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2024-10-07

好的家庭教育方法(精选15篇)

1.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篇一

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的作用

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护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的童心,用孩子们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误区,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生.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的好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我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七点:

一要对学生严慈并济。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

二要严而有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都要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严格、严厉的要求,又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

三要严而有度。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由于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完全相同。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教师要区分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

四要严而有方。伊索寓言说: “温和与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这样那样要求学生,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痛”,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五要严而有恒。恒就是要坚持长久。对学生的严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六要严中求细。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奇曾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眼、嘴、额的动作中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细”就是不放过所能了解和察觉到的任何问题。教师要尽力抽出时间多听,多问,多看,多想,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善于从细节处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引导和规范,防患于未然。“细”本身就是爱。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人才,就要对他们倾注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这种爱和情就是关心、体贴、帮助加严格要求,这种情和爱既深刻又博大。慈母对孩子之所以无私,是因为有血缘关系。教师对学生付以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那就是一种更加崇高而伟大的爱,它强烈地感化着青少年一代,使他们感悟人生,走向社会。

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严中有度,乐中有趣,在学习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篇二

一.咀嚼式阅读

阅读作品, 扫清阅读障碍是第一步。在借助工具书将“扫描”出来的生字、难词识形、正音、解意的基础上进行咀嚼式阅读。阅读中的咀嚼, 就是以调动激活原有的知识积累为出发点, 把读物内容融会贯通的过程。我们可采取默读或微声朗读等方式, 调动各种感官去耐心地阅读作品, 细心地咀嚼作品, 用心地感知作品, 真心地体会作品。

1、“嚼”出文眼。

文章中总括性的词或句就是文眼。找到它, 就把握住了内容的主旨。如《黄河颂》中一个“望”字, 统领全篇, 展现了黄河伟大的英雄气魄。

2、“嚼”清文脉。

在阅读过程中, 要弄清词与词, 句与句, 段与段之间的结构特点, 意义关系, 表达形式和作用, 使文章的脉络从客观上得到把握, 又从微观上得到理解。如《最后一课》就是通过小弗朗士的行踪把几个相互关联都又彼此分离的场面组接在一起, 贯穿了故事情节。

3、“嚼”出内蕴。内容含蓄的作品就需要我们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地去体会, 尤其是对重点词、句。如《最后一课》中, “又出什么事啦”的一个“又”字, 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战乱频频, 变故迭起, 人心惶惶的情形, 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二.回味式阅读

咀嚼后的回味, 是阅读的“反刍”即再消耗, 再追忆的过程。回味式阅读, 既能总览全文,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又能进行艺术玩味, 感受其文学意蕴, 提高文化素养。在阅读过程中, 要把作品中的内容及情感变成有声语言艺术地体现出来。

1、角色回味再味。阅读中, 要努力使自己进入状态, 进入角色, 可以虚拟情境, 摹拟人物情态, 在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靠近角色。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各位文学巨匠依次登场, 福楼拜的博学热情, 屠格涅夫的激情狂热, 都德的健谈活跃, 左拉的温和寡言, 都可以通过对其语言的回味, 较准确地把握角色特点, 更好地理解作品。

2、意境回味体验。

进入意境, 感受氛围, 是阅读回味的又一重要环节。如《邓稼先》一文中引用的《吊古战场文》, 把茫茫戈壁蓬断草枯, 荒芜凄凉的景象表现得如在眼前, 同时也让读者对主人公邓稼先又增添了一份敬意。

3、感情回味重现。

在阅读过程中, 不要紧闭心窗, 要把情感的闸门开启, 让蕴涵在文章中感情的潮水通过读者的有声语言奔涌出来。如读到《社戏》中结末一句“真的, 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我们会受作品中的这种怅然若失的情愫的强烈感染呢?因为这一句话伸出她的纤巧的手指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使我们可想起自己永远失落了的童年, 从而搅动我们心灵深层的积淀, 引起“心弦的共振”。

三.比较式阅读

比较式阅读是指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比较的思维过程而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 即在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透过文字看到字里行间的潜台词、领会作者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 对不同读物求同辨异。“求同”就是寻找其内在的规律和联系;“辨异”就是通过比较彰显文章个性。

比较阅读的范围可大可小。微观比较可以品味字词语句, 宏观比较则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某个专题作综合比较。不过, 这其中寻求切入点是很重要的一环。首先, 可从内容入手。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新教材都是按照“主题一致”的标准来组织单元的。如每个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有相同或相似的主题, 七年级下册课文第一单元, 成长;第二单元, 爱国;第三单元, 名人;第四单元, 艺术;第五单元, 探险;第六单元, 动物。这是求同。然后同中求异。同时, 从作品创作的时间和地域方面也可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纵向比较既古今比较, 渊源比较, 比较的对象主要是不同时期的事物。横向比较即中外比较, 国别比较。

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综合运用以上几种阅读方法, 以提高阅读质量, 彰显阅读个性。

谢红伦, 唐红梅, 教师, 现居湖北枣阳。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给他们好的阅读方法必不可少, 只有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善于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 才有可能提高阅读效率。

3.好的教育 必须先有好的教育人 篇三

教师的培养,单靠一些远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或对外交流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南铁一园在积极建设园本课程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教师的不同发展期望和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需要,以园本课程内容为导向,努力拓展利用园本资源,采用多元化的研训方式,加强幼儿园教师素质、专业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一、开展各种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建设

