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课选课走班总结

2024-10-19

高二物理课选课走班总结(共10篇)

1.高二物理课选课走班总结 篇一

华厦小学的“走班选课”让学生快乐成长

——华厦小学“走班选课”阶段总结

华厦小学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社会声誉的老校。近年来,学校确立了“适才教育”的办学特色,“人之所得 各得其所”的办学宗旨,“多彩六年,幸福一生”的办学理念,学校立足“正常学生超常发展、优秀学生特质发展、特长学生个性发展、特殊学生正常发展”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根基扎实、品质坚毅、体魄健康、人格健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探索和实施“走班选课”的过程中,“走班选课”是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引领着学生在多彩的世界里自由呼吸,快乐成长。

一、“走班选课”开发的背景

1、学校特色的确定。学校从思考“为什么要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开始进行校情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学校教育要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华厦小学有相当大比例的孩子来自农民工子女,由于生活环境、经验、知识背景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习惯、学习动力、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当的个体差异。为此,我们站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高度,通过学校发展状况的自我诊断,广泛征求干部、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初步构建“适才教育”的特色定位,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学校鲜明个性、特色办学的新境界。

定位:即学校要把关注点放在人的培养和人未来的发展上,正视 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提升与飞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感受教育的幸福与快乐。--学生适学:用心成就每一名学生;--教师适教:让每名教师都获得发展;--全员适位:每个人都很重要很关键;--家庭适导:创造家校合育的力量;--学校适所:全力打造理想的学校。

2、发展学校特色文化的必然。

学校课程与学校文化是一种“共生”关系:学校文化是课程发展的土壤,学校课程只有扎根于学校文化,才能体现学校特色;而学校文化也只有与学校课程携手共进,才能塑造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所以说学校课程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反映。从学校文化构建的高度,学校也选择了学校课程这一载体,全面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经反复论证,决定将开设“走班选课”作为引领学校高端发展的载体。通过开发学校课程,不断拓宽学生的眼界,挖掘不同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简言之,开发“走班选课”课程,推动学校多彩发展,促进教师多彩发展,最终成就学生多彩发展

二、“走班选课”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走班选课”实施的基本原则是:广参与、有弹性、可持续。1.课程门类多样化。“走班选课”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要考虑学校可利用的场地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尽量多的开发课程资源。2.课程实施多样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授课时可课内外有机结合,室内外有机结合。

3.课程选择自主化。课程开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需求,坚持学生普遍参与与学生自愿参加相结合。

4.活动形式社团化。实行级部选课走班制,根据学生兴趣组成社团,每周固定时间开设课程,由社团指导教师组织管理。

5.课程评价多元化。要建立以激励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机制,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三、“走班选课”课程内容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实行年级走班制。学生根据社团活动菜单在家长和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每周一次选择机会,每周三下午2:20—3:30全校501名学生走班上课。本学期学校成立了多彩线描、粘贴画、剪纸、合唱、舞蹈、书法、键球、排球、英语口语交际、小主持人、古诗词诵读、阅读吧、小棋手等13个社团。

四、“走班选课”取得的点滴成果

“走班选课”课程的实践探索中,最受益的莫过于我们的学生了,每个周三下午社团活动时间是学生们最幸福的时光,他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到各自喜欢的社团,喜欢唱歌的参加合唱社团、喜欢绘画的参加儿童画社团、喜欢体育的参加篮球社团、毽球社团、喜欢动手的选择空间就更大了,可以参加粘贴画社团、折纸社团、剪纸社团……孩子们说,一周一次社团活动太少了,如果每天一次就好了。社团活动让孩子们的个体需要被充分重视,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在活动中他 们收获的是自信、是快乐、是成长。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孩子们推开了一扇扇了解社会、观察世界的窗户,在学校创设的多彩的世界里他们爱上社团、爱上老师、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吗?

在多彩课程的实验进程中,老师们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如,吴小月老师的线描社团由一开始的卡纸作画,发展为彩色刮画,师生的创作热情和灵动的作品让我们惊喜。在李丹老师的小巧手社团里,你可以看到孩子们用毛线、铅笔屑、树叶、花布等意想不到的材料制作的极富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有的学生做成漂亮的发卡到社会上卖;黄丽华老师带领“双语动画小影院”社团的同学们,看英语动画,用英语交流,学生逐渐喜欢了英语。这让我们感受到师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在我们的眼中,社团活动不仅仅是一堂学校课程,而是师生思维碰撞、心灵交汇的课程文化。我们欣喜地看到:原来缺乏自信的老师变得更加成熟自信了,原先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教师在社团活动中,自我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一改往日工作作风。

回首“走班选课”的实验之路,有失败,有成功,有迷惑,更多的是欢乐。遥望今后的探索之路,或许我们仍要遇到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我们都将无怨无悔地走下去,因为我们感动于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感动于师生开心的笑脸,感动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正是这些感动时时刻刻,而又实实在在的激励着我们在“走班选课”多彩课程的天空中向着更高的目标展翅翱翔!

2.选课走班工作细则 篇二

本学期,高二面对的最突出的问题是选课走班。选课走班对于我省所有高中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实行、在实践中完善。

为在我校开展好选课走班,年级组领导、全体老师做了大量艰辛繁琐的工作,一次次的开会、一次次的调研、一次次的学情调查、一次次的征求意见,现在高二基本上建立了符合省教育厅精神并适合我校的选课走班制度。制订了《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管理方案(暂行)》、《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学分认定细则(试行)》、《数理化教学班考勤办法》,这些方案的出台完善了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制度,必定会促进年级及学校的发展。

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管理方案(暂行)2009年

1、分单元走班:

为了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走班上课,本着“从小处着眼,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选课、走班原则上在单元内进行,每一楼层(八个班)为一个走班单元,共五个单元。

2、教学班编班:

(1)平行分班:相对于行政班而言,走班的班级称为教学班。其中含有文科倾向和理科倾向两个系列,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将各模块的学生在单元内平行分班。确定各模块教学班的数量和各班学生名单,班与班之间要成绩均衡,合理搭配,便于教学评价。

(2)确定座次:教学班学生的座次安排遵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座次相邻,学习小组的成员来自同一行政班”的原则。固定学生在教学班的听课位置,确定学生座次表,注明学生姓名、行政班号。

(3)组建学习小组: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选出负责任的小组长,便于合作学习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3、实行单元管理,教学班与行政班并行:

(1)单元管理:每单元设楼层青年管理干事2人,负责本单元的学生管理和协调工作。每个级部正、副主任各包靠两个单元。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从制度上弥补原来班级管理的“真空”,充分发挥学科教师在全员德育中的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行政班和教学班、行政班班主任和教学班班主任之间是支撑关系和互补关系。

(2)教学班管理: ①教学班班主任:

任课教师和对应行政班班主任都是教学班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管理核心,全面负责教学班的管理工作,及时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向原行政班班主任反馈,问题比较突出的要协同行政班班主任及时解决。

任课教师主要职责:认真准备讲授内容,按时上下课,不拖堂。负责选出教学班班长及各小组组长;认真做好座次安排、卫生值日、维持纪律等工作,自备点名册,做到及时了解并登记学生出勤情况;要将学生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及时记录上报或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问题比较突出的要协同行政班班主任及时解决。因为任课教师未及时或未履行职责,对学校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应行政班班主任:要组建教学班学生信息登记(姓名,住址,家庭联系电话等);巡视教学班纪律卫生保持情况,并查看本教室公物教学设施学生物品保存情况。协助处理严重的突发或违纪事宜。

②教学班学生班委会组建:

A:班内设一位班长,直接对任课教师负责,如有问题直接和任课教师联系。帮助任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课前考勤、课堂纪律维持、安排值日等常规工作。

B:组建教学班班委会,成员由班长和来自单元内各行政班的学习小组的组长组成,各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班的同学到指定教室上课,对选修同一模块的本班同学及时认真考勤(同学有事负责向任课教师请假)、管理,教学班上发生的问题直接向行政班班主任汇报。小组长同时又是课代表,配合任课教师做好收发作业工作。

③教学班学生守则:

A: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服从任课教师的管理,按指定位置就座,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向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班主任请假。

B:认真按照课时计划做好自己的课前准备工作,提前2分钟到达教室,下课1分钟迅速离开教室,保证课间得到休息。

C:自觉爱护所在教室的公物,不得翻动其他学生物品。

D:认真听课,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按时完成并上交作业;自觉认真地参加模块考试(包括修习不合格后的补考)。

