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博物馆管理办法

2024-06-25

地方博物馆管理办法(精选8篇)

1.地方博物馆管理办法 篇一

上周三下午,老师组织我们去温州市博物馆进行了一次参观。然后我们一行人在北校区集合坐班车。在去的路上,我看到了这样一件事情,在一个车流川息不停的红绿灯路口,司机猛然刹车停了下来,然后当然我们的反应都是被惊吓到了,就在这一瞬间,我抬头看到了一个非常平凡其实在我看起来却是很有意义的举动,隔着窗户,一个环卫工人,躬下腰身在捡拾被扔弃在马路上的垃圾,然后他将那些包装袋一点一点放进蓝色的塑料箱里,便重新骑着车走了。这种很简单的行为可能他也只是在尽责任,但是我还是被感动了。我觉得这其实可以从一个比较小的侧面去看出一座城市里普通人群对于职业的专注态度。

大约过了四十分钟的样子,我们抵达了市博物馆。首先给人的感觉比较气派,场地疏朗开阔,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多级台阶的建立营造出一种高远和庄重的氛围,整体建筑组合在一起凸显了一种温州文化的气质。

然后我们鱼贯而入,开始参观博物馆。首先我们看的是,历史陈列馆。它的主题是“温州人”,大致讲述了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一直到改个开放以来,温州地区的城市变迁以及温州人在这片土壤上生活和不断走向世界的历史,这其中也深深地折射出瓯越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底蕴。

其实游记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前面看到的那个清洁工人的举重若轻,我觉得这应该是一座城市在经历衰退与繁荣,和时代沧海桑田的过程之后,大浪淘沙而最终显露出珍贵的气质。在各种浮华魅影都肆意汪洋的席卷而来,物欲纵横飞扬拨扈的时代大潮流里,在温州这座城市里,有一个环卫工人仍然能恪守着属于他的那一份对于工作的责任和坚守,就是那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走到马路中间,然后捡起柏油路上色彩鲜艳的废纸包装,又默默的走回路边,放进三轮车上的垃圾箱里。整个过程和画面美好得象明信片上的风景一般。我觉得这其实是真的是很难能可贵的品质。这个举动只是我不经意的一瞥而看到的,也许其实在这座城市里有无数的人,做着同样的事情却默默无闻。所以我想到,城市的发展是由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民群众所真正推动起来的,那么温州的腾飞也同样是想前面博物馆里所诉说的,是由一代又一代温州人把这种不断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前赴后继的精神

传承着,延续着,所以他们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诸多传奇,把城市的崛起的光芒闪耀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上,至今他们每一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勇敢和奋斗来为温州书写荣耀的历史。就像那个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一样。

是说了太多罢,一下子感慨上来了就没完了,不过游记还是希望写一些自己内心真正看到的感受到的,然后我愿意去写真实的东西。参观完历史馆之后,我们去看了工艺馆

其实我觉得就出土文物本身而言并没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地方。但是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设计者很好的将白象塔佛教起源和佛教经典的故事与现代化设备相连接达到了一种出奇制胜的效果。馆内列举了很多图例去表述关于佛教的起源到发展到鼎盛再到今天的现状。

我记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个馆一进去在中间场地会看见

两个通道口,然后我很自然从左边走,结果发现没走几步就看到了结束语,猛然意识到参观顺序是逆时针的,然后我才发觉自己把顺序弄反了,就回过头从另一边开始进行参观。后面想想我觉得这个还蛮有创意的,把一些很常规化的理念打破之后,然后让参观者完全去融入到设计者的逻辑思维中,一步一步去参观。整个过程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几个佛祖的鎏金铜雕,制作工艺非常值得称道,越看越入味,特别是在灯光的照耀下,雕饰品精湛的技艺被展示的让人觉得欲罢不能,到参观结束了我还是觉得这个馆没有太看够,一直念念不忘盯着那些展品凝视了好久。关于佛教也多少了解了更细致的方面,原来一直只知道从印度传来之后变成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然后那天就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也会觉得,哇,原来宗教的兴起其实可以有很多的非必然因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味。

参观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合了影,作为大学时代关于一段博物馆之行的留念和句点。

游记全文至此完。

(好像小学生游记诶)

其实我还是觉得有些想说的,和游记无关。这个是我在写游记的过程中所领悟到的一些东西,我愿意诚实的写下来。在我一开始想到自己

要写一篇游记时,我觉得十分无趣了,有一肚子的不想去做。然后我还是开始一点一点去写了,在写的这个过程里,我就真的开始回忆,我回忆当时发生了的事情,回忆自己都看到了哪些人和物,然后心里又产生一些感想,插一句,我其实小时候也写过很多类似的文章,可是就是没有感觉到这些,我一边把自己回忆起的事情加上内心的想法一边叙述整个参观过程,我其实有在这个行为过程中看到一个完整的自我独立的行为和思考力。

也就是说,写游记或者说写下来这个行为,可以帮忙我去思考很多以前我自然选择去遗忘了的东西,其实他们是非常珍贵的,相当于一个回头看的过程。走一点之后,看看自己。然后再心平气和的往下继续走。那我还想到,游记和日记是不是都有这个功能呢,不过游记相对更要精彩一些,因为“游”本身就是一件事情,有内容可以去记录,而日子,日复一日的流水,这些零散的事情大概要乏善可陈一些。然后我又看到了自己的惰性,因为觉得麻烦所以不想去写东西,可是自己明明就很想做些什么,而且做了之后我才可以看到原来我是这样去做好这件事情的,原来完成的样子是这样。就好像我妈妈经常更我说的起床不是一件难事,只要起来了之后就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尽管我无数次的证实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可是我依旧赖床。我想这和我之前有不情愿写游记的想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知道事情做好并不难,可是就是经常让懒惰情绪抢了先,从而一点点腐蚀本该是进取的生活。

2.地方博物馆管理办法 篇二

目前国内地方博物馆还基本停留在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层面, 或是加强当地文化宣传的目的上, 缺少应有的活性, 除了被动地接受和了解之外, 没有更多的交流、参与。国内专家们也渐渐意识到互动、融合、跨域是地方博物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中指出:艺术教育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 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地方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配合高校艺术教育, 也是顺理成章的。艺术不是无源之水, 它需要吸取更多的文化资源,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 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将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该教学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一) 弥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晚, 深受国外西方先进设计理念的影响, 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 但在世界设计舞台上, 仍然少有中国设计师的一席之地, 无法引领设计界的流行趋势。设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中国许多设计作品无法把握本土特征, 进而失去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 独特的设计审美特征。多数设计作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对西方流行设计的盲目崇拜, 快速的模仿, 甚至抄袭是不能改变中国设计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命运的, 任何优秀的设计背后都有相应的文化背景为依托, 其中包括设计师所受的传统文化教育。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说:“最好的体现中国元素的汽车只能是由中国设计师来完成。”中国的传统习俗、古典文学、传统艺术、儒家哲学, 都可以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学习研究付诸行动才能让中国设计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可能。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拿来主义”设计。中国元素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并延续到我们的现代设计中, 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特质, 既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 也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放眼中国设计, 所谓带有中国元素的作品比比皆是, 不少设计师对中国特色乐此不疲。还有高校艺术设计的学生也想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中国元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对于我们中国设计师来说绝对是一个用之不尽, 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很多外国设计师都要到中国元素中寻找灵感。但大多数设计师做的可能就是用中国传统纹样、配色, 或是代表国粹的京剧脸谱、太极图形等直接生搬硬套, 毫不加以推敲和演变, 简单杂糅的添加中国元素。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应体现出作品中蕴涵的中庸和谐、方正泰然, 而不是仅仅体现在造型配色上。这种坐吃山空的做法是传统文化缺失的突出表现。

想让自己的设计更有文化, 先必须让自己有文化。对中国的设计师来说任重而道远。中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未来中国设计师的摇篮, 要成为培养本土文化设计师成长的沃土, 必须及时解决教育当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流传下来的古迹、文物、民俗、历史、绝技等被集中保存、整理、展示在博物馆中。尤其是地方博物馆, 带有地区的文化特色, 其地理优势, 是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唾手可得的宝贵资源。通过系统的参观学习, 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艺术之美, 领悟其在世界设计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从而放弃对西方流行时尚的盲目崇拜, 寻求本民族设计与世界设计的接轨。同时, 地方博物馆还会直观地展示本土设计的传承与演变过程, 增强学生对历史、民俗特征、传统工艺的疏理与积累, 在横向比对与纵向延续间提高审美修养和文化积淀。而这种与地方博物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正是解决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有效途径。

(二) 使地方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

教育, 是博物馆的三大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中唯一能成为地方博物馆服务地方社会的主要功能, 也是地方博物馆开设的终极目的。地方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以“物”为媒、以“器”弘道, 恰好符合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宗旨。以有形之物烘托无形的文化渊源, 展现时代变迁中物化的人的品位变化。以达到学习、教育的目的, 进而诱发后人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实现地方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共享。

(三)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与地方博物馆相结合, 不仅可以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

以地方博物馆为依托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 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进行说明, 南通有着“文博之乡”“博物馆城”的美誉, 早在1905年, 晚清状元张謇就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使南通成为中国首个公共博物馆的诞生地。如今, 南通正在建设以南通博物苑为龙头的博物馆群, 其中有代表南通民间艺术文化的蓝印花布馆、板鹞风筝馆、沈绣艺术馆、纺织博物馆、珠算博物馆;有代表南通地方产业特色的建筑博物馆、家纺博物馆、给水博物馆;还有代表南通人文之乡的张謇博物馆、体育博物馆、教育博物馆、长寿博物馆等等, 总计20座运作中的博物馆, 国有博物馆4座, 行业博物馆9座, 民营博物馆7座, 形成风格各异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博物馆群。这些博物馆除了为整个城市增添文化气息外, 更是学生和市民反复参观学习的地方, 也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 依托南通博物馆群开展艺术设计教学实践

