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活动安排

2024-06-27

三课活动安排(11篇)

1.三课活动安排 篇一

任集乡中心学校2016—2017上学期

关于“三课一优”教学活动总结

按照教育局2016年<<关于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工作要点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从9月18日—11月08日,开展了“三课一优”教学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圆满结束了。今天利用会议时间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引路课”教学活动提出要求。

一、“三课一优”活动的意义

(一)为教师展示教学风采和互相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三课一优”活动不仅完成了上级的任务要求,还锻炼了教师队伍。每人一节课,即是每个教师展示自己的窗口,也是老师间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的好时机,好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思想,大家相互切磋、借鉴,有利于共同发展。

(二)为教师成长和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教师的成长,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进行锻炼。开展“探索课”活动,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在良好的环境中展露才华和技能,扩大教师的影响,提高公众认可度。

(三)为教师间的教研和交流搭建了平台,以“三课一优”活动为契机,教师在准备过程中查阅资料,研讨教法、学法,收集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和资料,扩大了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课后的评课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教学的方向。

二、“三课一优”教学活动总结

1、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按原计划保持保量完成了任务。

虚心学习,交流研讨,共同进步,基本上每位教师都参加了听评课活动。“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在教学上至少有一个长处可以借鉴。如果说学不到什么,至少可以吸取一个教训,一点优点都没有的人是不存在的。许多教师主动参与跨学科听课,表现的非常虚心。

2、教师得到了锻炼,心理上更加成熟。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有人听课压力大,经过这样的活动,为他们壮了胆子,心理得到锻炼,教学本领得到提高。

3、在教学上进行深入探索,活动效果明显: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都从自身专业发展出发,认真设计课堂活动,本着科学性,实效性,发展性的原则,根据本学科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教学,涌现出许多有教学特色的学科和个人。例如:田英锐老师,他的课堂结构清晰,组织严谨,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理念体现充分,师生互动中探究问题有高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数学问题,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可能;王国艳、王丹、彭殿会老师的导学案,新颖实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孙志伟、孙桐芹老师,虽然是老教师,但认真严谨,围绕中考为学生做细微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考动向;于平利老师,分组竞赛的活动设计,变枯燥的课文分析为趣味性教学,把知识的落实和学生的情感教育紧密结合,举手投足间体现课堂的个人风格;陈晓娣老师,课堂教学对学生评价有创意,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代和、杨树立老师利用身边的例子,理论联系实际讲解非常透彻;裴淑娟老师的知识延伸,把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连接成完整的故事,有利于学生的记忆;赵斌老师富有挑战性的实验课;英语教师,个人基本功扎实,简笔画运用熟练实用,一年级学生都有英文名,口语教学能力比较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虚心好学的崔景娜,隋艳薇等年轻教师,进步很快,能力在逐步提高;另外非中考科目教师在本次活动中也有出色发挥,虽然教学方式方法不同,但对于学生的身体、心理及情感方面的教育都有集中体现,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使我校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多姿多彩。

4、班主任方面

本次活动中所有班主任教师都能认真负责,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1)组织方面:每位班主任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准备好听课用椅子,组织学生课前背诵,认真清理班级卫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参与方面:班主任教师能坚持在本班参加本次活动,把任课教师选择在自己班教学看成是一种荣耀,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为做好学生思想和学习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三课一优”活动取得的成果

1、课改优质课成果 第一名:崔新京 第二名:李娜 第三名:孙宏伟

2、课改示范课成果 第一名:任文艳 第二名:张俊丽 第三名:孙宏伟

3、课改观摩课成果 第一名:刘艳翔 第二名:胡银波 第三名:郜立新

4、课改优秀教师 崔新京 任文艳 胡银波

四、“三课一优”活动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准备不充分,有敷衍思想。

2、极少数教师没有全程参与。认识比较模糊。

3、教师缺少激情,课堂气氛压抑,没有自由灵活的教学互动。只是教给学生死的知识,不是通过知识教方法。

4、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不知道教给学生点什么,不知道让学生学点什么。

5、说课、评课方面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五、“三课一优”活动反思

1、这次活动结束了,但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 中要不断探索,总结。教到老,学到老,探索到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常改常新。

2、积极乐观地参加每一项活动,将改变你的消极的人生,你就能愉快地融入集体当中。生活是一面镜子,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它就以同样的态度回报你。你若获得集体的温暖,你也应当支出自己的热情。

3、教师要靠高尚的品德和才学赢得学生尊重。“唯才唯德能服于人”。现在的学生难以管教,但对他敬仰的教师则是言听计从,所以同一个班级,教师获得学生的尊重程度是不一样,不是学生的原因,是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增长才干,博得学生的喜欢。

4、虚心学习。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向自己身边的人学习是要有勇气的,不能固步自封。学习别人的胸怀,使自己成为宽广的人,学习别人的态度,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学习别人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有作为的人。

2.三课活动安排 篇二

一、“三课”互动的关键在课题研究

如何通过课题研究来优化课堂教学呢?我们以一个阶段内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作为活动主题或研究专题。近几年的研究专题有生命教育实践、探究性学习实践、情境性教学实践、作业有效性研究等。这些课题研究都源于课堂;这些课题研究也为培植校本课程打下了基础。

“生命科学”课程在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高生存能力、保护生存环境、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实现生命价值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都有待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于是我们进行了“用心点燃生命”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开放式课堂、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爱护自己的生命。这些课题研究也为校本课程“生命的探究”积累了资料。

