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通用10篇)
1.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 篇一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七年级(上)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家中年轻一辈。2.俄而:不久,不一会儿。3.欣然:高兴的样子。4.拟:相比。5.差:大致,差不多。6.未若:比不上。7.聚:急速。8.因:因为。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⑴文章第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儿女;事件:讲论文义 ⑵《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⑶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⑷主题:本文通过一日大雪,谢太傅与儿女共同讲论文义,赞扬了谢道韫的聪敏过人。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2.日中,正午时分。3.至:到。4.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5.戏:玩耍,游戏。6.尊君在不: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7.已去:已经离开。8.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9.信:讲信用。10.惭:感到惭愧。11.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12.顾:回头看。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⑴主题:本文通过元方斥责父亲朋友失约的事,反映了元方聪敏、机智的性格。告诫人做人要重礼守信。⑵文章中陈太丘之友与元方的性格?
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
2.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 篇二
姓名
成绩
(40分钟内独立完成,然后再对照答案订正,并在成绩一栏写上所得分数)
一、语言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5分)柳絮.(xù)
差.可拟.(chà)(nǐ)
雪骤.(zhîu)尊君在不.
(fǒu)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5分)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紧密)公欣然..(高兴的样子)曰
撒盐空中差.(差不多)可拟.(相比)未若..(不如,比不上)柳絮因.风起(凭借)
期日中...(约定)(正午时分)
太丘舍去..(丢下,舍弃)(离开)相委.而去(放弃,丢下)下车引.之(拉)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春风漫天飞舞。
(3)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正午时分一起出行,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4.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不少于四个)(4分)
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顾: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及”、“理睬”;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
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3分)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6.你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好在哪里?(3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春风漫天飞舞。”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雪花比作随风漫天飘舞的柳絮,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雪花纷纷扬扬下落时的形态和动态,既形似又神似,体现了雪花的意韵之美。所以这个比喻运用得非常好。
二、阅读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4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与友期.行(约定)
(2)去.后乃至(离开)(3)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4)下车引.之(拉)8.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6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①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②(家君)待君久不至,(家君)已去。③(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无礼。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约定正午时分(一起出行),(君)过了正午时分没有来到。友人惭愧了,下了车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家门。
10.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5分)
元方是一个懂礼识义、刚直不阿、聪明机智的孩子。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不失礼。因为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
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
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
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
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③
。【注释】: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样子。1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随父到洛.(洛阳)B.为.司隶校尉(担任)C.既.通,前坐(„„以后)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仆:我,古人的谦称)12.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B.先君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C.君先人伯阳..
(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D.太中大夫....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太中大夫:朝庭中的文职官员)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①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所以我和你是世代交好啊。②人以其语语之。
人们把孔文举的话对他说了一遍。③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 14.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3分)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说,想必你小的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
成语解释:
“小时了了”(xiǎo shí liǎo liǎo)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选用了文中陈韪(wěi)的话。“了了”古音应读作(líng,lì),做聪明伶俐讲,意思是明白,聪明。偏正式用法。说明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指不能只看到事物或人的表面现象。
附典故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 “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也是师生关系(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那么,我和你也是必定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不假思索地说道: “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翻译
3.《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 篇三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老师上得很轻松,因为,我只是在旁边稍微点拨一下,就创造性的对人物作了全面的深入的分析与解剖。在人物的评价操作中,让学生学会了人物评价的方法,同时反思自己的为人准则。反思过去的教学,人物的评价要么只是蜻蜓点水,要么要整节进行讲解和灌输,累死老师,困死学生。现在,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主动来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地自觉地操练,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举一反三的能力,使他们学会读书,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正如新课程所提倡的那样:“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起到主体的作用,让他们插上翅膀,然后放飞。这是新课程中应有的理念。
4.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 篇四
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预 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1、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刘义庆: 《世说新语》:
2、掌握字音:
雪骤 差可拟 无奕女 道韫 陈寔 尊君在不
3、《咏雪》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4、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思 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3、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
4、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5、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1、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2、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3、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1、解释加粗的词:
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
未若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行()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下车引之()入门不顾()
相委而去()撒盐空中差可拟()()
2、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3、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水很活泼
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天天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 我说对:“对,再造一句。”
天天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 我对:“对。等等,不对!” 天天不懂我要说什么。我的本意是赞赏她的句子,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这句“水很活泼”,真是非常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别人看懂,□要有自己的语言。孩子的语言如同他们的画,本来都是很生动的,大人七教八教的,规范自然是规范了,却也枯萎了。当然这仅是我的说法,老师们未必会这么认为。学校要教会学生的是字词的规范的习以为常的用法,而不是写诗。老师的心里或许也不认为“水很活泼”就是病句。然而还有监督老师的人。想来想去,事情就复杂了。
我对天天说:“你造的这句子是一句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 天天一脸不解,问:“为什么?” 是啊,我也想问为什么。
1.对于“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这句话,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B.“活泼”,刻画的是水的泼动 C.“水很活泼”不规范
D.“水很活泼”是作者的心情的反映
2.“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这句话意思是()A.“水很活泼”就是一句诗 B.“水很活泼”诗意还不够浓 C.“水很活泼”是散文的语言
D.“水很活泼”形象、生动、有创意
3.“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我”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A.事情很复杂 B.老师可能会认为这是病句
C.书本上没有这样的句子 D.保住考试的好成绩 4.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
5.“活泼一词经常用在人或动物身上,造来造去就不新鲜了”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回归到何处恰当?
