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学院建立背后的思考

2024-07-11

企业商学院建立背后的思考(精选8篇)

1.企业商学院建立背后的思考 篇一

第三章 企业管理文化——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

警示:有可能出错的事,就一定会出错。对有可能出错的任何环节都不要心存侥幸,要做出程序、定出规则,让它成为例行公事!公司所有的漏洞、顽疾、经常重复出现的问题,漏的都是公司利润,要把所有漏洞、顽疾、重复出现的问题,做出程序、定出规则,防止利润一再流失!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公司的成功,都是因为全体员工不折不扣执行文化、标准化与组织纪律的结果。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公司的失败,都是部分员工或全体员工没有执行文化、标准化与组织纪律所导致的。所以我无数次的向各级管理者呼吁“实现各环节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他不能只是口号,只是说说而已!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程序和规则就是人工作和生活的规律。按照程序与规则工作和生活就是按照规律办事,就会避免失败和亏损。而违反规律,无论是在哪个环节上逆规律而行,都会使企业运转困难加大,导致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第一节 权力指挥系统

第七十三条 董事长。

董事长为企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企业的最高行政官。企业的《公司章程》和《企业文化——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

是企业人的宪法。因此董事长行使权力的依据是企业《公司章程》;《企业文化——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标准化与组织纪律》体系。也就是说企业《公司章程》和《企业文化——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及《标准化与组织纪律》体系里有的以此为准,没有的逐级服从董事长指挥。这就是企业的管理文化,又叫企业管理模式。

但从公司的本质来说:《公司章程》与《企业文化——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及《标准化与组织纪律》体系才是企业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们大于公司任何人。所以董事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应该是:“按文化与规则!”。

《公司章程》、《企业文化——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标准化与组织纪律》里有的无需再向任何人请示。《企业文化——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及规则体系里有,但由于自己学习不够,没有记住,再次向上级请示严惩。第七十四条 权力指挥系统。

权力指挥系统是企业公司的统治机器,是从董事长到员工的权力分配系统。企业《公司章程》和《企业文化——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及规则体系是基本保障,组织机构及岗位结构图是实施权力指挥系统的依据,岗位线有链接的有上下级关系,没有链接的没有上下级关系,没有上下级关系的,上级不能直接指挥下级。见组织机构及岗位结构图。第七十五条 权力指挥系统的基本原则。

(一)服从原则:

1.服从就是在执行中不问为什么,只想怎么干!坚决服从上级的管理,杜绝与上级顶撞。因为没有服从就没有指挥,没有指挥就谈不上管理。

先服从命令,不要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团队从服从中诞生。命令可能会有不妥,在你的意见没有被采纳时,你还可以提建议,甚至越级上告,但你不可以不干(抵触),不可以消极(怠工),不可以违命(虚伪),更不可以抗命(犯上)。

2.下级无权对上级的指挥作出判断:

“我只服从上级的正确指挥”;“说的对的我就听,不对的就不听!”这是严重的思考逻辑错误。它背离了权力管理的原则,是全世界人民都不允许的(扣除全部考核工资)。判断上级指挥正确与否,只能是该上级的上级或执行命令的结果。

命令下错了,由下错命令的人对其错误的命令和后果负责,而执行命令的人不可以因为命令下错了而不去执行,推卸自己的责任,更不可以找替罪羊,这叫“各负其责”。正如海尔副总裁杨绵绵所说:我可能和老总(张瑞敏)的意见不一致,但是作为下级,我必须按照他的去做。柴永森他也有可能有与我意见不一致的地方,但是他作为下级,在没有想通之前,还是按照我的去做。万一我出了错,我要负

责任。我是领导,如果出了错不是我来承担的话,那他以后怎么照我的做,我的责任推到他身上去,上推下卸,就叫不负责任。上级推他的领导,下级推他的下级,那他就等于没有。

3.不能服从的只限以下几种情况:

(1)上级违法乱纪,下级不能服从(应在第一时间向董事长申诉)。

(2)上级做出的决定,会给企业带来重大危害,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下级可以不服从(应在第一时间向董事长申诉)。

(3)上级的命令,对下级个人有迫害行为,不服从(应在第一时间向董事长申诉)。4.上级的命令确有错误怎么办?

(1)由于上级不了解情况或不懂专业知识,有可能下错误的命令,虽然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但会使工作受到损失,这时下级要私下里向上级陈述自己的意见,不要在公开场合争辩。

方法是:令行禁止与柔情规劝:例如部长必须坚决彻底的执行总经理的命令,总经理下达指令后,分公司经理如果觉得欠妥,可私下提出建议,但语气要柔软、和颜悦色地规劝,绝不允许和总经理吹胡子瞪眼、大嚷大叫、拍桌子踹地、大发雷霆。如果此建议被否决,必须无条件立即执行,如拒不

执行、找理由拖拉或软磨硬抗将根据情节处以1000元—10000元罚款。同时作为上一级的领导,在下达命令时要讲文明,要三思而后行,并“柔情下达命令”,对下达的命令负全部责任。更不允许狂妄自大、盛气凌人、钦差大臣满天飞、老子天下第一。

(2)如果上级采纳了下级的意见或建议,该下级有责任永久保守秘密。

如果上级听到背后有这样的话:“要不是我的及时建议,上级就要倒大霉了!”那倒霉的就是那个绕舌的下级!其实,这时下级遇到了好机会。一段时间后,上级没听到任何传闻,下级得到的是“信任”。

(二)一个上级的原则: 1.行政上级:

一个上级的原则是指:企业中的每位员工只有一个直接上级(人力资源中心、财务中心最高负责人除外)。它的含义有七层:

(1)行政隶属关系只有一个上级,即直接上级;(2)只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3)只向直接上级请示;

(4)人力资源中心、财务中心的直接上级是董事长和总经理,但是当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意见不一致时,以董事长的意见为准。文化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的日常工作由董事长指

挥,向董事长负责,并向总经理汇报工作;财务中心和人力资源中心的日常工作由总经理指挥,向董事长、总经理负责;(5)除人力资源中心和财务中心外,其他岗位职务所规定的权力只能赋予一个人,其责任也必须由同一个人承担,这个人即该岗位的正职;

(6)虽然通过授权,副职可以对该部门有授权范围内的指挥权,但该部门的领导责任仍然由正职负责;

