们体育课主要是以身体练习的手段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学习,在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运用各种器械进行练习与技能的学习,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组织、管理、保护工作做得不到位,就很可能发生运动安全事故。

如果有了良好的课堂常规保障,就可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2.新课程背景下,高效体育课堂的需求

新课程标准制订了详尽的各领域目标,高效课堂探索以来,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课堂的实效性,是每一节体育课的追求,而要上好体育课,就要重视建立健全的课堂常规。体育教学中虽然没有完成“课堂常规”这项任务,但我们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管理、领导

者,其课堂常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教学效果。我们参加一些课堂教学研讨的时候就会发现常规建立的比较完善的学校、且执行的认真严格的教师,教学组织明显容易、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认真,又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课堂常规的根本目的就是规范教与学的行为,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3.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共同需求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个组成部分,三者教育的共同目的都是培养人的过程,都具有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而体育课堂常规就起着很好的育人目的。课堂教学常规是合乎课堂教学规律的教学规矩,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相互帮助、配合中培养了团结协作、友爱等精神;初中学生喜欢玩闹,但有了课堂常规的制约,就会有所收敛,长期下去就会形成自觉遵守常规的习惯,同时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样就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到一定的运动技能,培养了人际交往与自信,找到了快乐。

四、当前体育课堂常规中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课堂常规的狭义理解

目前,不少体育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认为课堂常规就是整队、服装、请假等简单的几条,对课堂常规理解不全面 2.教师自身要求不严格

如常规中要求的:课前备好课、提前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准时集合上课,注意上课礼节、上课不得无故离开、体育教师要穿运动服,运动鞋等规定做的不到位 „„„„

不一一列举,大家可以对照《体育课堂常规要求》对自身做些检验

五、改进策略及建议

(一)从教师自身抓起,加强体育课课堂常规建设。1.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的备课是能否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通过备标准(教学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首先从自我做起,努力落实和提高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才能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我在教育教学中奉行的原则是,“要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当教师做到了,学生当然也就跟着做到了。如若教师自己都不能完成课堂常规的要求,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学生去做到呢?学生又怎么会自觉的去做到呢?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在体育课堂上,“欲”与“施”应该是一致的。

(二)树立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威信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威信是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赖的精神感召力量。在形成良好课堂常规有着重要作用。一个有威信的体育教师,必须掌握较渊博的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体育知识;具有从事体育教学教育实践活动的各种能力;而且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精神境界,能为人师表;具有健壮的体格和优美的体态。

调查者通过问卷调查法让学生回答:“在你心目中有威信的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并把这些条件按其主次写出。”结果表明:教师威信形成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思想品质好。严于律己、有道德、讲文明、正派、朴家、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②知识水平高。运动技术好,能满足学生求知欲需要。③教学能力强。教学方法多样化,表达能力强,富有幽默感,示范准确,富有美感。④有教育热情。热爱体育事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师生关系融洽。⑤健美的体体魄。健壮的体格、优美的体枋,是人类健美的工程师,能精力充沛,卓有成效地进行工作。⑥教育作风好。坚持正面教育,不体罚学生,对人和蔼、平易近人、办事公正,对“差生”不嫌弃,对“优生”不偏爱。体育教师应按上述条件全面要求自己,提高自己,才可能在学生中建立起较高的威信。

有了威信学生自然听从指挥,学生就有了行动的意识,良好的课堂常规容易形成。

(三)培养师生感情

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感情联系,教师在学生面前切不可摆架子,特别是新进校的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这样不仅可以了解班级动态,还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用父母之心、朋友之心去关爱和善待每个学生,通过高频率的接触和交往,多与学生一起组织和参与班级活动,共同分享体育带来的乐趣,以活动为载体,去触摸学生的喜、怒、哀、乐,最后达到学生认同体育课、认同教师,提高课堂秩序,减小课堂常规的管理难度。

(四)培养出得力的助手

得力的助手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当前我区大多数学校班级的人数较多,课堂秩序维持和常规习惯养成,单靠教师一个人有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培养好小骨干使课堂学习效率或养成良好课堂常规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如何培养小骨干呢?

