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学校示范校申报表

2024-07-09

法治学校示范校申报表(精选7篇)

1.法治学校示范校申报表 篇一

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街道石佛村,又名龙田坎,位于重庆市江北区下半段,郭家沱街道东部。东与郭家沱街道大坝村交界,西与望江厂石马岗相连,南与郭家沱街道琏珠村交界,北与鱼嘴镇望龙村交界。我村原隶属于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2010年10月划归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街道管辖。全村辖10个合作社,户籍总户数470户,总人口1285人,幅员面积3600亩,其中耕地面积468亩,林地1300亩。

村内现有两条社级公路——郭鱼路和石兴路,实现了社社通公路。在农网建设方面,我村实现了通讯、有线电视的大幅面覆盖;塘库堰全部实现承包管理;劳务输出不断增多,经济收入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00元。我村近年来引进的企业主要以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为主,以“重庆市隆盛达食品厂”和“重庆市方伟机械厂”为代表。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石佛村村民的就业问题,为村民就近就业提供了便利。

村现任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除主任、书记、计生专干、综治专干、会计5人外,还包括驻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各1名。近年来,村两委按照科学发展观、“314总体部署”、“1595战略”等宏观政策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摸索科学的发展路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两委班子积极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三项制度”,认真完善“三薄两单”,同时还配套设置了“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零距离访谈室”等,把为民办事真正落到实处。

在我村发展的战略部署方面,村两委一贯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村早在1998年就被江北区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村”称号,在XX年曾被评为“区级文明村”。延续一贯的“经济与社会并重发展”的指导思想,我村委会对此次“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申报高度重视。我们深刻认识到这对进一步增强村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规范村务管理,加大依法治理力度,维护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促进我村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件大事,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石佛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小组”)以村支部书记付优优为组长、村主任李文云为副组长,村两委其他相关人员为小组成员。小组结合“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指导标准”,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从本村实际出发,以服务广大村民为宗旨,从各方面切实加强我村民主法治建设,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初步形成了“村级组织健全有力”、“民主制度规范完备”、“法制教育扎实有效”、“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村党组织及两委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

我村以服务村民为根本宗旨,结合当前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切实加强党组织及两委自身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立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两委为主导、各社社员为主体的村组织体系。

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我村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建设,利用村图书角及远程教育室定期对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建立了相关实体组织,如“石佛村计划生育协会”、“石佛村花椒合作社”、“石佛村社会保障服务站”、“石佛村社会治安综治治理组织”、“石佛村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及民主理财小组”等,切实提高村党组织及村两委服务广大村民的水平。

二、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村务公开制度。

按照“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村不断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合法产生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同时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决策等方面都切实做到按制度按规章办事。

按照相关要求,我村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此类会议,对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切实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和决策责任追求制度。在财务方面,实行定期审计和定期公开,确保村民对村社财政情况的知晓度。对于村干部的管理,实行民主评议,落实奖惩及责任追究制,确保村干部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和村民对于干部的满意度。

三、法制教育扎实推进,村民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

按照“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村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采取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及法制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知法守法意识。我村不仅有效利用图书角加强对广大民众的法制教育,还依据本村实际,设立法制宣传组,指定各社的法制宣传员和法律明白人,保证法律宣传教育在群众当中的覆盖率。

在“法进家庭、法进村户”的活动中,我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在民众中广泛宣传计划生育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健康生育观。除此之外,我村还积极配合郭家沱街道派出所做好农村安保工作,设立了专门的治安巡逻队,确保我村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

四、发展经济、促进和谐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结合本村实际,建立了“花椒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激励和调动具有不同优势的村民发展经济,帮助村民致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村还十分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不断健全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落实养老扶幼、扶贫助残等工作,给予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特别的帮助和关怀,进而确保了我村社会和谐。

总的来说,通过村基层党组织及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广大社员的积极配合,我村在“村级组织”、“民主制度”、“法制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为此,我村积极参与此次申报“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希望通过此次申报,在肯定我村成绩的同时,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挥优势,同时也寻找到需要改进之处,以便进一步加强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石佛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法治示范学校汇报 篇二

