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

2024-09-03

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精选8篇)

1.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 篇一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5.07

什么是文化和企业文化?

在社会学研究中,这样解释文化: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社会学教程》认为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管理学研究》认为:企业文化也称组织文化(corporateculture或organizational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综合来看,企业文化包括以下特点: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是一个企业的主要价值,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是企业中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即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企业制度文化要素、企业精神文化要素。文化是与民族分不开的,一定的文化总是一定民族的文化。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不同。

例如美国的企业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能动性、个性和个人成就。欧洲文化是受基督教影响的,基督教给欧洲提供了理想价格的道德楷模,受其影响,欧洲文化祟尚个人的价值观,强调个人高层次的需求。欧洲人还注重理性和科学,强调逻辑推理和理性的分析。日本是一个单民族的国家,社会结构长期稳定统一,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共同性,这些决定了日本企业文化以和亲一致的团队精神为其特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近年来随着企业发展的加速和规模的扩大,企业文化逐渐成为被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构成元素。

文化是“道”,它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又潜行于企业各个细节和制度中。文化无形却又比有形之物更具有力量,是“理念制胜”时代企业的核心。以国内著名家电企业海尔为例,有人总结,创新是海尔的文化,艰苦奋斗是海尔的文化,坚持是海尔的文化„„当我们对海尔文化进行

分析总结的时候,“海尔是海”这种博大的包容吸纳持续长久的文化精神基本可以概括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杨绵绵女士说过一句话:人人都说海尔的核心就是创新文化,但是如何让创新落地。海尔的成功就在于坚持文化,坚持了20年。为什么海尔的管理模式搬不走?因为这种管理模式枯燥、辛苦。杨绵绵说,人有三商:情商、智商和韧商,而韧商最难达到,这也是海尔的文化。

张瑞敏先生也曾经说过:“海尔17年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创新”。所以,如果说海尔成功之道是什么,就是海尔所建立的特色文化以及持续多年只做一件事情。

企业成功源于经营之道+文化之道

2009年3月5日,全国推广家电下乡产品电脑项目招标结果公示,参与投标的21家厂商中,海尔等14家厂商中标,7家厂商落选。电脑将成为31个省市下乡产品。

为什么海尔集团各个事业部在家电下乡中都获得了十分良好的消费者响应呢?海尔集团这样博大广泛的群众基础从何而来?

浏览文献资料我们可知:新形势下,全国范围内推广家电下乡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决策部署、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拉动农村消费。在更大范围内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真正把内需特别是农村消费启动起来。有利于促进行业发展。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拓展了空间。有利于改善民生。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获取更多市场信息、学习生产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这是贯彻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落实节能减排。有利于减少农民家电使用成本、减轻农民经济负担。有利于完善农村生产和流通服务体系。推广家电下乡政策不仅仅是给一些财政支持,一“补”了之。而是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关注农村市场,不断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改变长期形成的以单一供给结构面向差别很大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使家电下乡产品符合农村消费特点,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防止将城市商品简单推向农村甚至将滞销商品向农村转移,商务部、财政部经过充分调研专门制定了家电下乡产品标准,在节能、环保、耐用、安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引导企业通过简化不适合农村消费的功能和包装,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家电下乡产品质量可靠、功能实用、价廉物美。

产品创新是海尔电脑多年来快速发展的根本。早在2005年,海尔电脑就组建专门的开发团队,并携手英特尔成立农村项目组,从产品开发、渠道开发再到市场开发等各方面进行推进,特别是深入到山东、河南、安徽等省9000多个村庄近百万农民进行调研,针对农村市场的需求和电脑使用环境等开发出一宽三快四平台的“家家乐”电脑。海尔电脑从农户需求和实际使用环境出发,整合英特尔、微软、nvidia等全球研发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出了“家家乐”二代、“乐家家”等润眼电脑新品。这些电脑不仅防雷击、省电;在防潮、防尘、防静电、耐磨损、防虫害和鼠害方面都做了充分改进,并提供了快速上网、一键恢复、主动防御杀毒等

解决方案;显示屏采用海尔独有的润眼屏,有效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配备“hit致富学习娱乐平台”软件,将科技致富、教育、医疗保健、娱乐等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让农民用电脑就像家电一样方便快捷。

市场经济下,产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实体物体那么简单,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产品的竞争包含着更多因素的彼此对抗。产品是消费者购买的满足需要和需求的“具体表述”。

