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逝去的青春日志

2024-09-10

致逝去的青春日志(精选7篇)

1.致逝去的青春日志 篇一

逝去的青春我们踩着80的脚步,看着00的影子,在这个新的21世纪奔跑着。有人说我们是一群活在电脑桌前孩子,摆脱不了网络,说我们不求上进,太过懒散。总之我们遭到了很多很多有名的没名的人的批评。可是我们也有梦想,虽然叛逆,虽然倔强,可是我们依旧的选择坚强。可能我们做不到你们嘴中的苦,因为这不是一个靠着耕地和种菜的时期,时代在进步,我们有了新的观念和主张。你们是那个60和70年代的缩影,而我们是90年代有志青年。我们不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我们没那么娇生惯养,我们按照你们的方式去生活,都快忘记我们曾经稚嫩的嗓音说出的梦想,我们每天过着家学校家学校的生活,都快忘记我们的兴许爱好是什么。可我们从没放弃过,我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不服输,我们努力地在这条艰苦的学业道路上拼搏。只是你们曾经用的是体力,我们是脑力而已。提到90后,总会想起非主流,而这时老一辈的人会说,不要学那些孩子染发化妆,整天不学好。可是这不能说明那就是坏孩子,我们依旧敢爱敢恨,敢作敢当。有时坏孩子的形象只是想引起注意,有时我们的难过伤心永远会被认为是幼稚,而我们只有去扮演你们眼中的“坏孩子”。为什么有很多被人称“高智商低能儿”的人出现,为什么一个大学生连衣服都不会洗,牙膏都不会挤,这时该好好反省的并不是我们,而是你们这些大人吧。为什么现在谈恋爱的孩子已成为很现实的一部分,是因为大人从没告诉我们爱是什么,才会让我们觉得很新鲜,没人教我们,那我们就只有亲身体会,很多人一定这么想吧。有些跟我们一样大的孩子堕落了,可是他们堕落的是人,不是心。他们内心的那份铿锵,那份善良的气息依稀尚存。现实的残酷不停地充斥在我们的耳边,我们用我们无力的双手去守护属于我们的一片天。可是太过瘦弱的身体经不过强大的力量,我们的天空黑暗了,我们没了方向,找不到了目标,因为我们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天真,等待我们的只有虚伪,只有欺骗。越长大越孤单,我们不敢去交朋友,因为大人们总说不要被坏人骗了。我们在自己小小的圈子里,像个井底之蛙,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渐渐地我们被埋在作业当中,说什么减负减负,结果越减越负。老师们打着减负的旗号,给我们不断增负,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学习。在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时,我们只有让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就像我们这些孩子能做的就只有去适应这个社会为我们创造的一切。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没有到达的终点,岂能在半路就返航。我们的幸福只是表面;我们的笑容只是为了掩饰悲伤;我们虽有坏坏的外表但也拥有善良的内心;我们舍不得东西,却为了别人说已经够了;我们抬头仰望天空,只为了不让泪水流出眼眶……我们爱叠纸飞机,因为它是载着我们的希望飞走的,我们希望它永不坠落。我们在这青葱的岁月里,想留下写回忆,然后多年以后,我们笑着说我们不曾后悔。所以请不要阻止我们,因为我们只是以我们的方式用青春度着青春。在这个飞扬跋扈的时代,我们这些桀骜不驯的90后用自己的方式,在这条坎坷的道路上,努力奋斗着,因为我们有梦想……

2.致逝去的青春日志 篇二

关键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景别,色彩,音效,配乐

公映于2013年4月日的国产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文简称《致青春》)在全国各大院线上线之后票房全线飘红,在首映之后的12天内取得了超过5.2亿元的票房,并最终将总票房定格在了7.12亿元人民币上,收获颇丰,在口碑方面,无论是大众认知,还是业界态度,也都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可谓是在票房与口碑上的双丰收。本文目的旨在从视听角度分析《致青春》票房大热背后的原因。

二十世纪初叶,意大利的诗人卡努杜曾经在电影尚处于萌芽阶段的时期就发表了其著名的电影艺术理论《第七艺术宣言》。在《第七艺术宣言》中卡努杜认为电影是一种“动的造型艺术”,(进行注释)电影这一艺术门类囊括了“静”的和“动”的艺术,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是一种“综合的”的艺术。从卡努杜对电影艺术运动的造型性,动静结合性以及兼具时空属性的特点的强调,我们可以看出,电影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显著的特点正在于电影所独有的运动画面上。

