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加工安全须知

2024-09-11

1机械加工安全须知(通用6篇)

1.1机械加工安全须知 篇一

2017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技术:机械行业安全概要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__,否则不得生产和销售。A.安全标志

B.安全生产许可证 C.产品合格证 D.工商营业证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是指代表__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执行安全监察任务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人员。A.县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国务院 D.各级政府

3、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关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要求表述中,错误的是。

A: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

B: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经检验检测人员签字后,由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署

C: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D: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可以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但不得以其名义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特种设备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4、对违反《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其中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报请裁决。A:公安机关 B:立法机构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当地人民政府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5、下列选项中,对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表述全面的是。A:燃烧性、毒害性

B: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

C:燃烧性、腐蚀性、爆炸性、毒害性

D: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专指。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公安机关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置的安全生产监察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7、《消防法>规定,关于营业场所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火险隐患不及时消除的,责令限期改正

B: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的,责令限期改正 C:不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的,责令限期改正 D: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擅自开业的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8、[2008年考题]粉尘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受粉尘溶解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粉尘性质不同而不同。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其危害作用随溶解度的增加而。A:增强 B: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9、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生产是否有位置、有机构、有投入、有措施、有成效,生产经营单位的__是关键。A.从业人员 B.主要负责人 C.管理人员 D.主管人员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的心理因素的是__。A.能力 B.文化 C.教育 D.品质

11、__指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改善的问题。A.制定 B.修改 C.改善 D.评审

1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__,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A.安全生产问责制度 B.安全生产预防制度 C.安全生产保障制度 D.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3、__安全装置是一种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险区域的设施。A.隔离 B.跳闸 C.自动 D.控制

14、下列物质中,__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闪燃现象。A.樟脑 B.白磷 C.乙炔 D.乙烷

1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__。A.危害后果 B.危害登记

C.职业病应急措施 D.职业病防护措施 16、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定义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事故”,并将重大事故划分的类型有__。A.由特种设备引起的事故 B.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事故 C.由职业危害引起的事故 D.由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

E.由劳动组织与劳动条件引起的事故

17、烟火药可燃剂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烟火效应为前提,同时要兼顾。A:经济性和实用性 B:实用性和安全性 C:经济性和安全性 D:稳定性和安全性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8、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不包括。

A: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B: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以及特殊结构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C: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D: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职责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9、某商厦1993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6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4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 500 ㎡,建筑面积8 200 ㎡,高20.4 m。商厦地下2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1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地上1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层主要经营服装;3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KTV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400余人。2010年12月25日20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1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2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1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21时35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31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次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106人。22时50分将火控制,26日0时37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A:1.00 m B:1.50 m C:2.00 m D:2.50 m E:3.00 m

20、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列车重量应根据__、__、__确定。A.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设备条件 B.机车牵引力;列车长度;设备条件 C.编挂条件;区段内线路状况;列车长度 D.编挂条件;机车牵引力;设备条件

2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是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__。

A.直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所支出费用 B.人身伤亡所支出费用和间接经济损失 C.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D.善后处理费用和间接经济损失

22、[2008年考题]石油天然气的输送管道不能通过。A:农田 B:江河 C:车站

D:稻谷试验田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3、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负责危险化学品的毒性鉴定的部门是。

A:国务院质检部门

B: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

C: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4、《行政处罚法》规定,依法作出当场行政处罚决定并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有两种情形:一是依法给予元以下罚款的,二是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A:200 B:20 C:10 D:100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5、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34号),该事故属于。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死亡事故 C:重伤事故

D:一般死亡事故 E:从业伤亡事故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粉尘混合物的爆炸危险性是以其爆炸浓度__来表示的。__的存在会大大增加粉尘的爆炸危险性。A.上限;可燃液体 B.下限;可燃气体 C.上限;可燃气体 D.下限;可燃液体

2、可以进入高速公路行驶的是__。A.非机动车

B.拖拉机和全挂拖斗车

C.设计最高时速为75km的机动车 D.铰接式客车

3、危险分析的结果应提供。

A:地理、人文、地质、气象等信息 B:功能布局及周边情况

C: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物质种类、数量及理化和消防等特性 D:特定的时段

E:所分析系统的操作条件

4、公开招标的特点有__。A.发布招标广告 B.发招标邀请函 C.资格预审 D.资格后审 E.实力验证

5、下列选项中,属于尾矿库中的病库的工况的是。A:排洪设施出现不影响安全使用的裂缝、腐蚀或磨损 B:排水井有所倾斜

C:堆积坝外坡未按设计覆土、植被

D:经验算,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定值的0.98 E:坝端无截水沟,山坡雨水冲刷坝肩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__。A.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B.不发生交通事故 C.提高通行效率 D.保护人身安全

E.保证道路畅通无阻

7、我国实行特种设备安全全过程一体化监察制度,该制度包括__等环节的监察。A.设计和制造 B.安装和使用 C.检验和修理 D.登记和备案 E.回收和报废

8、《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工伤职工有下列__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A.下岗人员

B.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C.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D.拒绝治疗的

E.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9、《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的,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__支付抢救费用。A.全额

B.按一定百分比

C.在责任限额范围内 D.与肇事车辆所有人

10、[2008年考题]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特征有。A:客观性 B:独立性 C:公益性 D:服务性 E:专业性

11、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是()。A.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B.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C.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12、__负责跟踪事故的所有费用并进行评估,承担其他职能未涉及的管理职责。A.事故指挥官 B.后勤部

C.资金/行政部 D.策划部

13、机械设备运行危区可按运动状态分为静止型危区、回转型危区、往复型危区和复合型危区,其中,属于静止型危区的是__。A.由平动或往复运动的机件形成 B.由复杂运动形成 C.由旋转物件形成

D.尖角、毛刺、带刃锋利的转动部分

14、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__。A.综合监督管理 B.综合统一管理 C.综合整治 D.统一监督

15、对矿长安全资格的考核内容有。

A:《矿山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矿山安全规程 B:矿山安全知识

C:矿山安全规格及矿山企业有关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D: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E:矿山事故处理能力

1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时起算,该单位向政府职能部门报告的时限是小时。A:24 B:12 C:8 D:1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7、《安全生产法》规定,追究法律责任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有。A:失职、渎职的违法行为

B: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

C:有关人民政府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的 D: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

E:对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

18、锅炉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包括__。A.要停止供给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

B.打开炉门、灰门,烟风道闸门等,以冷却炉子 C.向炉膛浇水将红火压灭

D.切断锅炉同蒸汽总管的联系,打开锅筒上放空排放或安全阀以及过热器出口集箱和疏水阀 E.严重缺水时,应迅速的向锅炉进水

19、统计图是指__。

A.用点、线、面的位置、升降或大小来表达统计资料数量关系的一种陈列形式 B.一种形象的统计描述工具,它是用直线的升降、直条的长短、面积的大小、颜色的深浅等各种图形来表示统计资料的分析结果

