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人的心灵(精选9篇)
1.走进古人的心灵 篇一
走进心灵 感受心灵 培育心灵
——关注孩子的情感健康
垂杨柳中心小学 郑丹娜
大象拔木桩的故事: 大象拔木桩的故事:大象是最有力气的动物,能用鼻子将大树连根拔起。驯养大象的人,在大象很小的时候,就将它拴在一个它暂时还拔不起来的小桩子上,这样,等象成年了,虽然已经有拔起大树的力量,可是,它从不尝试去拔束缚身体的小桩子。它不是从身体上克服不了它,而是从心理上,接受了“克服不了桩子”的概念,就再也不去尝试拔起它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孩子的年龄越小对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越弱,不良的情绪或心境对孩子地影响越大。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帮助孩子克服心灵的障碍。给孩子创设快乐的情绪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感受心灵,倾听“心”的呼声
如果说 “ 真爱 ” 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情感基础,那么“了解”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而“倾听”,则是“了解”最便捷的途径。
1.倾听孩子的诉说,寻找教育的契机
“倾听心声”要做到“四要”:
要注视的“听”,要专心的“听”。
要倾心的“听”。
要冷静的“听”。
总之,倾听孩子,既不意味着你认可他的情绪,也不等于你纵容他。恰恰老师是要通过倾听,帮助他逐渐增长应付重要挑战的能力,学会控制并处理自己的情绪。
2.倾听家长的心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1)阅读教学,激发爱得情感。
(2)体验活动,感受父母的辛劳。
(3)作文课上,书写心中的感动。
遇到不被理解时——沉住气,冷处理,感动家长心
遇到过分要求时——多理解,换位想,体谅家长心
遇到向您求助时——不推辞,热情助,赢得家长心
二、走进心灵,进行“心”的对话、“写话”交流,沟通心灵。
悄悄渗透做人的教育:
悄悄和学生交上朋友。
悄悄让孩子提高能力。
“悄悄话”要写在以下几点:
一是:写在学生的品德迷失处。
二是:写在学生的心灵阴郁时。
三是:写在学生的质疑问难处。
四是:写在学生的喜讯进步时。
三、培育心灵,扬起“心”的风帆
听话型——聚合鼓励促进步
冲动型——启迪理智可制怒
散漫型——发现优点促提高
表现型——因势利导来改变
低沉型——唤醒自信促成功
1.爱心教育、塑造集体
关注弱者
谦让意识
责任意识
公德意识
2.家校协同、真爱孩子,了解需要
满足合理需要
真诚付出
退一步海阔天空
思考题
1.午饭时,班里一个男孩,把同学吃不了的馒头,都放到自己的饭盒里,准备带回家。请讨论:面对这一情况老师是该批评还是表扬?
2.针对如何做智慧的班主任,您是怎么理解的?
3.您在培养学生“友好交往习惯”上是怎么做的?
2.走进古人的心灵 篇二
一、道具助学,再现情境
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以全身心投入学习。以《矛与盾》这篇课文为例,“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这句话是课文的重点,借助课后注释理解句意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把楚国人自吹自擂的语调读出来,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两句短小精练的对话中蕴含的诙谐有趣。我让学生扮演文本人物角色,体验文本表现的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看教学实录片段:
课件出示句子,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见学生难以入情入境,读法较生硬,便拿出一个学生制作的矛和盾,边展示道具,边介绍:这是我们班曾××同学制作的矛和盾。你们瞧他做得多么逼真啊!(学生赞叹不已,鼓起掌来)现在我们有请他上台“推销产品”——
(曾××读句子,有些腼腆,没有读出夸耀的感觉)
师:××,我们要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挺起胸膛,拍拍胸脯,好好夸一夸,销量一定不错,再来一次——
教师引导该生边做动作边夸耀,该生的朗读中明显有了夸耀的感觉。
师:瞧,××的推销技术进步真大啊!声音再响亮些,再夸一次——
师:现在请××同学带领大家一起来夸一夸——
让学生扮演楚国人,再以语言、动作辅之,他很快就走进文本,入情入境,读得绘声绘色。同时,他的情绪又感染了在座的其他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沉浸在卖场情境中,较好地解读了课文中的语言,感受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二、结合背景,悟情悟境
在已疏通文义的基础上,教师适机补充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事件背景,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或诗词的深入理解。以《长相思》这首词为例,上阕中的“山一程,水一程”与下阕中的“风一更,雪一更”在写法上显得对仗工整,却又是作者“聒碎乡心梦不成”惆怅之情的根源。怎样让学生走进纳兰性德这位词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此时的情怀?一位教师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山一程,水一程”那是怎样的山?又是怎样的水?
(播放相关图片,生发言略)
师(总结强调):“山一程,水一程”这里的“一”是不是说将士们仅仅翻过了一座山,蹚过一条河呀?不是的,他们是经历了千山万水,经过千辛万苦才到榆关的……
生:为什么他们要去榆关呢?
师: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奉康熙帝旨意到永陵、福陵、照陵告祭,这一路山迢迢,水迢迢……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山海关外,每当夜深人静时,将士们难以入眠,心中不由得燃起思乡的愁绪……夜不能寐啊。哪个同学再读一读,把将士们旅途中的艰辛读出来?
