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见习的意义

2024-11-03

社区护理学见习的意义(共9篇)

1.社区护理学见习的意义 篇一

20********** 柯**20**年5月8日上午在曹晓慧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黄姑岭社区,老师激情地向大家讲解有关社区的内容,

同学们也听得十分认真。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在以下四个方面尤为突出;社区一般具有地域性,人口要素,同质性,生活服务设施,管理机构和制度等

5个特点。而社区护理应具有以下功能:提供社区健康护理,提供个人及家庭健康护理,提供社区保健服务,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等。

生活服务设施是社区人群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联系社会人群的纽带。

黄姑岭社区的公共活动器材比较破旧,不利于居民进行锻炼,但社区的整体环境不错,依山傍水,适合居住。

老师带着我们在社区环绕了一遍,我们可以看到有好多老人在阴凉处聊天,看起来十分惬意,我们也跟这些爷爷奶奶交流了下,了解到该社区建立已有20多年了,居住者多为外来租客何拆迁后的老人居多,人们生活十分舒适,没有感觉有多大的压力,社区内的商业活动比较少。

最后由社区服务站的老师带领我们进入到各家各户,我们去的一位老奶奶家,爷爷奶奶对我们的到来,并没有感到十分的厌恶,还十分热情的招待我们,我们跟奶奶聊了很久,从中了解到了这家共6口人,但爷爷奶奶是单独住的,子女都是独立出去了,老师经常感到很孤独,而且奶奶的身体十分不好。

2.社区护理学见习的意义 篇二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选取我校2012级104名护理学本科生, 以同一组老师授课的班级为单位, 采取抛硬币的方式随机选择一个班 (53名) 为实验组, 另一个班为对照组 (51名) 。实验组男生5名, 女生48名;对照组男生4名, 女生47名, 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各学年考试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二) 方法

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间分散见习方式, 见习课安排在理论教学期间, 每学完1~2章节的理论课程后根据实际需要见习1次, 一次见习2~3学时。课程见习前制定好见习大纲并告知护生见习要求, 学生每10~11人为1个小组, 由3名学院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 见习医院妇科和产科的带教老师各固定1名, 学院老师和临床老师共同完成学生的带教工作。

2. 实验组

采用集中见习。具体做法是:实验组在《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课结束后集中1周见习, 见习前, 制定好见习大纲并告知护生见习要求, 学生每10~11人为1个小组, 由3名学院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 见习医院妇科和产科的带教老师各固定1名, 学院老师和临床老师共同完成学生的带教工作, 各课程理论教学期间不安排见习。

3. 评价指标

(1) 《妇产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

两个班在完成教学任务后, 于期末进行《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试, 成绩实行百分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并分析各个题型的得分情况。

(2) 学生对见习的满意度

自制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对见习教学的满意度两部分内容。在学生见习结束后由调查者用统一的指导语向学生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方法, 采用不记名的方式, 问卷当场发放, 当场收回。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各题型得分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妇产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01) , 且两组学生在病例分析题型的得分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1。

2.两组学生对见习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见习满意度的比较,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01) , 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见表2。

三、讨论

1.集中见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强化学生的临床思维

从表1可以看出, 两组护生见习后《妇产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集中见习模式较分散见习模式能将理论与临床很好地联系起来,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习的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3,4]。其原因可能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 集中见习时间较长且集中, 避免了分散见习病例少、走马观花的弊端, 使护生对护士的工作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加深其对《妇产科护理学》常见理论知识的理解; (2) 由于见习时间较长, 护生与带教老师沟通的机会增多, 获得更多学习的机会, 可以反复学习、观察和模仿; (3) 集中见习为护生与病区患者近距离交流提供了时间保障, 护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强化。同时,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 在病例分析题型答题方面, 两组护生的得分也有统计学差异,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集中见习让护生较长时间处于一个真实的职业氛围中, 促进护生进入护理角色, 并能站在护士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5]。

2.集中见习获得学生较高的满意度

在对两组学生进行见习模式的调查后, 我们发现实验组学生对见习的满意度较高。这可能是因为集中实习能让护生真正地走入临床, 使得见习不再浮于形式, 让见习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集中见习后学生对临床病例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集中见习, 让学生更近地走近患者, 锻炼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小结

通过本研究, 我们发现集中见习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这不代表分散见习就可以摒弃。事实上, 分散见习能及时强化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 针对性强, 有利于知识的短期记忆和理解。因此, 我们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不同阶段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有机地结合多种见习方法, 构建易于操作的、科学的、规范的见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蔡昱, 翟建军, 张玉洁, 等.四位一体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3, 12 (9) :946-949.