(7)切忌工作中两人同时指挥,会造成“一仆二主”,下级无所适从。

2.直接上级和直接下级:

无论管理链条有多长,直接上级和直接下级是组成企业统治机器的基本单元。一个人在企业里,只需要处理好两层人的关系:直接上级和直接下级。下级做的好是上级的成绩,下级做得不好或者犯了错误,上级要负连带责任。

(三)逐级的原则:

逐级的原则是指上级对下级,可以越级检查,不能越级指挥;下级对上级,可以越级申诉、汇报,但不能越级请示。1.不能越级指挥:

管理基本原理是通过别人来完成任务,怎样通过别人完成任务,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指挥。每个干部都有上级,每个干部都有下级,每个干部都是中间的一层级;如果越级指挥,越过别人也被别人越过,大家都失去了作用。失去作用的结

果是越来越忙,最后变成“救火队队长”。因为工作忙越级,只图工作一时方便,走捷径,却造成下级管理人员指挥失灵。下级不满意,不管事了,各级干部就陷入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这就破坏了企业管理权力指挥系统的基本原则,致使企业管理体系崩溃。

例如:董事长对总经理有直接指挥权;有直接听取总经理及各总监汇报各自工作的权利;总经理对各总监有直接指挥权;各总监为总经理的辅政大臣,对各总监有直接指挥权;各总监对直接下级有直接指挥权。

检查可以越级,而且一定要越级,但是不能越级指挥,指挥必须是逐级的。切记:越级检查的时候,必然要发现不正常的事情,千万不要越级指挥。除非是紧急情况,否则不要表态,用记录本记下来,去找负责此事的直接下级,让他处理。越级检查发现问题“即时处理”是造成越级指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企业管理混乱的根源。

当下级越级请示工作时,该领导应回答:“请和你的直接上级联系,我无权插手!”。

2.可以越级申诉、汇报,不能越级请示:下级对上级,可以越级申诉,可以越级汇报工作,但不可以越级请示。(1)申诉:

申诉就是告状。申诉只有在以下四种情况下是被认为合理的:

①上级有贪污、盗窃、违法乱纪的行为; ②上级有重大危害企业的行为;

③上级滥用职权,对申诉者有迫害行为;

④上级违反《企业文化——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及规则体系。

以上四种情况可以越级申诉,不但可以越一级,还可以越很多级。

(2)汇报:上级有权了解所属下级的工作情况、进度、状态,下级无权向上级保密。

汇报原则:间接上级只许了解,不许指示;下级只许汇报,不许请示。

汇报路径:岗位图上直系关系的上级或者越级汇报。汇报的几种情况:

①每天向直接上级汇报工作。②直接上级检查工作时如实汇报。

③《企业文化——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及规则体系规定的短信汇报工作。

④纠察工作时,如实汇报工作。(3)请示:

在正常情况下,向自己的直接上级请示。但以下几种情况,向上级的上级汇报,不属越级请示:

①直接上级和越级上级共同检查工作时的请示,不属于越级请示。

②在由直接上级参加的会议上的请示,不属于越级请示。③经直接上级批准后向上级请示,不属越级请示。3.越级指挥是有条件的:

(1)紧急情况(自然灾害、工伤事故、严重突发事件等)。(2)直接下属拒绝服从指挥:

直接下级拒不执行直接上级的指示,该直接上级可以越级指挥。拒绝不执行的直接下级,事后或者辞职,或者接受处分。

(3)下级确实无力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如发现不能完成任务或不符合自己的理想时,有权干预,直至达到预期的目的。干涉并不是代替,而是培训,“我给你做一次看看,剩下的由你来做”,这属于培训范畴,工作还是要下级去做。是合理的越级指挥。永远不能代替你的下级,哪怕他做的不如你。

(4)整体指挥:

如:董事长或总经理在开全员大会时就属于整体指挥。全员大会上,董事长、总经理可以抨击、揭露各级干部和员工的违规现象,是合理的越级指挥。

(5)直接下级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对其下级指挥或处罚,是合理的越级指挥。

4.作为下级要做到: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例如:一次总经理带着财务总监到财务室去检查工作,他走到一个小姑娘旁边,小姑娘正在那里填写凭证,总经理看完她填写完的凭证,显得不太高兴,就问她: 你参加工作多长时间了? 小姑娘回答:一年多了!

总经理生气的说:“一年多了,这么简单的凭证你都不会填?你个笨……”!总经理骂了一句走了!

(1)这时候总监就跟上来了,指着她说:笨呀!从来那天我就看你笨!脑子比猪还笨呢!(这是个拆台的部长,他不合格)。

(2)这时候总监就跟上来了,跟小姑娘说:别太在意,他跟谁都这样,跟疯狗似的(这不仅是个拆台、越位的总监,也是一个大逆不道、拉帮结伙的总监。这种人应立即辞退)。(3)这时候总监就跟上来了,看到小姑娘正掉眼泪,安慰她说:别哭了,下午给你放半天假,出去散散心(这样的总监是在有意识指责总经理,搞小团伙,是在拆台)。(4)事后总监和小姑娘私下里沟通说:唉!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呢?忍着吧!(这是“怨妇”或“怨男”式的总监,这种总监要重罚)。总监如何做才算合格呢?

这时候总监走过来说:“怎么了?挨骂了? 小姑娘点点头。

“你还不错!你知道吗?总经理骂我比骂你难听多了”!小姑娘说:“你也挨骂?”

“哎呦!我经常挨骂,骂得我狗血喷头!我也是非常生气啊,想不通!然后仔细想想,看看自己的工作,确实有错的地方,不然总经理不会骂。我看你这个是怎么回事?” 随后他就看看小姑娘填写的凭证,“哎呀!你这些数字写的不规范!这样填写不就OK了嘛!”