生:山一程,水一程……(音调有些凝重,读出了将士们跋山涉水的艰辛之感)
师再请几名学生读, 都读出了将士们的艰辛与不易。
教师适时地插入背景介绍,让学生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当时当地,亲临军营,拉近了学生与纳兰性德的距离,成功地引领学生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
三、巧设先导语,以情传情
“引读法”是阅读教学时常常使用的策略,其实在文言文教学中,它也是一剂良方。教师要掌握契机,借先导语将文句中蕴含的情和自己的情来叩击学生的心弦,达到“以情传情”的效果。王崧舟老师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有这样一段引读:
师:那好!我们都来做一回两小儿。好!前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
师:开始辩斗!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起故。一儿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坚持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争辩曰——
……
教师巧借先导词语,以语言做势,以语言生魂,以语言生意境,把学生吸引到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境中来,将两小儿“辩斗”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达到了“以情传情”的效果。
四、巧引典故,以情激情
议论文中,引典故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能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典故,旁征博引,常常也能起到渲染情感的效果。例如,《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中,“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话点明故事的结局,也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升华到了最高潮。学生难以理解伯牙为何要“破琴绝弦”,也就难以领悟知音境界的精髓。一位教师巧妙引用了一段典故:伯牙闻言,五内崩裂,泪如涌泉, 大叫一声,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 ……伯牙坐于地下,口吐痰涎,双手捶胸,恸(tòng)哭不已……冯梦龙的这段描述虽是古文,但通俗易懂,学生读后马上领会到伯牙悲痛欲绝的心境,走进了俞伯牙的内心世界。句子虽是以句号结尾,但学生却读得悲怆、凄凉,眼角湿润。后面的教学中,教师又采用引读法回环反复,一咏三叹,潜移默化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学生悟出“伯牙碎的不仅是琴,心也碎了”也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钱塘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辛铭)
3.走进心灵的深处 篇三
心,是一个贮存你所有欢笑与泪水的地方。一个人,可以没有任何的东西,但唯独不能没有心。
停止了心跳,人的生命无法延续。
没有了心,人就不会感觉到周遭事物的美好。
丢失了心,人的生存就失去了原本美丽的意义。
如果说生活就像是一张白纸,人生的美与丑需要自己彩绘,那么“心”就是裁决你这幅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心”就像一盒彩料,有了它你的那幅“人生的画”才有了色彩。假如你不慎将它丢失,那么你的人生将会变得什么悲哀。它没有色彩,平平淡淡,空空洞洞。让人乍一看就厌了,怎么会还有心思去带着些许赞赏的目光欣赏呢?
我不喜欢把自己的人生写照得太过悲伤,不过事实既如此,也没有必要去逃避。就像昨天被学校记了处分,虽然心里不舒服,不过事情发生了还是要去面对。
“你的心里还有阳光吗?”冯老师走过来。“没事,走出校门时被记过处分的学生才叫学生嘛,谁都多多少少会犯错的啊,我也不例外。”冯老师看了看我,像对小学的小朋友似的摸了摸我的头,一点也不像个老师,悠然的走回讲台。
这节课是我最喜欢的英文课,不过我好像没有怎么听冯老师讲课,一直在想着“你的心里还有阳光吗”这句话。想到这句话不禁让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朋友的影子,这个朋友每次我想起她,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快乐。她是我小学六年级时的同桌,在我的印象里,她的外表并不出众,可她的性格却给我留下了一辈子的印象。每次我看到她,她总是在笑。无论遇到什么事,她脸上那如阳光般的笑容从未抹去过,似乎“微笑”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她不需要我安慰,因为她无时无刻都是快乐的。她感染着我,让本来就不爱哭的我变得更坚强,到了初中,有人说我有时太冷漠。我不想解释,可能用实际来证实更有力吧。
六升七,最后一次返校,我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的不舍却好像没办法掩盖,有的同学哭了出来,我只是看着,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安慰一下。我看了看坐在我身边的她依然面带微笑,而且笑的那么自然,笑的那么甜。“你舍得吗?”我问她。“不舍得,所以现在才要更加好好欣赏一下啊,我回家会哭的。”她说,“我的心里明白这份对母校的感情,我有心。”她这几句平淡的话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我也没有说什么,因为我明白了,“心”是你藏的最深,却又最透明的东西。只要心里明白,表露不表露都不重要。
如果心里什么都不清楚,很糊涂,那么外表上绘声绘色的“表演”,只会显得更做作。
