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教育督导室2006年工作总结

2024-08-24

新城区教育督导室2006年工作总结(精选6篇)

1.新城区教育督导室2006年工作总结 篇一

2006年上城区教育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06年,上城区教育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综合治理两个“决定”和《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为依据,以落实安全制度和提高师生安全意识为目标,以创建“平安校园”活动、青少年法制教育月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等为载体,以推广“枫桥经验”为抓手,强化法制教育,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完善、落实综合治理制度,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确保各基层单位政治和社会稳定。

二、主要任务

1、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社会稳定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对于教育系统,要把学校的稳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

(1)进一步落实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单位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列入工作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重视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社会矛盾调处机制,落实突发事件处置预案,随时发现和掌握不稳定因素,抓小抓早,责任到人。教育局要和各基层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消防安全责任书,各单位要和所属部门、科室、校办企业、出租场地签订综治、消防等责任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抓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工作。要深入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坚持每月不稳定因素排查上报制度。各单位要重视对建筑设施、消防安全、食品卫生、交通安全、信访、法轮功等各方面不安全因素的排查调处,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安全。

(3)强化外来人口管理工作。一要继续做好对外来人口的调查工作,摸清外来人口的家庭、社会关系等情况。二要做好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学校、校办企业要保证外来人员身份证、暂住证、务工证等证件齐全,确保无不良人员在我教育系统就业。

2、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

2006年,学校要根据《上城区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按照《杭州市中小学安全保卫技术防范标准》要求,继续做好技防设备的配备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安全检查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卫生安全制度等制度,规范安全管理;三是继续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法制宣传活动,加强师生安全与法制教育,提高师生安全与法制意识;四是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师生进行演练,提高师生应急自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加强对学校不安全因素的排查及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检查工作,及时掌握学校和周边出现的安全新情况、新问题,主动与区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联系,切实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宣传工作

2006年,学校要继续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宣传月动、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安全教育周”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119”消防宣传活动等契机,充分利用消防教材、图片、VCD、录像等各种宣传资源,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团队活动、少先队活动等多种载体,加强对综合治理的学习宣传,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4、加强综合治理的网络建设

2006年,我局综合治理网络建设要继续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健全综合治理机构。各单位法人代表是综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且必须有一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消防组、治保组、调解组等相应的综合治理工作组织,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二是继续加强综治队伍建设。学校要充实年富力强、政治素质高的人员到综合治理队伍中,并组织综合治理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综合治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三是继续构建综治三级网络体系。要构建好“教育局—片—学校”三级综治网络,充分发挥三级网络的作用,特别是发挥综治片的作用,使我系统的综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5、加强普法宣传,提高法律意识

2006年,学校要提继续组织师生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犯罪法》、《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杭州市中小学生校园事故伤害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宣传,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要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积极探索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的新路子,采取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地发生;要主动加强与法制副校长的联系,每学期要邀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讲座,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各项安全、法制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

三、组织落实

1、完善落实各项综合治理制度

各单位要继续完善落实各项综合治理制度,规范管理。重点要落实好以下制度:(1)每月安全检查情况上报制度。继续坚持每月安全检查情况上报制度,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把安全报表在月底之前交教育局。使教育局能及时地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地予以解决。(2)安全事故责任制、责任追究制。要不断地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细化、明确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职责,并有严格的检查、落实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要严格追究有关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3)安全事故上报制度。各单位要加强情报信息的发现、收集和掌握,做到一事一报,重大事件及时报告,坚决杜绝拖报、迟报、瞒报、不报现象。(4)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学校发生消防、治安、暴力、恐怖等安全事件,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引起的损失。(5)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在评比、考核等方面,要严格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6)综合治理台帐制度。各单位要认真做好综合治理台帐的记载、整理工作,特别是图片、影像资料的收集,切实做到综合治理工作件件留痕迹。

2、加大检查力度

2006年,在组织学校自查,开学视导、节假日教育局进行抽查的基础上,教育局将继续加强对学校的安全检查、抽查的力度,发现安全问题或隐患,局将发给学校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检查和整改情况将作为年终综合治理

考核的重要内容。

3、大力开展调查研究

对一些重难点的安全问题调查研究,找出问题发生原因,使我们能更好地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2006年,学校要继续结合“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综合治理工作的理论水平。

上城区教育局

2006年3月13日

2.新城区教育督导室2006年工作总结 篇二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房地中心仍处在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我们今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构建和谐单位为目标,进一步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稳定为第一责任,运用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夯实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服务社会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为落实区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提高中心房屋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应急事件实时处理能力,2005年已开始筹划建立房屋管理信息系统,预计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该系统建成后,将实现直管公有房屋管理状况、房屋使用、修缮及安全状况、院落布局、附属设备设施等基础资料管理的数字化、公共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应急事件处理的实时化、内部管理的自动化和对外信息沟通的便捷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推行是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新型管理模式,提高效能、优化资源、夯实基础、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必将对中心未来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心计划于2006年争取率先完成抢排险管理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届时将成立应急指挥分中心,实现对防汛指挥工作的实时监控和快速反应,为安全度汛和房屋安全的实时监控奠定坚实基础。

(二)积极探索文保区更新改造的新模式

按照微循环、渐进式更新改造的方式,以西四北地区为试点,探索历史文化保护区更新改造的新模式。在已经完成的区域性规划论证、现场调研、基础数据整理三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将于2006年首先启动20个院落作为试点进行修缮改造。修缮改造以西四北八条为起点,自北向南,逐步推进。居民腾退工作拟采用政府主导同居民意愿相结合、货币补偿与房屋安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为此,必须多渠道解决搬迁安置房源问题,尽快推进清河定向安置用房建设并购买部分存量房屋,以缓解搬迁安置房源紧张的压力。

(三)继续推进解危排险“拔危楼”工程

全区共有341栋中式楼、简易楼已全部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其中经鉴定为四、五类危险楼房的有116栋。去年中心已先行启动了23栋危楼的解危排险工作,消除了居住在危楼内的近千户居民安全隐患问题,为今后的“拔危楼”工作积累了经验。2006年按照区委区政府指示精神,我们还将投资2.4亿元对17栋危楼,近500户居民实施排险腾退。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消灭五类危险楼房,完成危楼的解危排险工作。

(四)巩固创建文明城区成果,继续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

要进一步加大为民办实事工作力度,预计投资2.2亿元,继续推进为群众办实事工程。重点推进前门西大街、鼓楼西大街、博学胡同、苏萝卜胡同、南官房胡同和温家街胡同等6条中等长度的胡同、街巷的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一户一水表”改造近2万户、“一户一电表”改造近2万户;完成户厕翻建200个;完成1000间五类房屋的翻建任务;完成文保院修缮9处;完成中南海周边地区18条胡同(街巷)、347个院落、3973间公私房的“煤改电”工程;针对部分无下水的平房院落,新做下水管线,彻底解决住户生活不便问题;针对破损严重的门楼和街门分期分批进行改造。

