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学习体会

2024-09-12

实践论学习体会(共10篇)

1.实践论学习体会 篇一

学习《实践论》心得体会

《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实践论》对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出现的社会性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必要再读《实践论》一文。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在学习了《实践论》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 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党员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所以,在实践中进步,从现在开始。

二、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我认为,掌握实践的方法,主要从实践的特性入手。

第一,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当地,因此要避免“刻舟求剑”似的错误。

第二,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因此要避免“守株待兔”似的错误。

第三,实践具有层次性。在某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

第四,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实践的这四个特性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类实践的局限性。正因如此,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 预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正如我所教的学生,他们的性格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智力不同,所以在进行教学时,都要因人而异慎重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

三、总结正确的实践经验教训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

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为可贵,从教训中学习进一步使人提升;在经常地总结中不断地升华自己的认识,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我的学习、工作、生活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还要继续认真学习它,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更好地参与实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收获成功。

2.实践论学习体会 篇二

一、用语言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讲解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 能够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提高技能。例如, 在讲势能时, 我以聊天的方式问学生:“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落下来时, 你会不会跑?”学生笑着说:“哎!这有什么可怕。”我紧接着问:“如果换成你头顶的风扇落下来呢?”学生说:“那还不快跑!”这时, 我反问学生:“都是从同一高度落下, 为什么遇到第二种情况就要跑?”在没接触到势能知识时, 学生很难正确解释, 这时我及时引出物体的势能和质量的关系, 点出造成不同后果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质量不同, 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幽默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的情感也是对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 一个教态自然的教师, 走进课堂时应脸带笑容, 口中的一字一句都包含着对学生热切的期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能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 另一方面是进行情感交流, 两者结合得好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积极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 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设疑诱思, 制造悬念来引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 教师应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热点入手, 采用演示实验、多媒体动画、讲故事、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把问题隐藏于情境之中, 使学生产生疑问, 形成强烈的探索欲望。比如, 我在讲《机械运动》时, 首先播放《黑客帝国》中的一段视频———男主角抓住一颗正在高速飞行的子弹的特技镜头。学生立刻被这一特技镜头所吸引, 接着我问:我们能不能像平时随手抓物体一样抓住高速飞行的子弹?从而引导他们思考。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及时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

2. 利用现代媒体, 创设物理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抽象而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 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学生感到物理题目难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规律 (公式) 不熟, 而是无法还原完整的物理情境, 无法准确地弄清物理过程。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于一体, 能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 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日食、月食形成时, 课本上的平面图不够形象, 我用Flash软件制作了日食和月食的动画, 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日食和月食, 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将物理实验趣味化、游戏化, 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现行物理教材增加了不少学生实验与课外小实验, 为了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从而提高基本技能, 我个人认为, 可将部分实验改进使它们游戏化、趣味化, 如小游戏、小魔术、小制作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3.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去实践 篇三

关键词:机械制图 实践 学习 教学 输入 输出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入门基础课,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能否认识、读懂、绘制规范的机械图纸,是衡量对《机械制图》掌握程度高低的标准。作为技工院校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的技术人员,所以在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先设置好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学生够用、实用就可以了。在任教过程中,老师要做到游刃有余,针对不同特性的学生,适时改善教学模式,以最好的方式传授知识予学生。

一、《机械制图》教学现状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里,认识、读懂机械图纸是学习这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手工绘图不作严格的要求,但是要真正认识、读懂机械图纸,单凭任课老师的演练讲解往往是不够的;要培养出学生对图纸的形态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从而认识、读懂图纸,还是必须要亲自动手去实践。虽然手工绘图效率较低,费时又耗力,但它却不失是一种相当有效认识、读懂机械图纸的手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会将侧重点的位置摆错,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图或者一味地要求学生进行手工绘图练习,这样,一般情况下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机械制图》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数是第一节课以讲授为主,第二节课以讲解做练习来巩固知识,学生这样一来,变成了被动的学习,思维跟着老师走,没有得到发散,对图纸的形态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也是跟着老师的思路,在自己的脑海里没有形成一套逻辑思路,如果有些学生开小差,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自己又不懂得变通,那么这学生往往会钻牛角尖,从而慢慢失去了学好制图这门学科的信心。

