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 篇一
如何面对残暴——
记念刘和珍君
二、整体感知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先生何出此言呢?
那么,在我们熟悉了课文之后,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可以证明先生说的话有道理的句子或事例。
1、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和杨德群君
2、四十多个青年的血
3、群众向执政府请愿,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
4、但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他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的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评价:是啊,他们只是一群徒手前去请愿的学生,没想到最终却命丧黄泉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是在为民请命的执政府门前,怎能不让人发出悲叹呢?
鲁迅的《无花的蔷薇之
(二)》:“如此残虐险恶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是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世使哥萨克兵击杀民众的事,仅有一点相像。”
三、探讨分析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刘和珍君也在遇害者之列。那么刘和珍是谁?为什么值得鲁迅先生写文章悼念?请结合课文找出关于刘和珍的事迹。
1、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2、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4、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5、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7、中弹牺牲。
8、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评价:同学们找的非常全面。那么,我们来概括一下刘和珍的性格特点。评价: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青年学生。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她本性善良,为人祥和;她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仇,勇于反抗;她热心政治运动,勇赴国难,不惧牺牲。
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永远不再醒来。所以,鲁迅先生在黑暗中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毅然写了这篇悼念文章!
四、合作探究
鲁迅始终在“说话”(写一点东西)与“不说”(不写)间犹豫徘徊„„我们可以把这贯穿全文的“说”与“不说”的往返起伏看作一个情感的内在线索。——钱理群
作者情感的内在线索又是什么?为什么一会“说”,一会“不说”呢?请划出文中提示性的语句,并加以分析。明确:
1、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必要”何在呢?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多次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⒉既然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提示:作者为什么“无话可说”?他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看到了些什么?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明确:①看到青年的血:使得他艰于呼吸视听;
②听到文人学者阴险的论调:使得他觉得悲哀,出离愤怒。这样写既揭露了的敌人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总结:通览全文,作者的“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燃烧。这种情感触及了“真的猛士”“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等几类人。
面对暴行,“说”还是“不说”,“怎么说”,都在严酷地检验着一个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和勇气。课文中这些翻来覆去叙说的话语,让人深切感到鲁迅心中的悲愤痛惜和愤激不平。
在当前,世界局势不断地动荡,美日等发达国家借中国威胁论来遏制中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时刻警醒、牢记历史。
五、拓展延伸
人以文名,刘和珍,一个学生运动的风云人物,因鲁迅的悼亡而在国人脑海里定格:一个始终微笑和蔼着的进步青年。
人以文臭,段祺瑞,一个本应名留青史近现代政治风云人物,因鲁迅的怒斥而归于人们印象中的暴虐嗜杀的反动军阀。
然而,据史料记载:在知道卫队打死请愿学生后,段祺瑞顿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即刻命令严惩凶手,并从此终生食素以示忏悔,惨案发生后十年中,他都不吃荤腥,即使在后来重病期间,家人劝他开荤以加强营养,他亦严辞拒绝,说:“人可死,荤不可开。”
无独有偶,丘吉尔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二战期间,面对着战火纷飞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常常以泪洗面。
伟人的情感是基于对人类苦难的普遍同情,因此,这种情感往往会超越国界,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丘吉尔听到被侵略者占领的法国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之中,眼泪夺眶而出;“9.11”事件发生后,小布什总统眼含泪水发表告美利坚合众国人民的电视讲话;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在电视上为自己的行为向全国人民道歉,他流下了伤心的眼泪;铁娘子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6年5月出访耶路撒冷,在前往英军公墓致敬时,她哭了,为这些在海外作战捐躯的忠魂落下了眼泪,尽管埋在此地的白骨,都是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牺牲的英国将士;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灾区一线组织救灾时,他泪流满面„„
人性之恶,止于国界,止于时间,止于空间。
人性之善,超越国界,超越时间,超越空间。
2.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 篇二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优秀的写人记事散文, 这篇文章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课标教材都被选入了。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从宏观角度分析作者情感, 最小的单位也只是到句子分析为止。其实作为文学大家的鲁迅先生是将情感倾注入于每一个文字。而在现代文中, 教师常常忽略看似不起眼的虚词, 本文将重点从虚词出发, 分析文章的第四部分,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 知道作者在运用虚词的巧妙之处, 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这一部分文字反映的刘和珍人物形象。2.品味这一部分的虚词运用, 学会独立分析。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教学方法】
研读法:文本细读;抓住重点词语, 揣摩品味, 感悟作者情感。【教学过程】
1.教师引领。
师:同学们, 下面我们进入文章的第四部分。大家觉得与上一部分相比, 鲁迅先生在这部分的情感色彩有什么特点?
