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企业资质

2024-09-29

钢结构施工企业资质(精选8篇)

1.钢结构施工企业资质 篇一

二级资质标准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企业

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企业二级资质需满足如下条件,企业近5年承担过下列6项中的2项以上钢结构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合格;企业注册资本金8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1000万元以上;企业具有与承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等,具体如下:二级资质标准:

第一点:

企业近5年承担过下列6项中的2项以上钢结构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合格。◆钢结构跨度20米以上

◆钢结构重量500吨以上

◆网架工程边长20米以上

◆网架结构重量100吨以上

◆钢结构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

◆网架结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

第二点:

◆企业经理具有5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

◆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钢结构、网架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财务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会计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 ◆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6人

◆企业具有的二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3人

第三点:

企业注册资本金8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1000万元以上。

第四点:

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1500万元以上。

第五点:

企业具有与承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

2.钢结构施工企业资质 篇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体要求和住建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署,2013年住建部组织开展《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修订工作。

《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2007年修订本)是《工程设计资质标准》主要内容之一,属于设计专项资质标准,是我国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等钢结构唯一的专项设计资质标准,颁布实施近十年来,规范了钢结构工程设计市场准入基本制度、提高了轻型钢结构设计水平、促进钢结构行业发展、引导钢结构企业转型升级和行业结构调整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针对《工程设计资质标准》暴露的问题,如标准划分过多过细、部分标准指标设置与实际不相适应、资质标准的行业引导作用有待加强、标准指标设置与行政许可要求不相应等,这些问题在钢结构设计专项资质标准应用中也同样存在。

按照住建部对《工程设计资质标准》修订的总体要求,本次修订《轻型钢结构工程专项设计资质标准》力争解决目前在钢结构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标准不合理的部分,要求体现钢结构行业的技术特色,又能满足设计施工一体化需求,对应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水平又能达到《建筑工程设计专业资质标准》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资质标准》的同级要求,以规范设计市场秩序,促进钢结构行业健康发展。

2.任务来源及编制过程

2.1任务来源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司函《关于召开<工程设计资质标准>修订工作部署会议的通知》(建市设函[2013]82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承担《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的修订工作。

2.2编写过程

在《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近十年来的钢结构设计专项资质应用的实践经验,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并经修改后形成了报送稿。

2013年11月召开启动工作会,成立编制组开始着手编制,其后召开多次小组工作会议,对相关内容反复讨论和修改;2014年1月住建部组织召开第二次修订工作会议,总结前阶段修订工作情况,讨论设计资质修订内容;2014年6月组织召开编制工作会议,重点讨论考核指标和项目设计规模划分;2014年9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在全国范围内容征求意见;2015年3月,编制组根据各企业单位或专家提出的具体意见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并报送主管部门。

3.主要内容

3.1标准名称

轻型钢结构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没有严格的定义,理论上讲只有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和钢结构两种。07标准将专项资质标准名称定为“轻型钢结构工程”,是结合原标准编制期间建筑市场上门式钢架、网架等中小型钢结构项目较多而设立的,而近年来国内钢结构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钢结构项目越来越多,都称为钢结构,不存在轻型钢结构和钢结构的区别。准确意义上讲,本标准应为“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与其他专业设计专项资质一致,但为与07标准保持一致性,本次修订标准名称未做修改。为了体现钢结构工程轻量化设计的概念,今后本设计专项资质标准应用时,可不用区分说明“轻型钢结构”和“钢结构”,统一使用即可。

3.2总则

标准修订时,内容编排格式做了统一调整,在“总则”中增加了原标准中“承担任务范围”的相关内容。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3.2.1对标准适用范围修订为:“具有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的企业,可从事排架、刚架、框架、空间网格结构、索膜及压型拱板等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的设计与咨询服务。当钢结构为建筑主体时,其工程设计包括配套的基础及结构工程设计。”用词表述由“轻型钢结构工程”改为“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主要表述两层含义,其一是工程类型,其二是设计内容。

3.2.2针对工程类型,合并网架和网壳为空间网格结构,使结构术语更合理;去掉了框架层数,扩宽了工程结构类型,适用于各类工程结构类型的框架,符合钢结构建筑快速发展需要。

3.2.3资质标准设计内容,除了主体钢结构设计外增加了“咨询服务”和“配套的结构工程设计”内容。“咨询服务”的设计内容包括:钢结构工程的深化设计(节点设计、深化设计、钢结构焊接设计等)、深化设计专项审核、施工阶段结构分析和临时措施结构设计技术服务等。“配套的结构工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包括:以钢结构为主体结构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设计等。同时本次修订也放宽了乙级资质基础工程的设计,与2级设计规模划分工程范围对应。