团风县实验小学普法教育工作总结

团风县实验小学是1998年新建的一所县直学校。建校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全体师生拼搏进取,追求卓越,使得学校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自2006年来,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及政教处、少先队和年级组负责人为成员的法制教育和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统一领导,分管校长负责,政教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分级落实的一支完善的法制教育宣传队伍。

为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学校建立了教职员工学法用法制度。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教职工学法情况登记考核、奖惩等相关制度。一是深入学习了《宪法》《教育法》《劳动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旗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民法》等法律。二是以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注重培养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增强公民自觉遵守法纪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意识,提高尊重并维护青少年学生合法权益的意识。三是坚持法制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推进依法治校的各项工作,形成崇高道德、讲求信用、开拓进取的法治环境,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全体师生员工的学法、知法、用法活动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力度,创建普法环境

为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学校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画廊、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塑造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舆论氛围;并深入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创建良好的普法氛围。学校还认真选择征订普法教材,使我校的普法工作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制定详细的课时计划,保证普法活动有良好的硬环境。学校继续推进和完善聘请法制副校长制度,并在法制副校长的协助下,聘请多名法制辅导员,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校外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队伍。保证 了普法工作良好的软环境。

通过普法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水平,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少年儿童知法、用法、守法的法律意识。在推进普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普法成效,争取实现:由被动守法转变为主动守法,由他律守法转变为自律守法;由知法守法上升到用法、护法;在以身作则、以法作则的基础上,努力营造一种有效促进认真学法、切实知法、自觉守法、模范用法、坚定护法,从善如流的法治氛围,建设优美、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

三、开展普法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一是继续加强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并着力探索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努力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制教育队伍。依照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做到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和心理辅导相结合。深入学习和宣传《宪法》《国旗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性场所管理条例》《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环境保护法》等,做到教育的时间、内容、效果“三落实”。同时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围绕普法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料理、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实现由“他律”到“自律”、从“自律”到“自觉”的过渡,切实解决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中的薄弱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探索有效的普法手段、途径、内容、活动等,使学生真正地知法(包括校纪校规)、懂法,促进他们由“他律”向“自律”过渡;引导他们用法、护法,使他们由“自律”上升到“自觉”的层次。

三是举行普法知识竞赛或征文比赛,各年级依照学生不同年龄段制定阶段性标准和不同形式,做到全员参与,促进共同提高。学校努力践行“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育为首,以人为本,以教育孩子先成人为目标,学生从学习《弟子规》《小学生守则》开始,逐步普及法律常识,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人。学生在活动中学法、知法、用法,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四是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进家庭活动,引导师生牢固树立廉洁诚信、遵纪守法的观念,自觉维护祖国和集体的利益,使廉洁教育成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和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廉洁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家庭,培育少年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全体教师为人师表的工作作风,学校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带动家庭、社区的廉政建设,以期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使学校成为廉洁教育的宣传主阵地,有效的推动了廉洁型社会建设,同时也树立了广大师生学法、守法的意识。去年学校接受市委廉政文化“五进”活动检查,得到市委及各县市区领导高度评价。

四、实施依法治教,促进规范办学

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工会组织对全校的教职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着重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使教师不断规范执教行为,严格按照部办课程计划上课,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学校加强依法治校,不办实验班,重点班,推行均衡教育;不违规收费,减轻学生家长负担;坚持校务公开,透明办学。

尤其我校一向规范收费,将教育收费作为一项重要的校务公开内容长期公开于校务公开栏内,使学校收费进一步公开化、规范化、制度化。现执行的标准:免交学杂费,免交课本费,在开学工作中,我们做到了:收费实行明码标价,项目公开,专款专用,亮照收费,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无自行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范围的收费行为。收费前,除了公示外,我们还以给学生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将收费项目、标准告知家长,使家长知情,做到收费行为的规范。

今年,学校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学校,严格遵照有关法规和上级的要求,规范收费行为,在师生、社会中广泛宣传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使每个教师都明确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内容,让每个学生及家长明确收费项目的标准,制定了治理乱收费的制度和措施。学校把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作为行风建设、创人民满意学校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与班主任教师签订了治理乱收费工作责任书。在各种服务性收费中,学校坚持收费前宣传、公示,收费中严把标准、程序,未发生强制性收费和学校教师从中谋取利益行为。