随后总监又说:“一定要踏实下来,学习《企业文化——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及规则体系及专业知识,尽快晋级”!这位总监就做到了“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切记:无论直接下级受到上级的任何批评,作为下级在自己的下级面前,维护上级的权威和尊严是责无旁贷的。任何在自己同级、下级面前对自己的上级发牢骚、挖苦、指责、谩骂,都是企业公司严厉处罚的对象,这将被视为是“毒舌头”(记功工资为零)。

(5)当自己的直接上级发现自己的直接下级违规时,为自己的下级“护短”或为其“说情”时就等于在为“自己找借口”,这就违背了“与自己较劲”思维.,而正确的方法是在第一时间找自己的直接下级进行沟通,疏渠理水,如果直接下级确实违规,争取让直接下级“愉快”的接受处罚。

服从的意义

1976年6月27日,巴勒斯坦游击队劫持了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大型飞机,并将机上 105名以色列人扣押在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的候机大厅。为了解救人质,以色列特种兵展开“雷电行动”,长途奔袭乌干达。

在采取营救行动之前,一名以色列士兵手持扩音器,用以色列人的母语——希伯来语大声喊道:“我们是以色列士兵,前来接你们回家,请你们立即就地卧倒,趴在地上别动!” 以色列人质全都清清楚楚地听懂了这段希伯来语,并迅速地卧倒在地上。而巴勒斯坦士兵却一点也没听懂喊话的意思,他们仍然站立着,警惕地注视着外面。

一颗颗子弹向所有站着的人飞去,以色列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大厅内发起了攻击,站着的人一个个全都倒在了地上。在这场战斗中,除了巴勒斯坦士兵之外,还有三个以色列人也丢掉了性命。有两个是年轻的以色列男子,他们在听到并完全明白己方士兵的指令之后,凭着自己的胆量和勇气,想再等一等,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再服从指令。遗憾的是,他们已经没有服从指令的机会了。第三个遇难的人质也是一名男子,他在听到士兵的 “卧倒”指令后,倒是毫不犹豫地服从了指令,但是在他看到以色列士兵冲进大厅后,忘记了刚刚那句“趴在地上别动!”他兴奋地站起 11

身来,准备冲向己方战士,与他们拥抱,结果被士兵们当作隐藏在人质中的敌人射杀了。

名将巴顿是美国历史上最张扬、最强悍、却又最懂得服从的四星上将。关于服从,他曾说过:“服从不止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如果你不懂得服从,或者打了折扣去服从,不仅会损害团队的利益,甚至会成为潜在的杀人者或自杀者。”

2.企业商学院建立背后的思考 篇二

一、在学院层面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的意义

我院目前共有5个本科专业、3个专科专业、2个专升本专业, 另新增2个“3+2”和“3+4”贯通培养专业, 招生规模逐年增加, 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任务不断加重,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难于深入教学第一线, 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监控, 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院教学质量,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及时掌握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动态,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院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我院早在2006年就建立了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 制定了学院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细则。学院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信息的采集、反馈和教学质量监控中的积极作用, 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实现了学院教师、学生与管理者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促进了优良的教风、学风和考风的形成, 促进了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提高。

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成效

1.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师教学的信息反馈方面, 学生教学信息员主要是及时、准确、客观地收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 (包括备课情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课外辅导、作业批改、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实验实习知道等) 的信息, 对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水平较差和存在问题较多的教师, 学院组织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认真开展专项教学检查、调研, 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并督促其整改提高;对教学效果好、普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学院积极给全院师生搭建学习优秀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方法和经验的平台, 强化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发教学的热情和上进心,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

2.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优良的学风是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学院始终把学风建设融入到学院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学院各部门紧密配合, 形成学风建设的“合力”, 努力创造优良学风的软硬环境。在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方面, 学生教学信息员主要是及时、准确、客观地收集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实验实习、作业、考试等信息。针对教学信息员反馈的问题, 学院通过有效途径对经常旷课、学习主动性差和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积极加以引导, 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增强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

3.促进了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学生教学信息员参与学院教学管理在学院教学管理实践中已成为学院和学生双方发展的客观需要。自学院设立教学信息站以来, 学生教学信息员收集了大量的非常重要的第一手教学一线的信息, 为全院师生和教学管理部门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有利于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教学一线的运行情况, 从而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改进工作质量提供限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经过近10年的实践, 学院在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 现有的学生教学信息员参与教学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以期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信息反馈的质量不高。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的教学信息深度和广度不够, 且反馈的信息比较零散、不具体, 有些反馈的信息不够客观, 使得教学管理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问题的指向, 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2.教学信息反馈的滞后性。学院每学期初召开学生教学信息院工作部署会, 每两周召开一次全体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会议。对学生教学信息员提报的信息反馈表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和汇总, 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安排相关部门进行落实处理, 最后学院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学生, 每一个信息处理的环节均需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方可解决,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信息的反馈和解决产生了滞后性, 影响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建设的初衷。

3.对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充实程度不够。从学生教学信息员滋生角度来看, 个别学生教学信息员不仅认为教学信息反馈是分外的工作, 纯粹是耗费精力, 而且是得罪师生的事情, 完全是出力不讨好的工作, 自然而然地在教学信息反馈方面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敷衍了事;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个别教师认为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的问题并不客观, 因此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

四、完善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具体措施

1.提高对教学信息员工作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 使教师充分了解实行信息员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真正放下心理包袱, 与信息员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通过宣传教育, 积极引导教学信息员客观、公正、准确地提供教学信息。通过宣传教育, 使教学管理者对教学信息认真分析、仔细辨别, 及时解决, 不能因个别学生的不实信息而全面否定其他学生信息的真实性, 要相信学生是有能力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的。

2.建立高素质的信息员队伍。学生信息员的聘任采取信息员激励机制, 提高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任何一项制度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激励机制, 信息员制度也不例外。如何提高积极性, 我院采取如下措施: (1) 实行聘任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学生教学信息员则应解聘;在任期内违反有关规定的学生教学信息员, 除解聘外, 还应给予一定处分。 (2) 加强培训。每学期组织3~4次的培训, 使其明确职责: (1) 收集本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安排和各类教学活动的意见与建议。 (2) 收集学生对学院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 (3) 收集学生对各任课教师教学工作 (包含教学常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课外辅导、作业批改等) 的信息。 (4) 反映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实验实习、作业、考试等学习状况。 (5) 反映学生对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发放学习资料, 让老信息员传授工作经验, 介绍典型事例, 并为新信息员提供一个问题解答场所, 为信息员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增强信息员的工作能力, 提高信息员的素质。 (3) 对教学信息进行实地考查。教学管理者对信息员反馈的教学信息要进行实地考查, 以免被不负责任的信息员误导, 保证教学信息的真实性。一旦发现信息不真实, 应马上取消信息员资格, 并给予相应处罚。 (4) 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每学期评选奖学金, 信息员应优先考虑。同时, 根据信息员反馈教学信息的数量、质量、出勤以及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对表现出色、成绩突出的信息员授予“优秀教学信息员”称号, 并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3.建立联动协调机制,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提高教学信息反馈的时效和质量。在学院领导的统一协调下, 针对学生教学信息的反馈建立多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 共同、及时处理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的信息, 使反馈渠道畅通无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和各种信息平台, 搭建全面、系统的开放性信息交流平台, 拓宽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内容, 提高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时效性。

摘要:二级学院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二级学院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着手, 结合学院的实际阐述了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的意义、实践成效和存在问题, 提出了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教学信息员,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群英.地方本科院校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24 (10) :53-55.