在此次教学实践过程中, 以引导学生参观、实践、感悟为点, 学习南通地方传统艺术、工艺、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以艺术设计各专业的专题设计为线,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请博物馆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讲座,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 并利用博物馆现有的场地、设施, 让学生参与工艺制作, 学会如何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触类旁通, 点线结合最终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设计作品。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寻找博物馆宣传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结合点, 根据不同的博物馆内容为其设计VI设计系统、海报、宣传品、藏品包装等, 当然这些设计必须在参观、学习博物馆的基础上完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重点学习博物馆建筑设计及展示设计的特殊性, 内容不同的博物馆其建筑风格, 馆内功能区域的设计, 以及藏品展示的方式与效果都有其特殊性。可以围绕博物馆项目展开命题。此外, 建筑博物馆、园艺博物馆、城市博物馆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学习传统建筑文化、园林艺术以及市政建设规划的场所和设计案例。例如, 南通五园胜景的比较分析。在英国人戈登的回忆录《1912-1921海关10年总结》中, 他向世界介绍南通城, “不借外力而建立成的具有浓郁本土气息的

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技能与实践能力培养

——杭师大初教院“六艺节”开展与创新

丁星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六艺节”是初教院学前及小学教育专业提升艺术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活动包括两大领域、六个主题, 具有凸显培养特色, 加强教育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强化专业技能等作用。为提升活动的内涵还应坚持师范性, 突出专业特征;发动专业教师参与, 提升品牌质量;加强社会实践, 促进横向交流;扩大社会影响, 与用人单位紧密配合等。

关键词:六艺节;艺术实践

注:本论文系杭州师范大学“本科创一流工程”项目“《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优化设置研究”的研究成果。

一、六艺节的由来与借鉴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 二曰六乐, 三曰五射, 四曰五驭, 五曰六书, 六曰九数。”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 知能兼求。

“六艺节”是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经过近十年精心打造的学前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提升艺术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重要载体, 是杭师大的校园品牌文化项目。

二、六艺节的主要内容

1. 两大领域

六艺节的活动内容涵盖面广, 包括两大领域:艺术教育教学技能、艺术实践活动。

教学技能主要提升学生的艺术教学实践能力,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例如通过说课, 通过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理念和观点, 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和过程, 是调动师范生积极学习教育理论、探讨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素质, 培养研究型教师的良好途径。

艺术实践活动则包括美术 (含手工) 、音乐、书法、舞蹈等内容, 旨在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操, 提高艺术实践能力, 掌握一定的艺术实践指导方法。例如通过手工幼儿玩具制作比赛, 使学生了解幼儿玩具制作的意义和价值, 能够从儿童的审美角度出发, 富于美感和创造力地制作出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启发智力、发展动手能力的美术手工作品。

2. 六个主题

六个主要主题包括:说、唱、弹、舞、书、画等。

“说”是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通过说课、演讲、朗诵、课本剧等形式, 以活动为载体, 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规范教学用语, 提高语言交流技巧和临场应变能力。

“唱”通过独唱、小组唱、表演唱、合唱等形式, 提高师范生的演唱水平和技巧, 尤其作为“六艺节”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

近代第一城”。

染织、家纺设计专业, 学生通过参观、学习蓝印花布博物馆、纺织博物馆、家纺博物馆, 在实践中学习了蓝印花布的手工制作工艺, 传统的纺织技术, 印染工艺, 了解了家纺行业的成长历程, 以及工艺、风格、分类等。对染织、家纺专业的学生是一次全面的学习, 从古老的工艺运用到现代家纺成品的设计, 在古为今用、以古创新思想的推动下设计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作品。

工业造型设计专业, 参观民间传统造物的工具、器具, 反思古人造物功能与造型的完美结合。板鹞风筝博物馆中可以学习板鹞风筝及哨口的制作工艺, 在保留其传统特征与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型设计, 将传统造物形式与功能多样化。

动画设计专业, 设计博物馆的吉祥物, 研究制作与博物馆相合唱, 通过学生自主选材, 自主排练, 选择不同的表演形式, 了解合唱编排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环节, 并能实际操作, 对于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后的艺术活动的组织、指导具有重要的培育价值。

“弹”是学生器乐技艺展示, 比赛中学生各施拳脚, 钢琴、小提琴、二胡、古筝、笛子等乐器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 同时注重演出形式的编配, 紧跟社会潮流, 发挥创造精神, 编排出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与时俱进的各种表演形式。

“舞”是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儿童舞、集体舞、流行街舞、健美操等等。尤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舞表演形式最受师生欢迎, 学生在舞蹈题材选择、舞蹈内容编排、人员确定、服装、舞台、灯光等方面都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刻的了解。通过长达两个月的准备排练参赛, 大家共同努力、集思广益, 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书”是指硬笔书法的粉笔字、钢笔字及软笔书法。书写的美观程度就像教师的另一张脸, 通过书法的统测, 要求每个学生参与期中, 在板书设计、字体美观、书写流畅及速度等方面入手, 使作品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教学实用价值。

“画”是中国画、西洋画及手工制作等。其中儿童简笔画和教具制作作为教师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都提出了特殊的参与和比赛要求, 要求学生班班参与、人人过关。在统一命题、规定时间内, 学生要完成符合中心内容的高度概括、主题明确、形象鲜明的美术作品。

3. 多种实践形式

“六艺节”活动品种繁多, 包括艺术技能训练、编排、比赛、展演、展览、交流、研讨、联欢等活动。形式多样, 功能全面, 例如:合唱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书法展、教学基本功过关、虚拟课堂、课本剧展演、棋王角逐、全能大比拼、个人才艺秀、十佳歌手、新秀主持人等等。统测、集体比赛、个人比赛、文艺汇演等, 活动体裁丰富。

通过个人的、集体的、团队的不同组织形式, 运用自愿的、规定等不同参与方式, 使每个学生亲历其中, 受到艺术氛围的感染, 并根据自身的特长爱好、愿望目标、时间精力、择业目标等选择性地展示和锻炼自我, 促成个人的成长。

三、六艺节的收获

初等教育学院作为培养学前及小学教育专业未来教师的专门学院, 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必须具备熟练的教学技能, 并具有相当的艺术素养和一定的开展幼儿园、学校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能力。

1.凸显培养特色, 提高综合能力

“六艺节”凸现了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 即“形成实践综合型教师培养的办学理念”“实施综合培养, 有所侧重的人才培养

关的动画片。如, 博物馆内场景模拟漫游, 帮助博物馆内解说而用的虚拟环境的再现, 大大减轻博物馆人力、财力、物力支出。

3.地方博物馆管理办法 篇三

【摘要】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宏观背景下,各级博物馆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作为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将视角放在地市级以上的地方博物馆,从界定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地方博物馆开发文化衍生品的必要性,剖析了其开发现状及面临的普遍问题,以期为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提出一般性策略,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为满足公众对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下,依托文物所衍生的信息、知识及审美价值,研发适销对路的文物资源衍生品,以扩大博物馆的品牌影响力,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我国博物馆界的共识。一些博物馆已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并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本文将视角放在地市级以上的地方博物馆,从界定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概念入手,结合地方博物馆的实际,分析地方博物馆开发文化衍生品的必要性,剖析其开发现状及面临的普遍问题,以期为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孔之见。

一、 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

开发的必要性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目前没有权威的学术定义,本文将其界定为依托文物本体所衍生的信息、知识及审美价值,通过物化手段来表达特定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产品。与博物馆文化产品相比照,博物馆文化衍生品是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属概念,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文化产品可以是非物质的表现形态,如知识、思想、服务,而文化衍生品须以物质化形态表现出来,如书籍、高仿真文物复制品等。

地方博物馆开发文化衍生品具有多重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博物馆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深深根植于民族历史文化血脉中的记忆文化。这种记忆文化除了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等方式得以弘扬之外,也需要富有特色的文化衍生品以巩固、深化记忆的效果,重温审美体验,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依托地方博物馆的特色藏品开发文化衍生品,不仅能够延伸人们对地方文化特色的记忆,更为弘扬区域文化特色提供了激发参观愿望、唤醒参观记忆、催生深度共鸣的物质载体。

2、提升地方博物馆品牌形象的需要。品牌化运作是地方博物馆增强吸引力,扩大市场号召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品牌化经营战略的重要战术手段,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可以将博物馆的文化特色、审美价值等无形资产赋予物质化的表现形态,增强人们对品牌形象的感性认知。与实地参观、开展特色活动、进行网络宣传等传统品牌开发策略相比,文化衍生品独具有形化、可永久持有等特质,为其他手段所不可替代,且与其他手段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共同构成地方博物馆品牌魅力的辐射源。

3、拓展地方博物馆的资金来源渠道。博物馆在“非营利”的发展框架中,主要资金来源还是财政拨款,作为地方博物馆,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下,适当地引入经营已成为地方博物馆必须面临的问题。依托文化优势,开发文化衍生品,将会对壮大博物馆的发展财力起到积极的作用。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按照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阐释,市场经济发展洋溢着先进文化的精神气质。开发文化衍生品,有助于博物馆在社会责任和市场化运行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从一定意义上说,尘封的国宝与浩繁的典籍,在充当文化传承载体的同时,同样可以衍生出现实的财富[1]。