按照小区整治方案,再启动27个直管老旧小区(包括单体楼)的整治工作。整治工作完成后,要在建委物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重点做好房改售房的售后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老旧小区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解决管理责任主体、资金来源、管理机制等问题,建立适合老旧居住小区特点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尽力杜绝整治后反复的情况,改变老旧居住小区的管理现状。

(五)完善应急机制,继续做好防汛和供暖安全工作 结合中心抢排险管理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启动,建立房屋安全动态监测网络,进一步规范防汛管理机制,正确把握防汛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紧急突发事件。在冬季查房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的方针,制定修缮计划、明确目标责任、确定修缮重点,落实修缮任务,扎扎实实地做好防汛工作。汛期到来之前,力争完成对四、五类危破简易楼、中式楼的搬迁腾退;基本完成1000间五类危险房的翻建工程;街巷综合整治工作也要将四、五类危破平房作为重点进行翻挑大修,对低洼院长高、地面硬化、屋面全部整修,着力解决好“危、积、漏”问题。继续坚持和完善雨中巡查雨后走访制度,完善防汛监控图、查房标识条等行之有效的做法,认真做好查房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继续推行《首问责任制》,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切实把防汛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供暖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坚持“辛苦我一人,温暖千万家”的精神,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加强人员的管理和技术培训,做好紧急抢修预案,确保居民温暖过冬,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六)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拆迁、道路拓宽街面复建工程的完成

经过参与招投标,德内大街道路拓宽工程的部分拆迁以及西直门南小街的拆迁任务,已连续中标,南长街四期拆迁任务也即将实施,拆迁任务仍然很艰巨,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拆迁工作力度,确保任务全面完成。围绕2006年计划完成的13条街巷、道路拓宽工程,完成好街面整治复建工程。在“平改坡”项目首战告捷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创造条件,完成好下一阶段的“平改坡”任务。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认真组织实施好直管楼房外立面粉刷等“迎奥运工程”。

(七)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各党支部都要认真研究建立党员学习培训,提升党员综合素质的长效机制;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加强党性锻炼的长效机制;党员履行职责,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的长效机制;党员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讲大局、讲团结、讲责任,克服少数人说了算;要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和完善党内重大事务公示制度和党务公开制度;要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要情况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征求党员意见制度。基层党支部原则上每年集中召开一次党员大会,通报工作情况,每半年召开一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结合中心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围绕提高党员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本领,特别是促进本单位生存与发展的本领,根据不同党员对象的需求,组织开展教育培训。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好《党章》、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坚持党员和领导干部学习日制度,坚持党政一把手讲党课制度,保证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两天,每年接受一次党课教育。要积极探索改进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载体,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终身学习等先进的学习理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倡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完善党员责任区制度。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创新服务群众载体,开展真情务实的为民服务活动。开展“进百家门、解百家难”活动、建立“民情热线”、设群众意见箱、召开民情座谈会,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的先锋岗、示范窗,组织引导党员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活动载体,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使群众得实惠。特别是要重视和关心困难党员,要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建立健全党员管理评议制度。坚持每年一次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立党员定期谈话等制度。“七一”前夕,党委及各党支部要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庆祝建党85周年活动,各基层党支部要及时发现、总结、宣传和树立本单位党员中的先进典型,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组织开展“争优创先”评选表彰活动。

(八)以构建和谐单位为目标,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今年,宣传思想工作要以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继续坚持贴近经济、贴近职工、贴近生活的方针,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生存与发展,围绕重点工程,不断强化宣传思想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职能,为推动“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为构建和谐单位提供思想保证。重点要抓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实际,规范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改进学习方式,落实学习制度,完成学习档案建库工作,适时组织学习成果的交流和研讨,更加及时、全面地为中心组成员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围绕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大对西城区“十一五”规划的宣传。三是围绕构建经济发展和谐单位,加大对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结合“拔危楼”、“一户两表”、小区综合整治、文保区更新改造等“重点”、“亮点”和“特点”工作,组织好信息交流和宣传报道。围绕防汛、供暖、拆迁、为群众办实事等规定任务,不断总结经验做法,增强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四是结合庆祝建党85周年,开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征文活动和“我为党旗添光彩”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继续大力宣传身边的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开展以“爱党、爱国、爱人民”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团结力量,全面推动中心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五是以纪念学习丁深十周年为契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开展向丁深同志学习活动十周年,开展征文和专题研讨交流,总结学习丁深精神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推进“品牌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六是巩固和发展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提高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构建和谐单位为动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开展文明礼仪的教育实践活动,制定行业文明礼仪规范,打造诚信品牌,吸引更多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上来。

(九)加强教育,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按照区纪委的总体部署,认真组织落实好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划,继续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方针,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五条规定”的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管理,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活动。要继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紧紧围绕拆迁、“拔危楼”、“一户两表”等专项重点工作,开展行政监察工作,落实好“阳光工程”。围绕创建和谐单位,认真贯彻执行《信访工作条例》,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提高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

(十)以构建和谐单位为目标,做好职工队伍稳定工作 构建和谐单位是经济发展和提高生存能力的重要保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严格按照有关劳动人事管理的政策规定,解决好职工的劳动保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维护好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要继续做好2005年度考核及工资调整工作,深入研究探索适应中心经济发展需要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2006年度经济承包办法,做好2006年度补充医疗保险的续保工作,继续下大力量抓好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和人力支持。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保卫的宣传教育,落实责任,严格措施,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安全生产和安全保卫工作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做到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绝不允许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工会工作要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和构建和谐单位,切实履行好工会职责,充分发挥工会在改革、发展、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主题,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继续做好今年“安康杯”安全竞赛活动,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加强对民工安全生产、安全防火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在积极促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管好用好困难补助基金,加大对医疗互助保险的宣传。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困难职工提供人性化服务,关心职工的生产和生活,促进职工队伍稳定,推动和谐单位的建设。

3.新城区教育督导室2006年工作总结 篇三

西政发„2007‟2号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2006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2006年冬季士兵退出现役安置工作的通知》(国发„2006‟32号)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卫戍区《关于做好2006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京政发„2006‟46号)文件精神,为做好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各单位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至2007年1月底结束;驻香港、澳门、西藏、新疆和青海玉树、果洛地区的部队,退役义务兵和复员士官的接受时间可适当延长。转业士官的接收时间按民政部、总参谋部的通知精神执行。

