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2024-09-09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共4篇)

1.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篇一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案

第一课《春天》

单元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四、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五、聆听并学唱《春晓》

单元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

二、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春天”万事万物的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在“春天”主题的理解上聆听乐曲和歌曲。

三、教师可调动现代化教学手段,选用春天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有表现地唱好歌。

本单元教材分析:

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4小节引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度所构成的动机为核心,运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第二段以“la”的长颤音开始。主旋律应用了许多颤音,间杂着杜鹃的鸣叫声,好似杜鹃鸟灵活地在林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在这个枝头跳跃,一会儿又在那个枝头高唱,杜鹃鸟的鸣叫声为林中增添了浓浓春意。

第三段,旋律流畅而连贯,极富歌唱性,由于曲中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半音,使得旋律更加新颖。这一段音乐与前两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之手风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在竖笛模仿杜鹃鸟鸣叫以后,第三段抒情的旋律又反复了一次,最后第一段音乐再现,并结束在杜鹃鸟的鸣叫声上,与乐曲的开始形成呼应。《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2.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4/4拍,两个乐段,第二个乐段是第一个乐段的变化重复。歌曲遵循了语言的音调、节奏写成,音乐语言淳朴简练,口语化;歌曲几次出现了附点音符,都巧妙地结合了语言的节奏、韵律,还有延音记号,后倚音的使用等,使得词曲结合紧密。歌词以一颗童心描绘了小女孩与小燕子朋友般的亲密交谈,唱起来朗朗上口,娓娓动听。尤其作者在处理第二段歌词时,不加停顿,将小女孩要把家乡的新变化、新面貌一一告诉小燕子,力邀小燕子来做客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歌唱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伟大成就。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觉。3.歌曲《布谷》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其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替的节奏,显得格外从容,带出了以级进为主的流畅旋律,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点,给人以愉快、优美的感受。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4.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音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歌曲符合语言的规律,朗朗上口,是一首孩子们喜爱的好歌。可启发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杜鹃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杜鹃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三、表演《布谷》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可提示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2.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注意:歌曲《布谷》借用布谷鸟歌唱的方式出示歌词。课本上仍以□为四分音符的时值,表示旋律的高低、长短,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教师可按照小黑板提供的乐谱进行教学。

四、编创与活动

教师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也可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还可以分小组设计更多的像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不要生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可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小燕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聆听《小燕子》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歌曲《小燕子》。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2.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3.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表演《小雨沙沙》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精力听歌曲。

2.再听范唱。提示:雨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可指导学生模仿小雨的声音,歌曲中怎样说的?视学生能力可将学生的创作组合成两个部。

3.尽快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4.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复习歌曲《布谷》: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景、聆听歌曲

1、(多媒体展示)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

3、教师板书《春晓》,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学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再次听范唱

7、你能把这几句歌词唱一唱吗?(老师带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演唱)

8、春天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美景,你能用:“这里有„„这里有„„还有那„„”来描绘一下春天别的景色吗?(小组讨论、回答)例如:有蓝天,有绿草、还有那哗啦啦的小河水„„

9、老师邀请小组成员上台演唱自己创遍的歌词,体验创遍过程中的快乐

10、教师导入:“春天多美呀,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同学们最想做什么呢?(唱歌、跳舞、郊游„„)

14、分组活动听《春晓》音乐自由地舞蹈、歌唱。

二、课堂小结:看的出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的更美丽。

教学反思

第二课《放牧》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牧童短笛》、《牧童》,唱《牧童谣》,《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谣》,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按两课时完成。

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获得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现歌曲益处匪浅。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三、聆听音乐前,教师可结合主题“放牧”,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以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教材分析

1.歌曲《牧童短笛》

《牧童短笛》是贺绿汀谱写的一首描写牧童放牧时的情景的曲调。全曲由三部分构成。

2.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2/4拍,C大调。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增添了生气。第二乐句作第一乐句节奏的完全重复,只是采用了严格的模进手法,旋律移高了五度。第三乐句是歌曲的高潮,出现了全曲最高音“mi”,抒发了牧童内心涌动的快乐情感。第四乐句节奏做适当变化,旋律线逐渐下降,歌曲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

第二段歌词采用卡农的二声部处理方式,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晚一小节进入,变化了主旋律,由于声部的加入,使得第二段歌曲的音乐情绪更为活泼、欢快,最后有力地结束在主音“do”上,为歌曲增添了明朗的色彩。

《牧童》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3.歌曲《牧童谣》

《牧童谣》是一首山歌风的湖北民歌。4/4拍。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歌词抒发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是以对歌的形式表现。4.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在歌唱中,我们仿佛感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放牛歌》不仅易唱,有趣味,而且用音节省,音域也只有六度,实在是适宜低年龄学生演唱的好儿歌。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牧童短笛》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牧童短笛》教学基本要求

1.听歌曲前,同学们想一想图画里的小孩子在干什么?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三、表演《牧童谣》教学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

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编创与活动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

提示:怎样敲击出长音?怎样敲击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这样是否更好? 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

三角铁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一根弯成三角形的钢条制成,用小金属棒敲击发音,音色尖锐、清脆、透明、响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复杂的节奏,可单敲或滚奏,其音响可穿过整个乐队而赋于乐曲以特殊的色彩。常用于军乐队和管乐队。演奏时,将三角铁悬于皮条或绳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属棒敲击。

四、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律动:聆听《小燕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编创与活动 1.认识双响筒。

提示:为什么叫双响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来吗? 2.探索。分小组敲击,听一听,双响筒两边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能敲出什么样的声音? 3.分小组用双响筒敲击出节奏,教师记录下来,大家把每一小组编创的节奏连起来敲击,还可以变换连接方式敲击,为每一次敲击,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如:火车开了、小马跑了等等。

双响筒及演奏方法简介:

双响筒是打击乐器(也是儿童节奏乐器)的一种,竹木体乐器,由空心的竹筒及木柄组成。演奏时,左手持乐器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击竹筒两侧,会发出高低两种声音。使学生懂得双响筒一侧发音低,一侧发音高。

三、表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自己学过的乐器,为歌曲《放牛歌》编创锣、鼓、镲的伴奏。

2.提示学生分组进行锣、鼓、镲的节奏编创。

教师尽量使用学生编创的节奏,加以调整、使用,以调动学生编创的积极性。

四、复习歌曲《牧童谣》: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教学反思

第三课手拉手

一、教学内容: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聆听《鸭子拌嘴》

3、表演《雁群飞》

4、表演《数鸭子》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雁群飞》、《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三、教材分析:

1.齐声合唱《让我们手拉手》

《让我们手拉手 》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

2.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

本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编创的打击乐曲。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该曲作于1982年,用在《仿唐乐舞》中。该曲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3.歌曲《雁群飞》

《一雁群飞》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歌颂了朋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像大雁一样相亲相爱不分离。4.歌曲《数鸭子》

《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学生很喜欢唱,尤其是《数鸭子》一首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把这首歌的第二段歌词也教给学生。本课的聆听曲目《鸭子拌嘴》学生听起来有些难度,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听懂,教师要好好的指点学生去听。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雁群飞》

3、表演歌曲《雁群飞》

4、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雁群飞》,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2.听歌曲录音《雁群飞》;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听后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雁群飞》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大雁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2、学唱歌曲《数鸭子》

3、表演歌曲《数鸭子》

4、节奏编创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du”和鸭子叫“ga”;后全起来。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整听全曲)。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

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教学反思

第四课《长鼻子》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小象》

2、聆听《大象》

3、表演《可爱的小象》

4、表演《两只小象》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3、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材分析: 1.管弦乐《小象》

《小象》是美国亨利·曼仙尼乐队演奏的爵士风格的乐曲。乐曲轻松活泼,形象地表现了小象们玩耍嬉戏的情景。2.管弦乐《大象》

《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这是一部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3.歌曲《可爱的小象》