向上检索,海尔电脑的战略领航者是海尔集团,在中国企业中,海尔集团所从上至下贯彻的企业文化是最富有魅力的企业文化,其外在拥有博大的海的气质,内在核心来源于创新。它是在海尔20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文化之道是助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就企业文化的形成,张瑞敏曾发表自己的看法:“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说,企业管理有两点始终是我铭记在心的,第一点是无形的东西往往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当领导的到下面看重的是有形东西太多,而无形东西太少。第二点是老子主张的为人做事要“以柔克刚”。作为企业家,你永远是弱势,如果你真能认识到自己是弱势,你就会朝目标执著前进,也就会成功。”

有人问张瑞敏:“一位企业家首先应懂哪些知识?”张瑞敏想了想说:“首先要懂哲学吧!”张瑞敏能联系企业实际,从老子思想中悟到“无”比“有”更重要、“无”生“有”的道理,也悟出柔才能克刚、谦逊才能进取的为人做事之理,骄横与张扬永远是企业衰败之源。“不用哲学看不清海尔”。中国品牌启动者艾丰先生这样评价张瑞敏。

日本松下公司的七条价值观念中,第一条就是“工业报国”,我国老一代企业家卢作学(民生输船公司创始人)倡导的“民生精神”,就是基于“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裕国家”这一为国为民的价值观念。

海尔提出的“真诚到永远”恰恰证明了海尔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所肩负的企业社会责任是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的。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浏览新闻不难看到海尔电脑对电脑下乡的认识:电脑下乡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良机。电脑下乡将带来网民基数的急剧扩大,对于已经在打工的城市中学会了上网的农民工而言,如果他们的家乡也通了网络,同时又有质量过硬的电脑下乡,对他们提高农业技能和生活质量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尔企业文化中“海”的博大所蕴含的力量在企业发展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个分支都是有良好作用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海尔,理解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制造业,也就不会对海尔电脑迅速的成长能力产生疑问和震惊了。

文化的力量无疑是海尔电脑获得下乡电脑全国第一份额的重要力量。

2.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 篇二

一、诚信原则

这是任何企业都应具有的理念, 而且诚信原则必须成为企业的内在性理念, 即企业内在地、自觉地、主动地遵守诚信原则, 把诚信理念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信条, 而不是被动地、被迫地执行该理念。诚信理念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首要的理念, 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企业只有始终遵守诚信原则, 才能拥有广泛的客户, 既保持老客户, 又创造新客户, 从而能够拥有原来的市场和创造新市场, 最终使企业高效益地可持续发展。缺乏诚信的企业, 短期内可能会盈利, 但从长期看则是一种自我毁灭。可见诚信理念在企业经营中的分量和地位。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 诚信理念是一个体系, 一般的, 诚信理念包括三种形式:一是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 要求企业信守自己的承诺。履约是企业一种主要的诚信形式, 也是企业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最低层次的诚信原则。二是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 有的当事者可能因为信息获取上的阻滞性原因而无法清楚地掌握全部信息, 从而不能真实地把握问题的全部情况, 而另外的当事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能够全面地拥有信息。这种信息的非对称性, 使得更多地拥有信息的一方处于交易的优势地位, 另一方处于劣势地位, 这时就产生了欺诈的可能性。三是真正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 即当事者一方并不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而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充分考虑当事者另一方的利益, 甚至在牺牲自己较小利益的前提下换取对方当事者的较大利益, 这种充分考虑对方当事者利益的诚信, 是一种最高形式的诚信。

企业在贯彻诚信原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兑现承诺, 包括对外承诺和对内承诺;二是真实, 企业对于消费者来讲, 要真实地告诉用户自己产品的效用及性能, 企业对于投资者, 要真实地告知对方自己运行的状况。三是公正, 即企业要讲公德, 不损人利己, 企业要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和服务获取收益。四是守法, 法律是全社会的一种共同承诺,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遵纪守法, 这是企业诚信的前提。五是公平, 即企业公平地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诚信原则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准则, 也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 诚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伦理和市场道德, 其中也涵盖了遵守市场秩序、进行有效和理性竞争等内容。

二、人本主义管理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后被运用到企业管理理念中。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本主义和物本主义管理理念而言的。在传统管理理念中, 员工被视作企业的生产要素和获利的工具。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则是将员工视为与企业相并列的独立主体, 尊重其自身的价值理念、发展目标等, 争取实现员工个体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 为个人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实现企业的繁荣昌盛。总之,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旨在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企业管理理念的变化是与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密不可分的。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时代, 企业的发展已不再仅是生产规模的简单扩大, 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上, 而技术、管理要素的主体是人, 人的要素对企业的重要性较之物的要素在上升。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如IT业, 企业的财富是人,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是企业价值的真正来源, 在此形势下, 人本主义管理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同时必须看到, 不同行业的企业对于人本管理的认同程度不一样, 一般来说, 哪种要素对企业发展重要, 企业管理理念就倾向于哪种要素。人的要素对企业越重要, 越应实行人本主义管理。因此, 人本主义管理是未来企业管理的一种趋势。