四、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

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有针对性地做好退役士兵的思想教育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广大退役士兵正确认识国家、军队和北京市改革发展的形势及前景,树立自强、自立精神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择业观念,自觉遵纪守法,服从政府安置。

要继续落实我区有关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的政策,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院校和培训机构,适应用工岗位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退役士兵尽快转换角色,提高基本职业技能,增强择业竞争能力。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要对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在录取、学费等方面实行优惠。

五、安置工作

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有关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采取安排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创造性地做好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要坚决纠正片面强调局部利益和困难,拒绝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错误做法,严禁任何部门、任何行业和单位限制或禁止所属单位接收退役士兵。

区人事局、区劳动保障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区民政局科学

用人单位按计划接收复退军人确有困难的,经区复退安置办批准,可以按每人3万元至5万元的标准支付有偿转移金。

5.对积极完成安置任务,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奖励经费在区财政安置经费中列支。

6.区政府将监督检查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法规、政策执行情况和完成接收安置任务情况的,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北京市征兵工作条例》和国务院、中央军委通知规定,拒绝接受安置任务的单位,要按规定责令其改正,并对单位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罚;对因责任心不强、措施不力、作风不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六、落实政策,维护退役士兵合法权益

为鼓励退役士兵以多种方式就业,采取政策扶持和经济补助相结合的安置措施。

1.退役士兵应征入伍前已由用人单位办理了正式录用手续的,回原单位复工复职。原单位撤销、倒闭不能安排工作的,由上一级主管单位负责安置;没有主管单位的,按本通知的有关规定进行安置。

2.义务兵退出现役予以安置后的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按照本单位同工种、同岗位、同工龄职工的情况确定。其军龄连同待分配时间一并计算为所在单位的连续工龄和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3.退役士兵实行“双向选择”、“单向选择”、“指令性分配”

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交纳社会保险费,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时,其军龄可视同为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并和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自谋职业退役士兵的档案,由区劳动保障局负责免费保管(暂定10年)。

自谋职业申请经批准之日起,2年内被行政机关或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录用的,交回《自谋职业证》并退回发给的一次性经济补助金,不再享受自谋职业优惠政策。安置部门为其出具退伍军人安置分配信。

对就业、生活确有困难的城镇退役士兵,要积极帮助他们再就业;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条件的,要及时将其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7.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各有关部门要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优先办理证照、安排场地和摊位;除依法颁发证照收取规定的费用外,在3年内免收各项行政性收费。

8.根据市民政局、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促进退役士兵自主就业的意见》(京民安发„2003‟428号)的精神,凡选择参加北京教育考试院教育培训的,除享受自谋职业标准条款待遇外,另发给6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凭教育考试院证明领取),并于2007年2月25日之前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报名表。

参加全日制高等教育学习的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取得国家承认大专以上毕业证书的,在享受2年政府出资的社会保险外,可

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6年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西政发„2006‟4号)同时废止。

4.新城区教育督导室2006年工作总结 篇四

2006年工作总结s0100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乡镇的大力配合下,全区各校围绕“创建省级教育强区”,致力于教育“规范化、均衡化、信息化”三推进,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创建省级教育强区,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2006年12月28日,省教育强区评估验收组在听取了区政府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自查自评报告、走访了26所各级各类学校、翻阅了大量创强台帐资料并与一线教师座谈之后,一致认定**区达到了省级教育强区的标准,通过了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自查自评报告中24条达标、1条基本达标的自评结果。

区委、区政府将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工作列为2006年全区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2006年3月9日,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了创建省教育强区的目标任务、工作责任、保障措施和方法步骤。区政府与各乡镇政府、部门签定了《**区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责任书》,全面落实建设任务,制定出台了《中共衢州市**区委、衢州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发展争创省教育强区工作的实施意见》、《**区创建省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衢州市**区2006—2007年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

全区以创建教育强区为契机,努力推进教育事业新发展。在各级政府和全区学校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全区新增省级教育强乡3个(石室乡、沟溪乡、七里乡)。通过“创强”,全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全面加强。全区先后投入“创强”基建经费2147万元,其中新建教学综合楼11801平方米,投资1338万元;完成改食堂工程6926平方米,投资400万元;完成改宿舍工程8612平方米,投入275万元;破旧房改造,包括学校操尝道路维修和墙面粉刷等投入134万元;学校教学装备配置得以优化。区、乡(镇)先后筹措资金560多万,专门用于教学仪器、各类教学器材及图书配备,使我区各中小学的教学仪器,音、体、美、劳、卫生器材,图书配备达到或超过国家或省定标准。各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电视播放、校园音响”四大系统的装备建设;各类教育得以协调发展。通过“创强”,全区成人教育与学前教育快速成长,全区新增农村等级幼儿园7所。石梁镇、石室乡、姜家山乡等3个乡镇通过省一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估,航埠镇、黄家乡、花园乡、九华乡、姜家山乡、万田乡、华墅乡、七里乡、沟溪乡通过省二级成校评估。

二、理顺市区教育管理体制,实现平稳过渡

200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市、区学校实施调整,理顺办学体制。为确保“理顺”工作顺利进行,维护稳定大局,我局一是抓调研,认真研究了“理顺”工作的可行性、实施方案、进度安排、以及可能出现的调整后的学校布局问题和在职教师、退休教师的稳定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最大程度的保障教师的合理权益作了积极的努力;二是抓配合,《中共衢州市委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理顺市、区有关管理体制的意见》(衢委发[2007]56号)文件出台后,引起了一定的波动,特别是石梁片区的60多个行政村联合盖印上访,要求保留石梁中学高中部,造成极大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局党委、班子成员以大局为重,召开专题会议并多次下校走访、宣传政策,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配合下,较好的解决了矛盾;三是抓稳定,对于划入学校,重在班子稳定、待遇稳定、人心稳定。同时,认真研究落实兴华中学、石梁中学两校高中教师的过渡方案。强调一切以学生利益为重,明确要求广大教职员工不得发表不利于稳定的言论,尽最大努力保证过渡期间兴华中学、石梁中学两校高中学生的教育权益不受损。

2006年6月29日晚,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受两级政府委托,召开了涉及“理顺”学校的移交工作会议,明确从2006年7月1日起,市区两级所涉移交学校纳入新的管理范畴。12月31日,市区两级有关学校教职工的行政关系、工资关系正式完成移接交工作。所涉学校人心稳定,工作正常,预示着**区的义务教育工作稳健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落实拾四项工程”,“教育公平”取得实效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全区启动了“农村学校食宿改造”、“经济困难家庭免费就学”、“爱心营养餐”、“教师素质提升”四项工程。其中,农村学校食宿改造工程已基