习近平曾说,好的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为了加强师德建设,南铁一园通过培训研讨、自学、演讲、座谈、志愿者活动的等形式,加强幼儿教师的师德培养,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个人道德以及个人自律等综合素质。如,组织教师观看《正风肃纪在江西》等专题节目,定期地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报》等内容,并开展学习座谈会等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我爱这一行”教师职业道德演讲比赛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爱心募捐活动。

同时,幼儿园以读书丰富校园文化, 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鼓励教师多读书,并每年组织读书演讲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期读一本以上的幼教专着,促进教师养成自觉读书学习以及“读书-学习-反思”的行为习惯。

二、围绕园本课程特色——“建心课程”,开展专业培训,强化教师专业能力

1.在园本培训中强化专业优势。要使特色课程培训发挥作用,必须有一套完整、系统的培训体系。幼儿园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以及“如何来培养教师”着手,结合园本特色课程制订了个性化培训菜单,引导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特长、爱好等,有目的地选择1—2项特色培训内容。

具体来说,幼儿园的师资培训小组从发展背景、动作技能、课程实施等方面对特色课程进行了梳理,帮助教师更清楚地了解体育、舞蹈、音乐、绘画等特色课程的发展历程,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认知,这样的培训方式既不会加重教师的负担,又能让每位教师在培训中有的放矢,不断强化自身原有的专业优势,为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2.在特色培训中加强技能。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幼儿园开展了简笔画技能培训、钢琴技能培训、歌唱技能培训等。同时,园领导还利用科研时间与教师反复探讨体育游戏活动的技能和方法,提升教师的体育游戏活动的技能和方法。

另外,幼兒园还充分挖掘家长资源,邀请体育、文艺特长的家长,不定期来园举办活动,围绕特色课程开展培训,与教师交流书画和音乐体育,共同提高能力,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动,让教师感受到运动、艺术的无穷魅力,并在面对面的学习与交流中提升了专业技能。

3.在活动观摩中提升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了深化特色课程的实施,拓宽教师的视野,增长教师的视野,增长教师的见识,幼儿园经常组织教师走出幼儿园,到姐妹幼儿园参观,到美术馆、到红谷滩、到野外、感受新鲜气息,让教师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同时,教师拓展了视野的同时,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通过师徒结对、一教三研等形式,加强教师教育教学以及教研能力的提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幼儿园以年级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让教研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另外,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一课三研”活动,形成“课、思、研”为一体的教学研讨模式,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为了快速培养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幼儿园除了开展“一课三研”活动,还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师傅每学期上一堂示范课,并指导徒弟上好一堂公开课,一方面增强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师徒共同成长。

4.好的学习方法 篇四

1.制定一张时间表。在我的时间表中,每天要花11个小时用来学习。这是成功的第一步。(我正在学习,我对我所学的东西十分感兴趣,所以我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在学习上;当然你的学习时间可能要比11小时少。这只是因为我愿意致力于学术研究并且希望实现我的梦想。我来自贫苦人家,我知道如果我不努力,我就无法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得到一个教职后,我得以可以继续学业,不用花家里一分钱。同时我还享受政府奖学金和参加特训项目以及访问机会,这一切使我充满动力。当然,我同时也享受天才奖学金。

2.在学习一个科目时,人通常能保持四十分钟的注意力,最多一个小时。所以每40分钟和一个小时就换个科目来学习。逐渐地,你可以把这段连续学习同一科目的时间逐渐扩大到两个小时。我就是这样做的。

3.在制定你每天的时间表时,在温习过前一天所学内容后,每天时间表的第一项应该是学习新知。书中之后的章节大都会与前面的章节有联系。每天开始的时候学习新的知识会让你充满希望和动力。

4.不要连着学习在一个科目或单元(这句话实在是…不通顺,改为:「不要再结束一个科目或单元的学习之后马上开始另一个。」),休息五到十分钟。在这段时间里面,吃点巧克力,水果或者维生素。从久坐的姿势中站起来,出去看看自然,在自然中冥想,静下心来感受自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就像你在开始下一个程序之前,在桌面上右键然后刷新一下一样,短暂的休息可以帮你「刷新」你的状态。

5.一个科目每天都要看三次。按照每科三轮时间每轮间隔排开的方式设计时间表。

6.第一轮学习时做笔记,然后在第二轮及以后的学习中复述你的笔记。做笔记不能仅仅是照抄课本原文。

7.最多每两周,你就需要重新为所学习的科目安排时间。或者每周自测一下,然后根据测试结果重新安排时间。

8.在时间表中插入几次自测。

9.在时间表的最后安排一些时间用来复习,温故今天学过的科目。

10.第二天,从复习昨天学过内容开始。但是不要在学习开始的时候做自测。慢慢从易到难地安排任务。

11.对科目的重要程度和难易度做个数据总结,再对各科目合理划分时间。例如将每门科目难度拟定在 40% 到 60% 之间等。

5.谁有好的戒烟方法 篇五

列缺,古时指雷鸣电闪,针灸常用验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功效疏风通络、宣肺平喘。主治咳嗽、气喘、咽喉干痛、偏头痛、颈项强痛。列缺穴能够抑制烟瘾,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治疗吸烟引起的不适。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有搭配的穴位组合。百会、印堂、内关三穴具有宁心安神作用,能够控制戒烟后出现的症状,如疲倦易怒、精神不集中、头痛、头晕等,不仅解决了戒烟出现的痛苦,而且还解决了吸烟者在心理上对烟草的依赖。