人本主义管理是务实的, 不是务虚的, 它应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实际行动上。具体地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尊重员工人格。企业管理之中上级对下级仅仅限于工作上的管理, 员工对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拥有自主选择权,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应该相互尊重和加强沟通。二是企业管理应是互动管理, 要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 使企业的规章制度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三是突出柔性管理特征。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复苏和个性的张扬, 企业管理呈现出柔性化趋势, 即突出员工的主动性, 通过工作流程设计来提高工作的吸引力, 为员工提供各种锻炼机会, 以发挥员工的比较优势。四是关心员工发展, 这是人本主义管理的基本特征, 企业对员工不仅是雇佣和利用关系, 还要关心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并以工作为契机, 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人本主义管理是激发员工主体性、自觉性的管理。它使企业管理更突出人性化特点, 并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员工与企业才能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三、“和为贵”思想

“和”的思想是儒学管理的重要宗旨。“和”包括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和”, 即“和谐”;另一方面是企业外部的“和”, 即“和气”。

首先说企业内部的“和”。日本企业文化中讲究“内和外争”或“内协外争”, 即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和谐气氛, 以整体合力参与外部竞争。企业内部的“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一是企业的内在融合理念是以尊重员工个性平等为前提的。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这种差别首先由人的能力差别引起, 能力差别导致了企业内的分工差别, 分工差别导致职位差别、收入差别等, 但是,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以人性平等为基础的, 人们都应相互承认每个人所应具有的人权。二是内在融合实际上是企业对个人比较优势的有效组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企业在管理上应设计出融合人的比较优势的制度, 让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三是内在融合的基点在于承认个性文化之间的差异, 即企业融合的是个体的个性文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偏好和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要能够包容或者整合每个人的个性文化, 融合是在差异基础上的融合, 这就是所谓的“和而不同”。四是企业内部的“和”更体现为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但是, “和”并不意味着“大锅饭”, 企业的“内和”实际上是有竞争的“和”, 这样才能避免员工的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因此企业内部的“和”体现为融合、和谐、合作。

其次是企业外部的“和”。“和为贵”也包括企业外部的“和”, 即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这种“和”表现为:和气生财, 理性经营, 公平竞争, 经济主体之间共同遵守商业道德, 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企业竞争应靠自己的技术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和服务质量优势取胜。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和”还是企业外部的“和”, 其实现所依赖的实际上是一种契约理念, 这种契约不是书面上的, 而是心理的。严格地说, 企业文化本身就有心理契约的特征, 是当事者对某种价值理念的共同认可和承诺。施恩著的《职业的有效管理》一书中定义的“心理契约”是指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 以及组织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 其成长与发展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 企业员工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也处于一个不断的流变过程中, 企业的外部环境或者说社会也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因此, 任何一种书面契约都不可能适应这种流变和发展。员工和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维系, 需要一种心理契约的支撑, 这种心理契约的内涵同样是不断发展的, 这便是企业内部之“和”与外部之“和”的保证。这种“和”的心理契约的构建, 就是企业文化的使命。

四、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团队精神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 在团队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 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与一体感。团队成员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并且由衷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愿意为团队的目标尽心尽力。归属感与一体感主要来源于团队利益目标与其成员利益目标的高度一致。团队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使它与其成员结成一个高度牢固的命运共同体。无论在物质上与精神上团队与其成员都息息相关。团队还通过持久强大的教化宣传及一系列活动,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成员对团队的共存共荣意识与深厚久远的感情。第二, 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 团队精神表现为相互协作和共为一体, 他们把对方视作“一家人”, 把每个成员都看成团队的一分子, 他们相互依存, 同舟共济。成员之间互敬互重, 互相宽容, 容纳各自的差异性、独特性。团队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形成一系列行为规范, 一方面, 他们和谐相处, 充满凝聚力。另一方面, 他们又彼此促进, 互相指出对方缺点。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合作, 追求团队的整体绩效与和谐。

团队精神有深度和广度的差别。在深度上, 团队精神可能是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 也可能建立在与团队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或者成员真正达到了克己奉公的境界。在广度上, 团队有范围的不同, 小到一个班组、一个车间, 大到一个企业都可成为团队。团队精神的形成是企业文化长期起作用的结果。

3.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 篇三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84-01