本完成任务;继续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资助扩面工程,惠及学生5335人次,免收费用122.7175万元;同时,在以七里乡中心小学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爱心营养餐工程,3443人次贫困学生享受每周三餐荤素搭配的营养餐(100元/学期),改善了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按省市统一部署落实到位,完成了全区2065名中小学教师四门省定课程的集中培训,完成了盛市级农村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的推荐工作。

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区学校干部梯队建设,全区以民主推荐为基础,筛选出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的培养对象110人,构建了学校后备干部人才库,并举办了2期学校后备干部培训班,为优化学校干部队伍结构奠定了基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了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管理及考核。10月份,对第一轮优秀教育人才进行了全面考核,启动了第二轮优秀教育人才评选,共评出区第八届教坛新秀22人,第三届学科带头人39人,全区优秀教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强化师德师训工作,在启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同时,组织全市区小学教师继续开展以“三新一德”为重点的新一轮全员培训,逐步把继续教育的重点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到专业成长上来,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人事工作的规范管理,根据《**区教职工聘任制实施意见》,认真做好教职工校际交流聘任工作,修订农村教师进城选调办法,对夫妻双方在**区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双教工,在选调进城时给予加分倾斜,为夫妻双方在**区农村中小学任教且年龄在100周岁以上的双教工设立的“**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奖”,以体现人文关怀、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了全区3000多本人事档案、全区退休教职工情况和全区教职工增资后工资卡片的整理登记。

五、强化教育教学科研,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强化教育科研,拓展教育科研阵地,倡导理论研究与行为研究同轨进行。全区教师教科研意识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论文质量及课题档次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一年来,全区有17人次在课题研究方面获二等奖以上,占全市的1/3;省级立项课题5个,占全市的1/6强;在由新星学校承办的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展示活动中,我区共获教学设计一等奖11人次,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注重互动与交流,各类学科教育教研活动次数多、质量高,深化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强调引导和示范,组织了全区小学校长展示课和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暨新课改展示活动和全省实验学校学术年会等活动,课程改革向纵深两个层面推进。重视课改质量跟踪,组织实施了中小学部分学科的质量检测,为课改教学目标体系的完善和课改共性问题的解决寻求对策。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夯实课改向农村推进的硬件基矗目前,全区包括简易型在内的多媒体教室占中心小学以上的班级比在04年40%的基础上增至89%,全区全面实现光纤接入,启动了名师资源共享工程,为加快课改向农村完小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矗

六、加强党建和行风建设,不断增强教育系统执政能力

扎实有效的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当时代先锋,争创教育强区为主题,认真组织了教育系统三个批次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三服务”活动贯穿始终,机关党员按要求认真开展了“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参与“送温暖、送营养、送文化下乡”活动,并对全区37位贫困退休教师进行走访慰问,据统计,全局机关党员共走访慰问困难户103户,送慰问金8.43万元,各项慰问物资价值2万余元。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型机关创建,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学习;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开展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依法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强化效能建设,信访工作水平、机关服务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7年工作思路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全面推进拾四项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能否在2007年完成省万校标准化验收,关键看今年。同时,通过近几年来全区基础设施、教仪装备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2006年教育创强的实施,**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根据市教育局的部署并结合**自身实际,2007年,**教育总体上要从“建设”转向“管理”,并通过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提升教育的内涵品质。

总体目标:

努力构建“和谐发展、均衡优质”的现代教育体系,高质量普及十五年义务教育,加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力度,强化标准化学校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

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积极探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全面提高办学的规范化程度,努力争创“教育无乱收费”区,力争在“构建和谐教育,推进城乡均衡,打造人文**”方面取得新成效。

事业目标:

1、学前教育: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

2、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初中入学率、巩固率、三残儿童入学率均达100%。

3、成人教育: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培训人数达2142名。

4、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力争幼儿园达89%,小学达98.5%,初中达98.5%。

5、基础教育“六项工程”: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资助3000名中小学生,资助比例占全部学生数的9%,实现应保尽保;

(2)爱心营养餐工程:为2700名左右农村学生送营养餐,实现应送尽送;

(3)食宿改造工程:改造面积13368平方米,其中宿舍8680平方米、食堂4688平方米;

(4)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教师2200名;

(5)名师资源共享工程:力争完成优秀课堂实录30节摄制任务;

(6)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力争按规划完成9所学校的建设任务。

主要工作:

一、实现“四个突破”,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在“规范化办学”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提升教育形象

牢固确立“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教育的“规范化”建设。在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的基础上,紧紧抓装收费”、“办班”两个关键环节,严格规范招生行为、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收费行为、规范非正常教学时间办班行为。依法加强对学校财务、基建、资金使用、大宗物品采购等工作的管理;加强信访和档案工作,将信访工作和规范学校档案管理、规范学籍管理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实;深化教育行风建设和校(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教育信息公开,强化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与安全管理,建立网上评审系统,进一步加大网上来信来访的查处力度,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促进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民主化。

(二)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实现新突破,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配合做好第二届衢州市名校评选工作,着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依托课程改革,规范课程设置;严格专任教师任课原则,确保学科专任;树立“细节决定成败”意识,细化“环节管理”,加大“过程管理”力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继续开展教育强镇(乡)创建活动,以创建促提高,加快各类示范学校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的成果。

(三)在“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以提高全区教师信息化教育装备应用能力为突破,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的作用。将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以及各类电教设备的应用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以机制和制度促进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发展。通过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新”工程(即以“新技术”推进“新课程”),使全区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优化课堂教学行为的能力有明显提高,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成为**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四)在农村的“学前教育”方面实现新突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思路创新,体制创新,用好、用足政策,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发挥各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扩大农村幼儿园办园规模。筹建**学前教育管理中心,促进全区幼教事业的快步、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化办园资格审验制度,加强督查整改,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通过培训,鼓励进修,施行教师资格认定等方式,快速提高农村及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通过依托社区建立社区早教活动示范基地,大力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依托**教育网,创办“**幼教网”,构建覆盖面广、时代性强的**学前教育网络平台。

二、抓实八项工作,提升**教育的内涵质量

(一)加强事业发展和布局调整规划

实施**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围绕“万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新一轮布局调整,继续按照“四个集聚”的思路,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中小学布

局。重点抓好学校配套项目建设。2007年按照万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和**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重点抓好航埠镇中心小学、航埠镇河东小学、沟溪乡中心小学、石梁镇中心小学、九华乡中心小学、航埠镇初中、教工幼儿园等学校的配套建设。通过新建配套学校校舍使农村中心小学、初中学校的校舍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同时按照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有关完孝村校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积极探索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提升办学品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做大做强农村的中心小学,整体改善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二)抓实“四项工程”建设