《小象》是一首傣族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抒情而优,歌唱了孩子们对小象的喜爱之情。

4.歌曲《两只小象》

《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创作歌曲。亲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幼象玩耍的姿态,生动而形象。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好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友好情景。好像在告诉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长鼻子,讲的是大象的内容,学生们都很喜欢大象,所以学起这一课的内容积极性会非常的高,学习兴趣会非常的浓。本节课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奏,要让学生通过拍打,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小象》

2、学唱歌曲《可爱的小象》

3、表演歌曲《可爱的小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小象》,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能准确地选择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2、听唱法学唱歌曲《可爱的小象》,要求学生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编创动作,以表达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小象》(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谈谈“象”的有关知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并能从“欢快”与“优美抒情”中选择出乐曲的情绪。回答小象叫了几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2.听歌曲录音《可爱的小象》;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按图示划旋律线,体会旋律的起伏。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可爱的小象》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象》

2、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3、表演歌曲《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象》,感受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两只小象》,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象》(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应该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并能回答为什么是缓慢沉重的?)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所听内容;并讨论大象有些什么习性、怎样走路、与小象有什么区别等)3)复听:自由活动:《大象》乐曲,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甩鼻等动作为主;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小象》入歌曲《两只小象》)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强弱与优美感)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五课 《 游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火车波尔卡》,唱《火车开啦》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二、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地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火车开啦》

二、欣赏《火车波尔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生听《火车波尔卡》音乐进教室

2、听音乐做律动

二、感受体验做火车

1、火车的叫声,火车开的声音,谁来模仿一下?

2、多声部节奏声响创作 WU -

| WU - || Hong Hong | Hong Hong || 引导学生模仿火车车厢内发出的声响,吃东西、翻看杂志、叫卖声、打酐声、哭声、笑声。并再次进行多声部创作: WU -

| WU - || Hong Hong | Hong Hong || Ka Cha | Ka Cha || 哭声 笑声 叫卖声 打酐声 要求有力度、速度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火车开啦》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能一边作火车一边唱着歌,那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就学唱一首新歌《火车开啦》,放课件出示图谱。

2、教师范唱,生用手中物唱或人体来伴奏

3、听录音,师生一起唱,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唱歌曲。

4、引导学生给歌曲创编前奏。

5、造火车

A、引导学生说火车,展示实物火车,画火车。B、边画火车边放《火车波尔卡》音乐

6、律动游戏

A、引导学生玩开火车游戏。火车启动――前进――进站停

B、引导学生讨论火车启动到进站时的速度、力度的变化 C、引导学生做搭景乘北京的游戏。

7、引导学生边玩开火车游戏边念儿歌。

儿童的火车向前开,我们的心情多么愉快,轰隆隆隆轰隆隆,快乐的歌儿唱起来。

四、布置学生课外把《火车开啦》游戏唱演给家里的亲人或小朋友听。

五、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火车波尔卡》、《跳绳》,唱《火车开啦》、《拍皮球》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二、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地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教学内容

一、聆听《跳绳》

二、复习歌曲《火车开啦》 教学过程

一、生听音乐《火车波尔卡》

跟师琴做拍手的律动

二、聆听音乐《跳绳》

1、师:小朋友你们玩过跳绳的游戏吗?哦是吗,你们喜欢玩这个游戏吗? 我想小朋友一定都很喜欢。今天老师让你们再来玩一次这个游戏好吗?但是呀,你们要先来听一首乐曲。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跳绳》。听的好,老师就让你们玩跳绳的游戏。

2、聆听《跳绳》的音乐

要求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要用耳、用心去聆听。感受乐曲的生动活泼的情绪。

提部: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到了什么?是什么乐器在演奏的?

3、再听时,让小朋友跟着音乐做些动作。问:这首乐曲适合表现课本上的哪一幅图?

4、请小朋友玩跳绳的游戏。

三、复习歌曲《火车开啦》

1、复习“火车”三声部节奏

引导学生模仿火车车厢内发出的声响,吃东西、翻看杂志、叫卖声、打酐声、哭声、笑声。并再次进行多声部创作: WU -

| WU - || Hong Hong | Hong Hong || Ka Cha | Ka Cha || 要求有力度、速度的变化。

2、复习歌曲《火车开啦》 学生唱歌曲老师加以指导。

3、编创与活动

A、开火车的游戏,由歌谣和歌曲《火车开啦》组成。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 B、活动过程

大家一齐唱开火车的歌,从一个站向另一个站“开”去,到了一站,读拍歌谣,然后再向另一站“开”去。

要求读拍歌谣准确、清晰。达到要求者给这个车站起名字,然后再继续游戏。

C、让学生参与设计游戏,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投入。每一组都可以有不同的游戏方式,看哪一组游戏编创的好。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火车波尔卡》、《跳绳》,唱《火车开啦》、《拍皮球》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二、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地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三、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拍皮球》

二、欣赏《火车波尔卡》、《跳绳》

三、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火车开啦》 教学过程

一、生听音乐进教室

生听琴拍手律动

二、学唱《拍皮球》

1、师:上节课我们玩了跳绳的游戏,这节课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你们想吗?想,我知道小朋友一定想,但你们一定要和教师合作好,能不能做到?好的,先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歌曲《拍皮球》

2、听录音,打开课件

听后让小朋友讲讲这首歌曲的情绪。(天真、快乐的)

3、学唱歌曲

A、听老师范唱,学生拍手感受。B、跟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C、听老师范唱歌曲,学生心里默唱,记住歌词

D、听琴边拍手边唱歌,注意歌中“拍”字的音准,唱好附点音符处,指导学生唱准。

4、游戏

A、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每组请一个学生担拍球的任务。

B、游戏开始全体唱歌,互相比赛,歌声结束,游戏进行评比,拍的多的获胜。然后换组进行。

三、复习歌曲《火车开啦》

1、听老师范唱

2、学生跟琴唱,师加以指导。

3、做《火车开啦》的游戏

四、复听乐曲《火车波尔卡》、《拍皮球》 让学生在听时随意做动作感受。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六课 美好的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教学内容

一、聆听弗利斯的《摇篮曲》和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

二、演唱《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1、师生问好!

2、师弹琴生按节奏拍手。

二、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1、师:小朋友在睡着前听妈妈唱过歌曲?

生回答。

2、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唱一首和睡觉有关的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3、听范唱(可以边听边拍手)

4、跟师按节奏念歌词。

5、跟师的琴轻声唱歌曲。

6、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要求小朋友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聆听弗利斯的《摇篮曲》和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

1、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你们在睡觉前听妈妈唱过歌吗?生问答。

2、师:老师这有两首歌曲一首是《摇篮曲》一首是《小宝宝睡着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好吗?欣赏《摇篮曲》和《小宝宝睡着了》 A、欣赏《摇篮曲》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画,点击课件出示画面。师:这个小宝宝在干什么? 生:在睡着。

师:对,小朋友在睡觉的时候有没有听妈妈唱过歌?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首歌曲。

师:这是一首外国的《摇篮曲》也是一首很有名的摇篮曲,我想小朋友一定听过,我们一起来欣赏。

要求学生在听时可轻轻地摇动身体,用心体会歌曲安宁、舒适的意境,和母亲真挚的爱心。

B、欣赏《小宝宝睡着了》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外国的摇篮曲,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中国的摇篮曲。生欣赏《小宝宝睡着了》 听第一遍时:要求小朋友在听的时候跟着音乐摇动身体,让学生跟着歌声轻柔地拍节拍。让学生体会静静的夜。

听第二遍时:要求小朋友做律动。第一拍双手拍腿;第二拍双手四个指头轻触;第三拍拍头向右偏,右手衬头,同时,左手托右肘,做睡觉状。

动作要轻柔合拍,注意启发学生体会妈妈哄孩子睡觉时的情感。C、用碰钤为《小宝宝睡着了》伴奏。敲击的力度要轻柔。

四、课堂小节:因为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所以在教唱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以通过律动来加强学生对三拍子的感觉。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聆听《星光恰恰恰》。让学生用轻快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二、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

二、感知音的强弱,表演《星光恰恰恰》。教学重点: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表达不同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体验音的强弱

1、听鼓声律动进教室,师用“强、弱、快、慢”四种变化击鼓。

2、游戏“吹泡泡”,说说听鼓声游戏“吹泡泡”应怎么玩?

