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入学教育

2024-06-25

商务英语专业入学教育(精选8篇)

1.商务英语专业入学教育 篇一

一、专业介绍

(1)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行政管理专业面向政府和事业单位培养行政管理人才,同时,该专业人才也适应于企业行政管理方面的岗位。众所周知,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行政管理改革已经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加入WTO后,政府迫切需要懂得现代行政管理知识的人才来弥补知识的断层,与国际接轨,应对国际竞争。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人才的更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这一点从这几年来公务员的大规模招考可以看出来,十七大以来,大批年青的、具有高等学历特别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官员得到重用,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向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培养人才。中央近年来一再强调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组织,繁荣社会事业,该专业应运而生。包括我省在内的全国各地,这几年来都举行了专门的事业单位招考,大量补充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3)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介绍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社区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由于我国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创建和谐社区的需要,能够胜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群众教育、宣传、文化、卫生、娱乐、健身等活动的管理与服务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该专业面向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或人事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当今社会,不管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企业的竞争,竞争的核心都已经从物质资源与资金的竞争转移到人才的竞争上来,特别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里,掌握了人才就掌握了核心竞争力。“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葛优语,出自电影《天下无贼》)。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授人才开发、培训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致力于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当今社会的热门专业。具体到我们的国情而言,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社会人才管理的要求,社会亟需一大批具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

二、学习建议

(1)培养一个平和的心态。好心态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当今社会总体上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但请大家坚信一点,任何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功其最坚实的基础总是自己的实力,同样,一个正常的社会总是需要一批人扎扎实实的做实事。不要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不要盲目地随大流,不要一味地发牢骚,“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学会把每一次的抱怨与压力转化成学习的点滴行动,经常问问自己:“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是我兴趣的?什么又是我应该做的?”找到一个目标,一步步地前进,走多了,走远了,这条路就是你的路!

(2)多读书,读好书。学生的本份就是读书。现代人一生最宝贵的读书时间就 1

是大学,大学之前是为考试而被迫读书,大学之后是为生活奔波而无力读书。大学不读书,枉做大学人!基础的理论与知识积累是做好每件事的基本功,读书人也许比不上不读书人成功得快,但一定比不读书人成功的基础来得稳定,来得可靠,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社会中人总是后悔没读书,或者后悔读书少。多读书,还要读好书,好书的标准没有定论,但对于大学生而言,读书一定不能局限于教科书,能够给你启发的书就是好书。茫茫书海,总有几本书是你喜欢的,感兴趣的!找到它们,阅读它们,这就是你一生的本钱。

(3)这四个专业都是管理学专业,管理学要学得好,不仅要学书本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应用书本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管理经验。管理学本质上是学习对人、事、物的管理,实践无处不在,管理同样无处不在。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空间,安排自己的日程,养成自己的习惯,规划自己的人生;几个人的时候,可以学习如何尊重别人,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了解每个人的性格;一个集体的时候,可以学习如何管理大家的事情,如何做一个领头人,如何与其他集体沟通,如何与领导老师打交道。建议大家多多投入参加各种校内实践,比如课堂实践和社团活动,多多参加各种校外实践,比如社会调查、暑期工和钟点工。

2.商务英语专业入学教育 篇二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4年报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成绩为例。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包括教育学原理专业、高等教育学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这次硕士研究生英语考试中, 共有400人报考, 其中教育原理专业44人, 占总人数的11%;高等教育专业68人, 占总人数的17%;教育经济管理专业26人, 占总人数的7%;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62人, 占总人数的65%。

1.2 研究方法

用Excel输入数据, 包括每名学生的考号、报考专业、得分等内容, 然后用SPSS19.0统计软件, 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

2. 结果分析

2.1 考试结果和总体得分情况

本次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英语总分为100分, 共有400人参加, 得分均为有效成绩。其中最高分为84分, 最低分为13分, 平均分为53分, 标准差为12.73。 (见表1)

2.2 报考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情况

报考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的四个不同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 经整体方差分析后证实存在统计学差异, 其中F值为10.24, P值为0.00。进行不同专业q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要优于其他三个专业学生的成绩, 成绩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义。高等教育学专业学生与教育经济管理专业比较, 也有统计学意义。教育学原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比较不理想, 低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和高等教育学三个专业的学生, 与其他专业学生的成绩比较, 也有统计学意义。

2.3报考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按分数段比较及优良率情况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的资格线, 该校属于A类地区, 单科分数线不能低于50分, 因此, 选取50分以上分数段的人数作统计, 把50分以上的学生成绩列入优良。本次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成绩50分以上者共有256人, 占到报考总人数的64.00%, 其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优良率最高, 为68.70%。教育学原理专业的优良率最低, 为47.73%。其他两个专业学生的优良率分别为50.00%和61.76%。这表明绝大多数考生的英语成绩都顺利达线, 只有部分学生出现因为英语成绩不达线而影响初试成绩的情况。 (见表2)

从不同专业英语考试成绩的分数段来看, 整体英语成绩呈现正偏态分布, 50~60分数段的学生最多, 为131人, 占总数的32.75%, 30~40分数段和60~70分数段的学生也比较多, 分别占到了20.75%和24.50%, 其他分数段成绩的学生较少。上述统计结果表明, 虽然绝大部分考生成绩能顺利达线, 但成绩较好者比例偏低, 70~80分有26人, 80分以上的考生仅有1人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最高分, 为84分) 。另外, 根据上表的统计, 我们不难看出, 达不到国家线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36%。这部分人不具有参加该校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资格, 其中有20.75%学生可以考虑调剂到B类地区或者C类地区, 但仍有15.25%的学生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 这部分考生与向往已久的研究生生活失之交臂。

3. 讨论

英语作为考研必考的公共课之一, 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每一名考研的学生要复习的最重要学科。它的成绩状况直接影响着每一名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 为今后更好地从事科研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在招生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英语成绩。依据《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中对大纲的援引内容, 考研英语命题已比较成熟。就大纲评价目标里的语言知识而言, 2014年考研大纲强调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性结构, 强调对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词汇的掌握, 强调考生应该能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语法知识和5500个大纲词汇。就语言的技能而言, 大纲突出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对于阅读, 强调考生应该能够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 (其中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的3%) , 还要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或介绍等。关于写作, 则强调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 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 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 (实际就是应用文和图画作文) ”。[2]总体看来,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仍然是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主要测评目标。这就要求考生在英语知识学习的同时, 还必须加强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

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可为考研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础, 然而, 英语学习实践表明, 学生很难在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的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阶段英语课程开设的不连贯性。高等学校只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开设英语课程, 而研究生英语考试是在大四阶段。这就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正规课堂英语教学的学习, 打断了英语学习的连贯性。另一方面是考研英语的难度系数偏大。考研英语是一种选拔性考试, 它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及以上水平, 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 所以其难度要保持相对稳定。考研英语大纲是对六级大纲的补充和升华, 体现了英语学习的阶段性和考试的梯度性。它不仅要检查大学英语的学习效果, 还要为招生单位选拔优秀人才, 所以它必定有一部分难题, 有意加大难度, 拉开考生的距离。[3]

4. 建议

要提高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 从学校角度来说, 应注重大学英语教学。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大学生就业面临重重考验。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高校质量工程, 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和作用。英语教育质量的保证, 需要相对稳定的学生素质、合格的教师队伍, 以及良好的校风学风。教学部门和任课教师, 各尽其能, 把教学质量放到中心位置, 才能求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通过四六级的同学开设高级且实用的英语课程, 切实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 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及应试能力。[4]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评估一项重要内容, 考研英语成绩是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关注大学英语教学,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才能真正发挥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作为公认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英语水平考试的作用。

从个人角度来说, 学生要刻苦努力学习。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 如果决定考研, 就要提前着手准备英语, 通过做阅读理解来巩固单词, 平时要多读多看多写。充分有效利用历年的真题, 对于做错的题目, 要彻底地弄明白原因。对于四六级已经通过的同学, 也要加强练习, 意识到考研英语与四六级英语的不同之处, 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学习兴趣, 对英语的学习要充满信心和热情, 具有恒心和毅力。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 学生要学会快速收集考研信息和资料, 在学习劳累时, 上网查阅考研最新动态;在吃饭时, 与同学好友交流学习经验, 解决学习难题。还要善于总结经验, 对于相似的单词进行分类记忆, 同一类型的文章要进行分类整理, 以便于后期的复习。

参考文献

[1][3][4]江陵.考研英语成绩分析及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110-111.

3.商务英语专业入学教育 篇三

关键词:独立学院 英语专业本科生 入学能力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基金”基础英语教学团队”(2013jxtd113);2014年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以内容为依托(CBI)的语言教学模式下英语听力课程研究——以安徽省独立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4jyxm722)

一、引言

很多学者如王初明(1990),马广慧,文秋芳(1999),戴炜栋,束定芳(1999),王立非,文秋芳(2004),胡卫星,濮建忠(2011)等都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做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外语水平,母语写作能力,学习动机与学习者性格,写作任务与条件,写作练习频率和元认知能力等对英语写作能力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1][2][3][4][5]。其中的外语水平,对于刚入学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就指“入学能力”。

2000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指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写作“入学能力”需达到“能根据提示,在20分钟内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无严重语法错误,意义表达清楚,能改写课文内容,能书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等应用文,格式和行文无严重错误,书写规范。[6]”客观来讲,并非每位英语专业本科生都能达到这样的入学要求,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为了弄清楚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写作“入学能力”究竟是一个什么状况,笔者拟通过问卷调查和写作实践能力考察,以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102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综合评价学生的写作“入学能力”。

二、高考英语成绩调查

作为在中国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高考英语成绩,还是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学生们的英语能力。笔者首先对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入学英语成绩,进行统计。可以看出,高考英语分数在130分及以上的共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9%),120~129分共1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8.6%),110~119分共3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0.4%),110分以下的共4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8.2%)。分数为120~130分以上的人数总共才占总人数约21.5%,而110以下的人数所占比率竟然高達约48.2%,很明显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即英语“入学能力”不是很高,这很可能就是造成其大学时期英语学习效果低的一个很大原因;另外一方面,即使有些地方对高考英语单科成绩有要求,但由于单科成绩也是试卷各个部分的总和,学生具体的英语写作能力也很难体现出来,于是笔者又对这些调查对象做了问卷调查和英语写作能力测试。

三、问卷调查

在进行写作测试之前,针对英语写作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写作有着强烈的畏惧感,并且关于写作的自我评价非常低。有约61.8%的学生对于写作感觉焦虑并且感觉完成写作很困难,仅仅只有约30%的学生对于写作训练很有兴趣并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对写作无所谓。并且不论焦虑不焦虑,有将近93%的学生认为自己写作能力差的原因是词汇量少和语法差。

四、写作实践调查

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在高考结束到再次高强度接触英语,时隔了很长一段时间。笔者在学生正式上课一周后进行了写作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写作“入学能力”为依据,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结果发现,学生的写作“入学能力”差到令人难以置信,具体表现为:书写格式错误严重;语法错误严重;母语迁移影响严重;语法错误严重;母语迁移影响严重;语篇意识很低。

(一)书写格式错误

学生们的写作结果所反映的书写格式错误包括题目的书写格式错误,大小写错误,缩进错误以及标点符号错误。在给定题目的前提下,没有一名学生的题目书写格式是正确的。有89.2%的学生有意识地将题目居中,但没有一名学生意识到除了首字母大写以外的大写问题。有不到10%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了大小写问题。例如:将表示“我”的英文单词I还有人用小写i来代替;首字母大写出现里了this moment的写法;句子用小写字母开头。上面所列的三个错误例子都属于连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能避免的错误。在标点符号错误中,有高达95%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逗号和句号使用混乱或者书写混乱问题。

(二)语法错误频率非常高

语法错误涵盖了语法知识的各个方面,笔者在只针对围绕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即应该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解决的语法问题进行调查并举例。

1)可数名词的单复数错误问题。例如: We have to write some article, passage, and essay.