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建设,在2006年“两改”的基础上,继续按照“重点建设布局调整保留学校的农村乡镇初中、乡镇中心小学食堂寝室,改造、维修农村完小食堂寝室”的工作思路,抓好农村学校的食宿改造工程。进一步重视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关注并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问题,同时,配合市区户籍制度改革,着力做好进城务工创业人员子女的就学工作,积极探索和优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扩面工程”和“爱心营养餐工程”的科学化操作程序,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因贫而失学。

抓住契机重点落实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特别要落实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校本培训。针对目前农村教师编制偏紧,教师培训“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的现实,认真分析,精心组织,确保不让一个教师漏训。同时,充分发挥教育城域网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组建“教育博客”、建立分布式教育资源库、构建**区立体式的“名师资源库”等平台,并结合城乡教师支教活动,在区域内部广泛而又持久的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三)抓实“六大校园”创建

创建“六大校园”,是促进学校规范化办学,特色化竞争的有力抓手。在巩固2006年“平安校园”创建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共建和谐家园”读书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并围绕“五大**”创建,结合贯穿“千镇连锁、万店放心”、“农村垃圾集中整治”、“环境优美村”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全面推进“生态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和“数字校园”建设,构建“环境与人”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

(四)抓实新课程改革

围绕中考“改革”,明确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地位及作用,从而进一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建立起科学的“质量观”。根据省有关学业考试的要求,着重加强各学科如何提升初中毕业生学业方面整体性水平的研究。对照我省三个新课改“国改区”的先行做法与经验,结合实际,研讨学业考试的内容、表现形式及目标指向。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标,切实降低低分率。

着手准备对三年课程改革进行阶段性总结,注重把广大教师的真实体验提练成理性认识,形成包容性较强的共识,完成30节优秀课堂实录的制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课改,促进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更全面,实践更到位。

(五)抓实人才队伍建设

在2006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和后备干部队建设。进一步完善校长管理机制通过强化校长队伍教育教学的本位意识,努力打造一支学者型的校长队伍。着力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办好后备干部培训班,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领导岗位。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区中小学名师评选管理办法》,做好柯城区首届中小学名师评选工作,以评优、评先、评名为龙头,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配合庆祝建党85周年,开展各项有关的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群体创优活动。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待遇,调动教师积极性,稳定师资队伍。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使评审条件和评审程序更加合理、科学。

(六)抓实学校安全工作

牢固“生命第一、安全第一”的管理意识,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着重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制度的管理和防范体系的建设,研究制定出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安全工作应对体系,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安全监督长效机制,重视和加强学校安全员队伍的建设,实施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不断强化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积极推广安全工作的先进思路与好的做法。细化安全工作考核标准,加大安全工作监督力度。在全区学校中组织开展食堂分级量化管理工作和“健康教育促进学校”评比活动。

 

;

(七)抓实教育督导工作

严格依法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强化区政府的教育督导职能,充实教育督导队伍,按照“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要求,巩固教育强区创建成果,提高教育督导水平。积极发挥教育督导在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努力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八)抓实教育施政能力建设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探索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强化教育宏观管理和服务,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深入开展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增强宏观决策和宏观调控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和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5.新城区教育督导室2006年工作总结 篇五

一、XX年工作

1、进一步加强督导队伍,制度建设和督导研究工作

年初根据督导工作的需要,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由局机关各股室人员为组员,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县教育教导评估领导小组。同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及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学习《**省全日制普通中学督导评估工作手册》、《**省全日制普通小学督导评估工作手册》,在总结多年来“两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督导评估制度,根据《**省教育督导评估规定》(**省人民政府第113号)和《**省学校督导评估规程》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县中小学校、幼儿园督导评估工作规划》;为督导评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切实抓好对集中规模办学的督导调研工作

XX年,针对全县集中规模办学力度的加大,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教育资源的现状,摸清规模办学后学校各方面的底细,为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投入提供决策依据。针对各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组织了由局机关、各股室人员组成的督导调研组,深入到全县各乡(镇)实地查看了各寄宿制完小和中学的住房面积、食堂面积、学生数和教师数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核实,面对当前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加大,督导调研组把学生高原农牧民学生生活补助费是否真正用在学生头上,食堂是否经营承包,各校所报的零时工是否实实在在等问题进行了查看,通过督导评估,真实地掌握了全县教育教学的现状,为今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提供了准确的决策依据。

3、认真做好学校的督导评估和达标晋级验收工作

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我教育督导室组织督导评估领导小组,进行对维登中学、叶枝中学、**二中、叶枝中心校,永春中心校进行了督导评估和达标晋级验收,通过听、查、看、访、议,肯定了对学校成绩,提出了不足之处,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规化、规范化轨道。

4、切实督促各乡(镇)校认真抓好卫生防疫工作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县发生甲型h1n1流感疾病,督导室组建了卫生督查领导小组,对各乡校作了认真细致的督查,要求各乡(镇)进一步完善卫生防疫制度,切实抓好学校的卫生工作。甲流期间,加强下乡督查工作,日夜奔波于各乡校,做到一乡不漏,一校不漏,有疫情的地方加强督查,使学生尽可能减少流感的传染,实现没有因甲流h1n1原因人员死亡病例。

5、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政治、业务理论学习

为了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与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跟上时代步伐,今年主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年来督导室干部职工自己能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学习党在新时期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今年是学习党的xx大精神之年,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年,根据新的形势,认真、全面、系统地学习xx大报告,较好地掌握了报告的思想和灵魂,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较好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从思想上、认识上、理论上、行动上保持了与党中央的一致性、统一性和坚定性,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党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好地掌握,为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来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

通过一年的学习,监督室干部职工政治理论素质,党的基本知识,政策理论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抓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教育督导担负着对下级政府,教育相关部门以及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检查、验收的职责,以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在督导工作实践中,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督导是一门科学,作为人民政府督导室,只有认真刻苦学习,在岗位上苦练内功,才能更好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把学习督导理论,强化自身素质作为搞好督导工作的基础;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干部,要想“站得高、看得远”,就必须有全面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教育督导室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教育督导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多读书学习,积极参加各类督导理论培训班系统学习教育督导理论,从教育督导的意义、范围、职责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我锲而不舍的学习。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的标准要求自己,为更好地做好教育督导工作而努力。

6、不断加强对各乡(镇)人民政府的督导工作

为使我县的教育充分体现政府行为,XX年的普九复检能顺利通过,我教育督导室经常下乡到各乡(镇)召开会议,督促检查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要求各乡(镇)认真搞好普九年检的前期工作,努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同时要做好集中规模办学工作,使其全县的集中规模办学工作稳步顺利进行。