4、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满足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如果把博物馆比喻为公众的“会客厅”,公众参观博物馆的过程是与历史文化进行亲密接触并进行精神交流的话,那么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则更像主人留给客人的“礼物”,让客人在欣享文化盛宴之后,依然可以通过文化衍生品回味“主人”的品位与魅力,获得审美愉悦。“主雅客来勤”,可于无形之中促使公众持续关注博物馆,习惯性地参观陈列展览,接受文化熏染,博物馆的亲和力会得到提升。这种心理—行为模式的形成,必然会对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现状

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地方博物馆的衍生品开发经过达成共识、艰难探索、推出产品等阶段,进入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创新发展的新的节点。根据笔者的调查,国内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种类有所突破。地方博物馆,尤其是省级博物馆结合藏品、复制技术等优势,开发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衍生品。近10年来,上海博物馆配合陈列展示,以图书、复仿制品和纪念品为主,累计开发各类文化产品1600余种;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1万件藏品中,精心挑选了最具南越文化和岭南文化特色的文物,研发了百余种文化产品,不仅已成为政府部门礼品往来的首选,也广受社会各界的欢迎;湖南省博物馆自主研发的产品达到9个种类70多个品种,月销售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2]。

2、市场化开发模式初步建立。在市场拓展方面,地方博物馆通行的做法是依托参观客源,在馆内商品部销售各类衍生品,但也有部分博物馆积极探索新的市场销售模式。如湖南省博物馆借助大型会议、外事活动等拓展销售渠道,扩大订单的范围和客户;上海博物馆艺术品公司在上海新天地这个上海新文化的时尚前沿开设分店,店中展示和销售的全部是自主开发的各种文化产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则将销售群体瞄准国外游客,通过文化衍生品推介中国文化[3]。

3、经济收益初见成效。在坚持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获得了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收益,有的地方博物馆收入还相当可观。上海博物馆开发、销售的图书、复仿制品和纪念品类衍生品,2007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湖南省博物馆仅“四羊方尊”题材的工艺品销售单项就达17万元之多,总计收入已超过60余万元;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各类文化产品年收入达到2000万元[4]。

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市级博物馆与省级博物馆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共性问题来说,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意性不足。博物馆文化衍生品既要根植于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特定藏品或物质性文化遗存,又要跳出形式的束缚,将文物或者物质性文化遗存中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提取出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多样的衍生载体,形成衍生品的个性。但是,在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实践中,制作复制品、出版文物影像图册等手段还在广泛使用。这样的衍生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价值,但是,精品文物或者文化遗存的审美价值、文化精神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提取、整合、展现,母体的文化精神没有实现文化符号上的差异化表达,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2、市场营销能力不强。目前,地方博物馆在衍生品开发手段上,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单打独斗。在出版物的开发上,打的是研究成果牌;在仿真品开发上,打的是仿制技术牌;在纪念品开发上,打的是文化品牌授权牌。这些开发手段都是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现有条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要想做大、做强,仅仅依靠这些手段是不够的。另外,地方博物馆还缺乏熟练掌握、运用市场化手段的能力,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加强品牌拓展、掌控生产环节、加强市场销售等方面还有许多的“功课”要做。

3、开发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文化衍生品开发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开发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考察,文化衍生品开发的团队既要有熟悉文博事业的专家、学者型人才,也要有熟悉市场营销的商业人才;既要有经营管理型人才,也要有专业技术型人才,尤其需要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带头人。受到观念、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地方博物馆的衍生品开发团队基本上是以开发“三产”的成员为主,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分散在馆内各专业部门,利用这种松散型团队去实现文化衍生品开发的跨专业、跨机制的市场化运作,是很难适应实际需要的。

三、 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的策略

文化衍生品的开发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结合国内外博物馆衍生品开发的成功范例,地方博物馆要从本馆实际出发来制定衍生品开发策略。在一般情况下,要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规划原则

地方博物馆的衍生品是开发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制订富有前瞻性的规划,对保证开发的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的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目标规划、运作规划、人力资源规划。

首先是目标规划。要结合本馆的实际,在全面衡量各种有利、不利因素,充分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在五年、十年的文化产品规划中纳入文化衍生品的开发规划,确立文化衍生品开发的种类、方向和经济效益的预期目标。

其次是运作规划。要按照既定工作目标,制订并执行一系列策划、生产、销售方案,通过强有力的执行,不断修正方法,微调方向,凝聚力量,稳步推进。

再次是人力资源规划。要有目的地培养和引进衍生品开发所需要的各类人才。重点要培养好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领导者,形成一支有文博专业素养、精通市场运作的团队,为衍生品开发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

2、创意优先原则

文化衍生品是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中的一个分支,这就决定了创造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对地方博物馆来说,依托文物标本或者文化遗存本身衍生的知识、信息、审美价值而开发的文化衍生品,人的智慧、创造是其价值构成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坚持创意优先是取得市场业绩的前提。在实践操作层面,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文化衍生品的创意含量。

一是将文化符号创造性地转化为艺术符号。文物及文化遗存体现的是历史文化的风韵与魅力,具有区域特性和时间特性。地方博物馆的文化衍生品开发不能简单地通过对文物标本和文化遗存的实体进行简单的影像反映与实体复制进行开发,必须将文化衍生本体的文化精神浓缩为文化符号,并通过艺术创造,将其转化为更易为人们接受、鉴赏的艺术符号。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07年举办《大观——北宋书画·汝窑·宋版图书》特展期间,以“大观”特展展名、汝窑莲花式温碗以及富贵花图为创作元素,推出衍生品——双层陶瓷杯,以其文化符号鲜明、艺术气质浑然天成受到台湾民众的欢迎,550元新台币的价格一度在拍卖网站上创下8000元新台币的拍卖记录[5]。

二是将文化精神创造性地与时尚元素结合。文化衍生品开发面向的是各类公众,在考虑年龄层面的因素时,必须将喜欢时尚的年轻人作为重点客户群体进行培养。因此,衍生品的开发要考虑时尚元素,将文物的古典文化神韵与时尚元素有机结合,这样的衍生品不仅会给公众整体带来新鲜感,更容易吸引年轻一代关注古代文化,关注博物馆,成为博物馆潜在的参观群体。例如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很注重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即使是一个设计简朴的糖果盒,也要把馆内藏品的知识印在盒子的背面,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拉近了博物馆和年轻人的距离。

3、市场化开发原则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既然兼具公益性与逐利性目的于一身,那么其开发就必须奉行市场化原则,用市场营销的基本原则来创造市场份额与业绩。

一是实施品牌化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意味着商品的品位与质量,意味着市场号召力。地方博物馆在衍生品开发方面,必须以做大博物馆品牌为突破口,首先通过博物馆藏品、展览的不可替代性来提升影响力与品牌认可度,增强人们拥有其文化衍生品的欲望。反过来,还要通过具有特色与品味的衍生品为博物馆品牌增色,使衍生品成为体现博物馆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旅顺博物馆为例,该馆一直致力于通过开展特色展览、举办公益活动、参加文博会等方式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依托馆藏特色文物相继推出了《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画册》系列衍生品、《旅顺博物馆藏晚清名人书札选》、《满铁旧影——旅顺博物馆藏满铁老照片》、青铜父癸鼎高仿真文物复制品等一系列文化衍生品,不仅深受大众喜爱,而且使博物馆品牌与衍生品品牌的拓展相得益彰。

二是实施分众化策略。市场经济是买方经济。地方博物馆在开发衍生品过程中,必须要对目标群体进行精细化分类,要充分考虑知识层次、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化需求。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这一点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故宫参展的文化衍生品包括金银器、高仿“大雅斋”瓷器、仿宫廷官窑瓷器、织绣、青铜器、书画、漆器、珐琅器、旅游产品等9大门类,共260余种,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既有适合文化市场需求、具有相当收藏价值的高仿真品,也有适合大众消费、价廉物美的博物馆纪念品,还有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高档礼品[6]。这种兼顾不同群体的开发理念更容易引来更多公众的追捧。

三是实施便民化策略。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销售固然离不开博物馆商店这个主阵地,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方便的购物条件是市场营销的一大原则。美国的博物馆在馆内一般都设有规模不等的纪念品销售部,有些博物馆的纪念品销售部甚至还专门辟有一个直接对外的出入口,以满足一些只想购买纪念品而不想参观展览的公众的需求。一些博物馆还在机场、大型购物商场开设有纪念品销售柜台或专营店,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在纽约的梅西百货商店、肯尼迪机场,以及法国卢浮宫、德国等地开设有多家纪念品商店。这些设于馆外的纪念品商店不仅可以为博物馆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博物馆的影响[7]。这些做法无疑为我国地方博物馆做好文化衍生品的销售开辟了新的思路。

总之,在公益至上原则的基础上,文化衍生品的开发是地方博物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选择。在不断吸收国内外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的先进经验的同时,坚持整体规划、创意优先、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不断提高地方博物馆的策划、制作、营销能力,地方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将会步入可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

[1]刘亚力、邓琳、王晓然:《博物馆:城市价值新坐标, 撬动旅游经济》,《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5月18日第2版。

[2][3][4]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博物馆处:《“博物馆文化产品”研讨会综述》,《中国文物报》2007年9月16日第6版。

[5]何来香、黄韵瑾: 《台湾故宫博物院正馆再启行销策略》,《故宫文物月刊》第292期,2007年7月,第111页。

[6]车晓蕙、王传真:《260余种故宫文化衍生品将亮相文博会》,人民网(http://art.people.com.cn/GB/41387/5743136.html)。

[7]张颖岚:《美国博物馆的运营理念与文化产业》,中国文物信息网

4.地方博物馆管理办法 篇四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博物馆协会在推动行业自律作用,指导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行为,确保设计和施工任务质量,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正式出台本领域专门标准奠定良好基础,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博物馆协会邀请行业专家调研、起草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草案。该办法经2013年10月协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反复讨论修改,并获得一致通过,现已正式发布。办法自2014年1月试行。