E:自觉爱护所在教室的环境卫生,不随地乱吐、乱扔东西。走班时自己的课桌上锁、清理好自己桌面,为其他走课同学提供方便。来往走班走廊上安静有序。

(3)行政班管理:

①学生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仍然由原行政班班主任做好,行政班学生的表现,是考核班主任的主要依据。

②除走班上课的学科外,其他学科及早晚自主学习时间仍在行政班内学习,原行政班学习小组根据选课情况重新组建,尽量做到选课相同的在一个学习小组。

③行政班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各项管理工作,还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自己班级学生所在的教学班中,加强和教学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联系和沟通,及时解决走班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4、全面实行“导师制”。

(1)“导师制”是新课程背景下为指导学生选课和落实全员德育而建立的一种师徒式的管理制度,是班主任制的补充。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辅导10--20名学生,或仅限于原来的行政班,或跨原行政班,根据实际情况也可略作调整。

(2)导师职责: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向学生解释选课指导手册的内容,确保学生能理解手册的各项规定;通过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弱势和兴趣点;帮助学生了解高校招生的各种规定,从而为学生选课提出相应的建议,经常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根据选课手册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积极创造一种温暖、真诚和开放的师生关系。

5、加强学分管理。

(1)完善、严肃学分认定办法,从制度上保障选课走班的进行。从学习课时、修习过程、模块考试成绩三方面确定学生是否获得学分:只有修习课时达到规定课时的90%(36×90%=32.4 18×90%=16.2)、修习过程(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方面,由学生自评、互评和任课教师打分,按照一定权重计算得出分数,60分为及格)良好,模块考试成绩合格才给予相应模块学分。

(2)为了确保学生完成选修课程,任课教师要严格考勤,为完成课程时的学分认定提供参考依据。青年管理干事必须配合级部负责本楼层或所有学生的考勤记录,逐次检查教师、学生的上课情况。

(3)实行人性化的补考制度,对于那些第一次模块考试不理想,学分认定不及格的同学,年级统一组织补考。

(4)对于未办理退学手续,而不参加上课及考核者,该模块作自动放弃处理。

(5)本条例解释权归巨野实验中学教务处和高二年级组。

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学分认定细则(试行)

为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生评价工作,加强学分管理,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功能,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的精神,学校特制定本学分认定细则。

一.组织管理

1、学分认定委员会。(1)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全面负责实验年级学生学分认定工作。

2、学分认定小组:(1)人员组成:

组长:

成员:学科备课组长 学科备课小组教师

(2)职责:负责对本学科学生的学分进行初步认定。

3、设立学分管理档案。

学分认定结果及时归入学生学分档案,作为高中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并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4.学分仲裁组: 组 长:

成 员:年级组长 备课组长 5.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小组:

社区服务部分和社会实践部分;研究性学习部分 组 长:

成 员:年级组长 班主任 二.学分要求

1、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

2、学生3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区实践6学分)。选修学分在28分以上,其中在选修Ⅱ中要至少获得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个方可毕业。

3、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选修课,获得更多学分。三.学分认定的基本方法。

学分认定成绩包括两部分,学校统一组织的各模块考试成绩和学习过程表现成绩,其比例可掌握在6:4之间(考试科目和考试科目的比例可有所不同)。

1.过程评价共40分:其中出勤10分、课堂表现10分、作业10分,过程质量反馈10分。

(1)出勤10分—每旷课1节扣1分(经批准的病、事假,由任课教师给学生补修所缺课时,不扣分), 旷课总节数超过总课时的1/6(即6节)时, 即不能取得该模块学分;

出勤分=10×出勤课时数/模块课时数

(2)课堂表现10分(物理、化学和生物包括实验操作、外语包括口语):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动手参与能力强,踊跃发言,记10分;②上课能认真听讲,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动手参与能力较强,有时能发言,记9分;③上课能遵守纪律,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动手参与能力不够强,偶尔能发言,记8分;④上课不能遵守纪律, 学习被动,不能动手参与教学活动,经常不发言,记7分或7分以下;睡觉记5分,旷课记0分,迟到记8分。

(3)作业10分—作业质量6分(作业A等6分,B等4分,C等2分),作业数量4分(一次未交扣1分,多次未交直到扣完为止)

(4)平时测验占学分评定的10%,此项由任课教师记分。

2.终结评价:每学完一个模块后,由学校统一命题组织纸笔测试(基于知识学习的模块采用闭卷考试,满分100分或转化为百分制)。由备课组组织评卷,并给出成绩。

3、模块考核成绩=终结评价分×60%+过程评价分

模块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取得该门课程的满学分,不及格者不取得学分。或按一定比例确定合格人员和不合格人员。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 1.研究性学习的学分构成要素及权重

(1)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包括: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过程记录;成果;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记录;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每1学分不少于12学时)。

(2)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占30%。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的评价分A、B、C、D四等,分别给予此项分值中的满分、四分之三、三分之一分、零分。该项等级由课题评审小组考核提供。

(3)成果占50%。研究性学习成果或活动成果的评价分为A、B、C、D四等。获市级以上奖励的为A等,获市直级奖励的为B等,获校级奖励的为C等,5 不获奖的为D等。分别给予此项分值中的满分、四分之三、三分之一分,零分。该项等级由社团指导师提供。

(4)其余的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记录和过程记录占20%。分为A、B、C、D四档,各档对应分值为此项分值中的满分、四分之三、三分之一分、零分。该项等级由社团指导师提供。

2.社会实践活动的学分构成及权重

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包括: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计划、记录、总结及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各占25%。每次社区实践活动均应提供计划、记录、总结及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视材料提供情况分为A、B、C、D四档,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1周是该项学分认定的前提,此项材料由班主任组织考核提供。

3.社区服务的学分构成及权重

社区服务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包括: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社区提供的证明材料。计划、记录、总结及社区提供的证明材料各占25%。每次社区服务均应提供计划、记录、总结及社区提供的证明材料,视材料提供情况分为A、B、C、D四档,各档对应分值为此项分值中的满分、四分之三、三分之一分、零分。此项材料由团委提供。参加社区服务不少于规定时间是该项学分认定的前提,五.认定的程序

(1)学生在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方可填写学分认定申请表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2)教学班任课老师要综合学生出勤、过程表现、考试考查等情况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的是否予以认定的初步意见。同时提交给学分管理小组审核。

(3)学分管理小组对任课老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的资料进行复审,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交书面认定意见。

(4)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在对学分确认后,由负责人签署学分认定的意见。

(5)公示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形式通告本人,并告知其原因。

六.学分认定中可能产生的情况及处理办法:

未获得学分认定的学生对学校认定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复议申请15日内召集教学班任课老师、学分管理小组有关人员复议,作出书面决议并通知申请人。

学生若对其他学生的学分认定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反映,阐明提出异议的理由并有权得到答复。

(7)学生因学分认定考试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可以申请补考或申请参加其他教学班同一学习模块的考试,必修模块考试不合格的,必须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的必须重修,直到合格为止。补考或重修原则上只可申请一次。学生因故请假造成学习时间不足,经学校学分委员会同意,可在补足学习时间后认定学分。

(8)本条例解释权归巨野实验中学教务处和高二年级组。

高二级选课走班教学班考勤办法及说明:

1、对教学班学生上课实行点名制,由行政班小组长同学负责清点各行政班上课同学,说明缺勤人姓名,缺勤原因,上报教学班班长和任课老师。

2、教学班班长每周按教学单元上交分学科考勤表,周五交齐,以便统计。逾期不交者,通报批评。

3、年级管理干事汇总一周情况,并及时向行政班进行量化反馈。考勤表交由年级组保存。

3.高一选课走班训练材料 篇三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忸怩.(ní)

字帖.(tiâ)

谂.知(shěn)

锲.而不舍(qiâ)B.噱.头(xuã)

桅.(wãi)杆

恁.(rân)地

栉.(zhì)风沐雨 C.压轴.(zhîu)

发绺.(liǔ)

熨.(yùn)帖

管窥蠡.测(lí)D.冠.名(guàn)

哂.(shěn)笑

妆奁.(lián)

解.甲归田(xi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冻馁

一窝蜂

觥筹交错

可望而不可即 B.羸弱

清君侧

得鱼忘筌

口慧而实不至 C.揩油

急就章

姗姗可爱

真金不怕火炼 D.打烊

掣天柱

开门揖盗

无所不用其极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管“两高一资”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消耗型),集中开展钢铁、涉砷行业专项检查,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

B.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互联网外交”中自信地展示实力,与世界各极实现“沟通中互信,合作中共赢。”