我不喜欢这样,因为我答应过我那个无时无刻都带给我快乐的同桌,要永远在内心深处为自己留下一缕最明媚的阳光。小李的父亲来看他是初夏,他带给儿子大包小包的爱吃的特产,看着父子俩用乡音传递着浓浓的亲情,我不由生出几分醋意来。漂泊在外十六年,“家”不但没能随着时光流逝,渐淡渐远,家情却日益浓稠深厚起来,我分外想念那个乡村小镇。
父亲的爱表露异常含蓄,以致我无法在记忆里打捞起整块的深情,这种感觉直到我当兵后才有个分界岭来。
今天醒得早,把这几年存在电脑的照片整理了一遍。我用单反相机拍照的最早时间,应追溯到1997年.哪年,在英国我用100英镑买了现在的二手相机: PENTAX K1000.该机型很经典,产量很大,算起上来,它首批投产的相机,刚好与我同岁.入门级之中的入门级,纯机械的,除了提供基本测光功能需用电子之外,其它都是手动.哪时想学摄影,人家说要从机械机上用起,便从纯手动开始了我的寻觅之旅.没想到,一用就是8年.开始的时候,在英国拍了很多照片,可惜回国的时候都散失了.集中拍照的时候,主要是2001年.哪段时间,在咨询公司工作,会有很多机会驻外.逢假日,便带上相机,买份地图,背上行囊,周游去了.云南很多照片,其实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我年过三十之前的半年,都是在云南渡过的,也是在这段时间,让我有时间反观自己,也反观周围,反观以前未知的世界.云南人的生活与态度感染了我。年少轻狂的我改变了很多,让我认识到“我”其实只是这个世界之中的一粒微尘。它也让我知道什么是生活.如果你都去惯了昆明丽江大理等旅游点,你也许还没了解云南,还没体会到一群纯朴的人是如何简单、知足地生活。他们不事雕琢,有种质朴的美。也就是在云南,我读了两遍〈道德经〉。到现时为止,有两个地方改变过我:一个是英国,另外一个是云南;前者让我学业精进,后者却让我处世返朴。
自此,我都保持一年去一个新的地方.去看看哪里的人和事,也放松一下心情.刻在心灵深处的记忆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座古朴的心灵城堡,城堡里盛满了我们内心难以忘怀的人与事的记忆。在城堡中央,有一块美丽的碑石,铭刻着我们心灵深处的记忆。这些美丽的记忆如一泓清泉,时时荡涤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周涛的执着,是刻在我心灵深处的记忆。我总是无法忘怀她那迷人的眼睛,自信的笑容和温和的声音。当初她在广播学院毕业后,来到一家电视台应聘,可却名落孙山。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她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请求留下来,就算是一名勤杂工。她每天忙忙碌碌地打水,泡茶,扫地,但一有空闲时间她就偷偷地练播音。她的执着就像破茧成蝶的力量,带着她让梦想插着羽翼,飞翔。终于有一天,台领导让她上台试播。她的清脆声音,她的迷人眼睛,她的自信笑容,就这样,她成了一名主持人,后来她的努力又调到了中央电视台,成为其“金牌主持人。”每当我在成长的路上遭受打击,就会想到周涛她那执着奋斗的身影,让我跨越过了困难的坎。她的执着,是我成长路上的不竭力量之泉。
希拉里的宽容,是刻在我内心深处的记忆。她的宽容,使她更具人格魅力。“她的书不可能卖得好,如果超过一百万,我把鞋子吃掉。”这是一名脱口秀主持人对希拉里自传的辛辣讥讽的评价。但是,一周内,这本书就销售了一百万册。这位主持人只好把鞋子吃掉。但这味道一定棒极了,这是希拉里特意为他订做的鞋子蛋糕,其中加入了美味的调味品——宽容。每当我与同学,父母在意见上发生争执的时候,就会想起希拉里的宽容待人。她的宽容,是我成长路上的加油站。
我们为梦想拼搏的过程,是刻在我内心深处的记忆。面对初三,我们学会了不言放弃;面对初三,我们学会了直面困难;面对初三,我们学会了勇敢与坚毅。为了梦想,书架上珍爱的小说已落上厚厚的灰尘,电脑里充满活力的游戏已被无情地扼杀,偶像的歌曲已不在耳际萦绕。我们为梦想而拼搏的过程,是心灵夜空上最绚烂、最夺目的天空。
这些刻在我心灵深处的记忆,像春风,拂去我们内心的忧伤;像夏夜,平定我们的浮躁;像秋水,滋润我们的心灵;像冬花,带给我们的灿烂…… 去心灵的深处散散步,你会发现许多你读不懂的故事。当时光的沙漏已慢慢还原,我的心已随着梦去游荡。曾经的多少坎坷,可已被心中的浪扶平。当一朵飘飞的荷花落在池面,也变得悄无声息。去心灵深处走走吧,往事的回忆也永远种在心底。倾听大千世界的美妙音符,你会发现,心灵的纯洁最美。
走进心灵深处,感受那份炽热的爱。可曾记得,父母曾牵着我们的双手,一遍遍走过宽阔的马路;可曾记得,父母手捧《安徒生童话》书,一遍遍地给懵懂的我们灌输美好的思想;父母教我们吃饭穿衣;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而我们又是否看见父母两鬓中隐约的白发?又是否看到父母越来越弯的脊柱?他们说过什么呢?没有。而我们呢?因为作业繁多就喊:“活着没意思”;因为受一些小伤便吱哇乱叫„„但在这之前,我们是否想到:他们每天是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啊!所以,关心他们,爱他们,不要总沉迷于网游,不要被作业麻木了心灵。没有父母,高官厚禄也只是冷血躯空!如果你真的爱父母,如果你真的很享受这份爱,那么,请多多关心他们,请多多牵挂他们,走进心灵深处,挖掘那份遗失的美好。走进心灵深处,拨动美丽的心弦。不要总是抱着虚无缥缈的幻想,如:“我将来要成为亿万富商”,“要成为明星”之类的,拥有美好的愿望是应该的,但悠悠历史碑,又会记载下多少人的名字?那种看似风光的明星,在风烛残年之时,又会有多少人铭记?所以,空闲时,多多关心父母,多多体贴他们。其实,在历史长河中,人,就如同小小的尘埃,但我们要活出自身的价值。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得到大家的爱,因为爱,所以记住爱,感谢爱。
走进心灵深处,摆脱无尽的烦恼。人生的烦恼是无止境的。既然早知是这样,那就放宽心态。记得高尔基曾在《海燕》这首诗中写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诗人有着如此的豪迈之情,那我们难道不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么?维纳斯虽然断臂,可她依然是美神!为什么?因为她有乐观的心态,美好的心灵。我们拥有健全的体魄,美好的家庭,良好的学习环境,这足以使我们每天带着灿烂的笑容,就像太阳花一样,对着天空,对着大地,昂首怒放!