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博协第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2013年10月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的管理,提高陈列展览的质量和水平,维护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和博物馆的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和《博物馆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是指以博物馆藏品为物质基础,以博物馆学理论为指导,以陈列展览主题要求和内容大纲为依据,综合运用各种展示手段,对构成陈列展览的各种元素进行设计、制作、布展等活动。

第三条 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活动的单位,可以按其注册资本、管理和技术人员状况,以及陈列展览设计施工业绩等条件申请相应资质等级。

第四条 中国博物馆协会是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认证机构,负责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工作。

第五条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的设计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施工资质分为一、二、三三个等级。

第六条 设计资质分级标准

一、申请甲级设计资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200万元人民币;

(二)具有承担各类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能力,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业务不少于8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10项展厅面积均在15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1000万元以上(含)大型陈列展览项目设计,艺术效果良好,设计质量合格;

(三)有相应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人员,有不少于8年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经历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相关专业高级职称的总设计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高级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5人,中级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15人;

(四)有与开展设计业务相适应的先进设备和固定工作场所;

(五)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或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二、申请乙级设计资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二)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业务不少于5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5项展厅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700万元以上(含)陈列展览的设计,艺术效果较好,设计质量合格;

(三)有不少于5年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经历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相关专业高级职称的总设计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高级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2人,中级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9人;

(四)有与开展设计业务相适应的设备和固定工作场所;

(五)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或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

三、申请丙级设计资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

(二)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业务不少于3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3项展厅面积均在5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300万元以上(含)陈列展览的设计,有一定艺术效果,设计质量合格;

(三)有不少于3年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经历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相关专业中级职称的设计主持人;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级以上执业资格人员不少于6人;

(四)有与开展设计业务相适应的设备和固定工作场所;

(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第七条 施工资质分级标准

一、申请一级施工资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

(二)具有承担各类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能力,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业务不少于8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10项展厅面积均在15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1000万元以上(含)以上大型陈列展览项目施工,项目竣工质量合格,近三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三)有相应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专业技术人员,有不少于8年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经历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相关专业高级职称的总工程师,有高级职称的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有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相关专业、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研究及展示组合艺术、博物馆建筑及陈列展览环境艺术、陈列展览设备、辅助展品、多媒体展示手段、陈列展览制作工艺、文物标本安全保护、概预算等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在3年以上的高级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10人;

(四)有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项目施工三年以上、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的技术工人骨干队伍,具有甲级项目经理或相应资历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

(五)有与开展施工业务相适应的先进设备和固定工作场所;

(六)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或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有健全的经营管理、安全、环保等各项管理制度。

二、申请二级施工资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

(二)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业务不少于5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5项展厅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700万元以上(含)陈列展览的施工,工程竣工质量合格,近三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三)有5年以上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经历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相关专业高级职称的技术负责人,有中级职称的财务、经营管理负责人;有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相关专业、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研究及展示组合艺术、博物馆建筑及陈列展览环境艺术、陈列展览设备、辅助展品、多媒体展示手段、陈列展览制作工艺、文物标本安全保护、概预算等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在3年以上的高级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6人;

(四)有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项目施工2年以上、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的技术工人骨干队伍,有乙级以上项目经理或相应资历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

(五)有与开展施工业务相适应的设备和固定工作场所;

(六)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经营管理、安全、环保等各项管理制度。

三、申请三级施工资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

(二)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业务不少于3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3项展厅面积均在500平方米以上或造价300万元以上(含)陈列展览的施工,工程竣工质量合格,近三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三)有3年以上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经历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相关专业中级职称的技术负责人,有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相关专业、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研究及展示组合艺术、博物馆建筑及陈列展览环境艺术、陈列展览设备、文物标本安全保护、概预算等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中级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初级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

(四)有从事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项目施工1年以上、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的技术工人骨干和稳定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队伍,有丙级以上项目经理或相应资历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

(五)有与开展施工业务相适应的设备和固定工作场所;

(六)有必要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经营管理、安全、环保等管理制度。第八条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一般适应的营业范围:

一、甲级设计资质:可承担各类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

二、乙级设计资质:可承担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以内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

三、丙级设计资质:可承担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以内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四、一级施工资质:可承担各类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五、二级施工资质:可承担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以内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六、三级施工资质:可承担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以内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

第九条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申请资质等级认证,应向中国博物馆协会提交下列材料(原件):

一、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等级申请表;

二、单位营业执照;

三、单位章程、管理制度;

四、单位法人代表和技术、财务、经营管理负责人,以及主要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职称或职称证书、任职文件、保险证明等;

五、单位项目经理资格证书、身份证,技术工人骨干的培训上岗资格证书;

六、已完成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项目的设计或施工合同、与所提供合同项目相符的主要设计资料(包括效果图、平立面图等)及竣工后实物图片、质量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

七、其他有关资料。

初次申请资质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可申请二级及以下的资质等级。

第十条 中国博物馆协会每年受理一次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认证申请(含晋升资质等级申请),审核通过的,发给相应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证书》(以下简称《资质等级证书》),同时公告社会。

《资质等级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统一印制。第十一条 《资质等级证书》是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设计、施工能力与水平的标志和参与投标、承揽业务的重要凭证,应予以妥善保管,不得涂改、出借、转让。如有遗失,应即时在省级以上媒体上声明作废,并及时向中国博物馆协会报告,申请补办。

第十二条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中国博物馆协会提交《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年检表》以及上一年度完成或参与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项目的合同、竣工或进展情况报告及相关材料,接受中国博物馆协会或其授权机构年检。

第十三条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年检不合格:

一、在陈列展览设计施工活动中发生展品、人员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因设计施工质量问题造成陈列展览在展出期间发生展品、人员安全事故的;

三、连续两年没有从事陈列展览设计施工活动的。对首次未按规定办理年检手续或年检不合格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将予以警告,责令整改;连续两年未按规定办理年检手续或年检不合格者,将降低其资质等级;达不到最低资质等级标准的,或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取消其全部资质,三年内不得重新申报资质。

第十四条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等变更,应在变更后的一个月内到中国博物馆协会办理变更备案手续。

第十五条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分立、合并,应按照本办法重新申请资质等级认证。

第十六条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因破产、撤销、停业或其他原因终止业务活动的,应将资质等级证书交回中国博物馆协会予以注销。

第十七条 中国博物馆协会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遵循资质认证和管理工作程序、规则和纪律,接受有关管理部门、博物馆行业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廉洁高效地做好为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服务的工作。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和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本会将就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博物馆协会负责解释。

5.博物馆管理制度 篇五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服从大局,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文物、博物馆工作人员。

二、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业务技能,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优异的工作成果奉献社会。

三、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精神。关心集体,尊重同志,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弘扬正气,抵制一切不正之风。

四、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廉洁奉公。

五、在文物调查、考古发掘、陈列展示和宣传出版工作中,任何人不得有私自垄断文物资料并谋取私利的行为。

六、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征集和收购文物时,所征集和收购的文物及其有关资料必须全部上交单位,严禁隐瞒私存。遇有出土文物,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妥善处置。

七、文物工作者个人不得收藏、买卖文物。严禁利用职权在文物征集、收购工作中为自己或他人留存文物。

八、维护国家对国有文物的所有权,严禁将属于国家所有的馆藏文物出售或变相出售。严禁将国家所有的文物作为礼品赠送给任何部门或个人。

九、树立文物主权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和文物安全保护意识。严守国家文物机密,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未经发表的重要文物信息和资料。发现文物被盗窃、盗掘或遭受其它损坏,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严禁隐匿不报。

十、在对外合作或涉外活动中,必须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权益,合作和交流项目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批准的协议规定进行,个人不得向外方作出任何承诺。禁止利用文物涉外工作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

馆长职责

一、馆长主持馆全面工作。

二、组织职工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三、制定单位长远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四、推动单位各项业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培养、考核、聘用专业人员和中层干部。

六、定期总结工作,表彰好人好事。

七、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综治安全稳定工作。

八、把文物安全保卫列入工作重要日程,常抓不懈。

办公室职责

一、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包括文件收发、书刊订阅、会议布置、接待来访、供给办公用品、安排值班保卫、考核考勤等行政工作。

二、接洽物业管理相关业务工作。

三、直接管理停车区、学术报告厅、。

四、管理水、电、电话、电梯等设备。落实安全管理,节约开支。

五、执行财务制度,严格现金管理,按时做好月结报表。

六、负责对临时工管理。

七、落实卫生、绿化工作的管理措施,保持良好的馆容馆貌。

保管部主要职责

一、主持本部门日常行政、业务工作根据本部职责,制订工作计划,决定工作方式,记录工作大事,进行工作总结和资料汇总工作。

二、对本部人员有权进行分工、调配,并明确分管工作职责,分工合作。

三、直接管理文物库房,确保馆藏文物的安全。

四、及时做好文物征集、登录、入库管理工作。

五、落实本部安全防火、卫生管理工作.陈列部主要职责

一、热爱文博事业,敬业爱岗。

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弘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

三、熟悉和掌握陈列的主题思想、内容及各种展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丰富与本馆性质、任务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

四、充分认识文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五、强化职业道德修养,树好工作形象。

六、制定陈列规划,负责陈列设计、制作及布展工作。

七、编写宣传资料,组织群众及青少年参观,做好不同类型参观者的讲解工作,在讲解中要让群众获得文物知识,树好文物保护意识。

八、按时开馆,不擅离职守,不在馆内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并做好预约观众和特殊观众的参观接待工作。