生:感觉这里情感比较激烈, 上一部分的情感平淡一些。
师:非常好。那这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愤怒。流言很可恶。
生:还有震惊。卫队开枪, 死伤数百人。
师:我听到有人说惊, 有人说怒。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解决。先说“惊”, 文中鲁迅先生“惊”的情绪出现了几次?
(学生答案不一)
师:看来意见分歧很大, 那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逐字逐句地分析文章的第四部分。
2.文本细读, 品析“惊”情。
师:“我在十八日早晨, 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 这一句中想必大家都读出了惊讶的语气, 但是好像又不明显, 因为这个表现惊讶的词语并不显眼, 它就是“才”。我们知道鲁迅先生可以说是革命的一面旗帜, 但是连他这样的人物也不知道十八日有一场有组织的请愿活动, “才”字写出了鲁迅先生自以为消息闭塞, 请愿消息传来时惊讶了一下。这是第一惊。
师:“下午便得到噩耗”, 老师刚才重读了哪个词?
生:便。
师:大家想一想, 用“便”连接的两个词有什么特点?是不是两个词发生的时间跨度非常小, 在这里上午和下午的事用“便”连接, 再联系下文卫队开枪, 说明形势陡转急下。这是第二惊, 惊的是形势陡转。
师:接着下一句“说卫队居然开枪, 死伤至数百人, 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请一位同学来分析这一句的“惊”。
生:这句话有两个“惊”。一是惊卫队开枪, 二是惊刘和珍君的遇难。我是从“居然”、“而”、“即”这些词看出来的。
师:这位同学归纳得很完整。把老师想说的都已经涵盖了, 大家同不同意他的意见?
生:同意。
师:那我们接下来加快进度, 看下面两句话:但我对于这些传说, 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 来推测中国人的, 然而我还不料, 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一句话只有惊的情绪吗?
生:还有其他的, 比如怀疑。
师:鲁迅先生怀疑什么呢?
生:怀疑政府真的有这么残忍杀害群众, 怀疑刘和珍君真的在府门前遇难了吗?
师:下面我就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读课文)
师:你刚才好像特别重读了几个词, 说说是哪几个词, 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我重读了“但”、“也”、“竟”这几个词, 因为它们写出了作者怀疑和惊讶的感情。
师:这位同学已经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但是重点读的词还不完整。“但”、“竟”、“还”、“也”这几个都需要重读。特别是从“还”到“也”到“竟”这几个词的连用, 一步一步把鲁迅先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我们知道鲁迅先生的革命经验是十分丰富的, 但连他也没想到政府的惨无人道, 刚才那几个词反映出和老奸巨猾的段政府相比, 鲁迅先生认为自己还是天真幼稚的。
师:再来看“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这一句应该重读那几个词?
生:况且、更。
师:对。我们知道在很多游行请愿活动中有一些狂热分子, 他们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阻碍了正常的秩序, 政府会对这些人采取必要的措施。可是你认为刘和珍会是这样一个人吗?“况且”是一个表示让步语气的词语, 换句话说, 就是退一万步讲, 也轮不到这样一位始终微笑的青年女学生喋血街头啊。
师:再来看第二段: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 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 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 简直是虐杀, 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这里一个“便”字, 铁板钉钉, 事实确凿。随后, 一个“又”字和“简直”把情绪推到了最高潮, 政府的手段如此惨无人道, 这是鲁迅先生的第五惊。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鲁迅先生在这里惊了五次, 分别是:1.请愿活动2.形式陡转3.死伤数百4.刘君遇害5.手段残忍。惊的层层推进, 惊从开始的惊讶, 到震惊再到饱含悲痛, 非常有层次。
我们刚才是通过虚词的分析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变化, 所有的虚词将鲁迅先生不同层次的“惊”穿针引线天衣无缝地交织在文字中, 平时被我们忽略的虚词竟然能有如此的感染力, 所以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要忽略他们, 要细细体会, 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巧妙地运用它们, 为情感的描写添砖加瓦。下面就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 把刚才分析惊的方法运用到分析“怒”当中去, 继续对这一部分的第三四五段中的虚词进行解读, 讨论完每个人都要记录下来, 课后交上来, 下一节课抽几份优秀作业进行展示。
师:在交作业之前, 老师要问鲁迅先生在这里“怒”的是什么?
生:政府说他们是暴徒, 流言说他们是受人利用的。
师:什么是请愿?请愿就是采取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当局满足某些愿望, 或改革某种政策措施。请愿只是一种和平的建议活动, 而刘和珍竟然在这样的活动中被政府杀死。在她遇难之后, 还诬陷她。我们看到这里的刘和珍是一个什么形象?