C.将要统计分析的事物或指标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以代替繁琐文字描述的一种表现形式

D.应用统计指标、统计表、统计图等方法,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

20、某商厦1993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6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4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 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 200平方米,高20.4米。商厦地下2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1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地上1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层主要经营服装;3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KTV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400余人。2008年12月25日20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1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2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1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21时35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31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次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106人。22时50分将火控制,26日0时37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是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

A: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

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

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21、通常把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没有经济损失的事故称为__。A.一般事故 B.未遂事故 C.轻微事故 D.非责任事故

22、以下属于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的有__。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B.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原则 C.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原则 D.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原则 E.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原则

2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__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A.各个企业、事业单位 B.本行政区内 C.安全部门 D.各行政单位

24、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方可投入使用。A:环保标志 B:安全标志

C:安全警示标志 D:认证标志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5、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由__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A.建设单位 B.卫生行政部门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1机械加工安全须知 篇二

1.焊接前应检查焊接处10米范围内有无可燃、易燃、易爆物品。若有这些物品, 必须彻底清理, 否则, 严禁进行焊接作业。

每次使用电焊机前, 要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外壳接地线、夹头等绝缘是否良好;检查焊机的输入电缆和焊机输出电缆与焊机输入、输出端子的连接是否可靠, 若发现因接触电阻的增加, 造成氧化和局部烧毁现象, 要及时维修;对有车辆通过道路上的电缆线, 必须有防护措施。因为焊机电路连接不牢固, 连接部位出现松动或松脱、绝缘损坏等都会造成局部过热或产生电火花, 有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另外, 电焊机连接电源线时一定要注意:焊机初、次级线不能接错, 否则, 不但焊机会被烧坏, 而且还将导致接触焊机的人员发生触电事故。

检查冷却系统, 对于自然风冷和强迫风冷的焊机要确保风道的畅通, 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不能有阻挡物。强迫风冷的焊机, 风扇应完好无损。对于水冷的焊机要保证冷却水的畅通。

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域内, 承压状态的压力容器及管道、带电设备, 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内, 以及受力构件上严禁焊接。必须在这些地方焊接的, 焊接前必须关闭或用盲板封堵隔断与其连通的设备、管道, 并按规定对其进行吹扫、清洗、置换、取样化验, 经分析合格后才能施焊。例如焊接储放油品的容器前, 首先要把剩余的油品除尽, 排除可燃性气体, 再使用气体探测器检查, 在确保没有爆炸的危险之后才可以焊接。储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 未经彻底清洗, 严禁焊接。

5.焊接管子、容器时, 必须把孔盖、阀门打开, 以防管子、容器内气体因受热急剧膨胀, 引发爆炸事故。

6.焊机电缆要满足防火要求由于焊机电缆在操作中经常在地面上拖动, 易损坏, 造成短路, 引起触电、火灾等事故。所以, 焊机电缆应具备以下要求:轻便柔软, 便于弯曲和扭转;应用紫铜芯线, 截面积足够, 并具有良好的绝缘外层;中间无接头, 焊接导线与电焊机、焊钳的连接应用螺栓和螺母, 并拧紧;回路线不到处乱放, 如果回路接头处存有可燃、易燃、易爆物质或搭在油罐油槽车上, 都有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危险。

7.连续焊接超过一小时后, 检查焊机和电缆, 若温度达到80℃时, 必须切断电源, 停止焊接, 以防烧坏焊机或引起火灾。

8.定期维护保养焊机。一是保持清洁。定期用压缩空气 (常用皮老虎) 打扫电焊机内沉积的尘埃和异物, 保持清洁。不允许有水、油污和其他杂物落入电焊机内, 以免形成短路而烧毁焊机甚至引起火灾。二是定期加注润滑油。对采用机械机构调节焊接电流的电焊机, 在机械调节机构的运动面上, 至少每隔半年要加注一次润滑油, 确保机构正常运行。三是定期测量绝缘电阻。定期请电工用摇表测量电焊机输入回路对焊机外壳和输出回路的绝缘电阻, 对停用3个月以上或受潮的电焊机, 使用前也要测量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电阻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说明电焊机受潮或绝缘老化, 必须经过烘干处理或维修, 待绝缘电阻值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后, 才能继续使用。

9.高空焊接作业时, 应注意火花的飞向, 对其所涉及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在焊接过程中严禁乱扔焊条头, 作业结束后认真检查是否留有火种, 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才可离开现场, 以免引发火灾和爆炸。

3.1机械加工安全须知 篇三

GB/T15706.1-2007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Safety of machinery-Basic concepts,general principles for design-Part1:Basic terminology,methodology

目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设计机械时需要考虑的危险

减小风险的策略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机器的图解表示

用于GB/T 15706的专用术语和表述的英中文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前言

GB/T 15706《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由两部分组成: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第2部分:技术原则。

本部分为GB/T 15706的第l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2100-1:2003《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英文版),并按照我国标准的编写规则GB/T 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与ISO12100-1:2003的不同为:将标准正文后面的英法德三种文字对照的索引改为英中两种文字对照的索引。

本部分代替GB/T 15706.1-1995《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本部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南京食品包装机械研究所、吉林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总公司、中联认证中心、广东金方圆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聂北刚、李勤、王学智、居荣华、肖建民、宁燕、王国扣、隰永才、张晓飞、富锐、程红兵、孟宪卫、赵茂程。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706.1-1995。

引言

GB/T 15706的首要目的是为设计者提供总体框架和指南,使其能够设计出在预定使用范围内具备安全性的机器。同时亦为标准制定者提供标准制定的策略。

机械安全的概念是指在风险已经被充分减小的机器的寿命周期内,机器执行其预定功能的能力。

本部分是机械安全系列标准的基础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为:

——A类标准(基础安全标准),给出适用于所有机械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一般特征。

——B类标准(通用安全标准),涉及机械的一种安全特征或使用范围较宽的一类安全防护装置:

a)B1类,特定的安全特征(如安全距离、表面温度、噪声)标准;

b)B2类,安全装置(如双手操纵装置、联锁装置、压敏装置、防护装置)标准。

——C类标准(机器安全标准),对一种特定的机器或一组机器规定出详细的安全要求的标准。

本部分属于A类标准。

若C类标准的内容偏离本标准第2部分或B类标准的规定,则以C类标准为准。

建议将本部分纳入培训课程和手册,以便设计者掌握基本术语和通用设计方法。

本部分起草时已参照了ISO/IEC指南51《安全特征 关于标准中该类条款的指南》的内容。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用于实现机械安全的基本术语和方法。