百会穴

百会的位置在巅顶之上。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之交点处。功效平肝熄风、安神醒脑、开窍明目、升提阳气。主治头晕、头痛、健忘、失眠。

合谷穴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或当拇指、食指并拢时肌肉最高处。功效疏散风邪、开关通窍、清泄肺气、和胃通肠。主治头痛、咽干舌燥、便秘、易饥。合谷穴能够改变人的味觉,使吸烟者发现吸烟无烟味,有烟苦和口苦感,不想再吸烟,从而阻断了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性,达到了戒烟的目的。

内关穴

在前臂屈侧,腕横纹上2寸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功效宁心安神、和胃宽胸、降逆止呕。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胸痛、恶心欲呕、烦躁失眠。

足三里

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功效调理脾胃、和肠消滞、清热化湿、降逆利气、扶正培元。主治胃痛、恶心呕吐、便秘、泄泻、神疲倦怠。足三里既可健脾胃、化痰浊而止咳平喘,又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能消除因长期吸烟而致的胸闷憋气、咳嗽气喘、咽干咽痒等症。

印堂穴

6.学习成绩好的方法 篇六

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兴趣都不一样,有的显示出某方面的禀赋早一些,有的可能晚一些。家长不必整天盯着别人家的孩子,看人家看什么学什么,然后回家就逼自己的孩子。

让孩子疯玩

孩子疯玩和提高他们学习成绩有啥关系呢?有,看你怎么引导。自由地在室外玩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平衡、风险管理、计划、以及协调等等。这些能力其实都和项目执行有直接关系。和你的孩子一起去疯玩,和他一起指定计划、制定预算、评估风险、快乐执行。

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比只提供物质条件更重要

即使父母给孩子提供再丰富、便利的物质条件,但若父母疏于陪伴,尤其是在孩子学龄初期(小学1、2年纪)未能帮孩子建立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将普遍低于拥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

让孩子独立写作业,除非他开口请你帮忙

陪伴孩子写作业到底有没有必要?我的建议是,有必要,但有技巧。最好是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可以同时拿一份报纸,或者一本书,坐在孩子旁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候,再过来辅导孩子。

给孩子的大脑补充营养

7.好的教育一定要“以孩子为中心” 篇七

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先说芬兰的育儿休假制度。芬兰女性如果有孕在身, 在预产期到来的前50天就可以请产假了, 到前30天的时候则必须回家休产假。婴儿父亲可以享受“爸爸月”的产假, 母亲除了158天的全职育婴亲职假之外, 还可以申请全职育儿假等, 一直照顾孩子到其年满3岁为止。

芬兰的产假制度, 让父母可以在孩子成长的最初几年里, 腾出时间和精力专心陪同和养育孩子, 在和孩子充分接触沟通的过程中体悟孩子的成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们一直说,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芬兰的制度设计就是能让家长在孩子成长最关键的时期, 充分尽到自己的责任。

再看芬兰学校体育课后的情况。每逢上体育课的日子, 芬兰学生都会带浴巾和换洗衣物到学校。孩子们做完运动后, 学校会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沐浴、更衣, 不会让他们穿着充满汗味的衣服上其他的课。

“以人为本”的理念, 真正落实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进行设计, 保证“以孩子为本”观念的落地;需要形成社会性的文化环境, 每个成员都能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学校进一步审视自己的办学行为, 给学生创设安全无忧的教育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教育引导。

按“差点理论”培养孩子

“差点理论”是芬兰的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可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的教育观念。这一理论认为, “条条大路通罗马”, 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人生理想, 但因为禀赋、个性等的差异, 他们会选择不同的路径、不同的速度迈向这个目标。教育的目的是要认可这种发展阶段上存在的差异, 为孩子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

芬兰的教育工作者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 不是要让孩子受到挫折后知难而退, 而是协助、鼓励他们找出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走向成功。学习必须靠时间, 而不是靠压力。唯有经过适当吸收和积累, 学生才能学到应该要学的。这样的做法可以大大降低孩子们厌学情绪的产生几率。

芬兰教育对教师进行的测试有严格的控制。他们反对给全体学生设置相同的学习路径和目标, 然后用统一的测试手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成人为他们预设的目标。因为短短几年学校学习的“成功”, 并不能代表未来人生的走向。

面对学习速度、发展潜质存在差异的学生, 芬兰的教育工作者在为他们出考题的时候, 会给学生准备三份考题, 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依照自己现阶段的学习程度, 去评估学习的结果, 而且不让学生知道考题是有差别的。这样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措施, 使得孩子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且越来越有自信心。

确保“活在当下”的基本权利

孩子求学期间, 学习当然是很重要的内容, 但绝不是生活的全部。北欧的教育允许孩子拥有很多闲暇时间, 发呆、看闲书、玩电游、化妆打扮等, 都被视为青少年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如果孩子们在成长中享受不到乐趣, 不能够“活在当下”, 很有可能受到心灵的创伤。

芬兰的教师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有很宽容的心态, “这正是生命中最漂亮的一个乐章!人生的成长, 就是这么回事;而青春, 不就只有这么一次吗?”正是基于这种心态, 他们会鼓励青春期的孩子们探索属于自己的特色:一方面随兴、自在地观察周围的潮流与变化, 一方面尝试着寻找适合自我风格的服饰。