生:一个冤屈的人, 被诬陷的人。
师:很好。但这一部分令我们印象更深刻的是鲁迅先生的情感。今天我们知道了原来小虚词还有如此大的力量, 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 最后能够运用到写作中去。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摘要:《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优秀的写人记事散文, 这篇文章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课标教材都被选入了。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从宏观角度分析作者情感, 最小的单位也只是到句子分析为止。其实作为文学大家的鲁迅先生是将情感倾注入于每一个文字。而在现代文中, 教师常常忽略看似不起眼的虚词, 本文将重点从虚词出发分析文章的第四部分,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 知道作者在运用虚词的巧妙之处, 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学习习惯。
3.《记念刘和珍君》的前奏教学 篇三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 导入 作者 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是中职语文教材的一篇经典课文,在文章中鲁迅先生深刻地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击帮闲文人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高度赞颂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呼唤民众、激励猛士,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教学计划安排了四课时,所以导入、背景、作者等内容就时间讲的详细一些。
一、第一次课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文学史的大师,学生们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他的作品,我是这样导入的: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他让我们了解刘和珍,既然纪念,那么这个人就是去世了,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从学生初中知识导入,可以使学生把初中的知识和中职的知识连贯起来,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作者生平
学生对于鲁迅先生不陌生,初中教材既然选录了先生的文章,初中老师也会讲解的,所以有些知识可采用问答,有些知识一带而过,如,鲁迅先生的生卒年、历史评价、作品集等可采用问答形式,有些内容一带而过,如鲁迅先生曾经有150多个笔名,我把150多个先生的笔名投影出来,告诉学生鲁迅先生写作的环境极其恶劣,所以经常换笔名。有些内容必须详细讲解,如,鲁迅先生的《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鲁迅先生名言选,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三、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学生不好理解,这部分一定要讲透,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劉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幻灯片)。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书) 对于这一事件(3·18惨案),许多有良知的作家都曾撰文批露,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写的《悼念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等,当然还有鲁迅先生的记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4月1日,鲁迅先生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四、第二次课导入
第二次课的导入用鲁迅先生的“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 ,……”这句话,告诉学生中国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繁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一页页洒满了先驱者鲜血的历史。(大屏幕刘和珍)。“纪念”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用一份试卷的作文题提前布置写作内容: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5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把广州的高考作文题目告诉学生,一方面题目“纪念”和此文的标题有相似的地方,也是为了学生毕业后再次受高等教育打下基础。
语文课堂序曲形式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虽无一定之规,却有难言之妙。成功的序曲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对于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
【参考文献】
4.《记念刘和珍君》高中教案设计 篇四
《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为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整体目标是通过作者的叙述与刻画体会人物的性情,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深沉情感,以获得时代精神与人生意义的熏陶。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社戏》等文章的学习,学生对作者鲁迅先生已然不再陌生,但鲁迅先生处于五四新白文交替时期,所以他的文章在语言上有一些艰涩的地方,而作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有着深刻幽邃的思想,这些对于才开始高中学习不到两个月的高一的学生来说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的】
一、学习五四时期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饱含作者情感的关键文句。
【主要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设计】 3课时。
第一课时
观看百家讲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讲鲁迅——《家变情仇》,了解教科书、教辅资料外不为学生所知的鲁迅先生,通过人生的三次重大转折,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
布置预习。预习提示:1.将课文读两遍;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每一部分大意;3.认真阅读注释;4.找生词、难句,自己先试着理解,难以理解的词句,可与同学先行讨论。
第二课时
一、回顾作者相关的资料。
二、背景链接:观看视频——《无声的中国第十一集,“三一八”惨案》。
三、解题:文题中的“记”相当于“纪”字,并非鲁迅写了错别字。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
君:敬辞,对人的尊称,可不译。
四、检查预习,注意字音义:
寥落( liáo luò):①稀少②冷落,冷清。
长歌当哭(dàng ):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菲薄( fěi bó):轻视,瞧不起
桀骜(jié ào ) :性情倔强不驯顺
喋血( dié):流血满地
殒身不恤(yǔn):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绯(fēi)红 踌躇(chóóu chú) 洗涤(dí) 噩(è)耗 尸骸(hái)
不惮(dàn) 浸渍(zì)
五、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 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⑦热情讴歌赞颂。
2. 分析人物刘和珍君。问题设计:找一找—— 作者记叙了关于刘和珍君的哪些事迹,在她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和宝贵的品质?
学生寻找相关句段,教师归纳总结:刘和珍其人:①毅然预定《莽原》——坚定追求进步思想;②参加师大**斗争——“反抗”-斗争精神,“微笑 温和”-温和善良, 虑及母校“黯然泣下”-富有责任;③欣然前往执政府请愿——爱国热忱。
问题拓展1:文中除了刘和珍、杨德群这样的进步青年学生外,作者还提到三种人,他们分别是——所谓的学者文人、猛士、庸人。他们分别是怎样子的人?