二、“三课”互动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1. 唤醒课程意识,酝酿校本课程

长期以来,在我们教师的意识中只有“教学”的概念,而缺少“课程”的意识。教师们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使用教学术语,而很少谈论课程话题。新课程提出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之一就是要求教师要有课程理念和课程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研究教学问题,更要关注课程问题。

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我们对“生命科学”教材中的“进一步探究”进行分析,综合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与拓展,并开设拓展课。这些拓展课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机会,改进了实验方法,增强了课堂实验的效果,提高了课堂实验的成功率,所以拓展课既基于基础课程又服务于基础课程。

2.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结合校情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形成了有学校特色的环境课程“校园有机农场”。该课程以课题探究的方式展开。在该课程的开发中,我们更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参与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校园有机农场”环境课程,为学科拓展课建设开拓了前景,增创了学科特色。课程各部分的实践与基础型课程密切相关。在“进行农业科技探究”部分,种植洋葱可以为“细胞观察和测量”“质壁分离”“有丝分裂的观察”等实验提供材料;种植菠菜可以为“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提供材料。豌豆的杂交实验、农药对比实验、环境对植物变异的影响、植物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实验等都因为有了“校园有机农场”而有了开展的可能性。这一部分内容在提高学生科技素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交流、分享的习惯以及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我的“三课两操” 篇三

进入中年后,健身就成了与工作同等重要的事儿。我向来喜欢安静,对各种剧烈运动有一种本能的拒绝,加之每天疲于应付各种烦琐事务,也抽不出专门的时间到健身房锻炼身体。于是,只能自创一套适宜于自身个性特点和工作性质的“三课两操”,用来“野蛮”体魄,“文明”精神。

第一“课”是“教室晨练课”。身为语文教师,每日需在教室中陪伴学生早读。这早读的半个小时,我总是一卷经典在握,在教室的走道内走马灯般边倒退行走边阅读文章。这种倒退行走法,特别适宜于治疗我的腰肌劳损毛病,每个早读课,可以在教室里倒行20圈。运动量虽不是很大,却可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履行了维持早读秩序的职责,更学习了知识,陶冶了性情。

第二“课”是“办公室武术课”。少年时赶上电影《少林寺》风行全国,便跟了会武术的同学学了几招花拳绣腿的功夫。眼下,这几招拳脚,也就成了在办公室活动筋骨的最好方式。同事在办公室时,我便文明点儿,压压腿,下下腰,蹲会儿马步。同事上课去了,便关上门,踢几脚“连环腿”,玩两下“擒拿手”,虽然没有一个动作符合规范,却也自得其乐。身体活动开后,再把双脚放到办公桌上,双手按在地上,以练习蛤蟆功的姿势,龇牙咧嘴地做几十个俯卧撑。

第三“课”是“黄昏散步课”。每天下午放学后,如果晚上还有晚自习,那么,我就将自行车放在学校内,徒步回家吃晚饭,晚饭后再步行到校。学校和家之间距离3.5公里,中间有两个公园,一条小河。我喜欢先以急行军速度从学校走到第一个公园,绕着公园内的湖慢跑半圈儿,再拐上河堤,继续以急行军的速度走进另一个公园。等到走完这个公园时,身上微微出汗,于是放慢脚步,调节好呼吸,一路哼着小曲儿,或是背诵着古典诗词,悠悠然回到家中。

第一“操”是“健脑操”。我的办公桌抽屉里,常备一把牛角梳。每当大脑感觉疲乏时,便取出梳子,先是由前向后梳头100次,然后再反过来,由后朝前梳100次。这一来一回之后,头皮微微发热,立刻有神清气爽的感觉。这套健脑操,还是若干年前,在电影上跟毛主席学来的呢。

第二“操”是“拉力器操”。家中和办公室内,各有一个弹簧拉力器。这个玩意儿,既不占地方,也没多大声响,特别适合在课间时分使用。我玩拉力器,通常只几套规定动作,要么是胸前平开,要么是背后开弓,或者是曲臂上挑。

4.第三课第2课时 热心公益活动 篇四

学习目标:

1.了解志愿者的含义和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

2.明白服务社会和让人的责任。

3.知道参与关爱社会的志愿者活动的意义所在。

导入新课

青年志愿者之歌

伸出你的手 初次相识却已是朋友

放飞和平鸽

蓝天大地响彻我的问候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 用奉献共创温馨家园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 用爱心把旗帜铸就

青春似火 青春闪光 青春无悔 青春不朽 青年志愿者 ……

讲授新课

无论是公共秩序的维护、公共利益的保护还是公益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一、维护公共秩序

举例说明:坐车,看电影等。

二、维护公共利益

举例说明:拆迁,防骗宣传 开展公益活动 举例说明: 相关链接

志 愿 者

【联合国定义】

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 【我国定义】

“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基于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功能,它越来越多地得到政府、组织机构以及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

由香港各界热心人士捐资,共计24个香港义工团体成员组成的香港义工联盟2014年06月15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广场举行启动仪式。

梁振英出席启动礼致辞时指出,义务工作在香港得到广泛认同和参与,特区政府一直推动义工服务,社会福利署自1998年起便开始推行“义工运动”。

举例:北京奥运会志愿,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我们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也需要去做志愿者,奉献社会,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把当地的志愿者请到班里来分享他们做志愿者的故事与经历。教材P36: 有的同学认为,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志愿者,我们只要搞好学习就行了,热心公益的事,让成年人去做吧。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心存善念、扶残济困、仁爱共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参与关爱社会的志愿者活动,既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我们公民意识、服务精神的体现。

有的同学有做志愿者的愿望,却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大家讨论一下,根据学校、社区和社会的需要,设计一些志愿者岗位。有条件的话,与相关机构联系,招聘各个岗位的志愿者,大家一起尝试为公益事业作些贡献吧!