3.学校红十字示范校申报材料 篇三

学校红十字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十字活动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高邮市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专门招收残疾学生的学校,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为一体,提出了“为每一个残疾孩子创生幸福和价值”的办学宗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引领特校健康发展。我校十分重视红十字会工作,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学校的育人理念有机结合,把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有特色的红十字活动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特殊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载体,寓丰富多彩的红十字活动于学校整体育人的大氛围中。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理念,创建和谐、文明、健康校园。现将我校有关红十字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我校红十字会自92年10月成立以来,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确立学校红十字会领导机构由校长担任会长,副校长任常务副会长,课程处主任担任秘书长,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担任理事成员,各班主任参与的学校红十字理事会。把红十字工作看成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觉将这一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中,定期召开“红十字会工作会议”,从制度、思想到具体行动上都得到了落实。每学年学校红十字会的理事会进行调整、充实,始终保持一个健全、精干的领导班子。每学年召开理事会,布置工作明确分工,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制定“红十字会工作制度”、“红十字卫生员轮值制度”等,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红十字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形成校园网络。

二、加强组织的内部管理。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我校红十字会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组织、宣传、会议、活动、社会服务、会费管理、评比、奖励制度等),形成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组织功效,便于经验交流,我校十分注重对组织发展过程的总结,做好各种计划、总结、图片、照片等资料的归档工作。活动资料、原始材料认真管理、会费管理,由专门人员管理会费及活动经费等各项开支,并向全体会员公布。

三、红十字活动与德育有机结合。

学校把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工作计划当中,使红十字活动在有序的管理下进行,在工作中做好两个相结合:一是红十会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开展不同形式的敬老助残、尊师爱幼、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等德育实践活动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树立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红十会工作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开展关爱人的生命健康、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增强青少年的良好道德品质、自主和自我保护能力。1.学会关怀,感恩社会。学校红十字会充分利用“3*5学雷锋”、“6*1儿童节”、“5*8红十字日”、“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在学生心灵上都播下爱的种子,体现人间真情,体验大家庭的温暖,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永远传递下去。

2.学会自护,掌握技能。学校每年都邀请专家到校举办急救、卫生、禁毒等知识讲座、培训,让红十字会员真正掌握救护技能,增强会员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责任感,从情感意识上明白自己作为红十字会员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责任,把红十字精神和宗旨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学校红十字会每年定期组织消防、地震安全演练,不断掌握安全自护和逃生能力。

3珍爱生命,健康生活。学校倡导并引导全体师生树立“珍爱生命、健康为首”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关怀学生的心智成长,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开朗地学习、生活。

4.特色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篇四

一、学校概况

**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占地90亩,建筑面积718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26个,中小学生919名,学校现有教职工89名,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100%,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环境优美,装备了多功能阶梯报告厅、远程教育系统、广播听力系统、校园网、微机室、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室、实验室、“留守儿童之家”、“梦想教室”、“阳光书屋”、“乡村少年宫”等教育设施设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学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质量优质化,教师队伍优秀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校园环境育人化”为办学目标,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立足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严谨求真,自信进取”的校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立志博学,善思切问”的学风。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省绿色学校创建先进学校”、“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学校”,市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

二、主要经验

(一)、以优化设施环境为基础,凸显校园物质文化。美好的校园环境是师生的精神家园。近几年,学校抓住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教学设备的更新换 代工作,先后建成2700㎡教学楼一幢,405㎡师生食堂一座,生均25册的图书室一个,引进阳光书屋、梦想教室、乡村少年宫和留守儿童之家等项目,使学校的硬件建设跻身于凉州区乃至武威市农村一流学校行列,为教师提供了优越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兴趣的培养,特长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学校以建设园林化校园为目标,本着四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五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育人性的原则,对校园自然环境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调整绿化布局,扩充绿地面积,广栽花草树木,精心搞好品种的搭配和花草树木的修剪,使校园里绿叶红花相互映衬,高树低树俯仰生姿,创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