学生围成圆圈听鼓声,强时圆圈变大,最强时破裂,并用不同的动作造型。

二、创编节奏——探索感知音的强弱

1、出示一颗大星星、一颗小星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大小星星。

2、出示一条二四拍的星星图式。

师:你能在看到大星星的时候用强的声音表示,小星星用弱的声音表示吗?

三、体验音乐形象

1、播放乐曲《龙咚锵》《摇篮曲》。

要求:听到强烈的、热闹的音乐时站起来拍手;听到弱的、抒情的音乐时坐着用动作表现。

2、你觉得听完这两首音乐有何感受? 学生说出感受。

3、引导学生把美丽的夜空带到我们的教室里。把老师奖的小星星贴到到黑板上。

4、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与星星问好。

四、歌曲教学

1、初听歌曲整体感知。师:小星星啊越聚越多,満天都是小星星,它们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你听它们还在唱歌呢!学生看图谱,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2、用LA哼唱旋律。

3、自由选择二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4、分组合作学习,探索身边的事物为歌曲伴奏。四人小组探索,表现歌曲的强弱。

5、图谱结合,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6、创编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静静的夜空小星星们排着队伍出来了------小朋友们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摇一摇睡着了,小星星也在哄我们睡觉呢。这时夜空里的小星星啊开始了它们------要求同学们用不同的速度、节奏、强弱表现歌曲。

五、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夜晚大自然中的美好景物。配音《星光恰恰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表现歌曲。分组展示、评价。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用唱、跳、画、演等不同的方式,感受艺术美,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反思

第七课《巧巧手》

第一课时 学唱《粉刷匠》,聆听《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

2.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感受劳动的快乐。3.唱好歌曲《粉刷匠》中的第三乐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手工制作品、手风琴、打击乐、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按规定坐好。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谜面是: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他也有;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只会做事不会开口。(生答:手)对,就是我们的这双手。我听说,在昨天的美术课上,同学们用一双小手制作了许多漂亮的手工作品,老师真想看看。昨天通知你们今天音乐课带来展示一下,大家都带来了吗?(生答,同时拿出作品)哇,真不错,看了你们的作品,老师真佩服你们,因为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巧巧手》。(出示课题:巧巧手)(课件1)

2.聆听《采蘑菇的小姑娘》

(1)感受音乐,参与创编

师:同学们,我们的手除了剪纸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

(提出要求)请大家认真听,然后告诉我歌曲中小朋友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放音乐,(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音乐再听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根据自己刚才创编的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学生表演)

(2)思想教育:

师:大家表演得真好,谁能说说,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答: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劳动最光荣,劳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我们从小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我们一起来想想,在生活中你们的这双小手还能做什么呢?谁来说说?(生答:会穿衣服、整理书包、扫地等)你们真棒,一双小小的手能做出这么多的事情来,真让我羡慕,同学们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也露一手,好吗?(好)

3.学唱《粉刷匠》

(1)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师:下面就让我弹一曲,同学们来评一评,老师的手巧不巧,给我打个分儿。(教师弹唱《粉刷匠》)老师弹得好不好,能打几分呀?谢谢同学们的夸奖。我发现刚才我在弹唱的时候,有的同学也跟着唱起来,看样子,有的同学在幼儿园、学前班就学过了这首歌,那太好了。谁来说说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生答:《粉刷匠》)(对)(出示课件3)谁愿意上来唱给大家听?(叫2名同学唱)唱得真好,让我们鼓励他一下。(学生鼓掌)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新本领,学唱这首歌的歌谱,看看谁学得又快又好!(生学唱)大家学得真不错,能不能自己演唱一遍给我听,行吗?(生演唱)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了,真是太聪明了。不过刚才同学们演唱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把第三乐句唱错了,我们现在把这一乐句再学学。(生学唱)(解决难点)很好,把旋律再视唱一遍。(学演唱)接下来请大家把歌词朗读一遍,(生读歌词)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小粉刷匠的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呢?(生答:因为在劳动时,不小心弄脏的)那他怕不怕?(生答:不怕)是的,因为他用他那双勤劳的小手把房子刷得漂漂亮亮,并得到了大家的夸奖,你们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是的,我们大家要向小粉刷匠学习,劳动时要不怕脏不怕累。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把歌曲演唱一遍。(学生演唱)我真高兴,同学们唱得越来越好了。接下来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边唱边跳,大家能行吗?(行)(学生表演)

(2)动手操作,参与实践。

师:老师知道,在美术课上同学们还学过折帽子,是不是?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同学们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用老师手上的手工纸来折一顶帽子,看看哪位同学的手最巧。希望同学们能用比以前更快的速度折好并把自己打扮成粉刷匠的样子,(学生动手操作)啊,不一会儿的功夫,我们都变成了粉刷匠,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粉刷匠。(放音乐,让师生一起歌表演)

(3)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师:在你们这双小手的辛勤劳动下,我们的房子变得更漂亮了,你们开心吗?为了更好地体现我们劳动的快乐,我们配上这些打击乐,(出示打击乐)让我们载歌载舞地再表演一遍。拿到打击乐的同学,不要担心,虽然我们还没学过,但只要把这份快乐表现出来,就行。

4、总结

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不仅懂得了从小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还用你们的这双巧巧手为歌曲创编了许多的动作,使得你们的这双手变得更加灵巧了。我相信今后同学们一定能像歌中所说的那样:样样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让同学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第二课时 学唱《理发师》聆听《铁匠波尔卡》

一、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X X │ X X │的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愉快;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3、通过编创小歌谣、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三、教学重点:能在游戏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学会。

四、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加入动作的声音。

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与同学们认识,自我介绍,拉近距离)律动(《理发师》歌曲伴奏)“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边听边做,但要注意了,我们做的时候,你的动作一定要合着什么?(音乐)我看一看,谁的最好?”(二)、导入: “知道吗?通过你们刚才的表演,我知道了,我们一年x班的同学呀,音乐的节奏感真强,都能合着音乐去表演,真不错,那你知道吗?这段音乐呀是从一间音乐理发店里传来的,在那里的理发师傅动作的时候,和别人可不一样,他们都要合着音乐来工作,怎么样?我们走进这家理发店,一起来体验一下音乐理发师是怎样工作的,行吗?”