5.第三课 家乡美 篇五

教材分析

1.歌曲《故乡是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敬仰的圣地。而生长在北京的人们则对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城市更具有深厚的感情。《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正是倾吐了生长于北京的人们对乡土怀恋的情绪。歌曲既描述了北京古城的传统景物(如天坛、北海、芦沟桥等),也展现了现代都市的风貌(如高楼大厦、旋转厅、电子街的机房等)。但歌曲更以最普通而又最富代表性的事物——四合院和油条、豆浆、家常饼,来触发积淀于心中的乡情,使人感到情真意切,朴实而贴近生活。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剧和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赋予了歌曲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含三个乐句,各句中的节奏都先紧后松,在长音上加入伴奏,这正是戏曲音乐的特点。前两句的旋律平稳,第三乐句句幅扩展,音调先抑后扬,以五度大跳将旋律推到“”的长音上,以激动的感情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

第二部分速度增快,节奏紧凑,以念白式的音调、节奏,唱出了北京的古迹新貌。在唱到最能勾起乡情的事物——“四合院”、“家常饼”时,旋律在较低的音区中平稳舒畅,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但尾句在半拍休止后作五度跳进,使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喷涌而出。

最后一部分的音乐、歌词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但节奏扩展一倍,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对故乡北京的深情厚爱。

声乐演唱形式

独唱: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

齐唱:指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轮唱:由两个以上的声部演唱同一个曲调,但不是同时开始,而是先后相距若干拍子进入。

重唱:指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其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领唱:一唱众和(齐唱或合唱)的演唱形式。因独唱部分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领唱”。领唱形式常见于民间的集体劳动歌曲(如号子、秧歌)中。

合唱: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一乐曲。可分为同声(纯粹是男声、女声或童声)、混声(男女声混合)两类;又根据声部的多少再分为女声二部合唱、男声三部合唱等。最常见者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混声四部合唱。合唱常辅以乐器伴奏。纯粹由人声演唱而无乐器伴奏者,称“无伴奏合唱”。

2.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这首歌曲表达了人民战士对乡土的热爱,更寄寓了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和崇敬。在优美深情的歌声中,展现了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为人民守卫国土的精神风貌。

歌曲的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乐段。前乐段的四个乐句句式为3+3+4+4(小节),均为八分休止的弱起,使四个乐句承接紧密,欲止不能,一气呵成,表达了战士热爱家乡的深情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后乐段的旋律舒展流畅,回旋起伏,热情洋溢地赞颂了这片英雄的土地。歌曲的中段速度加快,节奏鲜明,带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战士手持钢枪,巡逻在山路、河边,英勇地守卫国土的勃勃英姿。

最后歌曲再现了第一部分中后乐段的音调,再次倾吐了学习红军,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3.合唱《东方明珠》

东方电视明珠塔座落于上海浦东,濒临黄浦江,是一座由11个大小不等、错落有致的球体组成的独特建筑。

塔高468米,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塔上有旋转餐厅及观光厅等。入夜,明珠塔华灯齐放,色彩缤纷。在塔上俯瞰都市夜景,但见灯火灿烂,流光溢彩。东方明珠塔确如黄浦江上升起的一颗明珠,镶嵌在东方的一颗宝石,她代表了上海今日的辉煌。

歌曲从轻弱柔美的合唱声中开始。旋律平稳并缓缓上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被水波轻轻托起,并冉冉升上蔚蓝苍穹。在两小节过门后,由女声独唱,中间插入了女声伴唱,表现了欣慰、自豪的感情。当唱到“母亲,母亲,请把明珠镶嵌你的华冠„„”这两句时,令人感受到一股炽热的爱国之情。接着,速度转快,在节奏活跃的间奏后,女声独唱的旋律再次出现,但节奏扩展一倍,由“”变为“”,气氛热烈,表现了人们喜庆胜利的欢乐心情和再创辉煌的坚实决心。这一部分将独唱外,还加入了女声合唱和混声合唱,更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

4.歌曲《杨柳青》

这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两乐句均为6小节,其中末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乐句(4小节),第四乐句则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这不仅造成了一种诙谐的情趣,而且增强了江苏民歌的风格。

5.歌曲《大雁湖》

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切分节奏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特别是第二乐句衬词“啊哈嗬”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第三乐句采用第一乐句换头重尾的手法,曲中的上下八度大跳把蒙古族人民的粗犷豪放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抒发了人们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从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东方明珠》(上海)、《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海南),演唱《大雁湖》(内蒙古)、《杨柳青》(江苏)五首作品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从聆听上述三首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3.从演唱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进行抄写记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故乡是北京》教学基本要求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戏歌。

它是以戏曲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有风味。

2.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

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故乡的情。)

3.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

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的情谊)。

4.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选择恰当的音,作为结束音练习

1.这是继上两节课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乐段的结束音感(调式)。

2.反复咏唱曲调,尝试结束音填入最有结束停顿感的就是这个音。

3.教师切忌从理解上去讲解。

4.第一谱例的结束音以“5”为宜。

第二谱例的结束音以“11”为宜。

二、表演《杨柳青》教学基本要求

1.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2.欣赏《杨柳青》的演唱。

设问:我们班上是否有江苏人。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你能哼唱吗?