2) 主谓一致的错误问题。例如: …teacher teach us to use sth …

3) 时态错误问题。 例如: When I saw the book for the first time, I think it is ...

4) 谓语动词和系动词使用混乱错误问题。例如: I am go to the college.

5) 间接引语的语序错误问题。例如: I do not know what will I learn in this class.

4.商务英语专业入学教育 篇四

思想政治教育学:

1.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

3.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的途径

3.如何在执政理念和制度创新的结合上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4.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个和解”思想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什么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分析

信息来源:[欢聚资料网]--

怎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人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那么,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和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怎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人心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探索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立足于现实,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体现人性化,贴近民众生活实际,符合民众利益,能为民众提供心灵引导

马克思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自然不能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而存在。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现实需求,其理想目标与价值原则的设定与形成要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实践基础,能够切实解决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能够真正促进社会和谐、支撑科学发展。只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被人们所掌握和接受,人民群众才能不断增强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在这个意义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关注公民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关注人民生活水平,关注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的满足,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人的现实发展。人民群众只有直接和真正地在现实中获得方方面面的实惠、利益和幸福,才会真切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而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以公众的现实生活与利益需求为指向,既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也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启蒙语境下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前者而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指出,完善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的需要得到较好满足的基础上的,它汲取了发达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而又超越于它,它批判资本主义的非人性而寻求人的自由与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是一种基于实质合理性的诉求,它理应以现实的发展成果作为理念支撑。就后者来说,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启蒙带来的是人们世俗意识的觉醒与增强,工具理性的张扬使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现实权益的满足,对远大精神价值的偏爱一定程度上逐步让位于实际物质财富的寻求与自主生活方式的确定。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以往的意识形态建设之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效果不够理想,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在于脱离了人们的生活实际,忽略了社会主义与人民之间存在的价值关系,离开了人民这个价值主体的需要去认识社会主义。而价值主体的缺位必然导致对社会主义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理解,从而形成了种种不正确的认识。这对于我们的教训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是基于人的现实需要与发展的,必须充分人性化的,而不能带有过于僵硬的意识形态色彩。

当然,要求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基点,并不是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性与规范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发展目标,它必定高于现实、超越现实。也惟其如此,它才会具有感召、激励、教育和鼓舞的功能。但是,这种超越性决不能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不能仅仅依靠脱离现实的远大理想本身来支撑。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曾说过:“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这样一种理想要源于经验,来自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要能够涵括人们生产、享受、发展的各种利益需求。利益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内容和本质,是激励和支配人们活动的能动因素和真实动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正因为如此,任何价值理念如果过于抽象、高远,缺乏现实性的人文关怀,以致脱离了人们可预期的利益,必然会陷入窘境。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被利益和现代性价值观双重启蒙,一种价值体系必须越来越贴近现实,为人们的权利与利益声辩或立言,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认同。理想决不能脱离现实,离开客观存在的实践而空谈理想,理想只能离我们越来越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处理好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具有包容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体现共同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其时代特征。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市场经济的历史时代。经济的市场化与个体的独立化重新塑造着人们对生存意义的判断,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的私人化、多样化。所谓私人化是指,原先大一统的、适用于社会整体的、渗透于生活方方面面的强制性的一些价值理念渐渐褪色,个体的独立、自由选择使得生活意义的决断保留在私人手中。所谓多样化是指,基于自由选择基础上的个体价值理念的丰富性与差异性。这种价值观的私人化与多样化构成了当代价值观的所谓市场化格局:不再是单一的被动接受,而是在广大价值域中的自主选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这样一种价值观的市场化格局在我国现阶段

已充分显现。

在当前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面对这样一种市场化格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要从包容整合凝聚上下工夫,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方面,在思想领域,只有“多”而没有“一”必然分化。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在思想领域,只有“一”而没有“多”必然僵化。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不可能使一种意识形态来取代所有其他社会意识的存在,党需要从巩固执政的思想基础这一角度出发,更多地思考如何整合凝聚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因而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同时,还需要积极贯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价值导向,确立承认多样、坚持主体性的正确态度,在多样中树主导、在差异中求共识、在多变中争主动、在竞争中显优势。只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各类思想文化主体才能自觉认同和接受主导思想文化,才能得到整合、凝聚和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要着眼于发展、致力于和谐,通过尊重差异与包容多样,而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当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不是无视社会思潮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间的分野,不是放任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更不是放弃或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为我们的态度是明确而一贯的,即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坚决反对腐朽反动文化。这样做,只是要通过思想文化领域的整合,充分利用各种思想资源,凝聚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这样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建设方针不但具有积极的整合凝聚功能,也必然会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发展。以前,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上的失误在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了僵化的理解,对其他价值观常常采取排斥和斗争的方式,与其他价值观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历史证明,这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发展是不利的。实际上,在目前多样化的价值观中,除了某些落后、腐朽与敌对的以外,大部分的价值观念对主导意识形态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主导意识形态应具有包容性,渗透到人民群众的各类需要中去,为人们多样的现实生活提供核心价值观念;主导意识形态应具有兼容并蓄其他价值观念合理成分的气度和能力,在与其他价值观念的共处中提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一旦主导意识形态失去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包容其他价值观念的能力,并人为地阻隔同其他价值观念和文化资源的联系时,将会导致自身越来越贫瘠,越来越枯竭。这样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建设方针,要求社会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必须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而这样一种建设方针与研究态度也必将会使其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调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谋求思想共识,这必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体现与包含各方并为各方认同的共同价值,进而在很大程度成为一种具有广泛认同性和共享性的价值理念体系。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要考虑到社会主义价值的先进性要求,更要考虑到以现实为基础的价值理念的共同性与广泛性要求,且在内容逻辑上也应具有层次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必须在相对稳定的民众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与党的最高价值观之间做相对区分,它的内容既应包括高层次的、先进性的价值要求,也应包括作为社会生活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只有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的最大实际,才能为增强其建设实效奠定坚实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这种共同价值观的建构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纯靠绝对化意识形态的全面灌输与政治权力自上而下的管制来进行,不然只能形成一种虚假认同的表象,而内在的价值与利益冲突不能得到根本的释放。在受市场经济洗礼与当代价值观念熏陶的现代个体之自主自律意识与利益感空前增强的今天,共同价值观的建构与形成必须要经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讨论。多样的价值理念之间应该能够充分探讨、自由交流、彼此协商,相互交融。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构筑共同价值就必须奠立于充分的参与、互动和广泛的讨论交流之上。当然,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予以整合与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注重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以合理的政治共识为基点,上、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进行共同价值观的积极建构与维续。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概括应简要明晰,从中进一步提炼出基本价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表述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讲,这种表述在理论上是宏观的、框架性的、较为完整而全面的。然而也应看到,这种表述更适合于严谨而正式的党的政治文件,而对于广大普通民众以及宣传而言,则需要做进一步简明扼要的概括与提炼。目前,不少社会普通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上述表述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进一步概括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应用比如公正、自由、和谐等简明扼要的范畴来表达。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包含丰富内容的、框架性的价值系统,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则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最根本的观点、最概括的表述和最简明的提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灵魂。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在概括上应做到集中凝炼、内涵普适、表述准确,既要注意思想的深刻性、适用的广泛性,又要鲜明生动。体现核心价值体系本质和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由于深刻凝炼而简便易记,在宣传效果上会更为理想,更容易凝聚社会成员的思想,让人铭刻在心,并使之渗透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而发挥巨大而持久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像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所提的自由、平等、博爱,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提出的“国家至上、社会为本、家庭为根、尊重个人、协商共识、宗教宽容”,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获得迅速认同,除其特定的价值内涵外,这种表述形式上的简捷明快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在国内学术界并无统一的意见,不同的学者从不尽相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既有相同的概括,也有相异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在此不欲提出自己的概括,只是要指明在概括时应注意的原则。首先要注意借鉴和吸纳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产生的各种价值体系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尤其是要批判性地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所提出的自由、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这类价值理念虽然最先由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但并不为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并必然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凸现出来。当然,这些理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条件下,实现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其次,更应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本来就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核心价值理念的中国特色与民族性必然会使其更易为人们所接受与认同。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许多价值观念在今天仍然具有传承价值和借鉴

意义,如和谐、诚信等等。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们拿来就用,而是要创造性地转化为当代中国社会需要的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第三,应体现对人本身价值的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概括应包含自由;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概括应体现人与人之间所秉持的价值原则,比如公平;社会主义之所以称为社会主义就在于其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概括应体现对于社会本身的价值原则,比如和谐。以上自由、公平与和谐并不是笔者的刻意概括,只是为了表明概括时所应注意的个体、人际、社会三重维度。第四,应体现时代精神和反映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根本要求。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要靠现实成就的支持,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其建设还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其建设成功与否最终也必然要由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来决定。如果我们在现实发展中面临许多问题,像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环境污染,经济衰退等等,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程度不同的受到损害,那么,人们就必然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一定的排斥情绪,因为理念与现实不符,甚至有可能理念越强化,公众越排斥。如果我们在现实发展中能够较为成功地面对各种挑战,经济健康发展,民主有序推进,公民权益得到保障,民生得到保障,社会安定有序,总之,各种问题得到较为有效地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就获得了强大的现实动力与实践基础。正如邓小平所言:“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

以现实的发展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要注重有效的宣传,以最大程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因为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否则,往往会因不好的宣传方式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受到质疑。

对于宣传工作而言,一是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从革命战争年代和阶级斗争年代立足于教育人、改造人的功能,转向更加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和激励人,从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功能定位。”二是要从实际出发,让人文关怀常态化、日常化和感性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不同层次的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切忌搞一刀切。同时,宣传工作应面向感性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群众精神世界和社会心理,摸准公众思想实际,了解群众心理的变化特点和趋势,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价值理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融入现实,为公众提供“心灵鸡汤”。这种春风化雨式的宣传教化方式有助于公众在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达成认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要有效协调各种思想宣传工作的手段和工具,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把增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作为对社会大众进行思想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人们思想空前活跃、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工作就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进一步增强传媒运用能力和舆论影响能力,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推进社会和谐。四是在宣传的语言