好的电影作品不仅能通过最直白的人物对白、情节设置和故事内容来完成表现功能,更应该能够运用电影的镜头语言来传情达意。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条缓慢的长镜头可能就是一颗疲惫思归的羁旅之心,一个高曝光的暖色镜头也许正象征着人物舒适惬意的愉悦之情,正如电影剪辑与叙事手法的探索先驱大卫格里菲斯所预见的那样:“电影在未来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世界性的语言,凡是看到的人都能理解。”

《致青春》正是很好的运用了包括电影画面在内的众多电影影视语言来传递意境与情感,从画面造型中抽象出了可干直观的艺术形象,升华了作品内在的精神思想感情与价值取向,进而使观众能够领会到相对高层次一些审美体验。在造就《致青春》票房大热的方方面面的原因中这一最触及电影艺术本质的一环是相当重要的,这个要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本片的品质。

从这个层面出发,将《致青春》与在上映日期以及题材选择等都比较类似,同时也在华语电影市场内引起了观影与讨论热潮的另一部台湾产电影《那些年我们的一起追的女孩》(在下文中简称《那些年》)相对比,从电影画面最基本的单位——镜头上就能明显看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就一般意义而言,镜头是一部电影叙事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相当于写作中最基础的短句,同时也是电影摄影中最小的单位。其定义通常公认的是指观众在影院中从银幕上看到的始于一幅画面直至转切至另一幅画面之前的部分被称作一个“镜头”。镜头所包含的影像要素可以分为:景别、光影、色彩和构图以及镜头的运动等等。

景别在电影观赏过程当中常常为观众所忽略,隐藏在后台,其实正确的景别运用对电影的叙事和表意都有重要的作用,还能引导观众进入影片所预先设置的情景当中,更加便于影片思想和情感价值取向的传达。景别可以大致地根据所记录的人或物或环境在影片画框内所占的比重,由小到大地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以及近景,加上表现所摄物体局部细微特征的特写景别一共五种。在《致青春》影片的一开场的一小段主角的奇幻梦境作为一个杂耍蒙太奇抓住观众注意力,以使观众更好地进入影片的预设情境之后,正式进入电影主要情节叙事的部分从影片的第三分零六秒左右女主角郑薇从火车站出发前往自己的大学处开始,此后一直到影片约七分十七秒处主角郑薇进入女生宿舍为止,期间虽然经剪辑多次,拍摄角度也由仰拍转换至平拍乃至俯拍,并有数度视角切换,人物和环境也发生了增减与变化,但明显可以看出景别始终是标准的中景拍摄。

使用中景拍摄的好处在于在保证了演员表现空间的基础上也能不遗漏必要细节,同时完成了影片在一开始在人物和环境两个方面上对观众进行交代的创作意图。更为重要的是,影片开始的这段长达数分钟的单一景别拍摄手法的使用正好拉开了《致青春》这样一部时长超过两个小时的长剧情片的序章,形成了良好叙事节奏的开端。剧情长片的叙事节奏某种意义上可以与以情节铺陈为主的古典主义小说相类比,电影开头的中镜头距离适中,比起全景和剧中人物关联更密切,又没有近景和特写那样显得过分的亲密和私隐,总体效果不会非常疏远或太过靠近,逐步带领观众进入这个光影所编织的世界,正如小说开头普遍采用的铺陈叙述,娓娓道来,向读者一步步地介绍字句构成的世界中的人、事与物。如果按那句烂大街的形容电影的话:“电影是造梦的机器。”的说法,那开场这段中镜头就是进入梦境的过渡隧道,用最合适的距离暗示了观众:这场梦境即将开始。和《致青春》的注重叙事节奏与策略所不同,同样涉及校园题材,但是内容更加年轻化,时间跨度较小的台湾电影《那些年》则选择完全不同的景别拍摄来处理开场的镜头。《那些年》在一开场就使用了近景镜头甚至是特写镜头来拍摄男主角柯腾在家中生活的场景,然后才转换到中景解释整个电影的环境,而进行叙事和矛盾设置则要到电影进行到更后面才会用男主角柯腾和同学一行人上学情节的全景来对观众完成交代。