4.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篇四
——班主任工作随笔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凉姜中心学校聂懋冰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然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而赏识教育的倡导人周弘先生也说,“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太压抑就会开裂,太放纵就会膨胀。儿童的心灵又好比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敏感而脆弱,稍有不慎就容易受伤害。”
这就告诉我们,作为班主任,作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知心人,作为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带路人,我们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是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关爱孩子幼小的心灵。下面就拿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两个案例同大家一起分享。案例一:2000年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就接手了一个人数不多,问题却很多的班级。全班24个学生,学习上两极分化严重、问题儿童较多、课堂纪律涣散、对老师不理不睬等等问题,数不胜数,在所有老师眼里这就是一个十足的“问题班”。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我真有些害怕和担心,“不用怕”,我自己鼓励自己。我接手之后,先花了一些时间了解他们,针对班上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了一次“我们来说悄悄话”的主题班会,首先,我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了我自己,然后我让学生以写纸条的形式向我倾述他们的心里话。说实话,刚开始多数学生都持怀疑、观望的态度。但我没有放弃,课后我继续坚持有意识的给学生写信,利用课余时间找 1
学生谈心,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系列活动。通过半期的努力,孩子们变了,慢慢地学生开始信任我了,有什么悄悄话都要和我说,自己有什么困难首先想到找我帮忙,甚至家中的困难也找我解决,私下里孩子们还叫我“知心姐姐”。教育家吕型伟曾说:“如果孩子能对你讲悄悄话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我对这句话还半信半疑时,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在这次半期考试中显著提高,我感到很欣慰,对班主任工作也愈来愈有信心了。
孩子们的小小进步并不能让我满足,我想要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必须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就必须用心去了解孩子。要想了解学生就必须和他们多接触、多交流,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只要我们能够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真诚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积极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与他们一同欢笑,一同忧伤,一起爬磨滚打,一齐感同身受,他们就会把我们当作“大孩子”和好朋友,一旦得到他们的认同,他们就会对我们“毫不设防”,敞开心扉无所不谈。总之,我们应该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总有一天你将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知心姐姐”。案例二:我班上有一个叫张芳(化名)的小女孩,当时算是班上最难管的学生了,说脏话、打架、抢东西、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等,比起男生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私下了解了一下这个小女孩的具体情况,她本是个聪明好学的学生,尤其体育成绩特别好,可是因为家庭原因,她越来越自卑,心理不平衡,总觉得老师、同学都不喜欢他。于是,常常找她聊天、拉家常,告诉她自己的优点。有一天,她
2突然好奇地问我:“张老师,为什么我每次犯了错你都不骂我呢?”我笑着说:“我干嘛要无缘无故地骂你呢?”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许多同学都到你那儿告我!”我严肃地说:“你要是犯了错误,是我没有把你教好;你还小,很多东西都不懂,这不能全怪你。老师相信你,有一天你懂事了,一定会改正的,你觉得呢?”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脸红红的。此后,我惊奇地发现,小芳芳变了:搞劳动时脏活、累活抢着干,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行为习惯也有明显提高……
通过张芳的变化,使我深深地感受道: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具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去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值得我们去爱。“一株嫩草,从石块底下钻出来时,它希望得到的一定是和煦的阳光,而不是暴风骤雨。”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如果我也和孩子们一样对小芳芳不闻不问,我不敢想像小芳芳会成为一个怎样的孩子。
爱心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法宝。有了爱心你才会舍得付出。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而对学生热爱之心是凌驾于对工作的热爱之上的,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爱心去发现他们的长处,用耐心去感悟他们。应该给他们以特殊的关爱,给在他们略显逼仄的心灵有放
3飞个性的空间,一旦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他们的专长,将来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人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能源,当这种能量作用于学生的时候,不用声张,学生自然会感觉到。
5.走进孩子心灵的随笔 篇五
孩子的心是细腻的
我们班的刘玄亦小朋友是个个儿小,胆儿也小的孩子,是一个曾经把妈妈说的“不读书就到街上去打流”理解成“打活牛还是打死牛?”的天真单纯的孩子。今天,我在批改《小小童心看世界》写话练习时,发现他的写话作业很有特色,他写的是和妈妈参观长沙老街都正街的事,我知道这篇作文他是用了心在完成的。于是我让他到台上来读作文,他是磨蹭着上来的,因为他很奇怪,老师在讲评了那么多孩子的作文后,怎么唯独要他这个平时不起眼的孩子来读自己的作文。自然他一开口下面的小朋友就举手示意他的声音太小,结果他的声音不但没变大反而更小了。看着他小脸上难过的表情,无助的眼神,我想如果让他继续这样读下去,他不但没有自豪感、喜悦感,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和压力。“来,老师和你一起读。”我俯下身子轻轻地在他的耳边说,他顿了一下随即感激地看了我一眼,朗读的声音大起来了,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同学们静静地听着,“两边的房子很旧了,门是木的,没有窗,房子里面黑漆漆的,有口水井在房子外边,一个老婆婆在扫地,旁边有一位阿姨在洗菜……”他的声音越来越大起来,我的声音渐渐地小下去。当他读完,孩子们仿佛感觉到什么,掌声响了起来。他带着满意的表情走下台,我发现这节课他听得特别认真。此后,他总是有意或无意的“碰见”我,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眼中流露出的信任和尊重总是让我的心在微微颤动,孩子的心如同破土的嫩芽,老师对他的一点点保护就如丝丝春雨般让他有了争春的勇气。一个多月后,收到孩子母亲的便条,上面附了一段话:非常感谢言老师平时对刘玄亦的关心、照顾,尤其是您的鼓励,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也让他非常非常爱您,谢谢您! 班主任工作-走进孩子的心灵
