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创新 确保安全生产 促进转型发展(精选5篇)
1.坚持改革创新 确保安全生产 促进转型发展 篇一
p2p人人贷坚持创新 促进中国金融改革
成立四年以来,p2p人人贷保持了高速发展,正是p2p人人贷在平台自身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成果体现。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p2p人人贷成交总量已经突破28亿,成为P2P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平台。
由于我国的征信体系发展滞后、信息碎片化严重,p2p人人贷机构不能完全依赖互联网方式获取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包括支付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引领着市场升级。移动支付、P2P行业呈现出蓬勃之势,促进了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
在p2p人人贷的用户达到一定数量时,我们明显发现,出借人多于借款人,出借的资金大于优质的借款需求。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觉得用户体验很不好,很多人天天在p2p人人贷刷屏,抢标,但还是抢不上,好不容易抢上了,接下来的回款又投不出去,资金站岗很严重。这使得到后期,用户倾向于将资金借给一两个人。
p2p人人贷模式是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做出的选择,中国经济正处于向消费型模式的转型阶段,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支付行业强劲的增长,给从业者提供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其中核心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风险控制,这一块始终需要加强。互联网讲究的是用户体验,在保证风控的基础上,做好体验。
优选理财计划就是在p2p人人贷逻辑之下的一种产品设计。然而安全问题和隐私问题仍然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途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完善的标准和管理系统将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互联网金融行业,成为改变行业格局的重要手段。想在目前情况下开发用户、收集信用信息、积累数据并进行更有效的贷后管理,在依靠互联网信用审核方式的同时,还可以与小贷公司合作,通过小贷公司落地收集数据来获取更多可用信息。p2p人人贷将再接再厉,坚持创新发展,为广大的草根阶层提供更优质服务。
2.坚持改革创新 确保安全生产 促进转型发展 篇二
会议由冶金行业价格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神龙能源焦化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卢朝晖主持, 冶金焦化行业会员代表参加。中国价格协会冶金分会副会长张兰英、马钢股份有限公司煤焦化公司经理邱全山、马钢股份有限公司计财部经理邢群力、焦化行业价格研究会顾问《冶金财会》杂志社执行总编李沛林、中国炼焦行业协会首席专家杨文彪等有关部门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并在大会讲话;副会长卢朝晖代表马希博会长作工作报告。
会议首先选举通过了中国价格协会冶金焦化行业价格研究会第十届常务理事及领导班子, 宣读2014年焦化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及焦化价格信息先进单位名单, 新当选的副秘书长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焦总厂财务科长刘宪梅介绍了研究会今后工作计划及有关事项。
一、会议全面总结了2014年冶金焦化行业的工作情况
1.2014年冶金焦化行业运行情况
2014年, 我国生铁产量为71160万吨, 同比增长0.5%;粗钢产量为82270万吨, 同比增长0.9%;焦炭产量为47691万吨, 与去年同期持平。这是我国焦产量自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除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为-2.38%外, 第一次出现零增长。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新常态下, 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第二产业即重化工业增速明显下降的新变化。2014年, 我国又有21座新焦炉建成投产, 新增产能1352万吨;全国煤焦油产量约1960万吨, 粗 (轻) 苯产量约为490万吨, 焦炉煤气制甲醇约为590万吨, 与上年同期相比略有减少。2014年, 累计焦炭出口856.16万吨, 同比增长83.25%, 仍然保持较大增长幅度, 焦炭出口平均价格200.89美元/吨, 同比下降17.25%。2014年, 我国炼焦原煤产量累计13.62亿吨, 同比下降3.75%;炼焦精煤产量为5.2亿吨, 同比下降6%。2014年,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715.3亿元, 同比增长3.3%;而焦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额累计亏损24.8亿元;299家亏损企业亏损额合计为171亿元。行业亏损面高达46% (2013年焦化行业实现利润约77亿元) , 独立焦化企业经营效益和生存状况正在加剧分化, 优胜劣汰不可避免。
2. 深入开展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活动
2014年, 焦化行业继续贯彻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效益、惠民生”的总体方针, 企业盈利水平比上年有所改善, 但是由于企业投资乏力, 焦化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生产要素成本上升,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 生产经营困难增多, 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创新能力不足, 产能过剩, 环保压力加大, 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经济效益仍处于低水平。企业为了增加效益, 眼睛向内, 开展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活动。2014年, 马钢煤焦化公司继续以“安全是根本、促产是天职、创效是核心、队伍是关键”的经营理念为指导, 深化内部改革, 夯实基础工作, 大力推进降本增效, 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2014年, 公司生产焦炭641.1万吨, 外销收入12.88亿元, 实现吨焦工序成本353.31元/吨, 完全成本1607.27元/吨。2014年,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焦总厂快速适应公司要求, 攻坚克难, 在全厂职工共同努力下, 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2014年年初, 落实细化分解降本增效措施46项, 形成厂内“10+1”项目, 通过大量使用高性价煤, 创效19590万元;通过降低能源消耗, 创效7441万元;通过有效控制各项费用, 创效5249万元;通过提高焦炭质量, 创效4123万元;通过提高焦炭产量, 创效843万元, 全年生产焦炭694万吨, 共创效37452万元, 超计划8330万元。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2014年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形势, 内挖潜力强管理, 外调布局占市场, 在逆境中抢占商机, 广大干部职工付出了艰辛努力实现工业总产值22亿元, 生产焦炭170万吨, 生产甲醇13.2万吨。2014年, 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面对上游煤炭市场价格波动和下游钢铁市场压缩产能等不利因素, 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认真落实集团公司“两会”精神, 围绕“强管理、补短板、堵漏洞”这一中心积极开展生产经营工作, 深入挖掘提质降本增效的潜力, 在焦化市场急剧下滑, 焦化企业普遍亏损的形势下, 公司团结一致, 保证了生产高效运行, 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 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水平。2014年, 生产焦炭235万吨, 焦油9.66万吨, 甲醇25.8万吨, 粗苯加工量32.6万吨, 完成销售收入52.75亿元, 实现利润1589万元。本钢焦化厂为了降低焦炭成本在加强管理、开展技术攻关和采用新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从源头上突破, 确保原煤质量, 为科学配煤奠定基础;从过程突破, 开展技术攻关, 继续优化配煤方案, 为科学配煤提供技术支撑;从理念上突破, 大胆采用新技术为科学配煤创造条件。