3.2.4增加了“承担业务的地区不受限制的要求”。设计级别仍保留甲、乙两个级别,未修改。

3.2.5乙级资质企业增加了2级以下规模工程设计的设计范围,主要内容:除1、2级以外小型钢结构项目如规模较小的排架、刚架、框架、空间网格结构、索膜结构及压型拱板设计,冷弯薄壁型钢龙骨体系房屋设计,活动组合房屋设计,施工阶段结构设计等。

3.3标准

3.3.1资历和信誉,修订内容有:“注册资本金”修改为“净资产”;项目业绩增加了“已竣工验收”;增加了“企业申请资质升级的,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等。

3.3.2技术条件:甲、乙级对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的从业年限原要求相对偏高,修订时甲级从10年以上降至8年以上、乙级从8年以上降至5年以上,但增加了“作为项目负责人”的要求。同时对非注册人员,增加了“学历”和“设计工作年限”的要求,以提升整体设计要求。

3.3.3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在3.4中重点说明。

3.4技术人员配备

组制组对本专项资质“技术人员配备”修订时,要求与《建筑工程设计专业资质标准》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资质标准》对结构设计人员同级别要求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在钢结构设计方面要远远优于这两个标准。结合钢结构项目设计需求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市场实际情况,对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作了如下修改:

3.4.1建筑专业:原标准设置的建筑专业对钢结构工程设计工作不是必要的,且对实际工程设计作用不大,本次修订取消。

3.4.2结构专业:结构专业的人员对钢结构设计工作非常重要,同时对于大型、复杂钢结构工程的深化设计和施工支撑和吊装方案确定方面也尤其重要,本次修订不作修改。

3.4.3机械专业:机械专业对钢结构焊接连接设计是必要的,在资质修订讨论时,提出增加焊接专业,结合目前设计资质企业情况,对原机械专业1名的要求改为机械或焊接专业1名。

3.4.4建筑管理:原标准建筑管理专业设置目的不清晰,且考核内容不明确,在以往审查资质申报资料时造成很多误解。但目前钢结构规模大,施工技术对设计成果的是否可行具有指导性,修订时把专业设置改为土木工程或建筑工程,仅对甲级增加要求,从土木工程或建筑工程等专业的毕业证和参与钢结构工程业绩两方面来评定,对乙级取消此专业的设置。

3.5设计规模划分

从钢结构建筑类型考虑,结合当前钢结构工程项目发展现状,对规模划分做了局部修订,原网架、网壳和平面/空间桁架合并成空间网格结构,并统一了建筑面积的最小要求;框架用最小结构高度划分,并统一了排架、刚架和框架建筑面积的最小要求;冷弯薄壁型钢龙骨体系房屋设计和活动组合房屋设计划入2级以下工程设计规模。在规模划分表中总建筑面积与刚架、网架中建筑面积的区别是:总建筑面积只有一个面积指标来控制工程规模;刚架、网架中的建筑面积是控制刚架、网架规模的其中一个指标。

4.结语

本次修订,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维护设计市场秩序。从长远看,设计市场监管应该强化个人执业资格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诚信体系作用。另一方面保留现有标准中被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部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强化对企业综合能力考核,引导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结合当前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建设项目规模划分;考核指标设置简洁、明了,方便企业理解标准。目前8个设计专项资质的修订都已基本完成,预计2016年可能会颁布实施,希望新的资质能更好的促进行业发展,给行业带来新的生机,为钢结构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住建部标准《工程设计资质标准》之《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是结合钢结构行业工程设计特点制定的,现行版本为2007年修订本,是我国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等钢结构唯一的专项设计资质标准。按照国家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2013年开始住建部对《工程设计资质标准》相关内容进行全面修订,现在正处于报批阶段。本文主要介绍标准中关于钢结构设计专项资质标准的修订内容,包括编制背景、编制过程、主要修订部分等相关内容。由于新版《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还没有正式颁布,本文所介绍的修订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轻型钢结构工程,钢结构设计,设计专项资质

参考文献

3.钢结构施工企业资质 篇三

【关键词】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经验探索

引 言

国家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了资质管理,它以维护行业秩序为目标,以对行业管理提出强制性要求为手段。企业资质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保证其市场运作的主体,完全胜任其承担的建筑活动,从而维护市场的秩序,我国1984年开始推行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至今已28年。因此,施工企业对建筑企业资质已经有了足够的认知。但是,对如何按资质管理规定规范企业市场行为,从而更好得指导企业发展,做好企业资质建设则认识不深。同时,虽然我国资质管理不断调整,逐渐向规范化,法制化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资质管理体系仍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使得我国建筑市场运作存在缺陷和矛盾。加入WTO后日益融合的国内外建设市场及新时期快速发展的建设现状对我国建筑行业资质管理和资质制度提出了变革要求。