孩子的心是透明的
这是开学的第一天的第二堂课,学的是《找春天》。课堂上安静极了,安静得我的心里都发灰,认11个生字已是“步履蹒跚”,看图说话也是心不在焉,尤其是一些孩子那表情简直是……在听到你发出震怒的“吼声”时才会抬起头来莫名其妙地看你一眼,接着趁你没注意的时候又低下了头去。当学到第二段“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时,我预设的情景是学生们已在摇头晃脑地美美地读这句话了,可只有平时那几个挺给我面子的学生在附和着我,我想,他们是不是在同情我……真难为他们的。看样子这间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是在过春天。孩子的天空到底在哪儿?我索性让学生当春天的景物,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起来,学生们来劲了,他们藏在桌子下,小手合拢像小芽一样向上钻,他们用手托着下巴当成一朵盛开的野花,他们用书遮住头小声地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他们开心极了。我也假装拿“放大镜”在仔细地找春天,我在孩子们身边走来走去,把他们当成“小草”、当成“野花”、当成“柳树”、当成“喜鹊”,摸摸他们的头,捏捏他们的小脸,故意惊喜地说:“哇,我发现春天的眉毛了(小草),我发现春天的眼睛了(野花),我发现春天的音符了。在我的带动下,他们故意发出丁丁冬冬的声音,原来是等着我去发现春天的琴声呢。在这愉快的氛围中我看见了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听到了真正属于孩子的怒放的心声,一张张刚才还是木然的脸瞬间变的生动起来,一切尽在不言中,孩子的思维在一堂解放孩子也解放了老师的课堂中被激活,一堂课在孩子们绘声绘色地朗读中轻松结束。课后,我想为什么一堂课就不能给孩子一点笑声呢?为什么总要孩子:一、二、三,快坐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好了?一节课就是要压制着他听你把要讲的任务完成吗?在紧张兮兮的口令中,在老师的呵斥声中学生的安静和听话是可怕的,所谓尊重老师其实只是尊重老师的话语权,可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呀。学生不说话了,学生不能动了,学生的思维也就停止了。回忆我的小学,不就是那个平时凶巴巴的可一到课堂上就眉飞色舞与课文同喜同悲的老师使我爱上了学语文吗?每篇课文都有它的人文情感,如果每堂课,都给那么一小块属于孩子的空间,解放他们的口、解放他们的眼、解放他们的手,用朗读、用游戏、用表演或用情景模拟等来感受文本的情感,孩子必然建立起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孩子们回报给你的一定会是真心实意地好好听你的课。我想我不会让这样的课堂成为过去式。我已找到了一片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找到属于我的课堂的教学法,那就是和孩子一样地说话,和孩子一样地思考。 班主任工作-走进孩子的心灵
孩子的心是五彩的
这几天班上流行折纸,男生大多折坦克,下课后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凑在一块热火朝天地对战。根据我的经验,只要班上出现什么流行风,保证不是什么好事。比如:玩卡呀、玩水晶迷宫等是屡禁不止,养成了乱花钱的坏习惯又影响了课堂纪律等。可这折纸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呀,可以锻炼孩子的小肌肉的灵活性嘛,而且那群一下课就像野马一样的孩子也能老老实实地呆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折纸呢,想想,也就没有禁止这股流行风,只是再三强调不准上课折和玩。可还是有老师告状上课有人玩,禁止不是良方,可怎么疏导呢?还没等我想出招,星期五那天就出事了,这群胆大包天的孩子在几个同学的带领下往电扇上扔纸飞机、纸坦克,看着飞机坦克被电扇打得四处飞散各个乐不可支。我差点气昏了,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从今以后不准折纸,在我的眼皮底下出现一辆纸坦克就算违反纪律。自知做错事的学生胆颤心惊的看着我,我确实气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布置其他同学看书就再也不想理他们了,这下他们更加惶恐不安地看着我,也许在猜想着当天晚上父母会如何地用“竹笋炒肉”了。禁,机会难得!当我正要把这话说出口时,话到嘴边变成了“你们喜欢折纸吗?老师不准你们折纸了你们愿意吗?你们知道今天你们惹了什么祸吗?”一顿鸡啄米似的点头又是一阵猛烈的摇头后有几个孩子开始流眼泪了。此时我知道,我只用讲讲不安全用电的危害就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了。不知怎么,今天我没发脾气,学生倒有所震撼,而我的心情也不再恶劣。是啊,这事是坦克惹的祸可不是折坦克的错呀。嘿,今天我就布置这样一个家庭作业吧。折纸展示台:折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装饰美观后贴在日记本上并写一写自己的心里话。评评谁折得好,谁写得好。看到这样的作业,底下一阵雀跃。第二天交来的作业让我大开眼界,那一辆辆闯祸的小坦克精致美观,五彩斑斓、装备精良,名字新奇,还被赋予了一项项神圣的任务呢。曹雄志这样写道:你们瞧,我折的坦克叫“神鹰一号”,他可神气了,我要驾驶他保卫祖国,还要开到太空里遨游,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环绕地球一周,为国争光!是啊!孩子为什么喜欢一样东西是有他的道理的,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五彩的梦想,我小心翼翼地捧起孩子的梦想,让它们在我手中绽放。
6.走进孩子的心灵 篇六
一、在对学生施教时,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要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学科教学中道德教育是一种广义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道德教育应该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中,渗透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自然流露的教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在学科教育中,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是“身教重于言教”,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教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教育应是一个主动的行为,是生存的需要,不是社会的需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这是教育的根本。教学中教师对待科学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认真、耐心和踏实的作风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复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科学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懂得自己学科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真正的道德教育。
十三年前,我走上了讲台,当上了班主任。有一天走进教室上课的时候,发现讲台边上有一张一角的纸币,我把这张纸币从地上捡了起来,放在了讲台上,边放边说:“有谁掉了一角钱,请下课以后来认领。”我话音刚落,台下就传来了一片嘘声,更让我吃惊的是同学们都露出轻蔑的神情。我没有继续上课,拿起这一角纸币,问道:“你们当中有谁靠自己的双手赚过一角钱?”讲台下一片安静。“这钱不是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吗?”我略带激动地说:“你们瞧不起它,不珍惜它,就是对不起你们父母的血汗。”“请下课来认领一角钱。”我把钱放在讲台上,同学们都看着我,不再是不屑与鄙夷,而是一脸的尊重!