3. 调整产品结构开展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面对市场严峻考验, 企业加大了调整结构力度, 培育新的增长点。2014年, 鞍钢集团化工事业部根据市场和客户的不同需求、价格波动等情况, 及时、灵活地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提升创效能力。沥青和蒽油产品受石油价格下跌和市场需求量减少等因素影响, 产品逐渐丧失了市场主导地位, 成为滞销产品。为了扭转被动局面, 将沥青和蒽油两种产品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 加工出软沥青和炭黑油等产品, 不仅缓解了沥青和蒽油产品滞销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更为企业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2014年, 全体职工团结一致, 努力践行“六种发展理念”, 圆满完成了生产经营各项目标。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59.4亿元, 其中, 化工产品收入19.6亿元, 同比增加4.6亿元, 实现利润6.18亿元, 同比增加1.18亿元。全年苯加氢处理量达14.4万吨, 同比增加2.8万吨;焦油处理量达到41.7万吨, 同比增加8.7万吨。近几年, 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持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排放标准不断提升, 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节能减排。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原上海焦化有限公司更名) 响应上海市对环境治理的要求, 全面推进企业战略转型。2012年5月公司关停了焦炉生产, 2013年5月关停了煤气生产, 焦化公司已经与焦炭生产没有任何关系。为顺利实现产品转型, 公司一方面如期完成原有产品关停任务;另一方面又确保新项目及时投产, 实现持续经营。安徽华谊一期工程2012年8月正式投产, 次年即实现净利润7122万元, 2014年利润又大幅攀升, 能化公司扩产项目也于2013年10月正式投产, 开工后一直处于满负荷正常运行, 生产状态良好。由此, 公司顺利实现了产品转型, 抓住机遇实现了自身的良性发展。2014年10月份,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焦总厂践行央企社会责任, 推动工艺升级换代, 淘汰全部老式焦炉, 将三炼焦4座4米焦炉, 五炼焦2座5米焦炉全部淘汰并进行拆扒。据测算, 这6座焦炉每年减少排放粉尘602吨、二氧化碳170吨、氮氧化物599.8吨。三炼焦和五炼焦老式焦炉拆除后, 鞍钢将全部实现现代化大焦炉生产, 这对改善鞍山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推进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绿色制造,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辽宁省“蓝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会议分析了今年前4个月焦炭运行状况及走势
张兰英副会长在讲话中总结分析了今年前4个月焦炭运行状况及走势。
1. 焦炭需求不旺, 产量同比减少, 环比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 2015年4月份, 我国焦炭产量3743万吨, 同比下降3.4%。1-4月全国焦炭产量15012万吨, 同比下降2.3%。4月份焦炭日均产量为124.77万吨, 较上月的122.55万吨, 环比增加2.22万吨, 增幅1.81%。这主要是国内需求不旺所致, 与焦炭息息相关的生铁和粗钢1-4月产量分别为23613万吨和27007万吨, 同比下降2.5%和1.3%。
2. 焦炭出口量增价降, 仍不足以减轻国内市场供给压力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消息显示, 4月份中国出口焦炭71万吨, 同比增加6万吨, 增幅9.2%, 环比增加3万吨, 增幅为4.4%。1-4月份累计出口焦炭302万吨, 同比增加61万吨, 增幅为25.4%。4月份, 焦炭出口均价为173.9美元/吨, 同比下降69.7美元/吨, 降幅为28.3%;环比下降3美元/吨, 降幅为1.7%。今年以来焦炭的出口价格是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一方面与国际焦炭市场需求低迷有关;另一方面与国际大宗物资 (煤、铁矿、石油等) 价格持续低位所致。
3. 炼焦煤市场价格呈下降势头
作为焦炭主要原料的炼焦煤市场今年同样呈现出小幅下降态势, 但成交情况极不乐观, 市场悲观氛围持续蔓延。1-5月上旬, 炼焦煤价格呈现出逐月下跌趋势, 中间并没有出现反弹、回升迹象。截止到5月上旬, 炼焦煤平均价格为735元/吨, 比上年末下降65元/吨, 降幅为14.14%。作为冶炼焦炭的主要原材料, 焦企生产率的下降直接影响炼焦煤需求情况。但从另一方面看, 炼焦煤价格下行, 使焦炭成本下降, 焦炭价格上涨的动力也明显不足。
4. 独立焦化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环比下降
据统计53家典型独立焦化企业样本数据显示, 2015年4月末, 独立焦化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2.4%, 较上月底相比降幅收窄。由于3月份全国焦化厂普遍开始了大幅度限产, 库存和生产情况均作了适当调整, 4月份各地区焦企生产情况进一步调整, 中小规模焦企开工率有进一步下降表现, 而此前大幅减产的大型焦企4月份有小幅恢复产量的表现。
5. 国内焦炭价格呈明显下跌态势
今年1-5月上旬, 国内焦炭市场持续下跌, 市场成交依旧冷淡。并没有因3月份钢材价格小幅回升而好转。4月份以来, 由于多数地区焦炭出厂价格跌至亏损底线, 再度下行确有难度, 因此大部分地区报价以稳为主, 但实际成交多有优惠。钢厂为了保证焦炭产量的供应, 对焦炭采购价格打压力度有所减弱, 但上游炼焦煤对焦炭市场的支撑动力依旧偏弱, 且下游钢厂需求仍没有明显改善, 加上神华集团与河北钢铁下调焦炭采购价格, 因此焦炭价格止跌困难。
截至5月上旬, 焦炭市场全国平均价格为845元/吨, 比去年末下跌184元/吨, 跌幅为17.88元/吨;焦炭全国平均出厂价格为941元/吨, 比去年末下跌155元/吨, 跌幅为14.14元/吨;焦炭市场价格与出厂价格严重倒挂近100元/吨, 说明其市场状况非常不好。今年以来, 焦炭市场价格的跌幅高于钢材市场的跌幅5个百分点, 说明焦炭市场比钢铁市场还要差。
三、冶金焦化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焦化市场经济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 我国的经济运行状况仍然处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 焦炭行业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能源资源、物流运输, 融资成本不断增长、负债率居高不下、人工成本、环保成本上升压力增大、经营效益持续下滑等问题导致企业高成本, 企业将面临全方位的高成本约束。