[2]张颖, 何勉, 李宇彬, 等.循证医学理念构建妇产科见习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2) :90-91.

[3]罗艳华, 周英, 李桃, 等.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模式的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0) :19-21.

[4]蒋华, 刘涛, 李爱玉, 等.护理专业2种临床见习模式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 2010, 24 (1l C) :3087-3089.

3.社区护理学见习的意义 篇三

关键字:2型糖尿病;社区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82-01

2型糖尿病,即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作用效果减弱,需要使用药物刺激分泌胰岛素,使得患者的血糖保持稳定状态,给患者带来痛苦,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型糖尿病占到糖尿病的80%左右,并且其发生率还在逐年增长。该病目前主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于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2]。我院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社区护理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1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47.5±4.7)岁,病程8个月~16年,平均病程(6.1±5.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五届糖尿病学术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3]。将68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都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加行社区护理干预,于3个月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餐后血糖以及依从性的情况。

1.2.1 健康教育:(1)按照患者的知识程度,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2)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宣传该疾病的起因、治疗以及护理方法,使患者具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增强健康意识,保持心理健康。

1.2.2 用药护理:每位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用药方案,医护人员要指导其进行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遵循医嘱服用药物,用法用量正确,并且还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

1.2.3饮食护理:(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基于保证总热量的原则,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保证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的合理摄入;(2)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行饮食,以防止发生过度饥饿导致的低血糖情况。

1.2.4 血糖监测:帮助、指导患者使用血糖仪,并定期的监测血糖,及时掌握血糖情况,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血糖的正常。定期的提醒患者进行复诊,保证治疗的可靠、有效。

1.2.5 锻炼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例如慢跑,每天可以进行半小时左右,最好提醒患者在用餐1小时之后在进行运动。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使用 ±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在护理后均低于护理前,并且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在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无明显变化,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均低于相应的对照组患者,并且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饮食、血糖监测以及用药方面的依从性都强于对照组患者,二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还没有方法能够完全治愈,需要终身用药。患者的大部分治疗时间是在家中进行的,但是由于缺乏对专业治疗知识的了解,使得患者的血糖得不到良好的控制,这样既加重了身心负担,又加重了经济负担,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差[4]。

社区护理作为医院护理的一部分,能够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家中的治疗得到重要的支持、帮助。对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可以使得患者对于所患疾病拥有充分的认识了解,提高患者的治疗意识,并且能够及时的检测血糖变化,有利于血糖保持稳定[5]。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社区护理研究,该组的血糖水平以及对于治疗的依从性都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患者,表明社区护理能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使血糖得到明显的降低,能够较好的控制住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较好的降低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的水平,并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红玉.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60-61.

[2] 况梅.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2,(20):257-258.

[3] 王文女.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8):258-259.

[4] 康长芸.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2,(11):83.

4.社区医院见习心得 篇四

2017年11月3号上午,我们3,4组同学在学校老师的安排下去到桂雅社区医院见习。刚刚到达桂雅社区服务中心,那里的科室主任就给我们上了一节意义非凡的课。主任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服务内容,同时还给我们讲解了市场宫颈癌疫苗的发展现状。其实这节课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对全科医生今后的工作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虽然平时课堂上老师早就给我们描述好了各种未来,但是,当来自同样是全科医生的老师来告诉我们今后的工作内容以及主意事项,那种深刻的感觉学校课堂老师真的比不上。同时,我还明白了家庭医生存在的另一个意义,那就是给百姓更多的疾病知识,给他们涨医学知识,而不仅仅是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以减轻医疗投入及更加好地管理慢性疾病。

在理论讲解后,我们4组全体同学跟随其中的一位老师到老挝园进行健康宣教。期间我们跟在老师旁边学习如何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当然我们也有尝试着跟居民们进行沟通,但是我发现我们跟居民的沟通能力还太弱,当居民询问到我们不懂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只能以一阵沉默应对而不知所措,而不能像老师那样流畅地完成交流。

5.南胡社区见习报告 篇五

为其一周的社区见习结束了,我们是在南胡社区,这一个星期中,我体会颇深。

刚迈进工作的大门,一切都是那么的模糊,那么的茫然。对社区综治工作感到很陌生,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在第一天的时候,我们在大本营,也就是北海街道办,街道办的负责人给我讲了很多社区工作的注意事项,当然从他口中我们也大体了解到社区工作并非我们心中想的那么简单,我们也有了社区工作的心理准备,从而为这次社区工作做好了准备。

