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中学生作文(通用14篇)
1.感恩的中学生作文 篇一
人的一生,无论成败,都得到大多数人的帮忙。父母的养育,教师的教诲,朋友的关心。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人指点;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帮忙。这个世界,因为有“感恩”这个词,变得温暖而和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她很爱学习,可是家庭条件的现实,却让她不得不退学。可是她仍然没有放弃学习,自我找来课本,一边放牧一边学。她的举动感动了她的家人,她最终又走进了课堂。小女孩是懂事的,她明白这次机会的来之不易。于是,她更加努力地学习,来回报自我的亲人。过了很多年之后,女孩走上了工作岗位,当她拿到人生的第一笔工资时,她没有为自我买什么,而是为自我的家人每人都买了一份礼物。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让它成长;苍鹰感恩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们也应当感恩,感恩我们的教师,因为他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教师是树叶,向我们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真正含义;教师是大树,永远关心呵护着学生,为学生“遮风挡雨”。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却奉献了自我,向我们展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伟大。课堂上,是谁孜孜不倦为我们讲解题目;课后,又是谁为我们伏案批改作业是我们的教师,是这个平凡却又伟大的词语。
其实,感恩很简单,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此刻点点滴滴中。遇到教师时,亲切地说一句“教师好”;放学时,和教师说一声“再见”。这些,都是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感恩方式。
所以,只要拥有一颗真诚的心,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就会在我们的感恩中变得更加完美。
2.感恩的中学生作文 篇二
现代社会学生们的感恩意识为何如此的淡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养成感恩父母和恩人的意识, 从而进一步感恩老师, 感恩社会, 只有让学生学会感恩, 才有可能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必须认清感恩意识缺失的深刻原因, 找到感恩教育切实可行的方法, 才可以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本文从感恩缺失原因和实施方式上对感恩教育作出讨论。
一、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
首先,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 他们的祖辈经历过艰苦的斗争年代, 父辈也是经历奋斗的一代, 因此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不再经受困难, 尽力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环境。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 在这种环境长时间的熏陶下, 大多数中学生就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 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 认为他人和社会应该为他付出, 不需要感激和感恩他人和社会。还有不少家庭急功近利, 在孩子教育上重学习、轻品德, 把分数、升学看得至高无上, 严重忽视品德教育、情感教育;加之, 一些家长受自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的限制, 缺乏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 不可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 也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 自然谈不上感恩。
其次,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 社会评价学校以升学率为标尺, 教师评价学生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应试教育使学校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 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 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中学教育教学范围。
再次, 虽然经济发展使我们总体上摆脱了短缺状态, 物质条件比过去丰裕得多, 但由贫穷和短缺所形成的某些消极理性却作为一种社会集体无意识而蛰伏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之中。本质上, 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为争取生存资源而战的社会, 很难产生感恩心态。加之社会上过分强调竞争, 人们普遍关注自我, 因此造成当前社会环境下感恩意识缺失。学生缺少感恩的心就不足为奇了。
感恩氛围缺乏, 感恩意识的缺失,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都有一定责任。
二、感恩教育的实施
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现在有道德缺陷的孩子们, 但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冷漠的心。只有社会的各个部门都行动起来, 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重视起来, 我们的和谐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来, 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1、父母作为道德主体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应该以身作则, 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孩子们不知感恩, 责任首先在家长身上。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从感恩教育入手, 家长首先要活出感恩的生活来, 家长应首先做到知恩图报, 从而引导自己的孩子感恩父母。爱孩子, 就要习惯让孩子干一些家务, 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要让孩子了解家里的难处、父母的辛劳, 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因为爱他才会为他付出这么多, 从而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 对父母产生尊敬、爱戴和感激之情。
2、学校教育位于感恩教育的主导地位。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我们的学生如何学习, 怎样学习, 更要教中学生如何做人。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体现。对学校而言, 我认为可做以下工作:首先, 引导学生知恩, 教会学生善于表达感激。知恩是感恩的基础。要使学生养成一颗感恩的心, 首先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直接地感知社会和周围的人对他的付出。创设知恩情境, 如学生播放教学短片:剖腹产DV, 让学生在活生生、血淋淋的录像中感受母爱的伟大。其次, 举行感恩教育讲座也可起到很好效果。教会学生善于表达感激。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肯定和赞扬, 激励他人以后更加乐于付出。我们要在平时的言行中主动践行“感恩”, 真诚说出“谢谢”, 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引导。再次学校可以开展感恩为主体的校园活动, 创设感恩的环境。开展校园主题文化节, 学校要以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节为平台, 生动演绎感恩教育。