C.昨天,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D.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翻译强国’第4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谁来评?都说不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B.季老一生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他也丝毫没有改变。

C.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D.河南省针对“瘦肉精”的问题,明确规定了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各行其是....,形成合力。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亚运会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亚运会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且举办国乃至全亚洲都给它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B.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好组织工作,提高思想认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严防事故不再发生。

C.南水北调工程将建立良好的运营、管理和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各方资金投入,从而形成水利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

D.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下半年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升空,其主要任务是拍照和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我国下一步火星探测打下基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1页 6.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摩擦力

名门旺族

对称.(chân)

殒.(yǔn)身不恤 B.挖墙脚

转弯抹角

隽.(juàn)永

嗤.(chī)之以鼻 C.纪传体

多难兴邦

叨.(dāo)扰

佶.(jí)屈聱牙 D.犹其

整齐划一

倾轧.(yà)

囤.(tún)积居奇 7.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由于感到美国对中国崛起面临

的问题,日本借钓鱼岛问题试图修宪,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组建“钓鱼岛专属部队”„„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已有

之势。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挑衅行径保持警惕是

的。

A.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非议

B.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非议 C.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厚非

D.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厚非 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④①⑤⑥②③

B.④⑤②③①⑥

C.③②④⑤⑥①

D.③②⑥④①⑤

第2 页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说教的现象。

D.批评学生首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10.根据下列材料要点,为“青奥会”下定义。①青奥会是为14至18岁青年人设计的综合运动会。

②它是国际奥委会于2007年,在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倡议下创办的。③这项体育赛事糅合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

④这个综合运动会旨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理念,让青年们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

选课走班材料1

1.A(B恁nân地

C.熨yù 帖

D.解甲归田jiě)2.A(B口惠而实不至

C珊珊可爱

D擎天柱)

全力以赴,创造奇迹 第3页 3.C(A项,括号解释的内容为“两高一资”,应把括号移到“两高一资”的后边;B项,句号放在引号外;D项,“谁来评”后面的问号改为逗号。)4.B.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A项,望文生义,沧海:指大海;横流:水往四处奔流。海水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C项,用错对象,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D项,不合语境,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5.D(A项,主客倒置,应为“而且它给举办国乃至全亚洲都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B、不合逻辑,“严防事故不再发生”改为“严防事故再次发生”C语序不当“运营、管理和筹资”改为“筹资、管理和运营”)6.B(A.“旺”应为“望”,C 叨扰,读“tāo”,D.“犹”应为“尤”)7.A(鞭长莫及:原来是指鞭子虽然长,但不应打在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含贬义。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无可厚非: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不可以过分指责。)

8.D(③是结论,②是对这一结论成立的原因分析。所以③②是连接在一起的。④和①之间用“更”构成递进,所以④①必然相连。这样就可以通过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了。这六句话是环环相扣的,难度不大。)9.C((A“阐明”和“张扬”搭配不当;B偷换主语,在“成为”前加上“使之”;D句式杂糅,删去“对”将“造成”改为“使”或把“受到”改成“的”。)

10.青奥会是2007年在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倡议下,为14至18岁青年人设计的,糅合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旨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理念,让青年们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创办的运动会。(不是下定义形式不给分,下定义的主干正确给1分,其他2分,语序不算分)

第8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选课走班教学管理办法 篇四

随着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施行,根据《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我校在08级学生中施行选课走班制教学管理,使静态班级变为动态班级。这样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将出现行政班、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新机制。为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特制定本管理意见。

第一条 行政班管理模式:班集体管理制度不变。学校通过《滨海中学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办法》的实施,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强化教管合一,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第二条 学科走班制管理模式: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德育导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做好学科走班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第三条 原行政班和班集体建制不变,班主任负责行政班学生的升旗仪式、课间操、班会课、自习课管理等,组织参加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安排,积极主动配合任课老师指导学生做好选课工作。

(2)在工作方法上要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根据走班制的特点,注意了解学生的表现、困难,尽心尽责,主动工作。

(3)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要主动帮助任课教师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支持和配合任课教师搞好工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4)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树立“大集体”观念,在行政班和教学班都要注意团结友爱,维护班级的纪律和荣誉,培养主人翁意识,并要求班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

(5)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任课教师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对于不适应“走班制”的学生要多关心,及时与任课教师协商,尽量缩短学生学习的适应期,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第四条 学科走班上课必须做到“三定”:定临时班干部、定座位、定科代表;任课教师负责本节课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表现情况及纪律、卫生等常规工作的管理。

第五条 建立学生学习、表现情况反馈制度;定期召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联席会和各层面学生座谈会,做好学生学习状态分析,保证走班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第六条 实行学生课外咨询制度。

第七条 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学生模块学分认定表、成绩汇总表等;各种反馈信息,如问卷调查原始资料及调查分析,走班制过程管理有关的其他材料。

5.高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篇五

组长:庄小荣(校长)

副组长:刘伟(副校长)

成员:黄泉水(教务主任),于智勇(德育处副主任),范书宏(教务处副主任),汪秀春(教科室副主任),李国富(总务处主任),肖东(德育处副主任)

二、预备阶段:

1、提前与学生和家长宣传新高考,及新高考可能带来的模式。

本年级从20xx年8月15日第一次报到就通过家长会和学生大会、班主任等渠道与家长和学生宣传新高考可能带来的变化和模式,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够更早地接触和了解新高考,提前做好准备。

2、开展各项活动,例如名师讲坛,邀请年段学校名师为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及新高考背景下的专业介绍与分析,促进学生对各学科的进一步了解;开展职业生涯指导系列活动,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从职业特点、专业需求、职业准备、职业发展等方面来介绍相关职业,为学生拓展视野,形成一定的职业期待。

3、开展模拟选课,了解学生学科动向。高一下学期进行了3次模拟选课,了解了学生大致的学科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进行选课走班方案的预制定。

三、制定阶段:

1、4月份“3+1+2”方案正式确定后,学校迅速研究政策,并在学校内、外进行调研,根据我校具体硬件、软件及学生模拟学科情况制定了初步的选课分班方案并在一周内召开学生大会和家长会,将“3+1+2”的具体规则与要求及我校的初步方案告知学生与家长,为学科做好准备。

2、我校选课方案的基本原则是调动学校的最大化资源,本着对学生负责,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开放12种组合供学生自主选择。

四、实施阶段。

1、选课。

期末考后第一时间按照之前告知学生和家长的方案。将成绩发给家长与学生作为学科参考。利用厦门信息港平台,组织学生完成学科。

2、分班。

按照学生所选课目情况,对成绩进行换算进行分班。即上学期成绩占20%下学期成绩占80%,语数英、物理、历史按原始分计算在加上学生所学2科的标准分。首先,我校选择物理的学生由505人,选择历史的学生由201人。因此据此分成10个物理班与4个历史班,组成行政班;另外根据4选2,12总组合的选课结果,采取两两结合的方案进行教学班的分班,最终分成14个教学班。例如同时选择化学与生物的同学有165人,就分成4个化生班。

3、排课。

按照分班的情况,结合少走班的原则与各学科教研时间等条件与信息港的工作人员一同探讨排课方案。经过数次的打磨、优化形成目前的方案。每天上午,学生在行政班的教室上课,上课科目主要是语数英、历史与物理。下午,学生进入对应的教学班教室上课,下午上的科目主要是语数英、历史、物理外的其他所有科目。这样学生每天上午和下午的班级都是固定的,一天只要走一次即可,部分同学甚至不用走班。只有在星期三上午第四节,因为课排不开,需要多走一次。

4、走班。

6.关于选课走班的实践与思考 篇六

“选课走班”已经不只是一个理念问题,许多学校开始了探索性的实践。本期话题,我们试图从学校、学科及一些关键点上提供一些实践案例,希望能为一线学校提供些许现实路径。——编者

■朱建民

“五二八五”课程实施体系为走班奠基

当前,单

一、同质化、固化的教学系统与不断丰富的课程种类和课程资源及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相对固定的行政班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所以,在课程资源足够丰富和教学环境得以满足的条件下,以“选课走班”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教学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我校以培养“五有”人才为育人目标,即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传统文化底蕴,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力,具有正义感和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五有”人才的育人目标,学校建立了“五二八五”课程实施体系。第一个“五”是指建立“五制”教育教学实施与管理体系,即走班制、学部制、导师制、学分制、学长制;“二”是指共同基础通修课程和兴趣素质拓展选修(专修)课程两大课程类别;“八”是指八个课程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创新素养、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与美学、体育与健康、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第二个“五”是指实施“五证”教育,即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证书、诚信证书、志愿者经历证书、才艺证书、体育健身技能证书。我们提倡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我超越,争取为每一个学生“全面扎实、个性发展”打牢基础,在赢得高考的同时,也为学生在“后高考”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终身发展种下希望的种子,奠定一生的基础。在此课程及实施体系基础上,我们开始对选课走班制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构建可选择的课程体系