5.商务英语专业入学教育 篇五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决定,2010 年起开始实施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这是自1996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的决策,有效引导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的相关工作,切实保障生源质量,从而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2009 年8 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举行专项工作会议,决定组织专家编写《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并委托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斌贤教授具体组织实施该项工作。根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决定,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于2009 年8 月上旬成立了由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张大均教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杜成宪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等组成的编写组,负责编写《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编写组完成了大纲和指南的初稿。为保证大纲和指南的编写质量,2009 年9 月中旬,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伍新春教授、于述胜教授和河北大学贺国庆教授对编写组提交的大纲和指南初稿进行审定。此后,编写组又参考他们的意见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本书教育学原理部分由涂艳国教授组织编写;中国教育史部分由杜成宪教授组织编写;外国教育史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王晨副教授和张斌贤教授编写;教育心理学部分由张大均教授和郭成教授组织编写。张斌贤教授负责全书统稿。其他参与编写人员为吴小玮(华东师范大学)、郭军(华东师范大学)、王鑫强(西南大学)、刘传星(西南大学)、周海霞(西南大学)、高淳海(西南大学)同志。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得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魏运华、吕达、刘立德编审和韩华球编辑为本书的编写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为教师命题和考生复习提供了依据和参照。希望各高校创造性地使用大纲和指南。考生在阅读使用本书时,要正确理解和领会指南的内容,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而决不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9 年9 月

目录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教育综合科目)„„1

一、考查总目标„„l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三、考查范围„„1

四、样题„„18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指南(教育综合科目)„„19 第一编教育学原理„„19 第二编中国教育史„„93 第三编外国教育史„„150 第四编教育心理学„„20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教育综合科目)

一、考查总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人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如下。教育学原理:约60 分。中国教育史:约30 分。外国教育史:约30 分。教育心理学:约3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 题,每题5 分,共30 分。简答题:4 题,每题10 分,共40 分。分析论述题:4 题,每题20 分,共80 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1 .教育学概述

(l)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2 .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2)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含义、地位和作用。(3)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4)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的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与社会发展(l)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2)教育的社会功能 ①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②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③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我国的教育目的

①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② 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制度

(l)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课程

(1)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2)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3)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教学(上)(1)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2)教学过程 ① 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②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③ 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3)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要求。.教学(下)(4)教学方法 ① 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②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的含义和要求。(5)教学组织形式 ①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②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③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6)教学评价 ① 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②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③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④ 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德育

(1)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2)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3)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要求。(4)德育途径与方法 ① 德育途径

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② 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含义和要求。n .班主任

(1)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2)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教师

(1)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①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② 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③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④ 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 势。(2)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3)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2)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3)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4)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主要参考书: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2 .柳海民主编:《 现代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中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2 .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樱下学宫。(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3)孟柯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4)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6)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 大学》 :“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 :“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 学记》 :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3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黝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 对贤良策》 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严格;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 颜氏家训》 ;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苏湖教法”;北宋二次兴学与“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黝陆法”;“监生历事”;社学。(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白鹿洞书院揭示》 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话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 四书章句集注》 ;“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 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6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1)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才实德”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人

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发展;“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与“中华教育会”;教会学校的课程。(2)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之洞与《 劝学篇》 ;“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l)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大同书》 的教育理想。(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兴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6)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5)1922 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6)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变革;收回教育权运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3)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实行毕业会考。(4)学校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1)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工农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悍代英的教育思想。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3)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4)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

群众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l)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的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生活教育”思想体系。(6)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主要参考书: .孙培青主编:《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王炳照等著:《 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外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系统了解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重要教育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1 .古希腊教育

(1)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2)古典时代的教育

①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② 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③ 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 理想国》 ④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古罗马教育

(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3)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①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②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3 .西欧中世纪教育(l)基督教教育

① 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 ② 基督教教育的特点(2)世俗教育 ① 宫廷学校 ② 骑士教育

③ 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④ 中世纪大学

(3)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 ① 主要教育机构 ② 历史影响

4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l)人文主义教育家

① 弗吉里奥;② 维多里诺;③ 伊拉斯漠;④ 莫尔;⑤ 蒙田(2)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5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1)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① 马丁· 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② 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2)天主教教育 耳肠稣会学校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1)英国教育的发展

公学;贝尔一兰开斯特制;1870 年《 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 巴尔福教育法》 ;《 哈多报告));《 1944 年教育法》 ;《 1988 年教育改革法》。(2)法国教育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的国民教育设想;《 帝国大学令》 与大学区制;《 费里教育法》 ;《 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1959 年《 教育改革法》。(3)德国教育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兴起;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4)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 国民学校章程》 ;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 世纪20 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 世纪30 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5)美国教育的发展

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贺拉斯· 曼与公立学校运动;《 莫雷尔法案》 ;六屯三学制;初级学院运动;《 国防教育法》 ;《 中小学教育法》 ;生计教育;“返回基础”教育运动;《 国家在危机中》。(6)日本教育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基本法》 和《 学校教育法》 ;20 世纪70 一80 年代的教育改革。.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l)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2)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说;绅士教育。(3)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4)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6)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恩物;作业。(7)斯宾塞论教育

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8)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9)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历程;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10)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11)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12)苏联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主要参考书: .吴式颖主编:《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2 .张斌贤主编:《 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年版。教育心理学

(一)考查目标,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二)考查范围 1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2)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 的关系。

(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②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③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4)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5)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学习及其理论(1)学习概述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2)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3)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①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②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③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4 .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知识的学习

(1)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的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 得的机制。

(2)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3)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技能的形成(l)技能及其作用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2)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3)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7,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1)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结构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2)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3)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4)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l)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2)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4)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9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l)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2)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遵从、认同、内化。(3)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4)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10 .心理健康及其教育(1)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学科渗透。

主要参考书: .张大均主编:《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2 .陈琦、刘儒德主编:《 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四、样题 教育学部分样题

(一)名词解释 1 .学校教育 2 .活动课程

(二)简答题 .请简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 .请简答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办法

(三)论述题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 .联系实际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中国教育史部分样题

(一)名词解释 1 .六艺,《 师说》 3.“中体西用” 4.“教学做合一”

(二)简答题 .简述孔丘的启发教学思想 .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三)论述题 .阅读以下两段材料,试比较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在20 世纪前半叶的中国,针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需要和儿童生活的缺陷,一批教育家纷纷进行改革探索。试以具体事实说明和分析他们在课程教学方面的主张。

外国教育史部分样题

(一)名词解释 1 .公学 .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3 .美德即知识

(二)简答题 .请简答德国洪堡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请简答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三)(三)论述题 .请评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请述评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教育心理学部分考题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发展 2 .学习3 .创造性 4 .品德 .学习策略

二、简答题 .简述观察学习的主要阶段及其条件 2 .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3 .简要回答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二、论述题 .仔细阅读下列研究材料,指出:(1)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2)作为教育者,应该如何应对?

有研究发现:“许多国家官方批准的课本以不同的性别特征来表现两性。男性被描述为勇敢、坚强、有创造性,多成为政治家、科学家、领导人等;女性则温柔、狭隘、依赖性强,从事学校教师、服务员、护士等职业。”另外,学校教育环境、教师的行为观念也表现出突出的性别化教育特征。如男孩子的骚动、吵闹被视为大胆、活泼,女孩子若有这种行为则被看作缺乏教养、不成体统;教师对女孩学习语言的期望高,对男孩学习数理课程的期望高。” 2 .试用学过的动机理论探讨学校教育实际中出现的“有的学生有能力但却不肯 17 用功学习”情况的原因。.根据遗忘的特点与原因,谈谈如何促进知识的整合与深化。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人学考试指南(教育综合科目)第一编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教育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指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换言之,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例如,作为教育活动对象的人的个性素质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认识的、品德的、审美的素质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是教育活动的普遍依据。又如,在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的教育都有所不同,但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受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的文化生活所制约,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教育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以便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结构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事实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L,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L 和方法上的依据。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不只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系统,它同时也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活动系统。人们在建构和参与教育活动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和对人生意义与社会理想的选择与追求作为出发点,形成教育价值观念,引领和规范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因此,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又是一门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应然状态的学科。如果说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还存在分歧,那么,对教育价值指向的设定则更多地表现出见仁见智、各说各理的现象。诸多教育学流派的林立,首先不是由于对教育规律认识的分歧,而是由于所持方法论立场和教育价值观念的不同所致。

人们常说,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这是办教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我们要把教育办好,就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如果只凭主观意志、盲目蛮干,不但不能迅速地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反而会给人民教育事业带来危害。我国的教育实践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我们的教育事业就顺利地得到发展,教育工作就取得成效;什么时候违背了教育规律,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受到挫折,教育事业就遭受损失。但按教育规律办事并不是说办教育的实践方略只有一个,人们只能机械照办。规律的唯一性并不意味着实践的唯一性,而是展示实践的可能阑限。在这一闭限内人们在教育实践上可以能动地作出极其多样的选择,这一闭限也是人们进行教育价值选择的可能空间,人们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作出价值选择,在实然的基础上追求应然。在这一意义上,人们对教育价值取向的追求与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并非水火不相容。恰恰相反,规律展示可能,价值则引领方向。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往往在于讨论教育活动系统的多种可能与价值选择、实然与应然、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地创造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分别从可能和应然的维度规范着教育实践活动,但 不仅教育规律给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展示了巨大的可能阂限,而且教育价值观念也给人的教育实践开拓了广阔的活动舞台。教育者有自己的经历、经验、人生体验、教育风格,受教育者也是社会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有他们的现实基础和主观意愿、当下心态,而且他们的成长还要经过他们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努力。这样,教育活动就可能是而且也应该是充满灵性、情感、自由创造的活动。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是一种艺术。

综上所述,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有多种选择,可以分别是教育规律或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艺术,也可以兼及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及其统一。既然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的学科,所以,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也能教书和做好教育工作的想法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工作质量。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科学,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了解它的历史,研究它的遗产,对于学习教育学,丰富与发展教育科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如《 论语》 一书,就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 一前479)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公元前427 一前347)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政治学著作《 理想国》 一书中。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 学记》。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M.F.Quintilianus)写的《 论演说家的培养》 一书,还早三百来年。《 学记》 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文虽只有1 229 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名篇,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育著作,像韩愈的((9 币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 语录》、颜元的《 存学篇》 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有精辟的论述。但是,在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或在欧洲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所有的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主要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产阶级为了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上提出了他们的主张,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1632 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1592 一1670)写了《 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1762 年,法闰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J 一J.Rousseau , 1712 一1778)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 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以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为“模特儿”,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可以说,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人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1776 一1787 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I.Kant , 1724 一1804)曾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后来,赫尔巴特(J.F.Herbart , 1776 一1841)接替了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教席,并于1806 年出版了《 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 曾一度风行世界,对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经验学科逐渐兴起。这些学科对教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中吸取有关的研究成果,而且逐渐利用社会学所常用的实证方法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不再仅仅是根据一定的理想和规范去考察教育,而是从教育事实出发,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因而,对于社会和教育的认识也就有所不同。自19 世纪50 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学,教育科学迅速地发展起来。现将其中最著名和影响较大的几本教育著作介绍于下。861 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H.Spencer , 1820 一1903)的《 教育论》 出版。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他把人类生活分为: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目的在于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 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次则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价值次第下降。由此,他强调生理学、卫生学、数学、机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实用学科的重要,反对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育。斯宾塞重视实科教育的思想,反映了19 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20 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是1901 年由德国的梅伊曼(E.Meumann , 1862 一1915)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往往与实际相抵触,为了防止仅仅根据理论和偶然经验下结论,必须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另一名德国教育家拉伊(w.A.Lay , 1 862 一1926)1908 年出版的《 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既是新教育学和科学的教育学,也是完整的教育学和一般的教育学;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际指导,目的是造就完整的生物一社会(biocommunity)中完整的个性;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活动和表现,一切教育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吸收要让位于活动、表现、建构和创造。实验教育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无疑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进步。但是,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实验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它就走上了教育学研究中“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拍世纪末2()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J.Dewey , 1859 一1952)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 年出版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杜威认为,人的经验的获得遵循相互作用原则和连续性原则。他从他的经验论原则出发,进一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等新的教育思想,借以实现其民主理想。