九、树立安防意识,严密监控,确保展出文物及国家财产的绝对安全。

十、保持展厅整洁卫生,并做好展厅外部环境卫生工作。

十一、做好参观登记和开馆日志的详细记录。

十二、做好兼职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保卫科职责

一、要严格执行门卫工作制度,实行全天候值班,不得擅离职守。认真做好来客的登记验证及出入车辆的查验工作,非本单位车辆过夜停放需经领导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博物馆闭馆后严禁他人出入。

二、值班人员要认真落实单位的安全保卫制度,如实记录值班期间一切情况并详细登记交接班时间。妥善保管和依法正确使用警械警具。熟练掌握技防、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时刻注意值班期间的安全动向及技防设备运行情况,接报警时要迅速复核,无论是误报或是实报都应立即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6.博物馆绩效管理的思考 篇六

肖冠雄

物馆对社会公众实行免费开放后,基本运转经费得到保障,事业的发展面临转型,其社会职能上更强调于优化社会服务,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强文物保管研究和利用,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组织绩效,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博物馆产品,很多博物馆开始探索进行绩效管理。博物馆的绩效管理是指博物馆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循环过程,它的作用是持续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绩效,确保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一些博物馆在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绩效评估程序和方法、绩效评估结果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规范化程度低、评估分散、评估程序和方法不一致、缺乏制度化的评估标准,思想不统一,执行难度大,责任区分难,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本文试从博物馆绩效管理的意义和推进方法来阐明博物馆绩效管理的运用,以求教于专家,商榷于同行。

一、博物馆推进绩效管理的意义

绩效管理是一种广为运用的管理行为,不管是营利性的组织还是非赢利性的组织,甚至是一

[1]个行政区域也要进行绩效管理。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绩效管理着眼于博物馆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博物馆科学发展的能力,保证目标的实现。首先,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绩效管理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将组织与个人的目标达成一致,形成共愿景。博物馆管理者通过绩效考核,对个人和部门的工作给予评估;通过监督检查,对个人和部门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培训和沟通,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引导;通过相互协作,使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更加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博物馆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组织绩效,确保目标的实现。其次,绩效管理是评价员工价值创造和提高个人技能的过程,有利于提升个人绩效。管理者通过对员工的综合考评,可以知晓员工的优点和缺点,在岗位安排和特长上更大程度发挥员工的潜能。同时,通过把个人绩效的考核评估结果作为员工奖金高低、职务升降、培训、调动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是绩效管理着眼于博物馆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执行力,提升博物馆内部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绩效管理涉及到对事的管理主要工作流程标准化的问题。所谓流程就是解决“先做什么”、“接下来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哪个部门完成,由谁负责的问题。在博物馆的内部上,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个人主观意识较浓,随意性大,“制度墙上挂,领导说说话”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序不高,更谈不上对工作过程的控制和改进。同时,博物馆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单位,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为观众提供社会教育。受“免费”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开放管理过程中逐渐忽略了观众的需要,例如我们的讲解服务如何提供让观众更方便,我们的陈列展览如何更贴近观众,等等,不能让观众直观的了解。博物馆通过绩效管理方法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内部的管理水平,同时更有利于博物馆社会职能的发挥。

三是绩效管理着眼于博物馆活动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估,有利于博物馆持续改进工作。首先,绩效管理对博物馆活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博物馆的活动,包括讲解、陈列展览、文物研究、保卫、保洁等与公众交往的主要方面,同时也包括基础设施的提供、财务、采购、人力资源等辅助活动。绩效管理对活动过程的控制涵盖了各项活动前期的准备、过程和结果等内容,绩效管理贯穿各项活动开始之前、进行之中或结束之后。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避免业务工作的无章可循,职责不清,相互推诿,有利于及时处理业务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其次,管理者基于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掌握博物馆的管理现状,对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不断进行改进,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管理层针对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纠正措施,并跟进检查,有利于持续改进各项工作。

四是绩效管理着眼于内部沟通与协作,有利于博物馆组织文化的建设。博物馆的绩效管理的实施,势必导致管理者思想和管理风格的转变,更多的增加员工的自主权,更关注观众的需要。通过管理者与员工的相互沟通,不断提高员工胜任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和各种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此外,从博物馆目标的制定、计划的实施等工作都需要全体

员工的共同参与,这种参与管理的机会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归属感和衷诚度,同时满足了员工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博物馆组织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博物馆如何推进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博物馆管理的新模式,长期以来,博物馆受“等、靠、要”思想的影响,守柜子,管章子,过日子的思想较为盛行。博物馆引进绩效管理既是思想上的解放,也是管理方式上的革新。绩效管理事关大局、事关长远、事关发展,如何推进博物馆绩效管理?

1、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明确目标,突出绩效管理的导向性。

博物馆实施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的确立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基础。博物馆科学地实施绩效管理,可以进一步促进自身建设,推动工作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促进博物馆创造更多的公共价值,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博物馆绩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将博物馆的使命、价值、愿景和战略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案,对参与博物馆活动的各个层次的人员、程序进行管理。要理解博物馆的绩效管理,首先要了解博物馆担当的社会责任。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明确指出,博物馆作为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赢利的永久性机构,对社会公众开放,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博物馆作为非赢利的组织,免费开放后其社会性和公共性尤为突出,我们要以“藏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转变,加强细节管理,利用发挥好博物馆各项资源的优势,满足社会公众来博物馆参观学习的精神文化需求。

博物馆的公益性,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问题,更关键的是制度设计及如何在操作中实现目标的问题。工作目标是绩效管理推进实现的目的,博物馆的管理者要科学的确定工作目标,并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团队或员工身上。现在我们有很多博物馆是策略、目标一大堆,议而不决,流于口号管理,目标没有“落地”。博物馆目标的制定,要本着实事求是、促进发展、提高效率的原则,要制定博物馆中长期发展目标、中期和近期目标,同时针对目标的完成制定目标、月工作任务完成计划、员工个人工作计划等。

要有一支执行力强的队伍。对于任何一个博物馆来说,要想完成计划和任务,达到目标,没有一支执行力强的队伍是不行的。博物馆的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必须自上而下形成共识。馆长作为最高决策和执行者,既要带头做好各项工作,更主动参与到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经常听汇报,查实情,解难题。中层管理者要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加强对本部门工作的指导,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指导下属改善、提高绩效,从而提高单位的整体绩效、管理水平和团队效能。具体负责绩效管理推进工作的同志既要熟悉博物馆的管理,具有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同时还要有诚实正直的品质,观察、评价和分析能力,领导力,沟通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此外,要加强全员的培训,全员要统一思想,积极参与、配合和执行。

2、科学设定考评标准,规范制度,确保绩效管理的准确性。

博物馆的绩效管理包括了组织层面的绩效、流程层面的绩效和个人层面的绩效三个层次的内容。组织层面的绩效强调是博物馆机构的整体绩效,其要素包括博物馆战略发展规划、整体的目标、阶段的目标、组织的结构和资源的配置等,具体的指标有工作效率、总体服务质量、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目标、内部信息沟通、文件控制、培训发展等基本指标。流程层面的绩效强调的是工作过程,其要素包括博物馆各项工作是否建立了工作流程,是否对流程的绩效进行了管理,各项资源是否充分的分配到各个流程中,各项工作之间流程是否畅通,具体指标包括工作流程、过程控制、监督检查、执行反馈。员工层面的绩效强调是的执行人员的绩效,其要素包括工作职责与标准、绩效沟通与反馈、绩效评估与运用,员工绩效评估包括德、能、勤、绩、廉这五个基本指标,同时也包括员工的团队精神、执行力、发展潜力、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指标。

指标可以定量,也可以定性,关键是科学合理。对于某一件事的指标一般包括考核项目、目标值、项目分值、计分标准等内容,这些内容所体现的考核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量指标一般以完成任务的多少来计分,主要特点是全面、量化、可比;定性指标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指标。在员工测评方式上,一般采用360度综合绩效测评,针对中层干部和员工在德、能、勤、绩、廉各个要素进行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指标的测评。

再次,加强制度建设。标准是绩效考核的唯一依据。目标前国家在博物馆评估、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文物藏品、文物安全等方面均有相关标准可以作为指导,同时,可以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国际标准体系,针对不同的岗位和服务对象制定不同的标准和制度,制定工作流程。要加强台帐的记录的管理,所有的岗位应有相关的工作台帐,以备检查提供各项证据。同时,为确保目标的完成,要建立问责制度,将任务落实好、执行好。其二是建立激励机制,注重奖励与鞭策并重。对实行得好的方法、经验要推广,对业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要表彰。要实行绩效考核与奖金挂钩的方法,按照完成的工作业绩和部门的日常考核来确定部门和员工的奖金,拉开档次进行分配。同时,要将评估结果与员工岗位调整、职务升迁、奖励薪酬结合起来,做到褒有章,贬有据,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机制。

3、规范程序,改善方法,彰显绩效管理的科学性。谈绩效必谈考核,有的人认为做好了考核工作就是做好绩效管理。其实二者有不同的区别。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绩效管理要通过绩效考核来反映。绩效管理是对部门和员工的行为和产出的管理,它在现有的人力资源理论的框架下,在强化人本思想和可操作性基础上,以博物馆的战略发展为依据,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对部门的工作和员工的表现做出评估,其包括了员工的考核、培训、沟通、激励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包括如下五个基本步骤:一是制定绩效计划。博物馆依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制定绩效计划。二是绩效沟通。馆长、中层干部和员工之间就绩效计划进行沟通,包括前期的交流和过程跟踪。三是绩效评价。在绩效周期结束后,对预先制定好的绩效计划进行评价。四是绩效反馈。通过面谈、文件等形式对绩效成绩进行反馈,提出希望和要求。五是绩效结果的运用。其结果可以客观公正的反映某部门、员工的工作绩效成绩,可用于指导员工改善绩效和提高技能,可以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