2. 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约束明显增强
国家新的《环境保护法》已经正式实施, 我国焦化行业是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产业之一, 近两年, 国家对焦化行业节能减排制定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从中焦协掌握的情况看, 我国绝大部分焦化企业要全面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还要付出巨大的财力和人力资本。
3. 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
当前, 我国焦炭产能严重过剩, 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2010年和2012年分别为70%、2013年约为74%左右。按照国际通行的判断, 产能利用率低于78%为产能过剩的标准衡量, 我国焦炭产能严重过剩。由于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多方利益, 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4. 企业管理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短缺
相当部分焦化企业在高速发展中形成的粗放式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切实转变, 反映出企业的基础工作不够规范、不够科学、不够扎实, 应对市场变化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不强。而伴随着企业工艺装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更加凸显人才短缺。
5. 焦化行业生存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
焦化行业是重要的能源转换产业, 但我国传统的能源体系、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还不能完全适应能源多元化发展的需要。焦化企业作为分布式能源供应基地的特点还没能充分发挥, 焦炉煤气作为城市燃气价格普遍过低;焦化企业与石油化工、精细有机合成等相关产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等外部环境还有待完善。
四、坚持改革创新, 努力做好2015年各项工作
大家在发言讨论中对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 并从总结去年工作入手提出了2015工作重点。
1. 以改革创新应对新形势、新挑战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关于发展市场经济, 不断深入价格改革和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报告中提出的有关价格改革的指示精神, 把加快推进价格改革作为冶金焦化价格研究会的重点工作, 充分发挥价格对市场最有效的指挥棒作用。
价格是经济运行中的综合反映和风向标, 是调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所以, 自1985年以来, 国家为了促进农副产品的发展, 大部分放开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从2015年开始又放开了农产品领域最后一个政府定价的品种烟草收购价格。钢铁产品属于加工工业, 其价格的起伏变化必然会引发以钢铁为原料的中下游产品乃至整个加工工业链条产品价格产生连锁反应, 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调节和带动作用。所以, 一定要高度重视钢铁产品包括焦化产品在内的价格改革, 要从焦化行业实际出发搞好调查研究和预警、预测, 研究焦化产品的市场走向进而研究制定各种不同产品的合理价位和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价格政策的导向作用, 促进焦化行业健康发展。
焦化企业的改革就是要依据国家相关方针政策、法规标准,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条件, 对工作流程、市场运营、资本运作进行全面优化再造, 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有效的体制体系和运行机制。
2. 明确目标坚持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
“十三五”期间, 我国焦化行业就是要依靠技术创新, 实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支撑, 应树立生产流程全过程系统优化的理念, 不断完善和提升工艺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二是应注重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企业务必勇于创新管理模式, 真正建立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相统一的办企业核心理念。
三是要认真研究商业模式创新战略。企业要与上下游合作伙伴, 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利互惠关系, 必须学会跳出自身和区域的局限, 利用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实现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的发展新模式。
四是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电子商务平台是企业规范经营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3. 继续开展对标挖潜, 降本增效
当前,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但下行压力还在加大, 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 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我们既要看到成绩, 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 一些企业仍存在风险隐患, 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生产要素成本上升,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认清当前的形势、认清我们所担负的重大责任, 深入研究扭亏增效的新方法、新举措, 要眼睛向内, 找内因、挖内潜、练内功、激活力, 在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发展、管理提档升级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全面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市场竞争力。今年下半年的任务更加艰巨, 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非常困难, 我们要坚定必胜信心, 从实际出发, 积极进取, 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 加快推进, 努力争取好成绩。