由于两部电影虽然在题材上有类似的地方,但风格和主旨都有明显的较大不同,采用何种景别进行拍摄其实难分孰高孰低,但是比起主题轻松,内容跨度较小,时长较短的《那些年》在景别选择上的略微随意,《致青春》在景别处理上的工整严密从甫一开始已经可见一斑。在电影发展到后半段,从电影一百一十二分钟开始,女主角的朋友阮莞在慌忙中赴其男友约会打算共同观看演唱会而不停奔忙以致到最后遭遇了车祸,这一段戏份仅有一分钟多一些的长度,却使用了高频率的蒙太奇切换,在阮莞和其男朋友赶路的不同近、中景间来回快速剪辑,在烘托人物焦急心情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物所处环境中交通状况车流如织的危险局面,在感情色彩和情节伏笔铺垫上都为即将到来的车祸情节进行了最好的准备。而当车祸发生之后,镜头又拉远到表现其尚不知情的男友在演唱会门口独自等待阮莞的全景镜头,从侧面暗示了阮莞遭遇不幸的事实,也从前面紧迫的中近景中抽离出来,给观众以空间感受人物哀伤的感情色彩。这一段戏份,景别配合剧情情绪,紧张急迫的心情使用逼仄的近景,凄凉哀伤的心情则选择意味深长全景二者相得益彰,不禁令人喝彩。《致青春》景别随情转,不论远近都联系着人物的命运与感情色彩,镜头景别的选择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记录情节,而是围绕表现主题和传递精神价值进行运用,成为了导演与摄影指导表意的有效手段,这种电影化的艺术手法成就了《致青春》取得票房大热的艺术基石,导演赵薇与摄影师李然的匠心与巧思表现的淋漓尽致。

电影导演往往又被称之为“光影魔术师”,电影艺术本身也有“光与影的艺术”的雅称,在电影镜头中的摄影用光可说是电影最为重要的基石。撇开极少数先锋派的实验电影之外,自1895年电影诞生伊始,电影艺术就始终与摄影的用光紧密相连,用光就是电影画面存在的物理基础,正如我国著名的摄影艺术家、理论家葛德所言“(电影)有了光,画幅之中方能呈现出空间与物质的视觉上的形象,方能展现出它们的形态、质感以及颜色。”

而自从上世界三十年代以来,彩色电影正式进入电影艺术的殿堂,就受到了所有人,不论是创作者还是普通观众的一致青睐,连德国诗人歌德也曾留下过“一切生物都向往彩色。”这样的句子,自此摄影中的色彩元素就成为了和用光相辅相成的摄影要素,共同成为了后来的电影人探索电影记录与表现特性,审美和教育功能的可能性时手中最重要的“武器”。

在《致青春》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到导演与摄影师在用光与色彩的把控上明显地表意化、艺术化倾向,当然,出于商业化的考量,影片不可能像先锋表现主义电影那样使用过分夸张,明显有悖于真实世界的光影和色彩的布置,不过其自觉的人为加工还是非常清晰的。

这种通过光影和色彩的加工达到传递主观情感倾向,感染观众的技法在从影片第四十九分钟五十秒处开始的女主角郑薇所在大学的文艺汇演情节中有最为集中的体现。在这一段情节中,最先上台表演的是由女主角的情敌领舞的健美操团队。当健美操团队表演时,表面上看,影片使用了色调温暖的橙色打光,同时光线的强度也比较高,曝光很充足,摄影师希望传达和烘托的感情是积极正面和阳光的。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用光的方向奇怪地只采用了强烈的脚光,一般情况下必备常用的正面光和顶光却不见踪影,再加之使用的是强度极大,层次尖锐分明直射光,单一光源集中在女主角情敌的脸上形成了对比明显的阴影和高光区,看似暖色的色调反而使之更加的妖魔化,从这个镜头还可以看到一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影子。反观女主角郑薇上台表演歌唱时,同一舞台,前后不过几分钟的灯光效果却似换了人间,正面光、顶光、前侧光、侧光……全都开齐了,将郑薇衬得好似天女下凡。这种对光影和色彩娴熟运用,大大加强了这一情节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为影片增色不少。