二、《机械制图》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去实践的重要意义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老师在“输入”之后,学生有所“输出”,而且整个学习情境应当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进来,获取学科的知识内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思维方式,以别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到学生参与其中,就必须要有所活动,实践是最好的活动形式,要先让学生自己动起来,才能有所学,输入才有所意义。学成后再付诸于实践的验证中去,体现成功的喜悦之情,这是输出的表现。

三、如何实施《机械制图》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去实践的教学模式

1. 从实践中学习

从实践中去学习,首先是让学生自己先去主动接触新的知识,以自己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⑴模型材料的精心准备(模型不能过于复杂,模型细节切中教学内容里的重点即可)。可取材于日常的教具,或机械专业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例如车工时的零件,对于日后车工课程的读图会有一定的帮助。

⑵让学生发散思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绘制模型的视图。例如老师给出一个简单的螺纹连接件或者是齿轮,那么螺纹(内外螺纹)应该怎样进行绘制呢?是不是将螺纹凸起一条条画出来呢?齿轮的绘制是不是一个个齿画出来呢?这时候让学生自己发挥主体地位,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自己看书本找答案,也可以通过自己个人的理解来完成视图的绘制,老师在一旁观望,不作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积极参与到自我学习的氛围中。

⑶老师作点评,讲解绘图的技巧。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老师从中选出最符合制图标准的作品,作为点评,并从中指出其符合要求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再拿出标准原图纸出来进行对比。点评完后,老师开始对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讲授,将制图过程中的重难点圈画出来,让学生特别注意之余,要求学生修改自己刚刚的绘图作品,从而达到从实践中去学习的效果。

2. 从学习中去实践

⑴老师利用设备进行详细的讲授。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讲授,可以配合多媒体进行教學(不单单指ppt,有能力的老师可以选择多种立体造型软件:如CAD、UG、PRO/E等等),因为制图教学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的形态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要让学生在脑海里呈现出模型的原样、视图的画面,就必须有立体模型的视觉效果展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认知。

⑵付诸于实践。对知识内容掌握后,就要付诸于实践,从实践中体现出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老师可以准备另外的模型材料,让学生按照所掌握的知识要点,来完成新的绘图,材料可以是车工、数铣、线切割等课程中制造出来的零件,利用其它课程的零件来进行绘图,可以让学生在日后学习这些科目、加工零件过程中,减少很多读图的困难,真正地做到了学与用的相互结合,同时学生的制图作品也可以作为零件制造图纸,留待其他班级加工零件时使用,一举二得。学生绘制视图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巡回指导,及时进行点评,这是学生的其中一种输出形式。另外,老师也可以出示多张相似的零件图纸或者是相似的三视图图纸,让学生读图,分辨出不同之处以及分析其立体结构,这又是学生的另外一种输出形式。

机械制图在整一个机械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只有真正掌握了它的要领,才能更好地从事于机械的各个领域。制图的学习不单单是学与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来。要真正用得上制图的本领,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有所突破,要有输入之余,也要有输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话题,自己动手去实践,去活动,去学习,才是真正掌握的根源。

参考文献:

[1]徐如英.关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一体化教学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1.3.

[2]姜云青.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有效探索与实践策略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1.

4.实践论学习体会 篇四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5周年。“两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两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读了“两论”后,主要有三点体会。

体会一:“两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

“两论”最初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毛泽东同志的“两论”充分考虑了广大干部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运用短小精悍的表述方式,把深邃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在《实践论》中,善用喜闻乐见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一是善用例子和典故,运用“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知识里手”等反讽性的典故和词汇来解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二是善于通俗易懂的比喻,用“吃梨子”的比喻,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三是善用成语,如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比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等等。《实践论》它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形象的比喻和通俗的民间传说等,将复杂的认识问题、实践问题,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一一表达出来,克服了哲学著作远离大众生活的抽象性、思辨性和神秘性,理论的活力跃然纸上,感染性和传播力都极强。在《矛盾论》中,讲到内外因关系的时候,举了鸡蛋和石头的例子:“鸡蛋因得到适宜的温度而变成小鸡,而温度不能使石头变成小鸡。”这个比喻新颖、贴切,使人一听就懂等等。因此,“两论”形成了新鲜活泼的中国风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中国话语和中国特色,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典范。