3、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源流和归宿。
社会教育应充分发挥报刊、广播、媒体等舆论宣传作用, 开展感恩教育, 为感恩教育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其次, 树立更多有时代特色的如吴天祥、牛玉儒等先进公仆典型和洪战辉先进群众典型, 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 同时利于红色教育资源, 激励中学生感恩社会、立志报国。最后, 要善于应用网络和影视资源。另外, 因为目前感恩教育中的一大障碍就是社会或生活中出现的某些不公平或者负面现象。当中学生看到这些现象时, 可能会在心中形成一种负面心态。因此, 要积极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负面现象, 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善恶观, 增强自觉抵御不良文化和腐朽思想影响的免疫力, 不断提高自身的是非鉴别能力, 使其知荣知耻, 知恩报恩, 帮助他人, 奉献社会, 报效祖国。
感恩意识缺失是一个系统问题。感恩教育是一次全民总动员的过程, 学校虽作为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 但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当的责任, 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中学生所依赖的学校、家庭和社会需三者紧密联系、各自发挥作用、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 形成合力, 创造一种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才能使他们茁壮成长, 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当前, 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在社会上也较为普遍。本文从感恩缺失原因和实施方式上对感恩教育作出讨论。
3.论当代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 感恩意识 内容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07-02
道德教育——求善,立德。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情感行为,这种情感和行为包含着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回报祖国、珍爱生命、追求和谐等伦理价值。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历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思想。一颗颗感恩的心,组合成社会的良心、善心与爱心。加强感恩教育,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培养出健康和高尚的人。自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以来,亲历该学科几次重大改革,虽然每次课程改革内容变化很大,但就其德育功能来说,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强调它的教育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品质的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等。尤其是该教材中的“纯德育知识”部分,似乎专门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量身定做,内容与时俱进,更具时代感、更具人性化。这对我们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行感恩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当代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一、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内容
1.要培养学生知恩意识。如果一个人不能知恩,就不可能感恩,因为感恩的前提是知恩。感恩教育应让青少年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因此,教师要细心地引导学生去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帮助学生挖掘出恩惠的价值,让学生知恩。要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理解师长的教导之恩、珍惜同学的帮助之恩。只有知恩的人,才不会抱怨社会的不公,才会对家庭和社会有责任感,才会用真情回报社会和他人,才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要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当我们每个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就已经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开始享受前人创造的科技、文化成果了。感恩教育要让青少年学会真诚的感谢,要让其明白,我们受恩于人后,切勿忘了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使我们有机会看到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感谢师长的教诲,教授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培育我们成长;感谢好心人的捐助,让我们走出困境,帮助我们成才;感谢社会的稳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安宁和秩序;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给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和自由生活的舞台。感恩教育要让歌中唱的“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的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命,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感谢生活赠友谊爱情,感谢苍穹藏理想幻梦,感谢时光常留永恒公正……感谢这一切一切的所有”成为青少年的共识。
3.要培养学生报恩意识。感恩教育要让青少年理解,报恩是一种品德,要牢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这是人的基本素养。报恩也是一种责任,当你有能力时,一定不要忘记报恩,尽力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报恩可以在力所能及和必要的时候“回报”施恩者,也可以报答、帮助他人和社会公众,这对施恩者无疑是最大的报答。要让青少年明白,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称得上报恩,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老师的细小帮助、对他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正是报恩的表现。另外,报恩不是哥们义气,要在自己力所能及和社会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因报恩而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公众利益。
二、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策略