再看《那些年》的用光却普遍使用常规打光,不仅在同一情节或者场景内部缺乏变化,即使是将电影的感情基调发生强烈变化的前后部分进行对比也不难发现二者的用光其实变化不大,多数只是根据再现场景真实的需要进行的一般打光,还原了真实,光影和色彩却极少参与到传情达意中来。

还是不得不说,《那些年》因为偏喜剧的电影风格和营造浪漫氛围的需要,保持一致的用光风格其实是可以接受的,但也从一个侧面衬托了《致青春》在镜头语言上的成熟,以及导演和摄影师驾驭复杂题材的不俗能力。这样成熟的镜头运用保证了影片的品质,随之也保证了影片的口碑和票房。

就电影艺术的物理基础而言,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即诉诸于视觉器官的图像和诉诸于听觉器官的声音。二者一道构成了电影艺术的视听语言。而电影的声音元素传统上可以分为“人声、音效和配乐”三种。因此配乐和音效的运用对《致青春》能够票房大热也是功不可没的。由于人声在影片中只是常规还原现实,在此就不加以赘述了。

音效通常又被称作“环境音响”,根据声源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自然音响”和“环境音响”;根据收音技术分类可以分为“同期录音”和“拟声”。在早期电影的创作中同期录音的占音效的比例相当高,由于技术原因,后期拟声只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用。但录音设备的更新,电脑后期混音。声音特效软件的成熟,加之对音效参与叙事和烘托情感基调的需求增加,拟声的比例在不断的地上升。

《致青春》灵活运用了现场录音的真实感和拟声的表现性,达到了音画的融洽配合在完整地还原电影真实的同时,也很好地参与到了以声传情,声画交融中来。

影片进行到第八十七分三十秒左右时,女主角郑薇得知男友陈孝正即将弃自己而去,伤心欲绝几近崩溃。这时,郑薇来到学校附带唱歌机的餐厅,正值晚餐,满堂热闹欢呼的场景,但此时电影所配的音效不是同期的录音而是郑薇内心悲愤的独白和哀伤的配乐,餐厅里的人声只在混音中以极低的音量出现。这个桥段很好地传达出来了人物内心的伤心愤懑,声画在此处的不同步反而显得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此外,在影片的第七十八分钟处,女主角的室友朱小北遭遇在超市不白之冤后由警卫室返回超市,将超市一通打砸泄愤的情节中,朱小北最后用椅子将超市玻璃窗打破达到了这一段落的情感爆发点。和情感上的爆发相对应的,在这一段落中的音效几乎全程采用拟声,特别是最后椅子砸破大玻璃窗时,观众能够感受到椅子呼啸而来,自远至近逐渐变大的音效,到最后椅子打破窗户时音量到达峰值,情感的累积也在这一刻得以完全爆发。这一段如果使用同期录音是很难达到这一身临其境的效果的,拟声反而达到了艺术的“真实”。

这样例子在近两个小时的影片中不胜枚举,这些音效上活用同期声和拟声,兼采音画同步和音画错位两者所长的小细节就像巨轮上繁密的螺丝钉,可能不太引人注目,但实在是《致青春》这艘巨轮在波诡云谲的电影市场上远航的重要保证。

不同于最初对电影音乐只是“电影附庸”的认识,在当今的电影市场上电影配乐的地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长足进步,不仅在电影的内容上可以帮助主题的传达,起到渲染情绪,升华价值观的作用,还可以为电影的营销宣传增添一份助力,吸引公众的注意,电影的配乐在目前的电影工业中已经成为了十分突出的重要一环。《致青春》选用王菲演唱的歌曲《致青春》(全称)作为其主题歌也乘上了电影配乐迅猛发展的东风。拥有了天后王菲的火爆人气和超高关注度,《致青春》自然获得了更多的眼球,自然也吸引了更多观众买票进入电影院。而王菲也借此保持了自己的人气和受关注度,可谓是双赢的一步棋。类似的著名歌星献唱受关注影片主题曲的行为,其实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中早已司空见惯,这次《致青春》选用天后的歌曲作为主题曲也是国产电影向好莱坞电影学习靠拢的可喜转变。从最终的效果来看,这场音乐与电影的联姻,对《致青春》的票房大热还是帮助甚多的。