平常,我教大家学会用礼貌用语。当学生帮我拿教具时,我总是说声“谢谢,辛苦你了”;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总是让他们互相说“对不起,没关系”;当我上课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常说“请……”。其实,教语文的过程就是和学生同生活、同学习、同成长的过程。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毕业的日子,在他们的留言簿上我写下这样一句话:“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因为我知道,多年以后,他们可能不记得我上过的课,但可能记着这句话。我希望这句话能让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社会上立足,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那么,我还奢望什么呢?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要在乎学生的“在乎”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暴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它们被困在浅水里,再也游不回去了。这时,男人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儿,他在捡水洼里的小鱼并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看了很久,男人忍不住走过去说:“孩子,这么多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那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男孩儿指着那些被他扔回大海的的小鱼说。这则故事让人陷入沉思。面对成人眼中熟视无睹的小鱼,孩子却那么在乎。也正是因为他的在乎,才赋予了小鱼新的生命。这不由得使人想到我们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在乎”也很多,而我们做老师的是否会在乎他们的“在乎”呢?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孩子们的“在乎”其实很少被我们关注,即使发现了,我们也常常像故事中的男人一样熟视无睹。显然,这样的过程对于曾经有着许多“可贵的在乎”的孩于们,毫无疑问是一种深深的伤害!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渐渐变得不再在乎。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想,对于孩子们的“在乎”,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充分尊重他们因为在乎而表现出来的种种需求,甚至是异想天开的念头,否则,由于我们的目中无人而导致的急功近利行为,将会挫伤多少孩子的心灵啊!不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就不可能发现孩子的“在乎”;不进入孩子的心灵,就体会不到孩子的需求。孩子们在乎教师给他的一个微笑,在乎教师给他的一个发言机会,在乎教师给他的一个奖,在乎教师给他的一个改错机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爱的使者,用爱的心灵去关注孩子们的每一点需求,更能激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不断产生更多的“在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回答问题出错、作业有问题等,都可以再来一遍。但如果挫伤了一颗稚嫩的心,就可能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痕。教师尊重、珍视孩子们的“在乎”,让学习变成孩子们最快乐的事,让他们的心空蔚蓝起来。这不是给予,而是对孩子的真诚奉献。
有一次,班级卫生评比,我们班没有拿到卫生流动红旗,我劈头盖脸地把全班同学训了一通。训完之后,劳动委员找到我要求辞职。我问她为什么这次没有拿到流动红旗,她十分委屈地说:“我分派的任务,大家都完成了,您不也看到了吗?为什么没拿到流动红旗,我也不知道!”我心中一颤!这次大扫除,我是亲眼所见的,同学们都很尽心尽力,我在乎的却是所谓的“第一”,而忽略了同学们大扫除时所付出的辛苦。可这“第一”比起他们劳动时那种不怕辛苦、互相协作、团结友爱的精神,这第一又算得什么?作为老师,我不禁有些惭愧:我自己又承担了什么责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是否应该经常问问自己:“老师,您更在乎什么?”
三、正确看待学生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应从学生“犯错误”中寻找最佳的教育时机,使学生健康成长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在回忆自己小学老师武钟英先生时说,他自己从小是个名副其实的“差生”,在武先生教他之前,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已创造了三次留级的“光荣记录”,凡教过他的老师都断定他是“聪明面孔笨肚肠”,对他已不抱什么希望。可是武先生教他们班不久,就把钱梦龙叫到办公室里,对他说:“老师们都说你笨,现在我教你查字典,希望你能学会,证明自己不笨。”在武先生的指导下,钱梦龙学会了查字典,而且接受了一项任务:自备一本字典,以后先生每教新课之前,先由他把课文中生字的音义从字典中查出来,抄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钱梦龙老师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武先生的信任,真使我在受宠若惊之余感到无上的光荣!为了不负先生的信任,我竭尽全力把这项任务完成得无可挑剔。”更让他难忘的一件事是:在他小学毕业时,武先生在他的成绩报告单上写的评语,第一句竟用了这样的措辞:“该生天资聪颖!”这句话,使一个长期被自卑困扰的学生从“厌学”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开始踏上一条渴求知识的新路,并由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如果钱梦龙没有遇到武先生,如果他的成绩报告单上一直是不及格的分数,结果又会怎样呢?正因为武先生能正确看待他学生的不足,并不是一味地加以否定,而是从中不断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乐趣,感受到生命的尊严。那么,他们就能对生活充满憧憬,对生命充满热爱!让我们牢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在他们心中激发自豪感、自尊心——这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
我曾经也上过“最后一课”。有一天在我课上到一半的时候,班上又乱哄哄的,我忍无可忍高声“咆哮”:“好吧!既然如此,下完课我就辞职!”我的话讲完,怒气喷发完,伤感自心头而起:“同学们,你们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应该努力学习,可你们总是那么调皮,不听话!希望你们记住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再见!”讲到这里,我自己的眼泪禁不住地流了下来,此时,教室已是哭声一片。下课以后,同学们都围着我,不让我离去。他们个个都向我保证,我勉强地点点头。没想到从那以后,乱糟糟的班级一下子变得号令整齐、纪律严明,整个班级也逐步走上了正轨!