在优化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设计布置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旨的校园文化墙80多米;在楼道走廊装帧名校简介、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和书法绘画作品等80多幅;布置名师风采、星级学生和学校荣誉等展板。向师生开放图书室、阳光书屋、梦想教室、乡村少年宫和留守儿童之家;开通校园文化广播站,开展每天10分钟古诗文诵读和书法练习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题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事,事事做楷模”、“教师十德”、“求知十法”、“德育三从四会五不忘”等墙面标语。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对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起到了潜移默化 的教育作用。

(二)、以创优管理机制为动力,建设校园制度文化。我校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努力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思想,以“民主、科学、和谐、高效”为核心优化学校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使学校管理有了新的推进。一是积极推进学校教学管理改革。修订了《学校教师岗位职责》、《学校教学常规实施意见》、《学校教师工作量考核办法》、《学校优秀教研组、年级组评选办法》和《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鼓励教师探索教学创新,对教师考核实行常规考核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制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制度,科学记录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二是深化学校内部激励机制改革。完善了《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学校考核细则》和《学校教师评优选先细则》,用激励机制推动人,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积极探索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建立了《学校学生发展性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学校星级学生评选办法》和《班级联动小组考核办法》等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规范。

(三)、以“三风”建设为核心,培育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是学校师生共创和认同的文化价值的表现。它通过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和心理环境等方面体现出来。

1、建设优良校风。近几年,学校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 基”为办学理念,把“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严谨扎实的治学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爱校如家的团队精神”作为学校的教师精神,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以此激励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奋斗。学校坚持不懈地进行校风教育,使校风内化为全校师生的精神,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行动。

2、建设优良教风。学校立足校情,以人为本,坚持不懈地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提出了“育人师表为首,教书严谨为要,敬业爱心为本,爱岗勤苦为先”的师德要求。建立师德师风承诺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进一步规范从教行为。二是加强教师学习培训。学校积极为教师学习创造条件,派专人负责接收远程教育学习资源,订购学习光碟、征订各科专业性学习刊物,为教师理论学习提供了资源保障。经常开展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学基本功竞赛,通过“外引内树”、“拜师结对”、“名师共享”、“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三是扎实开展“课、研、修”一体的校本教科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以“同伴互助,个人反思,骨干引领”为核心要素,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交流研讨,协作解决,专题讲座,说课、听课、评课等基本形式,逐步形成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的新型教研风气。四是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学校用感情温暖人,领导从各方面关心教职工生活和身心健康,尽力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既重视教师的工作,又重 视教师娱乐休闲的需要,为教师运动健身配备的必要的器材,开辟了场地,规定了时间;重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千方百计为教师搭建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3、建设优良学风。学校十分重视优良学风的培育:一是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为了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祖国有用之才。二是加强学法指导。通过开展学习方法讲座、学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是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经常性的检查、督促、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和提问等学习习惯。四是建立班级学习联动小组。营造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学习氛围,达到“兵教兵、兵学兵、兵练兵”的目的。

学校在抓好“三风”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优秀年级组、优秀备课组、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先进集体评比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校园之星、优秀班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少先队员”评比活动;在教职工中开展“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评比活动,展示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努力构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互信的新型人际关系。

(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设校园德育文化。

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合力唱响德育的主旋律。一是注重德育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主题班会、橱窗匾牌、班级特色文化专栏等开展宣传教育。二是狠抓德育常规教育。根据不同年级发展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实施德育工作,把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德育的基础工程来抓,努力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了文明督察队,对不文明的言行进行督察,在学生中开展“当文明人,做文明事”活动,制定细则,要求学生用文明的标准衡量自己,说有准则,行有目标,逐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推进德育工作。在活动内容上,利用国旗下讲话和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等主题教育。在活动形式上,主要有“读”: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等各种主题读书活动,进行读书心得、征文竞赛;“看”:看新闻、优秀影视片、图片展览等;“听”:听先进人物、英模事迹报告、安全教育讲座、法制教育讲座等;“做”: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进村为民服务活动、假日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赛”:开展各各有意义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在受启迪、受感染、受教育。四是关注弱势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均衡发展。学生中的弱势学生主要指学习成绩差和思想品德有问题的“双困生”,这些学生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学校在“双困生”教育上,要 求教师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虐待,态度上不粗暴,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点滴进步。学校要求各班建立完备的学生成长档案,对“双困生”的教育指导要有系统的计划、精当的措施和跟踪记录。长期开展“爱心三帮”(思想上帮贫、学习上帮难、生活上帮困)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集中辅导4-5名“双困生”,逐步增强弱势学生的实力,同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弱势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他们感受自身存在的价值。学校还设立“成长进步奖”,每班每学期评选5名成长进步较大者,给予表彰和奖励,以增强学生成长的决心和信心。