1、选出最能胜任的学生。这些同学自我约束能力强,自己能积极参与,又能组织和带领同学一起活动。

2、定期轮岗。“轮值制”培养小骨干,使每个学生有管理机会。学生大多爱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爱受到老师表扬,老师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较认真投入到体育课学习中去,形成良好课堂常规。

(五)预防为先

课堂中学生一些问题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学生自身原因导致的,作为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我们对各水平阶段学生的了解,针对学生的特点“防患于未然”。

如在开学初,针对教学内容和需要,通过和学生协商,使学生明确体育课堂上的一些合适的行为。如:①上课预备铃声响,体委教室门口整好队,注意静、齐、快。然后带队到指定地点成横队纵队排好,静等老师。②按照教师提示,按照口令等认真、到位地完成相关热身活动。③哨音响,嘴巴闭,看手势,快集合。④积极举手、认真看、听,不插嘴、不乱动。⑤分散(或小组)到指定位置,快速到位。⑥练习积极参与,比谁最认真学、最快学会。⑦活动讲秩序,讲文明。⑧活动结束快速静下来,听、讲。

(六)巧妙处理 1.信号法

课堂教学中,当有学生出现不认真上课甚至违规行为时,教师的一声“狮子吼”在当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提醒、震慑作用。然而,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教师课堂常规的管理却没有什么大用处。其实,教师可以考虑一下使用其他信号: 1)体态语言

心理学家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70%是通过无声的言语即体态语言来完成的。而所谓的体态语言是一种非有声语言,主要靠身体或身体的动作输出信息,作用于信息接受者的视觉器官,以实现信息发送者的目的而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人称为视觉语言或行为语言。教师自觉地、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的独特艺术作用,可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或偶然出现的错误动作或行为。

如学生随便走动时,教师可以给一个制止的眼神;如学生不认真听教师、同学讲解而插嘴或议论时,教师可以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或者用右手食指放于唇间“嘘„„”,或者打出暂停、停止的手势„„ 2)哨音

哨子虽说是一件小而不起眼的体育用品,但它在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中与体育教师形影不

离、联系密切,可谓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哨子发号施令进行指挥。合理、巧妙运用好哨音,对学生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制止不正常举动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如发现学生课堂中一般的言行问题时,可以发出“嘟——嘟”,(声音由低到高,由悠扬到短促),提醒学生引起注意并及时纠正;发现学生一些比较严重的常规问题,可以发出“嘟嘟!”短促两声,提醒学生高度注意,犯规学生立即停止违规动作„„ 2..暗示法

有些学生在他们发生课堂常规问题时,直接的提醒、教育起很大作用。有些学生对他们采用直接方法,可能效果并不是太显著,一些特别的学生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考虑一下使用暗示法。如“指桑警槐”,即在发现学生课堂违规行为后,不直接去批评、提醒他,而通过表扬该生边上优秀学生来暗示他。3.红牌、黄牌法

足球比赛中,对于运动员的一些犯规动作,裁判员往往会以黄牌、红牌来表示。简单明了。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也可以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对学生起到了及时提醒的作用,另一方面其实也是给了学生一次机会。努力为学生营造“犯错不要紧,关键要能改错”的氛围。当学生出现课堂常规问题时,教师可以出示黄、红牌;一张黄牌表示警告一次,两张黄牌表示警告两次,还是没有作用,那只有出示杀手锏——红牌,请他站边上学习别人上课。当然,对于学生一些严重的常规问题,可以直接红牌罚下场。4.生生管理法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自主管理。通过生生管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压力,对学生的常规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常规好的、肯管(这一点很重要)的学生来当任每一小组的小组长。由组长来管组员,能比教师管更及时、更细化、更有参照性。

(七)善后到位

体育课堂常规管理,是整节课顺利进行的前提,更是基础。要了解课堂常规执行效果,关键在于还要建立系统的评价制度。这样才能使教师更清楚学生常规问题,以及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效果显著。如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位学生的课堂常规进行量化。

加强课堂常规的建设,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加强课堂常规建设,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加强课堂常规建设,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课堂常规建设,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可以这么说,没有良好的体育课课堂常规,就没有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没有良好的体育课课堂常规,教师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体育教师;没有良好的体育课课堂常规,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就得不到保障;更为重要的是,没有良好的体育课课堂常规,体育课最为重要的安全也无从保障。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体育课程的精髓所在,它是体育课程的奠基石,更是能否完成教育目标的前提。加强体育课课堂常规建设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课堂常规管理是枯燥的,是费心劳力的。抓常规不能心急,在常规管理中,我们要学会“刚柔并进”,对于不好的要批评,但是要善于多用表扬和激励,同事还更应该注重学生性格的培养,必要时还可以和班主任联系,利用家长资源,强化常规建设。