明确:所谓的学者文人,实则是反动统治集团的走狗;猛士则是指真正的革命者,也是作者对自己的性格的要求;庸人则是指那些麻木不仁、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忘记痛的普通民众。
5.《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模版 篇五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
【课前预习】
本文内容深刻,时代距离较远,难度大,课前的预习是必要的。可提出如下要求: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弄清生字词的意义;
2、记下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发现的疑难(课前交老师及时汇总);
3、思考一个问题: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纪念了刘和珍君的哪些事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中心,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情况
可请一两位同学着重汇报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其他同学补充,也可由教师汇总介绍同学预习中提出的疑问。目的在于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方向。
二、简介三·一八事件的有关背景及作者写作此文前后的思想、行动,为学生理解文章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可由教师示范朗读第一部分,接着请六位同学分别朗读二至七部分(也可先读二至五部分)。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感情朗读,把学生引进课文的情境之中。
(正音正字,可视学生实际而定。)
四、讨论分析课文
1、课文纪念刘和珍君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可一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2、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讨论方法:
问题1,可先请若干同学,按预习笔记,讲述课文所记刘和珍的事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剖析关键字词的含义,去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比如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而,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可由教师示范分析一件事,余下的让学生通过小组议论的方式去解决。
问题2,可先让学生划出课文中先后反复出现的有话要说,无话可说的语句,然后逐一分析有关语句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针对什么而言,含义是什么。同样,可由教师先示范分析一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余下各句。
在讨论上述两个问题时,应引导学生顺带归纳课文一至五部分的段意。讨论时,教师巡视辅导;讨论后,可分别请几位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
1、讨论问题1时,体会作者悲的感情;讨论问题2时,继续体会作者悲和愤的感情。教师小结时,应注意将悲与愤汇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中心──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
2、布置作业:
⑴ 复习课文,着重探讨课文第六、七两部分的含义。
⑵ 完成研讨和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一、内容
1、介绍写作缘由。
2、交代写作目的。
3、回忆认识过程。
4、抒写惊愕、义愤。
5、叙述遇难经过。
6、总结经验教训。
7、热情讴歌赞颂。
二、刘和珍:渴求真理 善良和蔼 有事业心
三、感情线索:痛悼烈士 痛斥反动政府、文人(悲、愤、激励)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鲁迅先生对三·一八事件及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体会有关重点语句的含义,进一步全面把握文章的中心。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六、七部分
第六部分内容较深,可主要由教师讲解,着重讲清煤的比喻和所引陶诗的含义,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鲁迅是如何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是,只要是为人类历史的前进而付出的代价,这血就不会白流。
第七部分,可引导学生以小组议论的方式,通过讨论第二段的中心、各句间的关系以及关联词的作用,进而联系第三段,理解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回顾历史高度评价刘和珍等烈士死难对于将来的意义。讨论中应引导学生注意对中国女子、压抑至数千年等关键词语的理解。
三、讨论有关重点语句的含义
通过以上的讨论、讲解,学生对课文的中心,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已有较全面的了解,下面,就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有关重点语句,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以求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心。
讨论的内容及顺序可作如下安排: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惊心动魄的伟大、伟绩、武功;
3、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
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研讨和练习三中还提到的其他语句,也应在讨论中顺带加以解决。)
四、总结
1、归纳学生讨论情况,明确对有关语句的理解;对学生中意见分歧较大的某些问题,也可不急于统一意见,可引导学生课后继续争论。
2、明确本文的中心:纪念、揭露、歌颂,三者统一而以纪念为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露出的作者的悲愤感情;理解作者对三·一八事件及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
6.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篇六
一、知识与能力:
(1)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
(2)理清文章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关键句”来理清思路,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设计意图】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着重点放在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挖掘主题上,对于文章的思路则简略带过或忽略不讲。新教材,新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旧课文新教法,将教学重点放到理清思路上。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2、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
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和写作本文的意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位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介绍写作背景(提问或大屏幕展示)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章。
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情感,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
⒉探究问题:根据课文和背景资料,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屏幕展示)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三、总体思路探究
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3、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小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探究三大部分的思路
1、探究第一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探究第二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探究第三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内容及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
控诉反动政府 逻辑顺序
痛斥走狗文人
(1、2) 写作缘由 唤醒庸人 逻辑顺序
(3、4、5)记念主体 写遇难经过 时间顺序
(6、7)教训意义 激励前行 逻辑顺序
六、作业(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一、导入
二、探究文章关键语句。
1、文章写于1926年4月1日,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中华民国”来纪年?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阵阵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3、作者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
4、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的下劣,令人说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流言,尤使我……” 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才能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单因为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7、第5节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
9、第6节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词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11、第7节第2段句子结构的分析(略)。
二、小结文章感情脉络。
第1、2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第3、4、5节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第6、7节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一方面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残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卑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另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进一步体味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一、探究本文写作缘由。
1、读第一、二节。
2、探究本文写作的缘由。
明确: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庸人)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二、质疑解难
⑴“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
明确:“它们”指反动派 。“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⑵“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是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青年?