[2]乔玉香, 张光亚, 张崇根.高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及优化策略探讨[J].高教论坛, 2011, (4) :76-79.

[3]叶飞娟.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意义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 :53-55.

3.关于建立企业财务评估制度的思考 篇三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的重要意义及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的作用,提出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评估制度

财政部2006年底发布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初步构建了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评估,是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及流程、财务制度体系的健全性和财务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等财务控制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的监督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财政部门有必要建立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笔者拟就加强建设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的重要意义

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引导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控制财务风险,对于各个企业乃至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源头上控制违法违纪行为,保障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对我国各类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普遍欠佳,这直接导致包括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乃至破产倒闭,这给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带来较重大的安全隐患。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通过评估手段监督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保障宏观经济运行体系的安全。

(二)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健全防弊纠错机制

加强财务管理是防范企业各类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美国萨班斯法案出台后,国际上对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个规范、有效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认可度和财务信息的公信力,增强企业融资及发展能力,并适应境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要求。通过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有助于推进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引导企业规范财务行为,促进企业不断完善内部财务机制,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维护企业各方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有关主管部门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办法,但各自独立、各有侧重。如税务部门主要侧重对企业纳税额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审计部门主要侧重对企业重大财务违纪事项进行评估、国资委主要侧重对影响企业国有资本金绩效的内部控制要素进行评估等。财政部门需要协调各专业评估的关系,为进行财务管理有效性的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价提供统一标准,既维护国有权益,又保护其他投资者以及经营者等各方的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的作用

建立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其意义不仅在于维护企业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财政部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财政职能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履行公共服务职责

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是我国目前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及其实施具有公共特征,属于典型的公共服务。它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财政部门制定的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可以作为企业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的指引。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是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作为主管企业财务的政府职能部门,立足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履行公共责任,有义务为全社会制定统一的企业财务基本规则,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

(二)搭建财政企业管理的工作平台,健全公共财政职能

国家财政与企业的财务关系,随着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而不断演变。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财政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管理的模式。经过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调整,企业逐渐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地位,财政部门与企业的财务关系也逐渐“疏远”。财政部门与企业“过紧”的财务关系束缚了企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过松”的财务关系同样不利于企业和国家财政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可以搭建起实现以下几个功能的平台:1.转变财政管理的方式,由过去的直接行政审批改为间接监督引导。财政部门的这种新型管理方式,既是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又是为企业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2.实现财务监督关口的前移,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防范。通过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压缩到最低限度,从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奠定财政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为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提供制度保障。面对企业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每做出一项经济决策,都需要有科学、可靠、准确的信息做支撑,用全面、综合、有效的评估方法得到的企业财务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相关经济决策服务,特别是为财政资金投向提供决策依据,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三、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制度、执行三方面不能协调一致的问题。因此,在研究建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应高度重视人的行为尤其是管理者的行为评估

内部控制不是一项制度或机械的规范,而是分布在企业中的一连串厂的行动,是防止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目标有效实现的风险因素造成的实际损失或者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贯穿于组织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或措施。由此可见,企业内部控制是针对人的财务行为的控制。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人的行为(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是通过财务制度,如财务决策、财务监督、财务预算、费用管理制度等加以规范的,行为后果通过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因此,设计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当综合考虑反映人的行为后果的定性与定量指标,充分揭示厂对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影响。

(二)应当着重评估企业财务制度的健全性和符合性

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内部财务制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新通则的要求,且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要求相适应;二是设计的内部财务制度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为实现企业财务目标提供保障。

(三)应当重点关注企业财务制度的持续完善机制

设计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重促成企业形成“自我持续完善制度”的长效机制,增进企业组织成员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激发管理层和员工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评估过程中学到企业财务管理知识,熟悉本部门的控制流程,使风险更易于发现,纠正措施更易于落实,更有效地改善内部控制环境,防范财务风险。

(四)财政加强对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引领、指导和监督作用

财务制度建设的主体是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既是企业自身加强管理的需要,也是财政监管的需要。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兼有重要的经济调控和经济监督职能,对企业承担着社会责任和公共道义。各级财政部门不仅需要按照规章管理企业财务,服务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改变企业财务管理无章可循、职责不清的局面,从源头上整治企业财务秩序,化解财政风险,而且需要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制度体系引领、指导企业完善财务制度,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五)建立各监管部门评估结果互认共享的协调机制

4.企业商学院建立背后的思考 篇四

关键词 安全生产;安全文化;长效机制

1、前言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必须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组织生产,这种利益不仅是涉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问题,同时也是涉及到本企业干部职工个人的经济利益,更加重要的是涉及确保广大职工身体健康,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问题。由于客观条件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要完全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但有效控制危险源,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防止事故的扩大则是完全可能的。要达到控制事故,特别是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需要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认真思考,下真功夫和实功夫,工作应有新思路,积极推进思想观念的创新、事故防范机制的创新、监管手段的创新,积极探索在“机制”上做文章,以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最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人民日报》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社论中都提到,要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建立长效机制。那么,何谓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结合本企业实际,笔者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指企业通过安全生产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安全文化的培育等措施,强化安全管理,使企业在一个时期或更长时期内,少发生或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效地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使企业安全生产的态势处于可控状态。建立健全企业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是抓好安全生产,实现“全面负责”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在多方面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确保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过去我们一提某项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都会联想到新时期党建工作中的反腐败斗争,最近从中央领导有关安全生产的讲话中提出了,如果要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性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就必须鲜明地提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这样一个认识问题。目前在部分领导仍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以为安全生产工作己经做得很好了,对上级布臵的工作表面应付,不认真抓一些实质性的工作,认为已开会作了布臵、提出了要求,下属应该按要求去做好,我们工作就完成了。甚至认为工作中生产指标是硬指标、安全整改则能拖得就拖,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侥幸心理等等。我们的各级领导,各级管理干部和员工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其实,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就有安全问题;只要有安