本部分陈述的条款供设计者使用。

本部分不涉及家畜、财产或环境的损害或损坏。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570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5706.2-2007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2部分:技术原则(ISO12100-2:2003,IDT)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机械 machinery

机器 machine

由若干个零部件组合而成,其中至少有一个零件是可运动的,并且有适当的机器致动机构、控制和动力系统等。它们的组合具有一定应用目的,如物料的加工、处理、搬运或包装等。

术语“机械”和“机器”也包括为了同一个应用目的,将其安排、控制得像一台完整机器那样发挥它们功能的若干台机器的组合。

注:附录A给出了机器的一般图示。

3.2

可靠性(机器的)reliability(of a machine)

机器、机器的零部件或装置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期限内执行规定功能且不出现故障的能力。

3.3

可维护性(机器的)maintainability(of a machine)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特定的方法对机器执行所需的各种维护活动,使其实现或恢复预定使用条件下功能状态的能力。

3.4

易用性(机器的)usability(of a machine)

机器所具有的,由于其特点或特征,使得机器的功能很容易理解,容易使用的能力。

3.5

伤害 harm

对健康产生的生理上的损伤或危害。

3.6

危险 hazard

潜在的伤害源。

注1:“危险”一词可由其起源(例如:机械危险和电气危险)。或其潜在伤害的性质(例如:电击危险、切割危险、中毒危险和火灾危险)进行限定。

注2:本定义中的危险包括:

——在机器的预定使用期间,始终存在的危险(例如:危险运动部件的运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不健康的姿势、噪声排放、高温);

——意外出现的危险(例如:爆炸、意外启动引起的挤压危险、泄漏引起的喷射、加速/减速引起的坠落)。

3.7

相关危险 relevant hazard

已识别出的机器本身存在的或由机器引起的危险。

注:相关危险是GB/T 16856所述的过程中某一步骤的结果。

3.8

重大危险 significant hazard

属于相关危险,需要设计者根据风险评价采用特殊方法去消除或减小的风险。

3.9

危险状态 hazardous situation

指人员暴露于具有至少一种危险的环境。这类暴露可能会立即或在一定时间之后对人员产生伤害。

3.10

危险区 hazard zone/danger zone

使人员暴露于危险的机械内部和(或)其周围的任何空间。

3.11

风险 risk

伤害发生概率和伤害发生的严重程度的综合。

3.12

遗留风险 residual risk

采取保护措施之后仍然存在的风险(见图1)。

注:本部分中,遗留风险是:

——在设计者采取保护措施之后的遗留风险;

——采用了所有的保护措施之后的遗留风险。

3.13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定在内的全过程。

3.14

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机器限制的确定、危险的识别和风险的评估的组合。

3.15

风险评估 risk estimation

确定伤害可能达到的严重程度和伤害发生的概率。

3.16

风险评定 risk evaluation

以风险分析为基础,判断是否已达到减小风险的目标。

3.17

充分减小风险 adequate risk reduction

至少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根据合理的要求进行的风险减小。

注:确定风险是否充分减小的判据在5.5中给出。

3.18

保护措施 protective measure

用于达到风险减小的措施。这些措施是由下列人员实施的:

——设计者(本质安全设计、安全防护和附加防护措施、使用信息);

——使用者(组织方面:安全工作程序、监督、工作许可制度;附加安全防护装置的提供和使用;个人防护装置的使用;培训)。

见图1。

3.19

本质安全设计措施 inherently safe design measure

通过改变机器设计或机器工作特性,而非使用防护装置或保护装置,来消除危险或减小与危险相关的风险的保护措施。

注:标准GB/T 15706.2-2007的第4章,探讨了通过本质安全设计方法减小机器风险。

3.20

安全防护 safeguarding

使用安全防护装置保护人员的措施。这些保护措施使人员远离那些不能合理消除的危险或者通过本质安全设计方法无法充分减小的风险。

注:标准GB/T 15706.2-2007的第5章对安全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描述。

3.21

使用信息 information for use

由信息载体(如文本、文字、标记、信号、符号、图表)组成的保护措施。这些载体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向使用者传递信息。

注:GB/T 15706.2-2007中第6章对使用信息进行了详述。

3.22

机器的预定使用 intended use of a machine

按照使用说明书提供的信息使用机器。

3.23

可预见的误用 reasonably foreseeable misuse

不是按设计者预定的方法而是按照容易预见的人的习惯来使用机器。

3.24

安全防护装置safeguard

防护装置或保护装置。

3.25

防护装置 guard

机器的组成部分,用于提供保护的物理屏障。

注1:防护装置可以:

——单独使用,对于活动式防护装置,只有当其“闭合”时才有效,对于固定式防护装置,只有当其处于“锁定位置”才有效;

——与带或不带防护锁的联锁装置结合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防护装置处于什么位置都能起到防护作用。

注2:根据设计,防护装置可以称作外壳、护罩、盖、屏、门和封闭式装置。

注3:防护装置的类型及其要求。见GB/T 15706.2-2007中5.3.2和GB/T 8196。

3.25.1

固定式防护装置 fixed guard

以一定方式(如采用螺钉、螺帽、焊接)固定的,只能使用工具或破坏其固定方式才能打开或拆除的防护装置。

3.25.2

活动式防护装置 movable guard

不使用工具就能打开的防护装置。

3.25.3

可调式防护装置 adjustable guard

整体或者部分可调的固定式或活动式防护装置。在特定的操作期间,调整件保持固定。

3.25.4

联锁防护装置 interlocking guard

与联锁装置联用的防护装置,同机器控制系统一起实现以下功能:

——在防护装置关闭前,其“抑制”的危险的机器功能不能执行;

——在危险机器功能运行时,若打开防护装置,则发出停机指令;

——在防护装置关闭后,防护装置“抑制”的危险的机器功能可以运行,防护装置本身的关闭不会启动危险机器功能。

注:GB/T 18831给出了详细规定。

3.25.5

带防护锁的联锁防护装置 interlocking guard with guard locking

与联锁装置、防护锁定装置联用的防护装置,同机器控制系统一起实现以下功能:

——在防护装置关闭和锁定前,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不能够执行;

——在防护装置“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所产生的风险消失之前,防护装置保持关闭和锁定状态;

——在防护装置关闭和锁定后,被防护装置“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可以运行,防护装置本身的关闭和锁定不会启动危险机器功能。