1、我国建筑企业资质管理

1.1 我国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1984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建筑企业营业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建筑企业资质管理条例,其中对企业的登记、变更及歇业、企业等级、营业范围等均作了规定。此后,建设部于1989年颁布了《施工企业资质标准》,1995年頒布了《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1年颁布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资质标准及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使我国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进一步走向了规范化和法制化。

1.2 目前资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层次类别繁多,行业分割严重。2007年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继续坚持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3个序列,其优点在于为建筑企业社会分工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整个建筑市场被行政法规强制划分为3~4个层次共85个类别,限定企业只能在所申报的类别中进行建筑业务活动也降低了市场选择的灵活性,抑制了企业发展的活力。如施工特级资质类别虽然由原来的12项减少为了10项,但10项仍涉及交通、铁路、水利、民航、信息产业等方面资质,需由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建设主管部门核实,这就为各行业的自我保护和利益分配奠定了基础。同种资质的企业只能在同类业务范围内进行竞争,发展空间不能自由扩展,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在整个建筑市场上自由选择,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1.2.2管理模式单一,政府越位严重。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模式单一,政府越位严重是当前建筑市场资质管理最严重的问题。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一个行业的壁垒应该主要依靠其间企业的激烈竞争建立起来,即以市场力量本身来调控企业的进入门槛。但目前在我国,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实行的是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即要求欲进入建筑市场的企业按照其目前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以申报的形式报政府认可,获得许可资质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建筑市场活动。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显然在于政府统管方便,利于行业规范和认定标准的统一执行,也利于扶持国营大企业使其更强、更大。但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由于企业升级限制很多也使得已经进入高资质等级的企业由于缺乏竞争而增加了企业惰性,企业管理和技术增长也变得不那么重要,单纯靠出卖资质来维持生计成为一些高资质企业方便的选择,一些新企业和小企业,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工程实力,却由于政府资质管理的限制,缺乏了必要的发展空间。而且政府主导建筑资质管理容易造成政府有意扶持国有企业,限制民营资本进入某些建筑市场,长期以来,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2.3引资、引人不够,整体素质不高。引入资金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大事,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筑业一直缺乏将行业定位从劳务型向技术型转变的意识,因此对引资、引才重视不够。新进入建筑业的成分依旧集中在以劳务力量为主的状况,从而造成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常以进入建筑施工企业为主要出路,建筑业的大发展成了部分地区劳务力量的大发展,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素质却提高不明显。在21世纪高技术经济的今天,企业走高技术,高效率,高知识水平的道路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有这个意识和准备,注重企业素质的提高,提前适应发展的必然,努力打造好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实力,这样才能使企业处于有利的竞争位置。

2、国际建设市场主体资质管理现状

2.1 日本

日本的建设行业,除参与官厅工程的企业实行分级外,其余均实行许可制度、不分级。业绩优良的企业才允许申报官厅工程是为了保证政府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方便申请者和公众阅览,在日本小到都道府县知事大到建设大臣都以政令的有关规定为依据建设阅览所以使民众知悉政府的管理条例和办法,阅览所提供的阅览内容主要包括:建设业许可、许可变更、许可附加文件等文件或抄本。日本的资质管理类别分类为28类,比我国资质类别少了很多。

2.2 美国

美国,建筑市场自由竞争的机会较多,政府一般不参与承包商的资质管理,也没有建设行业的企业准入制度,市场交易主体的相互制约形成了市场准入门槛。任何承包商在一定的银行担保下都可以对公共投资项目进行投标,只要工程是公开招标的。业主和投资方从业务和专业上审查承包商的资格,并以此为依据对承包商进行筛选。因此,美国建筑市场的自由化程度很高,主要是纯市场经济在起调控作用。

3、当前资质管理条件下企业的资质建设

3.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诚信度

信誉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是企业重要的发展资产和战略资源。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及长远发展与企业的信誉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对企业信誉予以足够的重视,就是对企业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注。企业领导人要破除只重经济效益而轻视企业信誉的落后思想,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在信誉的创立、保护、提高上下功。同时,企业应利用学习、培训、多种方式让企业全体职工了解资质的管理规定,使企业职工自觉合法地使用、管理资质。对于政府部门及行业部门的管理规定,企业应进行全面宣讲,争取提升全体员工的资质管理意识。对于管理条例中禁止的行为更应做到全员知晓,重点监控。