杜威不仅在批判旧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育思想,而且亲自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对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实验。从总体上看,杜威的实验学校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他曾明确指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正在发生的一种变革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场革命,一场和哥白尼把天体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那样的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儿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对于杜威的“儿童中心”的教育,我们过去总是习惯于站在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合等传统教育的立场上进行简单的批判和否定,却很少从教育的现代转向的角度进行深人地思考和分析。实际上,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就是解放儿童的教育,这是教育的现代转向的重要体现,是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因此,从教育的现代转向的视角来看,杜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验具有重大意义。他的教育思想不仅改造了美国旧教育和建立了美国新教育,而且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杜威的教育学说提出以后,西方教育学便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于1939 年出版了以凯洛夫(H.A.KaHPoB , 1893 一1978)为总主编的《 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这本教育学于1948 年和1956 年曾作过两次修改,在苏联和我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该书继承了17 一19 世纪欧洲 的传统教育思想,重视系统知识的教育,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它的主要缺点在于,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不够。

近代中国,自1901 年王国维译的日本立花铣三郎讲述的《 教育学》(刊登在《 教育世界》 上,实际上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起,一方面翻译介绍国外的教育学,另一方面也在创编自己的教育学。据不完全统计,1919 一1949 年,几十家出版社或机构出版了本国学者编著的七八十种版本的教育学,其中影响大或较大的,如舒新城的《 教育通论》(中华书局1927 年版)、庄泽宣的《 教育概论》(中华书局1928 年版)、范寿康的《 教育概论》(开明书店1931 年版)、孟宪承的《 教育概论》(商务印书馆1933 年版)、昊俊升和王西征的《 教育概论》(正中书局1 935 年版)等。这些教育学著作,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学科的建设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杨贤江(1895 一1931)于1930 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 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该书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20 世纪50 一60 年代,广大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我国老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经验,曾编写和出版了一些教育学,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我国的创建阶段。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成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同时,由于科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分化,同时又越来越综合,教育学既日益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愈益深化、丰富,又受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复杂科学的思想方法的影响。所以,近几十年来,各国的教育学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都有新的发展。

1956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5.Bloom , 1913 一1999)制订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去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但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未说明应该怎样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对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阐述得还不够深人。

1963 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5.Brllner , 1915 一)发表了他的《 教育过程))这本著作。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夕。他还认为,学科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命题:“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l earning by discovery)。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于编选教材,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张儿童提早学习科学的基 本原理,则不易推行。975 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几.B.3aHKoB , 1901 一1977)的《 教学与发展》 一书出版。这本书是他1957 一1974 年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总结,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通过实验,他批评了苏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科夫的教学理论对苏联的学制和教育改革,一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72 年开始,苏联连续出版了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巴班斯基(10.K .玩6aHcK 浦)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几本系列著作。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做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考察教学,以便最优处理教育问题。巴班斯基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进教学论一22 一一的研究,是对教学论进一步科学化的新探索。

最近几十年,我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认真总结教育实践经验,继承我国宝贵的教育遗产,借鉴外国的有益的教育理论,加强教育学的理论建设,提高教育学的科学水平,在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上,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一是教育学科的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 自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技术学等许多分支学科;二是积极、主动而深入地开展了多种教育实验,促进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推动了不伺教育实验之间的争芳斗艳、互动与发展;三是在教育实践中涌现了一批学者型的教师,他们有思想、有经验,出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极大地增添了教育实践领域的活力;四是广泛开展了专题研究,博士生群体在这方面尤其活跃,出版了大量有学术价值的专著,推进了现代教育理念在我国的流传、运用与创新;五是上述各方面的研究都关注方法论的探讨,促进了方法论的转变与创新,也反过来推动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的概念 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物质生产经验,而且还结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秩序、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习惯,并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年老一代为了维持和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就必须把积累起来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新生一代,使新生一代能更好地参与生产劳动和现存的社会生活。同时,新生个体从一个嫩弱无知的初生婴儿成长为能营谋社会生活的成员,即从一个生物实体的人转化为一个社会实体的人,也需要成年人的抚育与培养,这样,便产生了教育。所以,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由于教育本身在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人,因而关于教育的含义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教”、“育”这两个字,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甲骨文里。在先秦古籍中,大都只用一个“教”字来论述教育的事情。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约前372 一前289),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西方,“教育”一词,英文为education,法文为仑ducation,德文为erziehung,概由拉丁语eduiere 演变而来。拉丁语的eduiere,又是从动词educere 变成的," e ,,在拉丁语中有“出”的意思,duc 己re 有“引”的意思,因而,“教育”一词含有“引出”之意思。但到底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却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如孟子认为人本性善,教育的意义在于“存心养性”,使固有的善性得到保持。荀子(约前313 一前238)认为人本性恶,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使人的本性得到人为矫正。《 学记》 则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东汉许慎在其所著《 说文解字》 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卢梭认为:“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 道德包括。”这些说法,有的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来解释教育,有的从人的发展需要角度来探讨教育的含义,有的则着重表述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虽然他们各持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教育的不同作用,但亦有其共同点,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除了教育之外,人类的其他活动也影响人的发展,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休闲生活、日常生活等的影响都或显或隐地与人的发展相关。有的人也把这些活动与交往的影响称为教育。但在教育学上一般不把这些活动与交往视为教育活动而称为环境影响,因为这些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培养人,只是在其活动中间接地影响了人的发展。如果不强调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就会把教育泛化为个体的全部社会生活,使教育成为一种漫无边际、无法把握的社会活动。这种做法表面看来似乎强调了教育无所不在的强大作用,实际上是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特点― 有目的地培养人。但是,强调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其他社会生活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只是要明确它不属于“教育”的范围。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全赖乎于此。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于社会。如果否定了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就否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离开了对人的培养,教育对社会便无所作为。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又具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层次;普通教育、专业(职业)教育等不同的类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不同的领域;以及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思想理论等不同的形态。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类别、多领域、多形态的社会子系统。但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一、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家庭是一个人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子女最初和经常的教育者;社会教育中的师傅以及起到教育作用的其他人员,都是教育者。但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或引导他们学习人类生产活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只有教育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想方设法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朝着一定的方向和水平去发展,才能保障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而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

教育者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他有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生信念和社会理想。他作为教育者是社会人与教育者的统一。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他的社会立场带进教育活动,但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教育观念,能够体察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了解受教育者发展的规律及受教育者对自身成长的希望,热爱教育事业和受教育者,并注重积累和创新从事教育活动的经验,才能自觉地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受教育者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将只是教育者的独舞,不会有好的效果。

受教育者也是社会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教育活动可以任意涂抹的白板或加工的素材,而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仅把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个人的需要、兴趣、情感与希望带人教育过程,而且在教育活动中会有自己的判断、选择、建构与评价。他们已有的发展水平、倾向和当下的心态,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活动的起点。教育活动就是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同时又将他们的思想、需求与创造才能外化为他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引导受教育者经验不断地改组与改造、素质不断地发展与提升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受教育者个性素质的发展,均依赖于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努力。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能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代替受教育者的发展。因此,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是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动性的启发、引导、培养和规范,以利于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随着受教育者的学习自觉性和知识、能力的增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起的作用更大,他们能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I : .自主地吸取知识和进行品德修养。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说“教是为了不教”。

三、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它主要体现在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中,还体现在经过选择和布置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如教室、阅览室、校园等)中。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以促进受教者发展的影响物,也是受教育者学习活动的对象。此外,教育者在与受教育者的交往互动中,他们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也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因而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或受教育者学习的重要对象。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内容会有所不同;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内容上也应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德、智、体、美及综合实践等儿方面的教育内容。教育活动都要以一定的方式进行,都要表现为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教育活动方式涉及教育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活动方式就是教育活动本身。它大体上关涉四个相互制约的环节:一是教育活动的实际目的,其中包括教育者的活动目的和受教育者的活动目的;二是与教育内容、活动目的相适应的心理的和行动的活动方法与方式,其中包括教育者的活动方法与方式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方法与方式;三是对教育活动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其中包括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活动的评价和受教育者个性素质所获发展与提高状况的评价;四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关系。例如,在语文课上,如果目的在识字、写字上,就要教学生去识记字的形、声、义,并动笔书写。使学生做到在写字时不漏笔、不错笔、不倒笔,仅仅靠提示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让学生去实际操作,才能达成;如果目的是掌握语文知识,活动的关注点就应放在了解范文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篇章结构、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等问题上,学生的操作主要应是逻辑思维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如果目的重人文陶冶,活动的关注点就应放在范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上,让学生更注重主体的意境想象、人文观照、情感体验与价值叩问。可见,教育者对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和学生状况的认识不同,选择的教学方式也将不同,其教学效果也会有显著的差异。可以说,教育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设计、选择与活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决定着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状况,并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修养的水平。所以,有经验的教育者无不讲究教育方式与方法的设计、选择与改进。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历史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是人的社会实践的历史,是人追求解放与走向自由的历史。马克思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和“自由个性”二个发展阶段。据此,我们可以将教育已有的历史发展分为两大时期:一是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二是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一、古代教育 人类经历的最初社会形态是一个到前资本主义为止的各社会阶段的漫长时期。马克思把这个阶段的特征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主要是强调这一时期人的发展是以人与人之间的比较直接的依赖关系为依托的,这种依赖关系构成这样或那样的群体纽带,个人就依附于这些群体,并以这些群体的分子或成员的身份存在和发展,而缺乏个人的独立性。这种“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形态直接影响与制约着这一阶段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而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这种教育,我们称之为原始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原始的教育方式并不局限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虽然有了学校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但那是极少数人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仍然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教育的,这是古代教育的基本方式。

(二)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便产生了一部分人专门管理生产、掌管国事、从事文化科学活动的可能,使社会上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这种分工,一方面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文字,出现了科学艺术的萌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奴隶制的形成。于是,在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学校自产生以后,便曲折地向前发展,到了封建社会,学校的教育对象、规模和种类都在逐步扩大和增多。

(三)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因而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到了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奴隶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毫无人身自由。所以,学校教育被奴隶主阶级所独占,所有的学校都是奴隶主阶级用来培养他们自己的子弟的场所。因此,从学校产生之日起,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在封建社会,教育的阶级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四)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奴隶社会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与对立的状况,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脱离。奴隶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而他们正是当时社会的直接生产者;能进学校的是与直接生产无关的统治阶级的子女。奴隶主并不关心生产,他们要生活得更好,不是靠改进生产,而是靠占有更多的奴隶。这就决定了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不仅相脱离,而且极端鄙视生产劳动。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从历史的观点看是不可避免的,它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都起过积极作用。然而,也正是这个分离使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长期相脱离,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奴隶社会的学校是这一传统的起点,封建社会的学校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传统。随着社会生产和文化的发展,这一传统越来越成为限制社会生产和技术发展、限制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消极因素。