注:GB/T 18831给出了详细的规定。

3.25.6

具有启动功能的联锁防护装置 interlocking guard with a start function

可控防护装置 control guard

特殊联锁防护装置,一旦其到达关闭位置,便发出触发机器危险功能的命令,无须使用离合启动控制。

注:GB/T 15706.2-2007中5.3.2.5给出了关于使用条件的详细规定。

3.26

保护装置 protective device

防护装置以外的安全装置。

注:3.26.1~3.26.9给出了保护装置的实例。

3.26.1

联锁装置 interlocking device

联锁 interlock

用于防止危险机器功能在特定条件下(通常是指只要防护装置未关闭)运行的机械、电气或者其他类型的装置。

3.26.2

使动装置 enabling device

与启动控制一起使用并且只有连续操动时才能使机器运行的附加手动操作装置。

注:GB 5226.1—2002中9.2.5.8给出了使动装置的规定。

3.26.3

止-动控制装置hold-to-run control device

只有当手动控制装置(致动机构)动作时才能触发并保持具有危险性的机器功能运行的控制装置。

3.26.4

双手操纵装置 two-hand control device

至少需要双手同时操作才能启动和保持危险机器功能的控制装置,并以此为该装置的操作人员提供一种保护措施。

注:GB/T 19671给出了详细的规定。

3.26.5

敏感保护设备 sensitive protective equipment(SPE)

用于探测人体或人体局部,并向控制系统发出正确信号以降低被探测人员风险的设备。当人体或人体局部超出预定范围,如进入危险区(触发),或在预定区域内检测到有人存在(现场感应),或在以上两种情况均发生时,敏感保护设备将发出信号。

3.26.6

有源光-电保护装置(AOPD)active opto-electronic protective device(AOPD)

通过光-电发射和接收元件完成感应功能的装置,可探测特定区域内由于不透光物体出现引起的该装置内光线的中断。

注:GB/T 19436.2给出了详细的规定。

3.26.7

机械抑制装置 mechanical restraint device

在机构中引入了能靠其自身强度防止危险运动的机械障碍(如楔、轴、撑杆、止转棒)的装置。

3.26.8

限制装置 limiting device

防止机器或危险机器状态超过设计限度(如空间限度、压力限度、载荷力矩限度等)的装置。

3.26.9

有限运动控制装置 limited movement control device

与机器控制系统一起作用的,使得单次致动只允许机器元件做有限运动的控制装置。

3.27

阻挡装置 impeding device

物理障碍物,如低位栅栏、栏杆。其设置不能阻碍人员进入危险区,但能通过在自由进入处设置障碍物减小进入危险区的概率。

3.28

安全功能 safety function

其失效后会立即造成风险增加的机器功能。

3.29

意外启动 unexpected start-up/unintended start-up

由如下原因引起的任何由于其不可预测性而产生危险的启动:

——由于控制系统的内部失效或外部因素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导致的启动指令;

——由于对机器的启动控制器或其他零部件(如传感器或动力控制元件)的不适宜的动作所产生的启动指令;

——动力源中断后又恢复产生的启动;

——机器的零部件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影响(重力、风力、内燃机的自动点火等)产生的启动。

注:在正常操作期间,自动机器的启动不是意外启动,但就操作者而言可视为不期望的启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应使用安全防护措施(见GB/T 15706.2-2007第5章)。

[选自GB/T 19670-2005《机械安全 防止意外启动》中3.2]

3.30

危险失效 failure to danger

由机械或其动力供应中产生的并且会增加风险的所有故障。

3.31

故障 fault

产品不能完成要求的功能的状态。预防性维护或其他计划的行动或因缺乏外部资源的情况除外。

注1:故障通常是产品自身失效引起的,但即使失效未发生.故障也可能存在。

[IEV 191-05-01]

注2:在机械领域,英语术语“fault(故障)”通常是按照IEV 191-05-01给出的定义等同使用。

注3:实际中,术语“故障(fault)”和“失效(failure)”通常作为同义词使用。

3.32

失效 failure

产品完成要求的功能的能力的中断。

注1:失效后。产品处于故障状态。

注2:“failure(失效)”与“fault(故障)”的区别在于,失效是一次事件,故障是一种状态。

注3:这里定义的“失效”,不适用于仅由软件构成的产品。

[IEV 191-04-01]

3.33

共因失效 common cause failure

由单一事件引发的不同产品的失效,这些失效不互为因果。

注:共因失效不应与共模失效相混淆。

[IEV 191-04-23]

3.34

共模失效 common mode failure

以相同故障模式为特征的产品失效。

注:由于共模失效可能由不同原因引起,因此不应将共模失效与共因失效混淆。

[IEV191-04-24]

3.35

紧急状态 emergency situation

必须立即终止或阻止的危险状态。

注:紧急状态可发生在:

——机器正常运行期间(例如由于人员的交互作用或受外界影响);

——由于机器任何部件发生故障或失效。

3.36

紧急操作 emergency operation

用于终止或阻止紧急状态的所有操作和功能。

3.37

急停 emergency stop

该功能:

——阻止正在发生的或降低所存在的对人员的危险、对机械或正在进行中的工作的损害;

——由单人动作触发。

注:GB 16754给出了详细规定。

3.38

排放值 emission value

将机器产生的排放物(例如噪声、振动、危险物质、辐射)进行量化后的数字值。

注1:排放值属于机器性能信息的一部分,是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数据。

注2:术语“排放值(emission value)”不应与“暴露值(exposure value)”相混淆。暴露值是指在机器使用中,对人员在排放物中暴露程度的量化。暴露值能用排放值进行估算。

注3:建议利用标准方法(如比较相同的机器)测定排放物量值和其伴随的不确定性。

3.39

可比较的排放数据 comparative emission data

从同类机器上收集到的用作比较的一组排放值数据。

注:关于噪声的比较,见ISO 11689。

设计机械时需要考虑的危险

4.1 概述

本章提供对基本危险的描述,以帮助设计者去识别所考虑的机器可能产生的相关危险和重大危险,以及与机器的预定使用环境有关的危险(见5.3)。

注:关于与机械相关的可能存在的危险及危险状态的更详细列表,见GB/T 16856-1997的附录A。

4.2 机械危险

4.2.1 与机器、机器零部件或其表面、工具、工件、载荷、飞射的固体或流体物料有关的机械危险可能会导致:

——挤压;

——剪切;

——切割或切断;

——缠绕;

——吸入或卷入;

——冲击;

——刺伤或刺穿;

——摩擦或磨损;

——高压流体喷射(喷出危险)。

4.2.2 由机器、机器零部件(包括加工材料夹紧机构)、工件或载荷产生的机械危险是有条件的。主要由以下因素产生:

——形状:切削元件、锐边、角形部件,即使其是静止的;