二、XX年教育督导工作作计划

1.进一步认真学习,吃透政策,精通业务

2.充实督导评估领导小组,抓好督导评估领导小组的政治、业务学习

3.进一步加强对“两基”工作的督促指导,为顺利迎接国家检查打好坚实的基础

4.认真做好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

认真履行职责,根据《中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工作规划》即维教字〔XX〕10号文件精神,XX年要对县民族小学、白济汛中心校、白济汛中学进行督导评估和验收,并到所验收学校开展业务指导。

5.进一步开展好督政工作

一是督查对经费投入,“普九”结果的巩固情况;二是督查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学生寄宿制经费,“两免一补”经费,“高原农牧民子女生活补助费”等落实情况,通过“听、查、看、访”的形式调查了解学校是否存在违规收费现象,三是认真查阅主管部门,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档案,使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6、积极做好其他有关工作

6.新城区教育督导室2006年工作总结 篇六

(2006——2010年)

第一章

前言

妇女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十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实施《鹿城区妇女发展规划(2001—2005年)》(以下简称“十五”妇女发展规划),不断强化妇女发展的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使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健康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全面进步,我区妇女事业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妇女参政比例总体上升;妇女就业状况稳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妇女受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男女受教育的比例基本平衡;妇女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妇女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但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妇女在参政、就业、教育以及婚姻家庭中的平等权利等仍需进一步实现,如:妇女就业结构有待改善;妇女参政的部分指标亟需提升;妇女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妇女权益保障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等。因此,全面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发展、谋求男女平等、力争男女和谐相处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适应时代要求;享有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妇女权益受到法律平等的保护;改善生态、社会人文环境,妇女事业得到持续发展,至2010年,使我区妇女发展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第三章

主要目标与策略措施

第一节 妇女与经济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共享社会经济资源的平等权利

——广大妇女享有平等的社会资本、信贷、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配臵和有效服务的权利。

——农村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宅基地分配权、土地补偿权和股份分红等权利。

2、保障妇女劳动权利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和职业隔离,努力保障女大中专毕业生、失业妇女、农村妇女、残疾妇女的就业机会均等。

——进一步扩大妇女就业领域,城镇女性就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40%以上,逐步提高农村妇女就业率。

——改善妇女就业结构,扩大妇女在新兴产业、行业的就业比例。

——提高妇女就业层次,使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比例有较大提高。

就业岗位,如规范化的物业管理、发展型的社会教育、人性化的咨询服务、社区化的养老服务等,不断为妇女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发挥妇女在服务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培训、服务、示范三大网络,以帮助农村妇女增加收入为切入点,引导妇女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以“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为目标,探索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整村推进”试点工作;以帮助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加强对农村妇女的素质培训,引导和帮助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企业转移。

4、鼓励妇女自主创业,设立妇女创业辅助基金,研究妇女创业规律,推行妇女创业有效模式,扶持女性创业示范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增加一批高素质的“巾帼创业带头人”、“女能手”、“女企业家”,宣传她们自主创业的典型事迹,推动社会关心和支持妇女创业,为妇女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等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在招录从业人员时,除特殊岗位外,不得设臵性别要求,要保障多元化分配形式中的男女同工同酬、同地域、同工种、同类别从业人员中的男女工资结算标准相同。

6、加强对保护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增强女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督促企业建立

视等措施,帮助妇女特别是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11、为残疾妇女提供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妇女就业和再就业比例。

第二节

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一、主要目标

1、提高妇女参与党政管理的比例

——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要各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 ——党政工作部门中,55%以上的领导班子应配备女干部,并要有一定数量的正职女领导,35岁以下的女干部在同级干部的数量要逐步增加;

——乡镇(街道)党政班子中至少要有1名女干部,20%以上的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各配备1名女干部,15%的乡镇(街道)党政班子要配备正职女干部;

2、加强女干部队伍和后备女干部队伍建设

——区直部门中层女干部比例2010年达到20%以上; ——区管后备干部中,女性比例不低于20%;

——在选派干部下派、上挂、交流时,女性应不少于20%; ——每年全区组织的各类党校学习、高层次专业培训中,女性比例不低于20%;

——每年发展的女党员至少应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35%以上。注重从农村、外来务工优秀女性中发展女党员、培养女干

3、建立完善女干部任用机制,继续推行公开考录、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用人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竞争中打破性别限制。重视对年轻优秀女干部的培养,加大公开选拔女干部的力度,充分利用机构改革、换届等契机,采取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或定岗定位、破格提拔的方式,确保高、中层女干部比例逐年提高。

4、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重视妇联组织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妇女参政议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妇联组织宣传和推荐女性人才的优势和职能,使其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妇女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主要渠道。

5、重视发挥妇女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提高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女性比例。认真听取她们以及妇女组织、妇女群众对制定涉及妇女根本利益的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妇女依法参与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6、提高女干部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不断改善女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女干部有大幅度增加。加强对女干部培训、教育和轮岗锻炼,在选派干部上挂、下派、轮岗、交流时,保证女性有一定的比例。定期举办女干部培训班,针对女干部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有目的地开展各类培训,不断提高女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

——三类残疾女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其他阶段受教育率与正常女生基本保持一致。

2、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

——基本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成人妇女识字率达到90%以上,其中青壮年妇女的识字率达到99%以上。

——提高妇女接受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比例和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力争每年农村妇女接受各类培训逐年增加。

——提高妇女科技水平和应用能力,提高科技人员中女性的比例。

二、策略措施

1、将妇女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全区现代教育体系,创造有利于妇女接受教育的社会环境。合理调整、配臵教育资源,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发展远程教育,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保障妇女与男子共享信息和教育资源,使我区的人才发展战略真正体现男女平等的原则。

2、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巩固入学率,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党校的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在中学开设女性“四自”教育课程,增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

6、重视和发展特殊教育,关心残疾女童受教育权利,办好特殊教育学校,鼓励残疾女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积极创造条件举办15年制的特殊教育。积极为残疾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创造条件,提高其受教育程度,增强其生存和发展能力。

7、发展妇女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增加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建立1所省三级重点职业中学,建成一所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创建1所省一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设适合妇女的专业,提高妇女成人教育的实效。

8、重视妇女的终身发展和学习需求,延伸学校教育,发展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通过创办社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教育网络机构,为广大妇女创造和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扫盲,将扫除文盲与扶贫、技术培训和人口、卫生、法律教育相结合,促进妇女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参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

9、组织妇女参加全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妇女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转移就业的培训,通过梯级培训,农函大、绿色证书培训、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力争农村妇女的受训人数达到总受训人数的50%以上,逐年提高女农民技术员的比例。

10、加强外来流动妇女的思想文化、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的教育以及适宜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并将之纳入社区教育和管

——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控制性病传播,将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减少艾滋病垂直传播。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内,因产科出血死亡的比例控制在25%以内(含外来流动人口)。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率达到85%以上,外来流动人口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率达到80%以上。