全生产经营活动,就有安全生产问题,只要人类的社会活动不停止,安全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不言而喻,安全生产始终贯穿于我们日常整个生产活动之中。大量惨痛的事故教训也告诫我们,一旦思想稍有麻痹,安全事故就可能在我们身边,甚至是身上发生。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和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感,从“三个代表”的高度,以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为己任,在安全生产工作上要以身作则,自觉依法办事,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明确责任,讲究科学,务必切实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先处理好安全问题。

当然,具有极端重要性的安全生产工作单靠企业领导的自觉性来开展是不行的,必须从机制上加以约束,政府在任命、考核国有企业领导时,应把安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要的指标,真正做到“政府统一领导”。除安全监察部门的依法严格监察外,企业内部必须形成对领导,特别是第一把手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监管制度,如要求总经理必须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汇报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接受职工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质询;利用工会监督网络依法进行实时监督,确保其认真履行安全职责,确保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能坚持“三同时”,依法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必须的

资金投入,保证企业达到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保障职工在生产工作条件方面的合法权益。

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企业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职能,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珠啤集团党委工作计划也把安全工作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在每季度“党风、党建、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中,都把是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列为重要考核内容,形成重视安全、生产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这方面堪称表率。

3、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

国家已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走上依法治安全之路。在良好的大气候下,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基础的,比较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女工保护规定等,并定期检查,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同时要采取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3.1 确保设臵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企业必须按规定设臵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注册安全主任,珠啤集团近几年除加强注册安全主任的培养,增强专职安技员力量,目前在岗注册安全主任达19名,其中中级注

册安全主任5名,大大超过《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的比例,除此之外,还通过实施安全督导员制度,加强安全督导,加强安全督导员的培养和考核工作,努力培养建设一支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懂安全知识和规范,掌握安全技能,有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单兵作战能力的基层骨干队伍,从而加强对生产过程不安全因素的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今后还将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来抓。

3.2 落实企业各级领导和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作为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制定各级领导的安全管理职责和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要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并保证不管企业如何改革,机构如何调整,人员如何变动,都要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

3.3 建立完善宣传教育体系,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要将安全生产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严格遵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在坚持“三级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可分三个层次对管理干部和广大员工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一个层次是对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人,通过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二个层次是对各级管理干部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三个层次要对广大员工进行安全责任教育。使各级领导不只自己具备安全生产意识,还懂得且主动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在安全意识教育中,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典型案例、警钟长鸣”,抓好“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等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做到知其任,明其责,尽其职,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防范安全事故和应急救援的能力,从而形成有效且可持续改进的教育机制,在思想意识上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3.4 安全检查要有针对性,要求实效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预防着手,发生事故后的检查、处罚和补救都不能免除事故造成的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对家庭带来的危害和身体、心理上的伤害和创伤。因此,要着重于事故的防范,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安全系统的、有效的检查是发现事故隐患,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企业要形成规范的安全检查制度,在落实上级规定的安全检查内容、形式和频次等要求的基础上,企

业要积极创新安全检查模式,理论首先检查制度要创新,定期组织各单位安全主任进行巡检、互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汇报处理;第二,检查形式要创新,做到每次检查有针对性,有方案,有结果,有反馈;第三,检查的内容要创新,不但要查一些明显存在的隐患,还要查安全各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缺陷等潜在的安全隐患。另外,检查的组织和效果考核方案也要进行创新。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要实行“三定”,即: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把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全部整改,确保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5 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考核、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搞好安全工作,离不开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健全和完 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如通过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设立用于安全生产专项奖励基金,对完成目标任务,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差,安全工作搞得差的单位给予处罚,必要时给予黄牌或红牌警告。

企业在建立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时,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并尽量做到量化、细化、具体化。对于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安全责任的考核,从2003年开始在“中层干部生产经营责任书”中明确了安全生产方面的考核要求,对发生事故者实行一票

否决,2004年开始增加月度奖金分配考核,起到较好的效果。对于车间级干部的安全责任考核,则由分厂、部门负责,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安全责任考核,则由车间(科)和班组长管理办公室负责,分别在月度职务津贴和奖金分配中予以体现,考核工作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以上措施,收到较好效果。

3.6 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

发生各类事故时,要认真组织调查分析,对于连续发生事故或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要给予重罚,按“四不放过”原则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首先从各级领导责任查起,把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利益挂钩。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事故的责任人也要进行责任追究,把各项安全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4、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树立群体安全意识

生产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一个组织,是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单元。班组安全管理的水平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如何坚持不懈地开展班组安全工作建设,将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经常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该为之长期努力的一个目标。每一个班组所处的工作环境、劳动对象、人员素质存在差异,但作为生产一线的基层集体,如何在一个群体当中养成人人都讲安全的习惯,人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安全行为准则,再通

过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形成一种集体的理念和集体的行为,真正建立起一种 “群体安全意识”,必须加强对这个集体的核心——班组长的教育培训,增强其安全管理技能,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班组安全管理,使班组安全管理逐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一线职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事故发生和扩大的关键因素。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特大井喷事故就是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认真从中汲取教训,认真反思,采取各种措施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5.1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意义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企业事故的基础性工程,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安全建设的灵魂,对保障安全生产具有战略性意义,培养和增强安全文化意识,对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尤其是重大、特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安全管理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有效的一种文化,才能长久维持。因此,如何做到防范于未燃,如何从根本上做到消除事故威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势在必行。

5.2 落实遵章守纪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础

通过宣传、教育,特别是本单位以往典型事故案例教育,条件允许时可让事故的当事人现身说法,使职工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憾,加深对遵章守纪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创建群体安全意识,结合适当的奖惩等手段,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增强安全意识,改正不良行为。