1.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会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和成长的自己得到哪些人的关怀和帮助,要学会感恩他们,要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这些内容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爱在屋檐下》(内容是我爱我家、难报三春晖)、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内容有我知我师,我爱我师等)都有安排。通过学习和实践懂得父母在我们的一生中,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懂得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懂得许多同学和自己共同学习、共同奋斗、共同生活、建立友谊、互相帮助;懂得伟大祖国未我们健康成长创造了一个安定舒适的学习环境,我们要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等道理,从而增强自己的感恩意识,更加懂得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他人,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教育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一方面,知恩、感恩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深化过程;另一方面,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感恩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从而使学生树立起积极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为将来顺利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让学生学会感恩,要从家庭、学校开始,教育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一句谢谢,一次拥抱,一个电话,一封家书,只要举手之劳,就会让他人开心、自己快乐。同样的一枝玫瑰,有人说:“花下有刺,真讨厌!”有人说:“刺上有花,真好!”看到刺的人,挑着毛病、盯着不足,他们注定是不快乐的。而那看到花的人,则有着感恩的心,尽管刺扎手,但那些刺上却有着芬芳的花朵,于是他能感受到幸福。所以,拥有感恩心的人是幸福的。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所以不仅仅是感知恩德,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公共意识。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就有这个内容:“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就有“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和做一个负责的公民”等内容。小刚16岁生日那天,很认真地问妈妈:“16岁意味着什么?”妈妈回答说:“它意味着责任……。”在这方面,美国人可以堪为楷模。从1863年亚伯拉罕起,林肯总统宣布了感恩节为国家节日。其间的两百多年,每年一次的感恩活动,从小地方传播开去。这是一个充满感谢和爱的节日。美国人欢聚一堂,进行一次特殊的祈祷,感谢、颂扬上苍在过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非但如此,它更成为一种社会活动,超市门口放个大筐,让人们留下一份食品给那些食不果腹的穷人,政府机关、学校和教堂准备大量的食物,敞开大门,分发给一些无家可归的人。更可贵的,平时里无忧无虑的孩子在这一天却极其认真地挨家挨户敲开邻居的家门,募集食品。也就从小培养了帮助穷人的意识,给了他们自己和所有美国人行善的机会。从小他们也就觉得这是一种责任。
4.初二学生作文:感恩的感恩的心 篇四
我感恩父母,是父母给了我生命,把我养大成人。他们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他鼓励我,欣赏我。我成绩不好时,爸爸妈妈来安慰我,告诉我如何自强自立。我骄傲自满时,他们又告诉我“谦虚使人提高,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我感恩教师,是他们教给我无穷的知识,教导我如何做人,为我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是我成长的道路上垫脚石;他们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启明星。
我感恩同学,是她们在我有疑问时为我释疑;是她们耐心地告诉我不懂的知识。他们阳光般的笑脸,带给我无尽的欢乐;他们对我的宽容和帮忙,让我铭记在心。
我感恩那些帮忙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感到人间处处有真情;我也感恩那些理解过我的帮忙的人,是他们给予了我回报他人的机会,让我感悟助人为乐的幸福。
我感恩挫折和失败,是它们教会我如何坚强,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经过五年级学习的辛苦与挫折,才有了六年级的甘甜。因为挫折与失败,我学会了永不言输,永不放弃。
5.中学生感恩老师的作文 篇五
老师,我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您教的,三年多了,您一直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开始,我对您的严厉一直很不理解,甚至还在背后说过您的坏话。现在,我想对您说,我已经读懂了“理解”的含义,您是想让我自己改正。有时候您给我们讲功课,喉咙都嘶哑了却依旧坚持着,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唯有感动,努力的学习来报答您。
蒋老师,虽然您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可是您又非常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有时候学习累了,您也像孩子一样跟我们玩;有时候玩疯了,您还会开玩笑。您讲笑话故事既幽默又好听,还能把一个个普通的道理通过故事告诉我们,常常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
6.关于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六
一、当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 我国社会日益开放, 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冲击, 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化。当代中学生作为多元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群体, 文化及人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会给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消极影响, 其感恩意识的缺失就是一个很好的表征。