在南胡街道办实习的这几天,在各部门领导的关怀和耳传身教下,使我逐渐的走上了正轨,让我在宏观上对社区综治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不稳定因素也逐渐显现,社会平安建设尤为重要。

社区综治工作就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区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区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加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了解到了社区基层的工作模式。知道了街道办事处由党政办公室、工青妇室、民政科、综治办、城管科、计生办、残联、财务室等科室组成。我还知道了党政办公室是街道办

事处的核心工作部门。它要负责组织、协调党工委、办事处日常工作,负责党的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要负责干部人事、机构编制、保密、档案、统计等工作,负责有关文件、计划、总计的草拟、印刷及会议的组织工作;要开展调查研究、协调各科室关系;要负责街道办事处财务、财产管理和公费医疗等工作;还有承办街、党工委、办事处的其他工作。

通过在档案室整理档案,我知道档案分为很多类:从材质上分,档案分为纸质档案和实物档案;从档案的类型来分,又分为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照片档案、文书档案等。而且每一类档案都有自己固定的编号和目录,照片档案还有自己的说明。

在一周的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记得有一天,一群居民就拆迁的问题来到办事处和相关的领导讨论。他们一来到会议室就吵吵闹闹的,好像找人打架一样。但是街道的领导并没有因为他们态度差就不理睬他们,反而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讨论相关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考虑到要办理拆迁的居民一般年纪都比较大,他们甚至派出专车,专人接送居民过来办事处签约,并陪同他们去办理房产证,让面临拆迁的居民满意而归。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基层政府人员工作的辛苦。

他们有一套完整严谨的机制确保创文工作得到落实。这套机制是这样的,街道辖内各居委的人员每天到各社区巡逻,一旦发现有不文明的现象就上前劝阻,要是当事人不听劝告,就上报街道。街道根据不文明现象的种类及时把有关情况通过发放督办通知的形式要求

相关部门在限期内处理。有关部门处理好后,就把情况反馈给街道。街道再根据各部门的反馈向居委核查办理情况。正是这一完整的机制和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地执行,街道辖内的不文明现象才能销声匿迹。

经过了我一个星期的观察,我发现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是很

有环保意识的,非常节约。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们一般复印文件都是双面复印。而且只有当一张纸两面都用过了,成了真正的废纸时,他们才会把纸丢掉。而且他们会把废纸集中起来,等废纸有一定的量的时候,就会让打扫卫生的阿姨拿去卖。除此以外,对于那些打印成单面的但已没用又订起来了的文件,他们都会特地把钉子拆开,拿那些纸来用。林主任就曾经让我把一沓沓没有用的文件的钉子拆掉,好让他们能利用这些纸。当然,办公室内的报纸、杂志,他们都会定时拿去卖,做到垃圾分类回收。他们的这种节约、环保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在工作中,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刚开始的时候,看

到师姐能对着电脑帮陈主任录入资料,就很羡慕。经常在想,为什么不让我录入资料呢。所以当区主任找我帮她录入资料的时候,我真的很开心。而当她找其他人和我一起录入的时候,刚开始时我有一点不高兴。我觉得我一个人就能很快地把它完成。可是当我看到三个人同时录入资料的速度是这么的快,我明白到,团队合作对于完成一件事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过于高估自己的力量,要相信团结就是力量。这件事让我对团结就是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

6.社区护理学见习的意义 篇六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我校5年制高职护生,2007级四年级和2008级三年级共233名,其中四年级96名,三年级137名,均为女生;年龄16岁~22岁(18.4岁±0.8岁)。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2.1.1 教学安排

采用李小寒主编的《基础护理学》本科教材,教学总课时288学时,第5学期~第7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其中理论142学时、实验134学时、见习12学时。另外,接受额外阶段性临床见习课时136学时,临床见习计划安排包括见习时间、地点(科室)、分组安排、见习内容、见习后完成作业。详见表1。

1.2.1.2 临床见习计划的实施

①见习前培训。培训学时2学时,向护生明确见习目的、任务和劳动纪律等,不得独自操作或向病人、家属解释病情、治疗效果等问题;要求护生在临床上必须告知病人和家属自己是见习生或护工自愿者的身份,充分得到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②学校教务工作。《基础护理学》任课老师将护生所学的护理技能以及考核成绩一一据实列出,所有技能必须考核为合格及以上(85分为合格线)。学校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公章。③临床带教。护生持学校的书面证明到接收见习的医院护理部,由护理部安排见习科室。科室护士长安排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带教,认真评估护生的基础护理技能能力,对护生的带教切实做到“放手不放眼”。