方法上,要坚持“两个转变,五个结合”的方法。坚持以考核结果为重点向过程考核转变,数量考核向质量考核的转变,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日常工作督查与中心工作督查相结合、督查通报与整改提高相结合,制定标准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批评教育与奖优罚劣相结合,采用民意测验、个别谈话、工作测评等方式来检验工作效果或员工绩效。在考评主体上,在坚持组织认可和群众公认相结合的基础上,要设置多元考核评价主体,特别是要将观众、学校、志愿者,同行单位,以及上级文物、宣传部门,下级二级部门纳入考核评价主体,建立上级、同级、下级、群众四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主体。在纪律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要时采取回避原则。特别是具体负责绩效管理的执行管理部门,更要高度认识到考核管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必须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被考核者,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利用职权进行打击报复或谋取私利,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被考核者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核,对考核工作进行配合。对考绩结果不服者,被考核部门和考核者个人可以提出申诉。

4、持续改进,注重绩效管理的动态性。绩效管理是过程与结果的综合,不是一年一次填表的工作,绩效评价之后必须伴随有改进与提高绩效的计划和行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管理者往往以考核的结果作为部室或个人的评估结果,忽视对服务过程的控制和对事件的持续改进。如何改进组织绩效?博物馆免费不等于免责,观众零投诉不等于观众的满意率是百分之百。只有坚持不断完善改进的理念,绩效管理才能充满生机,才不会让管理者缺乏信心,让员工感到害怕,让观众感到麻烦。因此博物馆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持续改进。首先是观众满意度的调查。观众对博物馆提供的产品是否满意,影响到观众的忠诚度。博物馆应就博物馆所提供的服务、陈列、商品等博物馆产品,经常进行观众满意度的调查。既要在每个参观点设有观众留言簿,观众意见箱及时收集观众的意见,同时也要经常进行问卷调查,还可以进行网络意见征集。

在员工的绩效提升上,管理者要经常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并与员工共同制定绩效改进提高的计划。同时,管理者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从上而下,着重以开会研究解决问题,而对员工在想什么、员工在内部管理、个人成长等方面需要什么缺乏思考,馆长们要经常深入一线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了解到员工的真实想法。同时,员工长期工作在一线,与观众交往最多,最能了解观众的心理,知道观众的需求,所以管理者要通过工作例会、意见箱、电子邮件、座谈会等形式掌握员工的心理动态。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如何奖惩员工,而更多的应考虑到,如果员工在某一阶段绩效不佳,则应通过制定培训计划、改善测评指标,来鼓励员工不断积极地去提升自身的技能。管理者要及时把个人绩效考评成绩反馈给个人,通过对德、能、勤、绩、廉等要素的评估,被评估者不仅可以从自己、上级、部属、同事甚至观众等方面获得多种角度的反馈,也可从这些不同的反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长处与发展需求,使以后的职业发展更为顺畅。

绩效管理是一项探索与实践,循序渐进的工作。新时期,机遇与挑战乱并存,唯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完善配套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服务,为强加社会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服务。

作者:肖冠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办公室主任,***

7.地方博物馆管理办法 篇七

驻马店市博物馆建筑面积12 000平方米, 展出文物千余件, 是驻马店地区唯一的一座历史与艺术并重, 集展览、研究、考古、收藏、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的讲解词是向观众介绍说明各类展品、各历史事件和各种人物事迹等。驻马店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驻马店出土的代表性藏品为主体, 以时间顺序、历史沿革为主线。共分为八个单元, 从第一单元启封文明天中地区的原始社会到第八单元红色天中新中国成立, 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 脉络清晰, 既重点突出每一历史阶段的文化特色。如以蔡国为代表的古国文化、以棠溪宝剑为代表的冶铸文化、以梁祝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以竹沟为代表的红色文化, 又充分展现了天中文明的延续性、包容性和影响力。展示陈列内容以藏品、图版文字说明及多媒体影像为主, 整体布局既有延续性又有变化性, 所以讲解词适合采用最基本的并列对照式。此种方式就是把讲解词与陈列品并列对照进行编写、介绍和说明, 这种形式横向对照关系比较明显, 便于讲解员和观众把握主要展品。主题是“厚重天中”, 又叫主题思想, 是贯穿整个讲解过程的中心思想, 也是讲解词最后要达到的目的。说明顺序是依据陈列展览结构, 结合陈展的空间布置, 以时间为顺序。如一楼展厅内的第一单元“启封文明”, 首先介绍了天中地区的史前文明, 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第二单元“天中侯国”, 通过对正阳闰楼商代墓地及天中十大古国出土文物的展示, 勾画出夏商周时期邦国林立、诸子百家文化融合的历史画面;第三单元“楚风北渐”, 秀美的竹简、优雅的编钟、厚重古朴的青铜圆鼎, 诠释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中地区群雄逐鹿及南北融合的特点。

驻马店市博物馆的讲解词介绍文物时, 会说明其时代、用途、造型特征和主要价值等;介绍事件时, 会说明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结局和重要意义及作用等;介绍人物时, 会说明其出身、生卒年月、经历和主要活动、事迹等。讲解词先从独特的外型开始, 如“外型来源于古代青铜钟造型取其厚重之意, 同时也展现了天中地区古老悠久的冶铸文化, ”既点明陈展主题又突出地区特色文化。接下来会以具有深厚文化渊源的三幅巨型壁画———伏羲画卦、天中山、盘古开天辟地和两幅地图———禹贡九州图、驻马店行政区划图为主要讲解词内容。为什么本馆要在最开始的重要位置展示九州地理位置图呢?这样的疑问可以引起观众的求知欲和兴趣, 然后引导观众带着目的进入序厅。大厅的禹贡九州图与序厅中用三维立体影像展示的土圭测景之法是相互衔接的, 从九州图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豫州为九州之中, 而土圭测景则更有据可考, 更科学地表明汝南县尤在豫州之中, 从而最先重点介绍驻马店地区自古以来“天中”名号的由来。展陈和讲解词上的这种相互衔接, 既突出重点又可以引导观众尽快融入到参观的氛围中。

驻马店市博物馆讲解词的文体结构是层次清楚, 段落分明。结构基本与陈列相同, 但在层次和段落的划分上受到文物主次和内涵多少的影响, 主要文物较多的地方篇幅会较长, 层次与段落也会较多。分段也会注意整体篇幅的匀称, 因为讲解的过程是有时间限制的, 讲解词都展开谈的话时间是不够的。站在观众的角度, 也是希望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看到、听到更多的内容。所以, 除个别重点的内容外, 大多数段落都会相对均衡, 不会长短差别过大。总体上在确保主题明确、脉络清晰的同时, 每一单元的讲解词更要做到有主有从、主次分明, 对重点尽可能详细地描述, 帮助观众认识文物的深刻内涵, 提高鉴赏能力。因为观众通过静态的展品和简单的文字说明, 看到的多是一些表象的东西, 所以不能够很好地认识展品的价值所在, 尤其是那些艺术价值较低的文物。比如原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 通过详细说明其特点和用途来阐明其既是当时的生活用具, 更是今天的艺术品。

讲解词的表达方式上以说明为主, 同时也采用描写和议论。在介绍说明某件文物的同时, 免不了要对其花纹、造型等进行描述和评价, 但这种描述和议论与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分量相比还是少量和次要的。如泌阳三号秦墓出土的青玉璧, 青色玉质, 体薄, 微透明, 玉璧选料考究, 是使用完整的、没有任何柳裂的玉料一次做成。雕刻精美的纹饰, 即像海螺又类似正在发芽的谷物。纹饰采用了二区三区纹饰, 是只有身份等级非常之高的人才能够使用的玉璧规格。玉璧可以佩带, 同时也是社会交往中的馈赠品和信物, 更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作为重要的礼器用在大型的祭祀活动中, 更多的是表达期盼五谷丰登粮满仓的美好愿望。既有对材质的说明, 也有对纹饰的描述, 还有对它的用途和评价。

讲解词的语言注重口语化, 由于讲解词是直接向观众叙述和讲说的口头语言, 多是一次性的教育, 所以必须口语化, 以使观众感到亲切自然易于理解。更需要通俗易懂, 使观众能够听懂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不能过多地运用考古名词和术语。如唐代的莲生贵子镜, 无论是主区纹饰还是其寓意都是希望连生贵子、多子多福;上蔡县明顺阳王墓出土的玉桃, 脉络清晰、桃子莹润, 寓意蟠桃献寿、寿比南山。口语化的同时更要通顺流畅, 每句话都要顺顺当当, 讲起来非常上口, 尽量消除与观众的距离感。同时多用短句, 讲起来顺口, 听起来轻松。如六千年历史的裴李岗文化器物双耳陶壶, 体小胎薄, 充分体现了天中先民的聪明才智;红陶鬶, 造型独特, 三只袋状中空足, 是富有天中特色的龙山文化典型器物。