当前, 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家庭方面, 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 孝心和赡养观念在一些中学生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 他们淡漠, 只知受惠, 不知感恩;在学校方面, 一些中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培养缺乏感激之情, 对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漠视, “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等不雅文化的悄然兴起都是其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在对待他人方面, 一些中学生以“我”为中心, 人情味淡薄, 不能与人为善, 只愿意享受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 却不愿意为别人的快乐而付出, 也就是所谓的“只知索取, 不知奉献”;在对待大自然方面, 一些中学生在享受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的同时, 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总之, 中学生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 “忘恩”行为的不断发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当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由此而引发的种种不良行为,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仅是学生本身的问题, 家庭、学校和社会也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 由社会环境变迁所引发的不良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变革不仅在经济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且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 使其呈现出多元性特点。中学生的思想正处于波动期, 而西方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思潮, 却又很容易影响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导致一些中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同时, 周围的公共生活领域更为广阔, 其中一些不良现象对中学生起着无形侵染作用, 在悄无声息中使他们人格降低, 感恩意识丧失, 导致他们不懂得关心他人, 感激父母, 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激之情。
(二) 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的不当
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不当的家庭教育使然。一方面, 许多父母补偿心理过重, 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 因而, 对孩子在学习上严格要求, 在生活上大包大揽。“只要学习好, 就是最大的回报”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责任观念淡薄, 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 将父母对自己做的一切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根本不会对父母萌生任何感激之情。另一方面, 家长的“言传”和“身教”相比, 身教的效果要比言传的效果大得多, 这是因为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 家长对美丑、善恶、是非的态度都会影响到孩子。家长如果为人诚恳, 言行有礼貌, 讲文明, 孩子看得到, 学得到, 天长日久就会起到熏陶和感染的作用;家长如果对别人的态度粗暴, 行为失态, 缺乏教养, 则不太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教养的人。
(三) 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学校教育难辞其咎。学校是知识的聚集地, 是为祖国培养有用人才的摇篮, 学校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一个人成长早期接受的基础教育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更对他们今后一生的成长都具有特别的意义。良好的基础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 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主要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衡量和选拔学生, 重成绩轻思想, 重理论轻实践, 这就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 道德教育所确定的目标过高, 可操作性较差, 一般学生难以达到, 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此外, 德育方法单一, 主要依赖课程教学, 而课本内容“旧、空、大”的现象又很严重。因此, 学校教育对感恩教育的忽视成为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中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选择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 唤醒被教育者的感恩意识, 促使其采取感恩行动, 以达到构建爱心社会为目的的人文素质教育[2]。教师通过感恩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从而培养其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心, 使其在人格上得到健全的发展。保证中学生感恩教育取得实效, 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 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
感恩教育是一个正面教育、事迹感染、氛围影响的结合体, 没有好的环境就不可能造就好的人才, 感恩教育也很难取得成效。[3]因此, 从校园、家庭、社会风气方面加强感恩氛围的建设、优化感恩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 营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 用良好的氛围陶冶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在教师节、重阳节、感恩节等节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班级为主体召开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会, 以及邀请家长召开别开生面的“亲子会”来营造感恩氛围。同时, 应该在全社会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 加大对感恩教育的宣传, 只要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 对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就会更见成效。
(二) 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 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首先家长要从溺爱、娇宠的家教误区中走出来。著名思想家培根曾经说过:“你知道, 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你对他百依百顺。”所以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不但有权利, 而且应当承担一定的义务。其次, 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 要做孩子的典范, 让孩子从自己身上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言传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为举止无时不刻不影响着孩子, 孩子出生后跟着父母生活, 每天都在模仿和学习父母的行为。所以, 要想让孩子学会感恩, 父母首先要从自我做起。