这些创作环节上的良苦用心就是《致青春》以六千万元的成本博得超过七亿元票房,口碑一致叫好背后的原因。

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篇三

美剧《绝望主妇》终于在第八季完结了,大云的QQ签名更新为:Goodbye美景镇的主妇们。当这些可爱的人陪伴我们从大一新生也变身成为主妇才恍然意识到,我们已经毕业4年了。好怀念大学时姐儿几个群居在一起每天吐噜每天看主妇的时光,一切仿佛昨天,一切近在眼前。仿佛阿光那句“以后一定要像Lynette Scavo一样多生娃,至少仨”的豪言壮语刚刚在耳边飘过,而时光却迅速把我们从女孩变成了女人,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曾经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曾经的青春和过往,gaby说,我会非常非常想念这一切,非常非常想念你们。我们又何尝不是呢?阿光说她前不久回学校了,辅导员蒋老师已经不在文传系了,四食堂的鸡肉块依然就给那么几块,北门的米线店停业了,荣鹏糊饼依然爆满排队……还清晰的记得大学开学的那天满怀期待的心情,可惜的是,那段时光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在记忆中追寻。

大学,在攫取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收获颇多,比如友谊,比如爱情。毕业季,校园里,总是弥漫着温馨而伤感的离别气息。在你焦头烂额地发简历,惴惴不安地等待用人单位的回应,在烈日下奔命寻求一个饭碗的时候,你是否也同样得面对这样一个难题:“毕业了,我们的爱情怎么办?”

永远都忘不了为了闺蜜NaNa在深夜的篮球场嚎啕大哭的画面,当时的男友一直暴躁不厌其烦地追问我是为了什么?他那些所谓“不值得为了朋友怎样”的安慰对我一点效果都没有,他永远都不懂女人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如烈酒般爽烈,他永远都不知道我是多么恨透了那个深深伤害了闺蜜而我却毫无办法的苦闷与委屈。也是那一次,证明了我和他是多么的不合适。青春年少时,你或许一见杨过而误终身?又或许你寻寻觅觅的良人还不曾出现。很多东西,例如青春,似乎本来就是会失去的,失去了便不是灾难。

也许你曾经把最好的青春都灌溉在某个男孩身上,用尽了笑和泪,让爱萌芽,虽然最终也没开出一朵花,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即使没有他们,我们的青春也不会永垂不朽。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在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4.致逝去的青春日志 篇四

有人说青春无悔,其实那不过是一句美丽的口号,青春注定有悔有憾。虽然青春已足够美,但我们都会相信,假如时光能倒转,青春可以更美。一切都来不及,青春终将在不经意间,在挥霍中逝去,那留下的遗憾与悔意,在若干年后化作一声轻叹,一段追忆,一曲离歌,一种美丽又疼痛的情怀。

这就是郭燕新歌《致青春》所要表达的。“爱已过往,不如将执着放一放”,是情歌吗?是,也不是。青春,注定与爱同行。没有爱的青春,是虚度的,也是黯淡的。有无爱的青春吗?没有,在青春岁月里,每个人都会毫无例外地爱上谁,一个,或几个,真实的,或虚幻的,浓烈如酒的,或矜持婉转的。“爱如烟火一样绽放,绚烂了年轻的时光,短暂的美丽有淡淡忧伤”,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却又无限渴望爱情,爱并伤害着,珍惜又挥霍着,注定了青春是一次极度绚烂过后的散场,美丽又残酷,浪漫又忧伤。“那一眼繁华的风光,那一段年少的痴狂,岁月模糊了青春的模样”,爱即痴狂,年少的我们如何能冷静地,去规划去设计一次爱的意外遇见,或遇不见?