答: 6.文中有两处“□”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A.既……又
B.不但……而且 C.又……又
D.并……并
7.文中有一处画波纹线“
5.《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设计 篇五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学习重难点】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课前延伸学案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撒()盐 差()可拟()....柳絮()尊君在不()..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顾:_________
3、填空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__的代表作,是由______朝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4.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课内探究学案 《咏雪》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二、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品读赏析
1、品读课文,画出描写雪景的语句。
2、探究质疑:“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四、研读课文
①“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
②“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合作讨论: 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的看法呢?
③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五、拓展延伸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陈太丘与友期》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简短的语句来概括故事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补充句子:你能根据上下文补充文章的省略成分吗? 备用选项:太丘、友、元方、君、家君、尊君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三、品读赏析
1、本文涉及到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人物有几个?
2、文中通过那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
3、画出人物对话,品味人物语言。
(1)揣摩友人的两处语言应分别用怎样的语气读?
A尊君在不?
()B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元方会用怎样的语气回答?
A待君久不至,已去。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角色朗读))对子骂父,四、研读课文
1、友人和元方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呢? 友人: 元方: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五、拓展延伸
后来,友人见到了陈太丘,他可能对陈太丘说些什么呢?
课后提升学案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白雪纷纷何所似”中的“何所似”应是“所似何”,可翻译为“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2、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⑩贤弟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元化开放性作业
一、基础类:背诵并默写课文
二、能力提高类:配套练习册、行知天下、语文报(三者选做其一)
6.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 篇六
1.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实词的解释。2.通过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3.理解言简意赅的文章里,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
2.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通过想象、比较,品味“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优美意境。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晚唐昭宗年间有位宰相叫郑綮,很善写诗。一次有人问他:“相国近有新诗否?”他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是啊,似乎风雪与诗向来有缘,与诗家的灵感灵气有缘。有人冒雪吟诗,有人踏雪寻诗,而东晋名士谢安和晚辈们在家里也能咏雪联诗。今天,让我们穿越到1600多年前谢安家中的联诗现场,欣赏他们的诗句,感受他们的雅趣。
课堂实录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诵读,初步感受文章】
1.全班同学自由诵读课文两遍(力求读准字音,不回读)。
2.请一个学生朗读没有标点的文章,第一步要求加上句读,第二步要求读出句中停顿。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请一个学生朗读有句读的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流畅、情感、语速、轻重音等角度评价。
4.请该生在听取同学的点评意见后,再读。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在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合作探究,掌握文意
【设计意图:结合注释及提示,能够初步翻译文章】
1.自读课文,同桌互助,结合注释,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教师PPT投影展示重要文言词语,以提问形式补充落实)。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俄而:不久,不一会儿;欣然:高兴的样子;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不如;因:凭借;即:就是;何所似:倒装句,即似何,像什么。
2.根据屏幕上的注释和书本注释,主要以自我翻译为主,可以同桌互助,翻译全文。请一学生翻译全文,全班同学和老师修正、补充。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大笑了起来,很高兴。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意:(1)大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未若柳絮因风起:改变下顺序,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说话用语习惯,“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全班学生再齐读课文
四、逐步深入,品味语言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理解“乐”“大笑乐”的意义及深刻含义】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谢家子弟在下雪日家庭聚会,比赛咏雪。
2.谢家子弟的咏雪比赛是在谁的主持下进行的?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谢太傅(谢安)。
3.谢太傅对比赛的结果有何表示?(用原文字词回答)大笑乐。
4.谢太傅为何会“大笑乐”?