3.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一次。

先把词单独练习念几遍,然后再跟录音哼唱。

4.学唱曲调:

(1)可以分句学唱,但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23456)

(3)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要唱好。

(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在出现“”时,可以按节奏轻轻拍手。(5)完整地、欢快地唱全曲。

5.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尤其是衬词要读得流畅。

(2)把歌词填入曲调后歌唱,注意情绪与速度。

(3)如班上有江苏的学生,请他教大家方言,然后用方言演唱。

6.表演歌曲:

(1)在“”处,两人用竖笛轻轻相碰三下,也可用木质的打击乐器打击三下。

(2)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二课时

三、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教学基本要求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

3.复听歌曲,细致品味:

(1)歌曲的内容。

设问:为什么爱五指山,爱万泉河?

(2)歌曲的表现力。

设问:各段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师生讨论,边讨论边听有关片段或教师范唱片段。

5.聆听歌曲。完整、全面地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爱家乡保江山。

6.小结:独唱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力。

四、表演《大雁湖》教学基本要求

1.直接切入:《杨柳青》是江南地区的民歌。现在我们要学北方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大雁湖》,由于南北地区的不同,民歌风格也完全相同。

2.欣赏《大雁湖》范唱。

设问:你能听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风格吗?

(南方曲调较平稳,北方曲调多大跳,„„)

3.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西北的热爱。如果有内蒙古的学生请他谈谈家乡风光。

4.跟随录音哼唱歌曲数次,个别句子练唱。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4小节一句)。

5.在歌曲基本会唱的基础上学唱曲调(因为该歌的大量的切分节奏,学生不易掌握)。在学曲调时,拟用点谱法,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教棒)点谱学唱。能唱准即可(为以后学习切分节奏作感性铺垫)。

6.把2/4拍改编成3/4拍:

(1)各组讨论自编,也可自由结合自编。

(2)交流自己的改编创作,选出一、二首改编较流畅的曲调,把歌词填入。

(3)按顺序唱歌。

7.小结:把民歌作改编创作,又是另一种乐趣

第三课时

五、聆听《东方明珠》教学基本要求

1.地方标志性建筑导入:上海在改革开放的90年代,位于浦东陆家咀建造了一标志性建筑--电视塔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征?(由11个大小不等的球体组成,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2.大家看着教材上的歌调,欣赏一遍录音。

设问:歌曲的情绪怎样?(深情、浪漫)

3.再聆听一次。全曲在演唱形式上是怎样处理的?

(可以用笔在教材的歌词上标出,独、合„„)

4.请大家谈谈:哪句是独唱(哪个声部)?哪句是合唱?合唱有没有区别?

师生讨论。(先是合唱、然后是女声独唱,中间还有女声伴唱。合唱形式有一种是女声合唱,另一种是男女声的混声合唱。)

5.再聆听一次,进一步体验这些演唱形式,以及速度的变化与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关系?这需要静静地听、深深地思考。

6.请大家发表见解。

7.合着歌声即兴表演。

8.小结:对东方明珠的赞颂,不仅是一个人、一群人,是全国人民、男女老少对家乡、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声乐演唱形式

(1)独唱

童声:童高音、童低音。

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2)合唱

同声: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

混声:四声部混声合唱、八声部混声合唱。

(3)图解,男女脸部,同时唱不同曲调(二个图形谱)。 小小音乐会:唱唱自己的家乡美

6.第三课教案 篇六

一、教学内容

1、唱唱:《小小的船》

2、练练:换气记号V;律动。

3、听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

二、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自然、轻柔的声音学唱歌曲《小小的船》,感受歌曲所创造的优美、恬静的意境,培养想象力。

2、认识唤气记号;通过学习三拍垫步的律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形象,提高韵律感。

3、通过听赏歌曲《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三、教学步骤

(一)学唱:《小小的船》。

1、启发学生想象夜空景象,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引起他们的学唱兴趣。

2、指导学生按节奏熟读歌词,要注意读准两拍一字和三拍一字的歌词。

3、通过有表情的范唱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用自然、轻柔的声音唱歌。注意第四乐句“3 2 3 | 5 6 5 |”的流畅性、准确性。“3 – 2 |1 6 3 | .1--| ”与第二乐句是部分重复。

4、指导学生在每两小节处急吸气。

(二)认识换气记号。

将“V”写在黑板或卡片上,向学生介绍它的形状和名称,这个记号标在乐句的后面,表示需无声、迅速地吸气。

(三)跟着老师唱。

1、用正确的示范,教会学生急吸缓呼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在乐句中间不换气或乱换气,都不能很好地表达歌曲情感。告诉学生正确的吸气方法,即用口、鼻同时吸气,到了标记“V”符号的地方,又换一口气,要做到无声、迅速的进行。乐句最后停顿,又一次自然地吸气。

2、先唱乐谱以巩固对拍号、音符的认识和感受,再用“啦”唱旋律,以中速练习。

3、在歌曲《小小的船》的歌谱中,标上换气记号,用手势提示,让学生逐步养成唱每一句之前应吸气做好准备的习惯。

4、学生认识换气记号后,随时纠正学生换气时的不良习惯(如:耸肩、有声响等)。

(四)边唱歌曲《小小的船》边拍手。

1、让学生按节奏边读“空、嗒、嗒”边拍手,使他们知道强拍为“空拍”,弱拍“嗒嗒”拍两次手。

2、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歌,一组拍手。

(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小的船》伴奏。

1、伴奏前,分别读准各组节奏谱,再按节奏谱相应的乐器,重点练习双响筒敲击三拍子的演奏方法。

2、调整伴奏乐器。

3、组合练习时,用适当的手势指挥学生练习,注意保持统一的速度,强调按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敲击。尤其是第三行节奏谱应轻敲两个弱拍。