1、理发都用哪些工具?它们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用你的声音配合老师)

2、引出小歌谣:“小剪刀呀,剪起来呀,咔嚓,咔嚓!小木梳呀,梳起来呀,刷、刷、刷、刷!吹风机呀,吹起来呀,呜~~呜~~!小镜子呀、照起来呀,真好看!”(老师做动作表演)

3、伴着音乐说歌谣,一定要合着音乐。(《理发师》歌曲伴奏)

4、请4位小顾客和老师扮演的理发师一起表演。(《理发师》歌曲伴奏)

5、集体表演,分成4排,1、3排扮演小顾客,2、4排扮演理发师,再交换。(《理发师》歌曲伴奏)(三)、表演《理发师》

1、初听歌曲。

“工作这么久了,休息一下,一起来听听理发店的歌,在歌曲当中,是谁在理发,他都用了哪些工具,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

2、老师范唱。

“刚才没听清没关系,我这个发理发师再唱一次,看谁能记住歌词,仔细听,看谁记得多。”

3、生说歌词,师点击大屏幕出现歌词。(幻灯片)

4、教唱第一段,师生合作唱(师弹琴,比一比,谁的声音最轻快)“这个理发店的一级理发师必须把理发店之歌唱好了,才能当上,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快速伸出小手指,让他一起来和你唱歌,红色是你的,其他是我的。”(幻灯片)

5、学唱第二段,读歌词、跟琴唱。

“知道老爷爷是怎么请下一位顾客的吗?~”

6、知道歌曲的演唱声音和情绪。

“你的剪刀是小剪刀,喷壶也是小喷壶,那在演唱ka cha 和sha sha sha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轻快):老爷爷成功了吗?那高不高兴?那用什么声音来演唱?不用说出来,用你的声音告诉我。”

7、完整演唱。

“你能不能用你的歌声把顾客请来,来试一试,小理发师起立,跟伴奏唱,加上你的动作”

8、唱音名。(唱两遍,快、慢各一遍)“你已经是一级理发师了,顾客送了你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幻灯片)红色你唱,黑色我唱,唱好了小顾客就出现了”

9、“请看小顾客,老爷爷为小顾客设计的小发型”(幻灯片)

10、“老爷爷设计的好吗?不过,你要想成为特级理发师,不仅歌和小歌谣要唱的好,还要在演唱时加入工作的声音(咔嚓),仔细听,老师是在什么地方加进去的。”(师范唱)(1)、师唱后两句,生加工作的声音(跟琴);(2)、分两组,一组唱一组加声音;(3)、完整演唱,歌曲加小歌谣,边唱边表演;(4)、歌曲、小歌谣和加工作的声音一起表演一边。

(四)1.欣赏《铁匠波尔卡》,看看铁匠是怎样劳动的。与理发师的音乐对比一下。2.学学铁匠的动作。

(五)、同学们都累了吧,让我们休息一下,边唱边走出教室吧!

教学反思

第八课 时间的歌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长《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在钟表店里》

1、初听音乐,学生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象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那些细、高、轻、短、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那些低、粗、长、慢的声音表现了什么?

2、复听音乐,听到相同的音乐举手表示。

你感到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聆听《调皮的小闹钟》可先讲一个小故事: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2、听音乐,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

3、发现小闹钟有什么特点?复听时每次都用手点出来,表示时间到了。

4、再次复听时,把小闹钟走动的声音画在课本上,看看谁画的次数准确。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表演《时间像马车》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学生听录音跟唱歌曲,边唱边用手按课本上的示意线做旋律的走向动作,感受音的高低。

2、这首歌速度比较快,演唱时尤其要注意节拍重音,字头要清楚,唱“哒哒”时应舌尖动作,使吐字清晰,唱时省力。

3、初步学会歌曲便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听录音,编创歌曲动作,选择打击乐器。选择哪几件打击乐器伴奏这首歌曲比较理想? 哪件乐器像马铃声?哪一件乐器像马蹄声? 小马车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声音伴奏? 怎样变换力度敲击更加合适?

4、分组汇报,一组学生表演,一组学生唱歌,一组学生打击乐伴奏,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现。

二、表演《这是什么》

1、静静地听歌曲录音。

2、听教师范唱,素者教师的歌声轻轻拍手、拍腿。

3、小声跟着老师的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

4、跟着琴声填唱歌词。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地咬字唱歌。

5、分小组表演歌曲。

6、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怎样敲最合适?听一听是否与同学的歌声融洽在一起很好听。《跳起舞》

教学反思

第九课:陕北娃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陕北娃”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二、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三、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运用×和×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小动物的歌曲。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结合本课主题“陕北娃”进行学习、比较两首聆听乐曲,感受欢快的音乐。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陕北娃》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陕北娃》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

提示:你感到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动作,或人们在做什么? 2.复听音乐,随着音乐用手势在桌上进行表演。

三、表演《陕北娃》教学基本要求

1.反复聆听歌曲。提示学生歌中唱出的小猫咪在怎样淘气?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小组讨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 4.分小组边唱边表演。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小组试一试每个人关于选择乐器的建议。

2.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火火的秧歌扭起来》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火火的秧歌扭起来》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这首篇幅短小的乐曲。

2.提示:听了乐曲你想到了什么?可让学生根据标题去想像。 3.跟着乐曲和教师哼唱第一部分主题A,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4.复听乐曲。用手指在桌上画图形谱。

提示: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有什么变化? 5.分小组讨论:你感到大家在干什么? 6.听乐曲,用动作表演。学扭秧歌。

三、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是一个编创节奏与复习歌曲相结合的趣味性练习。要求学生不但能按节奏编创小动物的叫声,而且能唱出关于这个小动物的歌曲。(即:课本中学过或平时自己听过的歌。)2.在编创节奏中,再次熟悉运用×、×节奏。可分小组进行填创游戏,要求边说边做小动物的动作,看谁将节奏读得准,动作做得生动形象。

四、表演《榆林号子》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手指随着课本上的旋律线划动。

提示:听一听,谁在唱歌?它们都在做什么?再一次聆听,使学生在聆听中熟悉旋律、内容、发现问题、回答问题。

2.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或用听唱法学会歌曲。3.分组进行编创活动。

提示:利用小组的智慧你一句、我一句为歌曲编创新歌词,分组表演自己的歌。4.边唱边表演动作。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 5.背唱自创的歌曲给爸爸、妈妈听。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计划:第一课 春天 3课时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游戏宫

欢乐谷

放牧 3手拉手 2长鼻子 3游戏 3美好的夜 3巧巧手 3时间的歌 2陕北娃 2复习2期末测评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课时 课时 课时

2.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篇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演唱歌曲《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里小雨和种子的形象,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同时能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人的培养。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通过扮演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想法。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歌曲《小雨沙沙》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下雨了》中的一首歌曲。

教材特点:《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歌曲,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本课还可以充分利用其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操的教育。这是一首2/4拍的活泼的歌曲,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二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用xx x| xx x节奏生动地描述了下小雨“沙沙”声。第三、四乐句采用紧缩的手法表现了种子要发芽、生长的迫切心情,整首歌如同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图

画,使人精神奋发。

歌曲《小雨沙沙》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下雨了》中的一首歌曲。

教材特点:《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歌曲,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本课还可以充分利用其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操的教育。这是一首2/4拍的活泼的歌曲,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二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用xx x| xx x节奏生动地描述了下小雨“沙沙”声。第三、四乐句采用紧缩的手法表现了种子要发芽、生长的迫切心情,整首歌如同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图画,使人精神奋发。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歌曲《小雨沙沙》,能用各种音乐活动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二、歌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景互动,激发兴趣,感受歌曲的节奏

1、听音入室:律动两步三拍手(××|×××|)

2、师生问好组织纪律安定情绪律动

二、游戏:发声、节奏练习(初步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1、要求:认唱 5

3(齐唱—单人唱)

2、规则: 53|53|沙沙沙|沙沙沙|53|53|在说话|在说话|

(师示范)唱

跺脚

跺脚

3、进行游戏:两人一组,边唱边拍手跺脚。

三、学习歌词:认识歌曲的角色

1、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的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谁来告诉老师都发生了些什么变化。(说春天)师:春天有那么美的景色,那它们的声音也一定很动听,谁告诉老师春天有哪些动听的声音?(听春天)我们一同欣赏春天里雨滴的样子和声音。(多媒体播放春雨及春雨沙沙的声音)

2、过渡:我们在游戏中一直说沙沙沙、在说话。知道是谁在沙沙沙?是谁在说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就知道了。

2、出示《小雨沙沙》歌词,提问:是谁———沙沙沙?是谁———在说话?课件出示歌谱

4、观看种子实物,下雨课件。

5、创编小雨、种子的动作。(先引导学生根据歌词意思做动作,再请老师示范)

6、边读歌词边做动作(拍手跺脚)播放音频课件

四、学习歌曲:感受表现歌表演的角色

1、过渡:(同学们表现的很好,能够边读儿歌边跳,同学想边唱边跳吗?)