一、引言

众所周知,优秀的现代企文化是现代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企业凝聚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从现代企业成长过程来看,众多成功的现代企业在迅速成长、快速盈利的背后,很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注重对自身在文化层面的建设,通过建设客户、员工、企业都认同的企业文化体系以及价值观体系,以文化作为载体,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管理建设,市场建设,客户群建设,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综合实力。与此同时,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腾飞已经持续了三十多个春秋,众多优秀企业始终坚持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显现出独特的魅力,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证,推动了不同时期的改革发展。優秀企业文化凝聚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时代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优秀企业文化促成员工成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国内众多的优秀企业大力开展以“培育现代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树立现代金融服务理念,打造一流金融服务品牌”为目标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员工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增强企业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不断巩固、坚持深入、勇于提高、不断创新的思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要大力培养企业精神,促成广大员工按照企业精神的内容要求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并投身于相关实践活动中,用企业文化来丰富自我,提升自我,促成自我在各方面的成长。

现代企业要充分针对新时期员工的思想特点,科学引导职工树立阳光工作心态、培养健康工作心理,并将压力管理工作和情绪管理工作以建设企业文化体系的方式纳入到员工思想工作中,同时要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情况,科学制定引导计划,促成员工的健康成长。

三、优秀企业文化推进科学管理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文山企业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建设这一独特切入点能够有效渗透企业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充分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有效引导普通职工和企业管理层建设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体系,能够帮助管理层高效管理企业职工,也能够促成员工自觉遵守管理层的各项管理方法。在当下,建设先进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迫切需求,很多优秀的企业都将企业文化建设摆上了桌面,提上了日程表,更多的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先进的管理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优秀的企业文化也能够有效助推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

四、优秀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口碑

大家都知道,优秀的企业文化重在传承,贵在创新,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实的企业文化内容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口碑,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可。现代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领导层要高度重视以往企业文化建设的优良部分,加以继承和发扬;与此同时,要充分认清形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变化,不断给企业文化赋予新鲜的内容,给企业文化体系注入新的血液。企业不断的传承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要注重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反馈和建设,通过自身优良的企业文化体系向外延拓,问社会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企业也要注重从社会文化体系中及时汲取其中优秀的部分,为企业的发展增加助力,进一步构建企业文化,为企业赢得良好口碑。

五、优秀企业文化凝聚企业内力

当下,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凝聚企业内力,有效规避企业内部产能消耗,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先进的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等内容。按照这一体系的指引,在企业发展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企业必然会践行自身神圣的使命,全力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倾力建设自我、服务客户、成就员工、奉献社会,秉承健康向上的现代企业价值观,把经营部分、管理部分、创新部分、发展部分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从道德方面、服务方面、协作方面、学习方面规范员工行为的切入点,引领职工努力工作,奋发图强,凝聚企业内力,朝着建设成最盈利企业、最优秀企业、最受尊重企业的国际一流现代企业的愿景不断前进。

六、结语

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更是关乎企业未来的大事。本文从企业文化这个独到的层面分析如何建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凝聚内力、员工成长、科学管理、口碑建设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单位: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敏燕,马启山.浅谈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J].社科纵横,2005,01.

[2]郑东升.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J].大众科技.2005,12.

[3]蒋立诚.浅谈企业文化建设[J].江苏商论.2005,01.

4.论企业文化的核心 篇四

好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核心的贯穿力,通过对人的价值认同去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有句俗话叫“一人兴邦”,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智慧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那么一个人的智慧就自然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了。

那怎样才能实现人才的一人兴邦呢?问题的最核心就是建立起适合人才成长的机制,让人才为未来的人才不断的创造平台,不断的扩张企业的版图。因此,就要建立一种全人才的方位机制。放弃那种:“适合企业的人才,才是最好的人才。”的小思路。用包容的心去创造一个:“只要是人才就适合企业”的新的文化机制。不怕你强,就怕你不强,其实从《三国演义》的故事中我们就可以得到启发,人才的集中构建了魏国的强大,也打造了蜀国的繁盛,从总体而言,两者的人才战略塑造了两国的鼎盛与繁荣,可见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而引进了人才之后的合理化考核,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以及当权者把握局面的度的手法处理上,就可以看出两家的不同命运。

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制订人才战略的时候,当刘备来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深知刘备绝对会成为今后的大祸患,可是为了不影响整个人才战略的实行,使外界产生魏国不容才的大局上,曹操乾纲独断,制订了留下刘备的人才战略指导思路,其气魄与气势就可见一般。在推行人才制度的时候,选材用人,使管理的思想发挥到几乎及至,成就了魏国的千秋大业,也就实现了曹操从一个逃犯到一个皇帝的人生命运的转变。

而同为用人,刘备也采取了包容的心态,但是刘备用人以稳为主,以情谊取人,制人,经不起挫折与改变,经高人指点之后知道天下有卧龙,礼贤下士对人才的关怀无不进入及至,以情待人使人才充分得到尊重,但是在号称:“卧龙凤雏”之一的庞统去接洽刘备谋求发展的时刻,刘备却以其貌不扬而疏远庞统,与曹操对庞统的大度而言,实在是难有所比,仅此一点即可以看出两人用人的核心人才观不同,刘备求才的包容是做出来的,而曹操聚集天下英豪成就魏国是气魄与胆识,是发自内心的。