4.体育课课堂常规 篇四

一.课前准备

1. 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明确课的内容与要求,教师要了解有无见习生。

2. 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3. 学生因病(包括女生例假)、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生在见习时不得聊天,复习工作或离开现场。

4. 教师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提前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二.课堂常规

1. 准时集合上课: 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如有缺少,及时查清,下课前必须排队点名。

2. 上课礼节: 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和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

3. 上课服装: 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牛仔裤、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得携带有障碍活动及安全的物品。

4. 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全学期中,缺课1/3以上时间者不予评定成绩。迟到、早退超过15分钟,作旷课论处。

5. 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戏打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不得去超市,否则作旷课论处。

6. 第一次上理论课,必要向学生说明哪些疾病不得上体育课,可以免修。平时上课有感冒发烧者可以在一旁休息,上课期间要关注学生的状况。

7. 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8. 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

三.课后常规

1.学生要爱护场地、器材,协助教师课前、课后领取和归还教具,丢失器材要按价赔偿。

5.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要求 篇五

一、课堂常规:

1、考勤: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不许迟到、早退、旷课。有病有事需向班主任老师请假将假条交一份给体育老师。如不能坚持上课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锻炼的需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如突然觉得身体不适或受伤者需报告老师,听从老师的安排。

2、着装:必须穿运动鞋和运动校服上课。不许佩戴首饰或携带坚硬物品到体育课堂。不得将贵重物品及与体育课堂教学无关的东西带入课堂。

3、上课前询问学生身体状况,能否参加体育锻炼,并安排见习生。

二、安全教育:

1、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热身,防止以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加强自身安全保护意识和注意同学间相互安全保护,严禁做危险性动作。

3、运动场地有积水或下雨禁止到场地活动。

4、爱护公物,禁止攀爬挪动篮球架、足球门等设施。

5、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不得追逐打闹嬉笑,不得用脚踢篮球和排球。

体育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一、教学计划

第1条 开学初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教学进度、学习评价等。

二、备课

第2条 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同年级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统一。集体备课后个人写出教案。

第3条 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第4条 教案书写格式规范、教学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与要求、师生活动、时间安排、情感教育等详略得当地表述清楚。

第5条 教师要注意教态、仪容仪表。提前检查场地、准备教具等,并提前到上课地点。

三、课堂教学

第6条 按时上下课。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精炼;口令清晰、洪亮;示范位置恰当。

第7条 课开始部分,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教师进行课前安全教育,并安排见习生。教师根据课的内容提出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针对课的内容和需求,做好热身活动。

第8条 教学目标明确,解决重点难点方法恰当。讲解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锻炼,学会健身。

第9条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10条 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严格要求与教育疏导相结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

第11条 课堂结构要紧凑、连贯、严密。分组练习要体现分层教学,交换练习组织合理,运动量要适宜。

第12条 加强安全教育防范措施,注意环境卫生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第13条 利用教学内容,做好运动参与、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渗透教育,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14条 课结束部分,要做好放松整理活动,进行小结。安排学生及时清点归还器械。

四、课后总结

第15条 要及时写好课后小结,总结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检验,改进课堂教学。

五、体育活动

第16条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上好眼保健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创造性的开展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第17条 定期组织各类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六、学习评价

第18条 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第19条 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

七、教学研究

第20条 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制定出科组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计划包括:集体备课、重点解决问题、活动内容和时间、参加人员、地点的安排等。坚持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有时可根据上课内容进行同步研讨),做好详细记录。期末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

6.中学生体育课堂常规 篇六

(2)教师检查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对缺课学生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3)教师要随时征求其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4)期末做好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和学期教学工作的专题总结。

(5)体育委员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有时体育小骨干到体育器材室协助教师领取体育器材,并布置好场地。

(6)因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上课的学生,应在课前向教师说明,根据教师的安排参加适当活动或见习。

(7)体育委员应在课前两分钟按教师的要求将全班队伍在指定地点集合好,并准确清点出勤人数,养成有组织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8)对教师要有礼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请假必须履行手续。