2、我们来学习《小雨沙沙》这首歌曲(出示歌谱)

3、听范唱(教师唱)

4、学唱歌曲:独句带唱—跟琴齐唱—带着跟琴拍手跺脚唱

(注意不要喊唱要求声音轻巧)

5、看课件:(在小雨的滋润下大自然的春天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水资源是有限的,生活中我们要珍惜用水。)

6、要求同学歌唱时要用朝气、活泼的心情来歌唱(跟录音伴奏师生齐唱)

五、创编动作:感受春的意境

1、通过学习,你们已经学会唱(小雨沙沙)这首歌。下面我想请你们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歌中的小雨和种子。观看种子实物,下雨课件。

2、创编小雨、种子的动作。出示种子破土发芽的课件(先引导学生根据歌词意思做动作,后老师示范)

3、创编动作

(1)学生做出小雨的动作(2)学生做出种子的动作

3、请出动作做得好的同学到前面来带做动作

(播放歌曲)

4、观看多媒体的歌表演

5、分角色跟音乐做律动,对换角色律动

七、乐器制作:创造渲染小雨沙沙的意境

1、过渡:我们能用歌声,能用舞蹈动作来表达小雨和种子,我们还可以用乐器来表现小雨和种子吗?

2、出示制作沙锤材料(塑料瓶和沙子)指导生进行制作。(1)师示范沙锤制作(2)分组进行沙锤制作

3、指导学生边做边试沙锤的声音效果。(1)展示学生作品摇出声音效果(2)能用它来为歌曲伴奏吗

4、随录音歌曲用自制乐器奏出沙沙的音响(师示范)

5、边唱边用两种乐器伴奏(歌谱中贴出标志)

6、跟音乐边唱边奏(师指导)

八、歌表演:表现春天的意境和景象

1、分配角色,提出要求。

2、随音乐进行歌表演。

九、课堂小结:

3.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篇三

第一课 跳起来

【教学内容】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 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六、欣赏第二乐段。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 的对比?

七、欣赏第二部分

1、欣赏第一乐段。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

2、欣赏第二乐段。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

3、欣赏第三部分 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

八、音 乐家相册。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

《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内容: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洋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

2、通过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赏,能排列出乐曲的三个乐段;知道乐曲的三个乐段都是 弱拍起奏;辨别乐曲的速度。

一、激趣导课: 师导:今天陶是给大家带来几位有趣的大嗓门朋友,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二、介绍西洋铜管乐器

1、认识形状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其中那位朋友?

2、辨别音色下面我们来聆听一下他们的歌喉。听听他们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

三、赏析《那不勒斯舞曲》

1、判断主奏乐器。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大家听听是那位朋友在担任主奏演员。这首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乐曲,就是今天我们的欣赏曲目《那不勒斯舞曲》

2、乐曲简介

3、熟悉旋律,正确排序。

(1)熟 悉 旋 律(2)判断演奏顺序?

4、节奏练习,明确旋律弱起。下面听老师拍两组节奏,大家听听有什么不同。1)XXXXXXXX 2)0XXXXXXXXX

5、体会速度变化 老师哼唱,学生听、思考。

咱们把乐曲完整的听一遍,从艺术家的表演中,你能体会出屋去表达了人物的什么思想感情吗?

四、小结。是啊。雄壮的音乐能鼓舞人,高雅的音乐能陶冶人;音乐没里就在于它能以超人的力量浸人心脾,使人在优美的旋律中净化心灵、达到忘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聆听《小步舞曲》,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表现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2、通过听赏和音乐活动,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参加今天的舞会。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美妙的钢琴曲《小步舞曲》,听完后请你告诉老师这是一首几拍子的乐曲,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二、介绍《小步舞曲》

你们知道这首优美的乐曲是几拍子的吗?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1.这首曲子是德国著名作曲家、古典音乐大师巴赫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小步舞曲》。(1)老师示范小步舞的舞步。(左右右 右左左 左右右 右左左 前右右 后左左 前右右 后左左)

(2)学生跟着老师模仿。

三、学唱歌曲

1、播放《我们大家跳起来》歌曲录音,学生聆听。(出示歌谱)

2、师范唱,师生共跳小步舞。

3、指导学生用“lu”唱歌曲旋律。

4、学唱歌词。

5、学习顿音记号。

6、学生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一遍。

四、创造与表现。小朋友们,现在舞会已经到了高潮,请你们随着音乐热情地跳起来吧!(播放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五、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谢谢大家与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最后让我们一起踏着小步舞曲,尽情享受这美妙的音乐吧!

《土风舞》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土风舞》的学唱,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热闹的景象。

2、懂得体验歌曲作品中的情绪、速度、节奏、旋律 等音乐要素。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看一看,说一说,视频里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歌曲介绍:

《土风舞》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捷克民歌,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3、完整聆听歌曲《土风舞》,思考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4、发声练习,用笑声的状态来发哈音练习。

5、考一考,歌曲是什么调、什么拍子?其拍子特点是怎样的?你能够用不一样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吗?

6、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乐记号呢?

7、节奏型练习,拍一拍下面的节奏性:

① × × | × × | ② × × × | — —

③ ×× ×0 | —— ——

④ ×、× | —

①+②+③、④+③ 连起来打节奏,你会吗?

8、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9、学唱简谱

10、唱一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11、唱一唱,跟着音乐和伴奏把歌曲完整的唱一唱。

12、跳一跳,同学们跟着音乐自编一段舞蹈。

第二课 少年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少年形象,能准确表达歌曲情绪。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小小少年》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

二、寓教于乐:

1、简介歌曲

歌曲《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中的主题歌

3、请同学朗读歌词。

4、聆听歌曲《小小少年》。

5、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1)看一看歌曲中用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呢?用笔画出来。

(2)听一听老师范唱与歌曲范唱的区别,哪种唱法好?(3)师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

6、跟琴学唱曲谱,感受歌曲的弱起节奏。

7、演唱歌曲 分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

8、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 欣赏德语版的《小小少年》。

四、完美结课:

回家把《小小少年》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

教学目标:感受歌曲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特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升记号的唱法,体会升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舞蹈导入

1、师:播放《新疆好》、《娃哈哈》两段歌曲,师生一起来表演学过的歌曲并引导学生回忆在这两段歌曲中所跳的一些动作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

2、学生自由回答:是新疆。

二、新歌教学

1、导入歌曲。出现阿凡提的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传奇式的人物阿凡提大叔。

2、感受歌曲情绪

3、师总结: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我是少年阿凡提》。

4、复听歌曲:听听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几拍子的?

5、再听歌曲:并为歌曲打拍子,说说小阿凡提唱了些什么,了解歌词内容。

6、有感读词:按节奏有感受地读歌词。

7、模唱旋律:复听并模唱歌曲。

8、教师范唱

9、跟着琴声慢唱,并及时纠错解决难点。

10、完整跟琴再慢速演唱歌曲。

11、跟琴原速度演唱。

三、拓展练习,歌词创编

四、情感教育,结束教学

1、在今天的音乐课中,你都得到了哪些收获呀?