当得知庞统的计谋算计了自己之后,曹操并没有对庞统进行指责,相反的检讨自己的错,对火烧赤壁的事件坦然面对,以笑来面对失败,饱经挫折终于再起。

而刘备的人才战略制订是虚伪的求才,由于在制订人才战略中的情感色彩加深太浓,所以,导致关羽死后,自己的境地处于两难,不但没有为关羽报仇,相反的损失了蜀国的整个国家战略,国家兵力,以及爱将张飞,自己也被这样的人才构架所导致的挫折,忧郁死于蜀都,终没有成就其帝王梦。

从两点可以看出慷慨用人的人,得到的将是人才的追捧,人才的服从,而委琐的用人,只会导致局面的控制失常,当这种机制一旦扎根将直接导致企业的衰弱,最危急时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国家是大纲,企业是载体,试想一下,在一个企业中,如果一部分人明知道企业出现了某种问题或者可以在哪个地方帮企业控制成本,而犹豫于形势不去管,不去理睬,而另一部分人不知道企业的问题,而管着企业,理着企业并将错误不断的延误下去,那企业的得失在哪里,企业付出的薪酬在哪里得到回报与补偿呢?对于知道问题的人,没有将问题告诉企业,缺乏员工的本分,企业付出的酬劳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而对于不知道问题的人,由于不知道问题在哪,而完全没有忧患意识,拿着高薪,却将企业引向衰亡的尽头,企业付出的酬劳、权利都获得了。而他们对企业的责任,又去哪里了呢?而造成这一切问题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呢?社会强调的是逆向思维,用倒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既然明知道有问题,解决问题就只有靠自己。

因此,要建立企业的核心文化,首先要做到的是大胆用人、选拔贤才、用公平的制度去给人才以机会,以人才的实力展现出企业最核心的魅力,使企业充满生机与底蕴。在获得了人才之后,如何的去管理人才靠的就是制度的公平化,而不是情感化。对企业而言,要将人才的本才、口才、辩才、德才、量才、度才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并作出公正的评估,择岗而适。在企业中要获得更多的人才就必须做到公平化就必须制定“门户开放的总裁面对面”建议制度(包括思想建议,人才建议,将~放在员工的手里,使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挂钩,将责任进行到底)与“责任到人”的责任制度。建立起这样的文化,就可以创造企业的顶级核心文化。

5.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 篇五

第一章 绪论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在一九九○年由C.K.Prahalad和Gary Hamel首先提出来的,经过理论界十多年的讨论和企业自身的实践后,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以逐渐趋于统一。但是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时,很多企业都没能够全面认识和形成有自己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的生命力是有限的,很难真正的发展壮大起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企业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该理论被引进我国,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高度重视。但对如何真正培育、改进和变革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的思想真正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把员工的长期以来形成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形成和创建一种支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却很模糊,往往只注重统一的服装、统一的标志等表面的东西。

6.燎原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篇六

1、燎原核心价值观:诚信为本、创新为魂

百德诚为先、百事信为本,诚信是为商之本,诚信是燎原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燎原取得业绩的基石,诚信使我们能与客户、供应商、政府之间建立坦诚的关系,并在竞争中不断取胜。诚信使我们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以诚相待。

燎原永远面临着创新与挑战,创新是燎原竞争的核心,是燎原事业发展的灵魂和永恒动力,是生命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2、企业宗旨:追求卓越——实现客户、员工、股东、社会满意最大化

①为客户创造价值

燎原提倡以客户的价值为中心,鼓励员工通过价值创新活动,不断创造客户需求,引领市场趋势,用创新的科技、品质和服务使客户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②为员工创造机会

燎原尊重个人的知识才能,通过营造“机会(收入、职业生涯)牵引人才,人才牵引资源(技术、资金),资源牵引产品,产品牵引市场,市场牵引机会”的良性循环,来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能,成就员工的事业和愿望,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

③为股东创造财富

企业长久的成功基础来源于我们给股东的不断回报。不断创造更好的回报是我们实现企业使命的重要基础,燎原将按照股东对企业的要求与愿望,尽企业最大努力给股东以最大的回报。④为社会创造效益

燎原通过自己的产品(灯具、电力杆、通信杆等)为城市建设做好配套服务,通过税收为社会创造效益,通过劳动用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3、企业精神:诚实、敬业、团结、进取

诚实是一种忠诚,是对工作职责的尽忠职守,诚实是信用,是言行一致,是对承诺勇于承担的勇气。

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追求,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主动承担责任、客观务实、负责到底的工作态度。