(三) 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要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和渗透感恩教育。中学素质教育强调以德育为首位, 其第一要义就是教会学生做人, 这就要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首先, 中学德育工作者要以课堂为阵地, 通过课堂提供给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只有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才能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健康成长起到有效和持久的促进作用;其次, 以教材为切入点, 就是在日常的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特别是在《思想品德》等课程中编入一些感恩题材的内容, 创设一些感恩教育的情境是学校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 让学生知恩于心, 感恩于行, 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 回报师长, 报效祖国, 回馈社会。将感恩教育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 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因此, 这就需要加强感恩实践。首先, 把感恩教育与学校的公益活动结合起来, 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学雷锋活动等, 在活动中彰显学生的热情, 发挥学生的才智, 贡献学生的力量, 让他们在活动中践行感恩教育, 在活动中体验奉献的甘苦。其次, 必须把感恩教育与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勤工俭学, 成立环保小组, 深入社会广泛进行环保宣传, 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工农群众中去。让中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感受恩德, 感念恩情, 履徳践行, 最终成为知礼、通情、达行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 2004, (4) .
7.单亲家庭学生的感恩教育 篇七
一、调节功能
小秀没有父亲,常常独自一个人待着,不喜欢和同学交往,自卑心理比较强。虽然学习成绩还跟得上,但是呈下滑的趋势,由此也造成学习的自信心越来越缺乏。当我看到她终日忧郁的神情时,我知道她太需要帮助了。可是,据了解,她害怕老师知道她的身世。为了帮助她,我假装不知,把她分到同样没有父亲的副班长的学习小组里去。副班长的性格比较开朗,也比较自信,而且善于开导人。在快要开感恩班会之前,我故意向她们透露了班会的部分内容,并表示:“在班会上,可能会请你们组谈谈对父母的心愿,你们可以提前悄悄地把心愿写给老师,以便我向同学介绍你们小组成员的感恩故事。”开始她对我不够信任,害怕我把她的情况公开出来。经过副班长的开导和鼓励,她终于把心愿写下来,交给我,还要求我不要说出她的秘密。她看到妈妈太辛苦了,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爸爸,可以负担沉重的家庭事务。我很快给了她书面回复,充分肯定了她这种想法的纯洁和高尚,证明她比其他同学更加能为含辛茹苦的母亲着想。我没有鄙夷她的想法,她感到很意外。因此,她对我产生了信任。我顺势对她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告诉她像她这么懂事的学生不多,要她放下思想包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她答应了。我在班会课上对小秀的家事只字未提,反而从她的学习表现上大做文章,提出认真学习是感恩父母的最好表现。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她由信任老师,再到信任同学,开始活跃起来,情绪不再那么低落,意志不再消沉,很快,学习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明显提高了。在这个同学身上,我正是用“欲‘感故‘纵、淡化感恩”的方式,开启了她的心扉,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从而调节她的心理、情绪。看上去是淡化感恩,实际却是强化了感恩的功能。
二、启发功能
有些学生,对于感恩的含义是理解到位的,理论上的东西他们懂得不少,道理不用跟他们多讲。他们也比较自觉地报答父母,还时常摘抄一些关于感恩的格言警句。可是当回到家要帮父母做一些实际的事,尤其是比较亲密的举动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很难为情,以致所有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都不起作用了。副班长,学习好,懂事,能干,而且温顺善良,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我注意到她对老师是那么的黏乎,总是喜欢和老师接近,并且惟恐不能帮老师的忙,做事似乎一点都不累,有时候还会对老师真诚地说希望老师多和她说话。可是据说她在家里并没有那么积极地为她母亲分担家务。这让我察觉到了她由于缺乏父爱的孤独感。于是我私下和她谈心,了解她平时帮母亲做什么。她告诉我,母亲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可是她又不知道怎么帮母亲,只有把这个想法用于帮助同学、老师上。她认为,只有读好书,长大能够挣钱帮母亲治病,才叫做帮母亲。我首先表扬了她胸怀大志,然后告诉她,其实要帮母亲完全可以从现在做起,从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做起,包括做饭、洗衣、梳妆打扮等,事无巨细,都是感恩的表现啊。她受到了启发,后来,她能够帮她的母亲做很多事情,整理贴身衣物和被褥等,甚至包括要花最大勇气的一件事——帮母亲洗澡。回到学校后,她常主动向我汇报这个周末回家帮母亲做了什么,
她心中的困惑烟消云散。很庆幸,我又成功地帮助了一位学生。
三、感化功能
有没有对感恩持排斥态度的学生呢?有。比起那些家庭完整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加容易对感恩教育的内容产生抗拒、排斥的心理。比如小坚、小文等同学。由于父母离异,母亲都改嫁了,他们很自然地产生了对父亲的怨恨情绪。在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幸福的时候,在羡慕别人家的天伦之乐的时候,尤其是当老师谈到要报答父母的时候,他们会更加反感,认为是父亲造成母亲的出走,是父亲造成了他们的痛苦。这种思维方式也使得他俩成为班级中最难管理的学生,六年级时就偷偷吸烟,学习一塌糊涂,经常夜不归宿。为了教育、转化他们,我花了很多心思,用了很多办法,可是收效甚微。借助感恩教育的契机,我专门带他们到家里看父亲独自抚养孩子的VCD影片,让他们知道悲剧未必是由父亲单方面造成的,也许父母都有错,而其中一个人舍不得孩子,愿意和孩子同甘共苦,这不是你们的父亲的伟大之处吗?在触动了他们的思想后,我又继续加以引导,帮他们分析父亲的难处,及为了孩子付出的艰辛,教他们体谅父亲,感激父亲。终于,真诚融化了他们内心的坚冰,他们原谅了各自的父亲,检讨了自己过去不理智的行为。后来,小坚告诉我,以前他很恨他父亲酗酒,大骂父亲,自从他亲近父亲、理解父亲后,父亲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今他看到父亲白天耕田太辛苦,为了帮父亲减轻疲劳,他主动帮父亲买酒,让父亲每天晚上适量喝一点,既保健身体,又能尽一份孝心,父子关系相当融洽。
四、激励功能
8.中学生感恩的心作文 篇八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当甜梦温馨美好时,当月亮皎洁迷人时,当花季斑斓溢香时,当前程锦绣坦荡时,带着倔强的我们在求知路上拼搏;当无情的风,无情的浪突然袭来,也许,只有悲观失望,只有忧愁叹息。这时,就是我们的父母让我们看见敢上青天的雄鹰,看见敢下海的巨龙。让我们相信只是让生活欺骗了我们的心,让泪水模糊了我们的眼。告诉我们,风雨之后依然是晴天,月缺之后依然是月圆。是他们带我们走出了生命的误区,是他们教会我们向困难挑战,是他们让我们在失败之后,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老师向我们伸出了热情之手,那手是路标,于是我们在彷徨中坚定,在思索中醒。是我师让我们看欠了广袤无限的天空,是老师让我们看见了碧波荡羡的大海。老师的谆谆教诲化作了我们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外在的行为。在人生旅途中,是老师丰富了我们的心灵,开发了我们的智力;为我们点燃了希望的光芒,给我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翱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永远我都记得,在我肩上的双手,风起的时候有多么温热;永远我都记得,伴我成长的背影,用你沧桑的岁月,换我一生的幸福,快乐!