2、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像小阿凡提那样,做一个机智勇敢,有正义感的好少年。

第三课时 《牧羊姑娘》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器乐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导入:谈话

欢迎同学们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40分,请大家欣赏六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哪一段音乐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一、听六段录音;

放六段音乐录音,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二、复听:

下面咱们再来听听这三段的音乐,你们仔细听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有区别? 小结:区别就是表现音乐的形式不一样,前两首是器乐曲,后一首是女声独唱。相同点就是三段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都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三、演唱主旋律:

1、用口琴示范演奏,生:可以边听边轻声唱

2、无伴奏和学生一起唱,生:无伴奏和老师一起唱

3、口琴伴奏,生:演唱

四、分析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法:

五、扩展:

歌曲欣赏: 那现在咱们现在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六、结束:

咱们欣赏了一首动人的《牧羊姑娘》最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

《小小少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以声传情,展现快乐和烦恼增加的小少年。

2、理解节奏(弱起,附点节奏)对表现音乐作用。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让我们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进今天的音乐课。播放口哨版《小小少年》。

二、简介歌曲《英俊少年》主题曲

三、解决歌曲第一部分节奏难点

现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海因切快乐又有意义的少年生活吧。一起来读一读。你觉得此时的海因切快乐吗?怎么读让他变得快乐呢?

四、合唱练习

1、音程训练

快乐的少年生活阳光灿烂,快乐的少年生活歌声不断。我们也来唱唱吧。

2、完整乐句练习

学生分别练习高、低声部完整乐句,再进行合唱。

五、歌曲教学

1、听歌曲范唱

2、听合唱部分范唱,并进行练习巩固。

3、学唱全曲

六、课堂延伸

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多多,烦恼少少……

第三课 水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四分音符时值。

2、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歌曲

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今天学唱的歌曲叫作《采菱》,那采菱的“菱”是什么? 今天就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江南采菱!

二:学唱

1、复听范唱

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

a、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b、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生答。

2、轻唱歌谱

3、哼唱歌谱,恩

4、听琴唱谱

5、学唱唱词

认识反复记号D.S.完整演唱歌曲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

1、分句处理歌曲

2、看采菱的图片

3、听音乐演唱歌曲,体验江南菱角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4、请个别小组上台表演,师生简单点评。

四、小结

师:水乡的孩子爱南湖,爱南湖的喷泉和菱角,江南水乡的孩子用歌声歌唱了自己的家乡,我们这儿还有比水更美的东西,你们说说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

懒蛤蟆和小青蛙 总课时教学要求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在学唱中认识中强、中弱的力度记号,并会在歌曲中运用。教

程 一. 引入

1、说说癞蛤蟆和小青蛙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教师简单介绍,引入歌曲。

二、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

(1)歌曲中的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你觉得这首歌曲具有怎么样的风格?(3)与平时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2、学唱歌曲

唱准2-6 1-6 4-2等音程。

3、了解力度记号,并学会运用。

4、表演唱

5、上台表演,相互评论。

三、小结

《洪湖水 浪打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大浪》。

2、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主题歌曲流行唱法导入,引出主题。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首,大家听看看觉得这首流行歌跟你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有什么不一样呢?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来,一起来听看看,歌曲是什么呢?

(二)走进歌剧《洪湖赤卫队》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张照片。

1、看完照片,那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了解歌剧《洪湖赤卫队》。

2、了解抒情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3、洪湖水,浪打浪(1)是歌剧第三场中韩英与女赤卫队员秋菊的二重唱。(2)以抒情明快的格调、清新优美的旋律,表达出对家乡和共产党的赞美之情。

4、歌曲赏析 全曲为三段式结构:

5、感受这首抒情歌曲,边听音乐边找出歌谱中几处音乐符号。(倚音、三连音、波音,知道这三个符号的准确唱法)

6、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独唱部分。

(1)讲解歌曲的节拍、调性、速度。

(2)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用“乌”来跟着老师的琴练习。

(3)学唱简谱第一段独唱部分。

(4)用“乌”来代替歌词,大家一起唱一下。

(5)把歌词带进去试一下。

(三)装饰音的学习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之前我们讲过的几个音乐符号的唱法,那大家来看看装饰音是什么,它的作用呢?

2大家一起来分别演唱下面两个乐句,体会装饰音在演唱中的作用。

四、小结

请同学们下课回去了解一下西洋歌剧的发展,下节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走进歌剧,走进西洋歌剧的魅力。

第四课

童年的音乐

教学目标、1、表演《白桦林好地方》(包括伴奏)、《红蜻蜓》,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2、从《白桦林好地方》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

一、组织教学

1.欣赏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范唱。

2、歌中唱出哪些赞美的调句?,3.学唱曲调、教师范唱曲调。要求学生找出曲调中相同或相似乐句(或乐节)。

4.学唱歌曲。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

5.创作歌词。每人(或小组)创作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填入并进行试唱。

二、表演《白桦林好地方》

1. 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童年的回忆)

2、播放范唱

3.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3)各声部自学成果反馈,教师适时指导、纠正。

4.学唱歌曲:

5.表演歌曲:(1)复习力度记号。

6.拓展: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唱师生问好歌

四、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五、小结: 师弹琴

彼得与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

2、从《彼得与狼》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内容,要求大家仔细听音乐,并提出以下要求:

在听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动作相互交谈,但不能发出声音,以免影响他人聆听。2学生边唱边表演

二、复习表演唱《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

三、聆听《彼得与狼》

该作品采用朗诵和音乐交替进行的方式,并以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性节展开,所以吸引学生聆听是不成问题的。小结:了解苏联儿童的童话故事及各类西洋乐器的音

四、选择结束音的练习

对四年级的学生不必讲调式的理论。这样试的结果,第一首的结束音是“1”,第二音的结束音“ ”。

五、曲调接龙练习

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含时间及学生情绪),可适当调控次数及形式。

六、小结: 师弹琴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森林狂想曲》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叫声等,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时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一、组织教学

联想导入:我们每年春游、秋游,或假期随父母去旅游,在田野……

二、聆听《森林的歌声》 1.森林的歌声来自哪里?

2.要知道答案,请听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聆听乐曲

3.讨论:有多少动物在歌唱?有几种主奏乐器?试试你的耳朵灵敏度 复听《森林的歌声》。

4.提出要求:看着教材中的三段谱例,①、②、③把乐曲的结构按顺序排列记录下来。

5.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森林资源。

6.试试我们也来创作自己的“森林音乐”,7.歌曲范唱

四、表演《小溪流水响叮咚》

1.朗读《小溪流水响叮咚》歌词,要有感情、有诗意。

2. 学唱歌曲:(1)用2/4拍指挥图式学唱曲调。(2)在曲调熟练、有感情唱好的基础上,填上歌词。3.表演歌曲。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艺术的相同性

第四课时 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歌曲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西风的话》。

二、赏“风

1、听录音范唱。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

2、再次欣赏,体会歌曲结构

2、划分乐句。感觉一下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

三、唱“风” 美“风”

1、按节奏唱旋律

(1)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

(2)找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组成音阶边做苛达伊手势唱唱。(3)视唱歌曲旋律,找出含有音阶上、下行的小节。(4)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2、唱歌词

(1)用“u”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

(2)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3)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

3、声音对比

四、作者介绍

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

六、小结

秋天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在贪婪品位秋天收获喜悦,多情醉人的同时,别忘了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认为精彩的一面,老师期待着下节课见到你的作品,好吗?同学们,再见!

第四课时

一、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3.复听歌曲,细致品味:(1)歌曲的内容。

?

(2)歌曲的表现力。

?为什么?

4.师生讨论,边讨论边听有关片段或教师范唱片段。

5.聆听歌曲。完整、全面地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爱家乡保江山。6.小结:独唱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力。

7、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三、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第六课 摇篮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师生用音乐相互问好:

二、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齐唱。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三、新课学习(展示歌曲)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勃拉姆斯

3、师播放歌曲《摇篮曲》,让学生轻声哼唱《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学唱歌谱与歌词

四、创作与表演

1、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可利用教室内资源自编自导进行演唱排练

2、分组汇报演出,学生相互欣赏评价。

五、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

六、课堂小结

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中再一次唱好这首《摇篮曲》吧。

第二课时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演唱《摇篮曲》,让学生领略摇篮曲的意境、体验母爱、父爱,懂得感恩。

2、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感知其音乐要素。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述亲情,分享亲情

展示几个同学儿时的照片或和妈妈的合影,猜一猜他们是谁?