体会二:“两论”是指导中国革命事业的典范

毛泽东同志学哲学、讲哲学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成为哲学理论家,更重要的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两论”创作的指向是“改造世界”的实践。两论”是为了从哲学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这样一个历史经验和教训而作的,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得不写的,主要为了批判和清算,甚至严重危害到中国革命发展的这样一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这样一个而作的哲学著作。当时,党的错误的思想路线主要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路线,它主要的是针对革命领导权的一个问题。在北伐战争时期,它放弃了对革命领导权的把握,甚至压制工农运动,取消土地革命,大搞阶级调和,反对任何斗争策略,放弃革命武装,对反对派实行的是全面的一种退让。这样一种错误,它就导致我们对党的领导权的放弃,也最终在思想路线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另外一个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思想。这样一个左倾思想,它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一种经验,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神圣化,把共产国际的各种决议,甚至苏联经验神圣化。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两论”的产生同中国革命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也密切相关,也是为即将来临的抗日战争和争取未来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做思想理论准备,为全党提供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装。

体会三:“两论”是推动工作科学化的典范

(一)《实践论》的三大启示

《实践论》中提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工作中,按照实践论的方法有效地推动工作。

启示一:结合认知促进实践。在工作中,要用好间接经验,一方面,善于学习一切知识和理论,为实践做好认知储备。同时,反对空洞理论和只听雷声不见雨点、只听口号不见行动等行为。另一方面,善于学习前人的认知理论和运用他人的成功经验来改造客观世界,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比如,我们在起草经济工作的文稿时,可以学习一下中央、市委以及兄弟区县关于经济工作是如何抓、抓住怎么样等方面的文稿。

启示二:结合实践升华认知。在工作、生活中,不犯生搬硬套理论陷入教条主义错误,要避免不相信理论的指导作用只凭经验做事,从而陷入经验主义错误。比如,10月12日,举办了全区改革信息联络员培训会,邀请了市委改革办的处长和区委改革办的负责同志授课,不论是从思想意识还是工作方法上都学到了很多关于改革工作的理论知识,但不能照搬,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活学活用所学理论,做到举一反三。

启示三:结合经验知行合一。在反复认知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一项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拓展认知的广度和提升认知的高度不断完善认知,做到知行统一,为下一次的实践奠定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二)《矛盾论》的两大启示

《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启示一:做到未雨绸缪。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结合我们的工作,当着手一项全新的工作或者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局面时,我们不要盲目的用主观思想去判断,或者用轻易的以往经验拍脑袋办事情。在工作和目标达成的不同阶段都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及周围的变化产生新的问题,便产生了新的矛盾,要多考虑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或者目标的实施过程相对立的一面,尽可能的考虑到不同的细节,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对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问题有解决预案,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启示二:树立正确的人际观。《矛盾论》指出,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即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判断,任何人都有缺点,都要优点,只要客观、全面对待,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能够和睦相处、愉快相处。

5.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五

刘堃

按照报社党委创先争优活动小组工作的安排和要求,我认真阅读了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深受启发,《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6.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六

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误导了党和军队的革命决策,严重妨害着革命的发展。突出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实践的重要意义,而写出《实践论》。/r/n

《实践论》开篇就批判了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这是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况而得出的评价。同时,《矛盾论》又讲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全军;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内的部分先进的思想分子和革命战士根据马克思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以及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说明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教条化和经验主义。/r/n

在阐述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时,毛泽东首先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毛泽东承认生产活动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同时又提出了“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这样的一种观点纠正了一些人狭隘的实践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也为迷惑中的人们指明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向。/r/n

有人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确实如此。毛泽东在“哲学就是认识论”(1964年)就说过,“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r/n

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再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r/n

“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就认识而言,它是为实践做准备的,它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的成功与否既知行能否一致很重要的就是在于是不是很好的运用了认识的成果。古语云,“吃一鉴,长一智”若长一智的是别人,就有必要听听老人的意见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n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早在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对于这句话给了一个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邓小平上台后的一系列实践也证明了毛泽东当时的诠释是正确的,知行一致也在此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范例。/r/n