——相对位置:机器零件运动时可能产生挤压、剪切、缠绕区域的相对位置;

——抗翻转性(考虑动能);

——质量和稳定性:在重力的影响下可能运动的零部件的势能;

——质量和速度:可控或不可控运动中的零部件的动能;

——加速度/减速度;

——机械强度不够:可能产生危险的断裂或破裂;

——弹性元件(弹簧)的位能或在压力或真空下的液体或气体的势能;

——工作环境。

4.3 电气危险

这类危险是由造成伤害或死亡的电击或灼伤引起的,产生原因包括:

——人体与以下要素的接触:

a)带电部件,例如在正常操作状态下用于传导的导线或导电零件(直接接触);

b)在故障条件下变为带电的零件,尤其是绝缘失效而导致的带电部件(间接接触);

——人体接近带电部件,尤其在高压范围内;

——绝缘不适用于可合理预见的使用条件;

——静电现象,例如人体与带电荷的零件接触;

——热辐射;

——由于短路或过载而产生的诸如熔化颗粒喷射或化学作用等引起的现象。

电击的惊吓可以造成人员的跌倒(或由人员造成的物品掉落)。

4.4 热危险

热危险可以导致:

——由于与超高温的物体或材料、火焰或爆炸物及热源辐射接触造成的烧伤或烫伤;

——炎热或寒冷的工作环境对健康的损害。

4.5 噪声危险

噪声可以导致:

——永久性听力丧失;

——耳鸣;

——疲劳、压力;

——其他影响,如失去平衡、失去知觉;

——干扰语言通讯或对听觉信号的接受。

4.6 振动危险

振动可能传至全身(使用移动设备),尤其是手和臂(使用手持式和手导式机器)。

最剧烈的振动(或长时间不太剧烈的振动)可能产生严重的人体机能紊乱(腰背疾病和脊柱损伤)。全身振动和血脉失调会引起严重不适,如因手臂振动引起的白指病、神经和骨关节失调。

4.7 辐射危险

此类危险具有即刻影响(如灼伤)或者长期影响(如基因突变),由各种辐射源产生,可由非离子辐射或离子辐射产生:

——电磁场(例如低频、无线电频率、微波范围等);

——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激光;

——X射线和γ射线;

——α、β射线,电子束或离子束,中子。

4.8 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

由机械所加工、使用、产生或排出的各种材料和物质及用于构成机械的各种材料可能产生不同危险:

——由摄入、皮肤接触、经眼睛和黏膜吸入的,有害、有毒、有腐蚀性、致畸、致癌、诱变、刺激或过敏的液体、气体、雾气、烟雾、纤维、粉尘或悬浮物所导致的危险;

——火灾与爆炸危险;

——生物(如霉菌)和微生物(病毒或细菌)危险。

4.9 机械设计时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

机械与人的特征和能力不协调,表现为:

——生理影响(如肌肉-骨骼的紊乱),由于不健康的姿势、过度或重复用力等所致;

——心理-生理影响,由于在机器的预定使用限制内对其进行操作、监视或维护而造成的心理负担过重或准备不足、压力等所致;

——人的各种差错。

4.10 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

忽视地板的表面情况和进入方法可以导致因滑倒、绊倒或跌落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4.11 综合危险

看似微不足道的危险,其组合相当于重大危险。

4.12 与机器使用环境有关的危险

若所设计的机器用于会导致各种危险的环境(如温度、风、雪、闪电),则应考虑这些危险。减小风险的策略

5.1 总则

5.1.1 不采取保护措施,机器上出现的危险迟早会导致伤害。

5.1.2 保护措施是设计者和使用者所采取措施的组合(见图1)。在设计阶段采取的措施优于在使用阶段由使用者采取的补救措施,而且通常更有效。

5.1.3 考虑类似机器使用者的经验,及潜在用户的需求信息,设计者应遵循下列工作顺序(见图2):

——规定机器的各种限制和预定使用(见5.2);

——鉴别危险和伴随的危险状态(见第4章和5.3);

——对每一种识别出的危险和危险状态进行风险评估(见5.3);

——评定风险并决定减小风险的要求(见5.3);

——用采取的保防措施来消除危险或减小危险伴随的风险(见5.4和5.5)。

上述的前四条内容与风险评价相关联,详细信息可见GB/T 16856。

5.1.4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风险,应考虑下述四种因素。图2中给出了减小风险策略的流程,其过程是迭代的,并可能需要连续数次应用才能达到风险的减小。减小风险过程应充分利用现有技术。

实施该过程时,有必要按下列优先次序进行考虑:

——在寿命周期所有阶段内的机器的安全;

——机器完成其功能的能力;

——机器的易用能力;

——机器制造、使用和拆卸的成本。

注1:对这些原则理想化的应用需要机器的使用知识、事故史和健康记录、有效的风险减小技术以及对在机器使用上有关法律体制的了解。

注2:当在技术发展后出现了具有低风险的等效机器设计后,在特定时间内可接受的机器设计就无需再评价了。

5.1.5 针对机器的连续安全运行,保护措施的易于使用和不妨碍其预定使用是很重要的。否则会出现为获取机器的最高效用而摒弃使用保护措施。

5.1.6 如有用于测量排放的标准(或其他合适的)方法,宜将其与现存机械或样机一起使用,以测定排放值和可比较的排放数据。使得设计者能做到:

——估计与排放有关的风险;

——评定设计阶段采取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在技术文件中向潜在客户提供排放的定量信息;

——在使用信息中向用户提供排放的定量信息。

除可用测量参数描述的排放外的其他危险可以用类似方法予以处理。

5.2 机器的限制规范

机器的设计从其各种限制的规范开始(也可见GB/T 16856-1997第5章):

——使用限制:

a)机器的预定使用,包括不同的机器运行模式、使用阶段和操作者的不同干预过程;

b)机器可预见的误用。

——空间限制(例如机器的运动范围、机器安装和维护所需的空间、“操作者-机器”的接口、“机器-动力源”的接口)。

——时间限制:针对预定用途的,机器和(或)其部件(例如工具、磨损件、电气零件等)的可预见的“寿命极限”。

5.3 危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估和风险的评定

识别了机器产生的各种危险后(持久危险和意外出现的危险,见3.6和第4章),设计者应尽可能地根据定量的因素对每一种危险进行风险评定,并最终依据风险评定的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减小风险。为此设计者应考虑不同的运行模式和干预过程,尤其是:

a)在机器的整个寿命周期中人与机器的相互作用,描述如下:

1)构造。

2)运输、组装和安装。

3)试运转。

4)使用:

——设定、示教/编程或过程转换;

——操作;

——清洗;

——故障排查;