7.小学体育课堂常规之我见 篇七

众所周知,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近几年小学体育课在实施学校新课程中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小学体育课形式越来越别致、花样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新课程的推行给学校体育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教师在改革中观念得以更新,体育课形式越来越新颖,花样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学生在新课程中越来越开心,越来越活泼„„连一些体育专家们都一致认为小学体育课有特色、有花样、好看。然而,在这一片繁花之中,学生的种种不和谐举动在课堂中也赫然显现:身子歪歪扭扭、手脚乱动、随意插嘴„„这一切都影响着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我们的学生在课改的浪潮中健康地锻炼、快乐地收获,让我们的课堂真正达到“收得拢、放得开”的境界,课堂常规管理必不可少。

概念

所谓体育课课堂常规,就是体育课上老师和学生每节课都要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教学模式”,这种“行为规范和教学模式”是每位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自身的道德修养提炼出来的。

意义 课堂常规作为教育教学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都倍受关注。课堂常规是育人目标的映射,不同的育人目标,不同的教学模式衍生出了不同的常规要求。就现代教育而言,课堂常规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证,也是现代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

1、加强课堂常规的建设,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

2、加强课堂常规建设,能促进教师的成长;

3、加强课堂常规建设,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课堂常规建设,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5、加强课堂常规建设,有利于课堂40分钟的有效利用。

而体育课课堂常规,其意义更有其特殊性。更多的教学空间、更自由的活动范围、更大的个体差异,使得体育课课堂常规在教学中的位置更为突出。可以这么说,没有良好的体育课课堂常规,就没有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没有良好的体育课课堂常规,教师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体育教师;没有良好的体育课课堂常规,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就得不到保障;更为重要的是,没有良好的体育课课堂常规,体育课最为重要的安全也无从保障。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体育课程的精髓所在,它是体育课程的奠基石,更是能否完成教育目标的前提。加强体育课课堂常规建设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内容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虽然无需强求一律,但常规条文的规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常规

1)教师课前的备课和编写教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要备课程目标;备教材重点、难点;备教学对象;备场地器材;备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备好周前课,并编写好周前课教案。

2)了解学生的课前情况:教师及时了解所上体育课班级的学生情况,主动与体育干部约定,由体育干部向教师及时通知。

3)场地、器械的准备和清洁卫生工作: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奠定基础,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4)教师服装的准备:体育教师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准穿西服、牛仔裤大衣、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塑料鞋等有碍于运动的服装。

2、学生课前的常规

1)学生课前的各种情况: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干部或学生自己主动地向教师说明,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妥善安排。

2)学生服装的准备:学生除了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准穿西服、牛仔裤大衣、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塑料鞋等有碍于运动的服装。还要注意安全,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和可能导致身体不安全的物品,如:乘车卡、剪刀、小刀、钥匙、笔、等硬质物品。

3、师生共同准备:教师和学生在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按约定的课前几分钟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很少师生能做到这一点)

(二)课中常规

1、教师课中的常规

1)教师待体育干部报告后,向学生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教学程序。并指出这节课的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逐步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

2)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在无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改;关心爱护所有学生,谆谆善诱,对学生进行适时鼓励,与学生共同创建和乐的教学气氛。

3)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执行规定的目标、要求等情况的规定,以求面向全体学生。

4)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让学生及时知道课中的表现。提出课后学习的要求,畅述下节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有始有终的结束一堂课。

2、学生课中的常规

1)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体育干部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班级情况。2)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仔细观看教师动作示范和启发引导,并积极思考,分析理解动作要领,有疑难问题及时提出,有机的把大脑思维与动作练习结合起来。

3)学生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械,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共同学习努力完成课的各项目标。

4)课结束时,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并协助体育教师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

(三)课后常规

1、教师每次课后都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写好课后小结。

2、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3、教师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教学常规养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是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长期反复的练习,才能建立起来的。

现状

新课程赋予了体育课堂常规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新的要求,剖析一个个课堂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教师虽然对课堂常规有所重视,也偶有神来之笔,但更多的是涛声依旧。究其原因,可归结如下:

1.习惯之然。说是习惯,其实就是教师意识上对“课堂常规”的忽视,多年的教学习惯还是禁锢了教师能力的思想与活跃的教学方法。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重复同样的行为日复一日。觉得习惯了,也改变不了了。

2.只是意识。许多教师在意识上认识到“课堂常规”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很想去深度开发学习常规,使其为学生持续的发展服务。但最终还是屈服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于是在意识上重视“常规”,而在行为上却忽视了策略指导和兴趣激发,在这样的体育课内学生基本上仍侧重个体活动,尚未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讨论、交流、探讨和研究,以常规促发展依然是一句口号而已。