(五)、以校本课程为依托,构建校园特色文化。

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努力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的校本课程。一是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开设了国学文化必修课。学校每周开设一个课时的国学文化课程,根据学生年龄大小、能力高低分层教学。小学段主要是诵读和讲成语故事,诵读的内容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唐诗三百首》。成语故事主要讲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如:“闻鸡起舞”、“程门立雪”、“囊荧映雪”等。中学段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解读,解读内容包括:《论语》、《弟子规》、《诸子格言》、《中国文化名人》等,通过解读让学生走近名人,聆听圣贤教诲,学习名人品格,净化自己心灵,涵养健全品格。二是为了充分发展学 生的个性特长,学校推出了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以年级为单位开设了文学、舞蹈、书法、葫芦丝、二胡、绘画、田径、武术、乒乓球、篮球和计算机等特色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三是依托梦想教室和阳光书屋开设梦想课程和阅读课程。梦想课程是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环境保护、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包括“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三大模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课程借助“晓书”阅读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国教育家布莱森认为:任何一所学校环境,其实都在默默地对学生发表演说。优良的校园文化,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品德素养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创建了平台。今后,学校将结合时代主题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师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美好的空间。

5.法治学校示范校申报表 篇五

申 报 材 料

厦门市湖里区博林民办学校

2012年9月

厦门市创建文明交通示范单位申报材料 厦门市湖里区博林学校

2012年9月

厦门市湖里区博林学校是湖里区一所有名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它位于金尚路机场路口西侧,禾山街道林后社区20号。如今的博林学校已成为了厦门市湖里区规模最大的民办学校。学校现有学生2000多人,学生入学路线都要横穿车辆繁多的交通要道和车辆繁多、人群拥护的城中村道,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搞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举措。做好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兴旺,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正常的交通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努力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我校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我校实际,结合公安交警部门,狠抓学校安全,狠抓交通安全教育,真正创建了“平安学校”。

一、领导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工作组织健全

按照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厦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我校将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小手拉大手,将安全教育向家庭、社区辐射,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齐抓共管的格局。

学校建立了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行政领导和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学生交通安全工件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指挥学校交通安全工作。成立了由少先队员组成的文明督导小组,制订有关交通

安全的各项制度,并由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小组负责落实,确保了制度落实,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区教育局、学校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在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中层层签订了各项安全工作责任书,把“遵守交通规则、建设平安校园”的宣传、教育和管理纳入了我校中小学生文明素质教育中,并作为学期末班级考核内容之一,开辟了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1、为进一步搞好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在校董事会的大力支持下,近二年的时间我校就先后投资几十万元,购置、租赁校车、聘请专职司机,为学生上下学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心理上提高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意识。

2、学校每学期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

“安全教育周”活动期间,学校通过悬挂横幅、刊出以法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举行“遵守交通安全”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大大的宣扬和营造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为学校的交通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认真学习交通法律法规,提高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深化安全教育的防范意识与事故发生的急救措施的落实。

3、我校每学期聘请交警大队的警官或片区警官、法制副校长在学校为全体师生做交通安全等知识讲座。

4、学校每学期至少办两期以宣传“安全” 知识为主题的黑板报,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意识。

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我校每学年都会聘请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如,2011年12月6日,我校请来了厦门市湖里区金尚中学心理中心主任李远老师来我校给学生作“学会自我保护”的专题心理讲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校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强化措施,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1、学校建立行政领导带队值日制度,每天由一位行政领导带领6位教师值日,在上课期间负责校园内安全,如课间安全、午休纪律等,早晚负责配合校车进行路队引导工作,确保学生乘坐校车的安全,同时负责引导走读生交通安全。