“选课走班”不是简单的分层教学,而是建立在丰富多元的、可选择的课程基础之上。这里包含了教师真实的指导和真诚的尊重,是对学生学会选择和承担责任的人生教育。把开发阶梯式、组合式的学科学习课程作为重点,每个学科设置多个层次和不同发展方向的课程,为不同的学生铺设学科学业修习的路径和阶梯。

按需分层是让学生选课的基本出发点。比如,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必修和选修)按照学生发展需求进行了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英语课分为A、B、C三层,A层以英语应用和英语思维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B层兼顾英语应用能力与基础能力、应试能力,C层重点在英语基础能力和应试成绩的提升。实行一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意度非常高,收获也非常多。在艺术课程的全覆盖走班选课模式下,我们开设了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的艺术主题课程:“艺术在身边”的体验欣赏课程,因“生”施教的兴趣特长发展课程,“因地制宜”的艺术素养课程等,都深受学生喜欢。学校国际部按发展方向分层走班、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应两类课程,学生选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在共同基础普修课程中,一般采用导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一般不设门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作出选择,完成修习。在兴趣素质拓展选修课程中,一般采用导师推荐、双向选择的方式,即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学习基础或特殊潜质和兴趣,才可以选择,任课教师可以对选课的学生进行考核选拔。

“选课走班”教学是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必要条件,让课程具有选择性才能保证学生发展需要的多样性和自主性。所谓“私人定制”的课表,不是由学校指定、安排的,而是学生选择的结果,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也真实地体现出学习经历和生涯规划。从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角度看,就某一个学生3年或6年的学习而言,在必须达到一个基础学业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他(她)在学校学习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学习的路径和内容都允许自主设计、自主选择,与众不同才是我们期望的。

系统设计学校管理体系

“选课走班”不是一个单一独立的教学组织行为,而是存在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系统性设计之中。我校建立并实施走班制、学部制(不同年级的学生按发展方向、兴趣特长分为科技创新学部、艺术体育学部、六年一贯制学部,普通高中学部和国际课程学部)、导师制、学分制、学长制为基础的“五制”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其中走班制和学部制是两个关键词。以选课走班为核心,同时实行导师制、学分制管理,组成学校课程实施基础体系。以学部制为核心,辅助以导师制、学长制,共同成为学校学生指导与管理的基本结构。“五制”管理体系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才能确保学科走班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

以学分制管理为例。学分制实行模块式和节点化管理,设立“学分银行”,让学分在一定规则下可置换、可升值、可流通转换;给不同领域的学分赋予不同的“颜色”,每个学生的学业进阶路径的差异可以由学分的多少和“颜色”不同来体现。学分还是学生获得学校颁发“五证”的重要依据,只有修满各类共同基础课程学分的最低值,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书;而要获得其他证书,就需要达到更高的学分值。

一直影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课堂自主权”回归问题。由于受教材和考试(高考)的约束太多,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自主权被各种教材教辅和考试所左右。什么时候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考,教师并没有决定权,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自主权需要的是在课标之下的最大自由度。何时能真正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教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实施“选课走班”会让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教学自主权,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尤其对教师课程开发整合和研究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做到既专注于书本,又专注于实际,更要专注于学生的共同基础和基于个性的发展需求;既要研究本学科领域,又要跨界了解其他学科领域;既能把学生领进学科,又能让学生走出学科;既是教书先生,又是人生导师。这和以往教师的职业常态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从没有如此的密切相关。这才是真正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学科育人。教师要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模式,让任课擅长的学科领域,同时跨学段兼课成为常态。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学生生涯教育中心和素质拓展中心,定期开展教师的外出“主题研训”活动和带领学生的“修学旅行”,让每一个教师都有研训主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研究课题,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学生的课题导师。这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二次生长和重新构建,突出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科教育素养的生成。面向未来的“选课走班”,我校在即将落成的学校高中新校舍中,建设了40多个分领域或学科的主题教室、6个高端个性化科学探究实验室,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化生命科学、纳米技术与可视化学、空间网络信息、航天航空和风洞、计算数学,还建有学部学生活动室、鲁迅书院、金帆音乐厅、娄师白书画院、志成讲堂、民乐博物馆和大量开放与半开放的公共学习空间,无线网络信号覆盖校园各个角落,这些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将为实施选课走班制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系北京市35中学校长)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策略

——以高中化学学科为例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主要从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和设计学生课后作业这四个方面着手,来完成分层教学的操作。

分层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我校实际,我们确定了“学业水平测试、专业心理测试、学生自主选择、成长导师指导、定期流动调整、规范管理保障”的分层原则。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把每个学科都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学科知识基础较弱,学习习惯、学习毅力欠缺,学习积极性不高;B层:学生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能力中等;C层:学生学科知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有毅力,表现优秀。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修习的层次。对于相对水平较低的A层学生,要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恢复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之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中等水平的B层学生,要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思想上使其树立奋斗目标以增强学习化学的动力,学习上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拓展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高水平的C层学生,要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注意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化学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制定“乙烯与溴的反应”教学目标时,由于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对于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就会有区别地提出目标:A层学生重在知识技能的落实,B层学生重在养成辨析能力,C层学生注重推理过程、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分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据此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

分层完成教学设计

结合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对化学教学进行分层次备课。三个层次教学班的化学教师合作探讨、集体备课,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比如在教学“乙烯与溴的反应”内容时我们是这样备课的:A班的学生,备课目标重在基础知识的落实,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以讲授法、实验法为主,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对于难点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或者少讲,比如本堂课中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就可以直接给出。B层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程度均属一般,教师此时需要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理论上应该掌握了取代反应,那么对于本节课要学习的加成反应,教师则可以以取代反应为出发点着手设计。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探究法及实验法。通过烷烃与烯烃的比较,B层学生需要掌握加成反应和相关方程式的书写。C层学生学科知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小组,先自行收集乙烯相关资料,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将乙烯等试剂、实验器材准备好,适当地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这样,对大部分学生采取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对少部分学生适当拔高、弹性调节,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觉得学有所能、学有所获、学得有味。

分层实施课堂教学

根据分层备课的教案实施教学,A层学生拉着走、B层学生小步走、C层学生主动走,各层学生分步走。教师在施教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所教的教学班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根据备课教案灵活安排课堂内容,展开教学过程。

比如在“乙烯与溴的反应”教学时,A班采取以教师讲授兼学生实验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到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实验现象,教师直接给出乙烯与溴发生的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班采取的是复习提问兼导入分析的教学方式,先复习回顾乙烷与氯气的反应,再抛出问题:乙烯能否与卤素单质发生反应?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实验,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试着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后老师点评分析得出结论。C班学生基础好、能力强、学习自主性高,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先播放视频展示学生收集到的一些资料,让学生分组讨论,乙烯与溴发生的是不是取代反应?是取代反应的话可以用哪些实验来加以验证?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药品,学生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发生的不是取代反应。最后播放乙烯与溴发生反应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自己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总结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烃应该具备的条件。这样,通过分层施教,实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差异发展。

分层完成课后作业

每个层次学生的能力不同,所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能再搞简单的“一刀切”了,要根据不同层次水平实际,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教师在确定三个层次的学生作业时,题量要适中,难易比例要适当。各层次学生在完成本层作业后,可试做更高层次的习题。教师负责设计并布置分层作业,每节课的作业由易到难,难度随着层次逐渐加深。始终把握的原则是:对A层学生,练习不出难题,主要打牢基础;对C层学生,习题有一定难度、深度;B层习题难易适中。

在整个化学分层教学中,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核心,是教学全部工作展开的起点;分层教学设计是基础,是教学实施顺利进行的前提;分层教学实施是重点,是整体教学过程的关键;学生分层作业设计是教学的持续,是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当然,实践过程中,学生分层标准的合理制定、分层教学过程的教学管理这两个难题,还需要在更进一步的实践推进过程中加以研究和解决。(作者系浙师大附中化学教研组组长)