燎原人锐意进取,勇于挑战,每件事情都追求卓越,允许成功与失败同在、竞争与超越并存。团结是一种富有合作精神的良好职业境界,一种互相开放心态的互动理念,一种沟通无障碍的生态氛围。燎原强化整体的一致性,局部服从全局的整体观念是团队建设的保证。

4、企业经营理念:以人为本、诚信立业、创新致远

人才是燎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以人为本就是以“人心”为本,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以人为本就是通过燎原事业目标的实现来达到员工个人理想和高素质生活追求的实现。

燎原倡导诚信立业、信守道德,致力打造一条诚信创业、信誉立业、道德赚钱、诚信天下的诚信产业链,以谋求竞争的优势。

持续变革和创新是燎原的一种工作方法和生存模式。适应变革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引导变革是企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我们倡导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意识。我们必须学习,借助更多外来智慧,才能获取比竞争对手更多的知识积累。

5、管理理念:制度高于一切

燎原通过制度来规范经营管理活动,保证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并根据运营状况和环境变化不断改进、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制度制定从细,制度执行从严,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制度要成为我们普遍的行为习惯。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标准从严要求自己,示范下属,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6、企业作风:迅速反应、立刻行动

日常工作中要目标明确、责任清晰、信息共享、管理透明。要加强协调、优化流程、快速反应、雷厉风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事。

7、人才理念:赛马知能、优胜劣汰

只有将人才进行充分的识别、运用、培养和提拔,才能形成公司最大的资源,才能形成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要善于用人所长,又要容人所短。而员工要善于抓住机会,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我们要用企业愿景留人、用职业生涯规划留人、用创业激情留人、用企业文化留人、用事业留人。

8、产品理念:

以品质取得信誉,以品牌提升价值

7.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 篇七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前沿课题。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建立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或使企业现有核心竞争力提升,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任务刻不容缓。

1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念

1.1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通常是由四个层次构成。①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文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②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③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形成的活动文化。它是企业经营作风、教育宣传、文娱体育活动中的文化现象,也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④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文化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

同时企业文化又具有六大功能,①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挥了引导作用,长期引导员工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②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物质的或精神的刺激,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激励,是一种精神刺激。③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而使企业对员工所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④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约束,是一只无形之手。⑤企业文化的渗透功能,企业文化对于管理模式的形成及其作用发挥具有较强的渗透力。⑥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企业文化一但形成之后,不仅能够对企业本身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对员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而且能够对企业外部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企业外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声誉。 在企业文化功能体系中,各个功能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2 核心竞争力

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界和学术界可谓是百家争鸣,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有人认为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有人认为人才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包括技术、资源、管理模式等硬件因素,而且与企业文化这一软件因素密切相关。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层次和竞争品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当前,从我国成功企业的成长经验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离不开优秀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而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纵使掌握了稀缺资源和先进技术,也无法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也由于缺少文化的支撑而陷于困境。总的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硬件部分,企业核心价值的硬件部分,基本上说的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包括市场拓展能力、融资能力、获得政府支持能力等)。就硬性部分一般而言,核心产品生产能力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主干;其余较细的枝干则是基于核心产品附带的外观识别、品牌特征等;提供养分、生命力及稳定力的根基部分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核心资源包括所获取的技术、知识、外部资源以及相关能力。

软件部分,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良好的企业文化,即企业文化的各方面都对核心竞争能力起到推动和发展作用。

2 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长期牵引力、内部动力和推动力。长期牵引力是指企业文化, 内部动力是指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力是企业的科学规范管理。企业的发展如逆水行舟,只有三力同向运动, 才能使企业迎浪而上。因此,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长期牵引力,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2.1 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所产生的具体功能决定了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现今,管理已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发展到了“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是世界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它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一方面在知识与信息时代,企业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潜能,就必须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而企业文化则是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对整个企业管理具有导向作用,从而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渗透着企业的主要领导人,特别是企业创始人的许多个人特质。通常,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领先性和不可模仿性。如果先进的企业制度、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是可以学习和模仿的,那么,先进的企业文化则是不能被模仿和复制的。特别是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更是渗透着企业创业者和历届主要领导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及建立在这种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经营理念,它深植于每位员工的心里,为全体员工所认同,这些都是无法被复制的。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基础。

2.2 企业文化保障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沙因在《企业文化与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最难以模仿的能力。通用公司(GE)前总裁韦尔奇认为,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从更深层次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任何企业,其产品竞争力都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产品竞争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因此,‘技术是第一竞争力’。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制度是第一竞争力’。而制度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1]