不光教师认识如此, 家长也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青春期里碰到的问题。很多时候, 大人并不比孩子做得更好。陈之华就是如此, 她至今仍不擅长修剪眉毛, 只会傻傻地用小刀慢慢剃, 虽然她的女儿把“秘诀”教给了她, 但操作起来始终不够专业。

当下的智育至上的学校教育, 使得孩子们很难有机会真正“活在当下”, 很难有机会体认生命里最重要的时光, 很难有机会发挥艺术和体能潜质。孩子们学习之外的生活权利, 需要我们共同来确保。

8.解决问题须有好的方法论 篇八

看似波平如镜的表象,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种类的问题,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很少有人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固定程序。那些广受业界尊崇的商业巨鳄,那些为大项目呕心沥血的商业精英,似乎也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他们典型的回答是:“问题出现了,我们就讨论一下。感觉对了,就继续进行。”

实际上,解决问题有更好的方法,首先必须改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要想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你必须集中精力在解决问题的程序上而不是问题本身。一旦清楚了完善且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程序,你就会对自己每次作出的选择充满信心。当企业家们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起事来就会事半功倍。

人的问题和钱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问题的类型,究竟是关于人还是关于钱。问题其实只有两种:即人的问题和钱的问题。你可能难以接受,一定会说实际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得多。实际上,只不过有时需要同时运用这两种问题的解决技巧。一旦将两者混为一谈,你就会遇到麻烦。

托马斯在新泽西有一家由60个连锁店组成的汉堡零售公司。高中毕业后,他从叔叔那儿借了1000美元辛辛苦苦地创下了这家公司。开始的3年里,他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8小时,直到请得起人为止。

问题出在托马斯的第一位员工身上,这个家伙是他一手栽培起来的。托马斯把他从街上的售货摊带进了办公室,他现在已是公司的执行副总裁,住着公寓,开着奔驰。

有一天,他突然对托马斯说要辞职。当时,托马斯并没搞清状况,他问对方,如果加薪是否愿意留下来。对方虽然同意,但却要求每年加薪5万美元。这种要求近乎敲诈。

这个例子中,托马斯遇到的是人的问题,而不是钱的问题。假如他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就会平静下来,协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会平心静气地想:“当然,每年5万块钱可以把事情搞定,但应该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一定是因为其他事而想跳槽,我们需要好好谈谈,给他戴戴高帽,然后把这个问题解决,可能只要给他1万美元和一辆新车就足够了。”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佩妮25岁的儿子在深夜里还狂欢饮酒,大声囔囔,令她十分恼怒。她曾经试着定一些家规,但根本不起作用。后来,她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儿子赶出这个家,让他独自去闯荡。但他是她唯一的儿子,又不想彻底断绝关系。

佩妮看似遇到了人的问题,其实是钱的问题。我问她,假如她每月花800块钱在外面租一个公寓给儿子住,情况会怎样?她这样对我说:“那一切就都解决了。”当我给她指出问题症结时,她意识到原来她面对的不是人的问题,而是钱的问题。

你可能会想:“人是如此的肤浅,总是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才不要以收买他人的方式过完一生。”不错,你说对了。但若想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就必须准确分析问题类型,千万不要将人的问题与钱的问题混为一谈。

必须开口询问

生意场上,知己知彼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你该多快采取行动。如果你独享一项基因工程药物的专利,那么你可能有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来解决问题,有充分的时间为即将采取的行动作准备。但在IT行业,往往几天时间内就必须作决定。

在计算机行业,你可能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作决定。英特尔公司是第一家制造256K电脑芯片的公司。早在其他还在销售16K芯片,并且坚信下一代产品只能是64K芯片时,英特尔就已经在销售256K芯片了。它只比竞争对手快了1个星期,结果这1个星期却给这家公司带来了1.3亿美元的利润。

因此,了解对手是关键。但如何获取对手的相关信息呢?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询问。除非触犯行业规则,否则不妨拿起电话直接询问。他们可能不回答你,但精明的提问者知道,提问并非只是希望得到对方的答复。因为通过研究人们对问题的反应,你可以了解到许多信息。

我曾经受邀在一家大型包装公司举办的年会晚宴上作演讲。晚宴时,我被安排坐在公司总经理与他们最大的客户——一家《财富》100强之一企业的副总中间。其间,我问坐在我左边的公司总经理:“你们公司的生意占他们公司业务多少份额?” 总经理回答说:“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不想把所有的包装生意全部交给一家公司。”

几分钟后,我又问右边的那位副总:“你给了这家公司几成包装业务?”令我惊讶的是,他回答说:“27.8%。”于是我说:“我喜欢你们的分散业务。”他回答道:“不过,我们最近进行了调整。如果现在有哪位供应商愿意合作,我们将把所有的业务都交给他们。”

这是坐在我左侧的总经理渴望获得且可能获知的信息。因为他认定那位副总不会透露,所以就没有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你确信对方不会回答,也一定要开口提问。

抓住问题的核心

对于如何处理本行业的问题,企业领导人经常滥加假设。我曾经在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担任总裁。同事们告诉我,做这一行业合同违约率高达20%,也就意味着只有80%的合同会如约履行。损失的20%,或者因为买方资金不足,或者因为卖方也违约了,或者产权地段出了问题等,这就意味着公司每年将会因此遭受超过1亿美元的损失。