9.感恩的中学生作文 篇九
“感恩的心,感动的情……”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时,我眼前就会浮现出前几天打针的情景。
一个星期四的晚上,我感冒了,爸爸带我去医院打吊针时,我的手冷冰冰的,陪着我的爸爸看见我的手在颤抖,就不假思索地把他的那件保暖毛衣脱下来包在我的手上,边包边笑着说:“孩子,你是我们的希望,千万别冻着了”。听到爸爸关切的话,看到爸爸那单薄的身子,我的心里一阵酸痛,眼睛里盛满了银白色的泪水。爸爸耐心地等着我吊盐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渐渐地爸爸睡着了,脸上挂满了疲倦。我小心翼翼地把毛衣披在爸爸的身上。因为妈妈经常教育我说:“不管是什么人,他(她)帮助了你,你就应该感谢他(她)。”
爸爸,我爱您!我生活在您爱的怀抱里,您是我心中一盏明灯,我一定会拿优异的成绩报答您。
10.浅谈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篇十
关键词:反思;回馈;感恩
笔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准则:作为一名学生,成绩可以有高低,但品德绝不能坏,有文化的坏人是最可怕的。人可以向社会索取,但索取后要向社会做贡献,也就是要学会感恩,回报社会。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是导师,是教育的执行者。教师在教学中要侧重于育人,要分析学生的现状。现在的孩子与以前的孩子大不一样,在祖辈、父辈大人的宠爱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小困难全是大人冲在前面。他们接触困难的机会少,得到锻炼的机会更少,这就导致他们形成了“自我”的性格状态,这是一种人格缺陷。他们抗挫折能力太差,甚至有一部分孩子稍有不顺心就会采取极端手段报复他人。
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在与别人沟通交流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比如:不愿和近在咫尺的父母、邻居、老师多交谈,却和远在千里的陌生网友在QQ上吐露心扉,讲心里话。可怕的是这个网友是什么样的人,聊天者一无所知,这是极不正常的一种情况。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发生,同时也为了避免面对面尴尬情况的出现,笔者要求学生在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开家长会期间给家长、老师写信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一来,一方面帮助老师、家长了解孩子真实的思想动态,把很多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家长、老师根据孩子反映的情况可以及时改变自己的语言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母、老师给予他们的爱。孩子们也会理解大人们的心情,将他们的爱给予我们。
对于住宿的学生,笔者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出他们念一年高中的花费。比如,2013年东山中学的学生涉及的花费有学费、生活费、通讯费、住宿费、社会实践费、校服费等好几个方面。其中家庭收入好的学生一年总花费是近20 000元,家庭收入差的学生一年总花费是近12 000元。按照学生的在校时间计算,家庭收入好的学生一小时需花费家长10元钱,家庭收入差的学生一小时需花费家长6元钱。如果学生在学校白玩掉一个小时,就相当于白扔父母10元或6元。如果父母是工人,那他们2个小时的加班就是白干了。如果父母是农民,那他们家就白扔了4斤稻谷。现在还仅仅是读高中,以后要读大学、买房子、结婚、生孩子等等处处都要父母掏钱。可怜的中国父母他们心中只有孩子,为了孩子他们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学生听了笔者的数据分析后,个个都在反思自己的行为,他们暗下决心:自己生活要节约,要注重细节,喝水要喝白开水,不喝饮料。买手机、电脑注意实用性,不追求高档,不买一次性的学习用品。穿衣不追求名牌,同学之间不互相攀比。在食堂买饭菜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不浪费一粒粮食。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消费需求,绝不提让父母无法承受的无理要求。作为学生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绝不能让父母的钱白花,要拿出骄人的成绩来回馈父母的爱。
社会上所发生的故事也可以拿来去教育学生,鲜活的事例和人物可以触动学生心灵的最深处。如,山东诸城一中有个高中女生叫李××,她3岁时母亲生病离开了人世。7岁时父亲出车祸瘫痪,生活无法自理。李××独自一人照顾父亲的一切。艰难中她没有放弃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诸城一中。在求学的同时她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照顾瘫痪的父亲。每天她的时间都是安排得紧紧的,根本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她还对记者说以后无论在哪里求学、工作,都会背着父亲一起去。李××的故事感动了诸城,也感动了全中国,人们纷纷伸出援手去帮助这对可怜的父女。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都深受感动,想想自己的父母双全,家庭和睦,吃得好,喝得好,用得好,还有什么理由不上进呢?现在一切开销全要父母来承担,父母老了以后自己要反哺。
总之,作为培养祖国未来栋梁之材的人民教师,我们要紧跟社会前进的脚步,紧握时代的脉搏,善于分析学生的现状,不能简单空洞地说教,要有理有据地教育孩子。祖国的未来需要有知识的孩子,更需要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处处充满爱,我们的民族才会强大。
参考文献:
王景义.浅谈在中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学周刊,2012(22).