1.2.2 效果评定

从护生自身、临床反馈结果和教学反馈3方面进行测评。

1.2.2.1 护生方面

护生完成每一阶段见习后,通过自制见习效果自评表进行自评。自评表参考陈丽等[4]的教学效果问卷自行编制,共12个条目,采用“是”和“否”二级评价。12个条目分别为:“在病人面前,自己所学知识有限”“技能重在动手实践”“见习有利于将来临床实习时快速适应医院环境”“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了感性认识,利于后期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增强了自信心,培养积极的自尊”“专业思想更加巩固”“沟通能力有所提高”“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能力有所提高”“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提高”“见习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愿意接受阶段性见习”。

1.2.2.2 临床反馈

护士长就劳动纪律、服务态度、学习态度、理论水平、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6项指标,通过带教老师和病人调查护生见习期间表现,综合带教老师和“病人综合满意度”的评价,最后给出优、良、中、差评分。临床反馈直接返回学校教务办。

1.2.2.3 教学反馈

任课老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见习前后护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或创新能力)的变化。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Excel,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生对阶段性见习有较好的自评

通过临床见习,100.00%护生发现“在病人面前,自己所学知识有限”,认可“技能重在动手实践”;98.28%“愿意接受阶段性见习”,认为“见习有利于将来临床实习时快速适应医院环境”;94.42%以上护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了感性认识,利于后期理论和技能的学习”;87.12%护生“增强了自信心,培养积极的自尊”“专业思想更加巩固”;74.68%护生“沟通能力、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能力、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提高”,认可“见习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

2.2 临床反馈效果

病人综合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为70%~96%(89.56%±4.67%);临床反馈护生综合素质评级详见表2。

2.3 学校教学反馈

阶段性临床见习后护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或创新思维)较见习前有明显提高(P<0.05)。详见表3。

3 讨论

3.1 阶段性见习体现了护理专业教学的“三贴近”原则

通过阶段性见习,护生将所学的基础护理理论和基础护理技能及时用于临床,服务于病人、服务于社会(兼任“护工志愿者”),理论联系实际,技能得以巩固。弥补临床护理单元护理人员短缺,尤其是在每年3月~6月(上一批临床实习护生相继完成实习任务,新一批实习护生尚未下临床),在这段时间护生利用晨间锻炼(近1 h)时间下临床,协助临床护理老师一起做生活护理,更好地缓冲了临床护士短缺,确保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显示,护生服务态度和质量得到病人和家属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3.2 阶段性见习有利于护理专业护生职业态度、情感和能力的培养

在见习期间,护生为了收集到所分管的病人全面、准确的资料,首先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要求护生有“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的同理心。通过见习,护生培养了责任感、体验到自己的角色价值,从而产生对专业的喜爱,利于形成正向的护理学科职业情感和积极的职业态度[5]。同时,在见习时护生会发现自己所学知识有限,认可技能重在动手实践,每次会产生强烈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这样充分发挥了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5]。本研究显示,阶段性见习以护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注重护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护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同时也提高了护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结果与魏秀红等[1,3]的研究一致。

3.3 阶段性见习有利于培养护生专业化的临床思维方式[6]和评判性思维或创新思维

护生在见习期间,获得更多的观摩学习机会,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反思临床与学校教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当护生回到课堂和实验室教学时,通过见习对新学的理论和技能已产生的感性认识,识别临床与教学操作有无原则上的差异。任课老师鼓励护生不要迷信权威:在做任何操作时,坚持只要不违反原则,任何流程均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通;如果能熟能生巧,对操作流程加以改进则为最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既有助于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护生以后在护理技术上进行创新,又利于培养护生临床思维。本研究显示,阶段性临床见习后护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或创新思维较见习前有明显提高。

3.4 阶段性见习有利于护生后期快速适应临床实习环境

阶段性见习让护生提前了解医院各护理单元的环境和工作流程,有助于护生在后期实习时快速适应临床实习环境,避免产生医院文化休克或缩短休克期并减轻医院社交焦虑。护生自评结果表明,大多数护生赞同见习增强了自信心,培养积极的自尊,有利于将来临床实习时快速适应医院环境。

综上所述,阶段性临床见习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为核心”, 注重护生能力的培养,有较严格规范的考评方法,能有效地促进护生学习的主动性,该教学模式既做到护生“学会”,又做到护生“会学”,为以后的临床实习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秀红,王爱华,杨晓.改革见习方式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4):322-323.