有人告诫我,“做这一行就是这样,你无法改变。”事实上,我们仍大有可为。关键在于你能牢牢地抓住解决问题的初衷。

先来看看你能否解决以下这个问题:画一条穿过纽约、达拉斯和旧金山的直线。你的脑海里就自动跳出一幅美国地图:纽约在东边,达拉斯在南边,旧金山则在遥远的西面。然后,你会不假思索地说:“画一条穿过三者的直线,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假若我为这个问题增设一个附加条件,那它就会迎刃而解。画一条直线,按如下顺序穿过三座城市:首先是纽约,然后是旧金山,最后是达拉斯。如此一来,问题就变得十分简单,你也立刻意识到,你所需做的只不过是绕着地球仪画一条直线而已。

在这个问题上,我再举一个旧金山湾区地铁的例子。规划人员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旧金山湾区的交通问题。可在设计地铁的过程中,他们开始醉心于设计一个技术上臻于完美的地铁系统,以致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按照最初的规划,地铁的长度是198公里,需要投入7.22亿美元。可最终他们投入16亿美元修建了一条长为1.6公里的铁道。运营成本是预期成本的465%,而且几乎没有人愿意搭乘这些技术完美得难以想象的地铁。

加利福尼亚中央山谷也曾因为类似问题而重蹈覆辙。政府计划投资35亿美修建一条连接贝克尔斯菲市和弗雷斯诺市的高速铁路,南北距离长达160公里。我在贝克尔斯菲市熬过3年半的时光。那里夏天午夜温度高达43摄氏度,冬天则弥漫着令人窒息的雾霭,因此我非常理解人们急于逃离贝克尔斯市的心情。当然,也没有人愿意乘坐高速火车去弗雷斯诺。因为他们更愿意开着自己的皮卡车,听着乡村音乐歌手的歌曲去那里。

9.好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篇九

上课的时候要做好笔记,要学习做笔记!所谓的笔记并不是我们把老师说的话要一字不差的记下来,而是把握好重点,记下关键词,有利于自己理解和复习

要利用好改错本!所谓的改错本就是要将自己平时在练习中做错的题然后重新整理一遍,找出自己做错的原因。并标明此题考察的知识点。

学习要学以致用,要多动手,多动手、多动脑、多思考、的多观察,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10.何为好的教育 篇十

随着女儿长大,我遇到越来越复杂的问题:要不要买学区房,要不要报兴趣班,要不要对她日常的某些行为进行鼓励或阻止……似乎在许多时候,我的教育方法都会指向一个出发点——我希望孩子通过教育成為怎样的人。

在寻求答案时,我常常看身边朋友成长的经历,有时他们的经历和结果会给我一些启示。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画家高老师,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就和我有很大差别。我们许多人到三十岁了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擅长什么,而他三岁时就向父母说:“我要画画。”高老师的父母非常果敢,当时就支持他学画,于是他走了一条非同寻常的专业学画之路,经过三十年的训练,现在他已在业界获得了一定成就。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都很快乐。

而像我这样的大多数人呢?我们从小接受基础教育,到高中毕业时,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大学毕业时,不知道该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后,不知道该如何做职业规划。许多人过了三十年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该走向何处——为何学习,为何工作,不明白动机,也不清楚目标,十分痛苦。

如今,问题一样发生在我们的后代身上——当我看到身边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各类兴趣班时,我也在问自己:我的孩子,会和我当年一样吗?她会在学了这么多东西之后,到三十岁还不知道该做什么吗?那样的她,会真正快乐吗?

当我们环顾四周的教育环境时,不难发现,社会“一边倒”地鼓吹精英教育为唯一成功的教育。人们普遍认为,孩子上名校、获得高学历、走向精英阶层就是成功的标志。于是孩子从生下来开始,家长们就不顾一切地把他们推向千万人挤破头的成功大道,却忘了在出发之始问一问上路的人:“孩子,你想成为路尽头那样的人吗?”

当我为高老师的教育经历惊诧时,我诧异的是他的父母敢于让他在上路前就做出选择。如果换作一般的家长,一定会认为学画是不正经的,应该把时间用在功课上,而放弃兴趣爱好的投入。

然而家长们都忘了,最后真正成就人生的,并不是语数外的分数,并不是世俗对名利财富的认可,而是一个人有没有达到自我认同的目标——即他所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有没有做到。那才是本质的快乐。至于获得多少名利与财富,你早就明白了,这不是属于快乐唯一正确的答案。

我羡慕高老师那样有自我的人生。一些平凡而幸福的匠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不受世俗干扰,不为通向成功之径而放弃自我,那才是我希望自己孩子真正能成为的人——她有自己的目标,她有自己的快乐。

精英教育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吗?必然不是。人生的可能性有千种万种。

作为一个母亲,我能做的,是把教育化为鼓励孩子的魔力,而非阻碍她快乐的魔障。

11.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篇十一

一人独守一所学校,就要求教师是 “多面手”,既是校长、教师也要是炊事员, 既要会教书也要会管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教师不仅要能吃苦,善于学习,还须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因此,我努力钻研,独创复式教学法,教学点也被评为精品学校、远程教学先进单位。

我的复式教学法,主要强调与时俱进。 比如,从自制小黑板到可转动的三棱小黑板,从磁性小黑板到光盘,再到电脑、移动硬盘,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我总结出的“五环三步”教学模式, 既利用了复式教学法的优点,即“超前、反刍”效应,又结合了复式教学的“动静”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规律, 效果很明显。