重建管理机制 保障分层走班教学

分层走班教学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管理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如何建立健全相关“分层走班制”管理机制至关重要,我校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形成扁平化管理模式。从传统管理学中照搬来的金字塔结构的管理模式,校长处在塔尖,普通教师处于塔底,中间隔了好多,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忽略很多有效的决策和指令。学校设立人文部和科学部,管理模式由原来的繁杂层次变为校长、部级和教师三个层次,形成一种扁平化的管理结构,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完善“全员导师制”。深化课改背景下的分层走班教学,行政班与教学班同时存在,教学管理难度增加。为促进分层走班教学的有效开展,保证走班教学管理无漏洞,我们构建“三位一体”的走班管理体系,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这就解决了传统行政班教学及分层走班教学实施中“一人对多人,工作难到位”的工作难点,促进改革的有序高效进行。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教师双岗管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前提下,对学生管理实行双岗管理,即行政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同管理。确立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岗双责,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对所任的教学班学生管理的责任。二是学生自主管理,教学班设一位班长,管理本班的班务,负责上课点名、维持纪律和日常卫生监督等工作;教学班设多个课代表负责收发原行政班同一层次学生的作业、加强与老师的信息交流等工作。三是成长导师指导,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每位教师为十位左右的学生当成长导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导师将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科成绩、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学习潜力等方面进行跟踪,帮助学生选择与其性向、志趣相一致的课程,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和生活上指导。

制定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措施。分层教学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因此,为A、B、C三类教学班配备任课教师以及对他们的评价要综合考虑,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能调动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提升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制定相关措施,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多样化的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铺设更多的教师培训路径,聚焦“课程研发”、“教学执行”两大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借助校外的合作型力量,进一步发展教师的执教能力,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引导教师自我定位,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公平地安排合适的教学班级。给予教师空间,给老师选择,让每一个老师朝着自己的梦想,运用自己的智慧走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上。成立学校“课程研究所”,建立学校“课程网”,加强导师的梯队化培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从职业道德、工作量、教学常规、专业发展、教学业绩等方面全方位评价,覆盖教育教学各方面。同时,通过学生、家长、教师、主管领导等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评价。此外,教学成绩不再与教师的个人评价挂钩,改为学科团队整体评价。

建立家校互动的学情反馈机制。学校构建必修走班管理平台,利用平台对教学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这一平台中,任课教师记录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导师辅导情况,学生有问题也可以给老师留言,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

7.高二物理课选课走班总结 篇七

为加强选考科目分类分层选课走班教学管理,规范选课走班教学中教与学的行为,保证选课走班教学有序、高效开展,确保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分类分层选课教学班任课教师是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教学班任课教师要求一岗双责:既要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质量,又要承担起教学班的学生管理责任。具体工作要求有:

1.按照选课学生名单,提前遴选教学班的主要班干部,明确职责,将考勤、作业收交等工作分工到人,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2.按照教学班管理要求实行小组制管理。以原行政班为单位,按学生所处楼层不同将教学班内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座位安排时应尽量将来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将来自同一楼层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教学班座位安排应有利于教学管理,座位一旦确定不允许随意调换。

3.严格落实分类分层选课教学班的考勤制度。课前由教学班班长负责点名考勤,考勤结果任课教师在课前要加以核实(因病因事请假学生需凭《浠水实验高级中学分类分层选课学习请假单(第二联)》,由学科小组长交教学班班长,班长应在课前交任课教师)。核实无误后考勤表请在课前及时粘贴在教室外,以便巡课时统计并核实。

4.加强教学班与行政班的联系,实现无缝隙管理。任课教师要尽快熟悉教学班内学生,知道每一位学生的行政班班级,将学生的上课表现、作业情况多主动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行政班班主任要经常了解本班学生在不同教学班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学管理。

5.教育并督促学生维护好上课教室的卫生,严禁学生带零食进入教学班课堂,保持教室整洁。教育学生不得翻动所使用教室的原有物品。

6.教学班任课教师要按类别根据《浠水实验高级中学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纲要》开展教学,定期召开有关班主任、学科组长和学科教师会议,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科学的应对策略。加强集体备课,实行统分结合的备课体制,即同一学科有统一的集体备课要求、内容,同时考虑到“学考”、“选考”的层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进行分类分层次的教学内容备课,教案详细、过程完整,课堂教学注重实效,精选练习,作业要求全改全批,及时反馈。

7.根据学校安排做好教学班学生的个别辅导与答疑工作。经常性根据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学科谈心教育。

8.由于选课教学班课表执行多科目捆绑并开,课与课之间学生需要换场,为确保下一节课能按时上课,选课教学班任课教师不要拖课,以有充足的时间确保学生和教师转换教室。

9.选课教学班课表执行多科目捆绑并开,临时调课较为困难。因公因私确需请假的老师,应至少提前1天报年级主任,以便安排其他教师代课。

分类分层选课教学要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将完善和创新分类分层选课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机制,探索过程性增量评价与阶段性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1.过程性增量评价主要考察绩点分变化和A等率变化两个指标,对同一学科按选考教学班和学考教学班分类分别进行评价。绩点分变化将以组班时选报同一学科学生的综合成绩为依据计算所得的绩点分作为原始数据进行动态跟踪。A等率变化以组班时选报同一学科学生在黄冈市高一上期末联考中的学科水平等级为依据所确定的各等第比例分别计算学考和选考班级的A等率为原始数据进行动态跟踪。对降幅过大的任课教师由年级分管领导进行约谈,帮助查找原因,寻求对策。

2.阶段性结果评价主要以大样本联考和实际学考、高考中的A等率数据及等级赋分数据为依据,根据比例反推组班时各教学班的原始数据对应比例,以此比较同一学科各类别不同班级之间变化情况。根据大样本联考和实际学考、高考中的A等率数据及等级赋分数据也可比较不同学科的教学水平。以此可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依据。

按照行政班进行教学的学科,执行学校原来的常规教学要求和教师评价标准;按照发展方向和选修内容不同组织教学的学科,除继续执行正常的常规教学要求外,重点通过所教学生的动态变化和召开学生座谈会、满意度测评加大对老师的考核检查力度。

浠水实验高中教务处

8.高二物理课选课走班总结 篇八

新的高考改革已取消文理分科,实施了3+3考试模式6选3共有20种组合选法,我省在2017年也加入,第二批高考改革的行列。为了更好地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增强对新高考改革方案的了解和掌握,在学习浙江、上海的改革经验和关于走班教学的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学科特点、学生选科、教学研究、场馆设置、教师配备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创造适合我校新高考改革下适合我校的情况特色走班制管理。

一、前期充分准备,学习、宣传并进。

1、外出学习考察:学校共派出4批:年级主任、各科组长、各组组长到校外,去上海等地学习考察;

2、外聘专家讲座培训:邀请海南侨中专家、省教研院院长作了三期生涯规划讲座;

3、开展两场学生家长的高考改革、选课走班、生涯规划解读大会;

4、进行三次学生选科情况摸底调查;

二、选课实施模式

1、我校的走班教学主要采用小走班中的等级考试6选3科目走班,实施方案是先定好化生、物生、历地三个“定二走一”走读班,优先保障我校优质学生的学习。剩下的学生在由相同的三个科目的套餐,即固定班(注意文理科目的搭配),共有9个班级。最后剩余的学生再定两个科目组成“定二走一”的走读班,共有9个班级。其中固定班级按传统模式上课。我校的走班模式是属于行政班级基础的走班模式。对于走读班的组成,我校根据学生的选报人数,按学生的学科差异性分层走班,共分成物理(1)(2)班,各39、35人;化学(1)(2)班,各28、36人;生物(1)(2)班,各28、31人;政治(1)(2)班,各41、28人;历史(1)班,43人;地理(1)(2)班,各39、43人。走班科目的每周课时安排4节/科。学生的走读班级科目集中安排在每周的周一上午第4、5节,周三第3节,周四第3节。走读班的6个科目每周安排周四第二节晚修自习辅导。走读班级的教学时学科的必修与选修教学全部走班。

2、分层走班教学管理:

1)组织建设:教学班内设一位班长,负责教学班的班务、负责上课的点名、维持纪律和日常的卫生监督工作。每个教学班各科均设置3个课代表,且分别来自不同的行政班,负责收发原行政班级学生的作业,加强与科任老师的信息交流、沟通工作。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班主任,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2)动态管理:教学班的学生在学期期中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行政班班主任和教学班班主任的意见,实行”微调“,进步生可上调到1班,退步生必须降层。”不存在一劳永逸“。

3)座位安排:教学班学生要严格教务处指定位置上课,不得随意更换。方便老师点名考勤管理,学生的出勤情况、听课状况由教学班班主任做好记录,并及时向行政班班主任汇报;