(六)随音乐律动。

1、让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学习,用“一、二、三”的口令来统一动作。

2、学生在学会基本动作后,再随音乐《小小的船》进行垫步练习,启发学生努力表现出三拍子音乐的韵律。

3、学生熟练掌握以上动作后,变化练习形式,如: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手拉手,或交叉拉手,同时迈一侧脚或同时反方向脚进行练习。

4、换其他三拍子的音乐进行律动。

5、动作说明:

1小节:预备姿势:两人并肩站立,左右手于体前互握。

第一拍,左脚向前一步,重心在左脚上;

第二拍,右脚前脚掌在左脚跟后踮地,重心移到右脚,同时左脚离地;

第三拍,左脚再向前一小步,重心移到左脚。

2小节:与第一小节动作相反。

(七)听赏歌曲《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

1、将歌词朗读给学生听,帮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

2、初听后让学生谈谈感受,知道自己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中是幸福、快乐的。

7.基于三课一体的电子技术教学模式 篇七

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对高等院校教育培养方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以创新为教育理念, 明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要求, 在教学中开启创新支撑平台, 构建能力强化系统, 形成开放的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培养既有高度理论知识, 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是完成综合素质与知识和能力转换的基础, 也是高等院校在教学中探索与创新的目标。

1 电子技术教学目前状况

目前, 在高校电子类专业的教学中, 电子技术理论、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这三门课程, 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电子技术教学以理论为主, 实验为辅, 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大二或大三期间, 电子工艺实习是一门单独的实训课程, 一般安排在大一期间。

目前的课程设置方式, 导致这三门课授课内容有重复, 所学知识起不到互补作用, 教学过程没有连续性, 延伸性。理论教学内容以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讲解、单元电路分析、集成电路应用介绍为主, 给出的都是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方法。电子技术实验一般是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来完成, 受课时和实验条件限制, 每个实验内容, 安排时间都比较短, 实验内容设计多是单元电路, 实验中元器件之间连线采用插接式, 在实验箱上完成一个较完整的电路系统的实验, 由于接线多, 布线乱, 可靠性差, 实验很难出结果。电子工艺实习与电子技术理论和实验课毫无关联, 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 简单了解电子技术知识, 经过焊接练习后, 完成一个小作品的焊接。由于缺少较深入、较全面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支持, 实训内容欠缺深度、广度, 实验和实训课的教学出发点、教学方式往往同理论教学混为一谈;枯燥的理论, 单一、陈旧的实验实训, 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三课一体教学模式构建

三课一体教学模式设计思路是:电子技术理论、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三门课, 课程相互独立, 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目标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体系[1];三门课教学内容统一安排, 避免重复, 理论学习和实验课程基本同步, 实训课程安排在与理论教学同一学期的末尾阶段, 理论学习中的典型单元电路, 经实验课连线、验证, 将多个实验内容综合为一个电路应用系统作为实训课题进行电子制作;从单元电路分析计算、元器件认识筛选到系统应用, 学习过程循序渐进, 逐步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工程应用, 掌握电路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具备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能力, 学会简单电子产品的调试维修技术;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地指导实践课程, 同时在实践中产生的疑问会促使学生提高理论学习的兴趣[2], 在干中学、学中干,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3 三课一体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体现

在三课一体教学模式中, 教学内容的设计颇为重要, 既要涵盖电子技术理论教学大纲的内容, 又要满足电子技术实验条件要求, 还要使工艺实习具有可操作性;学习的过程具备完整的理论性、较强的目的性、真实性;所选的电路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 有一定的难度、易于引发兴趣。目前,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共40学时, 20个实验题目;电子工艺实习可以将这20个题目中的一部分内容综合后, 确定2~5个实训课题, 每个年级任选2个来完成。

比如功率放大电路教学, 以前的教学内容仅限于功放本身, 如图1所示, 理论教学重点是放大电路增益和输出功率的计算。实验教学仅限于电路连线、输出功率测试, 由于接线是插接式, 输入信号是模拟电源, 所以电路干扰、试音效果等没办法考核, 只能以听得见音响为准。

采用三课一体教学体系后, 教学电路如图2, 图3所示。

从图2, 图3可以看出, 教学对象从单一的功放单元电路, 上升为由拾音、滤波、放大、输出四部分组成的完整的电路系统, 最终完成的是综合了一定实践应用技术的电子产品。

三课一体教学特点是: (1) 在完成电路设计、分析计算的基础上, 进行电路的实验验证、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焊接、调试维修,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2) 引入了元器件兼容性、合理布线、屏蔽、接地、滤波、散热等防护措施的实训概念, 这些概念应用是否合理, 直接体现在最终的实训结果———助听器的音质、可靠性上。 (3) 从单元电路放大倍数、输出功率测试到助听器的完成, 电子技术实验效果在实训中用产品的音量、音质、可靠性有了更直观的表现;以电子技术理论做基础, 学生在实训中不仅能完成电路系统的调试、维修, 还能进一步完善发现的新问题, 比如:由图2, 图3组成的助听器, 由于LM386的放大倍数最大只能是200倍, 当声源较小或拾音效果不好时, 助听器输出的声音会太小, 学生利用学过的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组成一个前置放大电路, 如图4所示, 将拾音信号先经过电压放大, 再经过功率放大, 这样得到的输出声音就能足够大。这个电路理论课讲得很详细, 也经过多次实验验证, 实训课上不需要教师讲解, 学生自己就能灵活应用。 (4) 实训课的教学内容不再是单一、单调的充电器的焊接, 将结合理论教学内容, 设置合理、可行的多个课题。