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尊心的,犯错误在所难免,关键在老师怎么教育,如果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前几天,有个学生对我说,班上有些同学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家长在签字时,顺带狠狠地揍了他们一顿。我不由地愣住了。本来我想,试卷给家长签字,不是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辅导吗?并没想过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看来,事实并非如我所愿,我得改变一下做法。于是,我同意他们可以向我申请不签字。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露出了笑脸。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我又一次成功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7.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已用! 篇七
开学以来,我班由原来的四十五人变成了三十七人,从数字上感觉轻松了很多,但是从心里感觉还是一样不轻松。因为那天的一次家访,让我走近了一位学生,走进了她的心灵,使我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要真正地了解他们,设法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最近一个星期以来,崔婷婷同学连续几次家庭作业没完成,课堂作业也很马虎,更使我感到疑惑的是,那天连她最感兴趣的数学作业也没完成,课后我也留心观察了她的一些举动,发现本来性格活泼开朗的她近来常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脾气暴躁。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那天我拨通了她妈妈的手机,可她妈妈却没空来学校,因为她在外地打工。并且和我在电话上开始了长谈,通过与她妈妈半个多小时的交流,我才突然醒悟。
从她妈妈处我得知,她的父亲在白音华上班,一年也回不来几次家,她的妈妈又经常在外地打工,也很少和孩子见面,崔婷婷就是跟着爷爷奶奶常年生活在一起。虽然在经济上父母总能满足她的要求,但是对于女儿的学习情况,感情方面有些什么要求几乎不问不闻,所以平时的崔婷婷连个说知心话的人也没有,特别是最近由于假期爸爸妈妈在家里陪她待了将近一个假期,之后又各自忙各的工作去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孩子的那种孤独感又来了。所以才会造成今天的结果。交流结束后她妈妈很诚恳地表示,今后无论多忙也要对女儿尽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尽量抽出时间多陪陪她。
家访之后的第二天,她高兴地告诉我,说她妈妈给她打了电话,和她聊了很久。说着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接着连续几天她的家庭作业完成得很好,几天以后当我又问起她在家表现时,她美滋滋的告诉我说她爸爸要休假回来了。看着她脸上露出的幸福、自豪的笑容,我在心中默默地祝福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一直有这份关爱陪伴着她!
5、不经意间的感动
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和孩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总有一些不经意的片段,恰恰是这些小小的片段凝固成永恒的感动。
教师节这一天,当我刚跨进校门,身边便被一群孩子围住了:“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节日快乐!”伴随着那唧唧喳喳的祝贺声,几双小手递上了一张张卡片、一朵朵的鲜花。此时此刻,做为一名老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感谢这些孩子真挚的祝贺,收下了他们的卡片和鲜花,继续向办公室走去“老师,这个送给你。”我又被一名叫浩浩的小朋友给拦住了,只见他的右手小心翼翼的托着一个象油菜籽一样的小东西,我正疑惑着,他又说:“老师,这是一粒牵牛花种子,你只要把它种下去,明年就能长出美丽的牵牛花。”“喔,太谢谢你了。”“我昨天晚上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到送你这个礼物的。”浩浩扑闪着一双大眼睛,两颊涨得通红。“好,我一定会把它种下去,到了明年,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牵牛花,好吗?”“耶”,他欢呼着飞奔向教室。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你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粒种子,而是在教你的老师播种美丽的希望!
8.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篇八
保亭中学赵克念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拥有心对心的尊重,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
现代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往往比较脆弱,情感的依赖性比较强。不少学生过于娇惯,很多家长不敢说不敢管,都依赖于老师教育。其实孩子也渴望着自己的老师,既是师长,更是朋友,期望与心目中尊敬的老师有朋友式的感情交流。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用爱心去培育心灵;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逐步增长教学技能;在播撒爱心的同时,我也收获着一份份爱的回报。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认为最美的方式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真正拨动这根心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老师。通过交流互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从而老师更能走进学生心灵。
我和学生相处和交流非常融洽,我的做法是:第一让学生走近你,第二是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灵。如何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到与学生心与心地交流?我认为应从转变我们教师的观念开始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作为教师的爱心与责任心
爱心——是走进学生心灵的保证,教育是爱的艺术,是心与心的认同,是心与心的升华,是心与心的沟通。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个他要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家,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以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都要以自己的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这都说明教育需要爱,只有爱,教师才能真正地走入学生心灵。
要有责任心的去了解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对于男生我采用勾肩搭背闲侃法,对于女生我采用漫不经心访谈法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
1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这样,我感觉学生就会更多地为朋友我来考虑,对于管理班级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充分体现了爱心和宽容。如我班的一位同学,总是不爱上学,有逃学行为。我就耐心的教育,走近他和他主动交谈,以真心打动他,让他感觉此时的我不是老师而是特殊的朋友。经过多次交流我终于找到了事情的原因,由于父母的溺爱和娇宠,到学校住宿吃不了苦,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制定了一系列的办法,从而转变了他的观念,现在此学生再也不逃学了,学习成绩也赶上来了。教师的关爱,换取了学生的认同,师生关系的融洽,相对地也树立了班主任的威信。
二、详细的了解学生的一切情况
我最深的体会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底细”,教师的工作才能对号入座、对症下药,才能由外在的表现洞察学生的内心深处,教师主要应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兴趣爱好、对学习的态度、习惯养成等方面。我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走访或电话联系了全班学生家庭,和一些他们以前的老师。走近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只有这样教师的教育才能知己知彼。教师知晓了这些,就为走进学生的心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真实而准确地了解学生个体随时的反应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注重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无论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还是整体的管理,都依赖于这种交流和相处的方式,和学生沟通的方式,我常用的是交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教育导人、鼓舞人和鞭策人的工作,更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的具体体现,也是办学必须遵循的原则。谈心工作,它细腻、实用、有人情味。我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一般不会粗暴地乱批评一顿,而是找学生耐心谈话,以心交心,如我班的董秀、唐中和同学,在一段时期成绩明显下降,我了解情况后发现,均是由于心理、家庭与情感引起。我一面与家长沟通,一面与他们多次沟通,使他们从感情的旋涡、家庭的复杂关系和众多的心理问题中很快的走出来,他们的家庭关系跟和谐、把握感情更成熟和学习成绩上升更快了。