讲解词的语言注重生动化, 恰到好处地穿插一些生动的描述和画龙点睛的议论、评述, 这样会较好地引导观众去理解内容、欣赏内容、感受内容。如明代“月夜送行图”金壶, 器型小巧到令人叫绝的地步。盖上刻有线条匀称流畅的花朵纹, 颈部刻有构图精巧的几何图案。重点在腹部, 刻着一幅活生生的月夜送行画:两棵大树, 一棵是阔叶树, 一棵为柳树, 柳丝间透出一轮高照的圆月。画中四人, 为早晨送行状。一人荷担前行, 一人向后站立拱手作揖向送行的二人辞行, 嘴稍张, 似乎是在说“多谢关照”;二位送行者一抱物停立, 眼角挂泪张口, 似含泪说:“请多保重”, 一抬袖掩脸返身欲走。端祥画图, 使人不禁感叹诗仙李白“桃花流水深千尺, 不及王伦送我情”所表达的无限深情。汉代鸳鸯金饰, 纯金铸造, 小巧精美, 工艺精湛, 铸有一对大鸳鸯, 八对小鸳鸯, 共九对, 鸳为雄性, 鸯为雌性。寓意美满良缘, 久久长长,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汉代龟鹤铜灯, 整体造型为口衔灵芝的仙鹤立于仰望的万世龟背上。仙鹤亭亭玉立, 鹤身纹饰清晰, 羽毛栩栩如生。神龟抬首仰望, 形象逼真, 气势昂然。仙鹤寓意常青, 龟代表长寿, 而灵芝是返老还童之仙药。此类器物的广泛使用就充分表现出汉代社会民众对长生不老、羽化成仙道教思想的信奉和追求。此类藏品所体现出来的身份地位、长生不老、美好寓意等, 是观众容易理解和充满好奇、感兴趣的方面, 可以很好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讲解词的语言必须准确无误, 这主要是指对陈列内容表达准确, 对人物、事件、文物评价恰当, 不过分夸大, 如对“第一”“绝品”“最好”“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等词语要慎用。并尽量采取白描手法, 就文物的本来面貌加以叙述, 让藏品本身说话, 让陈列展览说话, 让事实说话, 大量的议论和华丽的辞藻, 会使人感到华而不实。如上蔡县郭庄楚墓出土的青铜圆鼎, 腹径八十公分, 底部铭文记录了当时重要的祭祀事实, 不用言语, 其外形和精美度就可彰显出墓主人所拥有的“问鼎中原”的财力、实力和权力。新蔡县“平夜君成”墓出土的多戈戟, 保存完好、锋利依旧、铭文清晰, 只单单介绍一下它的用途, 观众通过其真实完美的表象就可以明白其文物价值和地位。

讲解词的语言尽可能讲究文学品位, 注意用词的丰富多变, 不要重复地去用一个词汇。形容某件东西漂亮的词语有不少, 如“美观”“精致”“高雅”等等, 要根据文物的实际情况, 恰当地变换词汇。如介绍某件青铜器时用了“这件青铜器非常漂亮”, 换用“不言之大美”来介绍瓷器会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要注重语言的优美、形象、趣味、新颖, 要引人入胜。形象的语言能很快将观众导入意境, 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恰当地运用比喻、比拟、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 可使静止的文物转化为生动鲜活的画面, 揭示出事物的内在美, 使观众沉浸陶醉。如“这件青花瓷瓶色泽明亮、线条优美, 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给人以端庄大方的感受。”

为驻马店市博物馆量身定做讲解词, 既能突出和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的厚重特色, 又能更好地帮助和引导观众参观, 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5.

[2]吕济民.当代中国的博物馆事业[M].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8.

[3]王学敏.博物馆实用讲解艺术[M].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9.

[4]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8.

8.地方博物馆管理办法 篇八

一、缘起:

由邢台传统音乐学术考察想到的

这次来到冀南,邢台学院安排的行程和考察内容给予我很深的感触。参加本次田野考察的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和校友,过去多半是从事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研究的。我本人过去也主要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为考察对象,虽然也曾经涉猎过一些包括汉族民歌和民间歌舞在内的概览性研究,但实际上存在着对之考察实践不多、认识不足的问题。而要想弥补这个缺憾,一个较好的考察对象及场所莫过于春节前后的各种汉族民俗音乐展演。春节是中国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汉族农村地区的秧歌、花灯、采茶等各种民间歌舞及戏曲、曲艺民俗展演,主要是在围绕春节的半个多月节期里紧锣密鼓地举行。所以近年来,我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抽出几天时间,前往北京郊区或周围北方城市考察年节民俗。就在今年的春节期间,除了邢台之行外,我还在元宵节期间赴天津考察了多个以地秧歌和高跷展演为主的民间花会,并远赴越南和柬埔寨,体验了东南亚国家及华人侨胞的春节年俗和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在到邢台考察之前,我对于河北省传统民间音乐的固有印象主要局限于河北民间音乐会、冀东地秧歌、河北吹歌等少数乐种。这次在冀南,观摩了邢台学院为我们准备的,包括隆尧秧歌戏、四股弦、南调、广宗道教音乐、太平鼓乐、梨花大鼓、招子鼓等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传统民间艺术项目的学术性展演。从现场表演的情况看,这些民间乐种在当地政府、学院、民间艺人和广大听众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比较完整、精心地保护和发展。考察结束之后,邢台学院在现场组织了学术研讨会,会上向外来的学者分发了一份问卷,其中主要涉及的问题,即对地方音乐考察和邢台学院今后学术发展的建议,为此笔者心里颇费踌躇。作为音乐民族志研究所必须的田野考察工作,按其性质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通过长期、深入的参与式调查,以获得全面、翔实的第一手田野考察研究资料,并藉此从事较有深度的课题研究。还有一种是通过在传统音乐发生地召开的学术会议、田野工作坊、集体采访和其他研讨活动,进行一般性的考察和收集资料工作,为学者们了解当地传统音乐文化提供概貌和感性知识。可以说,这两种田野考察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音乐民族志研究中的“专研”与“博闻”的相互关系。就此来看今年春节期间我所参与的,包括本次邢台采风在内的一系列民间音乐考察活动,其性质便较多归于后者——偏于感性和“博闻”的层面。若从音乐民族志个案研究或写作学术论文的角度上看,此类学术调查活动尚不具备深入、持久的性质和条件,故只能从一位偶然涉入的文化考察者的身份和角度,谈谈在此考察、体验过程中的几点感触;同时结合在其他地区的考察和体验,归纳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二、感想之一:

加强地方音乐资料馆建设,

致力于地方性知识的积累和传播

本次活动组织者和会议召集人的本意是通过这次田野考察活动,让国内和境外音乐学术界能够更多地了解邢台,并且共同来关注和投身于邢台的地方文化建设和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因此,主办方为客人们准备了非常丰盛的学术展演内容,同时还尽可能地为来访的外地学者准备了相关的宣传材料,包括行程、生活上的各项服务和安排也非常周到。然若从外来考察者——局外人的角度去看,他们初遇和面临这些新鲜的感性艺术材料,在认知途径上,首先是通过表层涉入,以了解其概貌和获取感性认识。同样,其后在我所观摩的元宵节民间秧歌展演里,在场的观(听)众和考察者的认知也都仅限于浅显和表征的层面。试想,即使是其中普通的文化旅游者,其进一步的文化需求或许也不会就此止步不前。而作为学术性展演,在具有更多专业和文化素养的台下观众眼中,既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观光和艺术欣赏,也迥异于长期居住式的田野考察,于是便会产生出更多的有关文化脉络和社会背景的需求。然而,从这次学术性展演所附的文字资料及现场专家的背景解说来看,尚未能够满足上述外来文化考察者和文化旅游观光者对地方性知识的渴望和进一步追求。

同时,从本土音乐文化自身发展的需求看,本次展演活动不仅通过广宗太平道乐的现场演示,让我们关注到其原生、活态的层面,并且通过秧歌戏、乱弹、梨花大鼓等其他舞台化的展演,让我们看到了在传统表演艺术基础上,经过创作、加工而“雅化”的发展现况。此外,在隆尧县大张庄观赏的民间广场舞蹈招子鼓,曾经受到过省歌舞团编导和其他专业人员的培训,参加过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民间舞蹈比赛和展演,并获得了较好的奖项。同时,这类传统艺术形式也比较适应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除了音乐舞蹈的精英化、艺术化发展外,它们的社会化发展势头也值得学界给予明显的关注。对于上述几点,我认为这是北方传统音乐中与传统“非遗”的广义性传承{1}相关的一种良性的发展趋向。因此,作为外来的文化考察者,我们在希望多看一些本土艺术文化的展示之外,还有必要进一步关注它发展变异的趋势和现状。这也将是我们今后进行音乐“非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鉴于上述诸方面的现实状况,我在邢台学院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呼吁,若能够在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和邢台学院通力合作之下,为外来的各类学术考察者和参观游览者以及当地人民群众建立起一座传统艺术文化博物馆,那或许是一件百世受益、功德无量的好事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在海南省考察的时候发现,以五指山市的民族文化博物馆为代表,该省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一座小型的民族传统文化陈列馆(室),通常都设在当地文化局,由专门人员负责保管和展出。另外,到泰国清迈、缅甸掸邦及越南河内和西贡等地考察时,也发现那里有不少国立或民间的民俗博物馆。其中,国立博物馆的文物一般都经过其国内外学者的科学整理,包含了考古、历史和当代传统民俗的不同内容。单就设于越南河内的民族博物馆来看,其民族乐器和民俗表演资料馆藏的丰富程度和收藏管理水平,比我们一些国家级的博物馆都好。这就引发了对邢台地区传统文化建设的一个设想:我们既然有邢台学院,有地方文化部门,为什么不利用教学、科研的优势,把这些基础的文化工作做起来呢?