4.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 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矛盾是拦路虎, 不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 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稳增长和调结构相辅相成, 既要全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又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行稳致远。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依靠改革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焦化企业粗放式发展、粗放式经营、粗放式管理的生存发展模式, 已经不可持续。焦炭产量高速度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企业靠扩张的路子已经走不通, 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发展路子, 真正变数量型为质量型, 变扩张型为效益型, 必须加快适应我国经济发展, 要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 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企业务必紧紧把握科学发展的战略方向, 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全面系统地优化机制改革创新, 技术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 发展循环经济, 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焦化行业是重要的能源转换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既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也是长远的发展需要。企业要将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 统筹考虑。同时要培养建设一支节能减排工作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和一批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攻坚战,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 民心之痛, 要铁腕治理。从中焦协掌握的情况看, 我国绝大部分焦化企业尚不能全面达到《煤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要求。2014年, 国家又颁布了新的“环境保护法”, 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法律规定。今年,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 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分别减3%左右和5%左右。上述法规和约束性指标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否则就会失去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6. 加快队伍建设, 创新激励机制
大型现代化企业生产环节多、连续性强、科学技术含量高、合作协调性严细而又错综复杂, 需要高素质人才, 实现现代化管理。所以, 企业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职工队伍的建设。为实现一专多能、一岗多能, 营造人人争先创新的氛围, 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与创新思维,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企业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队伍建设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第一要务, 员工素质的提高, 执行力的增强和精准操作, 杜绝事故发生, 降低设备故障、充分发挥设施效能, 降低损耗, 企业才有可能在复杂激烈的形式下不断提高竞争力。
3.以行政改革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篇三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想和战略决策,描绘了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对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
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一般说来,当今世界新兴经济国家都面临经济转型、提升经济增长水平的紧迫任务。然而,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一样,各国推进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做法与路径必然也不相同。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正转入发展新常态,转型升级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近两年,中国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鲜明特点,是通过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和创新宏观调控,加快市场化进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向中高速、迈向中高端水平,以实现更高形态、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是简政放权取得前有未有的进展。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本届政府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提前两年多实现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目前,国务院部门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40多项;中央层面投资核准事项减少76%,境外投资项目核准除特殊情况外全部取消;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企业年检制改为年报制;分四批取消211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减少三分之一;中央层面取消、停征、减免42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每年减少企业和个人负担近千亿元。多数省(市、区)政府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40%,有的超过70%。简政放权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与创造力。新增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近两年多时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2000多万个,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11万户,新登记企业中,90%是小微企业,96.3%是私营企业。各类社会组织也有较快发展。
二是在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中完善市场监管。简政放权是要把本属于市场、公众、企业、社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权力交出去,充分尊重它们的权利和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但放权不等于一放了之,完全撒手不管。简政放权与市场监管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二者不可或缺,不能偏废。在简政放权的同时,中国政府也着力创新和加强政府监管。近两年来,国务院确立了“放管服结合”的改革思路,强调搞好事中事后监管和优化政府服务。包括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查处经济、金融、财税领域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展网上服务,推进由“进多个门,办一件事”向“进一个门,办所有事”的服务模式转变。