2.3 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两面性[2]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个以新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战胜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过程,因此,新的思想观念必须经过广泛宣传、反复灌输才能逐步被员工所接受。并且企业文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特别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既可以是一种积极向上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正向作用的文化,也可以是一种保守落后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产生消极作用的文化。只有当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精神文化顺应社会发展,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鲜明的企业特点的时候,他才能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否则,不但无法发挥积极作用,反而还会消弱企业的竞争力,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并且与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特点和经营管理相结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3 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3]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核心和实质的作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建造和提升,其主要途径就是要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化体系,形成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优秀的精神文化。只有创建富有个性的独创的企业文化,企业才会拥有自身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要想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在行业间与企业间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必须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 构建独特的、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

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确保企业在竞争环境下进行的战略选择是建立在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形成企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要求。管理大师熊彼特曾说过,企业创新能力表现在五个基本方面:开发新产品、研制新工艺、拓展新市场、提供原材料的新供给来源和实施新生产管理方式。可见,企业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而从事的以产品及其生产经营过程为中心的包括构思、开发、商业化等环节的一系列创新活动。要实施这些创新活动,需要在企业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和制度,也需要形成企业的创新价值观念,以此来将创新形成为企业的一种理念和思维,并长期坚持和贯彻。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积极的和柔性的企业文化则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持续发展。

3.2 完善制度,体制保证

完善制度,体制保证。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企业文化是软的,企业制度是硬的,企业必须软硬兼施,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取得成功。在培育企业员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旦丧失,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企业应通过完善制度、寻求法律保护等措施,保护好企业的核心竞争。[4]

3.3 企业文化同时也是道德文化

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环境,使员工在自觉认同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自觉遵循文明的企业道德规范和准则。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创造企业道德意识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强化员工的自我约束力,创造企业道德意识的内部环境。要充分发挥现代职工视野开阔、民主意识强、自身成熟的心理优势,在制度规范的同时,多方面为职工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

3.4 提炼企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生长培育起来的,并为全体职工认可的一种群体意识。只有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统一员工的要求,才能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沉淀下来形成企业的一种行为规范。所以加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企业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提炼出本企业的优秀理念和价值观,才能从核心上体现出企业的个性;才能使企业的员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不迷茫了,达到一种视企业精神为自己应有精神,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同生共长,共同发展,使企业拥有永恒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海尔集团的理念是“真诚到永远”;长虹集团的理念是“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诺基亚公司的理念是“科技以人为本”。这些理念,是根据形势和本单位特色提出来的,简明生动,成为本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因此,要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企业实际、催人向上、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企业价值观。[5]

3.5 注重人才和技术资源的积累[6]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知识对财富的贡献越来越大或者知识能直接给企业带来预期的超额收益,但知识的更新、知识资产价值的发挥,非要靠人才完成不可。因此,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谁最善于整合人才,发挥人才的群体优势,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谁就能拥有未来,赢得领先地位。企业技术资源的积累与人才资源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技术是企业管理、企业创新、企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技术水平是检验企业素质与能力最直观的标准,它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21世纪,离开技术创新,任何企业都无法在市场中立足。如海尔、海信等优秀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能力。

当前的企业竞争已不再局限于特定产品或技术的竞争,而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整体知识和能力的构成、发展与整合应用的能力的竞争。这种竞争能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把企业转化为能持续学习、有效积累知识和能力、避免知识流失的学习型组织。

3.6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公众对企业的总体认知和评价。企业一方面要通过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战略管理模式建立、识别、规划、培育、部署和维护在内的企业形象,便于员工公众对企业形象、独特文化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要考虑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注重用企业的良好行为来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伦理的建设,促进社会平衡、健康的发展。企业要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和社会双赢的行为,是企业运用自己的优秀文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 而且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它比有形资产还要重要。企业文化是一种投资, 是一种回报巨大的投资, 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所以企业只有不断开拓视野,制定符合时代步伐的发展战略,形成富有个性、独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才能长期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鲍军.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探讨[J].科技咨询,2005(27).

[2]容和平.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

[3]索尔.创造优势——如何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4]陆辉,王敏.企业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贾强.文化致胜:如何建设企业文化[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8.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 篇八

关键词:服务文化 企业文化 核心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作为烟草商业企业在构建不脱离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活动中,笔者总有一种感觉,即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并没有清楚明白的指出核心文化的建设方向,并且在核心文化的建设布局上也并没有做到周全考虑。依笔者主客观悟觉,服务文化应成为烟草商业企业的核心文化。

1 烟草商业企业的本质属性必须以服务文化为核心

享誉国内外的海尔公司,曾在他们的发展战略中提出这样一句话“用服务支撑品牌”。同样世界知名的奔驰也同样将服务提升到了与质量同等的地位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成为了市场竞争的关键,若說生产的产品是工业企业的品牌,那么服务就必然成为商业企业的品牌。而作为商业企业的烟草公司,首先就必须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可以说服务是“服务商”的生命,也就是指服务文化是烟草商业企业的核心文化。