2、学校在学生路队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安全岗。每天上学、放学时由教师协助在路口值勤,保证了学生过路安全,受到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3、每天路队,由当日行政领导亲自带队,在路口指挥、引导学生乘坐校车,防止学生乘错校车,配全跟车老师清点乘坐校车人数,严格阻止校车超载,切实确保乘坐校车师生的安全。

4、严格实行督导检查制度,每个楼梯口安排两名督导队员指挥课间秩序,保障学生课间行走安全。上学、放学时在大门口等位置协助教师指挥交通,即规范了学生纪律,又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6.文明交通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篇六

作者:jinxique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41 更新时间:2009-12-20

青岛市 “交通安全示范学校”

申 报 材 料

胶南市桃园路小学

2006年9月

市级“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山东省胶南市桃园路小学

胶南市桃园路小学是一所集“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胶南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胶南市养成教育示范学校”、《胶南市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胶南市城市文明交通三让活动先进单位”、“胶南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于一体的先进单位。它位于胶南城区,南靠海王路,北靠珠海路,东靠黄山路。现有学生640名,学生入学路线都要横穿车辆繁多的交通要道,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搞好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做好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兴旺,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正常的交通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努力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我校于2004年在胶南市交警大队、珠海路派出所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胶南市第一家“桃园路小学小交警学校”。我们以小交警学校为依托,充分发挥小交警的作用,真正创建了“平安学校”。

一、领导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工作组织健全

按照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胶南市委、市府创建“文明城市,平安胶南”的方针。我校将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大事来抓,通过小手拉大手,将安全教育向家庭、社区辐射,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齐抓共管的格局。

学校建立了安全管理网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交警队队长和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学生交通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指挥学校交通安全工作。成立了由少先队辅导员为组长,相关责任人为成员的交通安全工作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小交警活动室。制订了《小交警培训制度》、《交通安全专题学习教育制度》等各项制度,并由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小组负责落实,确保了制度落实,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学校、市交警大队交警同志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在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中层层签订了各项安全工作责任书,把“遵守三让、平安出行”的宣传、教育和管理纳入了我校小学生文明素质教育中,并作为学期末班级考核内容之一,开辟了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大资金投入,营造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氛围

为进一步搞好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学校交通安全工作。

在办学村的大力支持下,近三年的时间就先后投资近十万元,为学生制作了统一的小交警服装,有英姿飒爽的夏季警服,有庄重威严的秋季警服。在心理上提高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意识。

学校设立了“小交警活动室”,在“小交警活动室”摆放了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图画宣传牌,购买了与交通安全教育有关的VCD碟,定期组织教师、学生进“小交警活动室”参观、看宣传片,知晓交通知识,为全体师生敲响安全意识的警钟。

学校投资在教学二楼走廊设立了高档次的《小交警万花筒》长廊。长廊的宣传牌中有“人人都是小交警,警校共建谱华章”小交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场景,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知识图解,有“常有交通指挥手势” 小交警图解等栏目,大大提高了师生及家长学校全体成员的交通安全知识的知晓率。设立了专门的以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为主的《小交警专栏》宣传栏,定期更换栏目内容供学生课间学习。校园围墙醒目的位置专门绘制了“个个都是小交警”交通安全宣传彩画。成立了小交警广播站,经常播放 “三让”活动内容。大量的投入,精心的设计,一系列交通安全的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文明交通安全教育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了安全教育。保证了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

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1、学校每学期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

“安全教育周”活动期间,学校通过悬挂横幅、在宣传栏张贴“关爱生命、安全出行”宣传画、小交警广播及刊出以法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举行“安全的承诺”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大大的宣扬和营造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向家庭、社区群众宣传新的《交通法》奠定了基础。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认真学习交通法律法规,提高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深化安全教育的防范意识与事故发生的急救措施的落实。

2、我校每学期聘请交警大队的警官(校外辅导员)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为全体学生们做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3、每年秋季,聘请交警大队的警官队小交警进行军训。小交警队员们跟随教官学习了大量交通安全常识、交通法规和标准的交警指挥手势等。