4)分层评估模式:以不同的标准评价每一个学生。(1)班学生学习能力强,基础好,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加大训练量,在完成常规教学大纲的要求外,还要增学其他辅助教材;(2)班学生的基础相比较而言较薄弱,起点低,接受能力差,只要求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即可。

评价反馈试题的要求分配为基础题60分,提高题20分,综合能力题20分。试题分为必做题及选做题。这样既能让(2)班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要使(1)班学生从综合能力题中感受到“英雄的用武之地“。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我校遵循学生意愿,20种选课组合全放开让学生选择,再结合学生选课情况进行定三+定二走一走班模式。对于走班组成的学生,有老师反馈学生的差异程度、思维分层很大,接受能力参差不齐,造成上课有部分学生“吃不饱“,有部分学生”啃不动“,给老师的上课进度、难易程度带来极大的不利;

2)按现有的套餐选课组班模式,年级、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很难客观把握。只能纵向单科的评价,没有办法横向班级总体的评价;

3)年级统一测试的组织难度加大,测试时间过长,很可能对高三的正常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

4)行政班与教学班的学生学业成长跟踪管理难度过高,很难实现;

5)行政班的班主任很难把握本班学生的走班科目课堂表现,因此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可能出现不全面的情况。

9.高二物理课选课走班总结 篇九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浙江省的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课程目标从而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越州中学2014级普高学生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不含越州中学国际部2014级中美班学生。

一、指导思想

选课走班教学,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指导,以《课程方案》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课程标准及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针对我校学生发展内涵的需求,以每一位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宗旨,努力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加强选课的管理,保障选课走班的扎实推进,以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做最好的自己。

二、选课走班的基本原则 1.稳中求进原则。

选课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三年直至更长时间的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所以选课指导要立足长远,对学生要进行全面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予以科学合理的指导,第一步学科培优走班,第二步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选课走班,第三步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技术选课走班,并适时适当地进行修订,摸石子过河,稳中求进。

2.自主性原则。

选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及发展方向。学生要亲自选课并确认,老师、家长可以提供参考,但不得代选。传媒、美术是我校的学科特色,高一新生入学,依据学生意愿组成传媒班和美术班。高一升高二时学生可按意愿意再次提出是否继续读传媒班和美术班,或新加入传媒班和美术班。

3.遵循校情的原则。选课走班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生源的实际,兼顾学校师资团队、教学场地、课程特色,尽量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学校尽量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为了合理调控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校对每学段的选课数量以及班级人数进行控制,合理安排学生参加“学考”、“选考”学校主导时间,“学考”安排在高二,“选考”安排在高三,“学考”重视首考,“选考”两次均重视。

4.科学发展原则。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要科学合理。学校在重视高考科目的同时,开足开齐体艺课程,严格执行学生学习时间每周不超过26小时,即每周课时不超过39节(每节40分钟),学生每周自主选课程课时不少于8节。根据学校的实际努力做到既满足升学考试的需要,又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选课走班教学的实施

(一)选课、走班教学的时间、学科

学校将为每个普高学生提供2次选课机会,分别在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前、高一第二学期结束前的适当时机,组织学生选课。

高一第一学期结束,物理、化学、历史、地理4门学科中作出学业水平考试水平1(简称“学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水平2(简称“选考”)的预层次选择,组成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分层次走班教学,然后在物理、化学、历史、地理4门学科浙江省“学考”报名时作出最后层次选择(允许学生微调),确定该门学科为“学考”还是“选考”。高一第二学期结束,生物、政治、技术3门学科中作出学业水平考试水平1“学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水平2“选考”的预层次选择,组成生物、政治、技术分层次走班教学,然后在生物、政治、技术3门学科浙江省“学考”报名时作出最后层次选择(允许学生微调),确定该门学科为“学考”还是“选考”。也就是说高一第二学期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四门学科组织选课走班教学,高二开始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技术七门学科组织选课走班教学,每个学生只能选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技术七门学科中3门作为“选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不作选择,按行政班教学。学生按需要学校可提供知识拓展类、个性特长类、职业生涯类、传媒艺术素养类等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二)选课程序与指导 1.选课准备

①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教育,高一第一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和性格测试,取得数据,让学生、家长知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生涯规划教师、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了解本年级学生测试数据、大学招收条件、高考方案、校情等,为指导学生选课、职业规划指导提供依据。

②在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教学处统一规划调度下,课程编制小组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年级学部委员,结合本校实际确定学校课程设置、编制《学科课程实施方案》,对高中课程结构各学段所开设的模块内容、课时数及参加考试的时间,作出基本说明,并提出相关建议。选课走班教学设计与管理小组对选课流程、走班形式,教学班学生管理、教师评价等问题提前规划,讨论制订出相关的管理办法。

2.教师选课指导 ①选课指导的意义

a.选课指导有助于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新的考试招生制度,突出了人才的选拔,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更大层面的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作出选择,新的课程结构较传统的课程构成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局限,选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随意性大、杂乱零散的倾向,选课指导有助于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有助于学生选课的计划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学生切实选择适合自己发展要求的课程来修习。

b.选课指导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和人生规划。普通高中毕业生面临着未来职业的选择和人生规划,而且新课程的改革尤其突出养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潜力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有效的选课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在选择课程和怎样选择等方面做出合理定向,指导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为学生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打好基础。

c.选课指导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合理的选课指导能帮助学生科学选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新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②选课指导的实施

a.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召开教师会,加深对选课和走班教学的认识,明确教师的责任;召开学生大会,宣讲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宣传学生选课的意义和程序、方法,使学生了解新课程及学校对选课的要求,发放《学科课程实施方案》;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家长了解选课和走班的意义、步骤、操作方法,指导学生合理、科学选择课程。

b.成立选课指导委员会。学校成立由课程中心、年级学部委员、学科教研组长、班主任、骨干教师、部分优秀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选课指导委员会,帮助和指导学生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建立学生导师制,年级学部把各班学生分配到各位导师名下,导师具体负责学生的选课指导

3.选课阶段

①动员。学校开会动员,就选课的意义、原则、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向学生及家长作出明确解释。同时发放《学科课程实施方》及有关政策文件。

②咨询。由行政班班主任、导师及家长为学生进行选课咨询,让学生对自己所选课程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好至少两个选课方案,为正式选课做好充分准备。

③填写选课意向表。学生可在导师、家长的帮助下选课,最后由学生本人填写选课意向表。

4.公布结果阶段

在选课结束后一周内,公布选课结果,由课程中心开出各门课程选修学生名单,一式三份,送任课教师及学生所在行政班班主任各一份,课程中心留存一份。下学期开学后按此选课名单上课。

学生对自己选修的课程,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凡经批准选修的课程,一般不能随便退、改选,确需退、改选,学生要写出退、改选申请,由课程管理领导小组批准,由课程中心负责调整,退、改工作应在课程中心指定时间内完成,过期不再单独处理。

(三)选课走班教学的具体实施 1.选课走班教学模式

实行分层分类相结合模式开展走班教学。将所有行政班划分成若干单元,每单元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组成不同的分层教学班和分类教学班。不同教师教不同的层次,不同学科或模块.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管理制度.在保持行政班不 变的前提下,实行走班上课,课程结束后返回行政班继续其他课程的学习,参与 行政班的各项活动。

基本设想是将全年级分为2个学部,每个学部分为2个单元,同一楼层每5—6个班为一个单元。走班上课时,各教学班的任课教师由年级学部合理搭配。

2.选课走班的管理 ①班级管理

除实行走班上课的学科外,其他学习、活动及早晚自主学习时间仍在行政班内学习,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各项管理工作,还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自己班级学生所在的教学班中,加强和教学班任课教师的联系和沟通,及时解决走班教学时发生的问题。行政班学生的表现,是考核班主任的主要依据。

走班学科教师全面负责教学班的管理工作。教学班学科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本课堂的考勤、纪律、卫生等的管理,并及时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交流,防止出现学生管理上的空挡,实现无缝隙化管理。选课走班学生的座位实行固定制,教学班座位有所在学部负责编排。

②教师管理

任课教师(学部委员)是教学班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任课教师担任几个班级的教学,就相应担任几个班级的教学班班主任.对任课教师基本要求是一岗双责: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对所任的教学班的学生管理的责任。③学生管理 建立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和有效监管。导师职责应有以下几点: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为学生进行选课和生涯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对学生时间规划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会协调人际关系等。