三是积极适应新形势创新宏观调控。近两年来,中国政府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一是确立了“区间调控”的宏观调控思路,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使经济增长速度、新增就业、居民收入、消费价格等宏观指标都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把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上。除了重视对经济“量”的调控外,还重视经济“质”的提升,提出了提质增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等一系列组合性的宏观调控目标。二是实施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采取“定向调控”、精准调控,对可能滑出合理区间的重要影响变量进行预调、微调,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三是创新宏观政策工具。在综合运用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同时,注重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结合,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的结合,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结合,长期政策和短期措施的结合。可以说,中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无形之手”“有形之手”共同发力
通过深化简政放权和创新宏观调控的一系列举措,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一,整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十天前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6.9%,其中,一、二季度都增长7%,三季度为6.9%。虽然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略有回落,但经济整体平稳的基本面没有变,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也没有变。在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还要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在1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基础上取得的,是在高基数上的增长,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当于5年前的1.5个百分点,相当于10年前的2.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现在增长一个百分点的绝对量要比过去大很多。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也比预期的好。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就业1066万人,已超过全年的预期目标。这主要是因为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改革举措推动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持续高涨。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势温和。这些都显示,中国经济转型中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新进展。从供给结构变化看,今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8.4%,占GDP的51.4%,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从内需结构变化看,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从收入分配结构变化看,国民收入分配继续向居民倾斜。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高于GDP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这些说明,中国经济开始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由依靠过高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协调拉动转变。
第三,创新驱动发展势头良好。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一系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新经济成长迅速。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互联网+、智能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信息、文化、健康、旅游等消费需求旺盛,新的经济增长点快速形成。
总之,中国政府一手抓简政放权,着力推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一手抓创新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努力使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和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共同发力、协调并用。这对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促进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验。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体制改革还处于攻坚期,结构调整正值阵痛期,动力转换仍在过渡期。
经济转型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
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创新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为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释放更多的红利、开拓更大的空间。
第一,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增强市场和社会活力。坚决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不留尾巴、不留死角、不搞变通。为进一步打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空间,国务院决定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日前,国务院决定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年底前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此类事项,原则上全部取消。同时,要全面推进负面清单管理。