——维护。

5)停用、拆除及从安全角度进行的处置。

b)机器的可能状态:

1)机器执行预定功能(机器正常运转)。

2)由于各种原因,机器不能执行预定功能(即失效),这些原因包括:

——被加工材料或工件的性能或尺寸的变化;

——机器的一个(或多个)零部件或辅助装置的失效;

——外部干扰(如冲击、振动、电磁干扰);

——设计错误或缺陷(如软件错误);

——动力源干扰;

——环境条件(如损坏的工作地面)。

c)操作者下意识的行为或机器可预见的误用,例如:

——操作者对机器失去控制(特别是手持式或移动式机器)的行为;

——人对使用中机器发生的失效、事故或故障的条件反射行为;

——精神不集中或粗心大意导致的行为;

——工作中“走捷径”导致的行为;

——为保持机器在所有情况下运转所承受的压力导致的行为;

——特定人员的行为(如儿童、伤残人等)。

在5.4中规定的和图2所示的减小风险的三步法中,完成其每步后均须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评定。

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在已识别的危险中,其伤害可能是最严重的风险。对可预见的严重程度最高的风险,即使其发生的频率很低,也应加以考虑。

5.4 借助保护措施消除危险或减小风险

通过消除危险,或单独或同时减小下述两个决定风险的因素,可以达到借助保护措施消除危险或减小风险的目标:

a)所考虑危险产生伤害的严重程度;

b)伤害发生的概率。

所有预定用于达到此目标的保护措施应根据下列顺序进行,即“三步法”(也可见图1和图2)。

——本质安全设计措施(见GB/T15706.2-2007第4章)。

注:这是不采用诸如安全防护或补充保护措施,而消除危险的唯一阶段。

——安全防护和可能的补充保护措施(见GB/T15706.2—2007第5章)。

——关于遗留风险的使用信息(见GB/T15706.2—2007第6章)。

使用信息不应取代本质安全设计措施,或安全防护或补充保护措施的正确使用。

与机器的各种运行模式和干预过程(见5.3)相适宜的保护措施,能防止操作者在遇到技术难题时,使用危险的干预技术。

5.5 风险减小目标的实现

依照5.4和图2,实现充分减小风险和得到一个满意的风险降低的比较结果(若有)后便可终止风险减小的迭代过程(GB/T16856—1997中的8.3)。

能够对下列每个问题给出肯定的回答时,可认为实现了充分的风险减小:

——是否考虑了所有的运行状况和干预程序;

——是否应用了5.4规定的方法;

——危险是否已消除,或由危险产生的风险是否降低到可行的最低水平;

——是否确定所采取的措施不会产生新的危险;

——是否向用户充分告知和警告了遗留风险;

——是否确定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不会危及操作者的工作状态;

——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否彼此协调;

——是否已充分考虑到为专业/工业用设计的机器用于非专业/非工业范围时产生的后果;

——是否确定所采取的措施不会过分地降低机器的功能。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机器的图解表示

图A.1给出了机器的图解表示。

用于GB/T15706的专用术语和表述的英中文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1] ISO/IEC指南51:1999 安全特征 关于标准中该类条款的导则

[2] ISO l 1689 声学 机械设备的噪声发射数据比较程序

[3] GB 16754 机械安全 急停 设计原则(GB 16754-1997,eqv ISO/IEC 13850:1995)

[4] GB/T 19671-2005 机械安全 双手操纵装置 功能状况及设计原则(ISO 1385l:2002,MOD)

[5] GB/T 19670-2005 机械安全 防止意外启动(ISO 14118:2000,MOD)

[6] GB/T 18831 机械安全 带防护装置的联锁装置 设计和选择原则(GB/T 18831--2002,ISO 14119:1998,MOD)

[7] GB/T 8196-2003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ISO 14120:2002,MOD)

[8] GB/T 16856-1997 机械安全 风险评价的原则(eqv prEN 1050:1994)

[9] GB 5226.1-2002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 60204-1:

2000,IDT)

[10] GB/T 19436.2 机械电气安全 电敏防护装置 第2部分:使用有源光电防护器件(AOP-Ds)设备的特殊要求(GB/T 19436.2-2004,IEC 61496-2:1997,IDT)

[11] IEC 60050-191(IEV 191)国际电工词汇第191章:可信性与服务质量

【发布日期】20070302

4.收货须知1 篇四

1.进出口与人员的控制收货出入口的门在没有物品进出的情况下,必须落锁,需要打开时须有防损员和收货经理(助理)或授权员工同时在场。除供应商和因工作需要的当班人员之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从收货平台出入,无关商品拒绝供应商带入;员工从收货通道出入将按受书面将导,情节严重的解聘。任何供应商不得通过收货部进入楼面,如遇特殊情况需登记,办访客卡,方可入内。取验收清单的供应商,应在窗口拿取,不能进入后场区域。

2、安全核查与防范当班收货员每天在接班前应对收货区域进行巡视(商品摆放是否安全合理,消防设施是否完好,通道是否畅通,员工搬运货品是否系腰带)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收货部负责人进行解决。按规定操作液压手推车,在理货车开放空间存放的商品应按标准存放。员工搬运货品造成商品或设备破损时,应保护好现场,同时立即通知超市防损办公室,进行登记,相应部门经理签字,月底向防损部提交《损坏商品处理清单》,情形严重的由防损部进行拍照存档;当事员工配合防损部填写《意外事故报告》对于损坏和发生故障的设备、设施,应在防损确认现场允许后,方可进行维修。

3、收货注意事项(1)按订单收货,拒收订单上没有的和超出的商品。如收货部员工擅自违反此规定,防损员有权记录其姓名、工号,通知防损助理和收货部经理,办理退货并请该员工解释原因。极特殊情况下,需有超市集团总裁签字,同时尽快补办相关手续。(2)供应商应严格遵守“仓台管理原则”不允许进入后场区域,一切工作只能在收货平台内进行,防损有权力对商品录入单进行审核,包括定单。(3)鲜食收货时必须有收货员和鲜食部门员工在场,质量不合格、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的食品坚决拒收,称重时严禁供应商碰秤,并定期样对磅秤。防损员随时监督抽查。(4)供应商送入的促销赠品一律100%贴上促销品标签。赠品如果是捆绑,必须在收货部进行,需有促销员和防损员监督:如果是在市台发放,由厂家人员、营业员、收货员及前台员工共同进行点数,防损监督,单据一式二份,收货部、前台各一份,需有防损员的签字。收货后立即通知卖场员工。贵重商品(如小家电、洋酒、烟草等)收货生应及时存放于指定库房,做好专门记录。