谢太傅对两个人的两个答案都满意,故“笑乐”。(追问拓展:两句话各好在何处?)“撒盐空中”好在:
A、“撒盐空中”在晋代可能是一种常见的风俗,以敬神、驱邪,这一比喻来自于生活,有现实根据可依,说明胡儿善于体会、感悟生活。
B、历史上也不乏以盐喻雪的名句:李贺“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白居易“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苏轼“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后庭已堆盐”。皆可见以盐喻雪恰当。
C、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都跟盐比较接近,因此将雪比作盐,十分形似。“柳絮因风起”好在:
A、“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富有生命力。
B、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未若柳絮因风起”有深刻的意蕴。
5.谢太傅笑前喻,乐后喻。(即:对胡儿的比喻有略含贬义的笑,对兄女的赞许之乐。)(追问拓展:为何笑前喻乐后喻)
“柳絮因风起”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未若柳絮因风起”有深刻的意蕴。况且“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富有生命力,而盐是被动的“死”的意象。
“撒盐空中”过于追求形似,却忽略了神似,忽略了诗句应当具有意蕴美的要求,追求形似忽略神似,没有意蕴美的诗句自然比不上形神皆备、意蕴深刻的诗句,自然“撒盐空中”也是比不上“柳絮因风起”的。6.本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家庭,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家庭氛围?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句子或词语看出来的?
氛围:融洽、和睦、欢快、轻松、文化氛围浓厚
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欣然”、“未若”(说话直率,可见氛围轻松)等句子、词语看出。
注:可能会有学生认为谢太傅是对“撒盐空中”的认可(“撒盐空中”更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随风往上飞扬,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用盐更加形似。碰到这个答案,教师应用“好的诗句应该不仅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是有意蕴美”来进行讲解。
7.作者有无对这两句比喻有个谁优谁劣的评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最后一句可以明显看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句特意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不刻意去写胡儿谢朗),暗示谢道韫既有天资才气,又有后天的艺术熏陶等。表明了作者对谢道韫的才气是赞赏的。
五、拓展积淀
【设计意图:积累字词,积累咏雪名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1.文中的家庭氛围融洽、和睦、欢快、轻松,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氛,让我们也参加进去,看看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比喻来形容雪?
析:羽毛、棉花、蒲公英、梨花……
2.古人咏雪的诗句也有很多,你能记起哪些?(PPT展示,学生回答后齐读一遍)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中,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有“咏絮才”美誉的谢道韫,也感受到了东晋士人家庭和睦欢快的气氛与雅趣;更让老师高兴地看到了你们的智慧在眼中闪现。现在我想把冰心的一首小诗送给你们,希望你们都做一名出色的聪慧、睿智的少年!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冰心
课后习题
1.翻译句子。
2.发挥你的想象,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加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将原文扩写成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记叙文。
板书
咏雪
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7.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 篇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实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做到重礼守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难点】个别文言字句的理解。【教学方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期行》
一、口语训练,导入新课3’
师:在暑假时,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8点出发去爬山,可是时间到了,他还没有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 师:古代有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并且他的儿子元方在这件事中也有自己的表现,大家想不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呢?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期行》。(板书标题)
二、《世说新语》和作者2’
师:关于《世说新语》及其作者,大家有没有一些了解?下面请大家一起把课文注释1念一下。
师:从注释我们中我们知道了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他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就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它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以短小精悍著称,像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期行》,全文连标点不足150字,但对故事的全过程都交待得很清楚。
三、疏通文章,复述故事
1、全班诵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2’(大家读的很好,不过个别字词要注意,例如„下面大家听老师诵读这篇课文,大家要注意节奏和语气。)
2、教师朗读,学生注意节奏。1’(下面大家自读课文,读的过程中结合注释自己翻译课文,遇到不懂的小组讨论,一会儿我们进行小组接力,翻译课文,其他组的同学可以纠正。)
3、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小组讨论。3分钟后学生接力,译讲课文。教师指出重难点字词。(注意:小组接力,一句一句翻译,其他同学纠正)23’
(我们一起把课文串讲了一遍,大家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字词„下面老师请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话复述下这个小故事,看谁说的准确又生动。)
4、学生复述小故事。3’
四、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讨论1:同学们找出文中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人物的看法。4’(我们已经知道这个故事,那么大家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看法?故事中有三个人,分别是陈太丘、陈元方、友人,同学可以结合文中体现人物性格语言,谈谈想法。)
(1)陈太丘:你对陈太丘的做法如何评价?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待君久不至”才去,说明他是个守时守信之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2)陈元方:结合文中陈远方的言行,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元方答语彬彬有礼,驳斥据礼力争,入门不以为然。可见他是一个懂礼识仪、落落大方的孩子。但是其“入门不顾”友人的作法有待商榷,他前面说“友人”无礼,但他自己这样的行为也是无礼的。)(3)友人:(无礼无信,但最后“下车引之”的举动说明他知错就改。)讨论2:你有过和文中人物类似的经历吗?你对“守信”这个问题持什么样的看法?4’
(那在你的生活中有过和文中人物类似的经历吗?你对“守信”这个问题持什么样的看法?)