4、每位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办两份以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为主的《小交警报》手抄报,进一步深化了安全教育的防范意识。2005年学校还以“小手拉大手”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模式,组织 “家庭一带二”手抄报比赛。此次“家庭一带二”活动在宣传了新的《交通法》的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许多家长比赛过后感慨地说:“通过帮助孩子参加这次竞赛,我们也了解了新的《交通法》,受益真是不浅”。

4、定期组织师生到小交警活动室观看《关爱生命、安全出行》等系列片,真实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们体验到了生命的宝贵,学会了珍爱生命。观看后,在4-6年级的学生中组织安全教育征文竞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

5、积极参加交通安全社会实践宣传活动。

我校的小交警积极学习“三让”知识,他们在学校,是活的宣传牌,积极参与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展示活动和校内秩序的维护。在校外,他们定期走上社会做治安宣传。

近两年来,我校的小交警们跟随交警大队的叔叔们参加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治安处罚管理条例》、《交通三让宣传》等宣传活动,向行人发放“致机动车驾驶员一封信”等宣传材料,受到了群众评价。

6、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举办了《心理健康小报》展等。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7、“小手拉大手”,安全你我他

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在学生中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安全你我他”活动,鼓励学生将交通安全教育带给父母,带给邻居,与他们共同学习交通法规,真正将交通安全教育延伸到了家庭。少先队大队部在组织3——6年级学生学习新《交通法规》之后,又组织了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 “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来影响家长的交通守法意识,提高成人的素质。

四、强化措施,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1、学校与共建单位交警大队签订共建协议,实行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制度,定期进行小交警指导、培训活动。

2、学校在三个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安全岗。每天上学、放学时由两名教师协助交警队工作人员在路口值勤,指挥学生安全过马路,处理突发事件,保证了学生过路安全,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赞誉。

3、监督责任人充分发挥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坚持进行定期更换交通安全知识的制度。

4、严格实行小交警军训制度,人人都会交警指挥手势。学习使用小交警韵律操。小交警执勤生在校园内指挥课间秩序,保障学生课间行走安全。上学、放学时在大门口等位置协助教师指挥交通,即规范了学生纪律,又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6、成立交通安全小组,建立安全联络网。使班主任及时了解本班学生交通安全信息,密切了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交通安全的联系。

总之,我们桃园路小学将进一步发挥“依 法治校示范学校”“小交警学校”的优势,结合创建“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工作,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山东省胶南市桃园路小学

2006年9月

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王爱华 副组长:张为明

组 员:王晓霞 王玉先 张 健 尹相才

安全教育辅导教师 校外辅导员、各班级班主任

安全教育工作成员

7.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申报报告 篇七

明光市女山湖中心小学

根据滁震[2013]35号、皖震发[2008]258号《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为了加强我校防震减灾示范校的建设,充分吸取5.12四川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地震、8.3云南鲁甸地震血的经验教训,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市、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县地震局、教育局、科技局、科协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师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此我校申报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现就申报工作做具体的汇报:

一、学校办学基本情况

明光市女山湖中心小学占地面积33200万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31名,专任教师66人学历全部达标;高级职务教师1名,中级职务教师38名;明光市级骨干教师3人,滁州市级骨干教师2人。我校近年来,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学生毕业率为100%,均达到“普九”要求。

学校按照“抓质量,抓规范,抓特色”的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育未来需要的人才”的办学宗旨,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2007-2014年以来,我校先后被命名为“明光市绿色学校”、“明光市办学水平优秀学校”、“ 明光市文明单位”、“滁州市手球特色学校”、“滁州市示范小学”、“滁州市二类园”、“滁州市红旗大队”、“ 滁州市绿色学校”、“安徽省少儿手球训练基地”、“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体育专项特色学校”、“中国·上海同洲联盟手球训练基地”、“中国手球协会手球传统学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学校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主要做法

我校对实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高度重视,以省、市两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考核标准”为标准,不断努力,使得创建工作不

断深入。去年底,市地震局、教育局联合启动“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后,我校根据自身科普特色的实际情况,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进行责任分解,形成了校长决策,分管牵头,组织实施,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落实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机制,制定了方案,使得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宣传先导,课堂普及,打造阵地,凸显活动”的创建思路,不断实施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广泛宣传营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