11.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篇十一
一父母认为“分数高于一切”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上一所好大学, 毕业后有一份舒适的工作, 他们从孩子上小学便开始抓成绩, 重分数, 只要孩子每次都能取得好成绩, 父母便认为孩子是最让他们省心的。因此, 为了孩子能用功读书, 取得好成绩, 他们可以不惜任何代价。于是重点高中校园旁, 多少陪读父母的身影让人慨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另外, 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居多, 所有家长都在关注孩子, 孩子是家庭的焦点。孩子的事就是整个家庭的事, 对于孩子的要求会无条件满足, 大人时时想着如何取悦孩子。时间一长, 孩子便会萌生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我“指挥”父母, 他们不仅甘心情愿, 而且乐此不疲。孩子思想品德的引导和教育都被家长忽略了。所以, 孩子虽被百般宠爱, 却无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反而认为自己的任何行为都无可厚非, 承受不了一点儿委屈, 经历不起一点儿挫折。
二“金钱至上”侵蚀了孩子的思想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悄悄潜入了校园这片净土, 同学之间比谁过生日送的礼物贵重, 谁身上穿的名牌多, 谁家父母开着豪车。提起谁家家境富裕, 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羡慕、向往之情。许多孩子认为父母生他养他, 就应让他过上舒适的生活, 而不理会自己提的要求是否合理, 是否超出了父母的承受能力。他们认为父母不是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而是不想满足。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孩子不懂回馈父母, 反而埋怨自己的父母。另外, 受功利思想的影响, 许多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有好东西不愿与人分享。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 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 我时常在想, 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应该有丰富的情感, 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能够与同伴和睦相处。所有教育工作者, 都要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 明白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我们工作的对象会变成冷冰冰的“机器”, 亲情不能流失, 亲情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我认为学校应把感恩教育作为校本课程, 通过一系列活动教会学生一些感恩的方法。
三教会学生感恩的方法
第一, 留心身边的爱。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开始观察:早上谁第一个起床, 晚上谁睡觉最晚;上学前妈妈会叮嘱你什么, 放学后谁准时在路口等着你;下雨了, 谁给你送雨伞;生病了, 谁最着急……翻看家里的相册, 你发现了什么?时光流逝, 你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今天, 父母操心、受累, 却从未提起。当你留心身边这些被自己漠视的爱, 心中有何感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你会发现自己被浓浓的亲情所包围。
第二, 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与子女在认识问题上常有分歧, 主要是沟通较少。教师可以借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布置此类亲情作业, 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 亲手做一张贺卡, 为父母做一点家务。平时主动了解父母的爱好, 了解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父母的付出等, 真正体会“骨肉之情, 痛痒相关”。
第三, 切身体验持家不易。利用合适的时机让学生与父母换角色, 安排一天的开销, 自己安排家务, 让学生真正明白正是无数个平凡的“今天”组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 从而体会父母持家不易, 自己长大成人, 不能忘记父母的含辛茹苦, 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四, 点点滴滴来回报。《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被千古传诵, 父母的爱, 子女永远报答不了, 父母也永远不求回报, 但做子女的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力所能及地去回报, 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星期天帮妈妈洗洗碗,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记住父母的生日, 生日当天给父母一个小惊喜;适当的时候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看, 顺便带上一份小礼物等。另外, 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 自己努力取得好成绩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 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让亲情教育落到实处, 取得最佳效果。教师还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了解孩子完成亲情作业的情况, 并表扬做得好的孩子, 让他们起到榜样带头作用。
12.以感恩为话题的中学生作文 篇十二
这周,我算是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感恩。
落叶随着风儿在空中如蝴蝶般飞舞,旋转着一支感恩的舞蹈,那是落叶对树的感恩。
浪花随着伙伴在海中像小孩子一样闹腾,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浪花对海的感恩。
正因为有了感恩,世界上才会有温暖的笑容;正因为有了感恩,世界上才会有真挚的友情;正因为有了感恩,世界上才会有无私的爱……
我们要感谢父母一路走来的扶持,我们要感谢朋友一路陪伴我们走过风风雨雨,我们要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正因为我们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所以我们应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他们所有人。不管是失去还是拥有……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你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送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自制的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句安慰的话语,他们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一缕缕银丝,那一条条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学会感恩,学着去感恩,将冰冷的世界变得温暖,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世界连起来,用爱心串联起每一个角落,将爱抛向最需要的地方。将被爱者传承,让每一个苦难的心灵接受爱心的.呼唤,回应无穷的力量。学会感恩,将爱心回报我们命运的恩人。
13.感恩的中学生作文 篇十三
摘要: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感恩的心
偶然听到了那么一首歌《感恩的心》,音乐是那么美妙、柔和,似乎要触动我去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哦!我想,那是一颗鲜红的小小的却对他人感恩耀眼的心!
感谢父母,是他们赐给了我生活的入场卷,是他们让我看到这五彩斑澜的世界。小时候,他们扯着我一步步迈过了春夏秋冬,他们又步送我高走知识的殿堂。感恩父母,是他们让我懂得了爱和希望。
感谢老师,他们将这毕生的精力用在了我们身上,孜孜不倦传给我知识。他们教会了我们古诗、道德和教养及做人的基本。在我们刚进学校大门时,老师似慈祥的母亲,教育我们,帮助我们。随着我们的成长,老师又似生活的启明星,引导着我们这八点钟的太阳一步步爬上知识的山峰,冲向祖国的天空。感恩老师,是老师教导我们完善这还不完美的人生。
感谢朋友,是他们让我懂得了友谊,我心甘情愿去感谢他们、祝福他们。他们在我困难时,竭尽全力帮助我;他们在我伤心时,想尽办法安慰我;他们在我成功时,又诚心诚意为我祝贺;他们在我迷路时,指出正确的人生道路。感恩朋友,是他们教会我怎样与这个世界和睦相处,互相体贴、关心和谦让。不知道你是否读过《凡事感激》这首小诗?