3.2 提高生产能力,制定企业总体资质目标

当前资质管理体系最大的特点在于对不同级别、不同专业的工程都规定了最低资质标准。那么显然建筑企业资质是企业组建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得以发展的保证。一个企业没有建筑施工资质就不能进入建筑市场,不能从事建筑活动,企业生存也就无从谈起。施工能力是企业资质评定的重点考核指标之一,生产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资质的等级。原则上生产能力较强,达到一定业绩的建筑企业,可以申请晋升一个资质等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国家和资质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以工程总承包资质作为总目标,将总目标进行分解,分步实施,以提高企业资质等级就十分重要。

3.3 加强财务管理,做好人力资源工作

企业资质的考核与企业注册资本金、营业税、净资产、银行授信额度、资金能力、现金流量、赢利水平、融资能力等有关系,而企业资质等级的高低则直接由财务能力、资信情况等决定。可以说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企业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本质则是企业人才机制的竞争。企业要特别注重人才的激励,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建设企业领军人物、经营管理人员、同时注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队伍,造就高层次人才加高技能人才,实现企业中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4、我国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体系变革设想

4.1 合并资质类别,减少内部障碍

在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指导下,自由地参与竞争是建筑企业当前最大的心愿。但当前类别划分过细,严重阻碍了相近专业施工能力的发展,企业竞争机会不平等,很多企业的竞争能力因为行政条款的原因而被削弱。相比之下,国外建筑业资质管理类别就相对较少,内部障碍少了很多,企业自由权和自主发展权大很多。企业自我发展的空间大,就能够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企业潜力。现行的建筑业85个资质类别因为过细已经饱受诟病,适当合并和瘦身以减少内部阻碍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4.2 放低准入标准,延伸服务范围

在市场准入制度上从严治理政府采购工程的建筑资质管理工作本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设置门槛,附加条件。行业壁垒、企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应通过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而不能不公平的保护了既得者的利益,以行政垄断的形式阻止新企业进入。现行35种资质类别中就有23种按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业务管辖内容划分,以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建筑行业部分企业进入的困难。同时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但建筑业企业若只定位在第二产业内从事生产劳动活动那就难以有更大发展,在当前大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业企业应积极向第三产业渗透,努力打造以设计、施工、咨询、服务一体化为目标的现代化建筑企业。

4.3 改革管理模式,实行动态管理

改革管理模式是大势所趋。当前企业升、降级管理上,达到升级标准的企业不一定能升级,应该降级的也不一定能降级,这种低级别企业升级难,高级别企业降级难的固态模式严重降低了行业的竞争积极性,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固化是一个企业和行业创新动力和健康发展的克星,因此应依据建筑企业的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专业领域、历史实绩、信誉情况等综合情况来评定企业,实现动态管理,重视历史实绩和信誉记录,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资质等级该升的升,该降的降,避免实际资质管理操作过程中怕麻烦,怕变化的情况,防止资质高的企业吃资质老本的饭,而新兴的实力小企業却因为没有升级的机会无力发展。

4.4 强化信用建设,约束企业行为

目前,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网络平台以及市场监管系统已在部分地区启用。以“政府启动、市场运作、权威发布、信息共享”为原则,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建筑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协作,建立起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统一的信用法规体系、统一的信用奖惩机制。只有通过行业信用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才能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5、结语

建筑企业应根据国家和资质管理部门的行政指导,重视资质建设,搞好资质建设。同时,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体系应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根据中国国情并参考国际资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制订出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整合地区优势,引导建筑施工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莹. 对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现状的思考[J].重庆建筑,2006,10:71-72.

[2]王东波, 刘力伟. 我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发展历程与成就[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7:66-67.

[3]付蓉. 国际工程公司企业资质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5-5.

[4]王国荣, 宋良. 现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探究[J].科技信息,2001,4:103-103.

[5]郭志涛, 熊小武.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变革设想[J]. 科技与管理,2008,10(1):28-30.