三课一体教学过程, 需要学生在掌握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多方查阅资料, 充分了解电子产品设计特点、元器件筛选等实训常识;调试、维修中遇到的问题千变万化, 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 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分析、处理问题。学生最终得到的不仅有用文字、数字和图表来描述的实验报告, 还有要用技术标准来检验的助听器实物。

4 总结

三课一体教学模式, 实现了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三者的结合, 避免了三门课教学内容的重复, 加强了实验与实训教学的深度、广度;在加深理论学习的同时, 增加了实际动手的机会, 充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缩短了理论和工程应用之间的距离, 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加以强化, 加深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把为什么变成了是什么,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创新机会, 培养了创新意识, 提高了创造能力。教和学相得益彰, 轻松愉快地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构建, 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摘要:三课一体教学模式, 实现了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三者的结合, 避免了三门课教学内容的重复、加强了实验与实训教学的深度。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安排, 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的指导实践课程, 同时在实践中产生的疑问会促使学生提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轻松愉快地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构建与转换, 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三课一体教学模式,知识与技能的转换

参考文献

[1]张利娜, 张戈.案例教学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 2011 (18) :173-174.

8.“三课”循环,教学相长之道 篇八

养成优秀的备课习惯。随着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备课不再只是教学步骤的体现,而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备课不是为了背课而是为了上好课。因此,在备课时既要想好大环节也要想好每一个细微的小环节,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的设计。要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充分估计,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联系要进行分析,努力寻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形成多种对策预案,使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相吻合,帮助学生由“学会”为“会学”。

练就娴熟的教学技巧。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边的活动构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超然“案”外,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要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教学,在生活中学习、建构知识,体验生活,体验人生。把课堂变成师生活动主体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让知识在倾听与对话中生成,在沟通与交流中重组,在合作与共享中增值,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完善课后的反思手段。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课后抓住教学中印象深、有启发、有现设的环节,进行反思、推敲、总结,对这节课的成败做一个评价。在同伴的协助下,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用批判的眼光和建设性的思维重新审视教学流程,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一些教学现象,明优缺,知得失,谋求改进提高。进而把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直至优化。把反思的所想、所得记录下来,会是进行新一轮备课的重要资料,也是一个教师从那种简单的循环往复“磨道效应”中走出来,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溪县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省竹溪县城关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

9.三课教案 篇九

1.了解特写与消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特点。

2.体会本文写作手法上的特色。

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赏析本文动静穿插、清新优美等特色。

一、新课导入

在以通信卫星为代表的电子传播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同步看到比赛现场瞬间的景象,那么,文字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呢?下面这篇文章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使用形象的语言精心构筑的现场目击式新闻报道,发挥了文字报道的长处,在当今同电视、摄影记者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了成功。

二、了解新闻特写

结合课文后材料《什么是新闻特写》,让学生阅读,教师补充以下内容:

★新闻特写的创作方法

新闻特写的写作要准确把握其“新”字的属性和本质,努力在“闻”字上挖潜力,不断在“特”字上下工夫,刻苦在“写”字上做文章,是新闻记者和广大业余新闻报道员应努力掌握的最基本的新闻特写的写法,也是原则。

新,是新闻的基本属性,更是新闻特写的特性和本质。所谓“新”,在新闻特写上应体现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生的故事,也就是新闻时效性强的事件,不是旧闻和陈年老账。

闻,就是故事、事件、事情,就是内容。没有故事,新闻特写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有事件的特色。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新闻特写要有生动的故事性。讲故事,已经成为当下新闻写作的常用技巧之一。因为受篇幅简短所限,一篇新闻特写往往精选一两个典型故事,用十分精当的语言叙述出来,辅以设置悬念、制造矛盾冲突和抖包袱等故事表现手法,在增加报道趣味性的同时,不断深化或衬托新闻主题并强化了新闻传播效果。

特,写好新闻特写,首先要有强烈的现场感。新闻特写最大的“特”,在于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鲜活的人物对话来再现新闻现场,让受众身临其境,进而达到对报道聚焦的新闻事实感同身受、蕴含的思想观点在思想上、情感上形成强烈共鸣的传播效果。记者让受众“走进”新闻现场,在强化了新闻特写现场感的同时,也增强了报道的贴近性。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着对生活作片段的截取。它不是去展示事件发展的前前后后,而是选取那种最具包孕性的片断,动中取静,以静写动,让人们通过一个典型的镜头,一个画面,获得对其前前后后经过的了解。这种片断,通常是能反映事物特征的片断或事件发展的高潮部分。从空间上来说,局部化意味着选取那些最有特征、最富表现力的细节。

写,新闻特写由于借鉴了影视手法,将对象镜头化,所以能产生很强的可视性,人们常把它称为“视觉新闻”。通过描绘,让读者将文字的内容转换为可视的画面。新闻特写,一定来自新闻现场,记者通过将现场目击、亲身感受形诸于笔,再现大喜大悲的新闻场景,使受众如临其境,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冲击和心灵感应,从而获得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写的现场感,首先是来自记者的现场观察。一般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主要是由记者访问得到的,而特写的采访则特别强调记者的现场观察,强调第一手材料的获取。所以,在不少的特写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记者观察活动的存在。

三、整体感知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特写的内容。

交流,明确:这篇文章记叙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1.7秒,赞美了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

2.新闻特写主要把精彩的瞬间场景固定下来,从捕捉瞬间这一点来看,文章主要展现了吕伟跳水时哪些生动的瞬间?