(以上问题可让学生自由发言,允许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不同的看法,对守信的问题,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伺机加以正确的引导)
(看来同学们在平时都是个守信之人,这很好。)
五、小结1’
《期行》这篇不足150字的小故事,却给我们讲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讲信用。“信”是立世之本,友人不守信,连陈太丘七岁的儿子都知道不行,对他不以为然。“信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平常我们就言出必行,这样老师、朋友才能让人信服你。同学们要不要做个讲信用的人啊?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世说新语》中另一个小故事《乘船》,大家回去预习下,同时搜集下关于诚信的格言,写在本子上。好,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期行
刘义庆
一、《世说新语》和作者 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 短小精悍
二、正音
不→否 fǒu
舍 shě 哉zāi 惭cán
三、字词
期、舍、去、委、引、顾
四、讨论 陈太丘 陈元方 友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课时 《乘船》
一、口语训练,导入新课
一位同学复述《期行》的故事内容和中心。
教师总结学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教师板书)
了解作者、熟读课文、疏通文章、复述故事、总结文章中心。
二、交代上课形式
本节课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9个小组分别在读、译、复述、说道理、说格言几个方面展开竞赛。
三、开展活动
1、读课文
(1)先对面之间朗读,互相指出读错隐地地方,互相纠正。(2)检查预习:出示几个生字,注音。
华歆 辄 携 拯 邪 劣 乘船避难 歆辄难之 何为不可 正为此耳(3)各小组选派一个读的最精彩的同学代表参赛。大组齐读,比赛准确性和朗读的流畅。全班齐读。
2、疏通文意
小组学习讨论,每组有两次自由发问的时间,可指名其他组回答,也可由老师回答。为知识竞赛做好准备。
(1)字词解释
教师提问10道题,分别以最早举手、举手人多来完成。(2)句子理解。(方法同上)①幸尚宽,何为不可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③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④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3、复述故事
小组先自行复述,要求:各组派一名代表复述,故事完整,理解正确,加一分,能绘声绘色加二分。
4、故事内涵
各组整理好答案后选一人发言,意思正确加一分。教师提示:
(1)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让人们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呢?(2)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
5、拓展延伸
本课同上一则小故事都是讲诚信的,你还知道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和格言么?(哪组回答的多,即可加分)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俗语;
2)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3)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中)三毛 ; 4)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美)罗斯福;
5)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四、活动总结
老师从鼓励的角度对本次活动中同学的优点进行表扬,提出存在的问题。宣布比赛结果。【板书设计】
乘船 刘义庆
一、学习方法:
了解作者、熟读课文、疏通文章、复述故事、总结文章中心
二、读音
华歆 辄 携 拯 邪 劣 乘船避难
歆辄难之 何为不可 正为此耳
8.8、《世说新语》两则 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中的教育意义。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语言精练的特点。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咏雪》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2、导入: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善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七岁辨李的王戎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2、《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熟悉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3、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中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公欣然:高兴地。然,„„的样子。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不上。
4、复述课文。先小组内复述,在推选一人在全班复述,其他同学补充。
三、自主、合作探究
1、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c.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教师小结过度]:
a.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的氛围。
b.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是为了暗示,表明作者赞赏她的才华。(主题)c.“柳絮”一喻好,有意象,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
还可用鹅毛、棉花、梨花等来比喻雪。
四、作业:朗读并背诵《咏雪》,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已学知识,进入《陈太丘与友期》的学习:
朗读《咏雪》,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教读《陈太丘与友期》,学生分角色朗读。
2、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期行、舍去、乃至、在不、相委而去、引之不顾。补充注释:门外戏——游戏,玩耍。
3、口头翻译。
使用加字法、换字法;要弄清并补出省略成分。
三、自主、合作探究。
a.文中“君”、“家君”、“尊君”等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今天说“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的人。