4.钢结构施工企业资质 篇四

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三级资质审批:

承包工程范围:

三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且跨度24米及以下、总重量600吨及以下、单体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及以下的钢结构工程(包括轻型钢结构工程)和边长24米及以下、总重量120吨及以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及以下的网架工程的制作与安装。三级资质标准:

1.企业近5年承担过2项以上钢结构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2.企业经理具有3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技术负责人具有3年以上从事钢结构、网架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初级以上会计职称。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1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2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3人。

企业具有的三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3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3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36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500万元以上。

5.企业具有与承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

三级资质申请材料:

一.综合资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2.企业章程;

3.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身份证明;

4.企业经理和技术、财务负责人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任职文件及相关资质标准要求的技术负责人代表工程业绩证明资料;

5.如有设备、厂房等要求的,应提供设备购置发票和租赁合同、厂房的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等相关证明,以及相关资质标准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6.提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文件;

二.人员资料:

1.企业注册人员的注册证书(或项目经理)、身份证明;

2.资质标准中要求的企业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明、养老保险凭证;

3.标准中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人员还应提供相应证书及反映专业的证明材料;

4.劳务分包企业应提供标准要求的人员岗位证书、身份证明。

三.工程业绩资料:

1.工程合同;

2.符合国家规定的竣工验收单(备案表)或质量核验资料;

5.钢结构施工企业资质 篇五

凯威安防资质网

凯威监控设备官网

北京申请安防工程资质企业众多,同时又不断有新的企业加入到申请资质的证书当中来,凯威公司成立于2002年,一直从事安防监控设备的销售和服务,作为拥有安防资质的企业,凯威公司也经常接到客户电话咨询如何申请办理安防工程资质,为了更好服务客户,让客户有个深刻了解,特将申请安防资质需要的条款写清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级资质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中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注册资金人民币不少于500万元,或等值外币。

(二)近两年内承担过5项(含)以上经检测、验收或评估合格的一级规模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项目,竣工安防工程合同总额在1600万元(含)以上,其中至少有一项不少于300万元的工程。

(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0名,并通过中安协组织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

工程造价人员不少于2名,须经过国家造价人员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法定代表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须均无犯罪记录。

(四)承诺履行并签署《安防企业诚信公约》。

(五)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能满足企业机构设置及其业务需要,工作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六)建立保持适合安防工程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七)近两年承建的工程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措施。

(八)按国家规定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

(九)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二、二级资质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中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注册资金人民币不少于200万元,或等值外币。

(二)近两年内承担过5项(含)以上经检测、验收或评估合格的一、二级规模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项目,竣工安防工程合同总额在1000万元(含)以上,其中至少有一项不少于200万元的工程。

(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名,并通过中安协组织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

工程造价人员不少于2名,须经过国家造价人员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法定代表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须均无犯罪记录。

(四)承诺履行并签署《安防企业诚信公约》。

(五)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能满足企业机构设置及其业务需要,工作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六)建立保持适合安防工程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

(七)近两年承建的工程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措施。

(八)按国家规定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

(九)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三级资质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中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注册资金人民币不少于50万元,或等值外币。

(二)近两年承担过至少1项合同额50万元(含)以上、或至少4项30万元(含)以上经检测、验收或评估合格的安全技术防范设计施工项目。

(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名,并通过中安协组织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

工程造价人员不少于1名,须经过国家造价人员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法定代表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须均无犯罪记录。

(四)承诺履行并签署《安防企业诚信公约》。

(五)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能满足企业机构设置及其业务需要,工作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

(六)建立保持适合安防工程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

(七)近两年承建的工程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措施。

(八)按国家规定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

(九)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基本上满足以上要求了就可以申请安防工程资质了,申请资料提交一般直接找各地的安防协会就可以了,总体上来说也不是很难。有问题可以咨询凯威,我们将携程为您服务

安防工程企业资质(以下简称资质),是指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以下称中安协)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在安防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资质管理有关规定,根据企业规模和承接项目的大小评定的资质证书。

资质评定工作,是指中安协从本行业实际出发,制定资质评定标准和实施办法,组织认定资质评价机构和资质评审员资格,运用科学评估方法,对要求确认其资质的安防工程企业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颁发资质证书,发布资质信息并予以监督管理的活动。

6.钢结构施工企业资质 篇六

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可直接申请二级,如果办理装饰装修专业承包资质,只能从三级开始办理,相对来讲,即便是同样都办理装饰装修三级资质,一体化的也比专业承包好很多,1、人员数量要求比较少,只需要一名工程师和一名二级建造师就可以了

2、承包范围大,一体化三级资质可承包300万以内的设计与施工工程,而专业承包只能承接60万以内的专业承包工程。

具体标准如下:

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三级资质标准:

1、企业资信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工商注册资本金不少于50万元,净资产不少于60万元。

2、技术条件

企业技术负责人具有不少于三年从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经历,具有二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建筑师、项目经理)执业资格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及固定的工作场所;

(2)具有完善的技术、安全、合同、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

专业承包企业三级资质标准:

1、企业近3年承担过3项以上单位工程造价20万元以上的装修装饰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2、企业经理具有3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装修装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初级以上会计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1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且建筑学或环境艺术、暖通、给排水、电气等专业人员齐全;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人。企业具有的三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2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5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6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100万元以上。

要了解更多详情,欢迎来电咨询:028-8554478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资

质申请标准

一、总

(一)为了加强对从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企业的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结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特点,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工程范围系指各类建设工程中的建筑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幕墙工程除外);

(三)本标准是核定从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活动的企业资质等级的依据;

(四)本标准设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级别;

(五)本标准中工程业绩和专业技术人员业绩指标是指已竣工并验收质量合格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二、标

(一)一级

1、企业资信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工商注册资本金不少于1000万元,净资产不少于1200万元;

(3)近五年独立承担过单项合同额不少于1500万元的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或施工或设计施工一体)不少于2项;或单项合同额不少于750万元的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或施工或设计施工一体)不少于4项;

(4)近三年每年工程结算收入不少于4000万元。

2、技术条件

(1)企业技术负责人具有不少于8年从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经历,具备一级注册建造师(一级结构工程师、一级建筑师、一级项目经理)执业资格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2)企业具备一级注册建造师(一级结构工程师、一级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6人。

3、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及固定的工作场所;

(2)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具备技术、安全、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

(二)二级

1、企业资信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2)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工商注册资本金不少于500万元,净资产不少于600万元;

(3)近五年独立承担过单项合同额不少于500万元的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或施工或设计施工一体)不少于2项;或单项合同额不少于250万元的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或施工或设计施工一体)不少于4项;

(4)近三年最低年工程结算收入不少于1000万元。

2、技术条件

(1)企业技术负责人具有不少于6年从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经历,具有二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项目经理)执业资格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企业具有二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结构工程师、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

3、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及固定的工作场所;

(2)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具备技术、安全、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

(三)三级

1、企业资信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工商注册资本金不少于50万元,净资产不少于60万元。

2、技术条件

企业技术负责人具有不少于三年从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经历,具有二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建筑师、项目经理)执业资格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及固定的工作场所;

(2)具有完善的技术、安全、合同、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

三、承包业务范围

(一)取得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的企业,可从事各类建设工程中的建筑装饰装修项目的咨询、设计、施工和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工程,还可承担相应工程的总承包、项目管理等业务(建筑幕墙工程除外);

(二)取得一级资质的企业可承担各类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规模不受限制(建筑幕墙工程除外);

(二)取得二级资质的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高于1200万元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幕墙工程除外);

(三)取得三级资质的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高于300万元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幕墙工程除外)。

四、附

(一)企业申请三级资质晋升二级资质及二级资质晋升一级资质,应在近两年内无违法违规行为,无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二)取得《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证书》的单位,其原《建筑装饰装修专项工程设计资格证书》、《建筑装饰装修专项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证书》收回注销;

(三)新设立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二级资质或三级资质,申请二级资质除对“企业资信”(2)中净资产以及(3)、(4)不作要求外,其他条件均应符合二级资质标准要求。申请三级资质除对“企业资信”(2)中净资产不作要求外,其他条件均应符合三级资质标准要求;

(四)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7.合理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 篇七

一是资质管理思想没有跳出维持旧有秩序的窠臼。首先是追求任务与队伍的平衡, 这在建筑业实行资质管理之初就曾设想和提出过, 但一直没有实际可行的操作办法。应该说, 用行政手段实现平衡的思想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在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今天, 以人为对形势的判断在全国范围内用行政手段找平衡, 很难做到和做好。实际上, 市场经济中, 只有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达到动态平衡一条路。其次是限制企业的升级。其结果是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发展不起来, 而已经进入高资质等级的企业由于缺乏压力, 增加了企业惰性, 致使一些企业不重视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 用出卖高资质的办法 (允许挂靠等) 维持生计。第三是人为强化行业进入壁垒。市场经济的行业壁垒应该主要是依靠激烈竞争建立起来的, 即市场力量调控进入门槛。在产业达到相当规模, 自然壁垒就会使那些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达不到的企业不敢冒然进入, 更难以生存。况且, 强烈要求建立政策壁垒的应该是已进入行业的企业, 以保护既得利益。政府部门则应侧重消弱政策壁垒, 引入竞争, 防止垄断。

二是资质管理标准带有浓厚的部门管理色彩。现行的35种资质类别中, 有23种是按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业务管辖内容划分的。过细的类别划分, 使得相近专业的施工能力得不到发展和发挥, 减少了企业竞争机会, 削弱了企业竞争能力。