12.读书有什么好的方法 篇十二

摄取灵魂法

著名数学家、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与青少年学生谈读书问题,他写道:

“读书,第一遍可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体会。我小时候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聊斋》我最喜欢,不知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我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了理解。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书一下子全部读懂不容易。我一般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末一遍,题目也全部做完。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一部书也不是一定要完全读通、读熟;即使全部读通了,读熟了,以后不用也会忘记的。

但这样做可以训练读书的方法,精读的方法,学习,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苏先生这一段话,谈及了读书的规律、精读的方法、读通的标准等问题,这些对我们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苏先生在这一段话里还提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那就是:读书要“学习、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我们通常讲的要将一本书读好,吸取它的精华,是指好的语言、新的知识、正确新颖的观点等等,而苏步青先生则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学习掌握“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这就不只是要吸收书的某一个局部的营养,而是要摄取书的灵魂。一本书也和一个人一样,它的躯体的各个部份是具体的,直观的(体

内部份要通过解剖),而灵魂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要摄取它的灵魂,就要细细地琢磨、体味。

读完一本书,不仅掌握了它的内容,而且连它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也学到了,那么读书人的收获可真是不可估量的。

读书

相互渗透法

南京大学校长王亚南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可是在他的书架上和案头上,却经常摆着许多如《莎士比亚戏剧选集》一类的外国古典文学名著。

王老先生为何有如此“雅兴”?有一次,他对一位研究哲学的朋友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 借用你们搞哲学的一句行话,叫‘相互渗透’。我喜欢看外国小说,正是为了搞文科的‘相互渗透’呀!”为什么要搞相互渗透呢?王亚南举出马克思的例子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说:

“《资本论》是一座庞大的知识宝库,不仅有经济学理论,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历史和文学的知识呢。马克思对古希腊神话及后来莎士比亚等人的著作非常熟悉,他准确自如地引用其中的典故来表述自己的经济学观点,把非常枯燥的经济问题谈得别有兴味。而且通过小说所描绘的内容,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如果对追杀恶魔的西波亚斯或被人骂为水獭的瞿克莱夫人一无所知,连臭名远扬的夏洛克也不知是何许人也,要想完全啃动《资本论》是比较困难的。”

各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仅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而且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也相互渗透。随着现代科学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相互渗透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现在出现的许多边缘科学就是有力的证明。如果“闭关锁国”、“坐井观天”式地固守在自己研究学科的领地内,不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这个学问是做不好的;只有随时了解、掌握其它学科的新信息、新动向,不断学习、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才有可能在本专业研究出创造性的成果。

单打一法

“单打一”,本是中国的一句俗话,意思是说做事情一次只专门做一件,不旁及其他的问题。有人用“单打一”的方法读书,竟也有特殊的功效。

著名科学家陈念贻就是这样读书的。他年轻时为了报考大学,决定突击自修英文。这个主攻目标确定之后,他就将房间里其他的书籍都封存起来,只剩下英文书一种。整天手不释卷,捧着英文书啃读,使自己完全进入英文的“境界”中,不受其他任何书的干扰。第一天,他只记住了8 个单词,到第二天早晨复习时发现已忘掉了3 个。第二天仍然没

有记住几个。但陈念贻毫不气馁,继续埋头攻读,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开始掌握了英文记忆的规律,一天就能记住20 多个单词了。一个月后每天能记50 余个,两个月后就已掌握了四、五千个单词,基本能阅读英文版的《读者文摘》了。

陈念贻不仅只是单打一地读英文书,而且“单打一”中还有小“单打一”呢!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后,他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专攻英文语法和英文写作练习。接着,又专门用一段时间强行背诵了500 句英语范文。结果,他总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把英文攻下来了,并能用英文写出很漂亮的文章。

此后,陈念贻又用这种“单打一”的方法,攻下了德、法、日、俄四门外文,还攻克了代数关、三角关和解析几何关。真可谓:单刀直入锐不可挡,过关斩将连夺城池。

单打一读书法,实际上是借用兵法上“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原理,适用于某种应急性质的读书学习。

浇铸基础法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谈到如何学习数学的问题时说:

“几年来,我收到了一万多封信,有的同学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掌握,就急于去解《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界难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学好加减乘除的人可以学好微积分,一个没有学过复变函数的人能够证明1+1。学习数学想走捷径,想一步登天是根本行不通的。应该首先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记熟,记牢。例如π=3.1416,11×11=121,12×

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平时就该背熟,什么时候要用就能用得上,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景润的主要观点是说学数学首先要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对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定理、数据,该弄懂的要弄懂,该记住的要记住。对各种数量问题必须有明确的基本概念。他说:“譬如问你这个教室有多大?你只能回答有多少平方米,而不能答是多少亩,因为人们对室内面积一向是以平方米来计算的。同样,你不能问人家一公升有多重?这样提问是不科学的,因为一公升的空气、水、铁砂重量是迥然不同的。”

他还说,小学、初中、高中所讲述的数学知识(原理、数据等)是数学中的ABC,是最基本的知识。我们应该把小学、初中、高中学到的数学知识都加以巩固,不能学了代数就忘了四则运算,学了微积分就忘了三角几何,这样,碰到各种题目就能用最简捷的办法运算出来。例如,有道大家都很熟悉的算题:一百个和尚吃一个馒头,大和尚一个人吃三