3.缺乏策略。这应该是当前体育教学中对原有的课堂常规从内容上进行拓展、更新与操作的最主要障碍。教师在体育教学的道路上忽左忽右,强化了学生“常规执行者”的身份;或是追求学生为课堂常规的动态生成者时“热热闹闹”,形似却神不似。到了最后,如何把握,如何实施,连老师也没了方向。

习惯之然也好,只是意识也罢,既然作为体育教学的实践者,我们就应该投身于完善课堂教学不后悔,落实与开发有学科特色的课堂常规不懈怠,实践、反思、再实践,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常规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管理的策略

体育课堂是开放的,更是复杂的。学生是活泼的,更是多样的。课堂中学生在教学常规方面出现的问题难以预计,但又时有发生。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规矩,让我们的学生更规矩,让我们的教师组织教学更顺利。作为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师应该多花心思、多花精力,努力抓好课堂常规,建构好课堂常规管理系统。

(一)预防为先

课堂中学生一些问题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学生自身原因导致的,作为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我们对各水平阶段学生的了解,针对学生的特点“防患于未然”。

如在开学初,针对教学内容和需要,通过和学生协商,使学生明确体育课堂上的一些合适的行为。如:①上课预备铃声响,体委教室门口整好队,注意静、齐、快。然后带队到指定地点成横队纵队排好,静等老师。②按照教师提示,按照口令等认真、到位地完成相关热身活动。③哨音响,嘴巴闭,看手势,快集合。④积极举手、认真看、听,不插嘴、不乱动。⑤分散(或小组)到指定位置,快速到位。⑥练习积极参与,比谁最认真学、最快学会。⑦活动讲秩序,讲文明。⑧活动结束快速静下来,听、讲。⑨下课,排好路队,体委带领回教室,做到静、齐。

当然,明确了规则,不等于学生马上能做到或全做到。还需加强巩固,强化认识。特别是可以采用正误对照法,使学生在具体事例中,在对与错的分辨中,增强认识;可以采用游戏法,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牢记规则。

(二)巧妙处理 1.信号法 课堂教学中,当有学生出现不认真上课甚至违规行为时,教师的一声“狮子吼”在当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提醒、震慑作用。然而,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教师课堂常规的管理却没有什么大用处。其实,教师可以考虑一下使用其他信号:

1)体态语言

心理学家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70%是通过无声的言语即体态语言来完成的。而所谓的体态语言是一种非有声语言,主要靠身体或身体的动作输出信息,作用于信息接受者的视觉器官,以实现信息发送者的目的而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人称为视觉语言或行为语言。教师自觉地、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的独特艺术作用,可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或偶然出现的错误动作或行为。

如学生随便走动时,教师可以给一个制止的眼神;如学生不认真听教师、同学讲解而插嘴或议论时,教师可以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或者用右手食指放于唇间“嘘„„”,或者打出暂停、停止的手势„„

2)哨音

哨子虽说是一件小而不起眼的体育用品,但它在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中与体育教师形影不离、联系密切,可谓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哨子发号施令进行指挥。合理、巧妙运用好哨音,对学生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制止不正常举动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如发现学生课堂中一般的言行问题时,可以发出“嘟——嘟”,(声音由低到高,由悠扬到短促),提醒学生引起注意并及时纠正;发现学生一些比较严重的常规问题,可以发出“嘟嘟!”短促两声,提醒学生高度注意,犯规学生立即停止违规动作„„

2.游戏比赛法

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具有一定的竞赛性和趣味性。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毛泽东同志在给《新体育》的题词中写道:“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这充分说明了孩子们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感情。通过游戏的方法来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往往比简单的说教效果更显著。

如每次集合总有学生不能做到安静、快速到位,这时候可以安排学生玩个“狼和兔子”的游戏,“狼来了”(集合信号发出),“兔子”(学生)马上逃回家。规则是发出声音或没有及时到达指定位置的当作被狼抓住。学生在游戏中谁也不甘被抓住,自然而然就做到了安静、快速集合了。

3.暗示法

对于水平一阶段的孩子,在他们发生课堂常规问题时,直接的提醒、教育起很大作用。然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到了水平

二、甚至水平三阶段,学生特殊的身心特点决定着如果对他们采用直接方法,可能效果并不是太显著,一些特别的学生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考虑一下使用暗示法。