资质管理中工程施工总承包、施工承包和专项分包企业三个层次的划分与现实有一定距离。尤其在建立智力密集型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之初, 由于原有施工企业不能立即完成向智力密集型企业的转变, 一些企业主管部门在由政府转为企业的过程中将自己定为总承包企业。这类企业由于生存压力小, 介入市场不深, 其中的一部分企业除了牌子外一直没有达到与总承包企业相称的能力。专项分包企业资质标准没有制定, 因此, 劳务型企业无法注册登记, 最终, 绝大部分企业都来争夺施工承包资质。达不到条件的, 特别是新企业、小企业就采用大联合、借职称证等办法攀附资质条件, 所以, 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名不副实。

三是资质管理措施不能充分体现优胜劣汰。资质管理措施的核心是动态管理, 应严格按资质标准和规定办理, 该升的升, 该降的降。但资质管理操作过程中, 企业升级难, 降级也难。申请升级企业, 达到标准不一定能升级。应该降级的时候, 却有很多降不下去。基本上是低级别企业降级易, 高级别企业降级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建筑业主管部门成为了行业利益、地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代表, 为不符合标准的企业争地位。资质管理定级等操作中, 考虑地区、部门平衡, 也使得一些企业实际上达不到相应的资质等级标准。四是没有鼓励资金和人才的流入。引入资金和人才不单是企业的事, 也是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建筑业一直缺乏将行业从劳务型向技术型提高的意识, 因此, 对引资、引才重视不够, 新进入建筑业的成分集中在劳务力量, 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出路, 以致建筑业的大发展成了劳务力量的大发展, 整体素质却提高不明显。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建筑业初中以下人员所占比例为80%,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76%。低文化程度人员仍占到四分之三以上, 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只有4%。动力装备率80年为4.0千瓦/人, 98年仅升到4.3千瓦/人。

对国 (境) 外资质管理的考察和研究报告很多, 从其中分析看, 有以下几个特点:

资质管理以政府管住、管好的能力确定管理的范围。如日本实行建筑业许可制度, 不分级。但对参与官公厅工程的企业实行分级, 业绩优良的企业才允许申报, 建设省审批其资格。

资质管理以较少的类别分类给企业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日本是分为28类, 除土木工程总承包和建筑工程总承包外, 其它大部分是按工种分类。新加坡只将工程分为五类:建筑施工、建筑相关工程、机电工程、建筑维护、建筑材料供应。其中建筑维护和建筑材料供应与工程施工能力关系不大。其它三类细分为30个小类, 其中建筑施工只分为一般建筑、土木建筑和基础工程。

资质管理以个人技术资格为基础。如日本要求企业技术负责人要获得国家认定的建筑师资格, 每个营业所要有达到技术资格要求的专职管理人员。

经济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对经济的介入程度有关。欧美国家侧重自由竞争, 没有政府定级制度, 主要靠市场交易主体的相互制约。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政府对经济介入程度最深的国家, 所以有了相对简单的建筑业资质管理制度。新加坡、韩国及台湾地区等长期以来是政府主导型经济, 建筑业资质管理更为复杂和严格。在借鉴国外经验, 也须注意我国建筑业的特点:一是建筑业不同于其它行业, 企业可以共同把市场的蛋糕做大。由于我国建筑企业投资能力不足, 只能在全社会投资的范围内做好蛋糕。这就意味着只能通过淘汰质量差、无竞争力的企业来把蛋糕做好。二是在地区部门的分割下建立起来的企业, 至今没能完全摆脱条块分割的束缚, 全行业没有众所公认的旗舰型企业。产值最高的十家企业, 年完成工程量只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6%左右 (其中, 中建总公司按一家计算) 。而日本前十位的公司能占到全国的20%以上。因此, 中国建筑业的重点是提高产业集中度, 特别是通过市场竞争打造建筑业的巨无霸、旗舰企业。尤其是加入WTO, 中外建筑企业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将主要是技术实力而不是实务, 因此受影响的将是大企业。三是专业小企业, 特别是劳务型小企业没有生存环境, 结果是专业化小企业发展不起来, 整个行业形不成梯度。所以, 发展专业化小企业也应是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

资质管理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资质分类宜粗不宜细, 要减少内部障碍, 给企业发展留有较大的空间, 使之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和企业潜力, 最终通过竞争来诞生一批建筑业的航空母舰。这方面, 电子行业主管部门是开明的, 值得我们关注。国外建筑业资质管理类别相对简单, 同样是考虑了企业全面发展的问题。