2 精神要素是服务文化体系的关键要素

第一,要有一种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当我们走进校园就享受着辛勤园丁赠予的最有营养的生长知识;当我们长大成人步入社会打拼时,这种互为服务就更为明显了。

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做服务,同时每天也在接受他人的服务。服务是双向的,你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就应当意识到为他人提供服务是你的责任,唯有如此,你的生活工作将更加有意义。同时我们必须明白“为人服务则是为自己服务”的道理,贯彻这个理念,我们在工作势必能够更加积极地为他人服务。

第二,要有一种服务他人就是幸福自己的精神

“服务”包括“帮助、帮忙”的定义,有能力帮别人,忙于助人本身就是一种自愿行为和快乐的活动。在日本,他们将服务他人看做至高无上的荣耀,同样美国则将其视为上帝赐予的幸运。无论是荣耀抑或着幸运,均需要以爱心作为载体。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烟草人被推到了创新、发展、改革的潮头,“逼”你用心感受、真诚服务、互帮互助、奉献社会,并将服务视为烟草人的幸福。

第三,要有一种服务第一、利润第二的精神

企业获得的利润是从哪里赚来的?大家都会回答:从客户那里赚来的。但是,这种“赚”是透过服务才入“帐”的。没有赚到钱,是因为你没有服务;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归根结底是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不能获得满意。为此,我们必须看到:你所付出的服务与你的能够获得的利润是有着直接联系的,没有较高的服务何来较高的利润。也就是说,服务成为了获得利润的关键。

3 企业成员在服务文化舞台上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一是用心与客户沟通交流。在服务时,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接近客户,保持细心和耐心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目前状况,并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为客户提供其所需求的服务行为,使客户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二是虚心接受客户的怨气。在服务的过程中,换位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服务方法,唯有打开心门了解客户所抱怨的事物,才能够对症下药,使客户“开怀一笑泯恩仇”,进而有效提高服务质量。三是诚心微笑面对客户。众所周知,在众多超市中沃尔玛能够走在前端,创造骄人的销售业绩,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秘诀就是沃尔玛的“三米微笑”法则。而我们中国的烟草人具备这种服务品质也是必须的,即使在微笑服务中,我们不能够及时获得同等的回报,但是却能够将这种优质的服务,深深地留在客户的心中,这不仅能够提高外在形象,为将来的合作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还是增进客户忠诚度的一大“法器”,可谓是粘合剂、润滑油和助推器。做到了以上“三心”,可以说下属也就服务了上司、服务了企业。那么上司如何服务下属。上司即企业决策者们也要做到用心、虚心、诚心“三心”,方能完成服务下属,服务企业的使命。

一要用心成就员工。成就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责任,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而企业的决策者们,唯有通过正确的措施,有效的管理方法,不断增强员工的专业知识,促进员工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并构建公正、公平、公开的用人导向的规范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用新理念催生新变化,用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员工成长,以此来增强员工的进取心、创造性,实现其人生价值。二要虚心接受员工抱怨。其实,在实际工作中,作为领导者也会有抱怨,员工更有抱怨。企业的决策者们不要视抱怨为“刀民”、“猛虎下山”,在处理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勇于承认的心态,以平等的态度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使他们能够在温情中逐渐被“教化”,进而通过正当的方法转化抱怨。三要诚心激励员工。企业所能够获得的成果,是离不开员工的劳动力和智慧的。而让员工能够从企业中获得“红利”,不仅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企业所必须担负起的责任。而物质激励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展现公平原则,否则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也可能会导致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逐渐减退。而精神激励则应当注重对员工风采的展现,尤其是在企业发展中,勇于向决策者们谏言的员工,无论他们所提出的谋划是否得到采纳,决策者们均应当重视对这种主人翁精神的宣传,以此来带动员工门的工作热情。而在激烈员工时,决策者们必须能够放下“身段”。因为在某些方面,或者在特定的情况下,领导者的“功夫”,或看问题、决断问题的主张、手法也有不如下属的。对此不仅不能嫉贤妒能,相反地要赋予真诚的赞美。在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中,保持一份美丽、美好且健康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使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还能够使我们自觉遵守仁义道德。在实践中,大家必须成为从“空想家”转变为“行动者”,使我们的企业文化能够真真正正地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导航,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尤佳佳,黎群.我国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经营服务品牌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6).

[2]沈辉.倾力打造服务品牌,实现营销服务上水平[J].湖南烟草,2010(5).

上一篇:孔庙博物馆日活动方案下一篇:家长会班长发言稿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