交流,明确:作者将吕伟跳水动作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镜头,将这三个瞬间逐一回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可见,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是这篇特写剪裁上的突出特点。能不能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交流,明确: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但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而是全靠记者现场观察,所摄取的只是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如“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轻轻一蹬”、“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插进碧波之中”等等。这一系列短语把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形态。

四、研读探究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美文,文章运用了很多手法,值得我们细细“品尝”。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明确:动静穿插。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

犹如“定格”,静静停留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中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典。以静反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丰富的比喻。仅一组跳水动作,记者就用了7个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像轻盈的、笔直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敦煌著名的壁画《飞天》画的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记者则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这些比喻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侧面烘托。结尾中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以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从侧面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五、布置作业

体裁

新→时效性

闻→故事性

特→现场感

写→可视性

画面

10.教案 第三课 篇十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字母:

d t n l i a u e

2.闪现声调符号,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大家拼读音节。

(1)出示dī、dí、dǐ、dì

(2)拼读ná、tí、dú

二、学习生字,朗读儿歌

1.出示“马路”“泥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

2.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卡片“马、土、不”,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领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4.教师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5.教师范读儿歌。

6.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音节请教老师或同桌。

7.指2~3名学生朗读儿歌。

8.男女生对读儿歌。

9.齐读儿歌。

三、巩固练习

1.带学生到拼音乐园中去玩:学生找出音节,自己试着拼读。然后集体交流,熟练拼读。

2.学儿歌:

帮你学d t n l 分清n和l

d d d ,座钟笔筒摆成“的”。哪吒出关n n n ,

t t t ,时装表演当模“特”。小孩赶猪l l l 。

n n n ,杀出关门是“哪”吒。唱着歌,想着图。

l l l ,一根小棒竖直“了”。n 和l ,我会啦!

3.学生自己尝试编儿歌。

四、拓展作业

1.和父母一起做游戏,看看谁读得准确。

2.自己挑拣写得稍差的字母练写。(自选)

板书:

d t n l

d-e→de d-弧d d-i→di d-u→du

t-u→tu t-弧t t-i→ti t-e→te

n-u→nu n-弧n n-e→ne n-i→ni

11.电话销售第三课:猜中客户心 篇十一

“你好!我们是世界健康博览会的主办机构,今天联系您是邀请您参加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第一届健康博览会。您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参会资格,在您从事的茶叶领域,符合要求的只有27家。我们将参会申请表先发给您,您也充分了解一下这个博览会的情况,请给我您公司的传真号可以吗?”

“哦,健康博览会?没有听说过啊!”

“我每天联系60个不同领域的客户,都是没有听说过的,那些听说过的都已经报名了,并得到了理想的展位。听说过的客户是从一些政府内部刊物上看到博览会相关资料的。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后,政府决定要多办类似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博览会,这次将有更大的力度吸引海外的食品机构、大众,规模将超过世博。我还是把内部资料传真给你吧。”

“那好吧,我的号码是……。”

“您那边接收传真的人叫什么名字?要不,您贵姓?我这里有您公司符合参会标准的资料,却没有公司老板您的资料,我在传真上注明您的名字吧?”

“那倒不用了,发来我就能看到。要不,你将我们公司符合参会资格的资料也发来一份可以吗?”

“好的,资料有约8页,您有时间看吗?要不再给我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吧,发邮件可以有彩色的图文资料。”

“也好,电子邮件地址是……”

“那好,不打扰您了。三天后我再联系您完成您填写的表格,好吗?”

每天呼出60个电话,客户资料来源于黄页、网络,以及当地的工商注册机构。一个电话对话并不一定要拿到订单,拿下订单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冲动、一次忽悠、一次承诺、一次信誓旦旦就可以的。电话的两边彼此都是陌生的,客户凭什么信任你,凭什么接受你的建议呢?

上面的对话是符合要求的,标准的要求有三条:

1.诱发接听电话人的兴趣。

2.暗示介绍的产品的权威性、专业性等。

3.要到接听电话人的初级资料。

以上话术的表现符合这三条,而这三条的核心就是:透彻熟悉客户的内心,看穿你,我才有价值。

诱发接听电话人的兴趣

什么才是人们的兴趣呢?人们的兴趣来自其熟悉的事务:与他的生活有关的事务,与他的亲人有关的事务,与他的家庭、公司的未来有关的事务……

重新回顾开篇案例的对话细节,可以找到这样的语句:

“您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参会资格”

“您从事的茶叶领域,符合要求的只有27家”

“我这里有您公司符合参会标准的资料”

这三句话都能让听者直接联想到自己的业务,也都是能够触动其内心深处感兴趣的话题。

第一句引发的兴趣是:我的公司参展资格是如何获得的?

第二句引发的兴趣是:茶叶领域那么多家,只有27家符合要求,我是其中一家?如此幸运?

第三句引发的兴趣是:标准资料是什么?我能够通过靠得是什么呢?