二、现代教育

社会发展继“人的依赖关系”之后,便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个基本阶段,即现代社会。从总体上看,现代社会变化越来越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的不断变革,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体系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条件的发展变革促使人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人对物的依赖性不断减弱,人的能力和需求不断全面发展,人的总体全面发展与个人片面发展的矛盾不断缓解。与此相适应,为现代社会培养新人的现代教育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一)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世纪中叶以后,各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了有关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这些法律大都具有强制性。正是这些具有强制性质的法律的实施,使得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普及了初等教育。在20 世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完成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和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国家由教育的极端落后向普及教育迈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显然,学校教育的普及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将古代的少数人垄断的学校教育转变为现代的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学校教育,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发展。它既对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又满足了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了人的解放。

(二)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教育的阶级性比较明显,主要为新型的资产阶级服务,不反映或很少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但是,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对教育权的争取,随着现代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教育的阶级性越来越不合时宜,越来越受到来自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方面的批判。在此情形下,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成为社会的公共话题,也成为政治家们优先考虑的社会问题。例如,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人的受教育权利不断扩大;而为了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现代社会已经作出并在继续作出巨大的努力。

(三)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在现代社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就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这就决定了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既要培养统治和管理人才一,又要培养大量的劳动者;在教学内容卜增加科学技术教育的分量,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地位,使之成为现代教育的中心;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演示、实验、实习等方法。这样,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逐步结合,促使现代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现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生产性。现代教育的生产性和经济功能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因此被看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条件。许多国家都把教育看做一种生产性事业,加大对教育的投人,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许多国家的经验也证明,优先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

(四)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现代教育兴起以后,特别是在公共教育制度形成以后,随着学校大量增加,需要确定一定的规范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并在学校职能健全以后解决上下级别学校的衔接、不同类型学校的分工以及办学权限之类的问题。于是,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措施应运而生,促使现代教育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现代教育的早期,以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出现了制度化教育的端倪;教育系统的形成,教育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教育“制度化”的进程;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教育经验的积累,使“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斗争和曲折,但从总体趋向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逐步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境况的历史,也是人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肯定的历史,是人由偶然的个人逐步走向自由个性的历史。教育发展的历史同样充满了斗争和曲折,但从总体趋向上说,人的教育权是逐步扩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因素是逐步增强的,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逐步凸现的;教育总是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自觉性与创造性,提升人的地位与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前进,不断更新属人的世界。

第四节教育概念的界定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处于中介地位,一方面,立足于社会发展现实趋势,促进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着眼于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更新人的现实生活。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也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增添新的内容,发展出新的形式。就教育形式而言,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过程和社会生活之中进行的。到了奴隶社会开始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和专职教育人员,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有了区别,学校教育加强了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发展到当代,又出现了函授、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的教育,使得以往的学校教育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教育学中,为了更好地表述教育的概念,在肯定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基础上,还把教育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 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另一种更为通常的解释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本章主要讨论的是个体发展问题。个体发展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根据广义的发展观,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课题,都具有按发展的时间表依次出现的、有其独特意义的行为模式。对个体来说,每一个阶段都是重要的,不能认为某一阶段对个体的发展最重要,而另一阶段不重要。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我们需要确立的是广义的发展观,使个体的发展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

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这既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婴幼儿向成年人,个人小我向放眼世界、胸怀群体以至人类大我的转化过程,也是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可能性与选择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发展过程。普通教育学所关注的主要是儿童的发展,但关注儿童发展应当坚持广义发展观的指导。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但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出不同的分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不断增强,神经、运动、生殖等系统生理功能的逐步完善;二是心理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发展,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的形成,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的完善;三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人的发展的这三个方面,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与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交织在一起的。

人的发展涉及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和研究。从总体上看,人的发展十分复杂,是一个生活与生长并进的过程,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过程,它体现为个体内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外显行为方式的连续又较稳定的发展变化。但并非所有的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有顺序的、不可逆的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才属于发展。发展通常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具组织性、高效性和复杂性的经验、能力、态度和行为。发展从小到老持续于人的一生,其中儿童的发展最为显著。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

人的发展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析。我们在这里基于哲学人类学和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突出强调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和能动性这两个特点。

(一)未完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预示着人的需教育性和

人的可教育性。

(二)能动性

既然人是未完成的、不完善的,那么人是如何完成和完善的呢?简单地说,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它为教育提供了合理的人性假设,为教育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这些规律性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性。

(一)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就心理而言,儿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阶段性

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个别差异性

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正是由于这些差别,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类世界。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人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五)整体性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们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与建构而形成的结果。人们对这些因素有不同划分,对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认识和估价。下面,我们将从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等方面对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进行探讨。其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将在下一节着重论述。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同时,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理潜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巨大而多样的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它主要表现为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功能的发展变化与完善。如周岁幼儿学走路,青少年身高的剧增,骨骼构造的变化,心肺和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制约着人的发展的年龄特征。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和感觉器官的功能上,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于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在察赋的某些方面比一般人优异的人,如果后天又得到适宜的培养和努力,他就可以在某些方面比一般人发展得快一些、高一些;一个天生的弱智儿童,则会给教育工作带来困难。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就说明了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人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并不决定于人的遗传素质。历史上曾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把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品质的好坏,说成是天生的遗传决定的,是不科学的。那种反动的“血统论”,把人的革命或是反革命说成是从父母那里遗传得来的,更是荒谬的。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的关系十分复杂,根据其性质可以把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环境指的是前人的历史活动所创造的个体生活和活动于其中的,对他的发展产生影响的那一部分外在世界。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但主要是社会环境,是前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活动为后代所设置的生活环境,它包括:同儿童生活发生联系的个人、群体,儿童参与的活动、事件,儿童生活中所接触、所运用、所适应的人造器物、行为规则、传统习俗、科学文化、媒体信息等人际关系和人类文明。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现实源泉,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儿童个体生来便不能选择父母、兄妹、家庭、民族,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社会、地域、国家、阶级与阶层中,他必须继承以往的历史所创造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制度、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等。而且成年人也刻意地组织和指导儿童的生活,影响儿童的发展。儿童只能在先在的、既成的、给定的环境中生活,无法抗拒或摆脱环境的影响与限制,只有适应环境而生活,并从中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但是,环境的给定性并不意味着人的发展、人的命运已经被确定了、注定了。人的发展还有非常广阔的机遇,还有很多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尽管外在的客观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可是,环境是一个非常丰富、复杂而变动不居的条件,而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即使是初生儿,他也本能地会通过哭闹来影响、调动他的母亲和亲人,以改善他的生活处境;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人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在逐步增长,其对环境的反作用与相互作用的活动也在逐步增强,这也就是说主体对环境的能动性、选择性在逐步增强。因此,作为人的发展的各种繁多条件的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能起多大程度的作用,起了什么性质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待环境的态度。因此,环境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同样的环境对有的人是障碍和限制,而对另一些人则是发展的希望和可能。所以,对环境概念的理解不能一般化、抽象化、静态化,应该对其作深人、具体而动态的分析,应当把环境与人的生活与活动联系起来理解。

(三)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而且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当然,给定的环境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的相互作用蕴涵着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可能性。从总体上看,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给定性、复杂性、丰富性、发展性、多变性,它提供给每一个人的发展的条件、资源、刺激和机遇是各不相同的,人对环境影响作出的选择和反应也是互有差异的,于是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体的生活与活动和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状况。

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人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在人的社会生活与活动过程中,为了解决生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始终是作为活动的主体而存在的。人不仅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和改造自身的主体,并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体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人的能动性。人是在以自己的活动为中介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和环境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所以,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个体的社会实践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不仅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而且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人的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过程,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在学生那里,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能动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建构和自我创造,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的形成、开展和转化,心理文化素质结构诸要素的相互作用,知识的事实理解与价值体验,反映的能动性,思维的建构与反思,意义接受、问题探究与认识图式的同化顺应、经验的改造改组,知识和活动(交往)方式的内化,学习中的兴趣与努力关系的调节,等等。

个体的能动性不仅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选择,而且影响个体对环境的加工。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过程,是把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他自己的财富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不像用镜子来反映事物那样,它要求学生必须有自身的能动性。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厌恶学习,懒于思考,心不在焉,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所讲的内容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取决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付出的精力,取决于他的能动性的发挥状况。

(三)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人在发展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发展起来,个体也就能够逐步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它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能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人能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只有达到了这一水平,人才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

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在认识自己与周围环境现实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地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不是消极地期待客观条件的成熟;另一方面是人勾勒自己的未来前景,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策划实现该目标的行动,并坚持为实现目标而践行,在践行中反思,不断调整策略和行为,不断克服困难和干扰,以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

人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实际上是人在意识中理智地复现以往的已有自我、调控今日的现实自我、筹划未来的理想自我,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自我塑造”的动力与能力。它把个体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意识中联结起来,不仅使人的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而且使自觉意

识到的未来的自我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主体行为。前者是过去的发展参与到现在的发展;后者是未来可能的发展意向参与到现在的发展。这样,便使自我的过去与未来,在现在的自我奋斗的活动中汇合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高度评价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它赋予了人在一定条件下主宰自己命运的可能。

第三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作为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与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本节探讨的主要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家庭的或是学校的、社会的,都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作为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可以把教育活动之外的人的发展状态与教育活动之中的人的发展状态作一点比较和区分。人在教育活动之外,即在自在与自发的生活中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这是一种在自然、自发状态下的人的发展。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人对自我发展的运作缺乏认识和自觉,至少是对它知之甚少,因而,这时的人的发展,一般是在自在、自发而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之是无意识的、本能的。这种发展极其缓慢而有限,常常是停滞不前的,往往不能使人的潜能获得有目的和有效的发展。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发展是一种在人的有目的的参与、干预下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包括受教育者在内的人的有目的地学习、培养、锻炼和建构的成果。由于教育活动的产生,才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的发展状态:除了自然、自发状态下人的发展以外,还存在着教育这种有目的的活动作用下人的发展状态。

人的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状态,主要的区别在于发展的目的性。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引领下,通过人的主体选择把人的发展中所蕴涵的某一种或几种符合教育目的的可能因素在人的现实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改变人在自然状态下自发的发展过程,以期形成教育目的所规定的理想品质。按教育目的所选定的这种或那种发展可能性在通常的情况下的实现概率也许是很小的,但由教育目的所制约的教育活动,却可以创设各种条件与因素来提高教育的功效,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所实现的人的发展,是在人的干预下实现的教育活动过程,实质上是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发展的过程,使受教育者成为符合教育目的即社会期望的人的过程。

二、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一般是在人为设置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一环境中有意识提供的条件与活动对象,都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弥漫着文化知识的气息。事实上,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来培养人的,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的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

文化知识之所以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是因为文化知识蕴涵着有利于人

的发展的多方面价值。

(一)知识的认识价值

学生掌握知识,意味着他对知识所指的事物的认识,弄清事物是什么,把握住事物的特性。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制约着他对事物的视域和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就此而言的。学生掌握知识,又意味着他掌握认识的工具。知识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概念、范畴、命题、原理、因果关系与逻辑结构。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也就是掌握了观察事物的显微镜和望远镜,能见到别人见不到的事实,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解释别人解释不了的疑难,重组别人不能重组的经验。学生掌握知识,还意味着掌握认识的资料和资源。人们常说认识是思维对信息的加工、建构、重组,知识就是这些信息的重要形态。学生认识的发展依赖于对知识资料、资源的思维加工,由不知转化为知,由旧知通向新知,在头脑里构思和想象现实中尚不存在的东西。