[2]宋秋香,马玉萍,梁芳,等.护理专业课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J].护理研究,2009,23(11C):3085-3086.

[3]许红,方海琴,廖文梅.分段式见习模式在高职助产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9A):2259-2260.

[4]陈丽,文华.《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5,19(1A):89-90

[5]孙亚男,徐颖娟,刘轶群,等.高职教育中《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8,5(5):262-263.

7.社区护理学见习的意义 篇七

一、社区情感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社区情感是社区的社会心理要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社区情感包括以下基本情感:社区认同感、归属感、熟知感、信任感、安全感、荣誉感、亲密感、依恋感等,其中社区归属感是核心,是在其它基本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社区情感的内涵与特征具有历史条件的特点,建立在血缘与地缘关系基础上的传统社区情感具有较高的对外排斥性、狭隘性和家族封闭性的特点,而建立在现代社会开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社区情感则具备同情心、博爱、开明、自由、民主等情感理念。尽管传统社区情感与现代社区情感在内容与特征上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具有最基本的情感内容即社区成员间情感和谐,相互间有较强的认同感、归属感,相互间能给以情感上的温暖、 安慰与寄托 ,具有给人类提供情感精神家园的功能。综上所述,社区情感的内涵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社区成员之间的感情,表现为成员之间能否和谐相处,能否相互信任等;第二个层面是社区成员对社区的感情,包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依恋感、在社区中生活是否具备荣誉感和安全感等。就第一个层面来说,社区情感是社区成员健康、和谐幸福地生活的基础,只有社区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帮助和扶持,才能形成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网络;就第二个层面来说,社区情感是建设现代化的和谐社区的保证,只有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信赖社区,社区凝聚力才能够形成,社区共同体才能够存在并向着健康状态发展。

二、社区情感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

如上所述,社区情感对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区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期到来,我国社会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所特有的天然情感日益丧失、随之而来的是曾作为人类情感精神家园的社区的遗失,直接体现为社会成员社区情感的缺失。社区情感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家庭伦理道德的沦丧,主要表现为孝道的缺失,越来越多的老人抱怨子女的不孝。另一方面,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日益冷漠,相互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处在同一个社区的成员多年互不相识,“老死不相往来”在现代社区中式屡见不鲜的事实。再一方面,社区成员对社区成员缺乏归属感和信任感,主要表现为社区成员把眼光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家庭内部,对于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

社区情感缺失不仅使社区建设受到阻碍,还将导致社区成员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对于社区的发展来说,危害表现为三点,一社区情感的缺失与不足使得社区丧失其情感与精神所具有的调节功能;二社区情感隔离导致社区舆论发育不足 ,使社区舆论不能起到塑造正面社区情感、价值观的作用 ,使其对社区进行整合的功能不足 ,进而可引发普遍的社区人际关系冷漠、社区道德沦丧、社区安全问题等;三社区情感隔离造成社区凝聚力不强,导致整个社区建设的合力不足、 社区建设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这三方面严重危害了社区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正常运作。对于社区成员来说,社区情感的缺失会导致其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安全感指“个体在身体或心理上免遭社会性不利因素的损害或免受不安焦虑的存在状态”。在这个定义中,特别地强调了社会性因素对个体安全的威胁,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个体面临的不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社会。社区居民安全感的缺乏直接表现为社区成员对于财产丢失的恐惧心理,在行动上体现为社区成员不会将自己财物放置在社区公共场所,任何时候都会紧锁房门;社区居民安全感缺失间接表现为社区成员对于陌生人甚至熟人的极度不信任,这在现代城市社区表现得相当突出,一些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沟通不够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成员拒绝工作人员入户。

三、社区情感建设的路径探索

社区情感是维系社区的重要基础,而社区情感缺失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且可能会造成越来越严重危害的事实。在社会成员生活压力日益增加的社会环境下,在“高度异质性”的社区内构建有凝聚力的社区情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美好愿望。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和谐社区的建设。因此,社区情感建设不仅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针对社区情感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社区情感建设:

第一,改善社区服务,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许多社区成员之所以对社区归属感是他们根本感受不到社区对于他们的意义,体会不到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而造成这种感觉的根本原因在于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成员提供的服务不够,日常工作模式主要是行政管理型的,这一传统的工作模式增加了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服务机构的距离。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树立社区成员的共同体意识。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是社区文明程度的高低,在生存和生活压力日益增加的现代社会,社区成员从工作岗位上辛苦归来之后,在社区内进行娱乐放松的需求非常强烈。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也是社区成员之间互动和沟通的主要方式,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仅能够满足社区成员的精神需求,还可以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了解,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也可以增进其社区意识。

第三,减少行政干预,发扬社区民主与自由。社区民主与自由式鼓励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关注社区发展、实现社区自治的前提。但由于社区长期以来被当做政府管理的最基层,社区的事务都是遵循上级的命令而很少征求社区成员的意见,导致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非常薄弱,对社区事务缺乏关心。因此行政力量应该从社区退出,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工作者应该发扬民主与自由的原则,鼓励社区成员一起参与社区事务。

第四,推进社区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从宏观层面上分析,社区成员社区情感的缺失的原因在于在多元的社会价值观面前迷失了自我,丧失了选择和判断能力。因此,应该通过大力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来帮助社区成员树立美好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在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当重视道德资本的作用,核心在于培养社区成员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注意形式,应通过社区宣传栏、社区文化活动等多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

总之,城市社区情感建设是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开展城市社区情感建设路径也将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长期主题。

8.社区护理学见习的意义 篇八

关键词:群众舞蹈 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

一、群众舞蹈的现状与特性

群众舞蹈可以称为社会舞蹈,“社会舞蹈活动是在一定舞蹈文化背景下,将参与者的社会性相互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的过程。为此,大多以群体形式出现。”

群众舞蹈类型多样,其中有民间舞蹈、社交舞蹈、校园舞蹈、儿童舞蹈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产力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他们对文艺的审美心理和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舞蹈便是满足这种需要的很好的文艺形式之一。目前中国群众舞蹈的发展十分迅速。

1.群众舞蹈的现状

首先,群众舞蹈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从都市到小城、从广场到厅堂、从文艺晚会到节日庆典,都会出现群众舞蹈的身影。在城市的广场和街巷,每天早晚都会有许多和着音乐与节拍,快乐地学着跳着各种舞蹈的人们,他们视舞蹈为自我娱乐和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

其次,群众舞蹈的参与者越来越广。老人、青年、儿童甚至残疾人都广泛参与进来,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千手观音》和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俏夕阳》,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第三,群众舞蹈的样式越来越多。群众舞蹈几乎吸纳了所有舞蹈样式,不同年龄的群体倾向选择不同的舞蹈样式,老人一般喜爱民族民间舞(如秧歌舞)、交谊舞、老年迪斯科,青年人则喜爱体育舞蹈、街舞等。

从目前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来看,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非常高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人们的时代风貌和精神追求。

2.群众舞蹈的特性

群众舞蹈最大的特点是自娱性。“群众舞蹈起源于劳动,是以带动娱乐、休息及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追求美的享受,出自自己的爱好,以自我抒发情感,自我表现等为目的。因而自娱是第一性,让人欣赏表演是第二性”。

此外,群众舞蹈还具有业余性、社会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形式和参与者的增多,越来越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这种文化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比如群众舞蹈在当今城市和乡村的社区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功能。

二、群众舞蹈与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它包括此区域内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思维信仰、历史传统、地域心态、地方语言等文化现象。社区文化建设是关系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建设品位的基础工程。

1.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的城乡发展非常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同时也存在许多重视硬件、轻视软环境建设的问题。比如过分重视景观建设,部分社区只考虑路灯、小路、草地、水体、雕塑、喷泉、树种等的规划与选择,还有餐馆、茶社、酒楼的装饰。而中心广场、体育馆等设施则明显不足,没有为群众集体活动做预先的考虑。这使得不可缺少的群众活动场所减少。

另外,缺乏必要的人文组织和规划。很多社区不能把散乱的群众舞蹈活动组织起来,社区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很少。因此,加强社区文娱活动的组织和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

2.群众舞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首先,群众舞蹈产生于群众文化,原始舞蹈开始就具有纯粹的锻炼性质。在晚间,当一天的劳累得到休息之后,原始人感到需要活动一下自己的肢体,以轻松的形式把心情和感受传达给别人,表达满足、适意和从生存中得来的欢快。这种舞蹈,是原始人在休息时创造的一种活动方式,而此道理对现代人依然适用。所以,社区群众舞蹈最基本的意义还是提高百姓的身心健康。