同时要抓好反习惯性违章行为工作。习惯性违章行为有两类,一类是个人习惯性违章,另一类是群体习惯性违章,个人习惯性违章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蔓延成群体习惯性违章。因此,要从制度上、职工心理等方面分析习惯性违章行为形成的原因,采取教育、奖惩、教化等办法进行治理,不能让习惯性违章成为一种风气。

在加强职工遵章守纪的教育基础上,在执行上要求要严,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为自觉做到“三不伤害”,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使“人人事事保安全”在企业内部蔚然成风。

5.3 鼓励理论探索和应用,结合信息化管理,促进安全文化发展

企业虽然不是开展理论研究的单位,但通过理论的学习探讨和应用,可以开拓安全管理人员的视野,提高其思考问题的深度,从而使企业安全管理能做到与进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因此,企业要从高层领导开始重视,搭建一个方便广大安全管理人员乃至广大从业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平台,从资金、时间和精神上提供有力支持,鼓励企业安全管理学

术交流,结合信息化管理,利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安全生产实践,使其成为安全生产不竭的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力,在确保职工、群众安全和身体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践行“三个代表”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5.4 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安全专项活动,使安全文化真正融入企业文化

从1998年开始,在组织开展全国性的“安全生产周(月)”活动的基础上,新乡公司每年均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百日安全竞赛”活动,通过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既增强职工的业务知识,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营造安全气氛。活动一年一个主题,重点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进一步保证安全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很好效果。去年活动的主题则是“创建安全先进班组,争当安全生产标兵”,建立、完善班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班组安全管理档案,实行班组安全管理“三到位(检查到位、考核到位、教育到位),提高岗位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同时提高包括班组长在内的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规范了操作程序,为保证公司生产旺季安全生产秩序,确保完成全年安全生产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如今,这一举措已成为珠啤安全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保留节目。

另外,新乡公司为每个班组订阅一份《广州安全生产》报外,还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刊物,把宣传报道公司安全生产

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使其成为职工了解安全信息,掌握安全动态,学习安全知识的渠道,安全生产工作人员和广大职工踊跃投稿,形成珠啤安全生产工作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综上所述,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中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的补充,是从更深的层次影响人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最终使人的自觉行为满足安全健康的要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该建立在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上,必须在确保基本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得到落实的基础上,做好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便于操作的措施,将安全文化融合于包括企业的各项工作中,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利于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良好氛围,提高职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积极投身于安全文化建设中去,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达到良性循环,达到长期有效的目的。

6、积极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可持续改进

HSE体系是目前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一种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先进管理模式,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贯彻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思想,按照PDCA(规划—实施—验证—改进)模式进行事前风险分析,确定其活动、生产及服务过程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

底消除各种事故隐患,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从而持续改善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业绩。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就是实现向系统化、规范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过度,也是企业所有员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过程。新乡公司从去年开始开展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希望借此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可以使企业达到最佳的状态,实现可持续有效改进和规范化管理,因此也作为企业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

7、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经营来推动安全工作

国有企业要以发展生产来促进安全生产。安全工作要长抓不懈,但安全措施的落实离不开企业的经济实力的支持,如果企业以认真抓好生产经营活动,不提高生产效率,导致经济滑坡,无法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无法进行隐患的整改,无法为职工提供必须的职业安全健康保护用品,必然容易发生事故,根本无从谈安全。因此,就象本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荣明多次强调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企业必须大力搞好生产经营工作,以搞好生产经营来促进安全管理。只有确保强大经济实力作后盾,确保安全管理才能持续有效地实施。新乡公司近几年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连创佳绩就是这一理念最有说服力的佐证。

8、结束语

5.企业商学院建立背后的思考 篇五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王海霞

中国会计报 2012-07-13 14:27:41

建立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举措,可以为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难以真正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二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未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三是国有企业面临较大的资本市场业绩与监管机构的考核压力,内部控制措施不够完备。四是国有企业信息沟通机制不畅通,管理信息系统部分过时,新信息系统建设投入不足,信息系统总体控制能力较弱。五是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有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根本未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己经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工作、经济上不独立。

建立风险导向内控制度的对策

明确国有企业战略目标和风险偏好。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应考虑将该战略的既定收益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结合起来,目的是要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在不同战略间选择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相一致的战略。在此基础上,我们再通过财务或非财务的目标分解,将体现目标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与能反映各重大风险变化的度量指标建立起联系,以确定各个重大风险对应可接受目标波动的承受水平。

根据业务流程建立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制度。不同的企业目标所带来的风险类型和大小都不完全一样,对各种业务的风险加以分类、辨认、评价,分别针对各种具体业务设计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时首先考虑风险因素及参数,比如风险概率、风险影响、风险系数;建立内部控制时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关键风险控制点,风险评估应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风险辨识、分析、评价,以便对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的变化进行重新评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编写风险管理手册,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定期检查内控中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利用信息资源进行风险控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做好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包括人员控制、逻辑访问控制、设备控制、业务连续性控制,防止数据丢失;做好信息系统应用控制,包括输入控制、过程控制、输出控制,可以弥补一般控制的某些不足;做好网络控制,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6.企业商学院建立背后的思考 篇六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基层党支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接着从建立党支部建设的工作目标、加强党支部建设的过程控制、开展党支部建设检测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建立企业基层党支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 质量管理 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1

企业党支部是基层组织,也是企业党建工作的基?A,其重要性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在企业基层政治工作中,党支部工作是组织党员直接参与服务企业的战斗堡垒,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让企业各项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一、企业基层党支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继续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推向各个组织,也就是要全面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党风建设,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伴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加上绩效管理的稳步推进,为企业党支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载体。因为对于企业基层党支部来说,其工作开展的目标就是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在ISO9001理论中,“服务”也是一种“产品”,因为党支部工作就属于服务性工作,强化对党支部建设的过程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标准化基础上的精细化,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建立企业基层党支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1.建立党支部建设的工作目标

通过借鉴总结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经验,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企业要先确定党支部建立的工作标准,可以总结如下:要注重中心工作的开展,确保监督有力,党建领导班子要紧密团结在一起,能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建立廉洁公正的队伍,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思想活跃,建立稳定的党员队伍,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规范制度,健全各项制度和规范,确保领导有力。在确定了宏观目标之后,还要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目标细化党支部建设。