4、物品进出检查注意事项商场送货、出货时,应先将货物拉到仓台外,由当班防损员和收货部助理(经理)一起认真核对送货单和所送货物是否相符,确认后方可放行。送货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手续应在服务台处理,不能在收货部直接调换。收货部退换货时,换货必须在仓台两边进行,新货由仓台外移到仓台内,旧货由仓台内移到仓台外,应注意所换商品的名称,数量,条码是否相同,对于鲜食称重商品和超订单商品的退货,收货部会开出“问题商品及超订单商品退货单”,(办公生员工签名,收货经理签名且盖有收货专用章)。防损员核对无误后方可放行。维修商品进出的控制:维修商品进出库时,当班防损中检查索赔部填写的一式两份“维修商品跟进单”,此单须经总经理,收货助理及索赔经理经办人共同签名方有效。核对无误后,防损员签名放行,维修好的商品进入时,防损员要与收货部助理验货后签名。其它物品出库时,如借用、维修、调用、偿还等,需有注明原因的书面店条,同时必须有值班店长以上人员签字,防损员对出店条检查无误后方可放行,同时保留单据存档。

二、索赔部退换货

l、换货:供应商拿进好的商品放在仓台外指定处,索赔员工拿出损坏商品;换货必须在仓台两边进行,在收货经理助理及防损员监督下进行,同时三方签字确认。

2、退货:由收货经理助理或指定收货员工与供应商按单lOO%检验、点数,索赔办员工,防损员监督进行,供应商收回商品。三方签字确认。

3、卖场的商品换货应“一对一”换货,营业员、供应商点数,防损监督。

5.员工宿舍入住须知1 篇五

一、入住条件:

1、入住公司员工宿舍必须符合下列全部条件:(1)公司在岗已转正员工;(2)异地在职的员工;

(3)居住地距离公司比较远且交通不方便的本地在职员工;(4)经公司综合办公室安排或认可入住的人员;(5)未患有不适宜集体居住的疾病;(6)无犯罪前科,无不良嗜好。

2、取消入住资格的条件:(1)不服从公司住宿安排;(2)占据床位且不经常居住;(3)距离单位距离近且交通方便;(4)未经请示,私自留宿外来人员;(5)不遵守宿舍制度,引起其他员工不满;

二、入住手续:

1、由本人填写住宿申请表,经所在部门领导审核后,交公司行政人事部审批;

2、员工应按照行政人事部安排房间入住;

3、行政人事部在人员入住之前对房间内设备设施的状况进行检查并登记,员工在登 记表上签字确认方可入住;

4、若员工搬出宿舍,应由本人填写退宿申请表,交公司行政人事部审批;

5、退宿时,将个人物品搬出房间,行政人事部收回房间钥匙并检查房间设施设备状 况,如有损坏或遗失物品则照价赔偿。

三、住宿收费:

1、员工生活用水、电,由个人承担,宿舍人员采取平摊收取方式;

2、员工安装网线、有限电视等费用由员工自行承担。

四、宿舍纪律:

1、所有入住员工必须服从公司行政人事部的监督和指挥,否则取消住宿资格;

2、所有入住员工必须妥善保管并使用房内的设备设施,蓄意破坏公共财物及房内设施者,照价赔偿并取消其住宿资格;

3、宿舍内严禁私自接配电线、插座及装接电器,违者取消其住宿资格;

4、宿舍内每位员工需轮流打扫清洁卫生(轮值表贴于门后),行政部人员不定期对员工宿舍进行检查;

5、不得在走廊、宿舍门口、楼梯间堆放垃圾和从阳台、窗口向下抛物,违反者罚款10元/次;

6、严禁在宿舍内赌博、酗酒、行骗、斗殴、吸毒或进行其他违法范围行为,造成公物损坏者,除照价赔偿外,每人负激励200元,情节严重者取消住宿资格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7、上班或放假期间必须关闭电器、门窗关好,否则造成的损失有住宿员工承担;

8、员工对所居住宿舍,保持原有结构的安全完整,不得随意改造或变更房舍,如有疏于管理和恶意破坏,由现住人员负担该项修理费或赔偿费。

9、严禁携带管制刀具、枪类、汽油、炸药等危险物品进入宿舍,违者取消其入住资格;

10、晚上21:30以后禁止在宿舍内接待外来人员,禁止留宿外来人员,凡私自留宿外来人员者,连续3次取消住宿资格。如外来人员留宿期间发现公物损坏、财物丢失等,将由当事人负责赔偿;

11、休息时间禁止吵闹、开放电视、音乐等侵犯、骚扰他人休息的行为,违者罚款10元/次,屡教不改者,取消其住宿资格。

12、住宿人员需要保持物品摆放整洁、美观,严禁乱堆、乱放、乱扔,禁止在宿舍内墙面等乱刻、乱画、乱钉,违者由责任人负责恢复原状;

13、住宿人员外出须在23:00之前归宿,如须外宿须事先通过信息/外宿条形式告知宿舍负责人。夜不归宿且未告知者,外宿期间一切行为后果自行承担;

五、厨房管理

1、宿舍内配有公共厨房间,已配备基本设施,注意保持厨房清洁卫生,烹饪后应及时清理个人物品及残留物,以免影响他人使用;

2、严禁往排水池内乱倒垃圾,造成堵塞相关负责人自己解决;

3、烹饪后要及时关闭开关,防止意外发生。否则,后果自负。

六、宿舍安全

1、用电安全

(1)要牢固树立安全用电意识,自觉做到安全用电,防止因用电不当引起触电或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2)严禁在床上拉电线、放置移动式插座及使用台灯等大功率设备,严禁多个插座互接;(3)宿舍发生用电线路故障应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4)做到人离关灯、关电源,各种用电设备完毕及时关不电源,不得长时间充电;(5)所有宿舍成员都应该高度重视用电安全,宿舍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和提醒。

2、个人财产安全

(1)各人将各自的贵重物品保管好,不得随意放置,否则,丢失后果自负;

(2)离开宿舍时,最后一个人务必关闭门窗才允许离开;

(3)不得任意接待非宿舍人员或者留宿外来人员。

3、出入安全

(1)员工出入宿舍时最好结伴而行;

(2)宿舍外出检查室内门窗及电源是否关闭;(3)出入宿舍检查好门锁安全。

4、烟火消防安全

6.1机械加工安全须知 篇六

新版《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如下: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工作,明确推广鉴定的内容、程序和要求,依据《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机械推广鉴定(以下简称农机推广鉴定),是指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以下简称农机鉴定机构)通过科学试验、调查和考核,对农业机械的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进行技术评价,评定其是否适于推广的活动。