三、平等的尊重与理解学生
教师,一种光辉的职业,被社会各界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人物,是敬而生畏的对立面。每一位学生在尊敬的基础上都渴望教师能放下尊贵的身架,坦诚、平等地走进自己的心灵,成为可以倾诉的朋友。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们更自觉地认同你,并接受你的教导。
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也要学会尊重学生,让学生做什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班级的事让学生自己干,例如我班的班会、黑板报等。要充分信任学生,并能宽容学生,我经常给学生说:我允许你们犯错,你们毕竟是孩子,但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遍,如果一不小心犯了但决不允许犯第三遍,因为事不过三,到那时,你们一定觉得没有尊重我,因为尊重是相互的。我班有一个A同学由于众多因素,导致与家长、同学关系紧张,成绩直线下滑,后来我了解情况后找他的家长和同学面谈多次,并帮助他分析他所面临的状况和回出现的后果后,现在A的变化真的很大,对家人,对同学,对老师,对朋友,她都能以礼相待,学习态度也更好啦。因为我经常会参加学生的一些活动,因此他们也把我当成了最好的朋友,有什么心里话总会对我说。身上长痘痘,今天遇到了一件什么高兴或烦恼的事,某某说话不文明,谁进了网吧,大事小事,不要我去问,我都会了如指掌。从中我也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老师只有放下姿态,平等地对待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也只有平等对待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四、不断的学习与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班主任要有闪亮的人格魅力,能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青春谱写着辉煌的教育诗篇,以自己的忠诚和执著维系着绵长的文化繁衍,以自己的希冀和神往描绘着斑斓的成长手记,以自己的理念和憧憬铸造着坚强的未来人杰等都要求我们要深厚的文化功底、高深的专业水准和全面的知识,这些要靠我们不断的学习而来。
五、绝对保守我所知道的学生的秘密
为什么要这个呢?其实在我们普通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如此。只有我们能保守这属于我们之间的秘密,学生才相信我们,才愿意把他们说知道的告诉我们。
9.走进心灵的绿洲 篇九
一、沙漠绿洲对比,突出变化之大
在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找到描写沙漠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引导学生抓住“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和“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中的“白茫茫”“全是……硬硬的壳”等具体语句,让学生感受沙漠的广袤无垠、荒凉、毫无生机。然后问学生:“面对着这么多困难,阿联酋人民有没有气馁?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战胜了困难。让我们走进迪拜,看看从原先的无水无土、风沙漫天现在变成了怎样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观看一段表现迪拜现在风景的录像。“你为什么发出了‘哇’的赞叹声?你想说什么?(现在的迪拜真是太美了!)美在哪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此时迪拜的美丽风光,你能找到两个关键词语吗?(绿树成荫、鲜花遍地)读着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树?树像什么?看到了什么花?(说一些热带花的名称)”此时,学生的心中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反差,脑海里会产生疑问。我于是趁势引导学生质疑:“读到这儿,老师的脑中浮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疑问?”(既然沙漠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为什么白茫茫的沙漠上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呢?)学生心目中的“沙漠”和“绿洲”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自然会产生疑问: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从而产生了探究下去的动力。
二、注重朗读指导,突出环境恶劣
在指导学生朗读“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这句话时,我是这么指导朗读的:
师: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这儿的土到处都是咸而板结的。
师:水是咸的,土也是咸的,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什么叫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如果让你在这儿生活,你会觉得怎样?
生:我会觉得很痛苦。
生:我觉得难以生存。
生:我觉得真不是人待的,一天也待不下去。
……
师:你能加上语气词来读一读吗?
学生加上“唉!”练习读“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师评价:你为生活在那儿的阿联酋人民而(惋惜、痛苦、难受、难过)。
三、研读关键语句,体会改造艰难
让学生思考“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样的沙漠变成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的?默读课文第3至7自然段,用“——”划出阿联酋人民是怎么做的句子。我着重让学生去找出具体描写阿联酋人民动作的词语,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买来、买来、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等词。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这三项工作中哪项工作做起来最难?学生经过比较思考,认为“挖去”这项工作最难。因为阿联酋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面积很广,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要挖去的又是“咸而板结的沙石”。(我补充:迪拜的面积有3885平方公里,约有120个界牌镇、1000个界牌中心校这么大,要把这么广袤的土地上的沙土全都挖去,难吗?)让学生通过抓关键句中的动词明白:改造沙漠是一项艰苦的艰巨的任务,阿联酋人民是克服了千辛万苦才改造成功、创造人间奇迹的。这样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切感受阿联酋人民把沙漠改造成绿洲的那份艰难、那份不易。
四、总结升华情感,走进心灵绿洲
最后我总结道:“正是因为有了阿联酋人民的精心侍弄,才有了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才有了沙漠中这块珍贵的绿洲。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有千言万语想说。”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我想对阿联酋人民说——;目前,我们镇江正在争创“国家级生态市”,我想对自己说——;我想对同学说——;我想对破坏环境的人说——……课文学到这儿,学生们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走进了文本,走近了阿联酋人民,与他们产生了共鸣,很自然地倾吐起自己的心里话:我想对阿联酋人民说,你们能在沙漠中改造出这么多的绿洲,你们可真了不起!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我想对自己说:我们也应该像阿联酋人民一样不攀树枝,不摘鲜花,或是在草坪上行走,做一个环保小卫士。我想对同学说:我们也应该努力把沙漠改造成绿洲,愿我们的世界处处是绿洲,再也不见沙漠……此时此刻,课文的价值理念——“环保”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们也走进了心灵的绿洲。我相信这节课一定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走进古人的心灵】推荐阅读:
用理解走进孩子的心灵10-23
走进学生心灵的舞台教学论文08-08
走进经典润泽心灵07-08
《走进心灵》读后感09-26
古人关于桃花的诗句09-23
古人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言07-25
古人描写雪的诗句08-08
古人对中秋佳节思乡的经典诗句08-06
古人如何调养精神06-24
古人学习名言警句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