加强学分管理。从学习课时、修习过程、模块考试成绩三方面确定学生是否获得学分。

教学班学生的座次安排遵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座次相邻,合作小组的成员来自同一行政班”原则.固定学生在教学班的听课位置,确定学生座次表,注明学生姓名、行政班号。组建教学班班委会,协助任课教师做好考勤、纪律、日常卫生监督等工作。班委会成员由来自单元内各行政班的学生学习合作小组的组长组成。教学班各学科均设多个课代表(每行政班1名)负责收发原行政班同学的作业、与任课老师交流信息等。

3.选课走班的教学管理与评价

定期召开教学协调会,及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召开有关班主任、学科组长和学科教师会议,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科学的应对策略。加强集体备课,实行统分结合的备课体制,即同一学科有统一的集体备课要求、内容,同时考虑到“学考”、“选考”的层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进行分类分层次的教学内容备课。

按照行政班进行教学的学科,执行学校原来的常规教学要求和教师评价标准;按照发展方向和选修内容不同组织教学的学科,除继续执行正常的常规教学要求外,重点通过所教学生的动态变化和召开学生座谈会、满意度测评加大对教师的考核检查力度。

四、选课走班组织管理保障

为保障选课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课程规划与实施领导小组、课程编制小组、选课指导小组、选课走班教学设计与管理小组、选课执行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在课程规划与实施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下,其他小组分工协作,具体落实选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10.关注选课走班制(杭师大附中) 篇十

2014-05-28 12:44:0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朱建民 石杏元 任学宝

“选课走班”已经不只是一个理念问题,许多学校开始了探索性的实践。本期话题,我们试图从学校、学科及一些关键点上提供一些实践案例,希望能为一线学校提供些许现实路径。

“五二八五”课程实施体系为走班奠基

当前,单

一、同质化、固化的教学系统与不断丰富的课程种类和课程资源及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相对固定的行政班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所以,在课程资源足够丰富和教学环境得以满足的条件下,以“选课走班”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教学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我校以培养“五有”人才为育人目标,即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传统文化底蕴,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力,具有正义感和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五有”人才的育人目标,学校建立了“五二八五”课程实施体系。第一个“五”是指建立“五制”教育教学实施与管理体系,即走班制、学部制、导师制、学分制、学长制;“二”是指共同基础通修课程和兴趣素质拓展选修(专修)课程两大课程类别;“八”是指八个课程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创新素养、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与美学、体育与健康、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第二个“五”是指实施“五证”教育,即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证书、诚信证书、志愿者经历证书、才艺证书、体育健身技能证书。我们提倡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我超越,争取为每一个学生“全面扎实、个性发展”打牢基础,在赢得高考的同时,也为学生在“后高考”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终身发展种下希望的种子,奠定一生的基础。在此课程及实施体系基础上,我们开始对选课走班制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构建可选择的课程体系

“选课走班”不是简单的分层教学,而是建立在丰富多元的、可选择的课程基础之上。这里包含了教师真实的指导和真诚的尊重,是对学生学会选择和承担责任的人生教育。把开发阶梯式、组合式的学科学习课程作为重点,每个学科设置多个层次和不同发展方向的课程,为不同的学生铺设学科学业修习的路径和阶梯。

按需分层是让学生选课的基本出发点。比如,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必修和选修)按照学生发展需求进行了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英语课分为A、B、C三层,A层以英语应用和英语思维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B层兼顾英语应用能力与基础能力、应试能力,C层重点在英语基础能力和应试成绩的提升。实行一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意度非常高,收获也非常多。在艺术课程的全覆盖走班选课模式下,我们开设了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的艺术主题课程:“艺术在身边”的体验欣赏课程,因“生”施教的兴趣特长发展课程,“因地制宜”的艺术素养课程等,都深受学生喜欢。学校国际部按发展方向分层走班、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应两类课程,学生选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在共同基础普修课程中,一般采用导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一般不设门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作出选择,完成修习。在兴趣素质拓展选修课程中,一般采用导师推荐、双向选择的方式,即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学习基础或特殊潜质和兴趣,才可以选择,任课教师可以对选课的学生进行考核选拔。

选课走班”教学是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必要条件,让课程具有选择性才能保证学生发展需要的多样性和自主性。所谓“私人定制”的课表,不是由学校指定、安排的,而是学生选择的结果,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也真实地体现出学习经历和生涯规划。从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角度看,就某一个学生3年或6年的学习而言,在必须达到一个基础学业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他(她)在学校学习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学习的路径和内容都允许自主设计、自主选择,与众不同才是我们期望的。

系统设计学校管理体系

“选课走班”不是一个单一独立的教学组织行为,而是存在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系统性设计之中。我校建立并实施走班制、学部制(不同年级的学生按发展方向、兴趣特长分为科技创新学部、艺术体育学部、六年一贯制学部,普通高中学部和国际课程学部)、导师制、学分制、学长制为基础的“五制”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其中走班制和学部制是两个关键词。以选课走班为核心,同时实行导师制、学分制管理,组成学校课程实施基础体系。以学部制为核心,辅助以导师制、学长制,共同成为学校学生指导与管理的基本结构。“五制”管理体系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才能确保学科走班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

以学分制管理为例。学分制实行模块式和节点化管理,设立“学分银行”,让学分在一定规则下可置换、可升值、可流通转换;给不同领域的学分赋予不同的“颜色”,每个学生的学业进阶路径的差异可以由学分的多少和“颜色”不同来体现。学分还是学生获得学校颁发“五证”的重要依据,只有修满各类共同基础课程学分的最低值,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书;而要获得其他证书,就需要达到更高的学分值。

一直影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课堂自主权”回归问题。由于受教材和考试(高考)的约束太多,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自主权被各种教材教辅和考试所左右。什么时候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考,教师并没有决定权,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自主权需要的是在课标之下的最大自由度。何时能真正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教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实施“选课走班”会让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教学自主权,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尤其对教师课程开发整合和研究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做到既专注于书本,又专注于实际,更要专注于学生的共同基础和基于个性的发展需求;既要研究本学科领域,又要跨界了解其他学科领域;既能把学生领进学科,又能让学生走出学科;既是教书先生,又是人生导师。这和以往教师的职业常态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从没有如此的密切相关。这才是真正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学科育人。教师要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模式,让任课擅长的学科领域,同时跨学段兼课成为常态。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学生生涯教育中心和素质拓展中心,定期开展教师的外出“主题研训”活动和带领学生的“修学旅行”,让每一个教师都有研训主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研究课题,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学生的课题导师。这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二次生长和重新构建,突出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科教育素养的生成。

面向未来的“选课走班”,我校在即将落成的学校高中新校舍中,建设了40多个分领域或学科的主题教室、6个高端个性化科学探究实验室,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化生命科学、纳米技术与可视化学、空间网络信息、航天航空和风洞、计算数学,还建有学部学生活动室、鲁迅书院、金帆音乐厅、娄师白书画院、志成讲堂、民乐博物馆和大量开放与半开放的公共学习空间,无线网络信号覆盖

校园各个角落,这些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将为实施选课走班制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作者朱建民,系北京市35中学校长)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策略 ——以高中化学学科为例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主要从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和设计学生课后作业这四个方面着手,来完成分层教学的操作。

分层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我校实际,我们确定了“学业水平测试、专业心理测试、学生自主选择、成长导师指导、定期流动调整、规范管理保障”的分层原则。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把每个学科都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学科知识基础较弱,学习习惯、学习毅力欠缺,学习积极性不高;B层:学生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能力中等;C层:学生学科知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有毅力,表现优秀。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修习的层次。对于相对水平较低的A层学生,要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恢复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之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中等水平的B层学生,要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思想上使其树立奋斗目标以增强学习化学的动力,学习上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拓展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高水平的C层学生,要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注意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化学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制定“乙烯与溴的反应”教学目标时,由于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对于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就会有区别地提出目标:A层学生重在知识技能的落实,B层学生重在养成辨析能力,C层学生注重推理过程、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分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据此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

分层完成教学设计

结合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对化学教学进行分层次备课。三个层次教学班的化学教师合作探讨、集体备课,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比如在教学“乙烯与溴的反应”内容时我们是这样备课的:A班的学生,备课目标重在基础知识的落实,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以讲授法、实验法为主,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对于难点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或者少讲,比如本堂课中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就可以直接给出。B层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程度均属一般,教师此时需要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理论上应该掌握了取代反应,那么对于本节课要学习的加成反应,教师则可以以取代反应为出发点着手设计。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探究法及实验法。通过烷烃与烯烃的比较,B层学生需要掌握加成反应和相关方程式的书写。C层学生学科知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小组,先自行收集乙烯相关资料,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将乙烯等试剂、实验器材准备好,适当地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这样,对大部分学