3、加快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妇幼卫生经费占卫生事业经费的比重高于4%,每年增长速度不低于卫生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

——区妇幼保健所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确保经费、设施、人才三到位。

——区妇幼保健机构的保健人员,按辖区管理人口15000:1配臵。

4、保障育龄妇女享有计划生育权利。

——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90%以上,技术服务随访率达到90%以上。

——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达到75%以上。——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6/万以内。

——严肃查处溺弃女婴及非法利用B超等,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后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范

对薄弱的状况,适应城区人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效果有总结有督查;以艾滋病防治、妇女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更年期老年期保健、妇女心理、营养、遗传、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等知识为重点内容开展健康宣教,在教育中提高妇女保健和自我保护意识。

4、以落实《社会保障法》职工医疗保险和女职工生育保险为基础,在农村和外来流动人口中大力推行政府资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建立外来流动人口医疗救治基金,最低限度地为农村和外来妇女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尽最大可能维护妇女的健康权。

5、加大妇女病的普查力度,针对妇女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健康教育,特别要提高中老年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百万妇女健身活动”的实施,经常开展适合各层次妇女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妇女的身体素质。

6、提高妇幼卫生队伍特别是基层卫生保健人员素质,加强技术培训,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技术服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妇幼专业队伍。

7、深入开展人口国情、计生法规、婚育知识宣传教育,积

使妇女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城区达到95%以上,农村达到70%以上;开展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工作,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

12、将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纳入“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总体规划,在进城务工女性人员集中的乡镇、街道和企业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扩大对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的范围,提高进城务工女性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使进城务工女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13、推行对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一证式”信息化管理和生殖健康“一站式”服务,确保外来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生殖保健服务,建立外来育龄妇女信息库管理系统,实行相关健康登记、报告制度。

14、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在社区、公园兴建和开辟健身场所;各乡镇要创造条件,积极为妇女健身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积极探索外来妇女社区卫生保健服务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组织外来妇女进行健康体检,免费发放避孕工具,为贫困流动孕产妇实行免费服务,提高外来妇女的健康水平。

——健全“110”反家庭暴力联合救助机制,降低家庭暴力投诉率。

——进一步完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基层妇女权益保护机构作用。

——建一所区级妇女儿童救助中心。

二、策略措施

1、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者的主流意识,不断完善保护妇女权益的相关措施,把依法保障妇女权益纳入建设“平安鹿城”以及依法治区的目标和任务。

2、把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全区“五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和依法治区规划之中,加大力度宣传保护妇女、儿童的有关法律、法规,扩大宣传面,提高全社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意识。

3、组建由妇女法律工作者组成的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志愿者队伍,建立维权志愿者接访日、维权论坛、维权信箱、妇女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巡回讲座制度,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培训、司法援助等服务,提高妇女维权意识和能力。

4、加强与司法部门、新闻媒体的合作,有针对性选择典型案例,开展案例点评,引起全社会对侵犯妇女案件的关注,提高全社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意识。

5、健全和完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监督机制,加大对涉及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妇女权益的重点问

相互尊重、和谐的社会关系,充分发挥“110妇女儿童救助中心”、“妇女儿童伤情鉴定委托受理中心”的作用,及时处理家庭暴力事件,有效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开展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工作,在基层构筑全社会参与的家庭暴力干预机制,提高社区居民反对家庭暴力的公众意识,使社区居民自觉远离和抵制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建立区妇女儿童救助中心,为受到家庭暴力等侵害的妇女儿童提供临时生存保护。

11、充分发挥基层妇女权益保护机构作用,建立社会、家庭纠纷大调解机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组织、基层调处中心具体管理、各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界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改变“妇女维权妇联做”的单一被动局面,为基层妇女维权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12、完善妇女权益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我区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重要情况和突出问题,分析研究相应对策措施,协调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重大或典型案件的查处以及协调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促进妇女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

13、维护外来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着力解决工资拖欠、职业安全、同工同酬、社会保障等问题,减轻外来务工妇女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切实维护外来妇女的合法权益;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培训、开展妇女维权流动站维权咨询、服务和宣传典型侵权案例等途径,提高外来务工妇女的权利意识,增强其依法维权能力。

3、保护和改善妇女发展的生态环境。

——增强妇女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及决策的程度;

——城区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臵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80%以上;

——区噪声达标区建成率达到70%以上;

——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

二、策略措施

1、加大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逐步消除对妇女的各种偏见、歧视,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区委党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课程,成立鹿城区妇女宣讲团,下基层、进机关、到企业,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开展女性“四自”教育,引导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妇女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创建鹿城区妇女网,宣传维护妇女权益的政策法规,传播性别平等意识,展示妇女风采,激励妇女进步,促进妇女发展。

2、制作播出一批倡导性别平等,维护妇女权益,展示妇

等新情况新问题。每年确定1个重点,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发挥妇女研究组织和社会各界研究人员的作用,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妇女进步和妇女事业发展。

7、加强对妇女用品质量的监管,不断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加强对市场流通领域、企业的管理和监督,鼓励企业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妇女生活用品,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活动,打击各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开展女性用品消费知识教育,为妇女消费投诉提供方便。

8、全面改善城区环境,实施城市亮丽工程、城区整治管理工程和百巷万户惠民工程。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加大城郊结合部的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城中村的整治力度,整治环境脏乱差现象;加快建设垃圾转运场,健全垃圾转运网络,解决垃圾转运问题,为妇女创造良好的自然和人居环境。

9、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加快推进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的普及,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度,每年建设农村公厕20座,基本消除露天粪坑,减少环境中公害物对妇女的危害,大力改善农村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10、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城区绿地覆盖率,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医院及生态村、生态镇创建活动。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水体污染防治、固废综合7

三、实施“女性素质培训工程”。由区妇联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旨在推进妇女素质教育、推动我区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为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要求通过五年的扎实工作,努力促使我区广大妇女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全面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妇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四、成立区巾帼服务基地。由区妇联负责成立并组织实施。旨在通过就业指导、转岗培训、职业介绍,引导下岗失业妇女积极面对挑战和竞争并重新获得再就业机会。

五、实施“女职工爱心帮扶工程”。由区总工会组织实施,以姐妹献爱心活动为切入点,变“输血”为“造血”,逐步由单纯的帮扶解困,转向为女职工提供各类援助和开展结对帮扶,使爱心助学、举办再就业培训班、进行职业介绍和信息咨询等活动成为“女职工爱心帮扶工程”的品牌,增强女职工对其组织的归属感。