从“忧伤情人”,到“蓝色中音”,再到“黑胶情怀”,郭燕的音乐其实始终没有远离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只是不断地在变换着视角。苦情歌时期,她陷入离愁别绪中,悲鸣着《我的爱回不来》,低着头顾影自怜,心中难舍旧日《刻骨的温柔》,孤独反复《戒爱》,喟叹《红尘殇》;《天空之城》时期,她开始抬头仰望,找寻纯美憧憬,目光澄澈,淡淡忧伤;《佛说》时期,她微闭双眸,观望《莲心》,聆听《花语》,细细领悟,找寻一种超然、淡定和解脱;这一次,她用《致青春》做了一次勇敢地回望,不在意“也许我们早已经改变”,一心找寻“慢慢流逝的华年”,不在意青春岁月早已渐行渐远,不在意“到最后只剩下孤单的吟唱”„„

有些逝去,意味着我们的老去,《雁归来》需要春暖花开,转身回望需要直面残酷的勇气。

5.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篇五

回忆:

那一年,因为我的不成熟 幼稚的以为自己就是gay,以为、这辈子都不会离开那个女人,竟然苦苦折磨了自己将近1.年当为LXL这男人付出了一切以后,才发现 真正的爱原来是真的真的可以不顾一切的。四个月的相处,才明白想念一个人的滋味是多么的痛苦。说我不懂珍惜,还是不够成熟,当他说以后别再找他的时候,竟可笑的以为他是骗我的。分手那晚、我无助的蹲下抱着自己哭得撕心裂肺。而噩梦也就从此开始了……

劲爆的嗨歌,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下,人们扭曲着身体,就像吸血鬼般疯狂的吸食着白色的粉末,喝着五颜六色的水。我还记得她说:来吧,喝下去以后就不会再这么难过了。只想不要那么难受的我 毫不犹豫喝下去了,从此、每天每晚,从不停歇wan得昏天暗地,就算明白身体已经到了极限 还是不想停下…

整整3个月,直到遇见他(LZW ),羞涩的脸孔和表情让我内心渐渐平复,误打误撞的就在一起了。以为都只是玩玩,可一切的一切却让自己无可自拔。

因为做错了一次,便让他家人无法接受。为了可以和他一起,我慢慢戒掉了一切,远离了所有曾经一起同甘共苦的朋友,远离那个是非之地。只为他变乖。一起一年多了。我很爱他,可是我知道我们没有未来。就因为那一次错误,我失去了未来可以跟他在一起的权利。

6.致逝去的青春说说 篇六

一、青春是一个永远聊不完的话题,校园永远在那里一动不动,时而沉寂时而欢腾,我们心甘情愿把自己的青春埋葬在校园里,每个角落都有青春的气息,抬头看看藏满秘密的天空,浮动的白云,满怀壮志去寻找我们的另一片天空,白昼,黑夜亘古不变。

二、我想飞,带着我的灵魂,带着我的梦想,带着我的过去,带着我的青春,飞到那遥远的一角。飞到荒芜人烟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飞到古老的埃及金字塔。飞到残垣不断的古巴比伦花园。飞到波涛汹涌的黄河水里面……

三、青春,我只想对你说,曾经我没有珍惜你的存在,虽然你现在已经离去,但你一直活在我的心中, 因为这样我才能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珍惜当下身边的任何人和光阴,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再去后悔,再见了,青春,来吧,即将到来的生活,我要学会勇敢的面对你们!

四、如果,我是说如果在给点青春,我会重新拾起那沉睡的梦,我会勇敢的去追求。用火热的心驱走那陈寒意,带来希望和温暖。善待自己的青春吧!别在让它在为你哭泣。

五、总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忘了你,反正不是心理的男一号,忘了就能忘了。先忘了你的样子,再忘了你说话的声音,随后忘了你擅长笑,或是喜爱笑,忘了你穿过灯光慢慢由混浊变清晰,忘了我在你心目中变换反复的样子,忘了你说过的话。像飞鸟忘记气息的沼泽,犀牛忘记夏天的味道,失去双腿的人忘记曾经健步如飞,地狱的人忘记天堂多么美好。都能忘记了。现在不行,以后也可以。如果以后也不可以,我们总有比以后更以后的以后。那些终将走向自己的未来里,我们可以期待它把一切的记忆都带走。

六、青春,在嘲笑着我们。它嘲笑我们不懂得珍惜,嘲笑我们的世俗,嘲笑我们的懦弱。我们或许有无奈,但在青春的准则下却容不得你为自己便解。我们只能看着它带着鄙夷的目光,在有生之年里离我们远去。

七、我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迹,而不可逆转的走上了另外一条路,是好是坏都无从说起。

八、不可逆流的时光啊!总让人不得不抛弃昨天,面对今天。当我们暮然回首的时候,童年没有了、少年没有了,不管我们有多么留念,有多么不舍得。失去的总是美好的,可那是曾经啊!岂容我们去改写?昨日不可回,那就好好珍惜今天吧,拍拍身上的尘土,拂去悲伤的眼泪,笑对今天吧。

九、夕阳下,童话一般的世界。

十、那个花季,我送朋友离去,小路静静地向前伸展,偶尔也有太阳雨飘起。

十一、初三,青春年华,我们有梦想与激情!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们敢拼,我们赢得起!哪怕撞得头破血流又何妨!青春的路上我们绝不彷徨!