(二)知识的能力价值

知识是心理操作与行为操作的认识结晶。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经历知识的展开过程和知识的发现过程,对知识进行心理操作和行为操作。这种操作方式的定型和积淀过程,也就是学生心理的认识能力和行为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所以,学生学习知识,不只要掌握知识的内容,而且要掌握知识的形式;不只要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而且要养成从心理上和行为上操作事物的方法和能力;不只要学会善于传承文化知识、技能,而且要养成探究、发现与创新知识的意向,其中包括对信息的搜集、鉴别、筛选、加工的能力和倾向。

(三)知识的陶冶价值

知识蕴涵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正是构成人生智慧的基本要素。科学精神引导人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诚实劳动,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崇尚创新,修正错误,拒斥陈规,不唯上,不唯书,不迷信,不盲从,不妄言,不作伪,不哗众取宠,不搞假、大、空。人文精神引导人追问人生意义,追求人的价值、尊严、自由、权益和社会平等、社会正义,争取人的合理存在,向往人的解放。学生经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体验到以史为据的事实尺度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尺度,体悟到人何以生存,为何生存,才能真正形成人生智慧,具有人生理想,人生抱负,担当起社会责任,人类责任,才能成为挣脱奴性、物性的大写的人。

(四)知识的实践价值

知识具有对社会实践的有用性或有效性。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特性,也就获得了通过社会实践改造事物的可能性。他可以依据事物的特性、新的需要或生活中面临的问题重组知识,即在观念上形成实践的目标和程序,并付诸实施,以改变事物或生活的现状,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新的生活情境。这对学生来说,大体上是一个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又由内在素质外显为社会实践的过程。人们常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就是强调知识的实践价值。

鉴于知识的多方面价值,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尊重知识、热爱知识、主动学习、探究真知、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并在这个过

程中使儿童的智能、品德、个性和人格都获得发展,成为社会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要反对忽视和贬低知识、降低教育教学质量的倾向,同时也要克服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和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在人的现代性发展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我们应当自觉地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教育对人的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也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无不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这种制约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三)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四)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五)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三、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一)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二)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三)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方面,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它首先承担育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影响和保障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要素。个体的生命的成长只构成了可能的劳动力;一个人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一定财富,他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可见,劳动力的培养或生产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实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它通过培养为社会需要的各种劳动力推动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科学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成果的知识体系,它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只有当科学知识运用于生产过程,物化为机器、设施及技术,为扩大利用自然力和劳动对象开辟新的方法、途径和领域时,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要实现由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除了要通过艰巨而复杂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或革新实践外,其技术成果的推广、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都需要通过教育与教学的紧密配合。.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现代生产有其显著特点,它是日益科学化、机械化、电脑化、智能化的生产。它的生产率提高与古代生产不同,主要不是依靠增加劳动力数量和延长劳动时间;而是依靠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和不断革新,依靠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与质量,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扩大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和改革中的创造性。因此,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增大。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而政治社会化又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是指引导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适应于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与政治认同感,以及积极参与政治、监督政治的政治习惯与能力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教育进行,教育作为传递文化、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的活动,能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方式向年轻一代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从而为一定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创造重要条件。.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古代教育十分重视培养政治人才。现代社会强调法治,更加重视政治人才的培养。由于科技向管理部门的全面渗透,国家对政治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了。许多国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设立了专门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系科。社会越发展,对政治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越高,通过教育选拔、培养政治管理人才就显得越重要。

3 .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政体,但也与国民的文化素质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越高,其国民就越能认识民主的价值,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就越能履行民主的权利。而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政治独裁、宗教迷信和官僚主义则是比较容易推行的。.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少年集中的地方,他们有知识、有见解,思想敏锐,勇于发表意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论、行动、讲演、文章、学校的教材和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造就一定的舆论,借以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

(三)教育的生态功能 1 .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人类生存在地球的自然怀抱里,是自然的产儿,自然生命的一分子,理应爱护自然母亲,与自然万物保持必要的生态平衡,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可是,人们为了个人及其群体的私利和生活改善却一味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力图征服、主宰自然,而不顾自然是否承受得起,是否对它造成了伤害。为了根本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学校里和社会上要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与宣传,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爱护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情感,从而逐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观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对自然开发的无序与过度,运用科技的不当或失误、不懂得珍爱生命和节约资源等等,造成生态灾害与失衡的原因很多,都与人的素质不高相关。因此,我们应当有计划地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切实懂得:什么是生态?爱护生态与节约资源对人的长远发展有何意义?什么是污染与生态失衡?它给人类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并注意指导与督促他们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去爱鸟,爱花草、树木,保护植被,保护珍稀动物;去节约水、煤气等资源;不乱丢垃圾,爱护环境的清洁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J 质。.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关涉社会的移风易俗,所以,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内,要组织学生参加到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如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访问生态文明建设中涌现的积极分子,总结环卫与节能的好人好事,参与社区清除环境污染的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提高认识,经受熏陶与锻炼,养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情趣与信念。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的传递人类社会能从愚昧与野蛮,走向今天的文明与开放,是文化教化的结果。而文化教化的前提是文化的传递。广义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传递文化的作用。学校教育,因其具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专门的场

所、集中的时间、精选的内容与适宜的方法等特点,古往今来,一直承担着传递文化的重要功能。.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教育为了有效地传递文化,还必须充分发挥对文化的选择功能。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积极引导和自觉规范。教育的文化选择既要符合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利益的要求,也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当今是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我国教育应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导向,处理好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未来文化的选择问题。.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生命不仅在于它的保存和积累,更在于它的更新与创造。教育通过把人类已有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他们对文化的深厚兴趣、使他们不仅能够适应和参与现实社会的文化活动,而且能够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创造更为美好的文化。高等学校既是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又是造就各种有较高素质的文化生产者的专门场所,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随着社会与教育的日益开放化,学校在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教育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补充、更新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是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与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与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与纵向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做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其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教育的纵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做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其社会层级地位与作用。

(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历史发展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古代社会,落后的生产工具、狭小的生产规模、森严的宗法等级制度、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决定了社会职业化与社会流动的低水平,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只能在统治阶级内部一个较小的范围中进行。到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人的独立性、自主性意识的日益增强,教育的迅猛发展、不断普及与提高,使社会成员几乎都能通过不同科类、不同层次的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获得不同的职业和地位,以实现其个人社会流通的美好愿望。于是,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不断强化,使教育日益成为激励社会成员奋发图强、41 不断进取的动力,不仅在很大限度上引导着个体素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结构局部或整体的变化。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使社会成员的职业岗位与社会地位从决定于政治权力、物质财富,逐步转移到决定于个人的素质,显然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在当代,教育能否充分发挥这一功能,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甚至成为社会发展生死牧关的问题。

(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期望改变个人现状,为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境遇乃是人之天性。但为获得个人更好的发展的空间、条件与机遇而实现社会流动并非易事,不仅需要个人作长期艰苦而又创造性地努力奋斗,而且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途径。自古以来,这些途径主要有:从军建功、从商致富、务工谋生、读书做官。其总体格局延续至今,并没有根本变化。然而,其中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地位与作用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而日益提升,对个人的社会流动起着基本的主要的作用。首先,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因为在今天无论是参军、打工或是经商,总之,要在社会上生存、生活、流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与品质,也就是必须接受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我们必须认识到:“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

其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在今天我国农村,年轻一代要成功地进行社会流通,尤其是纵向流通,只有经过教育,甚至只有经过优质的高等教育才能实现。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正充分展现其主要的社会流通功能,保证了人口与人才的调整、转换与供应。再次,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若作更深入的探讨,我们将看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对社会成员来说,实质上是一种关乎发展权利和生存方式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是一种关乎自我实现的教育资源的获得与利用的问题。由此也就产生了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实践表明,普及义务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权利。在当今世界,如果连优质的普及义务教育也未能得到,是无法生存的,更不要说参与平等竞争和实现人生价值了。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的关系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功能,二者有严格的区别。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与发展。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主要是作为社会的工具来审视、设计、培养和训练,以期切实地为社会的变迁服务,为民族或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改善而努力奋斗。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在社会流通过程中,人主要作为目的,对自身的生存方式和自我实现方式作出自由选择,亦即有意识地使环境变化与社会改革为个人的

生存和发展的理想服务。

但是,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为社会流动功能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并为其实现开拓了可能的空间;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实现程度,既是衡量社会变迁的价值尺度,又是推进社会变迁的动力。二者的互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体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日益增强的能动作用。

(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为适应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对社会的依存性,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育又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在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由此实现着教育的社会功能,并表现出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一致的。可以说,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依据和主要体现。如果教育没有自己特有的社会功能,便不可能发展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形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主要表现为下述方面。.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影响人、培育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培养人来适应并推进社会向前发展是教育特有的重要社会功能。这一社会功能将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递增而迅速增强。我们必须坚持并弘扬教育的这一特性,以便有效地推进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人具有天赋的能动性、可塑性和创造潜能等特点,具有特殊的身心发展和成熟的规律。教育、教学及其相关活动,不仅必须认识、遵循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基本特点与规律才能卓有成效地培养人才;而且应当重视和遵循前人在这一方面总结的宝贵经验,形成的科学原理,诸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尊师爱生等,才能便捷地达到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前进。.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由于教育有自身的特点、规律与特有的社会功能,它一经产生、发展便将形成和强化其相对独立性:包括形成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组成的特定教育结构;形成有一定教育理念、师生关系、文化内容与方法组合的活动模式;逐步建立形式化、班级化、制度化、系统化的教育组织形式;逐步构建不断分化与综合的学科课程,以及按专业、系、院、校运行的学科规则与专业规范等方面整合的教育系统。这是教育发展积累的珍贵智慧、资源和财富,它具有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惯性。我们无论是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或进行教育改革,都要重视与借鉴教育的历史经验,都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改进、稳步向前,切不可轻率地否定教育的连续性而企图另搞一套。

第三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内涵极为丰富,对以培养人为专门特点的教育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意味着肯定教育的根本主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人的文化需要,尽可能地让每个人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尽可能地开发每个人的发展潜能,启发每个人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引导每个人保持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和个人自身的和谐,成为社会的主人,国家的公民,自觉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功立业。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意味着肯定人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教育对人的个性素质的发展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教育还不就是人的发展,人的个性素质。教育对人的发展不论有多大作用,但它毕竟还只是人的发展的外因,必须经过人的发展的内因,经过人的自我教育,才能转化为人的个性素质。因此,教育必须尊重人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的艺术和教育的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启发、培养、引导、激励和发挥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动性。

(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所谓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对人的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促进,既是个人的为人立世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为了开发我国的人口资源,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优先发展教育不能不是一个必然的战略性举措。

所谓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同时又面对知识社会时代的来临,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成了第一力量,第一资源,第一产业,第一财富,第一权力乃至第一霸权。这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知识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靠教育来传播最新知识技术,培养创新性人才。

所谓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人们看教育的社会功能,有时只留意它的经济功能,津津乐道“人力资本”理论,这就把教育的社会功能窄化了。其实教育的功能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无处不在,除了经济功能,还有政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使人的价值提升,对我国社会结构的良睦演变,对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公平的拓展,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协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完善,都会起到独特的积极作用。我们应当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科教兴国战略是1997 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结合世界科技教育发展的经验和趋势,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实现科教兴国,前提在国兴科技,关键在国兴教育,教育为本。

(一)国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绩 1 .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 2 .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 .对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 4 .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

(二)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 1 .教育公共投人严重不足 2,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