1.1总体目标表现如下: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深化企业党支部建设工作,确保党支部建设标准能够达到要求,积极创建示范党支部,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确保其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

1.2阶段目标表现如下:首先,要确保党支部“达标”,针对“达标”活动的要求进行分步骤开展:其一,对未达标的部分进行分析,积极开展达标验收活动,对党支部创建工作进行复查,确定达标党支部创建的考核。企业针对具体性质不同部门的党支部创建进行评比,确保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2.加强党支部建设的过程控制

要确定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制度规范化、内容系统化,还有工作常态化与管理信息化。为了进一步强化过程控制,要把“过程精细化”提上日程。首先,要对党支部原有的标准化文件进行整理和修订,对管理制度缺失的地方进行补充;其次,要重新评估达标复查考核管理文件,企业基层党支部要建立内部质量过程控制体系,对标准化管理过程进行控制,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中的考核分值可以按照群众分给各党委,确保工作控制得当。建立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小组,由党务工作人员定期对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状况进行检查,查找问题以便整改。

3.开展党支部建设检测评估

企业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小组要针对党支部目标管理考核方式进行重新整改,细化制度。首先,要把生产经营工作项的权重提升,要注重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强化服务意识。其次,积极调整整合党务工作项,提高考核的权重;再次,针对原有的考核中模糊评价的表述进行调整,细化考核项目。对党支部标准化质量体系建立的状况进行评估,主要内容有:党支部建设工作目标的落实状况、党支部服务中心工作的状况、党支部各成员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状况等等。

4.建立党支部标准化工作标准

首先,思想工作课题化。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形势发展要求,逐步探索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积极运用新媒体,结合各个部门以及车间等工作特点的差异,为员工进行心理疏导,确保每个职工都得到照顾和尊重。不断提升企业文化氛围。为职工营造一种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工作环境,各个员工之间配合缜密,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在一起,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奋斗。

其次,宣传教育载体化。党员干部以及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跟宣传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对党员干部以及员工进行职业教育,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在新媒体背景下,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传播方式也要随着发生改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让自身信息的传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为主动渗透做准备。

再次,党员管理互动化。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企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有着比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工作表现突出。在党员管理上要强化思想方面的交流,提高党员管理互动化的成效。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党支部建设要认清企业的发展形势,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结合企业现阶段的工作重心,建立党支部建设的工作目标,加强党支部建设的过程控制,加大基层党建责任落实机制建设,开展党支部建设检测评估,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党支部要为企业职工谋福利,规范制度建设,强化保障措施,让全体职工紧密团结一致,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7.建立企业分配激励机制的思考 篇七

一、水电工程处实行股份制改造前的情况

我局有下属管理处11个, 水电工程处是其中之一, 现有职工44名, 体制改革前的水电工程处全年以灌区内部工程为主, 对外包揽工程相对较少, 全年创收连职工基本工资都不能保证, 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由局统一划拨, 常年是有工程就做, 一年时间大半年是休息期, 工资福利与灌区其他职工一样, 职工缺少开创精神, 技术相对落后, 单位没有效益。

二、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的企业结构

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的水电工程处, 市场定位面向社会, 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为主, 以股份筹资等多种形式开展综合经营为辅, 以积极参与工民建作补充, 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确保队伍稳定, 确保职工收入, 确保国有资产增值。

我局为鼓励支持改造, 实行保障条件及相对有限保护政策:鉴于工程处是灌区内部改革的首例, 管理局负责提供必需的流动资金, 实行内部优惠贷款政策;在职职工基本工资暂由局核发, 社会保障由局负责;2009年以前离退休人员的有关费用由局全额负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管理局保障100万元的续建配套工程项目, 主要解决单位的运行经营和生产经营, 不作为经济考核指标。

三、实行股份制改造后新的激励机制

□文/王艳丽谷守东

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的水电工程处, 除基本工资仍采用局机关统一划拨外, 将取消放水补助政策, 原有的生活补贴、防汛津贴等工资以外福利待遇由水电工程处自己创收解决。

管理局每年对工程处规定经济考核指标, 全面完成经济考核指标, 可全额补发生活补贴等福利费, 可根据管理局相关政策和职工的年度考核结果, 于年中发放一个月工资性奖金或文明奖;超额完成经济考核指标, 可提取超额部分的20%作为补助与奖励基金, 全部用与职工的补助与奖励, 处领导班子实行职务补助与奖励政策;全面完成经济考核指标, 不发生重大事故, 年度考核合格, 处领导班子成员可在年终加发人均提成0.3~0.5倍的职务补助与奖励;否则, 按完成比例核减。

实行股份制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变体制, 增加创收的一个有效途径, 水电工程处是我单位内部实施体制改革的一个试点, 也是实现减员增效迈出的第一步。

四、生产经营性单位实行股份制改造后, 建立分配激励机制的思考

对于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来讲, 要逐步实现管理企业化, 最终转变体制, 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增强责任意识, 推动单位经营管理完善。

(一) 有效吸引利用职工闲散资金, 促进了单位自身发展。

事业单位转变体制后, 单位运行经费不足, 通过职工自筹资金参与单位经营, 为单位运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 增强经营者对单位经营状况的关注程度。

股份制改造后的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增强, 管理人员持股后, 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对单位的效益就会更加关心, 单位创收也不仅是个人收益问题, 同时是全体职工的收益问题, 这种情况对管理人员来说, 既有压力也有动力, 但无论动力还是压力, 终归是促使管理人员对单位经营状况更加尽心尽责;股份制改造后的管理人员将更加注重人才的合理使用, 充分挖掘职工的潜在能力, 使其更好地发挥这些能力, 给单位带来更大的市场和利益。

(三) 激发职工积极性, 提高效率。

职工持股参与单位经营管理, 强调的是报酬的激励性, 它不是向职工保证提供某种固定收益或福利待遇, 而是将职工收益与其对单位股权投资相联系, 从而将职工个人利益同单位效益管理和职工自身努力等因素结合起来。可以使员工充分地发挥其技术和才能, 充分发挥员工的内在权利, 提高单位经营过程中的竞争力, 而职工有出资者和劳动者的双重身份, 体现出较强的自主性与参与意识, 从而推动改制后的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完善。