其次,群众舞蹈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味和文化素质。舞蹈具有审美和健身等多重功能,它与多种学科的关系密切。普及舞蹈文化,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舞蹈、了解舞蹈,提高舞蹈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提升文化艺术水平。舞蹈是群众文化的有机构成,无论是民间社火、广场上的大秧歌,还是各种群众文艺活动中的舞蹈演出,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群众舞蹈文化活动,可以让舞蹈走进人民生活,使他们的休闲时光更丰富多彩,富有意义。

第三,繁荣群众舞蹈可以促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多种多样、极具趣味的文娱活动有利于培养居民的归宿感和认同感,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形成和谐向上的社区氛围。

要提高社区建设品位,就必须加强社区文化整体性建设。具体地说,要尊重社区文化的特殊性、开放性和多元性,注重群众的参与性,关注其多层次的需要。此时,大力开展群众舞蹈等文娱形式是比较好的选择,它可以把社区的软硬环境二者联系起来,加速中国现代社区新文化景观的形成。

(作者单位:深圳市群艺馆)

参考文献:

[1]冯碧华.社会舞蹈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2]杨承军.浅论群众舞蹈的特征与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

[3]吕新江、王文霞.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社区建设品位.理论界.2007年第1期.

9.社区护理学见习的意义 篇九

Watson[1]在《护理:关怀的哲学和科学》中首次应用到人文关怀 (human caring) 这一概念。经过不断地研究和发展, 人文关怀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Tanya就将人文关怀阐述为一种主动关怀人的意愿、意思或责任, 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2]。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可见人们越来越重视“人”, 强调人的整体性护理。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 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3]。显而易见, 新的医疗模式和政策都预示着我们护理教育必须渗入人文关怀, 才能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护理人才。在校期间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可塑阶段, 如何在护理教育中渗入人文关怀教育已显得尤为关键。因此, 本研究旨在比较我院本科护生实行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前后人文关怀能力的变化, 从而为护理教育者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促进传统护理教育的改革。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5年5月参加周末临床护理见习的本科护生, 见习天数共7d, 对象为大学二年级的护理本科班49人。纳入标准: (1) 全日制本科护理学专业者; (2) 全程参加周末临床护理见习者; (3) 对本调查知情同意并愿意参加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人文关怀能力测定。 (1) 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参加志愿活动的情况、是否愿意从事护理事业, 共6项。 (2) 人文关怀能力测定:采用黄弋冰的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4], 共45个条目, 包括8个维度, 即人道和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提供良好环境、帮助解除困难、灌输信念和希望、协助满足基本需求、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健康教育。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 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4, 重测信度为0.824, 内容效度为0.960。

1.2.2 调查方法

在护生进行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前到班级发放调查问卷, 并解释该问卷的目的和意义, 由答卷人自愿独立填写, 不能相互讨论, 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举手提问, 发卷人可进行适当解释, 但不能做出与选项相关的暗示, 填完后立即当场收回49份, 回收率100%;见习结束后及时到班级发放调查问卷, 填完后立即当场收回49份, 回收率100%。回收后整理2次的调查问卷, 并剔除无效问卷, 最终得出2次的有效问卷总共为98份, 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将数据录入统计软件时实行双人核对, 并根据资料性质和研究目的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统计方法, 采用均数和标准差, 描述人文关怀能力各个维度的得分。采用配对t检验, 比较护生进行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前后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及各个维度得分有无差异。

2 结果

以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总得分及8个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 经正态性检验, 得分均服从正态分布。因此, 经过配对t检验显示, 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人道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提供良好环境、帮助解除困难、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健康教育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临床护理见习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 而在灌输信念和希望、科学解决健康问题两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通过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后,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高于见习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3.2 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维度得分高于临床护理见习前

本研究显示, 从维度上可见, 人道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提供良好环境、帮助解除困难、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健康教育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临床护理见习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

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期间, 虽然已经开展了人文及伦理护理等课程的学习, 但大部分教师对护理人文教育多以理论授课为主, 通过实践教学的相对较少。在实验课的教学中, 学生练习时面对的几乎都是模型人, 要想在操作时达到真正的护患沟通是非常困难的。在练习中大多数学生只注重护理操作的效果, 而无法体会病人当时的心理活动情况, 往往会在与病人交流时缺少人性化, 初到临床后甚至会出现不必要的误会, 从而导致护患关系出现紧张。周末护理见习为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了与病人直面的实践机会, 通过护患交流使得护生更能体会病人当时的心情与需求, 并在解决病人需求过程中提高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更懂得尊重人和换位思考, 从而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徐俐等[5]调查也显示, 经过护理见习后个体关怀能力等方面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 体验式教学对于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促进人文知识内化及关爱能力的生成有积极的作用。