(三)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 .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 .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五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从内涵_L 看,教育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本章主要研究狭义的教育目的,特别是我国教育的总目的。

从形态来看,教育目的还可作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区分。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工作者或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如学生、家长),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前者是一种教育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不一定都能变成事实,但经过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调适与积极实践,也可以成为现实上追求的教育目的。后者既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教育现实。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对学校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定向作用。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学生发展的基本定向,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并制约其全过程。其二,调控作用。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质量规格,对学校教育的实施起调节和控制作用。其三,评价作用。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质量如何,可以有很多的标准来衡量,但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乃是教育目的。

从总体上看,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引领和激励受教育者起着指导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在国家教育的总目的指导下,由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构成的教育目标系统,它们由抽象到具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结构。一般来说,这一目标体系由四个层次构成: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即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在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即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四是教学目标,即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一般来说,教育目的总是由人提出来的,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人们提出的教育目的却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人们提出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不管他们承认不承认,实际上都是社会对其成员质量规格的客观需求在他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产物,这就是所谓教育目的社会制约性。

(一)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

(二)教育目的的制订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应注重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要,还是应注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由此,构成了教育目的选择上的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一)个人木位论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个人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的、极其错误的。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社会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的社会化的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但是只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抹杀了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每一代人都面临着现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现成的思想文化。他们总是在现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从事社会实践,进行社会交往,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使自身得到发展。没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如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就没有人的发展的更加完善,当然,人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辩证法的高度,揭示了一条科学真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他们不仅提出了这样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而且对人的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从而确立了以现实的个人为发展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今天,我国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抉择。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于制订我国的教育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选择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虽几经变化,但其包含的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总体来看,我国当代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即教育所造就出来的人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寄生虫,也不是供剥削阶级驱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人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人们不论分担什么社会角色,都要为社会劳动,这既是个人谋生、自立、自强的手段,也是个人为人民作贡献的形式,只有诚实地创造性地劳动,个人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坚持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可以从分类和分层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分类的角度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从分层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所构成的立体结构。如根据人的现实生活所要处理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能力的发展,即发展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如劳动能力)、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和与自我关系的能力(如自我评价能力),如果人的发展在这三个层面都形成了健全的能力,那么,办与外界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就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个人的发展就是和谐发展或全面发展。

目前,我们的教育学理论对教育目的的研究,主要是在较高的层次上,如在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上讨论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这是必要的,但又显得空泛和抽象,不利于人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贯彻和操作。我们还应该深人分析各个方面所包含的因素及其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明确人的素质组合规律和最佳结构,这样才能真正指导教育实践,保障教育目的的实现。

(三)培养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性”一般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但心理学上的“个性”更多地从个人人格特征上考虑问题,因此,简单地套用心理学中“个性”的概念来理解这里所讲的人的个性发展,我们认为是不适合的。教育学所讲的“个性”,应该更多地从哲学、社会学、人才学和教育学上来认识,是一个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在社会关系中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独立个性,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超越精神。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培养,从而也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我们往往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要求,排斥个性自由发展,把社会化看做驯服工具化,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爱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把受教育者只是当做工具,而不是主要当做目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受教育者

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唯书唯上、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平庸度日的心态;他们的头脑长在别人的肩上,他们的理想挂在别人的嘴卜;他们号称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但缺乏主人意识,对社会事务呈现出冷漠、厌倦甚至抵触情绪。这是我们教育的弊端,直至今日,仍是我们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 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实上,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受教育者个体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个人特点,而不会是千人一面。受教育者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不同的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经历与经验和不同的智慧品质,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等方面也不完全一致,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全面发展必然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必然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一)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二)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普通中小学教育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组成部分。1 .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体力和体质的发展非常重要,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和幸福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作基础。所以,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它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社会工作的实际本领。所以,智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

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政治性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所以,德育在全面发展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处于引领的地位。.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它在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活动,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综合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的教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同样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普通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上述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既各有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缺一不可的;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在实践中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第六章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类似的性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客观性

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自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订的。教育制度的制订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一些主观愿望和特殊的价值需求,但是,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订或废止教育制度,某种教育制度的制订或废止,有它的客观基础和发展的规律性。这个客观基础和规律性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教育机构的设置,层次类型的分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制度化,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受教育者发展水平的制约。

(二)规范性

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订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订的,是有其一定的规范性的。这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人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制度的规范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即教育制度总是体现着某一阶级的价值取向,总是为某一阶级的利益服务。

6.商务英语专业入学教育 篇六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

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这体现了教育的()

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个体谋生性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

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 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

()

A.传递B.选择C.创造D.传播

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塑性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发展生产力B.消灭社会分工

C.普及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是()

A.学区教育制度B.成人教育制度C.教师教育制度D.教师资格制度

7.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

8.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曼海姆制

9.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role taking)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模式外,还有()

A.体谅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集体教学模式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

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

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

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鲜明反映这种转型努力的标志性文献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2.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第1页(共5页)

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向融合B.普通教育与通用教育向融合C.普通教育与初等教育贯通D.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

1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有研究者根据50年代末—60年代初挪威征兵时的智力测验数据,对那段时期10.7万人应征入伍的19岁青年男子的智商得分进行研究。统计与分析发现上学9年者的智商平均得分比上学7年者高出7分,比上学8年者高出4分,经检验差异显著。这项研究成果表明()

A.学校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智商B.当时测定智商的工具和方法相当完善

C.学校教育并不能显著提高人的智商D.智商的高低影响受教育年限长短

14.《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阶段从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试合格,称之为()

A.博士B.大成C.翰林D.大儒

15.在儿童学习语言的问题上,颜之推认为应该()

A.重视学习通用语言B.重视学习本地方言

C.尽可能掌握多种方言D.尽可能掌握不同阶段的语言

16.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

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

C.重视科举考试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

17.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

B.《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

C.《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

D.《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18.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基本消除受教育权上的性别差异,规定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19.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

A.改革科举B.发行报刊C.兴办学堂D.译介西书

20.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A.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B.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

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D.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21.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思潮,除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之外,还要求()

A.教育立法独立B.教育教学权独立C.教育内容独立D.教育督导独立 22.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进过多次局部的曾该和调整,越来越重视()

A.乡村教育B.普通教育C.师范教育D.职业教育

23.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

A.学友制B.小先生制C.学徒制D.实习制

24.日本大化革新时期所建立的贵族学校教育制度仿照于中国的()

A.汉代教育制度B.唐代教育制度C.宋代教育制度D.元代教育制度

25.在古希腊罗马教育中,雅典教育与斯马达教育,古罗马教育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军事教育B.重视女子教育

C.倡导身心和谐发展教育D.加强国家对教育

26.下列表述中,体现洛克绅士教育主张的是()

A.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B.身体健康重于精神健康

C.精神健康重于身体健康D.禁欲与惩罚可以促进精神健康

27.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A.统觉,教学和训育B.兴趣,教学和训育

C.联想,教学和训育D.管理,教学和训育

28.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制造了柏林大学办学模式,为大学增添了

()

A.人才培养功能B.科学研究功能

C.社会服务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

29.西方在近现代教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其中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与地方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形成于.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30.“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A.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B.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C.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D.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

3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形成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其代表人物是()

A.马卡连柯B.赞科夫C.巴班斯基D.苏霍姆林斯基 32.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改革以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为主体的“三分制”中等教育体系,试图消除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不平等,大力推动建立

()

A.统一学校B.国立中学C.中间学校D.综合中学

33.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A.改造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结构主义教育D.永恒主义教育

3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B.自尊的需要C.认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 35.学习单词basket(筐子)有助于学习basketball(篮球)。这里所产生的迁移是()

A.顺应性迁移B.低路迁移C.水平迁移D.特殊迁移

36.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现象是()

A.杯弓蛇影B.蜜蜂采蜜C.望梅止渴D.老马识途

37.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这位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

38.某学生很怕猫,老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与他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帮助他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A.行为塑造法B.系统脱敏法C.松弛训练法D.认知疗法

39.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试“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

43.“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这是某研究者在“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过于书面化B.词义含糊C.带有暗示性D.涉及敏感性问题

44.在教育测量统计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统统计的测量类型是()

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

45.归纳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X)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Y)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X就可能是另一现象Y 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

二、辨析题:第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在阐明理由。

46.杜威实用主义教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

47.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

48.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简答题:第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简述知识中心课程的主要特点。

50.简述“尊重学生”的基本内涵。

51.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观点。

52.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53.简述教育研究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四、分析论述题:第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分析下列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

(2)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下述材料中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3)联系学校德育实际,阐述下列材料中观点的现实意义。

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重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度。-------若不骂人,不偷,不怒,不慌,不得罪于人等事,先时多为此道德高,然而此为消极的,于今不能谓此为道德。盖彼者,不过无疵而已,与社会虽有若无。今因于社会进步上着想,吾等当另定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否则,无道德可言。易言之,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则有道德,否则无道德。”若斯数语,包含无限道理。愿诸生愿诸生用为量人量已之尺,相染成风,使社会上渐渐均用此尺,度己亦用此尺,量入则去,所谓社会自觉心,社会进步者不远矣。(节选自张伯苓:《以社会进步为教育目的》,1919年)。

55.试析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56.请在I、II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一道题的成绩计分。

I.信息加工模型是以心理结构以及对这些结构执行的运作同所谓的认知过程,来描述人的学习与记忆的。阅读下图,并按要求答题:

(1)在答题卡上写出名字母所代表的术语。

(2)按照图中的字母次序,分别对所写出的术语作出解释。

(3)阐述这一信息加工模型对知识学习的重要启示。

II.某中学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研究者在本校初中二年级800名学生中选择数学考试成绩排名前80名的学生参与实验,并用配对法将学生分为两个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持续一学年,实验前后分别用数学血液水平测试试卷A和B,对两个班学生进行测试,通过哦实验前后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请按要求答题。

(1)为该实验设计一个课题名称和研究假设

(2)之处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3)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及其格式

7.商务英语专业入学教育 篇七

一、秘书专业学生存在的负面心态

1.专业不认同

由于对秘书职业的认识不够全面, 特别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秘书仍被不少人认为是“花瓶”、“小蜜”等吃青春饭的职业。因而, 学生在填报志愿时, 很少有人选择秘书专业为第一志愿, 就读秘书专业则多为服从分配后的无奈之选。这就自然而然导致秘书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对秘书专业存在认知偏差。甚至经过多年学习后, 仍有部分学生不认可秘书专业, 尤其是许多男生, 对该专业排斥、抵触、藐视心理比较普遍。消极心理带来消极后果, 由于一直被迷惘、抱怨等情绪包围, 使得这些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目标, 未能积极抓住各种机会锻炼自身能力, 也就未能使自己具备全面的、较高水平的职业素质。

2.专业无用论

相较于理工类专业, 秘书专业的技术含量往往被认为不是很高, 其就业门槛亦相对较低, 因而, 导致很多学生存有秘书专业华而不实、学而无用的观念。受这些观念影响的学生, 在校期间, 对于一些增强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课程, 没有认真对待, 只求基本掌握或考试及格, 以致到社会真正用时, 才发现秘书从业人员, 尤其是从事较高级别岗位的秘书, 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 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 而自己在这些方面基础不扎实, 从而影响了能力发挥和职业发展。