农机推广鉴定包括部级农机推广鉴定和省级农机推广鉴定。

第三条农机推广鉴定工作坚持科学、公正、高效、统一的原则,促进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第四条农机推广鉴定依据农业部或省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产品农机推广鉴定大纲进行。相关产品有部级农机推广鉴定大纲的,应当按照部级农机推广鉴定大纲进行鉴定。

第二章申请

第五条农机推广鉴定的申请者应当是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农业机械生产者。

第六条申请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应当是定型产品,其生产量、销售量应当符合部级或省级农机推广鉴定大纲的要求。

第七条申请者应当提交加盖法人公章的以下材料:

(一)《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申请表》一式三份;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

(三)产品定型证明文件复印件一份;

(四)产品企业标准复印件一份;

(五)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份;

(六)国家实施生产许可和强制性认证等管理的产品,应当提供相应证书及附件的复印件一份;

(七)农机推广鉴定大纲规定的其他材料。

前款规定的产品定型证明文件由《企业承诺书》和以下材料之一组成:

(一)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书;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三)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

(四)其他单位按相关部门规定出具的产品鉴定证书;

(五)具有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或通过实验室认可的企业实验室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

第八条农机推广鉴定申请表应当按照一个独立的申请产品填写,符合农机推广鉴定大纲涵盖机型规定的,可与主机型合并申报,但应当同时提供本办法第七条第一款第四、五、六、七项要求的材料。

第九条农机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保持资格的,证书持有者应当在有效期满6个月前提出续展申请,并提供本办法第七条第一款除第三项外的其他材料。

第三章受理

第十条部级农机推广鉴定由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受理,省级农机推广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受理机构受理。

第十一条受理机构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者。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申请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未列入农机推广鉴定产品种类指南的;

(二)生产量、销售量不满足要求的;

(三)国家明令淘汰的;

(四)申请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

(五)申请前三年内,因违反《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三、四、六项的规定被撤销农机推广鉴定证书的;

(六)应当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受理机构根据公正、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则统筹安排农机推广鉴定任务,明确完成鉴定任务的时间。农机鉴定机构应当于每年12月底前向所属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本年度鉴定工作情况。

第十四条申请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受理或承担鉴定任务的机构交纳相关费用。

第四章鉴定与公告

第十五条农机推广鉴定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可靠性评价。

第十六条农机鉴定机构独立完成推广鉴定任务的,应当由该机构出具农机推广鉴定报告。与具有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合作完成的,由鉴定机构出具农机推广鉴定报告。

第十七条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在鉴定报告签发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者出具农机推广鉴定报告。申请者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农机推广鉴定报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出具报告的农机鉴定机构申请复验一次。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十八条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负责对通过部级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进行公告并颁发部级农机推广鉴定证书;省级农机鉴定机构负责对通过省级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进行公告并颁发省级农机推广鉴定证书。

通过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原则上每季度公告一次,其鉴定报告的相关内容应当在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公布。

第十九条获得农机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生产企业按照农业部规定的式样自行制作专用标志,并加施在获证产品本体的显著位置。

第二十条农机推广鉴定证书应当载明制造商名称和注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型号、涵盖型号(适用时)、证书编号、换证日期(变更时适用)、有效期等相关内容。证书编号由级别(部级或省级)、颁发年代号和颁发顺序号三部分组成。

证书规格为A4竖版,其式样见附件1。

第二十一条农机推广鉴定标志的名称为“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章”,由基本图案、证书编号组成,其式样及规格参数见附件2。

第二十二条农机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满申请续展的,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对产品一致性和证书、标志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的,颁发新的农机推广鉴定证书。

第五章变更

第二十三条农机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内证书信息发生改变的,证书持有者应当在30日内向原农机推广鉴定受理机构提出证书变更的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申请证书变更的,应当交回原证书。

产品规格发生变化且超出相关产品农机推广鉴定大纲允许范围的,应当重新申请推广鉴定。

第二十四条农机鉴定机构对证书变更申请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可以确定申请变更的信息未涉及产品变更的,应当直接变更;涉及产品变更的,应当安排进行产品一致性检查,经确认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证书变更。变更后的证书编号和有效期截止日期保持不变。

第二十五条对经批准变更农机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和企业,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公告。

第六章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通过农机推广鉴定的产品进行监督抽查。监督抽查内容包括:

(一)制造商名称、地址及产品一致性情况;

(二)证书和标志使用情况。

第二十七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机鉴定机构的监督。

农机推广鉴定工作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申请企业应当填写《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工作情况反馈表》报送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或省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八条农机鉴定员由所在的农机鉴定机构对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试验方法和仪器操作方法的培训和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从事农机推广鉴定工作。

第二十九条农机鉴定机构应当按照分段分级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内部管理制度,规范鉴定行为。

农机鉴定员被举报或投诉的,其所在的农机鉴定机构应当于60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核实。经查证属实的,视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取消农机鉴定员资格或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完整保存农机推广鉴定工作记录和相关材料,档案保存期至少为6年。

农机推广鉴定证书有效期满续展获证的,应当同时保存其初次推广鉴定报告。

第七章能力认定

第三十一条开展部级农机推广鉴定工作的农机鉴定机构应当通过农业部组织的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开展省级农机推广鉴定工作的农机鉴定机构应当通过省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省级鉴定能力认定。

第三十二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组对申请鉴定能力认定的机构进行资格验证和鉴定能力考核。

第三十三条申请鉴定能力认定的鉴定机构,应当满足以下要求方可通过资格验证:

(一)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

(二)通过国家规定的计量认证。

第三十四条申请鉴定能力认定的鉴定机构,应当满足以下要求方可通过鉴定能力考核:

(一)能够完成能力认定所依据农机鉴定大纲规定的全部项目,并出具相应的鉴定报告;

(二)具有开展申请认定项目试验鉴定的设施、设备、场所和操作规范;

(三)建立并有效实施规范开展鉴定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

(四)农机鉴定员比例不低于机构人员总数的50%。

第三十五条通过能力认定的农机鉴定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取消相应能力认定:

(一)不按规定进行鉴定、伪造鉴定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

(二)认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不符合本办法规定,在规定期限内整改未达到要求的;

(三)申请终止的;

(四)其他应当取消的情形。

被取消鉴定能力认定的农机鉴定机构,3年后方可申请重新认定。

第三十六条能力认定的有效期为五年。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在有效期满6个月前重新申请能力认定。

第三十七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公告农机鉴定机构鉴定能力情况。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申请表》、《企业承诺书》、《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工作情况反馈表》由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另行制定和发布。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10年农业部公告第1438号、《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能力认定办法>和<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和标志管理办法>的通知》(农机发〔2005〕9号)同时废止。

上一篇:尝试的快乐作文下一篇:14所高校2010自主招生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