3.3 在灌输信念和希望及科学解决健康问题维度上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显示, 在灌输信念和希望、科学解决健康问题2个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护生在鼓励和支持病人树立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自主思考能力和执行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可能是因为护生缺乏人生阅历, 还没有真正走出社会, 一直在父母和学校的庇护下, 生活上比较平顺没有太大的跌宕起伏, 所以在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方面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这与伍彩红等[6]调查相符, 当前大多数护生不曾体会疾病缠身对人的身心折磨与痛苦, 也未曾遭遇更多的人生坎坷与磨难, 在临床工作中面对病人痛苦烦躁的表现, 根本无法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可能会产生不愉快、恐惧甚至厌恶情绪。

在科学解决健康问题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陈梦丽等[7]的调查也显示, 本科护生临床能力39项二级指标的自评结果, 9项没达到优秀中就有落实护理制度、实施配合抢救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3项。这可能是因为护生第一次接触临床, 对于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还不能熟练地应用到临床中, 且大多数疾病表现出来的临床表现不像书本上所说的明显, 这时往往让护生无从下手, 或者是临床中的病人不再像书本上所学的单一病种, 而是多病共存, 使护生在作出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目标的环节较为薄弱。

3.4 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建议

3.4.1 加强院校教育和优化课程设置

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主要是通过教学环节来实现的。学校护理学教师应多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 教学法为基础的情景教学法来代替传统教学法, 因为教师在示教过程中对病人所持的人文关怀态度对护生是具有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他在示教时对病人一言一行的人文关怀表达, 有意识地传递人文关怀理念, 护生通过对其观察和评判, 会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关怀意识和能力, 为日后的护理实践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8]。

3.4.2 多提供实践机会

适当安排护生进行临床护理见习和实习, 通过直接和病人接触, 切身感受病人因为疾病所受的身心折磨, 可以诱导护生内心深处的怜悯和关爱之心, 让护生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更加耐心和细心, 更加懂得关怀病人。万峰静[9]调查也表明临床工作为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了关怀活动及关怀情感体验的实践, 使得学生更能认识和尊重病人的独特性, 从而促使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

3.4.3 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

学校可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 例如探望孤寡老人、社区保健服务、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等, 通过这些活动丰富护生的人生阅历, 使护生更加了解和同情社会普通层的劳动人民, 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上为他们着想, 同时在帮助和关爱他人时也会让护生觉得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了发挥, 内心充满幸福感和自豪感。护生经过自身不断的主动学习, 效果会远比课堂上的被动学习高。赵婷婷等[10]调查也显示, 参与志愿活动次数越多的学生, 其关爱他人的信念及价值观也相对较为坚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素养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医疗部门的要求已不仅只局限于注重技术上的治疗, 而是转变为生理和心理上的全面治疗。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我院本科护生实行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前后人文关怀能力的变化, 发现了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并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 提出了加强院校教育和优化课程设计、多提供实践机会、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方面的对策。因此护理教育者在护生的成长阶段必须重视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 不断学习、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护理人才。

摘要:[目的]探讨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调查问卷, 分别于大学二年级护理本科班的护生进行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前后, 对该班49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周末临床护理见习后,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人道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提供良好环境、帮助解除困难、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健康教育维度得分均高于临床护理见习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 而在灌输信念和希望、科学解决健康问题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护理教育者应从加强院校教育和优化课程设置、多提供实践机会、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方面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关键词:护生,临床护理见习,人文关怀能力,护理教育

参考文献

[1]Waston J.Nursing: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caring[M].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9:254.

[2]Tanya V.Caring: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relevance to nursing[J].J Adv Nurs, 1999, 30 (6) :1388-1395.

[3]卞龙艳.护理教学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10, 8 (8) :2234.

[4]黄戈冰.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 2007:80-82.

[5]徐俐, 陆瑾, 王岩梅.体验式护理教学对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2, 26 (1A) :15.

[6]伍彩红, 江智霞.体验式教学在培养护生关爱能力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08, 6 (12) :3196.

[7]陈梦丽, 史瑞芬.本科实习护生临床能力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 2011, 18 (7B) :15.

[8]王雪霞, 王力.本科护生关爱行为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3) :84-87.

[9]万峰静.护理专业大专生临床实习前后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J].中华护理教育, 2013, 10 (8) :366.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周周演练及答案下一篇:过中秋节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