从2018年起,将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管理从自贸区扩展到全国,从外资扩展到内资,将有助于破除束缚经济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还要加快市场开放,特别是服务业市场开放和改革,扩大电力、电信、石油、金融、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通过负面清单制度对一些重要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固定下来,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以更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第二,进一步创新和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要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监管和执法体系,把相关部门的监管事项和规则放到统一的监管平台上,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并动员公众、媒体等参与监督,形成“大监管”合力。要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监管系统,构建“互联网+”监管模式,实现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要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管,特别要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完善消费市场监管,推动建立服务业监管标准,全面推进市场监管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第三,进一步创新和加强宏观调控,增强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要继续完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结合”、“近期调控和长远调控结合”、“间接调控和直接调控结合”等,及时完善调控政策,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实效性。近期内,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和价格体系改革,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减轻企业发展负担。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和公共产品投资力度,加强公私合作项目(PPP)的落地。货币政策总体保持审慎和稳健,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实施相机调控。要实施更有力的产业政策、国土政策,并使各项政策工具协同发挥作用。要着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主动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协调和沟通,寻找利益共同点,积极参与多双边国际经济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营造有利于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外部环境。在中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加强与国际宏观调控的协调越来越重要。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不断取得更大的成效。
4.坚持改革创新 确保安全生产 促进转型发展 篇四
为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2‟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环境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和社会稳定,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紧紧保障环境安全主线,自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强化和落实企业主体为重点,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认真落实环境安全各项要求,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突发环境事故,确保环境安全,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认真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各地要明确环境安全责任主体为企业,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环境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依法依规加强环境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依法依规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加大环境安全投入,健全环境安全管理机构,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设施完好有效。要求企业必须按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评审,报环保部门备案。企业法人,主要负责人是企业环境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现场管理。强化企业环境应急人员决策和指挥能力,注重发挥专业人员对企业环境安全状况评估、整改和事件处置方面的作用。
(二)深入开展各项环保专项行动。一是开展“执法效能年活动”开展“打超标、抓偷排、保达标”的环境执法效能年活动,全面推进污染减排任务的落实。建立重点流域环境质量达标倒逼机制,突出解决出省界断面水质超标问题,严厉打击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部稳定等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环境难点热点问题,提高各级环保部门执法能力和水平,树立执法权威,确保环境安全。二是开展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活动。按照安委会有关要求,结合环保部活动安排,开展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活动,重点对化学品检查中被评估重大环境风险单位的企业、化工园区和各市确定的示范城市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相关企业先期自查,对涉及重大环境风险的,督促及时整改并组织评估。三是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强化对引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组织开展后督促,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四是加大对松花江、辽河等重点流域及伊通河、饮马河、辉发河、条子河、招苏台河等重要支流违法排污的整治力度。落实属地监管责任,采取行政处罚、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停产整顿、取缔关闭等措施,避免发生因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擅自停用、恶意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
(三)加强对相关行业规划环评审查。落实“十二五”规划环评要求,严格《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落实,强化对规划环评审查监管力度。把环境安全作为环评审批的重要内容,对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按有关条件开展环境安全评价。符合环境安全作为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建设项目进行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有效发挥规划环评从决策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