实践出真知。《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生活也是实践。人们是在学车的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体会到如何掌握方向、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将自己推向前方的;人们是在一次次演算、一次次试验后将卫星送上太空,把民族力量推向高峰的。/r/n

《实践论》是毛泽东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实践论可以给青年尤其是“80后”或成为“泛90”的当代大学生以重要启示和指导。在学习上,要多动脑勤动手,比如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一个个“哑巴英语”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在与人交往中,要真心诚意,客观的对待他人。以后参加工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参与。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才会知道葡萄不仅有酸的还有甜的,才能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做到知行一致。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以纸上谈兵的方法开展工作,只能造成挥泪的结局。知行一致,需要实践先行。/r/n

【相关文章】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r/n

——《实践论》读书心得/r/n

毛泽东的《实践论》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当时党内出现了两种妨碍革命发展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了推动革命的发展,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这种错误思想,从而著成此书。又因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名《实践论》。/r/n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r/n

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r/n

根据我个人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的结构是这样的:/r/n

一、介绍马克思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在写这篇文章时,他开始向人们说明:人的认识是由实践产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里简要介绍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并简要的介绍了认识论的主要观点。/r/n

二、进入文章的精华部分,比较详细的分析人的认识如何从实践发生,又如何服务于实践。这里,他认为认识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 对于认识的深入过程,毛泽东通过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对战争的例子,更加透彻的说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的逐渐深化活动。“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这里,毛泽东谈到认识的能动作用,即“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r/n

三、概括全文,从时代责任讲起,提出当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深层次的领悟事情的本质,也就是理论,才能更好的掌控事物。也就是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r/n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离不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r/n

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战争的认识等,皆是如此。/r/n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成功,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r/n

7.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体会 篇七

一、创设适宜的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 这样学生便会乐于接受所学知识, 进而快速掌握。

例如, 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 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夏季的一天, 一只美丽的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 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 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 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 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 它们找到了树叶、太阳, 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四个是一家人。同学们, 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它说得对不对?这样引入新课,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兴趣浓厚, 注意力集中, 并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动手操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为动手操作具体、形象, 便于建立表象, 能同时调动学生的手脑协同参与, 促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除此之外, 还能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 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 先请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移—移,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转化成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图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他们有的拼成长方形, 有的拼成正方形, 还有的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观察拼成图形的底、高、面积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 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实践证明, 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单纯讲解获取的知识更加牢固。

三、重视多媒体的应用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多媒体具有集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的特点, 它表现力强, 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是这样做的:综合考虑教学实际, 适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入境动情,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学, 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让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例如, 在讲授“七巧板”这一内容时, 笔者利用多媒体将七巧板的七块图形旋转、移动, 拼出学生熟悉的图案, 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到数学好玩,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活动

教学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与同学互相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 一定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后, 再组织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还要适时引导, 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因为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五、采用表扬奖励策略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表现的机会, 尤其要偏爱“学困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 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 在练习时,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教师奖励小红旗给学生, 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教师的奖励, 进入爱学、乐学的境界,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就会在无意中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 进而积极参与学习。因此, 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 充分地利用以上五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学会“学习”注重实践 篇八

摘要: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学习,但是如何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确是摆在我们许多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学习过程中的目标确立、学习方法制定和学习总结三个重要环节入手,阐述了学习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要注重与实践的相结合。

关键词:学习 实践 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

一、前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学习,学无止境。但是怎样学习,如何提高效率呢?对此,很多名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爱尔兰的剧作家萧伯纳曾说:“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从中不难找出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躬行”、“勤”“苦”“行动”,也即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学习。实践可以说是学习的必由之路,而提高学习效率也离不开“实践”,要学会学习,注重实践。

二、动力的源泉——确立学习目标

为什么要学习,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有了学习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我认为可以将其概括为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中都贯穿了一条真理,那就是不进则退,适者生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而方法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具体的学习目标的确立,离不开人的理想定位,或者可以说为了理想而学习。理想要分阶段实现,学习目标也是要分阶段制定。合理的划分阶段、划分层次,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提高学习的效率,既要“吃得了”,又要防止“吃不了”。在完成阶段目标时,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比较合理的划分方法。具体的划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自身能力、性格和兴趣,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二是要把握目标的整体性,在划分阶段的同时要注意内在联系的系统性;三是要有可操作性,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划分时间节点;四是要注意劳逸结合,给学习留有自主空间,时间节点安排合理,不能急于求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阶段目标完成时给自己设定一定的奖励,以此放松自己,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有了“目标”这面大旗,学习就有了动力,有了方向。