如“指桑警槐”,即在发现学生课堂违规行为后,不直接去批评、提醒他,而通过表扬该生边上优秀学生来暗示他。

4.红牌、黄牌法

足球比赛中,对于运动员的一些犯规动作,裁判员往往会以黄牌、红牌来表示。简单明了。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也可以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对学生起到了及时提醒的作用,另一方面其实也是给了学生一次机会。努力为学生营造“犯错不要紧,关键要能改错”的氛围。当学生出现课堂常规问题时,教师可以出示黄、红牌;一张黄牌表示警告一次,两张黄牌表示警告两次,还是没有作用,那只有出示杀手锏——红牌,请他站边上学习别人上课。当然,对于学生一些严重的常规问题,可以直接红牌罚下场。

5.生生管理法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自主管理。通过生生管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压力,对学生的常规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常规好的、肯管(这一点很重要)的学生来当任每一小组的小组长。由组长来管组员,能比教师管更及时、更细化、更有参照性。

(三)善后到位

体育课堂常规管理,是整节课顺利进行的前提,更是基础。要了解课堂常规执行效果,关键在于还要建立系统的评价制度。这样才能使教师更清楚学生常规问题,以及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效果显著。

如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位学生的课堂常规进行量化。

结束

8.体育课堂常规应如何教学微型课题 篇八

一、研究课题题目: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应如何教学

二、现状描述与分析:一年级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基本上还保持着幼儿园及家里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学校的一些行为要求、课堂常规还很陌生,有的学生还没上过幼儿园,根本没有上课的概念,上课的铃声对他们不起作用,每次接他们上课都要很长时间。到了操场他们就像撒欢的小马到处跑,上课的时候随便乱动。课堂纪律难以维持。三、研究设想: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课堂常规教育为重点,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和谐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一年级 体育教学 课堂常规

1、要明确课堂常规要求: ⑴集合要做到 快、静、齐。

⑵强调穿运动服服上课,给人一种精神抖擞、面貌一新的感觉。

⑶不穿塑料鞋,皮鞋上课,更不要带任何硬物、金属物(如小刀,笔,钥匙)等,以免出现伤害事故。

⑷一切行动听指挥,专心听讲,积极锻炼。⑸团结友爱,合作协作,共同进步。

四、在课堂中实施的方法例如:

(一)、变换方法,巧练集合站队(学习队形时用到的方法)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集合站队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的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他们的表现也往往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如何使学生在集合时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组织手段以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的提高。

方法一:举起写字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记住自己右边同学是谁,如有用左手写字的同学需个别指导。在以往的教学中,让学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站的都是谁,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很小,很难记住四个方位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方法二:找学生中有特点的做排头,然后依次记号排队。这样同学们只要记住排头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了。方法三:左手叉腰找位置。一年级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在站队时让所有同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很好地解决了站队拥挤的问题。

方法四:变换站队方位,巩固集合站队的能力。在学生初步体会了站队的方法,明确了自己所站位置之后,改变原来站队的方位,进一步巩固站队的方位,进一步巩固站队的能力。但这一方法不要刻意去组织,要将这一手段穿插于其他活动之中,或者中间安排一些小游戏将队伍调离原先的位置,再组织集合站队。如穿插模仿各种形象地走、配乐自主舞蹈、老狼老狼几点钟、摸小兔尾巴、踩龙尾等,使组织教学自然顺畅,学生兴趣盎然。

(二)、妙用口哨,规范常规习惯

一年级新生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还陌生,活动随意性很强,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活动,影响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很大挑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参与热情,在故事活动中使学生的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魔法师的故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使学生听教师的口哨声。以老师为魔法师利用哨声的“魔力”,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学生一听到哨声要立刻变成“木偶”——孙悟空的金箍棒,做到原地、立正、面向教师三点要求,这样魔哨在学生身上就施不了“魔法”了,对个别听到口哨在哨声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则马上在其身上施“魔法”,让其假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形象,如果模仿逼真,得到大家的认可,“魔法”自动解除,否则将继续模仿。对于这个游戏,刚开始有的学生故意犯错以求得让教师施“魔法”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进行教育,并及时表扬“木偶”做得到位的学生,以此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在学生自主学练的过程中多插这一游戏,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意识,逐步养成听从指挥的学习习惯,使教学收放自如。