个馒头,小和尚三个人吃一个馒头,问有多少大和尚和小和尚。这个问题可以用算术的方法,也可以用代数解联立方程的方法,能用最简便的方法算出来最好。

让我们记住陈景润的话吧!把数学基础打得牢固些,再牢固些;让它如同钢打铁铸一般,坚实无比。

红外摄影法

有一种红外摄影技术,能够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通过图像显示出来,科研部门将其用于科学研究,公安部门将其用于侦破工作,真够神奇的。

数学家杨乐的读书方法,在某种意义讲也是一种“红外摄影技术”。他是这样说的:

“严格的求实精神,还包含着锲而不舍的钻研态度。许多科学技术书籍和文献写得很严谨、精练,往往掩盖了其原始思想。如果只停留在形式上看懂,就很难掌握其实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过去我们在大学里学习时,对于数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或定理,在把它的含义和推理搞清楚以后,还要花更多的功夫去思考和设想

当年的数学家是如何从事研究的?他们当时是根据什么背景来建立这个概念或定理的?如果让我们去解决,我们将如何证明?证明思想是什么?如何具体来实现?定理的条件是否都必不可少?结论能否再加强?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思考,认识和理解就会不断加深,对这些内容也就真正掌握了。同时,培养了自己独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杨 乐主张读书不但要弄懂现成的概念或定理,而且要将数学家当年如何从事研究的情景“显示”出来,搞清楚他们当时是根据什么背景来建立这个概念或定理的。这就是说,我们读书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不光要懂得结论,还要了解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对书中的内容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才能领会深刻、记忆牢固。

食化法

在诸多的科学家的轶闻佳话中,有一个数学家张广厚“吃书”的故事。

说的是,一次张广厚从一本国外的数学期刊上,看到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他觉得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很有启发,就将此文搁在书桌上,潜心阅读。这篇文章虽然只有20 多页,他却翻来复去地读了半年多,由于翻动的次数多,书页白色的边角都被手指摩黑了。他的夫人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像吃书一样。”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广厚读书的特点。他发现一本重要的书籍,就抓住不放,将它“吃”下去,食而化之,吸取其全部的营养。

张广厚的这种“食化”读书法,其主要内涵就是精读深钻。正因为张广厚“吃书”得法,所以他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在函数值分布理论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应该看到,张广厚的“食化”读书法,不光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可贵的治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13.收缩毛孔好的方法 篇十三

柠檬汁缩小毛孔,可以在早晚洗脸的时候加入适量柠檬汁,这样不仅能够美白肌肤,还能够减少脸上的粉刺。

冷、热水交替洗脸

洗脸一般用温水,这有利于毛孔张开清晰干净,而如果你想要收缩毛孔的话,不妨在洗脸后用冷水或冰水敷一下脸。每天用冷热水交替洗脸不仅有利于毛孔的收缩还能保持皮肤的弹性哦,简单又实用。

西瓜皮敷面

西瓜皮的汁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果酸等护肤成分,用它来擦拭脸部不仅可以收缩毛孔,而且还能够美白和抑制油脂的分泌。把西瓜皮冰冻后效果更好!

冰冻敷面

用冰冻过的化妆水敷脸,首先,将适量的化妆水冰冻好,然后将压缩面膜纸浸泡在化妆水中,等压缩面膜纸充分吸收之后就可以敷在脸上了。如果你是油性肌肤的话可以选用一些含有少量酒精成分的化妆水哟,这样不仅能够缩小毛孔,还能够控油预防痘痘的滋生。

蛋清加橄榄油敷面

将蛋清打散,加入半个柠檬汁和一点点盐,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橄榄油再拌匀。将它放在冰箱里储存,一周涂抹1~2次,可以起到收缩毛孔、细致紧实肌肤的作用。

珍珠粉蛋清面膜

将适量的珍珠粉跟鸡蛋清一起均匀搅拌调成面膜,清洁好脸部肌肤之后就可以敷在脸上了。大约10分钟之后就可以用清水洗净。清洗完之后一定要记得涂上保湿乳哟坚持每星期做1-2次,对毛孔粗大的问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让我们的肌肤更加的细腻光滑。

蜂蜜鸡蛋面膜

14.好的课堂从头开始 篇十四

1. 历史情境复现的方法导入

如在将讲授《元朝的统治》一课时, 笔者设计如下的开头:“自唐末的三百年间, 国家分裂, 各个民族政权并立共存、征战不休。然而, 一直未能有哪个民族结束分裂一统天下。公元一二0六年, 金宋之间又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然而此时, 在金统治下的北方高原上, 另一个民族正举行盛大的集会。这个民族在此后短短七十年间, 东征西讨, 南征北战, 如狂风扫落叶般逐个消灭了周边的各个民族政权,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对全国进行统计的少数民族, 这是哪个民族呢?它为什么能迅速一统天下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段历史。

通过以上历史情境的复现, 针对学生的心理, 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 这样从一开始就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场景, 使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历史氛围感, 并造成悬念。由此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求, 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2. 以图指引导入

在学习《秦帝国的兴亡》一课时, 首先, 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 秦始皇头戴冕流, 身着龙袍, 踌躇满志, 左手执剑, 右手评点江山。从装束到表情, 可以看出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胆识。对于秦始皇, 同学们可能有一些了解, 那么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学习了本课, 大家对他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 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 积极思考,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顺利进入学习情境。