1、(屏幕展示)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虐杀了。对国家、对民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刘和珍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呢?
2、学生自读第一、三、四、五段,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 预定《莽原》-→追求真理(毅然)
“风潮”领袖 -→敢于反抗
事迹 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黯然)
欣然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欣然)
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3、对于刘和珍等人遇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
明确: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4、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品析。
示例:①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 a、“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
b、“沉默”有两种含义、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作者选用选择复句,启示人们:事情已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用,必须起来斗争,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
②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
a、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
b、“伟大”一词有 “赞颂”说与 “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 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
c、“文明”“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③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段话。
明确: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然而”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
三、探究请愿喋血的意义
1、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
明确:不赞成,应改变斗争方式。
“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2、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的?齐读思考。
明确:a、高度赞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b、将来意义——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①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②“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希望这些人能看到希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
3、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
明确: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四、总结全文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读了他的《记念刘和珍君》,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我们看到,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也正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背诵要背诵的片断)
五、作业
1、我看刘和珍(作文)
2、我心目中的鲁迅(作文)
相关链接:
1、对“沉默”的理解
(1)出示投影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2、对“徒手请愿”的理解
(1)出示投影
A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个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但原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C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空谈》)
7.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 篇七
文章的第一、二部分, 一般认为是交代写作本文的缘起, 但细想, 交代写作缘起需要那么大的篇幅吗?“三一八惨案”之后两个星期, 鲁迅才写了这篇文章。而惨案发生之后两天, 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之后五天, 朱自清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 周作人写了《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可见第一部分与其说在交代写作缘起, 毋宁说写了作者在写还是不写、说还是不说之间的纠结。那么, 对于鲁迅, 说, 还是不说, 为什么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还是真的无话可说?让我们回到原文细细梳理。
三月二十五日, 追悼会那天, 作者什么也没写。因为写东西“于死者毫不相干”, 更何况“实在无话可说”。“三一八惨案”中有四十多位青年殉难, 这让作者无语。而学者文人的流言, 更让作者悲哀。一直到两个星期以后, 作者才觉得“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必要”, 一则源于刘和珍生前喜欢自己的文字, 曾订阅自己主编的刊物, 二则尽管鲜血淋漓, 自己依然还在这世上活着, 便不得不去直面和正视。这是文章的第一、二部分, 作者在写还是不写之间辗转了四次。