设想一下,你介绍的产品,如何设计自己的话术,让话术中具备诱发接听者兴趣的内容。哪些话可以与对方联系起来?哪些语言可以联系到对方的家庭?哪些语言可以让对方想到自己公司的未来?比如:

“您好,上周发出的奖品,您领到了吗?”

“我这里看到您的资料,让我对您非常钦佩。”

“我推荐那么多美容产品,您是唯一一个最懂的男性。”

请你结合自己的产品写一些话术,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写好可以发给我,我的邮箱是:yes4you@gmail.com。

暗示产品的权威性、专业性

“暗示”的意思,就是将真正的语句隐藏在其他的语意下。请比较如下的两组说法:

A:我们是证券交易机构的政府认证资质单位。

B:能够做证券交易的机构很多,而委托我们进行交易的公司、个人哪个不是冲着政府认证的资质来的呢?

A:您知道吗,服务过的客户都称赞我的服务是最优秀的。

B:您别怪我,我猜您是律师,因为上周有一个客户从我这里买车后,对我特别满意,就介绍了他们公司的首席律师也来找我,说的就是今天来。这不,您进来了,这气势、气场、气魄,我就觉得您是律师。

暗示的语句比直接宣告式的语句要长,这是对的。让听者从语句中自己得到线索,并了解到你的权威。

开篇案例中符合暗示的语句有:

“我每天联系60个不同领域的客户”

“客户是从一些政府内部刊物上看到博览会相关资料的”

“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后”

这三句话都能够诱发听者的联想,从而完美地实现了暗示的作用。第一句能够让听者想到自己的情况不过是60个中的一个,借助了数字的威力;第二句能够让听者想到对方的公司有内部关系,对方掌握的情况深入;第三句让听者将对方的博览会与世博会不知不觉地联系了起来。

学到新的知识就要立刻运用,请结合你自己的产品,先将你希望树立的权威内容写出来——比如:我们公司的产品获得了国际专利;我们公司的产品是唯一通过欧盟标准的;我们企业的服务是认证的五星级标准等——然后将这些语句写成暗示的句体,就是隐藏在解释其他事情的时候说出来,而不是直接表白的语句。要自己尝试写下来,因为你写过的语句,自己说的时候就有信心,而念别人的语句,听者是能够听出来的。所以,要掌握自己写语句的本领。

要到接听者的初级资料

签约仅仅是许多销售环节中的一个步骤而已,电话销售的最初环节是彼此互相了解,接着是交换各自的信息,然后才是询问彼此有的东西,能否给彼此带来价值,随后是评估彼此是否信任,最后才是具体考虑交易是否可以进行、如何进行。

电话销售的要求是快速,每天都有必须要完成的电话量,那么就一定要解决第一步的信息资料的问题。传真号、邮件地址或者姓名,要到任何一个都可以保持与这个客户继续进行沟通,就有机会不断发送新的信息给这个客户。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要传真号、要邮件地址、要对方姓名,在诱发了对方的兴趣之后,在暗示了自己的权威性之后。

开篇案例的对话中符合要求的语句有:

“请给我您公司的传真号可以吗”

“我在传真上注明您的名字吧”

“要不再给我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吧,发邮件可以有彩色的图文资料”

猜中你的心

话术的三个标准要求都符合一个本质,那就是:透彻熟悉客户的内心,看穿你,我才有价值!

如何训练自己能够具备看穿别人的本事?这就要靠思考,不断给自己提问,不断将自己的疑问写下来。比如,如果是你自己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你会有哪些疑惑:

你是不是想知道,对方是从哪里拿到你电话号码的?你的号码还被透露给了谁?对方是不是值得你信任?对方推荐的产品真有那么好吗?对方成功推销一单能挣到多少钱?

我给你罗列了5个疑惑,你自己还能够写出来多少,还可以再罗列至少5个吗?

大众在接到陌生电话时,普遍的心理有如下三个重要特点:

1.戒备,防范;

2.兴趣,疑惑;

3.评估,拒绝。

成功突破“戒备,防范”的法宝,就是把自己要讲的信息与对方的处境关联起来。诱发兴趣后,对方的心里还是会重新有疑惑出现,这时依靠的就是权威性,用那种不可置疑的专业表现、客观事实或具体数字的威力,来一点点赢得对方的接受和信服。而拒绝通常都是在听到一个要求之后,比如对方可能听到这样的要求:“给我您的地址好吗?”“给我您的座机号码好吗?”“咱们见面吧?”“您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吧?”“我们上门给您送过来吧?”

这里有一个规律,就是要求见面得到的拒绝量远远超过给一个地址,而给一个地址的拒绝次数远远超过给一个电子邮箱。如果你细致地比较过所有要求被拒绝的次数,就能够在第一次通话的时候选择恰当的要求了。

猜中你的心理,我才有价值。电话销售人员与客户在连线的两端,仅仅能够听到声音,凭借着声音我们要完成给定的任务,达到月度的指标,能够靠什么?靠的就是猜中遥远线路那端的人,猜中他的心理活动的三个方面:

1.客户现在的心情,以及心中的疑问。

2.客户常态的心理倾向,以及发展的阶段和表现方式。

3.客户将出现的行为以及想法。

训练自己基本的心理学技巧就从猜测开始。先开始猜测你身边的人,他们心里想的与他们嘴上说的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自己琢磨其中的必然联系,逐渐你就能做到设身处地,就能够知道对方的心理,也就能够赢得对方的信任,获得订单了。

(编辑:侯韶莹 housy0116@126.com)

上一篇:2018注册西安贸易公司条件解析!下一篇:2022年班子民主生活会自我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