3.定位不准确

根据秘书所承担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的不同, 秘书可分为高级秘书、中级秘书和初级秘书。从秘书的一般性成长和职业发展来看, 秘书要从初级秘书成长为高级秘书, 往往需要从前台接待或一般文员做起, 待有一定工作经验和能力后再到达较高级的辅助管理岗位。但从历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 较多毕业生对自身职业定位不够准确, 往往希望一步到位成为高级白领, 拥有令人羡慕的薪金、地位和工作环境。带着定位不准的心理状态, 在激烈、现实的社会竞争中就很难适应和生存。

二、新生入学三步曲

1.增加学生对秘书专业的了解和认同

态度影响实践, 认知改变行为。针对学生对秘书专业的认知偏差和心理不认同, 学校应从入学起就进行良好的入学教育。对此, 学校可从两方面入手, 分别是“请进来”和“走出去”。所谓请进来, 是指学校请当地的一些秘书从业者向学生作讲座, 介绍职业的特点、素质要求和职业发展概况, 增加学生对职业的全面认识;所谓走出去, 是指在学生对该职业有了初步认识后, 可安排其进入当地一些企事业单位, 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增加对今后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感性认识。还可带其去人才市场, 直观感受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氛围, 增强其紧迫感。

2.增强学生对高校秘书专业教育的认识

新生对于个人的专业存在认同、不完全认同和完全不认同等心态, 这是正常现象。人们的兴趣和志向各异, 人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在新生入学时, 即要让他们了解, 大学教育是“成人”教育, 其宗旨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品德合格且具有一定能力的社会人员。因此, 在校期间, 秘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是必需的, 但自身健全人格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样重要, 既要学会知识, 也要学好“做人”。

秘书职业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 秘书是领导的左右手, 是部门的重要文职岗位, 需要很强的语言能力、协调能力等, 是一个能独挡一面的人。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不像基础知识的掌握那么容易显效, 它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学习活动、实践活动中。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提升, 需要不断地积累, 要靠耐心和执着的精神来支撑。秘书从业者需要的独立坚强、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等精神品质, 也可以在学习、训练和实践中获得。具备了这些能力和品质的人, 即便将来从事其它行业, 也会更容易获得岗位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因为这些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是通用的。因此, 对于刚入校的新生, 学校要鼓励他们发挥自己已有的学习优势,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 珍惜学习机会, 在今后的学习中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做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3.指导学生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没有目标的航行只能随波逐流, 无法掌握, 最后搁浅在绝望、失望和消沉的海滩上。所以目标是一切行动的方向。秘书专业的新生在经过对专业和市场需求情况的初步了解后, 还应把自己的目标明确下来, 拟定好今后努力的方向, 形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这时, 学校应要求并协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拟写职业生涯规划书。职业生涯规划书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书面化呈现, 不仅能呈现大学生的宏观职业生涯规划, 还能对具体的学习和工作起到指导及鞭策作用。职业生涯规划书一般包含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对自我的剖析、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对职业方向的探索及确定目标并制订计划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是自己将来的规划, 这个规划只有建立在对自我和职业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就业目标方面, 指导学生目标可以定高, 但起始目标必须实在、可行, 万丈高楼平地起, 有了坚实的基础, 才会有成功的未来。有了长期的职业规划, 必然也要规划阶段目标。学校通过向学生公布教学计划, 让学生了解在大学期间每一学期, 每一阶段将要学习的内容, 引导其在课余时间, 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其它需要延伸的知识。当今社会, 单一的专业人才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 秘书更因如此。学生可以利用在校时间, 多掌握一门外语;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写作, 提高写作能力;可以通过课外的培训了解管理和财务知识;可以通过自学, 掌握更好的计算机技能;还可以通过参与演讲、创新竞赛等来提升自信, 培养创新能力等。总之, 大学时光是宝贵的, 韶华易逝, 如果在大学伊始就明白了自己面临的处境如何, 自身还有哪些需要改进, 未来何去何从, 便少了很多的困惑和迷惘, 遇到顺境怀感恩之心, 遇到逆境当作锻炼, 也就不会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8.商务英语专业入学教育 篇八

1. 简述期刊的媒体特点。

2. 引进版教材可以配置哪些辅文?其中哪些是必备项目?哪些是可选择的项目?

3. 联系实际,简要分析选题工作的优化原则、预后原则。

4. 简要分析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的专业特性。

5. 简要分析出版物成本的构成。

6. 为什么书籍除了文字,往往还会配上精美的插图?

二、审读题(请审读下列短文,指出存在的问题。本题15分)

出版是一种多主体的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参与这个过程的劳动主体有作者、编辑者、复制者和发行者。作者从事的是精神劳动,其最终成果是作品;没有作品,出版活动就不可能进行。编辑者进行的劳动也是精神性劳动,其劳动的结果是提供可以据之进行印刷的原稿。为此,编辑者要做好选题策划、稿件组织、稿件审读、设计排版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直至出版物成品形成。复制者利用物理、化学方式生产出与原稿具有相同形态的成品,从事的是一种物质性兼精神性劳动,复制劳动的最终产品就是出版物。即出版物是已经制作完成的产品,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等。发行者从事的是商业劳动,使出版物增值并将之传送给消费者。

总之,构成出版的要素是编辑和发行,而作者是出版活动能够开展的前提条件。已经发行的出版物一旦为读者所购买,它就实现了使用价值,也就意味着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用。因此,出版企业只要做好产品的广告宣传,就能完成其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校对题(通读下面的文稿校样,校改其中的错误。不用或错用校对符号扣分。本题15分)

文科与理科—那个也不能偏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已经三十多年,也形成了人们所说的文科与理科概念,出现了文理考生相互偏科的现象。譬如,文科生一看到那些计量单位,数字用法就头疼,什么打印用a4纸规格为297×210毫米,质量750g左右。硬盘的容量应该表示为,1Mb约1024K字节左右,而不是1000K字节。还有,脚下这2000M长的长城城墙,使用了二亿多块城砖,构成一条15-20公尺高的墙体,向天际锦延而去……。

同样,理科生碰上《古汉语》之类的考题,也是懵懵懂懂,不知如何作答。象连绵句、成语 典故的使用,遗词造句、翻译古文,理科生一愁莫展,文科生则嬉笑颜开。现在已经进入二○一二年,文理偏科问题已到了咳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应该尽快实施质素教育,以扭转这种文理偏科的不力局面。

四、计算题(计算并回答问题。本题15分)

某出版社出版了《健康从心开始》一书,定价30.00元,共印10000册。省新华发行集团订货7000册,发行折扣率均为60%;省教育书店订货2000册,发行折扣率为65%,均按实际销售量结算货款。出版社通过社里的直销人员向一些单位推销,以八折销售1000册。同时,该出版社在进行实地调研后,在省内几个贫困县捐建了农村学校书屋,并捐送了大量课外读物。这一举措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当地电视台报道了此事。这也推动了该书的销售,省新华发行集团和省教育书店的订货都全部售出。为此,该出版社又加印了5000册,由省新华发行集团负责销售,折扣率不变,再次全部售出,出版社收回全部货款。

问题一:谁是该书的总发行单位?

问题二:该书的出版总码洋是多少元?

问题三:省新华发行集团的进货总码洋是多少元?

问题四:省新华发行集团实得的发行折扣额是多少元?

问题五:出版社回款的实洋是多少元?

问题六:出版社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

五、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阐述观点。本题15分)

兰登书屋的编辑柯明斯曾在给传记作者贝尔曼的(S.N.Behrman)的一封信中写道:

“现在,接到你的手稿还不到24小时,我必须说你对麦克斯的刻画无论在语气上或细节的选择上,都愈来愈接近我们两个心目中的图像。……

但是,我深刻感觉到这本书涵盖的内容需要再扩充一些……

假如我只是泛泛而论,对你实在没有什么好处。除非我很具体地说明,否则你根本猜想不到我的意思。所以,接下来,我会一页一页地列出我的问题和建议,你可以赞同,也可以否决,有些意见很合理,有些意见难免有点吹毛求疵,但至少提供了我们一些讨论的基础。”

问题1:阅读材料,分析并阐述编辑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问题2:你认为编辑应当如何保护作者作品的完整性?

六、写作题(请根据所给材料和答题要求撰写约稿信。出版社具体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地址、网址等均一律省略。本题30分)

2012年5月8日晚,正当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全国各地,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并掀起向她学习的高潮。A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王梅策划了一个教育读物选题,拟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彤研究员撰写,并计划采用新华社记者拍摄的数十张彩色照片作为插图。这个选题获得批准后,被列入A出版社2013年重点图书出版计划。请你以王梅的身份,依据所给材料给周彤研究员写一封约稿信。发函时间为2013年1月。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形式特点:开本大小、构成部件;(2)内容特点:容量大小、栏目设置;(3)出版特点:周期长短、时效性

2. 引进版教材可以配置的辅文:主书名页;附书名页;序(原序、译者序、再版序);献词页;目录;书眉文字;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索引;后记

nlc202309030704

主书名页;序(原序、译者序、再版序);目录;书眉文字;注释;参考文献;后记是必备项目

附书名页;献词页;附录;索引是可选择的项目

3.(1)优化原则的内涵,包含个体优化与整体优化两个层面/预后原则的内涵,市场经济体制下要考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并事先制定应对措施;(2)联系我国出版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4.(1)选择性;(2)加工性;(3)中介性

5.(1)直接成本;(2)间接成本;(3)期间费用

6.(1)为了吸引读者购买与阅读;(2)有益于读者对内容的理解;(3)符合艺术性的原则

二、审读题

①“作者”不属于出版劳动主体

②“印刷”范围过窄,应改“复制”

③“设计排版”应为“整体设计”

④应是“相同内容”,形态不会相同

⑤复制劳动不兼有精神性

⑥出版物不是已经制作完成的产品,是已出版的作品

⑦出版物还包括音像制品和网络出版物

⑧发行劳动不能“使出版物增添价值”

⑨构成出版的要素还有复制

⑩作品是出版活动能够开展的前提条件

有使用价值不意味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用

只做好产品的广告宣传并不能完成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要通过品牌打造和营销。

三、校对题

(1)— → ——

(2)那 → 哪

(3)三十 → 30

(4)文理考生(仿宋体 )→ 文理考生(改为宋体)

(5), → 、

(6)A → A

(7)297×210毫米 → 297毫米×210毫米(或297mm×210mm)

(8)Mb → MB

(9)约…左右 → 删掉“约”(或 删掉“左右”)

(10)M → 米

(11)二亿 → 2亿

(12)- → ~(或 — )

(13)公尺 → 米

(14)锦 → 绵

(15)……。 → 去掉一个标点符号

(16)同样 → [缩进两格]

(17)《古汉语》 → “古汉语”

(18)懵懵懂懂 → 晕晕乎乎

(19)作 → 做

(20)象 → 像

(21)成语 典故 → 空格删掉

(22)遗 → 遣

(23)一愁莫展 → 一筹莫展

(24)嬉笑颜开 → 喜笑颜开

(25)二○一二 → 2012

(26)咳不容缓 → 刻不容缓

(27)质素 → 素质

(28)力 → 利

四、计算题

问题一:该书的总发行单位是出版社。

问题二:450000(元)

问题三:360000(元)

问题四:144000(元)

问题五:84600(元)

问题六:开展新闻报道,参与公益活动。

五、案例分析(答案略)

六、写作题(答案略)

上一篇:对四个坚持的感悟下一篇:建筑标准化与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