2011年我校启动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首选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了“五会”,即行政办公会、年级组长会、教师会、全体班主任会、校会,通过这五个会议进行各个层面的宣传动员。二是利用校园载体宣传。即:利用校园广播、悬挂横幅、宣传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平台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比如:今年3月份出了一期《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5月份在“5.12”活动期间分别出了一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的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进行了防震减灾宣传,通过这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拓宽基地。

我校虽是镇中心小学,但由于学校无额外收入,仅靠财政拨付资金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进行。但学校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一方面尽量压缩其它方面的开支,另一方面积极向教育局电教馆申请改建项目,确保科技活动的正常开展。几年来,学校筹措资金20余万元,为科技教育活动提供了场所。一是投资2万余元,对图书室进行改造更新,藏书量近2万册,其中科技含量的书籍达21%以上;二是投资1万余元建起了一个可容纳60人就座的阅览室,阅览室里学校每年订有10多种科普杂志和有关报纸;三是投资2万余元建起了舞蹈室,铺设了木地板,安装了壁镜,为学生练习舞蹈提供了场所;四是投资2万余元建起了科技实验室和手工制作室。这不仅为学生开辟了广阔 的活动空间,提供了较丰富的科技活动素材,还保证了科技活动及其它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五是投资10余万元建起了电教室,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保证。

(三)强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真谛。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注意发挥课堂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让学生受到深入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这方面我们安排了“四种”课堂,一是专门安排老师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两节,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二是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下雨天学校大课间活动不能进行,我们就利用学校电视网组织学生在班级观看科普教育片,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受教育。三是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两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班会课,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实施。四是每年安排不少于两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课,比如,我校就邀请了市科协及地震局领导给我校学生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四种”课堂,使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得到普及和深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有效平台。

为了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够实施,我们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教育,取得一定效果。在校内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教育平台。虽然我校教育用房紧张和教育经费短缺,我们还是挤出教学用房和经费,建设了一个宣传内容比较全面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室,专门用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对学生开放,对社会开放。这一平台建设标志着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入了正常化,我们将在这一平台上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做的更好。我们还利用利用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多次与镇文化站联系,先后将《远离毒品》、《普法知识》、《预防爱滋病》及《交通违章及后果》等图片展请进校园。

(五)坚持开展活动,提升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活动的开展,注重让学生有实践体验,通过实践和体验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能力。我们在创建过程中主要开展五项相关综合活动:

1、九月初进行《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宣传活动。安排了四项内容,即: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防震减灾法》宣传主题班会;班级防震减灾专题黑板报。使得《防震减灾法》家喻户晓。

2、三月份集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主题教育,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我校将围绕主题及有关安全 的热点问题,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集中开展一个月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 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

3、“5.1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践周活动。安排了十项活动。即:防震减灾社区宣传活动;防震减灾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校园宣传展活动;防震减灾主题班会;防震减灾宣传到家庭;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专家报告会;防震减灾校园宣传栏;防震减灾心得评比活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有比较好的效果。

4、“9.18” 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每年9月18日学校都举行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切实增强我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国防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应急避险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

5、“11.9”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每年11月9日全校师生参加了安全疏散演练,演练后进行了点评,演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深刻反思我们整个创建工作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防震减灾科普校本课程”还未形成。虽然安排了老师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学,但还未形成系统,急待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校本课程建设。

2、防震减灾科普室开展活动还不够正常。主要原因是科普室刚

建成不久,需要尽快地发挥其作用,利用其功能开展活动。

3、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动手方面的设施未建设,使得教育缺乏直观性和说服力,影响教育效果。

四、几点认识与思考

1、“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学校科普特色联系起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对学校科普特色的丰富,是把科普特色引向深入的重要平台,是科普特色的必然要求。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科普特色。

2、“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联系起来。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提到生命的高度,纳入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地位才会凸显,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才会为师生和学生家长重视。

3、“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设施要和学校整体建设联系起来。学校应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场所和活动场所纳入学校教育规划,尤其是防震减灾实践活动设施建设要更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全面实施,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今后,我们将以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评价指标》为依据,规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在宣传、课程、阵地、活动上落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使之规范化,常规化,为争创一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而努力工作。

明光市女山湖中心小学

上一篇:家庭助廉心得体会下一篇:关于燕子的谚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