(三)、灵活组织,激活体育课堂

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求新鲜、求奇特、求变化、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占主导地位,喜欢游戏,学生对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与练习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刚入学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长时间地做一个单调的动作,就容易疲劳,情绪也不高,纪律也容易涣散。要使一个学生在一堂里兴趣盎然地学习、锻炼,要求教师就要从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一年级新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活化教学内容,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使学生在新、奇变的教学中提高技能。在30米快速跑教学中尝试以沙包、小皮球、为教学资源,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奇、趣、融”的教学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设计了拾沙包、拍皮球30米快速跑、拾物接力、追击跑等游戏和活动,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技能,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尽情活动,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在跳绳教学中,由于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学生跳绳的能力各不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灵活组织教学,对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教育资源,互帮互学。教学中要不断变换练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单手摇对折绳跳、计数跳、计时跳、前后左右移动跳、跑跳接力、一带一跳等练习,激发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

动的学练之中,以此强化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

(四)、师生互动,共创和谐氛围

面对一年级新生在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动作、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需求。一年级新生走进校门时已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头脑中依然保留着幼儿园里进行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对学校的一切感到陌生而新奇,教师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教师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可以打破教学进度,将教学内容重新安排,尽量安排教师自身比较擅长而又适合一年级学生练习的活动内容,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活动,以适应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多为学生进行示范,用精彩的表演带动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使学生在佩服教师的同时更加喜欢上体育课,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使体育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教育,尤其在集体游戏中,要教育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安全有序地进行体育活动,并适时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参加体育活动的常识,合理地调度和运筹,有计划地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发展,共创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五)、利用场地,来提高学习效果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出一些错,但这些过错并不是学生有意的行为,通常是教师虽已经指出了他已犯了错,可学生仍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备课之中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违规行为,尽量避免学生出错的机会。在教学中发现一年级新生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由于活动范围过大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因此在一年级教学中体育活动场地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新颖的场地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活学生创新的激情,在教学的各环节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器材的使用、组织的形式、学生的分组等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场地,规划学生的活动范围,并在活动之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使活动形式既有利于教师的组织教学,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够完全在教师的调控之下进行,使教学安全有序,活而不乱,更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果。

(六)、研究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同学们在课堂常规中有了很大的进步(1)能够集合要做到 快、静、齐。

(2)能够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专心听讲,积极锻炼。(3)在团结友爱,合作协作,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有长期计划,短期目标,持之以恒的精神,正如著名教育家恩曼所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她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她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但同时我也相信,只要我们时时处处做一个有心人,用心关注每一个新生,和谐健康的课堂秩序就会来到我们身边。

9.初中生体育课堂常规有哪些 篇九

1)教师待体育干部报告后,向学生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教学程序。并指出这节课的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逐步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

2)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在无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改;关心爱护所有学生,谆谆善诱,对学生进行适时鼓励,与学生共同创建和乐的教学气氛。

3)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执行规定的目标、要求等情况的规定,以求面向全体学生。

4)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让学生及时知道课中的表现。提出课后学习的要求,畅述下节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有始有终的结束一堂课。

2、学生课中的常规

1)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体育干部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班级情况。

2)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仔细观看教师动作示范和启发引导,并积极思考,分析理解动作要领,有疑难问题及时提出,有机的把大脑思维与动作练习结合起来。

3)学生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械,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共同学习努力完成课的各项目标。

10.小学体育课堂要谨记安全常规 篇十

小学体育课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运动损伤和意外事故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教师、学生时刻有安全意识,对运动损伤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就能使体育教学正常进行,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从而增强学生体质。本文作者以一年级前滚翻教学为例,谈谈对体育课堂教学安全措施的一点认识。

一、课前安全预防措施

1.合理布置场地,示范讲解位置合适。

在上课之前,提前布置好场地。一年级前滚翻教学需要体操垫,教师根据教学场地合理摆放体操垫,在本节课中,笔者将场地摆成半圆形,保证学生垫子之间的安全距离,教师示范位置在中间,学生都能够清晰的看到。此外,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前滚翻动作,教师在器材准备上加了一个环节,就是每组两个垫子,一个垫子压在另一个垫子上,形成一个坡度,以便增加学生滚翻的力度,提高教学效果。在队形变化时,通过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完成四人一个垫子的队形变化,队伍调动既合理又能避免碰撞。

2.注意细节,检查服装。

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检查学生的服装是否适合运动,不能将铅笔、直尺、小刀等尖锐的东西带进课堂,特别是现在有很多学生将钥匙或是公交卡挂在脖子上,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在前滚翻教学中还要检查女学生是否戴发箍,扎马尾辫的学生要将辫子歪着扎,课堂安全防范,从细节入手,千万不能忽略这些细微之处,消除安全隐患。