三、扮演亲情,选择音乐

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和《美丽的村庄的》两首歌曲。请学生选择。

四、欣赏导入、品味亲情(揭示课题)

1、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外国的音乐作品。

2、(播放)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五、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生平

(一)[出示] 舒伯特肖像。

(二)、学唱歌曲《摇篮曲》

1、听了这首歌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并请几位同学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2、歌曲表现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3、学唱歌曲——[出示歌谱](1)、要求学生用韵母u轻声哼唱。(2)、重点解决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及倚音的唱法。

4、学唱歌词(1)、朗读歌词。(2)、请同学们轻声哼唱歌曲。(3)、提示演唱方法与板书:。

六、口琴学吹《摇篮曲》

1、教师示范演奏。

2、学生视奏练习。

七、复习口琴合奏曲《月亮你走的这样静悄悄》

第三课时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

2、通过歌曲感受6/8拍动荡摇晃的感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就叫《摇篮曲》(出示课题)摇篮曲是唱给小宝宝听的,现在你们就是躺在摇篮里的小宝贝,听一听妈妈唱给你们的摇篮曲。

三、新歌教学

1、师范唱(唱时要满怀感情,并到学生中去拍拍头,扶扶肩……)

2、再次聆听 感受一下摇篮曲带给我们的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的感受。

3、学唱歌曲 重复学唱一两遍。

四、练习歌曲 分组演唱歌曲 分男女生,各一段

五、课后延伸

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三首摇篮曲的音乐片段。东北民歌《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得《摇篮曲》。

六、小结

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怀着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努力吧!

第七课 《友谊的回声》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用甜美的声音去演唱乐曲。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课题

1、播放一段视频,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2、回声和我们的发出的声音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强、弱)

3、“f” 表示强,“p” 表示弱。

引申: “f f” 表示极强,“p p” 表示极弱。

二、聆听歌曲

1、初听音乐

2、复听音乐

3、乐曲中哪部分旋律是来模仿回声的效果的?

4、我们一起来哼唱一下,注意强弱。

5、再次聆听时,学生小声跟唱。

三、学唱歌曲

1、随老师琴声歌唱旋律,纠错,师范唱。

2、同学们这首乐曲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二段有两处旋律和第一段的旋律不一样?

3、师范唱。

4、跟唱全曲旋律,注意强弱的对比。

四、表演歌曲

1、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这样美妙的声音呢?

2、学生分成两组,表现回声。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友谊的回声》,让我们记住美妙的回声,记住深厚的友谊。

《羊肠小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羊肠小道》主题音乐,激发喜爱管弦乐作品的热情。

2、通过探究性的提问及体验,了解各管弦乐器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聆听《羊肠小道》的动物协奏版。二:新课教学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的科罗拉多的大峡谷吗?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今天让我们从图片中去感受大峡谷的无穷魅力吧。

2、简介大峡谷。

3、欣赏第一部分。

㈠主题1的欣赏

听,旅行者骑在驴背上,他的心情怎样?

㈡主题2的欣赏

格罗菲去过大峡谷很多次,既然大峡谷这么险峻,他又为什么要去多次呢?他看到了什么呢? ㈢主题1、2结合部欣赏 ㈣完整聆听第一部

5、欣赏第二部分

接下去的音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乐器音色有什么特点呢?他们在做什么呢?

6、欣赏第三部分

这段音乐中有没有骑驴主题呢?这段音乐中主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7、完整欣赏全曲。

三、课后拓展:

同学们,峡谷组曲的其它四个乐章也非常有特色,我们可以在课后去了解。

《山谷静悄悄》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山谷静悄悄》掌握渐强渐弱的音乐知识。

2、有感情的演唱《山谷静悄悄》。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你们去过大山谷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山谷里去玩玩,看看在那我们都会发现些什么?

二、学习歌曲《山谷静悄悄》

1、看:(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多媒体播放一些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2、听:(播放歌曲第二乐段)

你听到了什么?这声音像什么?每一处的“叮咚”声有什么不同呢?

3、学:

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我们用什么样的记号来表示呢?

4、试:(出示歌曲中的结束句)

现在老师请大家一起来唱唱这“叮咚”的敲击声。

5、动:

让学生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敲鼓来控制其中的休止符。

6、唱:

(1)听录音范唱(2)读歌词。

(3)听琴看谱轻声跟唱。

(4)填词演唱,歌曲处理:

7、填适当的力度记号,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回声》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欣赏无伴奏合唱《回声》 教学目标:

1、对合唱、无伴奏合唱相关知识的认识;

2、体验“回声”效果并能运用力度的变化制造“回声”;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课件播放两首合唱作品片段,同时出示作品标题

1、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有伴奏)

2、童声无伴奏合唱《牧歌》 说出两首作品在演唱形式上的不同之处

二、新课赏析部分

1、听赏并为乐曲命名。

2、复听《回声》并出示标题:

3、深化与拓展:

《回声》这首无伴奏合唱创作于16世纪,它仍然是世界各国合唱音乐会的经典曲目,常演不衰。你们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4、教师归纳《回声》艺术特色:

(1)、作品采用了无伴奏合唱这种纯人声的音乐表现手法

(2)、采用了特殊的作曲技法,营造出“回声”的美妙音响

5、曲作者拉索的相关链接:

课件播放拉索简要生平及作品——

三、音乐实践部分

1、再听《回声》,注意“回声”效果有哪些特点?

2、“回声”练习

(1)、《回声》主题节奏动机的多次模仿,力度渐弱:(略)

(2)、《回声》主题旋律动机的卡农练习尾声部分

在《回声》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第8课 向往 《种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2)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多种音乐创编活动,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个小男孩对着太阳许下了一个愿望,想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

2、初听歌曲。

二、新课教学:

(一)学习第一乐段

1、我们试着唱一唱这些乐句

2、学生唱上面的乐句,与老师接龙唱。

3、学生和师齐唱第一乐段。

(二)学习第三乐段

1、听音乐范唱并小声的哼唱。

2、学生小声跟琴唱词。

3、学生找出难点,跟琴解决。抽查解决效果。

(三)学习第二乐段(过渡句)

1、师范唱。

2、学生跟琴唱。

3、学生分析演唱情绪是否到位。跟琴再演唱一遍。

(四)完整演唱歌曲

(五)创编节奏

1、大家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体会歌曲应该是什么样的情绪呢?

2、学生个别展示

(五)情感延伸

同学们,这个种太阳的愿望是否很美丽?为什么?

(六)创编活动

1、谁愿意谈谈自己的愿望,谁愿意把自己的愿望和大家分享?

2、唱唱自己的愿望。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种太阳》,互相分享了自己的愿望。我想:美好愿望的实现取决于今天大家脚踏实地的学习,让我们驾着愿望小船,扬起希望的帆,实现心中的愿望吧!