十二、自信的力量很大很大,它不仅使花朵开放,鸟儿飞翔,万物生长,更会使一个自卑的小女孩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我找回了属于我的那抹光彩的自信。

十三、发黄的日记挥写着悄逝的流年,悄逝的流年却挥不去发黄的字迹。

十四、岁月无语,青春有言,时间无声无息的带走了多少人的青春与生命,青春真真实实的映照了多少人的苍老与无助,岁月永不会支付任何人的青春,然而青春却给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与悔恨的交响曲!

十五、岁月如歌,恍如梦,年华似水,犹如烟。黄浦江边看时间随江水匆匆而过,忆起逝去的年华。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梦里梦外、似水如烟,生活平淡的像白开水一样无味。

十六、青春是太好,好到无论你怎么过都觉得浪掷。回头一看,都要生悔。

十七、青春期的.我们是一个懵懂的青年。我们在欢声笑语中畅饮未来,在花开花落中谱下宏图,在悲欢离合中度过难忘的今宵。我们需要一盏明灯,我们需要一对翅膀,我们更需要青春的誓言。

十八、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十九、因为是血肉相连的亲人。所以许多话反而就成为禁忌。交流是羞耻,亲近是羞耻。唯有通过相互苛求和中伤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才是理所当然。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二十、青春,仲夏盛开的火红石榴花;外形无比绚丽,不为炽热,害怕寂寞像盛满豪言壮语的金?léi),承载了太多,太过于娇艳,以至于被从玻璃镜折射出来的光芒折煞了自己,青春,待续的代名词。

二十一、其实,青春就是这样,不听劝,瞎折腾,享过福,吃过苦,玩过票,碰过壁,使劲折腾,折腾累了,才发现自己转了一个大圈儿,却又回到了原地。可是,却从不后悔,也并不埋怨,因为不转这个圈儿,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地”在哪里。

二十二、舞动青春,让我们在欢快的节拍里自由驰骋!舞动青春,让我们一欢乐的心态,充足的准备迎接中考!舞动青春,让我们鼓起勇气,一起走向成功的彼岸!

二十三、雨下个不停 那些充斥在雨中的气息 刷新空气中的腐朽。

二十四、回望青春,或是初冬暖阳,或觉是道明媚的忧伤。分享一些关于青春的句子、关于青春的唯美句子 ,为将要到来、正在经历、或是已经逝去的青春,举杯,致敬。

7.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篇七

“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

这场青春之行开端于一个大学的女生寝室,四个女生,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梦想,当然最后,有的人梦想实现了,却发现那个一直追逐的梦,并不像自己编织的那样美好;有的人梦想破灭了,选择与过去一刀两断重新开始,内心的柔软也被坚硬取代;有的人在梦想面前止步了,只让留下的人永远回忆这份美好;有的人倔强着一次次跌倒,仍在现实与梦想中挣扎着前行……

郑薇这个姑娘,赵薇仿佛是在纪念自己的青春,所以让女主角成为了“小燕子”附体一般的疯丫头,为了儿时的愿望考到了青梅竹马林静所在的大学,幻想着穿上水晶鞋变成公主,与自己的王子林静生活在一起。可是怎会想到,林静因不愿面对他们父母间的一段“婚外情”而躲避自己7年之久,一场初恋还没开始便无疾而终。陈孝正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初恋,只是因为单纯地喜欢你,愿意死皮赖脸地粘着你,愿意为你拒绝富家子的追求,愿意与你一起受苦……可是最终换来的却是又一次的背叛,为了前程,陈孝正选择出国深造,甚至为了上位,可以利用一段婚姻,留下来的郑薇,终于在走出青春以后大彻大悟:我们的青春中,都有一场奋不顾身的付出,但是最后,它让我们明白,其实,“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