六、实施“妇女健康工程”。由区卫生局组织实施,该项工程以“让女性更健康、更美丽、心情更舒畅 ”为宗旨,集健康宣传、咨询、检查、治疗、援助为一体,推行妇女病普查、平价接产、免费婚检、为老年妇女、残疾妇女送医送药等服务,帮助和引导妇女尤其是农村、社区贫困妇女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建立社区家政服务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妇女工作效率,传播男女平等性别意识,展示妇联自身形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该网站是鹿城区各级妇联组织与全区妇女儿童的新型纽带,是促进鹿城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服务广大妇女群众的网上家园。

第五章

组 织 领 导

一、区政府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根据《规划》的要求,结合各自职责,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和监测评估。

二、区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将《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要将《规划》的实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作为主管负责人和职能部门政绩考核内容之一,确保《规划》各项目标的如期完成。

三、政府要为《规划》的实施提供组织、人力、经费保障。要将实施《规划》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财政情况逐步增加重点、难点目标的专项经费。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经费按辖区户籍人口妇女人均1.00元标准由本级政府拨款。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全社会支持妇女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监测评估机构分设统计监测组和专家评估组。(1)统计监测组由区统计局牵头,其职责是:制定《规范》分性别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监测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指标;建立鹿城区妇女数据库,定期报送监测信息;指导全区规划的统计监测工作。(2)专家评估组由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其职责是:制定检查评估方案;审评统计监测报告,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估,并提交监测评估报告;指导全区开展评估检查工作。

三、区政府要建立实施妇女规划的监测评估机构和制度。为监测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认真开展《规划》实施的督查和监测评估工作。

3(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理念,以关爱儿童,促进儿童事业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儿童身心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和造就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标,在健康、教育、环境、法律保护4个领域,提出“十一五”儿童事业发展目标和策略、措施。通过对《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我区儿童事业的全面、持续发展,为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章

总 目 标

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障儿童生存、受保护、发展和参与权利,不断优化儿童成长环境,积极推进儿童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争取到2010年,使我区儿童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全市领先地位。

第三章

主要目标与策略措施

第一节 健 康 保 健

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

一、主要目标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4%以上;

3、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低于3%;

——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92%;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于2%;外来流动人口中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于5%;

——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高于95%;

——居民家庭、中小学和幼儿园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以上;

——减少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

4、加强儿童卫生保健教育。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4%,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86%以上; ——幼儿园儿童龋齿发病率控制在30%以下;

——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近视眼发病率在现有基础上有所下降,降低儿童的近视和斜弱视发病率;

——减少未成年人吸烟,防止未成年人吸毒; ——提供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

二、策略措施

7规范化接种制度,实施安全接种。对外来流动人员集中的地方采取环绕接种,构筑外来人员免疫屏障,保护易感人群。建立外来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公安、计生、卫生、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外来人口的管理力度。

7、广泛采用儿童疾病综合治理、婴幼儿科学喂养、行为干预等适宜技术,开展病残儿筛查,并进行专案管理,继续开展“爱婴行动”,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及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提高新生儿两病的筛查率,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对儿童疾病进行综合防治,提高儿童保健覆盖率。

8、大力拓展城乡社区妇幼卫生服务,把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落实到社区,深入到家庭,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建立鹿城区育儿咨询热线,营造良好的健康教育社会氛围,提高群众科学育儿水平。

9、加强计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出生缺陷干预体系,通过对病残儿家庭生育的全程监测,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0、进一步落实“关爱女孩”行动,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有效遏制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的势头,营造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环境。

11、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重点抓好以控烟为切入点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预防吸烟、吸

9——三类残疾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9.5%以上。

2、提高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幼儿园、小学教师达到大专学历的比例超过85%,初中和高中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的比例超过85%,并有一定数量的高中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或取得硕士学位;

——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建立“校校通”工程,全区所有学校能通过教育城域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信息教育教学,中小学入网普及率达到100%,光纤和数字专线的接入率达到100%,全区生机比达到10:1;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全区所有乡镇均建成为教育强乡镇,城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化发展。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对全区农村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完善外来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提高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的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格局,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乡镇以上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达80%以上; ——建立区家庭教育培训中心,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

1合理配臵教育资源,缩小地区之间差距,通过设立农村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等办法,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师德规范,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师风建设,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加快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计划,培养和选拔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构建老中青教师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努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5、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发展特色教育。以弘扬民族精神、加强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重点,通过创建文明学校、建设德育基地、德育队伍、开设地方德育课程、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和建立德育督导评估机构等渠道,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和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优化育人环境。

6、重视弱势群体教育,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建立和完善教育结对扶助帮困体系,加强贫困学生助学工作,通过“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百千万”教育结对扶贫等活动,采取“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学校减免”等办法对贫困学生进行补助,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关心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办好特殊

39、重视和推进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式的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办好区家庭教育培训中心和各类家长学校,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的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切实发挥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注重研究成果转化,指导家长运用科学方法教育子女,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扎实家庭教育的效果。同时,将成功的家庭教育方式溶入幼儿教育、启蒙教育,实现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10、加强体育、美育、科技、劳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办好少年体育特色学校,建立优秀体育苗子的人才库。重视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列入学校综合考评内容,加强督导,积极推行体育与健康个体标准评价,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儿童科学教育,重视儿童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传播,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防范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心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管理和帮教。

第三节 成 长 环 境

5童康复率。

二、策略措施

1、贯彻落实有利于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相关政策时要体现“儿童优先”原则,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儿童、爱护儿童、教育儿童的良好风尚。

2、广泛开展全民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工程,加大对大气、水、垃圾和噪音的治理力度,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开展生态区建设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3、加强行业管理,加大对儿童食品、服装、玩具、用品的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开展对食品生产企业巡查、回访、监督抽查。加强对儿童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4、以竭诚服务孩子为主基调,明确宣传目标,制作、播放优秀的贴近儿童生活的少儿节目,进行本地儿童广播剧的生产、播出,指导我区小学办好儿童网站,成立小记者队伍等。

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娱乐等活动,通过举办少儿文艺比赛、文艺家讲座、夏令营等形式,对有潜力的少年儿童进行培养和引导,加强他们的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有影响的鹿城区少儿文艺

7童工作机构,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对儿童的服务、教育和管理功能。

11、重视家居安全,重视社区、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加强多部门合作,提高社会共同参与的意识,积极开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教育和培训,共同预防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第四节 法 律 保 护

贯彻落实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尊重儿童的权利和人格,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一、主要目标

1、依法保障儿童合法权益。

——社区儿童维权保障和违法犯罪整治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控制并减少拐卖、虐待、强奸、猥亵、伤害等侵犯儿童人身权利的刑事案件的发生;

——杜绝使用童工。

2、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上一篇:大学生新学期思想汇报下一篇:在军民共建签约仪式上的讲话(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