三、宝贵的知识——找准学习方调

那么,在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比如书城里,经常可以看到优秀成功人士向大家介绍自己成功经验的书籍或教育视频,多半内容是围绕学习方法的介绍,其实学习方法才是学习过程中最需要学习的知识,也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每一个优秀的学生必定有其成功的学习方法。优良的学习方法往往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大大削弱学习所带来的负面压力影响。反映在书本上的内容其实不是我们学习最关键的所在,或者可以说,真正的知识是不能用书本去描述的,同样的知识不同人去学习,其效果可能截然不同,这也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道理所在,而这种“知识”就是一种方法,一种适于自身的学习方法。好比一本武功秘籍给不同的人去练习,有人能修炼成功甚至有所创新发展,而有的人则一窍不通甚至是走火入魔。对此,我国古代学者早有明确认识,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孟子也曾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这两句话中的“器”和“巧”实际就是方法的掌握。既然方法不能依托于书本和师傅来传授,那么,怎么才能掌握呢,这就说到了学习的本质。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过:“实践出真知。”《培根论人生》中说:“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艺术,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从这些话中,我们稍加思考,就不难得出答案——实践。什么是实践,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其主体是自身。前面所讲的优秀成功人士向大家道出的学习方法,其实都是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如果我们照搬过来,会发现很多未必适用,当然也就未必会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功。学习方法的掌握,可以借鉴别人优秀的方法总结,但是主要还必须得依靠自身,在不断实践中慢慢总结积累。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惧怕实践,反而要自发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实践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学生时代经常遇到的练习、考试,其实也是一种实践形式。当然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方法。实践出真知,这个过程是无法跳跃且十分重要的。只有自身实践了,才能找出适于自身的学习方法,即才能“出真知”。

四、可贵的经验——学会总结改进

学习就是不停地埋头实践,这样就可以了吗?当然不行,学习不仅要需要实践,更要学会总结改进。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英国作家波尔克也曾说:“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必须要把实践与思考总结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学有所成。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挫折,这是在所难免的,有时甚至是必须的,但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惧怕失败,这是最为宝贵的经验。要学会在不断的失败中成长进步,其关键就是要善于总结归纳各种经验,不断调整改进,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在总结改进过程中,实践和思考也要有机结合,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为此,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恰当的安排必要的小结和总结,做到适时、合理、有度,这对于学习是极其有意的。一方面是时间上要合适,不能间隔时间太长,也不要太烦;另一方面是要有所思考,不能只是简简单单归纳收获。总结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实践与思考相结合的过程,脱离实践空谈总结,脱离总结只是埋头实践都是毫无意义的。

五、结束语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地实践和积累。由于个体存在差异,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做法,可以借鉴,但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因素。注意点滴积累和思考总结,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只要掌握了适于自身的学习方法,成功就会属于你,我们的宏图大志也必将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尚伟,张成.学习使人进步[M].解放军出版社,2010.

[5]齐景泉.从复读走进北大清华[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体会 篇九

____文 章

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服务于群众,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施政要领。群众路线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群众路线来自党的实践自觉,也来自党对实践认识的理论自觉。这是一个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点的再学习、再教育、再武装。这种再学习、再教育、再武装,既要着眼于认识层面,又要跳出认识层面,从确立信念、构建文化、知行统一等三个方面加以强化。

自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学习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编写的《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学习了省编写的《贵州省领导干部谈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学习读本》;学习了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提出的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并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生受鼓舞,很受启发。

对照起来,在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无处不在,不根除这些不良形为,将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将会动摇党的执政地位。2013年6月18日,总书记在中央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群众路线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性。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非常及时,势在必行。

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对照、查摆,再学习,再对照,再查摆,使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质观得到进一步的改造和升华。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吃、喝、玩、乐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得到揭制,广大人民群众点赞;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上班更准时了,工作更敬业了,深入工程,质量监督到位、到点;工作之余,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专研水利行业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把自身的工作搞好,把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搞好,努力实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质观。