资质管理要适当放宽有资金、人才、技术实力企业的进入, 能够在建筑业造成吸引资金、人才的环境, 有利于全行业人才素质的提高和资金的充实。日本建设企业中, 三井建设、住友建设、日产建设、东急建设等大型企业都是其它行业跨进建筑业的兼业公司。其它很多大型建设企业也有银行、保险、商社等集团或财团作为大股东。如果把他们拒之门外, 对日本建设业会有釜底抽薪影响。

资质管理要简化企业建立程序, 能够使符合工程需要的单位迅速进入, 同时促进专业化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是方便科研单位和研究人员, 特别是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创造者尽快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是鼓励实力不够的企业在专业分包的位置上拆分、重组, 尽快完成专业化改造。第三是方便挂靠单位和个人独立出来, 减少纠纷, 净化市场, 便于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和监督。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只有9万多个, 比起日本55万个企业少得多,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数量达到几十万个并不为过。

资质管理要给企业造成危机感, 使企业时时注意提高企业实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技术能力、提高工程质量, 否则, 就被降级或淘汰。国外建筑业是倒闭率最高的行业, 我国则是最低的行业之一。只有面临生存危机, 建筑企业才能获得提高, 这是各行各业已经证明的事实。

资质条件中个人技术资格是基础, 这方面, 我国建筑业还有较大差距。如果没有个人技术资格的基础, 整个行业素质将大打折扣, 出了问题, 也不好追究责任者。国外这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摘要:针对如何合理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进行了论述。

8.钢结构施工企业资质 篇八

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向首批21家企业颁发电子书相关业务资质证书,这是《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下发后,依法依规建立电子书行业准入制度,对从事电子书相关业务的企业实施分类管理的具体举措之一。

此次获准从事电子书业务的企业包括电子书出版资质单位、电子书复制资质单位、电子书总发行资质单位、电子书进口资质单位等4类,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金蟾软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等首批上榜。

首批获准从事电子书业务的企业均是具有较高知名度、企业社会形象良好的企业,总署将通过积极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多服务,行业准入和管理也将进入常态化。根据相关法规,获得电子书从业资质的单位必须确保所有的出版和传播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出版单位对涉及重大题材的原创作品,必须履行重大选题备案手续;从事电子书出版活动的单位,应根据《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逐步实行编辑责任制度,重要岗位的业务管理人员应参加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开展员工政策法规教育,建立健全出版传播质量保障体制机制;电子书须为依法设立的电子出版单位出版,并使用电子出版物专用中国标准书号,单独发行不同内容的电子书存储卡,需按新的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申报。自2011年起,总署将逐步开展电子出版物书号网络实名申领工作,通过网上选题报送和书号配送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规范的服务。此外,总署将进一步加大对电子书领域侵权盗版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据了解,电子书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是并举的,违法违规或不符合年度核验条件的企业,将可能被取消资质。

蒋建国在座谈会上表示,大力发展电子书产业,是加快新闻出版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电子书产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存在发展过热、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隐忧。电子书行业发展必须自主创新,不断创新,确立一种不拘泥于前人的思想观念,树立一种不落后于别人的体制机制,形成一种不受制于外人的发展模式,研发一批超越他人的科技成果,打造一批无愧后人的精品品牌,制定一套超越众人的营销策略。他说:“首批获准电子书业务资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们是优秀的市场主体,意味着你们已经在电子书行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同时也意味着要担负更多更大的责任,意味着要为电子书行业树立标杆、做出榜样,尤其是要在自主创新方面一马当先、奔腾在前。”

孙寿山在讲话中指出,电子书企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以更高的文化自觉推动电子书产业健康发展;明确定位,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电子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力增强国产电子书品牌市场竞争力。他表示,虽然目前我国电子书产业发展总体情况良好,但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今年4月,苹果公司推出了iPad,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追捧热潮,市场表现抢眼。除了苹果本身的品牌效应以外,不可否认,iPad的设计、应用、功能、体验和后台内容支持都是目前国内同类产品所难以企及的,差距十分明显。现在,iPad已经进入我国,不可避免地会对国内的电子书产业形成冲击,如何应对,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除iPad以外,国外其他知名品牌的电子书也在觊觎我国市场,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面对这些挑战,政府管理部门会积极进行研究,出台相应的规范和措施。他表示,总署在《意见》里面提出发展电子书产业的9项重点任务和6项保障措施,并已经确定了分工方案,将任务逐一分解到总署各业务部门和署直单位。总署继续将规范管理,科学有序地营造健康可持续的电子书产业发展环境。

上一篇:食堂工作总结免费下一篇:论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