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作曲家门德尔松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这一时期的音乐思想及音乐风格。

2、以甜美的声音用充满爱的情感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感受6/8拍带来的律动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让学生轻松走进教室> 伴随着《乘着歌声的翅膀》的乐曲音乐,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海涅的诗歌。

二、授新课:

1、教师范唱《乘着歌声的翅膀》,聆听乐曲,感受歌曲的舒展婉转、优美动听。〈放音乐,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说出演唱歌曲时的速度(稍快)以及情绪(愉快),教师讲解6/8拍子的强弱规律: 强、弱、弱,次强、弱、弱。

2、复听,练习6拍子的强弱规律,并学生感受整首歌曲难度最大的地方。生提出难点:第五、六小节长音 师解决办法:循环呼吸。

3、跟音乐哼唱,找出自己认为难唱的部分,做重点教唱。解决旋律下行大跳音程以及#1的音准问题。

4、再听音乐,细心感受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变化。

5、教师用钢琴伴奏,全班学生集体边划拍子边演唱,注意艺术处理。

6、请个别同学表演唱,并请学生做出评价。

三、介绍门德尔松:

1、教师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都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

2、与贝多芬的音乐相比较:

四、总结,下课。

《小纸船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降记号的学习和在歌曲中的演唱。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走进音乐课堂。

一、情景导入,学科整合

记得我小时候,把我的梦想写到一张纸上把它折成纸船。(出示纸船)放在小河上放飞我的梦想,放飞我的希望。

二、引出新课 聆听音乐

1、接下来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童年的梦想。

2、师:猜猜看小船装了我的什么梦想?(欣赏歌曲)

三、创新思维 表现音乐

1、我的小纸船是踏什么拍子去远航的?(再欣赏歌曲)

2、听范唱,生感受四三拍子,师给予动作提示。

3、拍一拍,动一动。

四、主动参与 体验意境

五、学唱歌曲 掌握知识

1、朗读歌词

2、难点突破:

你觉得哪一个乐句的节奏最不好读准? 读一读、比一比:

3、唱一唱:用“lu”哼唱歌曲旋律,(师用钢琴伴奏)

4、试唱歌词第一段。

5、二声部学习

6、完整唱歌曲

六、即兴创编 拓展延伸

1、分组表演:歌唱组、表演组、乐器组

2、创编歌词,你能把你的梦想放到歌曲中去唱一唱吗?

3、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梦想写到你带来的纸片上,把它折成纸船,让我们一起去放飞梦想,放飞希望。

4.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篇四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布谷》、欣赏手风琴独奏《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1.能模仿布谷的叫声,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布谷》。在与他人合唱“布谷”声中,培养歌唱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2.通过对歌曲《布谷》与乐曲《杜鹃圆舞曲》的比较,能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

3.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布谷》,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模仿“布谷”的歌声表现“春天来了”。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电脑、屏幕、投影仪、课件光盘、彩色纸、剪刀、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感受春天

播放MTV《小燕子》,师生一起律动,体验歌词意境。

①学生描述春天

师: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所见过的春天。

(学生说春的景色、天气、各种动物等。)

②教师描绘春天。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燕子报喜,青蛙鸣春,一切都欣欣然像刚睡醒的样子,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你们看,春姑娘给大地穿上了绿装,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迎春花开了,冰雪融化了,蜜蜂也飞来了。(多媒体课件同步显示各种春景图)春天多美啊!听,什么鸟在唱歌。(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叫声)3 0 | 5 3 0 | 5 3 5 | 3 ― ― | 布 谷,布 谷,布 谷 布 谷。

--1--

(方法: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鸟的叫声,想象这只鸟在什么地方唱歌。教师可告诉学生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它用歌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消息。)2.体验春天

师:同学们也学学布谷鸟的叫声,看谁学得最像。

(方法:学生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学生模仿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力度、音色等不同的变化来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这样“布谷”的声音才能更动听。)

师:听,又一只布谷鸟在唱歌了(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声音)3 1 0 | 3 1 0 | 3 1 3 | 1 ― ― |

布 谷,布 谷,布 谷 布 谷。

(学生跟着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声音。)

师:布谷鸟的声音真动听,这些春天的使者在用它们的歌声向人们诉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3 0| 0 0 0| 5 3 0| 0 0 0| 5 3 -|3 ― ―| 0 0 0| 3 1 0| 0 0 0| 3 1 0| 0 0 0 |3 1 -|

布 谷,布 谷,布 谷,布 谷,布 谷 布 谷。

春 天,来 了,春 天,来 了,春 天 来 了。

(方法:接唱)

①教师唱“布谷”的高声部,学生唱“布谷”的低声部,再交换进行。

②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模仿布谷鸟的高、低声部,再交换进行。

二、揭示课题,学习新歌 1.感受歌曲

师:同学们刚才学会了布谷鸟的歌声,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布谷》这首歌曲。(播放教材课件伴奏音乐,教师范唱。)

(方法:随着音乐节奏一小节向右、一小节向左,学生随着老师的歌声摇晃着身体,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师: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怎样?(欢快、活跃)2.学唱歌曲

①听歌曲录音,让学生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最长?

②随琴用模唱旋律,身体轻轻摇晃。

--2--

③听歌曲录音,随教师手势一起划旋律线。

④学生哼唱旋律,教师唱歌词(注意节拍的强弱规律)。

⑤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重点朗读一音多字的读法)。

⑥学生跟琴唱歌词(引导学生用轻轻吹蜡烛的感觉唱歌词)。3.拓展歌曲

师:布谷鸟在尽情地唱歌,向我们报告春天的消息,我们也学学布谷鸟,在歌曲结尾加上布谷鸟的合唱声音。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在歌曲结尾加上布谷鸟一问一答的声音。)4.体验歌曲

(方法:听歌曲录音,第一段歌词击拍(一拍拍手,二三拍拍腿、肩或臂);第二段歌词学生手拉着手,随着节奏左、右摇晃着身体;第三段歌词学生自编自演,结尾时模仿布谷鸟问答唱句。)

三、欣赏乐曲,深化主题 1.初步感知

师:布谷鸟的歌声刚刚停下来,这时,又有声音传出,你们听听是什么声音,把你听到的声音学给大家听一听,并给音乐取个名字?(教师用手风琴演奏《杜鹃圆舞曲》)

学生模仿各种声音,并做出相关的动作。

师:这么多美妙的声音啊,你们给音乐取了个什么名字呢?(学生即兴给音乐取名)

师:这首乐曲与《布谷》比较,旋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师:这首乐曲运用了与《布谷》相似的鸟叫声,旋律清新、优美,时而欢快、活泼;时而连贯、流畅,描绘了大自然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好像报春鸟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欢呼、跳跃,在歌唱大自然的春天。所以老师给它取名叫《报春鸟圆舞曲》。2.深入体验

师:你们知道大自然里有哪些报春鸟呢?说说它们的形状、特征,学学它们的叫声。(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然后课件展示报春鸟(比如燕子、布谷等)的形状特征。)

师:下面我们模仿自己喜爱的报春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春天。(演奏《杜鹃圆舞曲》)

--3--

(方法:学生倾听乐曲,模仿自己喜欢的报春鸟做飞翔的动作和鸣叫的声音,体会报春鸟自由自在飞翔的快乐。)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你们就是一只只欢乐的报春鸟。《报春鸟圆舞曲》原名叫《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爷爷创作的一首同名管弦乐曲改编的手风琴曲。

四、创作表现 1.创作

师:报春鸟用歌声向我们报告春天的来临,下面我们也可用我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春天的到来(提示学生可用诗歌、绘画、制作、舞蹈、乐器等形式表现春天)。

(方法:学生讨论交流,或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等。)

(背景音乐:歌曲《布谷》、《杜鹃圆舞曲》反复播放。)2.表现

形式一:学生朗读诗歌;

形式二: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图画;

形式三:打击乐器模仿的报春鸟叫声;

形式四:用各种舞蹈动作模仿报春鸟,表现春天。

五、小结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创作表演中感受到你们对春天的喜爱。春天像一首歌,春天像一段舞,春天像一首诗,春天像一幅画,春天是我们的希望,报春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让我们和报春鸟一起去教室外面找春天吧!

(播放教材课件《布谷》,孩子们随着歌曲走出教室。)

上一篇:县委书记任职讲话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