“感激伤感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意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沉醉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自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些使你成长的人。”
我们都读过感恩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背影》和课本上的《秋天的怀念》等。它们都时刻提醒我知和感恩。
在国外的教堂里,圣诞节时,会请人在教堂里弹一首感恩的曲子,旁边的人就读着《圣诗》。这样,心中就会充满对清风、流水、树叶、细雨„„..的感恩。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世界,感谢生活的赐予,什么都变得很美妙!
其实,只要你细心去体会,就会发现身边有太多的人、事、物都让我们心
14.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路径的探讨 篇十四
一、强化大学生感恩意识
意识引领行动。高校要加强经常性感恩教育, 使大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无私、集体的凝聚力量、祖国的博大胸怀, 认识到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和他人帮助, 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
1. 树好感恩期望。
要教育大学生既要知恩图报, 但又不必因为他人施恩于自己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 把报恩变成了个人的终生负累, 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形化。要引导大学生拥有正义、文明、健康、向上的感恩认识, 做到努力在平时、坚持在平常, 奋斗在平凡, 关键时刻看品格, 生死关头经考验, 危难之中见真情。
2. 用好感恩方式。
要使大学生懂得, 感恩不是庸俗的私情义气, 也不是等价的市场交易, 更不是不分是非地盲目感谢, 而要在力所能及和法律、道德的许可范围内报恩。不能因为报恩而付出自己终身的幸福, 更不能因为对某些人的感谢而损害了他人或公众利益。
3. 摆好施恩心态。
要教育大学生既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又能施恩不图报, 像华罗庚所言:“人家帮我, 永志不忘, 我帮人家, 莫记心上。”还要引导大学生既要感谢帮助自己的人, 也要理解不帮助自己的人, 体谅他们的难处, 哪怕是故意不施以援手的, 也要从人的道德水平差异的角度予以宽容和谅解, 而不能因求助不得而记恨于心。
二、激发大学生感恩情感
高校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资源, 把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即感恩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 启迪和感染大学生的心灵, 不断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感。
1. 教师以身作则。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让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 教育者应当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决不能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2. 创设良好环境。
良好环境能像“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一般, 潜移默化地培养人、熏陶人。高校要加强校园感恩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以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知恩图报为主题的感恩价值观宣传;运用多媒体、电影院、校园网等载体, 播放有关感恩的影视剧和公益广告等, 浓厚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 启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3. 开拓教育路径。
要加强与大学生家长的沟通, 引导家长们既要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 也要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将感恩教育寓于教学、管理和环境中, 让大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感动, 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启迪。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实践
感恩教育不仅要宣讲相关知识, 激发感恩情感, 更要化抽象为具体, 化说教为行动, 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感恩将其内化为个人品质和行为习惯。
1. 感恩父母。
高校要强化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倡导开展“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 即每周给父母发一条短信或打一次电话, 每月给父母写一封纸质信件或电子邮件, 每个假期替父母干一些庄稼活或家务事, 每年春节给父母一份自己勤工俭学换来的礼物, 体会父母艰辛, 尊重父母付出, 关心父母冷暖, 回报父母恩情, 增强大学生孝亲爱老的感恩情怀。
2. 感恩教师。
平时要加强大学生的作风养成, 狠抓课堂秩序, 严格考试纪律, 使学生形成尊重知识、重视学习的习惯, 进而转化为尊师重教的自觉行为;要利用校庆日、教师节等时机, 围绕感谢师恩主题, 组织大学生与教师开展座谈交流、师生联欢等活动, 增进相互理解, 促进师生感情同时, 也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 引导他们真心与学生交朋友, 真正打动和感化学生。
3. 感恩社会。
高校要利用周末时机, 适当组织大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义务劳动;利用假期时间, 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撰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利用“学雷锋月”、“五四青年节”等时机, 组织大学生到驻地敬老院、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病残儿童;针对贫困或受灾地区、特困或病重同学, 组织扶贫、救灾、捐款、捐物等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通过感恩社会实践, 让大学生懂得回报社会、报效国家。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每个人应当达到的基本道德准则。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高校应着眼新形势下培育“四个新一代”要求, 大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邓永超.感恩教育.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J].教育探索.2006. (10)
【感恩的中学生作文】推荐阅读:
大学生关于感恩的作文1500字06-26
小学生感恩母校的作文500字07-05
小学生关于感恩父母的作文500字10-27
以感恩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300字06-30
感恩老师的学生演讲稿600字作文怎么写06-30
中学生感恩母亲节作文650字07-28
从生活中学会感恩作文08-17
小学生感恩社会作文08-30
做文明感恩的中学生10-17
关于学生感恩老师作文600字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