文章的第三部分, 写作者与刘和珍的交往, 第四部分写惨案发生时自己的听闻, 这是作者重点“要说”的内容。可是, 政府和流言对请愿者的污蔑, 再一次让作者觉得无话可说: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第五部分, 作者下决心转换立场: “但是, 我还有要说的话。”在这部分, 作者客观交代了刘和珍、杨德群遇难的过程, 并以中外杀人者的丑恶姿态, 与死者的惨烈形成对比。作者在第五部分的末尾用了一个省略号, 再一次转入无语的状态。
第六段写请愿这种方式对于推动历史前进作用极小, 而死难者离去的悲伤也不过在有限几个亲人师友间浸润, 终将消逝无痕。这其实也是作者“不想说”的重要原因:不想过分夸大烈士的价值, 也不鼓励青年继续作类似的无谓牺牲。第七部分, 作者转而肯定了中国女子的勇毅、临难的从容, 以及由此看见的“微茫的希望”。
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 “沉郁者, 意也, 顿挫者, 法也。”沉郁, 指情感上郁积、阻滞;顿挫, 是一种笔法, 又指感情表达的起伏变化、沉着蕴藉。因为情感上的阻滞不畅, 使得表达也充满停顿转折。纵观《记念刘和珍君》全文, 作者的情绪在说与不说之间辗转、纠结, 我们感觉到作者的矛盾、焦虑和抑郁。
先看作者的遣词用句: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 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 简直是虐杀……
但段政府就有令……
但接着就有流言……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但请愿是不在其列的, 更何况是徒手。
作者用了大量的转折、递进虚词, 来表达震惊、无语的情绪, 像书法用笔中的顿挫手法, 充满力度。
再看文段: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 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 简直是虐杀, 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从背部入, 斜穿心肺, 已是致命的创伤, 只是没有便死。……但她还能坐起来,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于是死掉了。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作者三次重复叙述了“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遇难的场景, 第二次语气平淡, 第三次情绪激动。这反复的叙述, 犹如电影中不断出现的闪回镜头, 使文章在叙述中一次次回到某个起点。
8.《记念刘和珍君》二辨 篇八
其一,第七部分开头段写道: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这段文字,很讲究遣词造句,在精彩的议论中,纯熟地交替运用了“这样”、“如此”、“如是”三个同义词语。在文章三个关键语句同一位置上,使用这三个不同代词,恰当地表达了列举的事物,又使行文富有变化,读来更加流畅有力。
但是,这段文字如从语义上看,作者所说出乎“我的意外”的三点,笔者认为其中的第三点,在表达上与前文之间存在一种逻辑上的失误。
分析起来不免有点罗嗦。作者说“出乎我的意外”的有三点,其前提为开头句所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第一点意外“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这样凶残”是说“当局者”比意料的还“凶残”,而“当局者”在我“推测”中就是凶残的;二是“流言家竟如此之下劣”,意思是说“流言家”比意料的更“下劣”,因“流言家”在我“推测”中也是“下劣”的。这两点在“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前提下,表达没有问题。问题是第三点的表达,作者说意外之三“是中国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这点从开头句的前提推理,是有悖逻辑的。按前两句的推理,意思应为“‘中国女性这回更加‘从容”了,而“中国女性”原本就是“从容”的。那么这种“从容”显然不该是作者“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的”。
纵观全段,第三点的“意外”这句表达,不宜与前两点并列,大致可说成:“此外,更没料到中国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这样,与开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句就不会矛盾。
其二,文章第五部分有一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对这个句子,历来争论颇多,理解也是众说纷纭。其焦点为“这”所指代对象及“惊心动魄的伟大”是“正语”还是“反语”?
《教师教学用书》“有关资料”引许振兴《试析〈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两个疑点》(载〈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10 期),倾向于许文观点。许文从语法结构角度分析,认为介宾短语一般是不能充当主语,应删去“当”“的时候”,使“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一主谓短语作主语,这样,“这”所指代的对象就明确了;同时“惊心动魄的伟大”其陈述对象也就清楚了;且总观介词短语中的主谓短语的语义,赞颂是主要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当为正语。
是否如此?单从语法结构角度分析,孤立地从这一个句子看,许文的观点或许没有问题。但联系上下文,似乎问题又不是这么简单。
诚然,介词短语一般不能当主语,但删去“当”及“的时候”,恐怕是削足适履,只能削弱原文的表现力。原文这一介词短语当为先生别出心裁,而非简单的表示时间;“的时候”后而是隐藏着“的情景”三字。
在这句前文一节中,记述了刘和珍等人惨遭“枪弹攒射”的情景,也即“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的情景。对“……的情景”的记叙,先生是重在那些“士兵”的“枪弹攒射”“三个女子”,以揭露杀人者的凶残,并没有着力赞扬“三个女子从容转辗”。那么,“这”所指代的对象——“当……的时候”的情景,说其是“惊心动魄的伟大”,应是一种反语正说。
再说从下文看,这一个句子与“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并列,而“伟绩”及“武功”为明显反语,那么也不能排除“惊心动魄的伟大”其为反语;此外,本文言辞激烈,亢奋慨然,文字犀利,从“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的语气语调看,也可理会;而这一部分结语说“中外的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不也是说他们自觉“伟大”?