3. 诗词导入法

在历史教学中, 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导入, 可以营造出活泼欢快的教学氛围,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使之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如在讲授《盛唐经济的繁荣》一课时, 我首先为学生吟诵一首杜甫的诗, 即记述唐朝经济盛世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提一个问题、讲一个故事、诵几句诗词或设一个悬念, 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另外, 学生演讲导入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如在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下面请几位同学利用短暂的一分钟来展示你们的风采, 一学生走上讲台, 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情:“同学们, 你们知道八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 (齐答:建军节!) 为什么要把八一作为建军节呢?我们知道不少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样用一分钟演讲的形式, 尝试由学生来完成新课的导入, 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又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还能预习课文, 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很高。

15.尊重就是好的教育 篇十五

那是当年六月初的一天深夜,六(5)班班主任秦老师给我打电话,她疲惫又无奈地告诉我,她已在邹永家门口等了两个多小时,仍然没看到邹永回家。

邹永是学校的“名人”,他的“成名”始于三年级。先是当地日报的一名记者报道了他家的情况:父亲吸毒而死,母亲不知所踪,亲戚敬而远之,奶奶刚刚去世,10岁的邹永彻底成了孤儿。记者呼吁人们献爱心,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邹永的情况见报后,妇联为他设了一个账号,收到了几千元捐款。民政部门每月发给他150元生活费,指定居委会代为保管。平时常有一些爱心人士给他送衣物,学校也为他举办过爱心捐助活动。

邹永开始穿上一些新衣服,用上一些时髦的学具。在校内外举办的一些主题活动中,经常能看到他以受助者的身份出现。但我们从未见他开口说话,哪怕是主持人让他说一两句感恩的话。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面色黝黑、头发凌乱的邹永,他幼稚的脸庞表现出令人捉摸不透的表情——冷漠、不以为然、心安理得……

少年邹永慢慢长大,与此同时,反映他的劣迹的声音越来越多:报复心很强,一句话不合意,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同学的书和文具丢进厕所里;顶撞老师;经常逃课……连居委会主任也常给学校打电话告状。

还有十多天就小学毕业测试了,这时候他可别弄出什么乱子,而毕业班老师的时间精力都有限,于是,在接到秦老师电话的第二天,我便自己去找邹永。

中午十一点,我顶着烈日来到邹永家门前,挂满果实的番桃树在屋前投下一片阴凉。正犹豫着是喊他名字呢还是敲门时,隔壁出来个阿婆。阿婆告诉我邹永天亮才回家,估计现在还在睡觉呢。我走进阿婆家里坐下,阿婆说了一些与报道大同小异的琐碎事,最后惋惜地说,邹永是个好孩子,就是没人理解他,也没人教育他,他才变坏了。

快一点钟时,隔壁有了动静。

邹永面对我时,有些拘谨地挠挠头。当他听说我等了他两个多小时,脸上出现了一丝诧异。他看了看我沾满泥巴的皮鞋,到天井打来半盆水,简短地说了句:“我帮你擦擦鞋吧。”

一瞬间,我心底涌起一股暖流。

小屋散发出浓厚的霉味,垃圾遍地,窗台上摆着一个碗,里面剩下小半碗用酱油拌过的米饭,已近变干。床上仅铺着席子,连蚊帐也没挂,床底散落的几只鞋已看不出颜色。环顾一番,可谓家徒四壁。

我开始帮他收拾房子。晚餐,我们在他的屋里煮,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他开心极了。我开始和他说上学读书的事情,毕竟这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也许我的真诚和友善打动了他,他敞开了心扉。

他说:“我希望大家给我东西时不要总是当着记者的面,这真让人难堪。老师每次批评我,开口就说‘大家对你这么好’,让我觉得很丢人。有一次政教处老师当着很多同学的面教训我,叫我老实点,否则以后和我爸一个下场,我恨死他们了。”

他又说:“我也不想迟到,可一到晚上,街道上的混混就来砸门,我只能去网吧。每次去街道办领生活费,那些老妈妈都翻白眼,说我浪费了国家的钱。这条街上被偷的那几次,真的不是我,我只是从网吧回来晚,就被说成是小偷。”

……

望着这个满脸稚气的男孩,我心情无比沉重。我们披着爱心的外衣给他帮助,何曾想过他脆弱的尊严?我们带着堂皇的道理教育他,何曾考虑过他真实的生活?我们说挽救他,可谁说这不是推倒他的力量?我们是给了他一些帮助,可他要过的日子是一个又一个的365天啊!我们有什么资格说“大家对你这么好”?!

第二天,他来学校了。可他依然沉默,默默地来,默默地走。我忙于工作,甚少和他深入交流,每天到教室望望,看见他坐在那里,问候一下,随便聊几句。直到小学毕业测试。

之后的六年里,我曾找他几次,可都没再遇见他。问邻居,邻居也都摇头。今年我偶然路过那条街,发现正在改造,邹永的屋子已不复存在,找到居委会问情况,管事的人说邹永的屋子卖了15万。他早就不读书了,初中都没毕业就出来混。现在不知道跑到哪儿了,到手的15万估计也该花光了。

少年邹永在岁月的流逝中,不知去向。

我一直谴责自己,觉得没有做好工作。我们的帮助凭的是爱心或者社会的某种需要,却唯独没有给他应有的尊重。我们用闪光灯剥下他的衣裳,于是他把自己封闭起来,躲得越来越远,直到消逝在我们的视野……(责编 秦越霞)

上一篇: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约定与承诺书下一篇:建筑年度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