三、感想之二:

积极开展针对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专题研究

围绕地方音乐博物馆的建设,积极开展针对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专题研究,对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区域音乐文化发展有着普遍的意义。试想,如果每一个地级市的音乐大专院校都能对本土传统文化资料进行科学细致的整理,把学生们组织起来一起投入上述建设工程,通过建立相关博物馆、资料馆、传习室,既能够为本地民众和外来游客提供有益的地方性知识,也能够为国家的整体传统艺术文化系统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做出各自的贡献。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地方音乐资料馆携带的性质、规模、品质、意义和功能作用。

1.文化性质

就地方音乐博物馆(或资料馆、档案馆)的性质来说,它既是从事推广、宣传和普及音乐知识的科普设施,也可以兼含田野考察和课题研究的学术机构职能。若欲进一步阐明其复合分层的学理或学科性质,可知所谓的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志),究其功能可以再分为两种:理论民族音乐学和应用民族音乐学。就音乐博物馆的两方面性质而言,其偏重田野考察、课题研究的一方面属于某种学术研究行为,较符合理论民族音乐学的学术目的;而偏重于推广、宣传和普及的另一方面,则属于对普罗大众(包括局外人和局内人)层面的服务和应用,也是对该传统文化持有者(局内人)的一种回馈,是一种与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目标相配的文化行为。

2.规模和品质

就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研究、收藏和展示这一系列的整体应用过程来说,地方音乐博物馆是一种相对理想的规模范畴和表现形式,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这种理想状态并非可以一蹴而就,而是必须循序渐进、逐步规范的。因此,初建时其规模可大可小,小者如一个附设于某文化部门、研究机构,仅有少量藏品,主要收藏书面文献和音像的资料馆或档案馆;大者如初具规模,包含各种藏品、书面和音像资料、相关资讯及视听条件和设备,乃至于附属一至多个考察研究部门的音乐博物馆。然而,就其品质来说,无论规模大小,严格地强调和实施音乐民族志学、民族史学、考古学、史料学、影视人类学等学术价值和技术标准,严守相关学术规范,是这类学术机构暨科普设施的必备的文化品质。

3.意义和功能作用

通过地方音乐博物馆的建设,能够解决以下几方面涉及本土音乐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

第一,以此作为开端,以十年左右为一个阶梯,为本土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变异留下相对清晰、完整、全面的历史足迹。第二,在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各种考察、研究、教学资源,摸清家底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有用的地方性知识,并及时利用在推广、宣传和普及工作之中,以服务、满足于本土民众和外来考察、观光人等对于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不同需求。

第三,通过此项工作,以推进地方传统文化机构设施及音乐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最终达到有效地保护、发展传统音乐“非遗”和促进本土民众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目标。

4.困难和障碍

关于目前国内地方音乐博物馆乃至其他乡土文化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我认为从存在于各地的一个普遍状况来看,最大的难点和阻碍是目前从政府、学界到普通民众,对传统“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和重视的大环境下,还依然存在着一种盲目鼓吹、跟随所谓时尚、“进步”(或“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的社会思潮。受这种思潮的影响,导致了一种人们对身边的乡土文化宝藏视而不见、弃之不用的“灯下黑”的现象。因此,要想真正实现上述一些浅显的文化目标,仍然有赖于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学界及民众从上到下对于“非遗”保护和发展的观念、态度的根本转变。

就其中较突出的事例来讲,像广宗道乐、佛教音乐等民间信仰仪式音乐文化,本来就是传统音乐“非遗”最重要的生活土壤和思想源泉。从这类传统文(乐)种的生存环境看,以往由于“左”的思潮影响,曾经有过一个很不理想的发展阶段。如今,国家相关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其生存情况也正在一点点改善,但仍然让人存有其跟不上被毁坏和被边缘化速度的忧虑。我担心它在近几年间若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重视,会真正危及其今后长远的生存和发展。我曾经到过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看到过很多国外对此类传统仪式文化或民俗文化的保护状况。相比之下,我感到如果同样的一些保护对象,若是在后一类地方,它所受到重视和保护的程度及其命运、际遇也许将会很不一样。所以希望在地方政府、学界的合作下,能让它得到合理的保存和应有的发展。

另外,如今的地方城市乃至地方音乐院校的师生,通常来自五湖四海,各有自身的需求和审美趣味,本土出生的传统文化知音则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如今国内从决策层到整个教育界,对于教学、科研的成果要求和目标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尚缺乏多元音乐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为本的文化思维和改革精神,某些固有的以艺术、审美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和做法还大行其道,从而使弘扬、发展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改革主张难以真正地得到贯彻和施行。

四、感想之三:

借助本土文化资源,发展地方音乐院校的

艺术创作和教学工作

通过对邢台学院和其他地方音乐院校教学科研情况的考察,可以感受到一个基本状况,即大家为了完成和达到国家统一规定的办学指标和要求,都在兢兢业业地做出自己的努力,尽到了自己的基本责任。遗憾的是,在所完成的众多成绩当中,还甚少包括对于本土传统民间音乐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加以利用、传承、推广的部分。就此,本人也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以供讨论:

1.通过音乐博物馆建设,促进教学研究工作

从事音乐博物馆建设工作,需经受博物馆学、史料学、音乐民族志学等知识和方法的严格训练,必须有真正的科学精神。通过将艺术院校师生纳入此教学和研究途径,可以由此推进其学习、研究方法,学术态度、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转变,以达到增加师生社会实践,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另外,学生通过参加编目、撰写相关说明文字和整理资料,可以经此在写作和研究方法上获得最基础的学术训练。根据本人的个人经验,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攻读研究生和刚参加工作期间,曾经受到当时大力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化潮流的影响,参与了大量辞书、科普读物的撰稿和写作,从而在书写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训练上受益匪浅。

另外,通过上述参与式的社会研究实践,还能够增强学生们(尤其是研究生)对相关学术领域研究现状的了解。比如说本次考察中展演的传统音乐品种,若对之进行相关的学术检索,便能够发现其中有些早已经被纳入了外部学术界的研究视野。如隆尧秧歌戏,现已经产生了几篇由省级、国家级音乐院校研究生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和一两部学者出版的学术专著。另如广宗县的太平道乐,具有非常深厚的音乐文化艺术内涵,现仍然保留着一百四十多首器乐和经腔音乐曲目,通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本身就是一本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民间音乐大书,多年前曾经由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撰写过相关的硕士论文,也曾为其他本省学者所关注和做过考察研究。这样一些已经有了较好研究基础和相关成果的“非遗”项目,便具备了对之进行深度展示和积极推广宣传的学术条件。当然,若从更为深远的学术目标而论,像这样一些富含文化与学术内涵的传统仪式文化品种,不管从人类学、宗教学或艺术学的哪一个角度去看,都是一本本学术专著,一篇篇博士论文的绝佳选题,以现有的一两万、三四万字的论文(包括硕士论文)篇幅,还远远难以囊括和涵盖它们的学术和文化内蕴。因此,如何吸引更多、更广的域外学术研究人才来融入和参与这些传统文化品种的研究过程,以进一步从整体上提升本土文化(含音乐文化)研究成果的品质以及发挥对之加以利用的潜能,便有必要早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利用地方音乐文化资源,提升教育与文化创新品质

如前所述,2015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我们在邢台、天津等地所看到的传统音乐展演节目都是民间艺术精品。其中,邢台地区的招子鼓和天津的高跷秧歌等,都是主要由青年男性表演的传统民间舞蹈,拥有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很高的艺术价值,含有鲜活、浓郁的节庆民俗特点和生活气息。据了解,近年来,因为来自农村的男青年多半长期在外打工,因此存在表演队伍和角色阵容不够稳定、流动性大的问题,通常只有过年期间才能保证几场较完整的演出,由此更凸现出其典型的节庆民俗特征。比之而言,像地秧歌、隆尧秧歌戏、乱弹、梨花大鼓等其他品种,仅在几十年前,其人员结构也曾经是以青年和男性为主,由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原因及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则存在着日益高龄化、女性化的趋势,并且在向日常生活化,广场活动化,舞台展演化的方向发展演变。而它们之中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则是由于人才不继,传承断档,观众减少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出现了创作思路来源枯竭和艺术质量难以长期保证等问题。那么,对于这么好的地方音乐文化资源,本地的邢台学院和文化部门能否把它们利用起来,作为学校参与保护和传承的项目来看待呢?进一步来说,可否把它们纳入到自己的教学和艺术创作对象范围,借以提高自身的创新性艺术品质和教学表演的水准呢?从广义性传承的角度看,民间文化与专业文化结合之后,其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是难以估量的,若能够对这类成果善加利用,既有助于把它们作为传统艺术的发展形式,更好地继承和保存下来,同时也可以使之成为一张张学院和城市文化发展的名片,让它们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领域里发扬光大。

3.传统音乐传习馆:一种同广义性传承相关的学术举措

近年来,有一些地方音乐院校开始举办了传统音乐传习馆,由此体现了学术界和专业艺术人员对传统音乐传承活动的实质性介入。这样的活动,都具有广义性传承和应用民族音乐学的性质,在文化观念和学术能力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这对于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也同样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发扬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总之,如果地方学界和艺术院校能够就上述各个方面多做一些工作,能有较好的顶层设计,对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划,也许会出现一个很不一样的局面。说到邢台(以及其他地方)的艺术院校和地方音乐研究所如何发展,我认为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努力和发展方向。

最后,尤为重要的是,在学校教育中纳入地方音乐文化元素,对于培养和增进青年师生的传统文化素质、人文文化思维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地方传统音乐,由于带有较浓郁的地域性和民间文化个性色彩,为本地域、本土族群易于接受,但未必就能让众多的外来者感到入耳中听,并产生审美通感和文化认同。这就要求我们在上述各项教学研究和推广普及过程中,更多地带上民族音乐学的多元文化视野,也需要融入更多的文化宽容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可以想见,在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体系中适当地增加上述社会实践内容,的确能够为之提供更为广大的意义和文化空间。

{1} 广义性传承,是指在狭义性传承基础上拓展、延伸的音乐文化传承活动,兼含纵向传承、横向传播和普及、典藏、研究和对传统文化的"反哺"等不同功能层面(参见杨民康《论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广义性特征——兼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狭义性和广义性》,《民族艺术》2015年第1期,第139—143页)。

杨民康 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

上一篇:艺术走进社区总结下一篇:论文格式详细介绍