因此,笔者倾向“惊心动魄的伟大”当作反语说。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尚待求教于大方之家。
9.《记念刘和珍君》 篇九
l学情分析:在设立教学目标之前,首先要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二学生有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l 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②能力目标: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概括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
③德育目标:树立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④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
l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难点是夹叙夹议的方法;关键语句的理解。
l 教法分析: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 ⑴从学情出发,注重“高视角,低起点”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分解重难点,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第二课时“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以确保学生一课一得。⑵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⑶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迁,同时加大随堂训练的容量,以适应高考的分量。⑷依据“归真、求美、移情”的心理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l 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高考作好准备。
l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的安排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
l 导语设计:首先出示幻灯片――鲁迅肖像,刺激学生的视觉,引发学生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联想,并出示“我以我血荐轩辕”,“与无声处听惊雷”两首诗,从鲁迅献身祖国的誓言,到冲破黎明前黑暗无声的呐喊,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l 示范朗读:播放朗诵磁带,指导朗读,以激情燃烧激情。
l 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熟悉课文内容以后,指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查阅资料,由学生口头介绍写作背景;在个性化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筛选有效信息,理清思路,概括精要,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与高考接轨。(出示幻灯片:字词积累,随堂训练,见附页)
l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层次不同,我由浅入深设计有梯度的思考题,使前一梯度为后一梯度奠定思考的基础,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水平的高度。 同时本着不将散文肢解成几个碎片,维护散文完整美的原则,设计问题。第一梯度的思考题:①口述刘和珍的故事,她是怎样一个女性?(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审美沟通过程,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主观感情移入到课文中产生共鸣,体现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境界,以达到“归真”心理过程)。②三一八惨案死伤200余人,为什么作者要写刘和珍?(这个问题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表明作者选材的典型性,以弱女子的刚烈反衬段祺瑞政府的残暴,让庸人觉醒;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弱势群体关怀”道德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梯度的思考题,是建立在第一梯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①明确本文是怎样在记叙的基础上议论抒情的?②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教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情感流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这三位一体的情感共鸣,师生的感情随作者的感情波动而波动,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同时,学生认识到本文的情感美、语言美、思辩美,以达到从“归真”到“求美”的审美心理过程。)
l 板书设计: 分组讨论后,由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可能会出现直线、曲线、图表等有创意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相互评价,学会赏识对方。避免了教师刻板的板书设计,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略)
第三梯度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安排在第二课时实现能力的.升华。
第二课时的安排是“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
l 要先给学生方法: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感悟语言,理解鉴赏关键语句,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究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先给学生方法。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强化学生树立阅读是一种生命行为、一种生存状态的理念。其方法包括快乐阅读;有意阅读;专注阅读;持续阅读;广泛阅读;精深阅读;动态阅读。精深阅读有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培养钻研的意识,积淀人生智慧;“动态阅读法”,就是要读而有记,读而有思,读而有疑,读而有悟,读而致用,让阅读成为知识的发酵剂,让书籍成为灵魂的营养液,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生命行走的能量,让人生变得更加轻灵、丰润、华美、高尚。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设计第三梯度的问题:①让学生有选择的背诵部分议论性文字,体会深层含义,提出你对本文的疑问?(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习惯,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个性化的解读习惯。)
l 拓展延伸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将本文与鲁迅的几篇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思想性和社会性,写读后感,养成思考的习惯。
l 迁移应用: 学以至用。让学生学习鲁迅关注生命,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让学生关注当前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篇文章。
10.《记念刘和珍君》研究性教学设计 篇十
①针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设置的五个研究性小课题;
②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二、研究重点:来自《记念和珍君》一文的五个研究性小课题;
三、研究难点: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
四、研究周期:四课时
五、研究过程:
第一研究段(一课时)
T:今天,我们就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板书课题:《记念刘和珍君》)
T:下面听录音范读,整体感知文意。
(录音范读,感知课文12分钟)板书:
一、感知课文,诵读文段。
T:在课文感知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对某一个文段理解比较深,情感把握也比较确切,下面哪位同学能把这样的文段给大家朗读一遍。(S诵读准备)
S1:朗读T:点评
S2:朗读T:点评
T:下面我给大家朗读课文第一节的第3段(声情并茂)
S:掌声
T:为了深入地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我给大家拟定了几个研究性小课题
(投影出示研究性小课题,各研究小组组长到讲台抓阄,明确各自承担的课题)
T:根据抓阄结果,声明各研究小组承担的研究性小课题;
板书:
二、明确课题,合作探究
T:研究性小课题展开的一般流程是研读教材,结合课文正文,课文注释及手头相关资料,讨论教材,然后根据这些材料中的事实、观点,围绕自己的课题加以分析、归纳,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最后进行发言交流,完成结题。
板书:研读→讨论→归纳→交流发言(结题)
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中,大家只有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意识,方能高质量地完成课题报告。
板书:研究→讨论→归纳→交流发言(结题)
(合作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精魂)
下面,我们进入本文研究性学习的第二步:研读、讨论,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走动。
S:同学们走动,结对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第二研究段(一课时)
T:这节课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第三步:分析材料,扣题成文(板书)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材料主要来自教材,所以同学们要利用好课文中的文字表述来充实自己的研究报告,然后归纳课题小组成员的理解与观点,写成课题研究总报告。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子报告和总报告的关系,没有课题小组成员独到、深入细致的子报告,是不能成就课题发言的总报告的。所以,小组成员的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课题研究报告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自己的论题,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据,能经得起众人的质疑。
下面大家接着研读、讨论、分析材料,注意扣题成文,可以自由走动。
S:走动,结对讨论。
T:教师负责课题指点,巡回走动。此时,教师也是热烈讨论中的一员,(当同学们的讨论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站在一边,感觉有些被冷落)
S:同学们热烈讨论了大约30多分钟以后,又各自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扣题写作,(此时,课堂又恢复原有的秩序,平静而有序,中间夹杂些许讨论的声音)
(临下课前2分钟)
T:在本节课当中,同学们的讨论自由,深入而热烈,非常的好!在课下的时候,同学们注意推举出自己的课题发言人,以课题发言人为中心,集思广益,在子报告的基础上结成课题汇报发言稿。下节课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发言交流,完成结题。(下课)
第三研究段(两课时)
T:在前面两节课里面,我们经历了研究性学习的前三个环节
:一、整体感知,诵读文段;
二、研读讨论,合作探究;
三、分析材料,扣题成文;今天,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
四、发言交流,完成结题;在每一位课题发言人进行报告的同时,大家要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深入地去听,如果在这个小组课题研究的范围内你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应针对发言的报告进行询问和质疑,而负责这个课题的发言人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应给予必要的回答和解释,否则小组研究的课题不能通过!下面由承担“课题①《记念刘和珍君》思路探究”的小组发言人进行发言。
S:(同学们掌声欢迎)
S①:小组发言人进行课题研究的汇报发言。
(发言完毕)
T:针对这个小组的课题研究报告,同学们可以进行质疑和询问,在质疑和询问的过程中,小组发言人及小组其它成员应给予必要的解答;当发言人不能解答质疑和询问的时候,小组的其它成员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援助,只有这样,小组承担的课题才有可能被通过。
S1:质疑、询问
S①:解答
T:S1同学,你对发言人的解答满意吗?