文 章

10.矛盾论实践论学习心得 篇十

第一工程公司王东辉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3月发表的,文中系统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基本原理,重点强调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首次提出矛盾的普遍性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科学思想。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一个新概括,深化了列宁关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科学思想。

第二,对矛盾普遍性的科学内涵作了完整的表述。毛泽东指出,所谓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不仅指出了空间上的矛盾无所不在,而月指明了时间上的矛盾无时不有。

第三,对矛盾特殊性问题作了系统发挥。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系统论述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矛盾的特殊性,每一运动形式中各个发展过程矛盾的特殊性,各个发展过程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各个发展过程在其不同阶段上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各个阶段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分析复杂现实矛盾的逻辑体系。

第四,创造性地阐明了矛盾不平衡性理论,即关于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理论。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明确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关于矛盾不平衡性的科学理论,指出这是矛盾特殊性在矛盾地位上的表现。他还把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明确地抽象为哲学概念,并对它们的科学内涵作了明确规定,对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所有这些都是对唯物辩证法思想宝库的新贡献。

1937年7月,毛泽东写的《实践论》,集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突出强调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重大作用。《实践论》在许多方面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

第一,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系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本质。

第二,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对认识过程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两次飞跃”的著名论断。毛泽东不仅科学地论述了实现第一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和方法,而且特别强调第二次飞跃即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飞跃的重大意义。

第三,第一次对人类认识的总规律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这两篇论著为我们党确立了科学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为延安整风作了理论准备,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它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在改革开放初期,它“指引我们夺取现代化建设的胜利”。今天,我们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这两篇光辉论著,对我们的实际工作也同样具有灯塔般的指引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感觉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常常没有较好的办法。有些问题出现以后会感觉到如临大敌,惊慌失措。其实,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对任何问题的出现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换个角度去看待它,就会有正确的解决办法。比如某个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某个质量通病迟迟得不到解决,这种问题的出现当然会对工程质量带来影响,但是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运用矛盾论的理论来分析问题,就能感知到我们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而不仅仅是“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这种表象。就能够从管理制度、方法、能力等多方面着手,从根源上解决形成这个“质量问题”的深层次因素,从而进一步提高质量水平。

同样的,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可以运用实践论的方法,质量管理方面的PDCA循环就是这个理论的实际应用。通过对问题的调查研究,运用排列图、关联图、因果图等管理工具分析其内在关系以及各种关系因子对问题产生的影响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实施验证措施的效果。再通过实际应用的情况,不断对措施进行完善。实践,认识,再实际,再认识,循环递进,“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通过这种循环递进,实现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的提升。

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既然矛盾不处不在,既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那么在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上就要坚持多从事物内部找原因。矛盾具有同一性,可以相互之间转化,也就是说,矛盾既具有积极的内核,又具有消极的内核,其结果之所以不同,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对待,去处理。只要把握行当,处理有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们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就会减少矛盾、化解矛盾,转化矛盾,促进和谐。

矛盾是开启科学思维的“钥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科学思维的“钥匙”。因此,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也就是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相来面目,有利于加深对事物内部规律的认识,实现科学思维、立体思维,这一条用在我们建筑施工管理中也同样适用。

矛盾是推动工作创新的“动力”。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是《矛盾论》告诉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我们正是坚持对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才推动了一项项工作的创新。因此,只要在工作中善于捕捉矛盾,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剖析矛盾,善于利用矛盾,就一定能够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矛盾也就是生产力。

《实践论》中关于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实践,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积累工作中的认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我们要注意需学习他人的经验,采取拿来主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帮助我们工作的完成。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正确的认识,就得对现实事物充分了解,且感觉深刻而丰富,才能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际操作中,又要根据改变了的现实情况,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方案,以期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得到预想的结果。目前我们面临一些困难,有困难就有机遇,克服困难,把握机遇,不凭空想象,脚踏实地,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工作就会有进展出成绩。

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我们反对思想上的顽固保守,也反对空谈盲动。我们要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并且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就会从不懂不会到少懂明白,再到清楚明了,做好工作。

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认识、学习、提高,最终达到对事物的准确把握,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上一篇:开心果作文400字下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与合数》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