(四) 体现一种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新型分配制度。

8.企业商学院建立背后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功效系数法

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能够预先告知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危险情况,从而可以为各方赢得时间,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本文拟对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建立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哪些财务指标应包括在预警指标体系中。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内容,预警指标选择得好,才能真正发挥预警系统预知和控制危机的作用。

2. 预警判断的合理性问题。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财务预警方法及预警线的判断。

3. 预警的可靠性问题。预警指标的计算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基础的,虽然在计算指标之前可能对报表进行了处理,但是并不能做到剔除所有的极端值。此外,当前企业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预警的准确性。

二、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1. 融资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

对企业来说,融资风险的加剧往往会导致财务危机的爆发,而财务危机则会通过有关财务指标表现出来,这是一个逐步显现的过程。我们构建预警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观察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企业的财务危机发挥预警作用。

(1)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预警指标的设计和选择是建立预警系统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建立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时,必须综合考虑企业融资行为的特点和所处的融资环境,选择合适的预警指标。综合考虑影响企业融资风险的各个因素,本文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筹资结构4个方面来构建预警指标体系。①偿债能力。企业融资考虑的首要因素应该是未来偿还债务的能力。目前实务中运用最为普遍的偿债能力指标为:(a)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b)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c)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d)资本周转比率(销售收入/平均股东权益);②盈利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较低,银行信誉下降,也是导致融资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主要指标包括:(a)资本报酬率(净收益/股东权益总额);(b)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c)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净收入);(d)总资产收益率(净收益/平均资产总额);③资产运营能力。企业资产运营效率低,大量资产闲置,会导致融资风险的发生。其指标包括:(a)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b)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c)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额);(d)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④筹资结构。企业筹资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融资风险产生的因素。筹资结构预警指标主要包括:(a)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b)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c)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d)资本固定化比率((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2)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是各预警指标对总评价目标重要程度的反映。指标权重的确定是融资风险预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预警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目前国内外对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类型。对于主观赋权方法来说,主要是运用专家意见打分法即德尔菲法(Delphi)。该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咨询机构兰德公司首先创立的,具有匿名、反馈和反复的特点。在权重确定的实际过程中,需要反复的广泛调查和征求专家意见,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客观赋权方法主要采用的是统计方法,包括因子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等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剔除不相关指标的影响,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运用中,笔者建议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2. 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1)预警方法的选择。对于企业的融资风险预警,笔者认为可操作性、实用性最为重要。财务预警中比较常用的数学方法是建模法和评分法。建模法所建立的模型精度相对较高,但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作为基础,更适合于理论研究。评分法则是将预警指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运用指数法的计算来反映企业融资风险的程度。它的突出优点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有利于风险管理人员作出更加详尽的分析。因此,本文从实用的角度选择评分预警方法。

(2)预警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①预警指标的分型。根据预警指标的特点可以分为4类:指标数值(实际值)越大越好的,定义为极大型变量,如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报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数值越小越好的,定义为极小型变量,如资本化比率;指标数值在某一点最好的,可定义为稳定型变量,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若在某一区间最好,则可定义为区间型变量,如资产负债率。②预警指标满意值、不允许值、上下限值的确定。具体对本文所选取的16个指标而言:(a)极大型变量。满意值选取的是该行业的平均值,但选择不允许值有所区别:对反映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资本收益率,其不允许值选为零;对反映偿债能力的已获利息倍数,其不允许值选为1;对反映资产运营状况的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其不允许值选取满意值的一半;(b)极小型变量。它的标准值确定方法应该与极大型变量相反,满意值为0,其不允许值为0.3;(c)稳定型变量。选取在该行业平均值之上再添加10个百分点作为满意值,不允许值的上下限则分别取满意值的一倍和一半;(d)区间型变量。根据该比率的行业平均值,在均值的基础上增加和减少10个百分点作为比率满意范围的上下限,在均值上增加一倍和减少一半作为其不允许范围的上下限。

(3)评分方法。①单项功效系数的评分。按照上述指标的分型,根据沃尔评分法的规则,确定计算公式见表1。②综合功效系数的评分。根据各单项指标的功效系数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出综合功效系数。综合功效系数=∑(单项功效系数×该指标的权重)/权重。③评分结果分类。根据综合功效系数的数值大小,确定了各类警限的值域区间后,便可根据综合功效系数所处的不同区间预报警情。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 必须尽快加强财务信息网络化建设。

由于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职责不同,在预警系统运行中必须保持顺畅的交流渠道,否则融资风险形势瞬息万变,即使警情已经发觉,如预报或预报不及时也可能酿成危机。由于现代化电子技术应用广泛,因此在融资风险预警过程中可以应用日益广泛电子技术来为风险信号的采集和传送服务,在风险的动态监测、资料记录、数据处理、警情预报上,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2. 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应具有时效性。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企业来说,经营活动现金应是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正负相间的。因此,为了及时对融资风险进行跟踪、评价与预测,可适时根据预测结果与实际状况的拟合程度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及其权重进行调整修正,以更好地实现对融资风险的预警。

3. 尽快健全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管理的组织结构。

企业在建立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同时,必须要根据自身和预警机制要求建全相应的预警组织结构。为了提高企业的预警能力,所设计的组织结构就必须实用、简洁、系统和有效率。从预警管理结构的运行来看,企业的融资风险预警对象主要是内部的融资风险,但是其中夹杂着诸如体制、市场、信用、法律、金融、技术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上,不仅需要熟悉这些不同风险特性的专家,还需要一个预警中心进行综合总结,统一向高级管理层报告。

4. 提高人员素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是关键。

财务数据的真实完整是财务分析的基本前提,由于风险预警模型的大部分数据来自于财务会计数据,财务数据的真实与否直接决定了预警的效果。企业必须提高财务人员尤其是财务主管人员的业务水平。企业高级管理层在思想上也要对潜在的财务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要充分及时地考虑和采纳员工提出的问题,使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和管理中来。

参考文献:

1.姜秀华,任强,孙铮.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预测,2002,(3).

2.蔡壁洪.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定量分析指标探讨.财会研究,2002,(8).

3.艾健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企业经济,2002,(7).

4.池国华,迟旭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会计研究,2003,(8).

作者简介: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上一篇: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下一篇:家用轿车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