S1:满意。
T:清座。还有质疑、询问的吗?
S2:质疑、询问
S①:解答
T:S2同学,对此解答满意吗?
S2:不满意。
T:S①继续解释
S2:依旧不满意。(原因在于S①的解答确实没有说清楚)
T:小组成员有补充发言吗?
S①:主动补充
T:S2同学,对此解答满意吗?
S2:满意(并坐下)
[接着又有几位同学质疑和询问,小组发言人和小组其它成员都积极主动地给予解释,中间出现了各据一词的辩论,第三方参与解说(有学生,也有教师)教师主要从看问题的不同角度给予适当的点拔,并建议发言人的课题报告吸叫该观点并加以完善课题总结]
T:下面举手表决该小组承担的课题是否能够通过?
S:举手一致通过。
T:祝贺你们。“《记念刘和珍君》思路探究”的课题报告被大家通过。
S:掌声也表示祝贺
T:一个课题被通过真是不容易啊!好,下面由承担第二个课题“刘和珍事迹研究”的课题发言人进行发言……
(课题结题报告历时两节课)
经过同学们的课题报告的发言、质疑、解答,再质疑,再解答,再发言,一个个课题报告在充实和完善中不断被通过,(中间也确实出现了报告没有被通过的情况,又给了该小组一次完善补充发言的机会,才被大家通过)
(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结束后,离下课还有10分钟)
下面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刘和珍的理解和想象,为她勾勒一幅肖像,来表达我们对她---一位在枪林弹雨中不惮于前驱的英勇女子的怀念和崇敬
S:同学们写作
S1:朗读创作片段T:点评
S2:朗读创作片段T:点评
T:大家通过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是落实了本文学习的目标①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②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文;更重要的是大家初步掌握了一种深入学习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研究性学习。在大家的课题结题报告当中,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合作探究的精神,展现了你们的聪明才智,说句心理话,你们的报告很精彩,有些地方已超过了老师的想象,坚持下去,大家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掌声)(铃声响起,下课)
附:《记念刘和珍君》研究性小课题
①《记念刘和珍君》思路探究
②刘和珍事迹研究
③《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目的浅析
④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合珍君》中的情感分析
⑤有关《记念刘和珍君》文中的几处语句的理解;
在研究性学习的第二时段,我给大家找了一些有关本文的材料,制作成5份,每小组1份。
教后简感:
一、鉴于同学们这是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在大家研究学习的地程中,方法的指导多些,这样的方法指导,在同学们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流程后,可以删去,这样,可留再多一引起的时间给同学们讨论、思考。
二、这是同学们在高中价段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好理解,我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点拔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但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他们不仅理解领悟了,而且理解领悟得很深、很细,挺好。
三、同学们身上蕴含着很多、很强的聪明才智,给他们主动学习的学科机会,给他们表现才华的学人情境,给他们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他们的表现会像水晶般灿烂。
附学生撰写的研究性课题报告
课题:《纪念刘和珍君》作者情感分析
撰稿:一组成员执笔:龚保磊(高一、二十四班)
指导教师:杨延涛
在本文中,鲁迅先生的情感是深刻而复杂的。我们小组同学认为贯穿全文的感情为:
(1)对刘和珍君等进步青年牺牲的深切哀悼、惋惜以及对她们的热情讴歌;
(2)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批判;
(3)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强烈期望。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原创 记念刘和珍君 说课稿07-31
语文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同步导练06-18
纪念刘和珍君感悟07-19
[语文教案]高一_纪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