二、课中安全预防措施

1.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活动和辅助练习。

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并且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必要时加入一些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在认识和身体机能上达到预定的要求与状态。在一年级前滚翻教学中,教师在准备活动中,首先介绍了前滚翻动作所涉及的一些身体关节,通过“快速指部位”“我指你说”两个小游戏成功的认识了各部位。在专项准备活动中,安排团身抱膝前后滚动、双手撑地提臀看天等辅助练习,不仅活动了关节,更为接下来前滚翻的基本部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讲解示范要到位,保护帮助不能忘。

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但是在模仿学习中不能准确地处理好细节,这样就导致有些同学最开始的动作就错了,无法完成后面的练习,更谈不上提高练习了。因此,教师在示范讲解时,必须将动作细分,让学生明确动作的步骤。在这节一年级前滚翻教学中,笔者在上课初期,直接就先进行第一次示范完整动作,学生看到教师一个漂亮的前滚翻,不由的赞叹鼓掌,教师在第二次示范后,讲解动作的完整过程,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尝试练习。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问题:(1)有学生双膝跪在垫子上做开始动作;(2)有头顶一直顶在垫子上,不知道怎么提臀翻不过去的;(3)前一个同学做完还没有起身离开,后面的同学就已经上垫要做动作。看到这种情况,笔者立刻叫停,反思了一下,重新组织了教学。

这次,笔者又进行了一次示范,不过在示范之前,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1)教师的开始动作是什么;(2)教师头部的哪个位子先着垫;(3)教师的结束动作是什么。从蹲撑开始,头的后脑勺先着垫,抱膝蹲立结束。将动作要领分小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学生在练习中更容易掌握动作。另外,教师列举了刚才练习中前一个同学还没离开垫子,后一位同学就已经准备做动作了,这样会出现什么情况?“碰撞!”同学们异口同声。在接下来练习时,要求前一位学生做完,与下一位同学击掌完成“能量的传递”,下一位同学才能出发。并且每组安排一人轮流做保护,在保护时,提示学生的准备动作,低头、提臀,向前滚翻,帮助学生成功的体会前滚翻动作。讲解示范到位,并安排学生进行保护,防止学生因组织不当发生安全事故。

3.运动负荷要适中,做到科学锻炼。

在体育课堂中,运动负荷要适中、适量,做到合理锻炼,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的安全性。在前滚翻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学生一节课都在练习前滚翻,使得练习密度大的惊人,学生也会因此产生疲劳,对练习失去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笔者建议,在这样高密度的技巧课中,可适当的增加学生展示的机会,做得好的同学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学习;做得不足的学生,我们一起帮他改正,同时也相应的改进自己的动作,这样既能保持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加强对练习的指导,又能有效的控制练习密度,保证学生练习的安全性。

三、课后安全预防措施

课的结束部分,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放松练习,学生经过一节课的技能学习,身体出现一定的疲劳,心肺功能还处在亢奋状态,应适当的进行放松活动,让学生身心放松,更好的投入下一节课的学习。有些教师因为时间关系,忽视放松活动,甚至不做放松活动,让学生一直处在疲劳的状态,这样会引发潜在的安全事故。

11.中学生体育课堂常规 篇十一

(2)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和教具,杜绝体育课的随意性。

(3)学生因病、伤不能参加激烈活动的,课前应主动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得到允许后方可随堂见习、安排适当的活动或休息,同时教师随时做好记录。

(4)教师应注意仪表整洁,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规定上课集合地点等待学生上课。

课堂常规

(1)预备铃响后,教师立即到达学生集合地点,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 规范,并记录出勤情况,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

(2)上课时,教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口令清楚标准,教态严肃、自然、语言文明。

(3)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亲切关怀,禁止学生在上课时自由活动,严禁学生离开活动场地,要启发和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得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

(4)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5)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动作,做到精讲多练,集体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6)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7)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8)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学生集合,进行讲评,并布置课后练习,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安排好学生整理和归还器材,有始有终结束一堂课的规定。

(9)遇到天气等原因不能上室外课时,必须上好室内课,组织好室内课教学,按要求写好教案。

(10)严格体育课的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教训,积累学生体质资料,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上一篇:过客优秀小学作文下一篇:第一次上党课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