学生都觉得学有所能、学有所获、学得有味。

分层实施课堂教学

根据分层备课的教案实施教学,A层学生拉着走、B层学生小步走、C层学生主动走,各层学生分步走。教师在施教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所教的教学班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根据备课教案灵活安排课堂内容,展开教学过程。

比如在“乙烯与溴的反应”教学时,A班采取以教师讲授兼学生实验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到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实验现象,教师直接给出乙烯与溴发生的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班采取的是复习提问兼导入分析的教学方式,先复习回顾乙烷与氯气的反应,再抛出问题:乙烯能否与卤素单质发生反应?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实验,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试着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后老师点评分析得出结论。C班学生基础好、能力强、学习自主性高,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先播放视频展示学生收集到的一些资料,让学生分组讨论,乙烯与溴发生的是不是取代反应?是取代反应的话可以用哪些实验来加以验证?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药品,学生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发生的不是取代反应。最后播放乙烯与溴发生反应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自己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总结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烃应该具备的条件。这样,通过分层施教,实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差异发展。

分层完成课后作业

每个层次学生的能力不同,所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能再搞简单的“一刀切”了,要根据不同层次水平实际,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教师在确定三个层次的学生作业时,题量要适中,难易比例要适当。各层次学生在完成本层作业后,可试做更高层次的习题。教师负责设计并布置分层作业,每节课的作业由易到难,难度随着层次逐渐加深。始终把握的原则是:对A层学生,练习不出难题,主要打牢基础;对C层学生,习题有一定难度、深度;B层习题难易适中。

在整个化学分层教学中,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核心,是教学全部工作展开的起点;分层教学设计是基础,是教学实施顺利进行的前提;分层教学实施是重点,是整体教学过程的关键;学生分层作业设计是教学的持续,是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当然,实践过程中,学生分层标准的合理制定、分层教学过程的教学管理这两个难题,还需要在更进一步的实践推进过程中加以研究和解决。(作者石杏元,系浙师大附中化学教研组组长)

重建管理机制 保障分层走班教学

分层走班教学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管理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如何建立健全相关“分层走班制”管理机制至关重要,我校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形成扁平化管理模式。从传统管理学中照搬来的金字塔结构的管理模式,校长处在塔尖,普通教师处于塔底,中间隔了好多,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忽略很多有效的决策和指令。学校设立人文部和科学部,管理模式由原来的繁杂层次变为校长、部级和教师三个层次,形成一种扁平化的管理结构,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完善“全员导师制”。深化课改背景下的分层走班教学,行政班与教学班同时存在,教学管理难度增加。为促进分层走班教学的有效开展,保证走班教学管理

无漏洞,我们构建“三位一体”的走班管理体系,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这就解决了传统行政班教学及分层走班教学实施中“一人对多人,工作难到位”的工作难点,促进改革的有序高效进行。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教师双岗管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前提下,对学生管理实行双岗管理,即行政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同管理。确立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岗双责,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对所任的教学班学生管理的责任。二是学生自主管理,教学班设一位班长,管理本班的班务,负责上课点名、维持纪律和日常卫生监督等工作;教学班设多个课代表负责收发原行政班同一层次学生的作业、加强与老师的信息交流等工作。三是成长导师指导,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每位教师为十位左右的学生当成长导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导师将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科成绩、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学习潜力等方面进行跟踪,帮助学生选择与其性向、志趣相一致的课程,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和生活上指导。

制定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措施。分层教学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因此,为A、B、C三类教学班配备任课教师以及对他们的评价要综合考虑,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能调动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提升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制定相关措施,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多样化的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铺设更多的教师培训路径,聚焦“课程研发”、“教学执行”两大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借助校外的合作型力量,进一步发展教师的执教能力,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引导教师自我定位,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公平地安排合适的教学班级。给予教师空间,给老师选择,让每一个老师朝着自己的梦想,运用自己的智慧走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上。成立学校“课程研究所”,建立学校“课程网”,加强导师的梯队化培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从职业道德、工作量、教学常规、专业发展、教学业绩等方面全方位评价,覆盖教育教学各方面。同时,通过学生、家长、教师、主管领导等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评价。此外,教学成绩不再与教师的个人评价挂钩,改为学科团队整体评价。

建立家校互动的学情反馈机制。学校构建必修走班管理平台,利用平台对教学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这一平台中,任课教师记录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导师辅导情况,学生有问题也可以给老师留言,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作者任学宝,系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

选课走班:最大可能地适合学生成长

浙江师范大学附中校长 何通海

“选课走班”:最大可能地适合学生成长

“选课走班”的本质性意义在于:课程能最大可能地适合学生成长。不仅保证每个学生达成一定的共同基础水平,而且更加充分地顾及学生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个性化课程规划: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对学校而言,课程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学校必须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凸显办学特色以及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模块和课程群。对学生而言,课程是实现“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必须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让每个学生拥有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规划,拥有个性化的课程表。

我们通过对国家必修课程以及校本选修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等多元课程的整合,按照基础、拓展、研究创新三个层次来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创建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模块和课程群,避免课程的随意性和碎片化,避免因课程繁复而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科的基础知识素养和学习能力;“拓展类课程”面向分层或分类形成的不同学生群体,突出课程内容的延展性、综合性,强调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研究创新类课程”主要面向部分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兴趣和特长,并在专业深造方面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突出课程内容的学术性、前沿性和创新性。以语文学科为例,基础类课程有: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基础阅读、古典诗文基础阅读、基础写作等;拓展类课程有:语言修辞与逻辑、阅读进阶、写作进阶、古典诗文鉴赏等;研究创新类课程有:语言学基础、原味古籍、文学写作、红学研究等。

面对学校提供的丰富的课程菜单,学生在成长顾问、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科状况、升学意愿等进行自主选课。除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对一般课程不事先限定教学班数量与班级名额,而是根据学生选课情况来确定教学班的设置。在此基础上,学校课程管理中心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综合考虑时间安排、科目分布和教室配置等因素,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课表。

多轨式走班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全员育人的效应

在“选课走班”的模式下,学生基本处于“三无”的教育情境之中,即无固定班级、无固定同学、无固定教室,对原先以行政班为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是一种巨大冲击。教学班的学生群体具有流动性、短期性和松散性等特征,管理难度显而易见。在原行政班模式下有利于团队精神教育的诸如稳定的人际关系、教育环境等优势也会大大削弱。在课堂教学以外,寄宿制学校如何在新模式下实行有效管理,也是新的挑战。因此,现阶段如何加强教育协调,实现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的优势互补,就显得更为迫切。在近几年的实践摸索中,我校逐步探索出了由成长顾问、学业导师、辅导员和互助同伴等多元因素构成的多轨式走班管理模式。

成长顾问由学校“学生指导中心”牵头,聘请有丰富人生经验和多年教学经历的、擅长做学生心理和思想工作的教师担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活咨询、学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学业导师由学校“课程管理中心”聘请教学班任课教师担任,实行一岗双责,同时承担学科教学任务与教学班学生管理责任。辅导员由各“年级管理中心”聘请原行政班班主任担任,主要协调成长顾问、学业导师等开展工作,并负责教学班课堂教学以外时间的学生管理。互助同伴主要由校团委牵头,借助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力量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多轨式走班管理实践,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顾问、导师和朋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综合性教学评价:最大力度地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实行“选课走班”后,同一教师不再归属于某一两个固定的行政班,有的教师可能还要承担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学班的教学任务,同一教学团队的教师未必都平行地教同一课程,同一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行政班,同一学段的学生未必修习相同的课程„„如此

复杂的情况,使得教学方式面临转变。如何以评价为先导,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绩效,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校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我们主要 从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团队评价等方面入手,对构建综合性教学评价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过程评价主要侧重评价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对学生,实施学分制管理,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以学分管理促进学生关注自己学的过程。对教师,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切性、教学的生成性、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等,通过学生对教师的阶段性测评、教师阶段性自评和阶段性课堂教学调研等形式了解真实情况、及时反馈,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增值评价是通过收集不同时间点上的测试结果,对学生一段时间内的成绩进步水平实施评价,关注结果的动态变量。增值评价不是以单一的考试原始分高低来评价学生,而是一种基于进步幅度的评价。计算出各教学班学生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增值幅度和标准差,以此为基础,对教师个体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作出判断,进而帮助教师诊断教学,引导教师重视学生个体和不同团队的学习差异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加强针对性、适切性。

团队评价侧重对各个学科教研组集体业绩进行评价。目的之一是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目的二是解决少数教师单兵作战的问题。

上一篇:编织梦想-作文下一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