元方指出了父亲朋友的无信、无礼。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可自由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可能有点同学认为是元方的无礼,既然别人认错了,就应该给他机会改正,得饶人处且饶人。
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元方是对的,对这样无信无礼的人就应该给他以教训。总之,学生应该明白做人要讲仁义礼智信的道理。
d.拓展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做法。
四、作业
9.《世说新语》两则 阅读训练 篇九
《世说新语·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
代了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人物______,事件_________等要素。
时间:下雪的日子地点:家里人物:谢安和他的子侄辈事件:讲论文意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其乐融融家庭气氛。(或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选一两个)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人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文章结尾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他赞赏道韫的才气。(《世说新语》只是客观叙述,一般不作评论)
4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 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两种意见:
1、”撒盐“一句好。雪的颜色和下降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有物象而无意象,所以不好。
3、谢太傅“大笑乐”,他为什么“大笑乐”,试揣度一下他是怎么想的?(即对“公大笑 乐”的不同解释)
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是指称呼对方,“家君”谦词,是对别人说自己的父亲,“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讲信用,不遵守约定的人。但他能知错就改。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性格率直,聪明机智,好恶分明。
一般这种问题可以答两个方面其中一个都行,言之有理既可。
不算失礼:“入门不顾”正好表现他的性格率真,好恶分明,符合七岁小朋友的特点,不应责备求全。所以元方还是小孩子,不必对他要求太苛刻,而且他虽小却有勇气提出他人的错误,勇于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元方看似无理的的行为,表达了对父亲友人不守信用的强烈鄙视,人无信不立,这也告诫了人们不守信用的人是得不到人尊敬的。
失礼:虽然友人做错了事,但他知错就改,元方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而且小孩子应该对长辈尊重一点,不应入门不顾。
10.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 篇十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内集,儿女,俄而,欣然”等词义。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了解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有何评价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 课时:2课时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兖(yan)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第一课时 《咏雪》 【自学】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俄()而 骤()无奕()谢道韫()差可拟()3.看注释,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儿女()俄而()欣然()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内集()讲论文义()4.结合注视翻译短文。
【自疑】 【自探】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
【自测】 翻译下列句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自结】
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 【自学】
一、我是急先锋
1、给加点字注音
太丘舍()去
尊君在不()
非人..哉()
友人惭()..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与友期行
.去后乃至 .门外戏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 .
3、重点句子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期
古:
今:
太丘舍去
舍
古:
今:
下车引之
引
古:
今:
入门不顾
顾
古:
5、翻译短文。
【自疑】
【自探】
一、比较“君”、“家君”与“尊君”的不同:
(1)君:(2)家君:
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自测】
发挥想象,续故事
我来当作家。
如果有一天,友人见到太丘,他将会对太丘说些什么呢?【自结】
【练习】
一、给加粗字注音。
谢太傅.()雪骤.()柳絮.()无奕.(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期.日中: 今:
3)尊君:()5.尊君在不: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待君久不至,已去:
四、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篇文章都选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朝人________________组织人编写的。这两篇讲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
五、阅读。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加粗的词。
无信: 无礼: 引: 2.翻译下列句子。(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归纳考点概括08-19
语文《世说新语》教学设计10-06
世说新语课堂练习10-05
世说新语《陶侃留客》原文及翻译09-11
高中生的《世说新语》优秀读书笔记08-12
8.世说新语导学案及答案09-09
最新《世说新语》二则学案-word文档10-27
七年级历史下教学反思06-28
七年级英语老师教学反思09-02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