(四)继续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一是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机构建设,按国家要求开展应急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在市本级和辖区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的各县设立专职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解决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力量不足等问题。二是加强环境信息标准化建设。要建立环境信息化平台,逐步加强环境管理信息化,切实提高环境保护科学管理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保障《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实施方案》落实,我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办公室设在省环境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由省环境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孙伟义副巡视员兼任。
四、措施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结合相关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进度、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突出重点,落实责任,保障环境安全,确保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是加大查处力度。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强化监管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大对各项专项行动的开展力度,做到检查到位、查处到位、整改到位。
三是强化责任追究。要将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群众健康、造成流域区域严重污染的环境风险企业作为查处重点,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责任追究。对不依法履行职责,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实行责任“双追究”。
5.坚持预防为主确保安全生产 篇五
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是保证生产安全的根本措施。分析今年我矿发生的事故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预防工作不得力。
强化教育,坚持思想预防。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是增强各类人员的安全观念、依法处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基本途径。特别要组织大家学习《安全生产法》,帮助大家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打牢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今年以来,我矿有些单位,也包括我科引发的非伤事故和隐患问题增多,也是当前安全生产教育的难点。要从多方面人手,对职工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利益上关心,思想上帮助,能力上提高,切实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健全机制,实行组织预防。从我矿以往安全生产预防事故的工作实践看,主要应完善和落实五个方面的责任制。一是领导责任:要做到各级领导重视,分工明确,掌握动态,突出重点,赏罚分明,落实见效;二是安全生产监查部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责任:做到熟悉职责,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加强督查,形成合力;三是生产单位的实施责任:做到及时分析,积极引导,严格制度,结合实际,深入细致,落实措施;四是专人专项主管的责任:把各项预防措施具体落实到一人一岗;五是与家庭联系的责任。安全生产牵涉千家万户,要主动与家庭互相沟通,形成安全生产的合力。
严格法规,实行制度预防。预防事故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靠严格的法规制度作保证。《安全生产法》确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制度、安全中介服务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和各地法规明确的安全分析制度、安全检查、安全投入、责任追究等制度,是多年预防事故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必须认真落实。实践证明,基本制度落实了,事故就会减少,甚至杜绝。预防事故工作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渗透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落实好这些法规制度,必须和落实行业具体规定结合起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把安全生产法规制度贯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依靠群众,实行立体预防。预防事故,仅仅依靠某个领导和监察机关,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做好的。唯有大家来做,群策群防,才能有效。一是要充分发动群众。加强群策群防宣传教育,使每个员工克服“与己无关”的模糊认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形成“人人有担子,个个尽责任,大家做工作”的局面;二是要发挥群检员、青岗员的作用。群检员、青岗员要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和坚持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做到身边无“三违”,身后无事故。此外,还要提高他们管理津贴,使他们真正负起一线安全生产责任;三是安全生产检查部门要经常深入生产单位,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新鲜经验,使预防工作更加符合实际,不断创新和发展。
加大投入,实行技术预防。长期以来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舍不得进行安全投入,违规生产,冒险生产,埋下重大事故隐患。当前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防范措施较为落后,不利于预防工作的开展和及时有效地减少事故。加大安全投入,增加安全生产的高科技含量,实行技术预防,是当前
【坚持改革创新 确保安全生产 促进转型发展】推荐阅读: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奋力推进11-09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走中国特色金融改革发展之路10-04
油田改革坚持和谐稳定11-05
坚持以学定教促进创新地理的教学论文08-10
坚持特色创新发展10-12
坚持“科教兴市”战略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06-24
深化企业改革 促进云药发展09-21
改革创新谋发展 团结奋进谱新篇06-30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进取求实效07-19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环境科学发展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