阮莞是大学里众多男生心中的女神,美丽、优雅、端庄却遥远。每天,室友们都羡慕嫉妒恨地替她收各种情书、鲜花,而她却像一朵孤傲的玫瑰,竖着身上的刺,只為守护着与男友黄明之间的爱情。面对男友的背叛,她可以冷静地陪着那个女生去堕胎,即使自己一个人躲在火车上撕心裂肺地哭,最终还是选择原谅。步入社会,黄明的懦弱终于让她心死,在与别人结婚的前一天,为了祭奠这场感情,阮莞决定赴最后的Suede乐队之约,却在途中遭遇了车祸。阮菀是一个纯粹为爱而生的女人。从生到死,为爱付出,为爱牺牲,换来的却是独自躺在冰冷的遗体车上。

与郑薇和阮莞相比,黎维娟要简单得多,她出身低微,想靠上大学来改变命运,她的梦想就是简单地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她奉行“人往高处走”的法则,所以对于前来探望自己的老家的“男友”说,我们以后就只能是同学。看似现实,看似势利,却也是她最真实的想法,最后她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嫁给了一个50多岁的男人,过着穿金戴银的奢华日子,但是她也要奋斗在与老公的前妻和两个不听话的继子的纠葛的水深火热之中——有得必有失。

朱小北的故事只是一笔带过,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体,假小子的样貌,整天抱着篮球,看似乐观没心没肺,其实内心充满了细腻的纠结,她没有因为自己的姐姐卖包子供自己上大学而自卑,却因为被误会偷超市的东西而暴怒砸了人家的店,最终被迫辍学。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或多或少会有朱小北式的纠结,只是导演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它爆发出来,而我们大多数人选择藏在心里,因为有一天,成熟会让我们学会隐忍和承受。小北最后选择和过去彻底决裂,她化名刘云重新开始了她的生活,即便遇到曾经的同学,也不愿相认,因为其实对于自己身世和过去,她始终是介怀的。

相对这四个典型的女生,男生在整部片子中似乎成了辅助的工具。是林静的逃避和陈孝正的放弃成就了走入社会干练成熟的郑薇,其实两个男生的选择虽然对女生略显残酷,却都让人能够理解,林静回来找过郑薇,但是却看到了她向陈孝正表白的那一幕;陈孝正看似高傲,却难掩内心的自卑,女生愿意与自己一起受苦,但是他不愿意,他的离开,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是对郑薇爱的体现呢?其实我私心地认为,郑薇与陈孝正没有谁对谁错,如果留下来,男生要放弃前程,如果离开,女生要失去爱情。人们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还是那句话,“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反而老张是整个电影最大的催泪点,一直当着神秘的痴情送花人,整日吊儿郎当却是爱得最纯粹的一个,不牵扯前途名利,也不妄想占有侵犯,一束墓前的满天星,一句“我甘愿做你的配角”,引得全场一片啜泣声。

很喜欢影片的结尾,回到那个海洋馆,回想当时的场景,看着郑微高兴地奔向陈孝正的慢镜头让人不禁唏嘘,本是分手礼物却用一个浪漫的求婚谎言去实现的,也许陈孝正是在欺骗驯兽员,欺骗郑薇,亦或是欺骗自己:真想给你一场浪漫的求婚,可是有时也是身不由己。

《致青春》引发的是一场回望。郑薇说: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是我不愿意同意的。回望青春,总是有那么一点点遗憾,如果当时能够勇敢一点,如果当时能够坚定一点,如果当时愿意豁达一点,如果当时愿意承认自己错了,愿意改正一点……那么我们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番模样。所以说“致”不如说是“祭奠”。因为编剧、导演、甚至原著的青春,仿佛已经死了,这样的青春观太过颓废悲观,我更喜欢几年前《老男孩》对青春的致敬,青春是热情,是好奇,是勇敢,是尝试,是不信邪,是不放弃。如果在这场回望中,我们懂了些什么,那么何须回去,何须忘记,又有什么来不及?青春应该是一株火苗,只要一直呵护,它就可以一直燃烧到生命的终止。

上一篇:空调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下一篇:英语翻译硕士考研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